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别多样化

2024-09-27

社会类别多样化(通用3篇)

社会类别多样化 篇1

一、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主要有两种,归纳为:专业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可以把这两种实践模式称为基础型模式或者常规型模式,一是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的社会实践,二是围绕服务社会开展的社会实践。

1、专业型模式

专业型模式的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围绕自身所学专业开展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专业型社会实践模式的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参与对象的独立性。学生在参与专业型社会实践时,往往具有独立性特点。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能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去实习,建筑专业的学生可能找建筑公司去实习。第二,具有参与主体的自主性。专业型模式的实践往往由学生自主去寻找和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符合的单位进行实践,需要学生本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实践。第三,具有参与形式的分散性。参与该模式实践的学生,往往分散在各自实践单位分散实践。

2、服务型模式

服务型模式的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学生围绕学校集中性的主题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服务型社会实践模式的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参与对象的协作性。服务型社会实践模式往往具有群体协作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分工,各尽其职。第二,具有参与主体的被动性。该模式的社会实践往往是由学校安排学生参与,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安排。第三,具有参与形式的集中性。由于是学校安排参与,往往集中在某个具体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去奉献爱心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处于传统模式,没有大范围涉及和参与到现代开放型的实践模式和内容里。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合理的设计规划。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缺乏合理科学的设计规划,专业型模式具有分散性特点,服务型模式具有集中性特点,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不科学合理的主要问题。

第二,缺乏科学的组织体系。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呈现出政府牵头,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特点,缺乏社会与学校共同负责的组织体系。学生到所在实践单位实践,接受单位往往是被动接受,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够。

第三,缺乏准确全面的定位。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往往忽视发挥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从经验向理论的过渡

(一)列宁、毛泽东实践向理论过渡的思想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观点。只有坚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才能真正把握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批判接受了传统哲学,使自己的认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又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点。首先,毛泽东强调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主导作用。其次,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意义。另外,强调实践与认识的互动,从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把握认识与实践,即知与行的统一。[1]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不能仅局限于经验层面,必须通过实践促进认识,由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此,学术界展开了理论探讨。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瑞明和华东师范大学范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所作的理论探讨。

刘瑞明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分为:第一,从社会实践活动与现行的教学计划的关系看可分位教学计划内的实践以及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第二,按照活动地点不同,可分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第三,按照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个人实践和集体实践;第四,按照活动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寒暑期社会实践和平时社会实践;第五,按照专业类型不同,划分为义务支教、科技支农、医疗服务等。[2]范冰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流形式分为:学术实践、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志愿服务三种形式。[3]

三、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多样化的理论归纳

(一)专业实践型模式

专业实践型模式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专业实践,从而达到提升专业理论和强化实践技能的目的的社会实践模式。专业实践型模式主要包括:实践性教学、毕业与就业实习等具体的实践形式。

第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专业实践型教学活动一直是高校重视但实施起来又困难重重,往往仅限于重复性的验证实验。[4]首先,专业实践性教学仍然从属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适应实践性教学的能力弱。最后,高校实践性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发展需要。

第二,完善专业实践型模式社会实践的对策

首先,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能力发展为根本,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学校和社会进行良好交流和互动、注重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性活动过程。

其次,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实践性教学环境。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涉及面广,干扰因素多,必须要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运行环境,只有这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才有转变的机会。

再次,积极向外拓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现代大学生应广泛接触社会,熟悉生产科研第一线情况。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向外拓展,有效利用社会上的实践性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二)交往磨砺型模式

交往磨砺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指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社会适应性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模式,主要包括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生产劳动、军政训练等形式。

组织大学生参加交往磨砺型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品质及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大学生迫切需要交往磨砺型社会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一,高校加强学生交往磨砺型模式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学生参与交往磨砺型的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现阶段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其次,目前学生成长的特点使高校必须加强学生交往磨砺方面的实践;

再次,加强交往磨砺型社会实践是塑造当代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需要;

最后,加强交往磨砺型社会实践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第二,高校加强学生参与交往磨砺型社会实践的基本途径

首先,依托高校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在加强学生交往磨砺实践方面,可以依托自身条件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例如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开设相关人际交往和励志成才讲座;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劳动技能课;在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等部门设立相关勤工助学岗位等。

其次,应积极对外拓展,与企业、社区联系,让学生走出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一方面,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或社区活动时,能利用自身的所学,帮助企业或社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企业和社区活动时,能有效增强自身的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了自身的意志,为以后的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志愿服务型模式

志愿服务型模式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以及善心为城市、农村、社区等提供非营利、无偿、无职业化援助行为的实践模式。

志愿服务型模式包括城市志愿服务、农村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具体形式。

第一,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服务是一个传递爱心和文明的过程,对志愿者来说,它是奉献社会的一种方式;对服务对象来说,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个机会;对社会来说,它是提升社会风气、保障社会稳定的一块基石。[5]

第二,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建议

首先,完善激励机制。为了吸收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团中央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激励措施,包括精神激励和实际政策的激励等。对于高校来说,“评优”和表彰先进典型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激励手段。

其次,提高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觉悟,把志愿者服务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从而提高该项活动的内涵。部分大学生把志愿服务看作学雷锋、做好事,把志愿工作看成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这导致了在现实中,虽然志愿服务经常搞,但往往把它简化为一些具体的劳动和任务,最终变成了行政命令和组织任务,这样既挫伤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也与志愿者行动的宗旨相违背。[6]

再次,培养长期有效的队伍。志愿服务不是短期形式,要有长效效应,使得建立一支长效队伍显得尤为关键。所以,建立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组织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应该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以及深层次性。高校应在提高服务层次,拓展服务领域等方面下工夫,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最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重点要解决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和交流,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就业创业型模式

就业创业型模式指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文化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自身获得就业生存以及发展机会的一种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择业就业、自主创业等几种形式。举办就业创业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业创业的过程,是大学毕业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如何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就业创业的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第一,高校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型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范围内将有631万毕业生,比2009届增加20余万人。就业人数的增加使本来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基础理论,使得学生显著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更造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困难。[7]因此,要大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措施

首先,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建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如:调整现有的专业及学科设置,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实行学分制,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往往对学生的品质超过于对学生能力的看重,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更难打开局面;再次,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拓宽知识面,了解专业发展动态,特别是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学会建立一个以自己专业为中心的整体知识体系;另外,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在就业创业前,学生必须参加各级岗前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包括职业规划、创业意识、职业素质等内容的培训。最后,多途径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场所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扶植大学生创业工作室,与专业紧密结合,与服务企业紧密结合,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五)创新创造型模式

创新创造型模式是指大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以及省、市、校级科技创新项目等新形式的实践达到锻炼自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省、市、校级创新项目以及科技活动等。

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实践赛事,“挑战杯”的影响力与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各省、市、高校以“挑战杯”为核心相继创办了一系列带有选拔性质又是独立运作的赛事。这些赛事从地域上与大学生更为贴近,宣传也更为到位,因此有较高的参与度。金陵科技学院近几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了南京市团市委组织的“创业导航杯”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由栖霞区团区委主办的“成业栖霞”创业计划大赛。特别是在“成业栖霞”创业计划大赛中,学校组织的参赛项目从最初参赛的100多个参赛团队脱颖而出,最终进入“成业栖霞”创业计划大赛十强项目。所参赛的创业计划“南京肉鸽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更是与栖霞区另外几家肉鸽生产基地形成联盟,使创业计划真正实施到具体的项目中,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学校在每年的四月到五月组织全校性的科技节活动月,组织全校各二级学院进行专业技能大赛、科普知识大赛、前沿科技讲坛等活动,掀起了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大比拼、创业能力实践的高潮。

第一,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成果

首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通过举办系列科技活动,教育学生求真求实、不怕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这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环节。

其次,促进了学生科技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和形成了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

再次,促进“教”与“学”相长。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科技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学生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活动开展的有效推动力,促进了“教”与“学”相长。

第二,进一步深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

首先,以“挑战杯”为龙头,加大宣传力度和支持力度,带动高校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高潮并形成制度,使得活动能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其次,处理好几个矛盾。首先是课内专业学习与课外科研在时间上的矛盾。其次是处理好学生强烈的科研热情与实际科研能力反差之间的矛盾。

应该看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随着时代发展将呈现出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当前,专业实践型、交往磨砺型以及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模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常规模式,就业创业型模式将成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模式,创新创造型社会实践模式将成为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锡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比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1):10-13.

[2]刘瑞明.农林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柴陆修.当前高校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41.

[5]李涛,苗忠.论志愿者服务与和谐校园[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154.

[6]贺红霞.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社会工作.2007,(5):32.

[7]张帅,王苗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2009,(2):55.

社会类别多样化 篇2

关键词:民事习惯,和谐社会,法律现代化

怎样构建一个和谐司法的体系, 以期能够于在司法层面以及民法典制定中2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怎样在当代中国法律中使民族特点得到体现, 推动法律民族化、现代化, 这些都是当今法律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解开这些问题的钥匙, 笔者认为即在于民事习惯的运用。

一、和谐司法的客观需求———国家法律的自律

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方向, 和谐已经成为解决各类的问题的核心准则, 而作为调节社会纠纷, 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 也必然通过尊重更多可容忍法权的方式, 更大程度的减少法律的刻板, 以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并最大限度的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做到法律自我的更新和进步。

诚然, 经过长久的司法宣传以及司法实践, 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起到了绝对的权威作用———调查3表明, 832名受访者, 即75%的民众在法律和习惯有冲突的情况下都会无条件选择适用法律, 认为法律能更好保护其利益———但是此次受访群众中有737名, 即67%的民众认为在他们平日生活中, 更多的以道德、民事习惯作为行为准则。更不容忽视的是, 对于国家本身来说, 为寻求法律的进步, 则必须加强对习惯的尊重, 以减少潜在性的冲突现象。而对于法官群体的调查4也呈现了相关的问题, 其中28名法官, 即93%的法官普遍认可了民事习惯其司法的重要意义, 并且将民事习惯在商事等方面的运用作为重要的司法方面予以了肯定。由此可以看出, 和谐社会对国家司法提出了要求。国家欲制定“良法”以维持社会的和谐秩序, 则必然在日常更多的对民事习惯予以调查研究, 并能够进行运用。

除此以外, 民事习惯也有其特殊意义, 其乃是在物质生活条件中生存的, 先于“国家法”而存在并制约着法律创制, 具有民族的特性。“习惯法权”蕴涵着诸多有益因素, 尤其放之于今日和谐前提下, 马克思曾经提及的“国家不能轻易地、轻率地限制和剥夺贫民及其它公民的习惯权利要求”5等保护弱势群体“法权”的论点, 也成为尊重民事习惯,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另一个佐证。国家“对于习惯、习俗以及所有那些产生于悠久传统和习惯做法的保障自由的措施缺乏真正的尊重, 那么就很可能永远不会存在什么真正的对自由的信奉, 也肯定不会有建设一自由社会的成功努力存在。”6国家要颁行符合物质生活条件法权要求的“良法”, 必须尊重这一生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资源。7

现阶段, 民事习惯受到法律的强制力影响, 大部分已经被同化。在除法庭调解以外司法审判中, 民事习惯发挥的作用是微乎其微。但是经调查, 在调节生活关系的方面它却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善良风俗是历经多年传承下来的, 是地方群众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尽管一些民俗带有非科学的成分, 但也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封建迷信”予以摒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民间习俗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习惯是先于法律存在的, 对于习惯的调研吸收, 也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即使在矛盾并不明显的情况下, 也能够进行自我进步以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统一, 是为国家法律的自律行为。如若民法典能够在其中将民事习惯的内容以及尊重精神贯穿, 则在全国 (尤其民事习惯尚大量存在地区) , 其必然能够减少冲突, 使法律的灵活性增强, 也使法律软性解决冲突的能力增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司法和谐的进程中, 要积极稳妥地运用善良风俗, 在法律创设过程中尊重并融入民事习惯, 搭起法理与民情相结合的桥梁。

二、民事习惯的存在性及存在作用

对民事习惯予以尊重, 前提条件是在今日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下, 其依然存在。“每一个时代的法律都是该时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一般要求的反映;每一时代的法律观又都是基于对该时代的法的本质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虽然, 在同一时代往往有不相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若干种法律观, 但是任何时代都必然存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共同倾向的法律观。”8而民事习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种法律观。民事习惯具有地域性及经济性:在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 民事习惯大量存在, 但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相对发达地区来说, 民事习惯受改造较大, 影响力日益下降, 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怎样才能加强对民事习惯的尊重, 也成为了一个客观需要解决的问题。

旧说认为, 究民事习惯其本, 根植于乡土社会势力, 当一地乡土力量强盛时, 民事习惯的主导地位即突出, 而在发达地区, 乡土社会已然逐渐走向没落, 而旧例所谓乡土势力, 自然不可能成为主流, 其直接导致了民事习惯已经完全没有力量和意义。9这是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的理论结果, 但同时也是片面的和不完整的。在一些现代化大都市, 缺乏民事习惯存在的社会物质文化基础, 一般意义上的民事习惯的确少之又少, 但是相反, 商事活动频繁, 商事习惯不可忽视,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方面的民事习惯, 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这些商事活动中, 双方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双方没有订立书面合同, 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或电话等达成买卖合意, 但是这些电子邮件之类的证据在庭审过程中, 不能做为庭审时的法律依据。所以一但出现冲突很难依法办理。还有一些行业的行规也不受法律保护, 但却仍然存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这些商事习惯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逐渐消亡, 反而在实践中不断运用, 值得重视。

在发达地区的一般民事案件中, 民事习惯也并不是全已消亡。调查表明, 80%的民众认为民事习惯确实存在, 并大部分存在于婚姻关系、继承关系等方面。2007年姜堰人民法院曾经对其管辖范围的风俗习惯进行过调查研究, 并完成了长达九万字的姜堰地区民俗统计, 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生活关况、岁时礼俗、社会习惯、婚嫁、丧葬等等。在这样一个江苏中部的县城, 关于婚姻、继承的等方面的民事习惯依然为数众多, 并且其中不少均是符合当地客观情况的善良风俗。在此种情况下, 虽然群众本身认同法律, 但是对于习惯的认同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而案件审理的情况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此类案件均以调解结束, 却也出现了案结事不了的复杂情况, 群众服从法律, 认同习惯, 也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能够使民事习惯运用更加合法和规范, 则能够使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维护法益, 最终使和谐司法的目标得以实现。比如2004年, 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作出过规定, 把婚约彩礼返还纠纷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交给了各地法院, 各地法院可以根据本地的习惯, 制定婚约彩礼返还纠纷案件的裁判规范指导意见。在此情况下, 各地根据风俗妥善的处理了各种意见, 使风俗与法律结合, 最终使民事习惯得到了客观的运用并最终实现了和谐司法的目的。

三、民事习惯的民众认知与认同

有学者认为, 法律在本质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10, 因此民事习惯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运用, 则必须了解地方民众的认知, 以了解民众的认同度, 并对民事习惯的运用指明方向。民事习惯的认同程度因地域、人群构成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造成了地域的差异, 笔者主要着眼于发达地区, 以此见微知著, 对全国情况进行把握。

对民众的调研显示, 民众对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认可度非常高, 大部分民众认为“习惯”规则还在支配着中国人漫长的生活, 尽管它们在大多数时候与“国家”无关, 未经国家承认, 也不一定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但它们却都明确地规定着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从而具备法的内在实体特征;同时, 它们大多依靠社会认可的物质力量来保障实施, 并可反复适用, 因而也具备法的外在形式特征;习惯虽然未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 但当地的人们认为它有法一样的拘束力, 人们必须遵守, 否则会被社会多排斥。正是通过这种社会心理上的“强制力”, 从而使社会大众对它加以肯定或遵循, 使习惯法被普遍接受、具有确信性, 由此产生事实上的“拘束力”。11

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民众对于民事习惯在司法中的作用, 初次认可度则相对较低。但是民众也普遍认为是可以进行适用的尝试。这是我国普法教育的良好后果, 但是应当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理解。民众他们看不到民法作为一种调整私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法律相对于公法的本质的不同, 看不到在民法领域更加强调意思自治, 而民事习惯恰恰是一个区域内的大众意思自治的结果;他们看不到, 民事习惯与民法在调整私人关系领域所起到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民事习惯有利于克服民法规则作为成文法所不可避免的僵化性, 能增加其灵活性和适用性;他们也不会去思考, 民事习惯在司法中进行应用, 是适用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民法制度的同时, 对于本国既存的社会秩序的尊重和对于公众情感的顾及。因此, 社会大众对于民事习惯的理解不深, 也就导致社会大众对民事习惯在司法中作用感到怀疑, 对民事习惯在司法中适用的支持度远不及受过专业训练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而对法院、律师的调研也支撑了关于民众情况的分析。法官们对于民事习惯的效力问题实践较多, 思考也比民众相对更加深入, 他们认为民事习惯的合理运用对于和谐司法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也更趋向于追求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司法, 能够使全社会的司法达到和谐的状态。对于律师的调查更倾向于事实情况的分析, 即律师认为在能够帮助当事人的情况下, 民事习惯可以进行运用, 且其有运用的意义, 因为很多律师都曾经遇到过民事习惯案件的处理, 尤其是在商事交易方面, 则更加应当发挥作用。12

社会类别多样化 篇3

一、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墨守成规。

部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认为, 他们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和记住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并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至于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在学生身上得到了落实一点都不在乎。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 教师把课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当做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课堂上始终围绕教材知识进行反复讲练, “灌输”的意味极浓, 这种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后果是学生尽管学会和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是对此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 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几乎成了背诵教材和应付考试的机器。

2.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 教师过于强调考试重点。 在这种情形下, 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便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流, 这种模式造成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丧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操纵者, 学生几乎没有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总之, 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痛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能得到提高。

3.学生对课程作用不了解、不重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 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 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 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但是,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是不了解的, 他们认为, 这门课程无非就是不断背诵、记忆, 学习起来极为枯燥, 体会不到它的学习作用和价值, 因此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鉴于篇幅的限制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希望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 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下面, 笔者就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进行详细描述。

二、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

1.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课堂学习主体性特征被忽视, 学习个性被压抑。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 使学生的学习素养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对当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指导学生采取探究式的方式对历史与社会知识进行了解、 收集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达到强化历史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第八单元第三课中《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节内容时, 在让学生进行预习导学之后, 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有人说, 谭嗣同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真是一个英雄。 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谭嗣同也太傻了。 你是如何看待谭嗣同的选择的? 2.你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吗? 它在中国行得通吗? 请用简明的历史事实说明。 3.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4.简单比较“维新派”和“洋务派”, 通过双方对救国方法的认识的比较, 你认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哪个更进步? 4.为什么百日维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戊戌变法在中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为什么? 让学生结合对课本内容的初步阅读, 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这样就做到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2.运用分层式教学法, 做到因材施教, 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学生在智商、知识接受程度、学习水平、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的, 然而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习惯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这既妨碍了学生学习个性和爱好特长的发展, 又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提出一种全新课程理念:“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本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 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并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课中《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这节内容时, 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 对学生进行分层, 如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为A层次学生, 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为B层次学生, 能力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为C层次学生, 然后按照学生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如C层次学生, 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是了解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 知道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和商鞅变法内容和作用;B层次学生, 除了要达到C层次目标, 还要能通过地图和材料, 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通过图文材料, 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A层次学生, 除了要实现B层次目标外, 还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变革与争霸的作用及意义。

这样, 通过实施分层式教学法, 我们便能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接受教学内容,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促进意义。

3.运用多媒体式教学法, 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提出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历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有力工具。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 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声像并茂、画面逼真、生动形象等优势, 将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 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如此, 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便会变得生动有趣,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课中《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部分内容时, 因为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重复性, 学生无法对当时的情况有真实的感知和了解, 我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二十世纪战争解密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并以图文并茂和图文互证的方式, 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解释, 如此我便将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让学生对当时的情况有了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对八国联军所犯下的罪行有了最全面的了解, 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 因为多媒体技术给学生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了铺垫。

4.运用生活式教学法, 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体验课程学习价值。

常规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师将教学眼光局限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却忽略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究竟有哪些联系, 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趣味和作用, 自然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习效果十分低下。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历史与社会问题, 大力挖掘历史与社会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因素, 让学生从实际中挖掘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生活内涵, 从而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与社会就在身边, 体验到此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进而真正领悟到它的魅力,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 在学习七年级第七单元第三课中《生活的时代印记》这节内容时, 一上课, 我就给学生出示了以“时代印记”为主题的幻灯片, 如“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发型”:50年代的麻花辫, 60年代的刘胡兰头, 70年代的山口百惠头, 80年代爆炸式的发卷, 90年代歪马尾, 21时机丰富多彩的发型;“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娱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典歌曲, 改革开放后的经典歌曲, 新世纪的流行歌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优秀电影, 改革开放后的优秀电影, 新世纪的中国优秀电影;“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交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不便, 60年代卡车和拖拉机, 70年代自行车王国, 80年代公共汽车, 90年代私家车流行, 新世纪的高铁、飞机, 等等。 之后, 我还让学生讨论了一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 如探讨21时机的三大件, 说说现在他们现在与父母出去购物付款方式除了付现金外, 一般还会用什么方式, 等等。 这一系列教学措施, 让学生了解了历史, 体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相应变化。 另外, 因为部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已经或者现在正经历着的,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拉近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体验到了此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进而以更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对这一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学习。

5.运用实践性教学法, 体现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当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 是传统的室内课, 这让学生觉得很疲惫,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只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 却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周围的事物及现象。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 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 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适当地改变室内课程, 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知道, 此门课程也是可以在脱离了教室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 从而让学生动起来, 并以此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比如, 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在社区中生活》这节内容时, 在学生初步知道了社区的各个功能, 认识到了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之后, 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 以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为调查范围, 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进行一项调查活动, 调查问题可以有:你喜欢你生活的社区吗? 你觉得社区为你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之处? 觉得社区中的哪些服务体现出了政治、经济、医疗服务、管理、文化等功能? 你希望社区可以增加哪些活动? 对生活的社区有什么未向展望? 对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总结, 并撰写小论文。 这样, 我就将学生场地由固定的室内场所———教室搬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室外, 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切实感受到了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 提高了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 进而逐步形成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

三、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

1.使教学方法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教师习惯采用的以自身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也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各种教学方法出现在了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舞台上, 如探究式、生活式、实践式、多媒体式等, 学生从单一固定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枷锁中解脱了出来, 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丰富多彩, 从而转变了学习态度, 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教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为了实现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新课标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由此得到启发, 开始屏蔽传统的应试思想, 依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全新理念, 大力探索和研究切之可行的教学措施, 在课堂上会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 身份由原来的科研型变为经验型, 教学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综上所述,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形势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能感受到课程的丰富多彩、精彩有趣, 以此促使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摘要:如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当前的课堂, 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固定单一, 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流,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实现应试教育目标上具有优势, 但是教学过程是死板沉闷的, 缺乏生机和活力, 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吸引力。鉴于此, 有必要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探索, 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感受到课程的丰富多彩、精彩有趣。本文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 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进行说明与描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童丹霞.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19.

[2]宋庆兰.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电教, 2008-08-10.

[3]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04-10.

【社会类别多样化】推荐阅读:

课程类别07-21

项目类别06-02

类别教学06-04

管理类别06-04

类别学习06-30

实验类别09-12

功能类别09-27

合同类别09-13

信访类别分类09-03

办公用品类别06-09

上一篇:学生设计实验下一篇:电力人力资源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