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要素论文(通用9篇)
形成要素论文 篇1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历来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个难题, 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过程中, 常会遇到生活体验有限、空间识别力低、空间形象感知力差的学生。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唯有把握好这一规律, 将之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才能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识图能力
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的拓展变化, 对学生来讲都是难点。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好, 在头脑中就难以形成准确、直观的几何形象, 而在立体几何的概念、性质、定理的教学中, 教师常需要大量的基本图形或基本例子, 来展示立体几何的概念或定理的内涵。所以, 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即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 弄清楚其中的基本量和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 再借助基本图形来认识复杂图形的空间形状、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具体做法可以用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 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模型, 如空间四边形、正三棱锥、正方体、正六棱柱等特殊模型, 这样学生可通过眼看、手摸、脑想, 直观地看清楚各种“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它们所成的角和距离, 在头脑中获得一个清晰、直观、准确的印象。这样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制作, 化抽象为直观, 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为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绘图能力
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 为了研究的需要, 我们常把空间图形画在纸上或白板上, 由于纸和白板可以看作是平面, 于是就要练好空间图形直观图的画法。画直观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立体几何中有关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会、掌握绘制直观图的一般方法, 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绘图能力。例如, 练习画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几个部分的各种图形;练习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 先说明其位置关系:在面内、相交、平行, 再让学生用适当的直观图将这些位置关系画出来。在训练画图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会画直观图, 还应要求画出的直观图要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画两条异面直线的图形时, 要他们来判断哪些直观图最具有立体感。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慢慢增强。特别是当想象不全图形样子的时候, 更要准确地画出其直观图, 能从直观图中找出各个元素在空间的实际位置, 以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另外, 借助图形的推理论证,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解题习惯也很重要。实践证明, 教师精准的图形以及精湛的作图艺术, 能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喜爱, 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 则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好立体几何的本质特征。所以, 几何图形的视觉化、形象化, 不仅有助于促进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有助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所以我们常把几何的形象化、直观化, 看作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它在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转化能力
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立体几何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突出, 它也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三个转化: (1) 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化。因为定理和性质都是以文字形式给出的, 证明之前必须先把它们转化为图形语言, 再转化为符号语言, 这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本功。 (2)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互相转化。要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往往需先转化为平面问题, 要注意积累转化的手段, 如通过展开、截面、翻转、射影、分解、组合的手段, 将空间中分散的条件转化到同一平面上来。 (3) “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在立体几何问题的证明中, “线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线垂直”, “面面垂直”通常转化为“线面垂直”, “二面角”和“线面角”通常转化为“线线角”, 而“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通常转化为“点面距离”。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果在立体几何教学中, 能注重以上三要素的培养和训练, 则会使学生对立体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有效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这也正是新课标立体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
形成要素论文 篇2
一、编制外用工现状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占全部人员(指所有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员,包括编制内人员)的比例均大于60-70% ,甚至更高。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保卫、餐饮等后勤岗位或文员、实验室等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编制外用工人员有效补充了编内人员的严重不足,较好地解决了事业单位诸多岗位的人员紧缺问题,促使编内人员有压力,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外用工人员虽然工资待遇与在编人员比相差许多,但仍然兢兢业业,在工作作风、工作热情、工作要求方面甚至高于编制内人员,无形中对在编人员起到了鞭策作用。因此,在各单位编制不足情况下,编制外用工人员已成为事业单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尽管编制外用工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在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编制外用工存在的问题及用工上的法律风险
1.使用和辞退人员随意性大,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等,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1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依法辞退劳动者分为即时通知解除、预告通知解除和经济性裁员,每种辞退方式均需遵循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需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如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 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预告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等。《劳动合同法》第42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如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等,不论哪种辞退方式,用人单位均需承担举证责任。《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本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编制外用工或辞退将会使事业单位面临更大的法律风险和更大的经济惩罚。
2.用工主体混乱,责任不清,单位须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2条第2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因此事业单位合法的用工主体是其法人,但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有用工权限的单位违纪用工、无用工权限的处或科室等内部机构私自用工”现象,造成非法人为实际用人主体,但单位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案。第93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
形成要素论文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的要素和建设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加深对区域品牌的认识。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要素
引言: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和发展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联合性质的品牌效应,这种区域品牌的构建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成就也有,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竞争机制的不合理、服务环境不健全、技术创新缺乏动力等问题,对区域品牌的构建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应对。
一、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区域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发展往往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一般而言,区域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包括政府行为、行业协会行为等。从政府来讲,在区域品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不能做好中介工作,在政策上,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区域品牌发展和建设进行约束和维护,从而对区域品牌的发展造成阻塞。另外,行业协会的功能也没能完全实现,主要包括:一缺乏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二没能有效地将行业协会与企业连接起来,给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三是行业协会不具有民事主体,无法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和管理不能做到行之有效。
(二)区域品牌竞争机制不健全
产业集群通常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所组成的,因企业的规模有限和企业所有者的素质不均,以至于集群内部区域品牌的合作与发展存在着不良的竞争关系。通常而言,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靠亲密关系、血缘关系、地域关系这三种作为其纽带的,而在实际的竞争当中,受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张、经营范围拓展的影响,这三种联系已经不足以保证竞争合作关系和谐与节制了。另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使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产业集群区域的不断发展中,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地域性已经融入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当中,甚至成为了一种无形资产。而一些企业不重视这种地域性的品牌效应,盲目的恶性竞争,导致该地域品牌的价值受到损害。
(三)不完善区域品牌管理体制
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区域品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创建、維护和评估等领域。我们都知道公共物品本身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是在实际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也就是,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不良竞争会导致品牌管理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频频出现等,对于品牌的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要素
(一)竞争与合作机制
竞争与合作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内部因素。所谓的竞争是指在集群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角逐的过程。竞争在产业集群当中是十分普遍的,也是一种必然,适度的竞争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促进的作用,但是要做好尺度的把握,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无意义的损耗。竞争在集群经济当中不是单独存在的,伴随而来的还有企业间的合作,其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只有在合理有序的竞争和合作的机制下,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保持足够的活力,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二)市场服务环境
市场服务环境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其主要是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服务体系。通常来讲,这种服务环境是由政府和行业协会所牵头、提供的。其主要的职能是为集群内企业的经营和创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其综合水平和素质得到提升。行业协会是一种介于企业与政府间的为企业提供咨询、监督、协调、自律等服务的一种社会团体,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市场技术环境
技术和创新决定着一个产业或者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创新的环境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的,通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联,通过对其科研创新力量实现制度上和技术上的提升。对于集群内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其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一)优化人才开发模式,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竞争力强弱与否,人才是关键。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提升、品牌效应的扩大,区域品牌的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越来越多。在实践当中,应当根据区域品牌的结构和类型,予以相应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从而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提供专业性人才储备。
在人才的任用上,当更新理念,优化观念,把重视人才当作每一个企业所必须遵守的信条,改革人力资源任用机制,创新体制。从制度上、从骨子里将以人为本的人才任用理念贯彻下来,从而为人才的汇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对人才的重视外,还应当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在人才的提拔和待遇上,做到公平公正。另外,应当做好科研教育机构的建设工作。政府应当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对于当地大学、科研机构等人才和科研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在竞争机制上,要为企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避免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于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害,倡导适度的竞争机制。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品牌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是具有反作用的这种经济规律,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企业永葆生机。政府应发挥其权威性的作用,根据当地区域品牌的发展机构和发展阶段,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和约束,使其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做到合法合规,保证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区域品牌的生机和活力得以保障,以促进其发展与繁荣。
(三)完善区域品牌管理体制
在区域品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发挥引导和带头的作用,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首先,应当重视对区域品牌的指导和干预。通过政策的制定和专业的指导服务,对区域品牌的管理提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的保障,推动区域品牌的构建和发展。
其次,政府应当做好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区域内企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有力的集体效应。另外,通过对区域内企业的引导和调动,能够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使得区域品牌发展更具动力和活力。通过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和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实现资源和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多赢的局面。在资源的配置上,主要做好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调配。物质资源包括矿产、土地等;还应当做好人才资源的整合,利用当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充分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结语: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主要包含竞争和合作、服务环境和技术环境这三大要素,在这三大要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区域品牌的建设不断的发展壮大,然而,当这三大要素出现缺失或者失灵时,则会导致竞争过度、区域保护、技术停滞不前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及其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区域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人才制度建设上、管理制度的构建上、竞争环境的维护上下大功夫,使得区域品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勾丽.产业集群背景下企业关键资源、战略能力与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J].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0(1).
[2]郭忠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吉林大学,2012(2).
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要素 篇4
一、什么是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 是指我国15-17世纪的主要家具样式。主要原料为木材, 经先进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 在结构、造型、装饰、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具有同样的时代风貌。它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高峰, 为后世家具的制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二、 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
(一) 精美简约
明式家具在设计中追求简约而精致的艺术效果。它把各种家具造型元素, 如点、线、面、体等, 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及巧妙地运用。在装饰上注重精简的艺术品位。家具自身的结构部件都纯朴自然, 落落大方。饰件的做工都非常精美, 尽量使用最少的装饰饰件来达到最好的装饰效果。
(二) 清新雅致
明式家具崇尚秀雅、自然的设计理念。在选材和加工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主要选用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质木材, 这些木材具有天然的纹理。在加工过程中, 注意保留、展现木材的天然纹理, 以突出自然美。比如在搭配色泽时, 不对天然纹理加以任何掩饰, 所用饰品也简约精致, 从而形成了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
(三) 实用耐用
家具作为一种生活用品, 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明式家具非常实用, 其齐全的品类、齐备的功能, 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 明式家具注重人体结构和家具造型的结合, 比如, 明式圈椅S形背板的设计就是与人体脊柱的形状相类似, 使人在向后靠的同时, 身体与椅背完美结合, 融为一体, 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同时, 榫卯构造技术的创造发明, 使得明式家具不仅实用, 而用更加耐用。运用榫卯结构制作出的明式家具, 因为没有钉子, 造型美观, 而且把木材自身的材质与张力进行结合, 加以充分利用, 使得明式家具不会散架, 不会腐烂, 非常牢固, 经久耐用。
三、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素
(一) 选材独特
明式家具选用木材非常讲究, 主要以黄花梨木、紫檀木等硬木为主。黄花梨木是制作明式家具所选用的最普遍的木材。黄花梨木的特点是:颜色呈淡黄色或红褐色, 木体不仅有淡淡的香味, 还有鲜亮的色泽和清晰美丽的纹理, 质地坚硬, 性能稳定, 无论是制作大型的家具, 还是加工家具中使用的较小构件, 都非常结实牢固。紫檀木质地细密, 在常见的制作家具的木材中, 紫檀木分量是最重的, 这使得用紫檀木制作出的家具, 更加坚硬而且更容易保存, 传世的明式家具中有很多是由紫檀木制作而成的。
(二) 工艺考究
明式家具之所以能够在家具界中享有盛誉, 与它精细考究的工艺是分不开的。明代匠人在家具制作工艺上的创举是“不用钉子少用胶, 采用榫卯结构”。明式家具的榫卯构造技术是十分高超的, 按照家具使用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结构, 榫卯可以分为很多样式。如格肩榫、粽角榫、抱肩榫、夹头榫等。使用起来十分牢固, 外观简洁美观。
(三) 造型雅致
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中十分注重运用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的搭配, 以及材质与色彩的合理运用。
家具中最小的造型元素是“点”, 有圆点、方点、实心点、镂空点、有规则的点、无规则的点等多种样式, 点也可以表现为各种图案, 样式丰富, 不拘一格。这些或实或虚的点, 使得单调的本板变得丰富, 而且具有装饰图案的功能, 增加了椅子的整体美感。“线”主要分为水平线、竖直线、斜线和曲线, 水平线和垂直线主要用来形成家具的大体轮廓, 斜线往往出现在面与面的接合处, 曲线主要表现在家具的结构构件和装饰构件上。“面”充分体现了家具在人们生活起居中的使用功能性, 如明式椅的椅面造型主要为方形, 这样的椅面宽大舒适, 人坐在上面不会感到丝毫的不适感。明式家具的“体”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对对称、比例、尺度、构造等造型元素的运用, 从而形成了明式家具清新雅致的整体造型。
(四) 装饰洗练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 主要包括部件装饰、线脚装饰、雕刻装饰和饰件装饰四种。
部件装饰, 就是利用榫卯构造将家具不同部位的构件连接在一起, 明式家具中巧妙的部件连接, 能使家具产生美感, 其中部件本身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线脚装饰就是利用不同形式的线脚, 对家具进行的装饰。线脚本身具有的一定的造型, 这些造型能使家具显得更加优美与柔和。雕刻装饰就是运用雕刻图案进行装饰的技艺。主要包括阴刻、浮雕、透雕、浮雕透雕结合、圆雕五种方式。雕刻图案也是题材丰富, 动物图案如花鸟鱼虫, 人物图案的行走坐卧, 还有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 及吉祥文字。饰件装饰是指运用各种饰物如金属、玉石等安装或镶嵌到家具上, 起到装饰作用的技艺, 其中以金属饰件装饰最为常见。如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的合页, 安在家具上, 装饰效果非常好。
明式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 明式家具以其精美简约、清新雅致、实用耐用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为中国展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它是明代匠师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的完美体现, 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家具设计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摘要:明式家具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具有精美简约、清新雅致、实用耐用的艺术风格, 而形成这些风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选材独特、工艺考究、造型雅致、装饰洗练等。
浅谈城市广场的形成及设计要素 篇5
一、城市广场概念
我们不难发现在全国各地都大兴广场设计, 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几个典型的城市广场设计。拿破仑也曾经说过:“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客厅”。根据城市性质的不同城市也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的地标性广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的解释, 就是“面积广大的地方, 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精神魅力的集中体现, 它象征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张扬。同时, 广场是城市居民集会、娱乐、休闲的场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广场存在价值越来越得到了体现。
二、城市广场形成
广场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特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 行为需求
首先是人们的浏览行为, 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来感受城市广场的各要素, 来满足人们亲和自然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休闲行为, 如散步、交谈、闲坐以及种种目的性较弱的行为, 来满足人们的交流愿望;再次是娱乐行为,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使此类行为日益的频繁, 娱乐行为能满足个人与群体交流的心理需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需求才使得人们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确定广场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如在广场中设置座椅、小品、喷泉等设施, 并对这些设施做艺术化的处理, 使实用与艺术审美相结合, 从而为人们创造沟通、交流的舒适空间, 满足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2. 生活需要
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 而广场又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而进行广场设置。如安全设施 (人形道、地下通道、护栏等) ;便利设施 (邮筒、座椅等) ;舒适设施 (街道绿化、花坛、水池等) ;服务性设施……这些设施不仅具有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功能, 而且具有满足人们精神和情感需求的装饰性和意向性特征。因此, 广场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反映。
3. 树立广场艺术观念的需要
广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单纯的艺术样式, 不是仅仅通过设计师就可以单独完成的, 它需要人们的参与而产生一种互动的效果来完成整个作品。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指人的观察和介入, 客体是指客观存在的, 如桥梁、路灯、电话亭等, 都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它们是否算作广场中的艺术作品, 那就要看主体从哪个角度对它进行审度和限定了。因此, 作为自然的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看待周边的环境, 来看待设置其中的艺术品, 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样, 也可以把这个课题放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随着城市面貌的改观, 广场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 但是有些现象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 广场中出现的造型毫无区域个性可言:在广场中放置一些不锈钢雕塑设计且泛滥成灾。这些“作品”违背了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缺乏区域文化特点, 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不但没有满足人们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反而引起了人们视觉的污染和城市的混乱, 以及人们心理、情绪的紧张。因此, 加强人们的人文教育和公共环境意识教育就显得很重要。
三、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1. 广场功能多元化的趋势
广场是一个特定的环境, 公共性强, 人流量大, 拥有大量的信息, 它具备目的性和非目的性两种功能, 尽管广场的交往活动具有短暂性、有限介入性的特征, 但是这类交往活动因面对面的真实性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它是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城市其他地段无法代替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所以, 广场的建设, 既要考虑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休憩活动, 满足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要求, 又要重视现代广场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体现多元化功能的发展趋势。功能单一的政治性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而以文化、休闲为主其他功能为辅的多功能市民广场则取而代之。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在广场内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生活, 广场也因此变成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位于杭州吴山北麓的吴山广场, 就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广场。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在广场正面手书“吴山天风”四个大字, 驻足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成为广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布局上, 吴山广场增加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色彩。对喷泉、走廊、休息椅进行了整修和改进, 并使用“灯光、小品、流水、小憩”等手法, 把吴山的花卉市场与广场绿化景观、花卉市场有机结合, 形成了“动静结合、商艺结合、赏购结合、休娱结合”的风格, 集艺术性、休闲性、文化性、娱乐性和商贸旅游为一体多元化功能的特色区域。
2. 广场的主题
广场作为城市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 它总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因此, 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 北京天安门广场作为首都城市空间的中心, 在公众意向中已经构成一种神圣的领域, 它的领域并非是休闲的活动场所, 而是定位于“目的性”非常强的政治性活动场所。而河北省最大的广场—保定军校广场, 则是以历史背景为依托, 结合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手法, 为游人创造一种平和而深厚的历史感, 使人们在闲暇中获得知识, 了解城市的过去。设计这类广场时要结合地形和园林绿化处理, 主体纪念物突出, 能较好的开展纪念活动, 可以布置雕塑、喷水、碑记等环境设施。
3. 复合型、立体化发展广场形态
早期的广场, 由于当时城市规模比较小, 入口并不多, 人以
关于版画技法与情感表达的思考
周斌 (银川市文联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版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成为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成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具体的版画技法与情感的表达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 艺术家对于技法与情感关系的准确把握, 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探讨的话题。本论文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对创作版画的情感以及技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对版画技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版画技法是画家情感表达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的表达是版画作品的灵魂所在, 并对这种背景下如何结合版画技法与情感提出了自己建议,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版画;技法, 情感
一、版画技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
1.创作版画的情感
在广义方面而言, 所有文学艺术均为情感艺术, 不具备情感自然无法产生艺术效果。从艺术创作还有艺术欣赏过程内, 情感一直为能够产生关键影响的心理要素。通常提到的情感, 主要表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心理形式, 能够清楚展示人根据各种情况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 情感为人对客观现实的非常突出的展示形式, 为突出的心理反映形式。苏珊朗格从《情感与形式》内明确指出, 艺术品在基础层次而言为展示情感的途径。艺术品能够展示的往往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版画是精神产品, 所以精神内涵为非常关键的性质, 不具备精神内涵仅仅拥有高超技巧的版画无法将其叫做艺术作品。从版画制作环节之内, 情感一直为非常关键的元素, 为创作者开展创作的关键基础, 情感为艺术的生命, 不具备情感, 则无法产生想象, 则无法产生艺术创造。毕加索为版画领域内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最典型的为《斗牛》系列, 从此系列作品之内, 毕加索没有借助明显的技法, 同时没有借助明显的效果, 不过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成为版画史中的经典, 主要因为作品内能够成功展示毕加索对祖国无比的热爱。
版画为间接性绘画, “间接性”为非常关键的性质, 此类性
步行为主, 四周的建筑并不高, 所以广场多见建于平地, 由建筑围成简单的空旷场所。平面型广场较为多见,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人民广场、太原“五一”广场都属于平面型的。然而,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流、交通、建筑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广场已经在向复合型、空间型发展。由于城市空间和道路系统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立体化的广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的立体化广场就是指上升和下沉式的广场。上升式可以很好地实现人车分流。深圳欢乐谷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上升式广场。下沉式广场不仅能解决不同交通的分流问题更容易建造一个安静、安全、围合有致且具备较强的归属感的空间。佛山的城门头广场就是将喧嚣嘈杂的、交通繁忙的五条街道交叉口改造为人车分流、舒适优雅、井然有序的下沉式广场。
4. 广场尺度
尺度是人们进行各种测量的标准, 广场的尺度重点是相对性, 也就是广场与周边围合体的尺度匹配关系, 与人的行为活动和视觉观赏的适度协调关系, 所以在环境中形成了物体尺度与人体尺度。由于广场的形式变化万千, 不尽规则, 所以很难精确的质推动版画情感无法从画面中进行充分的展示, 一定要借助画稿相应的刻与印处理, 借助“版”此媒介物来有效展示。在创作过程中借助创作者科学合理的艺术处理, 推动情感不断沉淀还有物化, 推动创作者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结合, 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2.创作版画的技巧
通常提到的技巧, 主要表示从创作过程中有效借助各种基本方法。想要推动创作顺利进行, 创作者一定要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技巧。版画呈现了非常明显的独立性, 和另外的画种存在明显差异, 具备与众不同的创作技巧。版画和另外的造型艺术样式明显的差异为版画是“间接性”还有“复数性”艺术, 存在与众不同的印痕, 但是印痕往往借助制版还有拓印而出现, 各种印痕往往从各种媒介、制版、拓印技法中产生, 此为和另外所有绘画具有明显差异的地方, 因此展示版画特征一定要关注制版还有印刷等角度, 也就是从制版还有印刷环节内有效展示版画创造性。在创作者自身创作情感、创作理念产生画稿之后, 之后全部环节均和技巧存在紧密的联系, 创作者一直非常强调在技巧方面进行掌控。在技术方面而言, 创作者自身情感存在一定的约束及限制, 为创作者有目的的借助技术在情感方面开展管理, 但是从创作环节内产生的偶然因素应当系统的进行安排。技术性从约束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为避免情感彼此出现矛盾, 控制情感变作了版画创作环节内不懈的追求。版画创作并非在情感方面进行突出的展示, 主要借助高超的创作技巧借助与众不同的展示形式进行展示, 展示活动的环节即为借助技法来展示艺术的环节。过程产生物象, 物象同时涵盖了过程, 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了艺术创作的顺利进行。
3.技法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版画是非常典型的“间接的艺术”, 并非通过直接描绘进行创作, 应当借助确切的媒介有效的展示艺术家内心世界。不管艺术家绘画感受、创作灵感来自何方, 均应借助确切的技法还有媒
描述和限定, 只能以经验表明, 一般矩形广场长宽比不大于3比1。
城市广场是公共空间中重要的一部分, 公共空间作为人的生存环境, 与人的接触、交流是最直接最密切最经常的。在这种生活之中, 人们会经常受到公共空间艺术的教育, 假如又参与交流, 定会逐步形成一种艺术造型能力,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广场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的形成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也是人民物质文化发展的需求, 在人性化方面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结合实际案例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广场形成以及城市广场设计的功能、主题、形态、尺度等要素, 同时说明城市广场设计在环境艺术学科范围内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城市广场,功能多元化,主题,立体化,尺度
参考文献
[1]毛文正.《景观之道 (毛文正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 》.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
[2]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吴建刚 刘昆.《环境艺术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曹瑞忻.《景观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形成要素论文 篇6
一、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的典型类型
一个班级里学生众多, 每名同学由于自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情绪体验的不同, 所呈现出的课堂学习心理各异。我们将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分为四种典型类型。
1. 求学心理
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 学习主动性强, 希望学有所获; 掌握知识的喜悦程度高于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行为表现为认真听讲, 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 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知识掌握程度理想。
2. 适学心理
学生适应课堂学习的氛围, 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情感上对学习有兴趣或不排斥, 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 能够跟随教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 但深入钻研不够, 容易浅尝辄止, 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知识掌握程度较好。
3. 从学心理
学生对自我学习要求不高, 课堂投入有限; 有从众心理, 不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或关注;行为表现为容易走神, 有选择性地完成部分教学活动; 知识掌握程度一般或较差。
4. 弃学心理
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欠缺, 或是过往不良的学习情绪体验, 已经对学习丧失兴趣;对教师的劝诫不予回应或敷衍了事; 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 仅参与少量或基本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知识掌握程度差。
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素
1. 情感要素: 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这也是形成良好氛围的核心要素。这其中包含师生双方的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 对学生有真正的情感投入, 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爱是教师的第一品质”, 唯有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 才能产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效果。
在同一个课堂上, 面对不同学习心理的学生, 教师的做法应该是有效区分、合理应对。对于有“求学心理”的学生, 教师需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精彩的讲授赢得他们的认可。对于有“适学心理”的学生, 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 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同时适宜地指出他们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更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对于有“从学心理”的学生, 并不急于关注或沟通, 而最好通过安排座位或编组的方式, 把他们跟相熟的同学编在一起, 通过同组学生来影响和带动他们, 让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产生熟悉感, 逐步感受到在团队中学习的乐趣, 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和意愿。对于有“弃学心理”的学生, 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不能人为地把他们置于学习群体之外, 而要先耐心观察, 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障碍, 学习与他们对话; 再分配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给他们, 给出明确指导、帮助他们完成, 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自信; 随后尝试在他们中形成一种竞争氛围, 比如某名同学顺利完成了当堂课的任务, 不妨特别提出表扬, 这样原先跟他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就会觉得“那我也行”, 开始不排斥学习与训练;最后, 依然是通过编组或者“结对子”等合作学习的方式, 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相互帮助, 老师从旁辅助, 让他们在群体学习中找到支持, 最终从内心深处激发对老师和身边同学们的信赖。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有从心里发出, 才能打到心里去。
2. 组织要素: 民主的管理机制
学生们尽管能力、水平不同, 但无一例外, 都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因此,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 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和表达意愿的机会, 并能够客观评价, 这也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关键要素。
在我们的课堂上, 教师有时候容易受主观情绪的影响, 觉得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等生, 往往宽容他们的行为或是放大他们的成绩, 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一无是处。这样的想法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评价, 后进学生会产生在课堂没有地位、缺乏参与和话语权的感受, 最后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 放弃参与课堂学习, 成为“弃学心理”的典型代表。其实, 学生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一名好的教师就是真的能够把这一思想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始终对一切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要把握不同学习心理的学生特点, 比如“求学心理”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但容易骄傲, “适学心理”的学生表现认真但扎实不足, “从学心理”的学生课堂纪律好但常常盲目, “弃学心理”的学生活泼乐观但往往游离于课堂之外, 每一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 教师要能够对他们在课内外的表现给予准确、公正的评价, 使每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认识, 培育民主、公平的课堂氛围, 实现宽严有度、一视同仁。
3. 教学要素: 愉快的教学情境
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是我们的根本所在。因此, 愉快的教学情境不可或缺, 这也是形成良好心理氛围的重要要素。孔子有云,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是论述启发式教学的至理名言, 其中特别强调了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常说, 创设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能够触发学生的理想行为。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一个愉快的教学情境, 除了教学环境、设施等硬性标准外, 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 创设出学生熟悉的、形象的、感兴趣的和有价值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恰如其分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 启发思维, 收获乐趣。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高度的责任心和勇于改革的魄力, 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需求, 积累科学的问答技巧,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不懈提高授课水平, 本着一颗为着学生、不惧付出的心, 永远追求。
三、对课堂心理气氛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我想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 教师的讲授水平与个人魅力
不可否认, 教师的讲授水平与个人魅力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影响。学生会更喜欢跟态度和蔼、衣着得体、语言生动、讲解细致的教师交往, 对教师的好感很容易转化为对课程的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优质导师形象的树立, 也有利于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2.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
好的课堂不光是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是思维养成和学法的传授, 正所谓“授人以渔”。课堂所传授的知识毕竟有限, 而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会对他们未来的认识拓展与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在此过程中, 师生间的了解会更深入、信任感更强, 这必然有利于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
3. 善于与学生交流
形成要素论文 篇7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 几乎所有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技术创新”定义。
1912年,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思想和概念, 他认为, 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 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 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 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 Myer和Marquis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 但到70年代下半期, NSF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重新界定, 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
1998年, 我国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1]在《技术创新学》中将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技术创新”定义, 技术创新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技术创新必须依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2、技术创新过程、创新行为都是在一定情景中展开或进行的。
笼统地讲, 情景是指创新过程的内部环境, 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企业提供合适的环境, 一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或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实际上是为技术创新创造适宜的环境。
3、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掌控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才能实现创新。
作为创新主体, 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知识等创新能力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足够的资源, 创新者的创新能力通常决定着他们的创新绩效。
4、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我们许多创新产品得不到推广, 不能变成生产力, 这主要是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 缺少对顾客需求的认知, 致使我们的创新成果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
与技术创新比较,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的研究中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技术创新能力, 虽然表达方式不同, 但揭示的内容、实质大致相同, 即将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 是技术创新行为的各种内在条件的总和。
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力量, 是实现企业创新目标顺畅运行的动力。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 拉里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由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伯格曼则认为, 技术创新能力是可利用的资源, 是对竞争对手的理解、对环境的了解, 是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开拓性战略等能力的组合。巴顿从技术创新的主体方面进行了分析, 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国内学者也先后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技术创新的具体类型、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技术创新的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些研究不但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标尺, 而且也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综合对技术创新能力诸多分析角度的研究文献, 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发展并服务创新过程的能力的总称; (2) 技术创新能力不同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一个过程或一种行为, 而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实现这个过程或进行创新行为的能力; (3)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逻辑上也包括满足客户的市场需求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内部的推动力与客户市场需求的选择力和反作用力互动形成的合力; (4) 技术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以及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框架
对照上述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 可以发现, 虽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技术创新能力, 但他们对技术创新构成要素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究其原因, 是因为不同学者选择不同的侧面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 技术创新能力都来源于创新过程并最终要应用到创新过程中去, 因此, 文章认为, 应该从创新过程入手, 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内部环境以及客户需求等四个方面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
1、BSC法原理。
BSC是由Kaplan和Norton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同时还是一种重要战略改进的工具。由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偏重于财务性衡量标准, 而忽视企业创造未来长远的经济价值与利益, 因此1992年Kaplan和Norton的文章“平衡计分卡:企业绩效的驱动”一经发表, 便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推崇和应用。Kaplan和Norton认为,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 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在工业时代, 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 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的, 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 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BSC方法认为, 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BSC反映了组织综合经营状况, 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 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框架。
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撑创新行为的各种创新能力的总称, 其着力点是创新过程;换言之, 技术创新能力是为确保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或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服务的, 根据BSC原理, 可以认为, 企业必须具备如下技术创新能力: (1) 对应于企业自身应该具备的能力, 包括企业提供各种资源的基础能力 (财务能力) 、企业运营流程对技术创新的保障能力 (流程适应能力) 以及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对技术创新的推动能力 (学习与发展能力) ; (2) 对应于企业外部环境, 技术创新成果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满足顾客需求能力) 。这四种企业能力就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框架。
3、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财务能力。
财务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 技术创新离不开创新资源的投入, 企业的财务能力是企业创新资源提供的基础条件,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装备、品牌以及信息等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当企业规模较小, 资金实力较弱时, 融资渠道不通畅, 各方面资源的投入会受到限制, 从而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反之, 当企业规模较大, 资金实力雄厚, 或存在资源冗余[8]时, 则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4、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流程适应能力。
流程适应能力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 具体分析, 流程适应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在创新过程中, 企业的创新活动要求企业以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配合, 当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时候, 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能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创新活动, 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的组织结构就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技术创新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创新的成功主要是新技术的突破和新方法的应用, 但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合理地进行制度建设, 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5、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创新主体学习与发展能力。
学习与发展能力是从创新的主体角度考虑的, 它是指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对创新的推动能力。主要体现在: (1) 企业家的素质及创新精神; (2) 企业员工的素质及创新意识; (3) 在创新过程中, 员工不断学习获取创新知识能力。创新主体的学习与发展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6、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满足顾客需求能力。
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产品成功占领市场, 形成生产力, 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发展前景, 这是创新的根本目的。同时, 市场需求又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要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就必须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析, 掌握消费者的偏好和潜在的需求, 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迅速地响应市场;另一方面, 市场需求会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的深入开展, 加速技术创新的形成、转化和扩散, 形成良性循环。即使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最强, 但生产的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 那么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不成功的, 企业的技术创新始于顾客的需求, 也终止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与满足顾客的需求能力相一致。
四、结论
本文对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 (1) 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技术创新涉及创新过程、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等各个层面的活动和知识, 技术创新能力则聚焦在创新主体的推动能力和满足顾客的需求能力方面; (2) 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财务能力、流程适应能力、学习与发展能力和满足顾客需求能力组成的, 这四种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框架。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运营机制和流程, 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投入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 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力等四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企业的最迫切和最重要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郑继兴, 刘晓娟, 王维.论技术创新市场价值的实现[J].商业时代, 2008, (12) .
[2]彭玉冰, 白国红.谈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行为[J].经济问题, 1999, (7) .
[3]陈劲, 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 2006, (5) .
[4]谢洪明, 刘常勇.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方法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5, (10) .
[5]宁凌, 蔡根女.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及其评价模型[J].企业经济, 2002, (8) .
[6]高霞.基于反馈控制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0) .
[7]李向波, 李叔涛.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7, (2) .
形成要素论文 篇8
一、民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1、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间舞蹈一种在人民群众的流传十分广泛的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气和地域特征的较为传统的舞蹈种类。它是各族、各地域劳动人民劳动、娱乐生活的真实写照, 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重要文化艺术。表达了人们喜怒哀乐的丰富内心时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人称其为舞蹈艺术之母。舞蹈从原始狭义的祭祀等礼仪发展成为现在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 这都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民间舞蹈是由一个地区的劳动人在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中、在历史的进程中集体创作的, 并又在他们之中广为流传, 现在依旧在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这民间舞有着十分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 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在历史的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色背景, 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情,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限智慧。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语言, 深刻的表达了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 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 只有社会稳定, 人民生活安逸、幸福, 才会有艺术的不断发展, 所以说民族舞蹈的兴起和发展也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民间舞蹈的创造起因不是为了取悦于人, 而是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 是劳动人民休闲娱乐和抒发希望的一种形式, 这也说明了它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它能够始终代表地方民众的思想状态, 拥有这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气质, 体现地方民众得精神风貌, 并且一代代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的注入新的含义和时代的精神。
2、民间舞蹈的发展
民间舞蹈产生后, 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最初的几个个简单滑稽的动作, 形成了现在完整连贯的舞蹈。在这期间, 民间舞蹈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 众多的种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精华的部分被永久的流传下来。它产生在人民劳动生活中, 又在世代相传中经过了人民的不断加工和创造, 形成了现在这种有着规格、规范的形式, 也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民间舞蹈是当代的舞蹈体系中重要组织部分, 是各个地方舞蹈的根, 这里有着舞蹈工作者最为庞大的创作源泉。新时代, 舞蹈文化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是的民间舞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工作者的广泛调查、挖掘、整理后, 许多的民间舞经过了艺术加工, 正式走上舞台, 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珍品。
二、影响民间舞蹈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于地方文化影响极为深刻。不同的自然因素, 对于民族文化的产出、发展、完善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以我国来说, 我国的地域辽阔广大, 地理环境十分复杂, 明显的对我国地方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各族人们长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 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文化。“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这首千年以前的鲜卑族民谣, 让我们读了以后马上就能想到苍茫的大草原上, 人们骑马在上面驰骋逍遥, 蓝天白云草地毡帐浑然一体。长期的放牧生活使草原上的民众民风彪悍豪迈, 性格粗犷, 所以草原民族文化也就有种大气粗犷之风。
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文化语言体现了民族的气质风貌, 体现了民族的审美观念, 体现了民族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北方秧歌和藏族舞蹈为例做简单分析。中国东北秧歌有独特的风格和动作规律, 深刻放映了东北人们群众的性格气质和审美观念, 这些特点都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东北平原十分广阔, 地势平坦开阔、冬夏分明, 季节差异明显。这里是中国人口的集聚之地之一, 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中国重要的大型的工业基地之一。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矿业和搬运等工作, 长时间的从事这些工作, 使得这里的人们的性格有了坚韧性、直爽性、执着性的特点, 从而也就决定了东北人民喜欢有着浓郁的色彩、线条较为粗犷的审美观念。在一段长久的时间孕育后, 就由广大的劳动人们之中创造出了一套契合人们性格特点的民间舞蹈动作。而从辽南高跷中演变发展而来的东北秧歌就是这民间舞蹈动作之一。东北秧歌主要动作有:颤步:起步, 主力腿膝盖微颤动一下, 落地后双腿直立, 左右脚轮流进行, 行走方向, 前、后、左、右或转都行。踢步 (前踢、后踢、旁踢) :动力腿出收要灵活有力, 主力腿膝盖伸有弹性, 只是踢腿方向不同。 (身体直立有上下两种) 墩步等。在体态上始终保持前倾的特征, 出脚时, 踢抬有力;收回时, 落地快而扎实, 是膝部规律性的顿挫和舞蹈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 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动律, 即人们称之为“艮劲”。这种秧歌步与东北人民那种执着奋进, 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 深刻传神的体现了人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出来, 这种体态动率的民间舞蹈充分体现了东北人们粗放豁达、开朗热情的性格特色, 从而形成了东北秧歌火爆热情的艺术感染力。
再说咱们的藏族舞蹈。我们十分熟知的四种藏族民间舞蹈——堆谐、果谐、锅庄、弦子——无论哪一舞蹈, 其体态特征都带有坐胯、弓腰、曲背的特点。对于藏族的舞蹈来说, 地理环境影响同样重要。藏族是一个处在世界屋脊的巨大高原和草原结合的地域产生的民族, 既有游牧又有农耕的混合式的民族。他们有着强健的身体和坚强勇敢的民族气质。尽管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给了藏族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难, 但是藏族人们凭借着强悍的身体、辛勤的劳作和无限的智慧, 依旧幸福生活在那里, 并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他们尊崇喜马拉雅山为圣山, 信仰者把这种精神贯彻他们的文化之中。伟大的圣山带了的一切自然因素都是“神”对他们的恩赐。在辛勤的劳动和生活习惯中, 形成了弯腰弓背的状态。这种舞蹈形态体现了藏族人们对圣山虔诚的信仰和辛勤的劳动生活, 放映了藏族人们在较为恶劣的自然因素下坚韧不拔的个性和辛勤劳动的优良品性。
对这两个地域的民间舞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对于各自地域的民间舞蹈形成有着不同影响, 而且民间舞蹈中蕴含了该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 在共同的精神风貌下必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因此建立在民族精神上的民间舞蹈被该地域、该民族人们喜爱。同样作为一种精神产物, 人民在民间舞蹈进行过程中把人们的心紧密的凝聚在一起, 一起战胜困难, 创造美好生活。
民间舞蹈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于研究劳动人民生活方式、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 对于人类研究古代艺术文化和当代的艺术创作也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民间舞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容纳了人们大众的气质和情愫, 是人类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的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人民需要大量的精神文明产物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理想的、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高水平艺术文化产物可以有效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理应受到保护, 使其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7 (03) .
[2]潘志涛.舞动记忆历史回眸——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 (04) .
[3]冯微.民间舞蹈文化在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 2010 (24) .
[4]桑嘎卓玛.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 2006 (S1) .
形成要素论文 篇9
1 黄瓜产量的影响因素
黄瓜生长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黄瓜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如低温、授粉以及病虫害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黄瓜产量增加。黄瓜是以果实为产量器官, 在栽培过程中非常容易遭受低温的危害, 从而导致产量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在黄瓜生长过程中, 长期处于低温环境, 会对黄瓜花粉活力形成不利影响, 也会降低花粉的萌发率, 不利于正常授粉, 进而会对结实产生威胁。黄瓜花粉的耐低温能力比较差, 长期处于低温环境, 会影响正常授粉工作。除此之外, 病虫害也会对黄瓜产量形成不利影响, 病虫害是农作物、蔬菜瓜果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在黄瓜形成过程中, 出现病虫害就可能降低黄瓜产量。黄瓜在形成过程中对气温、土壤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 过于干旱或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都会对黄瓜形成产生不利影响[1]。长时期农业种植发现, 经常会出现一年产量丰收, 一年产量少, 黄瓜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间隔的影响,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养分, 所以在黄瓜种植过程中, 尤其是不间断种植, 需要特别注意土壤成分以及土壤成分的构成, 只有这样才能为黄瓜产量提供充分的保障。总之, 黄瓜产量受综合因素的影响, 这也是当前黄瓜种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 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关系
大棚栽培方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 与露天栽培方式相比, 大棚栽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可以人为地对气象环境、土壤养分、水分等要素进行人为控制, 只有这样, 才能使蔬菜可以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延长蔬菜的栽培时间和供应时间, 保证淡季蔬菜正常供应[2,3]。气象关系是黄瓜产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太阳辐射总量以及土壤湿度等。
2.1 气温
大棚内黄瓜栽培中的气温主要包括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大棚内的空气湿度, 为了保证黄瓜生长正常, 并提高黄瓜产量, 应该做好日常的气温记录工作, 准确记录下每一个时刻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 并根据黄瓜生长每一个阶段的特征, 及时调整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 确保黄瓜形成过程正常进行。
2.2 土温
土温是指栽培黄瓜的土壤温度, 土壤直接与黄瓜苗接触, 也是黄瓜产量的关键性因素。大棚种植中, 会在土壤中设置曲管地温表, 对每一个层次的土壤温度进行实际测定, 并设定相应的检测时间, 将4 次的观测平均值作为依据计算出土壤的日平均温度。根据黄瓜生长需要的土温, 实时调整土壤温度, 确保土壤温度适应黄瓜成长的需要。
2.3 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指的是土壤含水量, 土壤湿度会直接决定农作物、蔬菜瓜果的水分供应状况, 一般土壤湿度过低, 会出现土壤干旱的情况, 无法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也有可能降低农作物、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 严重缺水, 甚至会出现农作物、蔬菜瓜果死亡的情况。大棚内黄瓜种植中, 土壤水势仪的合理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黄瓜产量形成与土壤湿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3 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动态关系
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具有动态关系, 气温过低, 不利于黄瓜花粉授粉, 花粉的萌粉率也比较低, 不利于正常的授粉工作, 有可能出现黄瓜产量降低的情况;气温过高, 会快速挥发掉空气中的水分和土壤中的水分, 难以确保黄瓜生长过程中养分和水分的正常供应。土壤湿度过高, 会腐蚀黄瓜秧苗的根部, 稀释黄瓜生长需要的养分;而土壤湿度过低, 会出现土壤干旱的情况, 无法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也有可能降低农作物、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 严重缺水, 甚至会出现农作物、蔬菜瓜果死亡的情况[4]。在黄瓜生长过程中, 如果土温过高, 可快速挥发掉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会对黄瓜秧苗正常生长形成不利影响;而土壤温度过低, 则会影响黄瓜秧苗的正常生长, 对黄瓜授粉形成不利影响, 进而影响黄瓜产量的形成。因此, 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有直接关系, 要保证黄瓜产量, 就要合理、有效地控制大棚内的气象环境, 形成一个适合黄瓜生长的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黄瓜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有直接关系, 大棚栽培方式作为蔬菜瓜果栽培的有效方式, 可以有效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时间, 要提高黄瓜产量, 就需要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气象要素, 为黄瓜生长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摘要:利用大棚进行种植, 具有露天栽培不具备的优势, 以这种方式进行农业种植, 可以人为地对气候进行控制, 使蔬菜可以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延长蔬菜的栽培时间和供应时间, 保证淡季蔬菜正常供应。主要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分析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关系, 从而探讨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黄瓜,产量形成,影响因素,大棚,气象要素,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宋文, 张玉龙, 韩巍, 等.渗灌灌水定额对温室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8) :61-66.
[2]李国龙, 唐继伟, 黄绍文, 等.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春茬黄瓜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蔬菜, 2015 (2) :30-36.
[3]高伟, 李明悦, 高宝岩, 等.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黄瓜产量、氮素累积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5 (4) :188-193.
【形成要素论文】推荐阅读:
气孔形成论文06-02
历史形成论文07-29
品德形成论文08-15
形成文化论文10-26
形成及意义论文12-12
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论文01-12
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05-12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09-15
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12-03
应用要素论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