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共6篇)
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 篇1
班班通指学校每个教学班都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并以投影仪或电视机为显示终端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 每个班级都能同时连接网络、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影视节目等,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利用班班通优化导入环节。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一堂课的起点, 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有效的导入,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回到学习上,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的音视频效果, 做到图文并茂, 形象直观, 刺激学生感官, 从而优化导入环节, 提高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一、能快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易分散, 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特别是农村小学, 课间学生都爱到运动场地玩耍、做游戏等, 上课后兴奋点还停留在课间活动上, 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由课间引导到课上,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可以利用班班通设备, 创设图形、声音、动画等, 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地转到学习任务上来, 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如在教学《男生和女生》这一课时, 先是与学生做一个竞猜游戏, 就是先后出示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几个一岁多的儿童照片, 要求学生猜性别, 结果许多学生都猜错了。然后出示第二张图片, 是几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要求他们猜性别, 这次大家都全猜对了, 接着谈话引入课题。这节课从一开始, 学生们听说做游戏, 看到屏幕上的图片, 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了, 专心地看着屏幕, 开动起脑筋来了。又如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 一开始, 就播放了一段长江风光视频, 同学们听着淙淙的流水声, 看到美丽的长江, 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过来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习的材料感兴趣。”在农村学校里, 部分教师没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 在课堂上, 还是以枯燥的说教为主,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思维活动不活跃, 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纪律差。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呢?可以利用班班通设备,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创设情境等, 让学生能直观感受, 引起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一课时, 先出示了部分汶川地震的图片, 学生们看到图片中的境况, 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 要求老师讲讲地震。又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这一课时, 出示一个游戏:猜猜祖国有多大?随着多媒体展示:以祖国地图为背景, 随着出现的“南方穿彩裙, 北方飘雪花。西边的星辰还在天上挂, 东边的朝霞已经满地洒”和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就随着展示, 开始积极思考起来……
三、再现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学生乐于学习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越是贴近生活, 他们越感兴趣, 越想探知。因此在导入时, 可以利用班班通设备再现生活场景, 让学生如亲临其境, 让他们感受到亲切, 从而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 《我能为地球做什么》 这一课时, 先是让学生观看地球变穷、变脏了的图片 (本地采集的图片占多数) , 然后弹出“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在环境方面:______ 在节约资源方面:_____”。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存在着脏乱差, 看到弹出“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开始思考起来……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乐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只有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 利用班班通设备及资源,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可以让学生身心放松, 思维活跃, 乐于接受学习任务, 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如在教学《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时, 先利用班班通设备出示同学们在操场做游戏的视频, 学生看到做游戏, 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这时老师问:如果这个同学不这样跑会怎样, 学生们的小手刷刷地都举起来了。这样, 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营造起来了, 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角色, 思维也活跃起来了。
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学习内容较广。在教学中如教师引导不当, 就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学习效率低。建构理论认为:学生不应该被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的多种特性, 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总之,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课堂导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积极利用班班通模式下的多媒体特点进行导入, 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 主动思考、探索,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 篇2
一、课题名称:
《有趣的军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军鼓,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能用正确的军鼓敲击方法演奏出“xxx xx”节奏型,并体验用军鼓为《共产儿童团歌》歌曲伴奏。
2、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通过发现、探究,进一步感受军鼓的音色和音乐效果。
3、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醒学生左右手协调合作,尝试随着歌曲旋律,由慢及快地用军鼓为歌曲伴奏。体验感受军鼓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准确持鼓槌,左右手协调合作,用节奏型xxx xx为歌曲完整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军鼓:
本环节通过小军鼓实物图片画面呈现和讲解,介绍军鼓的结构、外形、音色,军鼓的持拿方法和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
(二)、探究发现,体验感知:
本环节通过聆听小军鼓的精彩演奏片段,提出问题: 听!小军鼓的声音是怎样的? A 明快 热烈 B 优美 柔和
由此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进一步感受军鼓明快热烈的音色和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三)、听辨模唱,实物演奏:
如何设计初中英语的导入环节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导入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设计初中英语的导入环节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此浅谈如下次啊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兴趣,学习英语更是如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一定要注意导入的趣味性。趣味性导入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爱表现的心理特征,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变晦涩为生动,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互动性。互动性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互动协作的形式组织教学。课堂导入不能仅局限于简单地从课间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教师应破除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的弊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它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注意师生间的互动。具有互动性的导入,才能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3、简洁性。简洁的导入,能节省学生听课的时间。教师应力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用最精炼的语言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入时切忌夸夸其谈而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以至影响新课的进程。更不能因为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设计一些看似有趣却与主题毫无关系的内容,以至于讲了半天,学生还搞不清状况。所以,新课的导入不仅要切中要害,还要简洁明快,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针对性。导入切忌为导入而导入。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也就是说,导入内容的设计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适当的导入方式。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而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5、启发性。课堂导入设计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教师应合理地设置导入方式,将启发性教学的理念与常规教学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初中英语的导入环节的设计方法
1、兴趣式导入
1)、看图提示导入法。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示图片和提问的方式要根据新课内容,由浅人深,突出重点,导入新课。
2)、歌曲导入法。歌曲与语言一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歌曲。能使学生减少对语言的陌生感。使之更加感性生动。这种由歌曲所带动起来的接纳与好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集视听于一体,教师通过提问,适时地导入新课。這样的导入,不仅巧妙自然,而且水到渠成,效果显著。
2、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情景,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加强对英语语言的感性认识。情景的创设有许多方法:
1)、利用直观教具或实物创设情景。利用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要教学的单词或句子同其含义联系起来,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或翻译,使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2)、利用肢体语言创设情景。运用肢体语言创设情景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肢体语言可贯穿始终,无论是教字母、单词还是句子,都可以利用肢体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playthepiano时,教师可以做出弹钢琴的动作或让学生来表演,整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进入了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
3)、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灵活创设情景。
4)、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flash、影像资料等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原本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活泼。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导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教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为新课服务。它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复习导入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总结旧课,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其中的异同,抓住知识的结合点,对旧的知识加以概括,并引出将讲授的新知识。这种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促进了知识的延伸拓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
2)、以复习提问形式导入新课。这是一种较常用的方式,它是以提问的方式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进行导入,要注意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法把学科知识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 篇4
一.课题名称: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高中英语学科的总课题为“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初期的关于课堂“WARMING-UP”环节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于上学期期末开展了关于此项研究的阶段性汇报,即课题的中期推进。这个学期之所以要把小课题定位于”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这一阶段,首先源于对上一阶段的承接和顺延。英语的课堂热身过后便是对课程的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及目的。其次是因为我们区绝大多数的老师上课前的口头语基本是”认真听课,精力要集中,把嘴闭上,把书拿出来翻到多少多少页“或是依旧停留在对上堂课的复习或是单词的听写中来开始一堂课的讲授。根本没有给学生一个对新课程学习的准备。问其原因多数教师又会说“我们的学生基础太差,我们的课业任务难以完成等等。”总的说来,课堂导入简单枯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作用,根本发挥不了任何实效性。
怎样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呢?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了认真的讨论,认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将要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导入。曾经聆听过许多位名师的课堂,他们精彩的讲授,学生们卓越的表现,无一不是从一段精彩的导入开始的,或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或如小桥流水,娓娓道来,一段好的导入总能让人产生无限期许,油然而生的一种直觉告诉大家:好戏还在后头呢!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我们认为导入要含着活力,带着兴趣,带着思索步入课堂;形式多样化,保鲜度强,力争成效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也让老师们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研究的对象:高一至高三的全体学生
四、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调查了解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现状,包括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是否喜爱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玩游戏,听故事,讲故事,做表演,是否上过英文的知名网站等。调查表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还是非常喜欢这些内容来作为导入的方式的。
2,个别分析法:分析研究学生的个体的具体情况,总结规律。如有的学生擅长歌曲或者朗诵,那就让她选出自己喜爱的英文歌当堂演唱或者朗读英文名篇佳作给大家欣赏,既提高了他自身的兴趣,又带动了其他的学生,培养相似的爱好和兴趣。等等。
3.对比试验法:我们并不是设立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通过对比二者的结果来验证研究的效果,做法是否有效,而是针对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导课的方式的对比,比较不同导入方式那种更有效,更适合学生。我们会及时的研讨和总结优缺点,争取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的最佳方式。
4.经验总结法:收集活动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2013年3月准备阶段: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和有关于高中英语导课的先进的教学课例和经验总结。我们注重从相关的著作以及网络资源中吸取精华,充实自我。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如:阅读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英语教学精彩片段和课例赏析》,《高中英语新课程解读》等著作或文章。
2.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实验阶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导课实效性研究,建立资料档案,进行研究。确定研究方法,总结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索改进提高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策略。交流心得体会,提出新问题。
目前我们了解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实物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看图提示”、“故事导入”、“生活化导入”、“情境表演导入”、“影视作品导入”、“网络资源素材导入”、“视频导入”、“背景导入”、“想象导入”、“ 竞赛导入”等多种形式,来分别运用到不同的课程内容当中去。另外,我们本阶段的重点还是还针对本班学生的基础情况,在课堂导入提问时分层次设置,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在此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还要坚持自 2011年3月以来从未间断过的每星期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工作实录,记录了我们外出听课,学习,对名师、好课的借鉴与收获的体会,记载我们的具体做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们的应对方式,反思,疑问,彼此相互指出大家的不足之处,和我们研讨时的点滴心灵的感悟。另外,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还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每个月每位老师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科研学习心得和感悟,及时总结和反思我们的科研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记录了我们的好的做法,总结成经验,便于交流。这两个笔记本,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已经坚持记录了整整两个年头了,它们记录了我们这一路走来,从开始对课题研究的困惑迷茫,到一知半解,再到逐渐有了头绪,到刻苦钻研,到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就像由一个刚刚会爬的小婴儿逐渐长成了一个健康,步履稳健的儿童,我们相信,有它们的陪伴,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蓄积力量,我们在未的科研道路上来一定会长成健步如 飞的壮年,随心所欲的在生命化教育的这片田野上奔跑。此外,在我们的英即将建立关于课题的栏目,及时发布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还有完成个案的分析。包括对学生和对某一节课的导课环节的反思。完成阶段反思,对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效果。
3.第三阶段:2013年9月——11月 总结阶段: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形成论文,课例,案例反思,教育故事等。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对课堂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逐步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是 他们坚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撰写研究报告。3.优秀课例展示。
浅谈导入环节的问题与对策 篇5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新授课 导入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60-02
听一节好课,犹如观看一出精彩纷呈的演出,有序幕、过程、高潮、结束。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讲授新知、复习巩固、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只有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才能吸引学生,提高效率。导入是教学中最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巧妙的导入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怎样设计、落实导入环节呢?
一、导入概念的界定
顾名思义,“导入”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入”,即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李森在《现代教学论纲要》中指出课的导入是课堂上正式教学的启动,它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有教与学活动的通称,是为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唤醒。
二、小学语文新授课课堂导入环节的现存问题
(一)导入目标不明
1.重视“入”忽视“导”
在与一些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导入环节被教者不同程度地缩水了。教师对于导入环节有草草带过的,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下一课……,或者干脆没有,直奔主题,直接进入教学:出示课题,读题后立马组织教学。如此重视“入”而忽视“导”,毫无新意的课堂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有理想效果。
2.重形式轻内容
我听过一节课,三年级的《花钟》,这篇课文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而授课者却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展示争奇斗艳的朵朵鲜花的图片,让学生交流事先收集的相关资料,乍一看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纷纷交流,知识长进了不少,但是再反思整节课,这样的导入糟糕极了,非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更偏离了编排者的目的,本末倒置,令人惋惜。要知道导入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教学,而不是艺术欣赏。
(二)导入方式单一
笔者曾随意翻阅几本教学论文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探索作文教学、研究朗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主题的文章占了大半壁江山,却没有一篇与课的导入有关。教师们缺乏导入的理论知识,所以就出现如今这样的局面:大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在课的导入时常常是一人独揽大局,一张嘴独占鳌头,让课的导入成为教师一人独自演讲的舞台。虽说导入中教师的语言不可或缺,但是每节课都是如此,千篇一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无法集中,必然产生审美疲劳,导入效果堪忧啊!
三、导入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及矫治对策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应该充分的保障学生能快速掌握一定的知识,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会更理想,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再去设计导入是浪费时间,所以重视“入”忽视“导”。部分年轻教师为了“赶时髦”,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先考虑的是形式上的热闹,不管什么课都用上多媒体。面对文本,该如何展开合理的导入设计,运用哪些教学理论?教师由于对导入策略了解不多,导致在设计导入时,无从下手,陷入困境。
(一)遵循目的针对原则进行导入
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导入环节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发展。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教学就会顺利进行;如果一开始就直奔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课堂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的导入。
课堂教学不同于演小品,说相声,它是一项目的性极强的活动,每节语文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要求学会文中的表达方式,或要求体会人物的情感。课的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得遵循目的针对的原则。要知道一节课的中心是教学内容,所有的设计都得紧紧地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的展开,为教学内容而服务。课的导入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形式的新颖,更得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就说上文的这个例子吧!《花钟》一文根据教学目的,可以这样设计课的导入:见过钟吗?说说看你都见过怎样的钟?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质疑,见过没有时针、分针、秒针的钟吗?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引出课题。
(二)遵循激发兴趣原则进行导入
要想让课的导入方式不再单一,教者在遵循目的针对原则的同时,还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角度来考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课的导入就得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研究表明,教师应该科学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的导入环节是课堂的开始,学生的思维在逐渐集中,教师的导入设计就要根据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设计妙趣横生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丰富而又充满趣味的导入中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要做到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教师可掌握以下导入的策略:
1.音像导入
音像情境就是利用丰富的音乐、图画等资源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导入设计可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谁,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些小朋友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教师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让课堂有声有色。
2.猜谜导入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教学设计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例如在教学《白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鉴《幸运52》的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中猜猜它是谁,提示一:这是一种家禽,它的毛是白色的。提示二:唐朝诗人骆宾王以这种动物的名字写了一首诗。这样的导入设计充满趣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3.教师言语导入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在课的导入设计上也可以利用教师的言语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孩子》一文,可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数字:2008 5 12 8.0,教师轻声问:“孩子们,通过这几个数字,你会想起一件什么事?”从而引出汶川大地震,然后引出本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自然过渡。
4.游戏导入
让学生在玩中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的导入设计上也可以用上玩游戏的方式。例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教师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以游戏的形式抽座号,采访中奖的学生,颁给他一份大奖,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地吸引他们的注意,抽奖过后,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我的爸爸,他中了一辆奔驰,但是却把奖品给了别人,这是为什么呢?打开课文找找答案吧!学生的思维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实现了导入的价值。
课的导入可以运用的策略还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用扎实、先进的理论知识为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2]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第1版
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 篇6
一、导入环节的现状及意义
导入作为课堂的第一步,对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教师并不太注重导入环节的效率的提高,总认为短短的三四分钟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所以,化学课堂的导入基本上都是以旧带新,或者是开门见山,根本发挥不了导入环节的真正价值,也不利于学生高效地进入课堂活动当中,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高效化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要更新导入形式,要借助精彩的导入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导入环节质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多样化导入环节的应用
1.顺口溜导入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抽象性强、逻辑性强都是该学科的主要特点,所以,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普遍认为化学难、化学不好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畏惧,我们可以借助顺口溜进行导入,一方面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化合价”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打好开头,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学习了下面的顺口溜:“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贡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要记清,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先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调动起学生的欲望,进而为学生轻松地进入化学课堂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探究情境导入
探究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参与到化学课堂活动当中。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探究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探究的欲望走进化学课堂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胃酸为什么可以多吃一些苏打饼干?(2)蚊虫叮咬为什么要涂上一些肥皂水?(3)如果酸和碱发生反应,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如何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上述的问题,并试着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而且还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效率。例如:在教学《爱护水之源》时,为了打破课堂的沉闷,将课堂直觀化,在导入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现在水资源的短缺和一些水污染的照片,直观地展示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地保护水资源,同时,也能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要立足于化学教材,要选择恰当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在提高导入质量的同时,也为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包宁波.再议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艺术[J].考试周刊,2012(36).
【品德课的导入环节论文】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课的导入06-17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11-07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11-11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导入07-21
小学思想品德的论文10-05
思想品德与修养的论文11-18
思想品德课养成教育论文09-03
品德形成论文08-15
医生品德论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