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性回归(精选4篇)
传统人性回归 篇1
个体自由与标准流程的均衡, 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19世纪末开始, 企业发展的历史就在“无规矩不成方圆”与保障自由刺激创新的角力间延续。
然而, 放眼望去, 国内为数众多的企业领导者仍旧在继承泰勒和福特的衣钵, 追求知识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的高度简化, 希望能建立起一种以人为机器的“一劳永逸”的标准化体制。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一样:不少中国企业家怀有一种“终极解决方案综合征”。制度被奉为圭臬。在他们眼中, 企业的发展可以是一条完善的自动传送带, 被戴上眼罩的员工在自动传送带上按照设计精密的流程, 对各种问题做出准确反应。在这种逻辑下, 人们与生俱来对于友善和尊重的渴求、对于人与人之间自由交流的渴求、对于人性中的真诚与谦卑的渴求被统统割裂。
如家“快乐工作”五原则听起来平淡无奇:信守承诺、协作和共享、沟通顺畅、公平透明、给予归属感。但实际上, 很难想象, 将一种理念准确传递给全国各地上千家分店的上万名员工, 需要多大努力。操作的真功夫藏在细节中。一位店长在寒冷冬夜让前台员工穿上大衣, 不必遵守着装规范;又一位店长为到上海参加服务标准比赛的员工申请额外假期, 并要求他们坐飞机往返, 由酒店承担费用, 因为这些员工从未坐过飞机。因为管理者总能面带笑容和员工打招呼, 将批评转换为亲自示范, 在员工出色服务的第一时间给予表扬, 员工才拥有了“微笑力”——它不是“露八颗牙”的生硬规定, 而是为顾客带来卓越服务体验的创新能力。他们发现穿鞋打扫卫生会在顾客房间留下脚印, 于是每一次进房间前都会脱掉鞋子;发现洗手间的瓷砖缝用硅胶容易发黄, 影响顾客的整洁体验, 于是通过反复试验, 将硅胶换成塑钢泥。
或许, 终有一天, 那些把员工视为机器, 用奴役来建立帝国的企业会发现:自由, 这个虚无缥缈的词汇, 将会决定它们的命运。虽然在利益越来越成为单一价值的社会里, 回归人性意味着披荆斩棘般艰难, 但我们仍旧有理由希望如家, 或者维基百科或者佳能电子, 都能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 在收获利润的同时收获尊重。
传统人性回归 篇2
回归的人性--罗杰斯人性观之探讨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他在探索对人所特有的研究方式的过程中,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批判科学主义把人等同于“物”,因而把人视为“客体存在的`人”,提出“主体存在的人”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是有着主体性、独特性、整体性的完整的人.
作 者:谢剑虹 XIE Jian-hong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年,卷(期):“”(4)分类号:B84关键词:罗杰斯 方法论 人的本质 客体存在 主体存在
回归本我 呼唤人性 篇3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 巴克 人性“三我一体”结构论 人性引导
《野性的呼唤》主角巴克经历了“万物之王”的宠物狗、机智圆滑的雪橇狗和野性十足的魔狗三个不同的“身份”阶段,完成了由“人性”到“野性”的蜕变,实现了由“狗”到“狼”的转变。人类社会中的巴克实现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性“三我一体”结构论的逆进化,从超我到自我,到本我——狼性的回归。巴克狼性的回归是在人类社会的被迫回归,既体现物竞天择的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杰克·伦敦所处的社会环境迫使人展露本性,而非鼓励实现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作为心理学的理论介绍了人性发展的三个层次,社会对人性的引导离不开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认知。《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逆进化揭示了小说创作的背景和社会环境,同时为人性引导提供借鉴。
一 尊重本性:巴克的超我阶段和社会的教育误导
巴克出生在气候温和的美国南部,那里气候温和。它的主人是一名大法官,在那里它过着悠闲、安逸的生活,“它跳到游泳池里去游泳,或是跟法官的儿子去打猎”,它有“‘十足的王室气派,它在狗群中威严地行走……因为它是大王——是米勒法官领地上所有爬着走、匍匐着走、飞着走的生物的大王,连人也在内”。此时,巴克心理的“本我”——狼性受到抑制;然而“超我”因受道德标准影响,而按照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控制行为。巴克对自己作为宠物的处境和地位很满足并怡然自得,对人类给予的一切充满信任和顺从。即使是被债务缠身的园丁贩卖给狗贩子的最后一刻,它仍然毫不怀疑。因为在它的意识世界里,社会的成员——人比狗高级,巴克——狗必须听从人的指挥,限制本我,遵从道德规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而指导自我行为,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
社会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发展之外,不可否认的有一条: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统治者给予经过筛选的价值观、法治意识和道德标准的灌输,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延续统治者的理念。
杰克·伦敦生活在19 世纪70年代到 20 世纪初,该时期属于资本家最美好的时代。这一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结束,第三次工业革命悄悄开始,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为北方资本主义扩大市场、获得自由劳动力和资本扫清了一切障碍,促成了美国第二次阿拉斯加“淘金热”和“西进运动”,带动了美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文明开始成为美国生活的主体,金钱成为获得社会承认的最重要手段。这一时期被马克·吐温形象地称为“镀金时代”。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贫民和工人阶级最黑暗、最痛苦的时代,资本家、垄断企业肆无忌惮、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社会剥削严重,资本分配和劳动所得极度不均衡。
日新月异的工业革命导致机械操作越来越多地代替人工操作,童工和工人逐渐被机器大生产抛弃。为了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大的剩余价值,对工人受教育情况越来越重视。但是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绝大多数人培养成增值资本的工具。“事实上,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主人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者的安宁和悠闲。”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在几百年来不断变革和改进,但教育目的一直未变,这是资本主义教育固有的本质特征。
温顺的“生物之王”巴克,在主人——资产阶级代表大法官的宠爱下生活在舒适的资本主义温床上,“资本主义文明”和资产阶级统治需求通过教育的引导带给它文明的洗礼,学会了听从人的指挥,遵从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环境,实现了超我的构建,蒙蔽了它对本性的认知。
合理引导人性首先不能忽视对本性的认知,应该在尊重本性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的误导掩盖了人的本性,错失了人认识本性的机会,剥夺了人筛选善恶的权利。这种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本身。“知其然,知其所以为然”,才是教育应该倡导的,而这种倡导就是通过认知本性来实现人性的合理引导。
二 维护公平正义:巴克的自我阶段和物竞天择的社会
巴克自我阶段从被园丁卖给狗贩子后开启,并成为了雪橇狗。离开主人的巴克似乎失去了文明,被狗贩子无情驯化,刚开始驯化时,骄傲的巴克被打得头破血流,终于了解了在残酷的环境中只有强者生存的定律,没有公平道德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要对抗恶劣的自然条件,背负沉重的雪橇,捱主人的鞭子,警惕四周野狗和狼群,巴克的世界里再也没有怜悯和毫无保留的信任。“对拿着大棒的人它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它介绍了最原始的统治的法律,巴克是在生命的半途之中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当它面对这种景象不能退缩时,它就要带着它所有潜伏着的被自然唤起的狡猾来对待它。”南方养成的文明社会的“超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要想生存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绝没有后退的可能。”这是生存的无奈,巴克学会了偷东西,学会了在雪地做窝睡觉,学会了撕咬和狼式快攻的战术,它日渐成长为一只成熟老练的雪橇狗。
杰克·伦敦生于美国旧金山市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很小就开始谋生,当过报童、学徒、装卸工;15岁开始流浪生涯,还曾因流浪被判坐牢,并服苦役;18岁参加失业工人组织的工人军向华盛顿进发;19岁时,他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加入淘金大军奔赴克朗代克地区,然而杰克·伦敦不仅没有发家,还因为旅途艰辛患上可怕的败血症。他在日本工作过,又以记者身份去往英国。成名之后,他生活奢靡,挥金如土,建造豪华无用的狼舍,购置大量田产,养活挥霍无度的家人,最后只能举债度日、举步维艰。杰克·伦敦一生都在为金钱奔波,为金钱所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生经历给他带来了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但同时也点燃了他对生活的激情,培养了他的拼搏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深受新思想影响更有利于他把这些经历和苦难积累成沉甸甸的创作素材,提炼、转化为优秀的传世佳作,积极诠释着对于生命意义及人生哲学的探索、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命本身的讴歌与礼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杰克·伦敦写出了诸多的冒险故事,并提出了对野性的呼唤和回归。《野性的呼唤》帮助我们解读了杰克·伦敦所生活的那个动荡的时代。
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下,无论巴克还是杰克·伦敦都从内心呼唤公平正义的出现,以便更好地维護他们的利益,但是现实只有弱肉强食,原来所赋予的崇高和优美在现实生活中一文不值。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只好适应环境,加入资本主义这个血腥的世界,成为一条熟练的“老狗”。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奠定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获利为目的的,是利己行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了利己最优的办法是利他。“对自己幸福的关心,需要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亚当·斯密的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是基于公平正义的基础,因此,在物竞天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平和正义的需求就如同阳光和空气不可或缺。《野性的呼唤》在呼唤公平正义,这是人性的呼唤。关于公平正义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的引导,而是社会价值和行为结果的引导;所以应包含有效的道德规范,可以执行的法律制度和公平正义的基本共识。
三 精神的构建:巴克的本我阶段和社会的缺失
巴克的本我阶段在雪橇狗生涯中逐渐体现,野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它向往自由,而不是被这些法则所束缚。经过斗争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巴克已经不满足于向环境低头求生存,它开始寻求各种方式去改善它的生存环境。雪橇狗群的首领经常伺机欺侮巴克,巴克尽管想“狠狠的咬它”,但因为没有实力与之抗衡,只能选择厚积薄发、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巴克身上显现出了一种超群的原始兽的本色……它新生的狡猾使它泰然自若,很有自制力。它忙于调节着自己,安心地面对着新的生活。它不仅不选择战斗,而是还尽量可能地去避免这些争斗……”。几经搏斗,最后巴克打败雪橇狗首领,成为了一只让人闻风丧胆的“魔狗”——狼群首领。从南方到北方,从被施舍圈养的顺境到追求自由的逆境,巴克在磨砺中找回失落的本真,激发了本能潜力。“它一面漫游,一面猎取自己的食物,用的是似乎永远不会疲倦的轻松的大步慢跑”,在森林奔跑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力量,这种本能和野性让巴克无意识中体验到生命的快感,展现了生命美和野性美充分结合的完美境界。巴克无数次在月辉下倾听那神秘的声音,“内心激动且精神亢奋,如听不到它时便寂寞和惶恐”。应该说,巴克的回归荒野是一种必然。但由于舍不得离开恩人约翰·桑顿,阻碍了这种必然的实现。巴克蹲在约翰·桑顿的火堆边旁,“身后却映衬着各色的狗、半狼半狗和野狼的影子,催促它、激励它,……和它一道嗅风、一道聆听,给它讲解森林中野兽发出的声音,支配着它的情绪,指引它的行动……这影子的是这样的不可抗拒,使得人了和人类的要求一天天从它身上远去。”最后,桑顿的死使得巴克与人类之间的唯一纽带骤然断开,它一无所恋地奔回属于它的原始荒野,终究彻底摆脱文明世界。当巴克对月长嗥之时,对照呼应了作品的名字《野性的呼唤》,也可以理解是本性的呼唤。
巴克野性的回归是源于对自由的追求,因于桑顿的死亡。巴克最后的主人桑顿给予它足够的尊重和爱,让它成为一条独立的狗,而非依附于人的狗,桑顿和巴克之间的驯养关系如小王子和狐狸的关系,基于互相的精神依托——认同、信任和爱。桑顿死后,巴克与人类社会完全切断了关系,精神依托随之消失。而那些野性的本能再次占据了它的意识,呼唤它回归自然。因此,对人性的引导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构建,如信仰、爱和尊重等。当我们的精神出现荒野,人们的追求自然将体现本性的一面。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数字环境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微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2014167)。
参考文献:
[1] 杰克·伦敦,张勇译:《野性的呼唤》,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胡先志:《从〈荒野的呼唤〉看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 欧文·斯通,褚律元译:《杰克·伦敦传———马背上的水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 列宁:《列宁论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传统人性回归 篇4
普的精神世界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小说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不同人物的多种多样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讲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呈现给读者一个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的精神历程,达到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顶点。
【关键词】人性 枷锁 迷失 回归本真 精神世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一战与二战的影响,被沉郁病态的风格所笼罩着。这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内容悲观绝望,抛弃了理性主义与至善本质的肯定。他们对真理、上帝、爱情乃至人性都提出了质疑,用杂乱随性的叙事方式表达着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精神的痛苦挣扎。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宗教、爱情以及人做出了透彻的分析。通过描述主人公菲利普曲折动荡的成长历程,对人性的弱点以及人性的缺憾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的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枷锁。主人公在亲情、宗教、情欲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深深地枷锁当中,最终又突破重重枷锁,重见光明。
一、母爱的缺失与恋母情结中的迷失与回归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特征以及人性特点,在年龄的成长过程中,人性与情感经过了萌生、发展和成熟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便是在情感中不断迷失而后回归本真的过程。
在小说中,以主人公的童年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童年阶段的人性和情感,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下被认为是恋母情结的产生。主人公菲利普在这一阶段便萌生了恋母情结。在小说的开头,菲利普与女仆爱玛关于母亲去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9岁的菲利普对于母亲的死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母亲是在菲利普早年丧父之后唯一的心灵慰藉。在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情况下,菲利普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完整的母爱,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菲利普对于母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菲利普的恋母情结在母亲去世后才得到了彻底的觉醒。在伯父凯利牧师来接菲利普时,菲利普强烈地要求伯父将女仆爱玛一同带走,爱玛在此时是菲利普仅存在世界上的最亲近的人,与母亲有着同等的地位。但是伯父不愿付给爱玛工钱,残忍地拒绝了小菲利普唯一的请求。遭到拒绝后,菲利普“一头栽进爱玛的怀中,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母爱的缺失给菲利普的童年带来了非常残酷的情感折磨,在之后的人生当中,这一情感阴影
也一直挥之不去,成为青少年时期菲利普心中的一块伤疤。
恋母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到其他对象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菲利普寄居在伯父家时,面对的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伯父伯母因为抚养的责任与义务才将菲利普收养,因此菲利普在伯父伯母那里得不到太多的爱。冷血的牧师每天只知道死板地做祷告,伯母心地善良却胆小怯懦,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爱。菲利普在这个家中没有温暖,只有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空虚寂寞,比同龄人少了很多温暖与乐趣。菲利普每天与伯父在家与教堂之间两点一线地生活,表面上很正常,但是菲利普的内心世界中是非常的痛苦与寂寞的。弗洛伊德理论指出,性欲在人的儿童时期就已经产生,男孩儿的性欲对象为自己的母亲,女孩儿则是父亲。而性欲在强烈的压制下会有更强大的爆发。菲利普母爱的缺失无法得到弥补,对母爱的渴求以及恋母情结就变得愈发强烈。这种欲望的不断增长使得菲利普迷失了自我,本能地去寻找感情上的替代品。因此,在伯父家女仆玛丽安亲吻了菲利普以后,菲利普的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并从此对玛丽安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从此玛丽安的厨房成为了菲利普心灵的慰藉之所,来缓解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日趋膨胀的恋母情结。
人在由童年向少年过度的同时,在情感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恋母情结的突破与转变上。由于无法实现的性爱本能的需求造成的欲求不满推动了这种变化的发生。菲利普在女仆身上无法获得被百般压抑着的恋母情结,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母爱。没有血缘关系的联署导致感情没有自觉性与持久性。在长期的恋母情结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下,压抑着的情绪逐渐转化为其它的形式得到发泄。菲利普后来在教会学校中的刻苦学习正是这种性欲向其他欲求所进行的转变。菲利普通过在宗教中麻痹自己而达到恋母情结的解脱。
二、在宗教信仰中的迷失与突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精神寄居地。而精神情感的建立与构成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菲利普在基督教氛围浓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受到牧师伯父的影响使得菲利普每天都在教堂中进出,而在家中的伯母也经常给菲利普讲解《圣经》中的故事,观看圣经有关的画册,并要求菲利普背诵《圣经》。再这样的环境下,菲利普渐渐认为基督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信仰上帝是自己的义务。他坚信神灵的崇高性,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随后,菲利普非常自然地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励志成为一个忠诚于教会的终身为教会做贡献的有为青年。进入教会学校之后,菲利普发奋学习,以自己聪明的头脑与不懈的努力达到了优异的成绩。按照这样的节奏,进入牛津大学神学院进修便是菲利普之后的路,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实现的梦想和伯父的期望。向宗教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的理想。
在这个阶段,宗教成为了菲利普用来弥补母爱缺失的空当而找到的发泄口。恋母情结在宗教信仰中得到了压制,菲利普在宗教之中寻找到了新的精神依托。他狂热痴迷地信仰基督教,将经书读得烂熟于心,并进入了读经会来显示自己的虔诚。在菲利普读到圣经中“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21节)这段话之后,学校牧师碰巧在随后的几天将其作为了布道的题目。菲利普在认真地听完牧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段话正如在说自己一样,随后他又对这段话反复地诵读,却无法想出这段话中所隐喻的内容。在圣诞节回到家中以后得到了伯父的回答:诚心可以移山。听到这样的回答,菲利普对上帝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相信上帝是万能的。“宗教以欲望的世界代替现实世界,以盲目的顺从代替理性的判断”。菲利普在之后的每一天晚上都竭尽全力地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在开学之前治好他的瘸腿。菲利普一直坚信通过虔诚的祷告便能够感动上帝,让万能的上帝帮助自己。他幻想着自己穿着新靴子,在足球场上尽情地奔跑。在开学的前一晚,菲利普兴奋得几乎无法入睡,并在寒冷的夜晚全裸进行最后的祷告以示虔诚。结果显而易见,菲利普的瘸腿并没有变好。菲利普非常失望,希望伯父给自己一个解释,为什么自己如此虔诚地向上帝请求某件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伯父只是告诉他因为还不够诚心。菲利普觉得这是非常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论自己多么虔诚都无法接近上帝。菲利普对伯父与上帝都失望至极,觉得自己被骗了。
菲利普对上帝的虔诚信仰遭受了现实毁灭性的打击,从那以后,菲利普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不再去做祷告。愿望的破灭让他开始意识到宗教的虚伪,身边的伯父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表面上是正人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个自私自利的守财奴。教会学校中也充斥着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同学对自己缺陷的瘸腿的冷嘲热讽和折磨蹂躏,朋友的背叛,都对宗教教义所说的仁慈博爱做出了否定。这种种的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使得菲利普萌生了“人何必非要信上帝”的想法,然后果断地放弃了宗教这条衣食无忧的平坦道路,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人生不能交给上帝决定,对伯母的哭泣哀求也熟视无睹,决心与宗教做出永远的决裂。此时的菲利普已经从宗教中找回了自我,不再迷失。在拜托了宗教之后,菲利普不在感受到束缚,感觉到了无牵无挂的自由。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幻觉。虽然菲利普抛弃了宗教信仰,但却保留了宗教中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成为了此时的菲利普精神世界的核心。在上帝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菲利普将道德准则作为生活的中心,将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生活的意义,同时善待他人,不去伤害他人。这种道德观在菲利普的心中根深蒂固,不需要上帝来做履行的见证人。弗洛伊德曾说过
宗教幸福违反人类的本性。宗教利用人类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做出靠不住的承诺。菲利普在打击中获得了对宗教的清醒认识,及时地结束了对宗教的狂热念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不再依靠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脚踏实地地依靠自己活下去。没有任何宗教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自己适合的信仰。
三、在情欲中的迷失和回归
弗洛伊德想人在青春期中努力的要摆脱来自父母的束缚,只有成功的摆脱了这种束缚,他才能像个成年人一样真正的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男孩而说,性的欲望从母亲身上转移到了别的目标上,从外界找到一个真正的实际的对象。在经过努力与斗争后,飞利浦终于成功的离开了他的伯父和教会学校,他来到了德国并学习起德语。在他租住的公寓内,有几个年轻而且漂亮的小姐,飞利浦经常被邀请和她们一起散步,已经十七八的他常常会激动紧张得不知所措,脸上也总是挂着红晕。他自然自语的说从没和哪个姑娘打过交道,这些让他感觉到如此的幸福和刺激新鲜,因为在这是在他以往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景。他朦胧的感觉到自己喜欢和年轻的姑娘在一起,但是爱的对象却还不太明确。这算这样,他性爱的对象已经成功的母亲那里转移到了其他的异性身上,这就标志着他已经从少儿时期过渡到了青春期。黑德维格小姐什么执着的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凯奇利毫不避讳的和一个中国男人出双入对,到最后竟然一起私奔了。年轻人的心在这些浪漫的刺激的爱情故事中熏染着,他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所以,幻想和被投射了情感的真实愿望就构成了爱欲。但经历的特殊(孤儿,坡足)使他感到自卑,这也就让他形成了一种懦弱胆小的性格,但是他又十分的自尊自爱,这些都决定了他在追求爱情上的非主动性。同他一起从德国回来的年龄上同他差几乎一半的威尔金森小姐主动向他表达爱意的时候,他又高兴又兴奋,尽管自己并不喜欢她,因为她和他想象中的爱人相差甚远,但是她的多情使他难以抗拒,他抗拒不了那种对异性的渴望和想要偷食禁果的念头,所以他对她逢场作戏,强迫自己去吻威尔金森小姐,装出一副和他极不相符的多情形象。后来他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危险性,才匆忙收场。到巴黎学习绘画时,又先后认识了普赖斯和诺拉,前者的脾气十分暴躁,却对飞利浦用情深深,尽管他不喜欢,却不忍心拒绝:而后者给予他母亲般无私的爱,他不爱她,可是他却很喜欢她。可以这么说,在青春期到成年人这段时期内,飞利浦一点都不缺乏对性爱的体验,这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他却没有遇到过能使他心灵触动的爱情故事。
人在青春期内,对于性的骚动是无可避免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对异性十分敏感,甚至要在异性的身上完成性的宣泄。爱情的最初表现就是情欲,疯狂的情欲也许会与爱情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癫狂的程度。理想的爱情在飞利浦眼里就是一个拥有紫罗兰色大
眼睛的姑娘,她的皮肤就如同石膏般雪白,他想象自己的脸埋在她就像波浪般浓密的褐色头发中,该是多么的幸福。而在伦敦遇见女招待员米尔锥之前,他的爱都深深的保留在内心深处。飞利浦终于尝到了一见钟情的神奇滋味。他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她也不是他心中理想的对象,但是她身上的高傲和冷漠,无礼和鄙视竟然激起了飞利浦对她疯狂的爱欲,他失去了理性,没有了尊严,一边骂着她没礼貌的狗婆,下决心再也不见他,一边却不能控制的去看她,当又一次受到冷遇,他像自己保证今后不会再来看她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就有鬼使神差的出现在她面前。她的一举一动都控制着他,使他的心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这种不平等的爱,在每一次的折磨之后,就又上升一步,对自己的打击也就更深了一层。这就像瓦西列夫说过的单恋就是从内部烧尽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给人造成了隐形的伤害,使人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了自信。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自从遇到了米尔锥,飞利浦的自尊和自卑就像两条吐着邪恶信子的毒蛇啃噬他,他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种单恋的痛苦影响了他在医学院的学业,迟到,旷课,不及格;父母留下的遗产也被他花个精光。更为严重的是,他连最基本的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业随着这种单恋的情况丧失了。米尔锥脚踏两只船,对感情很不严肃。他抛弃飞利浦,和一个德国男人结了婚,结果有了身孕的她被丈夫抛弃,又回过头来找飞利浦;而飞利浦却一点都不计较的收留了她,为了她的生产和养育孩子倾尽了所有,还欠下了债,而米尔锥却同飞利浦的一个同学私奔,后来花光飞利浦的钱的她又回来投奔飞利浦,最后她沦为街上卖身的妓女。他了解她的弱点,但他却不能自已,他深陷在痛苦的深渊,没有一点幸福和快乐,来到他面前的只有一个有一个的灾难。这些都说明他对她的情愫只是疯狂的情欲,这不是爱情。因为不管结局如何,爱情都会使人感到愉悦。而情欲带给人的只是痛苦。
欲望是不可能总是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的,必须要得到缓解。而爱的理智,就是缓解这一欲望的有效方式,也是超越精神情感的一种方法。所以,让欲望进入主体的自身结构中并加以理性的控制是缓解欲望的良好策略。
四、在经历一切之后回归本真
在经历了一次一次的痛苦与困境,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的过程中,菲利普超越了一切,变得成熟并且理性,获得了纯粹的灵魂,回归了本真,并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道道的枷锁,有些源于人的本性,有些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宗教、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人的精神与人性的成长与成熟会受到这些枷锁的影响。只有在挣脱这些枷锁之后,才能找回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幻想中的自己,回归本真,达到人性的至高点。菲利普在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以及各种非道德主义的引导,建立起了为所欲为的行事准则,但
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虚无。最终菲利普在一块破旧的地毯中领悟到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这样的虚无主义思想给菲利普带来了重新生活的信心。人生是无意义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生活抱有恐惧的心理。所有的苦难与折磨都可以忽略不计。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只不过是和地毯上的错综复杂的图案一样的装饰品罢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与幸福都是人生图案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菲利普超越了一切,也放下了一切,在回归本真中寻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真谛。菲利普告诫自己要微笑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包括幸福与不幸,枯燥与多彩,温暖与残酷。只有接受生活的一切才能达到人性的最高点。
毛姆在在最后的时候,让飞利浦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坚持存在主义的文学大师萨特也一直考虑人存在的问题。他在否定了传统之后,给人的出路就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这就比毛姆的不自由更上了一层楼,但正是《人性的枷锁》这一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传统向现代过度中的无奈和痛苦。传统与现代是天生的一对,现代是从传统中衍生而来,所以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毛姆的作品还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国家就如同个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今天的高度文明,也是经历了无数的裂变过程。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所在。
【参考文献】
【传统人性回归】推荐阅读: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回归05-10
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11-05
人性的缺点 人性的优点08-12
人性反思07-19
人性关注05-09
人性主义05-15
人性之美06-22
人性意义07-14
人性本质07-26
人性超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