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人性化(共12篇)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1
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重考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实际生活及学习情景中, 从多方面考察学生,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他们在某个方面的优秀表现可以弥补在其它方面的不足, 从而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潜力。因此, 评价应更多关注个体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不断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一、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新理念
教学评价要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 培养信息素养。从关注学生发展, 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维学习目标, 其中, 知识和技能是基础, 过程与方法是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1]。
1.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所以教学评价只为教师的“教”服务, 导致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造能力。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单靠教师传授的, 而是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景下通过协作、会话、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和促进下达到对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 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零碎的、机械的, 而是与已有知识联系的、深刻灵活的知识。而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2.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教育新理念》一书对知识有这样的精辟阐释:“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 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 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2]传统评价方式是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过程的考查, 而采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方法,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反馈、自我矫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3. 重视评价标准的动态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拥有自信, 实现个人价值。因此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还要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观察、电脑作品、上机实操能力、团队合作性、创新能力、成长记录等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评价能更真实有效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及行为实践等多种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多元智力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 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 各具特色[3]。因此,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也是出色的。
1. 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 在活动过程中全面评价学生
(1) 创设情景, 给学生一个能展现“真自我”的舞台
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内在欲望和求得赞许的需求。创设一个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感, 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良好效果。
结合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 笔者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安排了“我身边的信息技术”演讲环节。每次抽出两名同学, 课前作好准备。每节课前10分钟由科代表主持, 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展示或演说, 然后分组交流。要求他们事前要准备好演讲稿或PPT, 以保证质量和效果。
从这几年的演讲活动来看, 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面之广确实让人欣喜不已。例如:初二级的小俊同学在演讲中提到:星期天我和妈妈在超市买完东西结账时, 看着一件一件的货品的信息被扫描入电脑, 我突然想到可以用DO WHILE语句编写程序计算金额。大家请看小弟的杰作…… ( 他的这一想法 , 后来被笔者采用到VB循环结构的教学设计里。) 又如:张文同学说:“大家知道什么是北斗卫星导航吗?它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台上三分钟, 台下许多功。每一次精彩的演讲, 学生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需要捕捉到自己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热点, 然后进行加工整理, 用所学的知识, 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认知, 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这无疑对自己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提炼概括、加工整理的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磨练。
在讲授FRONTPAGE网页设计时, 鼓励学生制作有特色的个人网站, 上传到校园网, 供全校师生浏览, 然后发起了“最聚人气的网站”投票活动。大家都可以在BBS论坛里投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制作网站的热潮。很多同学在BBS里留言:“老师, 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网页作品?”……“MISS, 为什么我的网页里插入背景音乐, 只能在该页才听得到?如果要连续不断地播放, 应该怎么办?”……“能不能使图片上传的速度快点呀?”……同学们都努力钻研FRONTPAGE网页制作的技巧, 不断地对自己的网站进行改版和修饰, 很多网站从只有简单的框架到各具特色的精美网站。教与学的空间拓展了。
(2) 变测试为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统考要求学生的英文盲打每分钟正确输入50个字符以上, 中文每分钟正确输入8个汉字以上。单纯练习打字,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我利用他们喜欢玩电脑游戏, 让他们利用金山打字游戏里的“捉小偷”进行联机对打, 既可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 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打字速度。即使是调皮的学生都很乐意接受打字测试, 成绩还很不错。
(3) 把评价融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 学习效果在情境中评估。
笔者举办了一个课外活动“电脑维修”小组, 讲授有关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维修、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知识。有一次, 有位语文老师的电脑系统崩溃了, 打电话来求援。刚好电脑维修小组成员小陆同学在跟我聊天, 我就把WINDOWS XP安装盘给他, 让他去帮忙, 让他有问题就打电话给我。他犹豫了一下, 说:“好, 我去试一下。”我的电话不时地响, “老师, 应该选FAT32还是NTFS格式呀?……老师, 怎样激活系统 ?……. 老师, IP地址在哪里设置呀?……”终于成功地安装完毕了。语文老师称赞他是电脑高手, 小陆同学开心得不得了。自此, 电脑小组的同学都争着帮老师维修电脑。
实践证明, 这种学习与评价相互结合的教学过程, 不但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之火,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生深层次的学习, 优化了学习过程。
(4)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增强思维技能, 而对小组的成功给予奖励可以起到行为塑造的作用。另外, 当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时, 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 促进相互理解,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网上搜集信息的测评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专题内容, 例如:广州一日游、温哥华游学之旅等等。要求小组的每位成员要有明确的个人任务, 测评讲演中每名学生要讲解自己所负责的内容, 也要考虑整个专题的合理性。在评定成绩时, 除了讲演能力、相关信息数量、质量以外, 合作能力也将成为测评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学生参加市、区的电脑作品比赛, 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当中获奖的很多都是两个学生合作的作品。因为有的同学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强, 有的同学擅长于版面设计, 合作肯定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升。学生从中也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关注特殊个体的评价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力领域, 在适合自己的智力活动中会表现更好。主张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实际生活及学习情景中, 从多方面来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学生的优点和弱点。
对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的学生, 在评价中应本着“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 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 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评价宗旨, 从一点一滴做起, 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应从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 应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 应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在玩中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与思维的灵活性。
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在评价时更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和投入更多的爱心, 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赏识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初二级有位学生平时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差, 纪律也不好, 经常受批评, 上电脑课也经常顾着玩游戏。但当他听到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内容时都非常专注。在EXCEL电子表格的练习中, 他很快就把排序、函数公式自动求和、求平均数、筛选等的练习内容完成了, 我马上表扬了他, 并请他去帮助没完成练习的同学。他非常乐意地帮了一个又一个有困难的同学。在那次课给了他100分。以后, 他上电脑课认真多了, 人也自信多了。
2. 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里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电脑作品的雏形和成品、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省、获奖情况, 记录了教师用描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以及同学的留言, 还记录了家长对学生期待的话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不断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课堂上, 把同学们制作的优秀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出来, 边展示边分析, 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 我让同学互评、留言。记得有位同学留言:小敏同学的作品很有创意, 怎么我没想到呢, 真是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呀。另外的同学留言:我要加油!……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我进步了……小明, 你的作品里没有正确的超链接, 这项你没有得分……成长袋里都记录着同学自己的学习发展足迹。
每学期的家长会上, 给家长展示自己孩子的成长袋, 不少家长都会忍不住添上几句心里话。例如:“爸爸很开心看到你长大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实践证明, 学生成长记录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让学生体验成功, 感受成长与进步, 并从中受到激励, 提高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改善了师生关系, 增强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连续性。“我身边的信息技术”演讲一定要连续进行, 不可长时间间断, 否则会造成一种淡化趋势, 不利于能力的形成, 而持续训练可给学生一个重力加速度, 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对能力的形成起强化作用。
2. 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制作个人网站中, 可能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3. 注意BBS论坛里学生留言信息的筛选。一定要用实名和密码登陆, 教育学生不能发表人身攻击等不良信息。
总之,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教学中的激励导向,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 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激励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摘要: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践出发, 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念, 建立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 创设激励学生发展的环境,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试行) .2011.
[2]袁国振.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霍德华·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2
全面认识和评价荀子的人性思想,可以从其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获得现代的启示.
作 者:刘桂荣 刘伟静 李勇 作者单位:刘桂荣(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
刘伟静,李勇(保定市第一体育运动学校,河北保定071051)
语文作业评价中的人性化 篇3
一.评价应具及时性
在学生作业后,是否能予以及时反馈,会影响到教师评价作用的质量。
一方面,打铁还需趁热,在学生对完成的作业尚记忆清晰的时候,在他们能回忆起写作业时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如果教师即能予以评价,则学生便能准确而深刻地感知自己在作业过程中,到底是思维出现短路,还是方法发生问题,抑或是环节需要诟病,便于更正错误;如果是正面的评价,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时间更长、程度更强的收获的喜悦,也能从情感上细微地分离出值得自己骄傲的部分,教师反馈距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越短,这种析出的部分也就越多,学生能豁然发现,自己竟有那么多此前未曾觉察的优点,这于他们来说是增加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发动机,当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于学习中时,效果当然会更明显。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喜欢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本,在当天即让大家以跟帖的形式开始实名评价,这时跟帖中会出现很多“楼主”自己的反馈,对评价者进行解释、分辨、叙说自己写作时的心理活动。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原来只想让学生学会站在教师的立场评价,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没想到能升级互动的层次和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一次次地缩短评价反馈与作业之间的时间距离,其实就是在缩短每一个教学“回合”的时间(如果能将学生交作业和教师反馈回去,称为一来一往的一个“回合”的话),于是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教师就能够增加无数个学习的回合,而初中语文学习成效,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回合的结果组成的,回合越小越快,说明加数越多,其和也就越大,这种数量上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如以一学期二十周计算,每周一次的作业评价,与每两天一次的作业评价相比,相差为三倍,也就是说,评价及时,学生一周能进行一次学习两次复习,或者是三次学习,否则就只有一次学习。反之,回合越长越久,学生的惰性也就越强,慢慢地,不仅学习的直接效果下降,还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懒散、无激情。而这个主动权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的,因此,控制好教学节奏,给学生一个敏捷的反应,既是教师以身作则的表现,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立竿见影的手段。
二.评价应有针对性
多元化评价面对的现实是多元化的作业,及其背后多元化的学生,其实就是关注隐藏在学习中的鲜活的生命体。《新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点建议:“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里所谓的“定性评价”,是指评价的对象不只是作业这一终端,还应包括教师所了解到的,学生作业时的态度、状态和行为。因此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能不能看到作业,就看到它后面的主人,进而想到这作业是怎样经由一名花季男孩或女孩之手,或轻快,或犹豫,或应付,或坦白地写下,而他们之所以轻快、犹豫、应付、坦白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教学导致,还是学生的学习引起?我想,在熟悉自己学生之后,这一切基本上就能够在面对作业的瞬间,直接反映到教师的头脑中,即使不是完全正确,至少也会有。这时对这一份作业的评价,就不该仅仅是点评对错,期盼“发扬优点,改掉缺点”那么千篇一律的套话了,而应该在透视了学生心理之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对应的个性评价语言,或激励,或批评,或两者兼有,甚至是分数或等级本身,也是对学生的无语评价,对一向不错而近段时间表现骄傲的学生,可以将分数打得低一些、等级评价压下一些,刺激其进步,而对一向努力而作业总不太理想的学生,却可以有意识地拔高一点,就算两者的作业面表现一样,也可以在分数和等级上表现出差异,这样学生才会经过作业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与脾气温和而聪明伶俐的学生作书面交流,应该是最愉快的事,但是这样的作业只会占据作业量的一小部分,教师面对得更多的,乃是具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作业,因此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主要考虑的是该学生吃哪一套,吃什么我就喂什么。
对自尊心特强的学生,我的评语一般都是以或温和或玩笑的方式沟通;对脾气较好而错漏较多的学生,我采用语重心长加措辞严厉来点明严重性;对牛皮糖一样没有脾气却总也懒得改变自己现状的学生,我会直接提出修改目标,并注明再次上交的期限;对偶然发生过分错误的学生,我会立刻找来面批,并要求即刻改正……
性格是学生的标签,重重参与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作业的质量直接映射着性格,因此评价作业当追根究源到学生性格上,只有将学生性格与作业情况相结合看待,才能找到比较能根除问题的评语。
三.评价应过程结果并重
通常的作业评价重结果甚于过程,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问过程,而所有的问题都要看到结果。我曾跟学生作过一个类比:语文作业在本质上与数学作业的思维是一样的,选择题、填空题都是直接回答结果,而语文的阅读题与数学的应用题是一致的,它们的答案应包括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才算完整,也就是说,要在回答结果之前说明为什么或怎么样,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是答案的错误。
《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因为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而且,如果是写作评价,还应“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如果教师评价作业重结果甚于过程,则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追求的都只有结果,他们不会不择手段弄清为什么这样,不会不耻下问了解问题的所以然,而只想不计前因后果地拿到一个答案而已,于是又转回了课改前的应试教育:只为了一个正确答案而学习。换言之就是,过程评价的忽略,带来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误导,会将他们的作业观引上歧途。
这于学生是悲哀的,同时于教师也是沮丧的。其实我认为作业评价完全应该偏重于过程,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过程,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分析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各种学习能力,否则,教师该如何能够了解到学生思路这种抽象的东西呢?只有细问过程,才能明白。医生用一套工具打开人的头颅,也只能看到作为物质的大脑,而看不透大脑中的思想,教师则可以通过交流和作业进行了解,如果放弃了作业过程这样一个良好的途径,而只重视作业的结果,实在是本末倒置的遗憾。
四.评价应换位思考
教师期盼的学生作业是页面整洁、字迹工整、回答详实、简炼到位,而交上来的作业常与这样的愿望相距甚远,对此我并不一竿子打死,有原来体现出了能力的同学,我要求他重新做好,但是对此前基础就是如此的学生,我只会要求他一次进步一点,如果没有进步,就先了解原因再作处置。
我深深记得在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因其他学科作业与任课老师生气,想辍学的事,她由于上课开小差,被老师罚抄十页书,好容易抄了六页,老师一检查,一句话顿时让她火冒三丈:“写字那么难看,重抄!”结果不管我怎么做工作,她就是觉得老师在整她,就是想离开学校。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字体是否漂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要求一贯写字不好的学生瞬间成为书法家,是不现实的,同样,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甚至是记忆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的缺陷也不是短时间造成的,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予以耐心的工作,假以时日他们才能改进,因此反映在作业上的问题,教师都该在了解前因后果之后,慎重处理,而决不能一骂了之、一罚了之。
从字面上看,“评价”二字的含义是评定估价,评价者有着居高临下的身份,放在批改作业上,教师顿然形体拔高,于是乎,学生作业仿佛成为了待价而沽的商品,给出的分数就是其价码。而事实上,在进行教改之后的这么多年,作业交上来以后,教师在作业上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评语的语气明显缓和,很多地方也改掉了打分的方式,包括中考,很多地方也不再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换用了比较温和的等级。这些作法都说明,“评价”应当拥有与时俱进的含义了,或者说应当换用一个词语来替代“评价”了,作业还是原来的作业,而评价俨然已经不再是昨日的评价,其中出现了不少了解、探讨、商榷、沟通的涵义。因此,面对新的作业善后工作,教师总会有新的想法,我写下这篇文章,就是权且在原有的“评价”上,说说自己并没有完全革命的改革式评价意见。
小儿肺炎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评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小儿肺炎患儿180例。纳入标准:符合《儿科学》[4]诊断标准;年龄1岁~3岁, 男女不限;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需要进行特殊护理的患儿;家长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男52例, 女38例;年龄2.2岁±0.6岁;病程1个月~3个月, 中位数为1.4个月。对照组男54例, 女36例;年龄2.1岁±0.7岁;病程1个月~3个月, 中位数为1.3个月。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
1.2.1. 1 常规护理
(1) 呼吸道隔离, 根据病原体、病程等分开病房住院, 戴口罩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 使用鼻导管 (0.5 L/min~1.0 L/min) 或者面罩法 (2L/min~4 L/min) 给患儿进行吸氧治疗; (3) 发热、气促患儿要卧床休息, 咳喘患儿取半卧位休息, 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4) 保持病房整齐、干净、舒适; (5) 加强饮食护理, 以乳类、半流饮食, 适当静脉补充能量; (6)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如发热则进行降温处理, 烦躁则使用少量镇静剂; (7) 加强临床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1. 2 人性化护理
(1) 人性化住院环境:改善病房,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保持房间通风, 室内空气清新, 温度及湿度适宜, 墙壁悬挂一些卡通图片, 让患儿在比较柔和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2)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操作: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选择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擅长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护士, 在执行护理工作过程中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 (3) 维护患儿及家属的尊严, 在操作过程中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护理人员关注病人的痛苦和对健康的需求, 体谅病人的实际困难, 帮助病人解决困难, 让病人满意; (5) 人性化健康教育, 对患儿家属开展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 指导患儿家属出院后的居家护理, 促进患儿康复。
1.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心率恢复至正常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1)
d
2.2 两组患儿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d
2.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67% (87/90) , 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88.89% (80/90) ,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χ2=4.063, P<0.05) 。
3 讨论
小儿肺炎多发病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其主要发病特点有病情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等, 临床主要病因由细菌、病毒、支原体引起, 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目前尚未十分清楚[5,6]。临床护理主要以保持小儿呼吸道通畅, 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及精神状况, 注意合理营养及补充充足的水分, 同时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近年来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很多病种护理上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心率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在小儿肺炎患儿开展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 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护理模式。 (1) 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患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让患儿安心接受药物治疗和护理。 (2) 开展人性化护理, 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在进行护理过程能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护理, 配合临床治疗, 避免了护理工作做不到位, 造成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环节脱节。 (3)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态度和蔼可亲,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方便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患儿也乐意接受, 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研究结果与徐莉等[7]报道相一致。
另外, 研究结果也显示, 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后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提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减少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时间, 缩短住院时间, 从经济角度上给病人带来明显的利益。 (1)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效果,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出现情况则及时报告医生; (2) 人性化护理促进患儿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患儿住院花费。研究结果与郭红英等[8,9]报道相一致。
研究结果也显示,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 说明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儿提供了优质的护理, 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人性化护理理念, 病人对护理服务比较认可。研究结果与王金玲等[10]报道相一致。
在小儿肺炎患儿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患儿及家属比较认可这个模式, 有利于患儿恢复, 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研究样本量比较少, 研究实施过程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大样本的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1]高莹.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科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 (1) :202-204.
[2]赵柏松, 孟凌新.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3B) :745-746.
[3]马国喜.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3, 27 (3C) :840-841.
[4]沈晓明.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8-130.
[5]任占花.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 2012, 26 (6C) :1673-1674.
[6]陈健, 关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2B) :415-416.
[7]徐莉, 赵小娟, 张宗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9) :716-717.
[8]郭红英, 杨凯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46-47.
[9]陈秀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8) :24-26.
个性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 篇5
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个性活动的源泉,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只有喜欢、爱好,学生才会自觉投身于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喜欢讲,有的善于想,有的喜欢做,一堂课要想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模式的切换,一般7~13 分钟要换一种形式。老师的精讲,适合喜欢听的学生;板书,阅读教材适合善于看的学生;讨论,辩论,叙述概念、阐述解题思路适合喜欢讲的学生;提出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适合善于想的学生;制作学习卡、课堂练习适合喜欢做的学生。这样,我们就自然认识到了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弊端,因为那只照顾到了喜欢听的学生,那么,这怎么能说得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课堂提倡讲练结合,注重知识过手是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应从一讲到底向少讲多练转变,向精讲精练转变。课堂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是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提问题,编习题,悟疑难,寻方法,辨错误,得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还主动权给学生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从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受众,而是一位能够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或书籍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习者与环境、与他人、与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转变实现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根本作用,强调每个学习者对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认识速度,强调认识过程、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正如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孟照彬提出,课堂的主动权交与不交给学生,是新旧课堂的分水岭。如何理解交出主动权呢?比如:教师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思考、琢磨的状态,这时的主动权就在于学生;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主动权也在于学生;组织学生阅读、交换学习卡、做课堂练习,主动权更在于学生。有效课堂要求教师一定要交出主动权,但交多少合适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来定。总之,还主动权给学生是现代课堂评价的关键指标。
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方式
提倡切换课堂模式,动静转换,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有效参与,培养学习兴趣,消除感官疲劳。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冷静,不要走另一极端。每节课都组织讨论、辩论、探究、小组合作等,热热闹闹,而忽视接受学习,这将极大地浪费时间。目前,很多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是一种浮躁学风,是一种低效教学。不要误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这往往是许多课堂“静”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非常活跃,而唯独缺少“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主动,但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从而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上课不要总让反应快的学生牵着鼻子走,其实他们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是那些善于思考,反应却较慢的孩子,事实上他们最容易受到歧视。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中各种活动的组织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学生理性地参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四、宽松、容错的学习环境是有效课堂的心理保障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那么,让“差生”成为优生的道理就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差生”便可以成为优生。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孩子犯错误时,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真诚地容忍、巧妙地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他们才可能敢想、敢说、敢为,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自己的设想,才能催生和萌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在课堂中,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师生认识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更收获了智慧、积极、主动和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效课堂应建立在民主、平等、扎实、朴实、真实的基础上。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真诚地、平等地互动、交流。有效课堂需要教师的亲和力与耐心,教师要爱学生,要将一碗水端平,对学生发展负责。我们主张教师要有规范的课堂用语,如:“请你回答问题”,“请坐下”,对没有回答好问题的学生说没关系等等,绝对不要有歧视学生的语言。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尽量回答,面对日益博学的学生,要敢于对学生说“我不知道”。往往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国的家长总是问孩子“今天 老师给你提了什么问题”,而美国家长却总这样问“你今天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可能建立起今天的有效课堂。
五、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有效课堂的有用方法
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合理、恰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棒!棒!你真棒!”、“表扬他,顶呱呱!”、“你真聪明!”之类的赞赏和表扬,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学生一发言就说这些千篇一律的话,长此以往,被夸奖的学生就会逐渐“迷失自我”。再如,在小学课堂中,老师喜欢用卡片、笔、小红花等物质奖励学生,刚开始,学生精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等拿到两、三朵小红花后,老师的小红花也发完了,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有些分散了,当你
问他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听课时,他会告诉你因为没有小红花了。其实,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很多时候,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作业中一句能打动学生的评语,对学生的赞许和激励反而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因此,恰当地运用语言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和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映衬下才显得更光彩夺目,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更具有魅力。否则,鼓励和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六、以学论教
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小平同志曾说:“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我们把能否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标准。当然,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有一些基本要求。就叶澜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有意义。学生上课前上课后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又何必再上这节课呢?
2.有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3.有生成。在课堂中要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较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化。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叶澜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而常态课是普通老师上的平常课,常态课上好了,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6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92-01
分娩对孕妇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患者不仅身体上经历疼痛,而且精神上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对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非常必要[1]。优质护理服务随着医学模式越来越向人性化发展,也逐渐从病人的需求出发,尊重病人,真诚为患者服务[2]。本文通过研究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和作用,来寻求对初产妇的最佳模式,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诊的100例正常足月待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可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A组提供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年龄20~30岁。两组患者资料、年龄以及孕龄周期以及诊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即帮助患者了解分娩过程以及注意的事项;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具体的表现为:(1)人性化环境。患者一旦入院,详细的介绍病房,病房要整洁干净,适当的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在病房内放置关于分娩的相关知识海报,给患者在家的温馨环境;(2)充分评估。在患者决定采取自然分娩前,充分掌握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以往病史,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3)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均为初产妇,在心理上难免会紧张、焦虑,做好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沟通,一旦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要加以正确引导,建立健康的就诊观念,保证患者心情愉快来进行分娩。(4)疼痛护理。分娩过程孕妇会因为经历子宫收缩以及宫颈扩张等引发的疼痛,此时医护人员要指导孕妇转移注意力,可进行语言暗示或者轻轻抚摸等形式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本文护理结果的观察指标有两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3.讨论
现今时代,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在不断探寻发展新的护理模式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无论什么样的护理模式最终途径都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来达到优异的人性化护理效果[4]。对于初产妇来说,如何战胜分娩过程中的复杂生理以及新历应激过程正是本院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力图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本研究表明,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明显增加了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的必要,而且患者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的出血量也较少。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不仅在住院环境方面做出了较为人性化的措施,而且认真检查患者的各项指标,安抚情绪,真正从患者出发,为患者服务[4]。本院为了促进优质护理的良好效果,还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业务水平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其次,注重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时刻感受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变化,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另外,实行责任管理,将每位医护人员的责任分配到位,每个人都有具体的护理任务,并落实好责任负责人,除此之外,倡导细节服务,实行患者入院治疗的每个细节护理人员都能安排到位。
总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一定要不断更新跟进,以优质、精致为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开展表明高质量的服务相对于传统常规的服务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心理状况都有很大改善,因此,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开展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古魏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96-697.
[2]王丽丽.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工企医刊,2012,21(6):39-40.
[3]林东梅.产妇分娩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3):3324-3324.
[4]Divin,C.Volker,D.L.Harrison,T.HumanisticNursingTheory:Applicationtohospiceandpalliativecare[J].Advancesinnursingscience,2013,36(3):312-322.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2009年3月在我院手足外科住院的手足损伤病人316例, 男241例, 女75例;年龄8岁~75岁 (27.8岁±7.4岁) ;其中单指 (趾) 外伤或伴骨折或肌腱损伤98例, 多指 (趾) 外伤或伴多发性骨折114例, 腕部外伤伴肌腱或血管损伤15例, 手 (足) 严重挤压伤伴多发性骨折37例, 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8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行残端修整术24例, 手部离断术10例, 清创加内固定术168例, 清创加游离或带蒂皮瓣术29例, 清创并肌腱或血管吻合术85例。按病人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足外伤常规护理, 不做特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①营造人性化就诊环境, 以减缓病人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按照贴近人性的理念布置病室, 保持安静、整洁;走廊悬挂寓教于乐的健康宣传及科室医护人员的照片、职务、职称、联系电话、专业特长、服务信念等信息介绍专栏, 营造温馨、和谐、值得信赖的住院氛围;将同一病室按病人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或同一病种原则安排入住。②正确评估病人各阶段心理状况, 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依据手足外伤病人的发病急, 多数病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状态下发生, 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科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疏导;通过感情宣泄方法来增强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练习, 嘱病人注意力集中, 放慢呼吸, 采用腹式呼吸, 反复训练1 min, 向病人讲明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状态, 以导致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 使病人对负性想法进行认知重建, 向病人介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手术、麻醉以及术后疾病康复的影响, 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 还要做好病人家属及同室病友的教育工作, 尽量避免恶性刺激。③护理操作中的人性化护理:要求护士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工作中认真负责, 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技能, 在各项护理操作中能够做到举止稳重、动作熟练操作轻柔、反应敏捷, 静脉穿刺轻柔娴熟, 一针见血, 移动病人动作缓慢, 保护损伤部位, 更换敷料前要洗手, 严格无菌操作, 针对病人的耐受情况制订不同的功能锻炼康复计划, 使病人真正地在精神上产生依赖感, 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帮助病人洗头、擦身、剪指甲, 使病人在生活上、治疗上都能得到照顾、协助完成生活护理;经常按摩骨突出部位和受压处皮肤, 定时翻身, 预防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 指导进食清淡无刺激性、富含营养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1.3 效果评价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1]评估疼痛:分别于入院后1 h内对两组病人进行首次评估, 以后每日评估记录1次。累计评估14次, 计算平均值。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2]20项, 对两组病人于入院1 d内及出院前1 d进行评估。③自行设计“手足外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以开放式的方式对住院病人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共有20个条目, 按100分计算, 均采用“是”或“否”作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人性化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病人入院后与出院前焦虑、抑郁和躯体化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见表3)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 不仅可以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解除病人痛苦、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而且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3]。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 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来, 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手足外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彻底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4]。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 手足外科护士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强化, 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实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目标, 提升了住院病人满意度, 极大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病人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比较均有差异 (P<0.05) ;观察组病人疼痛低于对照组 (P<0.01) ;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均好于干预前 (P<0.05) , 人性化护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P<0.01) ;两组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评价得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可见, 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缩短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使手术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提高病人配合治疗的主动性, 增强病人信心, 使病人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 人性化护理服务还能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手足外科住院的31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手足外伤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手足外伤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满意度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足外伤,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克, 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30.
[2]李远贵.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1996:222.
[3]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3) :1-2.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手术患者200例, 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均意识清醒, 精神状况良好。其中男145例, 女55例;年龄20~83岁, 中位年龄55.6岁;普外科患者66例, 骨科患者39例, 泌尿外科患者27例, 妇产科患者58例, 胸外科手术患者10例;采用腰麻及硬膜外麻醉164例, 全身麻醉36例。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贯穿于手术过程始终, 包括患者术前24h探视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服务, 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访视及护理:
自开展人性化服务整体护理以来, 我院已将术前访视定为制度, 要求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d主动到病房探视患者。在术前访视中, 除常规了解患者的病史、常规检查、术前准备外, 人性化护理主要体现在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疾病认知程度及不同的心理状态, 针对性做好解释、安慰、指导工作, 详细客观地介绍手术室环境、仪器设备及手术医师的精湛技术、麻醉的可靠性等, 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目的、注意事项、手术过程如何配合等, 使患者在进手术室前已基本了解整个手术过程, 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同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进行针对性的解释, 以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恐惧及顾虑, 降低手术前的不利因素, 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1.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及时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 使患者感到舒适, 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热情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核对其基本信息资料, 包括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 据手术名称、部位予舒适体位, 并据患者需要适当增减衣被, 防止受凉;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身体暴露, 体现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麻醉时护士要在患者身边陪护,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 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手术者的操作, 要求护士了解整个手术过程, 准备好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 能迅速、主动地传递器械, 做到娴熟精细和稳、准、轻, 使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在手术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 确保手术的安全[3]。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手术医师并协助处理, 要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勿大惊小怪, 以免引起患者猜疑, 增加其心理负担。待患者完全清醒后, 与术者、麻醉医师共同将患者护送回病房, 向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麻醉情况等。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或家属手术成功的消息, 术后2d医护人员及时进行病房随访, 以安定患者情绪, 促进其康复;观察体位固定处有无神经压迫或循环障碍, 无菌切口有无感染等, 并征求患者对围术期的意见及感受, 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关心。
1.3 观察指标
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2组护理质量, 满分为100分, 同时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度= (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0分比例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理念, 护士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主体, 决定着人性化护理的成效[4]。人性化服务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 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使手术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 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5]。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重点已非机械地配合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 而是要真正地了解患者的实际需要, 将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项工作中。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观已成为手术室人性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多年的实践已表明,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中心转向患者, 而非单纯地围绕手术,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6]。杨华[7]通过在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 显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程度, 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本组通过在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 使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强化, 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人文关怀的服务目标, 使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保证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 有利于融合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形象,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总结。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手术室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贯穿于手术全过程。观察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0分比例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徐惠萍.新时期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4) :62-63.
[2]史瑞芬.市场经济中护理服务文化[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3) :1-2.
[3]张艳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3) :267-268.
[4]徐慧敏, 叶玲荣, 吴利和.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2) :105-106.
[5]张玉兰, 刘雅杰, 李琛.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8) :123-124.
[6]陈学群.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12) :2093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就诊治疗的300例患者, 男170例, 女130例, 年龄25~72岁, 平均 (59.8±6.2) 岁;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95例,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70例,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8例,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5例, 其他疾病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5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组成、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建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 首先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 转变护理人员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3]。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 要求护士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关爱患者, 真诚关心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关注他们所处的家庭和社会背景, 注重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 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 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 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4]。
1.2.2 营造人性化就医环境
保持病区整齐、清洁、温湿度适宜, 走廊里的标志清晰, 病房配置空调、独立卫生间, 病区墙壁粉刷柔和的色彩, 绿白相间的床铺之间配以淡绿色的隔帘, 床单被褥采用纯棉布料,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 使患者感到温馨、舒适, 同时, 医生、护士在操作时用床铺之间的隔帘遮挡患者, 保护其隐私。在病房床头张贴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及特殊疾病的温馨小提示。病区配置热水房及微波炉, 便于家属加热营养餐。每个病房都必须张贴消防安全通道图。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宣教, 注重患者的人身安全, 使患者安心入住。病区设置健康教育专栏等, 体现病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设置便民区, 方便患者及其家属日常需要。设置“院友天地”房间, 作为医患之间、病友之间进行交流的场所。建立温馨护理操作流程, 将人文关爱和护理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任何护理操作前、后都需要有问候、有告知, 护理操作中有鼓励和安慰, 使患者不再对护理操作感到陌生和恐惧, 了解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设立专人陪同老年人、残疾人和病危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完善辅助检查等, 力求使不同类型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时时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5,6,7,8]。
1.2.3 实施人性化的医患沟通
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内科患者多数具有病情迁延不愈、平均年龄较大、患病时间久等特点, 易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 此时患者大多不愿与外人交流, 需要护士主动通过观察和语言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 在交流中完成工作, 将尊重、爱护患者的理念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使患者产生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 积极鼓励患者, 使其建立战胜病痛的自信。护理人员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温和亲切的语言、微笑贴心的服务感染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使患者更多的反馈和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 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9,10]。
1.2.4 体现人性化细节护理
为住院期间生日的患者送上生日贺卡和祝福, 在病房内为其庆贺生日;定期开展疾病健康教育、养生讲座等, 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 改善病区沉闷的环境,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关注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 缓解家属因长期照顾患者而身心疲惫状态,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减压方法及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定期举行医生、护理和患者交流会, 听取并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 完善护理细节, 在护理细微之处彰显人性的关怀, 使患者时时感受到医护人员温馨的关爱。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8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 (73.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并将此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中心, 从护理的细节来体现人性化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和照顾, 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真正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 让患者满意。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丰富了医疗护理知识, 护理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尊重[11]。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8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 (73.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人性化护理的开展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使护理服务真正地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轨道。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人性化护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通过人性化护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的结合, 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护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内科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8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73.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切实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6年1月~5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并对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分组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为:对照组:36例,年龄分布在18~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2.7)岁。观察组:37例,年龄分布在19~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如体征护理、治疗护理、用药护理、卫生护理等。
1.2.2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内容进行治疗护理:(1)人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仔细深入了解并进行相应心里沟通,对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不同的人性化心理干预,并向患者详细介绍其相应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知晓治疗的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等。(2)提供人性化治疗环境:如保持病房温馨、明亮、舒适等来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性,保持病房空气新鲜以及合适的温湿度,通过更换房间颜色(暖色调)来调节患者的情绪等;在病房内放置一些妇科疾病预防治疗等知识的书籍画报,以及通过病房内电视播放妇科疾病的宣传、预防等相关知识;另外在病房入口处等在醒目位置放置治疗注意事项及准备事项等提示性标牌。(3)人性化治疗护理服务:在治疗护理通过设置隔离保护屏障来加强对患者隐私部位的治疗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如静脉滴注时应按照药物要求而严格控制滴注速度,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另可采用提高滴注药物的温度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等,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定时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漏服等情况。(4)饮食卫生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的饮食根据不同病症进行饮食指导,帮助老弱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患者治疗时的个人卫生,如对老弱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擦洗等[3]。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心理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为评价指标内容。并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SDS)、焦虑自评量(SDS)进行评分测定,在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前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见表1,观察组的心理情绪(抑郁自评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疾病患者在治疗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如个人心理、疾病因素、家庭因素等)的综合影响,患者在治疗中存有较为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等负性情绪,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表征是:以经常或持续、全面、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等,会给治疗造成一定的负性影响[4]。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价值体现的关怀性护理方法,是患者在医护过程中各项关怀(包括医护内容和其它内容)的体现,通过人性化服务可以使患者及家属能从心里上感受到外界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通过本文研究,我们认为通过人性化服务能从心里、生理上给予患者强力支持而缓解放松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促进疾病的治疗,本文的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人性化护理对妇科患者的显效性。
综上所述,对妇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情绪,并因此促进疾病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用于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2016年1月5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的心理情绪(抑郁、焦虑)自评量评分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抑郁、焦虑),促进疾病治疗,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科,效果
参考文献
[1]蒙兰.妇科临床中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4):125-126.
[2]刘玉梅,敖旭华.浅谈对妇科临床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健康之路,2013(2):79-80.
[3]官爱萍.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14):146-147.
个性化的奖励与评价机制 篇11
其实,利用评价的激励方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但是,因不同的激励对象而设置不同的评价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则是近些年一个全新的课题。
窘迫之下的新思路
“其实,非货币化的奖励,如果采用得当的话,往往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是不少经济拮据的老板们在后危机时代总结出的一条经验。
“在这个时候,对员工的积极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供职于西雅图一家咨询公司的员工德莱赛•钱伯斯对我们说,“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预算来以货币方式提高员工的士气或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所以在这种时候,积极评价机制的作用就显得比平时大得多。”
钱伯斯认为,新的评价机制实际上是无奈之举,因为从本质上讲,货币化福利的效果是最好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积极的评价机制时,必须对传统做法加以改革,而这种改革的核心则在于评价的个性化。
其实,利用评价的激励方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但是,因不同的激励对象而设置不同的评价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则是近些年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实际中企业的措施都是非常个性化的。”钱伯斯向我们介绍他客户的一些经验。“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带薪假日,由高管出面邀请普通职员共进午餐,或者发送针对员工个人特点的感谢短信。除这些常规的做法外,不少企业还在工作时间上开动脑筋:他们可以为照顾婴儿或老人的职员制定‘较迟’的上班时间;也可以为观看自己孩子画展或棒球比赛的员工制定‘较早’的下班时间。”
专家们认为,在2010年,由于大部分企业的预算仍然比较紧张。至少有四成以上的企业会把激励重点放在这种非货币的评价机制上。而根据合益咨询及世界薪酬协会于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来看,则有超过50%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财政的紧张,他们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新型的激励模式上去。
“传统的激励模式,在目前的形势下,正失去它的魅力。”钱伯斯在谈及他这两年的工作时不无感慨地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正努力地构建一种新的激励文化,这种文化对传统的奖励模式有着巨大的革新,是对之前‘统一赏罚’原则在特殊经济背景下的一种变更。”
钱伯斯口中的“革新”与“变更”,其核心在于:非统一标准的、个性化的激励机制。也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本地化评价模式。
在钱伯斯和支持新模式的专家们眼中,本地化评级模式的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新模式下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时性,因为企业不再严格按照月份、季度、年度的时间标准来划分评价周期。我们看到许多企业都是以任务的终结来进行及时的员工评价和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的。二则是激励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钱伯斯口中,辛辛那提的大美洲保险是新模式下的一个典范。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副主任雪莉•吉尔斯向我们介绍道:“资金短缺让过去的奖励办法成了无米之炊。但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又迫使我们必须让自己企业的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所以,一开始,我们试着从人性和人文的角度去改变我们的激励模式。我们用附有温馨文字的卡片和礼物或者类似的小赠品,在每一次员工们取得业绩时,由高级管理人员亲自赠送给他们,之后的奖励物品渐渐丰富起来。而现在,我们采取了更能促进员工们努力工作的措施。
雪莉口中的“更加有力的措施”,是指大美洲保险的“高端五项”。所谓“高端五项”,是大美洲保险的核心信息技术项目,一般只能由资深高级员工参与。而为了激励员工,从2009年底开始,公司开放了高端五项的参加范围。在本职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都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核心事务。
“但是,我们最欣赏本地化评价模式的地方,并不是它以集约方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是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我们收集反馈信息,而这些反馈信息对管理层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大美洲保险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奖励模式。这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按照雪莉的认识,企业这样的做法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不可否认,传统模式在员工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大部分员工心中,新模式只是过渡性质的,一旦经济形势好转,他们还是会期待传统奖励。第二,对于一些项目的奖励,传统模式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对长期效力的员工进行的“忠诚奖励”还是以传统的办法奖励更好。
妥协之下的混合模式
事实上,完全落实本地化评价模式的企业寥寥可数。大部分企业都是像大美洲保险那样采取了混合模式,例如爱福特医疗,一家拥有16家分支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供应商。就在不同部门采用了不同的激励机制。其中,在人力资源部门和管理层,评价模式沿用了传统的年度考核办法。而与此同时,各个部门经理则被鼓励在部门内因地制宜地进行自己的考评,公司将对部门的独立考评进行各种方式的帮助,包括资金上的帮助。
“事实上,我们对各个部门的经理还进行过培训,以帮助他们落实新的绩效评估思路。”爱福特医疗的人力资源部主任罗彻尔•卡罗拉多向我们介绍了企业有特色的考评体系,“新机制是有风险的,所以对于管理层和核心部门,我们并没有采纳新的模式。相反的是,在其他部门,我们是鼓励新模式的实践的,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新模式运行的风险,也可以为未来新模式的推广积累经验和培养人员。”
与卡罗拉多具有相同想法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在少数。但根据密歇根的泰瑞伯利雇员考评公司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能够像爱福特医疗那样在推行新措施的同时组织大规模的适应性培训的企业是不多的。
在爱福特医疗大力推行符合模式的过程中,变化最大还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考评机制的认识。凡是参加过爱福特主题培训的管理人员,无不表示了对本地化考评模式的欣赏。“小赠品胜过大补贴”不仅是对这种认同最朴素的表达方式,也是他们今后工作的目标。而在实际中,爱福特共举行了超过43000场的小型工作竞赛。几乎每一位员工都因为自己在工作中的业绩获得过公司的肯定和高管层的当面嘉许。当然,或许他们的奖励只是几张生日卡片或者至多不过几天的带薪假日,但是,所有的职员都切实感受到了自己时刻被企业关注着,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从人力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无论是员工士气,或是服务质量,在这种模式下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鉴于新模式的优异表现,卡罗拉多向我们介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爱福特将进行更多项新模式活动的实践。考评期间歇将从一个月逐步缩短到半个月或者一周,而考评的主体也将进一步得到升级。
“我们的目标是让包括CEO在内的管理团队都成为本地化考评模式的参与者。”卡罗拉多向我们谈了他下一步的工作构想,“高管将要进入第一线的研发、销售团队。或许他们不会动辄奖励百分之几的股份或其他什么真金白银。但是他们能用咖啡招待券、小赠品,甚至一条‘干得好’的短信来让你明白:你的工作业绩,是牵挂在他们的心中的,他们为拥有你这样的员工而骄傲。”
爱福特的努力收到了初步的回报。在危机背景下,爱福特雇员的满意度一直维持在80%以上。相对应的是,企业的营业额虽然也比同期下降了13%,但是较之同类医疗企业的下降,爱福特仍然拥有5%~10%的优势。
政府引领的创造性运用
危机中有麻烦的并不只是企业,政府部门也受到了银根紧缩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地方基层政府,他们所遭遇的财政危机一点都不亚于自负盈亏的公司企业。所以,他们也成为了新型激励模式的学习者。
比如说华盛顿特区下属的斯诺米什镇,这个镇对外宣称,他们将在联邦政府的统一考评机制之外,颁行镇政府特色的独立激励机制。
“或许,我们的手段略微简单了一些,但是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我们办事员的工作效率是有效的。”镇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人布里德盖特•卡尔逊对我们说道。
为此记者走访了斯诺米什镇。在政府的公示牌上,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卡片与标牌,卡片上对应人员近一周的工作业绩都标注于其上,背面则是各级领导对他们的评价及感谢。我们翻看了卡尔逊的卡片,上面这样写道:“为镇政府的网上求职系统争取了25000美元的赞助和科技支持费用。”而卡片的评价则是:“卡尔逊,有你真好,你不愧为这个镇的支柱。”
雇员维持咨询公司的创始人:马克•德辛对斯诺米什镇的做法赞赏不已,“早在几年前,我们公司便开始向客户推荐非‘整齐划一’的激励模式。但是很显然,当时没有将新模式付诸实施的条件。可是,就算危机没有到来,我们相信传统模式也会被取而代之。因为老做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意图以统一的、普遍的激励模式去应对千百万种员工的积极表现。这不仅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公平的。在过去的2009年中,这种模式不仅没有稳定人心、激励士气,更使得员工怨声载道,与企业离心离德,因此它必然会被取代。”
但是,德辛也指出,新模式仍然在探索之中,虽然在形式上不少企业都认同了个性化、独立化的评价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受着传统模式的影响。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德辛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财务公司曾为自己的会计人员举行过单个的‘授勋仪式’以表彰她们的业绩。可是她们却忘记了,从事财务工作的女性员工在性格上一般都是沉稳低调的。一位高管‘莫名其妙’地把一位平时少言寡语的女会计‘推’上了事先布置的领奖台,当众对其夸赞一番,我认为这种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
德辛认为,既然是个性化、独立化的模式,就应该以员工、被激励者的标准确定激励的方式。“如果以评价主体的好恶来决定形式,这其实仍然是‘整齐划一’的变体而已。”德辛如是说。
对此,钱伯斯深以为然,“我们选择的评价形式是基于我们对员工的充分考察的,对于低调的职员,我们会以私下交流、短信沟通为主要考评激励模式;而对于开朗的职员,我们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同事面前彰显其实力的机会。别忘了,我们现在对激励机制的理解,并不限于激励本身。企业的考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企业和员工的交流,让员工了解企业需要他作出怎样的贡献,让企业知道它的员工需要怎样的回报来获得满足。”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 篇1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工作1年以上在职护理人员190名,对象为女护理工作者,年龄19到49岁,护士150名,护理师30名,主管护理师10名。
1.2 方法
对该190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树立人性化护理观念、制定护理管理规范、落实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人性化管理实施后对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服务意识进行评价,分析人性管理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服务技术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数据和实施效果。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实施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技术服务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情况的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技术资料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施前后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施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技术服务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对比
护患纠纷发生率在人性化管理前为283次(57.76%),在实施后为64次(13.06%);护理技术服务满意度在实施前为79.18%,实施后上升到95.10%;患者满意度在实施前为86.53%,实施后为95.71%。人性化管理实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技术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都比实施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情况
人性化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次数在1年内为62次左右,实施后在86到90次之间;查看患者的次数在实施前大约74次,实施后大约为88次;提供帮助满意度在实施前为77.1%,实施后为91.2%;床铺卫生清洁达标率在实施前为65.1%,实施后为82.7%。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核心,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就要以护理人员为本,关怀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医院的氛围融洽、和谐。这有助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技能。护理人员在医护团队中相互沟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有助于心理结症和矛盾冲突的及时化解,增强科室凝聚力和团结力量[2]。心情愉悦,就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使工作区域整洁温馨。照顾护理人员的情感情绪,了解护理人员的情感困扰问题,及时解决。尊重护理人员、平等对待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人员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鼓励,激励护理工作人员,使其工作能力更加出色,护理技术更上一层楼。护理人员在工作上出现过失时,要以合适的态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指导,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3]。对业务不熟练的护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确保高效的护理工作。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了解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原因,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开导,减少护理人员的顾虑,这样可以减少其在工作上的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通过了解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工作调节或心理疏导,使护理人员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及价值,使她们对工作的积极性更高,对工作更加热情,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通过细致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给予护理人员相应鼓励,可以激发其潜能,创造良好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效率。发现护理人员的优点,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完善护理制度。肯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优点,对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鼓励,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服务。在管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对其工作进行总结,使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处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措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不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要使人性化管理可以更好的实施和继续发展,就要充分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肯定护理人员的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知,使护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管理人员要主动和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在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护理人员尊重和肯定,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人性化管理为护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扩大了空间,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不断提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4]。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前,护患的纠纷发生率比实施后高;护理技术服务满意率低于实施后;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值得医院推广的。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工作一年以上在职护理人员190名,对该190名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观察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护患纠纷关系发生率、护理技术服务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为患者服务情况;与患者结果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人性化管理实施前,护理技术服务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比实施前高,与患者的沟通次数以及查房次数都比实施前多,为患者提供帮助的积极性比实施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发挥其创造性,增强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使医院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61—262.
[2]王秀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4):457.
[3]陈雅娥,欧丽娟.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及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8):3679—3680.
【课程评价的人性化】推荐阅读:
课程评价的功能11-03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11-12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11-23
对美术课程评价的理解07-04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09-03
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08-28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06-25
新课程下的课堂评价12-0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