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2024-10-05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精选12篇)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1

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

“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同学们“色俩目”的穆斯林问候声,欢迎您走进这所绿色民族苑,在校园紫藤树下赏析少数民族文化,品味少数民族艺术。另外,学校将民族常识、各民族的基本状况、民情风俗的直观图文,张贴、呈现在学校楼道的固定展示墙面上,使学生触手能及、常见乐看。如此氛围的营造,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种民族特色教育氛围。

“一横”就是走出校门,外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扬州、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挂职学习,深入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最权威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转变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们见多识广了,底气越来越足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先后到香港、海南、大连、桂林、河南、青海、西藏、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情怀。通过活动,开阔了民族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校本研究能力,更进一步突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基地”就是以展示“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访问兰大、民大等院校,让学生和大学教授、大学生、留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达到“招生引师”的目的;还通过和秦王川龙西、榆中朱家沟、临夏和平等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学校还和东乡贫困学校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真正起到民族学校“基地”的作用。

二、以民族文化为支点,构建“一课”、“一研”、“一亮点”的民族教育特色体系

“一课”就是以56个民族为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了适合清华小学学生阅读的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穆斯林文苑》。以不同民族为单位的流程进行开发。鉴于本校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所占比例较大这一实情,现阶段清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篇”。课程分年段制定教学要求:低年级以了解为主,中年段重在认识,高年级要熟知、熟悉。并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顺序开展民族知识学习和常识的掌握。

“一研”指的是注重学校特色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清华小学加盟了国家级课题《新学校新经典》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由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学校特色创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采用无纸化办公,使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研究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理论上的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校本性。同样,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也因为有了特色创建作为载体与依托,实施起来也更扎实,更有实效了。

“一亮点”就是清华小学开设的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清华开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国学》特色教育,具有承清华之先风,启文化之重构的特殊意义。凡是学校大型的集会,都要求教师、学生齐颂《少年中国说》之精彩片段和《礼运大同篇》全篇,让经典精髓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行为。

三、以民族特色为支点,形成“一发扬”、“二整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清华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特色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塑学校校训等主体文化,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族教育主体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发扬“诚实、勤奋、团结、文明”的清华精神;二是整合以“雅”为主的校园中心文化。建设高雅的学校,追求学校有学府的博大;兴科研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成就儒雅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学者的风范,智者的明察,仁者的宽阔,勇者的意志,知识文化博雅,胸襟气度宽雅,言行举止文雅,“雅育”要求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真正做到“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培养文雅的学生,要求学生行为规范“正”;行事态度“勤”;有学子的勤勉,日有所长,月有所进,情有所爱,慧有所托,志有所远,体有所健,行有所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还通过师生硬笔书法的辅导、比赛,使全体师生散发出由外而内的“雅致”。

摘要:<正>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

关键词:民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教育品牌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2

新《纲要》中指出:“向幼儿适当地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认识民族文化的优秀和丰富,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美好情感。” 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就是健全和端正幼儿的思想,也是保证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被“西化”、“异化”的基础,民族文化教育需从小抓起。但长期以来,学前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缺乏对当前民族文化的关注。对学前儿童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思维往往比较直接、表浅,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所以本学年我们开展了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课题研究。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选取幼儿身边的节日活动、饮食、服饰认识为主要内容,帮助幼儿了解本国文化发展的源远流长和兴旺发达,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树立民族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国家。

幼儿期正是人的创造潜能萌发的重要时期,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是天生的探索家。他们较少受知识和陈规的禁锢,易于求新求异,因此我们主要让幼儿利用身边熟悉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来了解和表现民族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好奇心、观察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自信心。

一、趣味化的节日活动使幼儿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我们借助节日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节日的来源和风俗,认识平民百姓的朴实、奋发图强、善良,激发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培养幼儿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在众多的节日活动中,认识较系统的要数端午节了。我们首先利用录像、电视剪辑让幼儿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围绕屈原组织幼儿假设性谈话:在那个年代,如果我是屈原我会做些什么?在自由的谈话中激发幼儿对爱国人士的敬爱之情,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屈原的故事还影响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他们开始去书店翻阅古代人物故事的书籍,会在同伴谈话中涉及到爱国救国问题,虽然仅是“这人好不好?这人有什么本领?”等一些很简单的询问,但是反映出幼儿关心时事、关心历史、关心国家的积极心态。同时,在幼儿自发带来粽子和同伴一起分享中,我生成了活动《包粽子》,让幼儿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包出了三角形、菱形的粽子,在欢乐中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还带幼儿观看了划龙舟的电视节目,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吃月饼、做月饼,互相赠送节日祝语;明月下同伴相约一起赏月,感受游子的思乡之情,体验家人团圆的亲情。重阳节,我们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人民传统的爱老尊老的美德。孩子们自备歌舞为老人们演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了关爱老人的情感,也知道自己长大懂事不再麻烦大人,建立了初步的责任感。在爱鸟节中,孩子们养鸟、画鸟,认识各种鸟类,大家在节日的认识过程中开展活动,建立起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意识。清明节,我们表达了对故人的悼念,建立起热爱、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在那么多的节日活动中,幼儿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感得到熏陶,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绚丽的服饰文化,让幼儿耳目一新。

从古至今的服饰,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无限智慧和心灵手巧。一代传一代的特色服饰,更让幼儿深知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服饰而骄傲,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而骄傲,更为现在服饰发展的绚丽多彩而骄傲。我们从少数民族的服饰上看饰品的涵义,从花哨的色彩搭配上看不同民族的审美观,从古代服饰和现代服饰裁剪,看不同地位不同服饰的选料和配图。我们还走到了服饰的最前线,领略了璀灿一时的丝绸之路……中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

在区角活动里,幼儿带来了自己身着各种民族服饰的照片,成立“民族娃娃大荟萃”。这个角落始终是幼儿课间游玩的热点。我经常引导他们相互谈论服饰和民族的关联,“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什么我们的衣服和他们的不一样?为什么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是不一样?……”在热烈的讨论中,幼儿了解了许多民族的生活习俗,知道了每个民族服饰文化的绚丽多姿,同时丰富了幼儿对服饰发展演变上的认识。我们还装扮成少数民族朋友,亲身感受服饰的魅力和独特。幼儿更有兴趣选看时装节目,会滔滔不绝和家长讲述中国服饰的多彩;自己动手画衣服、设计衣服、饰品,乃至进行服饰表演、歌舞表演等。在活动中我们感受民族的优越性,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独到的饮食文化带幼儿走入另一个新奇的天空。

生活中平凡的食品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有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的前景。幼儿了解到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其中蕴藏着劳动人民的勇敢、自信和勤劳。酒文化,茶文化,特色小吃,家常菜都成了幼儿关注的对象。我们把每种文化都设计成一个系列活动,给了幼儿充分认识、充分了解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饮食文化的共同点,支持他们对文化探索的疑问,让他们在批判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文化内涵。

我班许多幼儿会在双休日的时候去“肯德基”,经常要遇上排长队等待购买食物的情况。他们就产生了疑问:“我们中国的饮食这么悠久,那为什么西方的肯德基店里就餐的中国人这么多呢?”于是我们以这个问题为话题生成语言活动:《饮食文化,谁最优?》幼儿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最后终于用客观的眼光去比较中西方饮食的差异,了解西方饮食的快捷、简便,中式饮食的精致,多样和颇有意味和情调的象征性。从而知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态度。

四、收获和思考

1、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一个不变的与时俱进的话题。它可以通过许多渠道来实施。我们选择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非常熟悉的活动、服饰、饮食,这正考虑了幼儿活动范围的特点和学习特点。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节日活动重在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服饰研究重在感受民族优越性,饮食文化重在端正平等,互相尊重的思想。民族文化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民族文化出发,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一位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关键在于进一步开阔幼儿视野,主动地把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先进的文明吸收进来,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篇3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幼儿教育 活动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为此,我园不断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寻找资源,寓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于主题活动中

了解一个民族,应该从了解这个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开始。围绕少数民族与汉族传统节日,我园先后开展了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将全园大主题和班级小主题相结合,在全园大主题引领下,遵循层次性原则,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在相同主题中分别设置不同的分目标。大、小主题活动互相推进、互为补充,营造热烈、喜庆的活动氛围,不同年龄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相互学习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个性张扬的民族建造、小土坡、田沟、民族广场等也无不体现了民族特色。在这些场所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如民族广场喷泉戏水、溜冰比赛、民族建筑走访、游乐广场学摄影等,不仅有效促进了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调动了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彰显特色,寓回族传统文化教育于社区活动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行为、思想极大得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注重充分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互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从民族服饰、居住环境、饮食文化、民族游戏、音乐歌舞等多方面去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引导幼儿将所获得的民族知识迁移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美工游戏中,孩子们利用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服装、建筑;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伴随着欢快、活泼的少数民族音乐,唱歌、跳舞、展示回族服装服饰,自编自演故事。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渐渐了解、喜爱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他们在与同伴、老师、家长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和感受,并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大胆地表现出来。

我园周边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宽阔的田野、广阔的水域、特色鲜明的民间建筑;有飞舞的落叶、丰盛的瓜果蔬菜、金黄的稻谷、向日葵。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教学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的内容。于是我们多角度地发掘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设计、创编富有园本特色的活动方案,让孩子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样做有效促进孩子的多元智能发展,同时还为幼儿园节约不少经费,使农村园有限的经费能投入到事业发展上。

通过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合力打造亲近幼儿的特色活动,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在自然、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三、美化环境,寓回族传统文化教育于生活活动中

我们将幼儿园的多功能厅、厨房、办公区域的门、窗设计为圆包顶,突出了民族建筑的主要特点,使幼儿园整体上凸显出民族的格调:楼道设计上,有师生共同创作的蜡染、水墨画、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作品,还有幼儿穿着各民族服装的照片,供孩子们观察欣赏;楼道区角,为了让幼儿理解“中国真大”这个抽象概念,创设了一幅56个民族是一家的中国地图操作区、56个民族娃娃欢聚天安门前的欣赏区角以及各民族居住地的中国地图等。这些与民族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了初步了解。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墙壁、区角及其他空间,围绕不同的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创设主题互动墙示,展现幼儿探索过程。如:重阳节由来、重阳节我们做什么、为重阳节作准备、重阳节庆祝活动等。孩子们通过墙示看到自己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开斋节是回族的节日,我们举办自制清真菜肴、清真小吃展览,让幼儿直观感受清真食品的丰富和精美,同时在幼儿的伙食中添加清真特色食品,让幼儿在生活中加深体验,进一步感受回族饮食文化;教师可请来当阿訇的家长为孩子介绍回族的风俗习惯,带幼儿参观清真寺,让幼儿欣赏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开斋节时回族孩子和家长来到清真寺,感受节日的欢快、和睦气氛,回园后大家共庆节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導幼儿学会用阿语说简单的礼貌用语,为幼儿放映、讲述回族英雄人物的故事等。

四、反思与调整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在每实施一项特色活动后,就组织教师围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展开讨论。实施一段时间后,检测幼儿能力的提升情况。“一课三研”是此环节中为保证和提升活动质量常被采用的教研方式,能对活动中的不足点加以修改与调整。这样活动经过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调整,最终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特色活动案集。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4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 具有某种客观性, 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这就叫做德[2]。为此, 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 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 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 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 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 认同教师的权威, 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 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 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 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 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 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 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 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 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 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 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 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 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 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 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 (N FVE) , 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 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主张价值中立, 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 80年代末至今, 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 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 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 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 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 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 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 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 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 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 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 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 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 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 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 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 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 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 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 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 在教育方式中, 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 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 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 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 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 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 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 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 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 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9-101.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5

摘要:职业教育指的是对于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使之能够从事某一职业的过程,而文化传承指的是将民族文化以一定的形式不断进行延续和发展下去,使得传统文化不中断的过程。每个民族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都积淀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并需要通过相应的传承方式将其传承,而职业教育这一形式就能满足这一需求。通过职业教育这一传承形式,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具教育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是在人类长期生活中经过不断总结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在维护民族生存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与经历的事情都是不同的,所以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要更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职业教育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并提出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性质

(一)教育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传承过程中通过不断淘汰和继承,形成现有的文化,所以,每一种民族文化潜在的含义对于每一个民族成员都有一定的教育性,如果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民族将会失去灵魂和信仰。

(二)顺应时代发展的性质不在同个层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能够留存下来,是有一定原因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主要是家族式的继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变成了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更加突出了民族文化传承顺应时代发展的性质。

二、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得经济体制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随之迅速开拓和发展,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大多数人只是片面的了解,对于其深层次的含义还是不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将其更好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在传承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要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根据其独有的特点,并在发掘民族文化潜在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强有力的保护与高效的传承。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反之,对于民族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并且受到本民族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主要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色的工艺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民族的起源发展的过程、人文理念、地理特征[1]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和了解。所以,职业教育承担的责任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其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承民族文化,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调节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使得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得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必须要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一定方式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在教学内容上不断突破与创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并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三、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文化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文化都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也在追求着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因为只有经过不同文化的熏陶,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集合。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渠道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模式。所以要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入手,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且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越来越重视,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其进行传承,如对端午节、清明节这些节日的习俗的保护,国家都会放假,让人们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要顺应国家的政策,对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实际生活,对教育内容不断创新,使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入一些民族风俗[2],民间舞蹈艺术,以及民族特有的工艺等,将民族文化深入的融合于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充满兴趣。老师在对民族文化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一民族传统的服装,节日,风俗习惯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自己喜欢的某一民族文化,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二)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因为民族艺人或一些民族文化的学者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学校可以聘请他们作为讲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其次,也可以让学校内部的老师与他们互相交流,从而得到提高。比如开展一些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让校内老师在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深入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得老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在同个层次

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渠道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并且颁发一定的政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传承民族文化这一任务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或企业。同时,要增加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方面。要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力量,学校要聘请专业素质与能力比较高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科目的教学;另一方面,对于资金的投入也要增加。比如在进行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时,要偏重于民族教育这一部分,并且倡导各级相关部门或者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学校一定要合理利用资源,将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整合并合理运用,为促进民族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职业教育将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如: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入手,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即顺应国家的政策,对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实际生活,对教育内容不断创新,使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②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作为讲师,与校内老师进行交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得老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③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迪,单福顺.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云南省高职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1)

[2]卢德生,鲜耀.高职教育:担起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使命”[J].教育与职业.201(313)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篇6

道德教育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中华民族人之转型的重任。而要自觉地担负起这种重任,道德教育就需要对自身的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化人”的重任。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是一种民主文化

民主首先是一种政体形式。作为政体形式,民主政治是国家最高权力归人民所有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权在民”。它内在地要求把公民定位于国家和社会的组成者,在认识到“公民者,国家之公民”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国家者,公民之国家”。一般而言,民主政治包含五个要素:(1)各级政府领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民主选举产生,即民主政治是选举政治;(2)国家要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即民主政治是参与政治;(3)不允许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个人或团体,即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4)国家保护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权,即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保护少数;(5)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即民主政治是一种有限权力。可见,从自由的角度看,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拥有政治自由的公民,公民与民主政治是互为表里的。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公民形象的内在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主社会。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作为重中之重。

民主又不仅仅是一种政体形式。按照托克维尔的理解,民主意味着从政治、法律、社会构成,一直到人的思想、情感、心态以至文化和学术活动方式等一切领域、一切方面都将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这里的实质在于民主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杜威进而指出,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民主教育之间互为基础,构成一种良性循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摈弃暴力、破坏与强迫,学会以民主、协商、对话等方式共谋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的民主生活方式。

2.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道文化

人道主义是关于个人尊严的伟大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的最高峰康德那里,以“人是目的”的方式得到了最为系统深刻的阐发:你要始终以这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人性——把你自身的人性和其他人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英国学者米尔恩把康德的“人是目的”称为“人道原则”并作了如下解释:把一个人仅仅作为一个手段来对待,就是把他作为缺少一切内在价值的人来对待。如果他还有什么价值,那也只是外在的或工具性的。永远把他当作一种目的来对待,就是永远把他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人来对待,而不管他可能碰巧具有的任何外在价值。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不必对任何人有用,它自身就是价值,也就是说,它的存在因它自身的缘故就是值得的。人恰恰就是这么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因而人道原则意味着,他永远被当作具有自我的内在价值的人来对待。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人道主义指出了个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道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道主义是把个人尊严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来加以强调的。也正因为如此,人道主义可以概括为:承认人是最高的善,强调人的尊严,关心人并在实践中创造适合于人的幸福的条件。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人道主义还怀有这样那样的偏见,甚至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其实,正如有人指出的,不是人道主义落后,而是我们落后于人道主义。所以,应该让人道主义回归道德教育并引领道德教育的发展。“只有这种教导人们教育应从自己内心开始的人道主义,才能给予我们到达更高境界的力量,这样我们才能仔细认真地研究应当选择什么道路通向未来。”

3.道德教育是一种开放文化

弗洛伊德曾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则故事:传说河神凯菲斯的儿子那喀索斯,非常喜欢对着河水欣赏自己映射于水中的倒影,并且为自己的美丽形象所倾倒,由于这种心理的折磨,他终于憔悴而死,死后变成水仙花,日夜映射于水中。弗洛伊德认为这则故事表达了一种“自我爱恋”的原型,他把这种情结称为“自恋情结”或“那喀索斯情结”。

如果我们把这种情结借用到文化领域,那么,持守一种自我封闭或孤芳自赏的文化观,即自恋主义文化,无疑最终会像那喀索斯一样因憔悴而死亡。毫无疑问,这种自恋主义文化或文化自恋主义是我们今天必须坚决抵制的。这一点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只有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交往中,只有具备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只有立足于人类文明之中汲取丰富的养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也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理解自己,发展自己。这也就是狄尔泰所说的:“理解就是在‘汝’之中‘我’的再发现:在复杂的牵涉中,精神在更高的水平上再发现自身。”道德教育就是要打开人们的视野、心胸与头脑,使人们认识到自我绝不等于唯我,从而走出狭窄、封闭的自我,迈向开放、对话的自我。

4.道德教育是一种和平文化

“树立正确的和平思想是极端重要的……和平既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也不是一个死亡的绝境。因为生命就是运动、成长、工作、努力、征服……和平是否也是这样?是的,因为和平是人之至善,是这个世界的游客。善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永远不会被征服的,永远不断地更新的,所以和平是最积极的活动背后的中心推动力。”(《学会生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只教权力史而不教知识史,只教战争史而不教文化史”的局面。换言之,“我们应当解除历史的武装。历史上有太多的战争,太多的强权、军官和士兵。因此,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儿童和各族人民提供一种不一样的历史观”。(《教育的使命》)这种不一样的历史观将有助于人们走出以前“统治的时代”,将有助于在人们的头脑中建立和平的防御体系,从而迈向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由此,道德教育必须恪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呼唤,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必须通过道德教育“召唤那在所有文明中都深藏厚积的爱的资源、爱的声音,用以对抗那同样淤积在所有文明中的用文明的名义掩护的、鼓吹的对他人的憎恨和排斥……所有赞同对生命的尊重、爱、宽容、理智的,不论是以何种语言、在何地、以何种形式出现,属于哪个族群,都应该被视作文明,反之则是野蛮”。

5.道德教育是一种权利文化

“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梁漱溟)这种文化的缺陷在于没有个我,没有主体,没有权利。正因为如此,作为文化的教育应该自觉地培植尊重个我、尊重个人主体的权利文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肤色、生理或心理能力、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或社会背景如何,都拥有不可让渡的和不可侵犯的基本尊严。每一个个人以及每一个国家都有义务尊重并保护这种尊严。人永远应当是权利的主体,应当是目的,绝不是手段,绝不是经济中的、政治中的、传播媒介中的以及工业集团中的商业化和工业化对象。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体系或社会制度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把人仅仅作为目的而绝不作为手段来对待,否则,人就只能作为工具而存在,不具备任何尊严,而这样的社会当然也就不具备任何正义性和现代性。

居于权利核心的是各种基本人权。尽管东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但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人权已成为人类文明牢不可破的基石。诚如伯林所说:“人权思想的基础在于人们真正地信仰世界上存在着美好的东西——自由、正义,对幸福、诚实与爱情的追求。这应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属于某个国家、某个宗教、某种职业或个性。应当满足人们对这些权利的要求,防止任何人忽视或剥夺人们享有这些权利。人们需要这些权利,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法国人、德国人、中世纪的学者,还是杂货商。他们需要这些权利是因为他们要过人的生活。”在此意义上,人权的觉醒即是人的复苏、美的诞生。道德教育就是要把这种权利文化传播开来,使之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结出硕果。

6.道德教育是一种启蒙文化

人们一直把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解为一种启蒙的事业。但不少人理解的启蒙仅仅是认识几个字,获得一点谋生的技能。其实,启蒙首先是康德所说的“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其实质在于普通人对自己的权利的觉醒。通过这种觉醒,在理性上自立起来,在人格上独立起来,在品性上卓立起来。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在时间意义上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封建主义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这就注定了启蒙的艰难与启蒙之路的漫长。然而,没有人的意识的觉醒,没有自由民主的奠基,我们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未来。所以,作为启蒙文化,道德教育要追求平等、正义与真理。这是道德教育的神圣天职!其实,早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就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明辨是非的“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实际上既是向消极、保守、退缩、封闭、陈腐的封建意识发起挑战,更是向一种“新人”发出深沉的呼唤。他郑重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人权”与“科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终于第一次从文化深层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也意识到启蒙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作为启蒙文化,道德教育就是对于人的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创建学校的目的,就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如果发生本末倒置,那么教育将蜕变为训练。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可见,启蒙的根本在于实现人的精神转变。道德教育也正是点燃启蒙的精神圣火。

以上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德教育的领域是自由的领域。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与控制相对而言的。诚然,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道德教育,都具有控制的成分,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控制是第二位的,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这一基础,控制就会演变成对人性的改造和强制,对人之尊严的羞辱和抹杀。而一旦丧失了对人的尊重,道德教育也就不为道德教育了。以自由为基础的文化则与之相反,它是以人为目的的文化。在这里,人们能够获得尊重;在这里,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生活之中的关于幸福的叙事,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关于如何获得幸福与配享幸福的人文实践。

换言之,道德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约束之事”,毋宁说是一种对个我生命的真正解放。只有明确了这一点,道德教育才能自觉地担负其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才能在中华民族的人之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释:

1.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

2.池田大作和贝恰:《21世纪的警钟》,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158—159页。

3.张伦:《我们能否共同生存》,《读书》2001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7

一、《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民族文化教育

2010年7月教育部制定, 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课程标准》从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各方面论述中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强调文化教育。

(一) 在前言部分提到, “九年义务教育朝鲜语文课程的改革, ……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朝鲜语文课程。朝鲜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积极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这表明在朝鲜语文教育中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朝鲜语文作为文化载体, 决定了朝鲜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朝鲜语文。从事朝鲜语文教育的教师, 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朝鲜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通过故乡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传统之美, 让学生在民族文化长河中飞翔, 使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二) 基于课程性质与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朝鲜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朝鲜语文学课是培养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健全的公民情绪, 树立传承民族文化意愿的学科”, “朝鲜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朝鲜语文课程标准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 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 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朝鲜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 也要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此, 在朝鲜语文教学中,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

(三)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 “拓宽文化常识, 提升文化品位”。“朝鲜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活动能力来推进语言规范化行为的同时, 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 充实文化基础, 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在比较、辩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把文化教育作为一项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单独提出来, 这就意味着朝鲜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意识,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不能只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也要关注文化积累, 培养审美能力, 提升文化品位。

(四) 在课程目标里阐述, “总体理解语言活动与语言、文学的本质, 培养根据语言环境使用标准的朝鲜语文的能力, 在学习朝鲜语文的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 建立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朝鲜语文基础, 培养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朝鲜民族一员的能力与态度。”

文化教育也是朝鲜语文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朝鲜语文课程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对语言活动与语言、文学本质的理解”, “朝鲜语文使用能力”, “人文教养”, “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与态度”。

(五) 关于教学、学习资料的选定中提到, “教科书要注重继承弘扬优秀文化,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 具有典范性,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

教科书编写建议时也重视考虑了文化教育。要学习体现这种理念的朝鲜语文教科书时我们要重新审视文化教育内容。

二、选定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切入点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朝鲜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 特别是朝鲜民族作家作品中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实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梳理教材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一) 字、词、句:通过学会文字、掌握词汇、分析句子, 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打好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二) 阅读:通过课文注释、引语、词句、主题、插图, 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了解生活方式, 习得美风良俗, 学习民族精神。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三) 表达交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 综合性学习:拓宽朝鲜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在大量的朝鲜语文实践中促进朝鲜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五) 其他:以教师的能力让学生有效学习朝鲜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内容入手, 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和态度。

三、义务教育朝鲜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朝鲜语文阅读材料中, 处处蕴涵者文化。但是, 就算教材拥有再好的文化要素, 如果没有教师有意图的计划, 很难形成很好的文化教育。那么, 在朝鲜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呢?

1.结合识字教学, 渗透民族文化内容

2.结合词汇教学,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词汇承载文化, 反应文化。每个民族的语言均有反映自己独持文化特征的文化词汇, 教师需要词汇教学中抓住这些文化词汇,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 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 认真分析挖掘词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化, 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 丰富、发达的朝鲜语象声词, 不仅能记录人体内发出的声音, 而且还具有能够表达世上千万种声音的功能, 反映着朝鲜民族感性、乐观的性格。发达的敬语 (尊待语) , 反映着朝鲜民族重视上辈、平辈和下辈之间的礼节, 与人交往时的礼节文化。与人对话时要跟据互相的关系 (甚至谈话内容中的人物) 和场合来选用适当的词汇和语尾, 跟长辈、陌生人谈话时, 或谈话内容中的人物的地位比自己高时, 要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尾, 不然会很失礼, 而不适当地对自己使用敬语, 就给人自大高傲的感觉。在朝鲜语文学习中学会敬语等于学会民族的礼节文化。固有词是朝鲜语本身就有的词汇, 这些词汇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名词,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如词汇“木槽 (制作米糕的器具) ”是与饮食文化有关联的词, 表现出百姓们的生活习惯, 表现出民族的感情和情绪。米糕是朝鲜族春节的早点。除夕傍晚, 家家户户忙着打制米糕, 到了春节早晨, 男女老少穿着新衣, 全家欢聚一堂, 吃着新打出的米糕, 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吃米糕在朝鲜半岛几乎和吃谷物的历史一样长。在朝鲜族聚居的地区能够看到民间遗留下来的制作米糕的专用器具。这些文化元素能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同时, 文化语义得以实现, 得以传达。所以对学习固有词本身就是学习蕴含在语言的民族文化要素的过程, 可以说是“重视文化积累, 充实文化基础”的事情。

3.挖掘成语、谚语中的民族文化要素, 拓展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成语、谚语是在历史、文化、社会的影响下, 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民族特有的生活语言。成语、谚语的出现常常和一个充满故事性的精彩情节相生相连, 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教师除了挖掘课文内的成语、谚语之外, 要拓展成语、谚语的学习。通过查找有关学习资料, 让学生了解成语、谚语的来源、本意、今意及运用范围, 做到真正掌握成语、谚语的同时拓展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比如学习“挠瓢” (“在家里因生活上的琐事夫人对丈夫唠叨”的意思) , “工夫不负有心人”等成语、谚语时, 搜集成语、谚语故事, 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了解典故, 激发学习兴趣, 帮助理解其含义, 又能拓展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通过与同一意思的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的比较学习中,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如“说老虎, 老虎就到 (说曹操, 曹操就到) ”, “初生狗崽不怕老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 ”, “丢了牛才修牢 (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等朝汉谚语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 表达的方式相似, 但是在取材上却有所不同 (“老虎”与“曹操”, “狗崽”与“牛犊”, “牛”与“羊”) 。谚语中的素材的不同, 体现自己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看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从中了解到文化的差异, 也可以帮助意义的理解和活用, 也可以了解语言文化。

4.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充分挖掘并拓展教材的文化内涵, 从而来贯穿民族文化教育

从以下方面入手, 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民族文化。

(一) 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 挖掘历史文化现象。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 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民族历史。比如学习民族诗人尹东柱的作品“新路”时, 为理解诗的主题 (“向往和平美好世界的愿望和意志”) , 需要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时代。通过学习作品时代背景, 学生会了解到日本侵略了朝鲜, 压迫、剥削朝鲜人民, 我们的祖先们离开故土移民到中国, 成为现在的中国少数民族。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中学习课文有助于课文主题的理解, 又能了解当时的民族历史, 学好课文的同时又能增长历史文化知识。

(二) 从单元注释、课文引语入手, 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丰富文化知识。现行的朝鲜语文教材, 每单元有“单元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内容”, 每篇课文有引语的提示。这些内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也成为学习课文内容时的重要补充资料。

(三) 从课文词句入手, 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情境意景。朝鲜民族作者作品里很容易找到文化背景深厚, 情景意境深远的词句。比如韩国言论家李泳禧的作品《充满爱的生活》中, 有不少生动的词句, 反映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的细节。通过课文的学习, 能了解朝鲜民族是爱清洁的民族, 园子里有平桌, 在那里喜欢喝茶等民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四) 从课文内容入手, 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情感交流中感悟人生。比如学习伟人传记《世宗大王》, 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了解伟人的优秀品德和伟大业绩, 进一步了解《训民正音》。对于这种文化内涵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 从以美风良俗题材的课文入手, 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感知和体会传统文化。比如《5月端午节》、《中秋节的民俗游戏》等课文直接反映民俗与节庆。民俗中饱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爱好等。课文的思想内容能熏陶传统民族文化精神, 可直接学习和习得。以这些节日为引子又可引出如清明节、新正、春节等民族的众多传统节日, 让学生在节日的海洋里尽情游弋, 充分享受和体会民族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温情。

5.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 让优秀文化与学生同行

教材里选入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名家名篇, 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完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经典作品, 学习经典作品就是学习经典文化。这些作品表现的作家感情, 不是纯粹的个人感情, 它所折射出的是时代的、民族的精神。通过神话、传说、诗、小说、散文、传记等文学作品的学习,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6.通过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 掌握运用朝鲜语文的规律, 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提高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话题以后就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去观察生活, 搜集作文素材, 将这些传统文化的要义和脊髓真切地表达出来。如在写“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一类的话题作文, 就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关爱的感人细节, 再从中挑选最感人的事例来展开具体细致的描述, 这正是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的机会。综合性学习要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体验、内化, 认同民族文化, 养成良好习惯, 练就文化技能, 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 主动发展。

人们说“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有自己的文化, 一个民族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 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考方式的特点。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把它发展适应时代的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培养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朝鲜民族一员的能力与态度。”为目标的朝鲜语文教育中离不开民族文化教育。

总之, 身为人民教师, 尤其是身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要抓住重点, 想方设法为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奋斗!

摘要:在朝鲜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着眼于民族文化教育, 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追求两者有机的融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立足于《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课程标准》, 民族文化教育在朝鲜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面进行考查研究, 确立朝鲜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结合点和渗透点, 探究在朝鲜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义务教育,朝鲜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课程标准[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2010.

[2]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朝鲜语文教科书[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

[3]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语文民族文化教育的还魂 篇8

筅重庆文理学院刘光明

美国教育学家斯宾格勒说:“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强烈地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 即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刁培萼认为语文教育蕴涵了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中华民族精神。曹明海又说:“汉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 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历练语文能力的责任, 又必须以涵养民族情感, 唤醒民族文化意识, 振奋民族文化精神为其特有的功能”。诚然, 无论后人在经济上取得如何巨大的成绩, 如果文化底蕴上严重缺失, 那都是一种充满忧患的遗憾, 因为这种“欠缺”的延续和递增, 将使华夏五千年文化最终难觅踪影, 留给子孙的是一场文化危机。当前一部分“80后”学生一味地崇尚西方文明而忽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种种迹象都告诫我们:不能放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正如郭齐勇说:“中国传统的教育为立国之本, 教育不应该被片面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播, 而应理解为人文精神的重建,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 醇化代代人风, 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重新审视较高的人格境界”, 因此, 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上, 我们首先应该看见其积极上进的一面。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 其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教学视域下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

从旧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上看, 不难发现语文教育在对待民族文化上大致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第一, 从目标上看, 大多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目标。如在《木兰诗》的教学目标中规定了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领会故事的表现方法、掌握修辞手法等,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也重点突出了纯知识性的东西, 但忽略了对有关乐府、民歌、少数民族称谓的了解和对忠孝节义、不戚戚于富贵的质朴品质的深化。第二, 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如在《伤仲永》中蕴含了关于“孝”“仁”及“养不教, 父之过”的伦理文化, 这些文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确实有点难理解。第三, 教法缺乏弹性、照本宣科。大部分语文教师只依照语文教参和教师用书来设计教学内容, 没有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 忽略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 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或厌学, 同时过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特征, 更忽视了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应用。并且在对待富含民族文化的教材选文上, 往往只重视对它们进行机械式的分析, 即所谓的五环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硬生生地把教材与文化间的联系割断, 让教材仅仅成为盛放知识的容器, 并用僵硬而不可冒犯的面目来倾倒这些知识, 有时甚至为了迎合政治的需要, 随意更改选文的文化内涵。就像我们阅读《孔雀东南飞》, 岂止是控诉那个不公的社会, 鞭挞那吃人的制度, 我们更感受到当人在失去自由意志的时候, 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尊严和证实自我的存在价值, 不惜以死来抗争, 它表达的是对生命的伟大注视与关怀。我们读《离骚》, 不单单是讴歌屈原洁身自好的高贵情操, 更应意识到它表达出了全人类的共同主题:“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 这样的分析忽视了学生在阅读时获取经验的方向, 让学生远离了教材选文中或真挚热情, 或活泼鲜亮, 或悲愤慷慨的情感, 无法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生命和心灵的成长, 人格和情感的丰富, 并且使教材成为了一堆毫无生命的文字积木, 而学生的任务只是为了观看教师怎么拆分它后, 又怎么堆积起来, 失去了这些文字世界与心灵上的联系, 甚至产生麻木的心灵触觉。

二、新课标视野下民族文化教育的还魂

随着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热潮的不断深入, 语文教育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1996年以来, 教育部就不断地对语文教学进行了调整, 并针对其问题, 提出更改教学大纲, 推广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新的课程标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 对人提出了新要求, 对语文教育作出了规定, 必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 语文教材选文需凸显民族文化个性

在选文内容上, 语文教材要既立足于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性, 又增加时代气息和现代韵律, 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使学生拓展思维, 开阔眼界, 利于其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现今我国大部分语文版本教材在这方面已增加了民族文化的比重, 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不仅在封面上采用名人书法作背景, 让学生一拿到课本就感到一种张扬四射的文化个性和生命张力, 给学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化滋养, 而且在选文中大量选用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经典文化作品, 其中文言文作品占40%以上, 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还编入了相当数量的外国名篇, 这些都是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培养其适应时代社会的良策。

2. 语文教学应焕发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命活力

在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 作为传播者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特别是在拿到教材时, 针对中国的民族文化, 应该会有很多的自我理解和感触。如果老师将每一篇文章看作是一些文字积木, 那么他就会很武断地只关注这些文字表层涵义, 而无法理解其文化与情感, 传达到学生那里就只能是肢解的纯知识经验, 失去了民族文化这个富含生命力的根基。况且语文教材是富含生命力的, 每一个词, 每一句话都在向不同的人传达不同的东西, 那么老师就应该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那些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状况、生命情绪、文化心理、文化人格等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质疑或提问中进行自我捕捉与提炼, 自我阐述和多元评价。如在高中课文《窦娥冤》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首先介绍元朝统治昏庸残暴的历史语境,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窦娥的冤、恨、反的感情和从窦娥的个案中感受黑暗社会里千百万被压迫人民的心声, 更应该切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层, 可以设计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要求学生思考窦娥为何反复地质问“天”和“地”, 而忽略向“人”进行求救。在学生的讨论和质疑中, 引导他们去探索中国关于“天”和“地”的文化内涵, 从而让学生更深地了解窦娥的极端悲愤怨恨之情和哭诉无门的无奈。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全剧的神来之笔———窦娥复仇的三桩誓愿以及三桩誓愿的实现, 正是包含了独特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民族文化精神, 倡导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复苏。可见在中国的民族文化引导下去解读课文比单纯地分析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较困难的问题, 那就是教师文化素养的欠缺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过深。如果要解决文本中所沉淀下来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并通过文化传播让学生能自主理解, 那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 不仅是语文学科上的, 甚至宗教、伦理、民俗、艺术等等, 但现在的情形却不容乐观。另外, 许多语文教师缺乏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将思维禁锢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只注重单一地看问题, 而忽视民族文化教育的时代现实性, 从而让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丧失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 语文环境要彰显民族文化教育的亲历体验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育传承、发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圭臬。培养学生立足于民族土壤, 扎下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这是语文教育的使命。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汉字和优秀诗文等都体现着、蕴涵着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 营造一个和谐的语文环境让师生亲历体验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道德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通过诵读经典诗文, 领悟语言奥妙, 可以播放古曲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诵读吟咏, 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 才能直接迅速地感知言语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 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的感应能力。通过亲历传统佳节, 追寻文化之魂, 中秋节可以组织学生听“嫦娥奔月”故事, 品尝月饼, 开展猜灯谜活动;端午节, 让学生走近屈原, 了解屈原, 讲讲屈原故事, 读读屈原诗文等。通过秉承民族艺术, 领略传统技艺, 学校可成立校园锣鼓队、秧歌队, 聘请民间艺人来校指导,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当前全国语文课改和教改的关键时期, 要把学生培养成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就必须凸显语文教材的民族文化个性, 焕发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生命力, 彰显语文环境的体验性, 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国粹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 以语文的特色, 以现实的需要, 以发展的眼光, 不断探索二者的最佳融合之旅。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曹明海, 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 .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9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 及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民族教育事业相对比较落后, 由于山大沟深, 造成交通极为不便, 从而给教育人才交流、信息传播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 艰苦的自然条件也严重地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留不住, 新教师不愿进来, 大量合格教师外流, 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也导致了当地少数名族群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使他们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这种小农经济形态严重地束缚了思想中进步的、积极的因素, 因此, 教育对于他们日常生活影响甚微, 受不受教育一个样的观念很深。再加之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着种种不完善因素, 是教育对经济的“功效性”大大降低。人们看不到教育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有的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基础教育, 无异于人进了“死胡同”, 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步伐, 培养民族地区建设人才, 已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高素质的人才, 只有作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的民族院校去塑造、去培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 我省各师范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许多民族师范型人才。这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希望, 有了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师, 才有民族地区一流的教育。

二、民族基础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 它对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几乎就是欠发达经济的代名词, 由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 该地区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赋存方面都不占优势, 既便有一些流动性较差的物质资源方面的优势, 那也多是矿产资源等初级产业的必备资源, 其可以支撑的也是以大规模资源与能源消耗为特征的工业项目, 其在可持续性方面是不够理想。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摆在我们面前就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造就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低流动性的优秀人力资源, 并以其为龙头, 吸引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 创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而民族基础教育的关键就是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主渠道是办好各类、各级民族学校, 要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的作用。当今, 甘肃民族地区正面临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民族基础教育, 贯彻和实施科教兴国, 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 是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重要保证。

三、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现代社会, 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面对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 不断提高民族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 将成为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认真研究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教育重要性和方向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大凡民族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教育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两者相辅相承, 互为影响。“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 是永远不会取得进步的”;反之一个民族的繁荣强盛是与他的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比如, 温州与河州两个地区的人都是以经商为主, 但两者的生活状况却是天壤之别, 前者腰缠万贯, 后者生活仅停留在温饱线上, 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咎其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差太远。温州商人至少都有中学以上学历, 他们用知识武装头脑, 及时转动脑子, 转变观念, 积极开拓进取, 赢得了市场, 有人形容说温州人每一根头发都是捕捉、接受商业信息的天线, 其实这是很有理的, 因为他们灵敏的思维, 与时俱进的经营观念, 已经与这个信息化社会开始接轨了。而河州商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 他们对经商的理解依然停留在“买卖双方”那种单一的交换模式上, 他们不会去主动挖掘顾客的心理需求。多渠道地去吸引顾客对自己商品的注意力, 奔波一天也只是事倍功半, 显然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不懂得变通, 而这一切源于他们接受教育程度太低, 目光短浅, 以致失去发财良机。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可见,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 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仅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民族教师与基础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素质的提高更是刻不容缓, 谁抓住了教育, 谁就赢得今天。

摘要:知识经济潮流中, 谁能抓住教育, 掌篙前进, 谁就领先, 谁就是胜利者, 所以实现四个现代化, 教育是基础, 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民族教师,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技, 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健康、有效、快速发展, 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现代化, 才能最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10

一、以繁荣校园文化为依托, 促进特色学 校发展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塑造, 有感染和熏陶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应突出其教育性的特点, 把握教育性原则,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的载体作用来传承民族文化。因此, 学校确立了“依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民族文化, 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办学理念, 构建了具有传统风格的校园文化体系。在硬件方面, 将教学楼装饰成传统风格, 并张贴传统文化海报以便宣传。在软件方面, 第一, 以“古韵立志、书韵飘香、特色绽放”为三个主题, 突出学校艺体融合的办学理念, 感染和激励广大师生趋向真善美;第二, 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少年志则国志,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报国理想,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 拓宽多种教育渠道,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的特长, 例如, 我校围绕民族体育——抖空竹、打花棍, 民族音乐——葫芦丝、古筝, 民族美术——中国画、剪纸、篆刻及古诗文的背画唱开展教育活动, 成立了“青青”传统体育社、“动感节拍”舞蹈社、珍缘书画社、“丝竹”民乐社、“新叶”篆刻社等社团, 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又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 彰显学校特 色发展

特色提升质量、特色创优品牌、特色促进发展, 学校坚持把艺体特长办学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坚持把艺体特长办学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始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同时还要求加强体育锻炼,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的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的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同时, 要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结合国家的要求, 确立了“学校规范+特色, 教师德高+业精, 学生合格+特长”的办学目标, 在体育特色的基础上开展传统文化建设, 从而彰显学校的特色。

在具体实施上, 我校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的特色活动, 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在教学方面, 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艺术兴趣为目的, 以掌握运动方法和艺术技能为根本, 及时发现问题, 经过讨论进行教学改革, 从而把我校打造成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体育、艺术特色学校。

三、以突出艺体特长为统领, 引领特色学 校发展

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期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而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 培养个性和专长。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游弋, 在艺术的天空尽情翱翔, 在健康快乐中逐渐成长。我校是北京市课间操示范学校、朝阳区田径传统学校和朝阳区体育学科基地学校, 学校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之优势, 在2002年将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引入校园, 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亮点, 将抖空竹活动纳入教学当中, 并多次参加市区表演、接待国际友人, 在长期的学习中, 师生创编出几十种抖法, 弘扬了民族体育特色。2006年成功召开朝阳区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校本教材的研发, 我校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积累了经验,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8年学校又将打花棍引入体育活动中, 使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为我校的民族体育项目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引进了传统体育项目之后, 我校还将它们编成课间操, 开展以操促德、以操辅智、以操健体、以操审美的教育活动, 达到育人、育智、育体、育心的目的, 形成人人热爱民族体育、人人关心民族体育、人人参与民族体育的氛围。与此同时, 在深化我校已有的民族体育特色的基础上, 将民族艺术教育引入课堂, 培养学生的特长, 形成以艺立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以艺育情的艺术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此外, 我们还开设了葫芦丝、古筝、毛笔字、国画等课程, 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艺体教育品牌。

民族文化道德教育 篇11

如今,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在全民族奋力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一使命意义重大。那么,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道路上,高职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

2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出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发挥职业教育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对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民族产品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教育部职成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要召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交流会,印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意见,确定一批示范专业点。

以2013年为起点,如何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成为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立于挑战前的压力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经历时间的积淀,经过多次交融与传承,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及表现手法,在当前依然焕发着璀璨的光彩,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认为,从经济总量看,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郑雄伟同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尚处在不发达阶段,传统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比重较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大量高精尖文化人才,更需要大量直接从事文化产品开发、使用的实用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既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服务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市场适应能力的契机和责任,也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使命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但在现实与需求之间,高职院校仍任重道远。就目前的状况看,一些省份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大力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差距很远。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高职教育还偏重于经济价值,培养经济建设的人才数量远远大于文化人才。

在中共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作出前后,虽然一些地方的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政策及措施都已明确,一些院校基本条件还较为完备,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但在具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又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脱节。这就导致其对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决心与现实能力之间存在一些差距。

尽管国家将民族文化传承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作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民族特色这个品牌并没有真正“亮”起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很多地方的高职院校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极少。以西部某省为例,该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高职院校专业分布中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存在巨大“反差”:三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分别为28个、23个和20个,而与民族文化直接相关专业分别为2个、0个和0个,而间接相关(比如汉语、民族语“双语”教学)的也只有3个、4个和5个。这只是一个缩影。除专业建设之外,高职还存在其他问题。

专业建设发展状况薄弱、师资队伍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直接导致课程与教材建设薄弱、教学模式陈旧,难以适应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需要。为此,要在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必须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从多方面重塑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寻找突破的路径

高职院校要把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专业优势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着力培养专业特色。一方面,以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为指向改造传统专业,增强了传统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借助学科优势和支撑,强化新兴专业的特色培育,形成了较强的专业特色优势。

吉首大学的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了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吉首大学将艺术人类学学科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系列课程资源,把现代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艺术有机结合,强化创作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学生专业竞争大奖,成为国家特色专业。与此同时,该校生物科学专业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需要,把生物学理论与区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自然生物资源种群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卓有成效,成为国家特色专业。

虽然吉首大学不是高职院校,但上述做法体现了一种根据需求因势利导的自我革新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借鉴。

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结合 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刘占山认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致力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洞悉与高职教育有关的各方面的需求,把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

以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必须关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产学结合有助于高职及时把握需求,并对需求做出准确反应。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外部世界,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的影响较之其他教育类型要迅速得多、深刻得多,因而也剧烈得多。”

高职院校要承担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就可以在产学结合中及时了解民族文化行业(企业)的职业异动、文化人才需求;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理确定文化人才目标和规格,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落实实习项目和实习基地,保证专业技能的实践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可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保证师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与民族文化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和就业聘用工作,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

产学结合是一揽子解决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捷径,可以带动教学问题、课程问题、实训问题和评价问题的综合解决。

创新师资建设途径,提升育人水平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必须依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民族文化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较强的文化继承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尤为匮乏。

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而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较为紧迫,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进行相关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时必须以创新思维开展工作,除正常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特别注意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综合性大学的文化人才的引进和改造力度。综合性大学与民族文化、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已经较为成熟,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带有激励性的引进政策,多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但综合性大学培养的这些人才往往不是师范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需要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必须加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高职院校可以在引进文化人才的同时,为其制订师范技能培养计划,让其从专业型人才尽快转变为教育型人才,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必要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向综合型大学相关培养机构下“订单”,委托他们与师范院校或者教师教育机构联合制订“3+1”或“4+1”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

第二,注重开发民间师资。东南大学的韦晓娟博士认为,民间艺人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卓越的创造力,表现的是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状态和普遍信仰。民间艺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还为继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间艺人的原生态作品表达了本地域、本民族的纯真感情,这些反映和美化自己生活的作品,经过历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民间艺人的时候往往不够灵活,这必然会影响其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承担。为此,笔者认为从多个方面开发民间艺人的师资:挖掘民间艺人,建立师资资源库;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民族民间文化自身的文化活力;要给予民间艺人一定制度性认可,让民间艺人在经济享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尊重;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优势,鼓励民间歌师、舞师、建筑师、工匠师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尤其是聘请国家和省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授课,解决高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需地方政府“给力”

继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是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地方从多方面给予积极保障。

加强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作为,因为高职院校只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而涉及多方主体的基地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

以无锡为例,该地现有国家、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余项,项目的传承与创新面临诸多问题。据《江南晚报》报道,2013年年初,无锡市文广新局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政校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政策研究、人才培训与学术交流、智力服务与成果推广、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今后3年,双方将合作建立“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与合作。

基地的建设可以为高职文化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实习实训场地,并加强学校与市场的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同时,文化基地的建设还有助于地方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受益者绝不是高职一家。

加大经费投入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加之在很多高职教育领域这又是一个新的专题,所以另起炉灶类的工作会很多,政府的经费投入非常必要。政府需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实施经费扶持,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经费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倾斜的政策,提升民族文化相关专业的吸引力,积极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去年年底,重庆市黔江区政府重视强化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总规划投入500万元,用于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现已投入近300万元。

除常规性投入之外,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力争在较短时期建成一些高质量有辐射力的精品课程,并协助职业院校围绕民族文化传承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改研究。

协调行业与学校关系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成立由行业协会代表、职业教育专家等组成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来协调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其优势有三:

一是民族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相关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必然会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变化速度较快,而教育所需设施、设备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影响较大,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政府加强利用行业协会调解行业与学校的关系,可直接将企业大量的先进设备用于实践教学,直接用企业资源为院校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社会的超前需求与教育的相对滞后的供给一直是一个矛盾,行业协会的介入,可以较快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专业提供的本行业的需求信息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建设,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职业院校可以邀请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计划的设置与调整,使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他们参与决定。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由行业协会介入,在高职院校实践和改造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的优点,推进产教结合,也可以由行业协会调解,实现订单式或半订单式培养。

跨文化教育中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 篇12

200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跨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文献。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等方式强化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感受与文化相关的语言现象和文化习俗等。但是,只有目的语文化比较受到重视。中国和国际外语教学的主流研究还大多停留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的分析上,很少考虑其中的文化优势问题。任何跨文化交流都是发生在双方(尤其是心理)平等的基础上,无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既不利于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研究,也不利于树立文化平等的意识。只有对本国文化有了充分的认知,并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方可更全面了解他国的文化,进而拓展自己的跨文化心理空间。作为双向的跨文化传播与获取知识过程,英语教学既要重视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国文化。实践证明,语言与文化教学结合得越密切,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越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越强。

跨文化,意为参与者不仅是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其发展而发展。在跨文化的交往中,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了解、和睦共处,只有充分了解双方文化的内核,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文化行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跨文化教育重点提出了要求,强调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跨文化知识传播,以及开放、尊重、宽容的跨文化态度培养,是跨文化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对我国而言,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如何学习和面对外来文化,还应考虑如何参照、借鉴外来文化来丰富和提升本土文化。更系统地研究基于中国的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可或缺。

跨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及其对于交际的影响;2.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3.跨文化接触及场合;4.语言及文化,双语教育及翻译问题;5.特殊的文化模式及其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6.非语言交际;7.内圈和外圈的组成以及民族中心主义;8.文化体克和文化适应;9.民族、种族和亚文化;10.对不同种族、民族和国家的成见;11.融合理论。

在国际交往中,熟悉某种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学习一种语言亦即学习一种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敦促现代的英语教学应加快从早期的纯语言技能教育,向思想和文化教育的转变。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旨在实现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既要重视语言内部的形成与结构,更要重视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教育。要把语言基本知识放在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下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传授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比较,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句法功能和搭配关系的异同是了解中西思维的差异在文化及语言中的体现的有效途径。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既是实施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也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是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

发达国家文化和价值观洪流挟风带雨,滋生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与自卑情结,造成本土文化的身份与认同危机。面对网络时代的文化渗透,要保持文化的封闭状态是不可能的。跨文化教育应使学生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平等的对话、交流的资格和权力。

跨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向,有助于我们学习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理性地看待中国高等文化和教育,既考虑具有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又考虑中国本土性的问题。将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相交融,必将极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2]胡文仲.跨文化教育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1).

[3]史贵全,徐炳亭.跨文化教育一迎接国际经济竞争挑战不容忽视的问题[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上一篇: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下一篇: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