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2024-09-19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共6篇)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1

德育过程的基本机制主要有:导向机制、对话机制、生活机制、情境机制[1]。

一、从导向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导向机制是引导人朝着一个正确轨道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把被指引的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 而不是无目的地分散注意力。”[2]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晓之以理, 以理服人;动之以情, 以情感人。教育者要摸清受教育者的底子,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找准成长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使学生主动参与道德教育的过程, 自主地建构和内化自己的德性。

新加坡是个复合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为了培养国民意识, 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1991年, 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 即:国家至上, 社会为先;家庭为根, 社会为本;关怀扶持, 同舟共济;求同存异, 协商共识;种族和谐, 宗教宽容[3]。始终弘扬国家利益第一, 时时刻刻强化国家意识是立国之本, 《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是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 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以五大共同价值观为大纲, 培养身心健全、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1992年, 新加坡小学开始使用新《好公民》教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个人”向“世界”同心圆似的扩展, 内容自然衔接, 层层推进。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主题;二年级以“家庭”为主题;三年级以“学校”为主题;四年级以“邻居”为主题;五年级以“国家”为主题;六年级以“世界”为主题。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是根据1999年公布的《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 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有五大主题, 主要包括个性塑造、与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一分子、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4]。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颁布了小学《公民与道德教

筅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权麟春

育课程标准》, 2009年在小学各年级全面推行六个核心价值观即尊重、责任感、正直、关怀、应变能力、和谐[5]。与时代合拍, 具有更强的导向性。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是对小学五大主题的深化, 内容的递进。每个年级包括六个范畴, 每一个范畴又分为若干单元, 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的五大主题。教材和内容全国统一, 用英语教学。为了实施切实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 中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三方面的教育, 掌握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面临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由此做出自己的选择, 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学采取四段教学模式, 一是学生对名词意义的发现, 教师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学生思考, 形成概念, 总结出一些观点和行为准则, 教师主要是提供资料;三是学生付诸行动, 教师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四是学生进一步探索, 教师创造条件使学生探索如何应用知识。

五大共同价值观是引领新加坡人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是号召新加坡人民团结爱国的精神旗帜,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 也是对中小学学生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和价值追求, 统领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环境等, 目标直指培养爱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廉”、“诚”的新加坡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学校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 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新加坡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 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需要做出抉择、价值冲突需要权衡, 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偏重道德规范的教条灌输, 等到真正要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此, 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 采取价值澄清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是面对问题, 整理出有各种可能性的选择;第二步是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第三步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第四步是公开选择结果;第五步是按照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价值澄清法的运用是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力的过程。在道德两难的处境下如何做出选择, 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选择, 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道德认识, 陶冶道德情感, 磨炼道德意志, 树立道德信念, 养成道德习惯。

二、从对话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视域中的对话是教育者和学生基于平等、信任之上的交谈、倾听、接纳, 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的过程。沟通主要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信息情感互动、双向交流的实践活动[6], 进而达到相互理解。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方式为基础的民主形式, 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 相互交谈是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而不是各自的利益, 尝试着进入到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之中, 最终达成道德共识。道德共识是真理性认知的具体体现, 只要在实践中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不是利益的相互利用, 就会获得所有成员的赞同和认可, 并且是内在的认同和尊重。德育对话和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使对话双方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对话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观点, 相互启迪, 相互影响, 不同的思维交锋自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实现主体间精神的交往、心灵的融合、德性的共同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 新加坡中小学普遍开展了“5E辅助活动”, 即榜样 (example) 、阐释 (explanation) 、规劝 (exhortation) 、环境 (environment) 、体验 (experience) 。榜样就是树立典型, 作为学习的楷模;阐释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真正含义, 从而提高道德认知能力;规劝也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激励学生实现由德性向德行的转变、理论向实践的转变;环境指的是创设良好的、真实的道德教育环境, 以适合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体验也叫体会, 亲身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 体验到的东西既感到现实又能体会到真实, 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5E辅导活动在“阐释”和“规劝”中都采用对话的形式, 对话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而是平等主体之间敞开心扉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师的话语“霸权”被消解, 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指导, 相互尊重、相互启迪。

在采取道德认知发展法进行道德教育, 受教育者自主建构德性的过程中, 运用对话机制来实现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认知发展法是对科尔伯格提出的德育教学法的改造, 让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 展开多维思考,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相互倾听对方的心声, 教师既摸清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又激发学生从易到难, 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渐进, 提升德性层次。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从道德知识的被动承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参与者, 同龄人之间对话更容易沟通和交流, 提高学生在道德困境中的选择和应变能力, 达到了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三、从生活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道德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 离开了生活, 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7]。道德规范来源于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离开生活进行道德教育, 只能使受教育者获得书本上的抽象概念, 把德育变成了关于德育的知识教育, 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智力训练。因此, 道德要回归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 才能富有成效。诺尔特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 他将学到罪恶感;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 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 他将学会公正。”[8]符合道德本质的教育, 是为了过上善的生活, 有价值的生活。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 并不是说生活就等于德育, 德育是对生活的超越和引领,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实践活动。道德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尤其是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 通过交往、角色扮演等活动的体验,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从而实现生活机制建构德性的路径。

新加坡小学开设的德育课程是由课本、作业、教师手册、活动安排和视听材料等构成, 课本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 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通过扮演角色强化教学,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比如, 参加文明礼貌活动、升降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老活动、植树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少年之家、旅游、参观公园花园等活动, 使课堂的理论讲授学习与现实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以实现知行统一。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 他们所面临的现实生活不外乎是校园生活和校外生活。因此, 新加坡中小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生活进行系统道德教育, 除了德育课外, 使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另一方面,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新加坡进行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使学生了解社区、走近社区, 进而走进社会,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从小养成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做公正的事情, 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 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 才能成为勇敢的人。”[9]习惯和品质来自于相应的现实活动, 文化传递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教学活动, 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启发、思考、对话, 给学生讲授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使学生主动参与, 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四、从情境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情境机制的“情境”与环境是有区别的, 环境指活动主体置身于其间的物质的、外在的、客体的存在对象, 而情境是指活动主体所拥有的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10]。所以说, 情境是教育者精心创设的, 有自己明确的意图, 体现着道德教育的目标,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生成路径。情境机制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其理论依据, 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与情境联系密切, 教育者要善于发挥情境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情境在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功能。情境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德育情境主要有体验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体谅情境、后果情境、冲突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实践感受情境等。道德两难情境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后果情境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想象力和责任意识;体谅情境和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和道德移情能力;体验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和实践感受情境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离开了情境机制, 就等于离开了生活本身, 离开真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加坡中小学按照“学校即社会、教学即生活”的观点进行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创设情境, 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通过对话、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 教师适时教育、顺势引导。比如“设身处地考虑法”的运用, 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 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想办法, 关心、体谅他人, 扩大了自己的道德视野,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形成立体德育架构是新加坡德育途径的显著特点,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得益彰,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创设情境, 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极其有利。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 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 要求学校建立家长联谊会, 与家长保持联系。同时, 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敬老活动、防止犯罪活动等, 加之政府的廉洁形象, 在社会上推行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奖惩标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真实的教育, 三管齐下, 成效显著。

德育过程的四种基本机制不是僵化的、机械地分割, 而是辩证的统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加以取舍, 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并取得实效。

五、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针对我国学校德育现实存在的困境, 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审视和思考, 大胆借鉴新加坡好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并予以创新,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统领着道德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环境等, 尤其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小学到大学要统筹安排、总体设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前, 德育目标导向性存在着要求过高的问题, 制定的是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 不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 结果往往是空谈理论、唱高调, 没有一定的说服力, 教育者无奈地采取传统的灌输方法。杜威认为, 灌输就是将现成的道德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 “无视学生的需要、经验, 强迫其接受, 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11]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脱离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整合, 同样的内容小学学、中学学、大学还在学, 学生对重复教学非常反感。在具体教学中, 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轻道德能力的培养, 效率低下, 效果不佳。

出现以上弊端, 究其实质是由于导向性不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细化为具体的目标任务, 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系统、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因此, 借鉴新加坡如何将五大共同价值观贯彻落实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如何发挥导向作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以生为本, 向生活德育回归

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环境中进行平等的对话, 有利于道德自律的形成。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今, 诚信的缺失、“德”“得”不一致导致价值观的扭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冷漠、官员的腐败等问题无疑对德育的开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德育被挤压, 道德教育的内容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 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空谈;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缺少师生互动;德育评估蜕变成道德知识的重复记忆和背诵默写, 很少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学生体会不到德育的愉悦, 道德教育的质量大大降低。因此, 为了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 就必须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 引导人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过有道德的生活, 道德教育就必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通过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生活体验、师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等自主活动, 实现德性的积极内化, 这是道德教育的生长点。

3. 创设情境, 着力培养道德能力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将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运用现代科技使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首先以教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学校要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 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立体格局, 进而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道德教育。虽然这些提法已有多年, 但只是行动上的口号, 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注重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蕴藏在任课教师、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 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是创设良好道德教育情境的主要窗口和阵地,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角色承担, 并在教师的启发下, 领悟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把行为举止的塑造与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结合起来, 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 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 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 由道德的外在强制转变成内在的认同自律。

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现明确的导向性。内容体现层次性, 从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依次向公民道德品质的教育 (包括家庭美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 、道德理想教育深化。网络、环境、生命道德教育等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但涉及甚少, 特别是网络德育。网络德育是促进德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 可在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 如网上对话、答疑、在线讨论、虚拟社区服务、网上家长学校等, 活动始终围绕道德教育的目标来开展, 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延伸, 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 从东西方互鉴融合的角度对学校德育方法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 在讲故事、对话、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中获得道德知识和践履道德行为, 不断培养和提高道德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及其特色.中小学管理, 2007 (8) .

[5]王天桥, 刘红.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10) .

[6]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7]高德胜.生活德育论.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3) .

[8]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10]肖川.教育情境的特质.中国教育报, 2002-02-26.

[11]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2

关键词:青少年,失德现象,道德教育

一、新闻报道中学生失德现象与原因分析

大学生本应是文化、智慧、良知、创造的象征, 站在时代前沿, 引领社会风向。然而, 部分大学生的行为, 不仅与社会的期望明显不符, 还滑向了道德的深渊。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近年来, 大学校园惨案频现大众媒体, 件件直刺人心, 试看几起案例:

2004年云南大学XXX, 因在被怀疑打牌作弊, 连杀舍友四人, 震惊全国。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 ) 铊盐投毒案, 造成三名学生死亡。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XXX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 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

诸如此类事件屡屡发生, 这一幕幕惨案的发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敲响警钟。当代大学生在文化知识日益丰富, 技能日益精湛的同时, 道德问题却日益突现。北京大学教授钱理先生对此有感而发: 我们的一些大学, 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以上案例无不是为一己之私, 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重大创伤。

纵观上述案例, 悲剧的酿成绝非偶然。心灵的蒙尘, 价值的扭曲, 对生命的漠视, 都是在长期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 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追求而忽略了精神培养。在现今中国社会, 消费主义当道的市场经济下, 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无论是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着眼点都放在了教授人们生存手段和技能, 而非教人向善, 教人做人。人的主体性被忽视, 德育几乎没有它的生存之地。让一个人在社会进化中几乎泯灭人性, 而越来越趋近原始兽性的时候, 当代的工业文明社会, 便是精神上的原始野蛮社会。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中成长起来, 必然会出现道德失范甚至道德沦丧。对此, 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当代学校德育的失责与反思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学生自入学起, 学校便对其进行德育教育, 并贯穿始终。然而, 长久以来, 制度化的德育实效并不高。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智慧的中国教育尚未做好回应社会整体进步对当代德育的最新要求的工作; 另一方面, 学校德育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并未与之良好衔接,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偏颇。袁贵仁部长曾针对大学德育实效不高做出过精辟分析, 他认为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一是不讲理, 二是有理没讲好。笔者以为, 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反思当代学校教育的失责。

( 一) 学校德育的起点和目标:

有人把青少年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比作西西弗斯神话中不断反复由山下往山上推石头的过程。这个过程本应是循序渐进, 在生活与体验中逐渐领悟的。由于当代社会发展快, 制度化的教育不得不其做出人为的规定。在努力实现中国教育全部转型的当代社会, 我国德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和谐社会建设相应的积极社会公民。就个人而言, 是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的能力。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终点, 从理论上讲, 在经过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之后, 我们应当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然而, 从上述校园惨案的案例中我们发现, 历时十五年的学校德育教育几乎宣告失败。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并未认清这一事实, 他们误把德育目标当成德育起点, 德育中的高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尚未成熟形成矛盾。德育目标作为起点, 固然是为了保证德育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但若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思想基础等那么这种道德教育必然是收效甚微的。

( 二) 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学校德育有主要有三种途径, 即“直接德育”, “间接德育”和“隐性课程”。然而, 很多学校并未意识到这三种课程形态并存的现状, 不善于“三课并举”, 未能正确理解和充分发掘德育课程政策和资源, 误将全部德育窄化为“直接德育”。直接德育往往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从外部植入的过程, 它通过思想品德课, 政治课等课堂教学, 把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制罐输到学生脑中, 把劝人向善的伦理道德学习和实践异化成为某种知识的考试, 这种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想分离的教学方式, 势必会导致降低学生其理性价值。

事实上, 人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 而是为了发展和肯定自己。道德具有约束性, 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激励作用。它不是某种纯粹外部的抑制人的枷锁, 不是社会用来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 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已力量, 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 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 是应当把引导儿童价值成长, 提升生命质量作为其本质追求。因此, 在道德教育中片面强调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忘记了人们内心的道德需要, 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 三) 学校德育中糟粕文化的渗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 无时无刻不与当代社会发生联系, 这种带有明显落后性, 非理性, 弥散于民间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在青少年的成长教化过程中, 势必引起心理畸形和价值观的扭曲。

当代青少年生长在纷纷扰扰的信息化社会, 新旧媒体同台登场, 为人们呈现出形形色色的视觉盛宴。儿童不再单纯的学习阅读, 代替的是与成人一起面对同一个娱乐化、通俗化的屏幕, 结果使儿童世界与成人社会的边界消失。儿童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极易受到诱惑, 来源于小说, 影视, 游戏的各种异端文化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

我国学校德育的现实情况令人担忧, 单靠“直接德育”的课堂灌输与应试检测, 在社会大染缸中是不堪一击的。社会中, 糟粕文化无孔不入, 没有做好与家庭合作的关系, 学校德育就像堂吉诃德那样孤独而低效的战斗着, 势必产生“5+2=0”甚至“5+2<0”的后果。学校如何真正实现“教人做人, 教人向善向美”的教育, 义不容辞的担当起学校教育责任, 使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三、学校教育责任的重建与展望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 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案例中校园悲剧的产生, 恰到好处地印证了这一说法。这不是某一阶段德育的失败, 而是长期以来教化累积的结果。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人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单向行程, 学校教育责任重大。重建学校教育责任势在必行。

(一) 落实德育制度,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正如前文所述, 德育形式中的“隐性德育”是常常被人们忽略, 但又具有无限能量的“沉睡的雄狮”。它具有陶冶特质, 能够把情感, 态度, 价值观渗透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之中。德育制度的诉求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者安排好学校生活的制度环境, 落实“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 让孩子们在合乎德性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品格学习的“做中学”。

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 甚至大学长期以来的道德教育都是强制管理多于人性化的教育性安排。教师对学生团体、组织的指导过于强力, 学生缺乏自主性, 自治性。要落实德育制度, 就是要建设和谐阳光的校园生活, 让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宰, 让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和课外生活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沃土。实现师之间平等对话。让道德教育在民主平等的土壤中根植, 在师生之间相互渗透, 对流和互补, 学生才有望成为自尊, 宽容, 拥有健全人格的真正公民。学校德育的时效性才能增强。

(二) 转变德育内容, 以人为本, 提升生活品质

自建国以来, 我国德育概念就具有泛政治化, 过度政治化倾向。在中小学课堂上, 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声音远远高过道德教育, 把高尚的精髓从生活中剥离, 并把它看做是教育的全部, 结果导致德育的“假、大、空”。

事实上, 在儿童认知逻辑发展中, 应当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首先, 基本的品德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基础。这也是符合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阶段性, 早期的道德教育力图解决的是具体的生活课题而不是那些政治上比较抽象的问题。其次, 政治教育本身是重要的, 需要科学化的, 一个人要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是应该有端正的政治态度, 而非在课堂上空喊口号, 闭卷应试。

因此, 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相结合, 教育和接受在德育过程中统一完成, “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让他们的未来幸福”的德育终极目标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浪漫:自由与责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鲁洁, 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戴淑君.高校德育目标的起点[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3

关键词:道德,冷漠,解决路径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和思想道德却止步不前,出现了道德冷漠的现象。“小悦悦事件”以及该不该扶老人的问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危机,刺痛着我们的良知神经。对于道德冷漠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解决呢?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探讨与思考这一影响我们中国未来的严重问题。

一、“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形式

旁观者对受害者被害以及其发出的求助漠不关心,不采取积极手段给予帮助,这表现出了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受助者对他人给予的救助不予以言语或行动上的感谢,这表现出了受助者的道德冷漠;还有一种根源性的道德冷漠是来自于实施者,他们偏离了道德,无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对其实施伤害,这是一种严重的道德冷漠。为此,本文对这三种道德冷漠类型进行以下分析。

(一)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中国有个成语叫“冷眼旁观”,但也有句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显示了旁观者的特征。有些旁观者冷眼漠视所见到的人与事,而有些旁观者却能将事情看清。道德冷漠属于“冷眼旁观”,旁观者道德冷漠的出现源于旁观者自身的心理以及受周围其他围观者的影响。

从旁观者自身心理角度来分析,旁观者将伤害他人的实施者与受害者视为陌生的“他者”,认为自己没有牵扯到这件事中并且置之度外是最为安全的,只需静观其变。

从受其他围观者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旁观者自身会观察周围围观人的反应,他们会因为其他人不行动而不主动帮助求助者,认为自己没必要出手帮助。

(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社会道德冷漠并不只是旁观者造成的,受助者也加剧了社会道德冷漠。如今的受助者越来越不懂得感恩,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忘却了中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例如,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的冷漠表现让资助者心寒。

帮助贫困者是资助者发自内心的完全出于道德的超义务行为,所以也需要受助者的感恩。而受助者如果将受助视为权利的话,那他们应向公共机构诉求,而不是向个人资助者提出需要被资助,这种错误认知将会抹杀个人资助者的善德。

(三)实施者的道德冷漠

实施者对受害者实施伤害,漠视了受害者的一切,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实施者的道德冷漠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比如交通事故逃避责任的肇事者,因个人利益出售有害食品的商家等。如果没有这些实施者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就不会有旁观者和受害者,就不会出现道德冷漠现象。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

1. 社会经济的变化。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冲突。人们开始过分追求物质水平,而忽略了道德与精神层面的提高。因此,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表现为过分追求金钱与利益,逐渐迷失自我,出现精神缺陷,最严重的是做出不利社会的事,例如食品安全问题。

2. 竞争激烈的市场。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有关。社会经济的变化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使得各种市场法则泛滥,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当这一思想成为一种习惯时,人们就会对待任何事物都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

(二)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观念

1. 不太完善的社会道德制度。

道德制度用来约束和调节不同的个性行为,使人们认同和遵守公共规则,培养人们的集体行为与心理,构建和谐道德社会。但是,我国社会的道德制度却不是很完善,从而让道德冷漠现象有机可乘。

2. 存在冲突的法律观念。

如今的社会道德与法律发生了一些冲突。道德问题使得法律观念逐渐变为空白,人们将无法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来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利益。因此在权衡自身与他人利益时,人们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加剧了道德冷漠。

(三)道德教育

1.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指学校教育,父母只需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提供金钱与生活支持,却疏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极大限制了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采用一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家长坚持“棍棒下出孝子”,严厉体罚孩子,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则溺爱孩子,造成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中心。再者,有些家长忽视了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道德素质和人格养成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道德行为不端正,嗜赌成性,封建迷信,甚至触犯法律,影响孩子的成长。

2. 学校教育。

谈及学校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高于人格及心理道德的教育。虽然在《中学德育大纲》中有提到德育,但我国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的德育形式是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关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发自内心地以道德品质培养为目标的道德活动,使得学生视道德为束缚,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其次,学校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学校里宣扬真善美,却没有告诉学生现实生活的丑恶与社会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认识社会,无法识别并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再者,有些学校只视道德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这使得道德教育很难实施。同时,有些学校也有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教师施以不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道德教育。

3. 社会教育。

进入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谋生技能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的东西。而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缺乏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诱惑与冲突,人们过多地以金钱以及利益为主线,忽视了社会道德教育,使得自身道德意识薄弱,导致了道德冷漠现象。如果人们拥有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就不会出现各种道德冷漠问题。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路径

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危机,有个成语叫祸起萧墙,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解决路径的探究,笔者选择从之前的原因分析着手,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一)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我国的道德风尚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有些传统道德文化不适合如今的社会,比如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而有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仍然适应社会发展,比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精忠报国等。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减少道德冷漠现象。

(二)加大道德赏罚力度,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道德行为是出于个人的意志而做出的,不需要强制实行,它只会受到道德行为准则的约束。所以,有些人因违背道德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使其道德意志渐渐薄弱,比如旁观者;而有些人因做出道德行为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渐渐漠视道德。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道德保障机制,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加大道德赏罚力度,给予见义勇为的行为一定的奖赏和鼓励,对见死不救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批评或处罚。

(三)加强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是纠正错误的道德思想并输入正确的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我国道德教育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此需加强道德教育。家长应接受一些与教育孩子相关的知识,关心孩子成长,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并聘用高素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应重视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比如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并付诸行动

道德问题从个体逐渐扩大为社会问题,所以建立道德机制,开启道德教育模式,应从社会个体抓起。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大学生更要重视道德问题,并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发自内心地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认真对待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道德素养。步入社会后也要重视道德教育,做一个“四有”公民。不做有违道德与法律的事,不做伤害别人的实施者;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冷眼旁观;受到别人帮助时,给予感谢,并要遵守承诺;在利益冲突面前,不要只想到自身利益,顾虑一下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有道德、守法的中国人,就像问题由小变大一样,道德力量也可以由小变大,道德冷漠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姚蕴蕴.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王鑫,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象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李海艳.道德冷漠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4

关键词:道德寓言,道德审判,尼采,电影

公元前2世纪, 基督教在自己的宗教体系中发展了柏拉图哲学中的灵魂与彼岸世界之说, 并为它创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者——上帝。上帝的出现为我们的生命活动设立了一个普遍性的道德行为准则。虽然早在十九世纪的时候, 以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早已宣告“上帝已死”, 呼吁人类舍弃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而去寻求一套源于自我的价值评判体系。但实际上, 作为上帝遗产的道德审判却依旧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当中, 并以各种神话寓言的形式对我们的人生进程实施操控。像一系列经典的好莱坞二元对立电影情节当中, 在“坏人”的对立面里, 总有一个打着“正义” 的旗号来执行审判的“好人”, 例如《钢铁侠》中的托尼·斯塔克等, 这些执行审判的好人时常被冠以英雄的称号。在这种固化的电影叙事模式当中, 人的面孔由一系列象征不同寓意的符号所代替。在经典的电影符号学的视域之中, 导师、 救世主、恶魔等一连串的功能性角色的同构, 使电影完成了一则邪不胜正的美丽的道德寓言, 并告诫我们任何犯罪都将遭受惩戒。

然而, 正如伍迪·艾伦所言:“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犯罪事件发生——心理犯罪、共同犯罪、合法犯罪、政治犯罪, 甚至种族灭绝……有些人可以承受这些, 有些人则不行。 但后者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能将自己犯下的罪行合理化, 然后绝口不提。”[1]那些善恶有报、天道轮回的道德规训是否真的能如寓言中那般无时无刻地实施审判?

向来以诙谐戏谑著称的艾伦一反往日的插科打诨, 在 《赛末点》中严肃地讨论了这一命题。在影片的1小时30分部分, 克里斯开始实施他的谋杀计划。他首先骗入女房东的屋内, 将其杀死, 并伪造成入室抢劫的案发现场, 接着躲在楼道电梯口等待回来的情人诺拉, 然后将其谋害, 最终逃离现场。整个过程化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中的经典情节, 但与原著不同的是, 伍迪·艾伦通过一系列巧合, 使克里斯幸运地逃脱了法律制裁, 而且影片的末尾, 克里斯并没有为他的所作所为忏悔, 而是以各种理由使自己的罪行合理化。然而在陀翁的小说里, 即使拉斯柯尼科夫有机会避开法律的制裁, 也无法逃脱道义上的自我审判。陀翁似乎在告诫我们, 唯有向上帝坦诚自己的罪恶, 才能得到灵魂上的救赎。显然, 对于道德审判的理解, 伍迪·艾伦走到了陀翁的反面。

假如说《赛末点》是对道德寓言的虚伪面孔进行揭露的话, 那么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则直接延续了尼采对道德审判存在合理性的批判。“在尼采看来, 道德就是首先否定他人, 并把他人与自身对立起来从而肯定自身 (‘奴隶道德’、‘侏儒道德’、‘渺小的道德’) ...... 这种道德产生于一种怨恨, 对世界、对他人、甚至对自己 ( 激情) 的怨恨, 通过一种否定的评价而肯定自身。”[2]

德·西卡所展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道德审判上的虚伪与无力。影片中, 刚刚找到工作的男主角安东在街边粘贴广告画时, 以家当置换的自行车不幸被小偷骑走。在这样一个物资匮乏的社会背景下, 意味着安东将再次失去工作。他不得不带上儿子开始漫无目的地寻找。几经辗转, 终于找到小偷的下落, 但却因为对方邻居的阻拦, 未能要回自行车。安东在回家的路上萌生了盗窃别人自行车的念头, 然而, 正当他要骑走别人的车时, 却被抓了个正着。所幸的是, 车主最终放了安东, 影片的结尾是绝望的安东和儿子无奈地回家。

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对抗范式当中, 安东和小偷无疑是正义和卑劣的分立。然而, 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安东却没能凭借正义的权柄成功地对小偷实施审判。被邻居们围攻的安东, 反而处于危险的境地。而另一方面, 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安东, 最终也没有受到真正的审判。在求生的意志面前, 道德的标尺已然失效。似乎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情境下, 任何形式的生都不应该受到审判, 唯一该审判的是腐朽政权, 因为它没有给民众带来生的希望。

“道德中的每一种自然主义, 也就是说每一种健康的道德, 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 相反, 反自然的道德, 也就是几乎迄今为止被倡导、推崇、鼓吹的道德, 都是反生命本能的, 它们是对生命本能的隐蔽的或公开的、肆无忌惮的谴责。”[3]

任何形式的生命, 哪怕是卑劣的、苟且的, 都不能够成为道德审判的对象, 因为纯粹的生高于真理, 更高于道德。 我们反对将一切生命活动简单地划分为善和恶的对立。电影如此, 人生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王三丰.我的电影都是偶然伍迪·艾伦谈《赛末点》[J].电影世界, 2010 (11) .

[2]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8.23.

体育道德的校园文化学审视 篇5

体育道德就是指在体育领域中,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评价人们的行为, 调整个体及这些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体育道德的发展机制

1、学生自我道德认知发展的需要

我国心理学术界认为, 道德心里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其中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 并运用这些观念和原则判断是非善恶, 调控自己的行为。大学生自我道德认知发展状况是以大学生对自我道德状况评价为核心的。大学生自我道德道德评价是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品德特点的基础, 也是制定正确的品德教育对策的前提。

2、体育校园文化德育功用发展的需要

文化是反映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成果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部分的体育校园文化, 代表了人类社会在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方面的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体育校园文化凝聚力或核心力问题受到人们重视。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并一往无前地向前迈进, 除了高质量的教学、上水平的管理等“内功”外, 同时依靠奋发向上的群体态识和学校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3、多种文化冲击的需要

大学生参加体育校园文化活动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最初的动机和目的也许是出于兴趣爱好, 也许是满足求知欲, 也许是为了消遗娱乐, 归根结底是源于文化的需要。随着情感的丰富与发展、主体态识的提高, 他们常常对已有的内容和形式不满足, 对于别人安排的活动不满意。体育校园文化内涵和德育内涵相结合使得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得以完善。完善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使得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营造良好的体育德育氛围。

二、体育德育的校园文化学对策

1、受教育者体育文化修养知识体系的完善

2002年8月, 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 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最终目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表现。根据心理学观点, 能力是个体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这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为依托的。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是运动技术与战术, 同时辅助运动生理学常识与运动训练学常识。现代体育认为素质教育必须把教会学生, 通过相应的体育行为, 改善体质, 或者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重心, 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 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知识的需求。

2、教育者体育文化修养知识体系的更新

(1) 重新认识“体育教育”内涵, 推进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的偏见, 体育教育还没有真正被社会所认识, 体育校园文化功能没有得以展现, 从来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去规范教学行为, 而是以竞技技术为主去教学, 使体育教师竞技技术教学强于对体育活动和培养意识方面的教学, 教学方法陈旧, 重教轻研。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与意识的功用, 建构体育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在校期间与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体育教育内涵的偏见, 必将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等工作效果不明显, 体育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2) 重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 开展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过程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个“教书匠”, 而应是一个必须具有强烈时代感, 不受固有观点和模式的约束, 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 并在创新中生存, 在开拓中发展的科研型教师。科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 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新时代的气息。

3、体育校园文化德育氛围的改善

体育校园文化德育要求体育教育与受教育具有良好的沟通渠道, 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保持联系的“信息通路”。教育者通过“信息通路”享受教育这施加体育德育影响, 受教育者通过“信息通路”反馈体育德育效果。“信息通路”的渠道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体育校园文化德育的效果, 决定着体育校园文化的氛围。“信息通路”的“载体”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体育校园文化活动, 另一个是体育文化活动传媒。对“信息通路”效果定期进行调查, 不断检验体育德育效果, 保持“信息通路”畅通与有效, 改善体育校园文化德育氛围。

摘要:本文充分利用体育校园文化的德育功用, 挖掘体育校园文化德育特点, 论述了体育道德概念、产生机理以及对策, 力争以潜移默化的力量改善当前高校体育道德现状, 为高校体育及德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体育道德,机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 《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

[2]王利:《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析》, 《现代教育科学》, 2004, (4) 。

[3]陶华滨、邹师:《关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19, (4) 。

[4]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 《体育与科学》, 1999, 117。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6

一、网络信息传播失范的特点和表现

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首次提出“失范”这一概念,其后,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这一概念充实发展为“失范理论”,认为“失范是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个体身上显现的一种紧张状态”。网络信息传播失范就是指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因为传统伦理规范的缺失和不健全,而网络空间新的伦理价值和规范没有成熟所导致的道德调节机制弱化甚至失灵而引发的传播行为的无序状态。网络失范与传统的社会失范不同,网络失范行为是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越轨”行为依附于网络虚拟环境来实施。由于现在网络已经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言行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合法或非法的身份进行网络行为,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进行人格或角色转换,以体验多样化的经历和情感。网络信息传播失范不仅危害到社会和谐,还冲击了正常的语言规范、伦理道德。对于网络而言,其信息传播失范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网络信息失真扩大化

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使信息在网络交际平台迅速传播,但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却越来越低了。一些用户和网络媒体为了引起社会关注,或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以提高点击率,故意歪曲、捏造事实,甚至不加核实转发、引用道听途说的消息,以讹传讹、误导受众,失去了新闻本应真实可靠的本质。比如,2016年春节前后,被大家广泛关注并热议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这个名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网友甚至还在网上和多名关心她的网友互动以博取同情,引发热议。但最终证明这则信息不过是江苏的一名女网民因与丈夫吵架,发帖宣泄情绪,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同样,2015年“利辛女子深夜因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的消息一经发布,被众多网友及网站关注、转发,当事人收到了几十万元的爱心捐款,却最终被曝该女子是去朋友家玩,喂狗时被狗所伤,可谓剧情大翻转,令众网友始料未及,深深伤害了大家的爱心。近几年,诸如金庸、成龙、余秋雨、李开复等名人“被去世”的事件也是频繁发生,而在网络上传播此类消息的竟有不少是知名期刊和网络大V。诸如此类的虚假新闻数不胜数,这些消息被门户网站和网友纷纷转载并得以迅速传播,其中有个人、新闻网站、知名刊物无意误传的,也有个人企图利用网络舆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为之的。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由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事件爆发初期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的虚拟性等,在某种程度上为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网络成为虚假信息滋生、放大或扩散的平台。

(二)语言暴力媚俗化

在网络交际平台上,使用不文明、不道德的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辱骂,使其在精神和心理上痛苦和受到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被称之为暴力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网络暴力语言给社会和谐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冲击了正常的语言规范和伦理道德。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有的是直接在个人的交际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对某人或某事口出秽言;有的是浏览网络信息后,利用网络交际平台的评论功能不加辨别地随口开骂;还有的是在转发信息过程中添加体现个人观点和情感的暴力语言。在网络语言暴力中,网民们极尽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日常交流中不大可能出现的不堪入耳的、恶毒的话语和内容,配以网传或自创的最难看的表情符号应用在网络交际中,严重侵犯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还有个别网络媒体为追求高点击率,频繁地针对某一社会群体报道大量负面消息,使部分社会群体被标签化,形成网络媒体的长效话题,导致这一群体的形象被个别媒体所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

(三)个人隐私公开化

隐私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如果没有隐私,人的自由就会明显被削弱,容易受制于人。现代网络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在为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受到史无前例的威胁,个人隐私被窥探、窃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成为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重灾区。不仅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等基本信息极易被查询,而且个人的私生活、情感等不愿意被公开的信息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被泄露在网络中。个人隐私一旦在网络中被曝光,就会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迅速地传播,导致当事人的私密空间、名誉、生活状态大大被影响,使当事人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2006年,互联网热炒的“铜须门”事件,至今提起来仍让人感觉沉重。一起没有经过详细核实的婚外恋“一夜情”事件,被其丈夫任性地公布到了论坛上,并未经当事人允许,将其妻子与“铜须”的聊天记录和QQ号披露在网上,一时间,引起网民的愤怒,其中不乏大量的哄客在内的人迅速集结,不经任何查证,各种指责谩骂、恶毒言语狂轰滥炸,并“人肉搜索”出“铜须”的各种信息,在天涯论坛上发布《江湖追杀令》,号召大家一起制裁“铜须”。此次事件后来虽被发帖人宣布不实,但对当事人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在网络中,不仅名人的隐私极易被曝光,普通人的许多信息也可被轻易查到。试想,人们在一个几乎没有隐私权的社会彼此赤裸相对,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四)信息传播“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初是由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来的,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群体决策时,群体之间情绪的感染会迅速传染,群体成员迅速向一端倾斜集中,中立者也会随着强化性言论的增多慢慢向边缘移动,于是,“群体极化”现象就产生了。在网络世界中,“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发生,大约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比如上文提到的“利辛女子深夜因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事件的真相被披露后,最初也有一些网民对其男友捏造事实的原因表示理解,认为他既然已经认错并澄清了事实,先救人要紧,既然已经捐了就算了。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情绪性的攻击言论迅速成为主流,道德审判愈加强烈,“我们还是他们”的边界激活越来越明确,暴怒的网民范围越发广泛,暴力性语言的伤害也越发强烈,中立或同情者最终销声匿迹,对当事人的集体暴力声讨变得越来越强大,网民在网络上辱骂、嘲讽、威胁、人肉等行为叠加,最终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追讨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

(一)建构伦理原则,明确道德底线

网络消息传播环境复杂多样,在网络社会中,各主体之间影响程度很高,要规制网络信息传播的失范,首先要明确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011年,《人民日报》曾提出,微博发布言论要做到真实诚信。笔者认为,真实诚信、谨言慎行也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底线。网络交际的多样化平台给了大众平等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大众可以自由参与信息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主体享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是每一个网络主体,特别是知名媒体、网络达人在拥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应当懂得尊重他人拥有的权利,自觉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在公布信息、发表言论时,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信息的碎片化、片面化,不能只根据个人好恶、盲目跟风,随心所欲地转发或评论公共事件,更不能未经他人的允许随意公开别人的隐私或诋毁他人的名誉,以免伤及无辜。面对海量信息,每个网民都应当做到对未经核实或来源不明的信息不转、不发,对涉及不了解的专业或领域的信息不转、不发。要学会公正地对待他人,所做出的任何言行都不应伤害到社会和他人。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德者必有言”,只有每一个网络主体都做到讲道德、有担当,才能使网络信息传播的失范言行得到控制。

(二)加强技术管理,行政立法并行

信息传播失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暴力语言的使用。网络的匿名性给现实中受道德约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行的“好机会”:夸大事实、散布谣言、攻击谩骂。从技术管理入手对网络语言交际的规范化有明显效果。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设置敏感词自动识别的过滤系统和“代码”管制,把一些道德要素嵌入到技术管理系统中,通过敏感词自动识别的过滤系统进行即时识别,对网络使用者的言行进行约束,加强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无害性,以减少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风险和政治风险。此外,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法规内容仍有待细化,特别是有关信息传播方面的内容应当加强。很多网络造谣事件,当事方遭受了巨大损失,却因相关立法不健全,导致取证困难,最后不了了之。如中国第一家媒体公益基金“芒果V基金”假发票事件。在立法技巧上,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稳步快速地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网络媒体的规范和管理,还需要政府的行政监督,通过对个人和机构的登记备案来对网络媒体的活动进行实时把关。行政监督、技术管理加上立法,相信未来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

(三)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网民素质

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公民的道德和语言素养,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强化网络主体言行的道德评价和监督,并督促网络主体言行要遵循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可以通过学校、媒体等资源开展道德宣传,从青少年开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倡导文明的语言行为。从个人、组织、行业入手,加强道德修养,构建符合传媒伦理道德的把关体系,扶正祛邪,使人们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方面平衡发展,从源头上改变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上一篇:涂层体系下一篇:情感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