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影响(共12篇)
社会文化影响 篇1
摘要:世界已经被众多的论文和条理覆盖, 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 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空间, 影响整个社会文化, 对每个人的观念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传媒,重要影响
21世纪是传媒的飞跃时期, 前所未有的传媒巨变, 从电影、电视到多媒体、网络、电子传媒。书籍阅读的静态消费被声、画一体的动态消费所冲击, 电视成为传媒世界的“领头羊”。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经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电视使人们在教育、生活、艺术、文化、娱乐、家居甚至某些生存习惯发生改变。
“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将会怎样?”当然没有人真的去回答“世界将会怎样”的问题, 而“人类失去电视, 文化将会怎样”却真的值得人们思索和研究。本文试图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教育观念三个方面来思考和探讨电视对社会文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问题。
一、电视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一) 电视对道德的继承和摒弃
从传统道德看, 电视充当了发扬和继承传统道德“轻骑兵”的作用。从人们出生开始, 接受不同形式的道德规范, 小到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爱护公物, 大到五讲四美三热爱的道德口号。道德的规范无处不在, 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五个一工程”“金鹰奖”“华表奖”“百花奖”“金鸡奖”等奖励那些优秀的电视作品, 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优秀传统的道德理念, 使得人们在休闲看电视的时间里, 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崇高的激励。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传统道德必然会产生与时代脱节的社会道德, 如不及时纠正或摒弃, 必将阻碍社会的前进, 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电视又结合社会的发展, 衍变了一些传统道德, 提出了一些新道德、新观念。如电视广告中常常出现的“环境保护”“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噪音污染”“社会福利, 需要大家动手”等倡导, 使得“电视行为”这种理念深入社会, 深入群众, 在社会文化中形成新的道德律条。
(二) 电视对道德文化的负作用
不能不说, 电视对社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 它既作用于社会道德文化, 也反作用于社会道德文化。电视本身具有的参与性、娱乐性、模式化影响着受众, 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道德观念, 不自觉地吸取了电视中传达的负面影响。如电视征婚节目使部分青年人视爱情如游戏, 而今天流行的电视知识竞赛节目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金钱观念, 特别是对一些青少年产生了为获奖拿钱而学习的错误目的。总的来说, 电视在传播信息时, 虽以正面的主流文化为主体, 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电视对法制观念的影响
人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中, 法律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德规范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尺度。普及法律知识, 使法律运用于人们生活中, 起到合理制约和保护公民的作用。人人都知法、懂法、用法, 电视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媒介顺应着社会的需求, 通过一些法制节目展现出基本法律常识, 让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 增强了法律知识的普及, 对人们遵纪守法起到教化作用。所以说, 让老百姓通过新闻事实了解到,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什么是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展现, 至少还在浅显的感知上影响了社会文化, 改变了人们社会文化的水平, 对社会中的相关或者是不相关的群体都产生了心理引导, 这种纪实感很强的艺术手法必将发展这些新闻事实并深入社会舆论, 在社会舆论中或者得到深入的探讨, 或者上升为一种社会理论。那时它的影响将不再停留在展现和普及的层面, 对社会舆论的心理将是变革性的影响。
三、电视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 对青少年的教育的影响
现在, 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孩子, 已经不愿意听妈妈讲故事了, 变形金刚、哈利·波特、喜羊羊都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不但充分占领了孩子的娱乐空间, 还在学习辅导和动脑动手能力上给予儿童教育和帮助。中央台的《七巧板》节目伴随着几代孩子成长起来, 栏目中教的动手折纸、简单家务、智力游戏、礼貌用语等等都在积极的方面发展了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孩子们也对节目积极地呼应和响应, 积极地参加和关注。电视为儿童教育开辟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天空, 儿童对这种感官性强的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信任和模仿。
(二) 对成年人再教育的影响
电视对教育工作的成功影响不仅局限儿童, 还在成年人的生活领域中为再教育提供了必要手段。各种股票信息学习、家庭烹饪、美容美发、各种新专业技术应用, 都可以在电视中找到合理而科学的方法。社会的进步, 知识的更新, 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及时地为远离课堂求知的成人提供了再学习、再认识的良好途径, 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 提高了全民素质, 为社会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 电视在21世纪的人类历史中, 仍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活在电视时代的人们也感受到电视将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 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 将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更加深远的影响。
社会文化影响 篇2
一、佛教的诞生及本质。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天竺),后来被分化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完善的思想体系。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说这是释迦牟尼最初用来教化民众的思想。四谛即人世间的苦难; 苦难所产生的原因,而要结束困难,就要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即去信教。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 四大精髓。佛教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逃避现实中的苦难,放弃反抗,转而在精神上寻求慰藉,追求极乐。四谛之中,人世间的困难与要摆脱这种苦难这两方面最为重要。人世间就是受苦受难,让人们消极厌世,以信教而追求极乐,这就是佛教思想的最主要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厌世主义。而这种消极的,适合统治阶层压迫下层人民的佛教义理,就得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追捧。利用民众想脱离苦海,寻求极乐的这种心理,让人民不敢反抗当局的统治,仅仅是以逃避现实来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
二、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日本的早期传播的具体时间和方式,现在无从考证。主要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佛教是通过官方(即朝廷)传播而来的。相传在公元六世纪中叶,钦明天皇时期,百济的圣明王派使者将佛教和佛经传入日本国内。私传则是通过民间传入。佛教进入日本后的早期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与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截然相反。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民族宗教,注重现世生活的享乐、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而佛教所蕴含的内在实质在于它认为人世间就是受苦难。为了逃避受苦受难,就要追求 灭谛,即消极厌世。一切皆 空,让人们放弃现世的一切,以此来追求来生的幸福。这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相悖,刚开始很难得到日本民众的认可。但佛教的这种思想非常适合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大众,所以圣德太子积在推古时期积极的推行佛教的发展。他在推古十二年(604)颁布了融合儒教和佛教思想的 《宪法十七条》。他将佛教看做治国,教育民众之本,对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不过,在推古时期,还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对佛教有正确地理解并能接受佛教。佛教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与其说是作为人民满足现状的工具,还不如说是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与本土的 神道相悖的 他神 藩神。
综上所述,在日本,佛教经历了与本土宗教的相斥融合,在历经一系列的融合后,终于在镰仓时期,确立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佛教文化。完成了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在这个漫长的融合过程中,佛教被统治阶级所利用,逐渐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所以它不仅与日本当局的统治阶级有密切联系,更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日本在公元 6 世纪左右,正式形成了国家。在国家形成的初期,主要是的从中国输入了大量文化,这一点在隋唐尤为显著。如文字、典籍、官僚制度、建筑技术等。从制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唐朝的文化对日本有着绝对性的影响力。在整个日本文化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作为基础,那么日本这个国家也就不会成立,日本的特有的文化更是无从谈起。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从中国受到了莫大的恩惠。那么在众多的文化中,对日本人的精神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在此我们来佛教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又是如何在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中发挥作用的?
说到日本接受佛教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德太子(574622)。圣德太子特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汇编了 17 条,称其为 《宪法十七条》,内容就涉及到佛教思想,宪法第一条便提倡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讲求调和,不要争斗(无忤)。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让人和人不要斗争呢? 紧接着在第二条中,就提到了这一方法,即 笃敬三宝,只要遵照佛教的教义,用佛教的思想去修行,就能达到这一境界。第二条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人本来没有那么坏,即使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只要遵照佛教之教,就会变好。这两条告诉人们在判断是非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标准,佛教就提出了这个标准,即和然后阐述其理由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是佛教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人总是处于纷争之中,总想把对方压倒,取得自己的胜利。日本人开展集体活动时,一般都尽量不想突出自己,也不过分强调或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日本人看来,处于一个团体内,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一定了不起,我的想法也不一定就高明,因此需要尊重别人的意见,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因而在接纳别人的意见时,就会让自己做些妥协。这种思维方式和佛教有着很深的联系,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个特点。
佛教的传入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资源,统治阶级修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像、佛教艺术品。创造出了令当今艺术家们所惊叹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这些绚烂的文化财产,可以说是佛教对于日本文化的重要贡献。寺院是佛教文化的缩影,其中聚集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品。
大陆式的建筑、精巧的佛像、传神的雕刻,色彩艳丽的壁画随处可见,是当之无愧的 艺术宝库。寺内高 32 米的五重塔,在日本众多的佛塔中,不仅历史最悠久,而且最富有风韵。(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参考文献: [1][日]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教授语言本身与教授西方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然而,在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教育仍处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没有相对系统的文化教学计划,也没有一本教科书是以在教语言的同时教授西方文化为目的编写的。一些老师认为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很难,还有一些老师认为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可有可无,因而对外国的文化不太重视。他们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要求,只是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程度。尽管英语语音、语法学得不错,对话却往往不很得体,经常出现“文化冲突”。所以研究文化教学成为搞好英语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学生们既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熟悉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影响很大。
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 “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思想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大众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Benedict)在《文化的模式》中指出“真正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及其共有的思想和准则”。当代社会文化的范围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习俗文化。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有关,与人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有关,与民族的历史有关。
那么,语言是什么呢?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语言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为代表,把语言看作是语音、语法、词汇的总和,或者仅仅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另一种看法是认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语言的使用脱离不开社会环境。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庇尔((Edward 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写道: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相区分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文化可以被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萨庇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就是说,通过语言的特征和使用可以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和生活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论述到: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既然语言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这一点对英语的教与学就会产生巨大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对社会文化因素重视不够。这是由于传统英语教学根深蒂固的观念,只强调会读、会听、会说、会写,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割裂开来,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具备“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语言学着重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研究语言的语音系统、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历史发展等。结果经过高考的大学生可以背诵一套一套精美的句子,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才恰当、得体,产生“文化冲突”和误解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外,文化差异意识淡漠,社会文化知识贫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语音、语法、词汇,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学问。美国教学法家阿雷特斯(James Alatis)把这些学科按首字母缩略词归纳为LAPSE,L代表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代表Anthropology,P代表Psycho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S代表Sociolinguistics andSociology,E代表Education and English。从中可以看到,外语教学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和社会学密切相关。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英语教学承接在初、高中打下的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基础之后,要把英语教学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减少应试教育,加强文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四、怎样在教学中传播社会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谈几点意见:
1.教师要把社会文化教学提高到和语言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既重视语言形式本身又重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使研究文化教学成为搞好英语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对大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完善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
2.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现在大学教材多数都是国外原文材料,而大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知识极其贫乏。教师第一任务是在课前按照教材主题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准备好,把它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背景知识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是指不直接影响交际行为的背景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八单元A篇是一篇黑人作家的作品,当谈到奴隶制时,作者最初只是用”the terrible war”指“the Civil War”,学生居然不知道这是指南北战争。教师要介绍南北战争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白人社会组织三K党等等信息,强调战争给黑人带来的迫害和痛苦。南北战争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社会变革,也给黑人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另外,当学生读到 “I can sit in a restaurant with a white person.We enter chatting about any little things that we have in common and the white man would sit calmly in his seat,listening to me with interest.”时表现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说明他们不了解即使取消了奴隶制之后的美国社会仍存在着种族歧视;不了解“I became a permanent brown——like the best shoe polish,guaranteed not to rub nor run”的感受。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一点,可以选择播放反映美国南方黑人奴隶生活的电影,或者是电影中的片段,生动地展现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背景。
3.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意识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看到母语对学习外语的干扰,而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因为东西方社会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思想、信仰、习俗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语言学家胡文仲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注意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要求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
4.引导学生经常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注意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文化错误”给交际带来的不适,重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
五、结论
社会文化因素无论是在语言教学中还是在语言交际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怎样在教学中传播社会文化知识和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并且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快地扩大知识面,学好一门外国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2).
[2]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7.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00-202.
西方社会文化对诗学的影响 篇4
一、政治经济对其诗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 而西方古文明之地爱琴海域, 由于水陆交错、山栾石叠, 其间有众多星布罗棋的小岛, 为古希腊人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使希腊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 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形成了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 即以工商业城邦为中心的特点。事实上, 这也是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 它对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 其诗学中无疑会反映西方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英雄、敢于冒险的民族性特点。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人文主义者大力倡导以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为奋斗目标, 从而更加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 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经历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数千年的陶冶, 最终形成了决定社会文化的特征——现代西方社会的民族特征。
二、自然、人文科学对其诗学的影响
西方人对自然万物有着极大的热忱, 大自然的神秘驱使着一个个诗人去探索和发现, 去读懂自然的奥秘。可以说, 西方人崇尚“泛神主义”, 认为自然世界中存在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古希腊人生性热爱自然, 他们善于从宇宙万物中发现生命之美、享受幸福的愉悦和快感。自然是产生美的源泉, 也是实现心灵宁静的根本所在。在西方诗人的眼中, 自然已经不再仅仅是自然万物的集合体, 它更上升成为一种神秘的宗教, 在多数的西方诗人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通过透视作品发现作者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沉思, 他们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 显示出一种对于自然宗教式的崇拜。这种源自于对自然的神秘的追问, 让西方的诗歌一步步走向成熟, 神秘主义特点凸显, 宗教性更加浓烈, 都让西方诗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 自然、人文科学对于诗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西方诗歌早在原始形态就出现了自然化的诗歌, 再往以后, 几乎所有的诗歌的创作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三、语言特征对其诗学的影响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 感情激烈, 以求再现此情。西方诗学的语言在很多时候表现在客观事物在心底唤起的感情, 表达个人的主观意识。奔放、激越的感情基调让诗歌的语言更加具有渲染力和张力, 西方特有的开放性和商业性, 让语言表现出较强的理性主义特点, 内在的逻辑性显而易见, 这就会使得很多的西方诗人在创作的时候, 会经过理性的分析,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格律诗、自由诗还是散文诗, 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这个特点, 尽管这些诗歌在形式上的要求不同, 但是都可以从中发现相同的一点, 那就是诗歌本身的理性特点。尽管形式不同, 但是它们都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及音乐美。这就是西方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
四、伦理特征对其诗学的影响
如果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诗学特征, 我们不难从中读出西方区别于东方的个人主义、幸福主义、科学主义等特征, 这就为西方诗学的发展创造了极度的美学特色和哲学特点。恋爱及爱情是西方史学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特征, 在西方的人伦观念中, 个人主义大于集体主义, 爱情是每个人生命深处和灵魂高度不可忽视的棱角, 同时它关系到心灵的最关痛痒。可以说一个诗人的生命历程也就是爱情的历程。西方人的洒脱就在于, 他们将爱情视为至高无上的瑰宝, 它远远胜于婚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雪莱及布朗等诗人的短诗, 以其直率的表达、深刻的反思以及浓烈的铺陈, 让我们感受到以恋爱为主的伦理特征对诗学的重要影响。正是爱情赋予诗歌的高度, 让我们发现西方诗歌中极为特别的浪漫主义色彩。另外, 西方诗歌中表达个人主义情感的诗歌也不少见, 个人主义特色是始终维系在每个西方人生命血液中的泉水, 它浸润了西方诗歌的生命。总之, 伦理特征在西方诗学中多有展现, 我们从中体会出西方社会中的人伦特点, 在伦理特征和诗学的互相碰撞下, 西方的诗歌走向成熟。
结语
诗歌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表达形式, 它与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科学、语言特征以及伦理特征方面等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在此基础之上, 西方诗歌完成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成熟。西方别具特征的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幸福主义、神秘主义等为诗歌的创作打开了更多的大门, 几乎所有的诗歌都集中体现了如上方面。总体说来, 诗歌本来就是思想的传达、美的展现, 自然、社会的林林总总无一不是诗歌的内容, 西方诗歌由此变得更加强大。
摘要: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 而它的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 也是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诗学, 无疑会受到其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从西方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科学、语言特征以及伦理特征方面, 浅析对诗学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社会文化,诗学
参考文献
[1]王小强.谈当前“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的不同旨趣[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
[2]姚朝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批判[J].文艺理论研究, 2006, (11) .
日本动漫对中国社会文化之影响 篇5
课程名称:通过动漫看日本社会 学号:Ubp13051 姓名:邱煌炜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不可缺少的事物。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几乎摧毁殆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渐渐的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渐渐的吸收着他国之文化。今天要说说日本的动漫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的影响,他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文化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日本这个国家,日本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在强大又不被他国文化所取代保留着自身文化色彩成长自今天的世界第三大的经济文化强国。日本动漫便是日本多元文化所产生的产物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他国文化进入中国人的世界之中,日本动漫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大部分的中国80,90后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虽然中国也有自己的动漫产业,但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远不如日本的成熟,早期的动漫作品通过港台地区引入中国,后来由于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势必要引入他国产业来与他国交流,便有了第一代的动漫作品引入中国市场,如:《灌篮高手》,《七龙珠》,《哆啦A梦》等作品,着恰恰是80,90后中国孩子们的儿童时光,动漫对于一个儿童的吸引力有多大或许自由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够明白。不可否认的它在当时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同时也陪伴着这一代人的成长。一个人的童年时光往往影响着这个人之后的成长。在那个文化产业及其稀缺的年代,可以想象这种影响有多么深远,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儿童因为《灌篮高手》这部作品而喜爱上篮球,通过这部作品而了解原来世界上有一项运动叫做篮球,有一个联盟叫做NBA,有一个地方叫做神奈川县。在那个经济还不太发达的年代对于中国人来说刚解决的温饱问题的中国人来说这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来的新奇,也恰巧是那个时候起中国人开始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重视,在那之前中国人打篮球的人几乎可以说少之又少,而现在打篮球的80,90后的年轻人几乎随处可见。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受到《灌篮高手》这部动漫作品的影响,这部动漫印象了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中国人渐渐的不止是崇尚乒乓球,羽毛球。当然印象中国体育文化的不仅仅是《灌篮高手》还有《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等以体育为题材的作品也对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当然不止是体育文化,日本动漫最直接的影响了中国的动漫文化。在日本动漫未传入中国之前,说道中国的动漫作品几乎少之又少。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动漫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动漫产业才渐渐得以发展。很多中国动漫的创作也是源自日本动漫。在后来渐渐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动漫产业链,有动漫主题餐厅,动漫主题展出,动漫为主题的商品。包括现在大学中的动画专业也是受到了日本漫画的影响而产生的产物。这几乎是在原先一片空白的文化产业中无中生有的动漫文化,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结构。
日本动漫可以说是植入了中国人很多宅男宅女的内心,影响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不说现在很多新兴的网络用语都源自于日本,源自于日本动漫,可以说日本动漫正对中国整个社会新一代产生了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比如说:二次元,宅男,宅女,日漫迷。相应的影响着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日本动漫里面那些虚拟的世界所传播的正能量或许对当代中国年轻人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积极的影响。但是同时有的人却被这种虚拟世界说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从而希望活在虚拟世界当中。慢慢的对于外界的事物渐渐的失去了兴趣,陷入二次元里面的世界无法自拔。渐渐迷失了自我活在虚拟的世界之中。很多东西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便有消极的一面,日本动漫也是这样。动漫中确实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的地方,当然任何东西一旦迷恋过头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日本动漫也是如此。其动漫背后很多日本文化内涵在里面,有很多日本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精神在里面。通过日本动漫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去了解一个比我们发达,人民素质比我们高的国家是怎么样的。同时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借鉴,化作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色彩。
社会文化影响 篇6
摘要:大连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在近代文化发展中收到了日本很大影响。其影响体现在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论文通过对经济、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考察探究日本文化对大连城市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文化;影响;经济;建筑
日本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对大连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日本文化在大连的文化痕迹与烙印最近地可以追溯到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尤其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日政治经济贸易关系的缓和与稳固,更是为日本文化在大连的建设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相当稳定且广阔的平台。日本文化对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历史悠远且涉及范围广泛。大连人在继承了传统的固有的本土大连文化的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大连人民在被欧洲国家及日本殖民统治时,将传统地方文化和外来的先进文化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吸收。其中整合效果最显著的就是来自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风俗、服务等各方面的文化要素。本论文主要从经济和建筑两个方面来研究日本文化对大连城市文化的影响。
1 日本文化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大连在国家优越的政策条件的扶持下,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优势,气候条件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日资企业入驻。日本对华投资10%以上在大连,大连出口商品有30%输往日本,在连外资企业日企占30%,大连引进的外资有25%来自日本。对日贸易在大连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方资金及技术注入大连,为大连经济发展带来了可以依赖的高新技术及资金支持,使得大连的发展能站在较高的起步点上,大大加快了大连经济发展的进程。国际化开放的港口城市大连,在国家政策及外资与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展示出时尚之都浪漫大连的独特魅力。大批日企进驻大连,日方投资流入大连,为大连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大批就业岗位,吸收了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日企及日资流入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工业园区的形成,甚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这不仅仅带动了企业本身发展,因其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而劳动力又带动了周边消费,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生活产业的发展,使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良性产业链,为大连经济注入了一股活水。
日企文化可谓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日企讲究务实,崇尚严谨,注重以礼待人。无疑这种恭谦谨慎的工作方式是与中国式的企业内涵大相径庭的。加之,日企对日语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长久地在日企工作,对日本企业文化一无所知、日语语言能力不过关,是绝对无法胜任的。因此,为使毕业生及应职人员更好的适应日企工作环境,越来越低多的高校以及教育机构专门开设日语及有关日本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课程。长此以往,也就使得日企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也逐渐融入了大连的城市文化,也成为市民生活中不能忽视的一方元素。
2 日本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方面的体现
大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不同时期分别被俄、日两国占领及统治。可以说大连的城市是伴随着帝国主义铁蹄侵略的脚步形成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大连的建筑都不可避免地印刻着沙俄以及日本的鲜明烙印。不同于俄国一贯的大气华丽的建筑风格,日本建筑在西化欧洲风格同时,也透漏着传统的日式和谐思想。除了沿袭“沙俄时代”的规划外,日本人对中央公园(现劳动公园)以东地区进行了开发规划。街区呈网格状,以较小的街坊划分,反映了日本人谨慎细心规划的空间意识。随着城市不断向延伸扩展,大连城市的骨架基本形成,建成了南山麓高級住宅区和沿中山路、高尔基路低层普通住宅。这些殖民地住宅与中国人居住的西岗棚户区之间用绿地、公园、干线道路、公共建筑物适当分隔,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日本占领时期的建筑注重与外部空间环境的协调。日本人在建筑高级住宅区时,非常注意根据环境条件来组织住宅区的外部空间。选址通常绿荫环绕,安静优美。时至今日,大连地区的高级住宅都很注意选址,不仅要地段适宜,而且要环境清雅宜人。日本占领时期的住宅,尤其是标准较高的小住宅,受西洋影响较重,在房间的布局上,同俄式住宅相比,差别不大,起居室在住宅中占了重要位置,这与传统日本民居中各房间相互穿套的组合方式已有很大不同。两层的日本小住宅,在高尔基路一带有很多,户型组合代表了这一时期居住建筑的特征。日本民族做工的精细、准确以及追求优雅、亲切的洗练的建筑观,使得日本时期的住宅与沙俄时的相比,即使受到同种建筑思潮影响,建筑也通常显得较简洁、朴实、少装饰,也较小巧。如今的大连,在城市开发建筑的同时,也延续的精装小户型的风格。在日本人住宅区,院落的围墙除用砖石外,还有的用了绿篱,使院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也为居住环境增添了几分清雅。有些建筑南向入口的院落做到尽量大些,以获得更好的采光。日本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取材因地适宜,就地取材。有些住宅的外墙采用了当地的石材,有些住宅区内人行道也采用了卵石、碎石地面,所有这些处理既经济、又有地方特色,值得借鉴与延续。日式料理店面成为了大连建筑中别具风格的亮点。传统的青黑色调日式装潢,在这繁忙的都市中更是显得尤为淡雅。而在大连很多街区,也不难发现一幢幢日式风格的别墅式建筑。即使是在日本结束了统治、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和式与洋式折中的建筑风格也广为使用。在注重功能与城市建筑协调性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浓浓的异国情调。文化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日本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对大连城市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合理正确地将日本文化同大连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有助于大连城市全面健康发展的大连城市文化,坚持吸取先进日本文化为前进方向。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城市群众意识的载体,是一个城市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外来日本文化对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历史久远、范围广泛。大连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博取众长,吸取先进的日本文化,从而形成大连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深化大连城市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大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日本文化的注入,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在此基础上,应针对相应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体制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日本文化大量涌入大连地区这一情形,我们应本着“扬弃”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和冲突,赋予本地文化以现代精神。客观、冷静分析日本文化,从根本上认识日本文化。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去其糟粕,以之为鉴。提炼出大连独具风骚的城市文化。借助先进日本企业文化,推动大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日方资金及技术注入大连;另一方面,大批日企进驻大连。这些物力财力的注入促进了大连地方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就业机会。日企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渐渐深入人心,逐渐融入大连的城市文化中,为大连的繁荣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孙惠俊,宋协毅,于凤志.大连日资经济发展历程及对策[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
[2] 姜立婷.大连近代殖民地居住建筑[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5(2).
不同文化对汽车社会的影响 篇7
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 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家, 但是我们跟一些汽车发达国家像美国、韩国、日本等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别。
举一些大家能体会到的例子, 比方说在买车这个环节, 我们第一个喜欢追求高档, 第二个有体现身份、炫富的因素在里边。那么, 汽车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代步的工具;第二考虑的是怎么实用、停车方便;第三考虑的是动力性, 怎么能够省油, 再一个就是基本的性能可靠不可靠。
从开车来讲, 在国外, 只要行人要走, 汽车肯定是停车在那里的。国内的情况是人跟车抢着过。在北京, 稍微宽一点的马路, 要过也是很费劲的。因为, 有的信号灯不是箭头, 是红绿灯, 行人要过的时候, 对面是红灯, 但是它右拐, 不受红灯限制。这时, 行人要过, 车要右拐, 大家互相抢, 这样的情况就很多了,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
国外的机动车是有序通行。我体会最深的是日本, 从机场到市内, 非常非常多的车, 但是大家没有并来并去, 反倒很快。国内的情况就不用讲了, 大家频繁超车、并线。
还有就是灯光和喇叭。前两天我在天津参加论坛, 有份资料说现在的司机有60%是拿照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司机开车乱用大灯。大灯光不是随便用的!容易晃到对方眼睛。另外一个就是喇叭, 到处都在按喇叭。在国外, 路上几乎听不到喇叭的声音。
十字路口的通过也有不同。我们过去交通宣传的口号是“一慢、二看、三通过”, 这个大家都知道。外国这个正好相反, 十字路口要快速地通过。只有快速地通过, 才能不堵车, 这个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上是用车方面的差别, 那么在管车方面呢?
首先是生产环节;国外没有审批, 只要去登记一下就行了。要生产汽车就生产, 只要符合工商管理, 没有什么限制。我们国家生产汽车准入是非常非常难的。而且进入难, 出来也难。汽车市场不好的时候, 要退出也行。这就导致汽车生产资质非常值钱。
第二是税收;我们所有的税收都在生产厂。在国外, 不收生产企业的税, 收税在消费环节。这有什么区别?就是说每个地方它都鼓励买车卖车, 销售的多, 收的税就多。我们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拉动消费, 要不然怎么生产?我们现在鼓励建厂, 哪个地方建厂哪个地方就能收税, 至于卖得出去卖不出去, 跟它没有关系。这方面反差很大。
第三是消费;我在汽车行业这么多年, 全世界都没有听说过限购。挣了钱买东西, 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能说前两天可以买, 后两天就不可以买了吗?这不是不公平吗!这对社会来讲, 对每一个没有买车的人来讲, 是不公平的!
最后是交通;为什么在国外一些大城市能够感觉到交通很畅通呢?有一篇文章叫《墙》, 写到中国的墙, 从长城的城墙写到家家户户的小院子, 小院子都隔着墙。中国人就喜欢墙, 好多国家重要的部门都没有墙, 就是草坪连着房子, 所以显得很宽敞。现在不讲墙了, 因为墙把视觉隔得很小了, 现在改用栏杆。
再看交通设施, 马路上到处都是栏杆、围栏, 过去是一条栏杆, 左边的车不要跑到右边去, 中间一条栏杆围着。现在呢?又把人行道围起来, 说怕人走到下边去, 跟车发生冲突。然后有车围栏、人围栏、又弄个自行车围栏。高的、低的, 养了很多生产围栏的企业, 生产围栏要什么技术呀!但肯定不是你每个人随便都能去生产的, 肯定要有门路、关系才能生产。你说全国这么多的马路, 要用多少围栏?现在马路这么多的围栏, 人也不好走, 车也不好走, 乱七八糟的, 这都不是管理?就像隔离鸡笼子一样, 隔来隔去!
另外一方面是通过;我在北京深有体会, 前两天有位司机送我到飞机场, 我问他知道高速公路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匝道, 他说不知道, 这说明国内驾校培训时不讲这些。我在国外, 知道匝道就是提速用的。从低速公路进去的时候, 比如说外面通行时速40公里, 如果这个高速公路通行速度是时速100公里, 匝道肯定要让司机能够加速到100公里。设匝道的目的就是让汽车从别的公路进去的时候, 速度跟高速公路的速度匹配。
国内的情况是通过高速公路口要慢慢行驶, 或者刚开始很快, 在入口处踩刹车看一看能不能进去, 前面车一慢下来, 后面车也慢下来了, 所以道口堵得一塌糊涂。
现在从买车、用车到管车, 我们处处跟国外的观念、文化相悖。产生的原因又在哪里?汽车文化的重要性又在哪里?
这中间有很多原因, 包括我们的一些管理体制, 这些都是有关系的。从直观来讲, 我国汽车发展比较晚, 从2000年才开始快速发展, 汽车才开始进入家庭, 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用车、管车经验不足, 先进的汽车文化还没有形成, 很多东西需要强制。
事实证明, 靠强制的办法是不行的。像以上提到的交通问题, 有些靠强制可以解决, 有些问题就解决不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弘扬汽车文化。
文化就是深入内心的一种修养, 就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不需要提醒的自觉, 这对我们开车的人太重要了!怎么样去开车, 怎么样去正确地使用灯光、使用喇叭, 怎么样去让行人, 这些都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所以, 我认为先进的汽车文化是改变我们汽车社会落后状况的根本和根基!
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评论或见解, 请发邮件至:shidaiqiche@126.com
或者登陆网站www.cnautotime.cn
消费社会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 篇8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一般意义上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最后环节, 是指社会成员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但进入消费社会后, 消费不仅在物理意义上消解客体, 而且同时在文化意义上塑造主体, 它既是所消费商品的消失, 同时又是某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产生。这时, 消费领域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 充分表达了大众文化的感性特征。
确切地说, 消费文化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领域中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 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1]现代消费文化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按照乔治·瑞泽尔等西方社会学家的观点, 发达国家在20世纪晚期已经明显进入“消费社会”, 即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在消费社会全面形成之后, 消费活动成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社会行为之一。相应地, 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以后, 消费文化成为经济领域之外的、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消费行为不仅全面地影响到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其思想, 同时也使消费活动具有“文化”的意义, 消费文化基础是它强调区别于生产社会的消费社会的生活特征:现代人处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社会, 消费已经成为“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 成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 消费已经产生了充分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随之而来的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也发生了转向, 作为一种新型文化, 消费文化由此出现。
“消费文化”范式强调消费的符号意义、文化建构和感受过程, 从而剖析了当代社会文化机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的大城市已经明显呈现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们发生购买行为后, 决定商品寿命的因素不再是自然的物理功能, 而经常是主观的因素 (不再喜欢了) 和文化因素 (已经不合时尚了) 。消费文化表面上是区分现实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风格、价值取向、品味、爱好的机制, 但实际上, 人们往往是受消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消费社会的兴起, 导致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消费文化在西方不断发展并传导到非西方后发展国家, 比如中国, 不管是超前消费、信用卡消费还是网络消费都体现了一种与以往的消费文化不同的特点。于是购买什么, 怎么购买和消费过程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或结果, 而且进一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风格和方式、决定了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分层意义的人群区分原则。
由于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 消费很多时候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商品实体, 进入到追求符号意义阶段, 这时大众文化的时尚追逐和流行特点体现得愈加充分。比如年轻人吃麦当劳, 就不仅在吃一种快餐食品, 而且是在消费其品牌符号等衍生物。这时消费的不仅是实用的物质资料, 同时还是表现的符号。这种消费中, 满足欲望或者压抑欲望往往是由文化意识决定的, 人逐渐被所消费的文化符号所主宰。消费文化既导致消费需要的大众化, 又导致消费需要的异质化。一方面, 消费社会的产品种类、数量极大丰富, 人们选择范围扩大。另一方面, 在这种商品尤其是文化产品的围绕下, 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生活选择实际被模式化了, 在这种文化中, 抽象的符号被具体化、具体的东西被抽象化, 通过形式变革, 事物重新被赋予了意义, 重新拥有了价值。
消费生活的快速变动性也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消费文化呈现了万花筒式的特征, 如大众的、审美的、商业的、日常生活的、视像的、都市的等, 显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 大众传媒不断进行的广告促销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人的欲望被大大膨胀。消费文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而演变, 这种文化现象的变迁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一些不良的消费文化给消费主体提供的是虚假满足, 具有某些非现实性的特征, 因此经常会误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限制人们对现实的判断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特征
消费观是决定消费选择和决策的主观形态, 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消费者的消费观与其他价值观一样, 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 指导消费的观念。在这种评判标准的指导之下, 人们避开不利的、消极的、价值判断为不接受的商品或消费行为, 而去追求积极的、价值判断为美好的商品或消费行为。[2]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综合影响。一定群体的消费观形成的重要环境是其生存的文化空间, 因此, 消费文化对特定群体消费观的影响十分重要。由于大众文化的引导, 消费者以对商品的感觉、情感和主观偏好作为消费选择的原则。当前消费已经“转化为有关物品的感性和意向的消费这一文化行为”。[3]
所以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转型, 不但是社会结构的转型, 而且是社会文化的转型。在社会分层机制转化的同时, 人们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变化在消费文化中有最显著的反映。“消费建构认同”,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敏感的消费群体, 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受此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的消费活动相对独立于家庭, 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全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支撑自身的消费, 但同时, 他们又是消费创新的主力军之一。由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能力的局限, 大学生容易受传媒、时尚和意见领袖的影响与暗示, 这就最容易在消费方面产生示范效应, 比如青春偶像就容易成为消费生活的模仿对象。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消费问题折射了社会价值判断。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从消费过程中的价值导向上看, 不可否认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中有符合当前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消费观念, 但同时也存在受到消费社会文化影响的不合理因素。比如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感性消费观念, 既注重商品引起的感官愉悦, 又强调商品形式要符合消费的品位、理念和偏好。这样就进入典型的心理消费或符号消费层次, 表现为消费至上, 追求享乐消费、追求时尚潮流和超前消费, 已经过于追求商品的象征性。
首先, 大学生已经运用消费手段建立社会认同。区别与以往的在家庭、社区和学校中实现身份和价值认同, 消费观念和消费身份被植入到大学生的认知和价值中。在社会传统分层标准, 比如经济、社会因素之外, 以新的文化实践进行区别的分层机制开始形成。从消费理念来看, 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选择并不是基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是追求消费行为本身为其带来的满足感和建立的身份识别与社会认同。大学生对商品的选择作为一种生存活动体现了其对于自身的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的判断, 而不再是简单的消费活动。因此, 我们很容易理解大学生消费中的一些盲目从众行为。比如, 你不玩网游, 你就会感觉自己“out”了。
其次, 大学生的消费对象求快求新。部分大学生在消费中追求前卫消费, 不断购买手机等更新极快的流行商品和高端商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价格不菲但是生命周期较短, 只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和优越感需要不断地更新, 实质上进行了重复消费。
最后, 部分大学生消费过于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一些消费追求 (比如追求名牌服饰) 已经成为单纯的符号行为或者使用符号行为。这是消费系统建立在文化意义上而同自然属性分离的特征。受这种消费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时也渗入大量的非理性的要素。大学生在消费中体现的品牌崇拜实际是一种功能性消费行为, 表达、体现和隐藏了种种含义和价值。这里所表达的物品符号体系, 就是我们时代消费文化的隐含表现。大学生消费中的种种符号可能对于大学生的身份和学习发展来说是不必要甚至是冗繁的。
三、消费文化中的“欲望”与“幻象”
类似企业竞争不仅要靠质量和服务还要靠形象一样, 在由短缺社会步入消费社会之后, 消费者不能不关注商品的文化特征, 商家也努力使商品成为消费品者所关心的文化意义的符号象征。一时间, 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消费文化导向使人们忽视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把消费视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种消费观没有看到人的精神价值和全面的发展。这个时候, 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幻象”愉悦, 令他们看不清或不愿洞察现实, 更容易忽视底层民众的困境和苦难。即使是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也在商品包围中完成了一个潜在的欲望形成过程。
所以在消费文化中, 商品总是具有特定的社会或人际意义, 时尚系统就是一个把意义从文化世界转移到商品中的主要手段。各种媒体, 比如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流行音乐、连环漫画和商业广告等都在迎合大学生群体, 广告的展示让商品成为“欲望”的符号, 在这种消费文化的诱惑下, 人们越来越为商品所左右, 对时尚消费和商品信息的关注超出对精神世界的关怀。大学生的消费的风格化成为“自我计划”的一部分, 这种消费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观念反映而是变成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问题。
消费文化转移了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注意力, 大众文化这时完成了它的意识形态操纵, 成为至高无上的生活价值和规范, 于是社会生活中的弊端、不公、非正义和同情被“幻象”所掩盖。大学生群体容易变得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的福祉, 影响其社会参与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若大学生群体受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 沉浸在超出生存意义而成为生活本身的消费中, 则其就会忽视自身与他人的权利等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于是普遍地, 大学生都对生活充满“吃饭、睡觉、买房、买车”的“欲望想象”, 很多大学生在乐此不疲地呵护、打造自己的身体或求职筹码, 而不是形塑精神。回顾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的大众文化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开始关注人的日常生活, 打破了一些历史禁锢, 具有积极意义。[4]反观当前, 社会群体中的精英人物大学生都忙于享受日常生活,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在大学生群体中, 消费观不断被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形塑, 使消费本身的出发点超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随着大学生步入社会, 这意味着社会生活领域将产生一系列矛盾, 比如使用价值与消费价值、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目的和手段、物质丰盛与匮乏、真实与虚拟、个人需求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同时, 从消费文化产生、传输的空间看, 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成本低廉、方便易得的信息交流场所, 也成为消费文化形塑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领地。在这些伴随着虚拟与现实的世界里, 大学生自动成为消费文化的受众。有些跨国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利用这些媒体渠道, 有预谋地培养青少年群体特定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 从而建构起庞大的青少年消费市场。大学生群体作为目标市场群体被细分, 商家为其量身打造和发掘有利于其商品销售的消费观与消费氛围, 其生活和思想被“订制”在预想的轨道中, 沉湎在幸福的“幻象”中难以自拔。
四、一点反思
文化活动是一种商品经济活动, 其中也有非人性特征,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消费活动是人物化了的需要, 如果发展到极致就是身体与人格的变态。当前, 必须寻找、保障、张扬社会核心价值的消费文化, 并建立社会反思系统。同时注意到消费文化的变迁对大学生消费观乃至价值观的影响, 并进行合理的引导, 避免大学生群体过于关注自我、关注消费而忽视作为群体的时代责任。这些对我国形成理性的价值观与和谐的社会风气非常必要。要通过适当的文化方式让大学生明了生活的目的不仅在于财富, 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还应实现真正的人的发展。应该以塑造合理的消费文化为基础, 让大学生最终成为不受市场价值束缚的、追求生活价值而不是商品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 2002, (5) :34.
[2]艾方.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5) .
[3]星野克美.符号社会的消费[M].台北远流出版社, 1988:18.
社会文化影响 篇9
关键词:文化企业,组织文化,社会责任
1 引言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的成员有着共同的行为方式,指导员工在组织内如何做事的一套规则。第一,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第二,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第三,组织文化指导企业的行为。对文化企业来说,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其他企业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文化其的组织文化是特殊的,主要表现在组织文化形成、传递和影响几个方面。文化企业的组织文化传递也具有特殊性。一般企业的内部关系网络是组织文化传播的渠道,组织内的学习是组织文化内外传播的方式。但是在文化企业中,组织文化和文化资源融合在一起,并且输入到文化产品和服务中,以此来传播。
2 对文化企业组织文化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本研究对调查回收的214份有效的问卷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用来判断该数据是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组织文化的KMO和Bartlett检验
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的取值越接近1就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适合做因子分析,如果KMO测度的值低于0.5时表明样本偏小,需要扩大样本。根据表1所示,KMO的值是0.876,表示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检验是1438.095(自由度是10)显著水平是0.000,表示该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这就是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中第一列为5个成分;第二列为对应的”特征值“,表示所解释的方差的大小;第三列为对应的成分所包含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第四列为累计的百分比。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特征值大于一的的成分作为主成分。只有第一个成分特征值大于1,并且累积占86%。本研究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进行因子提取并估计因子载荷。,我们提取一个因子,该因子是由OC1、OC5、OC3、OC4、OC2五个项目组成。
3 组织文化影响社会责任表现的回归分析
组织文化与社会责任表现的回归结果、组织文化与社会责任认同感的回归分析结果以及社会责任认同感与社会责任表现的回归分析结果。
如表2所示,Durbin-Watson为DW统计量,接近于2说明残差不存在自先关,表3-1中,DW的值是1.918,接近于2说明该回归分析基本不存在序列自相关的问题。R是决定系数,表明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决定程度越好。
表2显示回归拟合过程中每一步的方差分析结果。Sig.代表相伴概率p值,如果显著水平为0.5时候,相伴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即拒绝总体回归系数都是0的假设。如表2所示,Sig.的值是.000a说明拒绝总体回归系数都是0的假设,表明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因变量的变异。
表2 模型汇总b
表3 5Anovab
如表3所示,Tolerance值是45.687,远大于0,VIF值是1.016,远小于10,表明该回归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社会责任认同感的F值显著,t值也是显著,表明文化企业组织文化对社会责任认同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社会责任认同感的Beta值(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771。
表4 系数a
3 结论
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同于传统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反映的过程来看,文化企业在对社会责任信息反映时候遵循经济和文化两种路径。从社会责任的内容来讲,文化企业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文化发展与创新来看有着很重要的责任,也是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势所在。
组织文化是一种组织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对整体的社会责任表现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组织文化对提升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论日本社会文化对敬语使用的影响 篇10
本文为了说明敬语表现,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敬语的基本组成部分。接下来探索一下日本人使用敬语的社会因素。重要的是本文在分析日本人敬语行为的同时, 也可以很好的清楚日本人如何使用敬语, 说地道的敬语, 对于日语学习者很有帮助, 更能提高用日语交流的效率与效果。
一、现代敬语的体系
现代敬语主要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叮咛语4种。
1、尊敬语
尊敬语是抬高对方的地位或其动作和所有物的表现。
名词:あなた (你) 、あちら (那边) 、そちら (这边) 等。
接续词:お、ご、おん、貴、さま、さん、どの等。
动词:なさる (する) 、いらっしゃる (いる·くる·いく) 、おっしゃる (言う) 、あがる (食べる) 、めす (着る)
形式动词:お―になる、お―あそばす、お―なさる、―なさる、お―くださる (―し) てくださる。
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2、谦让语
是降低自己身份, 抬高对方的表现。
动词:さしあげる、申しあげる、あがる (訪ねる) 、うかがう (訪ねる·聞く) 等。
形式动词:お―する。お―申しあげる。お―いただく、 (―し) てさしあげる、 (―し) ていただく。
3、郑重语
郑重语是通过事情的具体情况, 说话人对听话人表达敬意的一种表达方式。
動詞:いたし (ます) 、まいり (ます) 、申し (ます) 、申しあげ (ます) 、存じ (ます) 、存じあげ (ます) 、ござい (ます) 。
形式動詞お―いたし (ます) 、お―申し (ます) 、お―申しあげ (ます) 。
4、叮咛语
说话人对听话人直接表示敬意的一种表达方式。
助动词:―です、―ます、―でございます、―であります。
です、ます是叮咛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不过, 目前以“です”、“ま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叮咛语正在迅速减少。在很多场合的应酬中, 人们已经很少讲叮咛语了。叮咛语进一步加强就会变成美化语。美化语是指美化事物的语言。与其说是关照对方, 莫如说是美化自己的语言表现方式。这种用法主要的女性使用得比较多。但是要注意, 美化语使用得太过频繁时, 反而会使人感到很罗嗦。
二、敬语的使用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日本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根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使用不同的敬语表现形式。在这些关系中主要有上下关系, 亲疏关系, 恩惠关系, 立场的关系等。这些关系中, 有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只是一种关系, 有时几种关系叠加在一起, 哪个关系优先呢?因人而异。而且在同一间公司里, 普通职员对待科长、科长对待部长、即使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小也要使用敬语。从这可以看出在同一组织中地位的因素优于年龄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我们能更灵活的使用敬语。
1、上下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 上下关系是决定敬语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一组织内部的上下关系如:公司和政府机关工作岗位的社长, 部长, 科长, 组长, 职员等是属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还有一种是社会阶层地位的上下关系, 这种关系和同一组织内部上下关系相近, 由从前阶级身份的差异 (武士家族——平民, 地主——农民等) 而产生的上下级关系。社会地位低的人必须向社会地位高的人使用敬语。社会阶层成了日语使用的前提。可是, 在没有社会阶层差异的今天, 其影响也逐渐减弱。只是在皇室和宗教领域中依然使用敬语。除皇室和宗教外, 年龄的大小、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是绝对敬语的例子。
2、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和上下关系一样都是决定敬语使用的重要因素。何为亲近何为疏远, 一般被认为是社会的, 心里的距离问题。一般情况下, 疏远关系是社会的、心里的距离较远, 感觉不亲近, 使用谨慎认真的敬语表现;亲近关系是社会的、心里的距离较近, 常使用随和的敬语表现。关系越疏远使用敬语程度越高, 越亲近使用敬语程度越低, 甚至可以不使用。例如:
疏远关系时:「あしたは学校へ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明天你来学校吗)
亲近的关系:「あしたは来るかい」 (明天来吗)
3、恩惠关系
是给予恩惠的人和接受恩惠的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临时性的。例如, 医生和患者, 客户和商家, 被请求的一方和请求的一方等关系。从这些关系中能够看出后者是接受恩惠的一方, 所以要对前者施与恩惠的人使用敬语。
4、性别关系
在日本,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女性向男性使用的敬语很多。譬如妻子向丈夫使用的敬语可以说是基于男女差别而来的。
三、根据场合和话题使用敬语
到现在为止, 以特定个人为对象, 如何使用敬语还要考虑到场合和状况的条件。要对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 一对一的场合和一对多的场合或者直接场合和间接场合, 分别来进行选择。
对于公共场合和还是私人场合, 比如演讲、会议、公演等其他的集会形式的公共场面。结婚仪式, 庆祝宴或者葬礼等, 平时不使用敬语的人们之间也相互使用敬语。例如小学的老师平日对学生粗暴的说话, 但在运动会期间和校长一起鼓励同学们时却使用敬语, 这可以说是公共场合对敬语使用的限制。与此相对, 日常生活中的闲谈交流的场合就是私人场合。一对一的场合还是一对多的场合在口语的世界中, 比起一对一的场合, 在一对多的场合中更多的使用敬语。直接对话的场面和间接对话的场面一般而言, 比与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相比, 打电话、写信时更多使用敬语。总之比起直接的场面敬语常常被使用在间接场面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话题, 选择什么话题和对方进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与阐释。文学中的超验主义的意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有一定的契合。禅学是一种向内的, 主观的感知方式, 而界渭分明的各种学科是向外的, 客观的方式, 这是两者方法上的不同, 也是它来源的不同。
一切由世俗编织的观念都是一种幻影。“只由于我们情的阻碍, 直觉才被蒙蔽, 由于我们的想象, 实体才显分殊。”社会中的自我概念是“情染”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知识和思想训练后的自我, 并非本我 (isness) 。别人眼中的我, 欲望驱使的我, 矛盾烦恼的我, 而非原初无意识中的我, 一种自我泯灭后的无我 (non-ego) 。当自己感觉不到自我与外界的确定清晰的界限时, 没有把自我与外界对立起来时, 一切花草、树木、鸟兽和风雨都与我同在, 这时的自我, 是即刻死去的我, 灭绝生死的我, 一种与整个世界原初的广阔联系代替了小我的狭隘感观, 回归我的本原。“原, 本也。本道根真, 包裹天地, 以历万物, 故曰原道。”建立一种与这个世界非对立的存在形式, 不抗拒, 不比较, 不局限, 使内心万念俱灭, 不让自己的脑子运行他人的智识, 忘记自己存在, 只是观, 警觉地觉察这个世界的细腻, 一切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愿念停歇, 忘念停息于此境, 感受周围鲜活的生命, 内心感到愉悦而平和。
浩渺的时空与本身的渺小造成痛苦, 通过认识自我, 活在当下, 行交流, 这和说话主体和听话人的关系、当时的场面和情况有很大关系。根据情况, 话题的种类、范围被严格的限制。关于人的死和对方牵涉灾难的话题, 要使用更委婉谨慎的敬语表现。反过来, 平时双方都是用敬语, 但当谈到双方的共同爱好时, 可以不使用敬语。在日本, 不谈关于对方的收入, 婚姻状况的话题。特别是女性的年龄, 如果问及会让人感觉到非常失礼。不要涉及对方不舒服的话题。
我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敬语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理解社会现象。掌握了这些日本社会文化因素将对我们规范的使用敬语提供很大的帮助。
摘要:日语中的敬语是日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日语的敬语体系为何如此发达呢?本文就从敬语的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这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敬语,社会文化,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12
社会文化影响 篇11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信息 知识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 社会文化
一、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早在1993年,美国图书情报学专家彭尼曼(W.D.Penniman)认为 :未来图书馆强调文献的传递,而不是贮存,人们将根据其所提供的服务而不是其所控制的财产来评价它们。因此,注重读者、注重服务、追求服务效益将是图书馆在新环境下的立身之本和竞争之道。
所谓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就是指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信息商品、拥有的信息资源或信息设备,在特定的时间内满足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的活动。图书馆是信息服务的主体。
(一)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推动知识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基调,只有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经济才能不断繁荣,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知识创新就实质而言,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其一是知识的积累;其二是知识的开发利用;其三是知识的创造(即产生新知识)。而图书馆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因为图书馆是知识积累的实现者,是知识开发利用的实施者。图书馆是信息的聚散地,“集”与“散”是图书馆的两大职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责任之所在,也是科学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系统。图书馆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开发利用具有无限的潜力,科研工作者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推动了知识的创新。
(二)图书馆是知识的应用和传播者。
在新环境下,图书馆不仅应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开发,而且应重视知识的需求与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實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图书馆的任务就是训练和开发人力资源。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在知识经济中起关键性作用。传统的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是知识网络中心,是用户培训基地。传播知识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用户培训不是要传授给用户什么知识,而是要教给用户寻找知识的方法。某些知识只能受用一时,寻找知识的方法则将受用一生。
二、图书馆与社会文化
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依靠的是图书馆人对文化和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读者服务工作、馆员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也从以藏书建设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主。而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各种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正是发挥其在社会文化中的优势,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其自身价值。
(一)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的带头作用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及思想道德素养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图书馆一直所追求的社会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声明:
“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人类根本价值的体现。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智者在社会中行使民主权利和发挥积极作用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以及民主发展的建设性参与,取决于人们所受良好教育和存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自由开放程度”。
可见,图书馆把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作为自身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离开了人类的价值,图书馆的价值就无从谈起。图书馆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其文化传统,这正是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无论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发展到多么先进的程度,它与社会文化都是戚戚相关的。
(二)发扬在社会文化的带头精神是现代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和维持社会地位的必要手段。
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但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变化,图书馆收藏、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传统职能都将依然存在,只不过将更加强化教育职能和向全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这些观点仍然与传统的社会文化传播紧密相关,因为新的职能把读者能否得到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同时也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是与其职能密切相关的,它集中体现了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对图书馆的看法和评价。由于图书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等文化职能,它在社会中就有极高的声誉,常常被人们喻为文化的中心、信息的枢纽。
随着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不仅其社会地位产生了变化,而且其社会形象的内涵也更为丰富。现代图书馆一方面要维持其原有的文化中心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必须弘扬图书馆的良好的文化传统。图书馆只有通过完善的服务、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其文化气息,为读者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在读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图书馆成为读者的“第二起居室”。
三、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促进了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就是指不同文化的兼容和重组,是异质文化之间彼此吸收、借取、认同并且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文化不断整合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便是文化整合的过程和结果。华夏文化并不是中华民族中任何单一民族文化的历史,而是历经数千年融合中华大地几乎所有民族文化的历史。这种整合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播的产物。
(二)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促成了文化增殖。
文化增殖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文化增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维度方面,文化增殖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先进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使用,使传播的时间大为缩短,效率大大增加,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在空间维度方面,文化增殖主要表现为文化传播溢出了民族国家的疆界,衍生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
(三)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造成了文化积淀。
文化传播使文化财富承接和传播开来,成为不断积累的文化遗产,使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沉淀和堆积,这种文化的承继和发展便是文化积淀。文化传播的时间越久远,文化积淀就越深厚。文化积淀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正如摩尔根所指出的,人类“是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文化积淀还促成了许多文化圈的发展。在学界首先提出文化圈理论的是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历史学派”。此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其领袖人物是德国的F.格雷布纳。在他们看来,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人类文化也是一次产生的,而且一旦产生出来,便向外传播。传播者的文化和受传者的文化通过交流结合起来,形成某种所谓的“文化圈”。文化圈范畴的设定以及对某种物质文化实体的区域性、稳定性、自足性和时空性的规定,是有科学价值的。斯宾格勒所说的“历史形态”的实质,就是把人类文化分为八大文化圈,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文化、玛雅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西欧文化。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所描绘的三十七个文明圈,其实就是文化圈。我们看到,域内和域外、族内和族外的不同文化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以及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的积淀并不仅仅是一种封闭的由上一代文化简单机械地传递给下一代的历时性过程,而且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因子的共时性的创造过程。
(四)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缩小了文化分层。
我们这里讨论的文化分层,是指由于当代社会信息流的迅速增长,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层次。有学者发现,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增长时,社会中那些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并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的人在接受信息方面要比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较低的社会群体要强。其结果是信息的增加反而扩大而不是缩小了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我们发现,影响文化分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与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外,还表现为社会上一些人所享有的不同职业的特权。这些在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人群在传播上往往也享有优先权。他们比非特权阶层可能更早更多地接触知识的传播,从而拉大了同其他人群之间的差距。这样,文化分层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图书馆作为免费向广大读者开放的一个公益性质的机构,它能够使更广大的受众享用到各种信息资源,使一些收入处于地层的用户也能夠享受到与其他人同样的知识信息,这就弥补了他们在知识信息上的贫乏,使得文化分层大大减小。
(五)图书馆中的知识信息服务导致了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culture change)是指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处在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产生、发展、变化、衰退和再生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客观普遍的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文化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这是由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一种内在的律动。C.恩伯和M.恩伯在《文化的变异》中指出:“文化变迁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我们的文化中;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传统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地被取代和改变着。正如没有哪个人永远不死,也没有哪种文化永远不变。”文化变迁涉及到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文化冲突等诸多因素,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变迁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文化传播无孔不入,并通过各种媒体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渗透,改变着文化主体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风格和文化模式。譬如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迁。这次文化变迁完全得益于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启蒙。文化传播造就了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人物和领袖,他们接受当时先进的西方现代思想,并身体力行,付诸革命实践,从而开创了文化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就不会发生社会主义文化取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文化大变迁。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它的服务宗旨,它的价值观,它的社会功能都决定了它必然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灵魂,为读者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读者尽情享受先进的、优雅的文化的熏陶,从而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菊香.图书馆文化刍论[J].图书馆杂志,1996,(6):22-23.
[2]韩继章.中国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化趋势.图书馆,2000,(1):24-29.
[3][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东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5]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朱小平.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7).
[7]马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M].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篇12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诸多影响因素中, 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集部分进行研究, 以便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一、德本位:传统伦理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 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道家经典《德道经》第一章即为“论德”, 开篇也是“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佛教更是把高僧与大德并称。总之, 以德为先, 以和为贵, 我们称之为德本位的传统文化, 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体目标是维护家庭、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是伦理文化。
以德为本的伦理文化对企业文化影响很大, 具体体现如下:许多企业旗帜鲜明地以“德文化”来命名自己的企业文化, 还有更多的企业以德文化中的某个要素进行文化命名, 如“诚信文化”、“和文化”、“感恩文化”等。如果进一步剖析以上企业文化的内在结构和价值取向, 即可发现“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在这类企业的高度认可和充分发扬。这样做, 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但它确实与现代企业的性质与先进企业文化的要求有不相匹配之处。
企业是开放的经济组织, 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即可成立,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也可随时注销, 它与家庭和国家的性质根本不同。企业以生产经营为本, 以为顾客提供服务为存在依据, 所以, 如何高品质、高效率做事是企业文化关注的核心。如果以德为本, 必然导致企业文化理念聚焦在如何做人的道德层面, 无法具体量化评判, 难以落地执行, 这也是许多企业感到企业文化落地难的原因。
二、官本位:传统政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是世袭君主制, 家国天下, 科举取士也是以当官为目的, 人的成功标准也以官级论。在中国汉字史上, “管”与“官”通, “政”与“正”通, 以为官是正义、公平的化身, 拥有支配人事分配资源的权力。这一传统延续到企业文化中, 在企业经营中借鉴了许多政治的思路, 比如国有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称谓, “人事部”、“行政部”的部门名称, 等等。
在人才晋升渠道上, 不少员工热衷于在行政管理通道上竞争, 根本原因还是在企业岗位价值评估定级上, 没有把技术、研发、市场等类别的重要性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反而使工作难度小的行政部门的人待遇高, 荣誉感强。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还保留公务员的身份和官职级别的待遇, 更让企业界对官员保留着敬畏和羡慕。官本位的政统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企业管理层级过多, 职责不清, 权利不明, 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因此, 先进的企业文化不应当给官本位思想留有任何余地, 企业对部门与岗位设立应完全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 比如跨国公司的专员制, 负责什么事, 就叫什么专员, 不突出级别, 突出职责与专业和胜任能力。
因此, 职业化应当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着重关注的内容。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人的社会存在是职业化存在, 树立职业平等理念, 同时, 倡导每个行业、每种职业、每个岗位都以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水平, 精细的标准来对待工作, 以此来赢得人们对于职业的尊敬和对于人的尊重, 相信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
三、家本位:亲情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明基于长期的农耕背景, 农业依赖稳定的土地, 依赖稳定的劳动力, 所以中国传统观念中重视家庭甚至家族建设。“家和万事兴”是家文化中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一句格言。传统的家文化, 以“孝悌”观念为基础与核心, 提倡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唱妇随。关于家文化的经典首推《弟子规》, 还有一些先贤和名家的治家文字, 如诸葛亮《戒子篇》、《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有的企业直接把《弟子规》拿来当做企业文化读本, 把书中的要求做为员工的行为标准。
“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有人会说是亲情, 是忠诚, 是责任, 是奉献。正如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手册扉页上所写的:“一家人, 一条心, 一辈子”。为了践行这一理想与承诺, 公司规定以“王哥”、“李姐”来称呼比自己大的同事和领导, 举行大型活动时, 主持人提到员工名字时要说“公司家人某某”。有个公司为了留住员工, 培养员工的忠诚, 每年定期举行给老员工授年号的活动, 比如一个员工在公司工作三年, 就称授予“三年陈”称号, 公司以拥有越来越多的“陈年老员工”为骄傲。
“家文化”固然可以在企业初创期或高速发展期塑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奉献精神, 但是企业文化中过多地体现“家文化”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利弊?研究发现, 一些曾经大力主张“家文化”、“亲情文化”的企业, 后来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就忍痛放弃了“家文化”的一些承诺, 进行了艰难的自我变革。从性质上来说, 企业毕竟不是真正的家。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先天性单位, 而企业则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契约性组织。员工关系管理, 主要依据是劳动法, 劳资之间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有期限规定, 只要合同到期不续签, 关系自然中断, 甚至在合同期内, 只要一方提出异议, 也可依法解除合同。所以, 从法理上认清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建设“家文化”就应适可而止, 不应走到极端。
【社会文化影响】推荐阅读: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科学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10-06
灾害社会影响07-23
社会负面影响09-08
社会经济影响05-09
学校与社会影响06-02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09-03
西方文化影响10-25
脸面文化影响05-23
中西文化影响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