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024-08-16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共8篇)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1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08-4-1 8:47:0

1内容提要:实效性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生命。如何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重视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及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做些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本文认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德育改革,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需要的积极举措,也是增强德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欲就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谈一些思考。

思考一: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

不少人已对当前我国的道德目标做过研究,本文认为道德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目标与学校受教育者实际存在较大“坡度”,是当前道德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上述问题所引发的后果是:过高的道德目标使很多人(尤其是缺乏社会生活基础的学生)难以做到,而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则不能很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这种重道德追求而轻视道德要求与“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是:在教育道德对象时,学校道德教育采取精英主义立场,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而忽视甚至放弃了多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重道德认识的灌输,轻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学生主体由于面对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即在学校里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到社会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人格。就目前而言,本文认为加强基本道德要求的研究刻不容缓,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在做好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基本的道德要求,让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学校则要努力创设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分层次、有步骤的引导学生从低向高,脚踏实地的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思考二: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因材性

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1)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视少数所谓“优生”而忽视多数一般学生、或漠视少数“差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很多老师往往对少数“优生”倾注一腔热情,在学习上给予重点照顾,在道德教育上也给予重点栽培,即使他们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都能积极调教。而对后进生,一方面觉得学习上笨不可教,另一方面觉得品德差,不可救药,这正是“应试教育”弊病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

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2)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它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康德语)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力由‘显性(Overt)学力’和‘隐性(Covert)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后者以‘关心’、‘动机’、‘态度’为代表„„从显性学力向隐性学力的重点转移,形成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时代所要求。”(3)美国学者丹尼尔·戈曼在1995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情绪智商》的著作中,进一步明确地把情绪智力从人类智能中离析出来,认为:人的成功只有20%依靠智商(IQ),成功更依赖于情绪智商(EQ)。美国70年代兴起的情感师范教育实施计划,就有计划的对师范生进行价值观、情感、人际交往技能技巧教育。在国内,研究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形成中的重要性已取得初步成果,章志光教授等研究指出:“人在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转化时有一个过渡的形成,这个过渡与一般意识密切相关,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认知情感系统区,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以而产生和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等”

(4)。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在道德教育中过份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承认道德教育对象全体性和道德素质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于因材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墨子等都有过论述,如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所说的是在教育时必须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在国外,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裴斯泰洛齐在他写的教育名著《天鹅之歌》一书中写道:“初等教育的职责,就在于使这些不同的方法和自然的和普遍的法则协调起来,不管人类能力运用的各个方面如何,都使这些不同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发展。”(5),第斯多惠也指出:“在这方面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将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6),承认差异,(包括承认学生发展或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的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7)。

思考三:、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要充分注意道德教育的对象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二是要充分挖掘和关注道德教育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现实的、实然的要求;后者是对道德教育的应然要求。我们认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现实和实然规定上,道德教育更应注重道德教育的应然和未来。

从道德产生的角度来看,道德并不外在于人自身。它产生于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一种规范的需要,一种实然的要求,它更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潜能,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升人的存在价值,展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应然的追求。“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的生活才赋有它的意义,这个就是每个人要为实现他所选择的可能世界去努力、奋斗。”(8)也正因为如此,人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塑造更好更高的品质。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与主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不但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9)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道德价值存在的真正承载者,它表征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存在本身的目的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其实质是弘扬人的主体,换言之,通过道德教育促使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并实现“理性(人)为自己立法”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在道德教育中离开作为道德主体人的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将变得“不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要观照受教育者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生命性作为生命体,学生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生物体,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不断获得经验、知识,发展能力的社会人。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它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10)因为他的未完成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作为挖掘、开发这份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潜能活动而出现的教育才体现出它的伟大而高尚,《学会生存》明确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青少年正处在于人生最关键的发展时期,是个性品质发展的黄金年龄,他最具有发展的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要求我们在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德育过程的引导中,要把他当作一个生命体、一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他有个人的愿望、意志和需要,他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权尝试新的生活,只有这样他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强调灌输、外铄,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体会不到育德的愉悦和德性发挥所得到的精神满足和道德能力的发展,结果降低了德育的质量。作为生命潜能的开发者——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将来。这正是常人所说的:赢得青少年,就意味着赢得未来。

二是能动性事实上,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这是教育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谁都意识到这一点。但也正是人人共知的事,在认识上我们却往往发生偏差,只看到,儿童少年不管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都是在家长、教师和旁人的指导下发展的,所以总喜欢把这一切功劳都归为己有,把他们的教育对象当作一张白纸,成人可以在这张白纸上随意写画,没有认识到参与教育活动的双方都具有能动性。只看到儿童的不足和幼稚,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环境、教育、遗传的产物,也是自己的产物。发展是他的主动行为,缺乏这个主体的教育,都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11)

三是创造性人们在剖析当前德育现状时,总喜欢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感觉到“五天教育抵不过一个星期六”,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德育乏力,有当前社会存在道德观念混乱,价值多元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教育者教育本身“乏力”的原因,我们不少学校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德育实践缺乏灵活性;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书时忽视了育人,往往囿于课本,唯上唯书,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和批判力,由于灵活性、判断力和批判力缺失,德育自然就乏力,这恐怕难推“统得过死”“内功不足”主客观原因之嫌。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学就很难产生道德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师就很难产生批判的热情和创造的情趣,失却了判断性和批判性的教育就失却了超越性和创造性。卡尔·波普尔曾指出“理论就是问题及对问题的一群尝试性的解 ”,可见问题在理论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表面的诸多问题中去寻找新的问题,这是创造力的标志。判断力和批判力是教师主体对自己所处教育图景的寻根和探求,缺少这一点就很难培养出创造社会新风气和成为社会道德主体的学生。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运用这些知识去接受和扩展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与人的生命性、能动性密切相关,伴随他情感、态度、需要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有生命的活力、有主动的追求、有创造的快乐的人之所在。

如此,必然对学校的德育过程提出这样的要求:1、作为德育实践的计划者应对德育工作或德育计划进行定向引导,预测末来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可能”提出的要求,及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主动引导学生不断超越原有发展水平;2、作为道德实践的实施者,不应单纯对受教育者进行简单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应把他在追求道德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以一个探索者、创造者的主体去认识世界,只有这样,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互动的关系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3、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本人来说,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过程则显得异常重要,这个过程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道德的探索者,在道德行为面前,他具有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的权力,另一方面,他需要对主动选择的道德行为的善恶及价值负有责任。我们认为,作为道德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学生有主动选择的权力,也就是说,在道德行为上,他选择了善,我们应当及时引导和表扬;他犯了错误,在选择上意味失败(这种失败不是恶),他有权利在失败后做出另外的选择,更何况他有责任纠正错误。当前,我们很多老师默许自己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却容忍不了自己的学生犯错误,学生只要一犯错误就入另册,动辙下“病危通知书”,而不是在认真分析后写“诊断书”。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选择”、“判断”。这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如何构筑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大环境”,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充分条件”。有“必要条件”而无“充分条件”或是仅有“充分条件”而无“必要条件”,道德工作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笔者认为,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校主体而言,其德育管理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治国中臣能“自任”“能言”、“能行”有所为,君必须注重“用人”、“能听”和善用“赏罚”,古人管理国家如此,教育亦应有所反思:即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作为另一主体在德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道德工作的主动性,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创设条件。这种主动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校应对现代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前瞩性。2、对现代社会多源信息、多样行为的识别具有选择性和引导性,前者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主动性要求,后者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对象化要求,两者均是学校德育管理主体发挥“育德”功能的具体表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学校主体各自的职能,学生道德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思考四:重视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

素质教育深层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认识和情感的整体性问题。对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来说,如何加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则显得特别重要,而对当前来说,重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的研究则显得尤为紧迫。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其基础是需要”(12)。情感是人类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与需要是密不可分。它们同属于人类的“获得性遗传”。在德育过程中,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揭示和体验是主动的,这种主动表现在,道德情感作为道德需要满足与否的内心体验,“既提示个体道德需要的存在,又对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作出及时的反映,积极的道德情感可以强化某种道德行为以刺激同一性质的道德需要的发展,而消积的情感体验则指向某种道德行为和需要的抑制,同时提示和强化某种方向相反的道德需要”(13)。此外,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对道德信念有原初动力和放大增益作用。所谓道德信念,它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一般来说,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要确立从知到行的关键环节(即道德

信念),要让个体践行某一准则,一般要有三个标准:1、懂得道德规范,掌握道德知识,而且相信它的正确性,并将之作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道德评价的标准。2、道德观念的实现与否,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3、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观,维护自己道德观的正确性。由此可见,道德信念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某种思想的正确性,更主要取决于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虽然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也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面,但单靠道德认识、道德意志产生的力度是不够的,只有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参与,才能有新的策动力和对道德意志有增益作用,增强“动机激活的阈限”。这已经被国内和国外道德教育实践所证明。

思考五: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德育方法研究和实践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通过德育知识的灌输、教育者人格的示范及现实中榜样典型的树立、集体舆论等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生其潜在的能动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及道德的内化过程,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协调和规范人的行为上,更多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不断发展自身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上来。所以当前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并从中进行启发教育。其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的道德水平和因个体经验、阅历的不同学生个体的道德成熟水平。第三,注意克服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只重知、情、意、行“四”因素的探讨,应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一是从品德的基本心理即知、情、意、行“四”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研究。第四是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理性化,即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时,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它强调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以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为目标,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德育工作者,更应重视能体现人自主性、能动性原则的自我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拟定教育计划,通过自觉的内心体验、民主讨论、平等对话和交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思想道德的转化,以增强学生在多元社会、多样行为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水平,增强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以达到“自育乃育人之本”的目的。

注:

(1)文吉吉:《人民教育》97年第2期第14页

(2)s.拉塞克G.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92年版第146页

(3)钟启泉:《教育研究》97年第2期第46页

(4)章志光著:《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版第207、367页

(7)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78年版第7页

(8)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 94年第6期

(9)夏伟东著:《道德素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年第149页

(10)《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96年196页

(11)《中国教育报》 98年6 月30日叶澜文

(12)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教育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95年第2期

(13)《中国教育学刊》97年第1期第8页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2

一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1.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和拓宽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它的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盛行, 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体系还有待完善, 社会的道德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低下, 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各高校长远的发展。

2. 道德教育的观念保守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道德教育观念保守是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 我们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认识是片面和狭隘的。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赋予个体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它不仅约束个体的异己力量, 又保证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 高校缺少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 道德教育的课程相对比较薄弱。再次, 高校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只是单纯地强调自身的学业和将来的工作, 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少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 大学生普遍都认为道德教育不需要专门培养。

3. 道德教育评价缺乏有效性

道德教育的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针对道德教育工作以及道德教育效果做出判断的过程。虽然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反馈环节, 但对道德教育活动起着调节性的关键作用。客观、公正、科学的道德教育评价不仅能为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 同时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中, 普遍只是关注结果, 很少重视其动机和过程, 使评价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二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 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为了营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加强学校各种行为规范、制度和纪律的建设, 形成一个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然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道德模范。通过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弘扬来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态度, 为大学生的德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 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 能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 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惯。

2. 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学校进行教育的结果, 同时也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作用下形成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首先大学生必须打破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滞后性, 既要继承中华传统的道德文化标准又要吐故纳新。然后我们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贴近社会和生活, 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紧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感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塑造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 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 在生活中实现德育目的。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就必须使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和生活。

3. 构建道德教育的系统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就要积极地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系统体系。首先要加强学校各部门的道德教育工作, 保证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其次要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法律机制, 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的有力保障。再次要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的综合管理, 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 更好地保障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今社会, 高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开展道德教育, 根据学生的特点, 不断研究新办法和寻找新思路, 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合, 只有三者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校为道德教育的主导, 以家庭为基础, 以社会为依托, 使道德教育形成一个网络体系。实施全方位的道德教育, 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 真正改变目前德育效率低下的状况, 从整体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淑萍.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4)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3

第一,引导个体树立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道德的价值理念。

英国的环境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环境意识和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念,而且还要求他们将这些因素传授给受教者,引导年轻一代将对环境单一、零散、机械、静态的认识,上升到较为全面、系统、深刻、动态的认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环境道德观念。主要包括:营造环保氛围的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伦理观,环境道德价值意识,环境道德责任意识,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关爱人类的情怀,治理环境、做环境的主人的意识等。

第二,通过各学科实施环境道德教育。

在各学科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各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是英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特征。环境道德教育中的许多环境知识与道德要素,都通过课程的各个科目讲授出来,如通过地理课,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性的变暖、臭氧层破坏、河流污染等周边环境的恶化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所造成的灾难和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和改善生存质量的良好习惯;通过历史课,揭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历史变迁,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违背生态规律所招致的灾难后果与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品质;通过生物课,帮助学生认识到,土地的沙化、资源的枯竭、生物种类的灭绝等,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践踏与毁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命安全,以此培养敬畏环境、关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尊重生物生态安全权利的良好品质等。

第三,在环境教育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环境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陶冶,是英国用以提高道德效果的一个重要维度。英国的环境学家认为,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感染来的。在英国的环境教育中,并不是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准则,而是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通过陶冶个体道德情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负责的道德品性。正是基于对环境的热情和趋向的态度,激发了英国学生对生态环境、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引发心灵共鸣,欣赏美丽,抵制丑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稳定道德情感,冠以坚定的道德行为。此外,英国还通过让学生参观英国的历史名胜、博物馆、美术馆、王宫、古堡和乡村,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美化环境等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义务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综合文明素养。

第四,强化环境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

英国坚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原则,通过校外、户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增进学校与自然、社会的广泛联系与密切合作,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能动地探究自然,强化他们对环境的实际领略与体验,掌握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环境道德人格。在英国,学校、社区或农村等环境均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加学生道德实践机会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农村,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农村周边的环境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生命权,真实见闻人类盲目的活动,如过度垦殖、放牧、使用化肥和农药对自然造成的伤疤等,感受“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感和义务感,进而提高环境道德素养,因而深受英国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4

摘要: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文章从教学准备、教学语言、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党性教育;实效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D261.4

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行为修养、廉洁自律等方面更加符合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1]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作为党校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丰富教学语言、创新教育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做好充分准备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

很多党校教师被称为“万金油”,意思是什么课都能上。其实“万金油”看似褒义却是贬义,实质就是理论不深、研究不深、讲解不深。由于很多课程和所学的专业不符,就不是很擅长,再加上有时教学任务下达仓促,导致备课时间短,很多课程难免是应急之作,对问题的研究不够,准备不充分,讲解就自然不深。开发一门课程是需要长时间去关注钻研的,比如,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的精品课《及其时代价值》,他的这门课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在于备课充分,关注时间长,一讲就是15年,并且研究有深度,解读透彻,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很信服。所以,备课是要下功夫的,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要想把某一问题讲清楚,必须先想清楚,再写清楚,尤其是党性教育课,属于思想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使人信服。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去质疑课程主题,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党校教师,必须恪守党校姓党的原则,就应该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党校教师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充分备课,才能提高党性教育课的实效性。

二、丰富教学语言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抓手

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是提高党性教育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让听众如沐春风一般,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问题。

1、将书面语言转化教学语言。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不能很好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用的也是学术论文语言,即使非常熟悉课程内容,能够倒背如流,但是也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语言,就导致教学语言比较生硬,平板冷淡,寡情少味,犹如诵经声,既不能引起学员的听课兴趣,也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认真研究讲稿,思考每一句话如何和学员真诚又自然地交流。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理论,使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易于接受,让人信服,并且能够激发学员的思考。

2、探索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教学语言速度是不是合理,给听众的感觉是不是舒适,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彼此说话的速度总是有差别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年轻教师语速往往比较快;老年教师说话往往缓慢;而女教师讲话,往往比男教师要快。至于教学语言,则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不论是什么年龄、性别、性格的教师,一旦到课堂上,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结合课堂实际,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探索和把握最合理、最科学的教学语言速度。

3、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备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2] 由于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和社会风气的原因,很多学员对党性教育课本身有一些误解,认为党性教育课讲大道理较多,理论晦涩枯燥,没有实际内容,从而先入为主地对党性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寻找案例故事,尽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缓和紧张气氛,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并接受教育。

三、创新教学方式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党性教育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方法不当,就会使学员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姑且讲之,学员姑且听之,既不入脑也不入心;方法得当,就会激活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1、注重“可信”的教学内容。只有真实可信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党性教育“可信”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大量的革命先辈和事件的遗址等红色资源上。在我省各县市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比如,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遗址、晴隆二十四拐等等,都有丰富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内涵,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接受党性教育,增强教学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2、创造“新颖”的教学形式。创新才有生命力,新颖才有吸引力。在教学形式上,需要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座谈访谈等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把平面的、静止的历史载体,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培训资源。注重学员的自主参与,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通过穿红军服、举旗、列队、晨起吹军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来增强教学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让学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党性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

3、安排“简洁”的教学过程。要使教学有效果,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表达的主题简洁、明了、突出。比如,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师引导环节,教师就教学点的相关主题一般作10―15分钟的讲解即可,主要是引发学员思考。专题讲授课同样要注重简洁表达,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讲思路,讲关键,对于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也没有必要阐述过多,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和学员,讲解的重难点都应有所区别,从而体现“简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小三:《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习时报》19版:党校教育专刊理论科研,2011.07.04。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5

切实增强党课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党课,对大家来讲,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党课教育历来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把党课教育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每一名党员,从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那一刻起,就要接受党课教育,成为被教育者。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不但是被教育者,更肩负着教育的重任。那么如此上好党课呢?讲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前基层党课教育的现状。

一、当前基层党课教育的现状

总体讲,当前,各级对抓好党课教育都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党性修养也是非常过硬的,这一点可从我师这些年的发展形势得到印证。但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党课教育中老一套、图应付、官兵厌烦等深层次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前几天,我到互联网上查资料,看到这么一件事,说:一位小车司机出完车回到单位,得知本单位正在上党课,为逃避枯燥无味的课堂,就偷偷地把车开到车库,打开空调躺在车上睡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对此,有人说,这位司机是被党课吓死的,也有人说,如今的党课味同嚼蜡,即使不像这位小车司机那样被“吓死”,也会慢慢被折磨“心死”的。当然,煤气中毒肯定是个巧合,或者说事情本身就是多事者编出来的,真假我们无从深究,但从中不难 看出,当前党课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表面来看,党课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内容苦燥、方法单调、形式单

一、手段落后等问题,从深层次来讲,我感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重个人素质,轻党性修养。党课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锤炼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加强作风建设、纯洁道德品质的大课堂。但有些同志往往把个人素质与党性修养脱离开来,片面的认为能力素质提高了,党性修养高不高,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得扎实不扎实,无关大局,不影响个人成长进步,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思想上的不重视,在个别党员干部眼里,党课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二是模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育模式形式化、教育场地固定化、配合活动单一化的问题是党课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致使教育缺乏创造力、说服力和吸引力。目前,虽然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杯茶”的年代,但除了将“黑板换成屏幕,讲义换成课件”外,教育手段仍相对落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育方式仍在沿用,缺乏互动交流的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配合活动,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三是学用“两张皮”,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是理论的延伸。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家可以想一下,在我们上过的党课中,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党课教育内容游离于我们的现实思想和生活实际,与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的需求相脱节,没有针对性。比如,有时上党课,就是念念党章、背背理论,照本宣科地读读上级的指 示精神,没有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反映结合起来,不解决个人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育,党员干部不愿意听,不乐意听,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要破除三种观念树立三种思想:破除党课是例行公事的观念,树立党课抓不好是党务工作者失职的思想;破除党课手段固定化观念,树立不断创新党课形式的思想;破除党课就是单纯党的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多方面知识融合的党课教育思想。树立了“三破三立”的思想,下面就进入授课前的准备阶段__备课。

二、选好主题,筛选材料,精心组织备课

是否可这样比喻,备课就好比盖楼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技术再高也只能望楼兴叹,同样,党课准备不充分,仅凭临时抱佛脚,靠现场个人能力发挥,除了理论素养较高的专家或领导外,对我们来讲应该有相当大的难度。可以这样讲,没有准备的党课很难谈得上什么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精心准备,撰写高质量的授课提纲。我个人体会,要备好课,须达到三个方面基本要求,做好三个方面授课准备。

三个方面基本要求:

一是党课主题要明确。这里强调两点:一个是针对性要强。党课主题要做到“四贴近”,即贴近中心任务、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工作生活、贴近党员思想。坚持“四个原则”,即指导性原则——党课要有较强思想性,体现先进性,也就是党课一定要姓党,就是要讲党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党课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实效性原则——党课要讲究务实效益、价值效应,增强渗透力、结合力、影响力;时代性原则——党课要富有时代感、有新意,要有创新和超前意识。通俗点讲,就是我们在撰写教案的时候, 对通过党课帮助广大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树立什么、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心中要有数。另一个是切入点要准。党课教育的选题范围很广,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是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还可以是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问题,等等。但对于授课时间通常只有一小时左右的党课而言,讲授主题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可将某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然后讲深讲透。

二是资料准备要充分。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须有一碗水;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主题确定后,就要围绕主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资料可以是理论、格言,也可以是事例、数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搜集资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所阐明的问题讲清楚。资料越丰富,内容越详实,说服力就越强。

三是逻辑组织要严密。严密的逻辑顺序可以使内容丝丝入扣,合情合理,给人以强有力的说服力。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授课内容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作铺垫,后一环节又是前一环节的发展,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做好三个方面准备。

一是现实思想调查。确定党课主题之后,作为主讲者,要深入广大党员干部中间,采取个别了解、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分析党员干部想什么、盼什么、困惑什么。可能有的同志会讲,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党员中间,没有什么可调查的,虽然我们平时就对身边的党员干部比较了解,但具体到某个课题,不同时期不同党员可能又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掌握这些具体实情后,备课时就可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组织材料,这样的党课针对性强,听者坐得住、听得进。

二是党课教案撰写。这是上好党课的重要前提。党课教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党课的效果。真实、新颖、丰富的内容,才能吸引党员的注意力;反之,内容千篇一律、没有起伏,会让人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准备党课教案时要注意三点:一个是主题要突出,紧紧围绕党课的重点选择材料和组织语言;再一个是观点要鲜明,对党员的教育既要循循善诱,正面启发,又要正视问题,一针见血,让闻者足诫,增强党课教育实效。第三个是联系实际要紧密,上党课要讲理论,但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兄弟单位党员实践活动的新情况、新经验,更要联系本单位的新典型,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让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是授课方式选择。要根据党课内容和听课对象, 精心选择上党课的方法,运用灵活的党课形式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党课生动而富有吸引力。对党委机关党员授课,可采用专题讲座、参观见学等方法;给基层普通党员授课,可采用讲授辅导、讨论交流等方法。对象不同,方法各异,这样就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党课教育虽然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但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如举办知识竞赛、文娱活动、擂台赛、演讲、征文、网上交流等形式,都能达到党课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紧扣主题,引人入胜,抓住授课核心环节

如果说备课是前提,那么授课就是核心和关键。一堂成功的党课,应该是开头新颖,中间精彩,结尾回味无穷。

(一)开头要新颖。有人说,开场10分钟决定一堂党课的成败,虽然这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反映了开头的重要性。因此,讲党课一定要精心设计开场白,可以用引人入胜的案例导入,或以发人深省的事件展开,或将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加以剖析,先声夺人,营造精彩的开场气氛。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1、巧设悬念。教育起于思考,思考源于疑问。讲课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创设冲突情境,激发探求欲望,往往会引发听课人对党课教育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案例启示。开场白中导入一些真实案例作铺垫,往往能引起听课人的兴趣。如,在讲授“党员干部如何提高政治素养”一课时,首先讲述了李真案例,大家知道,李真28岁即成为省委第一秘书,5年间升为厅级干部,34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国税局长,但最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然后引导大家思考:李真犯罪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政治素养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提高政治素养?通过这种开场方式,有效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3、热点评论。开场白时选择一些与党课有关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评论,也能激发听课人的情感和探究欲望。比如,去年我们在讲“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党课时,我们就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及我国周边事态等大家关注的热点入手,立刻激起了大家听课的兴趣,与听众产生共鸣,起到了渲染教育气氛的作用。

(二)主题讲授要精彩。党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更不容易抓住听者的心,因此,更要讲究授课艺术。

1、要深入浅出, 把道理讲活。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浅显的道理, 让基层党员听了入心入脑, 关系到一堂党课的效果。一是要寓理于事,即我们通常所运用的举例法。要使理论深入浅出, 所举事例一定要与理论有关联性并具有说服力。二是要寓理于时。就是要使所讲授的理论与当今时代联系起来, 与时俱进。例如,在讲“认识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时,就要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讲清楚,弄明白。三是要寓理于趣。就是在讲述理论时, 用富于趣味的语言来阐释较深奥的道理, 使理论容易被听课者所理解和接受。

2、要富有激情,把课堂搞活。党课的目的是教育人、激励人。只有充满激情的党课,才会具有感召力,才能使听者荡气回肠、激情涌动。如何才能使课堂讲授更有激情呢?我想除了授课人的知识储备、天生气质等自身原因外,还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忌照本宣科。对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原汁原味”地学习领会确有必要,但一味地照本宣科必然会引起党员的厌倦和反感,正确的做法是在上党课前搜集有关材料,对文件、讲话以及政策出台的重大背景、现实指导意义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做出全面了解,在上课时加以穿插和阐述,使党课既来源于“原件”又高于“原件”,使党员受到更深的教育和启发。二是靠典型衬托。生动感人的典型 是授课人表现激情的依托。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授课者总是依托一定的人和事,在有感而发中迸发激情。三是理论分析要深入。深入的理论分析是党课激情的灵魂。讲党课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党课要有激情,就少不了正确的理论。激情是让听课人心悦诚服的力量,它来源于深入的理论分析。

3、要灵活方法,把氛围激活。从我自己受教育和组织教育的体会,感到是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起疑问,启发思考,调动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积极性;第二,如何利用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启发受教育者经过思考得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第三,如何通过剖析、对比、解释、辩白等方法,使受教育者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第四,如何将政治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言之有物;第五,变“注入式”为“互动式”,“单一型”为“多样型”,“填鸭式”为“讨论式”。采取党课观摩、优秀党课教案评选、网络教育、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会等有效方法,改变过去“一张嘴打天下”的授课方式。另外,方法上还要做到“四个注意”,即注意联系身边人、身边事,寓理于事,以事明理,使人感到亲切、可信;注意运用官兵熟悉的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注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党员干部爱听、爱看、“解渴”;注意基本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使理论走近普通党员,讲大道理不空,讲小道理不俗,在良好的气氛中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

(三)结尾要回味无穷。主题讲授快结束时,若能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对党课主题加以归纳概括,然后,以充满激情、鼓舞人 心的语言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希望,指出努力方向,必将收到好的效果。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6

一、说服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通常做法是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教师从道德、情感、利害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种做法比较直接,易于进行,见效快,但维持时间不太长,尤其对比较调皮的学生作用不大,并且经常使用,其效果会逐渐减弱。而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最终要通过行动体现出来,如果在说服教育的同时穿插上实践教育,把它和学生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将会收到快速、持久的效果。

二、专题教育与榜样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为了突出重点,使教育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往往采用专题教育的形式,如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教育,有利于突出教育的重点。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其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是学生的教育者,道德的引路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在进行专题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发挥其他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也会增加。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住渠道、主阵地,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中,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者素质较高,受外界干扰少,教育环境、氛围好,有其他教育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效果显著。但由于学生生活在家庭、社会之中,受其影响,学校教育难以完全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有其特殊地位,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成败对德育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许多未成年人的道德问题主要就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不到位造成的。为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和家长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搞好德育工作。同时,还应该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配合学校、家长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明显提高。

四、正面教育与负面教育相结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过分强调正面的东西,强调主旋律,有意回避现实矛盾,回避社会的阴暗面。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让学生接受到了正面的、好的东西,但许多东西往往与现实相矛盾,致使学生往往不相信教师的教导,德育教育难以落实,实效性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社会在发展,德育环境也在日益变化,我认为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树立开放的德育观,适时适宜地进行负面教育,把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认识社会上虚假、丑恶、阴暗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真、善、美的存在,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但在进行负面教育的同时,应注意适时、适宜、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对有关问题既不夸大,也不回避,所选材料要结合学生实际,适时进行,并能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复杂性,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使他们从负面教育中得到正面的提醒,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是主要的形式和手段,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还必须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建设一支师德过硬的德育教育队伍,建立具有操作性强、实效性明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各级管理部门的功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抓起,从小事做起,形成全校教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德育教育的落实,实效性的提高共同努力。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7

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教育的方式应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经院式的课堂, 而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 使大学生的整个生活成为真正道德的生活, 实现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和提升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必须以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内化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自主生成为根本途径。首先, 根据道德形成的特点, 由表极里地抓。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 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强的道德意志会表现为高尚的道德行为。根据这个原理, 应注意从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入手, 引导大学生去实践, 按照道德规范先做起来, 逐步加以提高和深化。其次, 按照道德标准的不同层次, 由低到高地抓。要先抓做人的基本道德问题, 进行诚实、勤奋、友爱、礼貌、俭朴等方面的教育, 把这些方面的培养作为道德培育的基础目标。可以从不吵架、不打架开始抓;也可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抓。这样抓, 看得见, 摸得着, 实实在在, 一抓就让人耳目一新。最后, 对不同人员提不同要求, 分门别类地抓。对大学生要以道德标准为准绳, 启发觉悟, 净化心灵, 提高境界, 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要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 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 树立献身科技、报效祖国和精诚敬业的精神。对于教育管理者则要提出更高要求, 必须带头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规范言行, 必须干干净净地做人处事, 防止和纠正言行不一, “双重人格”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重要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根据教育者提出的社会和集体对于思想行为的要求, 运用自我意识进行独立思考,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转化为行为的控制活动。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学生则可以用多种方式以一个真实社会角色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现实生活中, 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获取生活中的道德智慧和道德能力。学校的教育引导要真正起作用, 还有赖于学生个体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觉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一个人具备强烈的道德修养的愿望, 进而具有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 培养道德能力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要求我们一方面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变单一的道德认知教育为知情结合的教育, 培养人最基本的善良情感。现代心理学证明, 主体心理结构是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统一, 人的心理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交融过程。因此, 从道德情感教育人手, 从做人的基本要求人手, 加强与人为善的教育, 是改变道德教育形象、提高道德教育的关键性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是实现提高师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思想情操, 净化师生的人性道德, 起到人生的导航作用的有效形式。首先, 有目的地指导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成立文学创作、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电视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 组织周末和节日的文艺演出晚会, 举办美术、书法、摄影成果展览以及歌咏、诗歌、演讲比赛等。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 使高校生活有张有弛, 既紧张而又充满乐趣, 既严肃而又不失轻松, 起到调节学校气氛与师生精神状态的作用。其次, 坚持组织大学生开展书评、影视评、剧评活动。引导他们多看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强的书刊和影视作品。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抵制和反对那些不健康的或低级庸俗的东西, 用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情趣占领文化生活阵地。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学习和掌握知识无疑是全部教育的基石。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限于此, 还必须把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修养、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美好情感等非知识、非智力方面的教育摆到同等位置上, 同步发展。早在古代社会, 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所谓“文以载道”, 就是要把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结合起来。孔子主张学校“博学于文”的同时, 还要“约之以礼”, 即在涉猎知识的同时, 要用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观点教育学生。古代学者认为“德” (道德品质) 、“识” (远见卓识) 、“才” (聪明才智) 、“学” (知识技能) 四者具备的人, 才能称为“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 就要把传授知识、锻炼能力与道德品质教育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学品与人品的结合, 把求知与做人结合起来。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专业知识教育是基础, 思想道德教育是核心,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辩证统一。一方面,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以理论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基本道德教育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鼓励大学生运用学习、自省、见贤思齐、改过迁善、慎独等方法主动提高自己,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成为一名具有良好道德情操与道德修养的合格大学生。另一方面, 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内在统一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变单一的课堂灌输为渗透性教育, 逐步形成道德教育的网络系统。不仅要把道德内容渗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之中, 而且要把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外和校外活动、教师职责、党团群组织等工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 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在个人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把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 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学习理论,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实现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转变, 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逐渐达到“自律”、“慎独”的道德境界。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从来都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培养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的个体, 使其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 以积极的姿态投身社会生活, 并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自觉遵守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理想信念作为高级理念和个性倾向 (理想、信念、世界观) , 其形成的基础是一般的心理素质, 其形成和发展服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与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关调查显示, 目前, 在我国约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 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张筱强《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文化建设篇》,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9页) 。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 在决定教育主题与内容、选择教育方式与方法、思考教育技巧与艺术时, 不能不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征, 不能不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结构与心理倾向。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使每个大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为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又要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注重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势, 缩短、消除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 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脉搏, 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氛围,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教育, 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心理上的问题。显然, 成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心理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懂得心理因素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反作用, 懂得心理相通才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懂得牵人以心才能启人以志。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 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应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8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

一、遵循“三个贴近”

一是贴近学生的原则。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家庭环境、生长环境、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道德特征。满足学生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积极需要,贴近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这是思想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

二是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是人存在的基本价值,对生活的感触与体验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根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思想的精髓。教师在教育内容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在教育方法上,要创设浓厚的生活气息,用事实说话,用典型事例说话;在教育手段上,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在教育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社会生活的变化。贴近生活,就是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j]

三是贴近社会的原则。社会是思想道德教育最大的课堂,社会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从而为自己和社会的未来设计美好蓝图。

二、利用“三个载体”

一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开足开齐德育类课程;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本中鲜活生动的教材,通过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汲取教材中思想道德的养分;要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将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

二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校园文化是学生思想道德生成的土壤,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高中生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作用。三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加强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活动等,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组织开展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三、强化“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 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四、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不断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定期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对于中学生的思政教育要抓住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机会,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能只求形式,而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只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掌握多种有效途径,形成合理的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 子行.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葛寒.倡文化育人,加强思政教育[j].当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上一篇:北京市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下一篇:论我国中小机场的经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