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2024-05-29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共7篇)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篇1

摘要:日记体新闻在时代和受众的需求下应运而生,在融合消息、通讯、评论三大基本文体叙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更倾注了记者的主观情感和对新闻事件的深刻感受。在新闻事实中介入情感才会使报纸新闻更具有可读性,才会更好地拉近报纸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才会增强报纸的亲切感和感染力。现阶段日记体新闻虽发展得不够成熟和完善,但是其本身就是报纸新闻文体的巨大创新,必定会为报纸新闻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力量。完善日记体新闻体制,推动报纸新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是关键。

关键词:日记体新闻,可读性,报纸新闻

面对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消息、通讯、评论三大基本新闻文体的发展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日记体新闻犹如一个新生儿给传统报纸行业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活力和希望。虽说报纸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怎样解决受众既离不开报纸又怕看报纸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此时,新兴的日记体新闻便以它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独特优势在报纸新闻文体中脱颖而出。

日记就是按日记事,对每日经历和目睹的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领悟逐一记录。日记体新闻顾名思义就是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它外延宽泛,包容性强。可记录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通常注明时间和地点(或为新闻电头),形式活泼、行文自由、可叙可议、不拘一格,读起来亲切有味,如临其境,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信度。[1]日记体新闻相比于其他的新闻报道样式,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倘若只是像小学应付作业般写流水账,记录干巴巴的新闻事实,日记体新闻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在恪守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恰当地融入记者的主观感受,把握情感尺度,在新闻主体和客体之间追求恰当的平衡。

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报纸随时有可能被读者抛弃,因此报纸的可读性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对于可读性,人们将其解读为两个内涵:一是新闻内容与新闻报道形式完美结合的尺度;二是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在我看来,日记体新闻恰好符合这两个衡量尺度,日记的形式与新闻的内容相融合,成为集较强的可读性、内容的广泛性、手法的灵活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日记体新闻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件,读者会在“我”的引领下阅读新闻,读者会随着“我”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会沉浸在“我”所描绘的氛围中,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报纸新闻的可读性。

其实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日记体就已经崭露头角,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算是一个典型代表。从中国黄远生的《新闻日记》、王匡的《南征散记》到美国的比辛格的《坠落的客机》等等,日记体新闻声名远扬,在中外新闻史上独树一帜。现在翻开报纸,记者日记、记者手记、采访札记等日记体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受到业内人士和受众不同程度的关注。日记体新闻强调人的参与性和在场性,因此记者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更是读者心理诉求的代言人。同时受体裁短小和实效性强的限制,日记体新闻必须以小见大,以“豆腐块”体现大主题,采写日记体新闻必须以最快速度征服采访对象,用心去体验,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交流,发掘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动因,从深层次上出发获取思想灵感,使作品在增强可读性上又见深度。

下面以2008年《爱心帐篷撑起震区一片天》为例对日记体新闻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一,按时间顺序讲述事件。《爱心帐篷撑起一片天》从第一天5月22日开始至5月27日,逐天跟进叙述爱心帐篷的情况,新闻报道始终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完整性。

第二,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和广泛。在该篇日记体新闻中,记叙、描写、论述、评述均有所体现,并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同事们都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去震区不安全,纷纷打来电话叮嘱我,叮咛我,而我这个时候,心都已经飞到了四川,只恨不得早点启程,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弥漫在全身每一个细胞”,体现了记者对四川灾区的关怀。

第三,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日记体新闻要求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叙述。这篇新闻在报道了杭州市民捐赠帐篷以及车队前往灾区的艰难过程等理性报道的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浓厚的情感,尤其是以“我”的视角来带领受众融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日记体对记者理性思维的层次、关心问题的角度及体验生活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当前一些日记体新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要做到强化读者意识,在增强贴近性上下功夫,记者要善于寻觅和选择读者最关心、最渴望、最感兴趣的体裁和素材去采写,抓住群众议论的热点以显其广度,抓住疑点以显其力度,抓住难点以显其深度。化特点为优势,把可读性充分显示出来,凸显人情味、现场感、独家性。日记体新闻能将消息与通讯的手法结合起来,将简洁明快的叙述与形象细腻的描写结合运用,把叙述和议论甚至抒情结为一体,使其在具有新闻的实效性、生动性的同时,还具有政论的逻辑性。[2]

新时期报纸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像日记体新闻一样的创新文体不断涌现。基于新时代新媒体与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报纸的新闻文体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获得长远发展。日记体新闻响应新时期受众的需求,以其独特的优势增强了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虽然现阶段我们可能达不到日记体新闻较高的能力要求,但笔者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媒体人的努力,它一定会发挥最大的优势来推动报纸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彬.日记体新闻的情感介入[J].军事记者,2008(5):22.

[2]邓佑标,纪鹏.日记体新闻的魅力[J].军事记者,2007(6):28.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篇2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妈妈虽然没有表现过惊天动地的母爱,但是,妈妈的爱是和风细雨的,是甜甜的,是永恒的。我的妈妈工作很忙,早出晚归是常事,有时连双休日还在公司加班加点。但是,无论多晚回家,妈妈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得怎么样啊?今天上的课能理解吗?

记得有一次,妈妈很晚才回家,我已经在睡梦中了,妈妈看到我已经睡着了,就没有叫醒我了。后来,爸爸告诉我,你妈妈回家后,虽然那时候已经夜深了,还是把我做的回家作业再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的错误,并说:“亮亮现在越来越不马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粗心大意了。”检查好作业,妈妈又帮我看了一下奥数题,发现有几题好像运算有错误,妈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订正了我的错误,这时候,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一点了。听了爸爸的讲述,我真是很感动,我的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致地关心我,在学习上,更是不知疲倦地辅导我。妈妈,我向您保证,一定好好学习,做个好学生。

所以说,母爱是伟大的,是无法能替代的,我爱我的妈妈。

网络力量“顶”起新闻热点 篇3

细数一年多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关注的新闻热点,很多都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些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正是在广大的网民的关注下,才促使传统媒体继续追踪报道,有的甚至将新闻事件本身发展推向纵深;有些新闻事件则是由网民在网络上直接发起,在形成声势浩大的关注度后,传统媒体介入报道,最终将新闻事件的真相还原,并推动事件发展;有些新闻事件则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关注的焦点,网络在新闻事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总之,有着2.53亿网民的中国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顶”起了一个又一个关注热点,同时影响甚至左右着传统媒体的报道热点。

网络力量吹响“集结号”

其实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尤其是大量BBS论坛的出现,很多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就意识到了网络的力量。任何公民在互联网上,几乎可以没有制约地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及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并能迅速地在网上传播开来,这是任何传统媒体所做不到的。

传统媒体更多只是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新闻事件的报道,对于受众建议和意见的反馈相对较少,一般只能通过来电、来信或者采访读者的相对“隐蔽”方式来进行,就某一新闻事件接到受众反馈顶多上百,公开报道出来的就更少了;而网络媒体则几乎没有限制地接纳网民看法,只要发表议论的言语不要太过分,一般都能在网上公开出现,每天在网上发表观点的网民可以说成千上万。

2007年以前的网络传播,虽然BBS论坛已经非常红火,但网络社会的“民智”似乎并未开启,网民们一般只是关注热点、发表看法而已,且大多只关注娱乐领域的事情,很难形成合力,没有聚集起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许霆案、“周老虎”事件在网上掀起讨论高潮,让人们看到了网络力量的积聚和庞大。此后,“范跑跑”事件、“杨不管”事件等由网络推动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不断涌现。网络不断推出新的新闻热点,令传统媒体甚至都望尘莫及。可以说,网络力量已经吹响了“集结号”。

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53亿这个庞大的体量,只要存在就无法漠视,而且这一数字正在突飞猛进。更多网民对于网路的应用,也正在从娱乐领域开始转向新闻信息领域,即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政府的监督。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从受众到传者

传统媒体因受制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都是有选择性地对事实和现象进行报道;而网络因其具有海量容纳的特性,对于信息和言论的发布,除了对某些危害社会的信息和言论加以限制外,对其它信息和言论几乎并不加以选择。网络是没有边界的,超越了时空限制,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较为充分的信息自由权。

正因为网络的这种特性,网民在充当受众的同时,也可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从“周老虎”事件就可见一斑。

2007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发布的周正龙所拍照片为华南虎活体照的消息后,社会哗然一片,尤其在网络上更是质疑声不断。从开始的“挺虎”派和“打虎”派围绕虎照真相的激烈争辩,演变到自负的地方政府对沸腾民意的对垒较量,网络提供了各方角力博弈的平台。或许,如果没有网络所提供的大众监督平台,没有许许多多网民为求真相而据理力争,这个有政府官员脑袋担保、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真实谎言现在依然是政府的权威语言,“周老虎”仍然还是“真老虎”,周正龙仍然还是堂而皇之的“拍虎英雄”。网民在这场博弈中,充分发挥其作为传者的角色。

广大网民在网络社会中,从过去单纯的读者、观众、听众,变成了集接触媒体与使用媒体于一身的复合型当代人;从过去的信息与观点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自觉的互动者;从过去鲜有话语权和表达机会的公民,变成了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宣泄情绪、提出诉求、表示意见的表达者;尤其是从势单力薄、人微言轻的个体,成为可以一呼百应、喜怒与共的群体。

网络力量更多来自言论

在网络社会里,网民们对公共事件与政府行为的监督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看法与意见,尽情陈述见解、展示证据,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平台。“范跑跑”在网上发布自己在地震中的表现后,立即招来众多网友的“拍砖”,最终使得“范跑跑”事件一时成为关注焦点,传统媒体也争相报道。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自我采集报道新闻的能力至今仍显得相对较弱,其传者力量目前还主要来源于言论,包括广大网民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没有影响网站做大各自的言论板块,反而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将这个板块越做越强。

网络言论不限于主流新闻网站、传统媒体的网站上发表的比较规范的新闻时评,还包括网站上发布的具有新闻时效、就新闻事件有感而发、对新闻报道予以点评的网民言论,包括博客、BBS、帖子及其他形式的“灌水”、“拍砖”等等。正是这些言论,客观上表达了民意,形成了舆论热点,构成了社会监督,成为一股强势的监督力。

网络评论,其事实性论据,可以源自传统媒体,可以是独立的消息源,也可以由各种信息综合而成;其引述的可能是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道听途说,也可能无中生有的虚假信息。由于目前网络管理的体制和技术手段所限,网民往往可以隐姓埋名,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往往能在瞬间引起同震共振,激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网络影响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相影响上,新闻信息方面的流向一般是从拥有采访特权和雄厚资源的传统媒体,往网站流动;而在舆论热点的议程设置上,却往往颠倒过来,即由网民在网站上表达的呼声,流向传统媒体,进而产生放大效应,辐射开去,引起共鸣,形成强势。

网络以其发展快速、网民众多的特点,极大地影响传统媒体的报道。“周老虎”和“杨不管”事件都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影响、联动,共同揭开事实真相的过程。“周老虎”事件最先由网民发起质疑和争论,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将网民在虚拟世界中质疑声反映到现实世界中,并对周正龙及相关部门进行采访报道,一时间热议四起。

“杨不管”事件是由平面媒体最先报道的,后来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从虚拟世界传到现实世界的言论,将整个事件的争论推向了高潮。传统媒体再跟进报道,使得事实真相得以还原。

一些传统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事件,如果没有网络力挺,往往难以形成全国热点;一些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如果没有传统媒体加以报道,也往往只能短时间停留。

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还在于网络推动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化的进程。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任何社会公共机构如果想在“隐蔽”的环境下进行不正当操作,都有可能很快就暴露在网民的众目睽睽之下。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化,对传统媒体影响是十分深远,也是传统媒体和从业人员所期盼的。■

参考文献

①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②《传统媒体扬善,网络媒体惩恶?》 来源:东方网

③《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版面,新闻背后的力量 篇4

与此同时, 报纸版面的同质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很多尺寸相同的报纸, 如果把报头遮住, 读者甚至都不能看出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更不用说用版面来确认是哪份报纸了。

然而, 报纸是否真的需要在视觉上永远把标新立异放在第一位吗?

很多编辑认为, 为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报纸最重要的使命。版面做得再花哨, 没有太多有效信息也是徒劳, 到头来也不过是浪费纸张。不过, 如今读者的阅读习惯, 已经严重“快餐化”, 如果没有简洁而“养眼”的版面, 很少有读者会耐着性子读完一整份报纸。即便里面有很多他们需要的信息, 他们也往往会因为视觉疲劳而放弃阅读。

这样, 一个矛盾就摆在了编辑面前:如何既能充分向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同时又不让花哨的装饰占领有效信息的版面?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 笔者领悟到其中一些方法, 希望与同行分享、互通有无。

1 有效信息未必以量取胜

在信息时代, 纸媒过去担当的角色, 正在被其他媒体所瓜分。仅网络媒体就瓜分掉一大块。过去, 很多新闻对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详尽, 因为读者没有其他途径去完整地了解事件的真相以及事件背后的各种情况。如今, 很多事情, 尤其是科普、百科类的知识, 人们用百度之类的搜索网站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 而手机上网更让这种搜索信手拈来, 比翻报纸来得快很多。可以信手拈来的东西, 为什么还要翻报纸去找?这样说来, 如果报纸用太多版面去介绍很多“可以用网络搜索到的东西”, 这些信息即便有效, 也基本不能很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 有效信息也会沦为无效信息。

有编辑就会问, 还有什么信息是网络搜不到的呢?

的确, 网络几乎无所不能, 也几乎没有什么能搜不到的。但是, 正因为包罗万象, 网络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读者看花了眼, 不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该搜什么。

在这种媒体环境下, 报纸完全可以充当读者的“关键词筛选器”。很多读者其实还会坚持这样的看法:网络上什么都有, 但能上报纸的, 都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也是最可靠的信息。

所以, 那些最重要也最可靠的信息, 就成为报纸“有效信息”不能错过的内容。因此, “标题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简单陈述新闻事实基本要素, 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事件最核心的内容。至于背后的来龙去脉, 读者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媒体去充实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在多种媒体共存的时代, 没有哪个媒体可以排斥其他媒体独立存在, 报纸更是如此。

2 版面设计要更加贴近现代阅读习惯

在提倡快捷、舒适阅读的时代, 人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都比过去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 人们习惯在图书馆、办公室和家里, 安静而“四平八稳”地读书看报。如今, 能够坚守这种阅读习惯的, 恐怕是中老年读者居多。对于年轻读者群体, 因为工作生活节奏都非常快, 阅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会在等公交车的间隙, 掏出手机看新闻、读小说, 或是在地铁中用各种电子阅读设备来获取信息。很少有年轻人捧着大部头的书或大开幅的报纸出现在公共场合。而在私下里, 他们能够阅读的时候, 也更加倾向使用电子设备。

在这种环境下, 报纸的确有些“不招人待见”, 读完还不能随手揣在兜里。买报纸也远不如掏手机方便得多。

但是, 报纸编辑们也并不要因此灰心, 能走到今天还没有消亡, 正说明报纸还是有它自身顽强的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 应该就是能够穿透纸张, 从新闻背后传递给读者的“新闻的力量”。

世界在变, 媒介环境在变, 对每个报业人来说, 整张报纸, 从头版头条到最不起眼的一个寻人启事, 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布置和规划。

在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大众习惯的新媒体环境中, 报纸编辑工作的角色也要重新定位。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但与此同时, 信息“碎片化”也是其一大弊端。同一新闻事件, 不同网络甚至不同链接都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报道。而字字玑珠的报纸, 就是要这些“碎片信息”整合为最真实、最可靠, 最值得一读的“最终版本”。因此, 版面信息的综合策划与整合, 就成为重中之重, 也是“新闻力量”得以喷薄而出的不二之途。

很多读者对网络来源的信息都抱很大怀疑态度, 因为感觉有些消息就像坊间传言一样, 说什么的都有。报纸要做的, 或许从这些“口水新闻”中脱离出来, 用最严肃, 最值得信赖的面孔来告诉读者, 真相到底是什么。

3 好的设计与花哨无关

为了在快速阅读时代冲击读者眼球, 很多编辑在版面设计上煞费苦心, 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 走向另一个极端:看上去很美, 但没什么内容。单纯讲设计不讲内容, 那是广告海报, 即便是海报, 有时也要表达很多有效信息。

有很多读者对冲击力“太过”的版面并不买账。很多人认为, 再怎么“冲”, 也比不上电视和网络视频。平面媒体就该有平面媒体自己的特点。报纸之所以有它存在的理由, 就是因为它有着电视、网络、手机等传媒介质所无法替代的特点。

在而很多貌似强劲的“冲击力”, 其实不过是银样镴枪头, 没什么内容, 让读者感觉很浪费版面。从环保角度讲, 这也是浪费资源。

举例来说, 有一些编辑使用很大尺寸的箭头或是感叹号等符号来冲击读者眼球。但往往这些符号太过粗犷, 不能传达更多内涵。读者一般看过就会抛之脑后。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更注重图案与文字的配合, 而不是单纯追求花哨。有很多报纸也强调视觉感染力, 但无论插图还是图表都是对文字更直观的解读。不会让图形符号喧宾夺主。长期刺激读者的视觉神经, 后果只能是让读者越来越麻木。好的版面不应当盲目讲究形式主义, 而是在美观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新闻背后的力量。

另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在版面风格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时代, 如何形成自己稳定而独特的风格, 是每个编辑应该考虑的事情。一旦确定某种版式风格, 应当基本保持不变。如果每天都刻意求变, 风格太多, 最后的下场就是没有风格了。

摘要:版面信息的综合策划与整合, 是“新闻力量”得以喷薄而出的不二之途。很多读者对网络来源的信息都抱很大怀疑态度, 因为感觉有些消息就像坊间传言一样, 说什么的都有。报纸要做的, 或许从这些“口水新闻”中脱离出来, 用最严肃, 最值得信赖的面孔来告诉读者, 真相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报纸,版面,信息,新闻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咏赋.报纸版面学, 2006-1-1.

关于宽容的力量日记 篇5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默默地流泪了,被深深地震撼了。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舍身为国的革命战士,也不是伟大的英雄人物,他是一条狗,一条普通的猎狗,是沈石溪笔下的一条充满灵性的猎狗。

《第七条猎狗》讲的是:一位少数名族的老年人,简称老爹。在他七十大寿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一条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爹爱狗如子,喜爱得不得了,给他取名为赤利。

可在一次狩猎的时候,老爹与赤利遇到一头野猪,当他一枪没有打到野猪的脑袋时,野猪如一头饥饿的恶狼,凶猛地扑了过来。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候,赤利却没有跑出来解围,幸好有树枝卡住野猪,老爹才躲过了一劫。谁知道赤利正在和一条毒蛇殊死搏斗中。赤利没来解围,老爹很生气于是就把它赶走了。逃到森林中的赤利依然是个英勇善战的猛犬,它咬死成年的公豺狗,做了公豺狗的首领。

就在一次饥饿的豺狗群与正在放牧的召盘巴、艾苏苏相遇,它们疯狂地发动袭击,老爹没有备足武器,眼看就要遭遇不测。赤利英勇地赶了过来,与豺狗群拼死厮杀,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老爹的性命,这时老爹老泪纵横……

看到这样的结尾,我想如果我是那位老爹,我也会像他一样,抱着赤利失声痛哭,内心的愧疚、自责就会涌上心头,那样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了才可以体验得到。

由此,我想到了“宽容”二字。赤利不计前嫌,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主人的生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样宽容的心,扪心自问,我们有吗?人类都很难做到,而他,只是一条普通的猎狗,却做到了。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向他学习,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美好。同学之间,如果能够多一份宽容,学校就会多一份阳光;朋友之间,多一份宽容,友谊就会多一份微笑;生人之间多一份宽容,世界就会多一份春天。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篇6

自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新闻专业的全面改革, 传统新闻的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一个更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公民主义新闻”理念被搬上舞台, 针对这一现象, 有人认为是在技术层面上出现了问题, 有人认为是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出现了问题, 导致传统专业主义新闻受到质疑, 作者正是结合这两种论调, 站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角度上, 用辩证的方式分析这两种问题, 具体说明是哪一种问题导致了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二、从技术层面分析问题

传统新闻从业人员之所以一直被认为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功能, 主要是因为新闻专业主义。正是因为这种专业主义的存在, 才使得新闻行业建立起了自己的门槛, 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现在常见的一种论调认为, 新闻专业是没有门槛的。当公民具备了可以使用的即时信息采集设备和即时信息发布平台, 专业的新闻记者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所以传统新闻业正在受到以微博信息发布为代表的公民新闻的挑战。新媒体尤其是Web2.0技术的兴起, 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赋权的过程。新的表达技术解放了公众的信息生产力, “科技使公民从消费职业新闻工作者生产的新闻的被动消费者, 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使用不同地方的资源, 组成自己的新闻。当人们在网上搜索信息时, 在近乎无限的信息渠道间跳跃式浏览、阅读或写作博客时, 他们正在成为自己的编辑、研究员甚至通讯员。”因此, 相当一部分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人员认为, 是技术的到来阻断了传统新闻专业的发展, 是技术的革新让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受到质疑, 但从作者的角度看这并不尽然, 主要论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就技术革新来看, 没有任何一种新闻专业是被技术淘汰的, 广播没有淘汰报纸、电视没有淘汰广播,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当中找到了专属发展方向, 成为了支撑传统新闻专业的重要组成力量。因此, 虽然微博、微信、IE浏览、APP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 其从根本上无法直接断绝传统新闻。第二, 传统新闻具有强力的融合性, 现代新闻界提出的理念表明, 传统新闻正在逐步融合新的技术, 向全媒体过度。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传统新闻并不会坐以待毙, 相反其不仅拥有成熟的受用群体, 同时拥有强大的政策、技术支撑。因此, 自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逐渐融入了传统媒体当中, 产生了新旧结合的“全媒体形式”。第三, 传统新闻具有压制优势, 相比较自媒体而言, 传统媒体更加专业化并且面向人群更为广泛, 还有一点是自媒体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就是“官方性”。因此, 从技术领域上看, 无论是自媒体如何更新技术都无法彻底压倒传统新闻媒体, 而一旦传统新闻媒体向全媒体形式转变, 带来的就是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整合。综上所述, 从技术层面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并不客观, 自媒体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达到传统新闻媒体, 从而获取全面的“自媒体专业主义”, 但自媒体确实在崛起, 传统媒体专业主义确实有很多诟病, 这些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无法从技术层面回答这一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从行动主体与行动方式上对此问题进行解答。

三、从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看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 首先要了解几个专业名词, 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什么是公民专业主义,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专业主义即:“决定公众需要知道的新闻导向”, 通俗来讲就是由新闻专业从事者和上级领导部门决定公众获取新闻的层面, 这是一种对于言论的软性控制;公民专业主义即:“由公民监督的没有专业障碍的自由新闻获取”, 通俗来讲就是以公民为导向对新闻进行全面的开放。了解了这两个专业名词, 我们或许能够从制度上看到自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质疑。从行动主体上看传统新闻媒体是有组织的新闻机构, 并且其对新闻的摘选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在自媒体的影响下, 通过网路,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编辑, 都能成为挖掘新闻、制造新闻、传播新闻的个体, 因此其更具有“公民普遍性质”, 所以当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新闻专业主义”质疑时, 更具备民众基础。从行动方式上看, 传统媒体步调一致, 局限于现有环境当中, 无论对任何事物都保持着清醒的“规则性对待态度”, 因此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 而自媒体则显得更加随意, 因为评判者与新闻传播者都属于公民自身, 言论更加自由, 对于事情的发展保持着“自由性对待态度”, 因此更为广大民众接受。综上所述, 自媒体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主义质疑似乎找到了方向, 站在自媒体的角度看传统新闻媒体确实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覆盖性, 而自媒体力量则依据高灵活、覆盖广、传播灵便、收回舆论导向支持、负责小等优势成功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

从作者的角度看, 自媒体也有着自身的缺陷, 虽然依靠现在的环境能够成功地质疑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 但也存在“责任不明确、虚假信息、恶性传播、绑架舆论导向”等多种问题。因此, 就作者个人而言, 认为传统媒体势必会在新一轮洗牌中融入自媒体的技术力量, 从而向全媒体的方向转变, 但转变程度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公民的需求, 其根本在于政策的开放以及在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式上进行改变。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必定会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时代,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统新闻媒体都将在这条路上相互融合, 其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政策支撑。因此, 以自媒体现在的力量对传统媒体进行专业质疑, 虽然站在公民新闻专业的角度上有一定的质疑空间和道理, 但从长远的发展看, 二者融合的趋势远远大于自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因此, 大可不必拘泥于对专业主义的质疑, 而是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进行完整的融合。

摘要:自媒体环境下, 传统新闻受到冲击, 在呼吁公民新闻的时代背景下, 专业主义新闻受到质疑, 因此本文从自媒体、传统新闻、全媒体新闻、公民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等几个层面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全媒体,公民,专业

参考文献

[1]比尔·科瓦齐, 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M].陈昌凤,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日记体新闻的力量 篇7

一、身段低立足基层站位高胸怀全局

1942年,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要注重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和工作对象问题。70年后的今天, 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同样需要回答“依靠谁”、“我是谁”和“为了谁”的问题, “走转改”为新时期的新闻战线工作者解决上述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总体来说,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思想、立场上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是在方法上如何才能采编出有“温度”的新闻, 却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一部分人。在福建新闻频道采编队伍中许多人都是“80后”, 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导致像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性原则反映民情民意, 以怎样的方式展现新闻最有意义、最有魅力的一面等问题, 他们的认识并不清晰。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 他们才逐渐有了答案: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只有媒体工作者放低身段立足基层, 才能真正做到准确了解、生动反映百姓心声, 从而受到基层群众的喜爱;同时, 只有媒体工作者站位高胸怀全局, 才能真正扮演好党的喉舌的角色, 从而正确执行、圆满完成宣传任务, 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 身段放低立足基层

身段放低立足基层, 解决的是新闻信息的来源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 贴近生活就是贴近新闻源。身段放低走基层, 就是立足于基层, 怀着满腔的感情彻底融入到基层群众中去, 这样才能触摸到活生生的时代脉搏。以什么样的态度走基层, 直接关系到新闻工作者能否真正“拜人民群众为师”, 决定着“走转改”活动的进展和成效。现实中, 一些新闻报道之所以难以打动人, 主要原因是重“身入”, 轻“心入”, 报道缺乏情感。2012年1月17日, 福建新闻频道播出了《春运随车笔记:农民工专列上的第一天》和《春运随车笔记:返乡序曲离家不远》, 在采编这两条新闻时, 频道两位年轻记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同乘火车踏上从福建泉州到湖北武昌的返乡路, 26个小时的旅途中, 记者与一个七口的农民工家庭一起挤在硬座车厢里, 和他们交谈, 感受他们返乡的不易。深夜他们熟睡后, 记者仍然守在硬座车厢里用镜头记录着他们脸上的疲惫和对返乡的期盼。当这七口之家辗转抵达黄石后, 记者又不顾劳累继续跟着他们回到家里, 拍摄了他们与家人相聚、吃上团圆饭的一幕。一路艰辛一路情, 记者随后发回的报道真实、动情、感人, 它使记者进一步感受到只有深入群众生活, 才能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只有体验百姓的生存状态, 才能知道群众的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 才能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同时, 年轻的记者也由此明白新闻贵在真情, 走基层, 不仅要“一身汗、两腿泥”, 更要真心诚意, 带着情感走基层, 说群众想说的话、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二) 站位要高胸怀全局

站位高胸怀全局, 着眼的是新闻媒体的作用问题。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要发挥良性的舆论引导作用, 那么, 新闻工作就要做到“政治家办报”。这种定位必然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以强烈的政治敏感性、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在立足基层反映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境界和格局, 准确把握和体现时代发展潮流。在充分肯定新闻队伍具备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的前提下, 必须正视的是有些新闻工作者存在眼界狭小、一叶障目的现象, 导致了新闻报道碎片化、平庸化, 难以担当起党的喉舌和舆论引导的重任。“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让新闻工作者在有机会更好地把握基层社会的脉动和民众的生存状态的同时, 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

福建新闻频道在“走转改”活动中, 明确对采编人员提出:“要明白自身担当, 回应时代关切”。当今中国, “80后”、“90后”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大军中的重要组成, 总人数已经过亿。他们中大多数不在农村生活, 却又不属于他们打工的城市。他们追求城市生活的权利与现行城市管理制度的碰撞日趋激烈, 他们是案件高发群体, 他们的喜怒哀乐已经和社会的稳定紧紧联系在一起。鉴于此, 2011年12月29日福建新闻频道推出走基层记者历经三个多月调查、制作完成的新闻专题《“新生代农民工”泉州调查》。新闻频道记者以泉州这一非公经济活跃、新生代农民工众多的区域为调查点, 三个多月时间里深入采访几十家民营企业和多位专业人士, 与上百位新生代农民工沟通, 深刻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 并提出了自己对如何善待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避免新生代农民工沦为城市边缘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思考。对此, 记者由衷地说, 如果胸中没有全局, 心中没有思考, 虽然人下去了, 但是走基层还是很难踩到“实处”;如果把不准政策的脉, 点不到社会的“穴”, 就难以实现真实反映时代脉搏的责任。这一心声也是福建新闻频道所有参与“走转改”活动记者们的心声。从2011年8月起, 他们上高山下田野登海岛, 跑革命老区走贫困地区, 到学校厂矿, 深入基层连队, 八闽大地都留下了他们“走转改”的足迹。偏远乡村、高山海岛与城市的落差, 民间疾苦的点点滴滴都给年轻的记者编辑们以心灵的震撼。可以说, 通过这一活动的锻炼, 年轻的采编人员在职业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一次洗礼、升华。

二、以报道反映民情用行动改变民生

“走转改”活动开展的深入, 不仅是恢复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还是提高主流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主导新闻舆论的根本举措。它的效果呈现, 最直观的就是各类走基层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共鸣, 群众的困难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特别是在新闻媒体主动介入形成媒介事件后, 许多民生问题得到了更有效的解决。而新闻记者本身通过走基层, 完成了从单纯的报道者到行动的参与者角色的转变, 实现了关注民生到关怀民生的质变, 媒体服务民生大众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分析福建新闻频道所播发的“走转改”报道, 可以看出在走基层的不同阶段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的演进历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 执行报道任务阶段:

有血有肉的民众影像成为荧屏主角。福建新闻频道历来重视民生新闻报道, 在日常报道格局中, 普通人普通事始终是新闻的主角。“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后, 新闻频道从自身实际出发, 积极承担宣传报道任务, 这方面的倾向更为明显, 记者们主动捕捉了大量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大众影像。如2012年5月9日播出的《照顾瘫痪妻子18年丈夫履行一生约定》, 讲诉的是南平浦城县一位名叫曾建贤的工人, 十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占素芳的故事。记者采访时, 发现这位有心的丈夫在家里为坐在轮椅上的妻子安装了很多扶手, 问及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坚持这么久照顾自己的妻子时, 他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作为夫妻, 这是我应该做的”。再如2011年11月, 记者到漳平市李庄村就“农村医保”的话题进行实地采访, 村民李某患有糖尿病转成肾功能衰竭, 俗称“尿毒症”, 每星期要在医院做3次透析, 原来每次花费400块钱左右, 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 所幸参加“新农保”救了她的命, 她的丈夫李某接受采访时说:“是政府的政策好,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不是有了这个新农保政策, 她只能在家等死了”!农户质朴直白的话语, 表达了自己发自肺腑的心声, 如果记者不深入基层, 是根本不可能听到、不可能体会到基层百姓这些所思所想。

在新闻频道“走转改”报道中展现的这类基层普通人物就有近百名, 这些形象各异、善良朴实的群体集中呈现在荧屏上, 对观众的情感是一种洗礼。但仅仅让普通民众自发展示命运的甜酸苦辣还不够, 观众还希望看到报道者的感同身受, 更希望看到问题的解决和命运的改变……“走转改”需要进入新层次。

(二) 主动融入基层阶段:

亲历式报道成主流。在“走转改”活动中, 采编人员仅仅做到人到基层、反映基层是不够的, 还要提倡以亲历式报道方式反映人和事。记者不仅是目击者、旁观者, 还是亲历者。2012年3月25日福建新闻频道播出了《铁路线警张睦臣》, 讲述的是霞浦高铁线警通宵巡线维护车站治安和高铁运营安全的故事。高铁线警张睦臣上班伊始得到的第一份礼物, 就是家里送来的一辆高档轿车, 但就是这位典型的“80后”富二代, 负责霞浦境内4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的巡查, 包括全国高铁线路上最长的隧道———霞浦隧道。采访期间, 记者曾充当张睦臣的助手, 背着20公斤的背包, 带着氧气袋, 夜查隧道, 14公里长的霞浦隧道, 记者和张睦臣走了通宵, 当走到隧道深处时, 记者呼吸困难, 几度吸氧。而这样的例行巡查, 张睦臣每周都要进行一次。正是这样的亲身经历, 充分调动了记者的创作激情, 在随后播发的新闻中, 这篇报道以题材新颖、现场感强、情感真实、画面冲击力大而引起观众共鸣。在福建新闻频道“走转改”报道中, 这类亲历式报道样式得到广泛推广, 大大提升了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当然, 仅有记者个人的行动, 还不足以体现媒体在“走转改”中的主动作为, 只有举整个媒体之力, 依托新闻报道、借助活动策划形成媒介事件, 才能让“走转改”的效果更加彰显, 媒体才能最终实现对民生的自觉关怀。

(三) 自觉关怀民生阶段:

媒介事件体现自觉关怀。媒介事件是指经过某“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 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 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在深化“走转改”过程中, 福建新闻频道大量运用了这一传播手段, 自觉体现对民生的主动关怀。2012年元旦期间, 福建新闻频道精心策划推出了走基层特别公益活动———“福到万家———温暖回家路”, 主持人、记者、编导深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春运第一线, 先后在高速公路各大出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交汽车总站、车租车总公司等地进行了十场大型公益活动, 将两万份承载着频道深情厚谊的迎新佳品———“龙年大福袋” (内含春联、窗花、福字贴等) 送给返乡过年的旅客及坚守在春运战线上的劳动者, 同时也将温暖和祝福送到基层、送到千家万户。该活动2012年3月被福建省委宣传部评选为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好项目。2012年5月开始, 福建新闻频道推出“爱心大篷车”, 第一轮的活动以“阳光公益周”为主题, 带着记者、主播、阳光大使走访了宁德、建阳等地三所学校, 为每所学校配齐了两万元爱心图书和两万元体育器材, 并特邀名家、名师、明星到乡村小学支教互动, 搭起一座座爱心桥, 所到之处获得了热烈反响。一位乡村教师感慨地说, 这样的活动让他也有机会亲耳聆听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 这比送书还要宝贵啊!福建新闻频道通过大篷车走基层活动, 不但尽力改善基层的物质设施条件, 更为边远山区送去智慧、送去思想、送去改变生活的更多希望。

三、践行“真实的力量”健全“走转改”长效机制

制度机制管根本、管长远, 开展一项活动, 发动起来不难, 深化起来不易, 长期坚持下去更不易, 建章立制是根本。具体到福建新闻频道, “走转改”活动已不再是一句口号, 不是一项阶段性项目, 而是一个常态性工作。频道以“真实的力量”践行“四真” (真心履职、真情交流、真诚服务、真实呈现) 的频道精神, 不断完善“走转改”的长效机制。

(一) 以“真实的力量”强化采编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毛泽东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绝对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一论断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走转改”活动的主体是一线记者编辑, 人的因素是关系“走转改”成败的第一要素, 但是未经思想理论武装的人不足以完成这一项任务。福建新闻频道结合“走转改”实践经过深入调研和研讨, 提出了以“真实的力量”作为频道的理念、定位。在追求新闻的道路上, 秉承民生优先、民生为上的责任感, 求真去伪、求实戒虚, 远离功利, 始终坚守新闻专业频道的公心和良知。一个新闻人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神圣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才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刻做到尽心履职、不辱职业使命;也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努力与坚持, 真实才有了不竭的源泉、强大的力量。经过思想武装的记者编辑, 在立场、态度和工作对象问题的认识上发生了自觉而深刻的转变, 为确保“走转改”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 以“四真”赋予采编队伍行动指南

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 行动是关键。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走基层, 需要具体的行动指南。福建新闻频道在“真实的力量”的理念基础上, 强调采编报道行动围绕四个“真”:“真心履职、真情交流、真诚服务、真实呈现”, 作为采编队伍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明确了记者编辑在“走转改”的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走转改”工作和整个频道工作的关系、局部典型和全局形势的关系、短期报道和长期策划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 等等。从而为采编队伍常态化、制度化的走基层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范:把镜头对准谁、采用哪个阶层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报道方式、媒介事件如何操作, 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三) 健全长效机制保障“走转改”深入持续进行

“走转改”是贯彻“三贴近”的重要举措,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走群众路线上的生动实践, 需要新闻工作者长期坚持, 化为自身自觉的行动。为保障“走转改”深入持续进行, 除了做好队伍建设和物质保障,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健全的机制有利于激发和保护采编队伍的创作激情和热忱, 统筹保障“走基层”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提升报道的协调性和品质。从目前电视新闻专业频道的实践来看, 可以从采访资源、绩效考核、播出时段等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建立起常态化的节目运行、管理机制, 以健全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走转改”持续、高效、高品质地开展下去。

上一篇:氮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下一篇: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