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功能论文(精选8篇)
新闻媒介功能论文 篇1
信息社会的今天, 人们越来越依赖新闻媒体这个窗口来了解社会, 协调彼此的行为, 谋求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着受众, 还作用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同时, 传媒也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 媒体人迫于竞争的压力而忽视媒介素养, 忽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事情层出不穷, 因此, 媒介批评对于媒介和整个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来谈谈它的四个基本功能:
第一, 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概括了传播的社会功能, 其中第一点就是:环境监测功能。他说“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由此可见, 传播作为社会的观察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谁来充当大众传播的检察官呢?监督社会是大众传播的责任, 监督传媒则是媒介批评的首要功能。
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媒介行为的监督上, 比如, 各地的记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新闻评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举办报纸审读和报纸综合质量的评比活动。其次是对传播导向的监督, 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的报道要有一定的基调, 比如节庆期间, 它的报道基调就是欢乐和祥和, 灾难事件发生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比较低沉和缓和, 在2008年“5·12”地震期间南方周末有篇报道, 把地震当成了一次转型契机, 认为抗震救灾是一场成功的操练, 这篇报道的基调就不对, 悲哀的背后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 但不能在数万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报道, 新华网和人民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媒介批评, 作为灾难时期的报道, 它的角度与大的氛围是不相吻合的。再次, 就是对报道质量的监督, 对同类新闻不同报道比出优劣, 就是媒介批评。目前有报社设定报评小组对当日的报道进行点评, 评价哪个报纸对哪个事件的报道更能切中时弊, 更有针对性可读性等, 这样既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 又能帮助报刊成长。
第二, 媒介批评的调节和修正功能
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第二个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 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它所承载的内容, 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必须控制住好的方向, 扼制住坏的苗头, 这就需要一个冷静严肃的“导向者”——媒介批评, 去调节和修正媒介。
从实际操作上看, 首先, 电视台栏目的调整、报纸的改版, 都是媒介为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内容调节, 这属于媒介自身的调节和修正;第二点, 媒介与媒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 一个事件最先通过一个媒介的报道有了不好的反响, 其它的媒介就会选择自我保护, 同时媒介之间也会相互学习, 1995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靠社会新闻打天下, 迅速地在报林中异军突起, 很多报纸后来正是学习着华西都市报的模式走出来的。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媒介之间的相互调节修正;第三点, 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上看, 报纸审读就是对报道的可读性, 版面的形式美, 主题的针对性上进行调节,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媒介批评的功能就是要促使媒介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作出种种调节和修正, 比如收视率调查、“读者信箱”、“听众之友”和“为您服务”等节目设置都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第四点, 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 它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例如南方周末的批判性曾一度受到各地宣传部的不满, 报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会不断地修正, 媒介的这个意识和理念也恰恰是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反馈在起作用。
第三, 媒介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功能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的第三个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指传播保证了社会遗产的代代相传。”媒介具备着传承文明的功能, 它塑造着社会风尚, 传播着思想观念, 作为文化的引导者它是否称职, 这就需要媒介批评来掌握它的导向, 媒介在批评中成长, 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媒介氛围后, 这种良性的媒介发展才能反过来推动媒介批评, 建立更好的舆论监督机制。
媒介批评还会促使媒介朝着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来组织自己的内容, 媒介的功能其一就是传递文明, 而媒介批评是在媒介“传递文明”的过程中促使媒介丢弃不雅的东西, 创造一些新的东西。2003年, 一封普通市民写给成都市交管局局长的信引起了交警方面的高度重视。在信中, 这位市民戏称自己成了“斑马线上的过街老鼠”, 作为媒体的《华西都市报》立即在要闻版做了关于汽车抢道行人斑马线的报道, 随即交警对此进行了专项治理, 并发起了“汽车文化”运动要求开车的人要讲道德。由此看出, 媒介批评既能推动媒介自己的发展, 又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适当地保障人民的权益。
第四, 媒介批评的沟通功能
媒介本身具有沟通功能, 它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受众亲密接触, 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再反馈信息。而媒介批评, 作为一种对传播信息的评判, 同样具有分享与传递的性质。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反馈的平台, 方便广大受众发表意见, 交流观感。媒介批评为受众的呼声提供了便利, 还能够对受众起到自然教育的作用, 这就是一种对媒介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社会交流与互动。
大部分报社设有信访部门。报社的编辑部门往往会选择经过调查核实的读者意见刊登在报上, 群众的呼声在报纸上得到回应,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互动。也有很多报纸直接开辟了《读者来信》的专栏, 这个专栏对于加强报纸的自律, 提高报纸的民主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媒介批评作为一个桥梁, 桥梁的两端架起了传者和受众, 一方面改善了信息内容, 提高了信息质量, 增强了受众的满意度, 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为受众排忧解难, 给受众一个自我言说的空间, 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提出个人的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批评传者的观点来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获得精神意义上的满足。因此不论是对传者还是受者, 媒介批评这种沟通功能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媒介批评作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 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所以研究好媒介批评功能, 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媒介自身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也保证了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
新闻媒介功能论文 篇2
姓名:CNrencai
性别:女
出生年份:1992.8.6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意向职位:记者,新闻媒介企划
期望薪资:2500-3500元/月
工作地点:南京
教育经历
2010.09 ― 2014.06
中南民族大学
所学专业:新闻学
获得学历:本科
语言能力
普通话
读写:精通
听说:精通
英语
读写:精通
听说:精通
相关技能
办公软件:精通
工作/实习经历
2012.04 ― 2012.08
北京XXXX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实习编辑、记者
工作内容:
参与报道国内XX比赛与各类XX活动;翻译国外XX赛事的新闻报道;为《XXXX》撰写、策划、编辑部分专题内容。并在2010-2013期间,负责XX地区大型活动的新闻稿件。
兴趣爱好
跑步,游泳,看书,听音乐,关注时事新闻
自我评价
我是一名刚刚从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尽力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假期期间,我曾在多家媒体实习,有较扎实的文字撰写能力,并深入了解了媒体的运作流程。在校内社团的活动中,积累了很多策划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市场销售与台球助教的兼职经历,让我的沟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乐于学习和接触新鲜事物,开朗外向的我也能很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同时我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工作内容,绝不懈怠。我目前我已在南京居住,并有长期在南京发展事业的打算。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审阅我的简历。期待您的回复!
★ 设计企划个人简历
★ 医院企划主任工作思路-医院工作计划
★ 医院商业治理的企划方案
★ 医院应聘个人简历
★ 企划方案
★ 企划工作总结
★ 企划工作计划
★ 医院实习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 医院类个人简历表格
数据新闻在新闻媒介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数据新闻 可视化 大数据 视觉信息
一 什么是数据新闻?
近年来,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不同领域,我们周围的世界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信息和资讯时代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我们思考和沟通的模式。随着社会媒体的发展和信息的不断涌入,我们也需要新的沟通方式来消化与处理无所不在的信息。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的新闻传播方式。数据新闻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处理的新闻,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简单来讲就是利用真实有效的数据来发现、辅证、和讲述新闻故事,它是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阅读、评论、分享新闻故事的一种新闻模式。数据新闻能够帮助报道者通过一种信息图表的形式来报导一个复杂的新闻故事,从而让阅读者快速轻松的去阅读新闻报导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趣味性,并在更深次上报导新闻。
二 数据新闻的发展
截至目前,大部分的人在网络和印刷出版物上看到许多数据新闻,事实上为了达成新闻目的,使用数据新闻并非新鲜事,但这个趋势直到最近才在各类媒体中急速上升,尽管这类数据新闻的成长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但是全球出版业龙头的页面上也渐渐布满着与数据相关的资讯。现代资讯图较著名的最早形式出现在19世纪,不过采用目前形式的新闻性资讯图则可回溯至20世纪的晚期。新闻性资讯图的先锋一我们称为数据新闻一在1970年代大量地增加。霍姆斯为《时代》杂志编辑解释性图表被公认为首次在资讯图中擦用更多插图的重要于主流的使用方式。另一位促成这个领域主流的设计师是peter sullivan,他在The Sunday Times的作品自1970年代促成了此领域的发展。这个领域还有另外一位先驱就是已故的阿根廷设计师Ajejandro Malofiej,他素以制作地图闻名。
数据新闻先锋英国卫报的第一个数据新闻报道可以追溯到1821年5月5日,卫报(彼时的卫报还叫做曼彻斯特卫报)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的头版新闻:曼彻斯特在校小学生人数及其年平均消费。这份数据现在可以从卫报的网站上下载原版的PDF数据,或经过后期数据清理的资料表。
现在的数据新闻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等新闻传播媒介中我们都会经常看到,如图一中的图片是央视晚间新闻推出“据说春运”特别节目,首次采用百度地图LBS定位的可视化大数据,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业内认识指出,这也是大数据首次以老百姓看得懂得的方式,可视化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以百度提供的迁徙动态图为例,百度通过LBS开放平台分析手机用户的定位信息,能够映射出手机用户的迂徙轨迹,数亿用户的迁徙轨迹就构成了一张实时变化的动态图,我国5亿多手机网民,而百度LBs开放平台的定位服务覆盖了数十万款App,每天的位置请求数量超过数十亿,由百度LBS提供的定位信息数据无疑是最有说服力、最能反映出春运人口迁徙动态。在没有大数据支持之前,春运报道很难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数十亿人次的迁徙是怎样一番景象。观众只能通过奔赴各地的记者的镜头,看到一组组画面和一个个任务,很难由点到面,整体了解春运的迁徙。再例如:腾讯公司网站显示,2014年4月11日晚间,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人,其中腾讯QQ手机用户群贡献最多,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此次新闻报道也使用了数据新闻的形式,且从图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看出腾讯QQ在线用户的地区分布图,这比往数字报道更加清晰和说服力。这些例子都进一步证明了数据新闻正在逐步在新闻媒介中应用。
身处大数据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或数据来解释,数据新闻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人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受着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变化的影响,而新闻媒介所承担的任务就是负责信息的传播以及对周遭的变化做出解释等职能,也必定受到资讯时代的影响来改变其传播的形式和方法,信息新闻就是全球媒介应对大数据时代变迁而作出的革新。
三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变化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新闻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进行获取、分析、整合,从中而找到数据的规律,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化,最后对信息进行数据的可视化设计,结合视觉设计用最容易的理解方式去呈现出来,最后能够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以及帮助他们理解和使用数据。数据新闻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反映的现象更为全面,大数据与新闻媒介的结合,媒体不仅能实时掌握数据,利用新闻事件还能实时了解新闻传播的效果,实时了解受众的心态。
通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然后去呈现在表象之下的真相与原因分析等,将一件事件的背景之下所存在的无形联系呈现出来,来讲述这种关系的语言就是数据,少量的信息和孤立的事件,往往缺乏关联度,假使从正确的角度观察也许会有重要的价值,以更深层次洞察新闻事件的背后,以及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数据新闻可以为我们呈现一个看新闻的新的视角,与传统新闻报导相比,由讲某一新闻的事态变化转换为去展现事件背后真正含义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报道的新闻表达方式,报刊杂志主要以文字报导为主,数据新闻有以文字报道或图表形式报道为主,前者是文字与数据结合,后者以数据图表占据为主,文字则起到辅助说明作用。
四 数据新闻的意义
与文字和图片相比,有时候数据能更好的去讲述一个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新闻应用”、“数据可视化”这些术语近来成为许多新闻编辑部的热门词语的原因。间接也促使了新工具和新技术的涌现,它们的设计初衷就是帮助技术上一窍不通的记者将数据转换成视觉化的叙事。像Google Fusion Tables、Many Eyes、Tableau、Dipity等等这样的工具使得创建地图、图表、图形甚至是以往只属于专业领域的那些非常成熟数据应用,都变得更为简单。从信息的传播角度来看,传统新闻需要受众通过阅读抽取信息,有一定的阅读负担,而数据新闻则通过了记者或设计师的深度家中的语义信息呈现给受众,让受众更容易的地去理解。数据新闻的使命在于,帮助人们发现和使用数据,它不仅是目的性的分析数据或数据可视化,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接近事件或现象的真相。它关系到能否写出好的故事,还有能否在最恰当的方式来叙述故事。
从另一角度来看数据新闻具有过滤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新闻报道路径;类似带有数据的摄影新闻;构成获取信息的新方法;定位异样的东西,识别新兴的趋势;对官方信息作出独立诠释;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技能;对抗公关数据;节省时间;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带来新的生产和扩散知识的手段等意义。数据新闻其统一意义在于提供信息和分析以帮助我们了解重要的信息和新闻。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以文字报道为主体的新闻表达模式;拓展了新闻表达中的多媒体性,是新媒体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要求;提高了新闻表达中的交互性。
五 如何把数据处理成数据新闻
寻找有趣的数据,发现新闻价值,整理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通过进一步的采访和写作以及视觉可视化的制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在过去数据和信息的缺乏,人们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搜集和寻找信息上,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和资讯的扑面而来,信息的处理则变得愈加重要。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应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分析数据,从大量的信息里分拣有用信息,并在数据流里建构意义与结构;第二,展现数据,让受众能够理解并记住那些相关信息。
在寻找公共数据的资源上要缩小你搜索的关键词,尽量去精细的搜索,寻找源文1牛,浏览数据网站和服务。寻找官方数据门户,请教专家,了解政府信息技术,在论坛上发问,重复尝试搜索等方法进行数据搜索。
可视化作为数据新闻的重要工具,可视化可以帮助报道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现报道中的重点,从而移除不需要的技术信息。在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你可以使用一些设计工具,例如IIIustrator、Photoshop、Flash,IIIustrator设计图表和矢量软件,Flash也是矢量绘图软件,它的优势在于设计好的元素上添加交互动画演示,或者是添加代码来实现交互逻辑。Photoshop是位图处理软件,适合做非扁平化的复杂ul。编程环境一般会用到ActionScri pt、Processing、JavaScri pt等工具。制作数据信息,过程中牛需要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具有一定的数据统计知识,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你需要了解你所设计的图形图表,或者是展示系统是基于什么数据结构体现的,没有清晰地理解你的新闻报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的关系,你是无法设计出数据新闻的。并且同时对交互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它可以正确地引导你完成把交互的手段用在数据结构化和你要表达的数据框架里,弄清楚出用户正确理解和清晰的数据逻辑。再者也需要一定的视觉设计相关知识,帮助你能用美观简约的视觉语言来展现你要表达的内容,在视觉设计上要符合数据结构巨额数据关系,是有逻辑关系的视觉设计。还有就是一定的程序知识,编程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构建结构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帮你理清数据。所以在做数据新闻之前你需要了解数据分析、程序开发、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相关知识,才能做出既美观又具有逻辑思维数据新闻。
六 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
数据驱动的新闻代表着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精通数据,并对信息加以正确处理,帮助人们真正的看到它在反映什么,这个国家和社会以及你所关心的领域正在发生着什么。未来的数据新闻会利用数据来指导。利用分析数据来研究读者的兴趣和诉求,有针对性地为受众服务。
未来数据新闻的发展中可能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精彩报道项目建立在利用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基础之上,D3更多的用于地图的制作,也许很多新闻机构不再满足于使用传统的地图技术,而是开始探索使用D3,D3是用于操作数据的文档javascript库。将来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更多的数据库,有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公益性质的,内容也许涵盖更多的内容包括视频、图像、照片等等。而未来视觉资讯图的特色就是数据视觉化的自动产生,而让人们更容易应用这种功能的软件也会促成这一趋势。我们也认为人类的创造力,对于编织一个深刻的故事和客制视觉内容,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品。
数据新闻图的这种思维遍布任何触目可及的地方,它被正式地纳入传播媒介的主流,传达出明确的信息:人们想要兼得知识与娱乐。每个人也变得更容易透过视觉资讯图了解数据,举例来说随着行动应用程序得以计量个人的自我运动,许多人们为了改变生活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由自己日常活动所得的数据而参与了视觉化制作。
正如我们已经申明的,在许多资讯图应用中,诱人的视觉效果能将一个美丽的比喻深植于观众脑海,帮助他们记忆信息,应做出回应行动。现今你可以在许多的网络城市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图像。
这种适用于未来数据的视觉化新闻,能够减少人工疏失和增加执行速度的自动化工具,有助于维持数据的正确显示。要在及时性新闻插入正确与有趣的图表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利用内部发展的套装软件,以最适合的表格、图像或地图视觉化数据,并且将相关特制插图加入图表以增加美感。这类特别的应用程序一我们将它视为视觉新闻的关键要素——是自动化与工具对于创造新闻性内容有很大的帮助的最佳典范,这也许也是未来数据视觉化新闻的一种发展模式。
结论
简析新闻媒介伦理的缺失 篇4
3月25日, 微博上开始疯狂转载这样一条信息:在深圳,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眼巴巴地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直流口水, 被一个正在打工助学的女大学生看见后, 女孩自己掏钱, 买来盒饭, 单膝跪地, 一口一口将饭喂到老人嘴里。这个女孩被誉为“深圳最美女孩”。然而很快, 有网友揭发, 照片是被公关公司摆拍出来做会展宣传的。事后, 当事记者、媒体都出面道歉。这则消息被证实确为假新闻。公关公司制造“最美女孩”满足商业欲望, 女孩利用公关公司想要一举成名, 这些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并不罕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让事情发展迅猛、传播到四海而皆知的地步, 是媒体和记者的报道与宣传。难道他们在报道之前没有核实事情是否属实吗?难道他们也是策划者之一?在种种质疑声中,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新闻媒体伦理缺失的恶果, 却让媒介公信力做了陪葬。
一、坚持新闻伦理很重要
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 (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组织) 和新闻工作者 (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等的总和。新闻伦理涵盖的范围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
在上述新闻中, 新闻伦理的缺失表现为它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虚假新闻。虚假新闻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新闻报道背离客观事实, 仅凭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而报道新闻。“深圳最美女孩”属于捏造的虚假报道。涉事的记者、通讯员、媒体因为媒介素养和新闻伦理的缺失, 使得该事件一时间影响极为恶劣。该报道通过制造“慈善事件”博取公众的同情心, 民间伪慈善将网民愚弄了一把, 慈善的美好形象遭遇到极大的打击。以后出现类似的新闻报道, 谁还会相信好人好事?
二、新闻伦理缺失使媒介公信力躺枪
这则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石金泉, 2011年他曾因策划《眼癌宝宝母亲跪爬, 被“富家公子”戏弄》的假新闻公开向社会道歉。3月29日凌晨, 他再次为自己炮制的假新闻公开道歉, 承认“最美女孩”图片是自己向金羊网和中新网提供, 并表示自己在提交过程中隐瞒事实。制造新闻点博取受众眼球, 在报道过程中背离事实真相, 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轰动, 事实真相被曝光后, 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媒体公信力再次躺枪。
作为记者, 石金泉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他不止一次将虚假新闻交给大众媒体传播, 明知传播后果恶劣, 但依然为之。虽然这些虚假新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最真实的、最凄凉的一面, 但是用善意的假新闻博取受众的关注与同情是错误的。记者的职责是如实呈现事情的本来面貌, 而不是制造事实。如果说, 记者个人不在乎事情败露的后果, 那么媒介公信力会因此而慢慢被侵蚀, 直到完全被公众抛弃, 到那时, 公众不再相信媒体报道的真实性, 媒介公信力成了无奈的陪葬品。
三、传播正能量不能抛弃新闻伦理
涉事记者郑小红在《致歉声明》中称:“请社会公众相信, 我的初衷是由于传播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这一点非常重要。”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的主体, 是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该新闻信息没有经过主流媒体的大肆传播, 影响力不会如此之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没有新闻真实, 新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矛盾多发期, 社会需要正能量, 但是我们不能以制造虚假事实的方式制造正能量。在“深圳最美女孩”这则假新闻中, 事情败露后, 涉事记者、通讯员都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遭人唾弃, 同时, 久经摧残的媒介公信力再次躺枪。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它已经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 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它需要传播者首先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这则新闻中, 传播者抛弃新闻伦理, 故意隐瞒事实真相, 本身就是对正能量的亵渎。新闻从业者抛弃新闻伦理, 宣扬传播正能量, 不论其初衷多么美好, 其行为都应受到谴责。■
参考文献
[1]李衍玲, 《新闻伦理与规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 篇5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媒介组织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这个大趋势,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重点.目前国内针对媒介融合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最大难点在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不论是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还是培养环节、科研机制等方面都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
作 者:尹良润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天津,300387刊 名:东南传播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64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媒介融合专业 融合新闻
新闻阅评是特殊的媒介批评 篇6
这里我们借鉴媒介批评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新闻阅评和媒介批评二者的内涵、范围、本质、目的、层次、成果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⒈内涵归属
迄今为止,理论界所出现的媒介批评的定义,都定位于“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的批评”,都是“对媒介……的批评”句式,其中蕴含了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的多层意思①。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批评就是批评者把媒介现象的意义通过剖视文本揭示给受众。”他还认为,“(媒介批评是)分析媒介现象,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品,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②。”那么,新闻阅评则属于其中的“反思得失”,也“剖视文本”,阅评员通过给新闻单位以及时的反馈,用自己的新闻观念去影响媒体,让他们服从管理,按照主管部门设定的路数进行报道③。这种归属是自然的。王君超副教授则认为,“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的批评④。”新闻阅评也是一种对新闻作品的价值判断,新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新闻阅评小组针对新闻作品存在的问题相应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正是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中的一个环节——新闻作品进行的批评。
⒉范围归属
媒介批评的对象几乎涵盖了整个传播媒介系统。而新闻阅评作为对新闻作品进行评判的一种制度,其阅评对象主要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在范围上归属媒介批评是不言而喻的。
⒊本质归属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⑤。”也就是说,媒介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批评观点、标准和方法,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的是非进行评判。
同样的,新闻阅评也要通过对新闻作品的评判,按照一定的根据和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通常判断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符合新闻阅评小组的评判标准的好作品,阅评员会通报表扬相关新闻媒体,希望他们继续坚持;另一种是如果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则会出现问题的作品,阅评员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显然,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在价值判断的本质上是趋同的。
⒋目的归属
“任何健康的向上的社会,都不能没有同样健康的向上的精神作支撑⑥。”媒介批评和新闻阅评作为培育、维护这种精神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有很多是相同的,激浊扬清、去芜存菁、敦促自律,最终营建一种健康向上的媒介氛围,都是它共同的愿望。
媒介批评作为大众传播的“观察员”和“监察官”,观察和监督媒介是媒介批评责任中首当其冲的一环。但媒介批评并不局限于批评媒介,其目的可以表述为阐释媒介系统的发展方向,促进媒介良性发展,这和新闻阅评的目的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我国的舆论及其影响下的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日趋复杂化,政府部门、知识界、新闻媒体和大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正反循环日趋多元。媒介批评和新闻阅评一样,在新环境下能自觉促进媒介积极向上、文明开放的主流意识,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媒介批评比新闻阅评的目的要宽泛,它除了能成为新闻单位与主管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展示平台以外,还能成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而新闻阅评的重点只是沟通媒体与主管部门,至少在现阶段很难成为媒介与受众间沟通的渠道。
⒌成果归属
新闻阅评与媒介批评的最终作品非常相似。新闻阅评的产品是阅评文本,强调新闻作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影响、新闻作品所具备的优点和可资借鉴之处、优劣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与媒介批评所撰写的有关文章类似。
新闻阅评虽然属于媒介批评的范畴,但它还具有一般的媒介批评所不具备的特性:
⒈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
新闻阅评作为一种有统一部署、有组织领导的媒介批评,批评结果能直接通达宣传主管部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行政执法行为的出台,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负有宣传系统赋予的重要责任。
在当前传播媒介险情不断、噪音四起的情况下,这种媒介批评尤显必需,一些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如果发表大量导向鲜明、分析中肯的批评文章,将对新闻舆论引导起到积极作用。但大多数批评者往往难以根除当前普遍存在的批评失当和批评失语现象,大部分还仅从技术层面上而不能从导向上指出得失,这样的批评就难以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新闻阅评工作可以有效弥补这种缺漏,使新闻传播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不违背管理者的主张。
⒉肩负监督媒体的重要使命
一般的媒介批评往往着眼于媒介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是一种对实际操作状况的关切,有一些还常常会发表胡乱吹捧的作品,已沦为媒介商业炒作的寄生物或始作俑者;还有一些钻进象牙塔里进行纯学理性的批评研究,缺乏与媒体和受众的“亲密接触”。
而新闻阅评,则加强了宣传主管部门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通过对新闻作品的评判,扩大其认定正确的新闻作品的正面影响,抑制其认为错误的新闻作品的负面作用,促使新闻媒介制造的舆论朝着党和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形成比较统一的社会舆论,引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
所以说,和一般的媒介批评不同,新闻阅评的着眼点更多放在是否有利于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否时时关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是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是否有利于总结、交流新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增强新闻单位的使命感,提高宣传质量,这是一般的媒介批评所无法替代的。
⒊比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建设性
“社会主义媒介批评要有建设性,……除了要注重宏观意义上的诸如媒介制度研究、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外,还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加强对中观意义和微观意义上的媒介批评⑦。”新闻阅评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媒介批评,比起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有无可非议的建设性。
据一些新闻阅评小组和审读小组成员介绍,新闻阅评小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爱护和关心报刊,帮助报刊提高质量,本意并非是吹毛求疵,和报刊过不去。他们侧重在内容上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注意总结推广好的新闻媒介经验,帮助媒介总结教训,为办好报刊出谋划策。
但是,现在很多媒体上的“凶悍”的批评已经背离了媒介批评的原意,媒介批评因为缺乏组织,正处于缺乏严肃性、刻意追求争吵对骂的阵势、热衷于制造新闻效果、屡屡使用含沙射影术的尴尬境地。这种自由发泄的冲动不等于自由,真正的批评自由需要理性和建设性的共同鼓噪才能获得。
⒋权威性较高、执行力度较大
正如气象台在各地设立观察站以观察自然的气候,中宣部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设立新闻阅评小组用以观察媒介及舆情的“气候”。这种观察不只属于媒介批评的范畴,如果从有固定组织的角度看,它还属于管理学范畴,这与一般的媒介批评区别很大,新闻阅评能够直接为新闻出版管理服务,权威性较高。另外,新闻阅评文本更具官方色彩,有直接让宣传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知晓的接近权,因为牵涉到对新闻单位的处罚,能让一些媒体单位有所儆悟、知所约束,所以实施起来效果相对较大。
而媒介批评因为批评者分布较广和素质参差不齐,看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容易形成自由化的散漫批评,甚至对批评标准采取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态度,导致其权威性弱化。
注释:
①王君超:《媒介批评——历史与走向》,《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第29~第30页
②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1页
③刘建明:《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第12~第17页
④阿超:《呼唤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2期,第25页
⑤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5页
⑥艾斐:《构筑民族和时代的精神砥石——关于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思考》,《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日,第14版
⑦雷跃捷:《新闻理论》,第294页
试论媒介话语的表征功能 篇7
一、媒介话语表征的历史逻辑
口头语言是先民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 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运行过程中, 因口语的发明而使技术、经验、习俗得以共享、保存和传承, 也让后来的思想、文化、科学获得发展的基础。当文字符号、印刷技术陆续发明以后, 系统性的书面语言逐渐占有独立的空间, 并担当起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的角色;另一方面, 口头传播的瞬时性、碎片化的劣势, 越发被凸显甚至被有意识地强化。这种态势慢慢塑造了传统的语言观, 即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经过心灵的中介客观地“反映”着现实世界, 由语言文字固定下来的知识、文化生产的历史, 因此取得合法性和权威性。换句话说, 媒介的直接价值基于它对既存事物的再现功能。
20世纪初期,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理论, 颠覆了反映模式的语言学传统, 这不仅掀起语言学界的革命, 同时开启了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语言转向”, 媒介传播文本化研究的趋势也破茧而出, 并逐渐走向一个媒介语言探讨的符码化、模型化面向。索绪尔首先纠正了口头言语活动与书面语言活动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等级化秩序, 即书面语言是更高一级的符号形式;相反, 他认为后者只是前者的“确定的部分”, 语言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 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采用的一整套规约。这种制度性的“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类似于“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等等”[2];并且, 鉴于语言活动的日常性、普遍性, 它还有效规范着其他符号表现或传播时意义的生产。语言的符号化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 将过往表层的能指形式的关注延伸到深层的结构规则, 拓展了媒介载体的表述空间, 表征的实践不再囿于书写的文字形式, 还延续到声响、影像、图片等多样化的传播领域。
媒介语言的认知方式, 近几十年来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消费主义、大众流行文化理论的解构下, 现实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遭受质询, 过往决定论的语言哲学大厦开始摇摇欲坠, 语言文字符号的真切性、指向性功能日渐衰弱。这种思潮, 同样带动了媒介研究领域的知识变革并呈现新的思维范式;媒介语言及文化的空前活跃, 超越了既有的新闻传播学提供的理论视界, 文本主义和形式主义路径, 越来越显示出与繁复驳杂的现实生活的间离和局限性, 诸如文化主义、技术主义及受众研究的成果, 也有力地推动着建构主义的学术理念。人们发现, 稳定的语言结构事实上只是一组滑动的能指符码, 其真正的意向功能来自多种因素的规约和耦合, 像媒体差异、社会语境、接受者自身的文化期待等, 都深刻地支配着解码程序及其“所指”结果。先前占主导地位、意指明确的媒介语言, 正在为动态的、开放性的话语系统所取代, 它们不断记录、改写现实世界, 并促使自身在人类表征领域越发复杂且富有创造性。
从实践角度看, 媒介传播已难以被狭隘地归为再现性的模式, 它正在以惊人的力量复制同时也型构着日常生活的逻辑, 并通过再语境化的方式, 塑造了大众认识、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 建立在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思考框架的话语机制的解读, 便自然迈入日趋使传者、受者紧密联系, 建立普遍互动的、更加生活化、复调化的新的媒介话语结构形式。甚至于, 在惯例式的“编读往来”、媒介使用效果之外, 对生活常态的介入并简约地“陌生化”的生产方式深深嵌入媒体的组织行为之中。像近10年来民生新闻的热潮, 无论从收视率还是接受效应, 都直接冲击乃至接管了之前“传者”至上的媒介话语生产方式。这同时也意味着, 我们需要重新检讨更具包容性的媒介话语的表征实践, 了解“新闻制作的日常工作的组织形式、收集新闻的常规程序与新闻制作的社会和经济局限性”, 以及新闻事件的源文本“如何被加工成我们在报纸上或电视上看到的新闻的”[3]。惟如此, 才能应合大众社会媒介话语的动态模式和文化的生成机能。
二、媒介话语表征的意指实践
信息时代的话语功能, 游走于开放的意义网络之中, 播散、拆解和重构着意义, 但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文化的盛行和伦理规则的必然缺失。首先, 媒介话语的描述性或叙事性, 决定了其客体化的特征。人类的意识、思想是由词语这一媒介表达出来的, 词语被看成客体对象, 被看成物, 人们用它来编排特定的形式, 以传递和交流信息, 这种信息在通过媒介传递、交流之前便已存在。现代传播学坚信, 媒介话语能够真实、客观地呈现生活中已发生的事物、事件的面貌;即使是技术论者, 也是将媒介传播形式的发展, 看作社会“内容”多样化变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词语、命题、思想和图像都是表征, 同时, 表征的运行机制不是随意创造的, 它根源于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如X代表Y) 。这使得, 所有的媒介话语的表征, 皆为人类生活的实践方式, 通过“实践”中介, 受众重新观看或体验到自身和其他人群的生存境遇及生命的意义。譬如, 我们居住在世界的东方, 所见所闻有限, 却对遥远的西方并不陌生, 因为媒介话语的意指实践引领我们了解、把握另一端的生活状况, 并适时地表明个体或集团的立场和关切。
不过, 媒介话语的意义生产活动, 显然又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然世界的临摹和陈述。媒介话语的符号性使描述手段带有主观的、抽象化的特征。如果说18世纪以来, 媒介观念仅仅隶属描述我们传播工具的事物, 那么到了20世纪, 报刊、出版和广播、电视等主导媒体的崛起和繁荣, 广告业的日趋发达, 媒介或传媒则“成了关于一般传播的社会组织或机构的术语”, 甚而派生出指“某种怀有另外的显然主要是实用性目的的组织或机构”。[4]不论哪种用法, 媒介都是社会组织形式之一, 媒介话语的纯粹的传递信息的功能被质疑、诘问着。媒介话语逐渐由中介性的传播物质实体的观念, 蜕变为心灵塑造后的符号文本。它既受制于制度、经济、惯习等历史性因素, 还依赖特定语境下受众的“情感结构”。抱持娱乐休闲心态的电视观众很少反对电视媒介中的神话剧的非历史性和虚构性陈述;明星代言的广告与产品质量亦并无一致性, 媒介话语只是利用符号的象征意味“添加”实物的消费价值。
其次, 媒介话语的表征实践, 还在于其建构性。今天的话语理论之所以渗透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各个系统, 就是基于它提供了建构知识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的不同方式, 像报纸话语、广告话语、医疗话语等类别相异, 但都是不同环境下象征性的使用方式而已。从整体意义上看, “话语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 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5]。媒介话语正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诸如权利、文化、审美及价值观等各种至关重要的观念和实体, 同时还互相串联以建造一个新的、复杂的话语。像新闻话语, 常常为我们描述周边或远处人们说过或做过的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报道、重叙, 让我们对事件的过程获得认识或者价值上的判断, 当重复性的话语经常被谈论后, 社会的主导理念会得以形成;时尚话语的带有预知性的陈述、诱导方式, 也往往能建构起某一阶段的风尚、潮流。
对于大众而言, 媒介话语的建构模式, 并非总是有意识的运用和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媒介话语的结构能力经常在“自然化”的状态下完成, 尤其在媒介形式日益膨胀、且充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情势中更是如此。这种自然化的表征实践, 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客观性理念得以确立, 其文本或影像成为揭示世界的普遍、有效工具, 目的是促成共同体成员间的意义、价值观的共享, 抵达集体性的文化认同。所以, 正如卡瓦拉罗直言的, “表征是维护文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手段:世界观要通过文化形成, 并通过文化使自身合法化, 进而约束它的接受者”。[6]
很显然, 作为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 媒介话语并非如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说的, 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共享的财产, 所有人都有机会自由地参与到公共财富的利用中来;而是有意识地对媒介讯息再度编码的结果。巴特曾分析过媒介传播意义的两个层次:第一是明确的外延意义, 如格拉斯哥媒介组对1970年代工人罢工媒介表征的分析时, 描述的诸如谁接受媒体采访、都说了些什么以及是谁说的等问题;第二是有赖于文化联想的隐含的内涵意义, 如格拉斯哥媒介组在联系劳方时特别强调了“威胁、需求”等词语的意识形态倾向。这说明符号的所指可以将各种意义附加给具有外延意义的主体, 具备构建讯息意义的各种主导意义的能力。[7]
世界与意义的关系问题, 本质上是一个修辞学的问题。作为符号和象征体系的话语, 常常建立在某种隐喻或转喻之上, 这种技巧、方法不但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令意义生色, 还置换和塑造了意义。可以说, “修辞以各种形式栖居于语言之中, 当语言建构现实的时候, 如果没有修辞, 可能也就没有我们可说或可写的现实了”[8]。大众媒介话语表征中的修辞实践, 是联系人与世界、解析差异政治的能动形式, 它不止徘徊
2012年第1期 (总第89期) 东南传播6在古典修辞学出于交际目的语言文字形式的雕饰、说服层次, 更是现代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具有弥散性的掩饰和转换手段, 指涉言语之外的一切生活里的规范形式, 参与着意义世界的再生产。
因为语言是为了识别或赋予人类经验以意义而被建构的, 语言里被交流的知识和信息很大程度上属于语言自身制造物;故而, 依靠语言符号手段的人类的传播、交流及交往行为活动, “构成‘真实’的东西不仅只是通过理性行为而形成其结构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被大众认为是真实的东西也是通过非理性行为产生的”[9];这使得媒介话语自始至终都与社会结构、制度安排及时代氛围联系在一起的, 并在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张力关系中, 成为整个社会关系形成机制的一个缩影。传播媒介的表征实践, 恰恰利用修辞与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交融性的事实, 有效地规制了话语使用的策略和效果, 进入与越来越多的受众发生对话、弥合冲突、达至认同的流程。
三、媒介话语表征的功能转换
媒介话语同社会机制的关联, 尤其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缠绕, 使得媒介文本、传播过程, 都包含着或隐或显的权力逻辑。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反思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时, 曾以“文化工业”概括精神生产产品对社会秩序的构造和维持功能。当启蒙运动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并摧毁了宗教神权的统治地位, 其制度安排的矛盾与困扰也引发了对自身价值逻辑的反抗势力, 因为自由作为普适性的观念逐渐成为有产阶级的符号, 在奉行“丛林法则”的环境里, 平等主义话语更是乌托邦式的幻想;相反, 传播媒介所负载的资讯流通使命, 在商业化的机械复制过程中, 不仅消弭了一般受众对未来社会愿景的“想象力”, 还在对金钱、权力的依附中, 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媒介话语的叙述逻辑走向单一, 媒介衍化为经济利益的附属品, 话语的表征功能因媒介生产权力主体的固化, 使先前差异性的文化特质不复存在。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贸关系的确立, 现代文化工业已过渡到相互吸纳、相互影响的世界性的文化产业链。文化不止存在于新闻文本、媒介环境, 而且像品牌设计、金融组织、休闲服务等文化产品无处不在, 过去隶属于上层建筑的媒介文化, 仿佛从上层建筑内部溢出, “渗入并掌控了经济基础, 开始对经济和日常生活体验两者进行统治”, 总之, 文化被“物化”了[10]。物的媒介化意味着作为表征的文化符号的社会功能的转换, 并引发媒介话语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张, 以及话语叙述机制的变异。媒介产品的生产功能被削弱, 媒介生产主体的意愿更多地为流通实践所支配, 媒介产品的出现或再生, 可能是人工设计的, 也可能是意外造成的, 同一性的文化产品在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中, 修复、更换着自身原有的话语属性, 以便适应不确定的生产—消费模式。
物的媒介化或者消费主义的意指实践, 的确改变了媒介话语的经典表征模式;甚至在后现代理论家那里表现得更加激越, 他们通过对客观反映论及新文化史学二分式媒介话语观的针砭, 强调话语是“一种具有历史特定性的存在, 其中介同时生成着客体性和主体性, 并重新安排着两者之间结成的关系”[11]。这种理论的预设是, 从事媒介符码制作、运行和使用的个体, 施用于社会环境的概念、范畴类语词, 不单单是具体语境下的心智的再生产, 相反, 是一个既非客观亦非主观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但无论如何, 媒介只要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构成相互关系、形成意义逻辑的“中介”, 媒介话语的表征功能必然继续存在, 且一如既往地承担着人际交往、文化传递的功用, 就像媒介话语自身一直在调适、创构中演变一样, 表征功能也在当下多元化的意指实践中不断完善或变异。
媒介话语表征功能的探讨, 牵涉到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等诸多方面, 这里只是从宏观、理论的角度概而论之。其实, 不同国家、不同语境媒介管理体制和经营策略的差异, 必然带来表征方式的独特性。但不可否认的是, 媒介话语已经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的一部分, 而且还是影响我们观看、认知、理解世界的支配性途径, 对它的特性和运行机制的把握, 是文化传播理论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 陆兴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5.
[2]费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37.
[3]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81.
[4]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王尔勃, 周莉, 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166.
[5]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3.
[6][8]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 等,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43, 32-33.
[7]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69-70.
[9]肯尼斯.博克, 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M].常昌富, 顾宝桐,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334.
[10]斯科特.拉什, 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M].要新乐,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6-7.
新闻媒介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 篇8
社会预警,新闻媒介义不容辞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建立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危机,如果在其萌芽状态能迅速预警、高度重视、果断处置,其负面效应会小很多。新闻媒介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要随时把各种消息告知社会大众,“其目的是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之能充分地获得调适”。①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和当时,这种守望功能更是明显。新闻工作者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触角广泛,渠道畅通,对社情民意了解深入,反应迅速,新闻媒介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不只向公众传播政府有关机构授权发布的预警信息,还要通过自身的信息触角发现处于“未燃”的各种危机因素,并且做出科学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公众预警,这样可以未雨绸缪,事前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发挥新闻媒介的社会预警职责的意义在于:第一,发现危机征兆,在危机潜伏期,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危机征兆,及时向政府传递有关信息,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地采取行动。第二,满足信息需求,在危机时期,公众对信息需求非常迫切,媒介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报道与解读,能够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杜绝谣言的产生与流传。第三,影响政府决策,媒介一方面把公众的心态和危机的情况反馈给政府,便于政府部门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同时也把政府的各种决策、应对措施下达给公众,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但是,目前新闻媒介的社会预警职责出现弱化的趋势。日益激烈的竞争使绝大多数新闻媒介面临着市场的巨大压力,一切都以公众的“注意力”为指挥棒,使得媒介没有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报道预警信息上来。另外,危机没有发生以前,不稳定因素处于萌芽状态,这给人们的分析判断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媒介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上级有了明确的指示再报道,一些危机事件往往能以较快的速度向全国甚至全球蔓延,与此有很大的关系。这虽然对报道是稳妥了,但对于处理突发事件而言则是贻误了时机,会导致局面被动。
正确引导,稳定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力量
在当代社会,新闻媒介掌握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运行。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关系到国家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时,新闻媒介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帮助国家和公众克服困难,战胜危机。作为重要公共资源的新闻媒介,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增进公共福利发挥最大效用。
最近,新闻媒介报道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这类事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有的报道敏感、复杂,直接影响社会安定。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对主流新闻媒介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引导的结果往往影响着事件处理的效果。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策划与报道能力,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缓解重大突发性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强烈冲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切实维护社会安定,需要新闻媒介不断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政策规定可以公布的,要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公布,诸如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发布形式都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保证在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始终有权威、准确、正面的舆论引导公众。
新闻媒介面对突发性事件要沉着、冷静、客观,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必须保持冷静、务实、科学的态度,时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争取主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担当起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压器”的职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是负责任的重要表现,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传,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到抗灾救灾中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发布要积极主动,准确把握,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不能失去理智,迷失方向,更不能过分渲染炒作之能事,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同时,政府要在突发事件中成为新闻的“第一定义者”,政府如能主动出击,在第一时间发出政府的声音,就能占得引导舆论的先机。因为来自政府的消息有着天生的权威性,是人们最想知道的。在危机发生时,迅速研究事件和舆论走向,确定合适的发布口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试图隐瞒、迟报真实情况等行为最终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如果政府在这时“失语”,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道消息,甚至是有害的消息。如果政府在这时失去先机,再想引导或重新制造舆论,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实施和加强舆论监督
有的人认为,新闻媒介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提倡正面宣传,就不能搞批评揭露,新闻宣传只能是说成绩优点,不能讲缺点错误;有的人认为,新闻媒介揭露阴暗面,会给党和政府“抹黑”,会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会引起社会的“混乱”;还有的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把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当成“家丑”捂着盖着,把批评报道视为“出丑”、“拆台”。
然而,事实上,“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权力”②,新闻媒介担负起舆论监督职责对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新闻媒介通过正当的舆论监督,把一些假、恶、丑的事物不加掩饰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去衡量、去评判,这是一种强大的、积极的社会控制力量,它有助于阻止和抑制不正确、不道德言论和行为的发生。其次,当突发事件出现特别是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害时,会在人民群众中引发一些不满情绪。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让人民群众把意见和情绪释放出来,可以起到“慢撒气”的作用,避免这种情绪的积淀和突然爆发。否则,当社会不满情绪逐步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转变为对社会的公开对抗。若不及时找到合法渠道给予输导,就有可能酿成大的社会动荡,带来安全隐患。新闻媒介通过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给公众提供一个排解、释放不满和怨愤的通道。再次,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提醒、告诫的作用,个别人受到批评和监督,会使更多的人引以为戒、受到教育,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现,是一种自信心的展示,它可以使公众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政府完全有力量、有办法解决危机。也就是说,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它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阶段,大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在增强,政府职能也在由权利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定位更注重服务性、指导性。因此,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社会公共事件和危机,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具备公关意识、传媒意识和交际意识,用灵活性的手段化解危机,解决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新闻媒介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要担负起自身职责,如此才能让大众心理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注释:
①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媒介功能论文】推荐阅读:
新闻媒介08-30
媒介伦理新闻传播09-08
媒介融合与新闻创新11-24
媒介新闻传播学01-04
新闻采编媒介的多元化06-18
新闻中的媒介问责07-24
浅谈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的素养08-10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07-23
视觉媒介论文05-19
媒介优势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