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因素(共8篇)
人性化因素 篇1
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寄托着国人的希望承载着民族的富强, 然而儿童在0—14岁的重要成长期使用的物品、生活的环境、食用的食品和药品缺乏专业的设计和考究, 目前儿童使用食用的物品和生活的环境与成人基本没有差别, 对成人没有影响的食品环境可能对儿童较弱的免疫力有较大的危害。近年来专门为儿童使用设计的家具、食品、药品、医疗等也被社会广泛关注。
儿科候诊座椅的设计现状存在诸如刻板、僵硬、冷清、不够人性化等实际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设计界的更多人性化设计, 有心理学的深入研究, 有医疗的潜力挖掘, 还有协调合理的顶层设计。但是设计要为人服务, 设计的主体是“人”, 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 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尤其是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差很大, 设计的深入程度和人性化程度不尽然相同。所以儿科候诊座椅的设计有着很多限制因素, 比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中西方种族肤色差距、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国人的行为生活习惯以及使用人群的自身因素等。
1 儿科候诊座椅设计的矛盾
儿科候诊座椅的使用存在系列的矛盾, 儿科候诊座椅设计针对的人群———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矛盾, 即儿科候诊座椅的设计即要符合成人心理行为也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行为;儿科候诊座椅日常使用维修成本和舒适多功能设计之间的矛盾;有限的空间和更多的医疗设施需求之间的矛盾;中方行为习惯与西方设计理论的矛盾, 换言之中方的候诊座椅设计理论欠缺而西方的设计理论较为发达, 但是不适用国人的行为生活习惯。这些系列的矛盾是儿科候诊座椅设计的限制因素制约着儿科候诊室内座椅的设计和发展。
2 儿科候诊座椅设计的限制因素
2.1 儿科候诊座椅的日常使用维修成本
儿科候诊座椅属于公共座椅, 针对的使用人群是婴幼儿和成年人。一般情况下使用公共座椅时人的行为模式不会像在家庭中使用那样谨小慎微, 而会选择随性安坐, 随意使用, 在使用力度和使用方式上也会较为夸张。不同于家庭使用座椅, 公共座椅的使用人群结构复杂而且层次多样化, 不同结构人群的随性无节制的使用对公共座椅的损伤程度较大, 因此这些因素造就了公共座椅的必须要持久耐用, 而且日常的护理维修成本要低。
低成本经久耐用的候诊座椅最直观最简洁的表达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模块化的铁制或塑料座椅, 这种座椅成本低廉, 结构简单, 结实耐用, 护理费用也极低只需普通的工艺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日常的清扫工作也不像绒布材质座椅那样把座椅的外套脱下来清洗只需拿抹布简单的清理就达到较为可观的效果。但是, 这样护理简洁维修成本低的座椅不能照顾到婴幼儿和家长这一特殊人群结构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因为钢铁材质的座椅会产生冬冷夏热的身体不适, 塑料材质本身散发或者产生的化学气味给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带来不适, 结构简单的修诊座椅只能满足使用人群最基本的休息功能, 对于更高的心理或者社会需求则更是天方夜谭, 这些座椅现行的设计缺陷给医疗带来了不便。
2.2 有限的候诊空间
国内大中城市专业儿童医院屈指可数, 医疗基础设施缺乏, 在有限的医疗建筑空间内部要尽可能多的设立设置病床和门诊部, 有的医院在楼内过道处也设立了病床, 儿童医院内不同科室的候诊室空间显得更加紧凑, 甚至是在过道内就诊, 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施展豪华、人性化、满足需要、照顾行为习惯的候诊座椅的才华。有限的空间内部要尽可能多的设立更多的座椅, 候诊座椅的设计尺寸也较设计标准要小, 家长抱着小孩坐在拥挤的候诊座椅上, 可想而知病患的心情是极度痛苦和烦躁的, 但是这些也总比只有少部分人坐在豪华占地的座椅上而大部分人站立候诊的情形要强得多。
在中国人口基数和新生儿增长数巨大的国情下, 在儿童医院数量在各大中型城市屈指可数的残酷环境下, 儿科医疗资源要尽可能地满足与日俱增的患病儿童就必须增设医疗设施, 直接造成的恶果是有限的空间抑制甚至压缩了儿科候诊座椅的体积、尺寸和多功能装置的设计设立, 家长抱着小孩等候诊视会变得异常拥挤, 这些都给医疗的人性化设计设置了重重阻碍。
2.3 国人的行为生活习惯
国人不良的行为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科候诊座椅的人性化设计。对公共座椅表现出“不是自己的不心疼”的心态, 国人不经意间的用力起坐, 有的甚至是故意损坏;在座椅上休息等候期间跷二郎腿拉大了患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造成模块化座椅的利用率不高, 影响座椅模块化设计;随意不规则的坐姿促使使用人群更喜欢形式简单结构单一的座椅以满足平躺、盘坐等不良习性的需求。
国人不良的行为生活习惯主要原因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播散性。这种播散性表现为不良生活方式通过一定的模仿和学习以及通过适当的社会、心理环境传播而实现, 这种传播性影响和阻碍了座椅的设计改良。
2.4 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即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因素。它储存在社会心理结构中, 得以世代相传, 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程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 是控制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稳态系统。它体现在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手段、行为选择和判断等一切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相对应地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传统、哲学的传统、科学的传统、道德的传统等等。它深藏在人们的社会心理结构中, 但却常常在我们生活的氛围里, 隐隐再现古朴的活动规则和种种陈习。中国传统对于女子的贞洁非常重视, 历来有“女子贞洁大如天”的说法, 在长期以来的社会心理结构中, 女性的隐私心理和一些行为动态都有较高的私密性需求, 比如在公共场合为婴幼儿哺乳, 这些私密性需求要求候诊座椅的设计要创造一定的私密空间。
相反于国外对个性的张扬和崇拜, “人怕出名猪怕壮”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普遍心理, 这种心理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害怕出名的“从众心理”———如果在一个环境中大家都违反规则行事那么个别对规则和正义的坚持会顷刻间被瓦解。同理如果大家都以同样或者类似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使用座椅, 尽管有少部分人意愿克制陋习, 但“从众心理”督使他们瞬间转换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加入到不文明的行列中, 那么这种“从众心理”加剧了座椅的老化和折旧速度。
2.5 使用人群自身因素
儿童与母亲的心灵感应是不言而喻的, 妈妈与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生的纽带联系, 一般情况下到带着生病的小孩到医院看病的是妈妈或者姥姥奶奶等, 因此可以基本推断儿科候诊座椅的用户人群的成年监护人一般为女性。女性的日常行为表现在身体特征较为瘦小, 行为较为拘谨, 活动模式较为单一, 所以座椅单体的设计应比通常的座椅设计理论数据要小, 中国工业设计理论的不完善尤其是儿科候诊座椅的理论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儿科候座椅使用人群的特殊性需要更精细更全面的设计理论指导, 与工业设计起步较晚设计、理论的研究领域狭小形成了供需矛盾, 矛盾可以促进更多的相关专业人员投身研究特殊领域中座椅的设计理论,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座椅设计更深更高的发展。
3 儿科候诊座椅设计展望
尽管儿科候诊座椅的人性化舒适性改良有很多诸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被限制的候诊空间、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国民和使用人群的自身因素等限制因素, 但是在限制条件下的改良犹如“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样还是有方向可寻的, 像江河一样正是有重峦叠嶂的阻碍才造就了河流蜿蜒曲折的浩瀚。在如此苛刻的设计条件和环境下, 现实要求我们采取迂回上升的途径用更简单更巧妙的设计在“夹缝”中实现改革: (1) 针对不同种类的限制因素攻坚克难各个击破。在改良设计的同时节制座椅的成本, 调整座椅结构尽可能地满足国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生活习惯, 在有限的候诊室内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比如儿科有限的候诊空间的限制, 那么座椅的设计可以设计采用简单实用的支架创造一个多功能的节省空间的舒适座椅。 (2) 迎合使用人群的喜好, 以爱心为媒介“协调”座椅和使用人群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喜欢或者爱护一件物品时, 通常情况下会表现为极度的呵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轻拿轻放等, 因此迎合大众喜好的座椅会不自觉地引导使用者以友善对待座椅, 减少对座椅的损坏从而达到减小维护成本。这些改良方式可能会更好更人性化地改善儿科候诊座椅的使用问题。
4 总结
儿科候诊座椅在使用过程中有拥挤、舒适性差、功能不够齐全等实际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被广泛关注, 从以往的儿童安全、儿童食品到现在的儿童家具、儿童医疗等领域, 有关儿童的切实问题被越来越深入和细化的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这些领域涉及了多种学科促使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中包括工业设计、心理学、医疗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
社会各界人士在探索着儿科候诊座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对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 研究和设计着座椅使它更加舒适人性化。但是儿科候诊座椅的舒适和人性化设计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需要充足的理论指导, 需要国人在日常使用中的呵护, 需要国人在就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不良的生活使用习惯, 更需要改变国人的思想传统的固有观念。这些限制因素从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儿科候诊座椅的本质或者量化的改良, 改善儿科候诊期间的拥挤、舒适性差、功能不够齐全等实际问题, 还需要国民的配合, 只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将变得更加温馨和人性化。
摘要:儿科候诊座椅是儿科候诊室重要组成部分, 病患被分流至相对应科室后的候诊期间最寻常的行为模式是休息等候, 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儿科候诊座椅存在使用问题, 然而对座椅的改良创新设计又受到环境、人文、经济水平的限制, 主要表现为座椅的维修成本, 有限的候诊空间, 国人的生活行为习惯, 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儿科候诊座椅的现状, 分析了在改良座椅人性化设计中的限制因素, 旨在提高儿科候诊座椅的设计水平, 舒适病患在候诊期间的行为休息。
关键词:儿童,候诊座椅,人性化,限制
参考文献
[1]郭继志, 吴炳义, 宋棠, 阎瑞雪.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院版) , 2008, 29 (5) :56-58.
[2]黄万盛.论中国封建传统的特点、渊源和影响[J].社会科学, 1985, 4 (3) :47-51.
人性化因素 篇2
景观设计中的场所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空间有了与人的互动而形成。场所=空间+空间中人的行为,它集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以及使用性于一体。人性化的功能定位和实施在场所营造中就显得极为关键。
关键词:人性化;场所;功能定位;途径
景观设计学中的场所可以认为是一个空间有了与人的互动而形成的。场所=空间+空间中人的行为,它集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及使用性于一体。路易斯. 史泰博认为“为了营造成功的公共空间,人必须与空间产生联系:‘拥有’它。一旦人们成为空间的使用者,并开始认同空间,‘空间’就慢慢变成了‘场所’。” 功能是以“人”作为标准的。当一个空间有人出现时,他的目标通常会很明确,随之就需要一个基本要素:使用功能。场所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使用性,景观中场所人性化的功能定位就极为关键。一个场所是否人性化,不在于规模大小或复杂程度,而主要体现在是否满足人的身心需求,是否具有明显的让人识别和记忆,并调动诱发人的情感的特征。
一、 场所中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一) 场所特征
场所实质上是由建筑表面、铺地、节点、树及街道设施等围合产生的信息场,限定空间的同时也散发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与人交互作用就产生了空间体验。塑造一个场所时,目标要求有:可达性、实用性、安全性、可见性、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灵活性。而突出某个场所的特征,首先应建立该场所使用者行为的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空间形态和功能,注重小环境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场所的特征决定了空间的属性和优劣,是整体环境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 人的行为活动
人作为场所的主体,其行为活动对场所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人与场所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双向关系,一方面人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综合各种环境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场所作出判断和评价,进而作出反应。人的行为心理是相互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场所功能是依据人的需求而来的,并非设计师能完全决定,它还会在发展中受到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活动的再塑。
(三) 时间因子
时间是筛选场所的利器,时间因子是鉴定一个空间功能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景观各系统在同一空间中处于一种持续流动、互换、转化的状态,从场所形成起,就开始经历着日升月落,雨雪风霜,洪涝干旱的考验。同一场所在一天、一周或者一年之内不同时段,所具备的效用和提供服务的对象都是多变的,空间要素需要不断调整。
(四)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一个可变性极大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和景观材料。创意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创意中不可避免的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一方面被制约在当代的技术条件以及因技术含量所带来的成本限制之中;而另一方面若当前技术不能满足设计创意实现,新的需求则会反作用推动社会技术的革新。
三、 公共空间多功能整合的实现途径
(一)尊重场地,合理运用景观手段实现场所的功能集合
在发现和保持场所特征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景观手段改善功能结构。景观手段要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例如利用“化零為整”:对场地中可有可无的要素进行筛选。“求同存异”:在满足最主要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或增加少量具有发展价值的功能区域或设施。
(二)利用人的行为活动与场所间的互动性,优化功能结构
人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人与外界交流的必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更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感知与场所产生互动,不同背景的人在场所中完成复杂的信息交换。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奠定了场所的特性,而场所反过来又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空间依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
(三) 正视和协调场所中不同个体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场所中各要素配置方式和比例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就如同化学元素的组成一般。虽然基本元素相同,但由于数量和构成方式的差异,最终“化学性质”也相异。要素的改变可以更新系统,相同要素重新排序所得到的效果不同。场所中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体,二是使用的人。
(四) 尊重时间演化所造就的景观生长
时间作用于景观环境所产生的变化,通常是使用者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场所的使用功能不是永恒固定的,按昼夜、星期、季节、时间长短发生着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景观要素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自然状态下的植物会优胜劣汰,硬质景观日渐磨损。面对这不可避免的情况,设计师在开始阶段就应树立一种延续的时间观。
(五) 充分借助和发展高技术措施
城市设计相关的高技术成果,例如高科技集成设施,交通系统、安全系统、视听系统等,都可在景观设计中借鉴和实施。高技术的水平和高科技含量材料会极大促进场所功能的效果,借助高技术带来设计的创新和价值是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使用者对于场所功能的要求有很多,从没有计划的、完全自发到即兴的、临时的,再到反复思考所成的,各有不同。场所主要使用、附加使用与特殊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在功能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和促进,营造出人性化的场所,这是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英]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K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人性化因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3.5±4.6)岁,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76例作为参照对象,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1±5.5)岁,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控制等。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具体方法为:1术前探视。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到病房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将患者的病史、用药史、患病情况、手术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说明各项操作的意图,从而使患者了解手术,提高对手术的认识,缓解因不可知的治疗产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手术顺利的意识反应。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关怀患者,与患者轻声交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在核对无误后,主动为患者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引导患者在手术台上就位,协助患者摆好接受麻醉的体位,动作要轻柔,为避免患者暴露出不必要的身体部位,要为患者遮挡住隐私部位,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化护理,为防止患者在手术中因为受凉发生应激反应,护理人员调解手术室温度。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要谈论患者的病情,要在患者身边巡视,发现患者麻醉苏醒,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为患者说明手术的进展,调节患者的情绪,对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要及时满足。3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使用温水为患者擦拭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帮助患者串号衣裤,盖好被单,注意病人裸露肢体的保暖,用布单包裹病人外展的手臂,布单卷成围脖状护住病人的颈部,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送患者回到病房后,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患者手术切口的保护,若患者插有引流管,要注意引流管是否固定稳妥。如果患者情绪躁动,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苍白,是否出冷汗,是否心烦意乱,如果存在,要立即报告给医生,由医生进行积极的处理和诊治。在患者手术结束1-3天期间,要及时进行回访,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手术风险,确认患者是否发生手术后并发症,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使患者的心情愉悦,精神状态恢复,从而能够安心的休养。在回访时,要嘱咐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给予患者真诚的祝福。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室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护理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统计,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室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室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高于参照组,明显具有差异(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比较结果见表3。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随着护理学发展而发生改变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的照护[4]。患者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所患疾病类型也不同,这就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同[5]。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受到关注的同时,护理服务也受到了关注,传统的护理服务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护理人员不在被动、刻板地执行医嘱[6],而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贴患者,秉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工作理念,用心为患者服务[7]。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如果患者产生心理恐惧等不良情绪,就会对生理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导致手术室危险因素的发生,产生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人性化护理,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76例作为参照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人性化护理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室危险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人性化护理方式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而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丽华,郑燕国.手术室相关院内感染多因素分析及人性化护理策略[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50-1051.
[2]张宏杰.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2(3):165-166.
[3]彭红,邓玉兰,雷丽敏.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7):288-289.
[4]李珊,陈雪贞,邓瑞婷,陈雪梨.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86-87.
[5]杨海玉.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18):3864-3865.
[6]谢玉霞.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28):168-169.
人性化因素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教学;学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025-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上应根据各地区以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由此可见实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改变以往传统的、压抑学生个性的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实现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因素会影响其能否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主要方面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
作为教学的三大主体之一的教师无疑在教学目标的贯彻与实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会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施。但作为学习主体方的学生其英语基础知识扎实与否,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否得当,对大学英语教学是否适应等诸多因素也会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延边大学200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影响个性化教学开展的不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1)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2)不适应从中学英语学习模式向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的转变;(3)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当。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定会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问题的分析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在中国,绝大多数学生上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由于我国各中学的师资与教学条件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城市与乡村的英语教学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造成了入学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以延边大学2004级英语本科生为例,人文、理工、汉语、经济管理学院共有英语修读学生1083名,英语高考成绩平均为93.28分,最高分为135分,而最低分为23分,其中9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为40.4%;医学院2004级共有英语修读学生421名,高考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3.51分,最高分为130分,最低分为45分,其中9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为39.9%。农学院的英语最高分为123分,最低为45分,其中9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占72.6%。学生的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的两极分化为大学英语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但于此同时也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的不均衡是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中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不适应从中学英语学习模式向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的转变
从中学英语学习模式向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的转变是影响学生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与中小学教学相对脱节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对大、中、小学的整体外语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因而形成了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外语学习缺乏渐进性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使整个外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另一方面也由于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交叉,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延边大学有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在很长时期内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加之教师没有及时地引导和帮助,造成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下降。笔者在对延边大学2004级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中发现,适应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人数只占11.3%,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数占28%。如何根据学生的各自的不同情况引导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延边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三)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当
关于学习策略的涵义国外学者的看法各有侧重:我国的学者认为学习策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作为学习内容之英语信息加工的编码、保持、提取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即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这一策略是学生最常用的策略。但是,在对延边大学学生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延边大学学生的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其中有些策略学生基本不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延边大学的学生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并不理想。资源策略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策略。从对延边大学学生工具书的使用情况上来看,71%的学生很少使有工具书,并且有10.3%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工具书。这说明延边大学大部分学生使用这一策略的情况很不理想。
三、克服上述学生方面存在的影响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对策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为实现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这一目标,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目前,延边大学有些大学英语教师仍然过多地注重自己所教班级的过级率,重视考试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与策略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对英语的使用,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宗旨。因此,延边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教学目标从原来的以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二, 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第三,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树立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全面发展个性的教学观念。
(二)注重大学新生从中学英语学习向大学英语学习过渡期的学习指导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它既是中学英语学习的延伸,也是提高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从中学英语学习向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成功转变的具体对策:(1)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应该尽快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为之拟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比如,作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阶段总结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开口,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还应当让每个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3)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交际的作用,把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使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创设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机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行英语交流与学习。
(三)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使用策略的对策:(1)教师要明确学生的需要,弄清学生正在使用哪些策略及其有效性能否进一步提高。(2)选择适当策略对学生加以培训。(3)把策略培训和正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4)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有效进行策略教育。(5)准备专门材料和活动,促成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6)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并能逐步养成使用策略的习惯。
延边大学是中国21世纪100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同时也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180所试点院校之一,其招生范围现已履盖全国的20多个省市,可以说延边大学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解决上述的问题,这必将会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晓.英语的个性学习影响因素及教学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学报,2005,(2).
[4]康珉. 英语个性化教学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人性化因素 篇5
简单地说,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而因材施教。具体来说个性化教育是依据个人特点开展教育, 必须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要想真正了解影响个性化教育的因素及策略, 除必须准确地把握个性化教育的含义外, 还必须掌握个性化教育含义中的关键词——“个性”含义, 进一步掌握教育学与哲学、心理学关于“个性”意义的区别所在。了解教育学中“个性”所关注的维度有哪些, 明白教育学中“个性”是有优劣之分的, 知晓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优良个性的人。总之, 无论从个体的“独特性”来看, 还是从个体的“总和性”“优劣性”来看, 教育学都是希望本质上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主体判断、主体选择和主体行为的能力。
一、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因素
1. 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内因
个性化教育实现的内因条件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孔子、庄子, 以及近代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卢梭等。个性化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 但不是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良好的个性化教育。只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积极个性品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是我们所要求的个性化教育,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可接受的各种教育影响转化为他们自身的内部动因, 从而形成他们积极的个性化品质。可见, 个性化教育的内因还是个性化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动因。
2. 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外因
从学生个体方面来看, 若把影响其个性化教育的因素看作内因;那么, 像班额大小、如何评价学生、教师自身的个性化品质等则是影响个性化教育的外部因素。
(1) 班额大小是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空间因素。教室是学生与教师活动的主阵地, 教室大了、班上的学生少了, 这就使得每个学生占有的活动空间大了, 活动课内容更容易开展了, 也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更多了, 这种学生参与活动和亲自动手操作的频率的增加, 恰恰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展示。
(2)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前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力的发展, 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我认为, 同样还会影响着教育的施教效果。教师的个性是教师角色与教师本人个性相结合的, 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行为的倾向性。它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能力、情绪、意志力、兴趣、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欣赏, 学生会很快由认可发展到模仿, 由模仿发到迷恋, 由迷恋发展到内化, 从而达到激发兴趣, 挖掘潜能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而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可以说是影响个性化教育的关键因素。
(3) 多维度评价是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决定性因素。班级对学生的评价应多视角地来进行。首先评价目标应多维度。所谓目标多维度, 就是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某一种智能发展, 应同时关注学生各方面智能, 如言语智能、逻辑智能和运动智能的发展, 还要关注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其次是评价程度应多维度。因为学生在不同阶段自身的各种个性特征不仅发展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 而且展现的程度也不完全一样, 优势智能的发展时间也有早有晚, 因而要想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就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他们, 同时还要把他们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考虑进去为可。最后评价内容应多维度。也就是评价内容不能做得太简单, 不能只限于阶段性评价, 必须运用多种形式评价学生, 如实地观察评价、操作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 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全面认识并发掘每个学生的个性, 这样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二、个性化教育实施的策略
考试一直是评价教育的重要模式, 是教育的无形推手, 而要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积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个性化考试。
1. 个性化考试界说
所谓个性化考试, 是指以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为目的, 以“因人施测”为指导原则, 以考试者自主参与为主要方式的考试形式, 是甄别人的身心素质和个别差异的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化考试有其自身的特征, 主要表现有:
(1) 多样化。个性化考试不再是学校独有的一种考试方式, 而是社会化程度极高的一种考试方式, 当今社会各种考试机构纷纷成立, 慢慢与学校考试形成互补, 为个体的考试需求提供及时服务。如美国的PSA测试等。
(2) 自主性。就是被测试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对测试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各方面均可做出自主性选择, 而不需考虑其他因素。
(3) 开放性。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实际需要, 对考试的时间、地点, 考试对象等不作任何要求, 实行全面开放。
(4) 个别性。是从考试的对象来说的, 个性化考试多为个别化测试, 即便是群体测试, 测试的内容也应符合每一个考试者的测试愿望。
2. 个性化考试的实施
(1) 转变思想观念, 为个性化考试的实施提供思想基础。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同样, 实施个性化考试的前提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一种全社会认同的观念——“考试以人为出发点,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方可, 否则个性化考试是很难成功实施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社会形成一种以考试去主动适应考试者考试需要的社会理念, 从而为个性化考试的实施提供思想基础。
(2) 建立健全各种考试服务机构, 为个性化考试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个性化考试不能再像共性化考试那样, 都由政府主管, 否则就无法发挥个性化考试的优点, 要想让个性化考试的实施落到实处, 首先必建立健全各种民间考试机构, 同时要把考试的专属权由政府转变为民间, 将考试机构的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事业服务型转变。其次还要通过立法, 附于民间考试机构合法的地位, 让民间考试机构在开展工作中有法可依。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帮扶力度, 可以通过提供部分资金, 帮助民间考试机构尽快地实现网络化服务, 为个性化考试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3) 加快推进考试现代化建设, 为更好实施个性化考试提供技术保障。个性化考试的实施是考试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 考试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理论先进, 二是考试手段先进。而这两个方面的先进又能有力地推进个性化考试的发展, 为个性化考试提供技术保障。因为有了先进的考试理论就能很好地指导个性化考试的实践, 有了先进的考试手段也就能及时灵活地满足测试个体的实际需求。
总之, 只要我们客观分析, 找到影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各种因素, 并从思想理论、政策制度等各方面做好准备, 创造条件, 抓住机遇, 坚持不懈地为推动和促进个性化考试的蓬勃开展而努力, 个性化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就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最早的个性化教育产生在中国, 但从我国现阶段个性化教育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 本文就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从我国现阶段文就个性化教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影响因素,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 1998.
人性化因素 篇6
1 我国农村“信息贫困”的因素分析
1.1 政策因素
在建国初期,由于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我国政府实施了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资源的分配等都是城市优先,因此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相较于农村明显发达。产生的后果是农村经济收入与人均消费水平均低于城市。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由于政策依然向城市倾斜,以及各级政府对城市信息化的重视,使得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由于缺少可利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利用信息资源,造成了农村的“信息贫困”。
1.2 社会因素
1.2.1 社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社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级政府在信息基础建设上的重城市、轻农村,导致公共数字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二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对农民的信息需求关注不够,没有倾听其对信息需求的意见,使得信息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与农民的真正需求不一致。
1.2.2 信息资源供给不足
网络环境中,互联网的发展没有起到公众所期望的信息均衡的作用,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来说,长期以来在政策上和财政上对农村信息产品的关注与投入不足,造成面向农村的信息时效性差、针对性差、有效性较低,信息供体形式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最终造成农村信息资源的供给不足。
1.3 农民自身因素
1.3.1 经济收入偏低
在以报纸、电视等传媒为主的我国传统的信息环境中,经济原因已经是造成农民信息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以网络传媒为主的现代信息环境下,经济因素对农民信息贫困的影响更加显著。首先,由于经济收入低导致农民基本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致使他们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能力受到限制;其次,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过度依赖,造成低经济收入的农民不能购买现代信息设备,使得农民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消费成为奢望。
1.3.2 农民的信息素质低
在我国,由于普遍存在的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从信息意识上来说他们只在浅层次上对信息的重要性有基本的认同,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接收新信息及发布自己信息的意识。从信息能力上来说,他们不能熟练地利用多种途径和工具去发现和获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不能对信息的内容有效吸收和利用,不能及时发布自己的信息。
1.3.3 农民的价值观念
近年来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到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分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一部分农民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传统的传播媒介比较,以计算机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介是完全依赖于现代化技术而存在的,其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与以往也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农民对这种以新型媒介传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不能理解的,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坚决抵制。
2“信息贫困”地区实施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条件
在具体分析了农村“信息贫困”产生的原因后,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实施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息贫困”地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就是根据用户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具体的需求来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但在农村地区实施个性化定制服务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制定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指引各级政府、各类社会机构与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的信息资源建设中来;在财政上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在农村地区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农民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
3“信息贫困”地区实施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途径
在“信息贫困”地区实行信息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就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并充分考虑农民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定制重要信息和服务;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最重要的资源和服务,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
3.1 农业农村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农村用户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就是根据农村用户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使用特点等及时将信息送达用户。在实施农业农村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中,首先要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在农业信息推送中,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农业地貌以及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进行推送。其次,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在信息推送中要充分考虑所在地区民族的风俗,尊重其传统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用户的兴趣、文化程度、信息素养、信息搜索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有差别的推送。
3.2 农业项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农民,新型农民更关注一些能够增加经济收入的农业生产信息,根据这类用户所关注的生产信息建立专项农业生产跟踪服务,就是所谓的农业项目个性化跟踪服务。这项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所跟踪服务农业项目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项目进行的个性化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实施农业项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后,可以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3.3 农业农村信息的导航服务
由于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具有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组织分散、零乱无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随机变化大、更迭消亡无法预测、信息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以及农村用户信息素质较低造成的农村用户在利用网络时感到困惑的现实情况,应当对网络信息进行适合农村用户特点的有效分类导航服务,以解决农村用户在面对庞大、无序的信息资源时的盲然并节约其时间与精力。
3.4 农业农村的信息互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的不断加强,农民从单一的信息接受者逐渐向信息提供者转变,他们对于专题学术、热门话题、生活感受以及学习和工作心得等有向社会化、深入化、具有针对性和自由性发展的趋势。因此,利用文字、图像和影像传输,以及语音、视频点对点或多对点技术都较完善的实时互动工具进行信息互动,使农民可以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发生的趣事以及农民关心的事件实现信息的实时互动,使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互动中。这样的互动快捷便利并且针对性强。
3.5 农业农村的个性化咨询
人性化因素 篇7
1 个性化[2]教学理论依据
1.1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 也不是接受知识的木偶。教学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教学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基础上,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1.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3]
加德纳提出的几种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后又有人提出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多元智力等。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独特的, 因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倾向, 人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开发自己相关的智力。
2 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因素
2.1 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
传统体育教学主要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 注重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 注重课程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但片面追求教学结果, 而忽视教学过程。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活动竞技性较强, 体育课好像一堂训练课, 过多强调运动的竞技性和规范性。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 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其教学方法单一, 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 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生个性发展。
2.2 学生因素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2.2.1 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非智力结构中, 兴趣是一个最现实、最活跃的构成要素, 正如皮亚杰所说:“它的加入, 便发动了潜在的力量。”体育学习兴趣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在关于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中, 90%以上小学生和50%以上中学生表示喜欢, 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明显低于小学生。其原因有二: (1) 与生理特点有关。小学至初中学生身体处于发育期, 具有极大地可塑性, 初中至高中学生身体发育接近最高峰, 加上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传统内容, 缺乏新意。 (2) 与中学生学习压力有关。繁重的学习任务, 使其无暇参与体育活动, 兴趣逐渐降低。
2.2.2 自我意识[4]
在体育运动中, 不仅需要身体、智力、情感和行为的参与, 而且要具有较旺盛的体力和较高技能。为此, 必须要求学生挑战自己的极限。在体育课中遇到困难, 是否寻求教师的帮助的问卷调查中, 有70%的小学生需要帮助, 80%以上的中学生选择自己解决。这说明小学生的体力、技术、技能、意志和情绪等方面比较薄弱。而中学生已经表现出自主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特点, 因材施教。
2.2.3 群体约束
群体约束能促使个体的提高。在“体育课中你喜欢一个人还是和其他同学一起练习”的问卷调查中, 有30%的中学生和90%的小学生表示愿意与同学一起练习。与其年龄有关, 中学生在这一年龄段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 不愿受约束。
2.3 教师因素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2.3.1 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体育理论认为, 体育学习中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并且是天生的, 这种狭隘的观点影响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而加德纳认为, 每位学生都具有多种智力, 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教育, 他们必然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3.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学习内容基本一样, 只是各个层次阶段要求的目标不一样。维果茨基认为:“我们至少应当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不了解这两种发展水平, 我们便不能在每一个具体场合找到儿童进程及其与教学可能性之间的正确关系。”有些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没有从中小学生原有经验和实际能力出发, 脱离学生实际。2.3.3评价方式单一化传统教学评价在学期末以体育达标测试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教学反馈, 使教师不能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对中小学生主观努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不能落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那些基础差的学生经过努力练习能够取得进步而成绩仍不及那些基础好的学生, 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对策
3.1 教学目标上
以挖掘中小学生潜能为宗旨, 促进个性发展。在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和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个性化体育更加重视其学习能力、个性、心理素质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 力求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3.2 转变教学观念
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要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最大程度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并在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3.3 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2个原则:一是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我国大部分中小学体育课开展不好, 主要原因是体育课与社会实际相差太远, 致使中小学生与其家长对体育课重视不够。为此,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与学习、生活密切联系, 在活动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拼搏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
3.4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变注入式教学法为诱导式。个性化体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和创造精神, 因而强调教师采用灵活多样、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让中小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探索、掌握运动规律, 真正做到教服务于学, 学受导于教, 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3.5 改变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学校教学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难以顾及到学生个体差异。因此, 教师应采用多层次教学组织形式, 以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为主线, 配合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推进和分类指导的教学组织模式进行授课, 以充分调动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3.6 评价方式多元化
3.6.1 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体育课中, 学习目标主要在过程中完成, 因此, 对许多目标 (如学习态度, 情意表现, 合作精神, 健康行为, 创新能力, 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完成情况的评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在这期间, 教师可随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纠正。最后在学期末对中小学生各方面发展做一个终结性评价。
3.6.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定量评价不能反映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情况, 所以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小学生以定量评价为主, 其中对小学1~2年级的学生采用评语评价, 对小学3~6年级的学生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 对中学生以等级评价为主。
3.6.3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具体做法是:学生入学时, 对学生体能、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测试建立学生个人体育学习档案。进行终结性评价时, 教师可将期末成绩与学期开始的入学成绩相对照, 发现这一学期学生的进步幅度, 使学生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汤利军, 苗志刚, 潘绍伟.浅谈“学生喜欢体育, 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24 (3) :18~19.
[2]李庆军.高校实施个性化体育的思路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1:24~25.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J].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人性化因素 篇8
现对我院一年来因人为因素行剖宫产术的调查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共266例, 其中有效调查256例。
1.2 方法
设计剖宫产原因调查表, 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B超及胎心监测情况、剖宫产原因等。本次共调查266例, 有效调查256例, 经过调查将剖宫产原因概括为产妇及家属的要求, 医源性因素、病理因素 (具有剖宫产指征) 。
1.3 调查结果
1.3.1 产妇及家属要求
产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的占50%, 其理由是为了产妇及胎儿安全, 惧怕分娩痛苦, 担心自然分娩失败的, 所以要求剖宫产。
1.3.2 医源性因素
其比例占30%, 原因是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头盆不称、巨大儿等, 医护人员怕麻烦、图省事, 或怕惹医疗纠纷, 为确保母婴安全而行剖宫产术。
1.3.3 病理因素
具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占20%, 主要原因是骨盆、产道狭窄、中央性前置胎盘等。
2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 人为因素所致剖宫产率占80%, 其原因为:
2.1 产妇及家属缺乏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认识
自然分娩是人类的本能, 是一个生理过程, 而剖宫产是一种病理现象, 产妇及家属缺乏科学知识, 认为剖宫产能母婴平安, 减少分娩的痛苦, 还有的家属比较迷信, 为婴儿选择了出生日期和时间, 本可自然分娩的产妇, 不得不用剖宫产来结束妊娠, 所以, 医护人员不可应家属要求而盲目手术, 要考虑剖宫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手术或麻醉意外。
2.2医护人员因图省事, 搞创收及避免医疗纠纷等原因, 而不能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仅凭B超检查, 如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巨大儿等, 没有结合临床综合评价, 认真观察产程, 采取助产措施, 而盲目实施不必要的剖宫产术。
2.3 缺乏产前健康教育, 使孕妇及其家属没有正确掌握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产前宣教和临产监护均不到位。
3 护理对策
3.1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
向孕妇宣传自然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及剖宫产的一些副作用, 帮助她们克服恐惧心理,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引导并协助他们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3.2 做好产前检查, 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孕期监护
对高危因素,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胎位异常及时纠正, 全面衡量高危因素对产妇的检查程度, 结合医技检查和临床指标综合评价, 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方式, 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3.3 转变护理模式, 提倡人性化的整体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 护士针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情况进行宣教、指导和情感支持, 提倡一对一和全程陪伴分娩, 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3.4 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症, 提高自然分娩率
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消除认为剖宫产简单、方便, 或迁就产妇家属要求等错误倾向,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产妇分娩的痛苦, 确保母婴平安, 提高自然分娩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