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

2024-10-09

初中作文训练(共12篇)

初中作文训练 篇1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生受用的。”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 作文修改往往是教师详批详改, 学生只写不改。这就导致作文标点书写错误、错别字连篇、很多语句不通顺等现象在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作文中也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对作文中的标点、字、词、句进行修改是最基本的修改。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修改能力都不具备, 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低效也就是必然的了。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上, 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对学生进行作文修改能力的训练上。相信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篇作文要修改, 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要让学生能面面俱到地从每一个角度去费一番功夫, 需要长期的训练。为了使训练有实效, 教师首先要拟定一个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 安排好训练序列。参照苏教版的作文修改专题, 结合学生的实际, 依据修改的内容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顺序, 我安排了如下训练序列:

七年级上学期:作文修改的基本能力训练, 词语的修改。

1、了解并学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文章。

2、修改规格方面的不妥和错误。如标点的书写及位置的不妥, 引文的错误, 序码的混乱, 简体字繁体字的混用, 字迹是否清晰等。

3、字、词的修改。如错字、别字之类, 生造词语, 用词的不妥等。

七年级下学期:句子修改。

1、词、句的增减。删去不影响意思表达的词 (尤其是虚词) 、句。少数地方没有说清楚, 或者应该说而没有说, 就要增添相应的词、句。

2、修改句法的不妥。这里指的是修改因句式选用不当导致表达能力受到影响的不妥之处。

八年级上学期:修辞修改

1、标点修改, 主要是修改标点使用得错误或不妥之处。

2、修辞手法的推敲润泽。把勉强可用的改为鲜明生动的。

八年级下学期:语段修改, 结构的调整。

1、修改分段的不妥。各个段落应根据各段的主旨或拆或拢或另分段。

2、修改内容的不妥。如果全篇意思错误, 见解平庸, 或者与人雷同, 等等, 那就应该扔掉。如果是部分有问题, 就哪里错了哪里改, 或删, 或补, 或换。

3、调整次序的不妥。如果发现条理不合适, 应该不怕费事, 甚至大换班, 首尾颠倒, 也要在所不惜。

4、补全过渡与照应的缺漏。

九年级上学期:中心与选材的调整, 详写与略写的调配。

1、选材的调整。根据作文中心对材料进行调整, 或增, 或删, 或改, 或换。

2、依据作文中心进行详写略写的调配, 检查标题与内容的结合是否紧密等。

九年级下学期:文章的综合修改。

先从大处着眼, 进行中心与选材的调整、详写与略写的调配;再进行开头、结尾、过渡与照应的修改;最后修改细微之处, 对标点、词语、修辞等方面进行修改。

安排好了训练序列, 作文修改训练就有章可循。在接下来的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必定要结合一些具体的修改方法进行, 下面就谈谈修改的方法:

1、自己修改。最好的方法是念。把稿子念几遍, 也可以默念。一路念下去, 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 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 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 句子的成分多点或是少点, 标点的书写、位置、使用的不正确, 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而这些发现正就是修改的办法。

2、借用他力。请别人看, 提些意见, 然后以之为参考, 修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学生不易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错误, 但比较容易发现他人文章中的错误。参考别人意见, 常常可以就文章就文章补救选材与中心、详写与略写、过渡与照应中偏颇缺漏的毛病。

最后, 谈谈修改的时间。

1、边写边改。写文章, 写了一些, 尤其中间停一会的时候, 继续写, 常常可以念一念前面的, 以期意思和语句能够串下来。念, 会发现一些小的不妥, 要随发见随改。

2、写完即刻改。文章写完, 要通读一两遍;通读中发见不妥和错误, 立即修改。命题作文, 定时交卷, 采取这样的修改形式最为恰当。

3、以后陆续改。如果不是定时交卷, 过些时候改, 效果会更好。这样的修改, 常常会有较大的变动, 时间越靠后越是这样。修改的原则是, 多改比少改好, 远改比近改好。日记、周练等, 采取这样的修改形式比较恰当。

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 从来不能立竿见影, 作文修改能力的训练也如此。但我相信, 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只要师生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 学生定能自己修改出文从字顺、合乎规范的文章。

摘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有必要安排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序列, 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作文修改训练序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修改,序列,方法

初中作文训练 篇2

1、以“他(她)是一位-----------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以“我和我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3、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4、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请以“因为有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5、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6、以“我爱唱的一支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7、以“不会变的是你眼眸中的柔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8、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9、以“我和彩蝶一起飞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0、以“我的那一片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1、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直,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由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2、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3、以“感谢有你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4、以“不该丢失的美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5、以“你是我心中的荷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6、以“原来我从未被忽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7、以“轻轻唱起童年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8、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9、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一路走来,有时会享受到温润的阳光雨露,有时也会遭遇无情的电闪雷鸣......回眸成长历程,盘点记忆中有关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收获颇丰。在一次次心灵的震颤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苦闷走向开朗,从幼稚走向成熟。成长路上,学会用低调衬托心灵。成长路上,学会平和、豁达、包容、忍耐、从容、积极、感恩.....请把“成长路上---------”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0、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1、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2、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3、以“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4、以“心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初中课堂作文训练五步法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五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9

在初中作文训练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作文训练总结为五步:望、闻、问、讲、写。

一、通过“望”引发兴趣和思考

“望”实质是“观察”的意思,就是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影片。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是常写的记叙文更是离不开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因此,训练形象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并牢记心头。如笔者在课堂进行不同专题作文训练时,会播放各种各样的图片、影片让学生感知,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与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学生无一例外地忽略了身边自然界的一些小事物。此时,笔者将准备好的图片一一展示:峭壁苍松图、严冬腊梅图、疾风劲草图、潺潺溪流图、飘坠落叶图等。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之后,都能选好题材明确中心。这样,通过“观察”,可以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有迹可循;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有形可感。

二、通过“闻”掌握知识和方法

“闻”是听闻的意思。教师可以将图片作一番解释或编成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作文《大自然的启示》训练中,教师通过展示的“峭壁苍松图”引导学生:在峭壁上的苍松树枝上的叶子早已被不可抵挡的寒意和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扫落,只留下枝干和狂风作战。枝干却从不畏惧,在狂风的肆虐下,它从不像其它树木那样被连根拔起,枝干显示出来的是寒风所不能征服的霸气,因为它“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不禁为它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所感动,由此开始明白“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的含义,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表面事物写下来并从中感知事物的深层道理,从而深华了主题,为学生今后的“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通过“问”活跃想象和创新

“问”是师生间的互问交流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可以充分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如教师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发问“为什么要在这些词语前面加形容、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呢?在解答时便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目的和作用。例如这一句:“在峭壁上的苍松树枝上的叶子早已被不可抵挡的寒意和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扫落,只留下枝干和狂风作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一句话除了运用了大量修饰性词语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拟人”。这时教师可以乘兴再问:“拟人的修辞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之后一般能归纳出此句运用比拟给松树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使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这一过程更注重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思考、质疑、创新的过程。

四、通过“讲”训练思维和能力

“讲”是让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语言是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没有语言,思维能力就很难表现。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及时查漏补缺,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

首先,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讲的机会。教师可以用点名讲、学生自由讲、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讲”中。如教师展示一幅图画后,让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并有意识地让某个学生阐述所观察到的景物。或教师给定范围,就一幅图画根据要求构思其开头、正文或结尾。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自由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能够大胆“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出正确指导。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就某一图画通过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既可以集思广益又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创新。这样,学生经过主动地思考、倾听、交流,将彼此的见解融会贯通,印象就会尤为深刻,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让学生有“料”可讲。学生在讲述时有时感到词穷句短。因此,教师在平时可训练学生进行词汇积累,让学生背颂名篇和加强课外阅读,从而达到能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所思的效果。

再次,讲应有梯度,应从易到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训练其写作的能力。

五、通过“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是让学生动手写作。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教师可给出语段让学生填写修饰性词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所记的词汇。其次,教师可展示图画或给出事物让学生展开论述,要求有固定的句型句式、修辞等,这可以将学生作文用语的单一、呆板变得活泼生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图、看物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都完整的话。这样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让文章显得有血有肉。再次,将自己讲述的故事写下来,这就训练了学生在定好材的情况下要定好题、谋好篇、立好意,还训练了学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和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自由记叙身边的事物。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可通过观察图片或影片并将其融进平时的生活中,让这些图画活起来,赋予文章真情实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讲过:“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就是要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想,自由自在地写作。这样由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合理安排难度适中的内容进行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初中作文训练的三条线索 篇4

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窘况, 而且还在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我想这是因为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中缺乏体系, 没有形成作文教学的线索观念。本文试就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的三条线索:教材、生活、技法作一探讨。

一、教材

新《课标》告诉我们,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虽然阅读与写作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但是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好教材这本书, 做好作文这盘菜。

人教版语文初中教材共六本书, 各六个单元, 以话题为单元编排依据, 包括“人生”“景物”“科学”“家庭”“成长”“人物”“艺术”“探险”“动物”“战争”“散文诗”“说明事物”“说明事理”“民俗”“古文体”“游记”“新诗”“现当代小说”“古典小说”“写景散文”“议论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等, 可以说教材内容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作文范围丰富多彩, 选取多元。笔者认为训练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 做好小练笔

我统计了一下, 七上七下所有课文包括的小型的写作训练, 分别是17个、12个, 八上八下分别是13个、13个, 九上九下又是15个、8个。这些训练的内容及形式分别是描述性练笔, 如七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第三题“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七上第18课《绿色蝈蝈》第二题“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 并用一段文字形象的描写出来”;建议性练笔, 如七下第27课《斑羚飞渡》第三题“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 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想象性练笔, 如八下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第三题, 试从课文人物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中任选一个, “发挥想象, 虚构一个小故事”;感受性练笔, 如九上第8课《致女儿的信》第三题, 深入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 “结合课文内容, 写一段话”;仿写改编性练笔, 如八下第10课《组歌》第二题, 模仿《浪之歌雨之歌》的写法“写一首散文诗”。

写好这样的“百字文”或“三百字文”, 既可以加深对课内文本的了解, 又可及时训练对生活感受的把握, 在最短的篇幅中训练学生语言的流利、连贯、得体, 事半功倍, 效果奇佳。

2. 写好读后感

人教版初中语文共有三十六个综合语文活动, 六十个课外活动, 六十个课外古诗词赏析, 十二本推荐名著。这些内容最适合学生搜寻资料, 编写活动记录, 也最合适学生写读后感。读要读出亮点, 读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彩细节, 培养学生选材立意的本领;感要感得到位, 不偏激, 不片面, 乐观冷静、睿智通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读后感中“引-议-联-结”四个步骤, 每月两篇, 每学期六篇即可。

二、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的外延是无止境的, 学生应全身心地描绘生活, 表现生活, 赞美生活。

1. 家庭生活

对家庭中亲人的情感常是令学生回味良久、百感交集的好素材。虽然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但我们写作时仍要挖掘最新、最美、最真、最动人的视角。

如命题作文《绿满窗前》, 刘逸群同学将“绿”理解为曾被抛弃又茁壮成长的某种植物;刘甜甜认为是窗前小憩品读文学名著;冯妍认为是父亲专门种植的激励个人意志的爬山虎;张颖写成为了遥远天国的外婆的谆谆无私的爱, 这都得益于平时的训练。

2. 校园生活

这个话题学生普遍不爱写, 一写还老套,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引导他们去找最好的角度。如学完八上新闻体裁,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 以记者身份, 自己组织去采访某位老师, 拉近与老师的距离, 获得鲜活的素材;又如每次学校的艺术节及运动会时, 我都鼓励学生在“玩”的同时写一件小事, 学生七八年级时就写了《大龙 (八年级) 的弟弟小龙 (七年级) 》《追风少年刘逸群》等好的记叙文, 九年级时写出了《这个怪怪的班级 (光学习) 》等好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3. 个人爱好

当代中学生是幸福的, 家庭藏书都较多, 旅游的机会也不少, 我班2012届学生最远的就到过玉龙雪山, 身上体育名牌服饰众多, 是任由他们追求时尚, 享受物质还是引领他们积累素材, 写作美文?

答案当然是后者。

关注读书生活, 使“书”这个话题多次融进了学生作文里, 赵旖说出了“书是益友”的心声, 赵旎说出了“书是精神良药”的呐喊。关注体育生活, 使2011年河南中招姚明的材料审题这一关在我班学生面前成为小菜一碟, 刘逸群得出“适应是成功要素”的观点, 杜福林认为“心态决定一切”。

4. 社会生活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社会热点, 《给________的一封信》, 不同时代, 可以写给克林顿, 抨击他分裂中国的两面派手段;可以写给孔子, 讨论一下国际汉语热的内因及前景;可以写给中国人, 问问小悦悦为什么得不到帮助。

学生最感动的还是小人物系列。他们心里会记住张丽莉这个“中国最美丽的女教师”, 也会书写生活中那么多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形象;他们眼中会看到那么多平凡的母亲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也会讴歌世上的母爱、童真、自然、哲理……

三、技法

语文是一项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前贤今人给我们总结出的语文教学规律、文论、技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掌握和运用。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值得训练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审题立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让学生分清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读图作文的题目重点所在, 要让他们意识到题目所含的重点应如何艺术化地再现在自己的文章中。

意在笔先。某一篇文章是写成写人散文, 还是叙事散文, 或是状物散文;是写成母爱题材, 还是公德题材, 还是哲理题材, 想好了这些内容再下笔, 我觉得学生肯定不会写成“四不像作文”了。

2. 选材谋篇

作文是微型的艺术。选择哪一个素材最合适, 这个素材如何剪接加工最有力, 怎样小中见大, 托物言志, 这些都是小作者们应反复思考训练的内容。

诗歌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同样, 作文也有。文章采用书信体, 更有呼应力量;采用小标题, 更有标记作用;板块式, 层次清楚些;散文式, 意识流向更优美些, 这也应是教师百谈不厌的话题。

3. 语言组织

千人千面, 千人千口。这个训练我们一方面可以设置某种情境, 如“书店里的中学生”“商店里的老太太”“剧院前的老相识”等来强化训练, 让学生与生活情景相对照, 敢说敢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学生几篇作文的开头、结尾、主干放在一起看, 或不同学生的相关段落对比着看, 找出个人写作习惯, 扬长避短, 使学生在修辞、句式、语序等语言组织上更注意, 说真话, 写美文。

初中作文训练 篇5

1.【写准文体】

以“那目光令我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六要素明确,结构完整清晰。

2.【写出真情】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请以“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为话题,运用细节刻画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3.【写活人物】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等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等待。沙漠玫瑰在等待着生命的甘霖;夜来香在等待着夜幕的降临;海伦凯勒在等待着三天的光明……请以“等待”为题,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4.【富含喻意】

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比如荷花开在夏天,菊花开在秋天,梅花开在冬天。自然界是这样,人生、社会何尝不是这样。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富含喻意和诗意的记叙文。

5.【写出思想】

苏轼回家,兴高采烈地对苏小妹说,我今天终于胜了佛印一次。苏小妹问其故,苏实说,我们两个分别说对方的影子像什么。他说我的像一尊佛,我说他的像一堆狗屎,哈哈哈!苏小妹说,哥哥,你才输了,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眼中就会看到什么。苏轼听后良久无言……请以“心中有”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6.【审清题意】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彩虹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亲人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

许多人,许多事,一转身,已难以再转回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体验或感受?请结合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作文,不少于600字。

7.【饱含寓意】

一个男孩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身边的父亲。

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请以“伤口处开出的是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8.【设置亮点】

初中作文分层训练策略探究 篇6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训练形式单一、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缺乏梯度、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选材陈旧等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会观察、学会联想、抓住主旨等角度提出分层训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作文 分层 策略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部分教师囿于应试观念,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忽视了学生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感受,未能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梯度训练,写出的文章缺少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存在假、大、空的现状。

初中作文训练包括作前写作素材的积累、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中选材、立意、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作后修改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要对学生不同训练阶段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开展观察、联想、主旨的作文分层训练体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一、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1.作文训练形式单一。作文教学训练局限于语文课堂,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需求,以致学生感觉到无话可说,或缺少真情实感。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感受树林、阳光、雨露,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讲轻练,文体知识、作文要领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虽然这些抽象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好处,但过多的讲解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3.教学内容缺乏梯度。作文教学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小学的写作要求偏于简单,而初中作文逐渐偏难,若教师缺少过渡,学生就会难以接受。初中各年级的训练重点也各不相同,初一学写记叙类的,初二学写说明类的,初三学写简单的议论文。

4.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由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不具备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着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条理性差、不遵守语法规范、用词缺乏推敲、作文枯燥乏味的现象。

5.作文选材陈旧。学生作文存在着套用、胡乱堆砌辞藻的现状,学生作文结构走向模块化,“总分总”成为作文格式的首选。学生想象力匮乏,表达缺少新意,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变得苍白无力,内容显得空洞无物。

二、初中作文分层训练的有效策略

1.学会观察。(1)关于观察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要从学会观察人做起。观察人,要有一定的顺序,从头发、神态到衣服,从一举一动到表情、心理。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充当“模特”,让学生在观察中记录,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观察人的训练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神态描写”训练中,学生先说出紧张时、愤怒时、哭泣时、高兴时、发愣时、伤心时的神态,再给描写神态的句子找朋友,尝试加入适当的神态,使人物的形象丰满。接着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描写“课堂上,某位同学一时回答不出老师问题时”或“在他人的捉弄下,喝了一种极辣的调味品时”的神态。(2)学会观察事、物。学生通过观察河山大川、花鸟虫鱼,可以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学生在观察、构思的基础上,才会有了理解,才会有了体会,才会觉得有话可说。观察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如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如《春》一文中,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再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让人感受到富有生机的春。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是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可以是动点定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也可以是移步观景,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不断变化。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有按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有按时间先后顺序,了有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

2.学会联想。雨果曾说,艺术家具有两只眼睛:“前一只眼睛叫观察,后一只眼睛称为想象。”联想,是由事物之外形、内质,由此联想及彼事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有了联想,写作就会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联想可以是同形联想,由事物的形状、形态联想到与之相近的事物,如在《天上的街市》一文中,作者把繁星满天的夜空联想成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也可以是同类联想,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同类事物,学生的联想越丰富,作文的思路就会越广阔。

学生的联想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广阔的阅读了解其中蕴含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从而能拓展生活、学习视野,接触到更多的事物,为联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者引导学生阅读“观众的告白”,以“路灯”为视角,想象“灯下故事”,表达作为“人生”这台戏的观众对人类的祝福。阅读“两个我”,根据自己对克隆的理解,感受作者“无中生有”的创造想象。

3.抓主旨。一篇美文,既有感人的故事,清晰的结构、唯美的语言,也有明确的主旨,这是文章的根本,影响到文章的选材、谋篇。如果一篇文章缺少了主旨,就如同一盘散文,成为词语的简单堆砌。作文的中心要明确,针对同一题目可以确定不同的中心,但不能贪大求全。文章不是简单的罗列事实,要有深刻的中心,让读者透过事物的表层,看到其内在本质。学生要从某一侧面为突破点,从“大中取小”,从这个局部、侧面深入挖掘下去,引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以反映全局。教师要通过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给《骆驼祥子》一文写个结语。

初中作文教学的积累与训练 篇7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以教材为范例, 让学生学会模仿。

只有学生对文体写作要求明确和熟悉了, 才有可能在不限文体的中考写作时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发挥个人写作上的优点和长处。我的学生经常受到我的鼓励, 有的女生情感细腻, 善于观察记录生活的细节, 我提醒她在写作中强化这一点;有的学生阅读积累多, 语言表达有特色, 他的习作成为同学学习词汇的范例;有的男同学虽然言语比较平淡, 但因为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多, 往往对问题有独到的看法, 他的习作会因为不仅能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使作者形成了一定的文风, 写有所长。

初一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表达专项训练及有关仿句训练语段训练为主。

在文体上侧重记叙文, 命题上以半命题和命题作文为主, 平时练笔注意结合课文范例, 读写结合, 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三常常有由课文延展的语段训练, 不可偏废, 学生往往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得到了启发, 产生联想和想象要容易得多, 这样就开发了写作的思路。由于本人现任教初一, 就以七年级课本为例加以说明。七上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课后要求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第一次真好》课后写“我的第一次”, 无论习作片断长短, 学生往往有话可说。

教材后的“读一读, 写一写”往往是课文中重要词汇或生僻词, 可以让学生选择两到三个词连词造句, 既有利于词语的识记, 又有利于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开发;还有仿句训练, 这一点在新课程的同步练习常有出现, 主要引导学生对句子的修辞和语言形式进行模仿。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段落中有“不必说……也不必说……, 单是……就有……”这一句式, 强调的内容是“单是”后面的部分, 运用这一句式的内容有侧重点, 也有详略。朱自清的《春》中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段落为学生写草、花、风、雨提供了借鉴。因此, 背诵教材中的这类好词、佳句、美文, 进行适当的模仿, 乃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 对学生写好作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以教材为范例, 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的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 而不是抄袭, 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 并加以发挥, 最终变一课进行阅读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虚实相生的象征手法、插叙的记叙方式, 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 “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往后的作文教学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初二阶段以抒情、说明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

在这一方面, 笔者认为, 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 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 教给他写一篇充满感情的“寻物启事”。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 鼓励他们抒写“谢意短信”“节日短信”, 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 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 得罪了别人, 伤害了友情时, 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 表达自己的愧疚, 争取别人的谅解, 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 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 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 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 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 也可以设计贺年卡, 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 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 写新闻报导。总之, 学生唯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 方能择善扬长, 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初中作文教学层次训练浅探 篇8

一.激发兴趣、注重积累、有话可说

激发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说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因此我们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的兴趣源,根据这些兴趣点,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感受;二要善于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作文的畏难心理;三要增设学生作文展示的平台,广泛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初一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初步的生活体验,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不喜欢被动接受,但观察生活的水平较低。老师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将学生的写作指导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找到他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开展课内外活动,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引导他们写出活动的过程,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节叙述出来,写出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和感悟。这样实践的结果是学生有说不完的话。

注重积累。在这个环节,我认为应力求做到“读、察、动、练”有机结合,力求通过积累,使“巧妇有米能炊”。一读。有道是“读千篇赋,始能为文”,阅读积累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阅读对于写作的直接目的不仅是积学储宝,启思益智,更重要的是借鉴引路,促进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做到,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做到时间落实、读物落实、地点落实、辅导落实、读书笔记落实。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二察。《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学生作文归根结底是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就不可能写出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文章来,因此有心的老师会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三动。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因此,我们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用眼、耳、鼻、心去写作文。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班级里所发生的事情,可有针对性地适当策划一些活动,让学生有素材好写,如《我们班的故事》交流会,如《我心目中的老师》座谈会,如《爸妈我想对你说》亲子会,如春郊远足,如市井采风等。四练。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心理日记。“日记是学生生活的仓库,是学生笔耕的田野,是学生绽放思想火花的天空。”“汇细流以成江海,水长滴足能穿石。”奇迹是靠兴趣和恒久铸造的。我想,我们必须要敦促学生天天练笔。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来“观”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晓声”、“识器”,练就真功夫。

有话可写。通过以上的开启和积累,完成初中作文训练的起始阶段的任务,那就是“有话可说”,这一阶段基本与初一年级相吻合。在这一阶段,表面上似乎是让学生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只要有写,便能得到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不刻意进行写作技巧指导,让学生养成自我的行文习惯。实际上,老师还是要把握方向,最起码要让初一的每一个学生能写清楚一件事,能表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的性格,能较熟练运用文字的表述功能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初步呈现“文中有我”。

二.依型训练、有章可循、有话会说

依型训练。“练武有套路,习字有字帖,书法要临摹”,一个初学写作者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鲁迅也谆谆教诲我们:“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朱光潜先生也说:“文艺不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因此,我认为要在学习课文上的名家名篇后,指导学生仿写,将作文教学与课文范例教学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指导学生写作要依型训练。当然,利用“型”来写作,处理不好会有负面影响,束缚了学生思维。我们要正确认识“型”不是死板的套子,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

有章可循。“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认为要做到有章可循,就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读写结合。按照写作的自然程序分专题进行指导:怎样审题立意,怎样构思行文,怎样修改等纵向系列。然后训练学生“写什么文像什么文”,按文体进行横向系列指导:怎样写记叙文,怎样写抒情散文,怎样写说明文,怎样写议论文。具体说记叙性文章,应强调“事议结合、事悟结合、事感结合”;说明性文章,应遵循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议论性文章,应体现凸显论点,依托论据,运用论证。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有话会说。依型训练、有章可循的最终目的是有话会说,这一阶段应该在初二完成。要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在行文中学会提炼中心,文章“有明确主题”,以简驭繁;要使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中,选择最佳的角度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注入内涵、张扬个性、文道谐美

注入内涵。刘勰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更是开宗明义:作文如同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一样,是效果最普通、使用最便利的情绪显示。“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 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这一阶段的文章应体现学生对理想、对精神、对生命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评价。

张扬个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这里,标准强调了写作是个人的自由表达,淡化了写作的功利主义倾向。因此,初三学生必须明白并践行写作应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感悟,应该是“蚕食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树吸壤而出漆”。

文道谐美。“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对于初三的学生要在引导他们观察社会、积累知识之外,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因为学生能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他们就能从种种不同的生活现象中采撷到闪烁着时代光芒的写作题材,就能在构思立意过程中刻意求新,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训练教学尝试 篇9

一、循序渐进限时训练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 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 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 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 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训练时当场发题, 限时交卷, 促使学生限时瞬间接受信息, 快速理解信息, 迅速表达信息, 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 也是学生的难关。首先使学生明白, 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 展开思维,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 弄清要点与格式, 时态语态要当心, 前后呼应要一致, 句子结构和搭配, 语言习惯莫违背, 文章写好细检查, 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 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 时间相应缩短。

二、范例引路自改互改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 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 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 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 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每次给出材料, 老师与学生同时限时撰写短文, 然后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 而且要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尽相同, 因此, 还可安排学生互改作业。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 可当场请教老师。最后, 要求学生再通读全文, 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 再修改, 再巩固。

三、及时讲评正确引导

抓好习作讲评课, 及时反馈信息, 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为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时间紧的情况下, 可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评阅, 重点抽查中下水平学生的作文, 采用当面批改的形式,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批阅过程中, 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 为讲评课作材料准备;将一些写得较好的、错误较少的习作张贴出来, 或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听, 给予鼓励;备好、上好讲评课,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习作中能有所获。

四、运用词句写作训练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 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的害怕心理。我在教学中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 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在平时的教学中, 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 使学生乐于接受, 轻松完成, 享受成功感。

在新教材的某些单元中, 设有写作训练题, 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 用英语提示内容进行写作训练, 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 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 更为理想。当然, 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 应从简到难, 从浅到深进行。否则, 学生会无从下笔, 久而久之, 他们会失去信心。

五、用英文日记进行训练

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坚持用英文写日记, 不限体裁, 不限字数, 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六、写作训练的体会和反思

1、创设情景, 营造自由、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 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会感到心理的安全和自由, 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会在讨论时畅所欲言, 在写作时乐于动笔。

2、训练要有趣味,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训练时, 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让学生体验完成任务后成功的喜悦,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信心、学习的劲头和学习效果。

3、训练难度应适中。

初中语文片段作文训练策略探究 篇10

一、引导学生观察, 抓住特点

在片段训练中, 培养学生观察力是重要目标, 这也是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当学生对事物具有敏感性, 才会留心观察, 才能够抓住事物细节, 然后运用语言片段呈现出来。所以, 在初中语文作文片段训练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讲究特点观察策略, 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所描绘的事物的形、声、色等特点, 并以短小的篇章, 整合多种叙述方式, 突显事物特点。这样, 可培养学生观察意识, 让他们学会走入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然后用笔写出有关见闻, 自小处着眼, 逐步进入构思写作, 如此才会得心应手。

以描述性片段训练为例, 即撷取生活细微细节、选取景物某部分、选择人物特点等, 展开描绘或叙述。首先, 学生需要选取一个具体描写对象, 然后仔细观察对象特点, 得到鲜明而直观的感性表象。当然, 观察对象, 既可以是影像、图画, 也可以是具体人物、事物等。其次, 筛选代表性表象, 有效观察, 重点观察, 抓住事物特点, 利用有关修饰语、解释语等来强化表象, 使其特点更鲜明、更具体。比如抓住特点, 描写人物。在语文写作中, 人物描写是十分常见的。通过人物描写, 可以呈现人物的外部风貌, 刻画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还能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所以, 在人物描写时, 应抓住其鲜明特点, 力求绘声绘色, 让读者能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这就需要注重观察, 了解人物的不同外部特点, 如身体形态、容貌、神情、风度、服饰等;并体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运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再现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音容笑貌, 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精神世界, 这样人物形象更深刻、完整而饱满, 所创作的文章也更具艺术感染力。当学生把握观察方法后, 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训练, 如观察一个生活片段, 再完成一段动作描写;观察一幅摄影作品, 完成一段肖像描写。

二、指导想象联想, 充实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作文中, 想象联想也是十分必要的。倘若学生富有想象, 敢于联想, 才能打开思维, 突破时空制约, 巧妙构思, 创造出形象生动、活泼丰满、文采精美的作文。反之, 若缺乏想象联想, 所给材料也如一盘散沙, 作文也变得干瘪苍白, 毫无生命, 无法构成完整优秀的文章。因此,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作文片断训练, 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使其大胆想象, 合理联想, 创造出一个个新形象与意象。具方法, 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或关系链, 而后借助有关一定的语言文字来灵动地创造出新意象, 以片段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海燕》一文, 作者由海燕这一形象联想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勇敢顽强的品质。 (相似联想) ;如提到冬天, 则会想到皑皑白雪;说到夏天, 则会想到蝉声如织等。 (相关联想)

另外, 结合学生实际, 组织丰富多样的想象写作训练。如给定词语或句子, 修饰完善或组合情节, 描写片段。以“她骂他懦夫”为例, 请运用丰富想象, 合理添加语言、心理、动作、神态、表情等进行片段描绘, 充实表达内容。 (1) 增加语言: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 (2) 再增添动作: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 (3) 再加上神态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 怒睁杏目, 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 (4) 另外, 还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 于是形成片段:其实,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 但他还是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 但最终还是忍无可忍, 于是怒睁杏目, 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这样, 通过丰富想象, 可补充内容, 增强表达效果。再如呈现图片、实物等, 发挥丰富想象联想, 讲讲故事, 或者咏物抒怀。如“小草的联想”;“绿”的联想等;或者提供诗句, 要求学生发挥丰富想象, 用自己的话语描绘意境片段。如扩写“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或者结合课文空白, 想象续写。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于勒是暗线, 文中对其着墨不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 发挥合理想象, 撰写于勒小传, 弥补这一空白。这样, 通过多样化的片段训练, 可让同学们更乐于写作, 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 在初中语文片段训练中, 除上述策略外, 教师还需注重课文仿写策略, 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写作手法、构思技巧等展开片段训练, 如仿写文本中的人物外貌描写;仿写含有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句式等, 这样既让学生深化知识, 也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如《春》一文中, 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 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要求学生仿照文中的手法与句式, 以“旭日”或“晚霞”为话题进行仿写。

摘要:片段作文是在语文写作训练的重要部分, 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 抓住特点;指导想象联想, 充实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片段作文,训练,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方瑞.做好片段作文, 提高作文水平[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2]狄向飞.浅探片段作文的训练[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07 (10) .

初中作文的多样化训练 篇11

【关键词】片段训练;仿写;续写;改写;扩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常见的作文训练方法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在课内或课外写一篇完整的习作交上来,这样的训练方式使得好多学生惧怕写作文,甚至不会写作文,因为他们一提笔就不知道写什么了,所以我觉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片段训练、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方式。

片段训练。片段训练是指以训练写作中的某一单项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式。该训练目标明确,篇幅短小,操作方便,易出成效。如果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能够对作文中所涉及的点做片段训练,各个击破学生写作难点,并形成体系,学生将获益不浅。

片段训练可采用课堂十分钟或课后布置成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不重,难度不大,学生也比较喜欢。如我在上《咏雪》一文后,顺便讲了咏物类文章的写法,即先观察,再体会,最后表达。之后我利用课堂十分钟,让学生先观察窗外的景物,再写一段话,同学们立即十分积极地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同学们就举手示意写好了,我拿来一看,还很不错。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窗外雨滴 何所似?雯曰:空中泼水差可拟,琳曰:未若银丝空中撒,吾大笑乐。”这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俗话说:积水成渊,积沙成塔。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表达水平上升了不少,写作兴趣和能力也都提升了不少。

仿写。仿写即按照课文的某个句子、某个段落,或者是谋篇文章的句式、方法和思路去进行作文训练。仿写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有人认为,模仿是没有思想,没有创新,是依葫芦画瓢的低能的表现。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打小不模仿大人的言行,我们怎么会走路?怎么会说话?怎么会做一切事?同样,我们要求学生写片段、写作文,没有一个体式,没有一个范例,叫学生怎么写,学生将无从下手。高尔基说:“对初学写作者,不读书,不模仿的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所以说仿写是创造的基础。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每遇到一种修辞、句式,每讲一种文体,每学一种方法,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仿写,这样既便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训练,可谓真正的双赢训练。例如,我们在教学《春》后,可让学生就“春花图”一段进行仿写,这样反复几次,学生慢慢就会写景状物了。还有我们可以专门找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仿写。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先模仿,再独立创作,学生的作文将会越来越优秀。

续写。续写即针对课文内容、写作意图、人物命运等,展开合理想象,给人物和故事以不同的结局。如老师在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后,可安排写作训练,让学生续写故事的不同结局。在写作前,老师可以做适当要求和引导。这种训练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训练效果也很好。我在教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依据:“假如我的叔叔是一个百万富翁,我们一家见到他后的反应。”依据这个情节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要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要符合故事情节,要符合人物命运,与课文要有衔接性。学生续写的结尾趣味盎然,曲折跌宕,既出乎人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此的写作训练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即根据故事背景,变换相关情节,改变人物命运、个性;或改变文章人称,改变结构;或改变体裁,如把戏剧、古诗词、古文改写成散文。在学了《孔乙己》后,可引导学生作一次改写训练:假如孔乙己生活在当代,他的命运如何?学了《石壕吏》《唐雎不辱使命》后,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学生通过如此的改写训练,不仅弄懂了文章思想内容,加深了对文章主题、人物性格的把握,还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表达能力,达到了训练写作的目的。

扩写。扩写是一种扩充,拓展型的写作形式,即将短小的原作,通过合理的想象加以扩展和生发,使内容更加丰富,景物更加鲜活,情节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继而形成较长文章。扩写对象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扩写时既要紧扣中心,符合人物性格,又要大胆发挥,合理想象。扩写是很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之一,一篇文章的形成过程就可以看做是不断扩写的过程。时常进行扩写训练必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写作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文分数在考试中也占有很大的比值,写作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中考成绩的提高。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虽多种多样,如知识的储备、情感的积累、阅历的丰富等,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且这些方式方法是互补、包容的。但我认为多样化训练更易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刺激学生写作激情,作文写作水品自然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宣勇民.作文教学“要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7).

浅谈初中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 篇12

话题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具体事物为话题, 另一类是以抽象事物为话题。两者都给了学生最广阔的空间, 真正能体现内容开放、形式开放、体裁开放。而要真正写好话题作文,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话题作文大都没有设置审题的障碍, 写作时比较容易切入。但这种“无障碍”又使得一些学生容易忽略审题, 有的把话题当做文章题目, 没有新意;有的随心写, 根本不考虑话题的范围以至于背离了主题……凡此种种, 要写好话题作文, 不仅要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细心推敲, 还要对所给材料或提示语进行斟酌, 因为这些材料和提示语不仅是对写作思路的引导和启发, 也往往是对话题的一些暗示、要求或限制。所以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 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审题。

二、拟题新

常言道:“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读者就会被深深地吸引。因此, 拟题应着眼于一个“新”字, 力求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 让人有一看为之震撼的感觉, 切忌普通化, 落入俗套。从立意上来讲, 要“宽窄适度”“量体裁衣”, 要使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话题作文又如何使标题吸引人呢?

1.巧用修辞来增强感染力, 用比喻义把意思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如《我渴望妈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 简洁含蓄, 富有深意。

2.善用引用。 (1) 引用古典诗词来做题目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用它们做题目一是不落俗套, 二是富有亲切感, 能引起读者的情趣。 (2)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 一些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 引用歌名或歌词做文章的标题, 既活泼风趣, 又能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让作文标题新颖、能吸引读者, 当然不止这两种方法。但是, 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 都要讲究“新”, 若能考虑到这些方面, 必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选题准

话题作文一般不限文体, 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 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选择便于自己抒写的文体, 能够展现才情, 张扬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就没有文体。一些学生误解了这个“文体不限”的含义, 写出来的话题作文“四不像”, 记叙文不像记叙文, 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散文不像散文。因此在写这类文章时, 指导学生下笔前先确定好文体, 然后再依着该文体的基本要素往下写。

四、选材准

文体确立后, 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选材。一些学生写作文时不精心选材, 要么选材宽泛, 只是一些表面感觉, 写得笼统, 不具体、不深刻、不真实, 没有精彩的场面、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 整篇文章内容空泛、干瘪, 没有感人的力量。中学生作文的选材, 要善于以小见大, 化虚为实, 写我们周围的小人物、小事情、小场景, 曲径通幽, 以此达到反映时代变化的目的。

五、立意准

要立意准确, 一要做到文章表达的主旨是积极健康的, 不能总是“苦啊愁的”, 给人一种心情沉重的感觉。二要有创新, 对于同一事物, 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如以“0”为话题, 对“0”的理解可以宽泛一些, 既可以把它看做是数字, 也可把它看做是圆形, 还可以表示一家人团圆或事情圆满结束等, 并由此展开联想和想象。同一个话题, 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这些形式新颖别致之作, 可得到他人的好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事事知晓, 善于表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独特眼力, 以此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六、表意准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是作者抒发情感, 抒写心意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文笔流畅、生动感人,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篇目, 积累一些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 不仅要用准, 而且要用出新意。

上一篇: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下一篇:浅部真菌感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