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精选12篇)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1
一、充分认识广播媒体宣传的新闻传播力与影响力
广播是一种主流媒体,属于传播速度较快、收听较为便捷、覆盖面积很广的大众传播方式之一。不管是解读党的方针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抑或是传达党的号令,广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既能从广播中了解奇闻异事,接受文化知识,又能通过广播了解党的政治决策和方针路线。
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力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使新闻素材可以传播给受众,从而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可很清晰地发现,广播新闻传播力有几大决定要素,包括新闻素材传播速度的快慢、新闻传播范围的大小以及新闻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影响力来说,广播新闻传播力是其直接的决定因素,而对新闻传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说,新闻影响力则是其最终体现。
二、如何创新广播宣传,提升社会舆论影响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宣传主体喉舌之一的广播传媒,要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社会舆论中传播正能量。主动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听众,形成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在选择新闻稿件时,要注意选择政治明确、思想健康、符合党和政府工作大政方针的主题,做到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闻工作以舆论导向为本,身为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清楚什么事件可以报道、什么事件不能报道,若可以报道,再确定如何报、报多少,随时随地都位于一个选择与取舍的处境。不管在什么时代,广播新闻生存发展的根本都是大局意识与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工作,要准确掌握广播新闻的主要宣传格调,宣传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内容,使得文化得到正向的传播。在面对一些突发的舆论事件时,新闻工作者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穿透事件的表面发现其本质,沉着冷静地分析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意义,充分地考虑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努力奋战,把好质量关,使每个环节都不出现政治偏差,成为党和政府信赖的媒体,使引导正确舆论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二)创新传播内容、形式和技巧
在设置节目栏时,应设计出贴近听众,贴近生活的样式,一方面善于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措施传递给听众,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挖掘题材,寻找话题,把热点、难点问题找出来,加以整理,引导人们听节目,从节目中得到思考和启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设法拉近其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更多听众乐于欣赏广播新闻等各类节目,记者应该多与基层群众接触,探索实际、访问百姓、直击心灵地进行采访报道。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记者要善于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成为连接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成为传播政府舆论的帮手,成为百姓的发言人,为人民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要想做出受人喜爱的广播新闻,就必须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多反映人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多宣传普通群众中比较典型的人物,使得他们成为主角,使他们的故事成为新闻事件,这样才具有煽动性和渲染力,从而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创新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是同一则新闻,但是因为处理的技巧不同,最后所形成的传播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对广播新闻宣传而言,要谨遵新闻传播规律,充分体现其时代性,巧妙赋予其创造性,从而使其影响力逐步提高。
(三)注重民生民意,增强广播宣传的亲和力
为了满足媒体发展的需要,新闻媒体必须将关注民生、报道民生摆在重要的位置。既要多反映党委和政府为社会为民生做规划的大事好事,也要注重反映民众的呼声和意见,力求把涉及国计民生的完事、好事报道好,同时对广大民众的需要和期望也要有所反映。报道反映民生民意的事件,聆听民众的心声,了解民众的生活,可以使得宣传更具亲和力,广大群众之间更具凝聚力,有利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在进行有关民生新闻的宣传时,要尽可能地将人文精神体现出来,将群众的生活疾苦突显出来,使群众的呼声得以体现,使群众的利益在强大舆论影响力的煽动下完美展现。同时,深度剖析民生新闻,使其能够多方面、多视角、多层次地得以呈现,使其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从而突显民生新闻的深度及分量。
(四)转变传统广播编排模式,吸引受众收听
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广播电台,以准确及时著称,它们都会用“一小时单元滚动制”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在每小时的前半小时里滚动报道一天中发生的重要新闻,新闻的内容会比整点时期播报的内容更具体,这样可以使受众能更清楚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因果,不仅将新消息提供给受众,还能满足受众挖掘新闻背后故事的心理,提起他们的好奇心。另外半个小时的节目内容则相对灵活,有教育、文化、体育、文艺等,可以利用专题直播、转播、编播与群众互动等形式加强编排样式。这样新颖的广播编排模式能够吸引更多受众自发地收听新闻广播,激发他们的收听兴趣,从而通过广播提升舆论的影响力。
创新广播宣传意味着传统模式被打破,广播不再以一成不变的形式出现。只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使报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节目编排富有灵活性,就可以让广播宣传焕发新的活力,在收听新型广播时,人们将会更具乐趣,成为其忠实听众,使得广播宣传更具影响力,从而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
摘要:广播宣传是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宣传方式,人们可以在广播中了解新知识,认识新事物。广播宣传对社会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以创新广播宣传为中心,对其提升社会舆论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创新,广播宣传,舆论影响
参考文献
[1]徐诗春.刍议提升县市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5):87.
[2]邬文华.广播宣传创新解读与实施[J].声屏世界,2007(3):37-38.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2
本文以殊三角地区的145家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作 者:周晓 蒋嵘涛 作者单位:周晓(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蒋嵘涛(湖南大学,长沙,410082)
社会企业需要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 篇3
基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更多是轻资产公司,它们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在此背景之下,投资就变得重要。但纯粹的风险投资以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为目标,不会投资回报周期长、前期发展缓慢、盈利能力不确定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若要获得投资,只能寻求社会影响力投资。不过,目前仅有屈指可数的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而且基金规模小,多为千万元的基金规模,难以投向更多企业。当然,目前也缺乏足够的人才。
在社会企业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的初始阶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方面资金实力雄厚的基金会可以成立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尤其是以种子基金的方式广泛投资初创的社会企业;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可以成立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的投资参与进来。在英国,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社会企业的孵化器,由投资家操盘运作,为社会企业项目进行辅导、投资等,与企业孵化器基本类似。就社会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国更需要这样的社会企业孵化器。
其实,从长远来看,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完全可以实现很好的回报。早已获得成功与财富的企业家、投资家,如若对解决社会问题有抱负,可以创建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投资社会企业,实现更大的人生意义。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4
1 国家科技奖励的评价功能
科技奖励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在机制, 是一个国家或者科研团体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手段, 是社会给予科技人员的一种崇高荣誉和贡献认同。奖励科学发现、发明创造, 鼓励科技进步, 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科技政策和措施。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1999年5月23日,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国务院第265号令, 发布了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按《条例》规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个奖项, 每年评审一次。除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外, 其余4项奖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公民、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 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2]。这三项奖励统称为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2003年, 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在原设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级别的基础上, 都增设了特等奖, 专门表彰“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在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奖, 具有显示度高、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特点, 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团队或个人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的来说, 国家科技奖励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科技成果的评价; (2) 对科技人才的评价; (3) 对科研机构的评价。根据《条例》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2) 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3) 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 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 经实施, 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 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2) 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 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 经过实践检验, 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3) 在实施国家安全项目中, 为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做出重大科学技术贡献的, (4) 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 保障工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从这些评选条件可以看出, 获奖项目首先得是创新性非常强的项目, 当某成果、个人或机构的获奖项目越多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成果、个人或机构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 创新实力越强, 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科技创新的社会影响力也越大。
在我国, 科技人才往往是依附于某个组织机构的, 个人获得奖励, 也是组织机构科技实力的表征。因此, 完全可以通过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项目的计量分析, 来测度高校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2 2000—2007年间高校获奖情况简介
2000—2007年间, 既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头八年, 也是我国新一届党和政府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实现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几年,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也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如何, 将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选取这一期间的数据, 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也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同样, 高校在这一期间的科研情况、科研成果、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也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以及国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高校通过竞争, 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 使得高校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3]。
从2000年度起,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全部正式按新《条例》制定的标准评选出来。通过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官方网站 (www.nosta.org.cn) 收录的1995年—2006年“三大奖”通用获奖项目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编制的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 (2001年—2007年) [4]进行统计分析 (未公布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项目) , 2000—2007年间三大奖通用获奖项目 (下同) 共计1770项, 其中以普通高等院校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为647项, 占全部奖项的36.55%强。如果从项目完成的参与机构来看, 2000—2007年间共计有212所高校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 共出现过1204次 (一所高校参与完成了多个奖项, 或一个奖项奖励了多家参与高校, 出现一次就算一次) , 其中:2000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215项中涉及127次高校, 2001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167项中涉及90次高校, 2002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198项中涉及118次高校, 2003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186项中涉及144次高校, 2004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233项中涉及167次高校, 2005年国家科技三大奖247项中涉及170次高校, 2006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254项中涉及173次高校, 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270项中涉及215次高校。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获奖成果及获奖数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 高校不仅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还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以及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能力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阶层的高度肯定与认同。
3 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的测度方法
尽管有212所高校在2000-2007年期间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 但是每所高校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的度是不相同的, 就算是同样的参与次数, 其表征出来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也是不相同的。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在获奖项目成果完成单位中的排位不同, 也就决定了高校对项目成果的贡献度不同;二是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设有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级别, 每个级别的含金量各不相同。因此, 必须确定奖项之间不同的权重, 根据一定的计量公式, 按照一定的数据处理规则, 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测度方法体系, 以定量的形式来表征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3.1 权重的确定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的获奖项目数、奖励金额和各获奖机构对获奖项目的同比配备的奖励额度, 可以确定三大奖不同奖励级别间的权重, 如表1:
3.2 计算公式
权重确定以后, 就可以按照下列公式来计算各获奖项目成果完成机构所获得的分数[5]。
Y=[2 (N-i+1) /N (N+1) ]·W
其中Y为在某一获奖项目中项目成果完成机构的得分;N表示完成项目成果的总机构数;i表示机构署名顺序;W为权重。分数的多少表征了某获奖项目成果完成机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的大小。
3.3 数据处理规则
最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 大量的高校合并、改名, 高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因此,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以下规则:
(1) 对于合并的高校, 以合并后的高校名称作为计量单位。如“北京医科大学”并入了“北京大学”, 因此原“北京医科大学”所获得的奖励并入“北京大学”计算。
(2) 对于改名的高校, 以改名后的高校名称作为计量单位。如“北方交通大学”现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在计算时以“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计量单位。
(3) 对于处于不同校区的高校, 以统一的高校名称作为计量单位。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统一以“中国地质大学”作为计量单位。
(4) 对于以高校内部部门名称作为项目成果完成单位的, 直接以其上级高校名称作为计量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直接计入“华中科技大学”。
(5) 对于同一高校内部不同部门作为同一项目成果完成单位的, 因其署名顺序不同, 且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 因此在处理时按上述公式累次计算得分。如2005年有一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 其完成单位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分列第五、第六位, 则对“首都医科大学”按公式计算两次得分。
4 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的测度结果
按照上述确定的测度原则和方法, 通过对2000—2007年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项目的计量分析, 就可以算出212所高校的得分。得分高, 表明该高校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大;得分低, 表明该高校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弱。根据得分的多少、同一得分则按参与获奖项目成果的多少进行排序, 可以得出212所高校因国家科技奖励所表征出来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排行表,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 我国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担着重大的使命。在212所榜上有名的高校中, 排名前20位的高校, 皆为“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这也表明,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批国内一流高校, 在国家的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 而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及时把握技术前沿和最新科技的发展动态, 加快技术开发, 围绕经济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应该跟国家、地方的一些重点企业密切合作, 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 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农业和农业工作, 培养新的增长点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 以2000—2007年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的获奖项目为基础, 测算出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及其排行表, 收录的普通高校仅有212所, 而全国普通高校有1900余所, 本文并不是否定那些未能见榜的1700来所高校在国家创新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所有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只是每所高校因其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能力的差别而产生了分化,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摘要:高校已成为国家科技奖励的主要授奖对象, 其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国家科技奖励的成果数量来表征。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公式和数据处理规则, 以2000—2007年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的获奖项目为基础, 可以测算出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及其排行表。结果表明,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非常大, 在国家的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国家科技奖励,高校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测度
参考文献
[1]王章豹, 等.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1-8.
[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EB/OL].http://apply.cpst.net.cn/law/center/1027664977.shtml.
[3]李志民.从国家科技奖励看高校科技创新作用[EB/OL].ht-tp://www.paper.edu.cn/person/lizhimin/man.html.
[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公报 (2000年—2007年) .
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学院名称: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09会计4
姓名:邓银凤 200930970405
实践单位:珠海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2011年11月8日至2011年11月8日,共一天 指导老师:于建南
实践目的:
我们知道社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引导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而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而且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就业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我们科技创新的能力,因为创新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或者说国家的灵魂。
经过我们班干的努力,我们班联系了珠海可口可饮料有限公司这样一个实习单位,珠海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由澳门饮料有限公司与珠海边控集团有限公司于1985年共同投资的大型中外合作企业,也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首批装瓶厂之一
实践内容:
基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班就定了在11月 8号那天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实习,我们的参观实习时间具体是当天的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其中的流程主要
有可口可乐的历史了解与学习、贵公司在各方面的发展历程、自动化车间的参观和最后的交流。
经过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实习单位——珠海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他们公司专门派了一个员工接待我们,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参观实习了。可持续发展宣言:
首先,她给我们介绍了可口可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宣言:“积极乐观,美好生活”,一个饮料公司怎么和“积极乐观,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疑惑,接下来她就为我们解开了疑惑,是因为他们公司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与业务相关的七大领域,包括:多元化饮料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水资源管理、节能环保、可持续包装、公益关怀、为员工创造安全开放的工作环境,从而让人们都可以积极乐观,创造美好生活。觉得全社会都应该向他们公司学习这种发展宣言,毕竟现在整个地球都处于一个资源比较稀缺的状态。
模拟商店:
接下来在引导的带领,我们参观了公司的一个模拟商店,商店里面包含了他们公司的每一样产品,包括美汁源系列饮料、雪碧、芬达、醒目、雀巢系列饮料和冰露矿泉水,当然还有可口可乐,模拟商店是一个各种产品经过合理的摆放的商店,引我们注目的是摆放在商店那里的可口可乐冰箱,它不是一般的冰箱,它是根据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的,这个也与可口可乐中国的“积极乐观,美好生活”相呼应。
展厅: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展厅,这里有可口可乐的发展历史图片及其创始人的简介,同时也展出了他们公司在各种的特殊节日生产的可口可乐纪念品,当中还有他们公司和各个领域的合作成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还是慈善事业,都会有可口可乐的身影,这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一个企业要懂得回馈社会,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声情并茂的介绍和具有历史的展物上,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可口可乐公司。
生产线:
到了我们最期待的环节,究竟一瓶或一听可口可乐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他们的生产车间,可以发现工人很少,差不多每一个步骤都是自动化的,从瓶子的生产到最后的包装都是自动化的,在这时我们不得不惊叹科技的飞速发展,当然,在车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是负责把那些不合格品检查出来一确保流到市场的每一瓶饮料都是优质的,而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大概了解了整个生产的流程,同学当中就有人惊叹了一句:工厂都像他们公司这样那该有多少人失业呀?的确,这也是一个问题。
交流与学习:
参观完生产线,整个参观实习也基本上结束了,到最后我们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还可以品尝他们公司的各种产品,在我们的交流当中,对于同学们提的问题和工作人员的解答,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实践结果:
通过在珠海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参观实习,首先我觉得这个公司做得最好的是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宣言,他们不仅仅是一句宣言,而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
当中努力地做到并且还做得很好,这为广大的企业树立了一个榜样,再有就是他们公司专门设了参观通道来为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服务,这可以说是他们慈善的一个方面,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无私贡献。
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
1、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可口可乐广告上,它和其他产品的一样都是请一些明星来代言的,可是我觉得,他们公司可以以我们大学生为主角拍一个广告,这样的效果应该也不错的,第一个是因为在饮料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第二个借此广告也可以宣扬他们的慈善精神,第三个就是花费相对来说会少很多,也就是说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2、在参观过程我们发现车间里面有比较浓的塑料味道,我们也知道塑料的发明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大的失败,它对我们环境的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再说对车间的工作人员身体也不好,所以公司可以考虑多用易拉罐少用塑料瓶,或者有资本的话,可以开发新的容量瓶,这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举动。
3、再一方面,就觉得他们公司的总体布局不是很合理,因为我们要去车间的话是全程要经过他们的办公室的,这样不仅会打扰到他们员工的工作,严重一点的话有可能商业秘密会被窃取,所以可以考虑改变一下布局。
实践体会:
社会进步依赖科技创新 篇6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和研究创新,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不同国家研究创新能力的竞争。提高一个国家的研究创新能力,前提是其研发活动要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一个国家的R&D水平,体现着该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十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R&D支出快速增加,从2000年的895.7亿元快速上升至2006年的3003.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9%,远远超过主要发达国家。从R&D经费筹集的来源结构看,企业R&D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是其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企业R&D资金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57.6%快速上升至2006年的69.1%。与之相反的是,R&D经费投入的另一重要来源一一政府资金虽然总量也在增长,但其在总体中的比重却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33.4%逐步下降至2006年的24.7%。R&D投入力度的加大,技术创新的加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消耗型向效率型转变。
R&D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D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2000年由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牵头,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参加,在全国进行的“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对于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得反映“九五”期末我国R&D资源的数据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近几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及时了解全社会R&D资源总量和结构特征,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地适应宏观管理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7
21世纪以来,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组织和个人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加激烈和复杂,如何能迅速应对外界变化,保持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方的首要问题。而知识创新因其具备的不可复制性和快速适应性已成为各主体追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个人作为知识创新的基本主体,探索其知识创新过程和影响因素的黑箱,将对企业和个人获取竞争优势产生重要的意义。
1 理论背景及模型建立
1.1 社会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影响机理争论
关于个体知识创新的研究早期多集中在个体特征方面,试图用个体异质性来解释创新绩效,且取得了颇丰的成果。Amabile考虑了内外动机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认为领域相关技能、创造力相关技能和任务动机是创造力的基本组成成分[1],三种成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创新,交互的程度越高,个体创新水平也就越高。郭玮(2009)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也发现,内、外在动机均对创造力有正面影响,但内在动机与创造力的相关程度高于外在动机对创造力的关系[2]。虽然个体特征的各个方面与创新绩效的研究还有进一步发展到空间,但知识创新研究仅仅考量人格特质是不够的,因为创新绩效不仅与人的内在条件有关,还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制约。如Wolfe认为组织构造、组织创新环境与文化环境都对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知识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化,组织内部微观互动的社会关系结构决定知识创新的绩效[3]。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在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学者开始关注个人知识创新的社会关系背景。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创新的速度必须快于环境变化的速度,而单独依靠个人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因此必须依靠个人所处的关系网络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
当前关于社会网络与个体知识创新之间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论。这种争论存在的前提是学者们承认创新活动是对现有知识进行重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对于什么样的社会网络才能促进知识重组,学者们观点不一,争论中存在以下两种主流观点。一方面,格兰诺维特等学者从关系强度的视角强调弱关系是由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个体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利于获得非冗余的信息,通常这种非冗余的信息都是显性的,同时由于弱关系占据桥的位置进而获取异质信息的概率更大,因此拥有弱关系的个体知识创新水平会更高。但有些学者对弱关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弱关系中存在的知识对于个体来说或许是新颖的,但可能缺少产生创新的必要的多样性,所以只有当弱关系连接的是跨组织的不同的个体时,才能真正促进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4]。另一方面,基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科尔曼等学者认为信任关系促进了网络成员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强关系因其持续、频繁的互动、风险共担行为和共有的规范[5,6,7]、制度等促进了成员之间信任的产生,最终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8,9,10]。但不能忽视的是强关系重复互动带来的还有知识的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创新性的想法产生排斥。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综合了以上的争论,认为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带来的权利、财富和声望等社会资源才是重点。也有学者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网络结构对不同的创新类型产生的作用不同,如闭合网络有利于改进型创新而稀疏网络则促进了探索型创新,因此可以说基于社会资本的不同分析视角和不同的任务导向,社会网络对个体创造力的不同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11]。但需要明确的是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是需要成本投入的,随着投入成本的增加,关系数量和关系强度的增强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12],即个体知识创新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状况。
1.2 理论模型的构建
在已有社会网络与知识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Blumberg & Pringle的动机—机会—能力的行为理论框架[13],作者试图解释这种理论争论。本文认为,尽管个体占据优势的网络位置,具有大量潜在的知识创新机会,但个体仍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机和能力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来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因此,本文同时引入网络构造因素(网络规模和点度中心性)和个体特质因素(能力异质性和动机),并考虑其交互作用,从而构建了社会网络与个体知识创新的理论研究模型(如图1)。研究收集了国内某重点高校博士团队合著论文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能进一步厘清个体知识创新的过程。
2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2.1 点度中心性与个体知识创新的关系
在社会网络中,如果一个节点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表示有大量的节点与之发生直接关系,从而使该节点在社会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获得较高的声望和权力,拥有着大量资源和信息。但是,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个人的这些投入不可能是永无止尽的。因此,一个人拥有的高效的关系是有限的,并不是任何关系数量集对于个体知识创新都是最优的,也即建立和维持过多的直接关系将显著减少用于知识创新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本文假设:
H1:点度中心性与个体知识创新呈倒U型关系。
2.2 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的关系
Baum(2005)[14]认为,在决定建立网络联系之前,个体会考虑潜在伙伴的能力和绩效水平的高低。由于很难完全获得潜在伙伴的信息,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需要透过已有的成绩来判断其能力高低,减少未来合作风险。历史创新绩效的信号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减少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创新历史记录良好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能力高的个体,也更易被选为关系建立的对象,最终拥有较大的点度中心度。故本文假设:
H2:个体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正相关。
2.3 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的交互作用
根据管理学中的经典理论“马太效应”,能力高的个体往往拥有某种累积优势,能更容易获得各种资源和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又根据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和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个体能力和点度中心性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即能力高的个体若能同时占据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其创新绩效会显著提升[15],因此,本文假设:
H3:个体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的交互作用与知识创新水平正相关。
2.4 网络规模与个体知识创新的关系
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网网络规模越大,其中蕴含的合作机会就越多,有助于个体寻求、和分配到更多稀缺资源[16,17]。因此,规模大的个体网络其创新产出会相应较多。
H4:个体网络规模与个体知识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5 动机与规模的交互作用
Amabile(1988,1996)认为动机是促使有能力创造的个体,愿意去从事某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18,19]。知识创新中更多的涉及到的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竞争性资源,若缺乏激励,通常个人是不愿意共享的。Blum(2000)、Martha(2001)、詹志禹(2004)等人均认为,内在动机较强的人,会有较高的创造、发明机会[20,21]。因此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要考虑个体动机的影响,本文拟探究动机和自我中心网络规模的交互作用,希望有效地解释个体知识创新的差异性[22],故提出以下假设:
H5:动机与网络规模的交互效应与个体知识创新正相关。
2.6 点度中心性与规模的交互作用
自我中心网络规模较大,包含的个体就越多,那么每个个体与网络中其他个体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故本文假设:
H6:网络规模与点度中心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共同对个体知识创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库收集了国内某“211”&“985”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师生团队(共63人)2001—2010年间合作发表论文情况的二手数据,并运用咨询法整理了作者的年龄、性别、进入团队时间等数据。借助Ucinet、SPSS等软件进行时间窗口的层次回归分析,希望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揭露合作网络影响个体知识创新的过程,为创新团队提供理论借鉴。
3.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
个体知识创新。计算个体每年的发表论文数,作为知识创新绩效。
(2)自变量:
1)点度中心性。
该指标衡量的是网络中与某特定个体有直接关系的成员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2)个体能力异质性。
用每个时间窗口内(以三年作为时间窗口单位)的发表论文总数衡量每个人的历史创新绩效,论文数高代表个人能力强。
3)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是指个体网络中成员数量的多少,
4)动机。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有研究成果的要求,随着进入团队的时间增长,毕业的压力也就越大,这种内部压力会转化为知识创新的动机,动机的增强会影响个体知识创新水平提高。本文将最迟进入每个时间窗口的作者的动机赋值1,在此基础上每提前一年,动机加1。例如2001年—2003年的时间窗口内的A与B,A于2003年进入该团队,则其动机值为1,B在2002年进入该团队,则其动机值就为2,依次类推。
4 研究设计与结果讨论
4.1 相关性分析
表1包含了所有控制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双变量相关分析,从前两列可以看出,性别的均值较接近1且标准差较小,说明样本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较小但年龄跨度较大,样本中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值为55岁。在网络特征变量方面,规模与点度中心性均与个体知识创新绩效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个体特征方面,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动机与规模都是显著正相关。
N=348,*表示显著水平在P<0.05(双侧),**表示显著水平在P<0.01(双侧).
4.2 回归分析
首先对点度中心性与个体知识创新的倒U型关系进行了检验。在以往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高中心性有利于提高个体绩效,而部分学者提出是负相关的[23,24,25]。表2中两个模型的VIF都小于10,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Model 1结果显示,点度中心性对个体知识创新有显著地正向预测效应(P<0.001)。Model 2同时考虑了点度中心性与其平方项,两者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平方项的系数在P<0.0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回归结果支持了假设1,即点度中心性对个体知识创新绩效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随着中心性度数的增加,个体知识创新绩效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现象。
a.因变量:个体知识创新绩效。
其次,验证能力异质性对点度中心性的影响。如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0.001的水平上,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正相关,表明历史创新绩效越高的人,越能吸引人与之建立直接联系,故假设2得到验证。
a.因变量:点度中心性
验证两个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主要是估计和检验交互项的系数,若系数显著则交互效应显著[26]。表4的回归结果显示,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交互效应的偏回归系数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与假设3相反。本文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建立过多的直接联系占用了个体较多的用于创新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样本数据的特殊性,往往能力异质性越高的个体,越接近毕业离开团队的时刻,因此其创新产生会相应减少。但作者认为点度中心性与能力异质性间的交互效应理论上应该与个体创新正相关,即能力和中心性的水平都高时,其创新绩效会达到一个较优的状态。未来的研究应该用其他类型的样本数据进一步的验证。故本文的假设3不成立。
a.因变量:个体知识创新
如表5所示,在P<0.001的水平上,规模与个体知识创新绩效正相关,表明个体网络规模越大,其中蕴含的可用于知识创新的资源和机会就越多,故假设4得到验证。
a.因变量:个体知识创新
如表6的回归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由Model1中的0.493变为Model2中的0.598,考虑交互效应后R2增加了0.103,根据温忠麟等人的研究,△R2≥0.1就已经算很大了,因此动机与规模的乘积项系数显著,交互效应存在,即处在规模较大的网络中,若是个体的创新动机同时较强的话,那么其创新水平会提高。
a.因变量:个体知识创新
规模与点度中心性的交互效应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如表7所示,交互效应的偏回归系数在P<0.0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在规模较大的自我中心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其知识创新水平要比在规模小的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高,因为规模的大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核心个体直接关系数量的多寡,进而其所获得的异质性知识等资源也会呈现差异。
a.因变量:个体知识创新
4.3 稳健性检验
在采用二手数据的前提下,时间窗口的研究方法较好地体现了自我中心网络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理念。本文分别采用了以2年和4年为单位的时间窗口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检验。验证结果显示,2年和4年时间窗口的研究结果与3年长度的结果相似,故本文的验证结果信度较高。
5 研究讨论
根据当前社会网络与个体知识创新的研究争论,本文从自我中心网络的结构特征和个体异质性及其之间的交互综合考察了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理。社会网络为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必要的资源,能力和动机则是创新中必不可少的人格特质,只有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和投入,才能最大化个体知识创新水平。同时,对于不同的管理层次(个人、团队、部门和组织),要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首先在人才招录方面要采取综合、客观的评价方法录用能力较高的个体;其次,积极引导个人网络关系的建立,避免过多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维持合理的组织规模,保证个体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研究中;最后,综合采取各种方式激励个体进行知识创新,并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尽管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首先,本文的数据仅仅包含了CNKI中搜索到中文文献,而随着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个体会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同时个体间的创新形式不局限于合著论文,而本文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形式的创新合作。其次,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无法做到通过面谈或者问卷的形式收集个体特征的数据,本文的能力异质性和动机衡量方法需利用其它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再次,样本量有限,时间窗口样本仅仅达到348个,,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仍需要其他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检验。基于此,本研究未来还会应用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的数据结合情境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利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来测量人格特质,获取更加客观、科学的数据来进一步探索其他个体异质性与网络特征的交互效应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摘要:针对社会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建立包含个体特征的社会网络—个体知识创新理论模型,着重探讨动机、能力异质性与网络特征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点度中心性与规模均对个体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规模与动机及点度中心性与规模之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个体创新产生影响。总结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为知识型团队提供借鉴和指导。
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篇8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企业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导致信任危机日益严重、全球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企业若沦为纯粹逐利的机器,必将为消费者所不容,失去消费者的支持,企业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在企业间竞争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企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必须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然而,在长期的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对于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的研究结论褒贬不一,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研究多是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关系展开,结合大量实证研究,作为理论研究的支撑,达到理论与实证的一致,得出结论,其结果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还有的研究表明两者无关。正是如此,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陷入瓶颈状态,很难找到突破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深入地对技术创新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点关注。虽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的影响因素不统一,且对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存在争议,但是学者基本一致认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这其中有的因素是正相关作用,有的因素是负相关作用。目前,大部分人围绕技术创新研究的影响因素有: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等。有的因素起到正面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有的却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然而,这些影响因素都是针对企业内部环境,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的。能否突破企业本身,从大社会环境角度找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创新点,是一个亟待探索的、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前沿性问题。那么,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在研究两者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框架及对技术创新影响理论模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框架
克拉克(J.Maurice Clark)的《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一文中提到:“迄今为止,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被认为是可查实的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Bowen(1953)认为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制定政策,做出决策,以及采取行动”。经济发展委员会(CED)在1971年提出了一个三层同心圆的社会责任定义,内层圆包括产品、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有效执行经济职能的最核心层的责任;中层圆包括在执行经济职能时对变化的社会价值及偏好的敏感知觉责任;外层圆包括企业应承担的、新出现的和未明确的责任,广泛参与改善社会环境的活动。Carroll(1979)提出了后来被学术界广泛采用的企业社会责任四责任框架。他把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个方面,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后来他又把自愿责任进一步具体化为慈善责任,并把四种责任从低到高排列成著名的“社会责任金字塔”。陈迅、韩亚琴(2005)依据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和善待员工,体现对股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和保护环境;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慈善捐助和热心公益事业。纵观以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分析以及分类,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划分,如同心圆模型、金字塔模型等。还有一种是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本文将根据利益相关者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重要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层讨论。第一层是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包括的利益相关者是股东和债权人。企业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企业必须要创造利润,同时积极披露企业的信息等;企业承担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为企业提供贷款的债权人,企业遵守信用,按时还款以减少债权人的风险。这两个方面都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而企业需要资金才能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所以企业应先履行货币资本层的社会责任。第二层是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包括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员工。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多为员工发放福利以及关心员工的生活等等。众所周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企业有足够资金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高水平人才,这样才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三层是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包括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消费者、政府和环境。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承担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是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而环境是企业具体的生产和经营的载体,如果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方面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在表面看来,这三方面对技术创新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它们有利于建立企业的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也有影响。所以在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时,对社会责任的分层是有先后顺序的。由此可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理论模型
自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受到广泛研究以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研究也日益增多。如企业确立了对其利益相关者如客户、社区、自然环境等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则会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更优质、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产品,从而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Luetkenhorst,2004)。企业承担对股东的经济责任,为企业带来盈利,股东才会投入更多资金给企业(王碧淼,2010),这样才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经营需要大量资金,单单依靠股东的投资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企业必须向债权人贷款,因此必须与贷款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誉关系(陆庆平,2006)。Rachel Bocquet,Christian Le Bas等(2011)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经济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在产品和过程的创新上更具有创新力,而那些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更好学习的公司采取组织创新。Majumdar,Marcus(2001)认为由于自发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协调、管理风格等有显著的影响,员工的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过程而内化,进而实现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ülleübius,Ruth Alas(2009)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创新氛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利益相关者,有利于企业构建创新氛围。技术创新的概念十分宽泛,在熊彼特的最初定义中,它就赋予了特定的、系统的含义。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这种组合或变动可能是一种新产品或新特性;或是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并不一定要科学;也许是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或是掠取或控制供应源;或是实现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骥(1998)提炼了熊彼特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由此可知,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企业承担对股东、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有效地进行融资,获得更多资金,由此可以有足够的资金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激励员工的创新潜能,吸引高科技人才,使企业有足够的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然,企业承担对政府、消费者以及环境的责任,有利于企业获得社会资本,这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在综合已有的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即企业社会责任是通过对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这三个因素的获取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如图(2)所示。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一)企业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Aghion和Howitt,1998)。必要的资金是科技创新的物质保证。一项技术在研究开发中所涉及的场地、设备购置、原材料、试制费、试验费、能源费、交通运输费以及研发人员的工资和相关报酬等等,都需要有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因素之一。本文力图分析得出企业积极履行对股东和债权人的责任对企业资金增加的正相关关系,来论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实现的正面推动。(1)股东责任与技术创新。企业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是要求企业能够持续有效地运作,保持稳定高效的盈利能力,这样才能给予股东更多的分红利益,使股东基于对企业的投资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同时,企业应及时向股东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这有利于维护股东利益,防止企业通过欺诈手段损害股东利益。显然,企业履行了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即能够使股东因投资而获得可观的利益,则会增强股东的投资信心,强化股东加大投入的信心和决心。还有,企业披露真实的信息才能取得企业外等待投资机会的投资者的信任,再加上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给股东分配可观的利益,必然能吸引到很多企业外投资者向企业注入资金。企业的股东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会继续注入资金;企业外的投资者为了获得利益,也会纷纷加入到企业的投资之中。大量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会使企业的资金持久充盈,足量资金的注入使得企业有了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的财力基础。不难发现,有了资金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定能保持持续地、快速地发展,企业也因此可以在技术上保持优势,取得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积极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会正面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2)债权人责任与技术创新。研究表明,资金缺乏是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原因主要是创新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由于约1/3的企业经营亏损,近1/4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共有70%的企业提取的研发费用不足销售收入的l%,因而远远低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水平(方新1998;赵曙东,1999)。据研究证实,产品开发与市场扩散所需的资金投入通常是初期研发投入的10-20倍,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需求往往超过企业自身积累的资金(Mc Nally,1995)。与传统的企业相比,知识型企业更希望从外部寻求资金来弥补自身投入的不足(Freel,1999)。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成本的工作,企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有债权人的支持,这里所指的债权人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货币资金支持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企业信用,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企业承担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信守合同、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等减少债权人风险的行为上,企业的信用程度会因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而不断增加。拥有良好的信誉,不但会使更多的投资者乐意加盟,而且会使得很多诸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尤其是当企业出现资金紧缺或周转不灵的问题时,企业因积极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所积累的信用,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企业获得来自债权人的资金支持,则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所以,企业承担债权人责任,与债权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二)企业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技术的革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积极探索。一些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吸引人才。Dechant和Altman(1994)发现企业的环境业绩是否符合员工的价值理念影响了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Turban和Greening(1997)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型企业比不负责任的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大。企业拥有大量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又一直接决定性因素。本文将通过分析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如何有助于吸引企业所需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人力资本优势,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有效性就是全体员工对组织目标的共同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为组织做贡献的意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员工的创造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多为员工发放福利、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工作的环境以及关心员工的生活等等,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进行企业。Cooke和Wills(1999)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创新团队依赖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具有共同愿景和目标、相互信任、嵌入多样化信息网络的团队更具创造力。不论员工多么富有知识,一旦他们认为自己工作在一个信任度低甚至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时,他们将收藏信息,消极合作,不愿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Nahapiet,Ghoshal,1998),也就是说,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以及智力资本,这些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正面影响(许小东,2002)。企业多为员工发放福利、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生活,这些不仅使内部员工对企业更加忠诚,同时,企业外的许多高技术人员更愿意加入到企业中,这样使企业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刘亚军,2010)。同时,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创新文化,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玛依拉.达乌列提别克,2010)。所以,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企业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
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与评价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发布政策性信息,以及从消费者处获得的市场信息对技术创新有正面影响作用(张方华,2004),而日益引起大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激励着企业不断技术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社会大众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间接因素。本文意图分别从企业承担对消费者、政府及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出发,论证企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如何推动技术创新的前进。(1)消费者责任与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所消费的产品与劳务的关心不仅限于其基本功能的实现,还关心在使用、废弃过程中是否会对自身或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越来越多消费者还关心自身的消费行为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是否会助长企业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经营行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等。因此,企业应积极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从消费者处获得需求以及产品等市场信息,才能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消费者的支持,而企业与社会公众、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社会的回馈,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感,形成顾客忠诚(Elizabeth&William,1997)。企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了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结构,这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方新1998;赵曙东,1999)。企业可以根据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提出反馈,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等不断更新,有利于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消费者的支持,这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小东,2002)。因此,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2)政府责任与技术创新。政府实质上是社会总财富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税收、法律、财政等方式来调节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应主动地承担其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是企业对政府应履行的最基本责任。企业除了履行其最基本的政府责任以外,还需要积极配合与支持政府,从而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争取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企业遵守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等法律制度,根据“波特假说”可知,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使所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规定(李强和聂锐,2009)。企业及时缴纳税款、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有利于改善政府对企业的印象,以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从而有利于自身获得政府的支持甚至扶持,如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府担保或者政府贷款等,这样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的作用(D·Gullec和B·van Pottelsberghe,2000)。同时,企业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后,能够及时获得政府的政策信息,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重要作用(张方华,2004)。政府的政策激励力度也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赵曙东,1999)。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积极承担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3)自然环境责任与技术创新。企业承担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不能给环境造成负担,通过有效的手段控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在当前要求企业将节能减排提到战略高度,从长远的眼光看环境问题,为了人类社会,包括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企业自身的力量。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承载力盲目生产,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再想办法来治理和补救,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符合政府政策的要求、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积极承担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或者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时处理产生的污染物,使其在排放到大自然中的时候已经符合各方面标准。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的技术手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势必会推动企业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这一方面可以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标准水平,提高企业声誉;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污染物处理上的成本,节约企业开支,增加盈利能力。可以看出,企业积极履行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而且可以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四、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重要性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分层,分别为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各个层次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面影响,而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间接的。总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是有促进作用的。本文仅限于在理论分析,在今后研究中应用实证分析来检验各个层次的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程度,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摘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和技术创新在各自的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层;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分别探讨了各层次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有正面影响作用。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9
20世纪50年代之后, 在企业社会责任跨越了企业经营者的视野而使企业取得了企业公民的独立主体身份时, 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上, 人们更多强调的是企业的内部责任。
20世纪70年代之后, 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开始受到重视。在消费者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国家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多方压力下, 不少企业开始承诺要承担源自于企业外部的一定社会责任。1980年4月29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有143年历史的普洛克特和干布尔公司主动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以改进产品质量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赢得极高的声誉。当供应商、经销商及社区陆续参与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时, 企业对其外部社会责任亦越来越重视。这时, 企业“作为自由经济的承担者, 需确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体性。企业、产业及地区的各个领域, 对经济危机、环境、土地、国民福利问题等许多领域的问题, 不能不做出积极的反应。”
在企业社会责任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的同时, 从地域的角度看, 企业社会责任也开始从独立国家走向国际社会。应该说,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地域主要在美国。70年代之后, 为了遏止企业行为对社会的破坏, 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受到欧、美、澳、日等国的关注与弘扬, 企业社会责任开始步入全球化轨道。20世纪90年代之后,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更快流动, 各个国家的企业发展方式、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在碰撞和摩擦中逐步走向趋同化, 这使各个独立国家的法规等经济发展硬约束手段趋于退化, 责任、伦理、道德软约束手段得到增强。于是, 在劳工地位下降造成的劳工运动加剧、市场无国界化造成的消费者保护运动加剧以及环境保护运动加剧的国际背景下,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整个国际社会得以迅速开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化趋势非常突出。
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独立国家向国际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企业社会责任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扩散的有趣现象。在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初期,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往往表现为一些跨国公司制定并实施的内部生产守则, 其中规定了本企业承诺的社会责任标准, 内容大体涉及消除童工、禁止歧视、废除强迫劳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等劳工权利以及工资、工时、职业安全、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生产条件。这些标准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的具体要求。由于这些内部生产守则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 同时其实施状况也无法得到社会的监督, 所以伴随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和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 在劳工组织、人权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推动下, 企业社会责任开始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的内部生产守则向社会监督的外部生产守则转变。这时, 企业亦逐步重视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使社会责任领域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
可见,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域具有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从独立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2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变化的科技诱因
企业社会责任在地域上的不断扩展趋势, 实质上与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企业市场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 科技的不断发展, 使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 这使企业社会责任必须从企业内部扩展至企业外部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 由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匮乏, 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根本不用考虑销路, 所以西方企业最为关注的就是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 这样,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领域上, 也是停留在企业内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这使社会商品日益丰富, 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 许多商品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 买方市场开始出现。由于买方市场是对买方有利的市场, 买方成为市场的主导, 所以企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不再由企业决定, 而是由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成为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为了能够追随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 适应市场需要, 企业必须将关注的目光从企业内部移到企业外部, 从规模生产移向市场销售。这样, 企业社会责任当然会随之转移, 从企业内部扩展至企业外部。
企业社会责任由内至外的领域拓展, 不仅要求企业对产品终端的消费者负责, 通过科技创新及应用, 不断改进工艺、革新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商品价格, 满足顾客要求;而且要求企业对经销商、零售商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卖方市场的渐趋萎缩和买方市场的不断发展, 使市场信息的获取变得至关重要。由于经销商和零售商直接占有市场信息, 所以其作为利益相关者,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如直接消费者一样重要, 这使企业不得不履行对它们的社会责任, 使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域多方拓宽。
(2) 科技的不断发展, 使市场得以打破国界, 走向国际化
当前来看, 信息技术革命如火如荼。信息技术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构成, 其强调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随着信息网络蔓延到各个地区、各个行业, 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资源共享, 使许多在地理位置上和组织上分散的企业能力结合在一起, 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就逐步打破了企业的空间界限, 消除了企业生产场所的固定性, 扩大了企业边界, 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于特定地域的固定集团式合作关系, 有利于企业之间建立灵活的动态伙伴式合作关系, 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在此条件下, 既需要企业履行其对其他利益相关组织或相关个人的责任, 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合作共赢;又需要企业履行其对整个国际市场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以求在相互交织、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市场中得以生存。与此同时, 我们亦可看到, 在全球化市场的视阈内, 面对由于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 单个国家已经无力解决。这也使企业社会责任在外力的驱使下, 必须从独立国家走向国际社会。
3 科技制约下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扩展的现实意义
由于在科技因素制约下,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扩展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 所以我国就应循此规律, 依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客观现实, 促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就不仅要求企业自身应更新和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制定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要求政府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充分重视, 并通过相关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惩戒、监督、约束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而且要求整个社会行动起来, 共同参与、沟通、协调、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1)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实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沟通监督
在西方国家, 非政府组织是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情况的监督者和推动者, 很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包括一些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SA8000就是由他们制定的。但在我国, 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非政府组织不仅数量偏少, 而且影响力偏弱。由于非政府组织可以在企业与社会之间建立灵活多样的沟通平台和磋商机制, 使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在民间层面得以高效化解, 所以近年来, 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深入, 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责任问题上的作用被日益重视。鉴于此, 我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支持和鼓励它们充分发挥作用, 实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沟通参与, 处理一些政府不便解决的社会责任问题。
在非政府组织中,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言, 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可以说是行业协会。它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情况下, 通过对成员采取自治性的约束形式, 以提高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社会经济自治组织。由其本身作为“市场中介组织”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 行业协会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对本行业企业进行信息、教育与培训、咨询、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方面的服务;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 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 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 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 提出建议, 出版刊物, 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 协调同行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 维护行业信誉, 鼓励公平竞争,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受政府委托, 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行业协会可以借助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民主机制, 运用行规的作用, 发挥其自律和监督职能, 对成员企业的行为进行沟通或约束, 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 我国还可以充分发挥商会、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等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对相关企业施加压力, 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 各种非政府组织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公信力和影响力, 主动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 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 使企业得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2) 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监督
为了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我国还可以充分发挥舆论媒介和消费者协会等完全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个人或社团组织的作用, 凭借他们的力量, 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多角度监督。
第一, 发挥舆论媒介的监督作用。
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 开始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作为社会一般成员的消费者、投资者和大众媒体。在他们综合形成的舆论媒介监督下, 一些企业不得不尊重其他利益相关者, 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我国为了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也有必要充分发挥由公众或媒体形成的舆论媒介的强大监督作用。于此, 一方面, 我国要面向社会公众, 大力宣传和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 使民众能够意识到在自身与企业形成的相互关系中, 企业可能会侵犯或者已经侵犯了自己的哪些权益。这样, 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企业侵害, 就可以直接向企业要求, 或者通过各种类型的组织主张自己的权益。事实上, 公众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受益者, 公众如果漠视自己的正当权益, 就必然会给相关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留下可趁之机。相反, 公众如果对自己或他人正当权益密切关注, 则会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外在压力, 使之不得不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我国也要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体的舆论监督, 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典型的报道, 对其行为进行肯定, 同时, 加强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谴责, 加大对拒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曝光力度。这样, 通过新闻媒体广泛传播, 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对企业施加影响, 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迫使其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 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社团组织的监督作用。
消费者协会和环境保护组织等这些社会团体组织, 较之个体公众而言,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上, 分量更重一些。西方国家有组织的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投资者运动, 在为自身争取利益的同时, 还曾经促成相应的立法, 为进一步保护自身利益、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 为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我国也可以积极地发挥这些社团组织的监督作用。此类协会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如下:向上与政府沟通, 提供信息、反映组织群体需求, 以便取得政府对相关事业的支持和相关群体利益的重视;与行业协会平行沟通, 制定维权准则, 扩大相关弱势群体反映愿望和争取权利的渠道和力量, 促进本组织成员利益或公共事业的保护与发展;在具体的侵权案件中, 通过相关社团组织直接给受害者以支持诉讼等方式参与, 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实践中就在不断地探索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维权的新模式, 为广大消费者解决消费纠纷提供方便、快捷和经济的渠道。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可以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的范围和渠道, 有利于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政府对相关事业的支持和相关群体利益的重视;与行业协会平行沟通, 制定维权准则, 扩大相关弱势群体反映愿望和争取权利的渠道和力量, 促进本组织成员利益或公共事业的保护与发展;在具体的侵权案件中, 通过相关社团组织直接给受害者以支持诉讼等方式参与, 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实践中就在不断地探索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维权的新模式, 为广大消费者解决消费纠纷提供方便、快捷和经济的渠道。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可以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的范围和渠道, 有利于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E MERRICK DODD.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J].Harvard Law Review, 1932, 45:1145-1163.
[2]ARCHIE B CARROLL, ANN K.Buchholtz.Business and Society: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dment[M].4th ed.Cincinnati, Ohio:South-Western Publishing Go., 2000:35.
[3]金泽良雄.当代经济法[M].刘瑞复,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105.
[4]孙丰云.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的内在根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 (2) :104-109.
[5]丁鑫, 古桂琴.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失原因的解析[J].理论界, 2007 (12) :12-13.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10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也不代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而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科技进步的评价研究不应该仅仅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贡献, 而且应该注重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使评价更加的合理、全面, 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
近年来, 重庆市的科技进步评价主要来源于每年由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和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出版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这两份报告都是全国性的研究报告, 在全国的科技进步评价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也有利于各省区、直辖市间的横向比较。但是, 它们具有普遍性, 并没有特殊性, 没有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因此, 本文将结合重庆近年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构建一套适合重庆的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参考的有效依据。
2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一方面由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 选取的指标和方法不同, 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另一方面, 由于受到数据可操作性的限制, 往往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得到更能反映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但是, 只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原则, 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应该是科学和合理的。本文将基于以下五个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刷选。
2.1.1 科学性原则。
所建立的指标应能反映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 具有客观性, 反映指标的数据来源要可靠、具有准确性, 处理方法具有科学依据, 指标目的清楚,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方针政策, 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而且各个指标的定义要准确、界定清晰。
2.1.2 系统性原则。
科学技术和社会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其中一部分。但是, 考虑到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在衡量社会发展状况时, 区分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 把经济发展单独列示, 而社会发展主要反映非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这种划分, 并不是有意割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而是更加凸显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已。
每个系统又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科学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尽可能综合、全面地反映科技进步的各个方面, 同样地,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尽可能综合、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且, 各级指标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并通过逐级分解实现。而在各级指标中, 尽可能降低指标间的重复性。同时, 合理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使各个指标在总体评价中具有科学的定位和发挥合理的作用, 使各指标的权重既能反映其重要性又能反映指标具体属性值之间的差异, 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1.3 动态性原则。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分别既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历史特点和现状, 又能够反映其发展的趋势, 以便于预测、管理和纵向的比较。要做到这一点, 要求评价指标的选取个数、统计口径应能够保证在时间上 (可比年份) 的一贯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 。
2.1.4 典型性原则。
在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 考虑到各系统的复杂性, 不同的评价对象都有众多的可选指标。为了便于描述和说明问题, 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指标。并且, 将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复杂关系尽可能简单化, 用简化的评价指标获取尽可能多的评价信息, 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把握和了解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2.1.5 可操作性原则。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应该考虑数据取得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 既要保证全面反映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丰富内涵, 又要利于推广, 简单明了, 易读性强。利用现有各种统计资料获得指标数据,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对于一些无法采集到数据的理想指标, 采取用其他一个或几个近似指标替代的方法加以解决。
2.2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能够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综合地反映上一层级的指标, 从整体上反映被研究对象。鉴于此, 根据相关的理论依据、已有研究、社会实践、专家意见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本文通过构建两个评价指标体系——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反映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并进行影响评价研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 将总体目标 (反映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进行逐层分解, 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领域设计了16个评价指标组成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领域设计了19个评价指标组成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图1, 2) 。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上, 本文所选择的指标尽可能反映当前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如城镇登记失业率、三种基本保险 (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重庆的基本工伤保险从2004年1月1日才启动, 基本生育保险从2005年9月1日才启动, 因此没有包括在内) 。 年末参保人数、万元GDP能耗、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适用于大样本, 熵值法适用于较均匀的指标数据, 人工神经网络需要较多的训练样本, 而当样本较少和存在“霸王”指标时, 这些较常用的评价方法将不再适用。因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模糊性和数据样本量少等特点, 本文将采用汇编栅格法[1]、模糊Borda数分析法[2]和指标权重的二阶段赋权法[3]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汇编栅格法 (Repertory grid methods, RGM) 是美国心理学家左治·凯利 (George Kelly) 于1955年在其个人结构理论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PCT) 中提出的。凯利认为每个人在探索周围环境的过程中, 必然会形成他对于外界的认知地图, 它指导着个体对外界的看法和行为。如果了解了一个人的认知地图, 便可以预知他的行为, 还可以通过改变认知地图来改变他的态度和行为[1]。一个栅格 (grid) 由两种要素组成:第一种是元素 (element) , 即人们认识的客体, 第二种是结构 (construct) , 即人们用于衡量元素的某种倾向性。每一个元素都可以被结构的一极或另一极描述, 而一个元素的结构又可以用一个线性尺度来表达, 一般通过1—5刻度或1—7刻度的尺度来表达。因为该方法的适应性, 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在本研究中, 元素就是各指标, 指标对其所属上一层的重要程度则是结构。通过元素和结构的设定, 为专家咨询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模糊Borda数分析法是由西安交通大学杨季美和史本山两位专家于1992年提出的。该方法以Borda数分析法和委托群体效用函数分析法为基础, 但又克服了这两种方法在评价结果不能反映群体意见的缺点, 使评价结果更能体现群体的偏好, 有利于做出合理的评价。其基本思想是为了反映群体的意见, 在后置评价问题中, 除需利用各个个体评价的定量结果——优序关系外, 还需考虑个体评价的定性结果——效用值[4]。
指标权重的二阶段赋权法是为了在使评价结果更能体现评价者偏好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减小主观随意性, 使对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决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主观权重看作一种固有信息, 在不同的年份, 权重应该发生改变。从概率论的观点来看, 可以把主观权重理解为先验概率, 把某一年的权重理解为后验概率, 通过后验概率的计算, 可以使对某一年有利的指标被强化, 而对其不利的指标被弱化。该种方法先利用贝叶斯公式, 在每一年, 对指标进行赋权, 再以最小二乘法为工具, 建立确定最终指标权重的优化模型, 从而得出模型的精确解, 也即最终权重。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通过汇编栅格法进行模糊评价, 邀请了12位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 并且, 在问卷调查中, 采用1~5刻度的尺度来表达指标的重要性, 即判断标准, 分别为非常重要 (5分) 、重要 (4分) 、较重要 (3分) 、一般 (2分) 和不重要 (1分) 。然后,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模糊Borda数法确定指标初始权重。最后, 通过指标权重的二阶段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最终权重。在此基础上, 结合各指标的具体属性值 (标准化后) , 通过加权平均, 计算各年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
4 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
4.1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模型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应该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紧接着,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 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因此, 本文利用协调发展度[5]来衡量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并借此进行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
undefined
协调发展度HD (t) 是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它既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时刻t的协调度, 又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时刻t的发展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知, 0≤HD (t) ≤1。在时刻t, 当科技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 (S1) 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 (S2) 越接近且越大时, 即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发展水平越协调且越高时, 协调发展度HD (t) 越接近1。而当且仅当当科技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都等于1时, 协调发展度达到最大值1, 即当且仅当Ft (S1) =Ft (S2) =1时, HD (t) =1。
4.2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依据
首先, 将协调发展度划分为八大类, 按协调发展度数值的大小, 由小到大依次命名为无法控制、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基本协调、较好协调、良好协调、优良协调。然后, 在每一等级下, 根据科技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 (S1) 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 (S2) 的大小确定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的协调发展状态:当Ft (S1)
5 科技进步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结果
结合所收集到的2001—2006年重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指标的具体属性值, 通过综合评价, 利用影响评价模型和评价依据, 令α=0.5, β=0.5, 可以得到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度, 以及协调发展状况 (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第一, 在综合评价值方面, 2001—200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逐年提高, 但是相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科技进步水平有所滞后。2001—2003年的科技进步水平较低, 2001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第二, 在协调发展状态方面, 2001—200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良好协调状态, 2004—200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优良协调状态, 但是2001—200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三, 在协调发展趋势方面, 无论从整体上看还是从某年来看, 2001—200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均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其中2002年和2004年的增长速度较快。
参考文献
[1]时勘, 徐联仓, 薛涛.高级技工诊断生产活动的认知策略的汇编栅格法研究[J].心理学报, 1992 (3) :288-294.
[2]王永友, 刘希宋, 段育鹤.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4, 25 (6) :822-827.
[3]黄维忠.指标权重的二阶段赋权法及其应用[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3, 24 (2) :168-174.
[4]杨季美, 史本山.群体评价中的并合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2 (1) :10-13.
[5]肖华秀.科技进步与城区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4:1-65.
[6]何永芳.关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J].理论与改革, 2000 (3) :89-91.
[7]胡永远, 杨胜刚.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3 (3) :74-76.
[8]田军.人工神经网络在系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理论与现代化.2005 (7) :122-123.
[9]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 (12) :98-102.
[10]谢富纪.技术进步及其评价[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 12:1-256.
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11
一、社会治理创新是现阶段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社会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二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增多,截至2014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54.7万个,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35.9万个;另一方面,政社不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不足,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和极端事件有所增多。信息网络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国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上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外部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家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使我国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从经济层面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大批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加;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需要作出相应变动;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容易产生大量矛盾;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引发不少社会问题。
第二,从社会层面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
第三,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第四,从社会治理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治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的要求。
二、当下社会治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治理逐步受到重视并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社会治理方面的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许多地方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注重增强基层自治功能,逐步提高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水平。各地普遍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就业、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等制度建设,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少地方注重运用调节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创新联动机制处理突发事件,构建大防控格局维护社会治安,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但是,现行社会治理方式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观念与民众期盼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甚至较大差距。如有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官本位”“权力本位”“政府本位”等观念仍较严重,不重视如何在管理中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而偏重于怎样方便政府自上而下的实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响应慢、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的状况。有的社会组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行政色彩明显,有的基层组织自治意识不强,影响了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的成效。
第二,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治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仍干预过多,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仍显不足。同时,有的政府部门尚存在职责不清、结构不顺,协调不力、运行不畅,管理无序、效率不高等问题。
第三,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治理滞后。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民主程度的日益提高,需要全面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新的机制如社会治理综合决策与执行、社会利益整合、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与管理、危机应急管理等机制,有的虽已建立但欠健全,有的尚处于探索构建阶段,以致社会治理力度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管理空白”。社会治理的缺失导致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四,社会治理方式与手段比较单一效能难以发挥。如有的政府部门仍习惯于以行政手段为主进行社会治理,导致其社会治理活动突击性、简单化,缺乏有效性、规范性、系统性;有的管理人员执法不当,以强制性手段侵犯相对人利益,从而造成管理过程中与公民的冲突,降低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社会治理模式的弊端不但不利于解决矛盾纠纷,在某些领域还导致矛盾纠纷的激化,带来更大的社会冲突。
第五,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不足尚未形成整体合力。近年来,各地在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截至2014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54.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8.9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5.5万个,基金会3549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68.3万个,其中,村委会58.9万个,村民小组466.4万个;居委会94620个。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基层自治制度不断深化,覆盖群众日益扩大。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部分组织行政色彩浓郁,成员素质不高,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比较有限,效果不甚明显。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因担负的行政事务重,加之自治意识不强,参与社会治理不足,公民因缺乏机制保障,参与立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较少,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公开透明从而促进政府与公众互信的良性机制。
nlc202309051827
三、对社会治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社会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转型期社会变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社会治理模式。基于考证和实证分析,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即应成为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管理者、服务者,应更加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努力促进和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及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同时,应最大程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充分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应着力减少社会治理和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深化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主体协作治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改革创新的重点应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之间关系,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公民文明素质的培养,引导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第三,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应以确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理念为基础,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逐步实现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制约、利益调节、行政控制、舆论宣传与思想道德教育等方式的有机结合,提升社会治理的综合化、科学化水平。
第四,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社会治理能力。应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完善管理机制等途径,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统筹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发展社会事业,处理社会矛盾纠纷,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社会引导等方面的能力,为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五,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机制体系。应着力建立健全以下机制。
一是社会治理综合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构建由政府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和利益群体参与的社会治理综合决策机制,有利于满足决策主体多元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使政府在社会政策、法规制定等方面符合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为实现社会治理的综合治理奠定基础,为推进依法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依据。为此,应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执行机制,即要求执行主体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违政府公共管理法规标准和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相关信息,指挥调遣各方面的管理资源及时执法,保证政府社会治理职能执行到位,使各种违反社会治理政策法规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这两个层面的机制既要有所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做到决策符合实际、利于执行,执行过程出现的新情况又能够及时反馈到决策层。
二是社会利益整合机制。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和谐,核心在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垄断,促进资源自由流动,使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促进各利益群体在利益分配上机会均等,逐步扭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利益群体差距扩大的趋势。二是建立和完善公正的利益约束机制。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防止在社会利益的获取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等非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加强道德约束,进一步引导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利益,使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发展精神上的健康需求。三是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首先,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作为各阶层利益表达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制度平台,积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表达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作用。其次,应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发挥其表达民意、解释政策、提供决策帮助的作用。应扩大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将传统的来信来访、来人来访,进一步向来电来访、网上来访等渠道拓展;推进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化、下访常态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限时办理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办结。再次,应建立规范利益表达方式的运作机制,支持合法的制度性表达,控制和疏导抗议性表达,防止和化解非制度性表达。四是建立健全利益矛盾调处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矛盾发生前的超前联动排查调处机制、矛盾发生时的合力化解机制、矛盾调处中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和矛盾解决后的责任追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不同矛盾纠纷,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
三是社会保障机制。应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保障困难群体———失业者、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的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将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群体真正纳入城市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视野,加强其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工作。应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方式,积极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优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和管理,打造新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拓宽社会保障的内涵,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进行就业培训和就业扶持的力度等。
四是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与管理机制。各类社会组织如学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更是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协同作用的主体。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建设机制:一是要注重制度规范,在国家相关法律及配套政策出台、修订完善之前,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的地方性规章,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实行放权,实现社会组织由“官办”向“民办”的转变。三是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集中有限资源,对公益性、互助性、专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予以重点扶持。四是要指导、帮助、监督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持续发展能力。应将党建工作覆盖到各种社会组织,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或设立兼职党建联络员等途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建促进和保障其顺利发展,发挥其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五是要建立健全社区建设机制,进一步理顺社区内不同组织机构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改变社区纵向管理模式,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扁平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合理界定社区居委会职责,使居委会摆脱行政化束缚,减轻负担,切实发挥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作用;切实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对基层政府转移延伸给社区的有关工作进行合理分类和规范,确需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按照工作量向社区转入必要的人员和经费。
五是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由社会安全、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环境等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社会风险危机,对公共利益构成较大甚至严重的危害,必须构建有效的机制予以应对。应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的监测体系及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有关领域的监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提前预判,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善后恢复的保险机制,切实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陈兴林,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一级法官;江北区政协委员;民革重庆江北区副主委,民革重庆市社法委委员。)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 篇12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经过20 多年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显著增长,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成功转型,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创新绩效至关重要。2012 年,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78 亿元,出口额为28.4 亿美元。2013 年,我国共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 229 家,产品7 696 个。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7 696 家,产品总数为19 076 个。2013 年,国内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到3 625.2 亿元,出口额达到26 亿美元。显然,绿色食品已经成为21 世纪人类的主导食品,国内外对绿色食品青睐程度明显提高。据调查,77%的日本消费者只选择符合生产标准的产品;80%的加拿大消费者宁可多付10%的钱也愿意购买绿色食品;84%的荷兰消费者、89%的美国消费者和90%的德国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都会考虑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绿色食品企业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绩效、保证绿色食品质量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理论基础
“社会网络”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将其应用在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行为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组织管理理论等领域。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国外专家和学者才广泛认同社会网络理论,各种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并且已经完成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目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创新绩效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Elizabeth Rosenthal(1997)[1]利用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社会网络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与团队绩效变动呈显著相关关系,指出企业可通过个人网络把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对提高企业团队绩效具有重要作用。Bat&Batjargal(2007)[2]通过比较中国和俄罗斯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发现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国国家农业部于1989 年最早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紧接着在1992 年设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连馥(1998)出版了《绿色食品导论》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体系和未来发展战略。李志纯(2014)[3]认为绿色食品产业是一项民生产业,从开发绿色农业、建立专业流通市场、创新绿色科技、实施流通全程监控以及建立企业联动机制5 个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蔡镭(2004)[4]通过对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绿色食品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就应该创新思路,加强绿色食品企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这是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重要职责。赵大伟(2007)[5]认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进入成长阶段的中期,客观上绿色食品企业要求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促进其整体上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在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机构和政府政策的导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网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绿色食品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和创新信息最直接的渠道。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社会网络是指由具有社会关系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等众多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网络,这些网络成员拥有庞大的信息流和知识流,能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巨大帮助。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网络成员之间为了获取新资源和了解有关绿色食品创新发展的最新动态而自发组建的保持长期稳定联系的动态组织,其网络中存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之间通过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利于企业间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从而能够强化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之间联系构建的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主动消化吸收知识及进行创新学习,使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绿色食品市场上,更需要绿色食品企业增强创新学习的动力,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绿色食品企业的创新绩效。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我国绿色食品产量较大,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缓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流通效率低和创新能力薄弱。所以,我国绿色食品企业之间有必要联系起来共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从而利用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使企业开展持续性创新及突破性创新,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笔者分析了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的网络密度、网络关系强度及网络中心性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网络密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必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密度是网络中行动者与其有关系的行动者之间联系的频繁程度,绿色食品企业网络密度越大,表明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就越容易分享和探讨信息。比如,企业之间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战略、制定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开展“公司+基地”的绿色食品运营模式等等。而企业网络密度恰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合作的平台,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二)网络关系强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网络关系强度是衡量企业社会网络中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食品企业获取知识和资源的质量和多少,进而影响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强网络关系代表着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相互之间了解更透彻,比其他网络成员更熟知对方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有利于企业之间分享新知识和新资源,从而开展合作进行共同学习和互助学习,缩短知识获取时间、增加共享知识广度及提高知识利用效率。再者,强网络关系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较高。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不仅仅是通过频繁联系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可以构建强网络关系,使知识、资源在网络中传递和分享,将其与本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高频率关系的社会网络提高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增强了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是保证绿色食品企业市场地位和推动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
(三)网络中心性对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心性是指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通常用于评估行动者在网络的重要程度,这种重要程度一般指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等。其绿色食品企业网络中心性越大,表明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也就越大,所支配的资源和信息量就更大,自身就具有支配力量,掌握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和学习拥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绿色食品企业的机会越大,对其自身的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就越有利。
四、结论
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取有效资源和信息的关键路径。提升创新绩效已成为绿色食品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绿色食品企业仅凭自身资源和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是很难成功的,必须要与社会网络中的成员保持频繁的联系。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和知识,这些资源和知识在网络中流转,尤其是像管理经验及管理模式等显性信息,对提高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对外沟通的桥梁,要与其他网络成员分享本企业的资源,不仅可以获得网络中潜在信息,还可以得到隐含信息,其中,隐含信息及技术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最有价值的。企业社会网络为企业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增进了企业之间的关系密度,无论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都能给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Rosenthal.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performance[J].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1997,3(4):288-294.
[2]Bat,Batjargal.Comparative Social Capital:Networks of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in China and Russia[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7,3(3):400-413.
[3]李志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21-23.
[4]蔡镭.创新思路,加强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7):60-61.
【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推荐阅读: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11-08
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07-05
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08-21
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09-23
关于举办“东南大学第七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的通12-28
科技进步影响评价10-01
科技创新科技信息07-08
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07-08
科技创新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