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

2024-12-03

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精选7篇)

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 篇1

中国上古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工业C101 黄鹤 107344 内容提要:自上古先秦时期,中国的先民便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萌发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自三皇五帝之时到夏、商、西周三朝之际,再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德治”理论在实践中迅速发展、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以“以德治国“理念为主体,强调效法先王,弘扬包容万物的精神和仁德理念的较为完备的“德治”理论体系,对后世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治思想的出现奠定了中华民族以文德而非暴力来调节民族内外部矛盾的主导趋势,为中国古代的迅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以德治国 上古先秦时期 效法先王 仁德 包容万物

社会统治,从本质上说就是治理人。了解人性 ,研究人伦道德,则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由于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得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政治的核心问题,以德治国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德治”思想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已产生,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断完善 ,终于在春秋战国时期于围绕着人性的善恶问题的探讨纷争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即德治理论。一、三皇五帝时期德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后世先王崇拜思想所崇拜的先王生活的时代。

(一)、三皇时期以“功德”治理天下思想的萌芽。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原本单一的氏族制度也逐渐形成部落酋长制乃至部落联盟制。部落之间逐渐以 “功德”来取代武力从而决定各个部落在联盟中的地位。“三皇”便是以个人的功与德先后成为了部落联盟首领。三皇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的功绩,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是他们个人的功劳,也体现了他们那个时期的先民们的大德!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皇”以身作则修德养性,继而便引起各个部落的效仿,早期德治思想便在中国上古时期萌芽了。

(二)、黄帝时期德治思想的进一步萌芽与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许多学者都认为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独特的德治思想也是由此开始的。《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以仁义,不能禁蚩尤”,“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黄帝战胜了炎帝,却主动与炎帝握手言和,与蚩尤大战,虽斩杀蚩尤,但却又对东夷集团平等对待。以黄帝为代表的有熊氏部落包容万物的仁德和其对当时中国人衣食住行的贡献最终为诸侯部落所拜服,尊其为黄帝,最终使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华夏部落联盟。黄帝以德报怨、包容万物的德行成为当时各个部落的典范,使当时世人形成了性情可亲的淳朴民风,也推动了中国上古时期以德治国理念的萌芽与发展。

(三)、中国德治思想的初步实践——禅让制 黄帝以后,随着氏族制度的崩溃,奴隶制逐渐成熟,在奴隶制王国出现之前,中国上古时期出现了民主政治的雏形——部落联盟推举制度和禅让制,以各大诸侯、部落共同推举出贤德的人作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便是代表。《尚书·尧典》中称赞尧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然而帝尧最大的功德便是开创了禅让制,使得新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不在是依靠氏族血脉的传承,而是仅仅依靠候选人的个人的才能和道德修养,这一举措直接将中国古代以德治国的思想推向了第一次高潮,也为先王崇拜思想在此之后的夏王朝时期正是诞生起到重要作用。

二、夏、商、西周时期德治思想的发展和法先王思想的初步诞生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由正式建立到解体的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导致禅让制重新变为了继承制,但德治思想依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夏启修德以服有扈氏到商汤“网开一面”,德治思想到殷商时期已经表现出一种大局的态势,并经过周文王的发展达到初步成熟。

武王伐纣之后,他大力寻找先王后裔,给予封地,使其能够建立宗庙以敬奉祖先。这一举措不仅为当时之人所称颂,也为后世发扬孝顺长辈、敬奉先祖的美德做出了表率。武王之后,周公旦综合先人的智慧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制定宗法制,进一步发展了德治思想。周公指出“唯命不于常”,“黄天无亲,唯德是辅”。正因为周人注意道德,“明德慎罚”、“天乃命文王”。周公的贡献是进一步提高了德在政治中的地位,他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有德者为王,无德者失天下。他认为君主只有“敬德保民”,才能为民之主。周公把德当做政治思想的中轴,作为一种治国的理念。他的思想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应用德治理念而达到盛世的“成康之治”,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德治”理论由此产生。

三、诸子百家的争鸣和德治思想的完善与成熟

随着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秩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 ,奴隶社会正逐渐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人们对夏商周以来的神权政治观,宗法思想和人文思想进行了反思。经过诸子百家的激烈辩论和论述,中国的传统美德得以进一步宣扬,传统的德治思想也逐渐趋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古代典籍及上古历史传说的理解想结合,构筑出他们所认同的德治理念,并在与其他学派的碰撞中迅速发展。

(一)、道家对德治思想的论述

道家鼻祖祖老子在《道德经》说天下万物是“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他认为,治理天下应该顺应民意,无为而治。他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主张效法古圣实行无为而治的德治思想。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明确提出了明确效法先王的思想。他认为应该效法上古时期的以三皇为代表的“真人”、“至人”、“神人”,顺应自然,无欲无求,以无为而成德治。

(二)、儒墨对德治思想的称颂

儒家初创之时便是以宣扬《周礼》为主体,处处称颂以德治国的理念,可谓是继承了周公旦的德治思想,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儒家将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治思想体系,最终在后世的推崇中成为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独有的特征。儒家特别强调以德治国的理念,儒家经典一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认为无论是大臣还是君主,只有先修己德才有资格为万民表率,才有资格治理国家。更是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这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有着相当大的警醒作用,为后世开明统治者自觉修德以安民起到重要作用。儒家奠定了后世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而脱胎于儒家而不同于儒家的墨家则青出于蓝胜于蓝,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强调视人若己、天下无别的理念,这种理念虽然不太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但是确实对德治思想的最高畅想,是对“天下大同”时期百姓德行的阐述。

上古先秦时期的德治思想和先王崇拜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奠定了中华民族以文德而非暴力来调节民族内外部矛盾的主导趋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上 ,无论哪个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 ,都把实行“德治”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的实践策略 ,“以德治国”成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即使是科技文化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尤其是上古先秦时期的德治思想的方法来解决如何加强中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上古先秦时期的“敬奉先祖”、“修德养性”、“平等待人”、“包容万物”等理念依然能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左丘明,《左传》[M].中华书局,1982.高振铎、刘乾先,《国语选译》[M].巴蜀书社,1990.顾宝天、洪译湖,《尚书译注》[M].中华书局,2008.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杨伯俊,《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4.刘泽华,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任福全、吴德义,等.《中国德治思想与政治实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中国学术期刊文摘》[J].科技导报社,2009.9.自我评价:这篇论文着重阐述了上古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萌芽、发展与完善历程,在论述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古文中记载的史料和后人对先人的评价,并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最后在结尾又有了小小的升华。文章总体情况较好。评分:86分

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 篇2

关键词:清末,城市广场,萌芽,特征

我国近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演变有着内在规律性和历史延续性, 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在其演变过程当中, 传统城市广场设计的延续、西方设计理念的传播两种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 中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的理念交融互通, 成为近现代城市广场发展演变的“主线”。

一、清末城市广场的萌芽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构成了我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主要线索, 其中, 清末新政对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最大, 导致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之中, 晚清政府内外交困, 内部改革的动力和外部力量共同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变迁。我国试图争取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不得不接受源自西方的观念主张, 而这些观念主张也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当中, 城市广场的演变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变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封建统治在晚清时期受到“全盘西化”思想的严重冲击, 在此社会背景之下, 在建筑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方面也不得不接受西方的设计理念, 甚至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广场设计模式。

鸦片战争后, 我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加紧对我国的经济侵略, 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银行、商行等服务性的设施。而大部分城市的中心从旧城中的传统商业区域转移到和交通枢纽相邻的新开发的商业区, 天津、济南、武汉、上海等商业城市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某些旧有的商业中心被新开发的商业区所取而代之, 随着较高级酒店和相关服务机构迁移到新开发的商业活动中心, 旧有的商业中心“日渐衰落, 降级为次一级的商业中心”。新的商业活动中心的产生, 改变了封建统治下旧城布局中以官署、寺庙为中心的布局状态, 建成了新型的不同于封建社会时代下的广场、商业街等, 这些商业街和广场实际上成为近代城市的生活中心, 已经具有公共活动区、城市广场的雏形。自19世纪20年代起, 大型商业建筑逐步在商业活动中心建造而成,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 获得更大的利润, 大型商业建筑均采用最为时髦的建筑风格。比如, 上海南京路上当时最为知名的新新、先施、永安、大新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知名的建筑, 其他地方的商业建筑也纷纷模仿[1]40。

国门大开之后, 西方列强纷纷来华兴办企业。19世纪40年代开始, 西方国家已经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开办了船舶修造厂, 60年代之后, 满清王朝洋务派曾经兴办了兵工厂以及民用企业。70年代之后,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 民办企业逐步繁荣发展起来。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在内的产业资本, 1936年的总资本是1894年的80多倍。在近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新式工业成为重要的动力之一, “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使城市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城市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发挥出来。而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逐步从城市的分割状态发展为融合性的状态, 人们需要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交流、娱乐和进行商业交往, 城市广场的建设逐步成为晚清时期城市人的需求。此外, 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体现, 西方列强以极少的象征性的租金永久性“租用”通商口岸的大部分土地, 自己建造房屋, 租界逐步成为“国中之国”。这些租界均有着各自的市政机构和市政制度, 有着自己的巡捕, 对促进城市的近代化发挥了一定作用。起初, 西方国家的建筑设计理念、市政建设等均只在自己的租界范围内体现出来, 但是随着租界内西方国家相关人员和清政府工作人员、相关文化人员、设计人员受到租界建筑风格的影响, 租界内的相关设计理念扩散到周边地区, 促进了我国建筑空间环境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2]30。

二、清末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

清末城市广场的特征主要是:第一, 环形的广场与放射型的道路相互结合。17世纪, 欧洲城市文明处于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规划当中, 在环形的广场周围连接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系统, 呈现放射型的特点。晚清时期殖民地的广场具有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的特点, 中间是一个环形的城市广场, 而城市广场的周围连接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系统, 方便人群的集散。晚清时期, 城市人口的总数较少, 城市的老城区发展非常缓慢, 而城市广场一般都建立在市政厅、码头前或者火车站。比如, 大连的中山广场就规划设计于那个时期, 该广场的规划设计受到沙俄的影响, 因为沙俄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以“租借地”的名义统治了大连。中山广场的建设, 注重将当时欧洲先进的城市广场建设经验吸纳到我国, 广场为一个圆形的区域, 而在广场周边布满了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 将道路、港口和城市市区建设之间联系了起来。第二, 城市广场群空间相互组合, 空间形态呈现立体化。城市广场的群空间组合,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城市的整体规划,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对城市广场的使用需求。按照具体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将城市广场划分为不同的场地, 这些不同的场地大小不一、功能各不相同。而城市广场的立体化, 是在现代技术之下经过处理以促使交通的畅通, 保障人类在城市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晚清时期, 已经产生了下沉式广场、地下广场等空间形式,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而且通过利用垂直的交通系统, 不同层面上的活动场所串联成为一个整体, 这改变了传统的只能在一个水平面建设城市广场的理念。比如, 在日据时期, 大连火车站的广场便是一个典型的空间立体化广场, 火车站坐北朝南, 其对面是下沉广场, 从火车站到下沉广场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大坡道, 将不同高度的广场和火车站和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其空间组织形式显得十分灵活, 而且广阔的视觉效果能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审美功能。第三, 城市广场的空间具有连续性、开放性。城市广场空间的连续性, 包括城市广场内部空间具有连续性, 让人们能够在城市广场内部空间中自由出入活动。除此之外, 城市广场空间的连续性还体现在城市广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连续性, 因为, 城市广场不能单独存在, 其随着城市的一体化而逐步发展起来。日本、沙皇俄国殖民期间, 大连城市广场的设计就具有显著的空间连续性, 这些不同的空间之间相互连接, 不同的广场之间能够彼此互通。此外, 晚清时期部分城市广场具有开放性, 城市广场和周围的环境之间保持畅通与协调, 在具有个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统一性。比如, 晚清时期的青岛深受欧洲各种城市建设思想的影响, 人们引入了欧洲的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和青岛城市市区的地形特点结合起来, 对居民区、街道和广场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 非常符合沿海城市的风貌特征, 因地就势, 和广场周围的交通道路相连, 广场空间的处理错落有致而灵活多样。

三、清末城市广场的周边环境

国门被打开之初,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我国国民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予以抵制。况且, 西方列强侵略我国, 我国国民从民族感情的角度也无法接受西方的思想理念, 甚至充满了敌视情绪。但是, 随着租界的发展, 以及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作为一般群众, 排除民族情感之后, 对中西方文化、思想观念、政治社会文明等予以比较, 仍然能够鉴别优劣。而且, 满清政府派出官员对西方国家进行考察之后, 对西方国家的文明赞叹不已, 提出了“开眼看世界”的主张。在建筑方面同样如此, 一般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租界或者到国外旅游的方式, 接触了西方建筑, 接触了西方国家城市广场,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 人们对包括中西城市广场在内的建筑加以比较, 对西式建筑由衷欣赏, 甚至形成崇尚西洋建筑的心理。租界内高楼林立, 烟囱如林, 车马交驰, 夜晚灯火辉煌就像白昼一样。而在中国人自己的华界, 路政不修, 入其室则十分黑暗, 和租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05年的《汉口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西方国家租界和我国华界进行了对比, 认为“西人洋楼高矗, 窗闼洞开, 足以收纳空气, 比之华民住屋, 真有天堂地狱之分”。人们通过比较之后发现, 和西方国家的建筑相比较而言,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已经十分衰落。西方建筑在我国城市的出现、发展, 促使人们以一种新的审美观对包括城市广场在内的城市空间功能进行评价, 让我国传统的以幽深、封闭作为特点的建筑风范显得相形见绌。而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深化, 西方建筑设计规划理念随着宾馆、商业建筑、银行、大型城市广场等在我国广为传播, 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以广场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空间布局, 并且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建筑范式, 体现了时尚、新颖、实用等诸多新元素。比如, 天津意租界的马可·波罗广场, 其周围按照规划建设成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 建筑群分为三组, 分别围绕着圆形的广场, 广场及其周围别墅群均为意大利风格, 形成一个交相辉映的整体[3]388。

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建筑规划理念而建成的城市广场, 以及租界内的城市广场, 非常注重建筑的高度和广场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按照广场和周边建筑的高度, 适度确定广场的尺度和规模。比如, 晚清时期的大连中山广场, 其形状为圆形, 直径为213米, 周边建筑物的高度均约为35米, 当时的标志性建筑正金银行的高度为56米, 这实际上是援引了欧洲广场设计规划理念而建成的, 避免了广场太过于空旷。而广场中间所设置花坛、绿地以及周围的大小树木将其空间适当分隔, 比较方便人们进行活动, 并且让人在活动中产生亲切感。

参考文献

[1]杨秉德.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隗灜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 篇3

关键词:宪政理念;宪政体制;公民权利

中图分类号:D91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85-01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曲折发展是近代中国具体国情同世界发展形势的产物。中国社会对宪政问题的思索始于侵略,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先进的、关切国家命运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求索救亡图存之道,他们试图通过“君主立宪”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士大夫的国家主义宪政思索在中国历史上过眼云烟。

中国自清末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始,产生了十多部宪法与宪法性文件,反映了中国宪政与法治历程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的立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时期,辛亥革命与军阀的尝试立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中国的宪政经历了萌芽、发展与稳步确立的时期。从蒙昧走向成熟,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得到根本性的变迁,国家权力的结构和组织、公民权利保障,社会的法治思维都有极大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为了寻求一种新的治世之道,他提出了“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强弱之点,尽在宪法。”因此他提出了“五权宪法”、“三民主义”等思想。由于混乱的中国现实、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孙中山的宪政方案最终无法实现。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民主共和观念、权力分治思想、人权保障理念给蒙昧的中国社会一次大洗礼。“孙中山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宪政目的,正是由国民直接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议四项政治权能的意义上,孙中山认为“民主共和”国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2]

十月革命之后,受到马列主义思潮的推动,五四运动爆发,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民主、自由思潮的发展,“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时代旋律。整个中国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的大舞台,中西文化,传统专制理念与现代政治文明激烈碰撞。“大总统”的逆行、“贿选宪法”的苦涩、“联省自治”的无奈、北伐成功的欢欣与接踵的血腥、民国宪法的终成正果和仓皇败离。[2]他们希望通过西方政治文明的“舶来品”来稳固军阀割据之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为宪政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宪政领域也出现大量“舶来品”,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原封不动的被引入,法律条文大量被原文搬用。军阀混战,严重破坏了宪政耐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宪法性文件有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1925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及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引用了大量西方成熟的法律条文,他们都具有完整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在公民言论、自由、财产等权利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描述。他们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割据,却都要粉饰以宪政之名,这一时期宪法也主要是工具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宪政发展真正指明了新方向。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宪政体制,充分了肯定了人民的权利,同时,1939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同时创造性的提出三三制原则,这一时期我国宪政体制的发展也借鉴了苏联模式,吸收其发展历程中的优秀成分,使新型的宪政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自己建立和领导的根据地及解放区内实施新民主主义,而且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为争取民主宪政而斗争,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在内战期间也不放弃争取和平统一,积极促成重庆谈判,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它是我国宪政史上第一部由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阶层民主人士的代表在充分民主协商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大宪章,它规划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新中国的建立构建了一个划时代的蓝图。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政体上产生了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内忧外患中探索救国救民的智慧结晶。因此,这部宪法从体系架构、内容文本而言都吸收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优秀成果,融入世界宪政成果的新元素。因此,对于权力的制衡,公民权利的保障都凸显了现代宪政理念,因此在今后几十年的修宪中都承继了“五四宪法”的精要。但是,“五四宪法”基本理念是服务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目标,而非构建一个公民自由受到充分保障的民主社会。“七五宪法”、“七八宪法”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产生于“文化大革命”这个大背景之下。伴随着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民众对最高权力的迷信,个人崇拜不断膨胀。社会大众对于法治的思维、对于权利的概念,还处在一种肤浅的认识。“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处处显现着个人集权的色彩,也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产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革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发展,现有的政治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982 年12 月“八二宪法”的诞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新里程。“八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完备、全面的宪法。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就明确说道:“这个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经验;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发展的前景。因此,我们这次代表大会一定能够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新宪法。”此后,1988年、1993年、1999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尤其是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纳入宪法,更是我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法治文明向世界主流宪政理念的融合。

中国宪政的每一步前进都体现时代的烙印,都是大历史背景下本土政治与世界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制宪百余年历程里从无到有、由蒙昧到成熟,其间走过不少弯路,也正是在曲折前进中人民对于宪政的理解,对于法治的渴望才更加深刻。在曲折中前进也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发展规律。宪法的修订与完善都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印记,都标杆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的理念。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社会主义的宪政发展将会呈现出别样生机。

参考文献:

[1]《孙中山文集》第4 卷,第337 页。转引自《中国宪法学世纪回眸》,第4页。

[2]徐辉琪、付建成:《宪政史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28页。

[3]周叶中、胡弘弘:《中国宪法学世界回眸》,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

[4]周叶中、江国华:《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0页。

[5]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苹案的报告》, 载《宪法学资料选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 第172 页。

社火的形成与发展 篇4

在秦岭和黄土高原南北夹持下有一块肥沃的土地,东西长4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这就是关中---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关中这块黄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原生态的民俗。特别是在远离城市的乡镇上,一些传统的习俗仍顽强地存活着,它们与这方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唇齿相依,关中社火就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社火,在当地又称“耍社火”,是传统民间节目综合的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悠久,在甘肃、陕西等地方发扬传承。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唱腔,不同的地方稍有不同,但大体形势还是一致。

社火主要在每年春节期间,具体集中在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在当地农村,每年每个村都要产生一个负责庙会及全年民间文化、祭祀活动的民间组织,一般由农户轮流担任,其负责人称“会长”。每年春节期间,会长既负责自己村的社火活动,也负责与邻村社火演出的来往接待。表演程式:

敬神:社火出村时就已经装扮好,沿途敲锣打鼓。进村后先进庙,秧歌队简单引场,唱《十支香》等娱神祈祷小曲。然后才去正式演出场所,一般在较大的农家院落。

打场、引场:因为是地摊演出,观众攒集,需要“打”出一个场地。一般用舞龙或武术表演“打场”。旧时“打”出场后,提灯笼的小孩迅速围出一个圈,中心就是演出场地。

节目表演:秧歌队“引场”之后,开始各种小调(曲)、对唱、小剧表演。语言类节目演唱后是带“道具”的演唱,如“踩仙鹤”、“跑旱船”、“高跷” 等。社火的压轴戏一般是狮子舞表演。

追根溯源,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以农业为主的环境中,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由于黄土高原特殊的气候与环境,当地居民是群居生活是社火得以以原生态的面貌流传下来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例如:社火之乡——宝鸡的《对口曲》,解放初的:“这个场子平又平,驴驮金来马驮银,骡子驮的聚宝盆,金银财宝滚进门”,改革开放后的:“这个场子宽又宽,加耍秧歌带拜年,包产到户政策好,不愁吃来不愁穿。”;新时期的:“进了场子四下看,四合大院新崭崭,你的生意跑得欢,银行存的定期款。”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篇5

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企业利润的多

少在收入已定的情况下,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因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2、经济理论的发展。为适应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古典组织理论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最大。1)官僚学派2)科学管理学派3)行政管理学派

3、管理会计的形成。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成本2)预算控制3)差异分析

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

到了企业内部,使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以下变化:1)广泛推行职能管理。2)从重视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3)开始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4)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量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2、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管理重心又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转向提高经济效

益的需要管理理论有了迅速发展:1)行为科学)系统理论3)决策理论

3、管理会计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

完善,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2、经济理论。市场竞争日趋激励,人们认识到对外部环境的准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发展。战略管理是管理者确立企业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全部内外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执行和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战略的评估和控制。

3、战略管理会计的生产

1)价值链分析

2)SWOT分析

3)战略成本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篇6

2010-02-24 14:30:4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2 网友评论 0 条

个性是指一个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定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一般而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物学条件、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以及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趋于定型的阶段。

(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1.自我的明显分化。中学阶段,儿童时那种较稳定、较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分化成了两个“我”:以观察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自我的分化,使中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开始认识到自己那些在小学阶段傺被注意到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

2.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3.对内心世界的自觉。对于儿童来说,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外部世界,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触角更经常、更深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4.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个性倾向渐趋稳定

1.需要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需要结构已逐渐完善,并形成对友谊、独立自主、理解尊重、发展自我等的优势需要。

2.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兴趣已逐渐从有趣、乐趣发展到志趣阶段,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且中心兴趣逐步形成。

3.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已经历了价值及人生观形成的准备阶段,进入了观察与探索阶段,部分高中生甚至进入了定向与确立阶段。

(三)形成相当稳定的性格类型

性 格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按性格结构中的优势成分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个体的独立程度把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按个体心理活动的倾 向可分为外体倾型、内倾型和中间型。研究表明,就内外倾向的划分来说,中学生性格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是逐步定,一般高中已趋于稳定状态。

如果你过于偏激,如何改变?

中学生中偏激现象比较严重。例如看问题很绝对,当取得好成绩时,他们非常高兴,以为自己什么都好,甚至惟我独尊;而一旦失败,则又陷入极端痛苦中,以为自 己百无一用。如果对某人有好感,认为他或她一切都好;反之如果讨厌某人,则认为他或她一无是处。完全是按照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和好恶来判断是非,而不管事 实如何。再如做事莽撞,不计后果,如认为友谊就是“哥儿们”义气,当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时,往往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冲上前去,帮朋友打架,出一口 气,把蛮干、鲁莽看成是英雄行为。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你也比较偏激。偏激可能使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自己和他人,容易受别人教唆、挑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冲动的甚至是终生后悔的行 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比较偏激呢?主要有两点:(1)中学生的情绪特征。由于青少年受内分泌的影响,处于性成熟的快速进行时期,其神经系统具有高 度的兴奋性;其情感也具有明两极性、冲动性、爆发性等特点。他可因一件小事而狂喜万分,也会因一件小事而痛心疾首;稍不如意,可能会大发雷霆,不太善于控 制自己。因此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疾风怒涛”时期。(2)思维发展的局限。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加之阅历较少,知识经验不太 丰富,因此他们还不善于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往往容易抓住一点就无限夸大或缩小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那么如何改变偏激的这个性格缺陷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拓宽兴趣范围。青少年的情感丰富,爱好广泛。有人说青少年是天然的诗人。因此

我们可自觉在把激情情感引到我们的兴趣中,从兴趣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体验情感的深刻。同时知识经验也会有所增加。

2、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学会多角度、全面、完整地看问题。

3、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应该学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遇到激情事件将要控制不住时,可以在心中从一至十默数,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使自己平息下来,也可作出决定是否行动,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如果你情绪淡漠,怎么办?

情绪淡漠是一个人对某些事或整个生活丧失了信心和兴趣时的情感减退现象。中学生情绪淡漠的主要“症状”是:内心体验贫乏、冷淡、麻木不仁,干什么都觉得 “没意思”,兴趣索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对自己和别人都漠不关心,对生活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心理学家称这种症状为“败兴症”、“空虚病”或“情绪减退症候群”。青年期的情绪淡漠实质上是一种个体对于挫折伤害的被动保护性反应,是一种逃避矛盾与困惑的表现。这被认为是“未能完成自我同一性”,变得“不了解真正的自 我”了。从中学生的情况看,产生情绪淡漠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升学、就业的竞争加剧,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了;另一方面是青年 期自我意识的快速增长,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与自我服务能力的不协调。这就有可能造成中学生因心理负担过或经不起风浪击丧失信心、热情和主动性,丧失与他们 感情上的共鸣,陷入情绪淡漠状态。此一时期,父母的过分关心或关心不够,都可能促成这种状态。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防止情绪淡漠的产生:

1、培养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

2、使自己的活动、生活内容多样化。

3、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应以积极的方式应对。

4、换一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生活中不乏真善美,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对生活很冷漠的青年应善于从亲人的安慰、朋友的关怀、师生的情意中去寻求温暖、抚慰,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冷却的心重燃青春火焰。

5、及时运用心理调节法,自觉摆脱淡漠情绪。当出现情感淡漠的苗头时,应及时对自 己施加一些积极的暗示:如“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这样下去很危险,会毁了自己”等。同时,有意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自己胜利且又有乐趣的 活动,特别是欢乐、美好的集体活动中,对于恢复自己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大有益处。

复数的萌芽形成与发展论文 篇7

一、中国近代新式高等学校的产生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屈服于西方列强, 被迫开放国门, 其政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回局面, 清政府开始把先进科技、工业和军事作为发展和治理的重点。这就需要大量的新式人才, 因此, 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发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传统的旧式学堂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新式学校应时而生, 自然取代了旧式传统教育的地位。

19世纪50年代以来, 各种新型学校在维新派、洋务派以及受过西式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创办下,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式学校以传授科技知识和培养外语等西学人才为目的。19世纪40年代, 我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教育机构。“女子学塾”是我国第一所教授西学的学校, 于1844年在浙江宁波建立, 创立者是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这也是我国最早招收女学生的学校。我国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由清政府创设。我国第一所技术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堂”于1865年在上海建立。我国第一所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由左中堂于1867年在福建创立。这些新式学校在重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前提下, 已经同以往的旧式学堂有了很大的差异。首先, 新式学校改变了旧式学堂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其次, 新式学校开创了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的新时代, 颠覆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儒家经典教育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取而代之以教授实用技能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为主;最后, 新式学校沿袭西方学校的授课模式, 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模式, 摒弃了旧式的私塾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 新式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2]。

新型学校的创建在甲午战争失利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海关道的倡导下, 于1895年在天津成立。“南洋公学”于1896年在上海建立。清政府在1898年颁布诏令不但要求“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改为高等学堂”, 而且还下令“以省会之大小书院改为高等学堂”。也是在这一年, 清政府创办了新式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19世纪在我国建立的这三所新式高等学堂———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以及京师大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堪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尤其是我国首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 对我国以后的大学制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清政府还颁布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由政府对我国大学的性质、管理体制、任务作出系统化的规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不但是大学的办学章程, 更是清朝政府在大学体制方面的重要规章制度, 是之后学制的雏形[3]。

二、系统化大学制度的基本建立

清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对大学制度的规定, 于1904年又颁布了《大学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各学堂管理规则》、《通儒院章程》和《学务纲要》, 上述章程和中、小学堂章程一起被称作“癸卯学制”。我国系统化大学制度的基本建立就是以癸卯学制为标志的。这些制度大致包括下面几点内容。

1. 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高等教育。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下, 高等教育体系由大学、通儒院以及专门学校三部分构成。初步形成了此后我国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清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高等学校的设立和管理事务。非中央政府直接创建的高等学校也要接受管理。京师大学堂本身是高等学校, 也是国家行政机构———早期的中央政府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这样的体制不仅是对过去国子监模式的传承, 而且借鉴了日本东京大学的体制。此后, 清政府在1906年设置了专门负责高等教育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学部, 取代了京师大学堂。

2. 高等学校分级设置。

1897年, 清政府下诏将书院改为高等学堂。1898年, 京师大学堂创建。从此, 公立高等学校由中央和地方两级建立, 并且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定。当时也有一部分私立高等学校。尽管清政府对私立高等学校并无明确的政策规定, 但在实践中对私立高等学校是认可的, 当然也有一些限制。《学务纲要》中明确指出:“私设学堂, 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 以防空谈妄论之流弊。”

3.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高等学校同时具有人才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职能。通儒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 具有研究生教育的性质。“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 能发明新理著成书, 能制造新器以利民为成效”。学制规定, 大学堂内可以设立通儒院, 这表明当时的高等学校具备教学与科研两项功能。

4.“学”、“术”兼备。

清代的高等学校主要分为综合性的大学堂和高等专门实科学校。《学务纲要》要求高等学校“宜注重普通实业两途”, 如此规定的目的是“端正趋向, 造就通才”。《纲要》还规定地处京城的高等学堂必须设置八科, 而位于省城的高等学堂也必须最少开设三科。这种学校所从事的是普通教育, 也就是后来蔡元培先生总结的以“学”为主的学校。而实科学校以“术”为本, 以培养各行业专业人才为主, 所开设的学科也只有八科中的一科到两科。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是依照学科的分类来设置的。学制划分学校组织结构的方法是欧洲通用的知识分类法。第一级叫做“科”, 和现在的学科门类相类似, 当时设置有八大学科包括:文学科、经学科、格致科、政治科、商科、工科、医科以及农科。文科、经学科及格致科是基础理论学科, 其余五科属于实科。实科学校的设立基础即是这五科。科以下还设置了“门”, 与现在的一级、二级学科相类似。

癸卯学制是借鉴了日本的明治学制, 由清政府颁布实施的。日本的明治学制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和学习了欧美的大学制度。因此, 癸卯学制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传统教育制度, 体现了系统的系科设置, 综合性的学科, 新型的选课制, 完善的科研组织, 自治的师生, 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以及固定的体育活动等内容,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一定的进步性。从此之后, 癸卯学制基本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框架, 并且对后世的大学制度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的大学制度就是在癸卯学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的[4]。

三、新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 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而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还没有完全推行和贯彻落实, 这个重大的问题留给了民国政府。1911年, 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令》、《专门学校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规程》等政策。1917年, 民国政府颁布了上述制度的修正案。1922年, 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24年, 民国政府又颁布了《国立大学条例》[5]。这些法令、规程与条例实际上在诸多方面深化了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这一系列的教育政策, 使癸卯学制所确立的新型高等教育制度得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安娜.中国学制百年变迁[J].教学研究, 2004 (11) .

[2]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1) .

[3]朱宗顺, 刘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论纲[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3) .

[4]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给业主的信下一篇:华兴实验学校绿色学校经验分享:创建绿色学校 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