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创新论文

2024-07-23

新闻学创新论文(共11篇)

新闻学创新论文 篇1

网络媒介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它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网络媒介的作用, 使得新闻的表现方式更加全面多样, 也使得新闻所传达的内容更加真实,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新闻传播的质量和速度, 在网络媒介发展过程中加入新闻学理论的内容, 是推动新闻领域发展的直接方式。

一、网络媒体时代下新闻学的传播变革

(一) 网络媒介增加了新闻的传播方式

网络媒介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都集中到了一起, 不仅是文字和图片形式的传播, 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动图和声音, 拿同一篇报道来说, 报纸主要采取的信息传播形式是文字和图片, 而广播主要以声音传递信息, 电视则主要以图像为主, 网络将这些优点聚集在一起, 使信息更形象、更生动, 更具说服力。

(二) 网络媒介使得新闻传播用户化

以往的新闻传播主要是通过传统的三种模式进行传递, 这是一种主动的传播形式, 观众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信息接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报纸、电视和广播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观众为了满足对新闻的需求, 会主动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这是信息由被动传播向主动传播的一种转变, 改变了新闻信息接收的模式, 在这种形势下, 网络媒体逐渐对新闻的传递内容进行了丰富, 使新闻越来越用户化,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及兴趣对不同种类的新闻进行查阅, 加大了新闻的传播力度和查阅力度。

(三) 网络媒介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空间局限

传统新闻的传播受空间限制, 导致新闻传播不通畅, 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网络媒介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空间性, 实现了全民资源共享,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只要了解网络并且懂得基本的操作, 就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送者和接收者, 这不仅增加了新闻的传播速度, 也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成本, 同时使得信息的传递空间加大。另外, 新闻的网络传播没有数量限制, 可以无限利用, 从而实现新闻的全方位共享, 最重要的是新闻传播更加人性化, 观众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在网络这个新闻资源库中, 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新闻进行查阅, 新闻在网络中可以通过链接等方式进行分享, 这是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创新

(一) 借助网络这种传播媒介, 为新闻舆论形成反馈机制

新闻的性质决定了其是舆论工具的一种, 其特点是既可以引起舆论也可以形成舆论。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群众通过网络对自身的想法进行传播, 这些言论和想法会引发一些舆论的产生, 在这样的时代下, 新闻通过互联网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模式, 并且快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信息量的不断增加, 新闻的传播数量在逐渐递增, 但是舆论有利亦有弊, 新闻需要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形成自身的反馈机制,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 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帮助主流媒体进行网站建设, 使传统传播媒介能够在信息时代发挥出舆论监督作用。科学技术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是网络传媒的硬实力, 而信誉体系的形成是其软实力, 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新闻传播媒介的共同发展。

其次, 对引导的方式进行调整, 从而逐渐形成信息反馈机制。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源信息进行整理, 新闻媒体不仅要进行新闻的报道, 同时还要跟踪新闻走向及时进行反馈, 深入到焦点事件、社会热点, 使新闻传播媒体更加大众化, 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产生舆论并且发挥作用。网络这个大平台促使新闻机构对自身情况进行观察和审视, 也能很好地了解真实的民意, 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 借助网络对新闻价值体系进行调整

在网络时代, 对新闻整体价值判断的决定权在于受众。受地位、国家以及生活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或者是年龄、性别、兴趣等内部条件的影响, 不同受众的兴趣及观点是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其对新闻的判定角度及标准存在差异。很多受不同因素影响没办法在传统新闻媒介上发表的报道, 可以在网络上及时传播, 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闻的实时价值。在网络时代, 对新闻的评判以及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标准, 这就需要新闻机构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真实需求报道新闻, 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报道特色及优势。

首先, 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保证。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前进的基础, 媒体信誉程度的高低将成为评判媒体机构价值及质量的无形标准。对于信誉度这种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资产, 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 并且将其向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引导, 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次,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保证新闻事件的实时更新, 最大化地体现新闻价值。再者, 还要保证重要新闻事件的突出报道以及及时做好受众需求调查等工作。

(三) 增强新闻的服务理念, 推动新闻及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信息化背景下, 受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 个性化特点。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 观众对新闻事件等信息的了解既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途径, 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习惯和兴趣选择新闻传播主体。第二, 自主性特点。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相比, 网络使观众与媒体的距离缩短了很多, 使受众能够更方便、更直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三, 平等性特点。网络媒体缩短了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 受众核心地位得到改善, 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共同处在巨大的信心交流网中, 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地位是平等的。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创新, 需要增强新闻服务理念, 推动新闻及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新闻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对网络媒介进行全面利用, 并且在对受众心理需求研究的基础上, 对新闻材料的采集和编辑制度进行改进, 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需求, 对新闻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报道, 通过网络媒介这种高效的传播形式, 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杜剑峰, 郑伟, 徐梅香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1) :36-39, 43.

[2]涂涓.网络媒介视角下的新闻学理论改革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6) :60-61.

[3]郑保卫, 李刚存.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J].编辑之友, 2013 (2) :25-29.

[4]梁海霞.大数据时代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试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8) :249-249.

[5]程一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新闻的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5.

新闻学创新论文 篇2

(2010年9月——2011年3月)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27日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4、我国超级计算机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在北京时间11月17日上午8时正式发布了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曙光星云”位居第三,另外39台国产超级计算机榜上有名,总体占有率8.2%。5、12月3日11时28分,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的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此次创造历史的是由中国南车集团自主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营时速为38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在车头、制动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

6、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承制的我国首台完全自主化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12月18日正式完工并发往辽宁红沿河。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的制造经过独立研发、自主创新,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扭转了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关键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7、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专家王振义颁奖。

8、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1月23日宣布,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成功研发一整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了国内超导带材领域的新突破。

9、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轮发电机组,2011年1月24日开始在向家坝电站进入正式安装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重装工艺及安装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也为向家坝电站首台机组明年顺利发电奠定了基础。

10、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1年2月9日发布报告称,在其《专利合作公约》框架下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2010年增长了4.8%,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四。11、2011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将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其中明确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13、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科技城,拥有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大型军工企业,人才科技实力十分雄厚。10年发展,科技城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走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道路取得长足进步,构建起了“成果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对接、投融资体系、人才支撑”5大平台和“军工技术、民用技术、民用产品”3级转化机制,探索出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到今年,全市军民融合产值将突破600亿元,特别是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引领着绵阳工业向着更高层次大步发展。中物院利尔化学已成为全国排名第一、世界第二的高效安全农药企业。中物院与九洲集团合作开发的九九瑞迪成像技术产品,填补了我国工业CT的生产空白。电子九所研发生产的钐钴永磁产品销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光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及核技术应用等5大高新技术蓬勃兴起,近2年间,科技城专利申请总量超过2000多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一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3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今年,随着绵阳被列为我国西部第一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这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更使绵阳工业发展如虎添翼。在绵阳的“十二五”规划蓝图中,绵阳把将科技城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城、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集地和高新产业集中地作为战略目标,推动绵阳工业由1000亿元向3000亿元跨越发展。

14、为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进一步激发全市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010年11月19日,由绵阳市科协联合市教体局、科技局、环保局、成功举办了绵阳市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5、目前,中国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只有韩国的1/4。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16、我国的鼠标大部分是在苏州生产的,每个鼠标在国际市场上能卖40美元,其中37美元被美国和瑞士的合资公司拿走了,中国作为生产者仅能得到3美元。从这个分割当中,我们看到:人家是靠脖子以上这一块来赚大钱,用人的知识、人的智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赚大钱。而我们呢?我们用脖子以下,我们的手、脚、体力以及我们的自然资源来赚小钱。

17、《时事》第三期《话说“made in china”》一文中指出,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鞋、笔、打火机……老外们惊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物美价廉,除了说明中国人聪明能干,也确实含有深层问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想实现跨跃式发展,就要把“中国制造”提升“中国创造”。

媒介融合与新闻创新 篇3

媒介融合的特征

媒介融合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媒介融合具有如下特征: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出现的。技术的融合,主要是指所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后,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这就是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如“电子报纸”就是将报纸搬上网络,但在编排方面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的报纸风格;还有“网络电视”,人们通过机顶盒的发明和使用,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这就是“网络电视”。再如“手机报”,人们将报纸编排的内容,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用户,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新闻视听的新时代。

媒介融合是媒介新闻资源的共享。一个媒体集团内部不同的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媒介融合达到分享新闻资源、共享一切的目的。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报纸的电子版的新闻大都来自该报纸的印刷版,现在我国还不允许报业集团涉足广播电视,所以现在报业集团的新闻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报纸和网络的共享,因此媒介融合可以达到综合利用媒介资源的目的,降低媒介传播成本,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效率,充分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群体。

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产生了“融合新闻”。融合新闻不是媒介之间在新闻报道上的合作和联动,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需要,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

媒介融合是媒介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新闻媒介融合发展,新闻传播走向“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无论是作为媒介组织间的合作,还是作为未来新闻媒介的新闻生产模式,都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整合与重构,这种变革对于各类型传媒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说媒介融合推动了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比如对于新闻来源,新闻的采集和发布,过去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以及新闻热线,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手机、博客、BBS、播客等都成了不容忽视的新闻信息源,且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南亚海啸、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的报道都是出自“草根记者”。

融合新闻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如果某地发生了一个突发性事件,编辑部立刻向现场派出采访小组,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录像记者或熟悉各种技术手段的“多媒体记者”组成。他们将采集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然后再由精通各类媒介的编辑在图表制作和设计网络交互式传播的专家配合下,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也许他们的第一批产品是用于网站的简讯、图片或是用于广播的口播新闻,紧接着也许是为电视提供的能够比较完整地表现事件现场的电视节目,最后也许才是为报纸提供的既有更多文字信息,又有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的深度报道。

如河南口报与大河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实现了记者与读者的直接互动。再如大河网与河南移动联合推出的“手机报”业务,推出了数字报纸业务。报网互动为区域性报纸打破传播的区域限制提供了渠道和平台。

媒介融合促进媒体经营模式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产生了优质的新闻,使报纸上多了可读性的深度报道、电视上有令人惊叹的画面、网络上有更丰富的信息,媒介融合还拉动了发行量、收视率和网页浏览量的提升,促进了媒体经营模式的融合。对多媒体平台进行打包销售的策略,实行广告套餐,给媒体带来更多利益。

媒介融合对新闻创新的影响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传统媒介要创新发展,就要走融合之路,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合。

媒介融合促进新闻理念的创新。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使新闻媒体出现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面临许多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理念要不断创新,解决媒介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媒介融合促进新闻理念的创新,新闻理念的创新又反过来加快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发展。理念一变大地宽,理念更新了,才能出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有新视角,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媒介融合就是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媒介融合特别是新闻融合,就是运用多种新闻传播手段将新闻报道出去,其实际就足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反过来说,新闻传播手段创新的表现就是融合。新媒体新闻一般都简短、直观、重视标题,这些传播手段,现在被传统媒体创新并运用。如报纸开始强调色彩的运用,重视发挥图表的功能,版面设计也较多使用模块化,一版都有重要新闻的导读等。

媒介融合促使新闻内容深度创新,增强新闻内容的竞争力。“内容为王”是新闻传播的立足点,可读性是新闻的生命线,这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的关键。新媒体具有多维、互动、形象等特点,因此,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增强新闻的深度、厚度、可读性上,并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媒介融合为新闻内容的深度创新提供了基础。新闻内容的创新要注重策划,向策划要可读性、要深度,有策划才会有亮色。

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编体制的创新。新闻采编体制、业务流程在媒介融合的背后要有新的突破。旧的采编体制要调整与改革。现在有一些广播电视集团已建立新闻采编中心,统一采编制作音频、视频节目,然后向下属的广播电台、电视频道、网站输送。有的报业集团也对所属的子报、网站、手机短信所需新闻采取共同采访分类制作的方式。

媒介融合对新闻采编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使用机制也要创新。加强新型人才的培养,增强采编人才的团结协作精神。媒介融合的记者成了多面手的全能记者,比如一个记者出去采访,他不仅要做电视报道,还为报纸和网站写作,跨平台工作加大了记者的工作量,如果他没有得到更多报酬,那么同工同酬的原则就会被丢弃,所以相关的机制也要创新,要建立新的薪酬奖惩制度。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学创新论文 篇4

一、新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 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 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1]

(一) 积极果敢的批判精神。

新闻传播业是传播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的事业, 其传播的内容、方式、手段、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变。因此,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应该面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创新思考, 紧跟社会发展趋势, 果敢的批判不足, 打破禁锢人们思想的权威牢笼, 打破人们对于权威一如既往地认知。

(二) 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在新形势下,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需逐渐构建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 勇于提出创新型意见。当然, 打破常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所以更需要大学生拥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三)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是进行任何工作的前提, 鼓励创新并不代表凭空想象, 天马行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在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脚踏实地, 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 不可因盲目创新误入唯心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泥沼。

(四) 坚持不懈的责任精神。

在没有获得创新成果之前,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 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责任精神是其在文化传媒业创新的道路上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的内在保障。

二、制约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

(一) 过度依赖网络和书籍, 主观创新意识薄弱。大学生进行创

新实践的前提是个体应具有创新意识。然而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过度依赖书本, 久而久之其思维被禁锢在所学的知识框架中, 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实践缺乏主观上的创新意识。并且由于专业的相关性,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更为习惯利用自媒体获得所需信息, 从而导致其思维和行动呈现出对于已有观点的复制粘贴或加工重造。当千篇一律的新闻立场、看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该专业大学生也会从最初的被迫接受到逐渐的潜移默化的习惯群体的思考方式, 主观创新能力逐渐薄弱, 从而制约了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缺乏兴趣, 创新欲望较低。

新闻传递给人们新事物、新动向, 因此新闻从事者应该拥有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这是进行创新必不可少的个人因素。我国著名政论家、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就, 以及较高的名次, 都是靠不住的, 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喜欢, 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机敏。”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欲望。然而大部分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学科相关知识和实践的创新欲望较低, 参与积极性不高成为限制其创新能力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学院校报是本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平台之一, 然而参与人数仅为专业人数的10%, 虽然这也与严格的录用条件条件相关, 但竞选人数也不超过专业人数的30%。大学生创新欲望低迷, 不仅限制了创新精神培养的效果, 更降低了其未来成为一名合格新闻人的可能性。

(三) 受到环境制约, 创新力不从心。

创新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外在因素,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校园氛围会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创新精神的熏陶, 群体的思想便会活跃起来, 创新精神才会得以传承。创新精神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 创新环境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本科教育如果缺少浓厚的创新环境, 就会使得有创新热情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 而目前国内学院除部分一流院校的新闻学院外, 创新环境氛围不足是常态。例如笔者所在的二级分院每学期都会举办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但是为新闻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少之又少, 更高层次级别的活动更是可遇不可求, 学生缺乏锻炼自身的平台与环境, 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受到潜移默化地限制。

(四) 缺乏创新的教育体系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本科

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 创新型教育体系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行动力和思维运转。首先, 目前新闻学本科教育阶段仍以灌输性教学为主, 新闻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较少的实践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个性化教育不足是如今教育体系缺乏创新的另一体现。独特的事物是有个性的人才创造出来的, 当下的教育模式却好比“批量生产”, 本科毕业生虽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 但人才质量却大同小异, 真正符合文化传媒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寥寥无几。

三、培养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研究。“斯坦福大学1999年年度报告指出: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学术的探究与发现过程。”[2]新闻学专业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打破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注重理论传承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供更为开放的学术交流空间,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体验式研究,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个星期一中午都有固定的Monday Come讲座, 学生可以倾听高校学者、资深媒体人发起的时事热点讲座, 并在自由讨论环节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3]其他高校应借鉴类似做法, 完善体验式教育模式, 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 注重通识教育, 为创新夯实基础。

“高等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 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4]简单说, 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全方面发展, 从而不局限于某一知识圈和交往圈。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和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知识领域的人士打交道, 这需要新闻人既要掌握多领域的知识, 又要懂得随机应变。因此,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接受高质量且全面的通识教育, 有利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打破学科与行业壁垒, 实现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就会更加渴望学习和寻求改变, 创新发展势必内化为其个人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

(三) 加大实践操作比例, 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新闻学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很强的学科,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等基础知识外, 对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原有笔试考核的基础上,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评测比例, 实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这样既可以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行因材施教,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实现多人智慧的聚集, 凝聚创新的力量, 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积攒多元的创新后备军。

(四) 加大资金投入, 营造创新氛围。

高校在对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培养上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 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准备方面, 可以邀请新闻业界精英开设新闻学术讲座, 对学生进行创新引导;及时更新图书馆与新闻学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各大报纸及电子资源, 为学生提供有形知识支援;在创新激励方面,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新闻创意大赛、广告创意大赛、新媒体应用大赛等, 为学生搭建展现创新成果的平台;建立奖励制度, 为有能力的学生团队提供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实践方面, 加大新闻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为学生的校内实践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总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是积极探索我国新闻行业新出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准备, 更是呼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行动体现,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这一教育与培养的过程, 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殷志杰.关于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 (一) [J].小学自然教学, 2001, 01.

[2]金辉.解读美国硅谷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3]郑子琳, 宋雅娟.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J].光明日报, 2014-4-26 (010) .

新闻学创新论文 篇5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新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闻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基于此,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新闻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这就需要各大高校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相关专业课程以及明确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复合型培养。

1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业的工作背景已经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行转变,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已经由最基础的采访和撰稿,向录音、采访、撰稿、编辑等多方面发展过渡,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上各大新闻客户端、相关网页以及手机软件的兴起,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还需要对网页、微信、QQ等各个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拥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闻通过各个渠道进行传播,达到将新闻的影响力最大化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摒弃应试教育下“成绩高于一切”的理论,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目标,为新闻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想要开启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由于每个学生自身差异性的存在,要想进行高效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会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赞赏有加,而忽略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安静、内向,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则性格活泼、外向,喜欢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秀之处,并且进行引导和鼓励,将学生的优点发扬光大。

2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学专业的理论教学,除了传统的书本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体会到学习新闻学的乐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最终达到加深印象和理解的目的。而在进行能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对学校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达到教学成果最优化的目标,例如模拟新闻播报厅,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加深对新闻播报环节的印象,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竞赛或活动,例如让学生进行广告制作、主题视频短片制作等,使学生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教师也可以在竞赛或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同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这样做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效果,最终为新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出宝贵的力量。

3 创新相关专业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环境逐渐完善,各大院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必然会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许多高校在进行新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媒体导论》等与当代新媒体背景息息相关的科目,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例如网站制作、网页设计等,同时针对学生的选修科目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由与专业相关的科目逐步拓展为经济、民俗、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创新相关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达到为我国新闻事业输送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4 明确社会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对新闻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具有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只有在明确了社会的需求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任务的首要目标,通过设立双学位、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课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业正在飞速发展,所以新闻业的从业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各大高校教师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最终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新闻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蕾.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王影.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创新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教育,2016(01).

[3]马淑丽.我国文化传媒人才培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作者单位

玉溪师范学院

新闻学创新论文 篇6

壹传媒的“动新闻”事件, 对当前各类媒体的报道形式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剖样本。“动新闻”追求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 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态势下, 这是传统媒体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形式, 扩大自身影响的一种机遇, 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但在报道内容的问题上, “动新闻”不仅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 反而忽略了新闻报道所应遵循的“度”。因此, 这种创新形式并没有让动新闻实现预期目的, 反而引起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不创新, 便灭亡。”作为新闻职业工作者, 在新闻报道的创新上, 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注重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平衡

新闻报道包含两方面的要素:新闻形式与新闻内容。从新闻报道形式上创新, 追求新闻的第二落点, 挖掘新闻事件的未尽内容, 再现事件的进程, 是增强新闻价值的有效途径。新闻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展现层面。在传统媒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跨媒介联盟是各类纸质媒介所青睐的一种创新形式。如在今年的第五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中荣获“2009~2010中国报业创新年度品牌”的《重庆商报》于2006年与腾讯网合作, 推出了“腾讯·大渝网”, 开创了“平面+网络”立体传媒全新平台, 实现了报网互动的模式。该行动得到了传媒界的普遍认可, 成为众多纸质媒介效仿的对象。

“动新闻”的创新也体现在报道形式上, 即以3D技术将新闻制作成漫画的形式, 再现事件发生情景, 并供读者下载观看。从形式方面来看, 壹传媒追求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报道方式, 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吸引力, 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这是在原来报道方式上的一种积极创新。但其存在着一个本质问题, 即内容的低俗。这并不是“动新闻”特有的问题, 而是存在于整个新闻界的一个通病。因此, “动新闻”的创新, 只能说是在新技术包裹下的“新瓶装老酒”, 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

因此, 在策划新闻报道的创新时,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追求报道形式的创新, 还要注重报道内容的创新。二者的结合, 才能使创新真正有所作为。冲破旧思维的藩篱, 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从多角度深入挖掘新闻的潜在价值, 是内容创新的主要思想模式。如《北京青年报》开辟了一个专版叫“新闻人物·回访”, 巧妙地在旧的历史人物中找到了新的价值, 在报道角度方面实现了内容的创新。“冰点时评”是《中国青年报》开辟的另一个栏目,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多元化的价值观, 以及读者迫切希望了解新闻背后更多真实的需求, 该栏目以“声音的广场”为定位, 实现了对新闻时评的创新性思考。栏目的个性化探索以及内容的创新使《中国青年报》至今在业界仍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

可见, 形式的创新能更好展现新闻的价值, 而内容的创新能够挖掘更多新闻的潜在价值。内容是新闻报道的血肉, 没有好的新闻内容, 形式也只能是形式, 失去了报道的真正思想和新闻的真正价值。只有把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

把握好新闻创新的“度”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所谓“度”, 是指事物的限度、范围和程度, 是质和量的统一。新闻传媒为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追求在形式上提升报道的吸引力, 必须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这里的“度”就包括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

新闻报道创新的职业道德底线。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传播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之《国际新闻道德信条》中, 就有以下四条内容:1.尽一切努力, 确保公众所接收到的信息准确无误, 不曲解事实, 也不删除事实;2.不谋私利, 不搞恶意中伤、诽谤、抄袭, 不做缺乏根据的指责, 若有报道不实, 一经发现应立即改正;3.尊重个人的名誉, 不因迎合公众的好奇心而揭私人隐私;4.报道和评论外国的情况时, 新闻工作者有责任获得有关被报道、被评论的国家的必须知识, 以便做到报道和评论公正。这是所有从事新闻及消息采访、传递、发行和评论的人职业行为的标准。

在新闻报道创新中, 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的创新, 都应该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动新闻”的问题就在于, 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扭曲化, 在一定程度上, 将新闻再现“图画创作”化。而其新闻内容的暴力、血腥和色情化, 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堕落。我们知道, 新闻报道的公认准则是真实、公正、平衡, 不能对社会道德和公民权利造成伤害, 即使在没有动画报道的条件下, 对于过度血腥和色情的内容也是需要道德节制的。而“动新闻”, 完全以一种极端内容的极端渲染, 超越新闻职业道德底线、脱离社会道德常轨, 造成了对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伤害, 这就不是创新, 而是一种倒退。

新闻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新闻工作者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创新, 追求由创新带来的经济利益, 而做出超越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对社会不利的行为。权利相对的就是责任, 要做到权利与责任的统一, 而不能只享有权利, 不承担责任。有些媒体为达到炒作和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而传播大量“星、性、腥”新闻, 这些内容低级、庸俗不堪的新闻充斥着公众的视野, 腐蚀着我们的社会风气, 也破坏了社会的文明建设。“动新闻”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也倾向于色情暴力新闻, 如“女大学生控性侵”、“父奸女还助情妇奸子”、“伴尸一夜后自首”等刺激观众眼球与神经的内容。这些新闻一旦“动”起来, 自然吸引人的眼球, 但是如果观看者是儿童和青少年, 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任何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肩负时代的使命, 牢记社会的责任, 尽好“瞭望者”的责任。这一点《重庆商报》就起了模范作用:其率先在重庆推出了“爱心1+1”大型助学活动, 从2002年开始, 每天用半个版刊登重庆贫困地区需要救助的已辍学或由于家境贫困等待上学的学生, 实际救助儿童1万多名。《重庆商报》以主流传媒的责任姿态影响一个城市和一个时代的公益之心, 在新闻界树立了榜样。

坚持法律范围内的新闻自由。新闻报道的创新不能以“自由”为幌子, 而做出出格的事情, 因为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只有在法律范围内、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自由”, 才是合理的“自由”。如果新闻传播者一味追求新闻自由, 只会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 新闻策划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创新时应把握好分寸, 兼顾“自由”与“法律”, 否则, 就有可能违反相关法律, 损害他人利益。壹传媒的“动新闻”就存在着滥用新闻自由的问题, 由于极端放大色情和血腥报道的细节, 把犯罪的细节详尽地再现, 这种行为伤害了受害人的隐私权和尊严, 与新闻报道中的人权、隐私权、名誉权保护是不相容的。因此, 这在文字报道中是需要非常注意的。新闻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渲染社会的黑暗面, 而是要把这些伤害社会机体健康的社会现象揭露出来让公众监督并警示公众对社会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壹传媒最终被台北政府依违反“儿少法”, 处以最高50万元罚款, 并被指出, 裁罚是依播出内容“行为罚”, 若没有改进, 不排除连续罚。这便给新闻从业者敲响警钟。

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是紧密相联的, 只有严格自律的媒体, 才充分享有新闻自由。同时新闻自由不是新闻媒体的专利, 而首先是公众享有的权利, 媒体的新闻自由只有在尊重和维护公众的新闻自由的前提下才可以得到实现。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 只有做好自律, 才能避免做出违反法律、危害社会的行为。

结语

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 篇7

由于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所以曾被许多作家引用。

1978年, 我国理论界发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那时以来, 许多讲话和文章也都引用过“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常青”这句话。可惜, 有些同志并不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一些同志甚至把它当做轻视理论的某种依据, 说什么理论总是“灰色”的嘛。这种认识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某种总结, 又拿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中, 有许多问题, 我们都感觉到了, 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怎么解决?我们往往又感到茫然、棘手。有时真是觉得“剪不断, 理还乱”, 犯踟蹰。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在理论上清晰地解透它。正像毛泽东当年所言: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这就要求人们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探索和创新, 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在新闻领域里, 无论学界还是业界, 都对新闻的改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新闻学理论方面的探索、“引进”, 对于新闻业务的改进和创新起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理论的指导推动作用, 在短时间内, 在“想当年”的某一个阶段内, 人们往往不易察觉, 但是, 在经过了30多年之后, 回头来看, 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新闻实务方面的每一点进步, 都有学理方面的支持和支撑。今天, 我们要破解“新闻创新难”, 当然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的探索, 但是更应当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没有强大的理论武器的支撑, 仅仅在工作经验范围内说来说去、转来转去, 到头来还是“毛驴拉磨”, 走不出那个圈子。

我们知道, 新闻是政治的一部分。由于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没能同步实行, 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致使新闻这个本应是敏锐地反映社会变革的行业, 却由于受到体制方面的约束, 在反映现实问题、社会矛盾的时候, 往往处于尴尬的位置。媒体犹如“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新闻的本质属性使它不能不反映社会已经变革的现实, 而滞后于社会变革现实的官僚体制、社会结构, 又时时掣肘, 使它不能完全主动地体现自己的本质功能, 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如今, 许多社会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重, 不能及时化解、及时理顺, 追根溯源, 就追到了体制和结构的层面。我们早几年就喊叫: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攻什么“坚”?用什么攻“坚”?却没有人敢于明确地回答。在新闻领域, 新闻改革、新闻立法, 吵吵嚷嚷几十年过去了, 中国的“新闻法”却连个影子也看不到。这的确令人沮丧, 但并不能说中国的新闻事业没有进步。“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中国新闻改革的成绩, 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积小胜成大胜”, 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每个历史阶段总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 不畏权势, 不怕打击, 勇敢地在理论上探索, 寻找改革的武器, 挑战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 冲击那些禁锢人们思想的陈腐观念。而每次这样的探索和寻找, 都程度不同地遭受到“左”的思想的批判、声讨或指责。但每一次争论和交锋, 又都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促进了人们认识的深化, 从而又推动了新闻的进步。真可谓“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又可谓“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比如, 在改革开放以前, 以及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对新闻的本质是怎么认识的?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新闻事业自近代问世以来的100年间, 出于救亡图存、政治斗争的需要, 它的政治属性特别突出, 商业属性往往被淡化, 甚至不被承认。因此, 媒体的宣传功能也就特别地得到了强调和突出。党报诞生以后, 很自然, 1901年列宁关于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 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断, 就被奉为无产阶级的办报方针;延安整风运动, 确立了党报的党性原则, 宣传功能成为党办媒体要发挥的首要功能, 甚至是唯一功能。长时期内, 我们主要把报纸、广播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许多信息因不符合宣传意图而不被采用。1958年, 毛主席给刘建勋、韦国清写信说:“一张省报, 对于全省工作, 全体人民, 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基本上就是我们对报纸功能的认识。简言之, 就是把宣传放在第一位, 把新闻和宣传看成一回事。

这种观念, 对中国新闻界的影响是普遍和深远的。如果说, 当时为了适应目标和任务、环境和历史, 还具有相当“理由”的话, 那么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我们自然应当“与时俱进”, 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了。遗憾的是, 即使在今天, 信息服务的意识也没有成为或者说没有完全成为我们每个记者的自觉。在我们的脑子里, 宣传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而信息意识是时有时无时紧时松的;宣传是“钢性”的, 信息是“柔性”的。比如去年9月30日省会报纸关于“郑新黄河大桥公路桥建成通车”的报道, 《河南日报》的服务性和信息量都不如都市报做得到位, 其在“惜墨如金”的报道中, 却不惜将某副省长出席通车仪式也写进去, 这对读者而言, 有多大意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综观30年的历程, 说:新闻界的“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他认为第一次学术大讨论, 针对的就是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和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有效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与禁锢传媒业功能的陈旧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激烈碰撞, 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一跃而出。” (1) 这场争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延续了十年之久, 逐步在学界和业界达成共识:不同媒体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 但就整体而言, 新闻媒体是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作为其生存依据的, 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

什么叫信息?

传播学的权威人物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在他们合著的《传播学概论》中说:“凡是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减少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只有借助信息, 人们才能获得知识, 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改变原来的不知状态或知之不足、知之甚浅、知之甚少的状况, 使自己的认识认知比较多一些、比较全面一些、比较深刻一些。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 人们这种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有效信息的愿望与禁锢传媒业基本功能的观念、习惯势力形成了激烈的冲突。是把宣传意图放在第一位, 还是把传播信息放在第一位, 成为当时争论的话题。可喜的是新闻工作主要是“沟通信息”的观念越来越为新闻工作者所接受, 并成为他们的自觉。他们不赞成“思想领先”, 用事实图解观点的做法, 而主张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许多文字简短, 背景翔实, 信息量大的作品被评为中国好新闻和省级好新闻。

这里, 值得一提、必须一提的是:和承认新闻具有多种功能而其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这一理论原则密切相联的, 是大众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

大众传播理论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 起因是出于美国军方研究二战期间如何更好地对敌宣传的需要。我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初, 有人开始在高校讲授大众传播学。当时, 我听中国人民大学张隆栋先生讲授《大众传播学总论》就觉得没有听薄浣培先生讲授的“新闻写作”课、郑兴东先生讲授的“报纸编辑学”解渴、管用、具体、实在。可是, 后来影响很大的却是大众传播理论:一下子, 中国高等院校的新闻系、新闻学院都改了名字, 加上了“传播”二字, 叫做“新闻与传播学院”或“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传播学虽然与新闻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是它包括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开始, 我们新闻界有些重要人物对“传播学”也是持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是排斥态度的。我就没有看到过主管新闻的哪位领导强调过传播学, 他们强调的都是新闻工作, 强调的都是党性原则和做好党的宣传工作。但是199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名义, 把我们国家的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等称作“大众传播媒介”。我认为, 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由于大众传播理论的引入和在高校教学中的讲授, 就为新闻媒介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 这就是“受众本位”的概念。而传统“新闻学”讲的是“传者本位”。“传者本位”还是“受者本位”, 如何回答它决定了内容是出于传者的愿望还是出于受者的需要。

“受众本位”概念的引入, 对新闻人的理念是个巨大的冲击。过去的宣传是“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 新闻人也以“开发民智”、“唤醒民众”等真理传播者的身份自居, 面对读者、听众、观众, 往往持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现在不行了,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 媒体是什么?媒体不过是提供信息服务的第三产业。你的服务好, 受众就愿意购买;你的服务不好, 卖的是过时的、无用的“信息”, 受众就不乐意购买。你的服务卖不出去, 你就得垮台。

这个理念的进步, 也为新闻业务带来了变化。新闻界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让读者为追求新闻而追逐我们的报纸。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历史环境下, 人们对大众传媒期望最高的是传播有用的信息。在这个阶段,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虽然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自主选择, 但同时又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适应外界的环境, 就得从传媒上获取信息。因而, 又有人提出了一个“必读性”的概念, 认为“具有必读性的新闻是读者需要主动追求和寻找的”, 因为, “对于特定的读者来说, 有些特定的相关信息是他们所必须了解和知道的, 如果不知道的话, 将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哪家报纸具有必读性的新闻越多, 哪家报纸就越受读者欢迎。” (2) 由于“特定的读者”对信息有特定的需求, 继之, 又有人提出了媒介“分众化”的建议, 提出“小众传播”及“窄播化”的观点, 使“受众本位”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和深入。河南日报的朱夏炎社长, 分析现在新媒体纷至沓来对报纸媒体的冲击形势, 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报纸已经不再仅仅是“新闻纸”, 它应当给人以“观点和思想”;报纸要加强评论和解释性报道的写作。现在党报面临的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 手机报、互联网等新媒体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搞过去的“独家报道”已经很不现实、很不容易, 但用各自的“独家视角”来诠释同一个新闻事件或同一个新闻人物, 却是避免同质化, 彰显个性、水平、高度的一个有效手段。现在同城媒体的“同题报道”, 犹如“同题作文”、“同班考试”。不同媒体对同一个事情的报道, 着眼点不同, 水平不同, 媒介的个性就彰显出来了。朱夏炎提出:报纸应是“思想和观点”的生产车间。思想和观点要想吸引人, 就得有点新东西。清人赵翼在《瓯北诗化》中说:“意未经人说过则新, 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说的话有新意最好;不然, 你引用的材料是新鲜的, 别人没引用过, 也行;再不然, 同样的话, 同样的理儿, 你换个说法, 表达形式与众不同, 也算是一种“创新”。

从以上叙述中, 我们可以理出这样几条脉络:

一个是学科建设上已经从新闻学发展到大众传播学;

一个是对新闻功能的认识, 由只承认宣传功能, 进步到承认新闻有多种功能, 再进步到承认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播;

一个是在理念上, 我们从“传者本位”, 逐步转变到“受众本位”;

一个是从要在写作上解决可读性问题, 转变到在内容选择上要适应读者的必读性要求。

这都是30多年来新闻学在理论探讨上取得的成就。由于理念的改变, 推动了新闻实践、新闻业务的改进。

当然, 30多年来理论的成果还有很多。李良荣教授认为, 第二次学术大讨论是关于新闻是否具有商品性的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 与我们这里讲的创新新闻报道的问题关系不大, 可以不说。第三次学术大讨论, 他认为是关于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这个讨论起源于2002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记者的受贿。当时11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2003年9月, 新华社两次报道和公布了这11名记者的名字。这引起了学界对“传媒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高度重视, 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

何谓“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 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的机构中, 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 以此获得公众信任。” (3)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公共服务”的信念, 强调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但是真正实行起来, 也很困难。中宣部一直强调经营和采访报道“两分开”。可惜, 作为媒介, 许多情况下分不开。我们知道, 从一个理论的提出到真正实行, 往往要经过很多艰难曲折的过程。例如有人强调媒介应是“社会公器”, 就遭到非难。但理论提出后, 毕竟会影响人们的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在中国, 在领导人的讲话中, 强调什么, 往往是现实中缺乏什么的反映。强调“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正说明我们的新闻媒介在这方面出了问题, 需要加强和改进。“权威”二字, 我们并不陌生, “影响力”也好理解。而“公信力”一词, 虽然学界早有论述, 但由总书记口中讲出来, 恐怕还是第一次。孔夫子说:“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中国人自古讲“人无信不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公信力”, 说它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从受众的角度说,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反映的是它们“以新闻报道为主体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 (4) 受众不认可你的报道, 你还有什么“权威性”?你还有什么“影响力”?朱夏炎2010年10月18日下午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演时说:“没有读者, 哪来导向;没有市场, 哪来阵地。”“传播力决定引导力。”说得深刻。

还有一个问题, 李良荣的文章没有讲。但我想应当是提高全民尤其是官员的媒介素养问题。媒介素养问题, 我理解是国民怎样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问题。

现在, 有些政府官员不知媒介为何物, 也不善于与媒介打交道。他们或者对记者颐指气使, 视记者为可以任意呼唤驱使的仆从。有一个官儿说:你不是我们的“喉舌”吗?你不听话, 我就割舌头 (他把自己当成“党”了) 。郑州市有个副局长, 指责记者“是替党说话, 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他把党和老百姓对立起来了。还有的官员, 遇到记者采访敏感问题或突发事件干脆不见, 与记者“躲猫猫”。而生活在“信息过剩”环境中的一般老百姓, 他们过去把“报纸上都登了”作为“千真万确”的根据;现在可不这么认为。但老百姓毕竟是整天生活在媒介环境中 (即“拟态环境”中) 。媒介对某些信息报道得多了, 就可能造成“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的后果, 就使他们感到不安。《郑州晚报》去年9月30日A26版的一个报道说:一打开电视都是“婚外恋”, 一个女孩说她都有点不敢结婚了。她说:“越看越害怕, 男人婚后都会出轨吗?”此日此版的《郑州晚报》还用数据说话, 刊载了郑州近五年结婚、离婚率图表, 证明郑州离婚率“攀升”的情况。但从这个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结婚率还是大大高于离婚率的。可媒介渲染的往往都是典型的关于离婚问题的个案。这样的“个案”多了, 就使这位姑娘产生了错觉。这个错觉是媒介给她造成的。从媒体角度说要注意舆论的平衡, 从这位姑娘的角度说, 也是要增强媒介素养, 正确对待媒介的各种报道, 恰当利用媒介的报道, 不为浮云遮望眼, 才能将人间事物看分明。

注释

1[1][3]李良荣、戴苏苏:《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 《新闻大学》, 2008冬季号。

2[2]李晓晔:《关于党报新闻的必读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1年1月3日。

对广播电视新闻中滚动新闻的创新 篇8

一、了解“滚动新闻”

站在理论的角度来看, 整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当有新的新闻出现并通过电视来播报的情况下, 一种就是直接忽略之前播报过的新闻, 而播当下最及时的新闻, 还有一种就是利用动态的、可以把当下最及时的新闻和之前的新闻以一种循环、交替的状态来呈现给观众, 而这就是所谓的滚动式新闻, 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引人入胜的风格。

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有效性是它的基本特点, 而滚动式的新闻作为报道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着其自身的特性。

1. 它是将图片、文字集为一体的一种形式

一般来讲, 电视上滚动的字幕不是单独地布满整个电视荧屏的, 它可以和其他任何的节目一起播报, 通过新的科技知识, 打破了传统的同一时间同一荧屏只能报道一则新闻, 它以文字的形式或者从上往下, 或者自左而右地进入观众的视线, 从这个层面来说, 它扩充了荧屏的信息量。而对于一些特别爆炸性、尤为重要的信息, 它既可用画面来详细报道此事, 也可以把文字当作基础, 再配上一些图片的展示, 让观众觉得看新闻不再是件单调、乏味无趣的事情。

2. 它是抓住时间点、抢夺第一眼球的艺术

当重大的事件发生时, 如何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 则需要一种能够抢占先机的能力。没有人会把已经成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放在滚动新闻的栏目里来报道,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在20分钟以后便以滚动文字的形式向广大观众做了详细报道。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突然一行滚动的字冲入视线, 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据相关调查显示, 82%的观众对于在电视上突然出现的文字都会情不自禁地关注, 文字在滚动, 心中关注的大事件新闻在流动, 交替进行, 这也是滚动式新闻越来越为人接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的必要性

滚动式播报新闻作为一种新的形式, 有其特有的优点, 也有一些像歪曲事实、资源浪费和比例失调的不足之处。

报道新闻是给观众陈述一个事实, 如果是扭曲事实或者恶意地造谣, 则成为新闻的一个硬伤。在2012年2月, 江苏省盐城的一个地方台报道:在其镇上的一个桥下挖出了许多的婴幼儿的尸体, 这个新闻一出现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一时间各大网站、街头巷尾、人们言谈间都充满了恐怖色彩, 后来相关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仅仅发现只有一个幼儿尸体可能触及到犯罪, 这才使得一时躁起的传言得到缓解。市场经济体制下, 媒体都需要抢占头条, 但是这样恶意地造谣是被人唾弃的, 不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

三、让新闻创新地“滚”起来的建议

滚动式地播报新闻并不是简简单单、机械式地重复, 滚动式新闻应该如滚雪球般, 新闻越滚越多, 分量也越滚越大。

1. 内容的选择

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大的事件发生, 只要关系到我国FDI的环境及政策, 关系到国民的日常生活及假日旅游, 均可通过滚动栏多次地向观众报道。比如, 叙利亚一直存在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事件, 如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就可以予以重视, 多次重复地滚动播放。而像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琐事、促销打折的消息, 商家也可以借助滚动新闻这个平台传播给消费者。

2. 滚动的形式

对于编辑在滚动栏里播发的新闻的与现场报道的新闻、短消息是完全不同的。首要的一点, 文字的表述上要精益求精, 短小精悍, 但是却能阐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对于重大事件, 需要反复播报的, 切不可完全重复, 这样观众多次看到同一表述难免会产生厌倦感。但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事件, 不仅可以避免观众厌倦, 也有可能侧面地吸引到观众对它的关注和重视。其次, 报道的文字不需要美妙的修辞, 用白描式的文字向观众阐述事件最直接的一面, 抓住事情的关键, 切勿分枝开杈, 直接抛出主题。第三, 如果条件合适的话, 对于那些无法用简单文字全面阐述的新闻, 则需要借助图片、录音来更加丰富地展现新闻, 同时也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 比例的分配

每一个观众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放在滚动栏的新闻, 不仅要涉及到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 同时在不同的时段其重点也是要有所区别的, 比如在中午休息时段, 报道一些轻松惬意的趣事新闻, 不仅能提高观众对滚动新闻的兴趣, 也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实现了多元化。

4. 媒体工作者的因素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新闻直播间》, 这档节目以新闻为主, 主持人鲜有变化, 如果设想在不同的时段, 根据节目的不同特点来分配相应的主持人, 那么会让观众更加感兴趣, 同时也可以让主持人调整自己的主持姿态, 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吴纯钢.滚动新闻广播的创新设计——以东广新闻台传播策略为例的思考[J].新闻记者, 2011, (9) .

电视新闻栏目创新 篇9

1 媒体新闻创新的重要性

在新闻报道中创新永远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新闻报道能够不断发展的主力。不具备创新性的媒体新闻,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提高媒体新闻的创作性显得尤为重要。

1.1 新闻创新是解决新闻同质化的主要途径

目前,媒体新闻的报道内容都大致相同,不能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觉,导致部分新闻报道资源因此浪费。读者对新闻报的需求不断提高,新闻同质化势必会对新闻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能够有效地解决新闻同质化这一大问题的办法只有新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新性,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新闻同质化情况发生。

1.2 新闻创新是媒体新闻赢得竞争力的主要保障

媒体新闻报道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人们对媒体新闻的选择判断能力和理性思辨力,媒体自身的压力随着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的提高而增大。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为希望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能够促进新闻报道的发展,更能有效处理新闻报道面对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媒体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创新。媒体新闻报道通过不断创新,才能确保报媒体新得到更多受众者的喜爱和观众,才能更好发展。

1.3 新闻创新主要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主

媒体新闻决定着媒体新闻传播的实施,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新闻传播的成败与否。在受众的观看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新闻媒体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和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特色,很难留住受众的关注度。只有在媒体新闻不断发展中,以逆向、异性、质疑性及形象思维等多重思维创新模式,方可确保媒体新闻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也更符合当前受众观看的需求。

2 提高传媒新闻创新的途径

2.1 报道范围的扩大

新闻报道不仅是要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内容需要根据对受众内心需求的了解而进行选择。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事物应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在报道中不能够做到将新闻事件全方位的呈现出来,所以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选取其中的精华进行报道。现如今,读者对媒体新闻的要求希望多视角,能够将时间的前因后果及过程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描述。在进行相同新闻报道时,不同的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与报道角度都大有不同,所呈现出的新闻也会存在差异。这时,可先进行细致的了解并大胆创新,切换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以到达最终所呈现出的新闻报道效果,进而得到受众的喜爱和认可。

2.2 独特的报道方式

一个好的媒体新闻点,要在同质化新闻中脱颖而出,必须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新时期媒体语境下,观看者的耐时性差,如果新闻的语言无聊、乏味、信息缺失都会让读者流失。如何尽可能在最小化的时间和空间里,达到最好的传递信息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读题时代”,观看者在观看新闻时,更多地是观看新闻标题,然后挑选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新闻详细了解。这说明了新闻报道形式创新的重要性。

2.3 新闻报道的创新性

同样的新闻,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式、别致的内容报道出来,效果就会与众不同,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更多关注。因此,要注重创新媒体新闻报道内容。首先,立意新。就是要使报道的内容包含的思想新、精神新,与别的报道相比较见解新、主张新,要在同样的新闻里挖掘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较高层次上展现新闻信息的内涵,给读者更多的信息含量、知识阅历和精神享受。其次,立意高。在新闻作品中立意要深刻独到,能见别人视而不见之物,又能明别人知而不明之理,务必要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事件,从众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发掘更有新闻价值、更具精神内涵的亮点,也就是在寻常之中挖掘非同寻常的东西。最后,立意要精。在新闻作品中,要简练明确,一语中的,不拖泥带水,将最精华的东西呈现给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最精彩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新闻作品更有吸引力,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

3 结语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提高媒体新闻的报道的真实性与创新性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增强其感染力,能够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思考 篇10

电视新闻在新世纪如何创新?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创新谈点看法。

一.新闻选题的创新

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可以说: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创新电视新闻选题,必须改变传统上按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内容进行选题的习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选题。

1.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电视新闻选题强调喉舌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目的是使电视新闻接近观众,争取观众。2.广泛性与权威性结合。电视新闻选题就必须努力追求广泛性与权威性的统一,在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3.歌颂性与批评性结合。当前,歌颂性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提高宣传效果。其次要考虑抓好精品典型。4.新闻性与知识性结合。

二.新闻表现的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的创新不仅可以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使内容融化在声画艺术之中,拔动观众的心弦,留给观众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进一步接近观众。创新电视新闻表现要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目的和内容,努力实现“四式”:

1.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电视新闻采制直播式,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不仅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同时,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提高了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2.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采用“单元式结构”,即常规性报道与新闻简讯相互搭配,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可以使节目在播出上更有节奏和章法。实现电视新闻编排组合式关键是加强对电视新闻采制的策划。

3.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使观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满足了新闻欲,也有效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4.实现新闻播报口语式。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要突出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淡化播音的作用。要用记者现场口播逐渐替代播音幕后配播,用记者型主持逐渐替代播音型主持,从而缩短新闻的制作时间,提高新闻的播出时效。

三.新闻运作创新

创新电视新闻运作首先要实行四个转变:

1.变“记者时代”为“编辑时代”。电视新闻采制由编辑“主导”,强化编辑策划。由编辑根据记者选择的题目,确立报道选题,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写解说词,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报道包装,从而有效控制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整体编辑力度,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特色。如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节目闻名京城,关键就是因为节目强化了编辑策划,增强了品牌意识。由于编辑处于主导地位,分工明确,节目定位落实起来偏差较小,《北京特快》很快就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一个亮点。

2.变“小作坊”为“大生产”。“大生产”式的运作,要求电视新闻采制像大工厂里的流水生产线一样,既保证每个环节的采制质量,又讲究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以达到快速生产大量优质作品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介采用“大生产”式的运作获得效益。美国CNN电视新闻网有八个频道,4000多名员工,其中记者为800人,分布在国外24个记者站和9个国内报道分部。他们驻外记者站一般都分布在热点地区,同时兼顾周边地区。各记者站的记者属于整个CNN网络。专业分工和整体协调是CNN最突出的运营机制,这就使新闻报道的制作完全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很高,却显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3.变“花了算”为“算着花”。电视新闻采制既考虑投入,也计算产出,进行成本核算,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理顺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电视新闻资源组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进行成本核算,要使电视新闻的制作由原来的“花了算”变为“算着花”。要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机构、明确成本管理职责、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开展成本检查,实行成本监督。

4.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对电视新闻必须实施科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电视规律和新闻规律举办节目、管理节目,按市场规律经营节目。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把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原则,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其长期性、稳定性,使电视新闻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纪必究。

创新时政新闻探究 篇11

关键词:时政新闻,受众,亲和力

在媒体数量快速增加, 竞争日益严重的现在,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非常迅速, 逐渐成为了新闻的主流。以领导关心“民生”、百姓关注“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内容成为了新闻节目之中的主角, 而曾经相当“辉煌”的时政新闻却陷入一个饱受非议的境地, 对时政新闻的批评声越来越多。从当前的时政新闻报道来看, 新闻价值排序错位、领导活动所占据的篇幅不合理、会议报到的单一以及对新鲜事件报道的不够生动等, 这些都是当前时政新闻的弱点, 都需要得到积极的改善。

一、对电视时政新闻受众目标定位的突破

电视媒体发展非常迅速, 频道也越来越专业化, 受众群体细分相当明显。并且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想要一个频道中的节目想要做到老少皆宜、人人喜爱是非常困难的。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定位为老百姓自己的节目, 这样定位的目的就是要让新闻节目能够涵盖每一行业与政府机关各个方面的受众。[1]对国家大方针的权威发布主要是来源于他们, 时政新闻本身与社会新闻存在有一定的区别, 因而需要对国计民生进行更多的关注, 要成为党委政府、各个行业与广大的老百姓进行相互交流的互动平台。并且如果能够将每一个行业中每天所发生的大事做的透彻, 增强在各个行业之中的影响, 这也是对定位的一种改善。

在实际生活中, 在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国家事等各种时政新闻之中所报道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随着现在人们素质的快速提高, 百姓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逐步的提高, 并且对于身边乃至世界上每天所发生的大事都较为关心, 而并不是曾经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因此, 电视时政新闻就应该要力争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的目光。在观念上必须要对那种时政新闻是给领导与机关干部看的“公文体”的旧观念进行摒弃, 必须要形成既是领导干部看的, 又是普通老百姓看的新观念, 真正发挥出连接党、政府与广大老百姓的作用。

二、对时政新闻单一的节目形态进行改变

新闻节目要想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观众要求的不断提高, 就必须不断地求新求变。原来湖南卫视的《晚间》是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一款新闻节目, 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对新闻节目制作的创新, 积极地打破传统的方式, 通过大量的娱乐手法, 并将文艺节目的制作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改变, 让受众感到新鲜、轻松、好看, 并且在这个节目之中, 能够发现其一直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改变, 不断有新鲜元素利用新颖的手法表现出来, 也就是在这个新闻节目之中凡是能够用来增加可看性的元素, 都可以为节目所用。又如, 四川卫视的《新闻现场》节目, 在节目的创新上花费了很多的功夫, 如从说新闻到设立起主播, 然后到增加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再到重大事件播出时邀请嘉宾等等, 不断地尝试各种新方式的运用。这些都是时政新闻节目可以进行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同时, 我们也需要发现时政新闻节目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 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时效性, 节目形态从一开始的录播到直播, 最后发展成为记者现场连线等等。例如, SCTV4的《全天报到》节目, 从其开展直播以来不断地思考如何对节目进行创新变化, 并不断地减少会议以及以往那种类似于八股文一样的报道, 不断地增加要闻与短讯, 到后来则逐步的弱化要闻, 对节目的服务性进行强化, 并逐步增加今日提醒、贴心资讯等内容等等。在增强对热点新闻的关注的基础上增加真实目击、周末说事等内容, 让记者从幕后走到目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这些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发挥主持人的创造性上仍然存在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应该进一步让主持人融入节目之中。

三、强化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时政新闻也是给老百姓看的, 观众在观看新闻的时候希望能够一看就能够明了其内容, 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让新闻画面一目了然, 语言朴实易懂。因此, 在编辑制作新闻的过程中, 特别是对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要能够将其化繁为简, 让普通的电视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对政策进行正确的理解, 并能够明白政策与自己所存在的关系。

(一) 通过浅显直观的语言撰写时政新闻稿件

观众光看电视与看报纸是不同的, 播音员将稿子念完后, 如果出现了不易明白的词汇, 那么观众就只能够去进行猜测不可能重听一次。因此, 在对文稿进行撰写的过程中要言之有物, 并且要通俗易懂。[2]不能过分地追求辞藻的华丽, 需要使用通俗、准确、易懂的语言来对画面进行准确的诠释、补充。

(二) 对现场声、同期声进行充分的运用

时政报道也需要彰显出“人性”的一面, 因而需要对同期声、现场声的使用进行高度的重视。在当前的时政新闻之中, 作为主角的领导通常都很少开口, 观众听到的更多的是播音员的声音, 这就会让新闻的真实性与吸引力不足。因此, 需要让新闻中的主人公自己将新闻内容说出来, 这样将会使得时政新闻更加鲜活。与此同时, 还需要在参加活动报道之前, 就充分的掌握活动的背景以及政治意义, 这样才容易在开展时政新闻报道的时候, 把握住报道兴奋点, 引导新闻主人公说出新闻内容。

(三) 留意细节抓拍, 深化报道主题

例如, 当领导在灾区进行走访慰问时, 此时可以将抓住领导穿着水靴子走在凹凸不平的废墟上的画面;在看望艾滋病患者的时候, 抓住领导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行近距离交流的瞬间;在新春佳节时期, 领导盘腿与农民一起坐在炕头上, 和农民兄弟一起边包饺子边算经济账, 等等。通过对这些细节画面的抓拍, 不仅仅是可以让报道主题得以深化, 还可以让时政新闻更具有生活化的色彩, 这样可以使得普通的受众更容易接受失真新闻。

总之,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时政新闻不能够继续墨守成规, 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 积极探索出时政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信息,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高崴.做好加减法, 时政新闻再出新[J].南方电视学刊, 2014 (03) :97-98.

上一篇:上市行为下一篇: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