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内涵视角

2024-10-29

人性内涵视角(共7篇)

人性内涵视角 篇1

一、节俭的精神是从人类的价值追求中迷失

在现代工业文明以前的物质匮乏的时代, 几乎所有的文化和宗教都宣扬人生一世应当克己、节俭, 只有这样才能在身后进入一个理想的极乐境界, 圣经中叙述的那些城市的灭亡往往跟居民们的骄奢淫逸息息相关,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节约, 所谓“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但在现代工业文明到来之后, 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消费更多的物质被认为是好事或必需的, 这样才能刺激工业生产的发展, 而工业生产的目的反过来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所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人们对物质的贪欲成了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浪费和奢华成了时髦, 节俭成了陈旧的历史。但这种以满足人们物质最大丰富的欲望为动力的人类社会经过近几百年的发展, 现在才发现我们的环境被严重摧残了, 我们面临的是物质过度繁荣之后的生存危机, 这个时候有识之士才出来呼吁“STOP”, 我们要打造“节约型”的社会, 要缩减对能源的消耗, 压抑对物质的追求!于是, 世界各国开始注意放慢向自然无限制掠夺的脚步, 但这种“节约”的呼吁只是出于功利的考虑, 着眼于人类作为物质存在而面临的困境, 有几个人去反思“节俭”本身所具备的精神内涵以及它对人的内在人格的塑造或改变呢?那种快意于物质的满足而轻视“节俭”的风气并没有因此停止蔓延, 因为人们并没有从内心重新接纳“节俭”这种古老的信念。

二、节俭对人格的塑造

作为教育者, 要把“节俭”的精神在塑造个人的人格内在和其物化的人生外在中的意义告诉给受教育方, 让他们自觉地接受这种精神力量的约束和激励。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 节俭的意义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

1.节俭让人保持独立和自制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崇尚节俭, 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或者社会资源, 其目的在于节制欲望, 约束不必要的消费, 摆脱对物质欲望和对物质本身的依赖, 避免人性的物化。我们在将自己的力量对象化的同时, 对象的力量也会投射到我们的身上, 物性也会向人性渗透, 如果人变成了物化的人, 我们就会用对待商品的逻辑来看待人。人们的社会角色也会逐渐褪色, 变得越来越只是与物质相对应的纯粹的消费者。而与物质化相对应的是节俭, 节俭使人们保持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 而不至于沦为物质的奴隶, 同时也是维系社会基本人伦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之一。

2.节俭培育大爱之心。节俭让我们珍惜已经拥有的物质, 同时也珍惜他人的劳动, 在情感上滋生体谅之心。节俭在物质上的结果是降低了物质上的消耗, 减少了经济上的支出, 对于一个生活上来源于父母的劳动收入的学生来说, 它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而在这种行为的背后, 体现了行为者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关爱之情, 也意味着其在精神上已经有着充分的自尊、自知, 没有“食人之肥”的依赖和麻木;在其生活中, 往往比其他人更有同情心, 更懂得照顾家人和朋友, 也懂得适时接济他人。

3.节俭孕育开拓之勇。节俭本身就是“自己创造”的原动力——没有依赖, 只有积聚自己的力量去开拓未来。那些真正创造了物质财富的人, 往往不是真正追求最大化占有物质的人, 他们的原动力是开拓和创造, 而不是实现一己之物欲, 这就是为什么当他们真正富有了, 在个人物质生活上却始终保持着简朴, 他们的财富并没有过多的用在个人享受上, 却花费在事业的开拓扩大上了, 而且广行慈善之举。相反, 那些沉溺于物质享受中的人, 却因为人性被物化了, 变得庸俗、懒惰、依赖、人生缺乏目标, 根本没有创造的理想和动力, 最后连他们所追求的物质享受也被消耗得精光, 真正沦为物质的奴隶。

三、节俭教育在大学中如何铺展之探讨

要让节俭之风在大学校园中盛行, 必须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把勤俭节约当作一种校园文化来抓, 与教学齐头并进, 而不是重复走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的老路, 需要认识到:如果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那学生的奋斗精神、学习面貌自然会随之焕然一新。真正让节俭之风在校园中铺展开来,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若干方面来努力:

1.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倡导节俭文化

这是铺垫和前奏, 多种手段同时进行。动用学校各级学生组织, 在校内展开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这看似老套, 其实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节俭之风沉睡已久的校园, 是需要作这种唤醒或启蒙的工作, 让节俭的观念深入人心。具体来讲,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这样的倡议活动:

(1) 校学生会组织开展全校性的以节俭为主题的辩论比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 让各个院系学生都参加, 这能起到最广泛的宣传作用。

(2) 开办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主题的一系列讲座, 引导学生形成节约消费、合理消费、艰苦自律、勇于奋斗的观念。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学问, 它涉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一系列学科, 学校应当开办关于消费的讲座, 帮助学生提高辨别力、评价力, 懂得理性消费, 并且追寻创造的快乐。

(3) 在对新生的两课教育中, 组织老师强化勤俭节约的教育, 可以增加相应课时量。

2.建立一系列节俭考评制度

(1) 设立学生勤俭监督委员会。由学校、学生会牵头, 辅导员配合组织, 由各班选举或推荐学生担任监督员, 在学生宿舍各楼层设立固定监督岗位, 监督员每日在食堂、校园各区域内进行巡视, 对浪费行为予以制止, 并定期将各个集体组织的节俭情况进行评比, 开展勤俭宿舍、勤俭楼、勤俭班集体、勤俭个人等评优评先活动。对于有浪费行为的学生, 采取针对性的责罚措施, 如通告院系进行训诫, 或减扣操行分。

(2) 将勤俭节约情况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的一个指标, 对于惯于高消费、经常有浪费行为的学生应当降低其评分。

3.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营造健康的消费文化氛围

学生的生活习性往往是受环境影响形成的, 校园内或者学校周边如果处处都是娱乐场所, 酒吧、网吧、舞场、饭店, 那么就会吸引一些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到场消费, 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也会心向往之, 如此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娱乐消费负担,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消费氛围, 必将导致学校培育学生养成节俭风气的良苦用心销毁殆尽。所以学校一方面要禁止在校内建造高消费 (相对于学生) 的娱乐场所, 建设非盈利性或低盈利性娱乐场所, 另一方面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取缔校园周边的非法娱乐场所, 限制娱乐性经营实体在学校周边开办的数量。

四、结语

节俭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美德, 它对于高校学生精神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在对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多方位性, 同时从教育的长远意义上看, 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未来社会伦理体系的优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 节俭这种传统美德逐渐被过度追求物质生活所替代, 而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当代社会, 它应当重新被放回其应当所在的崇高的伦理位置, 强化对大学生的节俭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多方位意义, 有助于其自制、独立、博爱、责任感、创造力等多种素质的发育。

关键词:大学生,节俭教育,人性内涵视角,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虎林.当代人格危机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14-16.

[2]高德胜.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 :1-5.

人性内涵视角 篇2

窃电是违法行为,违章用电或者用电操作不规范会导致用电安全事故。作为防范、制止这些行为的用电稽查工作,意义在于防止国家资产流失、维护用电秩序、保障用电安全。用电稽查人员在处理窃电及违章用电事件时,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究行为艺术,其中人性化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手段,其内涵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人和”为先,真正体现服务意识

电力稽查工作的对象是窃电、违章用电或者用电操作不规范客户,是执法行为,客户面对检查本身就有抵触情绪,如果再实施罚款处理,抵触情绪更强,有时候甚至会对稽查人员形成对抗,表现为不交罚款,撒泼耍赖,聚众生事,更会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形成不良心理影响。因此,电力稽查中的“人性化”管理首先要考虑到“人和”的因素,不仅对当事人进行《电力法》和《电力监管条例》的宣传讲解,更应该对周围群众进行这方面教育,让大家认清窃电和不安全用电行为对自身和周边邻居的危害,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窃电和不安全用电的实施者自己感受到来自周围群众的压力,从而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人和”为先的原则就是服务意识的最好体现。

案例一:2007年3月,振安区楼房乡供电所用电检查人员发现某客户窃电。笔录时这家女主人以不懂用电操作规程,不具备操作能力为由拒不承认窃电行为,而且撒泼打滚胡闹,煽动周围群众仇视电力稽查人员。围观者越来越多,工作人员请来村负责人,带领围观者来到挂接点,现场讲解窃电事实,并讲清了此行为对下线设备、周围住房造成的安全危害。了解真相后,村民纷纷指责窃电者,窃电用户迫于群众压力,不得不接受处理。为进一步巩固这次用电宣传的效果,稽查人员散发了随身携带的用电知识手册,受到村民欢迎。该事值得借鉴之处在于赢得了“人和”。

2“人性”为本,注重服务价值辐射

“人性”是人人都具备的情感因素,通常以同情心和个性化关怀为主要表现形式。在电力稽查服务过程中,“人性”尊重与关怀会使违章客户体会到执法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化硬性执法为细节化服务,这样就会使客户受到感化,心悦诚服接受检查和处理。因此,电力稽查不仅仅是简单的执法行为,也是一个与客户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

“人性化”服务过程中,主体实施者是电力稽查人员,检察人员如果从客户的角度切实考虑客户的需要,主动实施温情关怀,把执法与关心体贴结合在一起,那么,作为被动接受检查的客户就会有受到尊重和关心的感觉,那么也会相应地对执法者“投桃报李”,对自己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电力稽查工作本质上实现了执法服务价值的进一步辐射,服务的后期光环效应得到落实。

案例二:2008年春天,振安区同兴镇供电所员工发现一处明显的挂接窃电。挂接方法毛糙,接头处理简单,安全堪忧。进入窃电者家中,户主不在,家中仅留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工作人员对隐患进行了处理,与老人攀谈,临行还反复向老人交代安全事项,并拜托邻居关照。5天后户主回来了,立即去供电所接受了处理。整个过程中,检查人员人性化服务方法得到居民称赞这里,情感因素是稽查人员找到的可以与客户共通的“点”,以情感人,得到客户认可的服务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人性”为本的服务才能深入人心,它会使服务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3“人道”为主,创造服务软性环境

所谓“人道”,是指稽查人员对客户和自身有一个正确认识,注重稽查工作程序的逻辑性,真切执法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在此基础上面对蛮不讲理肆意妄为的客户,一方面要进行教育与感化,另一方面也要有明确的是非原则,对不良行为绝不姑息。这就要求执法过程一定要注意细节处理,不能因为工作不到位而给客户留下可乘之机。

案例三:2004年夏季,振安区金矿供电所工作人员查实某厂有窃电行为。他们见客户已经默认,认为事实清楚,当时手边也没有相机和笔录纸,便没有现场照相和进行笔录签认。两天后,在进入实质性处理时,客户不但矢口否认,还以事实不清拨打投诉电话。后来,经深入调查取证,客户不得不承认了窃电事实,但是也给稽查工作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针对这件事,电业局专题进行了电力稽查程序培训,尊重与相信客户是执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服务理念,但是“人道”的处理方法应该体现出理性和最基础的存在逻辑,即按规程处理现场,必要的证据应该形成链条,细节不可或缺。

所以,“人道”是强调服务过程中在尊重信任客户的前提下对证据的合理处理,宽以待人中不能忽视细节。执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那么,电力稽查就应该在尊重客户的前提下注重缜密的工作程序,实现“法”的严肃性与“情”的宽容性相结合。

4 结束语

上述三例,有成功之处,也有败笔,它们对用电稽查这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有可借鉴之处。用电稽查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稽查本身是执法行为,必须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及强制力,同时,稽查过程中的温性关怀也会使稽查活动透出法律之外的“人性”意义,宽严结合,刚柔相济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为此,必须加强稽查人员人文与专业素养,特别要培养稽查人员的人际交往与口头表达能力,实现执法与沟通的紧密结合,使电力稽查工作收到最佳效果,为电力企业和社会增加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鹏.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J].江西化工,2007,4.

[2]卢振宇.加强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6,09.

人性内涵视角 篇3

人性的矛盾本源破坏着人类所存在的社会的正常秩序,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法律肩负起来的责任和意义重大。人性的冲突作为法律起源的重要基础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人性和法律起源结合的基本内容

法律的产生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有机形成的, 它涉及的是一个法学理论问题。但是由于选定的不同视角来研究和分析法律的起源所得出的结果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版本, 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人性冲突为主要视角去研究法律起源的人性分析, 一方面研究人性与法律起源的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 根据所得到的启示去判断法治社会的未来发展如何[1]。

自古以来, 为了进一步避免人性上的冲突就要采用一种规范化的行为内容去调整社会行为, 这样才能让人类慢慢进入井然有序的正常生活中。人类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存在。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 法律就是人的根本需要物, 在人性和法律的联系中, 我们不难看出人是法的主体, 法是人的客体, 法律可以满足人们在发展中的直接需要[2]。

三、人性的概念和组成

人性是由“人”和“性”两部分组成的词汇, “性”指的是前面“人”所带有的属性, 所以人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的基本属性。人性是人天生固有的属性, 它包括基本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般都是通过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表现。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人是从自然界派生出来的特殊群体, 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人类社会。人的社会属性指的是人类受到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等内容上的制约的属性。人类的社会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受历史影响时刻变化着的内容。

四、人性冲突让法律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品

( 一)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之间的冲突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有序性和人的物质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 人类的社会生活往往受限于自然需求, 社会关系是由人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内容。同时社会属性也制约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需要通过社会属性得以表达。有时候人的自然属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属性的发展。人的自然属性往往体现着人的需求, 而人的社会属性则进一步规范着人的这种需求必须以规定的限度和方式去实现, 但是人的自然需求常常会超过社会属性的要求, 于是这种矛盾便一点点激化而成。法律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间的冲突, 它同时也是在规范着人身上的各种属性关系, 法律对于人性冲突的调控往往是人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

( 二) 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的冲突

这两种属性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人的精神属性一般包括追求自由性、求知性、自觉性等等, 这些都是人的精神属性所要求的。人的精神属性一旦产生就有自己的独立性。社会的稳定对于人的精神属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人的社会属性往往制约着人的精神属性, 而人的精神属性中的自觉和自由等追求的趋向又在制约着社会属性的范畴内容。

( 三) 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之间的冲突

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人的精神属性中的求知性和自由性等等内容一般会超越自然属性逐步引导人性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但是人的精神属性往往会受到自然属性的严重制约。法律在关注自然属性实现的同时也为精神属性做了一定的物质铺垫[3]。

五、人性在社会中的冲突

( 一) 个体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冲突

人性的冲突在不同人身上的体现往往存在着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人的社会属性一般都是人的共性特征, 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和一些所经历的事物所造成的影响的不同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 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处事风格也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这些社会关系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人的社会属性所表现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在阶级利益方面, 但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就会促使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进一步激化。

( 二) 社会与个性间的冲突

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冲突指的就是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形式的总值。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它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在社会丰富的内容下个体才有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的意义, 社会对于人的个体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这种个体的利益往往也会与群体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对立关系, 只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4]。

六、结束语

人性的冲突和法律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地规范人性的具体内容是法律的重要职责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违背人性的法律所存在, 同时也不能放任没有法律制约的社会所存在。

摘要:法律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本文将以人性冲突作为视角去分析和研究法律起源方面的人性分析内容。

关键词:法律起源,人性分析,人性冲突

参考文献

[1]伍小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 2014, 22:44+46.

[2]付印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艺术科技, 2015, 07:210.

人性视角下的学生观系谱研究 篇4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以下两个层次的认识标准,力图解决以往在学生观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层次,人性假设。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对人性的不同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同样,对学生天性的不同预设,就会导致不同的学生观取向。但这是不够的,它只提供了一个起点,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进一步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来自不同的教育目的或者培养目标。

第二层次,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总是在社会(包括宗教理想)和个人这两极之间摇摆,因此可以分出三大类:个人本位(以卢梭的“自然人”论为代表)、社会本位(以中世纪的“原罪论”为极端)和中间路线(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典范)。

人性假设可以有不同的维度(比如善恶、工具、经济、关系等),考虑到通用性并兼顾课题特点,本文选取“善恶”维度,将历史上的学生观归并为五大类:性恶观、性善观、性兼善恶观、性非善恶观、性超善恶观。

一、性恶观

持这种学生观的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坏的甚至是有罪的,所以教育应该去恶长善,才能培养符合某种价值标准的人才。其代表有以下三种。

1.“原罪”论

中世纪的教会教育提出的“原罪”论,是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它认为儿童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应该“赎罪”、“禁欲”。他们把儿童看作是“上帝的羔羊”,教师可以上帝的名义随意处置,儿童却没有权力反抗。

“原罪”论建立在一个虚妄的假设之上,把儿童当作被动的物体,完全蔑视儿童自身的存在价值。难怪夸美纽斯要把这种教育称作是“儿童的屠宰场”。

2.“烈性”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不驯服的烈性”以及“率直的欲望”,以致经常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因此必须严格管理,必要时可运用威胁、监督、命令、禁止和体罚在内的惩罚措施。

赫尔巴特虽然也注意到了儿童是“特殊的个人”,并在其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中给予了应有的考虑,但其“烈性”论在强调教师的权威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难怪后人把他视为“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遭到杜威等人的猛烈抨击。

3.“善伪”论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荀子·性恶论》)。因为人生而俱有“好利”、“嫉妒”、“好声色”等不好的情欲,所以必须通过教育,才可以使人“改恶从善”,形成优良的品德,成为有修养的君子。除此以外,他还注意到环境的影响作用,重视“注错”(措置),重视“居必择乡”等[2]。

“善伪”论非常注重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按黑格尔的说法,这种认识显然比性善论者深刻,因此更有利于社会人的培育。但是它在强调后天塑造作用的时候,容易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和思想的容器,造成对学生天性的压抑,不利于培养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观点在我国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成了老师打压学生的口实。

二、性善观

持这种学生观的人认为,人的本性是很好的,而使它变坏的原因是由于后天的环境阻止了它或者扭曲了它,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是小心培植早已存在于儿童心灵中的这份善性,让它发挥出来就可以了。由于教育目的不同,其主张又不尽一致。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1.“自然人”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3],是腐败的社会使人堕落,对儿童产生恶劣的影响。在卢梭看来,儿童就是儿童,儿童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教育应顺从儿童的天性,进行自然的、自由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自然人”。

卢梭站在“自然人”的立场,崇尚自然,反对封建教育,这对于解放儿童,解除传统宗教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束缚,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自然人”论难免有“遗传决定论”的嫌疑,也有把教育生物学化的倾向。

2.“儿童中心”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的措施应围绕他们来组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次要地位,是以咨询者和辅导者的身份出现的[4]。同卢梭一样,杜威主张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实施自然的、自由的教育;不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反对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儿童从生活中、从活动中学习,让他们去适应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

“儿童中心”论是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的对立面出现的,它重视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经验价值,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增长知识才干,反对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这些主张都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可是“儿童中心”论也未免矫枉过正,不注重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轻视教师的作用,削弱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3.“放心”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四种“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告子上》),皆非由“外铄”,乃“我固有之”(《告子上》)。而教育就是发展人的这四种“善端”。他还认为,人生来就有不思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尽心上》)。因此,教育(主要是德育)只不过是“求其放心”、“存其心”、“养其性”而已(《尽心上》)。

这种学生观看到了儿童先天就有的巨大潜力,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儿童不可能不受后天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也不可能制造一个纯粹的象牙塔把儿童与社会隔离开来。

三、性兼善恶观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性既非纯粹的善,也非纯粹的恶,而是善恶兼有,教育目的就是扬善抑恶,造就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才。其代表有董仲舒的“性情”论和康德的“理性”论。

1.“性情”论

汉朝的董仲舒不仅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三品说”),而且还把与生俱有的素质分作性和情。人性兼有善恶两个要素。所以,他十分重视教育,把受教育者之性看做是泥土,看做是金属,把教育者之教看做是陶匠之塑和冶匠之铸[5]。

“性情”论看到了学生天性的发展潜力,并把这种潜力的实现看做是后天的事,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但是它把这种天性判成善恶两端,从而达到抑制恶性、发展善性的目的,就过于主观了。

2.“理性”论

康德的“理性”论认为,儿童的本性中,除了有善的倾向之外,还有一种动物性冲动。这种动物性的冲动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个无理性的人,这是不符合人的本质的。他说:“所谓教育指保育(儿童之养育)、管束、训导和道德之陶冶而言。”[6]

“理性”论强调人的理性的重要性和规则的权威性,强调管制学生的合法性,强调普遍存在着一个永恒的人性和人的最好价值理性即“善良意志”,这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教师的中心地位。按现代人性论的理解,人性不是单一的理性,而是多元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复合体。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理性,而且要发展人之非理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教育对象是理性的人,更要认识到教育对象是非理性的人,学会尊重学生多元的思想、情感和认识。

四、性非善恶观

这种学生观不从善恶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要么把儿童的心灵视为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要么把儿童的心智当作机器,彼此的区别只是多出或缺少了某些因素(或元件),因此教育不过是往上面添加一些内容罢了。著名的代表是“白板说”和“时钟”论。

1.“白板说”

“白板说”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来的。“白板说”把人出生时的心灵比作一页“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的白纸,观念和知识都是来自后天。由此出发,洛克认为,人人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赋有同样的能力,因而人人都有平等享受教育、平等成长的权利,任何人在教育上都不应有特权。

洛克的“白板说”是对笛卡儿天赋观念论和中世纪“原罪说”的直接否定,有研究认为,它也是卢梭所以能够成为儿童的发现者的教育史前提,可见其在教育史上的进步意义。然而,“白板说”在否定天赋观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已有的认知选择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给忽视了。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基因学的发展证明,人天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白板说”把学生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贬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2.“时钟”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认为世界及人都是按机械的原则安排的,就像一座时钟,“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由此出发,他把儿童从伶俐到心智低弱分为六类,并认为,儿童“性格的差别只是由于自然的和谐里面多出了或缺少了某些因素所致”[7]。

这种观点的突出特点,强调整体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就教育而言,其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规则、适合世界运转的一个齿轮或者一个部件。这样,它必然无视学生无限多样的个性,轻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教育也变成了一架机器,只有规则和物,不见生命和人。

五、性超善恶观

这应该是教育在反思传统、适应现代社会的背景上,超越人性的善恶假设而达到的一种崭新境界。这种学生观认为,先天的人性不存在善恶问题,而是如何创设条件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它们归并成三大类:唯智论、主体论和个性论。

1.唯智论

唯智论是建立在近代科学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知识(主要是科学知识)和智力的重要性,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在国内,过去的应试教育被人们斥为“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在国外,布卢姆的差异教学理论因关注智力上的个别差异,影响较大。他所谓的个别差异仅仅是学习上的个别差异而不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可以观察、预测、解释和改变的现象。因此,他要求学生达到的是智力上的统一结果而不是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8]。

唯智论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在科学至上的年代曾盛极一时。但它是建立在学生片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忽视了先天提供的多种可能,认为那是很难捉摸的;贬低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价值,因为那不符合知识的标准。

2.主体论

当代教育中流行的主体论,主要思想来源是现代的人本主义。它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退到“助手”或“仆人”的位置。这有点像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两者的区别是:“儿童中心”论强调活动,看重经验,主体论更关注学习,侧重知识;“儿童中心”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人物,而主体论学生几乎成了世界的中心和主人;“儿童中心”论是对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颠覆,而主体论是对唯智论片面发展观的超越。

主体论看到了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高扬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价值,从而把学生的地位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但是,主体论往往过了头,导致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僭越。

3.个性论

这一学生观起源于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人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作为可以自明的存在者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他没有什么统一的和固定的本质,人是他的生活世界的造物,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行动着的自我创造者,要了解人,必须了解他的整个生活。因此,个性论立足于“个人本位”,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整体性和能动性,把他们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特殊个人,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要。

个性论不但考虑到了学生作为人的完整价值,而且把人放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世界中,因而看到了人的生成性、变化性和创造性,从一个新的视角还原了主体人的存在意义,解决了人与物、人与人的对立问题,有利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由于他只关注到了整体当中个体的特殊性,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种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除了尊重可能就是放纵,对个性毫无办法,教育被堵在个性的门外。按福柯的说法,因为教师只看到了学生的“半张脸”,他的另一面还埋在“个性”的黑箱当中。

参考文献

[1]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5 (5) .

[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37.

[3][法]卢梭著.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美]杜威著.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10.

[5]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16-317.

[6][德]康德著.康德教育论.瞿菊农编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6.1.

[7]戴本博.外国教育史 (中)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44.

人性视角下的贾宝玉形象探析 篇5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人性,自由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个性、最富有特色的人物。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可以看到他拼命地想挣脱传统封建道德的束缚, 顽强地与那些压抑人性的罪魁祸首抗争, 内心有着对个性自由的憧憬。但是,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中, 贾宝玉的自由意识必然会受到批判, 尤其是他的父亲贾政, 还有宝钗、袭人等恪守封建礼教的人, 但是贾母这个原本最大的批评者, 由于对孙子的喜爱, 反而成了他人性发展的保护者, 还有其他那些有着自由个性萌芽的女性。由此可见, 宝玉的身边充斥着批判者和保护者两大力量的对抗, 宝玉的人性将何去何从?最后, 他以出家的方式为自己的自由人性找到了归宿, 这又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一、贾宝玉的自由意识

贾宝玉的叛逆最明显的便是他的女子观念, 封建等级制度下, 男尊女卑, 女子是男子的附庸, 而在贾宝玉眼里女子却是世间最美好的人物, 他甚至将女子称为“人上之人”, 这完全将封建的男女观颠倒了。除此之外, 他最唾弃的是“四书五经”, 喜欢看那些有着自由个性萌芽的小说和戏曲作品, 禁锢思想的经书与他活泼的个性是水火不容的。作为贵族子弟的他, 竟然“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 但又和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交往甚欢, 尤其是在别人眼里不屑一顾的戏子。当然, 他的叛逆最精彩的便是与林黛玉的爱情, 他和林黛玉完全抛弃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追求自由爱情, 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由恋爱。贾宝玉, 这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使者, 努力地冲破封建制度的魔障。

二、自由的批评与保护

贾政是一个死守传统封建礼教的士大夫, 对于宝玉, 自然是让他读书做官、报效朝廷以显扬家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贾政忠实地按照统治阶级规定的人才模式培养儿子。让他出乎意料的是, 宝玉周岁只抓“脂粉钗环”, 贾政对此大怒, 断言“将来酒色之徒耳”, 从小就对宝玉大不喜欢。为了让宝玉走上自己认为的正途, 对其不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但批判方式只有一种———非打即骂。这对极富叛逆性格的宝玉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贾政的暴力教育发挥到极致的, 便是第33回宝玉挨打, 琪官儿事件与金钏儿事件让贾政的希望跌入谷底, 这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对一贯受非打即骂教育的宝玉有何用, 无法使宝玉真正认错。更何况王夫人和贾母的先后出场, 为宝玉开脱, 这不得不使贾政再次停止暴力教育。转而试探使用另一种武器, 那就是触发他, 以尚存的亲情唤醒宝玉, “不觉长叹一声”, “泪如雨下”和“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即使出现这些动情场景, 宝玉也始终没有放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从而更加剧了贾政的绝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最终便是绝望。从70回开始, 在数次绝望之下贾政出现妥协和认同。在77回中:“近见宝玉虽不读书, 竟颇能解此, 细评起来, 也还不算十分玷污了祖宗”, 可见, 贾政最后的批评是失败的。

贾政深受封建家教的影响, 对宝玉的批判手法一直是暴力教育, 不注重情感的渲染, 在宝玉身上产生的效应只能是逃避和抵制, 这必定是失败的教育方式。所以, 贾政无法成功解救离经叛道的宝玉, 贾政作为宝玉最大的批判者都注定失败, 还有谁可以泯灭宝玉自由的人性呢?

当然, 在封建社会中除了贾政之外还有很多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试图批判宝玉、让其归入正途的人。但是, 这些人无论从批评的方式还是程度上看, 对宝玉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只能增添宝玉的憎恨心理。

宝钗, 无论结婚前还是结婚后, 都是封建礼教的忠实追求者。这也是宝玉为什么喜欢黛玉而不喜欢宝钗的原因。婚前, 宝钗对宝玉的批判自然是不露痕迹。婚后, 便加紧对宝玉的改造, 宝玉与甄宝玉相会, 这便是最好的契机。当宝玉说他是个“禄蠹”, 宝钗试图想教导宝玉, 数落贾宝玉的不足, 这也加剧了夫妻之间的裂痕。再如袭人, 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 更是想方设法抑制宝玉的个性。她假借自己要赎身离开, 以此束缚宝玉, 只要他“百事检点”、“不任意任情”, 她便不离开。

贾母作为贾府的封建大家长, 理应是封建礼教最顽固的恪守者, 对宝玉肆意放任的行为定是最大的批评者, 但实则却成了宝玉人性发展的保护者。正是由于贾母的存在, 大大地削弱了以贾政为首的封建批判力量。

“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 不与大人争光, 凭他生的怎样, 也是该打死的”。可见, 贾母对宝玉的行为是有批判, 她同样要求宝玉要光宗耀祖。但贾母的这种批判方式更多地停留于嘴边, 并未付诸行动。

对于贾母, 我们更应该从一个老年人的立场出发。老人更渴望的是亲情, 子孙围绕, 欢聚一堂。宝玉作为贾府的命根子, 贾母对宝玉自然相当宠溺。当宝玉受到父亲的暴力教育时, 其内心的心疼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阻挠贾政。虽然贾母不是刻意而为, 骨子里还是封建者, 就如宝黛的自由婚姻便是她亲手葬送, 但由于她的这种溺爱为宝玉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为他自由人性的发芽留出了空间, 从侧面看是保护者。

《红楼梦》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 那便是贾宝玉与甄宝玉。为何会出现“真”、“假”两个宝玉?甄宝玉和贾宝玉到底谁为真谁为假?

甄宝玉和贾宝玉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都呈现出叛逆的色彩。可是在历经了不同的少年时代之后, 两个宝玉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分化, 甄宝玉落入了封建统治的大网之中。为什么甄宝玉会“浪子回头”, 而贾宝玉却始终坚守呢?首先, 甄父作为批判者并非只采用暴力教育, 而是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假装口说“懒于应酬”, 设计让儿子接待客人, 让甄宝玉在与官员的交往中逐渐改变。在此, 批判者的力量是强大的, 方法使用得当, 同时没有受到阻挠。贾宝玉却有贾母这个“靠山”的存在, 批判者作用不明显。同时, 甄宝玉对自由人性的追求还具有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面对家庭衰败立刻屈服。贾宝玉同样家庭衰败, 但他看到的是统治者的丑恶腐败并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在这里形成了真、假两块“宝玉”的对比, 让我们看到人性发展路程的曲折, 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叛逆的两条不同道路。告知我们贾宝玉追求自由人性之路必定是孤独的, 与世间格格不入, 这是导致他最终出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出家

宝玉追求人性自由之路最终以出家为结局, 这是他最无奈也是必然的结局。

宝玉身边女子的相继凋零, 晴雯含冤而死、鸳鸯悬梁……一步步将宝玉身边有着自我个性的女性挨个毁灭, 让宝玉逐渐陷入封建包围的圈子里。再加之贾政的暴力教育、贾府内部的明争暗斗等, 这些长期积淀的因素, 使得宝玉的叛逆性格和人生理想一再遭到摧残, 心灵一次次受到痛苦沉重的打击。

最残酷最严重的打击便是宝黛爱情的毁灭。当宝玉越走越远、家族日益显露出危机时, 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家长不得不采取措施, 扼制宝玉人性的最好最残酷的批评手段是什么?便是葬送了这段爱情, 拔掉这颗关键的钉子, 将始终恪守封建礼教的宝钗许配给宝玉, 让封建思想以妻子的身份始终围绕着宝玉。林黛玉之死和婚姻的摧毁, 让他对现实产生绝望, 这自然是宝玉出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最后, 封建的批判力量最大化, 他的身边仅留下封建的守护者, 父亲贾政命他赴考, 母亲王夫人催逼他的功课, 宝钗、袭人时常规劝。他意识到封建的脚步正步步紧逼他。他面临着两种抉择:或顺从他们, 或依旧我行我素, 但前者将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 后者会永远陷入前途渺茫的困惑中。当然, 他坚决拒绝第一条路, 但第二条路他已经丧失了足够的勇气, 所以他只能寻求自我解脱, 走第三条路———出家。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 宝玉已经绝望, 但又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而使他找不到新的出路, 于是只能找一个远离这一切的地方安置自己, 这是一种梦醒后却无路可走的人生悲剧。

可喜的是, 在追求人性的道路上, 宝玉一直恪守自己的理想, 不断追求, 即使是无数次封建势力的打击与批判, 也没能消磨他的意志。因此, 封建势力对宝玉人性的批评是失败的, 但宝玉也不是胜利者, 由于缺乏同封建势力正面抗衡的力量, 加剧了他对这个社会的绝望, 最后他只能选择逃避, 远离这个污浊的世界, 这也算是他人性的一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1-1602.

[2]马克思, 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207-266.

[3]汪正章.贾宝玉离尘出家原因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 1997, (3) :59-63.

人性化视角下的罪犯改造新探 篇6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发展也日新月异,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愈加突出, 社会结构、阶层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犯罪形式多样化, 罪犯构成复杂化, 传统的监狱工作模式已经明显滞后, 罪犯改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 反思目前中国罪犯改造中所存在的问题, 探索新形势下罪犯改造新途径已成为监狱工作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重劳动改造轻教育改造, 偏离罪犯改造根本宗旨。

重劳动改造轻教育改造在经济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监企合一这一体制使监狱集刑罚执行和经济功能于一身。如此一来, 监狱除了国家财政部分拨款外, 还要自行解决一部分资金来源问题。除此之外监狱企业还要上缴一部分税款和利润。受上述条件的制约, 监狱必然会把目光放到经济效益上, 也就是重视罪犯的劳动成果。同时, 上交部分利润也是监狱的任务之一, 上交数额的多与少则成为上级单位考核监狱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此一来, 劳动改造的目的就被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吞噬了, 甚至于造成罪犯厌恶劳动的诟病。根本上这与劳动改造的现代目的相冲突。因此我们也就不难得出为什么会存在重劳动改造而轻教育改造的现象。

2. 重监管轻教育, 改造天平严重失衡。

首先是对于教育与监管二者的理解不准确。罪犯改造的宗旨是“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 因此通过教育的手段矫正罪犯错误的观念, 净化他们的灵魂是内因, 规范行为严看死守是外因。但仍有部分干警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能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认为只要监管上不出现事故, 就是完成了工作, 把教育改造工作只当作是一种选择性工作。以监管稳定做为工作的中心目标, 忽视教育改造的根本属性, 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抓监管维稳定上,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育改造罪犯的针对性措施, 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严重的潜在隐患。

3. 不能正确认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

部分监狱领导及干警并不了解教育与心理矫治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盲目的认为两者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实质上没有区别。更有部分基层干警对于该项工作怀有抵触心理, 对心理矫治人员来监开展工作不主动配合。心理矫治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 在人员配备、专业素质以及从业资格上都有明确标准, 而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专门的心理矫治人员担负心理矫治工作, 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干警来兼任的, 缺乏专业知识, 没有实际经验已经成为制约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障碍。上述三种倾向只是中国罪犯改造中所呈现出的部分问题, 也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罪犯改造才开始了人性化改造理念和措施的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这种有益尝试能够破解制约中国在罪犯改造中所遇到的难题, 以一种全新的罪犯改造模式来应对新形势下的罪犯改造工作。

二、罪犯人性化管理的提出与实践

1. 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要理解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何为人性。所谓人性,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 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所谓人性, 就是人的本性。在中国, 关于人性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没有能够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去审视和理解, 尤其是在罪犯管理工作中, 人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词汇。从目前监狱工作的实践出发, 监狱的人性化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刑罚的过程中, 对罪犯以符合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以细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基础和依托, 以保障合法权益和培养健康人格为重要内容, 以促进罪犯的改造和再社会化为价值取向, 与其他改造手段紧密结合, 相辅相成的组织活动。

2. 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实践。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许多监狱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有益尝试, 为中国罪犯改造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借鉴。

山东省鲁南监狱借弘扬中华文化之契机, 对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改造罪犯进行了有益实践, 通过不断努力与改进, 逐步形成了具有“鲁南”特点的中华传统美德育人体系, 有效促进了罪犯改造工作的发展, 探索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社会主义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制度。鲁南监狱针对教育改造罪犯的实际, 在罪犯中广泛开展了以“爱心、孝心、诚心、同情心、责任心、感恩心、荣耻心、宽容心、正义心、进取心”为主要内容的“十心”教育活动。既增强了服刑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同时也强化了道德素质, 狱内违纪现象大幅减少, 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开展监狱警察美德教育。在干警职工中大力开展“美德工程建设年”活动, 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知荣明耻、邻里和睦、清正廉洁、敬业奉献”作为加强警察职工传统美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组织警察职工积极参与“希望工程”、“送温暧”、“志愿者”等活动, 积极开展争创“美德工程建设”中的“十佳警察”、“十佳职工”及“十佳贤内助”, 争创文明科室、文明监区、文明家庭、文明楼道和文明社区, 有效促进了警察队伍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鲁南监狱人性化改造的新模式, 这种全新的改造模式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三、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1. 正确处理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的关系。

人性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即当代的惩罚已不是以往简单的人身囚禁, 而是从罪犯本身的各种合理需要出发, 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法定的惩罚活动更具人性, 而不是让惩罚成为一种严重损伤罪犯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严刑峻罚或枯燥的监禁。提倡人性化管理并不排斥严格管理。严格管理体现着刑罚的强制力和严肃性, 可以有效遏止罪犯人性中消极的因素, 是稳定正常改造秩序的基础的话, 那么人性化管理则是旨在挖掘、激发、满足罪犯人性中积极的因素, 赋予罪犯和整体秩序以向上进步的活力。两者都是改造罪犯不可或缺的手段, 彼此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不能偏废。从总体上讲, 严格管理是前提和基础, 而人性化管理则是强化和提高, 它可以使严格管理变得更为有理、有度、有效和文明。

2. 与罪犯零距离。

本来, 监狱人民警察与监狱里服刑的罪犯有一种“天然的隔阂”。消除“天然隔阂”, 监狱人民警察应处在主动位置。其捷径是“零距离”技术, 即尽量与罪犯保持零距离接触。当然“零距离”是需要条件的。 (1) “零距离”需要严格的管理保驾护航, 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处于目无法纪、放荡不羁的时候, 你所做的一切工作很可能是徒劳的, 这时的“零距离”只能是同流合污, 而别无选择。罪犯被处于刑罚, 其本身就是法律的惩罚, 但此时仍需要监狱的严格管理, 否则, 不少罪犯便会故态复萌。 (2) “零距离”需要造就高素质的干警队伍。“零距离”绝不是脉脉温情, 而是最少隔阂的教育转化。“零距离”本身就是一项高深的管教艺术。软硬兼施, 小恩小惠不难理解, 但要做到恰到好处, 绝非良好的愿望就能奏效的。知识和智慧是良好愿望得以转化的材料和条件, 二者的完美结合, 就能凝结为管教艺术。 (3) “零距离”是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双方的互相接纳、认同, 并趋于融合、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始终是有身份差别和界限的, 这种差别和界限是一种法律的和政治的。

3. 健全罪犯权利保障机制。

根据对目前中国监狱行刑制度及行刑实践的综合情况分析, 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制: (1) 法律保障机制。在监狱中推行人性化管理, 保障罪犯的权利, 应当健全监狱法律体系结构。首先, 上承母法或渊源法即《宪法》;其次, 应加速与加强对《监狱法》的立法建设, 争取配套的条例早日出台;再次, 是《监狱法》本身的充实与完善问题, 尤其是对罪犯劳动方面的规定应与《劳动法》相一致;第四, 是地方人大、政府和监狱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制定的有关监狱工作的规章制度。最后, 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刑罚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司法部颁布的有关监狱工作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等。 (2) 物质保障机制。罪犯权利的实现, 离不开物质基础, 因而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必须健全物质保障机制。因而, 对罪犯生活待遇的改善, 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必须与国家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运行。应该有意识地将罪犯的生产劳动与其思想意识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 组织好这种生产劳动, 既可以有效地改善监狱的设施乃至适度地提高罪犯的生活待遇, 从而为社会减轻负担, 又能够从根本上使罪犯获得人格品位的提高、个体素质的完善, 从而顺利回归社会。 (3) 组织保障机制。罪犯权利的实现, 主要依靠监狱干警来组织落实。监狱干警怎样充分保障罪犯的权利, 使罪犯的权利落到实处呢?这要求中国广大监狱干警既必须在岗位上大胆实践, 不断探索, 尽快提高执法水平, 同时又必须接受岗外正规培训, 不断精通业务,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艺术, 并通过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确保罪犯权利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晶.正义试验[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147-148.

[2]郭建安, 鲁兰.中国监狱行刑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35-236.

[3]杨殿升, 张金桑.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238.

[4]中国监狱学会, 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监狱人权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90.

[5]陈福阵.人文化管理与服刑罪犯的权利保障问题初探[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6]周健龙.浅析当前监狱的人性化管理与罪犯权利保障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6, (11) .

[7]王斌.谈监狱的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J].辽宁警专学报, 2004, (5) .

品牌内涵新视角:基于人的角度 篇7

关键词:品牌内涵,品牌性别,品牌色彩,品牌性格,品牌品德

美国营销专家莱特曾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却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这反映到中国本土市场上,我们发现:时至今日,价格战已经饮鸩止渴,概念战遭遇信任危机,服务战难有深层次创新,营销与赢利模式严重同质化,这致使本土企业纷纷着手自主品牌建设。

在注重差异化标榜个性的时代,品牌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财富增值的一种动态无形资产,它通过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等这些载体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并与竞争对手建立差异,使其特定的内涵在目标消费群心智中代表着特定的消费价值和情感。因此,本研究认为:品牌的种种迹象表明,品牌都具有人的某种特征。

因此,基于人的视角,品牌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系统,是充满活力的。进而本研究认为品牌的内涵应包括四个因子:品牌性别,品牌性格,品牌色彩和品牌品德。具备这四个因子的品牌才是一个人化的品牌!

一、品牌性别

品牌是有性别的,是可以分为雌雄的,当然也存在着无性别特征的品牌。假设雄性代表理智、责任、义气、坚毅;雌性则代表温顺、轻信、感性、善变。那么,可借用性别特征来描述品牌性别。本研究将其分为三类:雄品牌,雌品牌和无性别特征品牌。

雄品牌是指比较豪迈,冒险,勇敢的品牌,具有显著的男性象征和特性,普遍多用于消费对象是男性的品牌,如万宝路、人头马、黑豹、金利来、七匹狼。

雌品牌是指比较浪漫,温柔,细腻,典雅的品牌,具有显著的女性化特征和象征意义,普遍多用于消费对象是女性的品牌,如欧莱雅、羽西、浪漫一身、瑞丽、迪奥、香奈尔。

无性别特征的品牌,这类品牌既可以用作女性物品,也可用于男性用品,尽管这两类产品之间可能有明显的区别,但用的品牌是相同的,如Valentino、皮尔卡丹、路易?威登。

二、品牌性格

品牌被人化后,要想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就必须拥有某种内涵和气质,拥有原本只用于人的品牌性格。因此,本研究将品牌性格归结为左品牌与右品牌,酷品牌与炫品牌,刚性品牌与柔性品牌,浪漫品牌与呆板品牌,实品牌与虚品牌。

左品牌是指相对激进、开拓、进取的品牌,如格兰仕、华为、中兴、蒙牛、中国工商银行、帝亚吉欧。右品牌是指相对比较保守、稳健、防御性的品牌,如伊利、茅台、五粮液。

酷品牌是指相对深沉、冷酷、孤傲、尖刻的品牌。如三一重工、佳能、丰田、索尼、凯雷基金、百思买。炫品牌则比较张扬、好动、年轻、时尚、活动、冲动的品牌,如美特斯﹒邦威、动感地带、百事可乐、保时捷。

刚性品牌是指比较坚强、结实、刚性、坚韧的品牌,如潍柴动力、哈雷戴维森、雅马哈。柔性品牌是指比较温柔、柔软、圆润、和谐、弹性的品牌,如宜家、飘柔、清扬。

浪漫品牌是指富有诗意、让人充满幻想、时刻总有惊喜的品牌,如Chanel、Christian Dior、江诗丹顿、轩尼诗。呆板品牌则指个性呆滞、没有活力、死板的品牌形象。如嘉陵摩托、吉利汽车。

实品牌是指品牌在内功外功都十分扎实,品牌不仅是建立在传播的基础上,更是靠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优越,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功积累起来的,是不容易被伤害的,就算遭遇品牌危机,因其强大品牌力和借助危机处理也能平安度过。如肯德基、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虚品牌则是指借助于外力迅速壮大的品牌,但其内力基础十分薄弱,品牌价值不牢,也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跌落的品牌。如锅王胡师傅、三株、冠生园。

三、品牌色彩

色彩总是使事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而品牌也在与色彩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在使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过程中,色彩的搭配方式代表着独特的品位区隔。因此,本研究将品牌分为红品牌与绿品牌,亮品牌与暗品牌。

红品牌是红色、革命、热烈的品牌,如可口可乐。绿品牌则是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品牌,如皇明太阳能、无锡尚德、通用电气。

亮品牌是指采用明星形象,个性张扬的生存方式塑造的企业品牌,或许通过明星领导人衬托,而使品牌非常高调,始终处于公众注意力的焦点中。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伊利的潘刚、蒙牛的牛根生、百度的李彦宏、通用电气的韦尔奇。后者暗品牌则采用行事低调,相对谨慎,冷静,稳健的生活方式打造品牌,如华为的任正非、富士康的郭台铭、三星的李健熙。

四、品牌品德

人化后的品牌就如人一样是具有品德的。只有以“信”为本,以“诚”立足,以“德”为先,才能使企业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中并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研究将品牌品德分为德品牌与力品牌,美品牌与丑品牌,真有品牌与应有品牌。

德品牌是指进行不计企业自身回报的公益赞助和社会责任,造就了在国人心目中伟岸的商业巨子形象,如长江实业的李嘉诚、万科的王石、奥康皮鞋的王振滔。力品牌则是以广告的轰炸力量来进行品牌塑造,以劝说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如哈药、海王、脑百金、恒源祥。

美品牌是指品牌有价值而且美丽,美誉指数很高,其品牌形象,品牌运作也有很高的精彩指数。如海尔、爽歪歪、李宁。反之称为丑品牌,极端的情形则是臭品牌,一般为企业领导不良作风导致企业品牌蒙损。经不起市场的检验就会自动灭亡或者被它企并购。如科龙、秦池。

真有品牌是指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消费者会常常情不自禁的关注这个品牌的新情况,或者一看到这种品牌就有种亲切感觉的品牌;或者,当不再消费这个品牌时,心理会感觉失去什么的品牌。应有品牌是指为了一直能够使用这个品牌,消费者愿意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或者消费者觉得自己应该使用这个品牌,或者,这个品牌既适合自己也能迎合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或者,使用这个品牌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的一切品牌。真有品牌产生自消费者的真有之情,是指消费者对品牌喜爱产生的难以控制的正面情绪反映,如吸引,高兴,愉快和乐趣等;应有之情则指消费者受文化规范影响而产生的义务上的情感。

五、品牌内涵四因子概念模型

基于人化的视角,品牌具有了品牌性别,品牌性格,品牌色彩和品牌品德这四个纬度,根据这一思路,笔者顺势的提出如图示的四因子概念模型。

品牌内涵四因子按权重有高阶低阶之分。品牌性别是最基本阶段,与企业选择的细分市场相关;品牌性格反映赋予品牌的个性。消费者购买品牌就会寻找一个与自我个性相吻合的品牌;品牌色彩是品牌在目标消费群心智中代表的色彩,是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综合感知。只有具备鲜明的品牌性格,消费者才会为品牌色彩加分。品牌品德是品牌内涵的最高阶段,是品牌性别,品牌性格,品牌色彩三者的叠加,只有三者同时取得消费者的正面评价后,品牌品德才会铭刻在消费者心智中,消费者才会对品牌表现出真有之情。

企业在进行品牌塑造时,要选择好特定的细分市场,确认好品牌的性别,并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如真诚,刺激,能力,精细和粗犷,本土文化下品牌性格如仁,智,勇,乐和雅。品牌具备性格后,人格化属性的倾向效应才会明显,因为消费者会不自主的将自己和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相关联。此时消费者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品牌,他们会给企业品牌色彩一个定位。品牌品德统领品牌性别,品牌性格,品牌色彩,但它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品牌没有“品”便是没有“牌”的,但品牌品德又是要依靠品牌性别,品牌性格,品牌色彩来综合修饰。在品牌品德里,最重要真有品牌与应有品牌两个纬度则体现在中外品牌资产的差异上,本土品牌中应有之情往往高于西方品牌,而在最具关键性的真有之情纬度上西方品牌往往又高于本土品牌。

总之,企业在品牌内涵塑造中,如果品牌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消费者会常常情不自禁的关注这个品牌的新情况,或者一看到这种品牌就有种亲切感觉;或者,当不再消费这个品牌时,心理会感觉失去什么时。此刻,这样的品牌必将是强势品牌,也是品牌塑造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第十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杨攀:基于市值最大化的品牌运作研究[J].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冬季刊

[3]凯文·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余伟萍:品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下一篇:石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