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的日记

2024-09-17

撞车的日记(共9篇)

撞车的日记 篇1

撞车的日记

今天晚上,我要去哥哥家玩耍,我要骑自己的.小自行车,妈妈却说:“晚上天太黑了,车还多,还是别骑了。”可是我不听劝,非要骑。妈妈拗不过我,最后还是同意了。

一路上,我飞快地骑着我的小车,妈妈骑着她的大车跟在旁边,只听她不停地喊着:“骑慢点!骑慢点!”,“小心车!”,“看路!”……我觉得妈妈啰嗦死了,而且我觉得自己骑车的技术很好,于是我不听妈妈的话,反而越骑越快。当我骑到地调小区门口时,突然一辆电动三轮车从小区里开了出来,可是我已经刹不住车了,所以一下子就猛撞在了三轮车上,我连人带车都摔倒在地上。骑三轮车的阿姨吓得不知所措,妈妈也赶快下车跑过来,扶起我,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地检查看我受伤没,那个阿姨也吓得赶紧问:“小朋友,你没事吧?要不去医院看看吧!”妈妈检查完,看我只是左胳膊和左腿膝盖跐破了皮,于是就对阿姨说:“没事,不怪你,是他自己骑得太快了,你走吧!”阿姨看我没事,才放心地走了。妈妈生气地对我说:“看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经过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骑快车了,所以我想告诉小朋友们:骑车上公路一定要有家长陪伴,要遵守交通规则,慢慢骑。

情感与事业撞车的人生 篇2

我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北方大型国企,在这里我经历了平生第一次真正的恋爱和第一次婚姻,但他们不是同个人。

我的前夫是我的同事,他的特点是非常帅,用我妈的话说,他长的是千里挑一,家境非常好,独子,父母都是清华毕业,有自己一套住房,这在那个时代,已经是追求者众。我不知所措的爱了他两年,直到有一天,我站在他家的路口等了一个下午。骄阳下非常绝望的时候,我就下决心找人结婚了。

这期间有一些看上我而我没顾上看的人,环顾四周,不知谁能和我相伴一生,我的前夫也经过数次的相亲失败,厂长的女儿,经理的妹妹等等,他大学毕业,嫌人没学问,几次未果,也受打击。因为很多原因我俩终于结婚,结婚前一天我和我初恋的朋友做最后的告别。我们的心情一样的沮丧和悲凉。

结婚后我调到学院当老师,经过几年的复杂的婚姻生活和枯燥的教书生涯,我已经无法忍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在一个无爱的婚姻和无趣的工作双重压迫下,人会选择改变的。我在一年的时间里离了婚,辞了工作。我把女儿放在妈妈家,借了六万元钱,加上我自己有的四万元,开了一家公司,租一个20平方米的办公室,唯一的员工就是我的学生他刚毕业找不着工作。

如果我的婚姻不是让我绝望,如果工作不是那样的枯燥,如果我的父母家不是在乡下,也许我不会选择这条充满了艰辛的路。但也因此,我的命运改变了,不仅有了钱,也有了一段一生难忘的情感经历。

我是学电气工程出身,第一次和用户谈项目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我是大学教师,完全一幅朴素打扮,又不好首饰,素面朝天,极其真诚,项目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建设单位权衡再三,把项目给了我,二十多万的合同,后来熟悉了,他们说找的人很多,但这个控制室事关重大,钱又少,只能给懂技术的人来做。

我极尽所能,用最好的材料,聘最好的技术员,花最短的时间,同用户关系处得很好,我在这之前几乎没送过礼,觉得挺俗,但只要客户来甚至他们的夫人,我都陪同上街购物帐都是我结,我很感谢他们,就不觉得自己世俗。

我努力了一年,挣了一台捷达车,白色的,我记得那是一月,寒冷的北方飘着大雪,车放在停车场一周,找不着合适的人开,我自己开着它在停车场转了一圈就上路了。

第二年,我开着车跑了5万多公里,走遍了全省48个县市,做了53个工程项目,记得有一次我们晚上5点多签完合同,因为合同谈了一天,很不顺,我执意要走,天已经要下雨了,我们在山里走错了路,天黑,全程多是正在修的石子路,下着雨,盘山路上手机信号不通,车上的人只有我会开车,我们没有吃饭也不敢停车,车进城的时候是半夜两点。像一场恶梦却无人为你祈祷。

一年盘点下来,我买了一处三室两厅的住宅,装修完搬了过去,给父母买了一套楼,让他们安居乐业,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并且住校。公司也租了更大的写字楼,员工增加到了三十多。

然而在这其间,每当从外面回来都是城市的万家灯火,我的窗前却总是漆黑一片,我会在没有一丝气息的房间里生火做饭,无论多晚,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惊醒。在空白的情感中渴望依靠,那种疲惫和孤独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述的。

十一放假的时候,父母领我女儿去乡下玩,我的工作也突然停下来,因为客户也放假了。上午十点多,我就一张张的浏览报纸,不知道该干什么。忽然看见报纸上有一个去森林公园旅游的广告,每人100元,我急忙打电话咨询,问现在报名还来得及不,对方说你过来吧。我开车就去了。

我在这里遇到了我一生都想忘却无法忘掉的人。

我的车就停在他的车后,一样的白色,组织者告诉我跟着他的车,一共100多人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他1米8的个头,身材有些发福,40多岁,一身白衣白裤,平头,很社会很抢眼。会餐的时候他在前面张罗,像是一个组织者,后来他说他是帮忙的,因为我谁也不认识,所以没吃完就走了,走之前听他唱了首歌《浪子的心》。我之所以愿意用这么多的口水来诉说与他的相识,是因为我虽然在下海经商,但和文人无异,很少接触他这种人,对我来说是另类,印象深刻至极。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但是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接到陌生的电话,我猜是他,或者说我希望是他。之后几天,他连续的打电话约我吃饭。

大概过了一周,在他的再三邀请下,我同一个女友和我妹妹一起到他的店里,那个时候他还在做矿泉水生意。他的办公室弄得有些文化气息,字画、挂毯应有尽有。受邀的饭局是海鲜,他能把大虾的皮扒得毫发无损。席、司他说他4年前离婚有一个儿子上警校:想和我交个朋友。还说如果我出远门他可以帮我开车。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化,但是说话很风趣,和我平时接触的人很不一样。

不久后,我接了一个必须亲自去的项目,400公里的路,我打电话给他,他如约而至,一路上他开车,安排吃、住、加油、检查机器,还在我的脚下垫着绵垫,让我可以在车上脱了鞋,这一切都让我受宠若惊。我从没有得过男人这么高的礼遇,我的前夫是一个永远需要别人照顾的人。我以为我就是一头牛,永远是低头拉车,只要有点草料就行,因为我们的父辈永远都是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劳动要吃苦。在他一路的呵护中我们很顺利的签了合同,回来我俩一路唱歌,一路欢笑。

很自然的,我们恋爱了,生意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也顺利的发展。再后来,他放下了他手头的生意帮我打理公司。我和他在一起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这是我一生最快乐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

他不懂技术,但除此之外,他差不多包揽了所有的事,我再也不用自己开车去要钱了,不用陪客户吃饭,不用做饭,也不用洗碗。他做得一手好菜,工作完我们一起散步一起看碟,他长我9岁,像哥哥,像父亲,像朋友。凡是难以处理的事,他顶风冒雨,披星戴月,所到之处无不顺利解决。他有比任何人高的效率,尽其所能,鞠躬尽瘁。我说我就是他的笔(他不会很多字),我就是他的计算机,等他老了我就是他的眼睛和腿,我那么想和他一起慢慢变老,那么想就这样朝朝暮暮。虽然此时的窗外是大雨瓢泼,但我依然能感受那些个目日夜夜。

撞车crash影评 篇3

——美国电影《CRASH》评论

迷幻的灯光,来往的车辆,模糊的身影,涌动的人潮,沉重的叹息——这是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的片头带给我们的迷幻和朦胧,一派喧嚣繁华却又寂寞疏离的俗世。在熙熙攘攘中,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人生轨迹擦肩而过,光影斑驳中,涌动的欲望、诱惑之下,是什么因子支撑起了偌大的社会之牢?是什么让人在自由的躯壳外忍受着藩篱和束缚?是什么在压迫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让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无可幸免?在美国这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理念、不同精神追求融合、碰撞的社会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现代人困境与希望并存,冲突与和谐共生的生存境况。

“CRASH”有人译成“撞车”,也有人译成“冲撞”,我想这是英文中的“双关”吧。“CRASH”在影片中首先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影片由撞车而始,也终于撞车,其中的故事也无一不与撞车相关,由撞车这个社会上的常见现象和微小因子作为切口,向我们展现了美国社会众生百态、现世纠葛的横断面。其次,“CRASH”也象征着社会上无处不在的矛盾冲突、生存斗争、情感纠葛,每个人都像是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中与现世相交。另外,“CRASH”亦是一种交叉,一种融合,是打破封锁、隔阂、孤独,跨越鸿沟和距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不断的冲撞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撞车》这部影片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结构,在开头与结尾相同的撞车一幕中间插入了由看起来完全陌生和毫不相关的人物构成的几个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事件和场景,从而一层层抽丝剥茧,将镜头深入了社会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探究人性深处的善与恶、挣扎与救赎,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其中“冲突——和解——新冲突”的循环式,更是将影片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使其含纳的意义不可穷尽,使其从单一的有始有终的故事当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无限延伸、衍变的真实的社会图景,与生活零距离融合共生,从而使观众的视界不再局促于纷繁复杂的故事场景,而是在环环相扣、层层嵌套、没有终结的巨大空间中思索人生,探寻出路。

一 矛盾冲突的层层展开

1.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封闭、恐惧、浮躁和信任危机

影片的一开始,黑人警察格莱姆便对着车窗外喧嚷的世界说:“在世间的任何地方,人与人的擦肩而过都会带来接触的感觉,唯有在洛杉矶,没有人触碰你,人与人总是隔着金属和玻璃„„我很怀念那种接触,我们撞在一起,从而找到某些感觉„„”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人和人之间相互防备、猜忌,各自封锁,彼此疏离,于是一种普遍的孤独心态占据了现代人的灵魂世界。检察官妻子在锁匠修锁的时候看见了他身上的刺青,便坚决认为这是一个黑帮中的危险人物,并且由于汽车被抢的怨气仍未消解,极力要求将锁重新换一遍,否则便会有遭劫的危险;波斯人因锁匠给了他换门的建议便怀疑他将从中获利,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这个善良的锁匠并且粗暴地称其为“cheater”,最终导致他的小店遭到了抢劫、以至倾家荡产;善良的、反对种族歧视的白人警察汉森因为黑人青年的笑和伸手掏信物的动作便被激怒,竖起了防备的铠甲,最终由于信任的缺失而导致了误杀的惨剧——就像博弈论中“囚徒困境”,两个囚徒只要都不承认罪行便可少受几年牢狱之灾,可是由于对对方的不信任和利己主义心态,最终使两个人得到了并非最优的结果。

另外,影片还涉及了现代社会中人类所面临的情感困惑和误解。面对爱情,警官格莱姆的墨西哥裔情人赤裸裸地质问:“为什么你总要跟别人保持距离?是因为害怕吗?”无论肉体多么靠近,心灵的鸿沟、隔阂都无法完全跨越,真正的理解和沟通都无法完全实现,现代人总是习惯防备和警戒,活在自我封闭的囚牢中,因而与信仰般的爱情越来越远。面对友情,检察官妻子在摔跤之后流着泪对丈夫说:“没有人来帮助我„„就连我认识了十年的卡罗也没有„„”而后真诚地拥抱了她曾经对其大动肝火的佣人,并视其为唯一的朋友。在当今社会,友情更多的变成了一种用来利用的廉价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现实利益关系之外,真诚、理解、宽容、友善该从哪里找寻?面对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我们欣慰地看到警官雷恩对其父亲的孝顺和照顾,也看到了锁匠对女儿的百般疼爱和倾心保护,但是误解依然无孔不入地存在着,黑人警察格莱姆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弟弟,并细心照料母亲的生活,忍受着意识不清的母亲无休无止的唠叨和埋怨,最终换来的却是母亲对他的误解和责怪,想要辩解却最终在距离面前保持沉默。而弟弟不顾家人感情的离家出走,也反映了现代青年在某些时候对亲情的漠视。

这不禁使我们思考:当人类逐渐摆脱了愚蠢和蒙昧的束缚,当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当经济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从单纯的生存进化为精神与物质共存的生活时,为什么人与人反而更多地互相猜忌、更加疏远和冷漠?为什么原本简单的信任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隐?为什么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却遭遇了更加沉重的情感危机?这是一个悖论,让我们陷入了精神的牢笼和困境,这也是《撞车》给我们的无尽思考。

2.种族歧视的后遗症

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硬伤,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人种、肤色、地域、环境、习俗的差异而带来的偏见和阻隔,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敏感的状态,使矛盾时时处处在积累,在酝酿,在爆发。

两个黑人混混正是生活在这样种族歧视已经被明文禁止却还是如潜流一般涌动的社会中,因而从心理上处于一种弱势、恐惧、不安和抵抗的状态,由于人的体面、尊严、权利已经不能得到保证,自我价值便也在不被承认的时候悄然沦落,自卑情绪让他们觉得社会上的其他人都将其视为异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扭曲,这也是两个黑人混混在过于敏感地看见检察官妻子的“恐惧”时,在内心长期积累的愤怒、反抗情绪的作用下,持枪抢了检察官夫妇的车的原因。检察官妻子在修锁事件中表现的极端不信任,也与锁匠丹尼的肤色不无干系。由于长期的社会影响,“野蛮”的黑人在他们的眼中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是导致社会秩序扭曲和混乱的根源之一。

而白人警察雷恩与黑人导演卡梅隆夫妇的矛盾冲突则是种族歧视长期积累的爆发。由于黑人莎妮可因为雷恩的侮辱拒绝了为其父亲申请更好的医疗救助的要求,雷恩在回去的路上把怒气发泄在一对黑人夫妇身上,肆意凌辱了黑人导演并猥亵了他的妻子,成功地利用暴力和职权,以随意践踏他人的尊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黑人导演选择了暂时的委曲求全、息事宁人,以保全自己和妻子的人身安全。在悲剧性的音乐背景中,在巨大的创伤和屈辱中,暂时的和平并未能掩盖暗涌的仇视和怨愤。这场冲突性事件为下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青年警察汉森不满雷恩的种族歧视偏见,两人暗地里的矛盾和争斗也就此展开;导演妻子对雷恩的性骚扰和倨傲的态度感到极端的仇视,并为丈夫在尊严受辱时苟且偷安而非挺身而出的行为感到可耻和伤心,夫妻之间的冷战也拉开了序幕;而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羞愤屈辱情绪的黑人导演心中的仇恨也在慢慢累积,为后来与白人警察冲突事件做了铺垫„„

卡梅隆在片场又因为演员的口音问题与白人发生了矛盾,内心时时受着歧视的痛苦与折磨,最终导致了他的爆发和反抗。在之后的冲突事件中,他固执地选择不低头,甚至把接受汉森的帮助视为尊严受辱,最后含着眼泪说了一句:“I didn’t ask for your help,did I?”这是弱势者在面对暴力而不得不屈服时捍卫尊严的最后一丝努力,表明自己未曾向他人乞求些什么,以获得心理上与白人平等的地位而非懦弱的受施者。这是怎样的压迫与屈辱!人性在种族歧视的挤压下,沉重地喘息着。

另外《撞车》不同于以往批判或揭露种族歧视的影片之处还在于它真实地刻画了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群体的心理状态。他们并非单纯地不满和反抗,同时也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跻身白人的上流阶层,摆脱肤色对其事业和人生的限制。比如导演卡梅隆,他对自己的肤色充满了无奈的憎恶,甚至为了对媒体隐藏他黑人的身份而忍气吞声,在不满和反抗种族歧视的同时也以一个白人的身份来伪装着自己,对黑皮肤的自己产生逃离和鄙夷的情绪,陷入了自我歧视的悲剧。影片中的另一个黑人警长迪克森无奈地承认:“一个黑人奋斗到我现在这样的一个职位有多难?尤其在这个充满种族主义的洛杉矶警察局,而且会很容易失去一切。”这其中深含着黑人对于上层社会的渴望和对自己已有社会地位的小心翼翼的维护,更有着充斥着焦虑和恐惧的不安全感。还有警察格莱姆,在电话中向母亲炫耀自己与白人的亲密关系,以能得到白人的青睐为荣,这岂不是又在制造着一种群体的自卑心态和对歧视的承认?岂不是表明了黑人作为与白人平等的社会群体自我价值的干涸和尊严感的沦丧?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人性深处对于自由平等的极度渴望和面对社会现实所不得不作出的妥协,表现了人面临生存困境时无可化解的矛盾心态。

种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时时上演着,于是冲撞无处不在„„

3.不同民族、出身导致的社会冲突

美国是典型的大熔炉社会,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的各国人——成功的,失意的,狡猾的,委屈的——都聚集在这里,展开各自的人生。

波斯裔的杂货店老板法哈德在买枪时被老板误认为是伊拉克人而与之发生的争吵;在其杂货铺被窃时又迁怒于墨西哥裔锁匠丹尼而发生的“枪杀”事件;黑人警察格莱姆与其拉丁裔情人之间的的身份困惑;亚裔妇女与墨西哥人在撞车事件中互不相让的口角和争斗;汽车收购站的老板对贩卖来的亚洲人生命的漠视和不屑;莎妮可在遭遇撞车后对对方“不会讲美国话就不要说话”的挑衅和威胁——这一切,都在上演着不同民族、出身带来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冲突。

对于不同民族和出身导致的矛盾冲突的描摹叙写,使得《撞车》摆脱了美国电影中黑白人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而向纵深方向拓展了其蕴涵的社会意义,展现了美国社会多元互涉、交叉融合的复杂现象,而一时的矛盾冲突也产生了不可遏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社会在不断的冲撞中滚滚地转动着车轮。

而《撞车》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其对人与人之间无可休止的争斗的刻画,更在于它指引人们去思考更深的东西——美国人自信与骄傲的优等民族心态是够伤害到了其他人种的民族尊严?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更多的相互依赖和融合的今天,应该用什么达到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和谐?美国所倡导的普世主义是否能够拯救全人类,实现其所谓的“人权至上”?美国一元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否和谐地解决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明的相互冲撞?在这个以经济地位划分优劣和等级的社会中,落后国家该怎样探寻民族的出路?这都是《撞车》留给我们的反思„„ 4.社会黑暗处的潜规则和功利主义

美国由于没有封建社会的束缚,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飞跃,民主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制度比较完善。然而在社会显规则的表层之下,依然有着种种潜规则在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深刻的作用和影响,贪婪心态和功利主义操纵了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的某些显性规则在某些时候成为一纸空文。

在白人检察官遭遇抢车事件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果深究这件事,便会被认为带有种族歧视的心理而失去黑人的选票,如果放任自流,任其逍遥法外,便又会引起守法公民的质疑和不满——于是他想用为黑人授奖的方式来挽救自己的政治前程;在康克林案件中,本来富于良知和正义、反对掩盖和不公警官格莱姆却最终为了升迁的机会、为了包庇自己屡次触犯法律的弟弟,而不得不与现实妥协,遵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社会潜规则,放弃了对自我良知和道德的坚守,扭曲了社会正义,造成了误解和冤屈;白人警察汉森在不满雷恩的种族观念要求自己单独出车时却得到了黑人上司如下的回答:“要么揭露事实的真相,放弃你和我两个人的前途,要么以自己尴尬的个人问题为由保全自身。”对于警官雷恩的种族歧视的过激行为,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为保全自身的前途视而不见;黑人莎妮可因为警官雷恩的一句污蔑性的言辞便拒绝为其父亲改善医疗条件,任老人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而置之不理,将医疗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上,敷衍塞责,打击报复,将个人意志凌驾于社会公平正义之上„„

这些也留给人们巨大的思索空间:物质的巨大诱惑是否将人们陷入了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困境?怎样使制度真正成为与人性相和谐而非相违背的社会规则?怎样抑制和避免个人权力与私欲的过度膨胀?„„

5.巨大的社会落差导致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猜忌和冲突

由于私有制社会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美国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着,在这个以经济实力而非政治地位划分社会阶层的时代,上层社会与底层小人物的隔阂与冲突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首先是两个黑人小混混与身份地位高贵的检察官夫妇的冲突。检察官妻子坦承自己看到这样的人会从内心生出恐惧,但是由于顾及优雅和尊重,并没有流露出来,可她的忍让遭遇的是指在头上的枪口。接着在修锁事件中表现出对她底层人物极端的蔑视和不信任,就连对待自己家里的佣人,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社会地位的悬殊使上层人物满足于颐指气使的优越感,因而小人物的情感和尊严就遭遇了无情的漠视。

小人物生存的悲哀与艰难集中体现在锁匠一家人的身上。他们本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以自我的劳动求得生存权利的人,本该享受到同其他人平等的待遇,但是却处处遭到歧视、怀疑、猜忌和不尊重,在这样一个暴力冲突和流血事件时有发生的社会中卑微地求生,甚至只能用躲避和逃离来保全家人。锁匠一家人相濡以沫,拥有着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情感,但却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格格不入,是被边缘化了的一类人,可是没有生存于最底层的小人物的支撑,社会的参天大厦又如何在其巅峰之时找到植根的土壤和稳固的地基?

“Everyone was born equal.”这是《独立宣言》石破天惊的宣誓,是美国人挣脱英国殖民者的枷锁以求得平等和自由的最强音。可是,这句话在当代却变成了上层人物编造的谎言。政治上的权利平等之外,我们是否还应探寻更深层的尊严、价值、情感的平等?社会中真实的接触和交往之外,我们是否还应寻找到另外一条沟通不同社会阶层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的心灵通道?表面上出于礼貌的尊重之外,我们是否还应致力于不同阶层真正的欣赏和敬畏而非敌对和蔑视?

6.文明时代对生命、人性、尊严的狂妄的漠视 我们身处文明的时代,我们摆脱了原始的野蛮,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人身上的兽性依然还在猖狂着,肆虐着。

首先,从社会上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与流血事件中,可以看到人对待生命的一种随意和漠视的心态。在康克林案件中,警官康克林在杀了人之后仍然可以若无其事地与警察交谈,自在地吸着烟,没有任何自责与悔恨的表现(虽然从后面的剧情来看,康克林警官杀人可能是在遭遇威胁时的自我防卫),波斯人法哈德在一时的冲动和愤怒之下将枪口对准了锁匠丹尼、黑人混混在开车途中发现一名韩国人被卡在车下只将其拉出并抛在路边了事、白人警察汉森在一个极其偶然的瞬间误杀黑人青年并抛尸潜逃的情节,不都暴露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缺位所造成的悲剧!

其次,由社会传统、民族冲突、个人偏见、功利主义、报复心理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敌对、斗争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尊重、感恩的缺失和对他人尊严与生存权利的狂妄蔑视。检察官妻子毫无顾忌地大肆污蔑锁匠丹尼,警察雷恩肆意践踏黑人导演夫妇的尊严,黑人莎妮可对患有前列腺炎的、正承受巨大痛苦的老人毫无同情心,韩国人公然走私人口以牟取巨大利益,这些都违背了人的基本的生存权利,抹杀了人性的光辉,让本来崇高的生命变得卑微而不堪一击。

在现代社会中,生命如何突破重重困境走向高贵和永恒?

7.人自身善与恶、良知与欲望、原罪与救赎的永恒斗争

《撞车》为我们呈现的并非单一主角的人生故事,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群像和众生百态,其中的每个人物都值得品读和玩味。

韩国妇女在撞车事件中拒绝理解和退让,蛮横泼辣,对待自己被车撞得面目全非的丈夫却百依百顺,温柔体贴;波斯人法哈德勤劳朴实,谨小慎微,却肆意羞辱提出忠告的锁匠丹尼并在破产之后被燃烧的怒火支配上演了“枪杀”事件,而最终又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检察官妻子浮躁自私,心胸狭隘,却在摔跤之后懂得了人情冷暖,真诚地拥抱了自己的佣人;白人警察雷恩肆意地凌辱了黑人导演夫妇,漠视他人的尊严,种族歧视观念严重,却深爱着自己的父亲,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而后来在黑人导演妻子遭遇生命危险的时候又冒死从火海中将她救出,体现了他身上的英雄主义光辉;警察汉森富于正义感,在后来导演卡梅隆与警官的冲突中把他解救出来,却在最后简单粗暴地误杀了格莱姆的弟弟,抛尸潜逃;黑人混混先前抱有对白人的仇视,无恶不作,却在一场撞车冲突中看见了白人友好和善的一面,最终选择了一种和解的姿态,并放走了韩国人贩卖来的一车亚洲人„„

《撞车》中,每个个体都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都在良知与欲望的永恒争斗中无奈挣扎,都无可避免地陷入罪恶和救赎的轮回循环中。欲望与罪恶让人们遭遇了生存困境,而希望和善的曙光又时时出现在地狱的黑暗中伸出拯救的手,于是人们在堕落之前又开始了向天堂的朝圣之旅„„

史铁生说:“人可以走向天堂,而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或许现代人正是在信仰的救赎中、在自我的超越和反省中、在自身二元的对立和纠葛中不断走向天堂,走向永恒存在却无可到达的精神之巅。

二 矛盾冲突的暂时和解

1.仇恨的消解和心灵的救赎

《撞车》给我们的是冷峻的视角和理智的思索,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反省,而同时又给人以光辉和希望。波斯人的复仇最终终止于锁匠的女儿伊丽莎白对父亲的“保护”,终止于仙女赠予的“防弹斗篷”——童真、善良和爱,最终使他得到了灵魂的忏悔和救赎,所以在影片的结尾,他对女儿说“She is my angel.”其实,这个女孩更象征着全人类的天使,象征着无限的冲突和争斗的背后,人内心深处对于爱的渴求,对于光明、善良、关怀的仰望,对于信任、理解、沟通的追寻。

这也给了我们一种启迪和思考:如何拯救深陷于现代社会泥潭的人类?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信任危机?或许唯有真诚和爱才能化解仇恨,才是人类走向和谐之塔的金钥匙。

2.人性与情感的复归

在冲突和对立之外,《撞车》也真实地反映了人和人相互关爱、尊重和理解,坦诚相待、彼此依赖的一面。

“那巨大的存在之消息,因分割而冲突,因冲突而防备,因防备而疏离,疏离而至孤独,孤独于是渴望着相互敞开——这便是爱之不断的根源。”(《病隙碎笔》)这是史铁生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实描述。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都需要在他人的参与中构建生存体系,都渴望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有人倾听和理解,都愿意伸出触角去感知世界感知他人,在相互碰撞与交融中打破永恒的孤独,于是爱——这种崇高的情感便由此而生,这也正是人类社会能够生生不息的源泉。

黑人混混安东尼在一开始由于感受到社会上无处不在的歧视与轻蔑,对白人怀有一种抗拒和不妥协的情绪,甚至拿白人下手寻衅作乱,可是在与黑人导演卡梅隆发生争执的情节中,看到了白人警察汉森真诚地帮助黑人的友好与和善,并在卡梅隆对他说了“You are embarrassing me, and you are embarrassing yourself.”之后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自卑和反抗情绪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混乱和堕落的深渊,便开始做出改变:不再对白人抱有偏见,乘坐公共汽车,放走了本来可以贩卖而赚取巨大利益的亚裔人,并给他们钱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复归的温暖与希望。

检察官妻子一开始脾气暴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蔑视他人,可是在经历了抢车事件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浮躁情绪无处不在,“I’m angry all the time, and I don’t know why.”向朋友抱怨,朋友无情而冷漠地挂断了她的电话;从楼梯上摔下来之后,没有朋友出现在她的病床前,只有家里的佣人,送她去了医院并给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终于从虚幻的友情之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境地,并学会用真诚对待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女佣。在这一瞬间的心灵敞开,使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仍然温热的情感,心与心之间割不断的维系。

黑人导演夫妇在经历了警察雷恩的猥亵事件后互相埋怨和不理解,拒绝沟通和交流,一直处于冷战的胶着状态。而在妻子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丈夫也通过警察汉森感觉到了人与人真诚地互相帮助的温暖之后,两人内心的坚冰终于融化,在丈夫接起电话时一句简单却神情的“I love you”中,两人的心又重新交融在一起,矛盾也在这时成为过去,画上句点。

导演在呈现孤独和冷漠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无处不在的温情和关怀。于是人生社会的天平中放上了等重的砝码,让我们保持理智和忧患却不致陷入绝望和无助。人性与情感的复归,成为影片中缓缓流淌的暖流,滋润着观者的心灵。

3.种族隔阂的穿越、种族间的交融与和谐

种族间的矛盾冲突并没有使美国社会陷入崩溃的绝地,是因为总有其他的一些力量在化解着仇视和敌意,超越了肤色和人种而看到心与心之间平等自由的渴望,比如正义感,比如同情心,比如奉献的精神,比如英雄主义的光辉。

青年警察汉森是种族歧视的深恶痛绝者,他在看到雷恩对于黑人导演夫妇的侮辱行为时感到深深的憎恨和愤怒,也在后来的冲突事件中拯救了卡梅隆,使其免受由于一时冲动和报复情绪丧失生命,同时这也感化了另外一名黑人混混安东尼;雷恩的父亲年轻时是普通的清洁工,赚了钱以后自己开了一家工厂,雇佣的工人全部都是黑人,并与他们同甘共苦,想凭借一己之力来改善黑人困苦的生活;雷恩在黑人导演妻子身陷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和她的辱骂义无反顾地将其从火海中救出,并向其表露了对于之前事件的忏悔心理——这些闪光的事迹,都让我们看到,在隔阂与误解之外,种族之间永远有着为人类的平等自由而奋斗的英雄。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所尽力争取的不是一个种族对于另一个种族的同化和征服,不是单一的一元存在,而是在对其他文明的尊重和敬畏的同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使社会上不同身份背景、不同文化理念、不同民族出身的人都能够和谐共生。

三 矛盾冲突的重新衍生

1.误杀事件带来的阵痛

影片结尾也就是开头警官格莱姆面对的凶案现场,是格莱姆的弟弟因为一个偶然的动作而遭致误杀的悲剧。在这个导演制造的连环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矛盾在这个基点上的重新衍生。

首先,青年警察汉森因为这一误杀事件将背负起或许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内心的谴责和巨大的苦痛。他原本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到头来却背负了杀人犯的罪名,内心将永远无法得到释放和解脱,人性将永远遭受压抑和扭曲,而这,也正深入了影片所探寻的真正隐秘所在。

其次,黑人警官格莱姆也由此而产生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可发泄的复仇情绪。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影片所涉及的故事情节之外,仍有新的仇恨、新的冲突在不断生成着,由此而扩展的社会真实图景,便无限延伸而不可触摸。

另外,格莱姆原本就意识不清的母亲遭受了丧子的打击,更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状态,甚至认为是格莱姆的自私自利亲手谋杀了他的弟弟,而由此产生对格莱姆的怨恨和误解,这又开始了新的信任危机和情感困惑的循环。

2.敞开与戒备

在影片的最后,检察官妻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存状态,看到了自身与世界的封闭与隔绝,并因此而真诚地向墨西哥裔女佣敞开心怀,以一个紧紧的拥抱向她倾诉了自己的依赖和感激之情。但是,当检察官回到家里,发现妻子的门是紧锁着的,她仍然无法完全抛开人与人之间的防备与警戒,仍然在用自己的双手构建着藩篱和屏障,虽然她曾为此而深感苦恼。

或许暂时的敞开与和解在某一时间存在,但是孤绝和闭锁仍然在阻隔着爱的旅途,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人们将在这条朝圣路上,不断前行„„

3.小人物生存的卑微、无奈与不安全感

影片结尾给了我们所讲一家人生活的特写——妻子和女儿在床上熟睡着,而锁匠一人在窗前默默凝视和沉思着。在波斯人的枪杀事件中,锁匠的女儿伊丽莎白因为巧合而躲过了这场悲剧,但是这就意味着仙女的斗篷会在这样一个暴力冲突不断的社会中给她永远的庇护和安全吗?锁匠深知这是不可能的,而他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无法给妻子和女儿以真正的安全和无处不在的保护,于是深深的无奈和恐惧依然包围着他、吞噬着他,小人物生存的悲哀依然在继续着„„

4.新社会成员的恐惧与求生的艰难

被撞的韩国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群新的成员——被贩卖来的亚裔人。在得到释放以后,这群人面对着涌动的人潮,面对着陌生的面孔和声音,面对着喧嚣繁华的都市,或是睁大了新奇的瞳孔,或是害怕地蜷缩在人流之外的角落当中,或是不安焦虑地乱窜着,时时处处在碰撞,在冲突,在新的文明中找寻或者失落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摆在他们面前的巨大鸿沟与隔阂该如何跨越?他们如何在异族他乡寻求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存?一切都是未知„„

撞车作文350字 篇4

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外婆家里吃午饭。

吃完午饭,外婆就叫我到房间里开空调。因为我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于是,外婆就让们开空调来降降温。我们就在空调房里待了一会儿,我又和外婆下了弹子棋。过了一会儿,爸爸说要回家了。爸爸说:“我先下去,把车里的空调开一下。”过了一会儿,我们也下去了。爸爸见我们下来了,于是,就上了车。我们也坐上了车。爸爸就从车位里把车子倒出来。爸爸自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很好。谁知道,就在爸爸倒车的时候,只听见“砰”的`一声。妈妈吓了一大跳,说道:“什么事呀?”爸爸说:“后面撞了一下,碰到墙了。”妈妈说:“慢慢倒,小心一点嘛!”爸爸说:“好的,知道了。”

撞车_初中记叙文 篇5

今天妈妈送我去上学。在路上,妈妈正好骑着车,这时一个骑自行车的叔叔正好迎面骑过来,两人来了个急刹车,当然,急刹车是常有的事,可是这位叔叔一点都不讲理地向我妈骂了一句:“你神经病啊!”我妈也有点儿气愤:“怎么张口就骂人!”我想:这人可真不讲理。我和妈妈继续往前骑。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位叔叔竟然回来又撞了我妈一下,这不是成心吗?那时,我和妈妈正在过马路,没被撞着就不错。他撞了后还道歉,明摆着是成心。

真是没见过这种人,太不讲理了。现在的社会,“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古人能懂得这个“礼”,行这个“礼”,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以礼待人吗?“让三分心平气静”,难道这位叔叔就不知道“让”这个字吗?如果他懂,并且理解很深,我想,就会避免很多麻烦。

在现在生活中,也有心胸狭窄的人。他们因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就跟别人闹得天翻地覆。做一个胸怀博大人,也是最有气度的人。难道这位叔叔不想做胸怀博大,以礼待人的人吗?不是的,不仅他想做,我们也想做,之所以他没做成,就是他心理没有“胸怀博大,以礼待人”这八个字。如果他心理有这八个字,那他就会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为了北京,也为了祖国,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胸怀博大,以礼待人”的.美德!这样,在奥运会上,外国人不仅会赏识我们,还会佩服我们。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去的是文明礼貌的种子,收获的必然是文明礼貌的甜果。

在瑞士撞车以后 篇6

上午9时许,我驾车去卢塞恩办事,它是瑞士中部的一个城市。从驻地驶出几分钟便上了高速公路,我心情舒畅地驾驶着MAZDA323L,并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公路两边美丽的异国风光。和英国、德国等国家一样,瑞士也是左侧行驶。据说这是因为右为上,应让给对方,左为下,则留给自己,以此表示谦让有礼。

当驾车行驶到岗尼德格大桥附近时,看到左前方高空蓝色提示路牌,我意识到该驶入普通公路了。我降低了车速,转过一个大弯,来到市区公路上。随之,又将时速提到90公里。

当车行驶到一个交叉路口时,正赶上绿灯即亮,我一踩油门,快速驶了过去。突然,我发现右边超车道上一辆黄色的又高又大、像是拉集装箱的货车快速跟上来,并挡住了我观察侧面来车的视线。这辆货车很快驶过,我万万没有料到,交叉方向一辆白色轿车也在快速驶来,一场横祸正向我逼近。

当我发现并骤然意识到应紧急刹车时,已来不及了。随着我“哎呀”一声短促而惊恐的呼叫,我的车径直向那辆横向驶来的车撞去。当时,我的脑子里只闪过一个念头“完了”,随即一片空白,绝望掩盖了恐惧。随着“嘭”的一声巨响,我的左侧车头撞在了那辆轿车的车身处,我只觉得头重重地撞在了挡风玻璃上,挡风玻璃顿时开了花,碎片刺破了我的前额。我感到一阵疼痛,继而似乎觉得有条虫子从头上慢慢地爬到脸上。我一摸前额,竟然满手是血,还闻到一股腥味。

我感到了异常的恐惧,僵僵地坐在座位上。

稍顷,我掏出手帕,擦擦脸上的血,用力压了压车门把手,车门竟然打开了。我吃力地抬起右腿,迈到了地下,又挪动左腿,终于站到了车门旁边。

我定了定神,这才看清,那辆车上坐着三位女士。开车的是位年纪稍大的女士,由于惊吓,她面如土色,混身颤抖不停。她的身边是位年轻的小姐。后面还坐着一位女士。

这时我看到,她们的车门凹陷,车体变形。我的车左侧车头撞瘪,车灯粉碎,车内淌了油。

我走近那辆车,和那位开车的女士面面相觑。

一会儿,我打破了沉默,轻声地问:“伤了没有?”那位开车的女士才如梦初醒,两只胳膊伏在方向盘上,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我突然发现她的左臂衬衫红了一片,慌忙中我把那块带血的手帕递给了她:“真对不起。”“不要紧的”,她摇头哽咽着说。

说也怪,平时在瑞士的大街上很难看到交通警察,但在我们的事故发生后几分钟,一辆面包警车就来了,真是兵从天降。

一位年轻的高个子警官走下来,向我们走来。他穿着短袖的自制服,深色的裤子,腰间挂着手枪,连同那醒目的警徽、肩章,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按照国内处理交通违章肇事的惯例,我准备乖乖地“就擒”,但心脏跳动的频率却不由自主地阵阵加快。

这位年轻的警官走到我面前,微笑地问了声“您好”,礼貌地同我握握手,并自我介绍他叫法比安。短短的两句话,立即减轻了我的恐惧与不安。

法比安警官看了看我和车,又走到那辆车前,向女士们问好,并看了看她们的车,随后,他返回警车,取来了药品和绷带,要为我包扎头部伤口。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发生了交通事故明明是我也有责任,而这位警官却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讲,反而热情友好地相待,继而马上为我包扎伤口。惊吓之后的感激使我热泪含在眼眶里。“谢谢您,请为那位女士包扎吧”,我动情地说,“我只是划破了头皮”。法比安警官走到女士车前,女士伸出胳膊,他用药品擦了又擦,随后十分迅速认真地包扎起来。看着他那熟练的动作,我的心里充满了敬意。

约七八分钟后,又有一辆警车、一辆消防车、一辆拖车开来了。从车身标记看,都是卢塞恩警察局的。

从几辆车上下来的警官都迅速地进入了各自的角色。他们在地面上立起了米黄色的木桩,把肇事区隔离开来,拉尺测量,记录画图。法比安警官则与我和那位女士谈话,填写事故调查表。

现场测量完后,警官们马上用拖车将两辆肇事车拉出了路面,停放到路边的草坪上。

肇事车拉出现场后,警官们竞和清扫人员一起动手打扫起肇事现场来,很快,路面又干干净净了。

法比安说:“根据现场调查,这次事故你们二人都有责任。女士在红灯即亮时快速抢开过去,属于明显违章,先生您虽然在主行道上行驶,但在市区普通路上车速过快以至躲闪不及。刚才我已通过计算机查询,你们二人的车辆均已保险,而且都是公司用车,因此我现在负责将你们的车送到保险公司修理。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那位女士马上表示“同意。”我原想争辩一下,但看到警官那诚恳的态度,女士那祈求的样子,也只好同意了,因为我毕竟也有责任。

法比安笑着问:“先拉谁的车?”

女士说:“这次事故我责任大些,这位先生已经很照顾了,先拉他的车吧!”

“Lady first(女士优先),”我忙说,“还是先拉她的车吧!”

“好,咱们就来个女士优先。”法比安警官笑着对我说,“请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

两辆车先后被送到了保险公司修理厂。我是坐着法比安的警车来到修理厂的。我那辆车是其他警官用拖车拉来的。在这点上,我比那位女士“优先”了,因为她是坐着拖车去的。法比安风趣地说:“外国朋友嘛,应该照顾。”

修配厂的经理看过我的车,又看了车辆保险单以及有关证件,让我又填写了一份表格,上面包括肇事地点、时间、我的住址、护照号码、电话、电子信箱等等,然后,又让法比安警官在上面签了名。这时,我才意识到法比安为什么要和我同来,他是想让我少跑一趟路。我不禁又一次感谢这位警官。

这时,我暗自庆幸,多亏办了车辆保险。

在国外生活开门几件事,买房、买车、办保险。没有车,寸步难行,连上街买菜都十分不便,更不用说上班和外出办事了。买了车又必须办保险。瑞士法律规定:汽车不办保险视为非法,如被警官查出要吊销执照,甚至送到法庭,尤其是公用车。

这时,修配厂经理风趣地指着一辆八成新的奥迪400型车对我说:“在我们修理期间,这辆车就归您了。不过,可不要再与小姐‘接吻’了。”

看着这辆显然比我的车高贵的奥迪车,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车撞了,我真的很惋惜;然而现场目睹的一切又令我十分感动。那位女士的宽容和理解。那些警官尽职尽责的服务,以及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修理厂执行理赔的迅速认真周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动人的事还没完。就在我刚刚接过奥迪车钥匙,去开车门时,突然一阵呕吐。法比安警官睁大眼睛,惊讶地看着。一会儿,他坚定地对修理厂老板说:“这台车先放在这儿,我必须送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我又坐上了法比安的警车。法比安按响了警笛,加大油门风驰电掣地向卢塞恩中心医院驶去。

我对法比安说:“我可能是过分紧张造成胃不适,慢慢会好。您工作这么忙,不要去了。”他却说:“不行,必须排除脑部损伤,这种情况我多次遇到过。”

由于在车上法比安警官已经用电话与医院进行了联系,所以警车一进医院门,医护人员马上迎了出来。我是躺在医院的手术车上被径直送往抢救中心的。

一进抢救中心,各种检查接踵而来。先是抽血化验,又是脑压检测,我还躺在床上拍完了胸片,并做了脑CT等。

不到30分钟,各种化验、检测全部完成,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医生在几位中年医生陪同下,来到我的床边。老医生详细看了检测结果及化验单,法比安警官又和他说了肇事情况,老医生为我做了检查,诊断为轻度脑震荡,需住院观察。

我住进了脑外科。

值得一提的是,我住院的全部手续都是法比安警官跑上跑下办的,当我躺在脑外科病床上,法比安办妥了住院手续进来时,我看到他的短袖警衫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浸透了。我的心里充满感激。

法比安若无其事地说:“你好好养病,住院不用交钱,因为你买了‘全险’,费用最后由保险公司结算。”

我看了看表,已是下午4时,法比安警官已经忙碌了一天,午饭还没吃。我忙对他说:“你回去吧,顺便给我的驻地挂个电话,太谢谢你了。”

“我要马上去保险公司”,法比安警官说,“不能超过申报时限的,明天我再来看你。”他风尘仆仆地走了。

跨文化心理学电影《撞车》观后感 篇7

从跨文化角度看美国种族偏见及冲突问题

——电影《撞车》观后感

经济学院常福强

通过《撞车》这部电影,我对美国又有了进一步更深的了解,知道了美国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甚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这部电影从小角度切入,反映了当代美国白人、黑人以及亚裔、拉丁美洲等新移民的文化冲突问题。

以前只知道在五六十年代马丁·路德金的时代,他为黑人解放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觉得从那以后种族歧视就很淡薄了,而且看到NBA球星有私人飞机等较高地位,错误的认为黑人地位已经和白人不会差很多,现在看来,简直是太天真了。

电影中的洛杉矶这座超级城市与实际中一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宗教和信仰。前半部分,导演让我们看到了任意宣泄不良情绪的连锁反应,后半部分又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巨大振幅与弹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迥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合体,风云际会,境遇逆转,善恶轮回。有时候,作恶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缘由,但这却不能成为他为恶的借口,因为,社会上的人看似孤立,实则彼此联系,哪怕一点小小的恶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但会伤及无辜的人,甚至也会最终报应到自己身上。善与恶仅仅是一念之差,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也许我们无法解决深刻的民族问题、阶级差异,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恐惧或愤怒泛滥之前,冷静几秒钟,尽量理智的做出正确选择。

首先,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轻的警察,前后反差太大了。起初,为了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看到搭档对异族的偏见及不当行为,不顾上司的反对,要求远离种族主义者,不与其为伍,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能积极保护异族的正当权益这是多么的无私,伟大,崇高呀!但是后来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一时冲动酿成终身大错。不管内心多么善良,遇到切身利益的事,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这件事肯定会在他的一生中留下阴影。

其次,年长的警察。看了好久才知道,他的种族主义是另有隐情,原来他是受父亲经历的影响才产生了对黑人有偏见的根源。再者,父亲的病痛,以及那个不通事理的黑人办事员进而激发了他的仇恨,所以在办案过程中发泄在一对黑人夫妇身上。后来,他的舍命相救真是让我心里一震,人之初、性本善哪,他是出

于职责之心,还是对前事的愧疚之心? 那个女人的命真大,人生真的有命运吗,说不定你最仇恨的人就是自己的贵人,谁知道呢。

第三,两个黑人小伙子,还是大学生,身份和我自己相同,所以感觉比较亲近。他们开始的想法、分析都很对,听得我都连连点头,可是越说越偏激,然后做出了违反自己人性的事。后来,一个遇到贵人,自己心理受到震撼,做出了善良的事,相信他会走向正道;另一个却死在他自己都认为是个好人的人的枪下,、让人特别惋惜···

第四,检查官夫妇。检察官为了选举,假装自己没有种族偏见,都是利益的驱动,而对于他的夫人,过着贵妇的生活,每天都无所事事,但是为什么她每天早上醒来就生气呢?因为心里存在太多怨恨,看谁都不顺眼,这有什么用呢,伤害的总是自己,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有,放宽心是最好的,把别人当做朋友,人家才会把你当成朋友。

最后,那个锁匠和波斯老板,一个是好爸爸、负责的人,一个是做事冲动、看什么是都不顺眼的人,他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多亏有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当丹尼尔被波斯裔商人用枪威胁,但是枪响之后,丹尼尔只有几岁大的女人挡住了子弹,当那声枪响让我心里一揪。时间仿佛凝固,女儿看着父亲依然露出了笑脸,所有人都惊呆了。枪里的子弹是空包弹,女孩没有死,所有人都哭了,这个场面极具震撼力还有那把带有讽刺意味的枪子弹,避免了一场惨祸。

总而言之,电影中的文化差异与现实中我国多民族现状有很大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我们的中央民族大学,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同学,文化、习俗和观念都有较大差异,各民族同学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另一方面,我们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有包容的胸怀,足以容下不同风俗习惯。

要避免跨文化冲突,除了培养跨文化理念之外,还应当培养我们的跨文化能力。我们的目光应该放眼全球,课程学习领域应该广泛,以提高自身对全球各种文化的理解,除了外语、历史、艺术、文学或他国宗教等课程的学习外,还应了解跨文化交际学和人类学等课程。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各领域的21世纪,种种迹象表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将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同,文化冲突体现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差异,比意识形态对立有着更深刻、更重要的内涵,它直接植根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故能更直接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影响。

远离“撞车”有妙招 篇8

人正我反2008年湖州市中考作文: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作文。这道题可写的方面很多,一些考生选择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中心论点,大谈知识如何重要,这当然是可以的,但由于观点和材料雷同,很难脱颖而出。有位考生从反面切入,写“无知的力量”。文章开头就从培根的话引出话题,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一连串的事实。最后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从而证明了自己的看法,读后令人信服。这位考生的一举成功完全得益于他的反向思维。再如资阳市中考作文要求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从正面谈读书的重要、如何勤奋读书等很正常,只是容易“撞车”。有一位考生反向思考,文章以“不在书橱里的书”——《红楼梦》的口吻给小主人写信,倾诉自己被小主人冷落后的心理活动,希望他能爱上文学名著。不要沉湎于武侠、言情一类的小说。这又是从反面立意的成功范例。当然,反向立意要注意立论有据。

人实我虚2008年阜新市中考作文: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学生见到这一作文题很容易从生活中取材,特别是围绕水资源的保护。这种实写的思路绝大多数考生都会想到,如果从虚写入手,也就是借助想像、联想来写又将如何呢?有位考生大胆想像现在已是2752年。我们都成了“灰种人”,一位博士花了40多年的时间研究出几百年前“黄种人”变成“灰种人”的原因出在水上,从而警醒现代人要注意保护环境。又如,宁波市中考作文要求以“沟通”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写人与人的沟通或许题材丰富多彩,但一般人的思维都离不开“人”。有位考生写了《沟通——人·上帝·自然》,他这样构思:对天空的了解,人与鸟儿见解不同;对大地的了解,人与兽见解不同;对大海的了解,人与鱼儿见解不同。人又去请教上帝,于是人与上帝进行了一组对话,最后归纳出人没有与自然很好地沟通,由此引发的哲理发人深省。像这种完全由考生虚构的故事情节一定新人耳目,评卷时决不会淹没在“大路货”的作文之中。

人热我冷2008年沧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给______的一封信”,考生纷纷给父母、老师、朋友……写信,有的考生则故意回避这些,给古人写信,效果颇佳。可见不扎堆是文章胜出的重要因素。再如金华市中考题“想起了______”。有位考生跳出一般人的思路,写《想起了霍金》,想到外国人去了,照样也很出彩。由此看来,如果避开最密集的选材区域,就容易显出个性和特色来。但要注意,选取的题材无论“冷”“热”,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不能为引人眼球故意另辟蹊径。

人有我变 2008年鞍山市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由材料联想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说明要辩证地看问题。有位考生想到自己的牙痛经历,但想到别人也许同样会写牙痛的经历,他就变换人称,将牙拟人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先叙说自己“造反”“叛乱”的种种危害,继而又反过来叙说自己的“好”,这比采取第三人称来写更具亲和力,更容易抒发感情。南京一位考生面对“邻里之间”为话题的作文时,他变换视角,通过楼梯的“眼睛”来写邻里之间发生的事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就不落俗套,有了新意。此外还有变换文体、变换形式等方式,就不一一举例了。

撞车的日记 篇9

意外剐蹭,窝囊了结

白露和张平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结婚5年,张平从公司的部门经理升为华北销售总监,年薪近百万。女儿的出生更是让夫妻俩的日子锦上添花,二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张平在外打拼,白露辞去工作专心照顾女儿。几年来,一家人生活得很美满。

白露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美容院,老板叫赵芳。白露去过一次后,觉得赵芳为人亲切,便办了张会员卡。这一天,白露驱车前往美容院,停车时,驾驶技术一般的她一不留神,车子失控,蹭了旁边一辆宝马车。宝马车的报警声响起,正在做美容的车主刘橙橙赶紧跑出来。

刘橙橙20岁出头,人长得也漂亮,是美容院的钻石客户,出了名的难伺候。她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车,然后抬头看到白露,眼神忽然一愣。不等刘橙橙开口,白露忙上前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倒车没倒好……”

白露说话期间,刘橙橙的表情变了好几回,然后很不客气地大声嚷道:“你瞎啊!这么一破车非得往我边上凑。”白露对她的无礼很吃惊,但自知理亏,还是耐住性子道歉。老板赵芳闻声出来劝解,谁知刘橙橙得理不饶人,口气嚣张,直接开出两万元的赔偿条件,并扬言:“不给钱咱就耗着!姑娘我有大把的青春,不像有的人人老珠黄!”

这番刺耳的话把白露气得直哆嗦,一码事归一码事,怎么能这样攻击别人?车是丈夫买的,碰上这样的主儿,还是请丈夫拿主意比较稳妥。想到这儿,白露立马打电话给张平。听了老婆的遭遇,张平急了:“你等着,我马上过去!我倒要看看哪里冒出的没教养的野丫头!”

不大一会儿张平和助理就赶到了。本是为老婆打抱不平的张平,看到刘橙橙后却是一愣,脚步也慢了下来。刘橙橙看他时,也是一副挑衅的样子。张平略加思索后,沉着脸对刘橙橙说:“你想怎样,跟我说吧!”刘橙橙哼了一声,说:“两万了事,我也不想多事。”张平叫来助理交代了几句,然后搂着白露安抚:“钱可以再赚,事不要闹大。”最后,刘橙橙拿着两万块钱,心满意足地驱车离开。

打电话打出的奸情

这两万块钱赔得冤枉,回家后白露越想越窝火,于是给赵芳打电话,从美容院的客户资料里要到了刘橙橙的电话号码。白露决定给刘橙橙打个电话,跟她理论理论。正要拨电话时,她忽然想起刘橙橙脾气这么暴躁,要是被她知道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还不定怎么骚扰自己,不如用丈夫的手机打,有事也好对付。于是,她拿起张平的手机拨通了刘橙橙的号码。没想到刚输入号码,张平手机里居然显示出“橙橙”两个字。白露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正有些不知所措,电话已经接通。对方开口便说:“喂,亲爱的……”手机那头传来刘橙橙娇滴滴的声音,与之前判若两人。

原来,刘橙橙和张平早就认识,而且两个人是情人关系。张平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差,认识了空姐刘橙橙。两人多次接触之后渐生好感,张平告诉刘橙橙他有妻子,而且家庭稳定不会离婚。刘橙橙却表示不介意,为了真爱,她甘愿做张平的“地下情人”。其实,年轻气盛的她私底下盘算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迟早能俘获张平。

白露回想起丈夫白天反常的举动和刘橙橙得意的表情,特别是她那句刺耳的话,顿时明白丈夫和刘橙橙关系暧昧。她忍住怒气挂了电话,平静了一会儿后发了条短信给刘橙橙:“现在不方便,回头联络。”马上,她收到了这样的回复:“老公,今天表现不错,回头奖励你,亲一个!”看过短信,白露羞愤交加,强忍住冲动清除了电话和短信记录。

第二天,白露又来到美容院,并假装无意和赵芳聊天。从赵芳口中,白露了解到:刘橙橙多次向美容院里的姑娘炫耀,说自己的男友“老张”对她出手阔绰,连她开的宝马也是“老张”送的……白露料定刘橙橙口中的“老张”就是自己的丈夫张平,她决定跟踪张平查出真相。

“砸”出两场官司

当天晚上,白露跟踪张平来到了某宾馆,果然在宾馆前看到了刘橙橙的车。白露假称自己是来谈生意的,报上了张刘二人的姓名,套得了房间号。白露上去敲门,张平和刘橙橙通过门镜看到她后很意外也很慌张。刘橙橙说:“叫你跟她离婚你就是不听,这回母老虎都找上门了,你让我出去跟她拼了!”“我都说了我不会离婚,你在这儿闹什么闹!”伴着两个人的推搡声,只听见张平说:“我求求你,你就别添乱了……”门外的白露听了,气得咬牙切齿,狠命砸门:“你们两个狗男女给我出来!”砸门声惊动了其他房间的房客,大家纷纷探出头来看热闹。不一会儿,宾馆的保安赶来了,在保安的干涉下,白露只得离开。

被真相刺痛的白露下了楼,站在宾馆门口,泪水终于止不住地掉下来。视线模糊中,她又看见了刘橙橙的那辆宝马车,一时间,刘橙橙嘲讽的话语和表情仿佛就在眼前。白露实在无法忍受,从附近的工地上捡来一根钢条,对着宝马车又敲又砸……

发现宝马车被砸,张平和刘橙橙也赶紧出来。看见满脸泪痕的白露,张平十分内疚,抱住妻子任她打骂也不作声。刘橙橙看到爱车的惨状,又看到张平对白露的爱护,难抑悲愤,掏出手机拨打了110。听到刘橙橙打电话报案,张平气急败坏地吼道:“你吃的用的都是我给的,这辆车也是我买的,你有什么资格报警!”刘橙橙哭道:“这都是你欠我的!”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张平脸上挂不住了,打了刘橙橙一巴掌:“再胡闹有你好看!”刘橙橙捂着脸,绝望地说:“姓张的,算你狠!咱们走着瞧!”说完扭头就走。

很快,警方以“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拘捕了白露。白露被抓后,这件事也在张、白两家传开了。张平和白露的家人纷纷对张平进行了斥责。张平对自己的出轨行为感到后悔,尤其是看到看守所里憔悴的妻子,更是愧疚不安。白露眼见着昔日神采奕奕的丈夫颓丧了许多,为了自己东奔西走,眼里布满红血丝,真是又恨又疼。最终,在家人的劝说和张平的一再道歉后,白露决定给张平一次机会,积极配合律师准备抗辩。

在此期间,张平向律师和妻子提供了一个信息:“刘橙橙的车是我买的,应该算我的财产,我的财产也就是白露的财产,所以说白露其实是砸了自己的车。”得知情况后,法院立刻派人调查。刘橙橙说,车子虽然是张平掏钱买的,但车主是她,车子应当属于她的财产。

余婧律师答疑

这部宝马车应当归谁所有?

我国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判断一辆机动车属何人所有,不看是谁出的钱,只看登记在谁的名下。现有证据表明,该车车主是刘橙橙,因此被砸的宝马车属于刘橙橙所有,张平所说的“白露砸的是自己的车”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刘橙橙的宝马车价值86万,属于较大数额,法院由此认定白露故意毁坏财物罪罪名成立。鉴于她认罪态度较好,判处她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接到判决后的白露和张平都有些恼火,难道这86万购车款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儿?律师说,张平给刘橙橙买车的86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且他是在白露不知情的情况下赠予刘橙橙,属于无效赠予,白露可以依法追回。于是,白露以刘橙橙“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为由,将刘橙橙告上法庭,要求她返還86万元购车款。

张平赠送宝马车的行为是否有效

首先,白露与张平是夫妻,86万元购车款属于他们的共同财产,张平擅自将86万元赠予刘橙橙,侵犯了白露的共同所有权。其次,刘橙橙作为“地下情人”,在明知原配不可能同意张平赠予的情况下,仍然接受赠予,明显不是善意。因此,白露有权要求刘橙橙返还86万元。

最终,法院支持了白露的诉讼请求,判决刘橙橙返还白露86万元。

此刻,财产官司尘埃落定,但对张平和白露来说,情感裂痕的修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上一篇:如何书写一份优秀的简历下一篇:从数表中找规律教案 小学奥数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