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设计实验

2024-09-27

学生设计实验(精选12篇)

学生设计实验 篇1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实验的确不能保证每次成功,如果实验没成功,也是一次很好的探究机会,正好能研究不成功的原因。如测定空气的组成这个实验,教师可以故意在红磷燃烧得很旺时才将燃烧匙放进集气瓶,使得吸入的水超过集气瓶体积的1/5;也可以故意使红磷的量少放一些,使得吸入的水达不到集气瓶体积的1/5等。经过这样的比较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也能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一个教师如果善于研究是可以做到想让实验成功就能成功,想让实验失败就能失败的,这就对教师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有些实验看似简单,如果教师设计巧妙,也会引起学生困惑,激发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这个实验,在《水的化学性质》学习中,让学生向试管中少量的水吹气,在学生困惑于没有发生反应的时候教师偏偏要说发生了反应,引发强烈的矛盾冲突,然后用紫色石蕊试液帮助学生看到确实发生了反应,这就是化无形为有形了。只要教师是个有心人,善于积累实验中的成功和失败,善于改进实验,实验课完全可以做到妙趣横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理解实验要求,分析实验原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设计实验 篇2

临湘市一小课题组

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条件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分层作业的设计,顺应小学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潮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一、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1、小学作业的开发包括:随堂作业、课堂作业、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家庭作业、检测作业

2、分层作业: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使孩子喜欢作业。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形式,探索作业、练习检查与批改的有效方式 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提高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帮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等。3.本实验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新课程理念,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知识的有序原理,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及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提出如下假设:只要坚持自主性、知识性、智能性、趣味性、实践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就能使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的个体,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变无效为有效,在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实现教学目标。体验,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具体做法及研究体会 1.调查摸底,做好分层准备。

(1)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一份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

(2)课题组组长收集该课题涉及到的理论书籍,并组织教师学习,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3)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好奇心与兴趣感;克服他们对作业的厌倦、畏难心理。

2.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多样性作业。

应试教育的观念应该摒弃,但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练习不能丢弃,有关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保障。具体操作时可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自主作业”三个层次。

“必做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选做作业”是指老师布置的几组题目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来做。

“自主作业”是指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根据学习的情况则是课堂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题或创新题,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量力而为,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多少。学生完成这类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3.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多层次作业。

(1)作业量分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教材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请学生自由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提高、拓展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提高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拓展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学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课程学习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是“堂堂清”,即每一堂课在课堂内完成就可以了,不需要做课外作业;对于中等成绩不能进行“堂堂清”的学生就进行“天天清”、“周周清”。即每天布置一次作业完成当天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对于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就在课后老师单独辅导后再做天天清。这部分同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又有各个方面,对于这部分人不但要给他们做好辅导而更多的是为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中成功的喜悦。

(4)批改作业分层。

①优等生作业批改评定。优等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让他们相互交换作业,用“等级+评语”的模式对对方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定,鼓励他们找出最简捷的解题思路,探讨不同解法,激发其竞争意识;还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题,让其独立完成后,交由教师批改,教师当面就其解题思路,探究过程,解题结果给予“太棒了”“有无捷径”等评定,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批学生的潜能。

②一般学生作业批改评定。这些学生的作业由教师课后亲自批改,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用符号或评语加以提示或鼓励。例如对单纯的计算错误可将有问题处圈出,加以“?”提示;对于解题思路出错的,还应写上简洁的提示语如“注意隐含条件”“找准单位1”等;对有进步的作业,加上“有进步”“今天书写真棒”等评语。学生会在你的评定中发现问题,认识不足,更期待着问题独立解决后教师进一步的肯定和赞赏,每一次作业都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③学困生作业批改评定。学困生是班级特殊群体,他们学习能力较差,自卑感强,这类学生的作业提倡面批。一方面便于教师更好的帮助指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热情鼓励“今天又进步了”“细心些,你准行”“书写再认真些,就更完美了”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爱,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三、成效及困惑

成效:“作业分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了多年来“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法,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支持。这种设计方法允许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减少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同时,使得师生关系更融洽,学困生得到老师的帮助更多了,老师的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加强。

通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教师的相关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业的重要性,紧紧围绕“有效”布置与批改课堂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初步形成。

困惑:

1、分层作业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组织分层作业,而在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为不同层次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是不一样的,最终的考核又是统一的,这就给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评价的体系我们还有待于科学完善。

2、分层作业设计,能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但也在有些学生心理造成“我是困难生,你是优等生”的思维定势,慢慢会造成惰性,失去竞争意识。

3、分层作业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过重的压力。

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篇3

1. 剖析教材中经典实验,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经典实验是科学家精心思考、巧妙设计,反复实践,经后人多次重复证明是正确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在理解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对实验选材、实验条件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等方面作深入剖析,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河北版,八年级上)是中学教材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在“叶的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一章中占重要的地位。教师将实验课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此实验的设计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方法,了解整个实验安排的必要性。

2.分析教材中学生实验,还原科学探究过程

课堂中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和学生一起努力去还原科学探究过程本身,是要学生充分体验:假如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在当时的科学认知水平下,观察实验现象(或身边生活现象)时,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做出合理的假设?怎样进行周密的求证?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那些科学的结论?课堂上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用具,大胆放开手脚,然学生当一回科学家,去发现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好方式,在素质教育中值得推广。

“探究鱼的呼吸”一课(河北版,七年级上),教师课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金鱼、墨水、滴管、塑料盆、广口平、凉白开(缺氧水)、晾晒后的自来水(含氧水)、培养皿、新鲜鱼鳃、解剖针等等。由观察引发鱼为什么不停张口“吞水”?分成三级课题:第一级课题,求证金鱼是否吞水入肚?五花八门的证实方法的讨论后,找出了“口前滴加墨水看是否由鳃孔排出”的经济且易行方案,经过学生各自亲手摸索,总结出了四个注意事项(①让鱼保持安静,不惊扰它; ②滴管吸取墨水的量勿多;③滴管距鱼口0.5cm最佳;④滴墨水时用力要轻快),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完成,证实了水由口入再由鳃孔排出。第二级课题,探究“水由口入,再由鳃孔排出的意义?”设计对照实验,为使实验具有说服力和严密性,四人一组计数在不同含氧水中呼吸频率,连测三次,分析所得数据,证实了水由口入,是获取水中的氧。第三级课题,鱼是怎样通过鳃来完成呼吸的?观察新鲜鱼鳃,借助于教材中的“小辞典”等科学资料,明晰鳃不仅是鱼也是其他水产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呼吸器官。(学生以次为题撰写了小论文并发标于《初中生学生物》杂志上)。

在此过程中,既重视了以“发现”、“探究”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以探索性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训练。体现了生物学的研究法:即“观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并得出结论”。

3、巧解教材内容,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到创造性的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的欢乐与愉悦。

“人类起源和发展”一节中,有关古人类在劳动中产生语言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请一位学生选择三位同学,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要求他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2位,由他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3位,最后请第3位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意思来。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去体会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再例,在学习有关植物分类时,利用教室的窗台、角落等地方,让学生自己种植一种具有典型分类特征的植物,亲自护理,然后将自己种植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身临其境,很难有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挖掘书中潜在实验设计,特别要注意书中的一些实验结论、规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设计相应实验方案验证它,师生共同挖掘书中涉及到的热点问题,成立相关课题小组,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应尽量利用学校的空闲场地、空闲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学生动手做过一两个课题后,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学习迁移能力都有极大提高,所谓“小课题大学问”。

在新课题实施的一年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小课题研究活动,像“生态瓶制作”“再生纸制造”“酸雨测定”等等。以“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为例。

课题大意:有关资料表明,制造1吨纸张,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全世界约有35%的商品木材用于造纸。丢弃于垃圾堆中的各种废纸、废木纤维,过去多被送往垃圾场付之一炬。近年来却开始被一些国家回收利用,成为廉价的造纸新原料,科学家称其为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之外的“第四种森林”。据估算,回收1吨办公类废纸,可生产0.8吨再生纸,相应节约木材4立方米,相當于保存17棵大树。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回收废纸生产再生纸,成为环保共识。而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纸,如:报纸、书刊、作业本等,有些用过之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如何节约资源,使废旧纸张重新成为有用物品?制作再生纸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据以上题意,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课题小组,以废旧报纸为原料,经研磨、打浆、抄造等环节,亲手制造出了再生纸。

学生设计实验 篇4

关键词:拓展,思维,实验能力提升

初中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通过科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真正地实现这一理念, 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 它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的科学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实践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上, 教师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 而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思”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 并注意引导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敢于打破思维定式,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善于借助想象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初中科学探究包括“六个环节”。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会引发许多的猜想, 猜想仅停留在主观层面。要验证猜想, 就得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如果没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这一环节, 一切问题就无法解决, 一切猜想就无法验证。只有合理设计实验这一环节, 才能进行实验、搜集数据, 从而进行分析论证, 进而交流和评估。因此, 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就像一根栋梁, 承上启下。在学习过程中, 如何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呢?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创设实验情景, 激发学生对实验活动的认知思维

实验是最充分的理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都天生好学, 对新事物有强烈好奇心, 特别是实验, 对学习和研究科学有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实验改革应加强实验情境的创设, 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起浓厚的认知兴趣。

实验情境的创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活动中, 经常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但是往往都忽略了问题的深入和展开, 有很多问题的提出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 在平时进行教学时, 有意无意地在提出一些问题后, 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可不可以用实验来检验, 如何进行检验, 如何设计实验, 然后, 给学生提供实验的场所和实验所必须的仪器和材料, 使学生能够完成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同时适当地给学生以指导或同学生进行探讨,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得出实验结论或检验其设计方案。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大大提高,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究精神的追求,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经常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有些现象就可以通过实验来显现、解决, 那么, 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时机,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进行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且学生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掌握这部分知识,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精神。

案例一:为学习气压与沸点关系而创设的情境。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给圆底烧瓶 (准备好恰当的橡皮塞, 但烧水时不塞塞子) 中的水 (约三分之一的水) 加热至沸腾后, 撤走酒精灯, 水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塞子, 倒转烧瓶, 在烧瓶底部淋上冷水 (30℃左右) , 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如图) 学生看到老师要倒冷水时担心圆底烧瓶会炸裂, 有的同学甚至都捂上了耳朵。 (事实上能观察到的现象却是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 将烧瓶重复加热一次, 取下瓶塞 (也可以在塞上预先装一个放气管) 。

在这个实验活动中, 学生观察到“冷水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时产生了一种怀疑、困惑、想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由自主地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什么冷水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实验后瓶塞为什么那么难拔出?

为什么瓶没炸裂?

……

教师:关键在于瓶内的气压变小了 (气压低时, 水的沸点会变低) 。

学生:用抽气机将圆底烧瓶内的气体抽出, 气压也会变小, 水能重新沸腾么?

教师: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 迅速塞上塞子, 用注射器或抽气机抽气, 这样直接减小了气压, 水当然也会沸腾!

教师演示:拿出准备好的大烧瓶及相配的橡胶塞 (插带一段玻璃管的橡胶塞) , 两用气筒或大注射器, 厚壁橡胶管。先向烧瓶内倒入半瓶稍低于100℃ (不能低于80℃) 的热水, 再塞上橡胶塞, 接好两用气筒或大注射器。注意事项:装置的密闭性要好;中间连接的皮管要短;要多装些水, 使烧瓶上部空间小些。

加大压强可以演示, 也可以只举例子 (解释高压锅煮饭易熟, 教材上有精美的高压锅照片) 不演示, 由不同班级的具体课堂情境决定。

教师: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有关 (不一定是大气压强哦) , 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所以当以冷水淋之时, 瓶内因水汽液化以及气体遇冷收缩导致压强减小, 水因气压而减小, 沸点降低, 水的温度已达到其在低压下的沸点 (此时瓶内水的温度低于100℃) , 所以再次出现沸腾现象!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面对大量的素材创设质疑情境时, 要简洁明了, 恰到好处, 时时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核心, 防止洋洋万言, 喧宾夺主, 离题万里, 弄巧成拙, 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猜想中设计实验, 引发学生的思维发散

根据生活经验或创设物理情景, 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后, 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认知、不同经历, 提出种种猜想, 这是一个发散思维过程。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猜想都一一用实验验证。例如: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有长度、密度、体积、横截面积、质量、材料等有关。那么, 我就与学生一起分析考虑长度、横截面积, 实际上考虑了体积;考虑材料实际上考虑了密度;考虑了体积、密度, 实际上考虑了质量。经过分析, 学生才明白为何只考虑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这样也大大节省进行实验的时间。但这不能走向极端;有时探究某些物理量难以分析而实验又不易做, 还是依靠猜想设计实验。比如,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除了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外, 还涉及压力的作用点、运动方向、运动速度、接触面面积等等, 可以做实验给学生看, 并不占有教学时间。

案例二:为可燃物燃烧条件而创设的质疑情境源自于课本上的图画 (如图) :

教师上课伊始直接演示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白磷在热水下已经达到了着火点, 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氧气与之接触, 所以处于熔化状态而不发生燃烧现象。当向白磷通入氧气时, 白磷剧烈燃烧且现象明显, 可以看见有浓厚的白烟产生并伴有火花出现。

大部分学生:白磷在水下可以燃烧呀!

学生1问:是热水点燃了白磷还是氧气点燃了白磷?

教师: (引导学生从燃烧的条件分析) 白磷的着火点仅有40℃左右, 又有了充足的氧气……

课后我反思:学生不喜欢接受条理清楚的知识条目, 他们更喜欢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中经常会遇到这种突发“生成”的问题, 此时不要回避, 而要让这个“生成”变得更大、更广、更深!大胆地拿出来和学生一起探讨, 可以使全体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快地被激活, 使其更容易进入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

三、在原理中设计实验, 理清学生的实验思路

科学教材中涉及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常常用公式表示。例如:V=S/t、ρ=m/V、I=U/R等等, 往往将这些公式作为原理设计实验。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只要测运动物体的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围饶测这两个物理量, 选用器材和仪器设计实验。有时为了减小误差, 还要考虑先测什么, 后测什么, 选用器材和仪器的规格。在测定电功率实验中, 实验设计思路是:根据实验原理, 明确要测物理量是电流和电压, 根据所测物理量设计电路图, 从电路图中体现选用器材和仪器的规格, 然后连接实物电路 (提醒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 根据所测物理量设计表格。设计思路清晰, 给学生程序性知识, 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四、在比较实验方案中设计实验, 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在探究欧姆定律实验中, 我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上讲台画出设计电路图。甲同学画设计电路图没带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 乙同学画设计电路图带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针对这种情况, 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取得共识:甲同学画设计电路图只能测一组电流和电压值, 乙同学画设计电路图能测多组电流和电压值, 可做到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 且操作方便。比较实验方案虽然费时, 但在以后设计测电功率电路费时较少, 非常值得。比如在测液体密度时, 是用直接测量法好, 还是用剩余法好?让学生进行比较, 从而培养学生改进实验的意识, 达到提高设计实验能力的目的。

五、在明确实验方法中设计实验, 从方法中产生思维

初中科学研究方法常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像法、模型法以及逆向思维法等。根据研究对象, 结合教学实际恰当选择研究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 增强实验设计能力。比如, 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 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 使其保持不变, 单独研究物理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得出结论。然后再逐一研究综合起来得出规律。当我们研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问题时, 为什么没有实验原理照样可以进行设计实验, 其原因就是明确实验方法。

明确实验方法不但可以解决没有实验原理情况下设计的实验, 而且可以突破器材和仪器及研究者的某些限制。在演示力作用效果时, 用手捏紧广口玻璃瓶, 广口玻璃瓶形变几乎肉眼看不出。如果我们将红色的水装进广口玻璃瓶, 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再用细玻璃管插进橡皮塞中间并伸进广口玻璃瓶里, 此时用手捏紧广口玻璃瓶, 观察细玻璃管液面变化, 就可以看出广口玻璃瓶形变。这个方法就是转换法!可见, 实验设计能力强弱与理解、明确实验方法有关。

六、借助于典型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在人的一生中, 有很多知识都不是靠自身能独立获得的, 它要靠教师的传授及示范和自己的模仿才能够把知识变成自身的东西,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时,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 学生实验不规范、成功率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样, 无形之中给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 教师重视身教, 做好示范。

目前有一些教师怕做实验, 演示实验的成功率不高, 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下苦功过好实验关, 不仅要研究实验怎样做才能成功, 还要总结出影响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样才能做到以自己精湛的实验操作技艺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注意提高实验成功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师精彩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成功地完成规定的实验过程, 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学生实验成功率高是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

案例三:海波的熔化是师生较难做好的实验之一, 海波量的多少、海波的纯净程度、试管的大小、温度计的放置位置等, 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规范地示范每一步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一定能成功, 这样学生必然会激发出强烈的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实验完毕, 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洗净试管的最佳方案, 最佳的实验操作要领, 实验的现象和本质, 防止发生事故和污染的措施,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不那样做”的道理, 再结合此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用市场上有售的樟脑丸来代替海波来做此实验, 会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吗?实验的操作是否有所不同?学生在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的同时, 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 给学生以肯定和提出一些探讨的问题, 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实验证明, 这样教学不仅实验成功率高, 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借助于现成的实验设计, 模仿探讨实验活动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都有一个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能使学生获得一个独立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 需要在学生认知过程中逐步培养, 为此, 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前, 需要有一个过渡过程, 这就是模仿。通过模仿, 学生获得实验活动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案例四:请完成鉴别稀硫酸、稀盐酸、氯化钠三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供选用试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模仿实验活动设计的训练以后, 对完成类似于本案例中的半设计、半填写实验报告的形式,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所准备。这种循序渐进的实验活动设计形式,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

八、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实验活动方案, 构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思维

通过以上实验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 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收获。因此, 可以着手对学生进行独立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独立的实验设计, 就是由问题提出的实验目标, 答案实行开放, 由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选择实验的器材, 设计实验装置, 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解决提出的问题。但是要符合实验活动设计的原则, 即正确的实验原理、准确简便的实验操作、明显的实验现象、所用的实验器材要经济、结论要可信。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时, 可以是对原有的实验活动器材的改进和设计, 实验活动装置的改进和设计, 制备方案的改进和设计, 也可以是对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实验设计等。

案例五: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试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方案:

1. 实验目的:证明纸张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 实验仪器: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白纸撕成若干小纸条后, 取部分纸条点燃, 将干燥的小烧杯置于火焰的上方。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 (珠)

结论:纸张中含有氢元素

步骤二:过一会儿, 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4. 实验结论:纸张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这种源于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学生开放、独立的实验活动来加以解决,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

九、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与创新程度的评价, 培养学生联想、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活动方案的评价、改进与创新是实验活动设计中的高层次要求, 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过程中, 经常、恰如其分的评价, 会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提高。可以通过归纳典型的案例, 培养学生联想、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分析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正确,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案例六:小明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设计出一种“自热”饭盒, 为需要热饭菜的同学提供方便, 其设计方案为用铁制双层饭盒, 饭盒下层预先放好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水的两个袋子, 使用时将两袋液体倒入下层混合, 产生热量对上层饭菜加热, 饭盒四周以泡沫塑料外壳封闭, 以免热量损失。从经济安全考虑, 请指出错误, 并加以改正。

通过对这样一个开放性实验活动设计的问题的提出, 学生展开讨论, 并尝试着动手实验操作, 设身处地体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以体会如何解决问题, 改正方案。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评价, 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力。

总之, 科学的进步, 需要有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人, 而科学的素养, 是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设计能力, 是一项重大而又艰难的过程。通过对科学实验设计的实践活动, 既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科学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又能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实验知识、设计科学实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出发点, 也是科学教学的新要求。做为一名教师, 要不断努力, 不断探索进取, 才能找到理想的培养方法和捷径, 才能培养出更多、更精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活动教育研究与发展.周跃良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王祖浩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3]化学方法论.王后雄主编.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霍益萍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5]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霍益萍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学生设计实验 篇5

科学探究按七个要素来划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它是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但实际的科学探究,特别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更多的则是涉及这七个要素的某个或某几个,以下是笔者平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取材生活化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教学活动要求开发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实验资源来支持学生随堂的实验探究和课外的动手实验。将身边随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玩具、学习用品等来代替仪器,创设宽松有趣的实验环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及对科学的神秘感,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比如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矿泉水瓶,让他们设计一些科学探究实验(越多越好)。学生四人一组边做边讨论。收集到的一些设计如下:

1.用手压瓶,瓶变形,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使它滚动,它会逐渐慢下来,直到停止,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空瓶做,然后用装满水的瓶做,你还能得出惯性和质量有关)。

3.装部分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突然推它,水会向后方倾斜,这是由于水的惯性引起。

4.装满水,放在阳光下,做光的折射实验。

5.把瓶盖旋下来,放在烧杯的水面上,这是由于浮力引起的,说明浮力。

6.把瓶子中的水用力泼出去,水在空中能“飞行”说明水有惯性。

7.在瓶子中装适量的水,用瓶盖敲击烧杯;烧杯被敲响,同时水中有波浪;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8.在瓶子壁上从上到下顺次扎三个眼,在瓶中注满水;三个孔都有水柱涌出,最下面的最长,越往上越短;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学生的设计还有很多很多。这样一来学生感觉到科学实验的设计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二、创设足够的科学情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或者是在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或设计实验。只有“让学生只需跳一跳就能摘下苹果”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观察平面镜的像——→利用反射规律作图做出平面镜的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提出问题(像与物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利用平面镜)——→评估(利用平面镜不能完成实验)——→再设计实验(要利用平板玻璃)——→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进行《电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进行:提出问题(给学生发放小电动机,让其观察,提出问题)——→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要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让导线动起来)——→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小结。教师与学生在探究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后,就说,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会运动,若用导线绕成线圈,置于磁场中,给它通电会怎样呢?然后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从直导线到线圈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渐进地进行引导(处于磁场中的直导线—→只能一个方向运动—→磁铁不能做得很大—→在有限的磁场区域内—→导线运动过去又运动回来——→线圈)。

在进行《组装电路》教学时,先复习上一节课学习最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再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一、二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后,另一个灯泡熄灭;

三、四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后,另一个灯泡不熄灭。

三、延迟评价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设计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特别是有计划地评价不同的组,发现并表扬能起示范作用的小组或个人,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以后的探究活动的进行有良好的影响。

但是有时却要采用延迟评价。例如在学生进行各种实验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对设想进行评价,以便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缓和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因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特别是新颖独特的设计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就像机器启动一样,从“静”到“动”是有一个过程,新颖独特的设计在这个思维中过程的后半段。在学生思维启动的过程中,教师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耐心,不要过早的表达,即延迟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既能启发他人,也受别人启发,营造一种智力激励环境。例如:在讲了“摩擦力”后,要求学生谈谈“如何减少摩擦力?”一开始有的学生说:“把接触面磨光滑些。”有的说“在接触面加润滑油”……一位同学说:“在实际中还可以在物体上加上轮子”后,全班同学似乎陷入了沉默。几分钟后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可以让上面的东西浮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学生还想到了磁悬浮列车的模型。最后,笔者对学生的这些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在学生讲了前面的想法后就过早地做出评价,后面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想法便很难出现。

四、展示和创新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如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筒内易燃物产生明亮的火花给了学生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筒内放易燃物?为什么要迅速压下活塞?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火花闪过之后学生脑子里仍不清楚,不明确,若教学中改变教材中一举成功的做法而是在实验时,筒内先不放易燃物压缩筒内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困惑,空气内能增加与否看得见吗?此时自然引出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景:怎样变“不可见”为“可见”?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过程。由于实验是学生主动参与设计的,设计目的明确,学生无论是对实验所揭示的结论还是实验设计思想均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如“冰和酒精混合演示分子间有间隙”的实验,按课本上用普通量筒来做实验,体积变化不明显,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呢?如此微小的体积变化,有没有可能是因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时,没有完全倒出(容器壁上吸附残留)所致?这些疑惑不解决,学生就不能确信实验的结论。理解的知识也是似是而非的。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改进该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是一个极好的时机。

两种液体混合后液面下降越多,实验的可见度就越高,要提示实验的可观度由△h=△V/S得出,适当减小玻璃管的直径或增加混合的两种液体的量都能达到这个目的。当相应混合的两种液体的量一定时,减少玻璃管的直径就可以达到目的,但管径太细,则需增加管子长度,给实验带来不便。若保持玻璃管长度不变而减少玻璃管的直径,势必造成混合液体的量的减少,达不到增加可见度的目的。能否把两者统一起来?通过以上这些设计思想的展示和分析,有的同学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这种实验装置既不增加长度,又可容纳较多的液体,管子下部的体积越大,则混合后液面下降越多,效果越明显,此时学生的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锻炼和培养,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五、设计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两节的教学时,向学生发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想得越多越好。”学生经过开动脑筋提出了许多方法:放在火上烤,用太阳晒,放在开水里,用石头磨,用砂纸擦,用铁锤反复敲打,用钳子反复扭折等。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种训练方法是:首先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各自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最后殊途同归。

例如,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以后,要测量导体的电阻,若给你一组电池,一只电键,若干根导线,还需要哪些仪器?

解法1: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

解法2:2只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

解法3:2只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

解法4:一只电流表,一只电阻箱。

还有其他解法,仅从以上4种解法可以看到,这种处理方法对扩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获得成功体验是很有益的。

以上这些方法的教学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教学注重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猜想与发散性实验设计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工科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研究 篇6

【摘 要】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国家创新型建设的进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培养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设计的综合素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也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实施工科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也是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基于创新实验设计来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    创新实验设计     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促进和推动发展,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高校内对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设计能力也越发重视。工科类专业发展日新月异,例如高分子材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设计的能力,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摈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其创新程度也存在难度,一些高校以实验设计的创新为基础,逐步革新教育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由此,就可认识到,深入探讨创新实验设计,研究如何找到高质量的措施,对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一)从学生自身探讨创新实验设计理念

分析目前国内的教育制度,采用的培养方式大多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一个学生从入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面对书本,在教师的帮助下,吸取理论知识,缺少亲身实践的经验。而工科大学生作为建设未来社会的主人公,其应在大学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从而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实验设计的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形式,这种模式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就可以参与多种有益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在实践中开发新的技能,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摸索出不偏离课题核心的新模式,开展良性创新改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新型实验的魅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真正参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从师生角度探讨创新实验设计理念

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与学生间的关系。以前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由于教师资源共享不合理,高校又连年扩招,导致教师资源严重紧缺;而且在职的教师们不但要进行科学研究,还要在一线负责教学工作,个人时间有限,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填鸭式”,至于学生们能否理解掌握知识内容,教师们已经无暇他顾。如果现在实施创新性实验设计,教师们就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可以给予学生更丰富、更全面的指导,学生在思考创新的过程中,与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不但让学生在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深入,而且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新,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其综合素质。

二、高分子化学实验内容设计

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地运用,因为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性能上具备多样性,而高分子材料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教学课程中,实验设计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創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核心,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应该创新实验设计,建立新型实验体系,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能。

高分子材料专业中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是学生的专业实验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高校连同教师应该深刻探讨,创新高分子材料工程的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革新:

1.在实验设计课堂上,让创新后的理念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进而开拓学生思维,使其掌握实验技巧和创新意识。

2.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课程,要一改单一理论知识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带进实验中,使其身临其境,发散思维,挖掘出潜质,使其在实验设计中有所创造,既能提升其科研技巧,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3.实验与指导双管齐下,让学生充分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工科大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本文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讲述了工科大学生实验设计创新的方法,体现其实施后的积极作用。

经过综上探讨,工科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可以促进当代工科专业的进步。高校采用创新型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发散型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走出校门时是全面型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伟,李忠文,周细应,等.浅谈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验为例[J].科教文汇,2014(10):64-65.

[2]孔繁华,徐来祥,燕艳,等.生物化学“3+1”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6-129.

[3]唐铃凤,王逸玮,王幼民,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32-33.

谈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实验设计,生物教学,创新能力

教育部制定的生物教学大纲提出了学生在能力方面达到的要求:“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 能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数据, 得出合理的结论。”目前在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中, 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 而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使学生从乐于、安于接受现实的结论, 发展到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笔者就此谈谈成熟见解。

在生物教学中以“导、思、学”为主线, 时刻贯穿、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导

在教材中有不少篇幅用于描述科学家们的经典实验过程, 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经典实验进行分析, 得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明确实验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 从而在思想上对生物实验引起必要的重视。

如:苏教版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中, 介绍了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P) 杂交……比值总是基本接近于3:1” (发现问题)

“他 (孟德尔) 认为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子二代中, 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的数目比为3:1” (提出假设)

“孟德尔为了证实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推断的正确性, 首创了测交的试验方法……测交实验的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推断” (实验验证)

“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 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得出结论)

通过经典实验的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法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过程。

需要对学生指出的是:第一, 科学实验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第二, 科学实验的结果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不支持假设, 如果结果不支持假设, 则需要提出新的假设, 重新设计实验步骤, 进行新一轮的科学实验。所以一个科学原理的得出往往要花费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才能获得。而这恰恰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承受失败的心理能力。

二、思

在学生了解实验法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对教材中原有的实验进行分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能否进行改进?

例如, 笔者就对“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思考:虽然教材明确提出单糖、麦芽糖、乳糖是还原糖, 但是我们能否就地取材, 对各种常见的糖类是否是还原糖进行实验检测?经讨论, 最后选择了葡萄糖和蔗糖两种糖类进行实验检测。

按照教材实验步骤进行改进:

通过这一改进,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葡萄糖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

三、学

在“导、思”的基础上, 学生学着进行实验设计。首先让学生了解完整的实验计划应该包括:1.确定课题;2.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4.预期实验结果;5.观察记录;6.实验分析;7.得出结论。

如:“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据此设计一个实验表验证这一结论。

1.确定课题: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以唾液淀粉酶为例。

2.提出假设:唾液淀粉酶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即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假设。

(1) 实验材料:0.1g/m LNa OH溶液、0.01g/m LCu SO4溶液、鸡蛋、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吸管等。

(2) 实验步骤。

(1) 制备蛋白液:取生鸡蛋, 用镊子在一端轻轻敲破一小块蛋壳, 用吸管吸取0.5m L蛋白液滴入烧杯, 加入5m L水, 搅拌均匀。

(2) 取唾液:用清水漱口, 口含一块脱脂棉, 片刻后取出, 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3) 对照实验:

4.预期实验结果:两支试管都出现紫色反应。

5.观察并记录:观察到两支试管都出现紫色反应。

6.实验分析:1号试管中蛋白液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号试管中的唾液也出现紫色反应;这说明唾液中有与蛋白质结构类似的物质, 而唾液中除水外的成分主要是唾液淀粉酶。

7.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学生设计实验 篇8

1 药学实验课的现状

(1) 课程设置不够重视实验教学。受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 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1]。实验课成绩一般只占总评成绩的15%~20%, 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更重视理论课的教授和学习, 而把实验课放在次要位置。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实验教学模式陈旧, 缺乏创新设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 而教师以教材为模板, 大多仅进行教材中提到的实验, 实验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实际需要脱节。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基础验证性的固定模式, 缺乏新颖性和探索性。而且, 以往的实验多是相互孤立的, 并未与课程开展、当今学科发展、生活与生产实践的进度相配套, 未能充分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衔接存在脱节, 少见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激发。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一成不变, 学生已习惯于按照实验讲义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 渐渐失去了对实验课的新鲜感和对知识的渴望。学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数据的正确与否和测量误差的大小上, 很少有学生注重实验原理、过程、本质以及实验对象产生与演变的规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 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旧有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学生不能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质疑。

2 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提出和实践

为了改变实验教学的现状,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我们摸索出了一条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来促进实验课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的路子。

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 形成了4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2]。在设计性实验中,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设计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该模块作为课程的第三部分开设。学生经过验证性实验模块和综合性实验模块的训练, 已具备了独立开展实验设计的基础和能力。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提出的设计性实验流程为:提出实验题目→可行性论证调研→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及结果分析→学生分组设计提交设计报告→教师审阅实验设计报告→实验技术人员提供相关试剂、材料和仪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学生进行课堂答辩, 教师对学生实验做出评价→设计性实验的考核。

设计性实验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确定实验方案阶段。在实验之前, 将3~4名学生分为一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有关手册、文献进行分析选择, 学生互相讨论, 最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方法及操作进行实验设计, 确立实验目标、规定实验时间范围、给出实验方案等。第二阶段是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做实验的阶段。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的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第三阶段是实验后答辩交流评价阶段。由于分组进行设计性实验, 每个组都有自己的实验设计思想, 获得的实验结果不同, 通过汇报交流, 可以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的平台。最后,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点评, 提出值得学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不同, 设计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以实现自己想法的实验, 工作量大, 实验时间长, 因此组织管理十分必要。教师从学生实验设计到实验总结报告进行全程管理, 包括设计方案的审核、材料仪器的准备、实验过程的监控、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答辩交流评价、实验结果报告和最终的考核认定等。

3 设计性实验的作用

3.1 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设计性实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的主体, 而教师则充当导师的作用。由学生来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路线、自主测试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自己查阅和搜集资料, 自行应用所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从而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有时还需要学生自行选择实验仪器, 从而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 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主, 实验教学讲义已近乎一个“菜谱式”的操作程序[3], 好像教师做饭、学生吃饭。而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设计性实验又称为创新性实验,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科研设计能力的有效手段, 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药学实验中增设自主设计性实验, 使学生对药学实验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拓宽了知识面,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多学科知识、全面思考、自主学习及创新的能力。

3.3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整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完成, 通过实验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 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分析总结、语言表达和论文写作等实践能力, 尤其是他们的自我调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药学实验过程中, 网络的应用必不可少。学生可以在实验初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文献, 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不仅如此, 对于一些高端仪器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了解。同时, 网络也为学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将网络与实验学习有机结合, 更有利于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4]。

3.4 强化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设计性实验追求的是利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改造传统的实验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探索和完善设计性实验方案, 因此, 开设设计性实验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设计性实验大部分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出错率和仪器的损坏率都会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的原理、步骤及仪器的使用非常熟悉,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及时解决;由于设计性实验所需要的工作量高于验证性实验, 这就对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前提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当然, 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的提高,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

实践表明, 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设计性实验中的收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鼓励,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探索, 不断更新与完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J].中国远程教育, 2007 (5) :14~16.

[2]吴小虹, 刘晔, 林佳利.浅谈“三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 , 26 (5) :70~74.

[3]丁启龙, 刘晓东.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药学教育, 2009, 25 (1) :28~30.

[4]申志英, 宋智敏, 徐东花.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药学教育, 2007, 23 (3) :52~54.

学生设计实验 篇9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化工类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现在的实验教学大都为验证性实验, 对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有利的, 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丰富想象力及创新意识的锻炼机会, 存在着一定弊端。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方案,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实验教学的现状

现在教材的改版还是停留在内容的编纂上, 没有及时反映化学实验科学在各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验证性实验过多, 缺少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只达到了验证的目的, 不能满足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的高校实验教学中, 实验方法的设计, 实验仪器的选择, 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是确定的, 学生主要是“照单抓药”式完成实验。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有了动手的机会, 有了感性认识, 从实践上加深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但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严重缺失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一条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少数班级进行了教学试点,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开展设计性实验思路

2.1 前提

学生已学习完成相关化学理论知识, 学生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会了独立操作。这样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任务才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培养学生学会完整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现从知识技能向研究能力的转化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2.2 设计实验的程序

第一步: 选择实验题目。 选题时先要考虑学生的总体知识水平, 其次要考虑现有实验室的设备条件, 另外设计实验应该具有社会适用性。例如:在化工分析实验教学中, 结合实际选题, 要求学生设计“测定废定影液的银含量”的实验设计方案, 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第二步:设计实验整体方案。 这一步包含了查阅资料, 确定实验方法, 需要的原材料, 画出相关装置图。学生设计“测定废定影液的银含量”的实验设计方案时, 必须了解废定影液的基本成分, 银主要以[Ag (S2O3) 3]3-络离子的形式存在, 必须确定指示剂和滴定剂。

第三步: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考虑实验理论依据是否充分, 其次兼顾经济性、环保性、实用性等因素。

第四步:确定最终实验方案。 通过教师审阅与指导, 要求学生通过仔细检查和修改, 确立最完善的实验方案。例如“测定废定影液的银含量”实验中, 如果采用KSCN作滴定剂, 以铁铵矾作指示剂, 滴定过程中生成的AgSCN成沉淀, 对Ag+吸附作用较强, 滴定时应该充分摇动溶液, 使被沉淀吸附人的Ag+释放出来, 以防止终点出现过早。

第五步:学生实验。 学生按制定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写出实验报告。

第六步:教师讲评, 学生设计, 对方案评定成绩。 教师评定成绩是对学生工作的肯定,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另外设计性实验课堂讲评, 可以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性的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

3 教学效果

3.1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必须亲自查阅文献资料, 弄清反应原理, 然后才能制定实验方案。显然, 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是有利的。例如, 在制备乙酸已酯时候, 实验教材规定是用浓硫酸催化酯化法合成乙酸乙酯, 教材中实验制备装置较复杂, 采用的是边制备边蒸馏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学生考虑到实验的经济性、环保性对实验装置的改进。经过查阅资料可以采用简单的回流装置和价廉、腐蚀性小、环境污染低的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 对乙酸乙酯的制备进行了改进, 通过一个实验, 学生明白了制备实验有多种方法。

3.2 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设计性实验具有一定难度,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例如资料的查阅方法、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以及有机化学理论水平的高低, 都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评定学生成绩, 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终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 促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能够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 取得最佳评判效果。

4 结论

高职教学目标的定位, 以职业能力 (或技能) 培养为目标, 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为实现方式。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

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它和传统实验的区别在于:当确定实验题目后, 学生做什么, 怎样做, 都是学生为主而完成的, 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 适当的时候予以启发和引导, 使学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33-134.

[2]湖南省教育厅组织.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03-217.

[3]张钦浦, 李鸿仪.开展设计实验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1986, (2) :36-38.

学生设计实验 篇10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实验室的学习实践密切相关[1]。实验教学, 除了完成必要的基本训练, 还应该大幅度增加"创新"型实验[2], 让针灸实验突破"固化"的实验模式, 为学生创造一个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的平台。在突破"固化"实验框架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自创"针灸实验。这种基于自主设计的实验,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点带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指导,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题

万事开头难, 学生自主设计针灸实验一定要基于兴趣。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双手和脑子来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 就是学生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 就是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练习针刺时, 初次接触毫针针刺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畏惧。同学说, 好紧张啊!看见针刺过来, 有点心跳啊!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 观察针刺后心跳是否加快;如加快, 加快的幅度又是多少?学生有了兴趣, 会主动表示想自己设计一个实验, 观察比较针刺前、留针中和出针后心率的变化。

练习拔火罐时, 正好有一个学生感冒了, 学生提出来请老师用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教师趁此机会,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针对感冒病情, 制定出相对规范的拔火罐的治疗方案。对该感冒的学生治疗后, 跟踪观察疗效。那位痊愈的学生和参与讨论、制定治疗方案的学生们, 非常惊异于拔火罐治疗感冒的疗效。于是, 教师有目的地启发他们, 系统观察疗效需要一定的样本量、需要系统的观察、需要数理统计。同学们非常感兴趣, 自主设计了一个拔火罐治疗感冒的观察实验。

学生学习总是避免不了考试, 相当比例的学生出现考前紧张、焦虑。学生在完成艾灸实验时, 顺便针对自己的考前焦虑进行了有目的的干预, 发现艾灸的方法, 能够帮助自己舒缓焦虑和紧张。学生很高兴地反应给老师, 老师及时地指导她向其他同学推广, 帮助更多的同学调节考前的紧张心境, 也同时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观察。

学生学习时, 对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方式方法很感兴趣。有同学提问, 我们的机能实验课程只是西医的干预方法, 中医实验课程又只是中医的干预方法, 可不可以设计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实验?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开始设计针刺配合西药干预血压的实验。

基于学习兴趣, 由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 例子还很多很多, 比如穴位与痛经的关系研究、比如针感的观察比较、比如针刺补写手法的研究、比如穴位体表简易定位方法、比如亚健康的穴位保健研究等等, 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发现和提出了问题, 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 自己确定研究目标, 自主进行实验设计。

2 设计

学生基于兴趣, 交上来的实验方案, 相对缺乏系统训练。教师要根据科研的基本规律, 向同学们讲解设计实验的基本要素。首先, 要提出假说, 要清楚你设计的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接着, 要围绕假说进行实验的设计, 实验的相关环节都是为了证明假说而服务的。为了证明A, 要先证明B, 或者还要更加优先证明C。一步一步, 分清脉络, 理顺关系, 严格安排。然后, 还要指导学生们学会运用随机、对照、盲法、统计等等实验技能, 从不同侧面完善实验。

设计观察针刺后心率变化的同学, 运用了针刺假穴的方法, 来比较针刺神门穴后, 心率的变异;设计拔火罐治疗感冒实验的同学, 运用了口服感冒通来对比疗效;考前焦虑的观察, 运用了不进行针刺干预的空白组进行对照;针刺与药物结合降低血压的实验, 分别在针刺与药物结合、单纯针刺、单纯药物等不同方法之间进行了比较。这些设计, 都得到了教师的肯定。

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同时, 要有目的地教会学生查阅文献。利用图书馆、互联网, 查阅与实验相关的文献。从别人的文章中借鉴, 再与你的实际条件相结合, 制定出可行的方案。观察疾病, 首先要了解诊断标准, 观察疗效, 要找到权威的疗效评判指标;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还要展开相关的培训。比如, 进行心理学量表检测, 要进行相关培训;数理统计, 要经过专门培训;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还要进行可行性方面的综合培训, 要让学生设计的实验, 在教学实验室中能够完成, 在一定经费支持、一定时间限度、一定的知识技能范畴内, 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并从实验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开阔眼界。

3 实施

实施过程中难免失败, 如如何面对失败,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关键环节。学生提出了假说, 设计了实验, 从文字上看一切都好, 随机、对照等等都有纳入, 实验步骤也相对翔实。但是, 一到动手操作环节, 就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分析失败的原因, 找出问题所在, 进一步完善实验。比如, 可能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调试和操作出了差错, 可能是观察指标选择不到位, 可能是统计方法选择不当, 等等等等, 在实践中、在失败中,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前文提到的观察针刺后心率变化的实验, 学生的假说是针刺后心跳加快, 观察的结果, 却是针刺后心率降低。反复规范实验步骤、扩大样本量后, 还是这个结果。学生非常迷惑。这时, 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 借鉴别人的实验和报道, 终于让学生明白了针刺对植物神经的调整作用。

失败不可怕, 从失败中最能得到提高和锻炼。一步一步的失败, 最终让我们完善了实验, 获得了成功。但是, 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教师在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 还会进一步要求他们"重复"实验, "指导"别的小组重复他们的实验, 对实验方案进行再修改、再完善。

4 总结

实验顺利完成了, 实验方案也详细地记录在案了。但是, 从选题, 到设计, 到实施, 中间的收获和体会, 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 并且把经验进行推广, 启发更多的同学参加自主的针灸实验设计。另一方面, 同学们的实验心得, 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总结提炼成研究文章, 试着向专业杂志投稿。总结这个环节, 除了在同一年级的同学中进行交流和讨论, 更重要的是请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对下一届的师弟师妹现身说法, 让针灸实验室的"创新"精神不断延续。

近年来, 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放手不放眼地让学生完成自主针灸实验, 从选题、设计、实施、总结等环节严格把关, 针灸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的实验比例逐年提高, 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针灸实验文章也频繁见刊于科技期刊。针灸实验的创新, 与针灸创新基地、中医药文化社团、学生课外科研、挑战杯课题等活动融为一炉,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深化作用。

摘要:本文总结了针灸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和经验。实验设计选题时, 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目来源于针灸相关知识的学习。设计时, 就相关的科研素质、基本要求, 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 针对假说完善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完善实验细节。实验顺利完成后, 指导学生抓紧总结, 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让学生对针灸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和自主完成,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针灸实验,自主设计实验,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威, 张晓伟, 熊梦辉, 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开放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09, 6 (11) :21~23.

适合学生探究的微型电解实验设计 篇11

关键词:微型电解;实验设计;学生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应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1]”。电解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其相关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存在试剂用量较多、实验现象不易被所有学生看到、适合教师课堂演示而不太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等不足。为克服以上不足,笔者借助于天然指示剂紫甘蓝汁,利用西林瓶(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饮料瓶盖、注射针头、电池、铅笔芯等物质设计了适合学生探究的微型电解实验,在常态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实验设计

1.1 微型电解实验装置

图1为微型电解实验装置,2个3mL的西林瓶作为电解池,饮料瓶盖承载西林瓶,注射针头穿过饮料瓶盖作为电极,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中注射针头应使用全新的,不能使用已用过的医疗废弃针头。

1.2 选择紫甘蓝汁作指示剂

一些电解质溶液电解后,其酸碱性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揭示阴阳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紫甘蓝汁可由紫甘蓝(紫卷心菜)制得,所含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而有鲜明的变化,且较稳定,可保存较长的时间,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已有文献报道了紫甘蓝汁遇到不同pH溶液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如表1所示。

笔者将紫包菜剪碎,用热水浸泡获得紫甘蓝汁(或直接剁碎紫包菜挤压获得高浓度的紫甘蓝汁)。借助于pH传感器配制了上述不同pH的溶液,发现溶液酸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逐渐转变为红色,溶液碱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先变成绿色,后变为黄色,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借助紫甘蓝汁来作为该微型实验的酸碱指示剂。

2 实验应用

2.1 电解硫酸钠溶液

配制1 mol·L-1硫酸钠溶液,向2个西林瓶中分别加入硫酸钠溶液至体积占大部分,然后滴加紫甘蓝汁至瓶口,将盛满液体的西林瓶反倒于瓶盖中,与注射针头相接触。向饮料瓶盖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保证整个装置回路,用连接导线的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

可以发现大约1~2分钟就可以观察到下列明显的现象:阳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说明阳极区显酸性,水分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H+;阴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绿色说明阴极区显碱性,水分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OH-。学生依据上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随着反应的进行,阴极溶液碱性增强,由绿色变成黄色。笔者建议若本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只要观察到阴极区变绿色即可,若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阳极反应:2H2O-4e-=O2↑+4H+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2.2 电解饱和食盐水

将上述硫酸钠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换成铅笔笔芯,其余步骤同上。

但该实验进行到10分钟时,阳极溶液才褪色,此时产生的气体已把阳极的溶液排得仅剩少部分,而阴极所在西林瓶中的溶液则更是被排得所剩无几(因为氢气的逸出速率比氯气大)。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将作为阳极的西林瓶中溶液体积减少一半,阴极溶液体积不变,可以发现大约5min内阳极就可以出现由紫色变红色进而褪为无色的现象,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该微型实验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溶液电解实验的研究,由于不同反应的分解电压有差别,可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变阻器,用于调节电解电压,实验时逐渐增大电压,至电极上有明显反应为止。

3 实验特点

宋心琦教授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一文中指出,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推广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物质在微量时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可能不同,使得印象或结论因此不同[3]。笔者认为不仅是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有时在微量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也不同,而本案例中的电解质溶液虽然是“微量”(3mL),但现象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实验现象明显。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为例,阴阳两极的溶液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呈现鲜明的颜色区别。

上述介绍的实验装置和相关的设计除了具有现象明显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时间较短,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电解硫酸钠溶液大约1分钟后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则可以在5分钟内看到阳极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2)成本较低,在淘宝上购买西林瓶,仅2毛钱1个,注射器为2元,而铅笔芯和饮料瓶盖均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唯一较贵的是电池为8元左右,可重复使用多次。(3)揭示电解原理和反应产物,两极产生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的不同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反应产物,特别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颜色的变化揭示了电解产物氯气、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等一系列变化。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探究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冲突,而且能深刻地揭示反应原理,将电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陈凯,龙琪,张莉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3]宋心琦.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7):1~2.

摘要:针对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材料的微型电解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电解硫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等研究,实践表明该实验宜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关键词:微型电解;实验设计;学生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应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1]”。电解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其相关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存在试剂用量较多、实验现象不易被所有学生看到、适合教师课堂演示而不太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等不足。为克服以上不足,笔者借助于天然指示剂紫甘蓝汁,利用西林瓶(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饮料瓶盖、注射针头、电池、铅笔芯等物质设计了适合学生探究的微型电解实验,在常态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实验设计

1.1 微型电解实验装置

图1为微型电解实验装置,2个3mL的西林瓶作为电解池,饮料瓶盖承载西林瓶,注射针头穿过饮料瓶盖作为电极,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中注射针头应使用全新的,不能使用已用过的医疗废弃针头。

1.2 选择紫甘蓝汁作指示剂

一些电解质溶液电解后,其酸碱性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揭示阴阳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紫甘蓝汁可由紫甘蓝(紫卷心菜)制得,所含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而有鲜明的变化,且较稳定,可保存较长的时间,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已有文献报道了紫甘蓝汁遇到不同pH溶液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如表1所示。

笔者将紫包菜剪碎,用热水浸泡获得紫甘蓝汁(或直接剁碎紫包菜挤压获得高浓度的紫甘蓝汁)。借助于pH传感器配制了上述不同pH的溶液,发现溶液酸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逐渐转变为红色,溶液碱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先变成绿色,后变为黄色,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借助紫甘蓝汁来作为该微型实验的酸碱指示剂。

2 实验应用

2.1 电解硫酸钠溶液

配制1 mol·L-1硫酸钠溶液,向2个西林瓶中分别加入硫酸钠溶液至体积占大部分,然后滴加紫甘蓝汁至瓶口,将盛满液体的西林瓶反倒于瓶盖中,与注射针头相接触。向饮料瓶盖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保证整个装置回路,用连接导线的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

可以发现大约1~2分钟就可以观察到下列明显的现象:阳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说明阳极区显酸性,水分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H+;阴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绿色说明阴极区显碱性,水分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OH-。学生依据上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随着反应的进行,阴极溶液碱性增强,由绿色变成黄色。笔者建议若本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只要观察到阴极区变绿色即可,若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阳极反应:2H2O-4e-=O2↑+4H+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2.2 电解饱和食盐水

将上述硫酸钠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换成铅笔笔芯,其余步骤同上。

但该实验进行到10分钟时,阳极溶液才褪色,此时产生的气体已把阳极的溶液排得仅剩少部分,而阴极所在西林瓶中的溶液则更是被排得所剩无几(因为氢气的逸出速率比氯气大)。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将作为阳极的西林瓶中溶液体积减少一半,阴极溶液体积不变,可以发现大约5min内阳极就可以出现由紫色变红色进而褪为无色的现象,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该微型实验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溶液电解实验的研究,由于不同反应的分解电压有差别,可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变阻器,用于调节电解电压,实验时逐渐增大电压,至电极上有明显反应为止。

3 实验特点

宋心琦教授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一文中指出,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推广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物质在微量时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可能不同,使得印象或结论因此不同[3]。笔者认为不仅是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有时在微量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也不同,而本案例中的电解质溶液虽然是“微量”(3mL),但现象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实验现象明显。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为例,阴阳两极的溶液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呈现鲜明的颜色区别。

上述介绍的实验装置和相关的设计除了具有现象明显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时间较短,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电解硫酸钠溶液大约1分钟后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则可以在5分钟内看到阳极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2)成本较低,在淘宝上购买西林瓶,仅2毛钱1个,注射器为2元,而铅笔芯和饮料瓶盖均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唯一较贵的是电池为8元左右,可重复使用多次。(3)揭示电解原理和反应产物,两极产生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的不同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反应产物,特别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颜色的变化揭示了电解产物氯气、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等一系列变化。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探究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冲突,而且能深刻地揭示反应原理,将电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陈凯,龙琪,张莉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3]宋心琦.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7):1~2.

摘要:针对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材料的微型电解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电解硫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等研究,实践表明该实验宜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关键词:微型电解;实验设计;学生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应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1]”。电解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其相关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存在试剂用量较多、实验现象不易被所有学生看到、适合教师课堂演示而不太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等不足。为克服以上不足,笔者借助于天然指示剂紫甘蓝汁,利用西林瓶(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饮料瓶盖、注射针头、电池、铅笔芯等物质设计了适合学生探究的微型电解实验,在常态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实验设计

1.1 微型电解实验装置

图1为微型电解实验装置,2个3mL的西林瓶作为电解池,饮料瓶盖承载西林瓶,注射针头穿过饮料瓶盖作为电极,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中注射针头应使用全新的,不能使用已用过的医疗废弃针头。

1.2 选择紫甘蓝汁作指示剂

一些电解质溶液电解后,其酸碱性经常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揭示阴阳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紫甘蓝汁可由紫甘蓝(紫卷心菜)制得,所含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而有鲜明的变化,且较稳定,可保存较长的时间,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已有文献报道了紫甘蓝汁遇到不同pH溶液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如表1所示。

笔者将紫包菜剪碎,用热水浸泡获得紫甘蓝汁(或直接剁碎紫包菜挤压获得高浓度的紫甘蓝汁)。借助于pH传感器配制了上述不同pH的溶液,发现溶液酸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逐渐转变为红色,溶液碱性增强,紫甘蓝汁的颜色由紫青色先变成绿色,后变为黄色,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借助紫甘蓝汁来作为该微型实验的酸碱指示剂。

2 实验应用

2.1 电解硫酸钠溶液

配制1 mol·L-1硫酸钠溶液,向2个西林瓶中分别加入硫酸钠溶液至体积占大部分,然后滴加紫甘蓝汁至瓶口,将盛满液体的西林瓶反倒于瓶盖中,与注射针头相接触。向饮料瓶盖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保证整个装置回路,用连接导线的的鳄鱼夹各夹住2个注射针,并分别与9V的电源相连。

可以发现大约1~2分钟就可以观察到下列明显的现象:阳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说明阳极区显酸性,水分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H+;阴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绿色说明阴极区显碱性,水分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OH-。学生依据上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电极反应式。随着反应的进行,阴极溶液碱性增强,由绿色变成黄色。笔者建议若本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只要观察到阴极区变绿色即可,若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阳极反应:2H2O-4e-=O2↑+4H+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2.2 电解饱和食盐水

将上述硫酸钠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换成铅笔笔芯,其余步骤同上。

但该实验进行到10分钟时,阳极溶液才褪色,此时产生的气体已把阳极的溶液排得仅剩少部分,而阴极所在西林瓶中的溶液则更是被排得所剩无几(因为氢气的逸出速率比氯气大)。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将作为阳极的西林瓶中溶液体积减少一半,阴极溶液体积不变,可以发现大约5min内阳极就可以出现由紫色变红色进而褪为无色的现象,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该微型实验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溶液电解实验的研究,由于不同反应的分解电压有差别,可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变阻器,用于调节电解电压,实验时逐渐增大电压,至电极上有明显反应为止。

3 实验特点

宋心琦教授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微型实验”一文中指出,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推广艰难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物质在微量时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可能不同,使得印象或结论因此不同[3]。笔者认为不仅是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有时在微量和常量时给予观察者的感受也不同,而本案例中的电解质溶液虽然是“微量”(3mL),但现象并没有因此打折扣,实验现象明显。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为例,阴阳两极的溶液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呈现鲜明的颜色区别。

上述介绍的实验装置和相关的设计除了具有现象明显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时间较短,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电解硫酸钠溶液大约1分钟后就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则可以在5分钟内看到阳极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2)成本较低,在淘宝上购买西林瓶,仅2毛钱1个,注射器为2元,而铅笔芯和饮料瓶盖均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唯一较贵的是电池为8元左右,可重复使用多次。(3)揭示电解原理和反应产物,两极产生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的不同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反应产物,特别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颜色的变化揭示了电解产物氯气、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等一系列变化。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探究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冲突,而且能深刻地揭示反应原理,将电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陈凯,龙琪,张莉娜.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育,2008,(8):65-67.

学生设计实验 篇12

关键词:实验教学框架,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改革

1987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启动了一个关于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项目,结果产生了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Praxis Series)。Charlotte Danielson教授结合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开展了“教学框架”(简称“PS-CD教学框架”)研究工作。PS-CD教学框架主要有三个意义: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是各专业对话的共同语言,是自我评价与反思实践的体系。其主要用途有:运用框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进行师资培养和培训,运用框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其基本特征有:全面性、研究性、公开性、通用性、一致性[1]。我们对PS-CD教学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构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设想,针对现阶段实验教学考核和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仅就“学生实验评价体系”方面开展前期探索和研究工作。

1 教学框架的基本理论

PS-CD教学框架分为“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程教学、专业职责”四大教学职责板块,共计22个组成部分[1]。

PS-CD教学框架综合反映了教学的多个不同层面,确定了教师职责。虽然教师职责在不同专业教学背景下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界定了教师应该了解什么,教师又能够做些什么[1]。对于实验教学工作而言,由于实验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显著差异,实验教学框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PS-CD教学框架在专业实践教学、人员职责界定、师资培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PS-CD教学框架更多地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教学的各个要素。随着我国“质量工程”的开展,“以人为本”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主流理念[2],更多地从学生角度考虑和设计实验教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历史机遇

2 0 0 7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质量工程”正式启动。“质量工程”被认为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2]。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2)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5)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从上述六项建设内容的分析来看,实验教学属于“质量工程”中的第四项建设内容,这为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的设想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共分六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分别设计了7个组成部分,共42个组成部分(见表1)。

4 我国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进行,实验考核和评价往往放在理论教学活动中进行,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评价的效果和质量,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3]。(1)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缺失。传统实验教学学生评价纳入到理论教学学生评价中,实验教学评价没有独立性。(2)评价体系和形式单一。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不适应因材施教,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指向作用。(3)评价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实验过程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4)评价体系片面重视全面性。对于个性化学生的评价缺失,抹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热情。

5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

针对上面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主要分为计划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计划内实验教学主要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实验等[4]。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特点应该设计并采用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体系。

5.1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属于“计划和准备”板块,同时对于得到教学设计的反馈信息又非常重要。学生评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具有核心作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有5个原则[1,5]:(1)一致性原则。提出的评价体系在内容和过程上与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一致性。对于多个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相适应的评价体系。(2)重点性原则。学生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学生的主要方面进行重点评价,以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对于个性化学生要具有差异性的评价体系。(3)清晰性原则。评价原则和标准要清晰,有证据表明学生对评价原则和标准的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4)透明性原则。评价体系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对评价信息的支持、理解和运用。(5)发展性原则。教师要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评价结果和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最终为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服务。

5.2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1g.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在遵循一致性、重点性、清晰性、透明性和发展性5个原则之外,还应该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评价体系针对教学特点,评价要点、标准和权重应该有所调整[6,7]。表2和表3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两类“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和设计方法。

6 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设计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工程前期,大胆、具体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洛特丹尼尔森.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6.

[3]潘玉驹.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9):99-102

[4]石光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28-30.

[5]孔国庆.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245-246.

[6]乔淑霞.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J].教育探索,2010(12):33-34.

上一篇:充分利用下一篇:社会类别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