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精选8篇)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 篇1
浅议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现代英语学习由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组成,而要做到会说、会读、会写、会译,其前提是必须要会听。学会听、学好听是掌握英语这一语言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学生在学会听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这已影响到学生对现代英语的掌握。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初中生存在的听力障碍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初中生在英语听力方面的障碍
1.语音障碍。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语音障碍包括语音、语调、朗读习惯等几个方面。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听好、听准的前提,尤其是一些发音接近、易混淆的音素。
2.词汇障碍。单词拼写不准,词汇量不足,造成听力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多少、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一定影响。
3.语法障碍。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备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识别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对于所学的时态、语态、句子结构、主从句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好,不能活学活用,势必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含义。
4.心理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心理紧张主要出现在测试或大型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心里总感到被动、无把握,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结果是越想听懂越听不懂,越听不懂心理越紧张,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几分钟,哪怕几秒钟,对信息的摄入也会出现断层,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
5.听力习惯障碍。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 1
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二、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若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以及语法知识。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敏感性是很难听得懂的。因此在平时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丰富的词汇量;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背诵一些惯用语固定短语,扩大词汇量,为提高听力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语法是一个句子的命脉,语法结构是句子的框架,熟悉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因此要帮助学生过好词汇、语法关。语法只能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熟记,分类总结。比如:make, let, help等动词后面是加do的。finish, enjoy, practice等动词后面是加doing的。forget, want, need等词后面是加to do的。熟记了这些规则,在做听短文填词时,自己可以自查了,这样准确率肯定会高一点。
2.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听音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很重要,心理紧张容易导致对所听信息的摄入出现断层,从而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所以培养学生良
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答题,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提高听力效果。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要舍得放弃。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在大意上而不在细节上。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还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除此以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例如:要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重点、要点;学会预测,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甚至还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放松情绪,培养听的兴趣。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单项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相当复杂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去研究、去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教学方法。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 篇2
一、常见的学生听力理解障碍
1. 语音、语速障碍。
语音障碍包括语音、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 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读及不完全爆破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语速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或记录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
2. 听力习惯障碍。
听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 在听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 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 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 就停下来思索, 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 而是借助于中文, 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又如, 有些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不会抓住关键词做记录, 难以把握住全文的主要信息。
3. 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学习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和熟悉英美国家人民的一些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 以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如两篇难度相当的听力材料, 一篇介绍我国的中秋节, 另一篇介绍西方的万圣节, 前者听起来较容易, 因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学生非常熟悉, 有助于理解;而后者, 听起来较难, 因为学生对万圣节知之甚少, 理解起来就困难。
4. 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障碍。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 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的状态时, 易产生恐惧心理。如有些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 对听力缺乏信心, 总觉得听力很难,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种畏难情绪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 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还有些学生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另外, 外部环境, 如室内外噪声、收录机的质量、声音的大小、录音的清晰度等, 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干扰因素。
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 加强基本功训练。
首先, 要认真教好音标, 严格把好语音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学生如能打好语音基础, 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培养, 掌握音素和单词在语流中的变化。常见的语音变化有四种:1) 音的省略, 指元音音素|藜|或|i|的非重读音节中的省略。2) 音的连续, 指在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两个词, 当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 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始时, 需要连读。3) 音的不完全爆破, 指爆破音|p|, |b|, |t|, |d|, |k|, |g|后跟破擦音、磨擦音、鼻音或舌边音时, 或者两个爆破音相邻时, 前面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 而且在口腔中形成阻碍, 即停顿一下才发出下一个音。4) 音的同化, 指相邻的两个音受另一个间的影响而发出第三个音。当然, 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无捷径可走, 只有坚持不懈跟读录音, 尽量多地接触不同的英美口音, 让学生体会英语的语音、语调、重读、弱读、意群甚至韵律。此外, 听力基本功还应包括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如速记, 即快速扼要地记下一些关键词、数字等, 这时构建整体框架, 帮助理解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 应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例如:听短文或听对话, 如果要求填写所缺词组, 可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词群, 而不是一个一个单词;在学生开始听之前, 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以训练学生归纳、抓主要线索的能力, 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摆脱母语的干扰等。
2.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 即让学生不仅要听懂文章的意思, 而且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一般来讲, 精听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应要求学生听多遍, 了解所听内容及所听材料的特点。在精听时, 可让学生复述所听的内容, 听说结合。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口语活动往往能形成平等的信息交换过程, 心理负担较小, 学生能够轻松地听。精听可采用静听方式:1) 静听录音;2) 边听边记要点;3) 核对答案, 点拨要点;4) 重放录音材料。可供参考的精听材料有译林出版社根据新课标编写的《牛津初中英语同步听力》等。泛听, 是指让学生听材料时不要求听懂每个句子、每个单词, 而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在泛听训练中, 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 接触不同的口音、方言, 以及语速, 使学生熟悉各种语境, 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纸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英语兴趣课可安排观看《动感英语》、《走遍美国》及原版电影等, 要求同学们泛听, 了解大意, 记录所听懂的信息。有助于调动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兴趣, 开阔视野, 了解到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另外, 还可以订阅《21世纪英文报》 (初中版) , 让同学们以此为原材料, 摘其要点, 改编为课堂上的Daily report, 增加每天听力的信息量。
3. 培养听力中的预测能力。
根据詹·威利斯 (Jane Willis, 1981) 和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 听包括十多种微技能 (microskills) , 而其中涉及预测能力的约占50%。Corder (1985) 指出:“预测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运用和学习的基本技巧, 是理解口头语言的主要程序。”由此可见, 预测能力是听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它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重要作用。合理地运用预测技巧可以减少记忆负荷, 缩小搜索范围, 提高听的效率;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猜测、分析、推理, 起到漏一补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难度, 消除紧张心理, 增强自信心, 进行准确理解。
1) 根据图表、题干等进行预测。与新编初中英语教材及与其配套的同步听力习题里配备了大量的图画、表格等, 这些往往比文字更为直观地反映了听力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某些细节, 在听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预览, 并根据图表等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口头谈论, 发挥想象, 猜想可能会发生的事。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认知结构进行合理预测, 同时也将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七 (上) Unit 3听力材料的标题是“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通过预览表格三个栏目Activity, Time, Place, 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有关重点信息上, 有助于准确理解中心内容。另外, 还可以根据题干进行预测。如:A.6:30, B.6:00, C.7:00, D.6:40。从题干中立刻可以推出此题是问某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学生对许多内容做到了未卜先知, 当听力正式开始时, 他们就会情绪高涨, 全神贯注, 来证实自己的联想与预测的正确性, 并及时加以补充, 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2) 根据语境进行预测。语言交际离不开语境。比如:在学校, 常出现教师和学生的谈话, 谈论的内容通常为学习、考试、作业等问题;在医院, 常出现医生和病人的谈话, 谈论的内容多为病情、治疗、健康等问题;在机场, 常出现旅客与服务员或旅客之间的谈话, 谈论内容通常为航班的班次或起飞时间等问题。在听力过程中根据所听内容判断所处语境, 再借助语境不断地进行预测、推断、假设、否定、明确直至肯定, 进而完成推理过程。《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
3) 根据信号词、关联词等进行预测。当预测职业或谈话人之间关系时, 如果听到“What cam I do for you, sir/madam?”或“Can I help you, sir/madam?”时, 可排除谈话者是夫妻、师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而可以预测对话双方关系是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或patient and doctor。如果听到dad, mum, sister, brother等词时, 则可以预测谈话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再如, 在对话中A:Would you like to see a film this evening, Jim?B:Yes, I’d love to.But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不少学生刚听了前半句, 就选择了“Jim will see a film this evening.”这一答案。然而, 教师若平时注意培养学生预测能力, 提醒他们留意句中关联词, 学生就会在听到but一词后便立即联想到这是表示另外的意义:“Jim will do his homework this evening.”
4) 听后的预测活动。由于预测活动贯穿听力理解全过程, 因此, 即便听力活动已经结束, 学生大脑仍应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听完课文, 学生还应前后联系, 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来补充前面信息中有疑问和漏听的信息。同时, 还可以对前面的预测加以分析、推理、修正, 以便准确地理解全文。
4. 培养良好的听力心理素质。
听的理解过程, 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 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或厌倦的状态时, 易产生对抗心理。简言之, 就是当学生的情绪有较大波动时, 是很难听懂任何东西的。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已有较大发展, 但同时他们又有心理特点可塑性强的特点。所以帮助学生做好听的心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说来, 学生在听前有两种不正确的心理:一种是过于自信。这一般存在于少数听力较好的学生中, 他们往往在听简单内容时掉以轻心, 粗枝大叶, 甚至连题目末听完就选出答案;而在听较难内容时又显得异常焦躁不安。另一种是缺乏信心。这大多数存在于听力较差学生当中, 他们往往觉得听力非常难, 在听的过程中难以进入角色, 一听就怕, 越怕越听不懂。对待前一种学生, 主要应持批评态度, 要求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戒骄戒躁, 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对待后一种学生, 教师应多加鼓励, 尤其是对起点较低的学生, 要多鼓励他们试着去听、去尝试,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 听力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三、听力训练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 只听不讲。
这里的讲是指教师的讲解, 即必要的指导。有时因课时紧、赶进度, 听力训练走过场, 只是放录音, 然后核对答案, 在学生疑问这处不提供必要的指导, 学生的听力很难有很大突破。听前应有个准备阶段 (warming-up) , 教师应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激活有关听力材料的非语言信息, 或传授一定的听力技巧;听后应了解学生的听力情况, 并加以点拨;此外还应作必要的总结。
2. 只听不说。
在平时听力训练中往往急功近利, 为练习而练习, 仅仅得出答案, 选对A、B、C, 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因为学生往往只关注与题目有关的部分, 没有认真听其他内容。所以, 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也要开口说, 将听说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听说能力。说主要指学生听了某篇对话或短文后, 再用自己的话将短文大意用英语复述出来, 或将某些句子背诵出来。它是培养学生“听是懂、记得住、说得出”的一种综合性训练方法。这种形式的训练应从学生学习英语课文时开始。在训练过程中, 可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复述或回答问题, 也可让学生听录音后, 以口述形式改写短文。当然, 必要时也要进行个别词句翻译。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 很多学生由于从未见过, 尽管每个单词都认识, 但他们还是容易将之译为“每条狗都有他的一天”。
3. 每字必究。
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 一直想回忆或猜测其意, 结果影响了心情, 甚至影响了整篇的理解。在正常口语包含大量的冗余现象 (redundancy) , 错过个别单词 (关键词除外) 不一定影响整体意义的理解, 大多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其意义。因为听辨语音要经过合成—分析—合成—分析的过程, 到了听辨连续性语音时, 所合成、分析的语音单位会扩大到句子结构的听辨, 所以不必一定弄清每音、每词。遇到生词或漏词, 要懂得跳过去, 继续捕捉下面的信息, 否则会因跟不上语速而漏听。
4. 边看边听。
现在听力训练书本都配有录音原稿, 有些学生喜欢一边看原稿一边听, 自我感觉良好, 都能听懂, 实际上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听力是一个通过听觉输入信息的过程, 如果再辅以视觉信息, 势必影响到听觉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或听力练习时, 听录音时都应要求学生不看课本, 除非是让学生跟读的时候。
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障碍 训练 策略
一、初中英语听力障碍
1.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包含了语句重音、单词重音、音标掌握、音的连读、强读、弱读、爆破以及省略、同化等方面的障碍,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正确掌握单词的发音,久而久之,就容易混淆发音相近的单词。如:house-horse,sheep-ship等。
2.听力习惯障碍
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尚短,多数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中都想将每个单词或句子都听清楚、听明白,一旦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就会停下来思考,这往往会跟不上语速,并影响到了后面的听力训练。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没有对关键词汇做好记录,从而无法有效掌握听力内容的主要信息。
3.母语干扰的障碍
由于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处于一个汉语的环境中,汉语习惯已经根植于每位学生的心中。这使得大多数初中生会自然而然的将汉语习惯带到英语学习当中。如,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练习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会将听到的内容用汉语翻译出来,而不是直接运用英语的思维,将听到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的情境,在此过程多了个心译的环节,从而使得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反应速度下降。
4.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障碍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学生处于一个紧张的心理状态时,极易产生惧怕、恐惧的心理,从而影响其听力的效果。如,部分听力水平偏低的学生,总认为英语听力难度较大,听力时间太短,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对英语听力缺乏信心。这种听力恐惧的心理无形中降低了听力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下降。还有部分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导致听力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外部环境的障碍,如,录音清晰度、播音机声音的大小、室内外噪音等,都有可能会干扰到学生的听力理解。
二、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策略
1.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
首先,应加强音标教学。音标基础的优劣关系着语调、语音的正确与否。因此应强化学生的音标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次,应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训练与培养,正确掌握语音的变化:①音的连续,是指英语短语或者句子中邻近的两个词汇,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始时,需要连读。②音的不完全爆破,指的是爆破音[b],[p],[d],[k],[t],[g]后跟鼻音、摩擦音、舌边音或破擦音时,或相邻两个词均为爆破音屎,前面的爆破音在口腔中形成阻碍,发音不完全爆破,即停顿一下后发出下一个音。③音的同化,即两个相邻的音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发出的第三个音。然而,英语基础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跟读录音,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英美口音,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的语调、语音、升降调、意群、重读、弱读以及韵律,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技巧与听力习惯
听力技巧包括了理解技巧与语音技巧。理解技巧指的是对听力内容的预测、检索以及取舍等技巧,教师应在听力训练开始前,教会学生注意抓住听力内容的重点信息,先整体浏览习题,抓住题面上有用的提示信息。例如,七年级(上)Unit 3中一听力材料的标题为“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通过表格中Activity,Time,Place三个栏目进行预览,学生则很快捕捉到题目的重点信息。此外,在学生要做到边听边记,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记录的过程中,要用技巧,有重点的记录,例如,人名、地点用代号记录、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记录,长句记录重点部分、长词用缩句来记录。语音技巧包含了句子重音、连读、弱读、重读以及意群划分等内容。除此之外,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应予以及时纠正。
3.将英语文化背景渗透到听力教学当中
语言反映了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教师可将英语的人文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等内容融入到听力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与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摆脱母语思维,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这将会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以及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听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应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同时,应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听力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遇到困难时,应正视并积极去解决,只要经过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听力障碍是可以得到克服的,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听力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应构建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听力心理障碍。再者,教师可适当采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听力积极性,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肯定与赞扬。
【参考文献】
[1] 刘玉颖. 初中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与技巧[J]. 民营科技,2012(02).
[2] 明瑞强. 教学实践环节中学生听力障碍构成浅析及相关对策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
[3] 刘柱英. 析初中英语听力困难及其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2003(S2).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 篇4
泸县特殊教育学校
郑林英
646100
一、听觉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
(一)集体教学
集体教学是指在康复机构中,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聋儿进行康复教育的过程。集体教学分为:主题教育(由若干教学单元组成,每一单元有一个教学主题)、综合技能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的游戏教学活动,包括语言、认知、操作与音乐的教学)。集体教学多使用游戏教学、示范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在游戏活动中,鲍鲍可以观察和模仿其他儿童的学习和游戏,并学会了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在示范教学中,鲍鲍模仿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老师又通过适当行为给予强化,对不好的行为给予惩罚。通过以上不同的集体教学模式,鲍鲍与人交流和相处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语言发展相当突出。
(二)个别化的训练
听力障碍幼儿与健听幼儿相比,个体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每个听障幼儿除了与健听幼儿一样,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之外,还存在着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接受教育康复的时间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导致了每个听障幼儿的语言和言语发展水平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个别化教学是指在康复机构中,由老师对聋儿听觉功能,言语技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并结合其在集体教学,家庭康复中的有关问题,制订相应的听觉、言语康复计划,对其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鲍鲍的语言清晰度不是很高,我们就针对鲍鲍这一问题,为鲍鲍专门制定训练语言清晰度的发音训练和语言训练。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鲍鲍发音的清晰度有明显的提高。
(三)组别教学
组别教学是指教师将听觉、言语发展水平接近的幼儿组合起来(一般为2人),一起进行教学。
(四)家庭康复教学
家庭康复教学是指家长在老师指定的康复教学基础上,配合老师每天的康复教学,在家里对幼儿当天接受的教学知识进行复现、巩固和扩充的教学。
二、儿童教育康复的内容
鲍鲍的教学康复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3个月。在这4个阶段中,老师按照指定的康复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并且随时监控幼儿的康复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根据鲍鲍的具体情况对教育康复内容进行调试,让教育康复的内容更适合鲍鲍的发展。教学主要从听觉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和发音康复训练三方面来进行。
(一)第一阶段的康复内容
1、听觉康复内容
进行听觉察知训练:主要察知声音的有无(在有意注意状态下的察知何无意注意状态下的察知训练),包括在人耳听阈范围内的各种频率段的声音的察知训练。老师突然敲出巨大的声响,鲍鲍主动告诉别人,或叫其他小朋友一起听。老师给鲍鲍一些可以发出声响的玩具,让鲍鲍自己故意弄出声音听或是让其他小朋友听。
听觉分辨训练:主要分辨交通工具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自然环境的声音。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各样的声音传入鲍鲍的耳中。为了让鲍鲍知道什么动物发出什么声音,老师就利用电视播放动物世界等影片,这样不仅让鲍鲍知道了很多动物的名称,更让鲍鲍了解了每一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培养了鲍鲍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听觉识别训练:识别音节数量不同的词语。难度从2项一组增加到3项一组。结合听觉理解训练,老师最常见的训练方法是,训练鲍鲍听自己的名字,并作出反应,目的是要鲍鲍听到叫他时能够答应,能辨别是喊他的名字还是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在班级中有7个孩子,老师就利用每一个孩子的全名和小名在上课之前练习听力识别。逐渐的鲍鲍就能够理解自己的名字,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区分自己的名字与他小朋友的名字。
2、发音训练
口舌操训练:进行口腔灵活度的训练。(这一里可以加点最简单的联系内容吗?)
发音训练:六元音的发音训练,学习并模仿发出不少于6个双元音韵母,如:ai、ei、ui、ao音等。
(二)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
1、听觉训练 听觉分辨训练:进行闭合水平音节数量相同差异较大语音辨听。听觉识别训练:闭合水平单音节词汇辨听(韵母识别训练)。闭合水平单音节词汇辨听(声母识别训练)。
听觉理解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指令训练,如:开门、搬椅子等。
2、发音训练
口舌操训练:进行口腔灵活度的训练。
学习并模仿发出声母[h]、[m]、[b]、[d]、[n]、[g]、[q]。学习并模仿发出连续音节(如:[hai-hai-hai][ma-da-ma]等)。学习并模仿发出多声调(如:[mā-dǎ-dà]等。
(三)第三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
1、听觉训练
听觉分辨训练:闭合水平单音节词汇辨听(韵尾相同单音节词辨听(-n;-ng);同声母、同韵尾但不同元音的词;辨别单元音、复元音+鼻音韵尾)
听觉理解训练:进行生活指令的听觉理解训练,如:请给我XX。请把XX放在XX地方。
2、发音训练
口舌操训练:进行口腔灵活度的训练。
3、语言训练
指认或说出初级词(常见物品或玩具名称)如:认识常见水果,老师结合鲍鲍喜欢游戏的兴趣,在情景教学中让鲍鲍充当卖水果的老板,其他的同学充当顾客,在游戏中小朋友就学会了各种水果的名称了。
认识常见人物,表述其名称。老师准备很多不同工作岗位人员或家人的照片或卡片,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反复让鲍鲍在图片中寻找“警察叔叔”的图片,并且还让鲍鲍区分“警察叔叔”和“爸爸”有什么不同之处,以同样的道理老师让鲍鲍区别其他人物。
认识常见衣物,表述其名称。每天老师都会问:“鲍鲍今天你穿了几件衣服啊,有什么什么颜色的,自己最喜欢哪一件等问题。这样在普通的生活中就教会了孩子说说衣服名称的教育任务。
在课堂内外老师都喜欢指着某一物体问鲍鲍:“这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不仅让鲍鲍学会思考,还让鲍鲍养成了提问的好习惯。在家里鲍鲍遇见什么不知道名词的东西都会问:“这是什么啊?”遇见不懂的道理就会问:“这是为什么啊?”等一些问题。
(四)第四阶段的康复训练的内容
1、听觉训练
听觉理解训练:进行单条件、双条件、三条件的理解训练。如: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件黄色的衣服,两件红色的衣服;小猫在河里吃鱼,小狗在河边钓鱼等。通过讲故事,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然后老师围绕故事进行提问,让幼儿指认或回答。老师也提倡家长在家里多给鲍鲍讲故事,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2、发音训练
口舌操训练:进行口腔灵活度的训练。这一练习的目的是让鲍鲍说话更清楚,吐字更明白。老师在个别训练时,就让鲍鲍跟着念绕口令,如“山上有块破布,山下有条破裤,破布补破裤,破裤变成破布”等。鲍鲍不仅很喜欢这样的联系方式,并且学会之后还教其他小朋友联系。
3、语言训练
托福听力diy训练方法 篇5
托福听力DIY训练六步走
第一步:边看边听
第一次接触托福的菜鸟大多是错到 lost an arm and a leg 。边看听力文字边听的目的就是熟悉美音和托福听力的语度,为后面打基础。
第二步:先看后听
先边看文字边听一遍(不看题目选项),然后开始做题。开始练的时候先熟悉一遍题再听的方式绝对没有坏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强你的自信。
第三步:正式开听
经过前两步入门,就可以按照考试的正式要求来听了。这也是托福听力练习的核心。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步:段子精听
段子题包括长对话和TALK,内容比较专业,适合高强度的集中训练来对付。
第五步:听读听抄
经过前面4步之后,一般会有一个平台期,遭遇瓶颈,这时候就要靠听读听抄来更上一层楼了。听读针对短对话,指听一句读一句,训练场景和语感,比听抄节约时间,又练了口语。听抄说得很多,个人以为太费时间,只攻段子题就好了,而且由于段子题语言是正式体,听抄对TWE有好处。
第六步:背景知识
我是文科,所以听文科段子好爽,但理科的段子就头痛。反过来我想也一样。这一是背景知识的欠缺,二是专业词汇的积累。个人以为文科读理科东西学理科专业词汇对以后研究没用,不如花时间保证别的部分,毕竟理科段子不会超过2段,错几道不会伤筋动骨。但是听力要想得到高分这步可能是要走的。要圆满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个人觉得最好的训练材料是VOA和美国文化概论的书。
当然,DIY听力训练最重要的是有针对性,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设计具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方案。祝大家考试顺利!
托福听力需注意的细节 考点就在他们周围
托福听力两个Section下来,总会有种注意力越来越散的感觉。如果能够知道哪些地方预示着考点出没,那就相当赞啦!
1.Conversation:段落开头提到的原因必考:problem/question。
2.段落开头提到的本次主题必考(如Today……),段落结尾的点评和总结必考。
3.段落中重复两次的地方必考。通常为本节课的要点,师生各重复一次的地方必考,注意在笔记中划双线,重复两次的名词必考,一般重复的名词是选项中的替换词。
4.段落中的强调句型多引出分论点,是考点:
This is the first time…
One thing importa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should remember/notice/bear inmind/keep in mind---conversation引出建议的句型。
5.针对上下文明显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必考:definitely,absolutely, exactly, it’s a good question, excellent question, 注意听好教授在这些回答之后的解释,一定会对重要内容作同义的重复。
6.段中主论点下有定义加举例的必考(配对表格题);
罗列多个事实处必考(是非型表格题);
说明多个程序、步骤的必考(排序题),中间的步骤一定注意:then, so, ok, well, replace, the next stage.
7.难点的解释说明必考(核心概念):小黑板,带字的笔记本,只要出小黑板都会有停顿。
注意引导词:it refers to, that is, that means, which means, This is to say, inother words, in another words, by that he meant, let me make it clear, let memake it simpler, let’s put it this way.
8.段中引用的观点必考,对应都是对分论点的看法:think,argue,believe,一定有小黑板,或者人物肖像。
9.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后面的点重要,themost important, biggest, 因为是形容重要特点。
10.一定注意教授跑题的内容,话题的转移、布置作业、一会儿再谈、我打算先谈些什么、谈一下个人的经历……会在语义理解上出题(细节)。
11.教授对学生的警告或指令必考(重听):Conversation表建议,Lecture中表强调重点。
12.托福听力出题的顺序和文章顺序完全一致,一定注意干扰选项:后面的内容在本题中会作为干扰项出现。
13.一定注意教授的点评,会作为结尾的题目出现(whatdoes the prof think of)。
好了,以上就是托福听力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去试试哦~
托福听力真题音频不好找 不如利用好科学美国人
般来说,SSS的难度要略大于托福听力,但是由于内容与托福听力中的lecture很相近,都是科学类的,有助于理解托福科学类题材的题目,是很好的听力练习拓展材料和背景知识积累素材。
由于SSS的语速较快,专业词汇较多,因此更适合听力比较好的同学。如果你能够适应SSS的语速,再听托福听力就像蜗牛爬了。
如果在完成你的每日学习计划之后仍有余力,建议每天抽30min进行SSS的听力练习:
第一遍:泛听,做笔记,回想哪里听懂了哪里没听懂。
第二遍:精听,逐句默写。对照文本分析没有听出来部分的原因,是单词不认识,是单词发音记忆有误,还是连音、吞音导致没听出来,还是什么原因...
第三遍:泛听,进行复述和主旨概括。
最后,摘抄整理好的句式和单词、短语,为口语和写作积累素材和用语。
托福备考优质素材网站介绍
Crash Course
这个节目我一直认为是补充材料最好的素材了,是Youtube上的一个教育节目,对观众进行科普,内容包括:天文,地质,心理,社会,考古,人类等等。
Brainpop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 篇6
第二部分
有关简短对话的专项训练
第一节 有关时间的训练题
英语听力:
asf听力文件无病毒,请放心打开
听力理解
请听下面10段简短对话。根据所听录音选出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1.When did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 A.On Saturday.B.On Friday.C.On Wednesday.D.On Sunday.()2.When was Wei Hua born? A.In April.B.In May.B.In March.D.In February.()3.How soon does the play begin? A.In fifteen minutes.B.In thirty minutes.C.In forty-five minutes.D.In twenty minutes.()4.When had Betty planed to be back? A.This Tuesday.B.Next Tuesday.C.This Sunday.D.Next Sunday.()5.When does the woman book the tickets for? A.August 16, morning.C.August 16, evening.()6.What is the date today?
B.August 16, afternoon.D.August 17, morning.A.December 25.B.November 25.C.December 24.D.November 24.()7.When will they get to the market? A.8:20.B.8:10.C.8:30.D.7:50.()8.When does the man go abroad? A.In early November.C.In late November.()9.What time is it now? A.7:30.C.7:45.()10.What’s the time now? A.Three twenty-two.C.Three twenty-four.听力原文及答案
B.November 12.D.December 28.B.7:35.D.7:15.B.Three twenty-three.D.Three twenty-five.用心
爱心
专心
1.M: The line is very busy on Wednesday.W: Yes, but you may make a telephone call on Saturday.And it’s only half the usual price.2.W: Were you born in May? M: No.I was born in March.But Wei Hua was.3.W: I’m sorry.I’m late.M: It doesn’t matter.Now it’s 8:10.We still have twenty minutes left before the play begins.4.M: Hi, Betty.When did you come back? W: This Tuesday.M: Didn’t you play to stay till next Sunday? W: Yes, but I changed my idea.5.W: I would like to book three tickets for August 16.M: In the morning or afternoon? W: The morning is best.M: Let me see.I’m sorry.We only have the tickets for the evening.But tomorrow we have ones for the morning.M: Well.Please give me three tickets for this evening.6.M: Are you ready for Christmas Day.Today is Christmas Eve.W: Sure.Everything is OK.7.W: How soon shall we get to the market? M: In half an hour.Now it is only ten to eight.8.W: Hi, Dick.I heard that you planed to go abroad, didn’t you? M: Right.I’m going to leave in late November.9.W: Does the play start at 7:30 or 7:45? M: It begins at 7:45.We still have ten minutes left.10.M: What time is it now? W: My watch says three twenty-five.But it is two minutes fast.答案:1.A
2.B
3.D
4.D
5.C
6.C
7.A
8.C
9.B
10.B
用心
爱心
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对策 篇7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一) 听力与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 听得越多, 听力理解能力越强。不容否认, 多听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 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 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的, 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 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便无法将发音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 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因此, 从理论上说, 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 听读相关性
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 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 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然而, 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 即使其中有一些生词他们也能读懂或大致看懂。当前, 在英语教学中, 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度往往低于阅读材料, 但就整体而言, 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 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有关。当然, 听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
(三) 听力与记忆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 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 听觉器官对连续音流的感知与切分, 即辨认出连续音流中的各个语句成分或片段。第二, 将辨认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 并迅速不断地与前后的其他片段相联系。最后, 经过辨认和联系原语句以高度简缩的形式形成意思并储存长时记忆, 心理语言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为瞬时记忆或短时记忆, 这种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换言之, 在听的过程中, 人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或短时的联系, 而人们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的, 同时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采取一系列认知策略, 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 达到理解。
(四) 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
在传统的教学中, 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 它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 信息的输入, 而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 在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 这一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第一, 语言形式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辨认, 注重音位的变化, 注意词与词间的语法关系等。第二,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 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 只有在无需注意说话人的表达形式, 只注意其说话内容时, 才能有效地把握信息, 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 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 即交际意义上的听力。综合上述原因, 听力教学应在训练语句成分听辨的基础上, 训练语篇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听速与难度上达到一定指标。
二、训练对策
(一) 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
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 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 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 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 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二) 改变思维方式, 讲究听力技巧, 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效果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 因此, 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 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 必将提高记忆效果。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 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 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抓住关键词, 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三) 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 是积极的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
因此, 要充分认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性。
摘要: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听的教学状况正在改变。为此, 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了多种尝试, 但对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
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探讨 篇8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一、 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 sheep---ship, house---horse.
语速障碍 :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 : 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語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 :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 、 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
4、心理因素的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 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积极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 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性。
【初中生听力障碍及训练方法探究】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方法05-22
初中英语的听力及训练12-22
如何训练初中生的英语听力09-12
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09-13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软件09-13
高中生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谈11-03
初中英语听力学习方法06-07
初中作文训练方法12-08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08-2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究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