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2024-07-19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共12篇)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篇1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 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与命题作文相比较, 话题作文能够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是体现学生语言知识与能力的最佳形式。因此, 在近些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 话题作文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水平, 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仔细阅读话题提示, 快速打开写作思路

1. 准确理解题意

过去我们对“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家庭”。200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就做出了这样的提示:“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 是温馨的集体, 是亲爱的祖国。”细读提示便知, 这里的“家”不仅有我们各自的小家, 也有集体和祖国。如果考生这样理解题意便开阔了选题范围, 立意也会新颖。

2. 准确把握主题

200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是以“靠”为话题, 提示语是“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但结果往往靠不住, ‘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是在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 靠的是坚忍不拔, 靠的是勤奋学习。”仔细根据提示, 我们发现材料里不能靠的是国家的进步, 个人的成长, 能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与毅力, 而且学会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靠与不靠的关系, 这样的文章才能主题鲜明, 立意高远。

二、仔细推敲掌握技巧, 独辟蹊径拟好文题

1. 确定文体, 扬长避短

常见的文体有议论体、日记体、书信体、散文体、叙事体等。在对所给材料进行深思熟虑后, 考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确定文体。

2. 集中选题, 以小见大

写话题作文, 如何寻找合适的切入口是构思及拟题的关键。考生切忌在选题时过于宽泛, 而是将话题加以限制, 由大变小, 由虚变实, 由抽象变具体。如以“手”为话题可写成《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手中的希望》等文题有利于我们从小处着眼展开写作。

3. 崭新视角, 别开生面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在拟题时既要准确, 更要凝练、含蕴、新奇、优美。

三、在文章构思上, 善借教材做“嫁衣”

1. 采线串珠法

就是用线索将体现文章各个材料串接起来连缀成篇。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表现了老师的美好的心灵。作者以“回忆、依恋、思想”这条感情线索将七件小事组合起来, 使文章疏密有致, 情感步步加深, 耐人寻味。

2. 巧设悬念法

即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提出问题, 凸显矛盾, 设置疑团, 使读者在心中形成悬念。然后通过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进行“释疑”, 揭开“谜底”。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由此引出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很富有戏剧性。

总之, 要想提高话题作文的水平, 既需要语文教师对教材文章经典点评, 又需学生多阅读, 多思考, 力争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充分认识话题作文的特点, 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生活经验, 学生才能写出个性十足, 形神兼备的好文章来。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篇2

说到初中生篮球训练,很多异口同声的说法就是以打基础、基本功为主,其实这样的说法和训练指导思想是错了,因为训练的指导思想错了,走的训练的路子也就错了,可能会把一些本来有前途的苗子扼杀在起步阶段。

说实在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接触篮球(不包括正规的训练)其实已经有点晚了,但还来得及补救,只不过有点晚而已,最好在5年级就接触篮球,6年级的时候就有比较正规的训练了(有的地方没有6年级),这里涉及到接触篮球的时间问题。

不能不说,篮球这项运动,只要有身高和体能,就成功一半以上了,这里面没有更多的复杂的深遂的道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情。

但那一少半呢?还是要经过正确的训练的,否则没有了这一少半,还是耽误了人才。训练的方法不当,也耽误了人才。

初中生篮球训练要以身体素质,实战对抗为主,基本功也是不能偏废的。我们经常的看到,一些孩子基本功比较不错,动作也还正确规范,但打起球来过人突破、投篮就动作走形或根本不会用,而一些没有什么基本功的孩子却相当灵活,表现相当的不错,这里可以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出,拼抢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些就要从开始的对抗比赛中获得。否则等以后就会出来有“训练型”和“比赛型”的运动员之分。

身体素质基本功训练,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都是要在初中训练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三者以主次排名的话,我认为身体素质和实战对抗排在前面,而基本功的训练则排在第三位。

这里也许有“资深”的“专业”的人士说了:基本功要从娃娃抓起啊,初中生阶段不抓扎实基本功训练,难道要到大学再重视不成?没有基本功的对抗比赛会是什么样子啊? 等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方法训练途径 篇3

一、抓住人物特点

好的人物描写往往会把笔墨集中在最富有特征的一些部分,而舍弃了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文本内涵、事物情状等无关的东西。这些富有特征的部分,就是描写人物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物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经典作品中人物描写很精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借鉴。《水浒传》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生动的肖像描写来展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鲁达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通过史进的眼睛来描述他的相貌的:“生得面圆耳大……腰阔十围。”只是寥寥几笔的外貌描写,就写出鲁达粗莽、正直的性格。对行者武松的外貌描写,只是写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读者便可感受到武松英武、精明的性格。根据这一人物描写的写作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人物描写上拒绝“脸谱化”的描写,借鉴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时只取其神的描写方法。在布置“我身边的朋友、父母或者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指导学生在肖像描写上达到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效果,并提高人物形象在文章中的清晰程度。经过指导,学生写出了传神的作品。有的学生写《我的父亲》时,通过写父亲的眼睛虽小却透露出星芒来表明父亲性格方面的精明。有的学生写《我的朋友》时,描述自己的好朋友长着白白胖胖的脸蛋,见人总露出憨厚的笑容,借此说明好朋友性格的和善可亲。教师通过这一种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式,让学生成功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作文更为出彩。

二、进行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时,若从整体大局描写,能帮助读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若进行细节描写,则能达到升华人物情感、突出人物精神层面的目的。细节描写是决定人物描写成败之所在。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荣国府所使用的药材清单,这不是简单的笔墨浪费,这个细节突出了荣国府里贵族们的奢侈生活。又如,鲁迅在《孑L乙己》对孑L乙己的服饰进行了细节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這个细节描写既说明孑L乙己穷,也说明他懒,更表现了他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孑L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揭示得十分深刻。细节描写对文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细节描写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学生寻找有效表达人物性格的“局部”与“细节”,并以此凸显人物的性格,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写作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从细节认识他”的主题写作活动,指导学生着眼于局部,写出身边某个伙伴的性格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眼光,拥有独特的写作切入点,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

三、选取新颖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的写作角度不同,描写效果也不同。在人物描写方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选取新颖的角度,促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让人读了眼前一亮。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深刻地认识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某位亲人在外貌、性格上有什么特征,然后分析这位亲人的这些特征与其他亲人的不同之处,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一名学生说,与其他亲人相比较,母亲对于家庭开支的每一笔都能计算清楚,这是因为她的职业是会计,是由所从事的行业造成的。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父亲喜欢唠叨孩子的成绩,那是望子成龙的表现。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人物描写中立意更新颖。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技巧训练,是促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人物描写技巧的有效方式。

浅谈初中合唱团的训练方法 篇4

参加合唱团的同学一定是采取自愿的。教师对初中一年级的每一位学生进行模唱音高, 单音听辩;模唱音阶和演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后合格录取。

被录取到的合唱团员多数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学习的精神。教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让每一位合唱队员明白合唱团是一个整体, 是有纪律的, 引导并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中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有利于合唱教学的顺利进行。

合唱教学的实施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 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合唱团教学的训练方法。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一) 呼吸和发声

中学生正处在变声期阶段, 呼吸和发声尤为重要。学好正确的歌唱呼吸和发声, 不但可以保证学生正在发育的声带不会疲劳和损伤, 更重要的是通过呼吸和发声能为合唱团的训练开辟绿色的通道。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做示范, 请同学们观看老师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发声的要领。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身体自然站立, 两眼平视前方, 自然大方, 面带微笑, 鼻翼上提, 精神饱满积极向上。呼吸时请学生做打哈欠状态, 先做自然呼吸, 然后教授学生开口微笑, 抬起软腭, 下巴松垮, 打开喉咙, 再体会有控制的呼吸感觉。就像长跑, 从自然到不自然又回归自然。启发学生由自然的呼吸学会有控制的呼吸来歌唱。要让学生知道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和源动力, 没有呼吸就不会发出饱满圆润的声音。教师在刚刚开始训练时要注意不过多强调呼吸练习, 待训练一段时间后再结合硬鄂抬起训练呼吸, 使学生自然掌握歌唱呼吸的方法。

(二) 节奏与节拍

节奏与节拍是一对好兄弟, 学生在学习各种节奏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 并教授学生拍, 拍, 拍, 拍和拍各种拍子的简化式指挥, 在稳定节拍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各种音符和节奏型, 这样循序渐进, 得心应手,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各种节奏型。节奏型的掌握要牢固记住各种单纯音符与附点音符的时值, 由四分音符开始进入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再逐步引入各种附点音符的节奏组合。介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节奏训练, 学生兴趣浓厚, 教学效果很好。

(三) 音准训练

这段时间的基础训练我采取了柯达尹教学法的柯尔文手势和达尔克洛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目的是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例如:音阶视唱时全体队员一起拍着节拍每个音唱四拍。然后一起拍着节拍每个音唱二拍, 再一起拍着节拍每个音唱一拍。然后唱半拍再按十六分音符四音一组唱一拍, 这样的循环教学再配合跺脚拍手的动作使学生对音阶的音准节奏的感受达到熟知、熟记、熟用的效果。在音程训练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 一组同学唱根音、一组同学唱冠音。先从旋律音程练起, 再逐步扩展到和声音程。和弦音的训练把学生分作三组进行, 让同学们听辨体会大调音阶的色彩明亮、小调音阶的色彩暗谈柔和。各种音程如大小二度不和谐音程音响效果与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和协音程音响效果作对比;大三和弦的丰满与浑厚, 小三和弦的柔和与美丽作对比, 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唱的灵魂与根基, 为下一部的分声部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唱基础训练

学生掌握了呼吸, 发声、音准与节奏之后再进行和声训练就比较轻松了。在训练学生简短和声旋律之前, 请同学们欣赏几首合唱歌曲, 让学生用心体会各声部均衡和谐的音响感觉, 再引导学生了解合唱的意义, 合唱的精髓,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唱基础训练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学会轮唱。演唱前事先约定, 结束时指挥给予引导和指示。要经常变换声部的分工, 变换声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会不同声部的感觉。采用视唱法教学, 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必要时再以听唱法辅助练习。在轮唱时要注意声部的谐和与均衡, 做到音准、节奏准确、更要注意音色的表现。轮唱时要互相倾听, 不但要注意听着本声部其他人唱, 还要注意听着其他声部唱, 使自己的声音与整体相融合, 体验和声的美感。第二步是两个声部同时视唱, 前提是要熟知。熟记自己的声部才能在两声部视唱时熟用自己的声部。学生在轮唱的基础上进行两声部的视唱会轻松愉快的以达到自己声音与整体相融合。

三、咬字吐字训练

合唱是声乐表现的最高形式有了规则的节拍、稳固的节奏、准确的旋律还不够。更要有清晰的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的训练要配合情感教学来进行。第一步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启发学生带着情感大声朗读歌词, 熟读歌词, 注意口腔打开, 抑扬顿挫, 感情真挚。教师应激发学生提升朗诵歌词的兴趣。可选择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单人朗读等, 引导学生在唱歌时咬准每一个字头归好韵。

四、合唱歌曲艺术处理

歌曲艺术处理非常重要。一首好的合唱作品学完之后, 最关键是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教师应引发学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结构形式以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在训练各声部视唱的同时就应该准确定曲调是属于哪一类的情绪情感。通过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各种音乐要素, 表现威武雄壮的音乐形象;或是柔美抒情的作品展现;或是热情奔放生动形象的思想表达, 发挥学生想象力, 提升学生主管能动性, 使歌声富有感染力, 感动自己, 感动观众。

这段合唱团训练的最终结果是参加每年市里的合唱艺术节的演出。到了月初, 我们将进行合唱汇演的整体排练。这个阶段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结合合唱指挥进行训练。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在会打节奏的基础上模仿老师的指挥来歌唱。这样身临其境的全身动起来的感觉会深层次的表现出歌曲最真实的感情。第二步请合唱团员静下来观看老师对学生的合唱指挥,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 每一个指挥动作里都代表着歌曲的内涵。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挥带动下演唱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和谐而均衡的和声, 以完善合唱在声乐里的最高境界。

初中语文能力训练方法谈 篇5

辽宁 崔学峰

从教于语文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除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备教留批辅之外,我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思路及做法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例如:近七年来对学生进行的“古诗文背诵”,被写入今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在去年中考前夕的复习中,一篇模拟试卷的作文“夜宿张家界”(游记),与辽宁省20中考作文的体裁“游记”不谋而和;任教(1993-)学年从初一至初三的语文,任艳群和邵俊军同学喜获凌源市中考语文科第一、第二名;任教(-)学年从初一至初三的语文,李岩、张宏晔、任尚杰同学喜获2000年凌源市中考语文科第一、第二名、第三名。……回想自己走过的教学道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中考成绩不败的灵丹妙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未成,要想取得好的语文成绩,是不现实的。语文能力,必须靠一点一滴的积累。然而,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至今仍沿袭封建科举制度建立起来的语文教学模式,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改革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于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写下来与各位语文同行们探讨。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变教师评改作文为学生互批互改,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1、每两人结为一组,同组互改。

要求学生对作文的字、词、句、篇以及中心思想、表现手法、修辞等全面评改。初一开始,第一篇作文评改时,教师把评改符号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明确评改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每页眉批不少于3处;写出250---300字的总评语(优、缺点分开写),以后每次递增一行,到一页零十行为止,保持下去。评改结束后,评改人签名。这一步在30分钟内完成。

2、每四人结为一组,同组交换审查。

要求学生在两人一组评改结束后,再把作文交四人组交换审查。要求审查人写出审查评语,第一次为十行,以后每次递增一行,满一页为止,保持下去。审查人要把原作及评语认真看一遍,然后肯定评改人评改的优点,指出不足。审查人也要签名,要求30分钟完成。

3、作者与评者及审查者商榷。

评改及审查结束后,交还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针对评改评语和审查评语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次为十行,以后每次递增一行,满一页为止,保持下去。作者也要签名,要求20分钟完成。下次评改时,评改人和审查人首先看原作者上次的商榷意见,有不同见解的,课下可以商讨,争执不决的,由老师评定。

4、教师验收打分,写出“裁判”意见。

学生评改、审查、商榷之后,把作文交给老师,由老师给作文、评改评语和审查评语打分,对作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作出比较合理的评判。

经过这四步评改,一篇作文的优劣之处就比较清楚了,再由原作者重新修改、润色、誊写,一篇较好的作文就产生了。这种变教师评改作文为学生互批互改,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1、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在评改、审查、商榷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贯穿始终。通过阅读,了解了同学作文的思路,并且使自己的作文思路更清晰,从而起到了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2、加大了学生的写作量,增加了课堂作文教学的容量。过去,一个题目只写一篇作文,现在要写四篇(作文、评改评语、审查评语、商榷意见),每两周多写3篇作文;如果每个学期按16周计,每个学生一学年多写作文48篇,初中3年就多写作文144篇!这是正常作文量的3倍!这还不算其他活动、征文等写文章的数量。有位语文教学专家指出,写作练习多多益善,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改出来的。采取这种方法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很快提高,一般在初一下半年就可以写质量较高的作文了。

当然,在这个作文及评改过程中,从写前的指导,到评改、审查、商榷,教师始终都要处于主导地位,并非撒手不管。

3、通过作文及评改作文这个系列过程,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和良好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二、通过课前“诗文朗诵”和“听记故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每节语文课授课之前,首先由三名同学上讲台,朗诵诗词或散文。朗诵的内容可提前准备好,但要求朗诵时脱稿。这样学生有说有听,说者锻炼了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听者锻炼了听话能力,并通过听朗诵学到了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然后,由一名同学上讲台讲故事(限一分钟之内讲完),其他同学在下面边听边记录。故事讲完一分钟后,找三名同学读自己的记录,对内容全面,语言概括性强,中心突出的记录,教师要给予肯定、表扬,以鼓励学生“听”的积极性。这样训练之后,很多同学能够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到讲台上朗诵诗文,甚至有的同学朗诵的诗文是自己创作的。很多同学能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归纳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弦外之音”。

课前“诗文朗诵”和“听记故事”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注意力,培养了积极思维的习惯,改变了学生在“听、说”方面的消极状态,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篇6

1.体育课课时较少

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升入高中,很多初中学校做着充分的准备。但是,有些学校及教师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导致体育课的课时设置较少,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机会较少。最终,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释放。

2.理论与实践衔接效果不佳

体育训练必须要有良好、扎实的体育训练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否则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然而,初中体育训练往往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致使体育训练在没有理论指导的状态下,发挥不出预期效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3.示范动作不标准

在体育训练中,教师的技术动作必须标准规范,否则会将错误的动作信息传递给学生,使更多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体育训练的进程与效果。

4.学生缺乏体育训练的耐力

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力。然而,很多学生在体育训练环节往往缺乏耐力,无法全面感受体育训练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他们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浑水摸鱼,训练意志不坚定。

二、初中体育训练效果的强化方法

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体育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意义重大,而体育教师是强化体育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去感受现代体育教学形势及理念,从而针对体育训练内容做出教学战略调整,使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符合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只有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才能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才能强化体育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2.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的培训对于巩固体育训练效果非常重要,然而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也是巩固体育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仅依靠教师的努力,缺少学生主观参与的体育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训练。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训练的真正价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因素

由于家庭、能力、个性的不同,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要充分注意并利用学生的个性化因素,如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素质等。体育教师只要利用好学生的个性化因素,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更好地感受学生的主观要求。最终,教师才能与学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教师的带领、学生的配合下,完成高质量的体育训练。

4.规范教师的技能动作

体育训练不是依靠口述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全面、深入地讲解某些动作,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在示范动作时,教师要做到规范、标准,不给学生预留错误学习的空间。只有教师正确言传身教,学生才能轻松地进行体育训练,最终提高体育训练的有效性。

5.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师必须格外注重学生的身体情况,使学生练就强健体魄。具体而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检测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从而有效调整教学规划和教学内容,合理掌握体育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6.注重教学设施的安全性

初中生的体能训练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努力,还需要学校的重视与社会的关注。但是,体育训练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硬件设施的革新与维护。只有安全系数高的体育设施,才能确保学生在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放心训练。因此,在强化体育训练效果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设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桂霞.采取有效方法和手段,切实激活初中体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2]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3]唐堪连.对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的相关探究[J].体育世界,2013,(8).

谈谈初中业余篮球队的训练方法 篇7

一、把好队员选拔关, 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把好队员选拔关是抓好一个球队的第一关。先天条件直接关系到球队的战斗力, 为此, 我特别注重队员的选拔,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把关:

1. 身体形态

要求队员身材高大, 身体各部位匀称, 即所谓“修长型”体形。大个子队员要具备灵活性。

2. 身体机能

要求身体健康, 心肺机能良好, 无疾病史, 四肢骨骼肌的肌纤维以白肌纤维居多。

3. 身体素质

要求反应速度快, 快速动作能力和快跑能力要强, 爆发力、弹跳力、灵敏性和关节的柔韧性要好。

4. 心理素质

要求动作思维灵活敏捷, 情绪较稳定, 对篮球有兴趣, 接受能力强, 勇敢果断, 好胜不服输和性格开朗。

二、把好训练关, 提高球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初中生篮球基础较为薄弱, 大多数学生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基础, 篮球身体素质不好。队员身体条件参差不齐, 个子高的学生身体较单薄或偏肥胖, 个子小的学生球性较好, 但动作很不规范, 要纠正错误动作又要学习新的动作, 使训练增加了难度。在平时的训练中, 早上训练1个小时, 下午训练1个半小时。第一阶段安排身体素质、基本技术、体能的训练, 第二阶段安排基本战术、教学比赛与实践及竞赛规则。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 身体素质方面

主要以速度、力量、弹跳、灵敏、柔韧性练习为主。如力量训练安排负重半蹲, 考虑到学生年龄与生理因素, 一般负重训练安排负荷小些, 速率快些, 练习次数多, 以发展学生的爆发力为主。在弹跳方面, 安排1分钟沙坑跳、收腹跳、单脚跳以及多级蛙跳等。

2. 篮球基本技术

包括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进攻技术主要以传接球、投篮、运球为主。在传接球方面, 要求能正确掌握传接球的手形、动作及手腕、手指发力的感觉。在原地两三人之间练习的基础上, 能在行进间转球、接球, 做到准确、自如, 为比赛打好基础;努力抓好运球、投篮这些基本技术, 使队员在熟悉球性的同时, 掌握好正确运球动作和投篮姿势;在动作定型后, 再抓运球的稳定性和投篮的次数和命中率。如在行进间接球跳投时,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要求队员接球的同时, 两脚脚尖是朝向球篮。

通过一些基本步法的练习, 提高队员防守移动的速度和敏捷程度。如反复练习滑步 (有前滑步、后滑步、侧滑步) 提高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敏性, 以及体会防守时身体重心的变化, 要求学生注意防守的位置, 做到人球兼顾, 从而提高队员的防守能力。

3. 体能训练

与成年人相比较, 初中生的体能也是一个簿弱点。在训练中我一直把体能训练贯穿其中, 每周两到三次, 一般安排跳绳、长跑、越野跳, 通过篮球场上的一对一、二对一或三对三的教学比赛等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体能, 使学生有充足的体能, 同时改善和提高心肺功能。

4. 基本战术的训练

基本战术的训练包括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在进攻战术上,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体能, 尽量安排一些简单适用的战术。如传切配合、掩护配合长传快攻等。在长传快攻的训练中, 要求队员具备快跑的能力和同时采取侧身跑, 跑的路线呈弧形, 能在跑动当中兼顾接球、投篮得分。

5. 教学比赛与实践及竞赛规则

通过对身体素质, 对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训练, 在队员们有一定技战术基础的情况下, 认真仔细安排教学比赛。如半场的一对一、三对三、五对五, 全场五对五。在实践方面, 带球队到兄弟学校或教师球队交手比赛取长补短, 通过几场赛前的热身, 找出自己球队的不足, 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努力完善球队, 使球队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 为比赛打好基础。同时贯穿讲解篮球比赛的一些简单规则和裁判法, 使队员能在比赛当中懂得和利用规则。

三、把好赛场指导关, 强化队员的实战和应变能力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篇8

1. 课堂阅读的训练方法

(1) 选好阅读材料、成功的阅读的关键是要选好阅读材料, 初中学生阅读的材料, 应该是文字浅、篇幅短、有趣味、形式多、有注释的。

文字浅是指阅读材料不能超越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 不能要求学生去读那些读不懂的文章;篇幅短的读物阅读起来费时少, 容易获得成就感, 有助于学生看到成绩, 树立信心;有趣味的材料初中学生才乐意读, 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才有利于激励学生克服困难, 坚持阅读。阅读材料应该形式多样, 题材多样, 如故事、童话、小诗、幽默、对话、传记、科普等都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内容, 使学生充分看到阅读的益处, 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有注释是说对阅读材料中的有关语言点、关键词语、背景知识和难点要有注释, 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要点。

(2) 交待阅读任务:每布置一次阅读训练都应有较明确的要求, 以便学生具体操作, 阅读任务的布置应包括以下内容:

阅读时间, 如五分钟读完全文;

阅读要求, 如读懂并记住全文大意.阅读之后要回答几个有关的问题等;

在布置阅读任务时还可以适当的介绍文字的大概意思, 或者介绍故事的开头, 或提几个有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学生自行阅读:将阅读材料发给学生, 由学生自行阅读, 或者学生两三人一组分组阅读, 以便讨论个别有难度的词语, 教师则巡视全班同学的阅读情况, 进行个别指导, 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较后进的学生。

(4) 检查阅读效果:学生独立阅读后, 应立即检查读的效果。检查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口头检查;二是书面检查。

口头检查时, 通常的作法是提一些有关读物内容的问题, 要求学生回答。口头检查的优点是反馈及时, 能迅速了解学生的阅读期解情况;缺点是检查面小, 仅能了解到少部分学生的阅读情况。

书面检查也叫笔头检查, 通常的作法是将事先印好的检查性练习 (如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等) 发给学生填答, 然后收上来课后批阅, 或当堂集体校对答案, 以检查阅读效果。

(5) 阅读训练小结:在小结时重要的是要结合阅读中的实例说明有关的阅读技巧, 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 整体阅读, 把握大意, 注意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 猜测词义等, 使学生每进行一次阅读训练都真正有所收益。

2. 课外阅读的训练方法

课外阅读训练与课堂阅读训练的不同之处在于:阅读时限长, 要求更加灵活, 阅读范围更加广泛。

(1) 指定阅读范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的需要选择好适当的英语读物, 并对读物的内容、大意、难点、关键词语等作出充分的辅导准备。然后向学生指定阅读范围, 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行安排时间阅读, 规定一个较宽松的期限进行检查。

(2) 进行阅读指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疑难问题时会向教师提问, 所以教师应该随时答疑、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地阅读。对个别比较集中的问题, 可以在英语课上集中讲解。但要注意不要就问题谈问题, 应该从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检查阅读效果

到了规定的阅读期限应该检查学生是否读完了指定的阅读材料, 有哪些学生来完成阅读任务, 原因是什么等, 然后开始检查性的练习。练习可以口头与笔头结合进行:口头练习以回答有关问题, 复述、讲述读后心得等方式进行。笔头检查可以要求学生完成预先准备好的答卷, 回答有关的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等。也可收阅学生写的阅读笔记、心得等进行检查。

(4) 开展专题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读物的中心思想、文章情节、人物分析, 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 交流心得体会, 这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促使他们加深对英文读物的理解。

二、初中英语阅读训练的技巧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从—开始就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传授英语阅读的技巧。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工作, 它能使学生更快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 力戒翻译理解

初中学生初学英语阅读, 往往逐句译成汉语, 否则便觉得理解得不透彻。为克服这种心理定势。应告诉学生能看懂的句子就已经理解, 没有必要译成汉语再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带着具体的疑问词去读句子, 得到了关于Who?

Whom?What?Which?When?Where?How?等问题的答案便是

正确的理解, 帮助学生克服翻译理解的习惯。

2. 培养视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

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念读、唇读、指读、晃读、重读等都会大大地响阅读速度的提高,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视读的习惯, 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阅读速度。读得快才能多读, 多读才能尝到阅读的好处和乐趣, 才能更快提高阅读能力。

3. 注意抓住关键

每个句子里都有一个以上的关键词, 它们负载着重要的信息, 决定着整句的意思, 只要抓住了关键词, 整句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在理解各句意思的基础上, 段落和文章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所以抓住关键词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技巧。在训练英语关键词阅读时, 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句中的实词上, 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短语, 都往往载有重要的信息, 而其他词可以快速掠过。

4. 以意群为单位阅读理解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 并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学生应克服远涧阅读的习惯, 养成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理解的良好习惯。为了培养学生按意群词组进行视读的能力, 可以在阅读开始阶段先把短文按意群划分后再要求学生视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就必须扩大学生阅读面, 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 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这样, 学生才能在阅读文章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提高英文阅读的兴趣。

初中数学思维训练的几种方法 篇9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不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教学方法, 而忽视方法的理论根据和知识的来龙去脉;重视解题过程, 而轻视解题的思路;强调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而忽略思维模式的多样性特征。具体解题时, 常常把题目归结为几种类型, 死记某种类型的一般解法, 而往往忽视对题目的深入分析, 从已知出发, 利用已有的知识, 用思维的红线把它们联系起来, 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一位数学教育家曾指出, 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把当前的未知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这句话所反映的思想应成为数学思维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坚持这一理念, 而且应把它传递给学生, 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种理念的价值在于它为思维活动提供了一种原动力。因为, 要解决问题, 就得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寻找方法就得开动脑筋, 调动知识储备, 展开联想, 寻找路径, 这就为培养训练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时数学教师若能适时并适当地对学生加以点拨, 并且把思维的多种形式以具体题目的形式讲授给学生, 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同通过让学生掌握几种类型, 学会几种解题方法相比较, 更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前者训练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开阔, 富有创新精神,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后者训练出的学生则思维呆板, 封闭保守, 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生, 即使偶尔能考出一个高分, 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 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培养的思维能力呢?

一、坚持由具体到抽象,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一原则中适用于初中低年级阶段。较强思维能力的形式不是一朝上夕之功, 而是从最简单的对事物的判断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由于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利用概念、公理、定符号由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论的过程, 这样就要求对概念等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而数学概念往往十分抽象, 要掌握它就得先从具体形象出发。比如, 初一新生刚学正负数时, 就难以理解, 这时教师就要引出“具体形象”的相反意义的量, 才能使学生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在思维能力培养训练的初级阶段, 数学老师要紧密依靠并把握教材, 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并利用教材所包含的思维因素, 这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最基本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若不能很好地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培养思维能力, 而试图从课本外寻找途径, 或者干脆另搞一套, 则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培养思维能力与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是另一条重要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把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结合起来。丰富的想象力能使思维变得更活跃更敏捷。就数学而言, 想象力包括多个方面, 如图形想象力, 数量关系想象力, 逻辑关系想象力等, 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某问题的答案是不是仅此一个?若改变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问题的结论会发生改变吗?此问题同以前讲过的什么问题相类似, 有何异同?你能对当前问题进行扩展和引申吗?等等。

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 但又不拘泥于一种方法

思维是由一个个因果链条连接而成的, 而这个链条的两端就是原始的条件和最后的结论。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隐含和不明显的, 中间的部分要用思维和想象来补充。一般情况下, 我们总是从条件出发, 一步步地向下推理, 直到得出问题的最后结论, 这就是所谓的定向思维, 而且长期以来,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但是由于客观世界是复杂的, 事物的联系千差万别, 因此有时我们要得出结论, 还应采取别的思维模式, 如采用逆向思维, 即从结论出发, 一级一级找条件, 直到同最初的条件相吻合。还可以从中间出发指向两端。此外, 除了指向思维, 还有发散思维, 如反证、举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 就能有的放矢, 而不至于茫然而不知所措了。

四、精选题目进行练习, 从而达到全面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数学思维能力是通过练习实现的, 具体讲就是要多做题。因此教师要精选题目让学生去练习, 选题时要尽可能使题目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且又能体现思维的多样性, 还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一题多解从而从多角度训练思维的题目。所有在让学生练习以前教师要先把题目做一遍, 从而鉴别题目的优劣。在这个问题上, 要切忌为做题而做题的盲目的题海战术, 这样做是难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不同的培养手段。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数学思维训练的几种方法。

初中生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训练 篇10

一、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的内在联系

在使用数学方法处理问题的时候则是表象认知的堆积过程,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引起了质变。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数学方法就成为了数学思想。假如我们把数学知识当做是一幅设计巧妙的图纸而建造成的壮观大楼的 话,数学方法则是建成这座大楼的施工过程,而设计图纸就是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是构建在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 它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具有专一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方法还是解决数学难题的根本方法,它在有些时候反映了一些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根本,也是进行一些数学活动的基础。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要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们才能认真地去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的学习程度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理解阶段、运用阶段。数学思想我们只要求学生做到基本的认知即可。 例如:分门别类、化解归类、同类比较等。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精细的讲解。数学方法一部分做到基本的认知即可,还有一部分则要进行进一步理解与运用,如在解决方程式的时候经常用到的解决方法就是要学生进行详细理解和熟练运用。只有熟练到一定的 程度的时候, 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通过基本的解题方法衍生出其他的便捷的解题方法。

教师在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不同的阶段后,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运用。每个阶段只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刻意去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要求理解的,学生了解了就可以了,要求熟练运用的则必须做到熟练运用。如果刻意地增加难度的话会造成学生的负面影响,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还可能造成消极影响,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三、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的教学手段

1.由表及里,掌握整体

不同的数学思想阶段有着不一样的难易程度,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认真的了解,做到在什么时候该讲解什么内容,一定要心中有数。初中三年的时间, 要知道学生该了解哪些知识,明白学生在不同时间段掌握不同的知识,要适时施教。教师必须掌握好学生学习的时间段,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授课, 使学生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 循序渐进。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

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的概念, 如定律、定理等。然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则是体现在概念上面的,需要通过具体内容来体现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中,讲解基本概念的时候掺杂一些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定律的时候也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学到了,不去刻意地、单独地讲解枯燥的思想和方法。 我们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实际解题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逼迫学生枯燥记忆,生搬硬套,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3.由普通到特别,由特别到普通

所有的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知识都会经历由特别到普通的过程。如果要想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则又经历了由普通到特别的过程。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就是这个演变过程的典型代表。 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问题着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得到结果。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锻炼学生这种 能力,通过反复运用,学生自己就了解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内涵。学生们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他们便有了学习的兴趣, 可以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从中收获满足感。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才能有好的成绩,被动地学习只会应付差事。要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才能占领优势地位。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才会乐意去学习。我们在数学授课的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这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特点, 细心引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快乐。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方法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方法

初中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笔训练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一、随笔训练方向的确定

初中学生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内容空泛,尤其是在作文中乱拼凑现象严重,感情不真实,写作的过程也不规范,语言比较枯燥死板,缺乏活力和真实感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种情况,随笔训练时应该首先确定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方向以及课堂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随笔創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的上册中会学习到课文《我的老师》,这篇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那么在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作者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进行随笔训练,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方式和策略

(一)做好随笔训练的准备工作,以此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随笔训练以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随笔训练的目标。教师应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基础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题材,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现实情况制定随笔目标和随笔任务。在确定好目标之后,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中去观察,一些学生对刻画风景有独到的见解,一些学生善于写散文,一些学生愿意写诗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为学生确定不同的随笔目标。

随笔训练需要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对随笔本的准备也是有技巧的。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随笔本是常伴随学生左右的文具,经过对初中生的调查可以知道,学生越是珍惜自己的随笔本,那么他就越乐于将一些喜欢的内容用随笔本记录下来,进而经常阅读,并好好保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式的随笔本,本子的厚度最好大一些,因为能够记载的东西会更多,精美程度依学生的喜好而定。这是随笔练习一个好的开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随笔练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根据课堂内容,确定随笔内容

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时,教师所拟定的训练题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教学实际,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而定。初中学生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平时学习压力又比较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因此随笔训练的内容比较少,这样的作文会过于苍白,加上语言单一,因此作文通常显得空洞。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笔训练的内容可以从课后习题出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补充,并且难度系数也减小了许多。例如,在初中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习结束以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对自己的父亲进行描写,学生可以描绘自己与父亲的交往情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父亲辛苦工作的了解,还能让文章有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

(三)增加阅读量,充实文章主题

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经常阅读,广泛阅读,才能为随笔积累更多的素材和词汇量。因此,教师可以在每周专门留出一个课时,让学生阅读书刊、报纸和杂志,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随笔练习的内容都可以。例如,某校初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期刊,其中有《青年文摘》《读者》《哲思》,还有《初中生》等等,这些杂志学生可以随意阅读,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换。教师指导学生把其中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或者优美的词句摘抄到自己的阅读记录本上,时常翻看,这可以充实学生头脑中的语文词汇量。学生将这些词句通过自己的编辑放在作文中,就可以增强文章的质量。另外,学校也要在此方面作出一些工作,例如增设图书角,定时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从而在其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个性表连和随笔讲评

随笔的形式要相对灵活一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减少在随笔中出现空话和假话的现象。随笔内容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因此教师要支持学生进行个性的自我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积累题材,多鼓励学生在随笔中写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这对于学生乐于写随笔有较大的帮助。初中生内心世界的情感比较丰富,教师不能压抑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因此随笔的内容和题目也要与生活相关联,言之有物才能更具生动性,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风貌和真实写作能力。

随笔写作讲评也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学生写作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深入研究讲评的内容,坚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以免学生走入写作的误区。首先,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对学生写作内容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找出不足予以辅导,利用发展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讲评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够使讲评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讲评方式,改变以往的讲评观点。例如,可以选择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随笔的讲解,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较为愉悦的讲评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提升写作效率。

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 篇12

一、初一年级运动员基础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法

(一)徒手练习方法

1. 手推墙20次×4组。

2. 腕力顶桌30次×3组。

3. 俯撑、指撑15次×4组。

4. 跳山羊10次×5组。(图1)

5. 台阶交换腿跳30次×6组。(图2)

6. 仰卧举腿15次×4组。(图3)

7.俯卧挺身25次×4组。(图4)

8.仰卧起坐20次×4组。(图5)

9.收腹跳10次×4组。(图6)

10.后摆腿20次×4组。

(二)轻器械练习

1. 高翻5公斤哑铃15次×4组。

2. 俯拉5公斤哑铃20次×4组。

3. 仰卧侧上举5公斤哑铃20次×4组。

4. 仰卧侧平举5公斤哑铃10次×4组。

5. 提拉5公斤哑铃25次×4组。

6. 负重2.5公斤杠铃片仰卧起坐25次×4组。

7. 肩负杠铃杆左右转体20次×4组。(图7)

二、初二年级运动员基础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法

(一)徒手练习方法

1. 手撑台阶收腹跳30次×5组。(图8)

2. 直臂侧平举和上举2分钟×3组。

3. 仰卧车轮跑30次×5组。(图9)

4. 仰卧引体15次×5组。

5. 脚放高处仰卧起坐20次×5组。

6. 单腿深蹲10次×5组。

7. 提踵立30次×5组。

8. 团身坐10次×5组。

9. 双脚跳梯架1 0次×5组。(图10)

1 0. 跨步跳15步×5组。(图11)

(二)轻器械练习

1.持哑铃5公斤屈、伸腕30次×5组。

2.哑铃5公斤弯举15次×5组。

3.推10公斤壶铃15次×5组。

4.外展哑铃5公斤15次×5组。

5.提拉10公斤壶铃20次×5组。(图12)

6.负重4公斤元宝举腿20次×5组。

7.负重4公斤俯卧撑25次×5组。

8. 持哑铃4公斤冲拳30次×5组。

9. 持杠铃片2.5公斤仰卧起坐20次×5组。

1 0. 肩负杠铃蹬腿跳1 5次×5组。(图13)

三、初三年级运动员基础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法

(一)徒手练习方法

1. 仰卧头后弯举20次×6组。

2. 侧弯举30次×6组。

3. 仰卧两头起20次×5组。(图14)

4. 仰卧侧平举25次×5组。

5. 背人上台阶×5组。(图15)

6. 双杠臂屈伸8次×4组。

7. 单杠引体向上10次×5组。

8. 推小车上台阶15米×5组。(图16)

(二)轻器械练习

1. 持壶铃5公斤深蹲20次×6组。

2. 负铃5公斤下蹲20次×6组。

3. 负重50公斤提踵40次×6组。(图17)

4. 持哑铃4公斤双臂上举20次×6组。

5. 持哑铃4公斤扩胸25次×6组。

6. 持哑铃4公斤摆臂40次×5组。

7. 实心球2公斤后抛10次×3组。

8.杠铃抓举40公斤15次×6组。(图18)

9.肩负杠铃40公斤弓步走10步次×5组。(图19)

10.杠铃卧推20公斤25次×5组。(图20)

上一篇:写意形式油画艺术下一篇:电力系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