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2024-11-23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共12篇)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1

虽然学校课程规划对我国中小学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及其研究的深化, 人们对学校课程规划本质的认识日益清晰。所谓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作为课程规划的主体, 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 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 从社会环境、家长期望和学生需要出发, 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因素与条件作出的整体构建, 以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整合, 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最佳发展。本文尝试就学校课程规划的依据、原则、模式、步骤与条件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意图为中小学课程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主要依据

1. 课程理论

学校课程规划, 简言之, 是对学校课程的规划或规划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既是学校课程规划的对象与内容, 又是学校课程规划变革与发展的基础。虽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 但它是作为课程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成分而存在于课程系统之中的。这就天然地生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课程论性意义”, 即学校课程规划因学校课程的限定而应当具有的在课程方面的独特的、完整的理论品性与要求。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原则与方法只有建立在课程论的基本原理或规律的基础之上, 并随着课程观念及其实践的变革而变化, 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得以完满地理解与解释。

学校课程规划的“课程论性意义”主要表现为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制约因素, 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和个性的培育为课程整合化的核心。若企图在三者中选择其一, 如只关注人或只关注社会或学科的意义, 以求得学校课程规划的“高品位”或“高效率”, 必将导致学校课程规划只能反映课程的部分意义, 造成“课程论性意义”在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中的“流失”, 致使课程的某些目的和要求形同虚设, 导致学校课程规划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或“别的规划的领地”。

因此, 当学校成为课程规划的责权主体时,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学校课程, 就必须根据上述“课程论性意义”的要求, 主动寻求课程理论对其课程规划行为的规范和指

筅江苏南京晓庄学院

张相学

导。课程理论表达的是“课程应该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的意趣, 它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课程规划中无法回避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难题, 如“学校课程规划需要秉持什么样的课程观”、“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及其关系怎样”、“哪些课程规划的做法更符合学校课程规划的价值取向”、“课程规划工作的计划、方法和程序是怎样的”等等。基于此, 课程理论就成为学校课程规划不可或缺的依据。

2. 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课程改革与发展作出的官方规定, 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教育中的课程权责分配进行解释。课程政策不仅反映了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而且对课程实践给予相当的约束力, 因而也就必然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 课程政策能够回答学校课程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譬如, 学校能否成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研究以及课程改革的合法主体?学校能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成为这些课程行为的合法主体?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学校课程规划之前作出明确回答。

我国现行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譬如,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 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 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 规划地方课程;学校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 结合本校实际, 规划本校的课程。相对于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规划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作为课程规划主体, 对课程发展蓝图的勾勒。它是学校加强课程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是课程理想变为课程现实的桥梁。

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是研制学校课程规划的依据,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符合课程政策的要求, 否则就难以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就会偏离教育目的。但从国家到地方, 从地方到学校, 课程规划及其实施越是接近教学第一线, 所遇到的情况越具体, 越充满着不确定性, 就越需要对预设的课程方案进行调适、变革乃至创新。因此, 此处强调学校课程规划的主体权责, 既不是指学校可以对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进行任意的增删更

*该文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项目代码40740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2008119) 的研究成果之一

改, 也不是指学校对国家与地方课程规划的机械执行。究其实质, 是以学校为基础, 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建构, 促进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生效与和谐。

3. 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在分析学校现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学校现状是指学校各项工作的总和或综合实力,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外在环境, 如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他校或机构建立的联系、学校的社会声誉以及占有的社会资源;二是学校内在环境, 如学校目标与组织、学校文化与师生素质、学校资源与硬件设备等。对学校现状的把握可以通过态势分析来进行, 即将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 通过调查依照一定次序按矩阵形式予以排列, 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学校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我们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 或学校之外存在对发展的机会与威胁是什么;二是哪些人和事有助于发展, 哪些人和事可能滞后;三是什么人或事是最重要、最急需改变的。现状分析旨在形成学校愿景, 应认真调查并遵循客观事实, 以保证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学校在提炼愿景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 只有凭依个人愿景的汇集, 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和培养心愿;第二, 系统思考是建立共同愿景的重要支撑, 因为事件导向只会排除真正的愿景, 留下的只是空洞宣言;第三, 愿景的提炼与表述要清晰明确、坚定有力、激情生动、令人信服。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民主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民主化原则是指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必须以民主化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建立民主化的课程决策机制, 让课程利益相关者全程参与课程规划活动, 通过对话与协商汇集课程利益相关者的智慧, 在集体审议中研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

首先, 民主化原则是课程民主化理念在学校课程规划中的具体运用。在课程民主化的理念中,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一种社会的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即民主的基础是信仰人性所具有的才能, 信仰人类的理智和信仰合作经验的力量;但民主的自由观念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权力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最为根本的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以及产生理智自由所必需的行动与经验的自由。从学校层面看, 课程民主化理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意涵: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校是课程发展之所。当课程民主化从意识走向一种文化和实践时, 学校课程规划的民主化就成为学校当然的选择。

其次, 民主化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是外控、集中、单一和封闭的, 学校的任务就是执行国家课程, 要做的就是排课表并监督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将过度集中的课程权力下放, 为学校课程决策提供了自主的空间, 旨在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运行机制。具体到学校内部, 学校课程规划既不是简单地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规划的过程, 也不是校长或其他管理人员闭门造车的结果, 而是基于课程政策与学校现实, 由课程利益相关者在对话基础上进行民主决策的结果。

2. 整体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性原则, 是指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 学校必须遵循“整体论”的方法论, 对提供给学生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及其相关因素与条件进行整体构建, 以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 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最佳发展。

首先, 整体化原则是依据学校课程整体论原理提出的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目前, 基础教育领域对“学校课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专指“校本课程”;二是指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的“三级课程”、“三类课程”。这些理解与解释往往把学校课程视为由课程要素结合而成的集合, 坚持的是“构成论”思维方式。其实, 学校课程的普遍意义在于它的整体性存在, 整体意义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基础。因此, 学校课程既不仅仅是指静态的、孤立存在的课程文本产品, 也并非只是由上述“三类课程”组合而成的“堆”, 而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整体。

其次, 整体化原则是依据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提出的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全面规划”, 即学校对提供给学生的全部课程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规划涉及的范围既包括校本课程, 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可谓是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所谓“全程规划”是指学校课程规划涉及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课程规划方案的研制无疑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 但并不仅限于此, 还包括学校愿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更在于保障课程规划方案得到有效落实的相关组织及制度的建立与运行上。

3. 校本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校本化原则是指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必须以本校为基础, 找寻课程政策与学校现实的结合点, 充分履行自己的主体权责, 起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介作用, 以保障学校、教师、学生获得适切的课程。

首先, 校本化原则是由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所决定的。就学校课程的类型与存在方式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旨在通过利益相关者在学校中对课程主动建构, 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从学校内外系统的关系来看, 学校课程规划不是“为顺从或分数而规划”, 而是“为了建立永续的组织生态”;依据课程选择的信息来源, 学校课程规划是以知识为原生性目的、以社会为外生性目的和以人的主体发展为内生性目的的整体建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对学校课程规划意涵的简约表述。如果说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规划强调一致性、共同性, 那么学校课程规划就应当以学校为本位、基础。若不从学校实际出发, 学校课程规划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 校本化原则是由学校课程规划的特性所决定的。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微观层级的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无疑具有更强的问题解决意识和现实针对性;二是相对于校内教师小组、教师个人的课程计划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无疑又具有中观层级课程规划的属性, 这就天然地形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中介性”、“两重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性。因此, 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既不能完全沿用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 也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 必须重视本校已有的课程传统, 关注学校已有的创新与改革, 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声音, 尤其强调学校的愿景和使命。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

1.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模式

有研究者指出:根据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情况, 学校通常可以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内生模式、外引模式和分化模式中作出选择。所谓内生模式是指学校在充分了解学校基本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探索和创新来生成学校独特的课程规划。该模式的运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组织构建、收集资料、确定目标、再收集资料、构建预方案、进行审核、修改方案、描述方案。所谓外引模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来构建本校的课程规划, 其基本环节有:收集方案、构建审议团队、形成筛选标准、方案评价、初次筛选、方案补充、描述方案。所谓分化模式主要指学校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 如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使一部分模块的课程规划由学校自主生成, 而另一部分模块的课程规划借鉴于其他的学校;其基本环节包括:收集资料、模块分化、模块借鉴与生成、方案整合、集体审议、描述方案。

2.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步骤

比较学校课程规划的内生模式、外引模式与分化模式的异同, 不难发现,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 学校通常都是沿着以下路径进行课程规划的。一是建立组织, 即建立以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学校课程规划团队;二是收集资料, 即广泛收集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如课程政策、课程资料、学情资料、社区资料、教师资料等, 并分类整理;三是确定目标, 即确定学校的课程目标, 构建校本化的课程标准;四是研制方案, 即编制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方案, 如课程设置方案、课时安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等;五是集体审议, 即把课程方案移交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审核,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再次移交教师代表审核;六是描述方案, 即送交教师大会进行审议, 根据审议结果提出修改意见, 对方案进行修改, 并用准确的语言予以描述以作为学校课程事务的行动指南。

3.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条件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条件。但当制度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了空间后, 学校课程规划的保障条件主要在于专业方面。首先, 学校领导团队应拥有深厚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学校能不能作出适合于本校的课程规划, 根本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团队, 特别是校长的课程专业知识背景和课程领导能力。其次, 学校应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课程规划的形成不仅仅有赖于学校领导, 同样有赖于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需要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 需要教师将探究作为职业生活方式, 需要学校中合作的文化。第三, 学校应当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我国中小学校获得规划课程权力的时间并不长, 要求学校独立进行课程规划也有些不太现实, 因为过去没有培育学校领导和教师课程意识的环境, 也没有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师课程领导能力发展的实践。因此, 学校在制定课程规划时必须寻求课程专家的合作, 建立基于兼容双边不同需求和抱负、跨越中小学和大学两个世界的有机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318-325.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0-16.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13.

[4]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校长阅刊, 2007 (1-2) :73-75.

[5]徐高虹.学校课程规划的框架建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2) :21-25.

[6][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 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44-51.

[7]房林玉.整体论学校课程规划研析.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 :29-32.

[8]靳玉乐, 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108-114.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2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一般考虑

2014年4月17日,《中国医药报》第7版刊登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张学辉、卓宏、王涛、鲁爽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研发评价的决策依据—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一般考虑》。现将全文内容转载如下:.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不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是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理性开展和评价临床药理学研究,本文在综合国内外临床药理研究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相关内容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在监管机构、业界和学术界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为药物临床研发与评价提供临床药理学决策依据。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应用符合法律和伦理要求的当前最佳科技手段,提供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数据,支持药物在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新药上市申请(NDA)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其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对人体的效应(药效学和不良反应)、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药动学)、剂量-暴露量-效应关系、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定量药理学与统计分析等。在不同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药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又各不相同。为便于叙述,以下将临床试验分为早期

临床试验阶段(Ⅰ~Ⅱa期)和后期临床试验阶段(Ⅱb~Ⅳ期)。

早期临床的药理学研究

早期临床试验几乎全部是临床药理学相关研究。早期临床试验承接药物非临床研究(主要指毒理学实验、药动学实验和药效学实验)的结果,将其转化到人体中开展耐受性试验、药动学试验和药效学试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非临床研究的动物实验结果进行概念验证,并分析人和动物的种属差异;初步评估药物在人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是否继续研发的决策;若继续研发,为后期临床试验优化出能够平衡获益和风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1.首次人体试验剂量的选择

首次人体试验是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在物种差异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本试验是安全性风险最高的临床试验,因而在试验设计和具体实施上要格外慎重。试验中,最大推荐起始剂量的具体算法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最大剂量根据动物毒性实验的结果或同类产品应用的剂量来确定,起码应相当于或略高于拟临床常用剂量的高限。

2.耐受性试验

耐受性试验以非治疗为目的的,常在健康志愿者或者某类患者中进行。从伦理学和科学性方面考虑,具有潜在毒性药物(如细胞毒性药物)的耐受性试验,通常选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耐受性试验时,结合开展药动学研究进行,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性方面的暴露量-效应关系信息。试验结果应包括受试者一般状况分析,如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要说明各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毒性反应结果及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耐受剂量、毒性反应。

目前我国新药研发过程中对心脏安全性评估的关注不足,较少开展全面的QT/QTc(TQT)试验,研究技术和数据质量与国外存在差距。建议在非临床或临床试验阶段,根据获得的QT/QTc延长结果,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并决策是否进行TQT试验。

3.临床药动学研究

早期临床试验,通常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下列研究:(1)单次给药的药动学研究;(2)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研究;(3)如果是口服制剂,需进行进食影响研究;(4)人体药物代谢物确证、生物转化、物质平衡、代谢物的药动学及生物活性等研究;(5)对于仅在人体中出现的代谢产物,或人体中代谢产物水平远高于已知或已进行评价的实验动物种属中的水平时,应考虑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6)完善与药代相关体外研究,如: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表型、抑制和诱导等;(7)完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基因组学相关体外研究。

目前在我国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申报资料中,多数仅完成单次给药、多次给药和食物影响的研究。而上述第4~7项下的研究或未进行,或者不完善,希望引起申请人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在今后研究中予以加强。申请人应加大研究投入,研究机构应提升研究水平,审评部门也应逐步提高相关要求。

4.临床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可以是独立的试验,但更多采用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进行研究,通常在Ⅰb、Ⅱa阶段选择在目标适应证患者中进行。因目标适应证患者的疾病状态可能对药物的药动学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同时进行目标适应证患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单次给药和/或多次给药的PK-PD研究,也可进行群体药动学研究。

进行药效学研究时,需重点考虑所选择的效应终点(即临床终点或替代终点、生物标记物)的基础及测定方法。选择效应终点时,通常考虑以下因素: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程的相关性;与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效应终点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而多个效应终点可以提供更大的信息量。既可以选择有效性终点,也可以选择安全性终点。

5.剂量-暴露量-效应关系

剂量-暴露量-效应关系是确定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是探索确定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方案的依据。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统筹研究和考虑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暴露量-效应关系,才能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推荐出合理的剂量范围和给药方案。因此,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是早期临床药理研究的核心。目前,剂量(含给药途径)与暴露量(血药浓度等药动学参数)间的关系(线性或非线性、长期给药时药动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等)研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药理效应(药效学参数)的大小和效应部位的药物浓度直接相关,而暴露量(药动学参数)通常依据的是血药浓度,所以暴露量-效应的关系比较复杂。与血药浓度相比,临床测量的药理效应的发生时间通常是滞后的或者持续的,使得暴露量-效应存在偏移量。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做的测量,暴露量-效应的关系可以在稳态、不考虑随着时间延长暴露量-效应的波动的影响下获得,也可以探究给药间期或者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和效应。

6.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分析方法建立时,应该考虑如下问题:(1)需要采集什么样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泪液和其他特殊生物样本)?(2)要测定哪些成分

(如原型药物、代谢物、生物标记物、药物抗体等)?(3)测定对象是游离药物、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还是总药物?(4)选择什么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免疫法、微生物法以及相应的生物样本的处理方法等)?(5)内源性物质的基线扣除方法。

验证分析方法时,要考察选择性(和基质效应);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标准曲线(工作范围、浓度-响应关系及曲线拟合技术、质控样品);灵敏度(定量下限);重现性;稳定性。有时还要考察稀释因子和残留效应等。分析生物样本时,应制定质控计划和数据接受标准。每个分析批都要新建标准曲线,并合理穿插质控样品。部分样本要进行重复测定。分析实验室应该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分析方法和检测数据的重现性和真实性。

后期临床的药理学研究

在后期临床试验阶段,仍要继续进行临床药理学相关研究,包括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和药效学相互作用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内在因素(年龄、性别、疾病、遗传多态性等)和外在因素(药物、饮食、吸烟等)对暴露量(和/或效应)的影响;评价这些暴露量的变异对有效性或安全性的影响;根据所了解的暴露-效应关系和变异情况,针对每个因素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

1.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特殊人群的内在因素通常会对药物的暴露和效应带来变异,这些变异又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中,需要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来调整针对特殊人群的剂量和给药方案,并形成说明书信息。主要按照相关指导原则进行

以下特殊人群的研究:老人、儿童、性别、人种;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药物基因组学相关人群;怀孕和哺乳期人群;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很重要的其他人体因素。

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患者的联合用药(药物、草药)或者生活习惯(饮食、吸烟和饮酒)等外在因素,通常会给药物的暴露和效应带来变异。这些变异也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中,通常需要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提出相应的剂量调整方案。通常考虑进行下列因素的临床相互作用研究:(1)有体外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基础的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通常考虑药物是否是CYP酶的底物,代谢是否受遗传影响,药物是否是CYP酶的抑制剂和/或诱导剂,药物是否是P-糖蛋白转运体的底物和/或抑制剂,是否有其他的代谢/转运途径;

(2)评估说明书中明确与其他药物合并用药,以及其他可能会给予目标患者人群的联合用药之间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3

初高中语文教学和谐衔接策略应以两条原则为依据:一是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基础,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来的学习为基础,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同时,从系统论相关原理中得到启示:把和谐衔接策略作为一个系统,将其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和谐衔接策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初高中语文教学和谐衔接策略的心理学依据。

根据以上相关的理论依据,结合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要求上的差异,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能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和谐衔接的策略,使学生能较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总结出的和谐衔接策略:

1.比较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尽快填补其中的空缺。初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差异,这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通过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找出两个阶段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培养目标、阅读与鉴赏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并制定出相应的弥补差异的具体措施。

2.了解高中新生语文学情,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查研究,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或进行“面”上粗线条的了解,或进行“点”的详细深入的分析,了解学生课内课外相应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以及学法、语文素质素养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学生语文学情,并选择相应的方法实施教学。

3.多温故知新,在比较、参照中进行教学,加强初高中语文内容的直接对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温故知新”教学法,努力做到:循序渐进,挖掘深度;着眼基础,融会贯通;梳理比较,区别异同,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发,构建网络。

4.切实进行知识层面上的初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衔接,重视知识积累教学。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认真细致地分别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罗列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再想方设法在衔接阶段教学中补上其中的差距。要大胆进行知识积累教学。教学中必须要有教改意识,不能单纯由教师唱独角戏。要由过去只关注基础知识的了解,更大程度地转变到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宽加深上,同时要整合相关知识内容,编写出知识衔接资料,让学生课余自读,以弥补课时的不足。

5.切实进行方法层面上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加强学法指导,优化教法。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习惯于用自己并没有理解的词语来概括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文本主题内涵。即学生所运用的词语与概括的对象是并没有多少对应性理解的“硬组合”或“贴标签”。并且,学生的这种概括并不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描写、叙述、议论等内容有具体的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基础之上,而是一种“外在的理解”。教师也习惯于在学生还没有真正感悟的基础上,引用一些专家、学者、名人对文本的解读和评价的言论来代替对文本的真正的自我解读和感悟。为此,高中起始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构建课堂文本研读的方向、话题和途径,注意设计研读的梯度和适度,注意文本研读的导向。引导学生有向、有序、有度地研读文本,让学生在对文本中描写、叙述、议论等内容具体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分析、概括所感悟的文本,力求自己的感悟、概括与文中的描写、叙述、议论等内容的内在含义相吻合,争取对文本有内在的理解。最终在师生中逐步建立这样一种意识: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文本之中而不是在文本之外。文本研读,文本的人文内涵要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揭示出来才算到位,要从文本中分析出来才是活生生的,把外在的感染转化为内在的感动,从而感受语文学习的真正魅力。

6.注重初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衔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要注意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写字识字”的习惯,“用工具书”的习惯,“倾听交流”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细察纹理”的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等。

通过运用以上初高中语文教学和谐衔接策略,能使原本相对独立的两个教学系统得到有机地沟通、连接与融合,在认识上和操作上,最大限度地减小“初升高”的痕迹,变“自然衔接”为“自觉衔接”,保持、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同时,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这一主体的全面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保证。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4

2010年三月我国首个IT职业技能标准颁布, IT职业种类如图1所示。

依照知识背景可将计算机职业种类划为三个层次:面向高端应用技术类职业种类 (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系统集成) ;面向应用类职业种类 (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多媒体制作) 和面向基础应用类职业种类 (咨询服务、市场营销、数据处理) 。其中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属于独立的IT职业种类。

市场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迅速, 仅淘宝年交易额从2007的400亿元, 增长至2010年的4000亿元, 从事电子商务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倍增, 各中小型企业也迫切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和文化、销售企业商品, 而其实现途径便是电子商务知识与软件开发技术的结合, 这类职业的特点是要求实际操作能力较强, 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长期教学实践及用人单位反馈证明, 学生对该领域课程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毕业后在市场很受欢迎。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本文以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的职业种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我们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 将校内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在4级:中级技术人员, 在踏入社会后的技术岗位上可继续深造为高级技术人员, 实现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2 核心职业能力

单一职业种类的关键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设置中以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已经被引起足够重视, 但我们也看到此背景下培养的学生就业的职业种类单一。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 的概念源于1990年,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而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提出: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 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和技能, 其独特性、延展性的特点, 决定在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具有市场前瞻性、岗位普适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独特优势。因此构建学生良好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 是解决学生能够满足更多职业岗位要求、提升优质就业对口率的根本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途径来实现。

3 专业核心能力在教学环节的具体培养途径

打破专业框架的界限、以职业岗位关键能力为出发点, 对课程知识进行重构, 有效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核心能力, 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起到良好的办学效应。

3.1 社会需求分析

通过走访多家软件企业、举行行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确定软件开发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的职业种类的职业岗位需求。

3.2 专业能力剖析

对专业能力进行剖析, 并进行专家论证, 确定核心职业能力范畴。见图2核心职业能力。

3.3 课程体系设置

动态追踪社会岗位需求, 设计学生的基本技能、核心能力、职业素质结构,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行业和企业, 根据岗位的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定课程标准。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确定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专业核心技术实训课程、专业方向实训课程、扩展实训课程4个课程模块, 构建起面向软件行业、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Web课程体系构建及对应职业能力见图3。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 以职业素质训练与职业核心技术实训为主线, 将各种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以项目为中心, 通过多层次、分阶段来逐步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多层次包括认识实习、基本技能实训、核心能力训练、综合技能实训;分阶段则是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 每个学期均开设综合实训项目, 模拟企业实际环境进行项目的开发, 并且项目的难度及要求随学期而逐渐增加。

3.4 教学方法改革

强化有效的职业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推广及应用:如项目教学法、完全行动导向法、引导问题法等, 根据教学情况灵活以应用, 将讲解知识、训练技能和提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融“教、学、练、思”四者于一体, 化解知识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以被教学实践验证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来说明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在课程《ASP.NET程序设计》项目实训阶段, 应用小组相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完全行动导向法;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项目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ASP.NET MVC架构与实战》课程知识点较新、较难理解的特点, 讲解基础知识点用理解标注文字、建立逻辑关系、关键词卡片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项目实训阶段采用“成果可视化”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问题法”,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与教学的多方位合作, 突出学校基础课程主体的优势与企业实训课程为主体的先进性优势, 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优化, 形成嵌入式融合合作课程体系;通过引入的企业实训平台, 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将企业文化因素渗入到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把学生的“职业磨合期”消化在学院, 使学生具备当今软件行业亟需的核心职业能力, 这也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秦葆, 刘雨涛,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年06期

[2]张敏廖, 浅析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第11期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5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三维”目标只能在探究中才能实现“合三为一”的目标,更因为探究有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论。当今世界非常盛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不论是我们强调的经历、经验、体验或者是至今兴盛不衰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其理论基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正因为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那么必然的教师就只能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地位,只能是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建构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位置。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2.为什么要强调结构

整个科学教学系统都十分强调结构,包括材料的结构、活动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追根溯源,这些“结构”的理论来源都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对教材、活动、教学过程等科学教学的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都不准发现结构的重要性。优化结构,可以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结构的时候,我们优化课堂数学结构的行为就会更加自觉。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为例(以下均同),单纯地谈一谈教材的编排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材是怎样做到编排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呢?先看一篇课文,即《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编排顺序:上节课研究一杯水里溶解多少食盐,杯子里都会有一些怎么搅拌也不溶解的盐——怎么使这些盐溶解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加水(这就是教材的第一个活动)——加水后盐溶解了——如果把这些盐水再弄出来(蒸发)会怎么样——不溶解的盐又重新离析出来——如果将水全部蒸发掉呢——盐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课文中的第二个活动:减少盐水的水分)——怎样减少盐水中的水分——引出多种方法(晒、加热、自然蒸发等)——联想到夏天出汗等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与学生的认知程序相吻合的.有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之感。再看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磁铁》是以怎样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磁性;然后发现同一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进而认识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接着探究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做小磁铁,感知磁化现象;最后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作指南针。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推进,学生的认知随着发展,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这就做到了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同步协调发展。从整册教材看,同样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大量的事实,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概括,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些无不与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

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不是惟一的,往往有多种认知程序与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教材必须遵循经济简略原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只能提供一种供我们参考的、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认知方式,那么也就是说除教材提供的认知方式(研究程序)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序。这就给我们优化教材结构提供了空间,也就给我们“优化”了的教材结构更能适应“本乡本土”学生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去研究、去优化教材的结构.让它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教科版科学教材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很注意将探究程序通过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去顺应学生的认知。比如:教材第8页中间一段“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一支装有水的试管”这是扶,是方法的提示;后两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对要的猜想”就是放。

3.为什么不排斥讲授

动手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等等。还有,科学探究并不排斥教师的言语讲授,我们不能“谈讲色变”。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就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呢?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的语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各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学存在教师的语言讲授就可以而且有必要存在。

4.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不论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新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足以说明“新知以旧知为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也就“不得不”充分体现这一理论。每一篇课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步步推进,前一步总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总是前一步的发展比如《磁铁的磁性》首先就是“我知道的磁铁”,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每一篇课文都遵循了这样的编写原则。单元的整体构架同样遵循了“新知以旧为基础”的原则,前一篇课文是后一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升发展。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中分小组对6类动物进行研究,后一篇课文《形形色色的动物》就是分别找出与这6类动物相似的动物,达到给动物分类的目的。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了。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 篇6

一、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自身身心的发展是由他们的遗传条件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教育条件决定的。遗传条件决定着他们身心发展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着他们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

高中历史课程要想促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发生正向变化,首先要研究高中生自身的需求。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新课程要研究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这些方面的需要。

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人类的认知规律来看,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基本的动力之一。若高中历史课程创设的学习情境是高中生们普遍感兴趣的,那么高中生就会自然而然的积极参与,反之,则会产生厌烦的情趣。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要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建议、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学生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认知策略等方面都需要发展。仅从知识方面来看,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都是知识的组成部分。我们力求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又不可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齐头并进。这就需要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必须结合学生个体或集体的兴趣,培养有特色的人才。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的新人接替,而教育正是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和中间环节。教育把人类长期以来以来积累起来的经验,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经过认真的选择,传递给下一代,通过引导下一代掌握经验、促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成社会性的“遗传”,并有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一致的。因为,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课程目标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求知,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做人,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②

三、高中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既然以高中历史学科进行教育,那就要考虑到高中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

高中历史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传统意义上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治功能。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治、借鉴、垂训治乱兴衰,把握历史、认识国情,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标准体系,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方法分析考察社会政治问题。

2.经济功能。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高中历史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塑造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3.文化功能。高中历史教育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知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科学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公民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些价值和功能反映出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即便是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也是从培养学生历史感、民族自豪感,学习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方面考虑的。

世纪之交,我国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学生发展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有智力的片面發展;是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一个“模式”的发展;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③

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带来历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转变。历史课程功能必须由以社会为中心转变到以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相统一上面来,在引导学生的个性朝向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这就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从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变成与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密切相联;从注重“专业知识”转向注重“通识知识”;从关注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在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全过程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视角确立并提出目标要求,而不是像以往“思想教育”那样主要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提出目标要求。二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要有全面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三是目标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实际,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学习历史的全过程包括几个重要环节:学习动机的确立;历史知识的积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相关能力的培养;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运用。那么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就要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视角去提出目标要求,而不是从老师、从专家的视角去提出目标要求。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一个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课程目标的本真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知识三因素整合的基础上的。相反,课程目标的确立如果只考虑其中的某一两个因素,或对三因素关系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课程目标的失真。”④课程实践证明,“无论忽视哪一个要素,或者偏重哪一个要素,都会使学校课程失去平衡,以至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⑤课程史上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这类典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文献:

①[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姚良方译,瞿葆奎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②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③参见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委研究室:《面向21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④刘启迪:《课程目标:构成、研制与实现》,《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⑤吕达:《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357页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7

《各种各样的传媒》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的第三课, 是前两课的延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传媒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而且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使用传媒, 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现代社会, 传媒种类繁多, 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 应该如何选择,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对教学是一个挑战。笔者就从围绕教学目标和依据学生实情两方面谈谈课程资源的选择。

一、围绕目标, 选择资源

课时目标对一堂课的有效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同时, 也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选择。

《各种各样的传媒》第一课时的一条教学目标为:“通过课前收集材料, 培养学生利用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达成此条目标时, 笔者选取了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这一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不同的传媒获取天气预报, 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片段一】

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师:同学们,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试一试, 有哪几种途径可以知道明天的天气?我们每天尝试着用一种办法了解, 已经了解了一个星期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76页, 四人小组交流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的。

课件出示课本第76页表格。

四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预报的?

生1:我们小组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第二天天气情况的。

师:很好!谁还有补充吗?

生2:我们还从广播里知道了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生3:我们还可以拨打114查询。

师:不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传媒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目标中主要要培养学生利用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 而“天气预报”这一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 也备受他们的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传媒非常便利地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以上片段中, 老师就围绕课时目标, 选择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预报这个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多种传媒进行调查, 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程资源必须根据课时目标选择, 但仅仅根据课时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考虑学情。

二、依据学情, 优化课程资源

在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时, 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尽量选择一些他们经历过的、接触过的、看见过的、能理解的资源, 挖掘资源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如在执教《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 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传媒发挥的作用”。在此环节中, 笔者选择了“报纸”这个课程资源。

【片段二】

感受报纸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在这些传媒中, 有一种传媒成本比较低, 传递的信息却比较丰富, 阅读的人很多, 这就是报纸。报纸是一种纸质传媒。今天, 大家也带来了报纸, 请阅读5分钟, 然后说说你从报纸上知道了什么?

学生阅读报纸。

师:你从今天的报纸上知道了什么?

生1:我从今天的《都市快报》中知道了上周五我们学校举行了“杭龙常开”四地班主任论坛。

生2:我从今天的《钱江晚报》中知道了“住千万豪宅, 七年用不上干净水”。

……

生3:我知道“住千万豪宅, 七年用不上干净水”这条新闻是《钱江晚报》今天的头版头条。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头版头条新闻的?你可以到投影仪前指给大家看。

生3 (一边指着报纸一边说) :在一张报纸最上面字体加大加粗的这条新闻就是头版头条新闻。

师补充:在一张报纸的第一版上, 有一条新闻标题, 字体是加粗的, 字号比别的标题大。这条新闻就是头版头条新闻。同学们也可以找找你这张报纸上今天的头版头条新闻是什么?

生找头版头条新闻。

师:刚才同学们都从报纸上看到了不同的新闻。除了新闻, 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天气预报。生2:我看到了广告。

生3:我看到的是一些证券信息。

……

师:是的。报纸向我们传递的信息量很大, 从报纸上我们不仅可以及时阅读到各地发生的一些重要新闻, 还可以及时了解到许多其他信息。每份报纸都有好多版, 我们要了解不同的信息, 就可以看每一版上的报眉。

出示实物投影, 介绍报眉。

师:请同学们找找, 通过看报眉知道了你带来的报纸上每版分别介绍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今天的《都市快报》A4版是“国际新闻”。

生2:我知道了今天的《杭州日报》A1版是“杭州新闻”。

……

师:报纸向我们传递了不少信息, 但这些信息不是杂乱编排的, 我们要了解报纸上每一版介绍了什么, 报眉就起到了作用。

日常生活中, 学生接触的传媒并不少, 因此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 但必须考虑学生的实情。课堂上, 笔者最终选择了“报纸”这个课程资源。这是因为报纸虽然是一种大众传媒, 价格便宜, 信息量大, 几乎适合所有人群阅读。希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报纸每天都在向我们传递不少信息, 知道一些报纸的常识,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读报的兴趣。通过教学, 学生了解了一些关于报纸的常识, 如“报眉、头版头条新闻”, 更重要的是, 学生通过自己读报, 知道了报纸每天及时地、大信息量地向我们传递了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报的兴趣和能力。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理论依据,政策评价

引言:高速公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它是经济进步的一种产物, 更标志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 充分体现了省时间、高效率、高速度等快捷而又简便的特点。过去几年来国家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特别是根据我国现有国情来说, 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快速向前迈进。

一、国内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相比于其它国家而言, 中国的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国家第一条公路全长373.4公里, 修建于1978年。然而预计到2020年底, 国家将形成“7918高速网”, 这将使国家的公路里程总数超越10万公里。高速公路的修建必不可少的是雄厚的资金来源,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主要的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招商引资、地方筹款、政府补贴、国家投资、引进外资企业, 银行贷款。”等这也就是说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靠政府的帮助, 因此大量资金流入建设, 当高速公路投入运行之后, 实行收费措施来缓解国家经济紧张, 这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都已经向免费通行迈进, 但是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 经济条件不允许,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今后高速公路可以向其它国家一样使用高科技设备, 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GIS、交通状况实时监控系统等, 一系列通信技术设备来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

二、高速公路收费目的

首先实行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在不同路段实行分段收费, 这样就能调节交通流量, 以此来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价值。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和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仅靠国家支持以及银行贷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充足只有靠实行收费制度。其次高速公路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养护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成本, 工作人员的实务薪资, 办公环境的建设以及办公器材的消耗, 基础设施的修建, 高速公路绿化环境的保养等这一系列的开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

三、节假日部分车辆免费通行利弊探讨

节假日高速公路部分车辆免费通行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争议。

(一) 节假日部分车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优点

国家每年都具有法定长假, 依据政府规定:7座以及以下的小型汽车在四节期间可以免费通行收费路段, 节假日的免费通行首先可以鼓励人们远出旅行, 这能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以往情况下, 消费者为了节约出行成本, 往往会采用飞机、火车、汽车等通行工具。当实行免费通行之后, 这无疑带动了大家的出行热情, 节约了自驾游成本, 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此外在节省出行时间和效率的同时实行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流作用, 缓解其他方式的通行压力;其次, 高速公路的拥堵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高速收费路口的领卡、停车、收费、取票有着很大关系, 节假日是属于出行高峰, 如果不采取免费通行措施, 那么车流的增加必将导致更加严重的拥堵, 还更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 节假日部门车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缺点

高速公路属于公共交通设施, 由国家投资修建、维护、保养、管理。私家车以及部分小型营运车辆的拥有者, 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实行免费通为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 而实际上这类福利并没有给坐车的老百姓带来实惠;国家一向提倡环保低碳, 免费通行鼓励出行自驾游, 一人一车或者两人一车必然会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高速公路资源已经紧张的状况下, 实行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之后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小客车驶入高速公路, 造成高速公路更加拥堵。而且免费通行政策更扰乱了已有的收费体制, 增加了公路的负荷, 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最后使得有限的道路资源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给工作人员和出行者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只有总结经验教训, 实施科学合理的收费制度, 形成公平、节能、环保的完善收费体系, 才能使高速公路真正体现高速、高效、方便于大众人民。

四、收费政策不当带来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这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失误或者政策不合理, 也使得一些负面影响随之产生。比如由于收费标准过高, 这就会造成部分人员放弃使用高速公路出行, 导致高速公路使用率降低, 浪费闲置资源。由于地理条件和地势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均衡, 公路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由于收费标准不统一的原因, 一些中心城市, 交通密度十分紧张, 交通流量不断增大, 这样一方面损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高速公路就成了低速公路, 修建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挤, 服务于大众, 方便于大众, 如果仅仅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高速公路使用不当, 就违背了高速公路修建的初衷了, 我们应该从根源上杜绝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行为, 规范收费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速公路的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实行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和高速公路的发展, 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只有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制度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收费制度, 才能消除高速公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正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长伟, 王建伟.高速公路货流统计方法与实证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09, 26 (10) :149-152, 158.

[2]王彦花.浅谈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模式及改进[J].大科技, 2014, (15) :200-201.

[3]吴睿.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模式研究——以重庆三环高速南川至涪陵段为例[D].重庆交通大学, 2013.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9

1 切实落实各项防控工作责任

1.1 工作原则

(1) 突出重点。要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的强制免疫工作。 (2) 严格程序。规模养殖场常年按照程序免疫;散养畜禽实行春 (秋) 集中免疫与推行动物“月免疫日”制度, 对新补栏畜禽和需要加强免疫的畜禽及时实施免疫。 (3) 落实责任。坚持“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 落实免疫责任制, 针对免疫工作, 逐个环节实行量化管理, 层层落实到人。

2.2 组织分工

(1) 县畜牧兽医渔业局负责制定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方案, 并统一组织实施。 (2)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疫苗组织供应和免疫效果监测。 (3) 乡 (镇) 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强制免疫工作的组织部署和督促检查;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落实动物免疫工作的各项技术措施, 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具体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2.3 工作要求

(1)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 是避免和减少动物疫情发生的关键。 (2)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及早谋划, 认真组织部署, 全面推广免疫专业队的做法, 切实做好动物免疫工作; (3) 加强免疫技术培训。各乡镇组织做好乡镇兽医干部及村级防疫员的免疫技术培训。 (4) 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工作, 及时通报监测结果, 并作为评价免疫工作的重要指标, 对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及时通知乡镇进行加强补免。 (5) 加强免疫档案建立。如实详细记录、规范填写, 做到养殖场 (户) 有免疫证。规模养殖场有免疫记录表和免疫记录本;对于散养户, 村级动物防疫员有免疫记录表和免疫统计本。 (6) 加强免疫信息报告。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对疫苗组织供应和免疫情况实行周报吿制度。

2.4 确保动物免疫效果

动物免疫符合“三不忘”要求, 即疫苗领用不忘登记、疫苗保存不忘冷链、疫苗使用不忘避光;动物免疫牢记“三及时”细节, 即及时消毒器械、及时更换针头、及时调整剂量;动物免疫熟练“三准确”操作, 即准确的部位、准确的密度、准确的剂量。动物免疫健全免疫档案, 《免疫记录表》逐户录入登记;《免疫证》逐户同时登记;动物免疫完备“四签字”手续, 即畜 (禽) 主签字、防疫员签字、村主任签字、包村领导签字。动物免疫做好“三逐一”环节, 即免疫后逐一加挂免疫标识、逐一登记标识码、逐一录入免疫档案。

2 过去畜禽免疫质量考评主要方法及存在问题

过去畜禽免疫质量考评方法主要是“听、查、看、访”。 (1) “听”就是听取被考评乡镇的工作汇报。 (2) “查”春秋防方面, 即查内业资料; (3) “看”春秋防免疫密度情况, 重点督查四种疫病免疫率是否达到100%;深入实地查看禽畜免疫密度、标识的佩戴情况。 (4) “访”就是访问畜主了解防疫员的具体工作情况。然后对“听、查、看、访”的情况进行评分, 以此来判评被考评单位畜禽防疫情况。

以上考评方法存在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无法真正掌握畜禽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畜禽免疫效果与防疫员的责任心、疫苗的质量及保存、疫苗是否失效、免疫办法、接种剂量和次数及动物健康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免疫后是否真正产生免疫抗体, 只能通过抗体检测, 才能知道免疫质量好坏。

3 建立以抗体检测为主要依据评价畜禽免疫质量的机制

为妥善解决过去防疫考评存在的问题, 决定在全县采取以抗体检测为主的方法来量化考评畜禽的免疫效果。实行常规监测与集中监测相结合, 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之后, 组织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价工作, 并将抽检结果进行通报。以免疫合格率高低来考评被考评乡镇的免疫效果。切实把畜禽防疫质量与被免疫畜禽取得防御疫病的能力关联起来。每次春秋防过后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进行防疫效果综合检查, 以抗体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 兼顾防疫组织发动情况、免疫标识落实情况、免疫档案建立情况。

3.1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2009-2011年度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采集血清样品, 共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样品8 046份, 合格为6 598份, 合格率为82%。其中免疫一次有3 250份, 合格2 340份, 合格率为72%;免疫二次有4 796份, 合格4 258份, 合格率为88.78%。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3.2 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2009-2011年度由县疫控中心负责猪血清学样品采集, 共采集猪瘟检测样品1 220份, 合格为1 159份, 合格率为95%。其中散养户有630份, 合格569份, 合格率为90.3%;规模场有590份, 合格590份, 合格率为100%。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3.3 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2009-2011年度由县疫控中心负责采集猪牛羊样品1 533份。监测猪口蹄疫样品1 220份, 合格为1 079份, 合格率为88.44%。其中散养户有630份, 合格474份, 合格率为75.2%;规模场有590份, 合格560份, 合格率为94.9%。采集牛羊口蹄疫样品313份, 合格为306份, 合格率为97.8%。皆能达到农业部70%以上抗体合格率的要求。

4 以抗体检测为主的方法考评防疫质量的意义

把免疫合格率作为考核免疫效果的主要指标, 通过以测促免, 以测督免, 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确保“应免尽免, 不留存档”。要认真履行职责, 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 避免免疫的盲目性。通过对畜禽体内抗体水平的检测, 可以实际掌握动物机体的免疫状态, 并指导按时免疫, 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免疫的盲目性。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应激, 另一方面增强免疫的针对性。

2) 有利于提高免疫的密度和质量。在每次大范围的防疫注射过后, 对畜禽抗体水平进行检测, 可以增进我们对疫苗及免疫方法、免疫质量更深刻的了解, 促进免疫密度和质量的提高。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10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式的讲话中又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中国梦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词, 有学者认为“习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并继续向前跃升的特殊时期强调中国梦, 回应了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代课题。”[1]也有学者提出中国梦把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更加形象化、通俗化地表达出来, 为中国从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奋斗, 都赋予了标志性的指向意义。[2]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第一个新思想, 中国梦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三是蕴含在中国梦中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价值取向, 以及梦想在前, 路在脚下, 实干兴邦的精神追求。中国梦是习总书记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听得进去、记得住的话语, 把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成为激发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契合, 将其科学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通过发挥政治引导、行动示范、理论思维、是非明辨、方法途径等育人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和方法途径问题。

二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基本依据

(一) “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国梦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这是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可能性依据

“概论”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 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部分组成, 中国梦与这四个部分都有内在联系。第一,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 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 然后又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任务。历史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第二, 中国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成果。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它要求我们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 都必须坚持走中国自己的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世界各国追寻的共同价值和目标, 但实现目标的道路千差万别。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实现中国梦必须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 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一致, 体现了同样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 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第三,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历程。从1840年到1921年, 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 只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这段时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史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 集中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科学性和伟大力量。第四, 中国梦记录着新中国从封闭僵化到改革开放的非凡历史, 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 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这段时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史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拓展的宏大历史背景, 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和伟大力量。总之, 中国梦生动表现着“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是“概论”课程独具特色的素材载体。

(二) 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优势和责任, 这是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必要性依据

把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是“概论”课程的优势, 能够大大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中国梦与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联系, 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融入这些课程, 为课程的教学服务,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但相对而言, 将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优势更为明显。第一, “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国梦的密切联系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概论”课程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 而中国梦就是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高度上, 完成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而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概论”课程重点讲述的内容。同时,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也都是“概论”课程重点讲述的内容。可以说, “概论”课程与中国梦的相关性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因为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优势是内生的, 不是强加其上的。第二, 将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理论联系实际是“概论”课程的一条教学原则, 而学生关注的实际大多是社会热点和与学生自身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难看病贵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与共同富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问题, 等等。这些问题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学生头脑, 进而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瓶颈。中国梦为“概论”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架起了一座桥梁。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 也是现实, 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 体现在解决学生们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他们通过这些事情的逐步解决感受到中国梦的好处, 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 感觉到中国梦和他们有关系, 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3]于是, 中国梦成为凝聚学生、激励学生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把这些内容运用于教学, 既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增强了解答社会现实问题的说服力, 又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有血有肉的东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自己的个体权益与命运息息相连, 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把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也是自身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 迅速深入人心, 但在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等问题上, 至今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中国梦是“宪政梦”, 是“复兴儒教梦”;有人提出只有通过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还有人质疑中国梦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说中国梦是痴人说梦, 是南柯一梦;也有人把国家梦与个人梦对立起来, 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这些议论既有对中国梦的误读, 又有别有用心的攻击, 这是当前多种社会思潮激烈斗争的体现, 也影响到一些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向学生全面客观地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背景、内涵等内容, 向学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复杂现象, 增强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 认识到个人梦和国家梦具有的内在联系。

三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基本途径

(一) 整编素材, 为“概论”课程重塑教学内容提供资源

重塑教学内容就是在坚持教材基本框架的前提下, 梳理和确定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落脚点, 丰富和优化教学素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第五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而较好地理解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的回答。在明确了教学重点和落脚点之后, 教师选用的素材就成为课堂教学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把调整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结合在一起, 采取切实的手段缩小收入差距, 使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一个人们能感受到的渐进过程。把这些素材运用于讲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既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材是“概论”课程证明观点、阐述问题的重要依托。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准备的素材越丰富生动, 越契合学生的关注点和学习兴趣, 就越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中国梦为“概论”课程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 整理编辑中国梦的教学参考书成为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的有效方式和中间环节。我们可以把中国梦的教学素材整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用于专题式教学的素材, 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梦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专题、中国梦与美国梦专题、国家梦与个人梦专题, 等等;一类是案例式教学的素材, 这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某一思想观点。先从对一两个案例的分析入手进行教学, 这样的素材包括某些事实材料、统计数据和名家论述等;一类是研讨式教学的素材, 这些素材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 如对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不同认识,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引发的诸多争议都可以用于”概论”课程的研讨式教学。

(二) 找到恰当对接点, 在“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融入中国梦

把中国梦融入“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关键方法, 就是要找准“概论”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中国梦的对接点, 在对接点上通过专题、案例、研讨等恰当的方式把中国梦和“概论”课程融合在一起。第一, 在宏观上,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上, 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梦专题实现二者的对接, 在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后, 重点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现实背景, 向学生说明, 由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面临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也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孙中山虽然率先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推翻了满清王朝, 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 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所以, 实现中国梦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而近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样的讲述, 能使学生把实现民族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系起来, 站在历史的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第二, 在中观上,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上, 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梦的研讨式教学实现二者的对接, 先由学生在课堂上介绍有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引发争议的资料, 并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引发争议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目前中国的发展环境已明显不同于过去, 改革发展之路会更艰难和曲折, 更需要冲破思想藩篱, 触动现实利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 运用中国梦的生动素材, 通过研讨式方式, 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和生动化,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感悟。第三, 在微观上, 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上, 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这方面的对接点比较多, 比如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为探寻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形成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这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 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这可以成为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生动素材。此外, 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强国梦, 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这可以成为讲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素材, 等等。需要强调的是, 素材是为观点服务的, 不能喧宾夺主, 也不能处处对接, 把“概论”课程当作中国梦课程来教学。

(三) 丰富活动载体, 在“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国梦

实践教学是提高“概论”课程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活动载体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中国梦在丰富“概论”课程的活动载体方面有两方面的作为:一是为实践教学提供具体内容。大学生都热切盼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 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受尊重, 中国梦为这种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老师可以以中国梦为主题,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比如中国共产党复兴民族之路的情景剧演出;新中国追求中国富强梦的图片展示;普通百姓实现个人梦想的微电影拍摄, 等等。同学们在活动中, 既能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又能内化为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和共同追求。通过活动, 特别要使学生明白:“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 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 国家梦的实现, 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4]二是为实践教学提供实践基地。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特别是企业、农村、个人实现梦想的先进典型, 对大学生更有示范意义。与这些单位和个人建立长期联系, 作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调研, 请先进个人到学校作报告。在利用中国梦组织“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时, 要特别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对中国梦的一些认识误区, 展开调研和实地参观,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体验中反思, 矫正认识偏差, 提高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林培雄, 刘光.论中国梦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 2013-5-2 (1) .

[2]中央党校辛鸣教授解读“中国梦”[EB/OL].人民网, 2013-03-22 (8) .

[3]冷溶.什么是中国梦, 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3-4-26.

课程的评价与依据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依据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20-01

【作者简介】1.王秋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科研处助理研究员;2.王敏勤,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在各科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这些都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如果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学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无法落实和完成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科不同,教学目标表述的维度也不同

虽然我们都习惯说在教学中要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并不都是用三维的形式来表述的。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现学科的特点。

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在课程总目标中是以三维的形式来表述的,但在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则具体表述为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学科不同,具体分段也不同,如语文在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而数学则分为三个学段,并且数学的教学目标是用四维的形式来表述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则是分级的。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3-4年级是一级英语,5-6年级是二级,7-9年级分别是三、四、五级,高中则是六、七、八、九级。其分级目标又是按照五维来表述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

又比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三维目标没有把“知识”排在第一位,其排序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音乐学科三维目标的排序和表述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不分学科笼统地都用三维目标来表述,即便同样是三维目标,在不同学科中的排序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统一教案模板,不分学科都用三维目标来表述,也是没有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的结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目标,而不是想当然。

二、备课要从课程目标过渡到课时目标

可能有人会说:课程标准太原则、太笼统,备课时不易参考。虽然课程标准不能具体到一个单元一篇文章和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但对一类知识是有目标要求的。如果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或课时目标时不考虑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就没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过渡到一个单元或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既有课程标准的根据,又能结合学生的情况具体落实,从宏观到微观,使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上课时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上课时要把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并鼓励学生达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表述,以三维或四维的形式来设计教学目标,但上课展示时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的,要有行为动词,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这样的学习目标才有使用价值。

浅谈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依据 篇12

(一) 委托代理理论

在委托代理理论下, 审计委托人、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之间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让审计更好地为委托人工作, 保证审计建议的有效实施, 就有必要经由内部审计来对审计工作和审计后效果进行评价。但是实务中, 委托人与审计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后评价工作质量是受其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前提的, 审计主体和内部审计往往根据利益的多少来进行工作, 这是委托代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二) 内部审计设立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对各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总体框架。《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对公司经营的约束就需要内审机构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监督活动, 一方面保证公司正常、有序地运转;另一方面, 要正确处理和保护所有者 (或投资者) 、经营者 (公司法人代表) 及劳动者之间的合法权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 财产管理和分配关系趋于复杂, 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势必要求加强内部审计为之服务, 同时审计后评价也就有了实施的主体, 内部审计的后评价工作也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产生是管理制度的需求, 但是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的主体有可能是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的后评价) , 现代企业制度下, 外部审计并不是企业所能完全控制的。

(三) 哲学理论——对立统一

基于后评价的审计关系中审计人、被审计人、内部审计和委托人有不同的目标, 即存在矛盾和对立;但他们又互相影响, 互相渗透。委托人一方面选择可靠的代理人, 另一方面又委托审计单位对其进行审计;审计人对公司代理人进行审计, 其自身也承担审计失败风险, 必然使审计人对公司代理人进行严格的审计。审计人需要被审计人提供必要的合作和工作条件, 以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被审计人需要审计人验明正身, 以解脱受托责任;委托人为保证可信度高的审计人和经营代理人的工作, 而又委托内部审计对其工作进行后评价, 同时对代理人的经营也进行评价。审计人、被审计人、内部审计和委托人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对立统一, 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博弈, 最终达到和谐。对立统一规律对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的解释是以审计后评价的存在为前提的, 也不能解释委托受托关系, 其并不是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产生的真正动因。

(四) 理论依据——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目前, 理论界对受托经济责任尚无统一定义。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NTOSAI) 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授予一个被审计个人或实体的责任, 显示其已经根据资金提供者的条件对委托给其的资金进行了管理或控制。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曼肯泽 (Mackenzie) 教授认为:没有审计, 就没有受托经济责任;没有受托经济责任, 就没有控制, 国家权力就不能实施。凡存在审计的地方就存在一方关系人对另一方或其他关系人负有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义务。这种关系如图1所示:

审计后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审计过程和审计效果, 其与审计的对象不同。在受托经济责任下, 审计对象是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 而后评价的对象是审计主体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受托经营者对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 (审计建议) 的履行情况。受托经济责任的理论体现了委托受托关系、相关先进单位关系、关系人之间的控制与和谐。受托经济责任弥补了委托代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经济利益前提;现代企业制度下对外部审计的控制;哲学理论下的委托受托关系。

审计后评价作为一种控制活动, 不论审计后评价的主体是谁, 都是为了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 且审计后评价提交的报告是对内报告, 可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实施审计后评价的委托经济责任关系如图2所示:

二、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的现实依据

(一) 保证内部管理高效

工程项目的审计重在合法、合规性的审查, 审计后评价则在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进行。通过后评价就可以评价和检验前期评价的方法参数选取、有关政策和评价人员的素质, 给今后的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可贵的经验, 为项目更好地发挥效益服务, 从而构成新的循环, 减少了舞弊的可能性。

(二) 保证内部工作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实施审计后评价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策略和工具。实施审计后评价, 其实质是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 从而有利于调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保证工程项目持续有效运行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起步于1983年, 开始主要是进行试点审计。一方面, 工程项目决算审计困难大, 造价审计难以到位, 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 审计人员无所适从。另一方面, 工程项目审计难以深入, 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审计风险加大, 审计力度不足, 审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工程项目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使委托方对审计质量产生了怀疑, 为了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有必要对工程项目审计进行后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意义》, 《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上一篇:断线保护下一篇:碳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