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2024-09-24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通用18篇)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1

成长的味道,有因得到礼物时的甜,有因受到批评时的辣,也有因被人冤枉时的苦……我走在成长的沙滩上,一路上留下了许多金黄色的脚印,这些脚印深深地印在我生命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巨石、险滩,也都不会抵挡住我前进的足迹。

成长的味道像稻谷,像水果,酝酿着醇厚的香甜。

我又开始削苹果。小小的刀,在手里灵巧地动着,泻下一道细细的、弯弯的皮,就像成长的道路一样。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学过奶奶削苹果,可那小刀在我手中却远没有在奶奶手中那么听话,只是在苹果上刻上了一道道杂乱的刮痕。可我依然是笑着,笑着。因为奶奶说过,只有长大了,才可以削苹果。在我的心里,削苹果已成为了长大的标志。

可后来,我却割到了手,疼痛感一下子侵袭了过来。当时不懂得控制情绪的我,更别谈什么坚强了,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在我脸上肆意地打转。其中有一滴泪落进了我的口中。长大,那是多么漫长,可我多么想长大!看着苹果上杂乱的刮痕和手上的伤疤,我想道,成长的味道,原来就和泪一样苦涩。

从此不再去碰苹果刀,因为我心里明白自己还小。直到那一天,我升了一个年级,心里想着:现在是不是长大了呢?于是在心里存放已久的念头再次萌发了,我又拿起苹果刀。这次没有再割到手,但由于自己的不熟练,在削皮的同时,也削去了不少苹果肉,剩下的,简直接近一个核。而我,却在那个苹果核里,啃出了点点甜味……

现在,我长大了。在无数次的尝试和锻炼中,苹果刀不再会不听我的话,削出的苹果,也不再会狼狈不堪。每一次,我都会削出长长的皮来,苹果也可以大致保留原来的形状,每次削苹果吃,嘴里都会弥漫着一股甜味。再想想以前,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我想着:成长的味道,原来和苹果一样甜。

回到现实中来,我手中的苹果刀依旧在不停地动着,动着。其实,在我成长的道路中,又削过多少类似于这样的“苹果”,又尝过多少像眼泪那样的苦和像苹果那样的甜啊!手中的苹果只削了一半,接下来那一半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我以后的

成长道路会怎么样,我更不知道。或许,会有更多的甜,也会有更多的苦……

但我不管,也不怕。因为,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长的味道。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2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 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 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 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 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 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 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 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 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 下班就回家, 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 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 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 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 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 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 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 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 同一句话, 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 心里默念道:“语文书, 语文书呢, 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 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 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 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 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 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 中学生要仔细体会, 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 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 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 人物形象呆板、干瘪, 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道:“鬼才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 开了口, 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 他和张小勇在玩, 拿扫把大闹天宫, 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 董小天一火, 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 结果张小勇一躲闪, 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 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 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 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 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 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 懂小天的蛮不讲理, 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 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 不怕得罪人, 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 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初中作文的语言描写 篇3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中学生要仔细体会,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人物形象呆板、干瘪,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懂小天的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不怕得罪人,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总之,人物的语言描写丰富多彩,好的语言描写能够传神地表现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在语文作文中,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场合、年龄、职业、心情、性格等,同时借用动作、神态和标点符号等辅助表达,准确描绘出人物的形象。

描写初中生活的作文 篇4

小学的时候,我觉得第一个很枯燥,学科很多,老师很多,作业很多。但是我完全错了。初中一年级的生活比陆一般人听起来开心,有很多有趣的学科,认真仁爱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任务有时让我喘不过气来,但和蔼的老师们总能轻轻拨动我们心中学习的弦,奏出优美的乐章。

刚进初中的时候,一张陌生的脸总是装腔作势,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越来越觉得轻松了。幸福,彼此将彼此铭刻在脑海中。现在我们嬉戏,团结,一起战斗,成为不可分割的群体,在各自心中留下了绚丽的彩虹。

喜欢现在的班级因为这里记录着我们崭新的生活。喜欢现在的老师。因为他们把我们从小学生活中带出来,在我们崭新的一页上写下了羡慕的一章。喜欢现在的同学。因为他们让我笑,伴随着健康的成长。

甜蜜的背后一定有苦味,不是吗?

描写初中生活的优秀作文 篇5

上了初中,一切都变了,就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人物变了,环境变了,就连我,这个陌生世界的主角也变了另外一个人,我的初中生活在混乱中度过,每一天的生活都毫无秩序,没有条理。

文化课的学习再也没有小学时那样轻松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哪一门课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肩上,英语是一门新课程,不想语文、数学一样在小学有所领悟,有意思的很,我们学的也比小学认真,简单的对话那是流畅自如,不过那蝌蚪似的英文字母,书写,默写时,不是增加就是逃跑,也时常把我们折磨的心慌意乱,令不少同学望而生畏。

我的小学生活是在母校之中度过的,而现在,接触到了男老师,数学老师和地理老师的幽默和风趣失常引来同学们的大笑,因此,对于这两科,调皮的淘气包们怕受到制服,而其他同学则装的毕恭毕敬极其认真的听课,心里面却是暗暗自喜,我们不愿上课但每天却痴痴地等待着老师的归来,因为这样很轻松,很快乐。

描写生活中的平凡的初中作文 篇6

美好的旋律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总爱听周润发、张国荣这些人的歌。妈妈在那听我就在旁边手舞足蹈。虽然从小没有听过像贝多芬、肖邦这些大音乐家的歌,但总会有一些相似的旋律在脑海中涌动。不知什么时候,耳边就会回荡起一些旋律,觉得很熟悉,但一仔细回想就会觉得很迷糊,不知道是哪首歌。这些旋律好像有什么魔力似的,在我烦闷、悲伤的时候会回荡一些欢快的旋律;在我生气的时候又会回荡一些平缓、安静的歌像妈妈一样安抚我的情绪。

岁月中的美好就是回荡在耳边承载着美好的旋律,不知等到何时我才能将他们牢牢记在心间。

生日欢聚

每一年除了春节我最期待的就是外公外婆的生日。因为爸爸妈妈、三姨和大姨一家平时都比较忙很少聚在一起,只有在外公外婆生日的时候才会推掉工作,给他们过生日。每次聚在一起,我们吃完饭就会分成三帮。爸爸、三姨父、大姨夫、外公一帮,妈妈和大姨等一帮,小孩一帮。大人在里面喝酒,聊天,我们小孩则就在外面放鞭炮、打牌,有时也会围在一起拿手机玩游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岁月中的美好,就是家人聚在一起相聚时的欢声笑语。

老家的桂花树

小时候老家旁边有几棵桂花树。每当桂花盛开的时候,小巷里充满了淡淡的桂花香,妈妈也会拿着小筐去摘桂花做桂花糕。妈妈在桂花树下摘我就在旁边玩,有时玩腻了看妈妈摘桂花,我也想摘,伸直胳膊使劲向上蹦了蹦没摘到又连续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我就想爬上去,爬到一半就爬不上去摔下来了,无奈只好看作罢。过了一会,我又悄悄地走到筐子前,把头深深地埋进桂花里,使劲的嗅着桂花的香气,淡淡的。黄昏,我和妈妈回去,桂花随风飘落,落在平坦的屋顶上,落在流淌的溪水里,落在家乡的水泥地上,落在幼时我的心上。

岁月中的美好就是小时候家旁的那几棵桂花树,桂花的香气充斥着我的胸腔。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反思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 像交了一个益友。”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伟人和名人的论述, 都论证了一个道理:阅读在人的一生中, 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阅读的重要性, 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标》有重要的表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 阅读题约占二分之一的比重, 足见其重要性。

要阅读, 就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而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培养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近几年, 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得到了进一步重视, 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立。

但是, 只要中考的指挥棒依然存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思想不彻底根除,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 从古代的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精品、明清小说到外国的优秀作品, 可谓字字珠玑, 篇篇锦绣, 可为什么有学生却对课文不感兴趣, 对语文越学越厌学, 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呢? 针对此, 我们必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阅读教学, 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学生无疑是主体, 教师无疑是导师, 但现在却本末倒置。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问老师:“《诗经》上说‘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可为绚兮’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像绘画一样 , 先绘上彩色 , 再用白色修饰。”子夏有所悟地说 :“学礼要放在仁义后面 , 是吗 ? ”孔子说 :“给了我启发的是子夏啊! 这就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在这里, 学生提问题, 孔子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而是点破, 让学生自己领悟。学生领悟了, 孔子及时给予肯定。孔子, 真不愧为“万古师表”。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第斯多惠说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这至理名言用在阅读教学上同样合适: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应用的前提和准备阶段, 教师的阅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找寻真理”, 而不是给学生“灌输真理”, 归根结底, 要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为什么学生厌学, 为什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症结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没有像孔夫子那样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而是满足于本本教学, 满足于照本宣科的“一言堂”。所谓“本本教学”, 就是为了教课本而教课本。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简单地教学课本, 完全没有把课本展开到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之中。所谓“一言堂”, 就是老师的一句话即为答案。因此, 教师上课时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学习生字词, 一成不变地分析文章中的段落, 一成不变地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 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误区。

例如《愚公移山》这篇传统教材, 不少教师上这一课时, 很少有独立的见解和主张, 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搬自教参, 诸如寓言的特点、愚公的形象、愚公的精神、作品的主题等。教师只是一味地灌, 即使提问题, 答案也是唯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为什么不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愚公”呢? 相同是不正常的, 只有不同, 才能发展思维, 激发想象, 培养创造力。

阅读教学主要是阅读主体的领悟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应当进行适当点拨,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 敢于指出文章中与自己思维不同的地方, 放手大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 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

二、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急功近利心理, 导致了阅读教学长期难以走出误区, 课改难以进行。

考试, 作为检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中考成了“指挥棒”, 老师被“指挥棒”转晕了。

语文学科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着眼于人,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对此有明确的规定: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 而不应该为了适应中考而教学。否则, 不但教材被搞得支离破碎, 而且会把阅读教学带向模式化的死胡同。

魏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 是成功的。他会多, 事务多, 一些专家曾怀疑他的教绩, 多次在他外出开会期间进行抽考, 结果每次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超过同年段的其他班级, 令专家们叹服。魏书生的成功, 有两点最值得肯定:一是教学目标明确, 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 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能力强, 老师不在, 会自学语文。

毋庸置疑 , 目前 , 中考的“导 向”作用影 响教师的 教学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最初几年内, 由于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考试在新课程评价中还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 看了一篇邑人写的文章, 很有意思。他把中国历代的状元郎的一长串名单和落魄文人的一长串名单进行了分析对 照 , 发现 :曾经风光 一时的状 元郎 , 其结果是 在历史上昙花一现, 鲜有人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些落魄文人, 如李白、杜甫、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等, 却一个个颇有建树, 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 光照千秋。

为什么? 因为中国这个国度, 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读书, 背“四书五经”, 为了考试做官;写文章, 习八股, 还是为了考试做官。学习课文, 教师是“一言堂”;那经义, 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刻板教学和训练中成长起来的“尖子”, 没有独立见解, 思想僵化, 能有创造性的文化遗产吗?

反观这些落魄文人, 因清贫而接近百姓;因灰心科举而放弃八股, 没有了为考试而阅读、而写作、而考试的束缚, 旁猎群书, 随心所欲, 其创作贴近生活的诗歌、文章和小说, 岂能不光照千秋?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作文细节描写;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在文字描述上更加的细腻,在情感表达上能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给读者的感受更加的具体可感,容易让读者感作者之所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学生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愿就要很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把握好细枝末节并且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对于农村初中教师来说,要对症下药,从而提升学生在作文中细节描写的水平。

一、走进生活,注重观察

农村中丰富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灵感的来源,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表达,多练笔,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写作文的水平。在农村,许多景色都是城市生活所没有的,如小桥流水、春播秋收冬藏,甚至一只麻雀、一窝蚂蚁,许多的见闻和感受往往可以成为农村初中生作文中的独特内容,细致观察、用心体会,抓住对细节的刻画,描绘出农村的田园诗画,必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所以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观察。

例如,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个 “观察庄稼人吃饭”的片段写作,在交上来的学生习作中有这样一篇:“他见菜上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口中的米饭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仔细一看,一颗米粒调皮地挂在嘴角,让人看了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场景在农村中极其常见,然而这段描写却非常成功,通过对吃饭时庄稼人的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妙用,传神地表现出了干完农活后庄稼人的那种饥饿的状态。

二、准确描述对象的特点

初中生作文的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细节描写得细腻、透彻,能够使所描写的人物活起来,并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农村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细节描写的课堂,因为农村这块天然去雕饰的天地中,人们的行为活动也更为自由和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准确描述所观察对象的典型特点,将所看到的典型行为进行描写。

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卖菜的阿姨拿起了放在篮筐中的一把韭菜称了称,递给顾客,然后接过了顾客手中的钱。”对于这段描写相对比较空洞,并且细节不够详细,不能够准确的描写出卖菜阿姨的人物特点。老师首先可以对学生的这段话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这段话描写的不足之处。其次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比如可以参考《变色龙》中契诃夫对奥楚蔑洛夫的官员气派的描述,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抓住人物的核心特点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出来。学生在启发下将原来的文字改为:“卖菜的阿姨告诉了顾客韭菜的价格,麻利地从篮筐中翻找,找了一把新鲜的韭菜,随手一甩,韭菜上迸溅的水珠在空中闪着晶莹的亮光。她骄傲地对顾客说道‘看这把多新鲜哪!顾客接过卖菜阿姨手中的韭菜,认可地瞧了瞧杆秤上的斤两,于是从口袋中掏钱递给了阿姨,卖菜的阿姨接过钱数了数,满意而大声地说道:‘正好正好,下次再来!”改后的文字就生动的刻画出了卖菜阿姨的特点。

三、多种角度集中描写

对于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为了避免描写单一,还要训练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集中描写。教师可以通过对《社戏》中驾船去看社戏这段描述进行分析讲解,鲁迅先生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将月夜行船之景、伙伴们的精神状态等多角度地描述了出来,使这段描写成了文章的一大亮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以此提升作文细节描写的水平。

例如:学生有这样一段描述:“毕业后,她来到农村的医院工作,农村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由于生活条件差、药物非常有限,很多病人在医院没法医治,对此这位姑娘感到很难过,她凭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首先教师可以指出这段文字存在的问题,文字只是单方面地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描写,使得语句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多种角度地进行描写从而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学生思考后改为:“以前,农村的卫生条件是非常落后的,通常人们得了病,小病就在床上挨着,大病就直接叫上儿女交代后事了。医院常常冷冷清清,人们看急诊一般直接上医生家去找人,而护士们在医院里扎堆儿干自己的私活。当她刚来到医院时,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惊叹:‘专科医学院的学生到这里工作,这可真是一只凤凰落到山窝窝里了。就是这样一只从大城市飞来的凤凰,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十年。”这样一改,从环境、语言等多角度加入的细节描写,使得表达更加的生动,也更富有层次化。

四、结语

农村初中生作文细节描写受到当地的教学条件和环境的诸多限制,这就更需要教师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细节观察的能力,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在写作的时候多进行思考,使用适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提升作文中细节描写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波.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J].南方论刊,2010(3).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9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眨眼间,我们的军训生活就快结束了。在这期间,我受益颇多,回想我们这六天经历的风风雨雨,烈日酷暑,我们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今天的大家精神饱满,活力四射,按照老师的要求穿戴整齐,散发出我们“高新侠”良好的精神风貌。

早晨我们巩固了“武术操”的流程,大家都全神贯注,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个个气势如虹,斗志昂扬,希望明天能在家长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老师也尽职尽责,竭尽心力地教我们细节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准确,要做到十全十美。相信我们也能不负老师与教官对我们的期望,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即使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也要挺起腰板坚持下去。

在训练的过程中,一位同学身体不适,另一位同学赶紧主动帮助,扶她去医务室,这一点打动了我,我十分敬佩,我也要学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德,做一个为5班争光的好学生。

在人生路上,应该有一条印满自己脚印的路,即使布满了荆棘,即使每一步都是那泥泞、坎坷,也得让自己去踩、去踏、去摸索、去前进!我想,那样的路才是真实的自我写照。我们都是一把把雏剑,需要用军训的磨刀石来让我们变成锋利的宝剑。砂石刺痛河蚌,河蚌将它变为明珠,只要我们努力,军训的艰苦生活也会大放异彩。生活亦是如此,只有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好,让5班的我们团结一心,努力进取,才会取得进步,向成功迈进!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10

我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在这五天中我算是长了一回见识了,了解到了父母的辛苦。可要说有趣,就要数充满刺激与欣喜的“重走长征路’’了。

这个活动,不,应该升级为“游戏”了。这个游戏分为十二个关卡,个个艰难刺激!第一关,挑战教官。这关主要考验我们的决心。我们请求教官让我重走长征路,不能错字。有许多队就在这个起跑线上被淘汰了。伴随着一声,如雷吼般的声音“通过”,我们队通过啦!但还是有一些队缺了一个角(没通过的就要被撕角)。

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飞夺泸定桥”边。这是一个大木桩形的桥,边上有两条绳子,下边是哗哗流淌的急流。令人毛骨悚然!一个胆大的“张飞”,勇敢的上了“桥”。见他不慌不忙,我终于也耐不住性子了,连忙一个健步冲上去,才发现这桥还是蛮稳的嘛。接着大家踏着风一样步子冲上了山……

冒险将要结束,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十分快。转眼间,已到达了第十一关。这关教官说我们是“菜鸟”。我们当然不同意,我们低声嘀咕着:我们是人不是菜鸟。这时旁边的连队的一名男同学冲了上去指着教官的鼻子大声骂道:“我跟你说我不是菜鸟!”教官就罚他们抱头蹲下。我眼珠一亮,心想:对呀!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怎么给忘了?我立马说:“我们是菜鸟!”教官高兴的对我们放行了。教官小声的对我说:“小心下关,教官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

最后一关,收好自己的好奇心,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个个陷阱,不慌不忙的到达了终点。

在生活的这些天,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虽然会吃一点苦,但我们是一个团体。这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有关活动——比如种土豆,它能在我们从小军人变成小农民,能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勤。我也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滴汗水,珍惜每一粒食物不浪。在“重走长征路”中,我体会到了红军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不禁对红军心中产生浓浓的敬意。在磨制豆浆中,我也感受到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能小瞧的。在野炊中我明白了要靠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东西才是最美的!当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陷阱和挫折,但只要有信心,善于团结合作,就一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坎坷!

初中作文描写军训生活为话题600字<五>

时间匆匆地离去,四天的军训生活已经结束。回想这四天来,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军营,我们一起享受着军训的酸甜苦乐。

苦就是教官让我们站军姿的时候了。“立正!”教官一声令下,我们马上站好,一刻也不敢慢。“嗯,不错,有人没站好

,回去我要给你们‘奖励’了!”“不要呀!”不知是谁朝天长啸一声,我们也长吁短叹起来:“天哪!”,“简直要命呀!”……

一次,我们来到了菜地。加官让我们练军姿。“安静!”教官大吼一声,“立正!”我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安静地站好。“5分钟之内不许动,全部给我站好!”教官又说。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像植物人一样站着。时间悄悄地走着,一分一秒似乎都很缓慢。“天哪,怎么5分钟还没到呀!”我心想。

一只讨厌的蚊子嗡嗡地飞来,停在潘俊的脚止,痒痒的,他偷偷地动了动脚,可蚊子就

是不走。这时,教官大声说:“潘俊动了,再加一分钟!”我仿佛如五雷轰顶,硬着头皮向潘俊瞟了一眼,以为只用再站一分钟了。但是到最后9秒的时候,龚晨又动了一下,随之而然的是教官的喊声,接着,教官念出了许多人的名字:“潘俊、高山、郑浩……”我想:“他们不动就会死吗?干吗老是连累我们?”

十分钟终于过去了,我捏了捏发酸的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酸,就要数教官寻人的时候了。“100个俯卧撑!”教官大吼一声,胜似河东狮子吼,“趴下,做!”“唉,太惨了!

”还好教官只让我们做动作,否则,我们就对活不过今天

甜,就是联欢晚会和烧烤了。联欢晚会上,有很优美的舞姿,很悦耳的歌声,真开心。

这里变成了笑的海洋。

烧烤也非常快乐。“噢,今天我们可以烧烤了呀!”李欣格笑呵呵地说,“真的吗?”我有点儿怀疑,“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去问教官。”她撅起嘴巴,生气了。“那太好了!一定很开心喔

!”贾茗说“肯定了!”我开心极了了……

“好了!现在开始烧烤了!”“喔,太棒了!”人群中传出一阵欢呼声。我们很快地走到火炉边,我们拿起鸡翅,开烤。我们烤着烤着,等着等着眼睛热极了,我偷偷嘀咕了一句:“我的眼睛差不多都可一烤鸡翅了。”我现在真羡慕黄宇轩她们那种戴眼镜的人。一阵我们手忙脚乱地烤了一番,火花四溅,终于——“鸡翅OK了!”我的嘴里,很香,很好吃,也很脆,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四天时间,有酸有甜,有苦有乐,有笑有泪,真是酸甜苦乐在军训生活中!

有关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实践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媒介。作文与现实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理念在产生之初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所谓生活化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的因素,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作为反映对象,并且运用想象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的一种教学方式[1]。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无论是对于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一)设计生活化的作文形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于写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主动有意识地不断练习,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文形式让学生进行练笔或写作,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当前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常见的工具。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引导学生运用随感或者日记等体裁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某一事件的所思所想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记录自己的感慨,可以是微博或者微信等平台,内容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句妙趣横生的话语。这样就使得作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打破原有作文在篇幅和形式上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书信的形式写作文。如在“感恩”的话题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书信的方式展开行文,如对父母、朋友、老师或曾经给过自己帮助的陌生人等,借助一篇感谢信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感恩之情;或者在描述一件难忘的事情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描述,比如和远方的好友一起分享这件事情的美好经历或回忆。书信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在写作过程中描写和叙述学生熟悉的事情,有利于引发学生抒发情感的需要,从而使得作文写得富有感情,内容生动,一改原来的枯燥无味,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倾诉和写作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从而使得作文指导生活化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发现和观察对于写好一篇作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实践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从生活的海洋里发现和撷取一朵美丽的浪花,从简单的生活中捕捉一丝光亮,从而描述和感悟生活的美好。比如,在描写景物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来观察对象,从而准确抓住对象的特点对其进行描写。如春景的描写,花鸟虫鱼、山石草木等都是入景的良好素材,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如嗅觉体会春天的气息;听觉倾听春姑娘的呢喃;视觉欣赏春姑娘调色盘的斑斓色彩等,从而有感情地描绘出自身眼中独特的春天景象。在人物描写的文章中,要抓住描写对象的显著特征,如性格特征、外貌特征等,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一看就能对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等。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描写,然后让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描写的是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作文修改和讲评生活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的修改是一篇好文章产生的重要阶段,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实践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实现教学生活化,也要注重作文修改生活化,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一人改作文的形式,而是采取多样化的修改方式,如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修改等,或者是采用“一对一的辅导”,即老师引导,学生修改的这种方式对作文进行修改,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作文的评讲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老师在实现讲评生活化的过程中,不管学生写得如何,都要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且给予鼓励,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作文的批改主要是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不求全责备,也不扼杀学生自由创作的火花,从而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结语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实现作文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并且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颖.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理论研究,2012(3):15.

[2]曹明英. 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2014(7):58.

作者简介:丁宁宁,女,1979年生,江苏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

细节描写让作文更有味道 篇12

其实, 细节描写的好处,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早就深有体会。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或面貌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露无疑。所以, 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可以使人物形象饱满立体。

同学们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 应该对这两个细节难以忘怀:

范举人先走, 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 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 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 若用完了, 再来向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 往腰里揣……

为什么难忘?因为这两个细节是那么生动传神, 让胡屠户这个趋炎附势、见钱眼开的市侩小人站在了我们面前。

没有这样细致入微的刻画, 哪里会有这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二, 细节描写还可以给本来朴实无华的语言注入活力, 使语言具有非同寻常的表现力。

在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中, 有这样一个细节: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 就只能舔一指甲缝, 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的, 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 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本来平白如话的语言因为有了“偷偷伸在杯子, 舔指甲缝”的细节, 使语言有了一种别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这样一种隽永温馨的氛围:慈爱温柔的母亲, 调皮可爱的孩子, 浓郁醉人的春酒和亲情。这一切, 怎么不令人回味难忘?

其三, 看似平淡无奇的描述里如果加入了细节,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蕴含其中激情。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多次让我流泪, 其中最打动我的有这样一处细节: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 她视力不好, 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 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那个视力不好, 端着眼镜”焦灼寻找儿子的母亲, 那个终于放心又依然担心“缓缓离去”的背影, 其间包含这多少隐忍、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怎不令人感动唏嘘?而这其中饱含的作者对自己当初倔强无知的痛悔, 又那么强烈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那么, 我们在作文中该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使人物生动起来、使语言灵动起来、使情感流动起来呢?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细微之处的眼睛, 学会积累细节素材。这样在写作中才能做到妙在入微, 让文章“有滋有味”。

想要使人物生动起来, 可以抓住他身上最有个性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写出他的与众不同, 让人物立起来。

抓外貌细微处特别传神的当属老舍先生对骆驼祥子的描述:

脸上永远是红扑扑的, 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 被驴啃了一口。

这个发亮的疤, 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健壮憨厚可爱的小伙子。

我的孩子曾经给我形容她的数学老师:讲课到激动处就把脚后跟向上一颠一颠地, 像在跳舞。

这就是一个极其动人的动作细节。运用到作文中一定可以使人物生动不少。

抓住神态的细微之处进行刻画, 《孔乙己》里有个很好的示范:

旁人便又问道, “孔乙己, 你当真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 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先前的“不屑置辩”是因为自命清高。除了长衫之外, 这也是他作为读书人的唯一一点骄傲。而后文的“颓唐不安”是因为这些残酷的调笑揭开了血淋淋的伤疤, 人一下子又失去了精神支柱。这是人物神态细微之处的变化, 一个可悲可怜、深受封建科举思想毒害, 而从不自知的腐儒, 就这么颤颤巍巍的立在我们面前了。

细节描写还可抓住一般人容易忽视的景物的细微之处, 来展示语言的独特魅力。

曹文轩在《孤独之旅》中, 有这样两个极其令人叹服的细节: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奋力向前推进, 同时, 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 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 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 还是大扇面形水流, 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 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 血滴在草上, 滴在父亲的脚印里, 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前一处对水纹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地描述, 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前方道路茫然不知所措的心境, 让我们看到那个船头呆呆望着水面的少年杜小康。

后面的这个细节, 生动再现了杜小康的坚强和成长。那一滴一滴的血也让我们浮想联翩: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孤独的代价, 还有流血的疼痛。。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 篇13

在家的时候,所有味道混在一起,嗅不出这动人的香气。走了,它们才像穿过三棱镜的阳光一样,一条条清晰地显现出来。所以,阳光流转的香气,就是家的味道。

阳光的明亮是家里的窗户透下的光芒。全世界的玻璃都会透下一样的光,可只有家里的那一缕,是适合你看书的角度,专属你享受的明亮。像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稍稍的不同,就会刺激你敏感的神经,告诉你这里不是家。

阳光的热度是家里的被子留下的温度。为什么有人换到其它地方会睡不着,是因为你的身体适应家里那一床被子的重量,那么即使其他的有再好的花纹、再新的棉花,也无法让你安然入睡。

阳光的温热是家里两个人对你满满的爱,可能你的爸爸没有别人的爸爸职位高,可只有他知道你最喜欢滑冰而不是打球。可能你的妈妈不如别人的妈妈漂亮,可只有她了解你爱喝果汁而不是牛奶。有人会觉得太阳晒得自己很热,但它仍然是在损耗着自己的身体,给你送来源源不断的能源。

离家在外的人总是日日思念着那一所小小的房子。回到家后几天可能就会觉得还是外界的大千世界更有意思。可我想他们应该永远记得踏进家门的那一刻:那些熟悉的摆设,离开这么久也可以闭着眼从厨房走到卧室;那个古老的花瓶几年了还是摆在电视机上。可能家里早买了个冰箱,可对你来说,还是新的有些不习惯。这些都是家的味道,掺杂着思念、熟悉和些许陈旧。这就是专属于你的味道,世界不会再有第二个味道让你这样舒展。

据说有一种鸟,每年迁徙都会把新巢筑在同一个地方。就算平地变成了高楼,也会不停地盘旋,寻找自己心中的那片平地。人也有着同样的情愫。路过曾经住过的街道,即使早已物是人非,我们也会饶有兴趣地找出当年住的位置。这种寻根的滋味,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也许有一天,我们老得只剩下干涸的记忆,那么请记得儿时住过的地方。一遍一遍回想,一遍一遍回味,只要有家的味道,就会帮我们记起所有的事。

时间的味道初中作文 篇14

时光,是酸涩的。就像一杯鲜柞柠檬汁而且还是连皮一起柞的!你尝一口酸的你皱眉涩得你咂嘴。考了试领了成绩后,在家门口一直徘徊没有开门的勇气,脑海里浮现出父母知道成绩后那失望的表情,鼻头不禁一酸,自己其实尽了全力可成绩照样不容乐观,心中的苦闷感!岂能是一杯带皮柠檬汁的酸涩可比?

时光,是香甜的。就像嘴里包着一口浓郁香甜的奶茶,入口后那奶香味还不停绕在鼻息之间。和朋友在一起时,疯癫不成样,在大街上笑得被路人当神经病。那时,尽管是一丢丢的小事也可以从东大街笑到西大街,好吧,有点夸张了,但是跟她们在一块就是如此,简单快乐,心中就像抹了蜜一般。好,请给我来十杯像奶茶一般的友谊吧!

时光,是无味的。就像一杯凉白开,无色无味,但却比任何都自然。孤独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家、是爸妈,虽然他们常常唠叨个不停,但我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爱的表现。他们若是哪天不唠叨我到觉得奇怪了,家虽是如此的平谈无味,但却是多少人倚靠的臂弯,是多少人唯一释放脆弱的地方。

时间,是椒盐的!就像是一个便宜的大饼,但味道却是溢香入口的。我15岁啦,老爸老妈也在一起了,他们每年像是定时的都会吵个几架,但往往“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过上一段时间,都会冲淡争执继而继续好好的过日子。谁叫他们老夫老妻了呢,哈哈!他们的婚姻就像那椒盐大饼,耐人无尽的回味,当然,这是时光的功劳!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15

究其原因, 这类学生最主要就是缺少作文的兴趣和写作的素材。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作文内涵就成了一大难题。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进行了一些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源于生活, 思维碰撞中激发兴趣

目前, 初中生主要写的是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文章。于是, 我在作文课前引入一些小节目——《说说身边的人 (事) 》、《我给大家讲新闻》、《我对某某的建议》等。我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先天的优势无与伦比。况且我在与许多不喜欢作文的学生的交谈中, 发现他们都能侃侃而谈。因此, 我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说) , 说自己想说的事情, 题材不限, 范围不限。再请其他学生围绕他的话发挥想象或展开议论, 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 进行命题写作 (写) 。这样的命题来自学生的话题和生活实际, 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和真情实感, 能够激发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另外, 我在作文教学中喜欢采用专题训练。如写人时可以从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训练;写人的角度可以是正面写、侧面写、对比角度写等。

二、包容生活, 兼容并蓄中捕捉亮点

现在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较单调, 直接带来的影响是人生阅历浅, 反映在作文上就是无事可写。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作文素材, 充实学生作文内涵。

1.以“本”为本, 巩固内化课本的资源

这里的“本”是指课本。我认为课本是现成的优势资源, 课文就是作文最好的范本。首先, 课文解剖。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关注每篇文章的谋篇布局, 条分缕析地去解剖作品, 从而提高学生审题和布局作文时的整体感。其次, 新编或改写课文。如《我的叔叔于勒》, 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 将课文改为课本剧, 在课堂上表演, 学生既做演员, 又做观众。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阅读兴趣,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有位学生改编后的于勒成了富翁, 他充分联想了全家人相遇的情节, 长达2000多字, 让人拍案叫绝。第三, 课文延伸。如《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我让学生据此写春的背景下发生的事, 学生笔下的《春天的故事》又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写作训练, 常常能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的目的。

2.以“做”为本, 体验提炼有效的资源

“做中学”是陶行知先生一贯倡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也是重要的作文素材。这些材料情感性强, 心理活动多, 动态发展全, 是其他积累渠道所不可替代的。因此, 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如名家作品诵读、自编报刊、撰写课外阅读笔记、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 还可以在学校、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 从中积累真情实感, 体验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 观察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这样积累的材料往往情趣盎然而且印象深刻, 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 达到文情并茂的效果。

3.以“导”为本, 拓展充实思想的渠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的中学生自主独立性强, 对新生事物适应快, 在信息量丰富的现代社会, 他们早已自发地通过各种渠道积累了各种信息, 但学生往往仅凭兴趣爱好以及随机收看来获取信息, 缺乏选择性和目的性, 娱乐消遣性强。如果家长和教师缺少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那么其中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引导工作, 不仅要让学生有目的地积累生活素材, 开阔视野, 解读生活现象, 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寻觅“源头活水”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 斟酌褒奖中稳步提高

作文教学中, 适当的褒奖也是鼓舞学生创作信心的有效途径。学生都是满怀期待地把自己的习作交给教师, 他们的心里最渴望的是肯定和褒奖。因此, 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如果他们的作文确实不尽如人意, 我就在单独面批时, 委婉指出其不足。

另外, 我把学生作文的批阅引入课堂——学生互换互改, 让他们对文章的错别字、病句、优美语句、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等诸方面作总体评价, 然后再交老师复审、复评。

总之, 我觉得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各种技巧, 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生活出发, 培养作文兴趣, 在体验生活中学会收集、提炼作文素材。因为, 有喜怒哀乐等真情实感的作文, 才是充实而有内涵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 篇16

对于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为什么文字,必须使学生的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用生活激活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一、无欲不举笔:设计突发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个班风纯正的班级里,集体活动常常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果语文教师同时又兼班主任,那么,这样的机会是应该予以关注和发掘的。生活中不缺乏激情,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激情。

下面是在笔者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与学生的对话: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笔者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不答应?”

“其他班都去!”

……

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去?”笔者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

“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笔者接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些许悲壮,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作文。

几十分钟下来,笔者收到一篇篇论据详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有的还看到了作文纸上斑斑的泪迹,笔者不得不为之感动。

有的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蓝天白云下,在溪水旁,在草地上,师生同游,促膝谈心,这样不仅可以互相了解,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初三紧张而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时时回味我们曾经的友谊,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

这种方法讲究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相机而动,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二、无趣难下笔:展现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需要的迹象与情境,更应当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地创设学生产生强烈需要的情境。比如说明文的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明白朴实、难以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但如果教师能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引导,就能让学生产生不写不痛快的冲动,并带着某种目的和需要去写。

如八年级下学期在写第一篇说明文时,笔者用了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需要的情境:

“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我们朝夕相伴、和睦相处。早晨,我在走廊上迎接你们的到来;傍晚,我在走廊上目送你们满载而归。球场上,有我们忘情的呼喊;春游时,有我们欢快的笑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我们这个集体了,每一张笑脸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每一个同学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近来,我突然萌发一个愿望,开始它只是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仅发出微弱的音响;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壮大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说,您说呀!”学生叫起来。

“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

这时笔者观察学生,发现他们个个流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可我怎么寻找你们的家呢?”正在学生为难之时,笔者说:“我有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不知你们……”还没等笔者说完,他们就热情地吵断了笔者的话语。笔者见火候已到,便一挥手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您这样寻找我的家》。他们恍然大悟,随即便摸纸拿笔,跃跃欲试。笔者进而提出要求,说:“同学们该不会乱写一气,故意让老师找不到你们的家吧?到时,我按你们指点的路线寻找,丢失了,以后你们就没有语文老师了。”一阵欢笑过后,大家在轻松、激动、兴奋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动笔了。

批阅的时候,笔者发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那幼稚的语言里蕴藏着一颗颗多么可爱的心啊——

“老师,您坐我们村的车子来吧,每天下午六点有车子来学校门口接我们,您可以上车直接到我们村。”

“老师,您如果是晴天来,别忘了戴口罩,我们家路上尽是灰尘。”

“您最好是四月十三日那天来,那天是我生日,我们家什么都有。”

“老师,这是我最认真的一次作文了,因为我特别希望您来我家玩。”

有些还在作文的后面创造性地附有一张草图,注有详细的线路,各种标记清楚明了,让人感动。当然,文章中也有表达不清的地方,于是笔者风趣地批道:“我往哪走呀?”或者“我迷路了!”“你快来接我!”总之,看完这次作文,笔者足足激动了几个星期。讲评更是在欢快活泼的气氛里进行的。

在家长会上,有家长反映,布置作文那天,孩子回家一定要自己亲自下厨,做一道自己最喜欢吃的生炒牛肉丝。作文与生活就这样非常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三、无情难成文:拨动情感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

笔者曾布置学生写过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笔者把话题写出来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唏嘘之声。笔者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是迷惘的,心态是麻木的,心理是反感的。笔者想起当今学生感情贫乏的话语,看看自己的处境,也感到措手不及。

笔者让那些态度比较激进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表明,可以随便说。

“亲情是人世间最不平等的一种感情,在亲情的环境里,没有平等,没有选择,有的只有接受……”学生这样说,笔者默默地听着。

“亲情是一种感情的贮存,这是需要我们回报的,所以,不需要去大事渲染,也没有必要去进行讴歌……”听到这里,笔者的心突然像被针扎了一样。

……

听完他们的看法,笔者低沉而缓慢地说:“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篇文章。”于是笔者饱含感情地给学生读了北师大的一位学生写的一篇文章《妈妈的血泪情》。读着读着,笔者的眼睛湿润了,下面也有啜泣声。读完后,笔者问学生:“这伟大的母爱,难道不是亲情吗?面对父母,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再次扫视全班,他们的表情是严肃的,心理上是内疚的。接着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开始了他们的真情流淌的作文……

最后笔者要说:作文教学生活化,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采,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寻觅的味道初中作文 篇17

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题记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然而住了。

雨后初晴,鼻孔如此,我独身一人寻觅。撑一把油纸伞,捧一捧月色,悠然凝成暗夜的菊香;挥一挥清晨雾,引两袖清风,悄然拂醒南山的晨光。透过隽永秀逸的文字,信步踏上寻你的路。

享受—震撼

走寻于山林中,四周洋溢着泥土的芬芳气息,混杂着草香、花香,是人为之精神一振,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那些远远地、亮亮的、润润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想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熠熠生辉。

没走多远,我的衣襟上湿漉漉的已惨不忍睹,真可谓“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啊!

寂寞的寻觅,才会体会:那份享受,那份震撼,直逼灵魂深处。

喜悦—成功

走寻于田园郊野之上,望蓝天白云,碧水悠悠。穿行于万花丛中,继续寻觅你的道路。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归来之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寻梦之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之景……这些场景此刻在脑海层层现出,让我对你充满了一些敬佩之情,离你似乎更近了一步。

寂寞的寻觅,才会体会:那份喜悦、那份成功,直逼灵魂深处。

安宁—舒适

走寻于芍药菊花之旁,春饮方回,头幘淹邻舍酒;琼浆才饮,暮春曲水流觞。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思想把你召之回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境界让你流连往返;“风飘飘而吹走,舟遥遥以轻扬;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逍遥让你不忍离去……。

你躯身于芍药菊花之旁,饮着小酒,听着山涧之音,真可谓逍遥自在。

寂寞的寻觅,才会体会:那份安宁、那份舒适,直逼灵魂深处。

成长的味道初中作文 篇18

在小学时,我是班里的佼佼者,不用特别努力便可轻松进入班级前三名,而且班里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重点中学,还出乎意料地进了实验班,更是喜上加喜。这并没有让我感觉到很多压力。那时,老师夸奖我,同学羡慕我,家人也高兴。我仿佛置身于那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尽情地享受着。开学后,我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有了新的学习环境,老师看我工作能力还可以,还让我当了班级干部。而且我们还去部队军训了,那段时光实在是太美好了,成长的味道真甜啊!

可是当第一次月考成绩发表时,宛如晴天霹雳,全班七十七人,我只考了五十七名,我当时觉得是因为马虎、失误的地方太多,所以才考得这样糟糕。直到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发表,我的成绩依然没有提高,我才幡然醒悟。其实这就是我的真实水平啊!

家长会的那天,天气寒冷、风雪交加,又恰好是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我却让自己的家长来开全班后30名的家长会,我惭愧极了,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想到这么多年来家长对我的培养,老师对我的教育,我的心里就酸酸的,而今我却站在这里,我对得起谁呢?家长会上,老师点评了我们班的每个同学,说到我时,老师肯定了我的优点:“热情、善解人意、工作能力很强。”同时指出了我的缺点:“学习方法不对头、基础差、底子薄,上课还有溜号现象,作业没有做到认真完成,老师讲的知识也没有及时复习。”听到老师的点评后,让我想起了世人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亡国前,贪图享乐。亡国后,抑郁悲哀。”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老师对我们的付出与爱护。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能克服缺点,天天向上,勇往直前,不负众望!

上一篇:设备管理科月度总结下一篇:初三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