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2024-09-13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共8篇)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篇1

摘要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即要求歌唱的声音也要求学生的音准。音准是音乐合唱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唱准音,才有完美。但音准训练往往是单一和枯燥的,因此把训练科学化合理化,使学生主动参与,同时又能运用恰当的辅助手段,才能达到我们满意的教学目的。

浅议中学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也就是说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问题。要想在合唱训练中取得音准,就有赖于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更多的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平时我们口中的“唱歌走调、跑调、走音或“五音不全”大都属于音准不好的范畴。如何有效地解决合唱团的音准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要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

学生们在演唱歌曲时,由于部分学生的歌唱状态不对,如唱某高音时喉咙开的过大,太靠后或歌唱位臵不够高、气息支撑不够或咬字吐字位臵不对致使声音偏低。同时,吸气深浅要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气息的支持不够,歌唱位臵不够高,换声点上没有及早注意和准备,呼吸换气的过程安排不恰当都会造成音准的困难。有时少数人的音准不佳,会影响到一个声部,甚至影响到所有声部。因此,应该格外重视每次练声。此外,还要注意感情的发挥,就是我们平时所常说的“以情带声”,老师要提醒学生们歌唱时把眉毛扬起来,把面部肌肉调动起来,要微笑着唱歌。这对保证音准也是很重要的。

二、训练学生在钢琴上练习唱音阶。

音阶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次升或降小二度,要边唱边弹,对每个音都要准确无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要多唱几遍,实际上也是熟能生巧,多磨练耳朵。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其他学科做不到的,这就是我们音乐学科的魅力。多让学生跟着钢琴唱音阶,训练两度、三度、四度音程的训练,由于很多学生不太会简谱,跟着钢琴模唱旋律这也是提高学生音准的好方法,当然这个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长期坚持。

三、利用钢琴,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反复听不同音程发出的不同声音

教师弹琴,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程的不同声音,小二度发出的是刺耳又极不和谐的声音;大二度发出的是比小二度稍宽,稍明亮的不和谐声音;小三度发出的是比大二度更宽,更明亮的次等和谐的声音;大三度发出的是明亮和谐的声音;纯四度发出的是特别和谐的声音,增四度和减五度发出的是并不和谐的声音,学生会感觉它们相距挺远;纯五度发出非常和谐而纯的声音等等;总之,应该多听多唱,慢慢锻炼学生的耳朵。尽量做到在无乐器时也能把各音程唱得非常纯,非常准。

四、强化练习歌曲中升降号部分。

对新歌曲中的难点,特别是有升降号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不光排练时候要强化练习,回到家中也要找到感觉强化练习,所谓的多练不是一次次重复,有时把错误的地方唱“熟”,反而难改啦。新团员要学会跟上身边或本声部的音,兼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当发现自己唱不准时,宁肯空过不唱。最忌讳的是明明自己唱不准音而又把声音唱得很响。同时,凡遇到升降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弱唱,要唱出感情色彩。

五、让学生要学习找绝对音高A 每秒振动440次,叫司徒加特音高,即标准A音,现通行于世界各地。一个大的乐队在演出之前往往由管乐给出A音,然后其他乐器皆以此为标来定音,以求声音的统一和谐。教师在练习音准的时候,总要多听听A音,并尽量记住它的音高,养成习惯。有了这个标准音在自己脑子里,就可以辨别遇到随便什么声音,例如敲茶杯声或公园里布谷鸟发出的音高,大街上汽车的喇叭声,家里厨房中开水壶发出的声音,都有意识地找一找音高。有时可能一下子找不准A音,教会学生要先知道自己的音域,如:最低仅能唱到E,先找E也就可自然地缕到A啦。心里有A音是个基本功,不光在排练时强化练习,更要在平时的音乐课上交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多听标准音才能练出耳音,多唱才能让音高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概念。最好是有一台键盘类的乐器,按着音阶来唱出音高,慢慢就会练准了。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脑中已经形成一种反应了,这样在自身会产生一种乐感,就会很自然地可以拿捏音准。

六、恰当运用辅助手段

合唱队中音准、节奏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视听、律动、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乐感,让他们感知自己的音色和特点,达到更好的表现音准。也可以通过各类视频、动画和音影系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视觉上接触到音乐的美感,深刻体会和揣摩。

七、要让学生在练声中主动加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常有这种情况,单独一个声部练唱时,可以唱得较准,而合在一起唱的时候,那唱非主旋律的声部(往往是低声部)容易边唱边跟主旋律走,这就是抗干扰能力差。在练声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抗干扰能力,譬如有时先让大家唱一个和弦,然后又在钢琴上弹一非和弦,之后再叫大家找原和弦。总之,我们应该主动提高各声部的抗干扰能力,使我们的合唱音准更上一层楼。

八、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个比较长远的话题,在现有的条件下,老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除了上述的方面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技能训练和培训,让学生有个满意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唱歌才能让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只有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到快乐,才会努力地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音准。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合唱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五光十色、变化万千,是一门值得钻研,学不尽的艺术瑰宝。仅以音准而言,学问就很深。让我们共同携手,提高自身对合唱艺术的研究水平,将合唱艺术发扬光大。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篇2

一、多声部视唱训练中音准问题的重要性

没有音准就“没有”了作品。“音乐作品的生命在于音准, ......音不准就会破坏音乐的内容和性质”[1]也就是说音准是多声部音乐的基本保证。只有把握好音准, 才能够准确的反映作品的真实内容, 才能够完整的展现作品的音乐形象, 表达作品的真实情感, 传递完美的音乐感受。如果没有了音准, 作品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音准对于任何音乐作品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对于多声部视唱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在多声部视唱作品中, 横向的旋律线条与纵向的和声织体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所有声部的音准达到了完全的统一, 才能构成整体和谐的音响。由此看来, 多声部视唱中的音准问题是多声部视唱训练得以有效进行的保证。

选择“音准感”较好的学生进入多声部视唱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音准感”是由“音准”的定义发展而来。“音准感”是人们对音乐演奏或演唱中存在的音准状况的感觉。“音准”是一定律制音高的具体表现, 没有音准就不能表现音高, 也就不能表现音乐形象。在各种音乐的表现中, 音准都是绝对的。“其绝对性主要表现在每一个音必须有其基本的高度与刻度, 这种高度与刻度是建立在绝对音高基础之上的。”[2]“音高”是听觉系统对声音高度的一种认定。“音高感”是人们欣赏音乐的最重要的感觉。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音乐感, 往往就看他对音高的认知能力。人的“音准感”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感知成分, 一种是判断声音之间在高度上的一致性, 称之为“同一性音准感”另一种是判断乐音之间相对关系的准确性, 称之为“相对性音准感”, 前者带有生理性, 其音高准确性的标准也是唯一的。而判断相对音高的准确性则更多的来自社会文化方面和生活经验的影响。[3]例如:对于一个学习单声音乐的学生来说她 (他) 五度相生律“音准感”就会和学习钢琴的同学所具有的十二平均律的“音准感”有所不同。也就是“同一性”更具基础性, 假若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同一性音准感”, 那么你也就无法培养和提高其“相对性音准感”。由此看来, 在多声部视唱的训练当中, 考虑学生音准感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多声部视唱训练中影响音准的因素

在多声部视唱的训练中, 影响音准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

1. 受作品的难易程度、音乐风格以及律制的影响。

当学生从单声部视唱进入多声部视唱训练时, 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先从二声部视唱开始, 二声部视唱是基础。然后是三声部以及更多声部的视唱。选择的视唱作品也要先易后难。可先从长音衬托或固定节奏为主的二声部视唱, 逐步渐进到模仿式的二声部视唱, 然后再进行和声性的二声部视唱和复调性的二声部视唱。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视唱作品和其它音乐作品一样都需要注意其音乐风格, 用不同律制的音准感去配合不同的视唱作品。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和一些和声性的作品一般使用纯律音准感来要求。而一些民族调式的作品则采用五度相生律的音准感来要求。复调作品需要用十二平均律的音准感来要求。

2、受演唱者演唱技术、声音位置以及情绪的影响

声音的融合度影响音准的把握。视唱作品的演唱和声乐作品的演唱在发声方法上有很多不同。切忌用声乐发声的方法来进行多声部视唱的演唱。多声部视唱的声音要求尽可能完全的融合, 不要突出个人的声音个性, 只保留共性的部分。所以, 在训练时要求用共同的发声方法来发声。并根据不同的作品类别来调整发声的位置。比如:长音较多时可采取比较靠前的发音位置, 已达到平稳的“直线式”的声音要求。在演唱时, 当声音的纯度达到一定要求, 音准感会容易把握的多, 个人的音准感会主动积极调节到正确的音准位置上, 以达到所有声部音色的谐和。积极的演唱状态是音准把握的一个有利条件。好的老师总是在训练时努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 通过各种提示, 把音准“带到”正确的位置。总的来说音准是需要控制的, 用声音去控制, 用身体去控制, 用积极的状态去控制。

三、在多声部视唱训练中提高音准的方法

1、培养多声思维

在多声部视唱训练初期, 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扰。这些困扰大多来自音准方面。这是因为在视唱的学习中, 音准的是完全凭借无形的内心听觉来把握的。不像钢琴有琴键, 琵琶有品位。而内心听觉的形成来源于生活中音响的不断刺激。在单声部视唱的学习中, 无论是视唱还是听记节奏、旋律, 接触到的都是单声部的音乐。这种横向的线性思维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尤其对于一些较少接触多声音乐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当面对多声部视唱时, 学生仍旧按照单声部的思维方式去演唱, 结果声部之间不同音高、不同节奏的干扰很容易使他们失去音准的概念。这是因为学生在多声部视唱训练初期大都不具备多声思维, 其内心听觉始终停留在单声部的音乐中。而只有具备了多声思维才能够更加迅速、准确、良好、完整的表现多声部视唱。多声思维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接触多声部音乐, 内心听觉是在长期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聆听的同时还要对多声部音乐进行分析, 利用和声学、复调对位的知识充实自己, 从而对多声部音乐形成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多声部音乐的结构特点, 利用内心听觉来协调自己在多声部视唱中的音准感。

2、不用唱名进行演唱多声部视唱曲

在单声部视唱中, 我们通常利用调式调性的音阶关系用唱名来演唱视唱曲, 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这又使学生太过依赖唱名, 一旦脱离唱名就会找不到音高。所以, 在进行单声部视唱时, 我们可以采用首调哼唱与固定调唱名结合使用的方法来训练。在多声部视唱训练时这一方法又得到了更深一步的体验。在多声部视唱训练时, 我采用“L U”、“L A”、“W U”等发音来替代唱名来进行演唱。由于发音的元素得到了统一, 多声部之间的音高更加迅速的融合在一起, 更加的和谐。学生更容易体会到音程、和弦的功能以及色彩变化, 同时也会主动的去注意自己的音准是否正确, 音色是否融合。这种主动地去“注意”是音准感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快速找到音准的感觉对合奏、合唱也都有着很大的帮助。目前在许多国家都有很多合唱团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 不用唱名来完成许多高难度的多声部音乐作品, 比如巴赫的创意曲。其音准的效果是非常良好的, 其声音的融合度和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诠释都将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

四、在现代多声部视唱作品中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音乐的声部结合是基于调式和声的, 以“主调音乐”织体为主, 注重纵向的和声效果。二十世纪的音乐则更多的是突出对位织体。以“复调音乐”为主。当我们接触现代音乐的多声部视唱时, 需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相互作用的声部线条上。这些多声部作品的声部结合, 有时并不受到传统大小调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逻辑的制约。“各声部结合所形成的协和与不协和只是协和程度的不同而已。“不协和只是在泛音列中相隔较远的协和, 不协和并非要“解决”到协和”。这时的协和与不协和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平等的。协和只是把不同的音联合在一起, 不协和则是这些音分开并互相对立”。[4]这样一来, 各声部的独立性会更加强烈, 旋律性更加明显。演唱时要去仔细体会这些协和与不协和带来的音响色彩, 感受声部线条的碰撞。在演唱这些作品时, 对音准感稳定性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参考文献

[1]包弗阿萨菲耶夫著《论音调》, 第58页

[2]钱大维著《合唱训练学》导言2页, 上海音乐出版社

[3]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第37页, 中国文联出版社

[4]刘永平《现代音乐视唱教程》第7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4

[1]《浅论多声部视唱的训练要点》张务音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2

[2]《论多声部视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王雪桦乐府新声2009.4

[3]《多声部视唱练耳训练研究》徐东阳大众文艺

[4]《视唱练耳教学论》陈维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

[5]《现代音乐视唱教程》刘永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4

[6]《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韩宝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5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音准训练的方法 篇3

关键词:音准训练;音高概念;和谐声音

在小学音乐课中学生普遍存在音唱不准、走音跑调的现象。学生对于自己唱歌跑调的情况会感到自卑,不愿独立演唱,直接影响学生歌唱表演能力和心理健康,因此,为了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关注音乐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把握音准。

通过常规音乐课的观察,发现学生歌唱时出现的音准问题主要有:音高概念不明确,感知音高的能力不够;低音高唱、高音喊唱、容易用大白声唱歌等。针对学生在音乐课中听不准、唱不准等音准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音准训练,解决音准的难题。

一、对比聆听,建立音高概念

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但学生容易将音高与音量的概念混淆,认为大声是高音,小声则是低音。如何让学生区分音高和音量两个不同的概念呢?我们运用对比聆听的训练方法,如:在二年级《牧童谣》一课中,“55 55 6 - | ”这一句旋律分别用强和弱两种不同的力度弹一遍,让学生聆听两句旋律有何不同,然后再用同样的力度弹不同的两个乐句“55 55 6 - | ”和“55 55 3 - |”,让学生聆听两句又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对比听辨后,明白了音高和音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在聆听音乐时,要提出具体的聆听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怎样听、反复听,才能正确区分音乐中的基本要素,逐步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

二、手号辅助,增强音高记忆

学生对音高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如何进一步增强音高的记忆?音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常常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因此,运用柯达伊手号教学法能很好地用不同的手势来表现出各音的高低位置和特点,将抽象的音高特点更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辅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和调整音准。

例如,音阶接龙游戏:第一遍让学生边打着柯达伊手号,边演唱音阶“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3 2 1‖”,第二遍提醒学生,4音只做手号,不唱出声,在心里唱,既唱成“1 2 3 0 | 5 6 7 i | 7 6 5 0 | 3 2 1‖”,第三遍可以选择两个音只做手号,不唱出声音,以此类推。小游戏有了手号的参与,不仅让唱音阶变得有趣好玩,并且辅助学生唱准了每一个音。同时,当老师提醒休止的音只能在心里唱时,学生仅能靠自己的内心听觉构唱此音,才能准确地接唱到下一个音。从而锻炼学生的内心听觉,有效地增强音高记忆。

三、轻声歌唱,体验和谐声音

在音乐课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大声喊唱的方式来歌唱,这样不仅容易损坏声带,而且容易造成走音跑调的现象,破坏了音乐的美感。轻声唱是常规唱歌教学的有效的手段,不仅能够控制情绪、保护嗓子,最重要的是可以聆听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的声音或者是其他歌唱者的声音是否和谐统一,判断自己的音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音准。轻声歌唱时,要注重音色的美,不能发虚,还要结合气息的支持来歌唱,这样才能拥有自然、优美的歌声。

四、关注音准,提高训练实效

不仅学生需要一双“音乐的耳朵”,还需要老师有一双会发现“音乐的耳朵”。如果教师只专注于弹奏的键盘,不关注学生的歌唱状况,甚至连学生唱不准音都没有发现,像这种走过场似的教学环节就失去歌唱教学的实际意義。即使有的教师发现学生音唱不准时,但是评价比较笼统、单一,只对学生说:“你的音没有唱准!”而没有给学生分析音准错误的原因,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改正。因此,教师的作用是通过仔细聆听学生的歌唱,快速地找到学生音准错误的原因,并通过正确方法的示范和对学生错误方法的模仿和分析,使学生较快地改善,使教学更富实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在每一节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准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有了逐步的提高。但是音准的训练和记忆是个漫长的过程,而音准作为歌唱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徐新丽.谈小学阶段的合唱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1).

祁君.少儿发声训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教育,2002(1).

俞礼荪.关于小学低年级的音阶、音准训练[J].四川音乐,1982(11).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策略 篇4

黄巧芳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第一中学

摘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需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阅读教学的训练策略。本文从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出发,探讨阅读教学中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训练教学、策略探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解决好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为学生奠定文学素养的基础,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需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阅读教学的训练策略,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是一门在实践阅读中感受、理解、赏析和评价的课程,不仅要明确“读什么”,更应掌握“怎么读”。因此,需要进行阅读教学的策略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决战中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训练策略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1、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训练策略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由封闭走向开放,重新定位师生双方的位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主体结构的构建,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此外,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应转变为以学为主的过程,重结果的同时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从知识的认知能力,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体味以及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下面以《陋室铭》的阅读教学训练为例。

《陋室铭》的教学活动以“男女生研究古文对抗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过程分解为六个环节:一是学生自主阅读并对古文进行翻译;二是教师让学生对刘禹锡作品、生平、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的简要阐述,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做一些补充;三是让学生分小组翻译整篇文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四是学生提问环节,教师回答学生在课堂中没弄清楚的问题,或者是让学生阐述自己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之处;五是学生发言环节,让学生讲讲自己通过学习这篇古文后的感受,或是对文中所提倡观点的看法;六是知识点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整篇课文学完后的知识点和重点的串联讲解与归纳总结。

整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过程,大约花费三个课时。教学过程中即找准了师生的定位,以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训练方法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语文阅读训练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开发都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中开放性的特点;此外,师生互动环节、学生自主发言环节等体现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结合,师生思想和学习方法的交流成了语文阅读训练的宝贵资源和经验。

2、多种阅读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相结合

新课标倡导语文阅读教学应有多种教学策略,营造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突出师生教学中自主创新精神。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四种:一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即以学生为主的提问主动探究、沟通与交流,从而获得阅读材料中所表现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或人生经验的教学训练策略;二是,学生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阅读材料出发,进行自我指导与激励,以学生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发现并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三是,创造性的教学训练策略,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贯彻,使学生在面临不同题材阅读材料时能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四是,师生对话教学训练策略,即将阅读材料中的重点或内容以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对话中取长补短,吸收作品精华,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的积累。下面以《孔乙己》的阅读教学训练为例。

教学过程分为个五环节。一是,教师在上课前提出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按中心思想给小说分段,并探究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内涵;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整篇课文;三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或探讨,交换各自意见;四是,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讲解在阅读完课文后对中心思想和主题人物的把握;四是,教师评点环节,对学生的发言和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点评,并串讲整篇课文和点明课文中的重难点;四是,概括环节,让学生以片段形式对小说情节进行自我理解式的还原;五是,课后习题练习环节,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

这五个环节大约花费三个课时,通过多种阅读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不仅能把握小说的主题,理解主题思想,体味鲁迅对腐朽罪恶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批判,更能在学生之间对话教学中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锻炼阅读思维。

3、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需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阅读教学的训练策略,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是一门在实践阅读中感受、理解、赏析和评价的课程,不仅要明确“读什么”,更应掌握“怎么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训练的策略主要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包括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训练策略和多种阅读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训练策略。

参考文摘: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篇5

【摘要】就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拓展训练是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教师通过可行的实践方法进行拓展训练,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体育教师也要进行教学方式的科学创新,通过更先进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充满激情的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效果。

【关键词】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 教学措施

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该阶段的智力开发非常关键。体育课是初中生一项重要的课程,体育教师有责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通过科学的训练途径进行体育教学,有效开发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分析

拓展训练也被人们称为外展训练,是全球最为流行的体验式培训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特殊的锻炼环境,训练学生的生存技能,使其可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身的团队协作效果。教师通过拓展训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科学方法,教师设计出充满挑战性且内容精彩的活动方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开发学生潜在能力,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技能,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养创新开拓精神。另外,在充满挑战的活动中,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得以增强,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为以后在社会中拼搏打好基础。初中体育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就必须进行体验结果的分析,观察学生在环境中和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跳水跳高等项目充满刺激,通过拓展训练教学方式进行,可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结合拓展训练进行教学,在团队活动中,通过体验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内心情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分析

初中体育教师要想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拓展训练,就要对拓展训练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以及作用等有个科学的掌握,才能够进行有效应用,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1.理论依据分析

初中体育中拓展训练中,相关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整体理论依据、教学理论依据和课改理论依据。

首先,是整体理论依据。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两种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都需要教师的设计、指导和参与,教师在学生各方面素质提升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游戏是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生动有趣且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可以放松学生学习中紧绷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其次,是教学内容理论依据。初中体育拓展训练中,大部分训练内容存在共性,这是训练内容来自体育范围决定的,在部分训练内容中,本质并不属于体育范畴,但是却和体育教学目标是相同的,都是锻炼学生身体技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再次,是课改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中,指出初中体育教师要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体育知识系统,创新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初中体育教师通过拓展训练可以达成这些目标,完成新课改中提出的任务,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2.现实意义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论的完善以及教学思想的更新,当下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且将体能训练纳入到教学任务中去,不足的是当下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进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教师所构建的训练情境并不完善,训练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另外,国内教育事业发展中,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任,教师不仅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且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等。体育教师结合拓展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因此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一种科学的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引入措施

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是迎合新课改的全新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初中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方式主要如下所示:

1.室内课堂教学方式

初中体育室内教学中,教师结合拓展训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有效地学习健康知识。我国当下有些初中体育教材中并未给出足够的健康知识,导致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F实中遇到有关健康问题的时候手足无措。基于此,在室内通过拓展绚丽安进行健康知识的教学,可以完善学生体育知识系统,如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和图片配上文字的形式,告知学生三餐合理搭配的意义和搭配方法,帮助学生在平时做到饮食健康,防止肥胖和营养失衡等。

2.室外教学措施

通过拓展训练教学方式进行初中体育课外教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为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选择充满趣味且和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通过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参加体育活动。另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治安现象进行体育教学,进行保护知识和技巧的传授,特别是针对女同学进行自我保护技能的培训。比如,可以通过室内教学的方式,通过视频播放有关和歹徒搏斗技巧的内容,然后在室外体育教师向学生展现搏斗技巧,以小组的方式,让部分学生扮演歹徒,部分学生扮演受害者,通过一对一的学习和训练,通过科学的指导和教学,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在生活中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顺利逃生。

3.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现在有些初中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独立能力低,结合拓展训练进行体育教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该类问题,交给学生平时生活中相关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比如,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荒岛求生”的游戏,创立游戏环境,提供荒岛求生中所使用的设备,通过虚拟的游戏来让学生知道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如何生活,如何求救,如何逃离荒岛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可以和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赋予体育更完善的功能,在现代教育事业前进中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

四、结语

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且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所了解和采用,相信随着该方式的科学应用,初中体育教学相关教学制度会更加合理,体育教学机制也会更加完善,最终实现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篇6

logo设计

分享到: 本站编辑:admin 日期: 2011-06-16 13:22 点击: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诵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就要对学生进行以下诵读训练。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鉴别句读,疏通词句;模仿练读,读出韵味;图文赏读,掌握思路;想象品读,渐入意境;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诵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06-01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诵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要加强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读“jiān”,“一会儿”。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有“夹杂”的意思。又例“数”,《狼》“又数刀毙之”读“shù”,意为“几”。《奕喻》中读法又不同,“一客数败”读“shuò”,“竟局数之”读“shǔ”,前者是“屡次”,后者是“计算”的意思。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又如《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句,通过对比鉴别,定出了正确的句读应是“而乡邻之生/日蹙”,而非“而乡邻之生日/蹙”,因为“生”是“生活”,“日”是“一天天”的意思。这类情况还有不少,须在诵读时,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才能疏通句意,理解文意。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文章、诗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如我教《陋室铭》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计算机可随时变动的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扣住思路,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活动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指导诵读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如分组读《狼》,一组读写屠的句子,要求读出其由“迁就退让”到“勇敢警觉”的变化过程;一组读写狼的句子,要求读出狼的凶狠狡诈;最后,两组合起来读议论的段落。第二次,两组调换读。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也掌握了课文。一般来说,学生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不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背古文的兴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在之乎者也中,把握语脉,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浅议高考视唱中的音准训练 篇7

对于音乐类高考考生来说, 除了主试科目外, 视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试要求中, 既要唱准音高、节奏, 还要富于“歌唱性”。高考视唱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视唱来检查学生音乐基本能力、音乐综合素质以及是否具备进行专业学习的资格。这门考试是考生最为紧张的科目, 也是失分最多的科目之一,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这其中, 把握好视唱中的音准问题是一个难点,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影响音准的因素的分析以及对音准训练方法的探讨, 为广大高考学生提供几点练习的方法。

一、什么是音准

音准, 即音高的准确性。是由某一个固定音高的要求来确定的, 它可由某一乐器或音笛、音叉来认定, 也可以由视唱者的内心感觉来定, 而有时这种内在感觉和乐器的固定音高有一定的误差。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 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 也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 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 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音准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 (1) 当演唱时, 可能与原确定的音高逐渐降低或逐渐升高。 (2) 整个曲子基本维持在确定的音高上, 但某一个音、某一个音程、某一个乐句不准确或不稳定。音准问题与不同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影响音准的几个因素

1. 听觉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听觉的艺术。因此, 对于听觉的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听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准好坏, 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 听准是唱准的前提, 在高考的学习与视唱练习中, 给学生做听辨练习, 也是建立音高概念最好的手段。

2. 音质

合适的音质可以保证正确的音准, 如果保持轻柔流畅的声音就容易达到好的音准。因为在唱出这种声音时, 视唱者能更加准确地听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就能维持应有的音高。而漏气以及暗淡的声音常会导致音准的下降。

3. 呼吸

好的呼吸才能维持一个好的音准, 及时的以平稳的呼吸来冲击声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呼吸支持, 声音会高低不定。

4. 音域

每个人的音域是不一样的, 如女高音在较高的音上容易偏高, 特别在强音上。频率越高, 视唱者就越难于控制音准。而对低声区的音如果用了过多的压力, 形成一个不平衡而沉重的低声区的音, 就容易偏低。

5. 姿势

正确地坐姿或站姿是要养成习惯的, 因为如果没有好的坐姿或站姿就不可能产生好的、自由的横隔膜的活动, 这势必也会影响声音的正常发出。

6. 心理

由于高考是一个非常时期, 学生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紧张感, 越紧张就越容易跑调, 因此, 调整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视唱因为其专业特殊性, 在学习中学生锻炼的机会很少, 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自己在下面唱得很好, 一上台或一考试就不行了。

三、把握好视唱中音准问题的几点方法

通过以上对影响音准因素的探讨以及结合平时学习与教学中的经验, 笔者认为对于解决视唱中的音准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听觉训练

从弹奏出的钢琴音响里找到自己该唱的音高, 老师给出视唱的第一个音或者第一小节, 学生应当牢牢记住。当然在这里, 音乐听觉担任着重要的任务, 它是基础的基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 是理解、接受音乐的前提, 只有听得准, 才能唱得准。因此, 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定调是视唱音准的最初根据, 不要在正式唱前又临时随便改变起唱的音高。当学生在钢琴上找不准调音时, 教师用口带唱帮助学生找到该视唱的调。也可以在视唱前, 教师用钢琴作示范, 学生听完一遍后再视唱;或者在学生唱完一遍后用钢琴进行检查。如果学生唱不准的原因是由于声音控制得不好, 老师可以用钢琴进行带唱, 然后过渡到学生独立地视唱。

2. 通过音阶练习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 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楚的概念,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 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

再者在音阶训练时, 我们可以借用国外的柯尔文手势并结合常用的大小调式, 了解音高在调式各级音的高低倾向, 来加深学生对音高的记忆。 (附柯尔文手势图)

大调式中的第一级音 (如C大调中c) , 也就是主音, 是大调中的基柱, 是坚强稳定的。因此唱的时候总是平稳而无倾向。

大调式中的第二级音 (如C大调中的d) , 也就是上主音, 是上行的, 是活跃向上的音因此, 唱的时候是倾向高的。

大调式中的第三级音 (如C大调中的e) , 也就是中音, 它与主音形成大三度, 因此它在旋律中不允许有任何细微的含糊, 不然会有损大调式的特性。它必须以平稳又平静的要求来演唱。

大调式中的第四级音 (如C大调中f) , 下属音, 有着倾向第三级音的要求, 因此演唱它时必须带有倾向低的趋势。

大调式的第五级音 (如C大调中的g) , 属音, 也是大调中的基柱音之一, 是稳定的。同时, 它又是大调音阶后半段的始音, 因此必须唱的庄重又明亮。

大调式中得第六级音 (如C大调中的a) , 下中音, 它是大音程, 因此上行时带有倾向高的趋势, 而如果是下行时则应该有暗淡悲叹的感觉。

大调式中的第七级音 (如C大调中的b) , 导音, 又是极不稳定的音, 尖锐又敏感, 因此有上行倾向主音的趋势。

而小调中各音的紧张度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 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调主三和弦不稳定性和它与大调关系无形的联系所造成。另外, 调外变化音的音准同样存在倾向性。如#1-2, #1就要紧贴着2唱。

3. 音程的模唱与构唱

对各种音程的模唱, 要从纯一度, 纯八度开始练习, 然后分别进行纯四, 纯五, 增四减五, 其中包含有#4和b 7。再进行大小三度, 大小六度的练习, 最后进行大小二度, 大小七度的练习。

构唱既是在只有标准音的情况下, 找到所给的音程的冠音或根音的准确位置, 然后再按要求唱出指定的音程, 要随时在琴上进行校正, 直至唱准确为止。

4. 旋律音程的练习

在视唱练习当中, 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它涉猎范围最广, 所包含的内容最多, 难度最大, 技巧性也最强。这段练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视唱的准确程度和水平。对于较难的视唱曲, 主要是由于它的音程跨度较大, 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 采用补充法, 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 在唱准的基础上再去掉补充音即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桥”法。例如要唱好1-5, 可以在1-5之间搭上3, 形成1-3-5, 唱准唱熟之后, 再把3撤走;7-4不好唱, 可以变成7-1-4, 1-4之间纯四度显然比减五度容易。

5. 通过观摩与乐曲反复练习

由于常常出现学生唱不准音高的现象, 而视唱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黄河之声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09年19期43

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生想唱又不敢唱, 不唱又不行,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视唱有“恐惧”心理。针对这一种情况, 教师最好在集体课上搞一些视唱观摩, 一名学生唱, 众同学听, 然后进行点评, 平时也可以抽查学生上讲台视唱。这样学生的视唱胆量大了, 高考时也就不会因为心理素质问题, 临场发挥失常而造成遗憾。再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 还可以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 使学生逐步建立固定的音高概念, 也可以根据已经非常熟悉的歌曲来练习,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歌”唱谱。在学生刚接触音乐时,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先让他们唱些儿歌, 因为儿歌的音准都很简单, 如:3 1 3 1|5 5 5-|5 5 5-然后再把歌词换成歌谱, M i d o M i d o, 沙沙沙, 沙沙沙, 反复多次, 就对“1、3、5”三个音的音高有了初步的概念, 然后再让学生用这三个音编谱、填词, 通过这样训练, 学生不仅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住这三个音高,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6. 进行默唱练习

默唱练习要求学生用心不用口, 不发声、用心唱, 即默唱。它的好处是可以不受自己声音或同学之间声音的干扰, 特别是不会受不准确声音的干扰。如果随意的大声唱, 很容易使错误的音准得到巩固, 纠正起来很困难。默唱便于自我检查, 及时发现视唱中的难点或错位。同时默唱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使学生具备想象旋律和预感音高的能力, 也能起到熟悉乐谱和增强视谱能力的作用。

7. 与乐理的结合

我们都知道, 音乐类高考中乐理也是必考科目之一, 加强视唱与乐理的结合, 以乐理指导视唱的练习, 通过视唱加深对乐理的理解, 同样有助于视唱水平的提高。在乐理学习中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音符, 休止符的时值、附点、三连音和连音线共同的时值、意义和效果, 为学生音乐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如果一个学生不能从理论上区别、分辩各种不同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变化, 各种音程、和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附点、三连音和连音线共同时值的意义, 那么他就不能正确而流畅读谱, 既而不能准确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因此, 在视唱练习的训练中, 必然融入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是乐理的实践课, 乐理与视唱的紧密配合, 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总之, 练习视唱时必须有所侧重, 对于容易唱准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 而容易唱错或唱不准的地方应单独拿出来放慢速度反复练唱, 待基本掌握后再按原速练唱。切忌从头到尾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地练唱, 这样容易把唱错的地方给唱“熟”了, 反而增加了改正的难度, 因此, 要做到精唱与泛唱相结合;再者, 学生要有信心, 有方法, 要苦练内功, 音准就一定能达到要求, 视唱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结语

不仅仅是对于高考学生, 对于每位学习音乐的人来说, 音准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样说, 凡是想要认真学习音乐, 并要在专业上打好坚实基础的, 都必须掌握好音准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所探讨的一些训练方法, 能使高考学生逐渐掌握视唱的技能、技巧, 在音准方面有所提高, 为他们顺利通过考试以及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总之, 无论是视唱、唱歌, 只要是出声歌唱, 都应集中注意力, 不能漫不经心。视唱过程中, 最好做到“五管”齐下:眼睛看谱、口唱歌谱、手来击拍、耳朵倾听、大脑思考。这样, 才能在整个视唱过程中随时控制音准, 完美自然的视唱。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9.

[3]刘燕燕.如何提高视唱水平[J].音乐生活, 2000, (5) .

[4]陈玉香.高考音乐强化训练—练耳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3.

[5]赵微.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之探讨[J].乐府新声, 2009, (01) .

[6]姚蒲怀.提高视唱练耳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音乐教育, 2008, (03) .

[7]薛晓旭.视唱中音准训练初探[J].音乐天地, 2007, (04) .

[8]吴海燕.谈视唱教学中音准的训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1) .

[9]王玉澄.视唱练耳应试训练方法与习题 (练耳卷) [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6.

[10]刘小明.视唱练耳高考必备[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8.11.

[11]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浅谈初中生的音准训练 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的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不同于以往的局面,以前我国以传统的专科教育为主,但进入21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物质化进程加大,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升。为了适应这种局面,教育界兴起了联合办学的热潮。联合办学有助于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联合办学背景下合唱队的音准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声音音准问题仍然存在,但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和效果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值得继续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一、中俄联合办学背景概述

中国和俄国自古就有许多文化交流存在。近现代以来,这种交流更加频繁,尤其在音乐方面,开展过大量的互动教学。这种交流主要是单向的交流,大批的俄国音乐专家和教员集聚中国,针对不同的音乐领域和教学内容开展了有效的合作。

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重新签订了音乐教学合作协议,针对合唱音乐方面,开展了许多活动和教学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合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因此值得继续探索这种合作教学的价值。

二、中俄联合办学中合唱队音准训练的教学分析

合唱是音乐演唱当中的特殊形式,也是极具难度的一种演唱方式。合唱的音乐魅力是独唱所不能比的。加强合唱音准度的训练,对于合唱的演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俄联合办学的背景下,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通过引进俄罗斯高级合唱教学人才,加强我国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能力

俄罗斯教师注重视唱练耳的基本功,他们认为加强读谱训练,可以提高单音技巧的熟练程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同时认为,學习者通过熟练读谱,就可以让自己日后声部演唱更加容易。然后在熟练读谱的基础上,要进行唱谱训练。唱谱候,就要求唱者能够反映出谱子上的各种元素,比如:音高、调性、转音、和弦音与旋律等,还包括力度等元素。这个环节其实就是训练合唱者的听力环节。将理论上的音乐元素通过耳朵,再反馈到大脑当中,呈现出一种客观准确的音乐状态。

俄罗斯教师对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异常注重,这是我国教学所欠缺的。因此这种联合办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提高我国合唱音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俄罗斯的声乐发展要先于我国,因此在此方面更有教育经验,通过联合办学,可以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俄罗斯教师认为,要想提高音准度,就必须注意发声技巧;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利用科学的原理训练嗓子,磨合自己的器官,自由地运用自己的声音;通过发声训练,让其他合唱者也听自己的发声,指出问题,然后不断调节自己的发声,提高合唱的音准质量和水准。另外,他们强调,呼吸对于合唱音准也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气息运用和呼吸调节,才能对音准的把握游刃有余,为合唱提供支持。

(三)利用交际认知法,提升音准程度

俄罗斯教师强调在教学过程里,使用交际认知法,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办法。交际认知法具有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学生学习时也会受到感染。对于合唱队而言,音准不是一个成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合唱队的水准体现。因此,通过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达成默契和一致,有助于提高音准。合唱当中的音准通常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三、中俄联合办学对合唱队音准训练的研究意义

(一)通过联合办学,可以整合合唱音准教育资源

俄罗斯在合唱方面,起步比我国要早,经验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善,人才的培养更加合理科学化,另外,管理经验也更加有效。通过对联合办学背景下的音准教育模式的研究,笔者发现这种合作对我国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同时利用俄罗斯先进的教育资源,为我国补充资源,拓宽渠道。

(二)提升我国合唱教学的质量

俄罗斯教育资源的引入,必定会为我国教学的薄弱环节提供借鉴,通过出国深造交流合作,可以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同时,这种合作也为学生的升学、出国、交换学习带来机遇,为学生的合唱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中俄联合办学具有历史传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和俄罗斯国家重新达成了文化交流战略的共识,那么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合唱队的音准而言,这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合唱队的音准十分重要,事关合唱的质量。通过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我国吸取教育经验,弥补自身不足,真正提升合唱音乐的音准训练质量。

(1.黑河学院音乐学院;2.讷河市第七小学)

上一篇:名家散文《我的骄傲》下一篇:《小学教师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