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社会影响

2024-06-02

学校与社会影响(共11篇)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1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 尤其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如今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 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社会化, 社会信息化”的整体趋势, 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和思想道德体系, 受到强烈的冲击。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社会上一些对学生成长具有不良的讯息和不宜的商品, 尤其是校园周边一些非法经营的“地下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不少学生留恋其中, 因此而逃学旷课, 夜不归宿,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由此引发早恋、偷窃甚至离家出走的也大有人在, 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危害到学生健康成长。因此, 应重视社会环境对学校的影响, 积极探索加强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建设的途径, 从实际出发, 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社区物质和人文环境, 家庭环境, 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协作的关系, 利用社会环境的资源, 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一. 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校园周边社区的物质环境方面:街区整洁, 在学生上学期间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禁止非法经营、损害青少年健康的商业活动, 建起文化碑林、诗廊, 设置告诫、安全警示牌, 紧急救助中心等。精神环境方面:社区内人们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热情助人、严谨理性、诚实经商, 一片安全和谐、宁静而有序的景象。这些不仅为学校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大环境, 还以真实、生动的榜样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中体验人生价值, 升华道德情感。

相反, 周边物质环境恶劣, 缺少绿化, 环境卫生不良, 嘈杂的饮食店、发廊美容店、网吧, 欺行霸市、邻里相争、恶语不断、时有案件发生, 学生耳濡目染的是一些低级趣味、损害社会利益的人和事。校园周边密布了一大批以学校为主要营业对象的网吧、录像室、游戏机室、卡拉OK厅等经营网点, 私搭乱建、违章经营的情况屡禁不绝, 对学校的育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近年来, 一些个体经营户和无证流动商贩, 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在学校周边大肆叫卖经营, 推销“三无”食品和一些毒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玩具、卡通画册。每当学校上、放学的高峰期, 毫无卫生保障的无证流动小吃点、五花八门的玩具摊点, 在学校周边蜂涌而至。一时间, 学校的周边被搞得乌烟瘴气, 乱七八糟。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干扰。另外, 社会上一些黑恶势力滋扰学校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严重影响师生的人身安全, 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一些犯罪分子窜入校园敲诈学生钱财, 若不及时给付现金, 就施以暴力, 造成师生恐慌, 分散精力, 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二. 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教育理念、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和谐, 温馨的家庭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反之, 对学生习惯, 性格, 品格影响极大。犹如一些问题学生, 大多数是家庭因素所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其言行对孩子起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学校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 人文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需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么, 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学风良好的学校培养的人才同一所没有任何文化底蕴且学风很差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大不一样的;同样, 一个人品高尚、学问扎实的老师带出的学生同那些既没有人格魅力又没有深厚专业功底的老师所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看重人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墨子说:“染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 其色不变。”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 与之惧黑。“这都体现了个体在不同人文环境影响下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变性。美国社会学家舒姆纳认为一个社会常由一种紧张状态走向协调一致的趋势, 张与弛交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因为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 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人文教育环境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老师由于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 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创设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其实具体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 如何对待他人, 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当然, 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上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的来说,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不都是有意识的和积极的, 有时候环境的影响是自发性的, 甚至是消极的。这就须得我们进行合理的调控了。只要是为了一切学生的进步,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尝试, 去完善。

摘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 尤其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那么, 周边环境、家庭环境、人文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有很多的影响。

关键词:周边环境,教育教学,家庭环境,人文环境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2

姚琪琳 赵乐

顾勇

(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3摘要:本文以学校体育教学特点为视角,论述体育教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认为不管是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特殊群体,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促进个性形成、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文化的学习、社会角色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社会化

前言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也是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要求人们掌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职能,并且获得顺利实现这些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学校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原理是当人在体育活动中接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后,首先对刺激进行分析,引起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动机,然后做出反应的行为过程,人们自然就会得到一种肯定或否定的经验。当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刺激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表现出对刺激的相应的反应。这种过程不断地重复,也是对人的经验不断地补充和修正,于是理所当然地产生了人的社会行为行动和信念的规范化,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的过程有以下影响。

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它是社会化的产物。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内在和外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内在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身体方面的因素;外在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是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并进行反复练习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具有开放性强、时空转换机会多、学生互动多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它跟侧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实践,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通过自身对客观事务的变革的感知过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会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感觉。它是调节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方面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手段。

二、促进生活技能的掌握

生活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技能.二是谋求生活、参加生产的技能。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学习生活技能的侧重点不同。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专业技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与专业技能对所有人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意义。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提、悬垂等。体育活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体育中的运动动作是在劳动动作、生活动作等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人们从婴幼儿期到老年期都能找到恰当的体育运动方式,是一种便于在任何群体中广泛开展的活动,所以,我们说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体育教学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专门技能的训练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使人们有更充沛的体力和更旺盛的精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掌握生活技能。

三、体育教学对人社会文化学习的作用

人类要维持生存,自己生活的需要,仅仅依靠拥有本能的“自然人”是远远不够的,人还有更高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的学习以及训练才能满足。这一过程必须要通过人的社会化才能得以实现。

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它既要提高教育对象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素质,也要挖掘教育对象的创造力。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己任,但是从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最主要方式——体育教学,它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健康的多维化概念与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来看,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相契的地方。

社会文化的核心是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两部分。社会化过程就是要培养人完善的自我价值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直,就是要使人们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学(这里专指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目前国内外一般都以运动项目和体育游戏的教学为载体。

体育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的约束力的社会文化活动。通过体育教学使得青少年在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规则,养成建守规则的习惯,并加深了社会约束力的理解。这是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一个强化。同时,体育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包含具有浓厚民族社会文化一些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就蕴藏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使学生对我国的文明更加钦佩,使炎黄子孙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体育教学是培养社会角色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联系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角色学习过程成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体系以及相应行为的体现者。角色学习包括学习与角色有关的权利义务。也包括适合于角色的态度、情感和愿望及角色的变迁。

体育教学培养社会角色的作用有其独特之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角色体验的机会和场合,如在教学比赛中,学生有时是运动员,有时可能是裁判员,有时还可能是教练员;在集体项目中,他们的角色各不相同,职能各不一样,有的同一活动还要轮换进行,如足球运动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通常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轮流领操练习准备活动,这从某种意义上说,领操学生又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这种扮演多角色的教学过程,有助于了解不同角色的任务,理解角色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锻炼扮演角色的技能。培养角色的态度、情感以及心理习惯和社会习惯。

五、学校体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在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 还能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学校体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交际观、友谊观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的教学比赛或练习性比赛中,学生个体之间会自觉不自觉的相互比较,同时在群体项目中为了能够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以及为了在场上能够发挥团队和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就必须处理好队员与同伴、对裁判、教练及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够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优胜劣汰的法则被广泛运用,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对人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体育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对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特别在对社会角色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方面比别的学科明显。因此,可以说体育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具有优势,既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掌握社会生活方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基础,这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其他学科不能取代。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 [3] 乔梁.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4] 林波.体育教学与人的社会化[J].福建体育科技,2000,6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徐志刚.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7]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精武体育会对妇女体育意识影响的价值阐述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姚琪琳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摘要: 20世纪初,霍元甲等人创办的精武体育会不仅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涌起的时代大背景下,精武体育会重视妇女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鼓励教育和实践,在妇女的体育意识的转变上起到了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精武体育会;妇女;体育意识;影响

2010年3月第21届温冬奥会在欢呼声中落幕,中国代表队在温哥华奥林匹克场上取得傲人的成绩,王濛等年轻的女运动员也因优异成绩成了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不仅如此,在其他各个体育项目中,女子参与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女子对体育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相比一个世纪前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的中国,中国人羸弱的体质、低迷的精神、扭曲的心理,这些鲜明的特征许多年来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在德国人印象中,中国男人脑后都拖有‘猪尾巴’小发瓣;中国女人都是‘三寸金莲’尖尖脚。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为了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精神,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霍元甲、陈公哲、等人于1909年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由于“学校”这个名词限制了招生范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武术,改名为精武体育会。它高举“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旗帜,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精武会旗,又称三星旗,代表了体、德、智,倡导炎黄子孙都要强国健身,振兴中华。精武体育会开设的内容主要是武术,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武术门派限制,大胆的融合南北武术,而且还开设了临池(书法)、图画、国语、摄影、粤乐、铜乐、弦乐、京剧还有影戏、舞艺、医学、旅游、雄辩等课程。本文就精武体育会对妇女体育意识的影响进行探析。

一、打破中国几千年的技艺“秘不外传,传媳不传女”封建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由于缺乏教育、身体孱弱,普遍表现出多种病态人格,因此造成国民女子整体素质从身体到精神文化的全面低下。20世纪20-30 年代,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女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以及妇女自身的因素,使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状况发生变化的范围极其狭窄。某种意义上说,女子接受教育与“妇女解放”只是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开明地方少数女子的“特权”,在相对传统的,这一时期中国的绝大多数民众在心理上和观念上都没有完全脱离传统重男轻女、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保守而顽固的心理。

2O世纪2O年代,在香港精武女杰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相继建立了广东、汉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雪兰峨、槟榔屿、吉隆坡等地区成立精武女会或女子部。陈士超是陈公哲的妹妹,在1918年6月发起建立了精武女子模范团。1920年5月1日,精武女子体育会正式成立,陈士超任主任。精武女子体育会成为一个完全由女子组成的精武体育组织,这不仅使一批女子在会务活动中大显才能,还团结了众多的女子在精武周围,涌现出以陈士超、李志义、冯玉珊、吴秀媛为代表的精武女杰《精武拳械录》中的“迷踪艺”又称“霍氏练手拳”,是霍元甲打破“秘不外传,传媳不传女”的旧例,后由其子霍东阁及高徒刘振声将此秘传授于精武会教员并惠赠其秘谱,保存至今。为大部分地区女子与男子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让中国的女同胞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国外的女性也能够共享资源,同时也为武术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培养女性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

戊戌维新变法后,人们意识到中国四万万人民中有两万万女同胞,这是决定国家强弱、民族兴亡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梁启超是倡导妇女教育的先锋,在《论女学》中写道:“女子者文明之祖也,国民之母也。故女子之体魄一弱,关乎全国人种之问题”。民族的未来与女性密切相关,培养了思想和身体健康的女性,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强国先强种,强种先强身。” 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

陈铁生作为精武体育会创办初期的秘书长,在精武内传中写道:“男性的是人,女性也也是人,谁束缚谁,总是不对”,“我们既然主张女子解放,必须实心实力去做事,去帮助她们,叫他们有自立的能力,教他们不必依赖男性,才算彻底。” 维新志士们倡导男女同权、教育平等的主张,为女子走出闺房,走向社会,接受教育,参与体育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深积千年,仅靠几个思想家的活动是很难实现解放的。精武体育会作为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给了妇女亲自参与和示范的机会,使得平等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武术第一次走向奥运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然精武体育会没有能够像中央国术馆向国家派出优秀的女运动员参加,精武体育会作为民间组织有它的局限性,其中不乏水平高的女运动员,但它的普及程度更高面向大众,使更多的女性受益,给了女性不断追求和突破的机会。

三、养成锻炼的习惯,提高了女性身体素质

张肩任在《急救甲辰年女子之方法 》中写道:“女子者,文明之祖也,国民之母也。故女子之体魄一弱,关乎全国人种之问题”,“吾以为,急救目前女子之方法,断自体育始。” 几千年来,我国女子体育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纵观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说,凡是男女地位平等,没有封建礼教束缚的某些时候某些地区,女子体育就得到发展;反之,女子体育就衰落。

从生理上来讲,女子体育严重受到缠足这一封建恶习影响。缠足恶习,一般人认为开始于南唐后主李煌的宫人,到了宋、明时代,缠足成了禁锢妇女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扼杀了女子体育,导致了明、清时期女子体育濒临绝迹的境地。从精神上来讲,女子长期处于屈从低位,在思想上的压抑使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淡化,缺乏竞争、进取意识。

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武术的主要功能之一,精武体育会对女性的培养必定能在女性体质上的改善。可以通过各项数据可以表明。1974年在上海市第五届运动会上获女子团体第三名,涌现出顾国信和方婷、方媚等优秀选手。1978年在上海市第六届运动会上获女团第一名,宋宁和俞妹青是其中的佼佼者。1980年起在多次市武术比赛和市少年组武术比赛中都夺得了多块个人金牌和银牌,其中女子有项莉芳、田荫,周建萍、关晓雯、陈石磊等。

四、对女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有新知识、新思想的女性

精武体育会作为一个民间的武术组织,并没有全盘否定西方体育的价值,而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借鉴西方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其丰富的教学内容,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西方文化,在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中给女性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女性在精武体育会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表现优秀的女学生还能和男性一样取得工作的权利。

精武体育会自迁入新会所起,对开展妇女体育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当各路拳师走出精武深入社会传授武艺时,就把女子学校列为辅导对象,如爱国女子学校技击教练是卢炜昌,崇德女校技击教练是陈士超。不仅如此,精武体育会力求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制定出10条行为规范,对每一位会员都要求严格,期望形成世界上最完善、最强固的民族。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塑造了高尚的品德,提高了民族凝聚力,也培养了女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总之,在妇女解放大潮的推动下,精武体育会这一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为广大女性提供培训、教育及保护,从两性平等的思想上、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上,给了女性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了身体素质,养成了团结合作和进取的体育精神,更关键的是促进了女性在德智体三方面均衡发展,帮助女性正确认识自我的位置和价值,摆脱依赖心理,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

参考文献: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3

笔者所在学校申报的省级课《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笔者承担的是课题中的子课题《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在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校着重进行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的研究,主要认为小学生可塑性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各种习惯形成的雏形期,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如果错过该阶段再矫正或补救,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从家长、学校、社会中习得的。在理论上,将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调查数据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在应用价值方面,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家长、学校、社会懂得自己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的各自独特的角色,注意自己的言行,争取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能够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尽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这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教育教学中,常常让教师和家长头疼的,是学生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者马马虎虎、学习用品丢三落四、合作学习能力差等。那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

不利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发源地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许多不良学习习惯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却往往是在家长身上。一些农村学生的父母由于受认识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时间等因素影响,未能抓住教育的最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父母自身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影响差,为学生树起了坏榜样;有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沟通和指导;有的家庭结构缺损造成学生心灵上的严重创伤,或者家庭成员经常闹矛盾,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环境中;有的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把子女培养成为所欲为的“小皇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成长的不利因素,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由家庭“发源”、生根发芽。

缺陷的学校教育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生成区 学校在研究课题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带着不良的习惯走进了学校,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加大了学校教育的难度。由于学校教育缺乏为学生终身教育的理念,学校和教师都没有积极思考的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纵容和默许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生长发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评价机制的缺陷,使教师对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缺乏动力。学校多局限于学生的智育考核,因此教师即使明知不良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不利,也不愿意花力气去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二是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言谈举止不文明,工作不负责任而给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三是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教学方法陈旧,不关心、不尊重学生,甚至体罚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对学生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养。过分的惩戒或放任强化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开始“茁壮成长”。

不良的社会环境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助推器 负面的社会影响对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了助推的作用:一是市场经济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诱发了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致使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不思进取;二是不良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了学生的成长;三是网吧、游戏厅等现代文化场所秩序乱,有时违法经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家校联动,形成合力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好教育网络,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矫正的有力保证。一年来,在《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子课题的研究中,学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些途径,开展了家校联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指导家长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家长要做好良好的示范,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家长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与休息时间,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是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包括: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

家长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抓态度。家长应经常检查学生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二是,抓作业。家长应察看学生放学回家是否自觉做作业,做作业前是否复习,做完作业后是否检查,对教师指出的错题、错字是否加以更正,作业本是否整洁。三是,抓能力。家长应察看学生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运算的能力。四是,抓技能技巧。家长应察看学生的作业格式是否正确,写字是否又好又快,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效率如何等现象。

家长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从“强制”入手,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要具体指导,一点一滴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家长发挥榜样的优势;要因势利导,发现学生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要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要创造学习条件,要让学生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学生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循序渐进,加强具体指导 学校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指导者。在省级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制定了《龙湖中心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学习和对照,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给予明确的要求,要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做细、做实,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进行具体分解,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给学生提要求时应尽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出具体、形象、直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培养要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研究课题中发现:有一位叫刘宇雪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经常不做作业,怕动笔。每天放学回家,家里人就为他做作业的问题打起“游击战”,一方面母亲围追堵截;另一方面学生敷衍应付,磨磨蹭蹭,每次作业都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胡教师接任班主任后,针对他不做作业的毛病,采取了四步训练法:第一步:要求他抄题目,目的是解决“动笔”的问题;第二步:要求他抄作业,让他“摹”,只要求他尽量抄工整,不能马虎潦草。第三步:借鉴学习,对于不会做的题目,允许他把优秀学生的作业看几遍,看懂了再还回去,然后自己再做。第四步:独立完成作业,当刘宇雪同学逐渐形成了做作业的习惯的时候,就要求他能够独自完成作业。这样,经过持续一个学期的指导和训练,刘宇雪逐渐养成了自觉做作业的习惯,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面强化,以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学校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面强化”的原则,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正确评价,加以强化,对不良学习习惯要不断矫正,进行淡化。用欣赏、鼓励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果把学生的个体行为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约束感和自豪感。这时,就可以用集体荣誉感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五年级的胡涛同学,在校出了名,上课不认真听讲,好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上不去。去年,全区举行了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学校派他参加了400米男子组的赛跑,他获得了男子小组第一名,当他在全区颁奖会上举起奖杯时,学校在场的全体运动员为他鼓掌。回来后,校长又在学生大会上对他进行了表扬。胡涛感到非常荣耀,从那开始,他认识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想到自己学习上不去是拉了班级的后腿。后来,他上课开始认真听了,作业也认真做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教师和家长都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龙湖中心小学)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4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社会问题,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指社会关系失调, 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破坏社会正常活动, 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 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 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 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 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 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 进而引起社会持续而广泛的关注, 需要动用社会力量才能加以解决。社会问题一般会对某些个人或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并会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 但是不同的社会成员或利益集团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一致, 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可见社会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其产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社会问题也带有该阶段明显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 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腐败问题、诚信危机等。所有这些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 因为对未来社会的不信赖, 使教育走向了急功近利的歧途。教育为了钱, 为了钱而接受教育, 使教育彻底变了味, 使学校管理缺少了一份责任感, 变得功利。具体影响如下:

1. 不科学的教育评估方式

因为急功近利、诚信危机等因素影响, 当前的教学评估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第一, 重结果轻过程。这样一来会导致学校的管理过程失控, 从而促使学校管理与教育方针相背离, 甚至违反教育规律; 第二, 重材料轻工作。在教育评估过程中只注重材料而忽视实际工作。此种现象反而成为了弄虚作假之风的保护伞。因此, 通常到了评估之前才会为了应付差事而补材料造档案; 第三, 重成绩轻素质, 在应试制度的形式下, 过于注重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评估, 却忽略了综合因素的培养。

2. 重升学不重育人

一是高度重视升学率。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激烈的中考竞争, 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只有把更多的毕业生送进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 升学率上去了, 这所学校在社会上才有美誉度和生存空间。

二是把学校的功能定位偏差。多数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加工厂, 只有生源好才会加工成更多的好产品, 把生源质量视为学校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的关键所在, 因此而大抢优质生源。

3. 在教师管理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部分学校重制度不重人文, 还有部分学校制度难以完全落实, 成为一纸空文。一部分学校管理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性、规范性, 过分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 最终只能损害学校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由度, 对备课创新、课堂创新、作业创新等质量要素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必然影响教师主体精神与创造潜能的发挥。此外, 还有部分学校的制度在实施落实过程中被大打折扣, 因为奖惩不到位, 校方领导对某些事件参杂着感情色彩, 从而导致学校的制度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 极度削弱了制度的管理功能和约束功能。

三、针对社会问题影响学校管理的应对措施

1. 转变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 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围绕“人”的教育首先就应该尊重学生、尊重老师, 重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诉求。在学校管理中, 突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释放教师的创造性, 从教育的本质出发, 打破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变自上而下的刚性领导管理为自下而上的人本管理。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理念。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育必须走个性化管理的路线。首先, 必须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出发, 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其次, 在教育效果的评价上, 转变单一靠学科成绩说话的方式为多元化、多内容的评价方式。再次,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诉求,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加强师生互动, 帮助其树立自信, 释放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潜能。

2. 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从最基本的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入手。首先, 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 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明而得体。其次, 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据权威调查表明, “领导+ 长者+ 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 父母+ 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 颇受学校师生欢迎。如此可以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平等互动的沟通交流环境中, 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 关心他人, 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根据本地实际, 建立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 改革评估方法, 制订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考核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方案, 以评估方案考核的结果作为全面评价学校的依据。这样, 才能综合考核—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全面真实地反映—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也要制订一套全面考核教师工作的评估方案。对教师的考核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性质。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考评, 避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 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估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四、结语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 只有综合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因素, 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才能促进初中学校的管理工作晋升到一个更有利的高度, 从而创办一个具有和谐的教育环境, 高水平的学校,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要:初中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新时期的新形式下面临多重挑战。从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极其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学校,社会问题,学校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中国教育报, 2009-1-5 (1) .

[2]陈宗裕.浅谈初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青春岁月, 2011, (4) .

18 加强学校与社会健康互动 篇5

——郧县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与政府、社区共建和谐教育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应将和谐教育环境的创建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校积极争取政府和社区支持,共创和谐育人环境,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场地、设施等资源,大力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周围社区环境清洁安静,交通和治安安全,并与社区联合开展健康相关活动,学校“跑向新一年”、“跑向火热的六月”冬春长跑活动与县共青团组织的“亚新杯”万人长跑活动有效对接,取得了良好的锻炼效果。

一、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内涵和特征

(一)和谐教育环境的内涵。教育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环境。教育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等。这些因素是外在的、可以量化的,对学生发展能够产生实际影响。与其相对的“软环境”包括:校园文化、校风、班风、教师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方法等,是教育环境中客观存在且无形的,可以感知却不可量化的,由人为因素把握和影响,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和谐教育环境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和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教育环境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二)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特征。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必然在学校内反映出来,这些已经给今天的教育环境带来不和谐的干扰。然而,学校无论从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还是从学校培养和谐的人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来说,和谐教育环境都应该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和谐的教育环境首先应该是学校安全且稳定;第二个层次是师生相处融洽;第三个层次是管理与教学有序;第四层次是师生精神饱满、志向明确而高远。

二、学校创建和谐教育环境的理念

(一)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教育环境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教育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他还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举手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提供相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三)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例如: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只有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氛围中,不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才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的切身利益。

(四)不同学科间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考试科日是主科,分值比例大的是主科,其余均为副科,这样,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既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又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无疑给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学校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五)“五育”的和谐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仍然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六)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环境的创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教育环境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应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应对学生的生命发展、认知、交往、审美、创造给予全方位的关注,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学校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实施 创建和谐教育环境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以人为本,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人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教师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环境 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学校领导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因为校长是联系社会与教育、政府与学校、师生与家长的关键人物,尤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法人,校长的作用对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校长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课改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教育环境。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但爱提不同意见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学习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同时,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建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暴力事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开设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建设和谐班集体。学生干部须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制定德育常规,设立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值日班长”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品质,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提供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创办文学社、爱心社、英语角、校报、光荣榜、作业展等;举行艺术节、体育节、科学节及各类比赛;开设校本课程;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教育环境网站;组织学生进社区、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考察,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生活中能够身心舒展、思想活跃,能够感到充实而有成就并随时可获得各种关爱和帮助。

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业,而且在思想、行为、情感、习惯上受到感化和影响,是学生终身享用的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

四、对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思考

(一)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文化来支撑,而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管理文化。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认为,教育管理者的领导活动以及校内其他人的领导活动的权威来源是:学校共同利益意识及对每个人的良好愿望、承诺与责任。现代学校管理的趋势将会是在超越了传统的个人式的管理和制度化的管理之后,不断凸现道德领导的意义和价值,逐渐趋向于以文化管理学校。这种管理文化,是以尊重人、关怀人为核心的人本化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服务优质化,使得教师能够幸福地工作,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为师生员工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氛围和制度保障,最终保证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引进社区资源。创建和谐教育环境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社区开发紧密相连,学校要引入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学校、家庭、社区的综合教育能力。把服务对象和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监督程序,如建立家长委员会、校际联谊会,实行社区评议制等。同时努力培育教育的资源市场,为学校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三)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设好、利用好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板报、教育环境网、橱窗和文化长廊等媒体,加强对创建和谐教育环境的宣传报道。同时,要加强教育环境文化的监管力度,净化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严禁黄、赌、毒,杜绝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读物流入教育环境。

(四)和谐教育环境需要表彰奖励机制作保障。要将开展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活动作为考核各处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教职工的工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推动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篇6

1.所谓社会能力,即人们在社会生存环境中如何坚持与社会发展相符的为人做事的原则以及与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它既是一个人情商的综合反映,又是后天职业培养水平的全面体现。

2.社会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职业能力,它在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石。因为正确的为人做事原则能为你建立良好的信誉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你建立必要的人脉基础,良好的性格习惯会为你建立坚实的心理基础,从而为你步入职场,开创业之道,并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必备之要素。因此,社会能力应该是职业能力中的一种关键能力。

二、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过程中体现出的优势和条件

1.优化形象。在形象制胜的今天,形象是企业的宝贵无形财富和丰厚无形资产,因此员工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学校体育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中的集合整队和队列训练,对学生的站相、走姿等基本外部形象进行训练和培养。因此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基本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2.健全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至理名言。因为你在面对新工作时的冲劲,面临挫折与压力时的沉着冷静等等,需要有基本的自律与自发的精神。而这也正和体育的精神相符合。我们完全可以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通过体育术科的学习、训练和比赛过程方式,培养和磨练学生勇敢、顽强拼搏、沉着冷静的性格。

3.强化精神。其实精神就是一种积极心态,一种永不放弃的力量。在体育运动当中,没有谁是天生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也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练培养,才能使自己具备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那么在进入人生的职场后也同样能够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竞争和暂时的失败,并最终取得成功。

4.学会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一种氛围,是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体现。如果个人的品德得到优化,会使你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与他人的关系和谐,能让你建立一种良好的人脉关系,构筑发展的外部基础。在体育活动中,不仅集体项目,就是个人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如果光凭一已之力,没有其他人的协助、配合、给予和付出,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和良好的成绩。

5.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说性格是能力的最大乘数,那么态度就是工作的最大乘数。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能使你的工作效果成倍提升。这点与体育运动也是相通的,在体育运动中,只有认真地参与、积极地拼争,才有获胜的可能和希望。

三、如何进一步发掘,加强学校体育对社会能力的培养作用

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残酷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性。而作为体育教师,也应相应地意识到学校体育具有的功能性,并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在这点上,我们还应该主动走出去,观摩学习其他学校的做法,取长补短。

2.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学校体育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学校的就业方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我们在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外部形象、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沟通协调以及应变等社会能力进行重点培训。

3.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1)合理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主体教、学生被动学”的单向教学方式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双向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师生间融洽、快乐的气氛中体会、学习,即快乐体育。教师要允许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和参与意识。在条件允许且不危及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学生的个性化存在,并教会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特点。(2)合理改进考核方法。一方面,进一步严格考核制度:对身体素质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严格考核,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对身体素质较弱、学习能力较差,达标考核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实行分层考核和项目替换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教育学生学会战胜自己,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3)进一步加强体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开展。目前,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均采用的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学校组织的活动项目主要由传统项目和部分兴趣项目组成,参加者多为各班的运动尖子和体育积极分子,这就无形中限制了更多同学的参与;而班级组织的活动项目则主要由各班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自定,如一些同学们喜欢的、又简单易学的兴趣项目,这样就给了更多同学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的机会,从而在运动中找到乐趣,这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推广实施,而且能让这些同学找回自信。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7

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大量关于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发现,学校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和未来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影响[2,3],而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的社会功能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重要影响[4,5]。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环境系统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物质环境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会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而儿童学业、人格等发展的不健全又将影响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发展[6]。留守儿童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因而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留守和非留守儿童调查结果的比较,了解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为帮助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理论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陕西省安康地区石泉县教体局前期调查统计数据,随机选取该县6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公办中小学,向学生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其中留守儿童均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且留守时间超过半年的孩子。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问卷本研究自编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外出打工人数、外出打工时间、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年收入。此外,还需要填写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与监护人的关系等信息。

本研究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作为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以往研究认为这两个指标是反映一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7,8,9]。考虑到县级地区人民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的题目项设置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计1、2、3、4分,分数越高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年收入选项为10 000元以下、10 001~20 000元、20 001~30 000元、30 001~50 000元、50 000元以上,分别计1、2、3、4、5分,分数越高,说明家庭年收入越多。

1.2.2学校人际关系问卷选择江光荣编的班级环境问卷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制订学校人际关系问卷,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各8个项目,均5级记分,分值越高表示关系越好。已有研究发现此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0]。在本研究中,师生关系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06 3,同学关系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06 2。

1.3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基本情况(见表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学关系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校人际关系的相关性

以留守儿童家庭年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标,然后与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与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

2.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学校人际关系各维度与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进一步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预测变量,以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第一步首先纳入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步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作为自变量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作用之后,母亲受教育程度显著地预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而家庭经济收入也可以显著地预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P<0.05或P<0.01)。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这说明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较差,这与周宗奎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留守儿童因缺少监管,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情感支持,他们的情绪变化大,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获得的接纳、尊重、认可较少所致。

本研究还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所以对学校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可能是通过家庭教养方式这一变量得以实现。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儿童取得的学业成绩更高[12,13],而学业成绩又会影响儿童在同学和教师中的社会地位,从而影响儿童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被接纳程度。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比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农村地区,母亲主要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养育子女的任务主要落在母亲肩上,母亲伴随儿童成长,是儿童温馨的港湾,母亲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都会直接作用于孩子,所以母亲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参与更多,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际交往影响更大。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可能教育理念更科学,教育方法方式更恰当,她们更懂得如何去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关心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培养正常的社会生活技巧。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尽管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仍然能够对留守儿童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起作用。对留守儿童而言,假如母亲受过较好的教育,家庭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生活和学习资源,他们照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因此,就算父母外出打工,若能及时给予孩子关爱和教育,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同样可以增强儿童的交往主动性,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 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测量法,测查1 200名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 (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8

关键词:爱心,社会影响,光明

一、学校概况

平乡县孟杰盲人学校创建于1999年,坐落于平乡县平乡镇,2000年正式招生,属于民办性质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目前95名在校生全部是盲人,毕业275人,23名教职工,具有微机室、图书室、电教室、和音乐室,是当地唯一一所残疾人培训学校。多年被评委“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目前有6个小学教学班和一个按摩班。小学教学班按照国家规定盲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齐各门功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盲文、社会、思想品德、自然、体育、音乐、电脑等):按摩班按照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开设中医学、伤科按摩学等12门课程。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费、书本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全免。

二、学校建设情况及学生培养模式

1、师资力量

目前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穆孟杰校长的自己家里的人,其中有个别的盲人特教老师是从外地聘请而来,在校老师都是志愿服务,每个月只有很微薄的生活费用。

2、学校受资助情况

主要有学校食堂由县政府资助建设;省残联捐助学校铝合金门窗;中残联捐助学校地面和盲道的资金;从2012年开始政府给学校18万教室经费;每个学生每年给一千块钱生活费;2015年县委安排学校教师吃财政;2012年保定房地产商捐助空调;近期省残联拨款20万资金改建厕所;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经济系捐助学校学生生活物资等。

3、学校学生的生活情况

目前学校在校生是95人,毕业275人,学生通过学习文化课,技能课及专业培训课每个毕业生都能做到生活独立,参加工作,回报社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经过几天时间的沟通交流,接触和了解,我们基本确定了学校学生的生活状况,用艰苦和困难两个字都有些显得无力。

(1)学校全部的开销都是自费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他们的捐助大多是设施建设,很少有人直接捐赠资金,学校资金短缺,只能勉强维持学生的生计问题,学生都是什么便宜吃什么,中午的正餐现在也只能够啃黄面馒头,吃自制咸菜而已。

(2)在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孩子,生活不能自立,更是给这些家庭的生活雪上加霜,学校的一切费用全免,正常的开支都是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给学生置办衣服,因而,学生的衣服都是很破烂的旧衣服。夏天还好,一到冬天,穿衣就成了全校师生最为发愁的一件事。

(3)学生的住宿都是集体宿舍,一个大一点的房间有十几个居住,夏天屋子里还是有那种长时间潮湿的味道。

(4)在占地10000平米的校园里,目之所及,非常干净,甚至一切能够影响学生走路的东西,在大路的中央,通向教室,宿舍,食堂,水管等一些日常经常去的地方都铺上了盲道,方便学生生活和保护学生的安全,日常的行走多数学生都是手拉手,这是他们的小伙伴,也是相互给予安全感。在漆黑的世界里,他们每日的活动范围也只有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

4、学生的学习情况

每个学生在入学前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学前教育,就是在正式的教授文化课和技能课之前,先进行盲文的咋写,生活技能的锻炼等一些学前教育的培养,这样使他们在正式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更快。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标准的在校学习时间是8年,一年学前教育,六年文化课教育,一年职业教育,但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接受的情况不同来调整毕业的时间,只要是毕业的学生,毕业前都能够做到自食其力。

(1)文化课的学习:在写字上,也就是扎盲文用的纸张比较的短缺,其实扎盲文最好的纸张应该是牛皮纸,牛皮纸的质量比较好,扎出来的盲文效果更好,也容易保存,但是牛皮纸太贵,学校只有少量的存货都是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使用,便于老师和学生的保存。平时的练习都是用报纸,报纸的纸张薄,不易保存,扎的时候都是用双层。现在对于学生来说,最实用的纸就是挂历,烟盒等一些较硬的纸张。这些纸张适用于平时的考试,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的长,但这些纸学校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尽管如此,仍旧没能挡住学生求知的步伐,阅读盲文书籍:快,精,准;数学分数学生平均分能够达到九十左右;盲文咋写,比正常人书写还要快。

(2)专业课的培训: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也是最适合的职业就是按摩,学校也聘请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学生的眼睛看不见在学习起来就比正常人困难,完全是凭着身体的感觉去用力,一个动作有时候就得反复做几节课的时间。虽然过程是艰苦的,但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成是学校最大的欣慰。学校培养的按摩师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老板们的一致好评,工资方面大多在月2000~8000元不等,有的已经过万,一些优秀的学生出国工作学习,学校也同多家按摩机构取得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兴趣课的培养:学校开设音乐课,音乐课主要有二胡,葫芦丝等一些传统乐器课程,学生很是喜欢音乐课,眼睛看不见,上音乐课,听音乐则成了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学生对于音乐,甚至一切可以听的东西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

(4)技能课的锻炼:学校为使学生生活独立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开设技能课有生活课和计算机课,生活课主要教授学生一些日常生活的技能,怎样辨别方向,怎样学会做饭等。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学习起来麻烦而且困难,但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丝毫不减,能够帮助老师下载音乐,自己打字。

5、师生关系的培养

对于这些看不见的学生,师生关系则显得至关重要,在生活中学生许多地方都不方便,老师则既要充当老师的角色,又要充当学生家长的角色,照顾学生的起居。

(1)生活上:老师住宿住在学生宿舍的旁边,学生有什么需要能够及时的赶到;吃饭的时候学生都是老师带领,按秩序排队进入;学生由于眼睛看不见,经常会发生碰伤,擦伤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处理学生的伤口。

(2)学习上:老师上课前都要先安顿好学生的作为,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才开始上课,教授课程都是用声音传达,必要的时候让学生用触觉感知。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也是很努力的学习盲文,这样使学生更容易去接受。

(3)视野上:学生和外界隔绝,在漆黑的世界中更是一片虚无,这样促使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很是向往,这就需要老师经常给学生讲解外面的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事物。

三、学校产生的良性效应

邢台市平乡县孟杰盲人学校校长穆孟杰倾尽百万家产创办农村第一所特教学校,13年来无私奉献,义无反顾,为失明的孩子送走黑暗,迎来光明。他的善举功德无量,对盲人孩子个人,家庭及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个人:圆梦人生,迎接光明

在盲人的世界里只有触摸的感觉,缺失了人生华丽的景象。对于后天致盲的孩子,那些深藏在他人生记忆中的东西只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向往;对于先天致盲的孩子他的记忆仅是片面的感官认知,任何事物只有漆黑的一种颜色,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人生就是黑暗的,没有一点的光明。但他们在穆校长以及全校教师的倾情奉献下重新燃起希望的灯火,学得本领,回报家庭,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家庭:走出阴霾,走向幸福

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个盲人孩子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孩子身体与精神受到双重打击,整个家庭也笼罩在一片的阴霾之中。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前途一片昏暗,孩子的暗淡无光在家长的心里永远是一块抹不去的伤痛。然而,孟杰盲人学校给了这样的家庭黎明的曙光,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学习文化课,培养兴趣爱好,生活中能够做到独立,减轻了家庭负担,正如穆校长说的:“教会一个学生,救活的是一家人,办一所学校,贡献的是整个社会。”

3、社会: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一所特教学校,拯救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挽救的是社会遗忘角落的灵魂,在那些失明孩子的心里依旧装着满满的正能量,社会集体的正能量与他们的力量相互碰撞,激荡出美妙的光芒,承载着这份美妙,让失明孩子的精神力量融入社会前进的动力。孟杰盲人学校给予的是这些失明孩子精神和思想上的光明。

四、社会呼吁

学校与社会进步 篇9

我认为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措施,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

我认为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我认为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都予以应有的重视。它恰恰是个人主义的,因为它承认某种品格的形成是合理生活的唯一真正基础。它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它承认这种好的品格不是由于单纯的个人的告诫、榜样或说服所形成的,而是出于某种形式组织的或社会的生活施加于个人的影响,社会机体以学校为它的器官,决定道德的效果。

我认为在理想的学校里,我们得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组织的理想之间的调和。

因此,我认为社会对于教育的责任便是它的至高无上的道德责任。通过法律和惩罚, 通过社会的鼓动和讨论,社会就会以一种多少有些机遇性和偶然性的方式来调整和形成它自身。但是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

我认为当社会一旦承认了朝着这种目标前进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所赋予的义务,人们便不可能去设想听任教育者随意地使用时间、注意力和金钱等资源。

我认为为了提醒社会认识到学校奋斗的目标,并唤起社会认识到给予教育者充分设备来进行其事业的必要性,坚持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是每个对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的任务。

我认为这样设想的教育是标志着人类经验中所能想象得到的科学和艺术最完善、最密切的结合。

我认为这样形成人类的各种能力并使它们适应社会事业的艺术是最崇高的艺术;能够完成这种艺术的人,便是最好的艺术家;对于这种事业,不论具有任何见识、同情、机智和行政的能力都不会是多余的。

我认为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增长了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生长的法则的观察能力;社会科学的发展增长了我们关于正确组织个人的知识。一切科学的资源都可以为教育的目的而使用。

我认为当科学和艺术这样携手以后,支配人类行动的最高动机已经达到了,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将被激发起来,人类本性中所能达到的最好的事业便有保障了。

最后我认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

我认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

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如何融合 篇10

一、加强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三方面的教育工作

1. 推行公民教育, 加强儒家道德的宣传

如“慎独”的观念, 无论身在何处, 都应要做到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讲文明, 讲礼貌, 不随地乱丢垃圾等。从大的方面讲, 则是提倡“仁”的学说, 孔子把“仁”扩展到了爱人, 爱他人, 爱社会, 毛泽东曾说:“‘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 有目的的“仁爱”教育, 使其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作为与他人交际的准则。

2. 将学校与社区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通过一些义工活动, 如帮助老人, 病残人士做一些家务, 共同清扫卫生等, 使二者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机地连接起来, 使未成年人成为一个“爱国、服务社会”的好公民。

3. 加强有意义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有意义, 即不是唯智化的教育, 即“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在家庭内做一些家务, 参加体育锻炼等, 都是学生可以做到的, 同时, 开展“以小带大”的活动, 督促家长以身作则, 如一些学校曾与社区建立“社区道德教育小报告”, 并发至每个家庭, 设立教学开放周, 请家长到学校来听道德课, 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 并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并与广义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1. 民族精神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实质是两个方面:

(1) 民族精神教育

将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不能片面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丧失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学校应当做到:一是通过语文课与历史课宣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和文学艺术;二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和传统美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使其受到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2) 心理健康教育

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 学会自我调节, 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2. 用学生可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学生

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 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个别学校只重智育, 提倡“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 这实质上与德育教育背道而驰。学校应当改变这种办学理念, 以德育促智育, 让活动促学习, 比如, 开展持之以恒的学生习惯教育, 针对学生的言行、仪表等抓出实效, 则学习效果自然变好;针对后进生, 消除他们对学习、对学校的恐惧心理, 重新认识和评价后进生, 让其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肯定;针对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开展一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3. 学校、社会加强联系

学校与社会影响 篇11

1 研究方法

1.1 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毕业生115名, 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115份, 回收110份, 有效100份, 有效回收率87.0%。其中男性49人, 女性51人;年龄21~26岁。

1.2 工具

(1) 采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及修订后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量表 (共59个项目) 进行调查研究。量表又分为6个分量表:学习适应 (13个项目) 、自我意识 (13个项目) 、社会交往适应 (9个项目) 、家庭环境适应 (7个项目) 、校内人际关系 (10个项目) 、挫折耐受力 (7个项目) 。采用4点计分法 (完全不符合1分, 基本不符合2分, 基本符合3分, 完全符合4分) , 得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差, 中度水平为2.5。在本次测量中, 问卷的α系数为0.783, 具有较高信度。问卷的结构效度用因子间的相关指标分析说明, 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240~0.567之间, 符合量表法对各个次级因子间中低相关 (0.1~0.6) 的要求。

(2) 根据自编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访谈提纲对3位我校毕业生及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实地访谈, 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结果分析

2.1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的总体特点

运用修订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测得其在以下6方面及总体社会适应的得分与标准差的基本情况 (见表1) 。

表1表明, 研究对象社会交往适应得分最低, 而挫折耐受力得分最高, 其他几方面均处于中间水平, 而总体社会适应得分处于相对正常水平 (2.20) , 表明毕业生总体社会适应良好, 但挫折耐受力弱。

2.2 背景性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笔者将不同背景性因素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均数与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背景性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居住地城。详细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表明, 男生在学习适应、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3方面得分低于女生, 而男生在自我意识、社会交往适应、挫折耐受力及总体社会适应上得分均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除在学习适应上和社会交往适应上的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 在其他几方面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在居住地域上, 县城及以上毕业生得分在所有维度方面均低于乡镇或农村毕业生。通过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居住地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发现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 (P=0.019, <0.05) 和家庭环境适应 (P=0.038, <0.05) 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均值来看, 在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适应两方面, 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

2.3 家庭经济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笔者将家庭经济情况分为富裕、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家庭经济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见表3) 。

注:**P<0.01

从表3看出,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2.524, P<0.01) ;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2.814, P<0.01) ;在挫折耐受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4.241, P<0.01) 。对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 家境较好和家境一般得分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 P值分别为0.008和0.02。在校内人际关系上, 家境富裕得分高于家境一般的毕业生, P=0.041;家境较好和一般的得分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 P值分别为0.035和0.011。在挫折耐受力上, 家境富裕、较好、一般和较差得分都低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 P值分别为0.049、0.000、0.001和0.005。综上所述,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 家境较好和一般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高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在校内人际关系上, 家境富裕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差于家境一般的毕业生;家境较好和一般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强于家境很差的毕业生。在挫折耐受力上, 家境很差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差于其他家境的毕业生。

2.4 社会交往因素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对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加以分类, 分为经常、偶尔和从不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 并且对这3种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3.905, P<0.05) ;在校内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5.027, P<0.01) ;在挫折耐受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3.325, P<0.05) ;在总体社会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3.360, P<0.05)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分析显示,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 经常和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 P值分别为0.011和0.023;在校内人际关系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 P=0.002;在挫折耐受力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 P=0.012;在总体社会适应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得分低于从不参加者, P=0.012。综上所述, 在家庭环境适应上, 经常和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校内人际关系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挫折耐受力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要强于从不参加者;在总体社会适应上, 偶尔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强于从不参加者。

注:*P<0.05, **P<0.01

2.5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

通过自编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访谈提纲对我校3名毕业生及1名医务工作者, 主要针对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及自我应对策略, 进行了实地访谈 (见表5) 。

3 讨论

3.1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般特点

研究表明, 除挫折耐受力平均得分为2.68 (超过中度水平2.5) 以外, 其他几个维度得分都低于2.5, 都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总体来看, 我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相对正常, 但研究结果与预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 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毕业生无法在原工作岗位继续胜任, 因此, 较弱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在调查中不易被发现。挫折耐受力平均得分较高 (2.68分) , 说明毕业生的挫折耐受力较弱。访谈结果也表明, 不同毕业生在工作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及心理脆弱等方面表现一致。

3.2 不同背景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居住地域等背景性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从表2可知, 除挫折耐受力得分高于中度水平外, 其他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度水平以下, 进一步验证了毕业生挫折耐受力欠缺, 有待进一步增强。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 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适应上有显著性差异, 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上得分为 (1.98±0.51) 分, 而非独生子女得分为 (2.38±0.77) 分;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适应上得分为 (2.17±0.39) 分, 非独生子女得分为 (2.34±0.41) 分。通过对比, 发现非独生子女这两方面社会适应能力较独生子女差, 这是因为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导致其自我意识要明显强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适应上, 独生子女有更强烈的追求独立的心理愿望。研究发现, 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背景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对人施加影响的重要渠道, 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许多因素往往是通过家庭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 潜移默化, 影响其身心发育[2]。

3.3 不同家庭经济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家庭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影响人的各方面能力,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发现, 经济因素与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关系基本趋势为: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富裕。除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几方面虽无显著性差异, 但基本符合上述趋势。这验证了较好家境比富裕和较差家境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更积极的作用, 因为较好家庭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较差家境缺乏软、硬件条件, 富裕家境则往往忽视孩子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从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综上所述, 较好家境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最强。

3.4 不同社会交往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研究发现, 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从不参加者。除2.4中分析的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几个维度的均值得分基本都是经常<偶尔<从不。因为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能带给人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促进其心理健康。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是人们实现社会参与最简单易行、最廉价又最有收获的方式。社会交往因素对人的社会价值观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趋于正常水平, 但挫折耐受力水平超过中度水平。

(2) 不同性别、居住地域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家庭经济因素在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较好家境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于其他家境毕业生。

(4) 社会交往因素在家庭环境适应、校内人际关系、挫折耐受力以及总体社会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常参加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毕业生各方面能力要强于其他毕业生。

4.2 建议

(1) 目前, 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体社会适应能力相对稳定, 但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特别在挫折耐受力上, 需要特别关注与加强。用人单位要及时对毕业生进行正确引导与培训, 使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有效展开, 提高工作效率, 保持工作热情。

(2) 对不同背景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怀。针对不同背景毕业生在不同方面呈现的不同社会适应能力, 着重加强对薄弱环节进行指向性关怀, 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毕业生当前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疏导。社会对毕业生要有宽容心, 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 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更好地服务社会。用人单位应把满足条件的毕业生吸收进来, 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培训, 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3)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内部因素与外部活动参与度对毕业生的影响。研究发现, 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或集体活动的参与度都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所以,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关注, 并从心理上去影响经济困难毕业生, 避免其社会适应能力弱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同时单位也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 提高毕业生参与度, 及时帮助毕业生减轻压力, 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涛.体育教学对促进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上一篇:引导学生提问下一篇:优质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