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精选12篇)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价值中立、西方化思潮逐渐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道德价值观也出现模糊化、世俗化、功利化等特点, 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根源、路径选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书旗帜鲜明地指出: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正经历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社会文化谱系紊乱, 学校道德教育缺乏鲜明的文化引领, 学生对道德精神追求的迷失, 成为影响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当务之急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面临的问题。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视角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定自己正确的道德文化立场, 倡导文化自觉, 避免文化殖民, 在道德理想的引领下, 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 具有某种客观性, 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这就叫做德[2]。为此, 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 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 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 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 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 认同教师的权威, 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 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 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 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 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 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 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 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 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 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 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 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 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 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 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 (N FVE) , 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 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主张价值中立, 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 80年代末至今, 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 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 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 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 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 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 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 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 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 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 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 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 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 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 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 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 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 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 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 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 在教育方式中, 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 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 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 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 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 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 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 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 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 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9-101.
[3][4][5]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37、42.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2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Zhang,Nurse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如,B:Thankyou.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areyou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
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8.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ringFestival,theDragon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和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象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育文化内涵的整合与再生 篇3
一、教育文化内涵整合与再生的意义:文化心理不变,社会就不变
1改造人的文化心理。教育是一种静悄悄的革命
社会是人的社会,教育人是改造社会的基本途径,是看不见的,它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看上去漫长而温和;一旦改变,却是决绝而难以回复。因此,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社会”的理论中强调“改造心理为改造一切的基础”,社会心理一变,社会文化就为之一新。现在的学校就是将来的社会,现在的学校“生产着”未来社会的公民。从根本改变儿童的心理习惯、思想态度,让一代儿童成长为新人,到他们做成人的时候,社会也就是新人的社会。“在这过程中,成人若要将自己的思想灌注给儿童,让儿童先成为自己的模样,那儿童永远也变不了了。”
人的文化心理是经历长久的积淀而形成的,是反复经验的结果,是最底层的东西,一旦形成就更改不易。儿童是一张“新纸”,在他的未经着色(未经污染)的“心纸”上,用新的、没有庸俗化的优秀文化去描绘它,并让他们在与他们这一代人的交流和经验中去淀积为新的文化心理,从而生长为一代新人。教育好像听不见它变革的声音,但如果真的用这样新的方法,大家一气,同心协力地培养新人,不出二代三代,几十年就变了样。
这一文化心理的变更,形象地看,就像是“换血工程”。
2文化变革的力量
中国社会生活现在可以说很现代化了,但仔细想想,与100年前、1000年前,又没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没有变呢?这就是文化。西方社会最大的进步就是文化的进步,他们叫文明。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文明则只能是文化中进步的、优秀的,美好而善良的有利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东西。他们经过十四十五世纪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的进化,再到十九二十世纪的现代化,他们向“文明开化”进步了,脱掉了封建的东西,保留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并创造了新的东西。
杜威思想的精华就是民主与科学,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就是他的教育著作体系的总纲,这一思想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流社会思潮。当时,整个世界都在为争取民主与科学而奋斗,包括欧洲,也包括美国,世界正在从不民主、不科学的时代向民主与科学的时代过渡,中国也是其中一分子。“五四”运动就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的新文化革命(当时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为此摇旗呐喊),它已经将社会变革的关键或根本归因到文化。“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先生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讲学两年零两个月,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之大,五十年代批判杜威时,有一句话:资产阶级的总头子杜威对中国的毒害比孔夫子2000年的影响还要大,就是明证。然而,这种影响只是表象的影响,他只是把文化变革这种思想带到中国来了,并没有通过教育,通过一代一代儿童的新的文化心理的培养,达到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改变,而是随着短暂的运动的结束而结束。回顾一百年世界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百年间走过的曲折道路。
文化变了,社会也就真正变了。新的文化、新的文明,需要我们以善意而公允的态度,进行整合与创新;需要以现代的话语方式使它的内涵明确化,便于理解和接受;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来换掉旧的,生长出新的东西。
二、教育文化的内涵需要明确
通过整合与再生,教育文化新的内涵是什么?历史在不断地演进,现代文化一方面日益走向融合,另一方面又在走向宽容、多元,面对这个开放的人类文化体系,我们的教育文化需要怎样的整合与创新,要让学生形成怎样的文化心理?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
1教育的目的与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进程中它被“社会博弈的结果”所左右,教育史也因此在歪歪曲曲中前进,但无论历史怎样的歪曲,总有一些任何博弈方都无法舍去而为道义所“挽留”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人类普适的、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
从中国文化的源头来看,孟子主张人性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就是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子以四教,文、行、忠(忠诚老实)、信”。荀子主张人性恶(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他要求去恶从善,教育是化性起伪,也就是去掉人性中恶的部分,使人变得善良。因此,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肯定教育的目的是达到“善”。“善”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文明成果。
西方教育发展的轨迹脉络比较清晰,其教育目的所要达成的文化品质也比较具体、明确。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节制、正义、勇敢、敏悟、强记、豪爽,须在理性之下,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到柏拉图则提出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品质,而最高的理念是善。善不仅是认识的对象,也是认识能力,只有从善理念的高度,才能见到真实的世界。亚里士多德说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即使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人类共同的美德依然是支撑教义不可或缺的基石,奥古斯汀讲要以善战胜恶,以拯救人类。他认为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主体,强调宽容、温良、慈善待人,谦逊和顺从。正直(诚实)、善良、同情(爱)、智慧、勇敢、宽容是西方教育的文明成果,善也是它的核心。进入近现代社会,西方教育文明在传统品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平等、尊重、自由、合作、自主等,使得^类教育文明的外延更加宽广,内涵更臻细密。
这些品质是人类数千年来,历经千淘万漉,而传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精华,也是我们现今的教育所要承继、整合、发扬,让它在新的一代身上生长的东西。
2教育要走出现实庸俗世态的心理“藩篱”
教育不能做庸俗文化的俘虏。教育更不能把“现实的存在”等同于客观真理,简单地加以复制、宣扬,教育必须始终以通向美好理想世界为己任,并为此“修桥筑路”。19世纪中国国力的衰微、封建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换以及“惯性的自大”,使中华文明迷失了自我,价值混乱,世故与庸俗弥漫,市场法则与生物法则替代人的伦理哲学,《厚黑学》成为制胜法宝、案上圣经。
(1)不良行为的借口:竞争。我不这样,能竞争得过人家吗?我还能在这社会上活下去吗?是现实生活的丑恶与残酷迫使他们这样,还是把庸俗的、动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当作人的生活工具普遍地用于社会生活呢?人自从从动物的群落中分离出来,就不再以动物的生存方式教育后代,而是代之以“善”,以“文明”来约束聪明的人类。教育后代摆脱动物的生存方式或竞争方式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所在。
(2)中国特有的文化:兵法文化,这已成了一般的处世之道(当然还有很多教人处世,怎样圆滑的经典,这里暂且搁下)。兵法的精髓,其实就两个字“欺骗”,兵家之祖孙子在《兵法》中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现在学校有《班主任兵法》,家庭有《妻子兵法》,至亲都用兵法,伦理何存?《容斋随笔》中有言:张良无后,在于使“阴”。“阴”必招罪,能不“以罪绝”?在我们的教育中,是不是少了些“诚”的方法,而多了些“伪”的方法。用不诚实的方法能教出诚实的学生出来吗?以恶易恶,以善才能易善。
杜威在中国两年,以大智者敏锐的目光和诚挚的情谊坦然指出:“中国国民道德有二大缺点,一无信用,二好互相倾轧。今日欲补此缺憾,惟在青年之学生诸君,能于学校内力行自治,不生意见。习惯成为自然,则将来出任社会事务。自能为人信用,自不至有倾轧之恶习。”良言切切。
3教育文化心理要正本清源
《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去除其中封建的东西,就教育的目的而言,培养善良的品质是根本。换句话说,有了这样的品质的学生,他会违纪吗?有了善良的品质的人,他会犯罪吗?就教育方法而言,“正本清源”为中外教育大家所共识。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4
1. 首先, 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与统一相结合的特征。
美国的人口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种族, 是一个多种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家, 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文化在这里相遇, 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文化类型。美国之所以形成今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独特精神与文化传统, 与其外来殖民者以及独立历史是分不开的。多种文明在美国这样一方独特的土地上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同化、相互吸收, 当然, 也有一些学者例如亨廷顿认为文化本质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但不管怎样, 在当时美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多种文化共存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天, 仍有多种文明在不断地被吸入美国多元文化中。
其次, 美国道德教育深受宗教传统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美国的历史始于宗教改革, 美国的文化传统始于新教的清教徒的理想。”“美国清教徒们的主要遗产就是清教伦理观念。清教徒们宣扬禁欲苦行, 对天生原罪进行众生的忏悔和洗刷, 笃信宿命论, 对奢华和懒惰风气严加惩戒, 提倡勤奋、诚实、勤俭、前辈和节制等伦理观念。这是一种强调个人动手、个人自律和个人责任的伦理观。”将宗教教育纳入学校日常道德教育领域范围内, 或许这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 并不是无宗教信仰的旁观者所想的, 具有特殊的目的或意图, 但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
2. 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三大特点, 深刻影响着美
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结果, 现代美国道德教育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注重实用性等特点。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 德育是将学生看作为独立的个人, 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有道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科目,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学和教师。老师教导学生, 学生也在选择老师, 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性格和生活的价值观。自美国小学开始除了必修课之外, 学校安排了选修课, 年级越高, 选择性越大, 到高中阶段, 选修的分量已达50%左右。同时,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依照各年龄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安排课程。其次, 提供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并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道德的自我提升。第三, 美国德育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宽容, 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更为轻松地参与讨论、行动。
以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为传统, 受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现阶段的美国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欧内斯特·L·伯耶对许多所美国高中进行调查总结的观点, 认为高中教育要达到如下四个基本目标: (1) 通过语言教学, 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 (2) 通过核心课程, 帮助所有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类文化遗产、认识相互依存的世界。 (3) 通过选修课程, 为所有学生参加工作或继续接受教育做好准备, 培养个性特长和兴趣。 (4) 通过学校和社区服务, 帮助所有学生履行社会和公民义务, 即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应用为目的, 满足实际的需要。
3. 了解美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德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德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与美国不同, 我国德育教育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德育课程以显性为主, 同时进行间接道德教育渗透。但目前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完美地达到培养“道德成熟的人”的目标, 没有发挥其维护、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作用。笔者认为, 中国学生对于学校道德教育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显性教育与直接灌输, 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二是高考体制的必然后果;三是意识形态宣传脱离实际生活。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一个很奇特但是很普遍的现象, 就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大多数都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 学生用于答卷, 老师用于课堂讲课;另一条思路, 是学生和老师真正地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显性的德育课程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 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 人们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 使得德育与现实脱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我们有先进的德育理论作指导, 有着宏大、美好的德育目标, 但是理论归理论、目标归目标, 他们像是一组平行线, 并没有完好地结合。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从美国道德教育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素质教育的内涵 篇5
自尊和自信
美国家长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1、美国人碰了面,遇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般是先与孩子打招呼,而且,个性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
2、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还常常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
3、如果孩子画兔子画成了老鼠,便夸他有想像力,让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败、沮丧。
4、美国人反对人前教子。如果你当着别人的面斥责自我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会被人看做是没教养,是父母的“犯罪”。
5、如果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给孩子,家长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时呵斥他,而是尊重孩子选取的权力、自主的权力。
6、孩子如果做错了事,家长也不会横加训斥,只能根据当时当地的状况做出引导和说明。
自我价值感。。。
美国妈妈素质教育经验谈
美国,不仅仅在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其教育发展也令世界刮目相看。美国对幼儿进行的素质教育具体表此刻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小中见大的素质教育。
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包括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他们不是把幼儿的体育运动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运动,而是把它看成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运动的种类很多,有些运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力,比如游泳;有些注重培养孩子的勇敢和主动,比如冰球;有些是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和谦让,比如跆拳道;有些是要培养孩子的团体精神,比如足球。
美国家长重视孩子的健康,认为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决定一切的基础。他们在孩子体育运动上的开支很大,并支持孩子从事各种各样自我喜欢的运动。一般来讲,美国小孩子都会喜欢几种不一样的运动。很多家长会安排好自我的`时间,每一天下班后,家长就成了孩子的司机,到家还要充当“陪练”。
那些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每个教练必讲和必教的东西,孩子学着体育,也学到了体育精神,不仅仅体格强健,而且意志也变得坚强。美国家长对幼儿从小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仅提高了孩子的身体素质,还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心理素质。
启发式的创新教育
美国的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做各种创造性游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潜力的培养,给孩子做各种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拼装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加强孩子的动手潜力和创造性。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拿剪子或刀子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这在我们国家,大人大多会坚决制止。而在美国,父母们看到的是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事后他们会耐心地教给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中国妈妈素质教育经验谈
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重视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养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忙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潜力。此刻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都不惜金钱,如课外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特长班。这就应说是比较好的,但我们同时也要对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我们提出的要求务必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到达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自我的兴趣和爱好。
平时在家里能够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例如透过一些游戏,还有一些学习活动,让孩子能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在孩子能比较好地完成任务后,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家长每一天都要尽可能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重视他的,而且还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比方说,每一天都问问他这天在幼儿园上了些什么课,玩了些什么游戏,他在幼儿园有哪些好朋友等,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像朋友一样认真地和他们交谈。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
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自觉;文化责任
【作者单位】范富春,淮阴工学院。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致力于科学研究、输出高端人才、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功能。随着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步伐的加快,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从教育本身向与之相关的领域延伸,尝试从“本体研究”向“关系研究”转变,力图将高等教育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领域中研究和分析,借此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深入挖掘高等教育的意义作用,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措施。本文尝试通过探索《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和理论构建,力求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一、将高等教育研究置于文化视野之下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向,学术界始终存在“价值观”与“方法论”上的分歧。就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教育”本身,无论是终身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还是远程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都是从教育本身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进行微观解剖,进而丰富高等教育自身功能,实现高等教育与外部需求同步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前所未有。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作用正日益加深,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从微观上着眼,而且更要从宏观上入手;不仅要从本体研究上下功夫,而且更要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关系研究上,通过从关系研究入手,独辟蹊径,顺势而为。这也正是《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的可贵和过人之处。
这本书认为: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不是偶然的,二者在起源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上的亲缘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发挥教育的作用。
首先, “教育”与“文化”在词源上具有亲缘性。该书指出,在古拉丁语中,“文化”一词表达的是“耕种”的意思,这意味着“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在18世纪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文化”一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他认为 “文化”是指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西,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最重要属性就在于传承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文化”一词由两层含义组成,一层是“文”,也就是知识,另一层是“化”,也就是教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将教育放到文化领域去思考和审视是有必要的。同时,文化是人与社会联系沟通的媒介,教育要想实现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必须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德国哲学家兰德曼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繁荣文化、推动文化进步来实现的。
以上的种种观点都在阐述一个问题: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社会和人产生巨大的作用;要想实现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与推动,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这一点也适用于高等教育。本书将高等教育研究置于文化视野之中,绝不只是在研究视角上的单纯转换,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层次转变,将高等教育的研究与相关的文化领域和哲学领域等紧密结合,尝试运用哲学、文化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实际的学科体系和理论。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高等教育与当代社会的价值构建
当前,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内容上,即赋予高端人才以怎样的技能。可是,这种技能大多数是即时性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很快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或已过时。于是,更多的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进行了拓展,更加注重从社会需求上来审视教育,进而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理论。这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根本上讲,还是扬汤止沸,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在研究理论上的局限性问题。在这一点上,《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作者指出,我们以前只把高等教育看作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或社会现象,忽视了高等教育同时也是人文世界中的一种价值、精神现象或精神生产活动。因此,他阐述了高等教育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突出价值影响。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因此高等教育的关注点不应该只停留在社会实践经验的继承上,也就是说,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更应该从文化世界和精神领域去影响受教育者,在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影响和价值引导。就高等教育来讲,高校虽然在教育方式和手段上实现了科技化和数字化,但在教育内容上仍然存在缺陷,一味地突出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很多高校只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只是将学生作为“劳动力”来培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等从不过问,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智商很高、能力突出,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明显缺陷,始终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不仅是教育内涵的一种缺失,更是教育功能的一种缺位。如果高等教育能够更多地从文化视角来审视问题、观察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则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而完善社会关系,实现个体的良好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应该注重文化传承,这种观点在文化全球化的视野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民族文化实现了交叉、融合、对撞,但一些文化正在衰败甚至消亡,传统的道家、儒家文化等哲学的传承能力越来越弱,这在某种意义上动摇了当前社会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根基。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注重文化传承,既要突出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也要突出文化塑造和精神指引;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了什么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nlc202309031325
面对文化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坚守、传承文化的过程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教育研究者可能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通过介绍和研究英国的绅士文化、美国的实用主义文化和日本“摄取性”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各国教育的深远影响,给人们提供一些成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三、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中须处理好三个问题
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领悟。这本书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绝不能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照搬照抄,一定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吸收和消化;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而是要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更多可能。
二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短期来看,高等教育发展要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撑。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完全沦为社会发展的奴仆,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力量,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脱离经济领域的束缚和局限,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适应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是文化转型期的高校改革。当前,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传统文化领域中很多规律和理论已经过时陈旧,社会关系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要顺应社会变革步伐,在能力教授和价值引导之间寻求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二是未来高校改革的方向。当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成熟稳定之后,高校改革必须从价值领域入手,实现知识继承和文化传承并重,并尽最大努力对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施以正确的引导,最大限度地体现高等教育的功能、意义和价值。
总而言之,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在注重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激发自身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自觉,并以此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精神引导和思想指引。也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真正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
[1]王洪才.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6).
[2]陈婉兰,胡守坤. 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重塑与创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7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 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素质有多种, 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 这就是文化素质。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汲取生活智慧, 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 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和谐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 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对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侧重高级技能的形成, 因此,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 秉承“科技与人文相融、能力与素质同步、学校与职场对接”的理念, 采用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开展职业文化素质课程。
(一) 重点开设文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重点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名著导读、中国历史导读、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诗词欣赏、艺术欣赏、书法、中国民俗民风等人文类课程。这些课程能浓缩文化艺术之精义, 便于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基本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全貌, 而且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
(二) 限选与专业有关的文化必修课
例如, 法律文秘专业应该围绕法律文秘专业必备的技能素质, 开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古文品读、师爷文化、书法、儒家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 能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精华, 使秘书职业技能成为“有根之树”, 文化素养这个“根”深, 职业技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三) 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制度化地举办高水平的人文艺术系列讲座非常有必要。如定期请一些名家来学校讲座, 或者请一些艺术家现场指导有艺术爱好的学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 让大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这些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散发着知识的魅力, 使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阵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的知识容量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利用信息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了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教育阵地, 弘扬传统文化, 以构筑传统文化宝库, 拓宽知识视野为目标, 以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为原则, 规范管理校园网络, 形成内容丰富多样, 氛围自由的网上教育系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由外在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接受。
(一) 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读什么决定着想什么”。在内容上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 才能对其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图书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窗口, 而现在, 校园网络也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者各有优势。图书馆资源与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开发利用网上图书馆, 可以建设“名著必读”“名曲欣赏”“理论精华”“史学点滴”“民俗大观”“书画博览”等栏目, 真正构筑一个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文化宝库,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学习平台, 拓宽知识视野,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开辟BBS讨论空间
在形式上开辟BBS讨论空间, 推动网上文化活动。BBS是学生提供倾诉、展示自我的平台, 也是学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发现问题、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 开展一些“网上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以平等身份介入, 就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给予适当引导。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 一位教师选择《相信未来》为大家做朗诵示范, 等教师满含深情的朗诵结束后, 台下学生都被震撼了。诗歌传递的那种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对真理的热爱, 对生命的热情, 对未来的坚信, 使每位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 深刻意识到文化是心灵净化的源泉, 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纵观中国教育历史, 从整理《诗经》的大教育家孔子, 到以杰出的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代表那些大学教授, 处处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熏染着学生, 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教师的肩上一直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之外, 也要在教师队伍中常规化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 或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承传传统文化参与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在课堂教育中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达到“春雨化人”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要特别重视实践体验, 而不是强硬灌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尽量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 其中学生社团这个平台不能忽视。学生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 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热爱的校园组织之一, 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最具传播性。所以,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以社团活动作为依托, 在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如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才艺表演、国学教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 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 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非热情所不能, 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一份虔心的热爱, 弘扬之说就无从谈起。故而, 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社会调研活动,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家乡文化做起, 以其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这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
网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增加。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络发展状近100%。很多学生拥况统计表明, 有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互联网, 此外学校附普及率已接与翔很强的探索欲望谢近网吧也很便捷。, 在脱离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 如熟, 何有当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成为了高校思代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回避且急待解 (武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决的重大课题价值取向、心理。大夷学一发展、道、互联网的影响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学院互响深远, 其既有积极联网的普及, 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生, 福建首先 (一) ,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 可以迅速、全面的武地提供大量的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 使大学生思夷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时间更深入了, 促进了知识解课程知识, 的共享可以学, 也到想是个开放的世界, 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了同学友谊和师生交流。富的内网络政354容3覆, 盖面广增加了, 容量大大学生, 包含了学习了解世界的机、生会。活、时事政治等网络信息全, 治00) 许多有益信息, 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思维, 开阔眼界教“地球村有着深远”的意义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变小了, 育其次, 调查表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超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过一半的大学生以网络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面对如
此众多的学生,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二)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首先, 网络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观念形成的一些信息能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原本纯真的心灵受到污染, 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 造成情绪冷漠。网络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水平的下降。
其次, 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政工作者的压力, 但是,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传统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思想波动教师较容易察觉, 能立即作出应对措施。但是, 网络教育中学生的想法、认识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准确地掌握, 即使发觉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动态, 网络上的教育力度也确实有限,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 每个人一天中可支配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上网浏览娱乐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占用了太多时间, 那么用于学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更有甚者上网成瘾则有可能导致迟到、旷课, 荒废学业、性格冷漠, 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巨大的压力。
同, 而且能够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合二为一,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了从“教”到“学”“做”的教育过程。
弘扬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 是中国当代各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高职院校则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模式,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对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使其升华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源自内心的文化追求, 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二、利用网络,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那该如何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 关键在教师队伍。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 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弊, 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 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不落伍、不脱节, 善于在理论后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进步。及时了解时事动态, 关心学生在议论的话题, 想学生之所想, 融入到学生中去,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 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 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有益信息, 摒弃不正确的观念。
(二)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面对不断普及的互联网, 加强监控, 完善体制,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加强监控和引导, 教育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校园网络, 对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进行强制过滤或删除,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 使每个人都积极抵制不良的网络影响, 在宿舍内部和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的网络小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大环境。通过校园网络, 组织更多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使大学生上网不仅是有事可干, 而且能够自觉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 选择良性的活动积极参加和融入进去。
(三)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网络法制意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互动, 在认识网络时代特征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教育过程中, 融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普及网络知识, 将网络培训日常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抵制有害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乱发帖, 不搞破坏, 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文明上网。
三、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制定网络行为准则, 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对于不良网络行为及时制止, 并进行批评教育。通过监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网络中不良内容及时清理和坚决抵制, 通过对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分析和监控,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从小处抓起, 在高校中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用好网络时代的资源, 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 培养出网络时代的优秀人才。
摘要:当今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途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原, 《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9月第14卷第3期。
[2].俞步松, 《略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32期。
[3].崔芸、林宇健, 《基于网络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党史文苑》, 2010年8月下半月。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探讨 篇8
一、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基本状况
1. 内涵
在认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内涵的时候, 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方面来说, 现代的远程教育文化基本包括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这其中, 核心是精神文化, 同时也是最高表现, 制度文化是基本保障, 行为文化是显性再现, 物质文化是有形产品和固化成果。从狭义角度来说, 主要是指远程教育, 大部分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出于特定的学校环境中, 没有过多的在校时间, 以班级和专业相互沟通从而形成彼此认同的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也可以指全日制在校生, 是非日常中心的成人集体, 仪器享用和创造的特殊文化。
2. 特征
远程教育是在远程环境中实施的教育活动, 自然具有与传统不同的特征。从文化特性来说, 具有虚拟性和服务型, 基本上可以分为学习媒体性、服务大众化和理念高品位。
( 1) 学习媒体性
现代远程教育充分结合了教育和多媒体技术, 通过充足的教育网络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媒体性不仅是远程教育的学习特性, 也是其文化特征。
( 2) 服务大众化
这是远程教育坚持的特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需要大量的文字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 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在线学习需求, 例如: 贫困山区和农村等地的学习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服务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 3) 理念高品位
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学习的人, 没有时间、场地、经济状况、智力、年龄和政治身份的限制, 包括残疾人等也可以进行远程学习, 这就充分体现了高度的人文精神和民主平等精神。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 以学习者为主, 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时, 还会定期开展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和学术活动, 网络媒体与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普及和宣传高雅文化的责任。
二、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主要建设内容
1. 虚拟文化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 虚拟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学校校风学风、管理水平、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 是精神力量, 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创设虚拟校园和社区是远程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 为学生和教师创设了虚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 在虚拟情境中, 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化。建立虚拟社区和虚拟校园, 需要对现实社区和校园进行模拟, 利用动画、视频和云烟文字等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不同专栏的创建, 在虚拟现实校园中, 每个专栏都发挥着特定的宣传作用。对于建设虚拟文化以及弘扬优秀文化来说, 有着积极地意义。
2. 教师文化建设
从内涵层次、形式化还是主体性等方面来说, 在学校文化中, 教师文化都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教师文化是教师行为方式、治学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也是其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和教育思想的充分反映, 影响着校风学风交涉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中, 教师是主要的体现者, 其行为影响着远程教育的校园文明和精神风貌。所以,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需要建设优质的教师文化,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这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3. 教学文化建设
在教育文化中, 教学文化是重要内容, 也是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所谓教学文化, 也就是在教学情境的情境下, 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与接触的过程, 所呈现的文化形态。课程基本文化基本包括: 学科知识、文化属性、媒体形式以及教学过程, 等等。建设教学文化, 是发展远程教育的重中之重。
4.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 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学校的物质文化, 就是学校的人员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所产生各种类型的物质设施, 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种感觉上的刺激, 使学习者受到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基本上是由环境绿化、形象标识和展示系统、实验场所、网络系统、技术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构成的。
5. 精神文化建设
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精神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远程教育的精神文化, 与师生心理状态、时代文化特色、地理环境、历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且具有强烈的渗透性、较强的融合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精神文化对行为一项有着规定和支配的作用。它是远程教育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方法和内容、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结合其内涵和特征, 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且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教学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以及虚拟文化建设, 来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这样能够在社会发展中, 充分发挥出远程教育的作用, 打破时空的限制, 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大力的应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远程教育文化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对现代远程教育文化进行探讨, 不仅是远程教育发展实践的需要, 也是建设远程教育学科的要求。远程教育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 使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内, 都能够接受到教育, 因此, 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本文将针对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内涵,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亚斌, 陈守刚, 孙绿怡.文化建设与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高层专家咨询会会议纪要[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2) .
[2]李友昌.开放与远程教育中选择使用新技术的反思和展望——战略、成本、效益、效果[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 (06) .
[3]沈江, 于洪志, 万福成, 闫敏敏.基于J2EE与MVC框架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设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10, (01) .
[4]冯凯, 申树明.欧美质量管理模型对构建我国电大远程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之启示[J].内江科技, 2006, (04) .
论学习型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9
一、学习型学校教育的道德性
学习型学校存在于现代社会市场化的环境中,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的道德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习型学校教育的道德性是保证教育不偏失基本方向的基础。因为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它易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走向工具化和功利化,使教育被市场化、商品化的雾气所笼罩。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型学校必须承担起道德引导的重要任务。学习型学校的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性教育,它能够使人摆脱对于物的依赖,结束功利主义、自私自利的道德存在方式; 它倡导个人自由发展,关注自觉道德的生成。
学习型学校的道德性符合现代伦理的发展要求。学习型学校的任务便是挖掘和诱导人的 “为他性”,体现人作为人的一种良知。教育包含了伦理中对于善、恶的判断,而道德是伦理的实践,学习型学校的教育就是教人成善、与人为善的活动,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成为有良好修养和内涵的人。此外,教育的道德性就是使人自觉反思,因此,学习型学校的教育教人学会自我反省与反思。经过反思———再反思螺旋上升的过程,使人在对先前活动的感悟中学会并自觉做到应有的善,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实质上反映了人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负责态度。
学习型学校教育的道德性呼唤“学会做人” 理念。学校教育的道德性实际上包含了学会做人的目标,让人向“善”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高尚情操和行为品质的人。这是从个人精神层面对人的道德性的全面考察。
二、学习型学校教育的慈善性
“慈善”有“善良”、“仁慈”、“爱”和“关怀”之意。教育活动是成人的活动,一方面使人向“善” 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现了教育对人的期望和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 包括爱自己、爱他人,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依状态。教育的慈善性质与教育的人性假设有关,“人性向善”是教育的前提,而教育活动正是把人的这一自然本质挖掘出来,并形成一种自觉的实践过程。学习型学校的善主要表现在学习型学校的价值追求上,学校的价值追求必须与人相符合,教育崇善是教育的终极关怀和教育本体价值所在。学习型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是科学的,是教育改革和学校所处当前时代的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要求,它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学习型学校具有慈善性。
此外,学习型学校教育的慈善性还体现在学校的关怀之爱上。传统学校的“教育”体现了一种权力,而这种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因而教化之下的慈善是强制的慈善,虽教师对学生也有关爱,并被称为教育爱,但这种关爱是利己属性的,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教师的这种爱虽也是为学生的长远利益着想,但这种爱是低级的,是一种扭曲的爱,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伪慈善。而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使教师的权力回归到学生手中,学生得到最真实、最丰富的关怀。因此,自由是对学生最真的爱,这种爱才是慈善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束缚虽然是一种畸形的关爱和责任,但真正的关爱和责任并不意味着对人放任,溺爱不等于慈善。学习型学校自由的氛围和和谐的教育方式是对人的关爱,更是对人发展的一种责任。这种关爱指向学生,是利人的而非利己的,学习型学校教育的慈善与人道并重。
学习型学校教育的慈善性呼唤“学会关心” 理念。慈善性使人懂得人自身的重要性,从对外界物的关注转向开始关注人本身。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的严肃考虑。关心是教育的一种模式, 关心和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教育的慈善性使人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整个世界的存在。
三、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性
公益的内驱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动机,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或互助主义。公益性即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性体现为:一方面,学习型学校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外部性,虽然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者个人,但是却能带来学习者以外包括社会方面多项益处,客观上谋求了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文前已经提到学习型学校的教育具有道德性,是教人行善的活动,在教人利他、教人学会为所有公众服务、为公共事业谋求福利的同时,也促进公共利益的提升。
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性还与教育产品性质有关,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既可以被人们所共享,也可以对个人带来益处。这种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学习型学校教育既不能由提供纯公共产品的政府单独提供,也不能由提供纯私人产品的市场单独提供,而应该在政府和市场之外找到另外一条最佳路径,这就是第三部门方式。公益性区分了学习型学校教育与谋求公益的强制政府和谋求私益的营利市场的不同,教育要感化人、引导人,不能以强制方式为公众服务;同样,教育也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否则工具理性和功利取向会取代教育的价值理性,使教育的方向发生偏移。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必须建立在志愿基础之上。
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性呼唤“学会分享” 理念。学习型学校教育的公益性使人们认识到公共利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告诉人们人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做到学会分享。学会分享能够使人们之间消除分歧和冲突,鼓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四、学习型学校教育的交往性
合作学习、团体共享只是从表面意义上体现了学习型学校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来往,而交往性并非只囿于表面交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理解、生成和行为互动的一系列过程。它是主体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 观念、信息、情感的交流,以达成相互“理解”和 “共识”的行为。学习型学校的交往性体现出哈贝马斯关于交往行为的理论。哈贝马斯把人的行为划分为工具理性行为和交往理性行为。工具理性行为是一种策略性行为,是以一定手段实现特定目的的合理性行为,而交往理性行为是被主体理解并认可的行为,它包含着主体的理性理解和期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行为。学习型学校的教育是交往性的,它摒弃了形式化的制度对人的束缚,人在教育中彰显其自主性,参与到教育之中,实现个体对教育的选择。教育活动需要交往,因为交往保障了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利,建立起了没有强制、压抑和差异的生活世界的程序规则。
作为交往主体的学生是自由的,学习是学生自由、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不存在任何强制和压抑;交往还体现了一种民主,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师生的交往是基于“我———你”型的师生关系而展开, 主———客体的关系已不复存在,而是一种新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二者互为主体,二者平等地自由对话,教师的权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学习型学校的交往还代表了一种反思,交往是一个现场活动,反思是交往活动的延续,是人们在相互理解中思考,并以理解作为下一步行动的原则。学习型学校的成员在交往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教育活动是一个自然的交往过程。
学习型学校教育的交往性呼唤“学会生存” 理念。交往应该成为学习型学校的学习方式和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封闭自居的生存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学习型学校的交往注重人们之间的理解和对话,这种方式有助于人类发展。人的完善必须借助外界力量,只有通过与外界交往、承担不同的交往角色,才能够实现人的多样性。
五、学习型学校教育的育人性
康德揭示出“人是目的”,当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人之所以成为人,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是人的自然生成和生长。当然,育人的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恰当的环境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取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这就要求育人的过程是自然的,育人的环境也是自然的,这种自然状态保证了人与人心灵之间无隔绝地交流。学习型学校保证了育人的天然环境,这种环境是不知不觉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环境,从而使人的习惯在不断形成和打破中慢慢生成,自由的氛围和自我管理的学校为育人奠定了环境基础。如果学习型学校不是自我管理的,那么学校教育活动并非是在“育人”,而是在“塑人”、在“造物”,人也不可能以自觉性、自主性和自愿性来活动。人的成长需要人文环境,只有改革教育管理,使学校拥有了自主权力,才能使权力掌握在人的手中, 才能使人成为自己命运的潜在主人,才能营造出适合人的人文氛围。
学习型学校的育人性呼唤“学会尊重”理念。学习型学校是培养人成为“真人”的环境, “真人”是人格独立的人,是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育人性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而这种尊重则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主体人格,体现了一种人文的价值和原则。育人不是造就物,也不是造就依附的人,而是造就完整的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注人的个性,体现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主体性思想。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10
保亭教育积贫积弱, 内涵发展迫在眉睫。近两年来, 保亭着力革新教育发展的落后元素, 创建新的管理文化, 研制实施了综合配套改革的“九项工程”, 全方位系统推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初步打开了保亭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改革措施分为四大板块:有效研修, 有效教学, 有效管理, 有效评价, 共有九项系列基础工程。其要旨为全面唤醒并实施管理文化的改良, 直至重构。
一、培育新的行为文化, 推进师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素养建设, 抓教师职业道德和作风整顿,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改善“人”的面貌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人”的德性因素第一, 知识与分数在此。要促使学生的全面进步, 必先有教师德能的提升, 其中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居首位。保亭教育先抓教师作风和学生规范, 从短板中补缺, 从薄弱处攻难, 其“九项工程”中的“师生行为规范、文明素养建设工程”,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行为规范建设, 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 治理其“懒散庸”现象, 提振全县教育系统的工作状态,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素养,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保亭制定印发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行为规范“十不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及幼儿园行为规范“十不准”》, 深入开展整治“庸懒散”专项活动, 2011年秋季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整肃风纪, 加强职业操守”主题教育大讨论, 与全县2000多名教职工签订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遵守行为规范、提高职业素养承诺书》, 印发了2万多份《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整肃风纪加强师生行为规范管理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 邀请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协助加强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印发了《关于重申教职工在校坐班管理规定的通知》, 加强了教师坐班的管理, 实现了教师坐班的常规化。为促进教师队伍作风好转, 增强教师服务意识, 2012年秋季全县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千名教师齐家访”活动, 全县所有中小学校1607名教师参加家访活动, 专任教师参访率达95%。为正风肃纪, 切实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2013年5月, 县教育局再次出台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整治工作为期2个月, 从强化学习、专题讨论、开门评议、公开承诺、自查剖析、常规管理等多方面, 以明确可行措施, 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集中整治工作, 掀起了新一轮的正风肃纪集中整治热潮。
目前, 全县教育系统员工敬业意识、工作状态、工作面貌有了新变化, 工作作风有了良好转变, 学校服务能力较以前上了台阶。
在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 县教育局出台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十条》, 对学生的仪表、着装、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习惯的养成进行了要求和规范, 并向全县2万多位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 要求家长敦促孩子执行;引进并在全县学校推广“学雅规、立雅标, 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颂雅德”系列雅行教育活动, 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 全县各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二、重构环境文化, 创建文明卫生校园, 培育校园文化, 引导学校致力精神追求
县教育局出台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星级文明校园评比办法》, 从“行为规范养成”、“文化建设”、“卫生建设”3个系列近100个子项目入手, 开展了“文明卫生星级校园”创建活动, 努力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 组织召开了养成教育、创建文明校园现场交流会, 各学校广泛开展了以“讲文明、讲卫生”、“小手拉大手, 文明我先行”为主题的创建活动, 掀起了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卫生的热潮, 初步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2012年, 经先后三轮全面的督导检查评估, 评定出全县文明卫生四星级学校4所、三星级学校8所, 约占全县有完整建制学校的三分之一, 为所有学校树立了榜样。一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富有特色和实效, 如新星慈航小学,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成系统有特色, 教研文化主题是“博、实”, 礼仪文化主题是“礼、雅”, 宿舍文化主题是“和、爱”, 教室文化主题是“活、乐”, 走廊文化主题是“趣、洁”, 食堂文化主题是“俭、让”, 搭建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三、改造教研文化和教学文化, 全区域地毯式实施校本教研、有效教学, 扭转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的困境
一是完善了县级教育研训机构的建设, 使之从全省最落后的格局一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11年10月, 该县成立了县教育研训中心, 配备编制45人, 并一次性配齐配足了中小学所有学科教研员 (共23人) 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专职教研员 (每所中心校3人, 共45人) , 保证学科教研经费, 将全县教研和培训经费下拨到乡镇教学点和村小, 使全县研训机构的建设一下子位列省内市县的前列, 受到省教育厅、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多次好评。
二是突出重点, 将网络教研和校本研修工作作为专业发展主阵地, 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中, 使教师研训工作有了质的进步。从县研训中心到各学校、学科, 都建立了自己教研网页, 全县中小学学校博客建立率达100%, 各学校内学科组博客普及率83.5%, 全县专任教师个人博客普及率100%, 县研训中心、各学校通过建立的网页和博客积极组织开展县级、校际在线研讨活动, 踊跃参加全省性学科在线研讨活动。全县各学校的自主研修、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等校本研修活动也逐步常态化, 有效地推动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专业成长。教育局还首次派出全县乡村小学教学点全体科任教师赴武汉培训, 总计派出127人;派出全县乡村小学教师约100人赴湖南长沙培训, 这在全省各市县中也不多见。教育局每年都组织一次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考试工作, 使教师专业发展走向了规范化轨道。
三是着眼课堂效益的提高, 第一次全系统全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在全县推广“高效课堂基本范式”, 实施有效教学。主要作法是行政主导、培训引领, 专人负责、专人落实, 点面结合、攻克难点, 立体引领、多元交流, 加强督导, 评比巩固。现在, 全县从学校到片区, 从乡镇到县城, 从普通老师、教导主任到校长, 都在积极实施“高效课堂”。该县还连年举行全县中小学校教导主任赛课和校长赛课活动, 每学期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不少于2次高效课堂督导评估, 评估成绩的10%计入学校年度考核。该县大面积实施“高效课堂”的初步经验与成效得到了省内外各级研训机构的重视, 并被《海南日报》用近3/4版面的特大篇幅进行专题报道。
目前, 全县研训工作已走入全省“四强”,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教师参加全国、全省性专业比武, 获奖人数及获奖层次, 为全县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种提升直接促进了全县每年中考、高考成绩的节节攀升。2012年, 该县中考、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2013年, 全县高考录取一本和二本上线率较2012年又分别提升了40%和30%多,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扩大特色文化, 抓办学特点、亮点建设, 狠抓精细化管理, 提升管理效益
两年来, 县教育局在全县大力推行精细化高效管理, 推行学校特点、亮点建设, 特色化办学, 努力改变保亭教育管理水平落后的格局。
一是在全县学校推行办学特点、亮点建设, 打造学校个性。通过规划, 目前全县全部有财政建制的26所学校均实施了初步的个性化办学特点建设, 其中以黎族苗族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学校5所, 学农技能培养主题2所、校本课程开发主题5所、德育行为养成主题8所、文化校园创建主题6所。如保亭思源实验学校的黎族苗族歌舞教学、新星中学的黎族织锦学习、八村学校的学农基地的建设与劳动技能的培养、毛感中心校偏远山区小学的艺术教育、六弓中心校的经典诵读等, 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是立规立章, 理顺各项管理关系, 优化管理团队, 理清并夯实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 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了精细、高效管理的要求, 并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评细则, 每个学期至少对学校进行一次检查考评。两年来共举办了3届保亭中小学校长学校精细化管理论坛, 着力提升中小学校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 该县中小学校初具细致、规范、严格的管理态势, 办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五、开启交流文化, 大规模地引进智力资源, 紧密对接优质教育元素, 改变内力不够、封闭办学的格局
近两年来, 保亭大力引进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来该县帮扶, 夯实该县教育基础, 打开了该县教育资源引进的新局面。
2012年2月, 策划引进了海口25位中小学骨干教师到24所乡镇中小学挂职, 任常务副校长一年, 进行对口支教, 是近年来海南省内最大规模的教育教扶项目, 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2年5月, 海口寰岛小学与保亭慈航小学签约帮扶两年, 从教学管理、学生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慈航小学驻点帮扶, 使该校在短期内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2年6月, 在省委李宪生副书记的关怀引荐下, 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与保亭签订了3年的义务帮扶协议, 武汉方已派出管理人员到该县什玲小学任职, 并捐资400万进行校园建设。帮扶工作开展以来, 该县先后派出了160人次前往武汉跟班学习三个月或短期培训。2013年8月,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意出资700万元在保亭县共建一所标准化初级中学。
2012年夏季, 通过教育厅公开招考平台, 首次从湖北、山东、河南等国内教育发达地区批量引进外省市籍的管理干部5人, 充实到了该县学校的管理层, 改变了该县人才外流、却没有外省干部调入的历史。
2012年11月, 经主动要求、积极运作, 保亭成为了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5个农村帮扶基地之一的县市, 保亭是海南省唯一一个,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派遣全国一流的专家团来到保亭帮扶2年, 首期活动已圆满结束。
此外, 还引进了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对口该县新民学校的教育帮扶;先后邀请和接待了来自深圳、北京的教育帮扶机构的各项专业支持活动;邀请了魏书生、吴甡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为全县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2012-2013年, 是目前为止保亭教育历史上智力资源引进力度最大的时期。封闭、固化、沉寂的教育交流局面被彻底打破。这种资源的大规模引进, 活跃了该县的教育交流, 打开了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的视野, 为提高该县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动力。
六、激活竞争文化, 盘活竞争格局, 对人事、学校实行竞争性管理和等级化评估, 破解长期以来办学活力不够的僵局
一是破除传统的以及格率、差生率、优秀率等手段监控学生学业水平的思维与方法, 个性化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水平监测。采取了单一学校在一定时段自主进步程度的监控办法, 即自主比较, 依自进步 (退步) 幅度确定相应的得分, 达到对学校办学效益的有效监控。
二是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 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 个性化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绩效考核。从校长、专任教师、班主任、教辅工勤人员四个层面分项考核。其中校长考核结果由三方面构成:学校教职工民主测评占10%;教育局干部民主测评占20%, 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评估结果占70%。其他人员实行层级化考核。
三是对学校实行层级化管理, 个性化实施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评估, 激发办学活力。将各校实施“九项工程”的结果实行综合核算, 依总结果将学校划定为不同等级。评定时, 将当年度各校总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按比例确定不同等级学校的数量, 评估结果与校长和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校长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最高的10733元, 最低的9409元;教职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最高的8630元, 最低5146元。
近两年来, 通过管理文化改良和重构, 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努力, 保亭教育发生了良好的变化。2011年,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系统的各项考核, 只有1个项目获奖, 2012年底则有6个项目获奖, 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被县委评为“好班子”。2012年、2013年高考中考连续实现历史性跨越。2013年5月, 省教育厅在该县召开全省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是保亭教育史上的首次。2011年3月, 省委巡视组在保亭巡视时, 对全县教育工作提出了批评意见;而2012年12月25日, 省委巡视组再次巡视3个月后, 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则对保亭教育工作的整改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与教育 篇11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概念;关系
文化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一门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群体及个体的文化交流、传承及习得。教育学作为专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类下一代问题的一门学科,也肩负着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这样文化人类学与教育学之间就有了天然的纽带。在中国,文化人类学和教育学一样,都是“舶来品”。在学术反思潮流的影响下,人类学“本土化”的“呼声”很高,“教育学”也开始注重研究自己的“文化性格”。人类学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教育研究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如何培养人”,两者的共同研究对象都是“人”。那么,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文化与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文化与教育的概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文化人类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每位人类学家都有自己对于文化的定义。同时,文化概念也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每位研究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都会定义它。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lor)認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认为:“文化是一系列规则或标准,当社会成员按其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属于社会成员认可合适和可以接受的范畴之中。”
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则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的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虽然不同的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一般都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文化是共享的;
(2)文化是习得的;
(3)文化是整合的;
(4)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5)文化是适应性的;
(6)文化是变迁的。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提出了他的文化相对论(culture relativism)理论。然而,与其说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博厄斯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能用高低等级加以划分。也就是说,不能像古典进化论者那样认为西方是最高标准,其他文化则处于进化路线的低级阶段。博厄斯强调,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价值观,不论用哪一个外族的观点和价值体系去衡量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不仅不能真正理解该民族及其文化的含义,而且还会使自己戴上有色眼镜,用所谓西方发达国家的眼光去看待“落后”民族,这只能导致西方人无节制的自我膨胀情绪。因此,评价一种文化的价值,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任何一种文化只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去理解。
2.教育的概念
所谓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产生的,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即只要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人类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
人类学对教育的界定与其对文化的理解具有密切关系。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实际上被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关于教育,综观人类学的发展史,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教育是文化濡化,强调教育是实现文化如何在群体内部代际传递的途径。二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强调教育是导致文化要素的空间或群体间分布上的迁移和变动的途径。三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递,强调教育是把文化作为象征或符号在群体内部历时性的社会传递过程。四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强调文化的年长一代向下一代传递,而年青一代习得的社会过程。五是认为教育就是文化学习,强调教育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环境不断的能动适应过程。
综上所述,在人类学中的教育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主要机制和途径。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文化其本意就是培养、培育、教养,这被认为是典型的教育本义;另一方面,文化也是教育某种意义上的积累延伸。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延续,就需要教育。文化是某一群体共享的意义体系,任何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广泛传播,从而形成群体观念,获得社会共享,演变成文化。
文化人类学中无论是进化论还是传播论,都是文化等级主义,只不过一个是历时的进步过程,另一个是共时的扩散过程。而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颠覆了它们:每个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它塑造特定社会的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对其各群体所起的作用是相等,文化谈不上进步或落后。因而,要尊重不同文化的相互差异,谋求各种文化并存。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与习得,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的代际文化传承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也是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实现的。
本尼迪克特(R.Benedict)提出美国文化中教育的三个传统功能:传递文化、转变文化或者过渡文化及改造文化的功能。她力证教育具有“建立和打破”社会秩序的力量,赋予青少年自治和自我认识力,为向成年转化做准备,并对社会和人都具有改造的意义。
人类学家透过文化来看教育,教育被赋予文化意义。“任何文化都看成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并且研究作为这个系统各部分的所有制度、习俗和信仰的功能。”任何文化现象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教育是使文化得到延续的工具。“教育的意义在于就是训练后生如何应用工具及器物,如何接受种种传统习惯,如何使用社会权利及责任。”本尼迪克特也认为:“每个社会都会产生一种理想的成年人的性格,每个社会都会努力以濡化造成某种理想的成年人性格。”教育是训导儿童学会和遵守文化规范、形塑文化人的工具。因此,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它是实现儿童文化的途径,也是维系文化的重要制度。
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斯普朗格提出“教育是文化过程”的重要命题,即把教育当作是通过“摄取吸收文化价值,体验陶冶多维的人,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来实现其文化过程的思想,对我们了解教育的文化行提供了重要线索。文化决定教育,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遵守文化的价值、性质和形式,但是教育又反作用于文化,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存在,教育是文化传递与文化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部分。
综合文化人类学家关于文化与教育的观点可以得知,教育作为文化与知识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文化生成积淀功能
它对文化成员中的发明发现的认可、保存,也指对外部文化的吸收、纳入的过程。它不是对现有文化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总是根据主体文化价值,把各种文化创新有机地、积累地编入整体文化中,结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2.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具有被传递性,即通过教育传递,人们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观念、技术,才表现出群体性。
3.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包括了对文化的挑选、糅合、加工整理等制作过程,选择文化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按照社会或国家需要进行取优去劣的过程。
4.教育具有文化创造功能
任何教育结果都不是简单复制,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作用,教育是对文化积淀、传播和优化,也是在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创造,发明和发现。当然,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何种性质、多大程度的作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教育的文化功能值得我们在当代认真思考,文化人类学正是给了我们一把理解文化与教育的钥匙去解决中国教育研究中极不善于从无处不在的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空中楼阁”,以及教育研究中的“闭门封闭”,无视它同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使教育研究缺乏“文化的思考”,从而失去了丰富的文化理论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
[3]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8]弗雷德里克·巴特.人类学的四大传统.高丙中,译.商务印书馆,2008-12.
[9]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07.
[10]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商务印书馆,2009-07.
[1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2]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8.
[13]拉德克利夫·布朗.社會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4]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
[15]庄孔韶.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21.
[1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03:190.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12
认知主义教育观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 但是,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内在的动机理论也有可取之处。
1957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使得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认为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 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于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自上而下开始启动, 《教育过程》这本名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与教的原则和发现学习4个板块。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关于教与学的4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结构性。学习任何学科, 务必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 掌握事物的结构, 就是理解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知识结构指的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 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的准备性。布鲁纳强调任何学科最基本的观念都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应反复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上。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为止。
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分析思维以前进的阶梯为特征, 步骤是明显的。而直觉思维则不同, 它总是以熟悉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基础, 使思维者可能实现思维的跃进、越级。布鲁纳认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 直觉思维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强调, 内在的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 会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的感觉。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与反思
认知主义教育观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但是, 认知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教育过程》发表后, 一场声势浩大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在美国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并逐渐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全球性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热潮。
然而,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们逐渐发现, 自从改革后, 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了。原因何在?一方面,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对教师要求过高、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1996年。布鲁纳自己从根本上颠覆了当年提出的认知主义教育观, 以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心理学为基础, 重新建立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并通过《教育文化》这本书, 开启了第二次认知革命。
文化主义教育观
布鲁纳的文化主义教育观以3个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分别是:文化、心灵、教育, 它们构成了教育的支柱。
文化、心灵、教育是布鲁纳文化主义教育观3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特别是当我们越来越关心“人的发展”的时候, 教育常常需要通过心理学来界定自己的教育主体。但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教育, 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不去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布鲁纳认为, 既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 也不存在超脱于一切文化背景的个人。认知主义的教育观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于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 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 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座孤岛。它脱离了文化背景, 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 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的技术细节。依照这种简化的教育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教育是社会体制, 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 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没有一个人能不在文化符号系统的辅助之下来执行意义的追求。文化提供了工具, 使我们得以以可沟通的方式来组织和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与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 并且永远都需依赖文化资源。
对教育来讲, 最重要的不是抽象、演绎出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是形成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 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中, 人们才能回归到他原本所属的历史文化之中。人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布鲁纳对当今有关心灵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 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4种基本的模型:
模仿学习。布鲁纳认为技能不熟的一方, 可以通过展示而学会技能, 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通过模仿而学习。
直接教育。学生该学的东西都已经放在教师的“心里”或相关作品里, 学生只要查询或者收听就可以得到, 而学生的心灵就是一块白板。
交互主体。儿童和成人一样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可以使得双方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和感觉什么, 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新的认识, 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的知识和传承的知识。知识有两类, 一类是个人知识, 是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而获得的;另一类是在文化中“认定为已知的知识”, 也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教学过程要抓住上述两类知识的区分, 理解其存在的基础, 并设法在两类知识之间建立起关联的桥梁。
4种不同的模型可以在两维坐标上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第一维是内在和外在, 外在论强调成人怎样从外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内在论则关注儿童本身可以做什么;第二维是主体和客体, 客观理论看待儿童就如同昆虫学者看待一窝蚂蚁, 主张主体理论的专家则把他们用在研究对象上的理论也用在自己身上。这4种模型好像是一个广袤大陆上的几个板块, 都是从一个局部来理解人类的心灵和教育问题的。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全面认识这一广袤的大陆。理解上述模型都是大陆的组成部分之一。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推荐阅读:
道德文化教育09-07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10-05
道德文化建设感恩教育06-14
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05-27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10-2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08-29
日本的道德教育07-14
学校的道德教育05-27
做人的道德教育10-10
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