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半命题作文训练(精选8篇)
初中半命题作文训练 篇1
选择下列一道题目,先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0字左右。
1、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都在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请以“________的爱”为题,作文。
2、鼓掌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请以“为 鼓掌”为题,作文。
3、在 的影响下
4、,感觉真好
5、珍惜所拥有的 (如亲情、友谊、时光……)
6、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7、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活因__________更精彩 (如音乐、读书、挫折、爱……)
初中半命题作文训练 篇2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告别也是人生中一座成长的丰碑,只有告别过去,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请以“告别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一、仔细审题,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
据所给材料提示,无论是故事还是历程都离不开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心路历程”涉及一个人的心理、情绪、认知的变化。告别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心爱的人、事情、母校、城市、家乡、官场,或不良习惯、心理、情绪、认知,而每次告别都是一次艰难的跨越,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次新生。弄清题意之后,才能考虑补充文题。补充文题要选取熟悉的、有把握的来写,并具体写出告别的缘由或触发点。例如:告别老师、告别亲人、告别朋友、告别英雄、告别至爱;告别可爱的故乡、告别母校、告别熟悉的城市、告别网吧、告别官场;告别童年、告别十八岁、告别青春、告别过去;告别烦恼、忧伤、苦闷、快乐;告别狭隘之心、告别自卑、告别懒惰、告别依赖……
所给材料还提示“告别也是人生中一座成长的丰碑,只有告别过去,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学生在成长、在向前,也就意味着在告别一些东西,例如:告别黑夜、告别青春、告别单纯、告别阴影、告别失败、告别一种习惯、告别泪水、告别自卑、告别同窗之情……
二、审视命题意图,切中题旨
全面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深层审视,切中题旨,以便正确定向立意。提示语:“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告别也是人生中一座成长的丰碑,只有告别过去,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扣住“成长的丰碑”“走向光明的未来”可写积极进取的旨向;扣住“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段心路历程”也可以写困惑等消极的旨向。积极进取的旨向,如写勇敢地告别过去,迎拥未来;与短暂的美好告别,迎拥更加美好的未来等。写作时可以着重记事,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写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凸显思想深度或精神追求;也可以写一段成长的心路历程,完善人性。消极的旨向可以写告别黑夜、告别官场、告别狭隘之心、告别内心的愁思、告别自卑、告别落寞等。不管怎样,都要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鲜明的题旨。
三、要细察“隐信息”或文题限制
半命题式作文题的空白,隐含着有用信息。而这些“隐信息”往往对我们作文的选材、主题确立、文体选择等有所提示或限制。
浅谈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半命题作文 写作
阅读文质兼美的作文,好似轻品香茗,回味无穷;更似畅饮美酒,醇香满腹。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半命题作文,让人欲读之而后快呢?
一.匠心独运,巧补题目
常见的半命题作文有四种形式:1、命前半题式,如“ 真好!”2、命后半题式,如“我的世界 ”;3、命首尾题式如“因为 ,所以 ”;4、命中间题式,如“细品 的美丽”。不论哪种半命题样式,都应在补题时做到“出彩”,让题目靓起来,使人一见倾心,激发阅读兴趣。所以,学生在补题目时应进行发散思维,在切中题旨的前提下,做到避俗求新,让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如:面对“ 的瞬间”这一半命题,大多数学生会填“感动、转身、美丽、永恒”等大众化词语,这时,若你另辟蹊径,填上“目光轻洒、阳光荡过、红绿灯转换、花开”等词,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在补充题目时,应做到填词精确,切入口小。有不少学生在填词时不仔细斟酌,填上去的词语太大,以致写作时难以驾驭。半命题作文中填的词往往就是文眼,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所以切忌大而空,为写作造成障碍。如“细品 的美丽”,有的同学填“生活”一词,就显得帽子太大。若你是想写“母亲”那么可以选取一个代表母亲的具体形象,稍加修饰后填入。如“细品佝偻背影的美丽”,就可选择日常生活中母亲辛勤劳作的事件对佝偻背影进行细致描绘,从中品出母爱的深沉。同样“把 留给 ”,有的同学写“把美丽留给生活”,其中“美丽”“生活”都显得空洞,若改为“把自信留给自己”写作内容就很明确了。
同时,还应该注意词语前后搭配,应认真思索命题者的目的,让所填词语切中命题,避免因不够细心或思考不深入而导致的补题出错。如“因为 所以 ”,如果仅仅为了构成对比,不认真思索就填上“因为失败 ,所以成功”,就会让人不知所云,若改成“因为挫折,所以坚强”主旨就很明确了。类似例子还有“细品困难的美丽”这一题目,一看就知选材是战胜困难的种种坚韧之美,所以应改为“细品坚韧的美丽”。
二.再审命题,捕捉信息
有的同学补好题目后,就迅速开始动笔写作,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一定要明确题目主旨,方可动笔。因此在为作文补充完题目后,应再次审视标题,找出题目中蕴含的有用信息,它往往提示你文章的人称、情感、选材等。
以“我在 中得到 ”为例。首先“我”已决定了这篇文章只能写自己,用第一人称,另外“得到”一词表明文章选材是积极的。“我在阅读中得到成长”,表明选材是读书让自己成长类;“我在奋斗中得到快乐”,肯定是写感悟到奋斗的美好的事例。所以在列好题目后一定要再次细心读题,为写作定好基调。
三.选材精当,写细写深
作文的主旨确定以后,就要进行选材了。生活中的素材有很多,让人难以取舍,究竟该如何选材呢?“舍旧取新,舍生取熟,舍大取小”是学生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只有做到扬长避短,才可能驾驭好材料,让文章突出主题。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因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而千古流传。作为中学生也应与时俱进,关注生活的热点,从中挖掘素材,提炼出独特的看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如:写作“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时,有学生描写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幕幕场景,但相隔八年后再读,虽还动容但却感到老套。但有的学生抓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百岁老人用颤抖的手庄严行军礼的细节,由此深发联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令人眼前一亮。
同时,对所选择的材料自己必须要有准确的了解,不能似是而非,甚至人物、事件张冠李戴。近年来,不少学生喜欢选择历史素材,如:一生坎坷却豁达乐观的苏轼,学生一般用三个片段来进行构思,写作时,往往将人物生平的重大事件与所创诗词相结合,表现主旨。但有些学生在写作时,将人物诗词写作顺序颠倒了,甚至于将一些重大事件记混,这就是对素材不熟悉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可能让人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我们强调命题时切入口要小,选材同样如此。选材过大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不如从小事入手,着眼于细节描写,从而以小见大。在讴歌亲情时不少学生描写自己的父母如何爱自己,往往都会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上严格要求,成长中谆谆教导三方面选材,看多了此类选材,会让人有审美疲劳感。其实,不妨抓住人物一个特征如:父亲佝偻的背影,母亲长期劳作的双手进行描摹,由此展开的回忆与联想,过去与现在交替,情与事相辉映,向深处挖掘这背影,这双手上寄托的父母深情,使作文顿时鲜活起来。
当然,不论我们如何选材,一个基本点就是必须选择那些动人心弦的素材。只有融入真情,才可能以情动人,不矫揉造作,从而使文章迸发出感人的力量。
四.形式多样,突显主旨
出彩与否,除了有靓丽的题目,精当的素材还必须选择合适的形式,让主旨突显,我们常说形式要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其实,在我们的作文中,形式往往还是对比式,小标题式,段首排比式,书信式,日记式等中,但应该是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且在细微处有创新。
如果我们的作文是记叙一次矛盾冲突过程的,不妨采用倒叙式,将冲突的高潮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放在开篇,从而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也可以选择剧本的形式,分几幕进行描写。同样如果是写成长的历程,可分为三个片段写作,如:“你的目光,难以忘怀”中,有的学生就精心命了三个字标题:仰望——幼时母亲目光中浓浓的深情;平视——稍大后,母亲目光对我的教育;俯视——而今母亲目光中饱含的鼓励与安慰。这样,既突出了题目,又让人迅速把握作者记叙的脉络。这也是小标题式作文经久不衰的原因
若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或表现出情感的推进,可以采用日记式,将零碎的生活片段穿在一起,给读者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书信式是一种常用的交往方式,自由灵活,给人以真切之感。所以,在写环保,亲情类文章时,也有不少学生尝试用书信体构思作文。
在形式的选择上,方法很多,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写作都要以内容定形式,同时选择自己能驾驭的形式。
五.语言灵动,生动感人。
优美的语言是一篇佳作的必备条件。寡淡如水的语言让文章显得苍白乏味,只有灵动的语言才能激发人们阅读欲望。语言的生动是一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厚积薄发。但语言生动也是有一定捷径可循的。
首先,在写作时要学会巧用修辞,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反复、夸张、引用等等,在写作时,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细胞,力求多用比喻,让文字生动;排比恰当,增添文章气势,韵律和谐;使用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增强感染力;适当夸张,文章显得俏皮,有幽默感。善于在作文中使用修辞,必会给文章增添色彩。
其次,景物描写到位。情景交融的文章比单纯的叙事性文章要高几个档次。“一切景物皆情语”,应在作文中善于描写景物,借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并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鲁迅《故乡》中开篇描写家乡萧条之景,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又与下一个二十年前故乡美景构成对比,有力突出文章主旨。
再有,善于多角度刻画人物,突出细节描写。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常用动作、语言描写,或者是一些常见的“笑”、“哭”等神态描写,其实,不妨引导学生抓住一个细节或一个局部,多角度描写,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如:描写母亲“手”时,首先从颜色、形状方面观察其外形,其次摸上去的感触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另外可以写虚,赋予手以味道,将眼前的手与记忆中的手重叠,突出不同。接着,再写这双手发出的动作,是抚摸你,那么自己的感觉如何,就这样通过手的细节让人物丰满起来,立体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命题作文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掌握好的写作方法,命好题,选好材,巧构思,从而让半命题作文真正靓起来。
参考文献
[1]唐为霞.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教师.2011(30)
[2]沈祥振.浅谈中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4)
[3]李国辉.让言语生命之花,在随笔化作文中绚丽绽放[J].黑河教育.2016(02)
[4]覃桂英.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方式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2)
[5]张颖.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J].职业.2016(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子课题组(BHA130058)。
六年级作文训练:半命题作文 篇4
一、关于半命题作文
⒈含义: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形式。⒉特点:限制性、灵活性。⒊文题展示:
⑴ 改变了我的生活 前补式 ⑵我们的名字叫 后补式 ⑶我从 那里学到的 中补式 ⑷,我会想起 补前补后式 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二、写半命题作文的方法 ⒈审题,弄清题意 例:“善待——(亲人、生命、自己„„)
善待什么意思?横线上还可填什么?省略号什么意思?善待的对象是什么?
好好对待。动物、环境、诚信、朋友等„„代表了很多很多内容。可以是人、物或精神品质等。练一练:“讲给 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这个题目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本文是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述的口吻,叙说的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⒉补充好题目
如“珍惜所有拥有的(亲情、友情、世界、水源„„)你认为补充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补题妙招
⑴补充的词语要与已有的词语搭配,构成完整的意思。⑵要易写作。(即自己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曾经触动内心的实际经历,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⑶找准写作重点。(一般补出的词便是写作重点)⑷要简明、生动、准确。
例: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请用上面的步骤来分析。
“学习”这里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流露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感。你会填哪些词语呢?你来判断下列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⑴《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正确,过于一般)⑵《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坚强》《我学会了宽容》(填词深刻,题旨凸显)⑶《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打架》、《我学会了吸烟》(思想不健康)
⒊由题目确定中心 例:《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既然是学会,肯定是之前不知道或不了解珍惜时间,那你有没有不珍惜时间的经历呢?那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使你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是谁教会你珍惜时间的?)你的收获如何?
⒋围绕中心选材
练一练:请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选材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为“生活因 而精彩”选材。
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你所选择的材料。
⒌列出写作提纲 例1:《我学会了珍惜时间》
⑴开头:运用名言或修辞开头(略)⑵中间:做作业不珍惜时间的经历(详)
妈妈的教育改变了看法(详)具体事例表现中心(详)
我学会了珍惜时间(略)⑶结尾:呼应开头,点明中心(略)
例2:成长的烦恼
⑴开头:运用修辞开头,简洁 ⑵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烦恼 比成绩(详)
比挑食(详)总之什么都比 比听话(略)
⑶结尾:体会妈妈的苦心,告诫天下父母,请理解孩子。
三、练习
初中作文流行风命题半命题作文 篇5
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青人的青睐。
时尚,关键在于流行,且不说流行不一定是好的,“因为流行性感冒也流行,艾滋病也流行”,就是流行本身,既为流行,谁来引领,谁来推动,流行动机何在,目的何在,效果如何?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全匹帛” 。潮流与时尚的兴起,往往前有引领,后有推动,中间大多为身不由已,言不由衷,随大流而矣。但相互激荡,推波助澜,来势其汹,去势之猛,超乎人们的想象。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模仿性、从众性太强的民族,往往什么东西一出现,常常是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来龙去脉,不问所以然,便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从众而行,所以流行的速度,波及的范围,较之恶性传染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结果,往往让人瞠目结舌。
五千年的文明,太古老了,让我们也有些陌生、疏远;好在新中国50多年的历史,离我们尚不太遥远,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回顾5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事情还少吗?而这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仅仅是头脑发热,缺乏理性的行为,给中华民族,给百姓苍生,造成多么大的灾难啊!
如今倒好,人们似乎走出了过去政治的狂热,走入了经济的“冷静”,但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冷静了吗?不说其他,单就流行,我们依然处在非理性的状态。
现在有时装设计师,时装模特,时装发布会,而且有形象设计师,色彩顾问,等等等等。女性的服装一季一流行,一年几变化,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即让男人简单、呆板,几年、几十年一惯制的西装,如今也颇有流行的讲究。过去的两粒扣西装不时兴,不流行了,今年流行三粒扣,明年流行四粒扣……此时流行圆驳头大翻领,彼时流行方驳头小翻领……让老实巴脚的男人们也手足无措,不知穿什么好了。
而如今年青人的流行,就更多了,多得让他们的父辈都如坠雾里,不明就里。
流行归流行,但是谁人受益?是商家无疑。但一个腹有诗书,气宇轩昂的男人,即让衣着平常、素朴,无论三粒扣,还是四粒扣的西服,抑或一件中式的布衣布衣,我想,他的形象、气质也一样不逊于一个油头粉面,珠光宝气的人,而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晋书》本传里记阮咸,说“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灿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人家晾晒出来的衣服都非常漂亮,家贫困窘的阮咸,没有什么好衣服可晒,但是又喜欢流行,也要晾晒衣服,只好用竹竿当院挂出粗布短裤,有人奇怪他的行为,不以为然,他只得自我解嘲地说:不能免俗,姑且如此而已!
如今,我们盲目跟风,一味热衷于流行,又在多大程度上与阮咸的“不免能俗,聊复尔耳”不同呢?
在一个时尚流行,风水轮流转的时代,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应该不为世俗所动,不为流行所动,认准自己的事业,认定自己的方向,入静、入定,伏下身子,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稳步前行。 流行时尚,皆为过眼云烟,唯有学问事业,长留世间。
初中半命题作文 篇6
那一刻,我真高兴。记得那是一个下雪的日子,朋友们带我去雪地里玩,我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滑冰.........尤其是堆雪人,我们堆的那个雪人是美羊羊的样子,头上两个蝴蝶结,鼻子用胡萝卜代替,脖子上戴着一个粉色的围巾,看起来非常漂亮,我们把它送给了我们的老师,老师高兴地把我们夸赞了一番,我心里十分高兴。我记得那是我最开心的一次。
那一刻,我真自豪。那是一次期末考试,我起的很早,去教室里复习,当考试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地答完题,再检查,最后交卷子,我的每一科都做得很好,因此我心里很高兴。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好梦,当老师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的每一科都考了九十多分,最后考了全班第一。事实上,我考了全班第二,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一刻,我感到很自豪。
那一刻,我真懊悔。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公园玩,我答应了。可是第二天,爸爸说要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我也没多想,把去公园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当我高高兴兴的买完衣服回来的时候,却看见了我的好朋友一直在等着我,看到我之后,他伤心的走了,什么都没说,我突然想起了我们的约定,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一刻,我真懊悔。
通过这些事情,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会做一个好人,快乐的成长。
初中半命题作文大全6:为了心中的那片碧水
我生长在海子湖边。
海子湖的水曾经非常澄碧,蓝天白云在湖面上投下影子,朝霞晚霞使她五彩缤纷。她向我们提供必须的生活用水,灌溉着周边无数的稻田。一到夏夜,人们就端来木椅抬来竹床聚在湖边纳凉。我们听乏了故事,就去追逐萤火虫;萤火虫拖曳的轨迹,给夏夜增添了多少神秘!
可惜好景不长,湖边不断发生着灾难性的变化。多家设备简陋的小造纸厂为了赚钱,把那些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排进湖里,使湖水变成了浑浊的墨绿色。水葫芦疯长着,把大片的湖面遮蔽。
人们不再到湖边纳凉,因为受不了那种怪味。人畜不时患病,那是因为喝了这脏污的湖水。
为了碧水的再现,我和我的邻居们开始了行动。
我曾经为乡亲们写过投诉信,环保局也来了人,可是罚了款后,造纸厂依然把废水排入湖中。我加入过抗议的队伍,与厂长理论,厂长说正在想办法,可是等了好久,也没见他们行动。
对了,我还干过一件傻事。去年春季的一天,我和隔壁的秋桂翻过院墙,把造纸厂的设备捣坏了一件,使他们的生产停顿了几天(那几天可把我和秋桂乐坏了!)。这事后来爸爸知道了,我被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再怎样,也不能违法,小心坐牢!”我回敬道:“人家天天违法,怎么没有坐牢?”噎得爸爸半天没有吭声。
我曾沮丧地想:把书读好,将来考个好大学,离开这个地方。可转念一想:我可以离开,爸爸妈妈能离开这个地方吗?乡亲们能离开这个地方吗,他们每天都在受罪呢。
为了心中的那道碧水,我不能停止行动!
下一步怎么办?继续投诉,这次不找环保局,找个大官试试看。谁是我们这里的大官,那当然是市长。对,就给市长投诉。老师说,现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我就不信政府会听任这些小造纸厂违法生产。
信寄出去的这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队大盖帽来到我们村子,关闭了小造纸厂。嗬嗬,湖水霎时清亮了,好蓝好蓝!你看,鱼儿在湖面上欢跳,孩子们在水中嬉戏……
窥探半命题作文的秘密 篇7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 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 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正因如此, 即便在话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 半命题作文也未被人们冷落, 纵观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如近年中考作文题:“____伴我同行”“生活因_____而精彩”“感谢_____”“___也美丽”“我____, 因为我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_____告诉我”“为喝彩”“我梦见了____”等等。
此外, 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 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 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2.走出误区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 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 写出的作文“难忘的_____”, 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 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
其次是拟题宽泛, 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 “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即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文题比比皆是。显然, 拟出这样的题目, 写起来不易把握, 只能泛泛而谈, 要写深写透很难, 且不说内容的创新, 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 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 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 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 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 在“难忘的____”原题后补上“一天”, 在“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中补上“成功”“失败”之类当属此种情形。
总之, 拟题陷入误区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 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 思路打不开, 就是拟题涵盖宽泛, 想写的内容太多, 不知从何入手。
3.掌握技巧
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 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为命题作文的技巧, 把题目“补”好之后, 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一般地说, 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考生必须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选取最具个性的材料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 这才具有创造性。
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 总示范围式的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命题, 既不能表现题材, 也不能表现主题, 它只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 只不过总示写作取材范围的文题。如广西的试题“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可补写为“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 补写后的文题范围仍较宽, “面对成功”的感受怎么样, 仍需要自选题材来进行恰当的表现。
(2) 体现材料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体现了最为熟悉的题材, 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大困难, 全篇文章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 如“我想____”, 这篇作文可写的东西很多, 比如可以写想与亲友、师长、同学说说久藏心底的话语, 可以写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献一份孝心, 还可以写想施展才华, 造福社会, 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可。
(3) 文意角度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一个确定, 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如文题“我不再________”, 完成题目后可为“我不再天真”。这一“不再天真”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不管怎么补题, 学生要将已有文字和待填词语审清, 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已有文字, 首先要确定人称、找准主体。较多的半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我”, 这就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称叙写。因此考生要有强烈的第一人称的意识, 充分发挥运用第一人称的作用, 让自己成为叙述事件、抒发感情和引发议论的主体, 其他人物只作侧面烘托、侧面描写, 否则将喧宾夺主。其次, 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抓准题眼。考生要迅速捕捉有关文字中的题眼。如对需要填的内容也要多看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的提示, 语言说明性的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 如果有, 有的则要进行理解, 有的可作参考, 有的则要遵从, 努力选取有利于自己发挥的积累, 以我定位, 以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义、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 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如题目“, 谢谢你”, 横线上所填内容与“你”应为人或物, 因此可填称呼或姓名, 而有的则写成了“辛苦了, 谢谢你”“再一次, 谢谢你”, 这些明显不符和要求。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心灵的画卷, 而中考作文题都是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 生活的信号打在心灵上, 看题后, 联系自己, 让有关生活经验“复活”, 就会文思勃发, 妙笔成文。
作文试题:
与____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如亲情、友情、音乐、书籍、快乐、自信……) , 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
[学生范文]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
贵阳十九中初三 (6) 班邓为之
十几年的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语文, 可是真正了解她爱上她却是近三年的事。语文, 打开了我智慧的心扉, 为我插上了飞向未来的翅膀, 她陶冶了我的情操, 给了我人文精神, 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
生活创造了语文, 语文丰富了生活。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
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
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大树。
有人说: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我要说:语文是良师益友, 是生活的伴侣, 和她在一起, 我的人生更加美丽。
依稀记得三年前初秋的那个凉爽的日子, 手捧一本崭新的语文书, 心潮澎湃地朗读着那篇激活了语文细胞的美文《为你打开一扇门》, 只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在起着化学变化, 正积极地回应着那激情昂然的号召。从此, 我和语文一起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学语文, 学做人, 这是我三年语文学习最深的感触。文学即是人学, 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鞭挞丑陋邪恶, 赞扬美丽正义。
与语文相伴的过程中, 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语文带给我一滴水汇成海洋的快乐, 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到达的大洋, 只要你有目标并为之努力。罗曼�罗兰的“我创造, 所以我生存”给了我太多的启迪, “创造”——好神圣的词语, 其实里面透着一股生存的傲气。“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 把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当我对生活抱怨, 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我的耳边一定会响起海伦�凯勒热情的话语。
语文让我领略了范仲淹的豁达和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语文带我走进了波澜壮阔的陈胜起义;语文让我知道了19世纪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语文带我观看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遨游, 我长大了许多, 我感受到了藤野先生最真最善最美的人性, 也知道了夏洛克的凶恶和葛朗台的悭吝;我学会了保尔的坚强和基督山伯爵的机敏, 也看到了菲利普夫妇虚伪冷酷自私的心……
快乐时, 语文是婀娜的音符, 跳动在生命的乐谱上, 弥漫着春的清新;悲伤时, 语文是哀绵的诗句, 镌刻在生命的石壁上, 孕育着秋的悲意;成功时, 语文是轻快的小溪, 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 洋溢着夏的活力;受挫时, 语文是漫天的飞雪, 飘飞在生命的舞台上, 低述着冬的孤寂。
三年来, 我的语文就是这样与我相伴, 哺育我成长。我的人生原本苍白, 是语文为之涂抹了色彩。
小憩之后, 我将去到我的下一站:高中——再下一站:大学——再下一站……我又要踏上旅途了, 行进中, 可能会很累, 但我知道我一定是快乐的。
因为, 语文会一直伴我同行, 我的人生因有语文而将更加美丽!
解析: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补题, 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完善题目。提示语中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词语, 可以为考生的选材立意提供帮助。
其实, 补题的过程也是审题、立意、选材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们在阅卷的时候会发现, 考生最常见的毛病是拟题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尤其突出, 这是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 有时会限制考生的思维。鉴于此, 考生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提示语虽然提供了一些写作角度和内容, 但也可不受其限, 而是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迪, 获得广阔的联想空间, 拓宽写作视野, 选他人所未选, 言他人所未言, 尽量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的作者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写提示语中提供的亲情、友情、音乐、书籍、快乐、自信等内容, 而是独具慧眼, 另辟蹊径, 选择了“语文”这个话题, 避免了“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 选择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材料, 抒发了对语文真挚纯洁的情感, 表达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就是会“出新”了。
有了独创性, 避开了大家都一样的话题和选材, 还要注意表达的问题, 这涉及到结构与语言两方面。
在结构上, 古人讲究写作的“凤头猪肚豹尾”, 即开头要漂亮有吸引力, 中间要内容充实, 结尾要短小有力。我们要学习这种结构法。巧妙是较高的要求, 作文结构上巧妙了就有了别致的表达效果, 很能见出写作的功底。如《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的作者在结构上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感受着语文动人的魅力, 发现了语文的神奇美妙, 领悟到语文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点题, 抒情。第二部分写出了语文的内涵, 作者学语文, 学做人, 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体验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回味着生命中的阴晴雨雪, 认识到这样的人生的确是美丽的人生。内容充实, 紧扣主题。第三部分展望未来, 有语文相伴, 自己的人生将会更加美丽。首尾呼应, 再次点题, 收束有力。全文结构十分完整而又巧妙, 很有匠心。
在语言的表达上, 《与语文相伴, 人生美丽如斯》一文比较讲究韵律与节奏, 不少语句读起来节奏感强, 十分押韵, 如第九、十、十一段中许多语句的结尾最后一字皆押“yi”和“yu”韵, 如“正义”“真谛”“努力”“启迪”“词语”“傲气”“勇气”“乐曲”“话语”“起义”“关系”“喜剧”, 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颇有气势。文章还有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如“快乐时, 语文是婀娜多姿的音符”一段, 作者以春夏秋冬做喻, 用排比句写出了语文在“我”成功时给予“我”力量, 在“我”悲伤受挫时给予“我”鼓励, 语文与“我”同悲同喜的感情, 用词优美, 文采斐然, 富有诗意, 极具感染力。
初中半命题作文训练 篇8
理解题目是学生写作文时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理解题目最能考量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因为一个小小的短语常常含有许多信息,它往往对写作起着提示、限制作用。正确理解它,就会为写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可能下笔之始就定错了位。
作文题目中常常暗含着一些要求。例如:(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这个题目,“路上”要求写出过程,这个要写两三件事才能体现出来:而“他(她)”则要求几件事都只能由这一个人来完成。“牵着我的手”有象征意义,暗示文章主题应突出他(她)对“我”的成长的帮助和影响。(2)“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这个题目,供选择的词语只有三个,考生只能从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并且所选词语为文章主题定了方向。“那一次”三字,暗示只能写一件事。“很”字则要求写出快乐之强,或者内疚之深,或者受启发之大,不能泛泛而谈。(3)“逆耳忠言助我行”这个题目包含了三个要求:①忠言是“逆耳”的,也就是说,帮助“我”的话一定是戳到了“我”的痛处,使“我”难过的;②题目中有个“我”,所以不能写成议论文。不能用自己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③文章的重点在“助我行”,即要写出逆耳的忠言对“我”产生的影响,使“我”发生的改变。(4)“我身边的_______”这个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并且不能写成“‘我们身边的”。(5)“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中,“同”字表明必须写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事。(6)“你是我的太阳”这个题目,不但应注意要用第二人称,注意“太阳”的象征意义。而且要写出“我”得到“太阳”的照耀、温暖之后受到了什么影响。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掌握了题目的要求以后,仍然不能急于写作,而要尽快地确定文章的中心一在题目中,有的已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逆耳忠言助我行”“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按照题目所规定的中心构思即可。而大多数题目需要作者自己确定文章的中心,如“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我身边的_______”等。如“让路”这个题目,它有多个中心可供选择,以幸福为中心、以关心为中心、以尊重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等。一般来讲,在理解了题目要求、确定了中心之后写作,就能够达到作文的基本要求了。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把自己确定的中心表现出来,提醒自己不要跑题。
三、选好材料,构思作文
确立了文章的中心,等于有了文章的灵魂。要想把文章写好,还必须有丰富的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梳理,选择那些最适合题目的材料,然后构思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近年来,在中考作文中,纯粹靠语言优美取胜的文章越来越少,那些不但有生动的语言,而且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越来越成为中考满分作文的主流。换句话说就是,华丽而空洞的文章被冷落,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受到青睐。因此文章一定要有充实的内容。
四、确定重点场景
这是动笔之前的最后一关,也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说它关键,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把故事记成流水账,就前功尽弃了。一般来讲,一篇600字的文章,最好有三个重点场景或画面。这样既可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又会使文章内容更丰满、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清晰、中心更突出。许多成功的作文都是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具体的场景来写,这几个具体的场景,就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确定好场景以后,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就是把每个场景的主要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在演草纸上,以便动笔后作为参照和“路标”至此,作文的全部准备工作才算完成,可以动笔写作了。
(插图/望穿秋裤)
本刊《出手试招》栏目长期征稿
1.稿件由“作文题目”“题目简析”“课堂佳作”“推荐理由”四部分组成。
2.作文题要与学生生活及现实联系密切。佳作要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体现考场作文的要求:内容切题,中心突出,立意独特、深刻,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
3.所荐作文不少于600字,推荐理由不超过80字。
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初中半命题作文训练】推荐阅读:
初中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08-03
与xx拥抱的初中半命题作文05-12
关于我渴望的初中半命题作文650字06-06
我第一次半命题作文800字初中11-07
半命题作文训练10-25
关于我梦见了的初中半命题作文700字07-29
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09-02
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09-20
初中命题作文审题指导08-05
初中命题作文:实现梦想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