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2024-06-11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精选12篇)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因为今天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 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 这就要求他们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必须健康发展, 而且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成为高素质的接班人, 品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 大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 小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新教材中选取了包括生活中、学习中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以及面对各种考验时我们应如何去做等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例如, 演情景剧、辩论、演讲比赛、军训、爬山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畏缩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才干, 教育也变得更加自然, 学生接受得也更加主动。因此, 一定要从多种丰富多彩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入手, 适时、有效地运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大力加强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思想品德课作为思想品德德教育的“主阵地”, 发挥了它应有的理论导向作用, 而要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一定要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应用。此时, 其他学科就承载了这样的使命。例如, 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无处不在, 课文中的人物优秀品质就是品德教育的最好素材, 而且这种教育不空洞, 有血有肉, 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再如, 在数学教学中,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三、正确认识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社会、家庭

品德教育必须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 有时候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正面的教育, 在家庭中或社会中却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相互矛盾, 学生不知所措。因此, 学校、家庭、社会要通力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品德教育的巨大作用。

总之, 我们不仅要把以上几项工作做好, 更要从点滴小事抓起, 为搞好品德教育工作而共同努力!

摘要:今天的小学生将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 要成为高素质的接班人, 品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 加强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 使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主阵地,良好品质,体验,辨别是非,良好习惯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校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工作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目标、过程、策略、评价等子课题的研究,深入推进课堂改革。

2、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工作抓手,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的培训,提高校本教研的研究水平。

3、继续调研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主题调研,促进教育发展。

4、积极探索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机制,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和激励作用,推进教学评价向纵深发展。

5、以星级教研组建设为载体,推进全校品德学科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优质均衡发展。

三、工作措施

以科研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点面结合的课题总结深化研究。以寻找道德学习的`规律为指向,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全面进行分课题的规划研究,以期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了解分析各自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升个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

――以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差异性研究为载体,探索品德学科教师开发针对性教学资源的规律,达到教学内容丰富性和针对性的有机整合;(朱)

2、继续落实教学规范,了解本校常态教学实情,发掘品德教师的工作亮点,寻找分析存在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底线的落实,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增长点。保证科研时间,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做到“五定”。定时:保证每月一次教研活动;定内容: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中的有关教学目标的陈述;定地点:校会议室;定形式:以面对面地讨论学习为主,网络(博客)交流为辅;定人:全体品德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以课堂为基地提高教学质量

1、组织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善于总结和反思,针对我校各学科研究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水平,深入课堂,精心组织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加“第三届小学品德教师综合素养大奖赛”,为全校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研讨的学习机会。)

2、参与协作片研究交流活动,加强教学交流与互动,促进研究深入发展;在各级各类研究活动中,认真探索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以有效引导教师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教学行为。

以星级教研组为目标评价教学质量

积极参加星级教研组考核活动。以教研组长学习日活动为锲机,交流经验和困惑,提高管理经验,保证校本教研的积极开展;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搜索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验证码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 教学 验证码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92-0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校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的延展。”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

1 本位验证——课堂教学须有效

1.1 把握教学目标的正确性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品德课程以全新的综合课程面貌出现了。在品德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定位、把握,达成目标,成了当前许多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我们应以整体思想为指导,正确理解教学目标。品德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可测量就不去关注,教育工作者应更多地关注更本质的东西。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不是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但是每节课必须体现这些目标,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

1.2 体现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教材的呈现往往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课堂教学却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预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既考虑学生的整体状况又要关注本班学生中的个体差异,预设方案要具有弹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活动发展的进程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我们可以改变教材呈现顺序,或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或干脆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某一具体培养目标下的教材等,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预设,而应艺术地捕捉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再现现实生活,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同时也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

2 合作验证——家校联通促实效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需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3课“我会管好我自己”,教学时,如果我们只在课堂上进行说教,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上,体会就不深刻。若要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课堂承诺,教师又不可能去一一落实、去指导。为此,教学时我就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中。制作了家校“联系卡”(如记录每天的行为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尊敬的家长:

“尊敬长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给予支持,谢谢!

家长寄语:

一年级(1)班 学生 家长

3 实践验证——无痕延伸育真品

我们现在的德育把孩子封闭在校园这片“净土”之中,给予他们纯粹的真善美的教育,使他们缺乏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成为“笼中之鸟”。一旦接触社会,就会在真实的“现实规范”与学校的“理想规范”间彷徨无助,继而产生心理的错位。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让德育从封闭的校园走出来,回归到无限宽广的生活中去。

纵观我们当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其中很多内容涉及社会生活。

3.1 课前小实践

相同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拓展,这就要根据学情而定了。教学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各自充分利用本地课程资源灵活进行,使课堂与学生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学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2 课中实践

品德课堂中的好多内容,可以或者说需要甚至是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当然这要结合本地特点,用实践体验来替换、补充教材,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真实性与实效性。

一位教师在执教《欢欢喜喜过春节》时,课前没有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是照本宣科地大谈“庙会”。而我们南方孩子有逛庙会体验的极少,面对着毫无生活经验的课程资源,孩子们哑口无言,整堂课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有一位教师却将教材中的这块内容替换为讨论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挂灯笼、倒贴福字、贴春联、分压岁钱、拜年等等,学生从中感受到过年是多么的快乐啊!

只有向社会生活开放的课堂,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引领。

3.3 课后延伸

品德教学的课外延伸是十分重要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增强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依赖教材中的素材,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开拓、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尤其是社区课程资源,那么,我们的教学形式有如画饼充饥,失去实效。

4 整合验证——学科相融达综益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效益。”

以课时数为最多的语文学科来说,要做好品德课与语文学科的相互链接和整合,首先要“整合”两门学科的知识点,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也是轻松驾驭课堂的基础。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知识的结合点,适时恰当地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只有它在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德育新课程,只有教师更多的關注学生通过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努力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的回顾中,自主建构起积极向上、愉悦有益的“品德大厦”,并抓住课堂中一闪而过的生成性资源,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引导生活,学会做人,让师生充分感受到品德课程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2] 中国家庭教育.2008(2).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

当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如今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的必修学科之一,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 尽可能地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风采。以下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来简单谈一谈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 希望能够对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课堂内容

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仅仅依靠小学品 德与社会 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会到更加深刻的感悟。所以,为了丰富课堂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很多教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当然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课外活动的机会毕竟不多,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能够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以说,信息技术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先对一门学科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然而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比较单调枯燥, 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缺少动力和积极性。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能够改变传统“ 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死气 沉沉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内容更具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

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资源是多姿多彩的,无论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还是动画,都是信息资源的形式,而计算机网络则是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传播平台,学生徜徉在信息资源的海洋里,感受着众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思考和感悟,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学平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学,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平台的搭建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种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搭建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力求使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校园品德文化网站,并邀请比较擅长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学生一起来进行网站设计,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内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等都写入网站之中,从而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和观看,同时,网站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互动功能,能够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好地互动和交流。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技术,其能够集视觉、听觉及人体其他感官感受于一体,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将各种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利用这种多样化的信息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 可以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造一系列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再带着情境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讲述《 家乡,我为你骄傲》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来为学生播放一段家乡的宣传视频和几幅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完全置身于家乡的大好风光之中进行体悟和感受,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述《 春节知多少》 这节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问答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将此课件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件上有关春节的问题来进行讨论和抢答,这样一来就能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回答当中,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现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计算机,小学生更是从小就接触这类电子产品,对他们的使用娴熟无比,有时甚至超过了家长的能力。 诚然,网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包含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也随处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在这一时期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过重,那么将可能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并且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将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一生。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要作用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这么简单了,它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素质,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有义务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技术的优点,排除其缺点,使之真正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篇5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整体思路,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能够促使小学品德学科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部分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促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精神的宣传、学习、研究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教材教法。

2、加强品德学科教学思想建设,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研工作的时效性。

3、对品德学科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丰厚底气,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1、认真总结上期网络教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发挥好小学品德学科网络教研中心组的核心作用,将小学品德学科栏目做得有声有色。

2、认真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3、加大网络教研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小学品德学科教师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2、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

十月份:

1、各校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2、征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案例、故事、教学反思等。十一月份:

1、教导处听课调研及教学检查。

2、组织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课题汇报交流研讨活动。

2、开展网上读书学习及研讨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召开德育教育专题讲座,做好评价工作。

2、学期工作总结与反思。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

当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如今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的必修学科之一,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风采。以下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来简单谈一谈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希望能够对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课堂内容

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会到更加深刻的感悟。所以,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很多教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当然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课外活动的机会毕竟不多,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以说,信息技术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先对一门学科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然而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比较单调枯燥,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缺少动力和积极性。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内容更具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

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资源是多姿多彩的,无论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还是动画,都是信息资源的形式,而计算机网络则是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传播平台,学生徜徉在信息资源的海洋里,感受着众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思考和感悟,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学平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学,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平台的搭建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种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搭建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力求使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校园品德文化网站,并邀请比较擅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生一起来进行网站设计,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材内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等都写入网站之中,从而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和观看,同时,网站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互动功能,能够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好地互动和交流。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技术,其能够集视觉、听觉及人体其他感官感受于一体,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将各种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利用这种多样化的信息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造一系列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再带着情境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述《家乡,我为你骄傲》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来为学生播放一段家乡的宣传视频和几幅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完全置身于家乡的大好风光之中进行体悟和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讲述《春节知多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问答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将此课件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件上有关春节的问题来进行讨论和抢答,这样一来就能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回答当中,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现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计算机,小学生更是从小就接触这类电子产品,对他们的使用娴熟无比,有时甚至超过了家长的能力。诚然,网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包含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也随处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过重,那么将可能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并且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将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一生。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要作用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这么简单了,它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素质,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有义务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技术的优点,排除其缺点,使之真正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也应当积极跟随时代的潮流,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便利性、直观性等优势,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思想品德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桂芬.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功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4).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7

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词汇,意味着教师为了表现出更高的专业水准而自主选择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历程,是一个教学效果得到改进、学习效能得到提高、专业成长得到促进的过程。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很强,作为骨干教师,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作为培训者,则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创新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

一、对学科核心素养与骨干教师培训关系的认识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骨干教师培训的关系

200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意味着“新”学科应运而生。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小学阶段围绕意识形态问题展开教学的特殊课程,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方式实现对人的教育。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不仅具有自身的学科素养,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为综合性课程,更为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形态广度决定着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课程的价值引领决定了教师要具有敏捷的思维,教师的教学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课程的生活视角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社会眼光,教师对于社会的洞察力决定着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制约骨干教师发展的因素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培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针对骨干教师这个群体。从教师的专业发展看,这个阶段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方面容易遇到“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骨干教师对学科内涵认识不足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起步较晚,研究不够深入,再加上品生、品社都属于综合课程,导致教师对学科的认识不足,自身专业知识等方面欠缺,特别是一些骨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影响并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 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滞后

许多骨干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方式传统化,二是教学思维程式化。究其根源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使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教学显然距离学科核心素养差之千里。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创新

基于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骨干教师现状的分析,我们调整了骨干教师培训的思路,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基于学科知识的开放式培训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离不开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涵盖面广,对于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的要求也更高。基于学科知识的开放式培训,可以解决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如孔子、司马迁等),又有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如青铜器、瓷器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很容易上成“历史课”。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历史内容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而在于通过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等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做到透过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看到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才算是真正领悟到学科的本质,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丰富的知识积淀作为支撑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培训模式,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针对教材涉及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介绍与说明,让教师们与专业人员进行互动,解开教学中的疑惑。

一位教师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后写下了这样的反思: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博物馆之旅让我非常震撼,我亲眼目睹了古代瓷器的精美,亲耳听到了背后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课堂,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自身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缺乏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再次走进课堂时,我不再满足于欣赏图片的表象认识,也不再满足于学生网上搜集素材的罗列,而是更加关注瓷器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对青花釉里红天球瓶这件国宝,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描述:“1300度的火苗是惨白色的,这惨白色的火苗肉眼不经保护地看上半分钟就会流泪不止。可是,工人们需要长时间盯着,因为温度低了,釉里红就是黑色的;温度高了,釉里红就烧飞了……”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们争着发言。一个学生说道:“这瓶子是我们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以往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甚至最终要替学生说出来的内容,现在成为学生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和成功的地方。博物馆之旅让我的课堂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培训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兴趣,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感受到通过培训获取的学科知识对教学产生的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写下的这句话代表了众多参训教师的心声:回归本真,追根溯源才是发展之道。

2.基于思维发展的参与式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需要让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实现自我专业价值的提升。积极而有效的培训,其特征是以教师的参与为主,真正做到激活教师的思维。

鉴于学科的特殊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更需要辩证、多元、创新的思维品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培训过程中,我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学科问题,引导教师深入探讨。培训组织者和教师们一样,平等地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进行评价,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他人身上获得启示和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认知和体验。

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需要具有辩证思维,即教师需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教育问题。不管教师是否有意,辩证思维客观地存在于课程与教学中,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中。以辩证思维为指导实施课堂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可以让教师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教师的这种思维能力,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最近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生造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们把教师分成两组展开辩论,辩论到最后,教师们发现,双方其实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争出个对错。汉字的发展和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网络生造字虽然褒贬不一,但汉字正是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才得以保留并发展至今。

通过这样的参与式互动,我们发现,教师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纠结于事件本身,而是转向寻找事件背后隐含的哲学思想,或者说教师们学会了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当教师们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不再会为学生们提出的“小区内到底该不该养狗”“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等问题而纠结。这也正是我们所寻求的学科核心素养之所在。

3.基于专业素养的专题式培训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科本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课程走向学科本质的必由之路,是德育课程的特色发展之道,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突显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针对骨干教师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培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把握,进行了深入阐述。这样的专题特色培训提升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对于骨干教师认识学科本质起到了引领作用。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8

一、按学习主题分项评价, 明晰反映三个纬度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品德与生活 (社会) “按学习主题设计教材”的特点, 将学业评价分解为对多个“学习主题”的评价, 对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具体包括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 学习能力和方法 (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

二、全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 评价不仅要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更必须伴随教学的全过程。品德与社会 (生活) 学科学业评价不是期末的一次综合性测评, 而是建立在日常观察记录基础上, 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

1. 关注日常教学过程

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记录, 实质是一种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日常形成性评价。因为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实质上是明辨是非真假、不断澄清价值的课程, 课程的实施取决于不同价值观点的碰撞, 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的交流, 取决于师生之间美好情感的润泽。没有了课堂中的日常形成性评价, 课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础。

教学中的观察记录, 也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角度去关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更要把目光投向他们投入活动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他们在活动中的情感变换, 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他们尝试的种种方法以及思考的方式, 他们与别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等。有了老师细心的观察和热心的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偏颇。

2. 及时开展单元学习评价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按照主题设计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 不同的主题活动构成了同一个主题单元, 不同的主题单元构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因此, 主题活动 (主题单元)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轨迹, 主题单元活动的评价最能清晰地表现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表现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表现出学生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活动的特点, 各个学习主题评价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有的侧重于评价活动的合作性, 有的侧重于评价信息整合的能力, 有的侧重于评价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这些过程性的评价, 清晰地记载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3. 在学期末进行测试性评价

在评价内容中, 有一部分是知识性为主的, 还有一部分综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主题, 这些内容的评价, 我们一般在期末展开, 采用书面测试的方法开展量化评价。这样, 一个学期的学业评价就全部完成了。

三、评价者多元化, 促进多向交流与反思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中强调,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 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 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 改变了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因此, 教学中可以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 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 能培养儿童的自评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有利于发展儿童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 进一步完善自我。

四、个性化的评价方法, 与评价内容相适应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 注重评价方法的使用范围, 以更好地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列举如下:

1. 活动展示性评价突出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性活动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探究性活动的目的大多侧重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评价的重点自然也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评价时较多采用展示性活动。

展示性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 包括成果展示、文艺表演、社会实践、情境测试等多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 成果展示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参与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并师生一起进行点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更具有成功的体验。展示评价的形式非常多, 以图文并茂展示研究成果, 以课堂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 以实验的形式加以说明, 以展览实物形式加以介绍……

2. 模拟情景表演

模拟情景表演往往应用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习主题, 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正确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的方法, 并通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经历的过程, 促使三维目标和谐达成。

3. 书面测试

书面测试相对操作简单, 能较为清晰地反映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测试试卷的设计应富有生活气息、生活意境, 采用活泼、亲切的卷面, 一般开卷完成。为了体现“童心”“童味”“童趣”, 可以把纸笔测试的内容与文学、美术、音乐、数学等形式相结合。卷面设计采用报纸副刊的图文并茂的排版法, 把考查的题型变化为生动活泼的一个个栏目。这种设计, 使呆板的纸笔测试可爱化了, 在试卷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交往的桥梁。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9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育人价值,开发

《品德与社会》学科涉及的内容丰富, 呈现出生活化、探索性、综合性强等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 对该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开发。笔者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 (上)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为例, 探讨开发该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和策略。

一、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

因为学科的育人价值长期局限于知识掌握, 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出现两大缺失: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之间缺乏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之间缺乏联系。另外, 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或将来专业化的学习做好准备, 但这又造成一种缺失———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的缺失。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首先从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角度拓展《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

1. 知识目标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涉及的内容广泛, 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十分陌生, 所以第一个教学目标就定位为:以课文中四大知识点为载体, 引导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一次粗略的了解, 对民族和祖先产生一种自豪感。例如本课第三课时的目标制定为: (1) 认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史学家司马迁; (2) 通过诵读《论语》, 感受孔子伟大的教育理念; (3) 课后翻阅《史记》, 了解历史、感受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品质。这些知识目标虽不是本课的唯一目标, 但却是教学中育人价值的基础性目标。

2. 情感目标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最大的育人价值就是通过对祖先发明、创造的文字和艺术等的了解, 感悟祖先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 在教学“璀璨的艺术”这一内容时, 笔者设计了通过对敦煌的深入了解, 让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获得滋养的情感目标。具体为:通过敦煌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的欣赏,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对作品的缔造者———无名画师们的了解, 激发学生对祖先勤劳、智慧等优秀品质的敬佩之情;通过对破坏敦煌的道士王圆箓的介绍, 激发学生惋惜、痛心的情感;通过对敦煌这类艺术遗产的认识, 激发学生关注祖国文物甚至参与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3. 能力目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而课堂上仅能呈现几个代表民族历史的亮点, 所以我们以这几个亮点为突破口, 通过实践、反思、探索、创造等方式, 提升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探索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我们为祖先而骄傲》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中写道:在解读孔子、司马迁两个历史人物时, 通过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 帮助学生形成一整套解读历史人物的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从内容上拓展和丰富了该学科的育人价值, 但是我们还要为多元的目标确定一个中心点, 然后将以上这些目标交织起来, 有机整合成本课可操作、可检测的综合目标。如我们确定引导学生以走进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心点, 确定其中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听孔子的故事、诵读《论语》、畅谈对孔子的认识, 使学生产生敬仰之情。 (2) 按照研究孔子的方式, 将学生组成四人小组研究司马迁, 感受他坚持事实的品格和开创中国的传记文学所作的贡献。 (3) 实践作业:将学生组成研究团体,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上或者常州历史上的名人, 知晓中华民族人才辈出。

二、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从教学目标出发拓展和丰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后, 在教学设计方面还要完成一个综合, 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预设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将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1. 教学内容的重组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中, 汉字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因此, 笔者将教材中与汉字相关的内容, 如汉字的出现、演变, 书法艺术的欣赏和信息时代汉字的命运讨论等集聚到一个教时中。教师以汉字作为窗口, 使学生在明晰中华民族千前的历史, 感受汉字演变的同时敬佩祖先的智慧。

2. 弹性区间的设置

教案中没有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 只是一些不同环节时间的分配、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和这一活动的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置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使师生积极互动, 擦出创造的火花。附本课的部分教案:

一、走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时间15’)

1.教师介绍孔子以及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

2.学生诵读《论语》, 说说自己的理解。

3.讨论:你觉得在弟子、统治家和孟子、庄子等名人眼中, 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主题的大讨论, 从多个角度丰富对孔子的认识, 由此体会到他的贡献。)

4.自我设计:用何种方式表达对孔子的敬仰?

5.教师总结研究孔子的三个学习步骤。

三、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

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留出了主动参与的时空,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抓住生成的资源融入到教学预设中, 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1. 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迸射出了创造的火花, 涌现了新的问题和答案, 这些资源中有些是重复的, 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例如:

师:刚才已经欣赏了莫高窟中的彩塑和壁画, 对敦煌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过敦煌。敦煌建造在沙漠地区, 那里这样的雕塑和壁画很多。

生2:我也去过敦煌, 那里飞天壁画很漂亮。不过, 有好多给一个叫王什么的人卖给了外国人。

师:两位同学讲到了同一问题———敦煌的艺术作品不仅精美而且数量多, 所以有人说敦煌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还有人说它是“东方艺术明珠”, 为此还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同学还提到了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 他就是导致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同学可以就这个情况继续补充。

2. 纠错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也会生成不正确的资源。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指出:哪些是理解上的错误, 哪些是思考角度上的错误, 哪些是认识上的错误, 等等, 如在研究文学艺术时, 对于唐朝的三位大诗人:李白、杜甫和李贺, 由于不熟悉李贺, 有一个学生提出:好像有的资料上说李白的父亲就是李贺。这时教师要马上纠正:史书对李白父亲的记叙不多, 但是他的父亲肯定不是李贺。

3. 集聚

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立足多元的角度思考, 生成的资源往往无序甚至重复, 所以推进课堂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集聚生成的散点资源, 有时可能集聚成一种学习方法, 有时可能集聚成一个全面的观点……在感受孔子对历史的贡献和后世的影响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环节:你觉得在弟子、统治家和孟子、庄子等名人眼中, 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笔者按照“大胆放、巧妙收”的步骤,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一放:把问题放到四人小组中讨论, 一收:四人小组组长综合组员的观点;二放:在全班交流小组讨论时形成的观点, 二收:教师组织学生从弟子、统治家和其他学派创始人等多维角度形成一个对孔子全面且综合的认识。开放的问题生成多种资源, 而集聚资源又是学科育人价值得以最大化的最有力的支撑。

4. 拓展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是文明演变的反映,反映了民族的特征与风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把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一种责任。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让他们开始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学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原则,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大任,肩负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使命。

我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迈出了“敢为改革先”的坚实步伐,始终致力于自上而下、集思广益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体育课上把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之间的踢毽子技艺比拼,使他们在对毽子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再如,我校特别开设了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学生社团,如书法社团让学生领略了我国汉字的魅力和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古筝社团的学习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倾心于这一传统的民族乐器中。

一、课前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调查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内容进行调查,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调查。在开展《菜肴——五花八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对自己老家(祖籍)的饮食口味和特点进行调查。课前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产生疑惑——发现“不同地区的人,饮食口味不同,菜肴特点不同”,疑惑“为什么饮食口味不同,菜肴特点不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样的发现和疑惑看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风马牛不相及,但它是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主线。我可以适时出示中国地图,借助地图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不同的地形、气候以及物产会形成各地不同风味的菜肴,也就会形成各地的传统文化,为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感知理解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旨在让每一个组员参与学习过程,互相指点、互相促进,并使学生能够品尝到由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菜肴——五花八门》一课要重点认识川菜和淮扬菜。在介绍川菜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了九张川菜图,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一认川菜,目的是唤醒他们对吃川菜经历的回忆。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川菜“麻辣”这一显著特点,为解决了解川菜的口味、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重点问题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在了解了川菜麻辣的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感受四川人对辣椒的喜爱之情,我顺水推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阅读书上相关信息,合作探究川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知道了四川盆地常年气候潮湿,因此四川人需要靠吃辣椒来除湿保持健康,这就形成了川菜麻辣的显著特点。他们还知道了四川人利用辣椒的功效去缓解当地气候特点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影响,以此感受川菜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了解了川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后,紧接着我自然而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补充小知识,即辣椒也是中药,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古代医学书籍《药性考》中对辣椒的相关记载“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从而让学生感叹四川人的智慧的同时初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医。

三、自主探究,推动学生深层感悟

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感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获取知识。《菜肴——五花八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对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我把这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放在了教学淮扬菜上。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淮扬名菜“文思豆腐”的制作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淮扬菜的精致。然后又出示几张淮扬菜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淮扬菜的精致,也引起学生对淮扬菜精致原因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淮扬菜的热情。在探究淮扬菜精致的原因中,我选择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并设计了一张探究学习单。

通过在自主探究学习单中圈、画关键字词,探究淮扬菜精致的原因,不仅能让学生们对淮扬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淮扬菜的印象,还能让他们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就感。由此,学生知道了“淮扬菜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淮扬地区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再加上当地盐业发达经济繁荣,一代又一代淮扬厨师传承着饮食文化,同时也创新着饮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更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四、整合资源,巧妙渗透

教学资源是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的材料,以及各种可以被应用的元素,它是用来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进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执教《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这一课时,学生不仅能从四合院的住房安排中感受到我国“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的传统美德,还能从其结构中了解我国的建筑文化以及从其装饰中了解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合院建筑结构的立体拼图后,我觉得可以从四合院结构入手渗透我国的建筑文化。可本人不是建筑专业出身,就需要我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课上,我邀请了一位在大学执教建筑美学专业的教师来给学生作相关知识的讲解。这位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演示,例如“四合院是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四合院东南西北的房屋围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口’字型等”,学生听得入迷,对她所讲解的内容也十分信服。无形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我国建筑文化方面的知识渗透,相信很多学生从此会对建筑兴趣倍增。

针对“从四合院的装饰中了解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这一目标,我运用了多媒体资源,将大门和门墩、影壁、雕栏画柱、飞檐的图片做成自动播放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完后交流其感受。例如,“四合院的大门和门墩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门墩可以看出四合院主人的官职。圆的门墩代表的是武将,方的门墩代表的是文官。此外,门墩是用来支撑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门墩上的花纹代表着主人美好的愿望,门墩上的兽首装饰代表着官衔的高低”。再如,“四合院雕梁画柱上的图案装饰包含一定的寓意,代表着主人的美好愿望”。我选取了几幅图让学生来猜主人的愿望,在猜一猜的轻松气氛中,学生了解了图案的寓意。除此之外,我再告诉学生四合院雕梁画柱上不仅有包含美好寓意的图案,还有关于历史典故的图案,这就告诉子孙后代做人的道理,体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45-0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是从属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范畴;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重和忽视任何一方面,尤其是德育,因为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众所周知,良好观念、思想、行为举止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阶段抓起,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做人、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重视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德育教育也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更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进一步探究的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如下阐述,以期对推进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榜样激励或以身作则,指导良好行为养成

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思品教材或历史人物事迹,选择一些典型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良好的品德、思想,行为去激励教育和感化学生,这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等等。只要我们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要以身作则,细节导行。小学生除了模仿能力强,塑性也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轻轻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向学生说“谢谢”,老师可以特意向学生借书、借笔时说,你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礼貌用语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

二、营造良好的适合磨练学生意志的德育氛围

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首先,我们教师要实施爱的教育,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放下架子,融入到班集体中,与孩子们平等地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也可自由向学生提问。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唯有苛责,还可给予宽容和理解,并引导其走出困境。注重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即使是小学生也有自尊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尊重是相互的,学生也会真正尊敬教师。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有利于开展德育教学。

实施爱的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坚持性和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磨练特别重要。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要对学生进行意志知识的教育,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懂得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就能针对自己意志方面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收到较好的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学生有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还要训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练意志的考验。

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中,思品课的教学要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而且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思品课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正确思想观念和塑造美好的心灵的主渠道。思品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如组织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更好地互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孙淑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06)

小学品德学科论文 篇12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品德这门学科也焕发了青春活力,真正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课堂,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当我在2013—2014一学年的支教工作中,走进农村小学教育深处,了解到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后,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品德老师的现象突出;不知如何上小学品德课;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缺少教研活动对教学的指导……这些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至今这门课应该怎么上,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许多农村教师还很困惑。我在此谈一谈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一、农村小学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不熟,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生活(社会)》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用一个课时就上完了;还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课上成了语文课、美术课,教学生读读、画画等。农村小学品德课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不能把品德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也很难达到这门学科应有的教育目标。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他们既不主动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特别是现在的电教媒体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充分发挥了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并且农村小学如今基本班班都有一体机设备,为实施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很多农村教师不太会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面临困难,以致先进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施。

3. 教师队伍不专业,教学研究活动少

农村小学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课往往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因此担任品德课的兼职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也就少之又少了。

二、应对的策略

1. 以教研促教学,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如我所支教学校的一位教师在展示三年级《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一课时,对教材没把握好,一节课上完了一个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匆匆忙忙、照本宣科地读完了书本内容,学生走马观花地了解了所读内容。没有体验,也没有参与,学生无法理解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等,教学目标自然也无从实现。针对这节课,我和支教学校的老师共同进行了探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教材。通过对课标、教材和教参的研读,大家明白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是一个主题活动。要通过“妈妈的手”“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今天我当家”三个教学内容来完成,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感悟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所付出的辛劳,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内容仅仅通过一节课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另外,针对农村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多的情况,可以把“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这一课时的内容改为让学生说一说假期到爸爸妈妈打工地所看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会,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教研活动,这位教师重新对教材进行钻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的教学设计,重新上了一节《妈妈的手》。这节课中这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标制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及长辈的辛劳,教育学生萌发对长辈的感激之情。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授课教师以及其他教师都体会到只有通过教研才能促进教学。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明白了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教材所呈现的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 灵活运用基本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1)教学贴近农村学生实际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品德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简单,社会交往活动少,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贴近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如在进行四年级《快乐的密码》这一课教学时,教材通过无人售报机告诉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可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无人售报机,理解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用电动车、农用三轮在等农村常见的电器售后服务卡的范例向学生介绍生产厂家的诚信服务,引导学生理解如果没有诚信,这些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就无法运行。在进行三年级《同样的爱》这一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己和儿子、家人和儿子合影的照片导入教学,教师真实的生活案例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这种教学,学生更能感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操。

(2)角色体验,明理导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羞涩、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体验、流露自己的感受。所以更要加强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孩子大大方方去获得体验,通过角色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如在教二年级《他们不容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盲人走路、单手穿衣、手语交流,引导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后,他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平时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在教学三年级《一分钟能做什么》时,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通过体验一分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分钟的宝贵。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

(3)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教学所需视频、图片资料,并在教室一体机上播放,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在进行二年级《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介绍不可预知的危险也是存在的。接着还可以通过动画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防震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身边确实存在危险,面对突发的危险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从而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五年级《母亲,我回来了》《2008,我们赢了》等课时,可以选用当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回归时的视频,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等,通过课件展示,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类似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要经常使用,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班班通一体机的作用。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族风情》《可爱的祖国》《我们的大中国》等课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景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美景不是我们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农村小学生由于视野所限、条件所限,也很少有人亲身去体验过。所以借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去领略祖国乃至世界的美丽风光,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年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给支教学校带来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改变教育现状。但这样的工作长期、扎实地坚持做下去,它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一定是深远、巨大的。只要坚持立足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使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笔者在支教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旨在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春娜.小学品德学科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3,(9).

[2]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上一篇:项目相关方下一篇:DDOS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