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力量论文

2024-09-27

新闻力量论文(通用8篇)

新闻力量论文 篇1

与精彩纷呈的电视和网络媒体比起来, 无声无息的报纸多少显得有些不够吸引人。很多编辑不禁感慨:平面纸媒越来越难吸引人, 几乎所有能想到的编排手段都差不多用尽了。还能用什么“花活”来吸引读者呢?

与此同时, 报纸版面的同质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很多尺寸相同的报纸, 如果把报头遮住, 读者甚至都不能看出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更不用说用版面来确认是哪份报纸了。

然而, 报纸是否真的需要在视觉上永远把标新立异放在第一位吗?

很多编辑认为, 为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报纸最重要的使命。版面做得再花哨, 没有太多有效信息也是徒劳, 到头来也不过是浪费纸张。不过, 如今读者的阅读习惯, 已经严重“快餐化”, 如果没有简洁而“养眼”的版面, 很少有读者会耐着性子读完一整份报纸。即便里面有很多他们需要的信息, 他们也往往会因为视觉疲劳而放弃阅读。

这样, 一个矛盾就摆在了编辑面前:如何既能充分向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同时又不让花哨的装饰占领有效信息的版面?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 笔者领悟到其中一些方法, 希望与同行分享、互通有无。

1 有效信息未必以量取胜

在信息时代, 纸媒过去担当的角色, 正在被其他媒体所瓜分。仅网络媒体就瓜分掉一大块。过去, 很多新闻对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详尽, 因为读者没有其他途径去完整地了解事件的真相以及事件背后的各种情况。如今, 很多事情, 尤其是科普、百科类的知识, 人们用百度之类的搜索网站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 而手机上网更让这种搜索信手拈来, 比翻报纸来得快很多。可以信手拈来的东西, 为什么还要翻报纸去找?这样说来, 如果报纸用太多版面去介绍很多“可以用网络搜索到的东西”, 这些信息即便有效, 也基本不能很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 有效信息也会沦为无效信息。

有编辑就会问, 还有什么信息是网络搜不到的呢?

的确, 网络几乎无所不能, 也几乎没有什么能搜不到的。但是, 正因为包罗万象, 网络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读者看花了眼, 不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该搜什么。

在这种媒体环境下, 报纸完全可以充当读者的“关键词筛选器”。很多读者其实还会坚持这样的看法:网络上什么都有, 但能上报纸的, 都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也是最可靠的信息。

所以, 那些最重要也最可靠的信息, 就成为报纸“有效信息”不能错过的内容。因此, “标题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简单陈述新闻事实基本要素, 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事件最核心的内容。至于背后的来龙去脉, 读者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媒体去充实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在多种媒体共存的时代, 没有哪个媒体可以排斥其他媒体独立存在, 报纸更是如此。

2 版面设计要更加贴近现代阅读习惯

在提倡快捷、舒适阅读的时代, 人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都比过去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 人们习惯在图书馆、办公室和家里, 安静而“四平八稳”地读书看报。如今, 能够坚守这种阅读习惯的, 恐怕是中老年读者居多。对于年轻读者群体, 因为工作生活节奏都非常快, 阅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会在等公交车的间隙, 掏出手机看新闻、读小说, 或是在地铁中用各种电子阅读设备来获取信息。很少有年轻人捧着大部头的书或大开幅的报纸出现在公共场合。而在私下里, 他们能够阅读的时候, 也更加倾向使用电子设备。

在这种环境下, 报纸的确有些“不招人待见”, 读完还不能随手揣在兜里。买报纸也远不如掏手机方便得多。

但是, 报纸编辑们也并不要因此灰心, 能走到今天还没有消亡, 正说明报纸还是有它自身顽强的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 应该就是能够穿透纸张, 从新闻背后传递给读者的“新闻的力量”。

世界在变, 媒介环境在变, 对每个报业人来说, 整张报纸, 从头版头条到最不起眼的一个寻人启事, 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布置和规划。

在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大众习惯的新媒体环境中, 报纸编辑工作的角色也要重新定位。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但与此同时, 信息“碎片化”也是其一大弊端。同一新闻事件, 不同网络甚至不同链接都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报道。而字字玑珠的报纸, 就是要这些“碎片信息”整合为最真实、最可靠, 最值得一读的“最终版本”。因此, 版面信息的综合策划与整合, 就成为重中之重, 也是“新闻力量”得以喷薄而出的不二之途。

很多读者对网络来源的信息都抱很大怀疑态度, 因为感觉有些消息就像坊间传言一样, 说什么的都有。报纸要做的, 或许从这些“口水新闻”中脱离出来, 用最严肃, 最值得信赖的面孔来告诉读者, 真相到底是什么。

3 好的设计与花哨无关

为了在快速阅读时代冲击读者眼球, 很多编辑在版面设计上煞费苦心, 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 走向另一个极端:看上去很美, 但没什么内容。单纯讲设计不讲内容, 那是广告海报, 即便是海报, 有时也要表达很多有效信息。

有很多读者对冲击力“太过”的版面并不买账。很多人认为, 再怎么“冲”, 也比不上电视和网络视频。平面媒体就该有平面媒体自己的特点。报纸之所以有它存在的理由, 就是因为它有着电视、网络、手机等传媒介质所无法替代的特点。

在而很多貌似强劲的“冲击力”, 其实不过是银样镴枪头, 没什么内容, 让读者感觉很浪费版面。从环保角度讲, 这也是浪费资源。

举例来说, 有一些编辑使用很大尺寸的箭头或是感叹号等符号来冲击读者眼球。但往往这些符号太过粗犷, 不能传达更多内涵。读者一般看过就会抛之脑后。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更注重图案与文字的配合, 而不是单纯追求花哨。有很多报纸也强调视觉感染力, 但无论插图还是图表都是对文字更直观的解读。不会让图形符号喧宾夺主。长期刺激读者的视觉神经, 后果只能是让读者越来越麻木。好的版面不应当盲目讲究形式主义, 而是在美观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新闻背后的力量。

另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在版面风格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时代, 如何形成自己稳定而独特的风格, 是每个编辑应该考虑的事情。一旦确定某种版式风格, 应当基本保持不变。如果每天都刻意求变, 风格太多, 最后的下场就是没有风格了。

摘要:版面信息的综合策划与整合, 是“新闻力量”得以喷薄而出的不二之途。很多读者对网络来源的信息都抱很大怀疑态度, 因为感觉有些消息就像坊间传言一样, 说什么的都有。报纸要做的, 或许从这些“口水新闻”中脱离出来, 用最严肃, 最值得信赖的面孔来告诉读者, 真相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报纸,版面,信息,新闻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咏赋.报纸版面学, 2006-1-1.

[2]张庆钧.视觉突击——报纸版面设计探索与实践.辽宁人民出版社.

新闻力量论文 篇2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新闻宣传

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通过强化企业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不仅可似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目前,企业单位从事电视新闻宣传人员虽然较多,但大多数是从其他行业转行到电视报道工作上来的,而且在基层单位多为身兼数职,工作面广,头绪多,更重要的是对所从事的电视新闻工作知之甚少,没有经过专业的电视业务培训,制约了电视新闻综合水平的提高。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提高基层单位对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认识入手,进一步强化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掌握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特点、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观察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确保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奏响“内增凝聚力、外树新形象”的强音,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一、企业基层电视新闻工作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电视新闻知识面比较单一、狭窄

企业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所报道的新闻题材往往涉及本单位的各个领域,他们不但要全面地了解本单位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更应该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是,目前在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却普遍存在着“业务能力不足”和“知识水平不够”的现象。

(二)电视新闻写作能力不强

基层单位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大多数是从其他行业转行到电视报道工作上来的,对电视新闻工作知之甚少,没有经过专业的电视业务培训。他们虽然不乏写作技巧和拍摄技巧,但对电视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把握不好,有时把电视新闻写作与文字新闻写作混为一谈,忽视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电视新闻的基本表现元素是画面、同期声、解说、字幕,基于此可以把电视新闻的语言划分为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电视新闻写作要围绕着电视画面来展开。在日常的工作中,一些电视报道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电视写作“为眼睛而写”的基本规则。

(三)电视摄像拍摄技术薄弱

近年来,许多基层单位都配备了轻便、价格适中、画面和声音指标较高的DV摄像机,在大家看来,似乎谁都可以拍上一段画面。特别是DV摄像机所具有的自动变焦功能,更是受到了初学者的青睐。于是,部分摄像机使用人员,不论什么题材,不论什么场合,摄像机随意地推拉摇移,寻像器内的景物始终在不停运动,一条新闻镜头拍的非常长,而且镜头始终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几乎找不着一个固定镜头,让人看了头晕眼花。电视新闻摄像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技术,更是一门专业艺术,要创造性地运用景别、构思、场面调度及镜头运动等要素为新闻主题服务。

(四)一专多能人才比较少

单位中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数比较少,不像电视台,记者、编辑职责分工明确,任务专一。这就对基层电视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前期能拍摄、采访,后期能写稿、编辑。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基层电视报道工作。可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如人意,真正符合一专多能的报道骨干实在不多。

(五)有些基层单位对电视宣传报道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电视新闻报道在基层宣传工作中出现得比较晚,导致有些单位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如文字和图片报道那样高。一些单位把宣传报道的重心放在报纸和杂志上,甚至在统计新闻报道成绩时,电视新闻报道不在统计之列;还有些单位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琐事缠身,大部分时间耗费在为单位拍摄录像资料上,几乎没有精力去研究电视新闻业务,从而导致电视新闻报道水平停滞不前。

在当今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各种形式的媒体报道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新闻报道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了唱响主旋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如何强化基层单位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成为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基层电视新闻工作提升解决方式

(一)各单位应提高对电视宣传报道的重视程度

在当今信息的时代,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工作,在企业发展壮大中所起到的不可估量作用。要发挥新闻工作的喉舌,将企业所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进行广泛地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本企业,了解本企业,为本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为本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

(二)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勤奋学习,手勤、腿勤是干好闻宣传工作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加之身处基层,新闻信息来源有限,不可能每天都遇到惊天动地的新闻,若想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勤奋是不行的。俗话说,勤能补拙,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新闻写作除了要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脑勤,还要认真研究报刊杂志刊登的新闻稿件,同时坚持天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电视镜头的运用技巧和表现形式。

(三)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和总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身边不会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让我们去报道,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与众不同,并且通过总结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另外要善于抓点,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每篇新闻报道都应有它值得报道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点上。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它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性往往都是围绕工作的热点、焦点开展,因此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不断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对电视新闻质量和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仅能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文明建设,而且也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所报道的新闻内容要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接受大家和社会的监督,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浅析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篇3

关键词:日记体新闻,可读性,报纸新闻

面对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消息、通讯、评论三大基本新闻文体的发展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日记体新闻犹如一个新生儿给传统报纸行业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活力和希望。虽说报纸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怎样解决受众既离不开报纸又怕看报纸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此时,新兴的日记体新闻便以它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独特优势在报纸新闻文体中脱颖而出。

日记就是按日记事,对每日经历和目睹的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领悟逐一记录。日记体新闻顾名思义就是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它外延宽泛,包容性强。可记录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通常注明时间和地点(或为新闻电头),形式活泼、行文自由、可叙可议、不拘一格,读起来亲切有味,如临其境,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信度。[1]日记体新闻相比于其他的新闻报道样式,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倘若只是像小学应付作业般写流水账,记录干巴巴的新闻事实,日记体新闻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在恪守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恰当地融入记者的主观感受,把握情感尺度,在新闻主体和客体之间追求恰当的平衡。

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报纸随时有可能被读者抛弃,因此报纸的可读性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对于可读性,人们将其解读为两个内涵:一是新闻内容与新闻报道形式完美结合的尺度;二是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在我看来,日记体新闻恰好符合这两个衡量尺度,日记的形式与新闻的内容相融合,成为集较强的可读性、内容的广泛性、手法的灵活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日记体新闻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件,读者会在“我”的引领下阅读新闻,读者会随着“我”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会沉浸在“我”所描绘的氛围中,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报纸新闻的可读性。

其实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日记体就已经崭露头角,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从中国黄远生的《新闻日记》、王匡的《南征散记》到美国的比辛格的《坠落的客机》等等,日记体新闻声名远扬,在中外新闻史上独树一帜。现在翻开报纸,记者日记、记者手记、采访札记等日记体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受到业内人士和受众不同程度的关注。日记体新闻强调人的参与性和在场性,因此记者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更是读者心理诉求的代言人。同时受体裁短小和实效性强的限制,日记体新闻必须以小见大,以“豆腐块”体现大主题,采写日记体新闻必须以最快速度征服采访对象,用心去体验,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交流,发掘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动因,从深层次上出发获取思想灵感,使作品在增强可读性上又见深度。

下面以2008年《爱心帐篷撑起震区一片天》为例对日记体新闻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一,按时间顺序讲述事件。《爱心帐篷撑起一片天》从第一天5月22日开始至5月27日,逐天跟进叙述爱心帐篷的情况,新闻报道始终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完整性。

第二,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和广泛。在该篇日记体新闻中,记叙、描写、论述、评述均有所体现,并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同事们都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去震区不安全,纷纷打来电话叮嘱我,叮咛我,而我这个时候,心都已经飞到了四川,只恨不得早点启程,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弥漫在全身每一个细胞”,体现了记者对四川灾区的关怀。

第三,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日记体新闻要求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叙述。这篇新闻在报道了杭州市民捐赠帐篷以及车队前往灾区的艰难过程等理性报道的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浓厚的情感,尤其是以“我”的视角来带领受众融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日记体对记者理性思维的层次、关心问题的角度及体验生活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当前一些日记体新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要做到强化读者意识,在增强贴近性上下功夫,记者要善于寻觅和选择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的体裁和素材去采写,抓住群众议论的热点以显其广度,抓住疑点以显其力度,抓住难点以显其深度。化特点为优势,把可读性充分显示出来,凸显人情味、现场感、独家性。日记体新闻能将消息与通讯的手法结合起来,将简洁明快的叙述与形象细腻的描写结合运用,把叙述和议论甚至抒情结为一体,使其在具有新闻的实效性、生动性的同时,还具有政论的逻辑性。[2]

新时期报纸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像日记体新闻一样的创新文体不断涌现。基于新时代新媒体与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报纸的新闻文体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获得长远发展。日记体新闻响应新时期受众的需求,以其独特的优势增强了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虽然现阶段我们可能达不到日记体新闻较高的能力要求,但笔者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媒体人的努力,它一定会发挥最大的优势来推动报纸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彬.日记体新闻的情感介入[J].军事记者,2008(5):22.

新闻力量论文 篇4

一、策划前要做足准备工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 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 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 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 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 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 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 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社会效果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 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 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 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 了解事件的信息。

报道一个重大事件, 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 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2. 要熟知报道接受者的信息。

如读者对这一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 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 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 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3. 要详知报道竞争者的信息。

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 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 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 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 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报道中扬长避短, 出奇制胜。

二、体现策划报道的感染力

1. 通过新闻策划将报道做深做透。

2012年初, 百姓对丧葬费过高怨声载道, 因为其是每个家庭可能涉及到的事, 因此社会各界异常关注。报纸在介入相关报道前的选题策划中确定了全面、权威、严肃的策划思路。具体的意图是, 通过报道, 既要让读者全面了解丧葬市场的情况, 又要展现这一新闻事件后面的社会背景, 分析过高收费带给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 全面回答受众的疑问。如:《走不起的“黄泉路”》、《何时不愁上路难》等系列报道, 反映社会各界的态度和反响, 也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 纷纷提出建议和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对此加以重视, 对丧葬费用及相关服务价格进行调整。这组报道有现场特写、深度分析、新闻背景、相关链接、新闻言论和规定条文, 为读者提供了最全最深入的报道, 得到了读者的良好回应。

2. 通过策划, 让晚报成为主流媒体。

判断一个媒体是不是主流媒体, 要看它的影响力有多大。《东北虎, 你还虎吗?》, 记者对横道河子东北虎繁殖饲养基地的老虎由于近亲繁殖, 已经严重退化的现状, 进行了大胆的剖析, 指出东北虎不单是个保护问题, 还有如何“野化”的问题。文章发表后, 引起从多国内大媒体的关注。《羊城晚报》的记者依据我们的报道, 也做了大篇幅的报道, 在国内引起一定的反响。

3. 通过策划让报道具有震撼力。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个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 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阶段, 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 寻找报道的突破口, 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 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 不断地否定、选择, 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 思考强度大, 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 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 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 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 豁然开朗的顿悟, 突如其来的成功, 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现实是变动的, 所以策划应是动态的、变化的, 才能适应多变的现实。从一些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报道看, 几乎没有最初的策划与后来采访完全相同的情况。正是因为现实是复杂、流动和变化的, 才使生活丰富多彩, 才使报道新意迭出。熟谙这一点, 策划就不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 要在记者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 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要点。我们对于牡丹江家庭装饰行业的报道, 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最初报道的切入点, 是想从环保的角度, 关注豪华家装对于人的伤害。最初的方案也是这样敲定的。可在实际的采访中, 却发现牡丹江市场很混乱, 并且大部分钱被外来的农民工挣走了, 而流失的税款达千万之多。于是, 我们及时调整思路, 不单单关注环保问题, 还关注整个家装行业的管理问题, 从而达到了报足报深报透的目的, 也起到了对整个行业管理的促进。

三、要创造出几种策划模式

新闻事件策划, 要有独家特色, 最高境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要求有激情, 有境界。事件过后, 读者的记忆中只有你, 多家竞争要有独家特色。

1. 跟进式新闻策划。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华西都市报作为西部最大的都市报媒体, 快速反应, 调整报道内容, 做出整体策划, 部署记者采访, 并随着灾情发展和政府救援行动的展开, 及时跟进策划, 选择报道重点。同时敏锐反馈读者信息, 配合政府稳定社会秩序, 澄清虚假传言, 普及地震自救知识。在此基础上, 积极策划各项赈灾活动。

2011年, 哈尔滨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校外人员在学校周围收保护费的案子。虽然数额不大, 但这种事件是偶然的个别小事还是在学校周围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通过调查, 发现学校周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 于是我们以这个案件为由头, 策划了一组关注校园暴力的报道,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两个跟进式的策划由于关注的事件是社会上的热点, 因此相关策划一推出,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抢鲜抓早式策划。

有些新闻报道是猝不及防地到来, 而新闻的新鲜性决定了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才有价值。所以在时间紧, 而时空距离又很大的情况下, 要想报道成功, 必须采取贴身近战的方式, 不顾一切地把新闻拿到手。2011年发生的一起空难事故, 牡丹江市有工作人员在此次事故中遇难, 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于是, 记者多次联系牡丹江航空公司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及时采访了遇难者的家属和同事, 连夜将稿子赶出来。记者的吃苦精神及为了拿到新闻而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这组报道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3. 预期式新闻策划。

要想成为强势媒体, 就必须在该出声的时候, 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策划报道我们称为预期式新闻策划。做这样题材的报道, 最容易端起架子, 不管传播效果, 端庄有余而亲切不足。因此, 在策划中, 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党和政府的宣传思路, 研究大局, 另一方面研究读者, 考虑读者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宣传的实际接受方式。“吃透两头”, 亲和读者。

策划的成功与否总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联, 创造是策划的内在要求, 也是其价值所在。一次精心的新闻报道策划, 从选题思想至传播手段都充满着创造性思维的源头活水。所以, 为了创新, 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具有敬业精神。那些在脑际倏忽闪亮的、令人兴奋不已的创新灵感和顿悟, 其实就是长期苦苦思考、孜孜以求的硕果。

摘要: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总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联, 创造是策划的内在要求, 也是其价值所在。一次精心的新闻报道策划, 要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了解事件的信息、熟知报道接受者的信息、详知报道竞争者的信息。通过新闻策划将报道做深做透, 让报道具有震撼力, 体现策划报道的感染力。创造性的策划模式有跟进式新闻策划、抢鲜抓早式策划和预期式新闻策划。

新闻力量论文 篇5

自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新闻专业的全面改革, 传统新闻的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一个更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公民主义新闻”理念被搬上舞台, 针对这一现象, 有人认为是在技术层面上出现了问题, 有人认为是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出现了问题, 导致传统专业主义新闻受到质疑, 作者正是结合这两种论调, 站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角度上, 用辩证的方式分析这两种问题, 具体说明是哪一种问题导致了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二、从技术层面分析问题

传统新闻从业人员之所以一直被认为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功能, 主要是因为新闻专业主义。正是因为这种专业主义的存在, 才使得新闻行业建立起了自己的门槛, 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现在常见的一种论调认为, 新闻专业是没有门槛的。当公民具备了可以使用的即时信息采集设备和即时信息发布平台, 专业的新闻记者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所以传统新闻业正在受到以微博信息发布为代表的公民新闻的挑战。新媒体尤其是Web2.0技术的兴起, 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赋权的过程。新的表达技术解放了公众的信息生产力, “科技使公民从消费职业新闻工作者生产的新闻的被动消费者, 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使用不同地方的资源, 组成自己的新闻。当人们在网上搜索信息时, 在近乎无限的信息渠道间跳跃式浏览、阅读或写作博客时, 他们正在成为自己的编辑、研究员甚至通讯员。”因此, 相当一部分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人员认为, 是技术的到来阻断了传统新闻专业的发展, 是技术的革新让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但从作者的角度看这并不尽然, 主要论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就技术革新来看, 没有任何一种新闻专业是被技术淘汰的, 广播没有淘汰报纸、电视没有淘汰广播,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当中找到了专属发展方向, 成为了支撑传统新闻专业的重要组成力量。因此, 虽然微博、微信、IE浏览、APP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 其从根本上无法直接断绝传统新闻。第二, 传统新闻具有强力的融合性, 现代新闻界提出的理念表明, 传统新闻正在逐步融合新的技术, 向全媒体过度。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传统新闻并不会坐以待毙, 相反其不仅拥有成熟的受用群体, 同时拥有强大的政策、技术支撑。因此, 自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逐渐融入了传统媒体当中, 产生了新旧结合的“全媒体形式”。第三, 传统新闻具有压制优势, 相比较自媒体而言, 传统媒体更加专业化并且面向人群更为广泛, 还有一点是自媒体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就是“官方性”。因此, 从技术领域上看, 无论是自媒体如何更新技术都无法彻底压倒传统新闻媒体, 而一旦传统新闻媒体向全媒体形式转变, 带来的就是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整合。综上所述, 从技术层面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并不客观, 自媒体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达到传统新闻媒体, 从而获取全面的“自媒体专业主义”, 但自媒体确实在崛起, 传统媒体专业主义确实有很多诟病, 这些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无法从技术层面回答这一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从行动主体与行动方式上对此问题进行解答。

三、从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看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 首先要了解几个专业名词, 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什么是公民专业主义,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专业主义即:“决定公众需要知道的新闻导向”, 通俗来讲就是由新闻专业从事者和上级领导部门决定公众获取新闻的层面, 这是一种对于言论的软性控制;公民专业主义即:“由公民监督的没有专业障碍的自由新闻获取”, 通俗来讲就是以公民为导向对新闻进行全面的开放。了解了这两个专业名词, 我们或许能够从制度上看到自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质疑。从行动主体上看传统新闻媒体是有组织的新闻机构, 并且其对新闻的摘选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在自媒体的影响下, 通过网路,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编辑, 都能成为挖掘新闻、制造新闻、传播新闻的个体, 因此其更具有“公民普遍性质”, 所以当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新闻专业主义”质疑时, 更具备民众基础。从行动方式上看, 传统媒体步调一致, 局限于现有环境当中, 无论对任何事物都保持着清醒的“规则性对待态度”, 因此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 而自媒体则显得更加随意, 因为评判者与新闻传播者都属于公民自身, 言论更加自由, 对于事情的发展保持着“自由性对待态度”, 因此更为广大民众接受。综上所述, 自媒体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主义质疑似乎找到了方向, 站在自媒体的角度看传统新闻媒体确实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覆盖性, 而自媒体力量则依据高灵活、覆盖广、传播灵便、收回舆论导向支持、负责小等优势成功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

从作者的角度看, 自媒体也有着自身的缺陷, 虽然依靠现在的环境能够成功地质疑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 但也存在“责任不明确、虚假信息、恶性传播、绑架舆论导向”等多种问题。因此, 就作者个人而言, 认为传统媒体势必会在新一轮洗牌中融入自媒体的技术力量, 从而向全媒体的方向转变, 但转变程度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公民的需求, 其根本在于政策的开放以及在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进行改变。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必定会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时代,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统新闻媒体都将在这条路上相互融合, 其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政策支撑。因此, 以自媒体现在的力量对传统媒体进行专业质疑, 虽然站在公民新闻专业的角度上有一定的质疑空间和道理, 但从长远的发展看, 二者融合的趋势远远大于自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因此, 大可不必拘泥于对专业主义的质疑, 而是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进行完整的融合。

摘要:自媒体环境下, 传统新闻受到冲击, 在呼吁公民新闻的时代背景下, 专业主义新闻受到质疑, 因此本文从自媒体、传统新闻、全媒体新闻、公民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等几个层面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全媒体,公民,专业

参考文献

[1]比尔·科瓦齐, 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M].陈昌凤,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新闻力量论文 篇6

关键词:记者职责,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凝聚力量

前一时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其官网上通报了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查办的八起典型案件。被通报的记者多是利用职务之便, 以刊发负面新闻相要挟向他人勒索钱财。这次通报, 是对新闻工作者敲响的一次警钟, 也让所有的从业者再一次深度思考自身的职责所在:本应作为“社会良心”和党和人民喉舌的记者, 为何却屡屡出现“新闻寻租”现象?究其原因,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部分记者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将采访、报道职责异化为权力, 没有正确处理好职责与权力的关系, 并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 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 新闻宣传, 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呢?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 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 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重点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由此可见宣传思想及舆论导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作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之艰巨。笔者认为, 新闻工作者要承担起“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之责, 必须筑牢三个根基, 炼就过硬的素质,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更高的要求。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起着引导、影响、激励作用。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是新闻工作者的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新闻工作者是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和工作的鼓动员。新闻工作者姓党, 姓人民, 唯独不能姓私, 姓个人。

在把握坚定的政治方向的同时, 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新闻媒体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比其他行业机关更容易激起和形成社会反响和轰动效应的制造力, 这既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值得自豪的一面, 同时也是我们应该格外谨慎的一面。权利伴随着责任而来, 权利的范围和强度有多大, 责任的范围和强度就有多大。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正步入深水区,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国内政治氛围持续性明显改变、经济领域的新旧产业激烈变革, “新常态”“四个全面”等关键词统领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 每个人都需要在这场新的变革中, 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新闻工作者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就显得更加重要。新闻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 报道任何事件和人物, 都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加以反映和提炼。否则宣传报道就不会站得高、望得远、写得全面。习总书记2014年11月底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 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 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不能被乱花迷眼, 也不能被浮云遮眼, 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个要求是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的准则。

二、良好的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缺一不可, 光有较强的政治素质, 而没有很强的业务素质, 就会呈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好比汽车只有方向盘好使, 而动力不足, 也无法正常行驶。新闻实践中这样的遗憾例子比比皆是。本来素材是鲜活生动的, 然而记者写得干干巴巴, 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缺乏感染力, 就是由于记者功底不扎实, 业务素质不强造成的。而这种素质指的不仅是专业知识, 还包括各种知识, 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既是政治家, 还应是专家和杂家。

如何提高业务素质, 首先要重视学习, 要以学习永远不毕业的态度来激励自己, 坚持不懈地学习。要不断钻研新闻理论, 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 再上升到理论认识, 反反复复、日积月累, 日见长进。同时, 还要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 反复研究优秀的新闻报道, 从中琢磨出道道来, 装进自己的知识口袋。久面久之, 别人的长处就会变成自己的长处, 集众家之长于一身, 自己就站在了高处。此外, 还要广泛的学习, 不管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要有所涉猎。总之, 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是新闻工作者飞翔的羽翼, 要使羽翼丰满就必须坚持学习。

其次, 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有所积累。这种积累也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 要体现广博宽泛, 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各领域综合知 (下转第78页) 识。如果平时实践经验丰富, 知识储备充足, 那么做任何采访都会得心应手, 所做的新闻报道也必然呈现多视角、多层次、有高度、有深度。

三、优良的道德素质

真正的记者会始终把敬业和真诚、良知与正义贯穿于生命与工作当中。比如去年在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杀人案”峰回路转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他结缘素昧平生的呼格吉勒图父母, 9年来为呼格案再审奔走呼吁。有人说, “呼格案”翻案, 汤计的平台和职业道德缺一不可。他为我们所有从业者就如何坚守职业道德提供了榜样。而做了这一切的汤计说:“这是全国媒体共同监督的典范。”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视事业如生命的新闻工作者, 他们用敬业和奉献诠释记者职业精神的实质。无论是5·12大地震、还是罕见洪灾, 无数冒着生命危险的新闻记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深入灾区采写了大量现场感很强、感人至深的真实报道, 用自己的言行回应百姓对记者的期待。

敬业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规范, 而且还是一种调整精神状态, 激发工作热情的心理原动力, 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 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浓厚兴趣和高昂的热情。只有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干事业, 才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反观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或是搞有偿新闻, 利用报道牟取私利, 或把职业作为跳板的记者, 不仅难成大器, 也终究会被时代与社会所唾弃。

而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道德素质,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的工作态度。“用事实说话”是记者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不能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及要求的, 就不是一名好的记者。要深刻反映群众的火热生活, 只有深入到他们中去, 要肯于吃苦, 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用细节的真实来反映事物的本质, 用生动活泼的情节感染教育广大群众。这样的报道才具有公信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提高道德素质, 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永远保持奋进的动力, 像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特别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要引导人们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总之, 只要我们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抱着对社会、对群众、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高标准地履行职责、富有创造性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自觉朝着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方向不懈努力, 就一定会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到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陈敏;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性因素分析[J];新闻界;2006年01期

新闻力量论文 篇7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新媒体应该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时代也在更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就曾经用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传统媒体近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出现更是让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当人们接受信息,接收观点的媒介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快的时候,电视新闻评论之于新媒体当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遇? 时下,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理念,但是笔者认为融合只是第一步,电视新闻评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力,仅仅是融合还不够,更多的应该是借力,甚至是借助新媒体时代所出现的酵母环境进行二次发酵,形成“ 人有我优”的格局。 笔者从新闻评论的主体、时效、题材、技术平台、写作这些方面进行探析。

一、新闻评论主体从精英话语权的单一模式,转向“精英——大众”的多元化模式

对于传媒评论的主体,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认为:“ 传媒评论是主体意识形态的表露,传媒评论的主体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分布在社会各个层面。 任何社会成员对传媒的作品及运作都有自己的感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评论主体。 ”[2在这里,刘教授将评论主体划分为专业型和非专业型。 电视新闻评论属于传媒评论的一种,那么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主体就是指掌握电视新闻知识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技术的人,通常是电视新闻的实际工作者,俗称“ 圈内人”。 那么非专业性就是与“ 圈内人”相对应的“ 圈外人”通常是指广大的受众,他们也被称为是电视新闻的“ 客体”,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 传”和“ 受”的双方。 除了主持人、记者这些“ 圈内人”之外, 社会各界代表、专家对于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各界人士这些“ 圈外人”的广泛参与,这些都将使新闻评论更具交流感和客观性,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因此评论从主体到客体必然要发生变化。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轫,经过为时34年的发展,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呈现述评式、主持人评论式和谈话式共生繁荣的景象。 但不管哪种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还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也就是从事新闻专业的人员或者受邀请的评论员、专家,即精英人群的“ 单一传输”。 这样的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来表达观点, 但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主流社会的思想,它所涉及的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闻启示录》 在开播之初的定位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也就是说栏目所发声的是代表政府的声音,是一种主流社会的思想观点。 这样的观点缺乏群众的参与,无法更全面、更准确表述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 而当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开发袭击而来时,利用论坛、微博甚至微信等社交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评论,这种参与不受到职业、阶层、年龄等的任何限制。“ 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3]比如说你在网络上输入“ 冰桶挑战”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了268,000篇结果,可见网民的意见大多在民间,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笔者在搜索中也发现网民的意见在网络上是一种“ 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归纳、 总结、提升,在网络上极为少见。

当然,在这股民间力量面前,电视新闻评论的精英话语权不得不被重新构建。《 新闻启示录》 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股来自网络民间的力量。 首先,《 新闻启示录》 不再局限于主持人或者评论嘉宾的观点表达,更多地开始关注平民的心声。 在节目中架构起媒体、专家、平民的多元化表达。 比如在节目中融入“ 网络声音”、“ 各方提问”等板块,让声音多元化, 增加观点的客观性同时,也让话语权实现从“ 精英到大众”的多元化转变。 就比如说《 新闻启示录》 在制作《“ 冰桶挑战”另类慈善》 这期节目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评论主体,节目中有主持人点评,社会学者以及心理专家的解读,这些都属于权威解读,但是“ 冰桶挑战”是一项源起于网络的接力活动,是一种草根文化的表现,如果只是专家解读显得“ 高处不胜寒”, 节目编导在268000篇的搜索中需找来自民间的观点, 有人说这场活动让大家认识了“ 渐冻人”;有人说这场活动就是一个“ 真人秀”……众说纷纭,但无非就是两派立场,支持和反对,在制作节目时,不仅要加入民间的这两派观点,还利用电视化的手法展现这两派观点的支持率,( 支持方以67.5% 获胜) 。 可以说这样的评论节目不仅仅是简单展现了草根民众的观点,更是将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更深层次的解读了这些观点。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在主体从一元化的“ 官方立场”向多元化的“ 意见表达”的转型重构之后,不是简单地做 “ 加法 ”,而应该解读 、引导这些多元的“ 意见表达 ”,从而体现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型、权威性。

除了精英话语权被重建之外,作为评论主体存在的主持人,其话语权功能也在改变。 在当代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各地纷纷出现以主持人为代表的新闻评论节目,比如《 一虎一席谈》 、《 老梁观世界》 等,主持人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新闻启示录》 也推出了以主持人高山风格的节目《 高山说》 ,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做综述性评点,或者穿针引线几句话, 而是要求从语言到肢体地去表现自己的观点, 比如一期说雾霾的节目,高山设计了一个“ 孙悟空腾云驾雾” 的出场,这种表现性的手法给主持人的评语可以说加了不少分。 另外,对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络上碎片式的短评已显很多,更不要说电视新闻评论,要有内容又要有新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是雾霾,从2011年开始说起,几乎每年到了秋冬季节,高山都要想起雾霾,因为来自北方的高山对雾霾是深有体会, 更能感受那种在雾霾中行走生活的心情。 然而,2014年,当雾霾袭击的时候,高山发现网络上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大家谈雾霾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是因为热点新闻太多? 还是因为网民们习以为常了? 在多网民们关注点以及议论观点的搜集分析之后,高山整理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式麻木》 ,从雾霾说到麻木 ,这样的独家解读更是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理论高度,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追逐时效的脉动,让评论“速度”起来

信息时代, 受众已不满足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知晓,他们更想了解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和其发生的更深层次原因。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新闻评论俨然成为传统媒体间竞争的重要战场。 进入新媒体时代,“ 独家评论”的竞争则有白热化的趋势,每天打开手机,“ 今日头条”就会及时地推送当天的头条新闻,“ 澎湃新闻”则是及时跟进评论,这种速度可以用同步来形容。“ 谁能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最为有利的位置,占有最为广大的信息消费市场。 ”[4]以新媒体为平台而产生的网络新闻评论自由度大、无时间限制、便捷性高、交互性强,尤其是当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传统媒体可望不可即。 那么, 在这场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就要失去自己的阵地?

《 新闻启示录》 从诞生开始就很注重评论 ,但是时效性却一直是它的软肋。 一般一期节目,编导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采编制作,按照时效周期来算,一周的时间就错过了时效的高峰期,新闻热度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往往被诟病“ 炒冷饭”。 但是不改变这样的局面,《 新闻启示录》 所秉持的电视新闻评论势必没有“ 市场”,栏目负责人对节目的编排、制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合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架构,一股追热点,抢时效之风迅速在栏目组传开。 比如在人员配合上,改变原来的一个编导一期节目模式, 由主编带领几个编导分工完成,这样大大缩短了新闻外采、资料整理以及观点收纳等各方工作的时间。 节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福州航空“ 起飞” 了》 、《 疯狂双十一,谁赢了? 》 、《“ 代表醉驾”受特权保护? 》 等就是在时效性和评论性相结合的例子。

而在追逐新闻评论时效方面,笔者发现新媒体的发展也为电视新闻评论的“ 速度”提供了有力条件。 首先,新闻资讯的发达,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很多线索。 比如说在采访 《 谁 ,拆掉了双杭古建筑》 这期节目的时候 ,记者通过微博联系上了那个发表微博“ 苍霞片最美的红砖西式四合院被拆成狼藉一片,民国青砖街铺被拆光了……”的网友,找到他微博上写的“ 红砖西式四合院”,并且也是通过无数网友的帮助,记者用了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双杭古建筑被拆的前前后后,用影像记录下来,这些都为新闻评论提供了足够的论据。 其次, 新媒体上那些来自民众的“ 雪花式”的观点则从事情的方方面面为编导提供了意见参考,争取了“ 评论时效”的速度。 比如说在制作《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节目的时候,要如何对这项政府主打的旅游惠民政策进行解读? 既然说是惠民就应该是好事,按惯例,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往往是以捧为主,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你就不得不先听听民众的声音再发表评论。 要了解民众的声音,往常,电视媒体以采访为主,而这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借助论坛、微博、微信等来了解网民大众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更快捷而且更全面,也更接近客观表达。 当然,在收集民众观点的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切记不能随波逐流,既然是“ 独家评论之争”,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使用网络民众观点,展现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那样只能算是一个拼盘的评论。 如何站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利用丰富的观点资源形成自己的独家评论,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从标题来看就亮出了电视新闻评论自己的观点,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自然会引起各方议论,如何拨开云雾? 记者用亲身体验、门票销售数据,以及游客、景区、 电商三方面的说法来做论据, 论证这项政策的惠民程度,当然网络上的炒作声音也不可忽视, 正是有了这样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正是要正视这样的声音,才能让评论更能有说服力,节目中引用旅游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袁书琪的话“ 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旅游的产品是不是物有所值,是不是符合价格和价值的规律,也就是人们到武夷山去玩,并不是冲着门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样的观点超越了网民们对“ 一元游”的理解程度,上升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层面,而这样的评论观点正是建立在对网络民众观点的汇集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升华。 相信这样的现场评论加上专家权威评论会让电视新闻评论超越网络新闻评论。 不管是信息竞争还是观点竞争,新媒体都可以算是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酵母环境,用好这样的环境,不仅提升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更能发酵成为更有权威性、独家性的电视新闻评论。

三、寻找符合新闻的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题材

新闻评论的种类按照题材内容来分, 可分为政治评论、 经济评论、社会评论等,中国新闻史上曾有辉煌的政论时代, 当时以政论为主体的新闻评论雄踞于各大电视栏目,《 新闻启示录》 最初的定位就是“ 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主要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解读,“ 政论本位” 在栏目中显而易见。 首先,“ 政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长久以来的主阵地,电视媒体是民众了解政府行为的最主要方式, 也是最权威方式。 比如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走访了哪些地方? 说了哪些话?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关注福建的平潭、为什么会考察新大陆企业? 为什么要提到福州的教育均衡等这些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一一解答,既满足了观众对高层领导动态的了解欲望,也满足了观众对这些动态新闻背后深层次背景解读的需求,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先有新闻后有评论,属于有感而发的评论。 但是高层动态、 政府宣传并不是都适合于新闻的深层解读,一条新闻资讯的事,硬要去评论,这就只能算是一个新闻拼盘节目或者是拉长的新闻,没有产生深思的评论,没有耐人寻味的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就显得画蛇添足。 从这两条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既要政论题材又要符合新闻评论规律,势必不可能电视新闻评论“ 天天有”。 基于这样的背景,《 新闻启示录》 在题材的选取上也开始求变,虽然政论至今都是主打产品,但是民生新闻、热点新闻也开始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新媒体时代, 《 新闻启示录》 里的民生新闻 、 热点新闻比例是只增不减 , 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这让记者在发现民生新闻、热点新闻的途径增加了不少;第二,随着获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记者对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挖掘将有所不同,也提高了评论的质量。 第三,追热点就跟追高层动态一样,其社会关注度都很高,而在这种追逐中发出独家的声音,那么其点击率( 电视叫做收视率) 就可以想象。

当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势必从“ 政论本位”为主转向“ 新闻本位”为主,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要更符合新闻规律,电视新闻评论要在新闻规律基本上走向理性。 在新媒体时代,可以说不缺新闻也不缺观点,网络新闻评论大多是电视新闻评论所热衷于采用的,网络热议话题既然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适合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然而在网络上,网民们各说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时网络上“ 快餐式”的阅读,让人们很难深入思考,加上网络评论的随意性,让很多评论仅仅停留于表面,或者非事实状态评论。 可以说网上信息的海量性是其优势也是劣势,其真真假假很难辨认,观点的是是非非更难说清。 相比较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具备对网络新闻评论的整理和引导,尤其是电视“ 把关人”根据 “ 议程设置 ”理论进行把关 ,选取具有新闻性 、政论性 、社会性或者前瞻性等特征的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进行评议。[5]《 新闻启示录》 历来秉承选题为王的传统,设立了每天的策划会,主要目的就是筛选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值得评,评什么,怎么评, 新闻把关人通过这样的“ 议程设置”就能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的高妙。

除了把关,电视新闻评论对选题的思辨性将成为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观众已经从单纯的“ 受”方转为既“ 传”又“ 受”, 这就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性比较强的话题则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2014年,当“ 代表醉驾”事件在网络上爆出时,各大网络都转载了此事,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长江网、人民网等都跟进点评“ 代表醉驾就不用刑拘”? 一时间,各方观点对这名醉驾的代表指责纷纷,对周宁县人大的表决更是批评有加。 网络上的各种观点看似都很有道理, 但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只是随波逐流? 当代表、醉驾、刑拘这些问题摆在一起时,我们不禁要探讨为什么代表醉驾后不用刑拘? 代表身上的特权意味着什么? 如何使用特权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上海警方应该如何面对周宁人大的票决? 等这些问题,《 新闻启示录》 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这期节目的制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让评论更具有深度和力度,也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四、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新媒体的技术,这里面不得不提到的是“ 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应用,也就是说电视、电脑、手机三者之间可以交叉使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而“ 三网融合”的这种格局则为“ 媒介融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在呈现方式上,通过技术平台和播出平台的嫁接,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新媒体的合作,观众可以从电视上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这样的融合也意味着“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所谓“ 全媒体”就是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一种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趋势下, 2013年7月国内第一次出现电视的全媒体收视统计分析,所提出的动态收视率概念是对大数据研究的结果,颠覆了传统电视平台静态收视的现状。 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收视层面,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 新闻启示录》 从2013年开始也打破电视范围,尝试将节目与凤凰网、大闽网、人民网等当地主流网站合作,当然这种合作还局限在只是把已经播出的节目挂在网站上播放而已,但是这对《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比如一期《 公交车上的冷暖人间》 ,节目播出的收视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挂到网络上之后,点击率是迅速飙升,而且还是持续不断,上网一天的点击率就破百万,十天就破千万,然后一路飘红,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点击率就破了八千万,把网络点击率和电视收视率一起做动态收视统计,那么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就会再创新高,而且还是持续的动态收视。 当然,这节目挂网站只能算是“ 媒介融合”中很初级的一步,要想打造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除了借助网站的功能之外,微博、微信等所依附的载体———手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为普遍,微信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紧密联系,这些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能否在手机网络中打造自身? 微信中有个 “ 订阅号 ”,原先是为了微信营销打造的 ,每个手机微信号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这些“ 订阅号”也可以利用微信中人人联系网定点推送到每个微信号手中,这种营销模式也开始成为媒体营销的一种手段。

《 新闻启示录》 也在订阅号中开辟了自己的“ 新闻启示录君”,将每期节目的预告通过微信定点推送的功能,像《 [惊! ] 人大开幕! 机器人悄悄潜入〈 政府工作报告〉》 、《 我们大妈从来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 真的吗?》 、《 [打算盘]油价又跌了,可是你加油,真的合算了吗? 》《 [买买买]自贸区来福州,便宜货大大的有!》 、《 特斯拉到底有多牛?〈 新闻启示录〉 为您解密!》 … …这些订阅号里的预告 ,不仅是对节目内容的预告 ,更是把观点隐藏其中,吸引观众,从而大大地提升了《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品牌塑造。 这种“ 媒介融合”功能对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无疑在推广度、影响力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当然,媒介融合还能给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什么样的平台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 媒介融合”,基于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下的另一时代正在出现,它和数字有关,通过这些数字能传递出各种信息, 这被称作“ 大数据时代”。 2012年3月,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并将“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大数据更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以及思维方式。 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首次采用了大数据,由此诞生了“ 大数据电视新闻”。 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抓取、比较和分析,发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和社会现实。[6]2014年也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电视新闻时代的元年,2014年从春运、春节到全国两会, 央视先后推出了“ 据说春运”、“ 据说春节”、 “ 据说两会 ”系列 ,将大数据首次运用到了电视新闻中 , 举例 “ 据说两会 ”,2014年两会期间 , 央视推出的“ 据说两会 ”, 用数据来倾听民声、用数据来诉说民意。 比如下图的热门话题排行榜,用数字来解读。 十省份网友关注“ 就业”,八省份网友关注“ 高考”,“ 房价”、“ 雾霾”成为京冀最热关键词等。 数字的解读让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更增加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威信和力度。

从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中,我们看到“ 据说两会”节目排名第二,政论话题成为了热门话题,改变以往社会话题以及明星轶事占据热门话题的局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数据科学家薛凌洲( 华裔) 认为 :“ 大数据新闻 是富矿 ,新闻联播 《 据说春运》 基于大数据的迁徙图具有科技感 、时代感 , 在美国还没有类似的可视化,体现出节目制作者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和融合。 ”[7]当然大数据新闻的影响力也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截至2014年2月7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要媒体及网站转发超过1280万篇, 覆盖超过国内五亿网民,“ 据说春运”成为网络搜索热词,进入百度词条,由此可见大数据新闻革命浪潮势不可挡。 基于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 大数据”对未来电视新闻评论意义非凡,对电视新闻评论也亦如此,比如说《 中国人的迁徙地图》 用一种新的视角论述了中国春运大军在30多年来的变化,从1亿人增长到36亿人次,而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迁徙路径,那么这36亿人次是如何迁徙的? 哪些城市是迁出地,哪些城市又称为迁入地等,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直观的春运迁徙景象,也正说明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人文变化。 笔者认为大数据不仅适合用于新闻中,更适合用于新闻的解读中,而且使用大数据来解读新闻,它将改变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也将改变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叙事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价值判定让电视新闻评论的“ 电视化”表现更鲜明,而且对新闻评论观点的提升也大有益处,用数据的方式来论证,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来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将更直观,也更具有威信无疑,未来的电视新闻评论一定少不了“ 大数据”的力量,大数据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评论“ 据”剑得天下的法宝。

五、新媒体促进电视新闻评论在改文风上下功夫

随着媒体技术和方式的不断更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首先,网络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更强烈,它不单单侧重于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分析,而且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更多的意见,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娱乐等方面,写作范围的更加广泛成为写作形态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也趋多变,语言轻松活泼 、幽默,更加注重以 情动人,在理性上更 多了些感情 色彩,真诚表达,这些都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再者,微博微信的出现让短小精悍的“ 一句话”评论成为流行,“ 百字短评”、“ 人民微评”这些模式更有利于评论的传播,同时也改变了以往“ 上传下达”的模式,转而进入“ 你来我往”的模式,增加了交流性、互动性。“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评论在写作形态和传播模式上的种种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闻传播学的进步,这些改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改变所带来的不止体现出公民参与社会事件能力主动性的增强和公民言论自由空间的扩大,还体现出新闻传播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8]面对网络新闻评论写作的这些特点,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如果还是以以往的形式与态度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那么它很有可能会逐渐淡出受众的视线,必须要突破其固有的八股文式写作模式, 以求新求变来争夺这场战争的主动权,由此保存自己鲜活的竞争力,使其在快节奏的媒体业态变化中能给受众带去一些社会思考,在变化中仍不失力量,给受众准备丰盛的精神和思想的“ 盛宴”, 分享新媒体平台上的蛋糕。

《 新闻启示录》 提出了一场“ 改文风 ”的运动 ,首先改变的就是标题。 标题被称作是新闻评论的半条生命,是评论主题内容和精神的浓缩与升华,好的评论标题“ 一目传神”,有着吸引读者阅读的艺术魅力;反之,则对读者产生挡板的负面效应。 在如今“ 快餐式”阅读中,标题能否吸引眼球决定了文章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电视新闻评论也一样,标题决定了人家是停留还是转台。 就拿《 新闻启示录》 每年都要做的两会报道来说,这样的一项政治任务,往往让人觉得会很“ 无聊”,也很难赢得观众,很难赢得收视率,但是如何把“ 无聊”的整治宣传做出深入人心的新闻报道?“ 改文风运动让记者们首先在标题上下功夫。 比如以往做两会报道时关于人大开幕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最常用的就是《 福建省第N届人大开幕》 ,今年,同样要做人大开幕的评论,记者则用了标题:《〈 政府工作报告〉 ,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 两者相比较,显然后面一个标题更能凸显其评论的本色,也更能抓人眼球。 其次,“ 改文风”运动中的核心还是写作风格上的改变。 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中,我们发现这些来自民间的文章,正因为其身上的草根特色,它的“ 土味”让人觉得美、朴实、亲切,给人清新自然的感受,也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才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用幽默的心追寻草根的“ 土味”成为《 新闻启示录》“ 改文风”运动的目标。 节目《 福州航空“ 起飞”了》 中一段文字幽默、自然,让人忍俊不止:“ [解说]眼前的这辆就是福航的飞机,机身上喷绘着“ 龙凤福字”,光是飞机的外形,就透着浓浓的福州味。 福航的中文无线电呼号为“ 涌泉”、 这就不用我跟您多解释了吧? 航班号以“ FU”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而这也是中文“ 福”字的拼音代码,是不是非常容易识别呢? ……既然是福州特色, 那么飞机餐自然也带有浓浓的“ 虾油味”,飞机上不仅会有福州特色的橄榄等蜜饯, 还有美味的福州小吃。 小编想来,鱼丸,肉燕自然是不会少的。 除此之外,福航首航的广播也是与众不同,除了飞机上常听到的普通话和英语以外,还有福州话广播,当你在旅途中听到“ 你好( 用福州话说) ,丫霸”等福州话时,会不会多了几份亲切之情呢? ”这样一段文字,用“ 虾油味”、“ 丫霸”把福州航空“ 福”的特色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中 “ 福州人的航空梦实现了”这样的观点更是让人自豪 。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是关键,但文字的魅力也是加分的必不可少元素,因为电视毕竟是一个视和听相结合的产物。

新闻力量论文 篇8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

新媒体时代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再也不是唯一的新闻传播者 :接受信息不再是受众的唯一“工作”, 他们不仅是能够接受信息还可以发布信息, 甚至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所有这些都使之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 从而使传统的传播环境获得极大改变。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传播渠道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在应用上的日益成熟, 新闻评论的形态得到进一步拓展, 逐渐囊括了网络评论、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博客及微博评论, 网民跟帖等多种形式。这一时期, 每一种新的评论形态的出现并没有导致旧有形态的消亡, 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扬弃。比如微博言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博客的优点, 同时, 以其短小精悍吸引了部分人对于博客言论的热情, 使得原先活跃的博客用户转向微博领域, 甚至成为该领域内的舆论领袖。

由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易得性, 不仅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自由撰稿人可以可以开设专栏评论, 广大网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以及网络论坛、留言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转载喝点评析相关言论。

在意见表达方式上, 新媒体平台使人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 可以是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 也可以是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 甚至可以是一句话, 一个短语, 一个表情 ;除了文字外, 漫画、打油诗、歌曲改编、恶搞以及其他更加个性化的影音方式也被于运用到网络评论的表达之中。

自由与问题往往相伴而生。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 在国家法律政策的范围内, 都可以言所欲言。但是, 由于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 加之网络的匿名性特点, 网络表达呈现碎片化、情绪化特点。一些欠考虑的泄愤、放纵、恶搞式的言论也与正当利益诉求相伴发生, 对一些个别事件进行某种非理性、上纲上线的道德批判。

网络传播的优势使新闻评论由制度化走向生活化, 使得其情绪宣泄成分大于理性思考, 无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往往只破不立。相比一些专家学者、自由撰稿人、新闻从业者开设的博客、微博、论坛发帖, 更显其非专业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评论呈现两极分化色彩。同时, 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在另一种意义上则是同质化, 甚至是泛娱乐化, 任何严肃的问题都可以被调侃、被戏谑, 渐渐演化成一种不负责任的玩世不恭。再加上网络传播的时效性骤增, 往往一个问题还悬而未决, 另一个问题已从天而降, 结果是一个问题叠着一个问题, 各种社会问题以集群方式出现, 网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完全是一个社会的阴暗面, 久而久之, 逐渐滋生一种否定社会、怀疑一切的负面心态。

此时, 社会更需要一种刚性力量, 这种力量是应对现今网络负面情绪的正能量, 它需要传统媒体来集聚, 需要传统媒体以其专业性、理性来整合。

二、传统媒体的理性发声

上文提到过, 在匿名网络环境中, 评论者主观化地对新闻事件“贴标签”, 某些非理性、泄愤式的评论充斥网络空间, 甚至有的评论言语偏激, 处于违法的临界地带。相比之下,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思维则大大强于网络媒体的不规范表达, 在写作上更能体现逻辑性、严密性和深刻性, 能够为受众搭建了一片“信息净土”;在观点阐述上, 也能够以正确的立场为前提, 包容不同立场的不同发声, 引导受众思考, 进而自己做出判断, 以此树立评论的权威性。总之, 因为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是由专业的采编评论团队进行创作并且经过了严格的信息把关, 能够在内容上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进行理性传播, 因而在权威性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 新媒体时代, 受众的接受心理已经不同以往, 这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遇到的新挑战 :第一, 受众主体意识增强。第二, 受众对待媒体的态度与以往不同。还有就是, 受众的娱乐、好奇心理增强。

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 极大地冲击着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尤其处于新媒体日益壮大的转型时期, 纸媒应充分利用其专业采编团队, 在良莠不齐的众声喧哗中, 发出时代的理性思辨之声, 彰显新没问评论的刚性力量。

参考文献

[1]涂光晋著:《“时代之声”: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曾建雄:《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的拓展与内容形式创新》,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2期

[3]廖声武:《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传播》, 《新闻前哨》, 2012年第9期

[4]白继红, 王会, 谭林茂《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创新之策》, 《中国记者》, 2013年第9期

[5]赵振宇:《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 《中国记者》, 2012年第7期

上一篇:人力资源评估下一篇:工业设计的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