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合唱训练(共12篇)
初中生合唱训练 篇1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合唱教学不仅教学范围广,更是一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的集体艺术,注重的是一个和谐,融洽的音响效果。学生在合唱中分担不同的声部,相互密切地配合,在有趣的、富有美感的过程中进行十分协调、均衡的合作。
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教学,我校亦成立了合唱团,为学生学习合唱声乐表演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为学生表现演唱水平和音乐情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通过合唱培养、发展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学生合唱队伍,无疑对学生的声乐训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就个人的一些浅薄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初中生的合唱训练。
一、合唱训练从兴趣抓起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最积极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对合唱训练的兴趣,才能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声音训练的练习,做到每一个合唱声音的均衡与和谐。所以,我通常会找很多合唱欣赏方面的资料,比如欧洲天使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资料、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演出资料等等,先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合唱,听,什么是美的声音;看,什么是合唱表演;体会,什么是集体的力量。在给他们欣赏的同时,加入一些必要的合唱知识,并引导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真正让学生喜欢上合唱,感受合唱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按照惯例给他们欣赏不同的合唱表演,当他们看到《库斯克邮车》时,被那美妙的声音和表演深深的吸引了,还跟我说:老师,你教我们唱这个作品把,真好听。听到这些,我高兴极了,我在想,就应该让合唱深入人心,只有让他们喜欢了,才会把合唱作品演唱好。我告诉他们,只要你们认真学习,你们也能唱出这么美的声音。
二、加强科学发声的必要性
要想让学生表达好一首歌曲的意境,并且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那么,加强科学发声就很重要了,中学生普遍是喜欢流行歌曲的,因此他们在平时唱歌就一直用着很通俗的习惯,有时还吐字不清,因此,加强呼吸训练是头等大事,我经常会指导他们寻找打哈欠的感觉,甚至有时真的让他们打起哈欠来,然后再让他们体会说出来是什么感觉,很多学生都说有深呼吸的感觉,气吸得很深,于是在此基础上,我就让他们寻找打哈欠的状态来发出简单的声音,比如“啊”“哦”等发声词。有时,学生气息浅了,我就跟孩子们讲,我们一起来闻闻花香把,边说边做:啊,好香啊!然后提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说,有一种胸腔肋骨的扩张,腰间鼓鼓的感觉。我会要求他们保持这种感觉,再次练习发声。
时刻要求他们保持高位置,深呼吸,口腔打开的歌唱状态,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做到的,所以作为合唱老师,学生唱不好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并且告诉他们哪个声音是好的,哪个声音没发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学会听辨了,从而越来越能体会歌唱的快乐了,也会去主动研究自己的声音是否唱的动听,饱满了,或许这就是合唱艺术的魅力吧。
三、合唱训练需要和谐统一
从第一天开始声音训练,就应该告诉学生,合唱艺术不是个人艺术,而是一种集体艺术、合作艺术,因此,从开始发音的时候,就要懂得去聆听我们整个队伍所发出的声音,每一个合唱队员的声音必须包含其中,控制一定的音量,因为往往被选上参加合唱团的学生都是嗓音条件好,音准好,表现强的孩子,因此,这一点不容忽视。控制音量不等于不发出声音,或者发出很轻的声音,而是要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圆润、立体有质感的声音。光靠口头说,学生都好理解的,但是真正做起来,或许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因此,我在讲课时,会让孩子们实践体会,先听一个好的作品的范唱,如:中国女子合唱团演唱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茉莉花》、《大海啊,故乡》等,体会集体的声音来自一个队伍的共鸣,而不是个人的技术表现。然后我要求整个队伍发”呜”,模仿火车鸣笛的声音,寻找共鸣的感觉,口腔就像含了一口水,控制一定的音量,声音圆润立体、和谐统一的发出,反复的练习,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就获得过这样的快乐:他们用“呜”来演唱《送别》时,合唱队员自己被自己和谐统一、立体质感的声音所打动了,唱完一遍后情不自禁的一起鼓起掌来。
在给一些业余合唱队训练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把和谐统一的声音理解为轻声的演唱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这也难怪他们,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合唱的训练,但是一开始的轻声合唱也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通过一阶段的声音训练,音量会逐渐大起来,那是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靠老师专业的长期的声音训练而得来的。切不可一开始就让他们无控制的大声唱歌,这样声音会显得很刺耳。
四、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科学的发声方法也好,和谐统一的声音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的唱好一部合唱作品。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给学生排合唱曲《歌声与微笑》的时候,发现开头的低声部音准、节奏老是有些问题,后来我想干脆歌曲先不排,专门给他们练习音准、节奏,努力打好歌唱基础,这样再回过头来进行歌曲的排练,就会轻松多了。
合唱是声音的艺术,集体的艺术,统一的音准,准确的节奏是唱好合唱的基础,因此必须要花大力气。开始训练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演唱自然音阶,遇到不准,就让他们停下来,静心的听辨音高,然后再次练习,几次下来,学生的音准概念就好多了,不会盲目的瞎唱了。
而节奏的练习也尤其的重要,节奏的把握可以结合歌曲,进行长期的积累性练习。只有掌握好了音准节奏,才能在合唱中真正做到声音的和谐统一,高低声部的音量均衡。
五、合唱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好的合唱不仅是声音美,还是一种情感美,没有情感的声音,哪怕发声方法再正确,那样的声音也是不能打动人的,也是不美的。作为合唱演员,准确地理解、把握作品的情感非常重要,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再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将音乐的形象丰满地塑造出来,使听众产生共鸣。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音乐是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情”是对演唱者一个重要的美学追求,是对演唱水平的衡量标准。因此,在歌唱艺术中,要教育学生以唱“情”为主,把“情”放在主导地位。
记得在排改编的合唱曲《天路》的时候,孩子们在一个学期的声音训练下来,都能基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可是站在他们面前指挥他们演唱,总感觉缺点什么,我对他们说:同学们,让我们停下来,闭上眼睛想一想美丽的天路就在我们的面前,蓝天白云离我们是那么的近,把这种向往和美好的感觉表达出来吧,大家闭着眼睛想象着,稍停片刻,再次演唱,果然,个个都很投入,声音马上变的“活”起来了,表情都变的是那么的美,我亲切的告诉他们,这就是音乐的表现力!
于是我又做进一步的要求,想象下面有无数的观众在聆听我们的演唱,大家同样把这种美好的感觉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开始有一些感觉好的同学一下就进入了这种好的歌唱状态,有一些同学进入状态慢,不要紧,我告诉他们一定要看我的手,我尽量用我的指挥手势带动他们的情感,带动他们的表达,从而带动观众的心。没有情感的合唱艺术称不上艺术,合唱一定是声音与表现的结合,缺一不可。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因此,声情并茂是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合唱的“统一”就是声音的统一,情感的统一。其中声音的统一是手段,情感的统一是目的,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排练过程中,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指挥语言,多方位启发合唱队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做到声情并茂,使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合唱队员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产生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艺术具有情感的神韵,从而使合唱艺术中的共性和音乐作品的个性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总而言之,合唱艺术是一门神奇、复杂又十分具有魅力的艺术,真正投入进去后,你会觉得其乐无穷,它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音乐享受,给学生们铸就了无限的表现能力、歌唱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搞好中学生的合唱艺术,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文思隆编。
[2].《合唱指挥》周沛良著。
初中生合唱训练 篇2
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并把它作为进行美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得力手段。童声合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素质与精神面貌。
童声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聪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并把它作为进行美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得力手段。童声台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素质与精神面貌,因此,童声合唱已成为中小学校常见的一种演出形式。
一、童声合唱类别
根据不同龄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深度和知识水平不同,可分为“幼儿歌咏队”、“低年级儿童歌咏队”、“小学生儿童合唱队”、“少年合唱队”、“中学生合唱队”等。少年儿童合唱队是童声合唱队中主要的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中小学三年级以上9-15岁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成,一般是采用男女声混合建队,但也有全部由男童或女童组成的合唱队,人数以四十——八十人为宜,声部可划分二到四个声部。
“中学生合唱队”由初中各年级女生组成,也可吸收少数未变声的男生参加演唱,人数多少可于“少年合唱队相似”。如变声期男生较多,则可单独建队,或组成男女混声合唱队。但在曲目的音域上要有所考虑,声部可划分为三个声部,即女高、女低和男生三个声部。
二、合唱队员的选拔
选择合唱队员应坚持合理的标准,它关系到合唱队的演唱质量,关系到合唱队的巩固与发展。也是一个好合唱队最关键的一个基本条件。
选拔合唱队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音乐素质,指音准感、节奏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歌唱能力,有无重要毛病或具备哪些优点。
(二)、嗓音条件,声音本质如何?有没有培养的价值,音色是否与众谐合、统一,是否粗糙、沙哑。
(三)、音域、听音,最高最低能唱到什么音?耳朵音高是否灵敏。
总之,要求声音素质要纯正、动听、音准、乐感良好,声音有一定的亮度,高度,五官端正,善于表演的学生为最佳。
三、合唱曲目的选择 曲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演出的效果,曲目选择的适当,优秀是合唱成功的一半,相反之,就是“费力不讨好”。
选择曲目应根据演出的需要,如果是有标题的演出,那就要选择1——2首附合标题内容要求的曲目,如果是庆祝演出,那就应选择情绪欢快、内容健康、有较高艺术水平并具有一定民族特色与儿童特点的曲目。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曲目的可接受性、多样性,优秀的儿童合唱曲寓教育与审美于形象之中,不但十分动听,有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势,精神深刻。
四、合唱队的训练
(一)、歌唱技巧训练
童声歌唱技巧训练与成人的歌唱技巧训练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童声由于音域、音色、音量、变声期待方面的特点,在训练方面比之成人的训练又有不同之处。
1、在高音区,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
例#C的高度,虽然一般的少年儿童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起,就可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的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音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2、无论高音区或低音区,都要坚持声音的高位置。
高位置指声音头腔中的振动,仿佛是向着远乡呼喊,一般来说,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验,努力感受它。通过闭口哼唱向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受,其次,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如高位置朗诵歌词微笑,嘴角上提,预门的感觉,打呵欠提软腭,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儿童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3、应注意引导儿童多用头声歌唱或用真、假混合声来歌唱,要注意少用胸声歌唱。
这是因为发胸声时,需要声带及咽腔的剧烈振动,儿童由于生理的原因,难以承受这种超常负荷,而头声则主要运用咽腔上部的小容积共鸣,声带的振动状态是边缘振动或部分振动,负荷较轻,所以针对儿童发声器官比较娇嫩和不断发育变化的特点,采用头声歌唱的训练方法是应提倡的。
4、童声训练首先要着重要求音色的优美与自然,让声音有“飘动感”。
这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怎样达到好的声音?那就是在注意儿童的声音位置,高音区真、假声结合,口形音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一般来说,连音的悠长声音歌唱,对体会气息的控制最为有效,因此,在气息训练上,应多选一些有这方面特点的歌曲。
(二)歌曲排练的步骤
1、练声
合唱前的练声就象在执行任务之前,对大家有一个统一要求,统一布置一样,为合唱作好准备。目的:使全体合唱队员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开喉练习胸腹式呼吸,正确的咬字吐字,找共鸣腔,使声音清彻透明,位置更高,气息更深,感情更为洋溢。练声千万不要走过场。每次练习都应该有清楚、鲜明的目的,而且每次都要向学生扼要地讲解明白,以便在练习中努力去完成它,这是演唱技巧训练不可缺少的方式。
2、范唱
范唱是教师对排练的歌曲做示范性的演唱,它对学生了解歌曲,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容,激发学唱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教师对所教的歌曲要非常的熟练,以饱满的情绪,准确的咬字,吐字与速度、力度的变化,完整而鲜明地表达与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
3、学唱
首先是集体视唱曲谱,让全体合唱队员视唱每个声部的曲谱,而不是只唱自己声部的
曲谱,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各声部曲谱的不同,如曲调进行的方向,主次声部、哪些是和声,哪些是复调等,从而了解节奏的异同,以及声部进出的先后区别。
视唱曲谱后,即可分声部唱词,教师要分别指导各声部练唱,其余声部则轮流休息或以训练一个声部为主,其它声部轻声哼唱自己的旋律,逐步熟练自己的声部在合唱中的作用。
分声部练唱歌词后,不要急于合唱训练,一定要使各声部对自己演唱的旋律,无论在音准、节奏、托腔等方面都十分熟练,而任何声部插入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合唱排练。
4、艺术加工 歌曲熟练之后,各声部配合也比较谐合了,歌曲可完整地从头至尾的演唱下来,这时,就要进行艺术处量。
(1)、统一音色
为了提高合唱的声音效果,首先必须要求合唱队在声音方法上统一,比如大家都用高位置声音歌唱,在口形上都要求“微竖”状,在唱高音时要求深吸气,面带微笑,嘴角上翘,声音位置找头腔共鸣,尽量做到声音方法的整齐一致。
此外,音质的刚与柔,声音的连、断、起音时的强与弱,都应尽量做到统一,尤为重要的是声部内的统一,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合唱队集体音色的统一。
(2)在速度、节奏、力度上要整齐
合唱各声部在速度上如果有慢、有快,特别在需要变化速度时(如渐慢、突快等)如果参差不齐,那么在音的时值上就会有长、有短,这将会破坏合唱的效果。
如果两声部旋律的节奏不同,那就更要注意各声部节奏的特点,两声部音的时值长短关系,第二声部从第一声的第几拍进入什么时候结束,每段需要怎样的力度演唱,指挥教师要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严格要求,按照作品的速度,力度,感情标记等,充分地表现作品。
(3)情感的统一
每一首合唱作品,都表达一定的情感,并需要用不同的情绪来表现,如活泼、欢乐、豪迈、雄壮、真挚、抒情等。要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首先应引导、启发学生理解作品,然后是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第三是以情带声,进行动人的艺术表演。这三方面可简化六个字,即“理解”、“进入”、“表现”三者的关系是:“理解”是“进入”的基础或先决条件;“理解”又是“表现”的根据。不“进入”歌曲的意境中就无法“表现”没有“理解”也就无从“进入”,当然也无法“表现”,有“理解”才能“进入”,才能充分地进行“表现”。
歌唱表现可分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二是要有生动、自然的面部表情。当然,新颖的队形,服务及少量的形体动作,舞台布置、灯光等谐和地配合起来,就构成了童声合唱的艺术表现。
总之,歌曲排练或熟时,不仅要求能熟练地背唱,而且是感染力强,激动人心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演唱,使演唱作为精神食粮滋养着合唱队员的心灵,同时也丰富着广大听众的精神世界。
童声合唱训练计划二:东屏小学合唱队训练计划(1002字)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以每个年段班级的声乐特长生为主,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发声方面的知识,并且声音上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融合性较好,所以声音方面比较好训练,但是由于是小学生,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二、活动设想、措施、目标
(1)训练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师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2)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三、活动内容。
第二周: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布置活动内容。提出注意事项,严格小组活动。
第三周|:《春晓》
第四周:《春晓》
第五周:《春晓》
第六周:欣赏
第七周:《洞头民谣歌曲联唱》
第八周:《洞头民谣歌曲联唱》 第九周:五一长假
第十周:《洞头民谣歌曲联唱》
第十一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十二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十三周:《猜调》
第十四周:《猜调》
第十五周:《猜调》
第十六周:《爱心世界》
第十七周:《爱心世界》
第十八周:总结
四、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六早上8点30――-10.30。
五、活动主要负责人:郭艳君陈玉花
六、附学生名单:
童声合唱训练计划三:句容实验小学合唱队训练计划(698字)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音乐的综合素质,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及文化底蕴,迎接市文艺汇演,本学期将继续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
训练对象:校合唱队员。
训练目的:
1、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不同的发声曲来规范学生的声音。
2、发声与歌曲的有机结合。
3、良好的舞台表演,有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表现;训练遵照循序渐进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声音感觉。努力做到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叹气放松练习、打嘟噜练习、闻花香练习等来体会胸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要用普通话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训练内容:
本学期,合唱队将排练《乡间的小路》、《我爱米兰》、《共同长大》等。
排练时间:每周二、三早自习
探讨初中合唱队训练的技巧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初中合唱队;训练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82-1
一、合唱队员选拔
初一初二的学生大多处于变声期,在音色统一这方面就存在一定问题,老师在选拔时将已变声和未变声的同学区别开来,根据音色的亮度和音域来划分声部。一般来说,音色圆润明亮有一定表现力的分为高声部,音色丰满厚实的分为低声部。而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同学,要能关注到变声期前后他的音色及音域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力争做到音色上的相对的和谐统一。
二、初中合唱队的训练
1.呼吸
意大利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贝基认为“会呼吸就会歌唱”,这里的呼吸指的是正确的呼吸方法,要想把歌唱好首先要学的是如何正确的呼吸,而不是发声,一定要给他们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和气息支持。
(1)正确的站姿。应采取“立正”的基本姿势,双脚比立正时稍分开一些略小于肩宽,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双肩自然下垂,有类似舞蹈时的挺拔感。
(2)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应将喉咙充分打开,口鼻同时呼吸,并保持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同时保持横膈膜对歌唱气息运动的支持。一般我们用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去模拟训练:①打哈欠:让学生模拟平时打哈欠的状态,体验口腔、喉头、上颚等部位的变化,做到半打哈欠的状态,不能太满。②“慢吸快呼”——闻花:事先准备好一盆花,让学生去深吸气闻它的芳香,感受口腔的变化,腰腹部的感觉,保持时间久一些,然后吐掉。③“慢吸慢呼”——吹蜡烛:吸好气慢慢地吹向燃烧的蜡烛,使蜡烛火苗的倒向尽量维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时间慢慢有短到长。④“快吸慢呼”——吹纸张:此办法最简单实用,把一张纸放在嘴部的前方,吸好气去吹这张纸,使之尽量保持在一个高度,气息要求均匀平稳。⑤“快吸快呼”——小狗喘气:让学生联想小狗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时的呼吸,形象地去模仿,在有趣的模仿中掌握呼吸的技巧。
2.视唱练耳
试唱练耳在音乐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初中的合唱训练中,视唱练耳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好的音准,就不会出现和谐的和声。
(1)在训练的最初,可以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大小调音阶开始练起,培养学生稳定的调式感觉,对试唱旋律及乐感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2)基本音程的构唱,一四五八度,大小二三六七度,反复在钢琴上模唱,等学生有了基本的音准概念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旋律视唱。
(3)二部视唱练习,视唱练习的内容可以选用专门的练习曲,也可以节选合唱曲的片段,练习的难度应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内,以学生通过两三遍的练习就可以基本掌握为宜。
3.音乐素养的培养
(1)教师:应具備深厚的音乐功底和文化艺术修养,很强的组织和指导能力,要不断去摸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还得不断掌握新的技巧,这样合唱队才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2)学生:①培养他们对合唱的兴趣。②带领他们经常欣赏一些著名的合唱团的演出,多听赏优秀的合唱曲目,或者网络上比较有感染力的合唱视频,让他们学会聆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与配合,训练具有鉴赏能力的耳朵,让他们感受到合唱的和谐之美以及独特的魅力。③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多给孩子创造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在多次的表演中不仅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练提升自己。
4.作品的训练处理
(1)教师在教授作品之前应先向学生介绍词曲作者、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的风格等,而且在分析作品时最好也应让学生听到该作品的音响资料,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在排练作品时,我采用的是分声部视唱教学。当合唱队程度较低视唱有困难时,可以采用听唱法练习,逐步过渡到完全采用视唱法学习。
最开始时让队员共同学唱每一个声部,先从低声部开始,等低声部旋律熟悉后,再开始高声部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声部的分配练习,这样有利于训练合唱队员的默契。在分部练习时,如果队员之间互相影响太大,有条件的话可以分在两间教室内完成,待每个声部有了固定的旋律记忆后,再进行二部的合作练习。
(3)训练总结。在每次训练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教学总结,共同回顾每次的得失所在,并做好记录,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5.指挥
初中合唱队的指挥一般都由音乐老师来担任,大多不是指挥专业出身,要多请教有经验的指挥老师,不懈地研究指挥技巧,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对所要进行的排练工作向合唱队员作出合乎逻辑的交待,以取得合唱队员的理解与配合。
三、合唱训练的注意事项
1.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一定要做好合唱队员的嗓音保护,避免过于强调童声音色,应以科学的发声为基础,以轻声为主,强调真假声的混合运用。教师通过正确的范唱来引导学生领会正确的歌唱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模仿成人的音色。
2.作品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难度适中,虽然有的歌曲艺术水平较高(如《祖国颂》),但是它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做到;作品风格要多样,内容积极向上,如《青春舞曲》、《音乐之声》等。篇幅不能太长,音域不能太宽,可以结合歌曲的特点加入一些舞蹈或肢体语言,以此来丰富合唱的舞台效果。
初中生合唱训练之我见 篇4
一、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在合唱训练课中,笔者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优秀合唱团队表演的作品,让学生去聆听作品中的声部和声、音响平衡及力度变化等。这不但培养了初中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培养初中生对合唱的兴趣。
二、加强科学的练声,打好合唱基础
1. 呼吸训练
从生理角度上说,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仅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要使合唱训练获得更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清晰的吐字咬字,无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
在合唱训练前的准备环节中,笔者安排了一些气息练习,解决气息的控制、气和声的正确比例关系等问题。要领包括:吸气时切忌抬肩,通常要求学生双手叉腰,体会横膈膜下降,腰部的膨胀感和缓缓吐气时的收腹感;在呼吸训练中,加强想象,如吸气时,可用口鼻同时进行,此时的感受犹如“深深地闻花香”一般,感到横膈膜向下,下腹部扩张。经常性的呼吸训练,可使歌唱的正确呼吸成为学生歌唱的本领。
2. 起声训练
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叫做“起声”,起声包括硬起和软起两种。合唱训练中多以硬起声为基础,因此通过练声曲让合唱团掌握正确的起声方法至关重要。在日常训练中,笔者设计了若干相关练声曲,从“无乐音哼呜”的跳音练起,让学生找到气和声的正确比例,不允许有漏气的现象,哼呜时掌握好气息量,不产生挤压现象。通过哼呜练习,初中学生很自然会放松紧张的部位,而且在歌唱时注意力度不会发虚,并对音色的明亮度有提升。
3. 音准练习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在练声曲中,笔者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和弦听辨、模唱练习,在发声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技巧。通过由浅入深的常态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逐步提高,对声部的和声色彩也有了更准确的掌握。
三、精心选择合适的曲目,发挥合唱作用
1. 遵循初中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演唱音域选择曲目
一般来讲,青少年的声音可分为三个色彩阶段:幼声阶段、童声阶段、变声阶段。初中生正处在变声阶段,即11~15岁,是最棘手的时期。这一阶段中,他们喉部器官变化加速,喉头增大,声带变厚,声音变粗……这是一种这个年龄学生正常的生理变化现象。只要训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按照适合的音域选曲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练习便可。选曲中切忌选择不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大曲目”,比如《祖国颂》《天路》等曲目,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不适合初中生的声音特点。音域太宽、不科学的演唱对学生的嗓音无益。
2. 尊重学生主导地位选择曲目
在选择演唱曲目中,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成为成功演绎作品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同一首歌曲《踏雪寻梅》的训练中,笔者选用了两个不同的合唱版本,两者在演唱风格上有一定区别。当笔者让学生聆听由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演唱的三声部歌曲版本时,他们被丰富、变幻的和声以及动听的音色所感染了,并且感受到这首“老歌”也很新鲜,别具创意,所以选择了这个新版本进行训练。在三声部的合唱训练中,原本枯燥且具有难度的排练变成美妙的艺术享受。师生、生生间的亲密合作可以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增强,使学生获得愉悦身心的审美体验。
四、处理好声部音响平衡,增强合唱效果
在初中生合唱训练中,声部平衡训练是重要组成部分,均衡、统一的音色能为作品的演绎增添光彩。在平日的训练中,笔者采取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多声部的合作。在练声曲的选择中,也编写一系列二、三声部练习曲,以加强学生对不同和声类型的体验。严格来讲,指导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声部关系中,按照作品的艺术风格要求,通过相应的艺术与技术手段来使合唱团音响趋于相对平衡。通过多声部的配合和交织,培养学生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能力,从而感受到音乐中和声的美感和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合唱队训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
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
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合唱特长活动课教案 第一周
教 学 内 容 合唱队的组织
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选拔队员。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周第一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
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
1、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3、分别用“啦、咯、噜”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请同学单独演唱,根据其演唱的情况选拔队员,并确定其声部。
第二周
教 学 内 容 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
1、呼吸训练
2、发声训练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童声声乐基础的训练 1. 呼吸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
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
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 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周第二周
附训练内容: 练声曲:
一、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1.5 5 5 || 5-----‖ La le li lo lu 2.1 1 | 5 3 1 ‖ Lu
3.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第三周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周强调呼吸训练
第三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第三课时:强调呼吸训练
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是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很少专门训练“呼吸”,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
气息的基本练习:
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 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 /1秒完成)。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
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
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二、哼鸣同一首歌的旋律,哼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鼻腔共鸣以及气息的稳定,因此必须长期坚持练习,利用熟悉的旋律练习哼鸣能更好地让学生有兴趣做好每次训练!
第四周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掌握正确的声音位置。第四周 强调声音的训练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强调声音的训练
一、人声的共鸣腔:人的发声要想做到完美、圆润、有穿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到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那么共鸣腔指的是那些腔体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
头腔:主要在高音区会运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
鼻腔:利用哼鸣能很快找到这个哼鸣的发声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鸣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简单的说就是使人声听起来唱歌与说话音色不同,更具有美感。
口腔:声乐经常把人的嘴巴分成两个部分:前嘴与后嘴,前嘴是指嘴唇和前牙齿这一部分,负责唱歌咬字。后嘴是指舌头跟部,也叫咽部,负责打开整个口腔,效果:声音圆润,发声统一。也就是俗称的“字正腔圆”就是这个原理。
喉腔:里面是人体的重要发声器官---声带。在此主要讲解声带的发生原理和保养。
胸腔:胸腔共鸣在中音区和低音区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可让学生手轻抚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鸣,对于低声部的学生训练更应加强。
二、具体声音训练:
1.声音训练按一般的方法: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
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从C音往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假声的成分,把声音打在上口盖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头腔共鸣,并注意气息的深度与压力,音越高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3.用《同一首歌》这首同学们非常熟悉,音符比较简单的歌,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第五周
教 学 内 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唱队?
2、了解声部的划分。避免学生觉得低声部是唱得不好或声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加入的。
3、按照上一课的理论要求进行发声练习。
4、粗排二声部合唱《瑶山夜歌》
设 计 时 间(次)
周第五周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让学生了解合唱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道各个声部在合唱队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声部平等的地位。
3、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4、分声部粗排《瑶山夜歌》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什么是合唱团 1、什么是合唱团?
不是任何一个集体歌唱的组织都可视为合唱团,偶然或骤发性的集体歌唱只能叫做群众歌咏活动,二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演唱水平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前者的歌唱行为表现为艺术追求,后者的歌唱行为则是以集体歌唱为特定表达手段的社会活动。合唱团是那样一个集体,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合唱团是按声部来建构合唱组织系统,声部则是依据嗓音个性特征即音域的宽广来划分的。
2、声部的划分 高声部 低声部
(二)、粗排《瑶山夜歌》
1、分声部教唱乐谱。
2、学唱歌词。
第六周
教 学
1、介绍合唱队的特征
2、呼吸训练
3、发声练习
4、细排《瑶山夜歌》
内 容
设 计 时 间
第六周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合唱队特征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作用,要有个人服从整体的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合唱队的特征
合唱队里有所需的声部,有足够数量的人以及在组织上有特定的体裁,这些还不能使这个集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唱团。合唱团应拥有一个艺术演唱集体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称之为合唱音响成分。
首先,全体合唱人员要善于同时唱,也就是说,所有人要象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一首歌曲的演唱。唱时,在同一时间发出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吸气,完成由快到慢和由慢到快的过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节奏齐。同样必要的是,每一个声部和整个合唱团的合唱人员在作品内容要求的地方能够以同样大声或同样小声来演唱。这种个别人在众人中不突出的本领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响力度的平衡。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力度齐。合唱团的全体成员应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正确地演唱自己的旋律,音调纯正,不跑调。每一个人都善于纯正地演唱,就可保证整个合唱团音调的纯正。这个合唱音响成分称之为音准。在合唱曲中,文学的词具有很大的意义。合唱团人员如果词读得不清晰,会妨碍听众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词与曲在一首歌中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合唱人员应特别注意所唱作品的词,发音准确和清楚。合唱音响的这一成分称之为吐字。对作品进行卓越而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事先要拟订个别地方的不同力度、不同音响色调,亦即色调变化。合唱的上述特征——齐(节奏齐和力度齐),音准,吐字,色调变化——只有在其总和中才能造就一个名副其实的合唱团。
(二)、呼吸训练:
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缓缓地用口呼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或在用麦管吸水;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
练习方法:吸气——控制——吐气(每次各10秒)
(三)、发声练习: 1、2/4 5 4︱3 2︱1——‖
u “u”短音
“u”长音
“O”短音 “O”长音
2、和声练习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3、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四)、排练歌曲《库斯克邮车》
1、分声部唱旋律。
2、用“u”模唱,寻找“头声”的感觉。
3、两个声部合起来。
4、填词。
5、合唱。
6、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第七周
教 学 内 容
1、合唱统一的要求。
2、对姿势、呼吸由学生说出要求,老师作补充。
3、欣赏北京金帆少年合唱团的演唱。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周第七周
目 标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合唱的统一要求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那就谈不上艺术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
(一)、姿势统一
这决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橱面,或者双手互握置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 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拘束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况之中 保持放松。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二)、呼吸统一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宇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1、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是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喉时属于较探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但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2、歌唱时的呼吸是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颚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扩张,根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 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这种状态:
3、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一段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如果感到气息不够或者憋闷,都应作相应调整。
4、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简单地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呼吸,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露痕迹地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队的一个声音可以天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为了突出循环呼吸的艺术效果,指挥往往要求队员们在通常句逗之处不要换气,使句子之间的进行动态更加天衣无缝。
二、音准练习:
唱准上述音高
三、欣赏北京金帆少年合唱团的演唱,感受其音色的统一与协调性。
1、《青春舞曲》
2、《半个月亮爬上来》
3、《阿拉木汗》
第八、九周
教 学 内 容
1、介绍合唱队的音量
2、介绍好的音色
3、如何发好声
4、学唱合唱《彩色的小雨》的乐谱。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通过对合唱队音量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掌握轻声唱法的重要性。
2、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
3、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
4、分别唱好《彩色的小雨》的二个声部。周第八周 教学步骤和方法
1、介绍适合合唱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1、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2、发声
歌唱的声音有音质、音高和音量的要求,还有色调处理的起伏变化,要调动所有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参加工作,而且正确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1)起声——有“激起”和“舒起”两种,唱歌时主要用“激起”,这种发声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不能带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哑声,防止臃肿无力的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都属于弱的音响,但是方法和效果是不同的。半声指演唱时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制声音。这种音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使较远距离的观众也能清晰地听到柔美的倾诉,常常刻划诗意、神秘、梦幻的意境;轻声指使用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而含蓄;抑制声更侧重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持着短个唱词的始终,与半声唱法相比较,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伤、愤怒、痛苦这类情感。成熟的合唱队能默契地运用这些技巧,并且与咬字吐字等其他 技术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内容。
(2)共鸣——歌唱的时候,人体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头腔(包括前额和两颧)都起着共鸣作用,由声带产生的基音p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喉腔、咽腔和口腔都是可以灵活调节约。头和身体的姿势也影响着共鸣。通过训练,合唱队员可以随着不同的音量、音色要求,随时把共鸣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艺术,很多声乐艺术家毕生探索声乐的奥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都是歌唱家,但是一些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指挥在排练合唱时应该结合一些基本技术要素来使其统一,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鸣。
3、学唱《彩色的小雨》
(1)、第一、二声部分别学唱谱。(2)、第一、二声部合唱歌谱。
(3)、钢琴分别弹奏第一、二声部,二声部试着合唱歌谱。
第十、十一周
教 学 内 容
1、介绍“轻、柔、美、高”原则
2、合唱中不提倡“波动”
3、发声练习
4、细排《彩色的小雨》
设 计 第十一周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1)、关于波动
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合唱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这种演唱形式有别于独唱中极富个性化的演唱技巧的发挥。
(2)、合唱中需要把握的“轻、柔、美、高”原则
近年来在合唱艺术中,表现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种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再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这体现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动向,使合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2、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2)、跳音练习
(3)、齐唱连声曲《A MA NI 》
3、排练《彩色的小雨》
(1)、二个声部分别跟琴唱一遍歌谱.(2)、钢琴错开一个声部分别与另一声部合练(3)、二个声部分别不加伴奏唱谱.(4)、抽查部分同学的唱谱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5)、布置各声部长课后逐一检查.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唱区别于独唱,不适合使用波动,合唱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柔、美、高”原则是高水准合唱队必须具备的。周 第十二、十三周
教 学 内 容
1、初步了解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2、了解合唱中要求统一的目的
3、注重头声训练
4、分声部练唱歌曲《彩色的小雨》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向学生介绍合唱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当我们投身到合唱活动之中时应保持一种最兴奋、最积极、最崇高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排除杂念,整个身心都化入音乐表现之中,这就是演唱时的审美艺术体验。人们得以在其中陶冶情操“铸造高尚” 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当处于合唱状态中时,人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积极的,都是对艺术极富表现力的。
2、提出合唱统一的目的。
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在演唱中我们应尽量做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让我们在演唱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3、发声练习
4、排练《编花篮》
(1)、分声部唱谱(2)、分别用“Lu”模唱各声部的旋律(3)、分别用“啊”模唱各声部的旋律(4)、用“啊”合唱二声部
(5)、强调声部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互相听并互相靠拢,二声部尽量往第一声部靠拢。周第十三周(6)、试着用轻声唱来表现,在控制音量的同时状态还需保持积极。(7)、分声部轻声唱词。
第十四周
教 学 内 容
1、发声练习
2、排练《彩色的小雨》
设 计 时 间(次)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准 备
1、通过对合唱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通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3、通过发声练习,用“u”或 “lu”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4、训练学生对指挥手势的敏感性。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发声练习(1)音域扩展练习(2)头声练习
(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曲《小号手之歌》排练(1)分声部唱谱、唱词。(2)合唱歌曲(3)歌曲处理
(4)教师示范mp、mf、p、f、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
(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学生合唱的起步训练 篇6
一、音准训练
合唱中的音准训练是起步训练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有很多学生独唱或齐唱时音准好,这只是“横”的音准观念较好,但在合唱中要求学生有“竖”的和声观念。合唱时学生因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而不知所措,便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会出现走调或跟随到另一声部的现象。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听音、识谱能力,使学生有牢固的音准概念,是合唱声音整齐的最基本保证。
1.视唱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视唱方面的训练,学习基本乐理,不仅要认识常见的音符,掌握它们的时值,以及它们组成的各种常见的节奏,还要弄清一些常见的音乐符号,使学生具有视唱多声部乐谱的能力。
2.听觉训练
根据标准音构成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练习,即教师给一个标准音la,然后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向上或向下唱出指定的音程或每个声部在教师的指挥下同时唱出指定每个声部的和声音程中的音,要求唱前要在心里找好音高,不准出声哼唱,尽量做到统一力度。
3.声部和谐统一训练
由教師在琴上给一个和弦音响起音,然后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声部先后唱出和弦音。唱准、唱稳后教师有目的地指挥各声部出进、起落。通过各声部的相互配合,最后使和弦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合唱的声音训练
学生初学合唱时,往往因担心本声部的歌声被另一声部压倒,而出现强声喊唱的缺点。这会增加学生声带的负担,破坏合唱的整齐、统一。少儿的声音生理特点是:气息浅,声音稚嫩,音量小,声音控制较差。所以在进行音准训练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获得干净、柔和的头声,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解决了合唱中学生的音质问题,自然会产生整齐、统一、美好的声音。这一点应充满信心地、坚持不懈地进行指导,这是提高合唱水平的必要途径。
三、培养服从指挥的习惯
合唱是集体艺术,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最大,它是调整情绪、节奏、速度、呼吸和力度的关键。在唱歌最初阶段,就要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常用的指挥手势,使学生达到在演唱中精神饱满,音调准确、节奏整齐、音色优美、音量均衡。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学生在规范化的指挥手势下练唱。
初中生合唱训练 篇7
一、合唱训练问题的剖析
1. 曲目的选择太难
首先, 初中生合唱的主体是初一初二的学生, 不管是从年龄, 还是身体发育, 他们都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是, 每当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时, 往往会因为要突出合唱队的水平而出现选唱相对较难的成人化歌曲的现象, 比如《祖国颂》《保卫黄河》《太行山上》等适合大学生以上年龄组演唱的歌曲。虽然初中生也能勉强唱下来, 但根本不适合其声音特点。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进入了变声期, 音域太高、不科学的、超能力的演唱都对学生的嗓音有害。
2. 音准的能力欠缺
在许多学校的合唱比赛中, 笔者发现学生合唱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音准问题。合唱时, 无论是有伴奏合唱还是无伴奏合唱, 学生在演唱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跑调”现象。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在接触合唱时, 对每个声部的齐唱独立性不够, 这样合在一起就会乱七八糟, 就会跟着另外的声部走。有些学生甚至会大声地捂着耳朵唱, 企图从音量上压倒其他声部。
3. 音色的不和谐
在学校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响亮、整齐便是衡量一个合唱队演唱水平的标准。这或许是班级学生的演唱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 一个音乐教师不可能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训练成合唱队学生的演唱水平, 但是如果是学校挑选出来的合唱队学生, 那我们所要达到的合唱水平就不是响、齐、亮、强了。而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合唱队的学生发声过“急”, 过“紧”, 过于突出表现自己的声音, 经常有“喊歌”的现象, 发声都卡在喉咙里, 无法得到充足的面罩共鸣和头腔共鸣。
二、合唱训练操作新策略
1. 招募合唱队员时———精挑细选
一般学校的合唱队就是由音乐教师在每个班级中挑出, 先粗粗地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再将其划为高、中、低三个声部。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为了真正达到天籁之音的效果, 应该慎重地选择合唱队员。我们所要挑选的首先是对合唱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 然后在这些学生中分别听他们的音准。对于一支合唱队来说, 导致合唱音准偏差的原因有很多, 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本身的音准、乐感不好影响了整个合唱队。其次是我们要求每一个声部学生的音色应该是相近的, 这样才能为音色和谐奠定基础。
2. 选择合唱曲目时———难易适中
中学生合唱队不是专业的合唱队, 很多队员正处于变声期, 所以选择适合的曲目很关键, 它关系到合唱的效果。如果盲目选择学生不能驾驭的歌曲, 在演唱时高音会出现“喊”、“捏”、“挤”的现象, 或者根本唱不上去;低音就会出现“空”、“虚”等现象。选择一首适宜中学生演唱的歌曲, 音域不要太宽, 一般在小字一组d到小字二组e之间即可。根据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有感情地把它演绎出来, 即使难度不大, 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切不可盲目地拔高作品的难度。如《赶圩归来阿里里》和《沂蒙山小调》等就是比较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
3. 训练合唱声部时———扎扎实实
引起整个合唱音准偏差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各个声部在一起演唱互相干扰。所以在合唱训练时, 首先应将每个声部单独分开训练, 避免声部间互相影响, 直到每个声部、每个队员都能独立熟练地演唱后再合在一起训练。在合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聆听其他的声部, 声音的控制做到强弱得当。音准是合唱训练的根基, 没有了这个根基, 整个合唱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岌岌可危。当然, 除了扎扎实实地教唱合唱曲的各个声部之外, 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声音的处理。在声乐艺术中, 独唱讲个性, 而合唱求共性, 即和谐统一与各声部均衡, 所以各个声部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在实际的演唱中, 应该注意提醒学生打开喉咙, 稳定气息, 先易后难。
4. 处理合唱作品时———精雕细琢
刍议初中学生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篇8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 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是全面培养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通过参加合唱队, 可以积极的投身到音乐实践中, 感受音乐的魅力, 并且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学生内心的情感更为细腻丰富, 是初中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
1. 初中合唱队的组织
合唱队的组织原则是自愿为主, 合唱队讲究的是“合”, 是由两个以上声部同时演唱的音乐艺术形式, 强调队员间的合作与音色的协调, 才能表现出音乐的质感和优美[1]。
1.1 合唱队队员的选择
由于初中的课程开始变得繁重, 很多学生为了保证文化课的成绩不得不放弃在合唱队的训练时间。所以为了保证合唱队的整体训练水平以及队伍的稳定性, 在选择人员的时候以刚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为主, 一是初一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 二是他们可以接受训练的周期比较长, 是适合初中合唱队发展的。
在落实具体人员时, 首先要保证该学生加入合唱队是出于对音乐的喜好, 而不是家长老师的逼迫, 态度决定一切, 只有真正喜爱音乐, 热爱合唱的学生才能够在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保持始终如一的激情和全情投入, 才能展现出最佳的演唱状态。其次, 注重选择专业素质强的队员, 作为合唱队的队员不仅要一副好嗓子, 还需要有较强的节奏感和听辨音能力, 同时考察队员在音色、音域和音准方面的把控能力。
1.2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由于合唱队的队员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 需要合理统筹队员的空余时间,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首先, 合唱队是一个整体, 需要全体队员树立团队理念, 要有集体荣誉感, 在进行日常的排练时, 要按时达到训练场地参加排练。其次, 要明确管理纪律, 建立相关的管理条例规范队员的行为, 以保证训练与排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再次, 要提出每次排练的训练目标和具体的安排要求, 明确每次训练的重点, 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在每次的训练中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最后, 在训练过程中, 也要根据每个队员的音质音色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帮助每个人在合唱训练学习上都得到提高与进步。
1.3 合唱队声部的划分
合唱队与单独演唱表演有很大的区别, 合唱是用不同的声部所形成的整体效果给人以震撼。所以在组织合唱队时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声部, 并在合唱训练上将声部得以合理的划分。女高音声部与男高音声部主要负责旋律声部, 在音准方面可稍微略低于其它的声部。而对女低音的要求最高, 女低音声部虽然在演唱旋律方面不多, 但是在内声部的变音很多[2]。所以在女低音声部的人员要尽量配置音乐素质较高的学生以保证整个合唱的质量, 而不是因为这个人不能唱高音就顺势安排在女低音声部, 这是一个误区。同时, 我们在划分声部之后编排队形时也要考虑到身高的因素, 需要结合身高和声部两个要素合理安排。
2. 初中合唱队的训练
2.1 注重情感表现
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合唱是通过用集体的人声以直接而强烈的方式传达来表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所以, 在合唱队日常的训练中要尤为重视对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能力, 做到“以声传情”“声由情生”的艺术境界[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如今的初中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十分成熟, 对待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在接触到一个音乐作品时,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形成自己在专业上和情感上的理解, 有利于指导老师在演唱方面提出对情感表达要求。
要做到“声情并茂”, 首先充分重视基础训练。老师在教导学生在吐字、发声练习时要鼓励学生多投入感情去做, 在选择练习曲目的时候也可以多选择本身情感充沛的曲目, 将情感的表达融入到训练的细节中。另外, 针对初中生正是在情感方面懵懵懂懂的状态, 老师在选择演唱作品时, 除了考虑到作品的艺术性外还要考虑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比如, 歌词内容是健康、充满正能量的, 曲调优美让人沉醉的, 尽量不要选择难度过大、思想性过高的歌曲不适合中学生的学习和演唱。
2.2 正确的演唱姿势
很多老师在进行合唱队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姿势上的要求, 而实际上一个正确标准的演唱姿势是让所有发声器官以及个人精神注意力都达到最佳状态的根本要求。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 老师除了要教导学生的演唱方面的知识外, 还要及时纠正学生演唱时的姿势, 将保持正确的姿势形成一个反射性的习惯性动作。因为只有演唱的姿势正确了, 才可以提高演唱时的精神状态, 始终保持兴奋的、有活力的状态才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好的姿势让人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演唱的状态中去, 而一个好的演唱状态也有利于对曲目情感的表达, 有利于增强演唱效果。
对合唱队队员的姿势的要有统一的要求, 首先是要保持身体端正, 上身保持自然直立, 双脚站稳, 成丁字步, 双手自然下垂到身体两侧或者握在身前统一的位置, 双肩略向后微微打开, 向前挺胸抬头, 收腹, 两眼平视, 笑肌上提, 保持精神充沛的状态。同时, 可以结合表演曲目的特点, 适当增加队形的变化, 丰富演唱形式的多样性。
2.3 保持音色的统一
在歌曲演唱中音色使让人体会到音乐之美的部分, 音色的不同所体现出人的情感的不同。在合唱队队员的选择上, 虽然要分不同的声部, 但是对音色的标准都是统一的, 要求必须音色美而纯正, 并且音色的特质要与整个合唱队的水平相一致。个性过强的学生是不适合在合唱队演唱的, 会影响整体的演唱水准。在音色的训练上要用轻声唱歌的训练手法, 强调保持音色的统一,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调整气息和发声做好中声区与高声区间的过渡, 有助于个体间音色的靠拢, 从而形成和谐统一的演唱效果。
结语
总之, 初中合唱队的组织和训练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需要综合考虑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因素, 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对合唱队队员的培训与训练。通过合唱训练, 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个人的文化层次以及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行,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曾艳.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 2005 (3) :99.
[2]梁燕.论中学合唱队训练选材的多样性[D].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 (音乐) , 2007.
初中生合唱训练 篇9
一、高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合唱指挥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步伐不断进步,音乐学专业也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层面轻视合唱指挥课程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形式单一,教学容量小,对教学实践训练的重视和实际力度都不够等等。有些高校甚至将合唱指挥课程分解为“合唱”与“指挥”两个课程,两个部分常常出现只排练不学习基础知识或只学习基础知识不顾及实际操作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高校合唱指挥课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显然这些都不符合合唱指挥这项操作性极强的课程。
二、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探讨
(一)理论知识为基础
合唱指挥课程不可能脱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去实践,《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用九章的内容阐述了合唱指挥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姿势、节拍、起收方法、长音、多声部等指挥方法和组织步骤,具体总结了从基础姿势到具体操作的每一个步骤。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未来的实践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系统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进程,保证一个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教育标准才能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唱学”与“指挥法”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彼此但也必须能够合二为一。如《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对“指挥法”进行具体阐述,第八章和第九章进行“合唱学”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二者的学习能够帮助指挥者更好的理解合唱的含义并了解“指挥法”中一些操作的源头,为更好的进行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基础。只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指挥只能沦为节拍器,但同时缺乏理论知识也无法对合唱内容进行有效的指挥,更无法演奏出美轮美奂的合唱音乐。
(二)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从《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书共九章的内容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本教材特别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操作,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阐述如何针对不同的合唱内容来具体指挥的基础性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教材的编排有意的为实践留下大量空间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学习完一课的理论知识,大致熟悉了指挥的某一项操作时,可以进行课堂的配套练习,直接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将实际操作训练一并完成,这对学习掌握合唱指挥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的编排,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实践授课计划。合唱指挥作为音乐艺术的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来完成经验积累与艺术感悟。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教材中第八章与第九章的内容在提醒我们合唱是由多数人员组成的,人员的流动性造成了合唱指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两章像学生阐述了合唱团的组织机构、演出流程及前后准备工作等,这些都是想要提升指挥者的应变能力。但纸上谈兵是不可能产生具体效果的,必须通过实践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实践。
从《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中能够感受到合唱指挥课程的实践程度,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直接的实践教材使用,因此该课程无法脱离实践只讲理论。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必须成为关键性人物,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改变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安排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指挥一次全体同学参与的合唱,通过这种不断的练习找出指挥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将教材内容分化出各个不同的区块,将实践内容放入区块内同理论知识一道完成学习与巩固。合唱指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的指挥人才,指挥人才需要在岗位上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即课程的目的还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行为。高校应该多注意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壁垒展开多形式多内容的讲解,如对指挥视频的解析等,实现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发展。
三、结语
《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为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的全面改革提供了一个教材依据。该教材内容与编排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实践性是合唱指挥课程的关键,无法操作的合唱指挥课程是落后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就需要大量的合唱指挥人才奔赴岗位为社会服务。只有将理论知识打基础,以实践为关键的推进合唱指挥课程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专业高素质的合唱指挥人才。
摘要:合唱指挥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为培养和输送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合唱指挥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是无法完全掌握和胜任合唱指挥,因此提高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是高校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的分析,结合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现状对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合唱指挥,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利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唱指挥学习之路[J].黄河之声,2014,02:40.
[2]姜山.浅谈高师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1,07:80-81.
合唱的组织与训练 篇10
关键词:合唱的组织,合唱的训练,音乐艺术表现,集体的歌唱
合唱艺术是一项集体音乐歌唱的实践活动, 音乐艺术的表现与演唱技术的发挥有着高度的统一要求。在一个合唱队中, 队员应具备集体的意志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在合唱组织系统的训练中, 不断积累各种风格的演唱曲目, 在演出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集体合作观念, 使合唱队永葆艺术青春及演唱的特色。
一、合唱的组织活动
1、合唱队指挥的工作职责
合唱队的主要活动就是排练和演出, 这一活动是在指挥的安排下进行的, 指挥在合唱队中是一个组织严谨的领导者, 他应做到酷爱合唱事业, 有献身精神、有较高的专业艺术水平, 能团结所有的合唱队员, 忘我的工作。指挥组织排练和演出的工作任务要明确, 在排练中要求各声部长对训练和演出的计划负责, 能把长期目标和具体任务统一起来, 使合唱的工作生气勃勃有条不紊的进行和展开, 营造出良好的组织和亲密和谐的团结关系, 将使一个合唱队伍在集体的演唱艺术上取得不断地进步和成绩。因此, 在集体合唱的活动中, 不管个人有多大的本事, 多强的能力, 作为合唱队员, 都应努力的献身融化在集体之中, 只有集体的成功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的成功。
2、合唱应对作品的艺术内涵的理解
合唱的组织者“指挥”, 对作品的分析研究, 是做好作品的艺术再现的理论依据。在组织演唱新作品的排练中, 如果没有对作品的内涵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就不能对作品的艺术内涵的理解, 其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 “照葫芦画瓢”, 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效果。所以在组织合唱排练新作品之前, 要做好案头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排练新作品时,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音乐风格。因为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能表现出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感受, 音乐的表现风格是艺术家反应现实的方法, 同时还要研究和分析作曲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手法, 因此在组织合唱队员演唱作品时, 做到以上案头排练分析的方法, 让合唱队员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以求得合唱队完美的再现音乐, 取得动人的演唱艺术效果。
3、提高合唱队的演唱水平
优秀合唱队具有广阔的表现能力, 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均能胜任。因此, 制定排练计划以及不断调整实施使之有效地提高合唱队的水平至为重要。其方法是: (1) 选材和排练应有长期计划, 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穿插排练, 使排练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使之对作品的热爱, 情感更加投入的表现音乐作品。 (2) 选择合唱队经努力而可以成功地完成演唱的音乐作品,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完成作品。 (3) 在实际的排练演出活动中, 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和不同的表演形式要精心编排,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高合唱队的演唱艺术水平。
二、合唱的艺术训练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演唱活动, 所有的训练要求适应每个队员, 这样所选用的练习曲及音乐作品也必须顾及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因此,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视唱能力的训练
合唱中的视唱训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每当合唱队能较快地唱准自己的声部, 同时又能很快地熟悉其它声部时, 合唱训练就能快速而顺利地进行。所以, 首先要队员的视唱技能与兴趣, 使之能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在提高视唱能力的基础上, 训练队员视唱的反应灵敏度, 即要眼识谱 (眼快于口) , 手划拍 (统一速度) , 耳校音 (注意每一声部的曲调) , 口轻唱 (包括良好的发声) , 并且要求队员做到音准、节奏的准确以及各声部音量的均衡。做到应辨能力和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合唱作品演唱任务并能达到特殊的效果。
2、合唱的声音训练
在排练时, 可将作品以轻声练习。而这种作为训练的轻声, 必须是有良好的气息支持, 所谓气息支持就好像有个东西在顶着腰, 要有根, 找到声带的闭合点。通过息支持, 有共鸣位置, 发出的声音又有穿透力, 有弹性, 声音才能入于耳藏于心。良好的头腔共鸣及每一个字的韵母必须丝毫不变地保持到本字的结尾, 用这种训练的方法可获得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
另外, 在训练时发声的练习与歌唱不能脱节, 做到发声音波不能多, 高音要有点, 声音不能太直, 唱高音时要想到低音, 要觉得有个东西托着, 有拉力, 唱低音的时候要想着高音的位置, 脸的肌肉不要呆板, 自然放松, 带有微笑, 同时也可进行循环呼吸的发声训练, 使声音自然和谐的发出, 达到良好的声音训练的目的。
3、合唱咬字、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 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 他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在训练上要继承我国民族传统的咬字、咬字的唱法, 吐字的训练应结合唱作品的发声中。在排练作品时, 对咬字和吐字的要求, 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 并且要结合声乐的科学发声和演唱进行咬字、吐字的训练。
在合唱音乐作品中, 歌唱不等于说话, 首先每个字必须在正确的气息支持和准确的共鸣位置状态中的进行。必须细致处理, 不然就会唱得“含混不清”。合唱训练中有关咬字、吐字的规律, 必须贯彻到排练中去, 使每个队员成为一种习惯, 特别关于字“归韵”和“收声”的问题, 必须服从声乐的科学的发声要求。这样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境地。在练习时, 建议多采用些音量较弱的合唱的作品, 多用“半音”的唱法, 这样对训练歌唱的咬字、吐字是有利的, 做到唱出的每个字要像用一根丝线穿起来一样, 使合唱音乐作品的歌唱听之清晰入耳。
总之, 合唱这一有组织的集体训练和歌唱, 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合唱队员, 使之歌唱的艺术进一步提高, 同时又培养了合唱队员对事业的不断追求和积极进取, 在歌唱中净化心灵养成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正如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 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 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合唱与指挥》人们音乐出版社.2001.6.
[2]、秋里编著《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3]、王燕《音乐周报》马革顺的三阶段合唱指挥教学法.2004、4.2
中学生的合唱训练 篇11
关键词:合唱;中学生;音乐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44-01
合唱训练是实现中学音乐审美教育,进行社会艺术实践,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中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那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钻研,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合唱队员理解赏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合唱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集体歌唱艺术,要有统一的音色、整齐的声部、一致的情绪、默契的表演。一名合格的合唱队员应该就是一名好的听众,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赏析作品的能力,否则就谈不上用自己的歌声去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和艺术性。
首先,要培养合唱队员的良好听觉习惯。其次,在听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比如欣赏一部优秀的合唱作品,在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队员应该更深入地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能唱得那么好,好在哪里,诸如演唱的音准、节奏、气息运用、发声以及力度、音色、感情处理等,都是引导队员积极思考,虚心借鉴的重要内容。
二、对合唱队员音乐表现能力的训练
合唱是一门人声的艺术,同时又是一门表演艺术。合唱演出效果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演唱的质量,还受到音响、服装、道具、舞美和表演等舞台效果方面的影响。只有这诸多方面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合唱队员们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所以,作为合唱队员的辅导教师,不仅要加强合唱队员的基本功训练,还要经常讲析国内外优秀合唱团的演出。合唱队员们潜移默化地爱到感染,增强队员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舞台演出经验,以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三、演唱技能技巧的训练
合唱的表现特点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是一门要求音色整齐,声部统一,情绪一致,表演默契的集体艺术,经过系统的合唱技能训练,使他们逐步达到童声合唱中气息、音色、音域、音量等方面的要求。
1、气息练习:气息分四种练习方法进行训练。
(1)慢吸慢呼
指导合唱队员们像闻鲜花一样慢慢地把气息吸入腹部、肚脐、腰围(横膈膜)处,吸满后再将气息像蚕吐丝般均匀呼出,并发出均匀的“嘶嘶”声。
(2)快吸快呼与慢吸快呼
这两个练习主要是为了扩大队员的肺活量,锻炼打开喉咙,快速用口鼻吸气,而后运用腰肌控制住气息的能力,指导队员感受抬重物时的急促动作,体会并掌握歌唱气息的“支持点”。
(3)快吸慢呼
这个气息练习是歌唱中常用于偷气或抢气的呼吸技巧。在口鼻快速吸气深入肺底的同时,一方面锻炼了膈肌的力量;另一方面使合唱队员学会在强有力的气息支持下,把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
2、发声练习
从学生的歌唱实际出发,在歌曲演唱技巧上,他们必须掌握平稳边连贯的和弹跳有力的两种歌唱方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可以把良好的呼吸与科学的发声有效地结合起来。
(1)训练轻声唱
合唱训练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大声喊唱发出来的声音。轻声唱法正是针对大声喊唱而言的。指导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歌唱,并不过分要求音量,而是要适当控制音量。
(2)训练平衡连贯的唱法
指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叹气”的感觉,反复做几遍放松喉头的动作,然后,再体会生活中的“哼鸣”声。用哼鸣的感觉唱“咪”,用“咪”带“吗”,“咪吗咪”要一口气完成,气不要吸的太满,但要吸得深,吸的到位(腰周围),声音位置要高,而且每个母音的位置要一致,使声音集中、明亮,又连贯、圆润。
(3)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
做这个练习之前,先引导学生找劳动时用力抬东西的感觉,将气息沉下来,然后再用这种感觉进行练唱,以加大膈膜与腹肌的对抗作用。音要唱得短促、有弹性,音色明亮、结实。练习时腹肌、横膈膜要控制好气息,做到声断气不断。
3、音色、速度、力度、表情统一的训练
在做好扎实的气息和发声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从合唱的音色,力度,速度和表现上,我要求合唱队员们做到三个“统一”。有了统一的音色,统一的速度、力度,统一的表现,才能使队员们集体创造出共同的音乐主题和艺术形象。
(1)统一音色的训练
发声训练中的声音位置,气息深浅,真假声的比例,是合唱队集体音色统一的关键。在训练时充分调动合唱队员们“耳朵”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用听觉辨别声音,继而用“耳朵”引路,寻找合唱时所需要的音色达到集体音色的和谐统一。
(2)速度、力度统一的训练
在合唱的速度、力度统一思想的训练中,首先要求合唱指挥的手势要清楚、准确、肯定。其次要指导学生们看懂指挥的手势,理解指挥手势的意图。再次,是指导合唱队员们把握好演唱中各种力度的分寸,指挥要多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训练,并用快速的办法,训练学生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3)表情统一的训练
表情统一的训练,要不断加强学生们的乐搏培养。让每个队员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在演唱中随着指挥的动作进入角色,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
通过上述的训练和演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激励了学生用热情乐观的情绪和饱满明亮的歌声宋表达合唱歌曲的意境,使合唱能够获得优美、和谐悦耳、动听的理想效果。
初中生合唱训练 篇12
一、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
(一) 合唱指挥的姿势要求
在音乐作品的演出中, 合唱指挥者是掌航的舵手, 因此, 他的姿势一定要标准, 必须要遵循准确、审美的原则, 指挥动作简洁、大方。其主要的姿势要求有:身体的姿势, 要将身体挺拔站立、自然放松;双脚要分开站立, 或者是一前一后, 并且要和肩膀同宽, 使身体的中心尽量平稳;双脚不能随便弯曲, 也不许随便颠动;头要直面向前, 眼睛直视前方, 目光随时观察左右, 不要随着音乐的韵律摇晃脑袋。手臂的姿势, 在挥动的时候要自然轻松, 简洁大方, 弧度清晰规范, 向上不高过头顶, 向下不低于腰部。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 手臂不要伸直, 并且以手臂不完全伸直的长度作为半径, 将肩关节当作圆心, 手臂缓缓进行挥摆运动, 以防手臂的交叉。手型要四指并拢在一起, 大拇指与其稍稍留有一定的距离, 手掌自然放松, 呈弯曲形态, 手腕要具有弹性;在进行指挥时, 掌心的方向可以按照需要随意调换;还可以改变手型的紧张度和手指的弯曲程度, 从而使其形成不同的掌型和拳型, 给演唱带来不同的要求。
(二) 合唱指挥的动作要求
在规范合唱指挥的动作时, 指挥的动作一定要包含实际的内容, 并且要像生动活泼的画面一样, 这样才会起到激发情感的作用, 才能使演唱者进行统一的演唱。因此, 指挥者在进行合唱的指挥时, 应该遵循以下的动作要求:第一, 动作一定要简洁、清晰, 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速度。只有掌握准确的节奏, 才能完成生动的演唱, 并且也依赖于指挥者对速度的掌握。因此, 指挥者的动作要尽量清晰准确, 掌握拍子的节奏, 从而给演唱者传递一种相关的信息和启发, 改变演唱节奏的快慢和强弱, 从而呈现出完美的演唱作品。另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 就是要将抢拍明显的表现出来, 比如一个二拍子的歌曲, 如果把每一个小节都打的都非常准确, 那么整首歌就会非常准确。因此,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 每个小节的第一拍动作应该比较大, 而且力点一定要明确, 从而使合唱的歌曲听起来非常整齐。第二, 动作应该尽量的简洁、朴素。指挥者进行指挥就是为了保证演唱的整齐度, 克服演唱中的困难, 从而展现出完美的作品。所以动作不要过于繁琐, 应该简洁、朴素, 实现良好的指挥效果。
二、合唱团的训练方式
在合唱团的训练中, 由于不能直接大胆的用语言进行提示, 因此通常使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所谓的心理暗示, 就是受外界人员的愿望、观念以及情绪等影响, 从而使自己的心态发生改变的心理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下面是在合唱训练中常用的暗示方法:
(一) 表情暗示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能够体现这个人的内心情感, 而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 并且对于不同的作品来说教师要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 比如在进行比较庄重、严肃的歌曲的排练时, 教师的表情也应该要严肃;在排练活泼欢快的歌曲作品时, 教师表情要尽量丰富一些, 看起来神采奕奕的;像一些抒情的歌曲作品, 教师的表情应该呈现出温柔的以免, 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因此, 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要保持面部的微笑, 目光要温柔, 给演唱者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师的面部表情会给演唱者一种心理暗示, 从而更好的完成演唱作品。
(二) 动作暗示
在训练合唱的声音时, 教师会经常提到软腭, 打开软腭是训练声音的一个重要内容, 打开软腭能够防止发声出现错误, 从而损伤声带, 因此, 教师在进行声音的训练时, 会比较注重软腭的打开, 让演唱者尽量贴着喉咙的后壁演唱。教师在训练演唱者的发声时, 可以一边弹奏发声曲, 一边抬起另一只手, 使五指呈现下垂空抓状, 手背微微向上拱起, 模仿软腭打开的形态, 从而给演唱者一种在演唱时要打开软腭的暗示;教师双手叉腰, 是在暗示演唱者要气沉丹田;在演唱高音时, 会想象声音被抛到远处的感受, 教师的手也会随之做出向上抛的动作, 给演唱者一种唱高音的暗示, 并且要集中自己的嗓音等。
三、结语
对于每一个优秀的合唱作品来说, 都凝聚了创作者的人格魅力, 展示出创作者用创作来反映真实的生活, 并且每一个演唱者也都用心的去对待每一部作品, 这是对作品最好的诠释。在合唱演出中, 按照合唱的要求, 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 能够将作品更好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从而促进合唱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浅谈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J].音乐时空, 2012, 02:125-126.
[2]顾兆杰.专业合唱指挥是非专业合唱团健康发展的需要[J].音乐生活, 2015, 02:21-23.
【初中生合唱训练】推荐阅读:
初中生合唱训练刍议07-15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12-27
初中班级合唱教学论文06-16
初中生跳高怎么训练12-09
初中生作文训练的技巧05-21
初中作文训练10-09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09-13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05-20
如何训练初中生的英语听力09-12
初中作文训练法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