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的形成

2024-10-11

债务的形成(精选8篇)

债务的形成 篇1

当前, 负债发展已经成为各类学校的一种常态, 并且, 越有发展潜力、发展速度越快的城区学校, 其负债经营的可能性也越大, 且负债的规模也相对更大。研究学校债务的形成原因, 对于解决当前学校资产负债率偏高的问题, 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校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学校负债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实际上, 学校负债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甚至可以说, 古代私塾中租赁房屋进行教学就可以看做是一种负债经营, 但学校债务问题真正被社会所重视、所热议, 在于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改革, 推动高校扩招、推动银校合作, 推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后, 高校出现了强烈的扩张冲动, 开始了大规模的贷款的历程, 而这也就直接的导致了当前人们所关心的学校债务问题。并且, 当前部分学校的负债率已经偏高, 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甚至个别高校被爆出其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都不足以清偿所负债务的利息的尴尬局面, 因此, 如何应对学校债务问题, 需要深入研究。

二、学校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 学校债务形成的原因, 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 直接原因。

首先, 我国各类学校学生规模不断庞大, 从而导致其对教师、各类教学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 使得学校的支出不断扩大。2009年, 我国研究生、普通本专科、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1404942、21446570、101306413、102822860人, 如此多的学生, 必然要求学校不断增加教室、不断添置办公设备, 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加大了学校的支出。同时也使得学校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2009年,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教职工人数分别达到2111451、7093557、6218272人, 如此庞大规模的教学队伍, 单纯其工资、津贴、奖金、福利支出就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并进而使学校有强烈的融资的冲动。其次, 从固定资产支出来看, 我国各类学校的支出规模庞大, 2009年, 我国教育行业建设总规模、在建总规模、在建净规模、投资额分别达到8271.698、5907.511、2478.695、3242.46亿元, 如此庞大规模的集中支出, 必然会使得学校的资金面临压力。但由于我国学校收费需要经过国家严格审核, 这就使得学校不可能通过提高教育服务收费标准来应对庞大的支出, 从而产生了对外融资的需求。再次, 从收入来看, 我国各类学校的收入相对有限, 2009年, 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事业收入分别仅10449.63、69.85、102.67、3367.07亿元, 相对于庞大的支出, 国家投入仍显不足。特别是, 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收费不断压缩和规范, 从而使得这类学校的收入基本靠财政补贴, 一旦财政支出补贴的增长幅度不能超过学校支出的增长幅度, 则必然会产生负债问题。

2. 间接原因。

首先, 从考核制度来看,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人的升迁考核方式还没有全面的转变到“科学发展”这一理念上来, 考核指标中包含了较多的数量因素, 从而使得学校领导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 采取大规模负债的方式来实现学校发展, 推动了学校债务总额的提升。其次, 从学校的竞争来看, 当前学校的竞争不仅是师资水平, 学校校训等软实力的竞争, 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的较量, 因此, 如何更新设备, 采用更为先进的教学仪器、实验设备, 建造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宿舍也就成为了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这必然会扩大学校开支, 如2009年, 我国教育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达到276.6913亿元, 学校在收入一定或者收入增速小于支出增速的情况下, 必然会产生更多的负债。再次, 从管理模式来看, 当前我国学校大多为国家投资兴办, 并且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 学校一旦出现债务危机, 政府必然不能坐视。在这样一种发展理念与模式下, 学校进行债务融资过程中, 银行等金融机构必然不会过多的考虑贷款风险, 而学校负责人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这一信息, 这就降低了负债的成本和门槛, 使得负债的可操作性大为增加。

三、学校债务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总体来看,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 以及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在国家财政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未来通过贷款等方式负债发展仍然是学校的一种必然选择, 并且这种负债的总量规模可能还会扩大。应对债务问题, 可以从提高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 从总量上控制负债规模, 优化负债结构等方面着手。

1. 提高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

首先, 要提高责任人的风险意识, 特别是对于学校的负责人, 要通过进行培训, 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 帮助其了解负债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帮助其了解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这些风险, 从而树立风险意识, 降低负债的整体风险。其次, 要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 学校负责人不仅要对学校的短期发展负责, 同时还要对学校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负责, 因此, 只有遏制其中一些不理性的负债,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推动学校的发展, 才能有助于化解债务问题。

2. 从总量上控制负债规模。

首先,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 从总量上控制一个地区的学校负债总规模, 以此作为贷款审批等的限制条件, 从而有效的控制负债风险。同时, 政府部门还要加强调研, 对一些确实需要负债发展的学校给予有效的支持, 对一些已经发展相对较好的学校则进行有效的限制, 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其次, 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起学校资产负债率的指导线, 要求各类学校不能突破这种警戒线, 并通过进行经济审计等方式来监督学校执行, 从而控制负债风险。

3. 优化负债结构。

当前, 我国学校负债的债务人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这种相对单一的债务人使得学校债务偿还方式相对单一, 从而给负债带来了挑战。未来, 学校可以尝试多种方式来进行融资, 推动融资对象的多元化, 以此来降低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杜育红, 铁俊.关于教育负债与学校财务风险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 2006 (4) :4-7.

债务的形成 篇2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体制

地方政府债务即公债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所属职能单位举债或担保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由政府偿还的内外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属于财政风险范畴,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风险是指由于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未来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未来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未来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独特的区域性、复杂性、层级性、传递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量风险。总量风险过大可能导致无法完全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体比较分散,合法与不合法债务并存致使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难以把握,统计相对复杂。通过随机抽查个别省份债务情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不容乐观,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债务总量风险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2.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地方政府的结构风险主要是指各类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隐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层次主要体现在省、地(市)、县、乡(村)四级政府中,省一级风险相对较小,越往基层风险越高。表现为:外债偿还压力逐年增大;财政赤字与历史挂账不堪重负;地方政府担保隐患巨大;县乡基层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地方财政的稳固和平衡。

3.地方政府债务的效率风险。由于地方政府债务没有规范的批准制度,存在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效率风险,即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可能使偿债资金不能从债务资金投资项目中有效获得的风险。

4.地方政府的外部性风险。当地方政府面临严重的债务风险而自身财政资源又无法缓解时,就会发生风险转嫁现象。包括债务风险从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转移的纵向外部化;从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转移的纵向外部化;在同级政府间转移的横向外部化以及政府与市场间转移的外部化。从地方政府债务的传递性来看,下级政府的所有债务均构成上级政府的或有债务。

二、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经济发展因素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工业化是资本、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期间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建设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和在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中除中央政府投资建设部分外的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部分,也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形成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

其次,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下滑,企业亏损较多,加上实施结构性减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大幅减少。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其名义为地方企业贷款担保数额也在增加;另一方面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投资计划,总资金规模高达18万亿元,资金来源无处问津。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体制性因素

1.财政体制问题。1994年我国实行财政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权进行初步划分,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在处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这一体制改革并不够彻底,从而加剧了地方债务的扩张压力。

政府间权力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晰。一方面,由于中央的权力控制,一些本应由中央支出的项目按照一定比例转嫁到了地方;另一方面,一些本应该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解决的项目却被中央政府越俎代庖,以政令形势下达文件,并由地方政府自出资金,从而增加了债务规模和债务成本。由于分税制,地方政府原有主题税种上划中央,地方主要财源只剩下地方税,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履行支出责任的需求。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2年~2005年间,除了个别年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71.9%降到了47.7%,并且形成了省级以下越往下级越“无税可分”的局面。

2.投、融资体制的缺陷。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快了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地方政府投资范围过宽,对于一些私人“市场投资行为”也包含着相当大的政府干预成分。政府的投资范围不仅涵盖公共产品领域,且也涵盖了部分竞争性领域,一旦出现问题,各级政府将不得不承担投、融资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二是,政府投资缺乏整体规划,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工程投资项目,对投资收益得不到保证。当项目收益无法还款时,偿债责任最终将转嫁给地方政府。

三是,多部门融资,管理分散,融资的决策主体、偿还主体、投资失误责任主体不明确。

3.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问题。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政企分开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而言,地方政府的利益与地方国有企业的利益基本一致。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大部分来又自于地方中、小企业,为了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收益,企业成为了地方政府形成债务的又一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1)地方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必须承担国有企业的亏损。而企业风险全由国家承担必然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下降、风险责任不明晰、亏损严重;(2)国有企业专制或破产,大批下岗工人生活补助等都由政府承担,重地方政府负担。

(三)地方财政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因素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重滞后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需要,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责任不清,以及债务管理中的种种漏洞也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

1.债务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尽管地方财政部门在制度上被明确授予全面管理政府债务的职能,事实上地方财政部门只对部分直接由财政部门偿还的债务进行管理(如专项借款、财政周转金等),对间接的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的企业举债或项目融资没有明确的进行监督管理,地政府缺乏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全面管理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管理基础薄弱,对政府债务的统计、核算、计量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一套对债务风险进行确认、量化、评估、报告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决策层对于债务的整体情况很难准确把握,从而增大了地方政府防范债务风险的难度。

2.审查程序不严谨,管理手段单一。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举债决策权在发改委,有的分散在各主管部门,有的则由举债单位自行掌控,使举债的决策权多体现行政长官的意志,没有充分分析举债人是否有偿债能力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举债审批程序,从而使不规则举债行为大量存在。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使各级地方政府偿债,这种单一的管理手段存在着严重弊端,部分地方领导干部为伪造偿债功绩,“拆东墙补西墙”,使地方的债务规模出现反弹,地方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地方审计部门对地方债务的审计范围和力度有限,审计结果不予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化解 篇3

一、乡村债务内涵界定

(一) 乡村债务的内涵。

乡村债务, 一般是指乡村中一方当事人负有在将来某个时间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现金 (包括存款) 或商品、劳务的义务。就本质而言, 乡村债务是一种经济行为, 其关系具有相对性、强制性和有偿性特征。关于乡村债务的外延, 有专家认为, 乡村债务的涵盖面不能过于狭窄, 而应包括乡村范围内 (即介于城市之间由多层次的集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区域组合而成的空间系统内) 所发生的一切债务, 使乡村范围内的乡镇政府、乡村经济组织 (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联合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各种经济类型的乡、村两级经济组织, 家庭经济也包括在内) 之间以及与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在发生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务的总和。

(二) 乡村债务的特征。

一是债权人结构复杂。乡村基层组织债权人几乎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其中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农民和个体工商户, 还包括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 同时又包括国外金融机构和各类外商;二是地理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农产区乡镇财政收入有限, 负债面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新上项目、引进技术、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起点高, 相应负债金额较高。在负债额度上, 乡村债务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三是债务用途范围广。乡村债务资金一般用于如下几个方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税费改革前弥补税费欠款、兴办乡镇企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维持乡村基层组织运转和其他用途等。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一) 财政体制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总的趋势是财权上收、事权下放, 使乡村基层组织承担着过多的事权, 但又缺乏与之相应的财力, 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巨额乡村债务最主要的原因。1994年分税制体制改革更多的是关注中央利益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虽然地方政府广开税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征收税费, 但一些地方财政收入还是下降, 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捉襟见肘的税费根本无法应对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另外, 实行分税制, 中央本应把财权与事权结合起来, 主动承担农村社会发展的公共事业与公益事业建设, 但事实上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除了缴纳农业税费外, 还需要缴纳各种兴办公益事业的集资。如, 很多乡镇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与检查就承担许多负债。

(二) 政府职能“越位”形成历史欠账。

在经济转型时期, 我国的乡村政府大多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模式, 一些县乡政府不顾实际兴办企业或者为企业担保贷款, 由于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甚至亏损倒闭, 债务最终落到政府身上, 乡村政府为私人投资提供担保, 这些企业如果破产了, 乡镇政府的“或有负债”也就演变成了真实的负债。前些年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前, 很多乡镇不切实际地大搞政绩工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 (包括乡村学校、道路、植树造林、医疗卫生建设等) , 在向上级争取资金比较困难、向农民只能筹资到少部分钱的情况下, 大部分资金缺口只有通过借款来解决, 从而背负了很大的债务包袱。

(三) 社会事业项目资金配套形成债务。

在上级政府投资排不上位置, 而事关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安全、丰富的非生产性设施建设投资所需资金起点相对又高, 乡村政府自有财政性资金和经济组织收入远不可能满足支出需求, 乡村政府就只能举债。近几年来实施的“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以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等, 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都需要县乡给予一定规模的资金配套, 虽然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增加了乡村政府的债务负担。另外, 长期以来有限的财政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实际上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基本靠乡村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来支撑, 乡村政府只能想方设法举债。

(四) 乡村财务运作的随意性与财务管理监督失控。

旧的乡村财务监督体系已出现漏洞,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 导致乡村财务监督与管理的缺失。财务不公开、账务混乱等现象在乡村普遍存在, 吃喝招待费、超标准租车、公款旅游屡禁不止, 开支随意性很大。由于管理与监督的缺位, 导致乡村不合理的支出不断增加, 这是乡村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乡村债务化解对策

(一) 对既有债务区别情况, 分类决策。

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化解办法:对郊区的乡村债务不作为工作重点, 但要加强监测:对较远地区的乡村债务要作为工作重点, 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来源 (私人借款、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周转金借款等) 和不同用途 (兴办乡镇企业、应付教育达标升级等) 的债务, 采取不同的化解办法。在继续挖掘以上传统偿债方式潜力的同时, 要通过整合、重组农村短缺资源,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积极拓展新的偿债途径。

(二)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减轻基层负

担, 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切实保障乡镇机构运转和人员工资发放。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排的涉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开发项目, 要足额安排资金, 不得留有缺口, 原则上不得要求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不得开展要求乡村和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验收活动, 不得对乡镇下达不切实际的财政收入指令性计划, 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的指标, 不得以调整农业结构等为名强令村级组织完成种养计划和技术推广任务, 不得向村级组织摊派报刊、书籍征订任务。

(三) 转变乡村政府职能。

乡村政府机构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公共事务管理者;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实体。值得关注的是, 乡村政府举债没有外在强劲约束时, 规模自然难免失控。我国是一个政府层级多、人口多、税收规模相对偏小的国家。因此, 作为最低级次政府的乡村政府, 独立运用本地收入来履行事权根本不可能, 为此, 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乡村政府事权划分, 应将乡村集体资产管理职能从乡村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改革后, 乡镇的主要职能应定位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 搞好乡村道路、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民主政治等方面。村级应减少村组干部数量, 从严控制村组干部补贴标准。对乡村政府债务应实行严格的税改政策和工作纪律, 除体制原因外, 应坚决制止以任何名义出现新债务, 对产生新债务的应追究政府领导的相应责任。中央财政应设立乡村债务准备金, 用于清偿国家应当承担的部分乡村债务;省、市两级政府也应按照中央政府的模式建立乡村偿债准备金,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四) 尝试发行乡村公债, 以部分解决乡村债务问题。

从我国乡村债务的用途来看, 主要是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投资, 如教育、基础设施及农田水利建设等, 这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 地方政府不允许出现赤字, 亦不允许发行债券。对于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债券,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进行了见仁见智的探讨。有专家认为, 可以尝试发行乡村公债。因为发行乡村公债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通过发新债偿还到期债务, 有助于缓解目前比较严重的乡村债务问题;二是能令乡村债务从隐性走向公开, 便于对其进行管理和监控, 比如严格规定公债的用途等。当然, 目前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还不是太强, 还需要在乡村公债的发行主体资格、债券期限、发行利率、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可流通性、债务资金的投入方向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五) 加快户籍制度等配套体制改革。

加强农村的制度建设是化解农村债务的前提。首先, 农村土地制度的现有缺陷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债务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最根本原因;其次, 现行财税体制是当前乡村债务居高不下的直接制度因素;最后, 现行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着乡村经济的“杀手”和化解乡村债务的“拦路虎”。

为了防止新的不良债务增加, 应在乡村治理模式上实行革新:一是改革干部任免制度, 上级政府不再给乡镇政府安排强制性任务, 否则必须安排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建立综合性干部考核制度, 健全和遵守干部监督机制;三是真正实行村民自治, 由村民民主决定村级事务, 包括是否举债、财务管理、村企关系等;四是科学决策, 防止盲目举债;五是严厉打击民间非法高利贷活动, 促进民间金融市场的规范化民展;六是加强制度建设, 从源头根除乡镇要求村级组织借债完成任务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牛竹梅.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李苏, 呼玉超.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 2009.2.

初探农村村级债务的形成及对策 篇4

一、村级债务基本情况

村级债务是指村集体组织因经济业务产生的各项应付未付款的负债总额。江观伙指出村级债务=村级承担的乡级、乡级以上部门和村级全部公共产品需求-农民实际的公共产品供给。如村集体组织向单位及个人的借款和利息、向银行的贷款、向合作企业的借款等。

1. 覆盖面广, 负债额大, 负债逐年增加。

2. 逾期债务严重, 呆死债权多。

3. 债务结构复杂, 村级债务以民间渠道为主, 主要是个人抬贷和银行贷款。

二、村级债务形成原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 (1986年以后) 开始, 我国乡镇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善农村教育、发展乡镇公益事业、农村基础建设改造、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化的调整等等, 在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 (行政体制和政策) 等因素逐步积累复杂情况下, 导致村级债务的形成。在旧体制下, 形成这些村级陈旧债务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 体制原因

(1)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规范。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不规范, 是造成村级债务的主要原因。

(2) 农村制度设计的缺陷。在国家体制要求下, 举债兴办村集体企业, 一些村集体把积累资金投资企业, 借款或贷款办企业, 企业亏损倒闭, 则导致村级债务累积。

(3) 乡村工作经费安排严重不足。市级财政资金比较紧张, 对村集体组织拨款较少, 导致村组织维护正常的村务工作经费不足, 甚至借债维持。

2. 政策原因

市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严重不足, 为了完成“达标摊牌”活动, 超前发展村公益福利事业, 为了搞出政绩, 超出村集体所能承受的财政能力, 造成村集体经济负债, 是村级债务产生的直接原因。

3. 经济原因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导致村级债务的重要原因。

(1) 一些村集体盲目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等负债。上世纪90年代,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修建农村基础设施, 靠借贷和集资盲目追求高指标、开发项目, 因村集体企业人才、技术、资金跟不上,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形成债务。

(2) 村级债务利息积累形成新的债务。长期无力归还的借、贷款和抬款等债务, 形成大量利息支出, 利息造成了新的债务不断增加。

(3) 农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但部分村没有经济实力承担, 只能举债搞建设, 给村集体带来沉重的债务。

(4) 非生产性支出过大, 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实, 管理不当, 如铺张浪费、公款吃喝, 办公费、招待费等开支过大, 导致村级债务的长年累积。

(5) 对农村增资政策的出台增加, 也导致财政支出加大, 从而使农村村级债务增加。一些乡镇为了调动村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出台了奖励性政策, 奖励资金要村级自筹, 造成村级财政负担过重形成村级债务。

(6) 村集体为保证村级工作运转正常, 一些农村只能靠借款来维持, 从而形成村级债务。

4. 管理原因

(1) 乡村领导不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大多数乡村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到位, 更多的关注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增产和增收。

(2) 村级财务违规情况处理不得当。在处理村级财务违规现象时缺乏必要有效的相应措施。

(3) 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4) 村级财务公开不透明。财务管理基本制度中包括村级财务公开, 而在具体工作中, 一部分村级财务公开程序、内容不全面、不透明。

(5) 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在农村财务工作中, 有大部分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老龄化现象严重。

三、村级债务产生的后果

农村村级债务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将会产生以下后果:

(1) 村级债务的存在将导致村集体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被削弱。

(2) 村级债务的存在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使得农民和农民干部间的关系不断激化和对立。

(3) 村级债务的存在致使农村财务管理失控。由于初级债务的存在, 村干部有偿还债务的压力, 这就使得村干部筹集资金弥补村级债务, 在偿还过程中, 往往会导致村干部一把手独断财务管理, 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4) 村级债务的存在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债务会使得乡镇、村级基层政府工作运行困难, 进而注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四、化解村级债务对策建议

有效合理化解村级债务问题, 关键要妥善解决我国现行农村组织制度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 从政策上、体制上解决村级债务问题。那么, 怎样有效化解村级债务问题,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 完善农村基层管理

(1) 革新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研究新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方法, 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 有利于巩固农民权利, 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村级干部建设, 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严格议事程序, 实行民主监督。

(2) 合理划分和定位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村委会的主要职能是代表村民实行自治, 并协助乡镇政府开展行政工作。村委会的主要三大职能为:社会保障, 主要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政治保障, 主要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公共保障, 主要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公共产品。

(3) 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处理好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 可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能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2. 拓宽农村经济收入来源

拓展村级经济收入来源是公共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 是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

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 其既是一种经济工具, 也是一种政策手段。

(1)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和项目的调整和改善。

(2) 财政转移支付标准和程序的规范。

(3) 加快制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

(4) 严格财政转移支付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5) 加大对贫困乡村财政资金的补贴。

4. 完善地方税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划分将75%的增值税收归中央, 25%地方留存, 并没有考虑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 因此需要继续推行分税制改革, 适当下放税权等措施, 确保地方政府拥有实现上述职能的稳定的税收能力。

5. 分类处理化解历史遗留债务

(1) 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解决由中央出台达标升级政策形成的村级债务;省级政府直接解决由省级出台达标升级政策形成的村级债务。

(2) 依法对因村集体向个人高息借款形成的债务予以降息、停息处理, 防止农村债务急需增加。

(3) 对于情况复杂的村级组织代垫农民税费款形成的债务, 进行分类处理, 视情况而定。

(4) 对村集体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所形成的债务, 要分类处理, 及时化解。

债务的形成 篇5

一、村民委员会职能及村级不良债务

村民委员会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协助乡 (镇) 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村民委员会既不是政府机构, 也不是经济实体, 村民委员会属于社团法人范畴。村级不良债务是指村民委员会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完成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各项考核任务, 直接承办各种企业, 或直接为企业提供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 村级不良债务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负债有着且截然不同的性质。

二、村级不良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村级不良债务的形成主要与村委会职能错位, 管理体制及村民委员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有着直接关系。

1. 村民委员会职能错位。

一方面, 村民委员会成为了乡 (镇) 人民政府的下级“政府”, 乡 (镇) 政府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社会经济目标任务, 各村民委员会就要超额完成乡 (镇) 政府的工作任务, 并与工资福利考核任免挂钩。近年来, 大多数村民委员会在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资金一个主要来源是靠挤占下拨的生产或其他专项资金, 以各种名目向农民收钱, 再一个主要来源就是由“村干部”不按规定和不计自身偿还实力举债, 往往形成无还款来源的债务。另一方面, 村民委员会混淆了自己与按照中央和省委文件要求“乡以下, 一般应设置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我省实际情况, 这种组织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设置……。” (1) 建立起来的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职能, 还在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行使原生产大队权力, 在自身无所有权身份和任何经济实力的情况下担当起平调、侵占所辖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资产的责任者, 承担大量的修建维护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任务。由于建修乡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在所辖村内各社、各农户之间受益不平衡, 在税费改革前村民委员会凭借滥用手中权利通过税费上交进行平衡, 在国家取消统筹提留和农业税及其附加后, 村与社、农户与农户无法通过税费进行找补, 受益农户又不愿意主动为村民委员会买单, 造成农村新公益设施难以推进, 原建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欠账无钱偿还。承担负建设维护的村委会更无力与之偿还。据调查, 截至2007年某一个近45万农村人口的县级区因村内公共管理和农村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不足而形成村级欠债702.84万元, 其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村级欠债502.94万元, 道路交通建设欠债223.15万元。

2. 国家有关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不完善。

由于村民委员会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而项目要求下达到村后, 要求配套资金, 同时在项目资金中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 而组织落实任务要完成, 村民委员会要么挤占项目费, 虚报项目完成数, 要么举债完成项目任务。据调查, 某一个县级区2005年区政府财政对村每修建1 km乡村公路补助1万元, 而修建1km乡村公路平均需要3万~5万资金 (不含占地费用) , 按现行政策通过“一事一议”, 靠村民集资约1万~1.24万元, 每公里欠账1万~2.5万元。

3. 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和缺位村大量存在。

国家对各产业行业行政事业单位制定有专门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财政部颁发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了核算对象, 规定了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和记账方法, 并指出了具体的管理指导机关。全国有64.01万个村民委员会, (1) 但没有统一规范的会计制度, 仅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规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当前一方面, 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指导工作主要是由乡镇人大、社事 (民政) 机关和部门来承担, 村委员会的工作考核又主要由乡镇党委政府在实施, 而相关机关和部门对村委员会的内部制度, 特别是财经制度监督指导存在精力和专业技术支持不够问题, 往往是谁都管又谁都不管, 监督指导无法到位。另一方面村民委员会的内部管理制度成了句空话, 监督、管理指导更无从实施, 导致两委在举债时不顾偿还来源和出现偿还来源无法到位的情况, 举债购建办公室等资产, 搞基础建设形成无法按期偿付债务。如:有一个村两委未提请有关部门审核, 未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借款修建村公路, 年利息过万元, 现偿还困难, 已造成群众意见大, 干群关系紧张, 甚至引起拦路、阻路, 甚至毁路事件。

三、化解控制新增村级不良债务的对策

化解村级负债的对策主要依靠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治村, 探索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 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健全内部制度和彻底解决监督管理缺位问题, 建立落实村级不良债务责任制度。

1. 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治村, 依法履行村民委员会职责。

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 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 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 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 不再承担与职责无关的行政和经济职能。

2. 完善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探索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通过完善城乡公共财政制度,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重点向农村倾斜, 加大对农村教育、道路、供水、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排的涉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开发项目, 必须足额安排资金, 不得留有缺口, 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不得开展要求村级组织和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验收活动, 乡镇不得以调整农业结构等为名强令村级组织完成种养计划和技术推广任务, 不得向村级组织摊派报刊、书籍征订任务。

3. 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指导和审计工作。

有关部门通过全面履行对村级财务管理指导和债务审计监督的职责, 组织好村级不良债务的专项审计工作, 实际发生的债务要核查属实, 对虚假债务要挤出水分。未履行正常程序和村干部私自借入的新债, 由借款人承担责任;有关部门和人员强迫村级借入的债务由有关责任者承担。特别注意的是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 一些地方村进行“村并居”撤并调整, 混淆、平调原村级组织资产负债, 使得村级债权债务不清。在撤并调整时要按照“并村不并账”的原则对原村级组织单独设账, 独立进行会计核算, 不得随意合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账目, 不得将原村社的债务摊派给新的村社, 更不得将债务摊派给合并村社的农民。坚决纠正合村合账的错误做法, 对不属于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债权要从账上划转剥离, 防止产生虚假债务债权问题。

4. 健全内部制度和彻底解决监督管理不到位和缺位问题, 建立落实村级不良债务责任制度。

村级组织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 管理好村内公共事务, 办好村内公益事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村务管理, 落实债务责任制度, 杜绝新的不良债务:一是精减人员, 压缩开支。村级组织结合自己实际精减村干部职数, 严格按照村级定额补贴标准控制支出, 压缩一切不合理开支。二是村民委员会不得以任何名义从金融机构贷款或为企业提供担保, 严禁借 (贷) 款垫付各种税费和用于村级各种支出。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抓好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债权债务管理等制度建设。坚持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 完善村民议事规则, 重大财务开支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四是尽快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促进村内生产、公益事业的发展。五是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乡镇有关部门及村民主理财小组通过依据债务审计及民主理财意见对村干部工作实绩情况提出考核建议。六是把制止村级发生新债纳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整体布局, 结合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主动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 落实工作人员和责任制。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Z], 1998年11月4日修订.

债务的形成 篇6

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很多, 涉及面广, 时间长远, 债情复杂, 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 记载不详, 底子不清, 偿还难度大, 给乡镇正常运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乡镇债务的形成有其客观性, 我们应该用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上乡镇形成债务的原因, 寻找突破口, 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阻止债务增长, 消除债务危机, 逐步削减乡镇债务额度, 使乡镇在维护基层稳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轻装上阵,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一、乡镇债务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乡镇债务开始产生。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债务课题组调查摸底, 我国地方债务至少在1万亿以上, 其中:基层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 200亿元左右, 每个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那么乡镇债务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 经济基础薄弱与发展需要的矛盾突出是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根源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 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指令, 乡镇政府都得遵照执行, 即“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任务多、头绪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 要完成各项任务需要资金做后盾, 而其自身没有资金, 又承担了那么多本身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任务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就只能借贷、欠账来完成任务, 造成乡镇政府大量负债的产生和存在。

(二) 现行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是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县政府将许多指标, 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等, 以量化的形式用红头文件下达到各乡镇, 有的考核项目还实行“一票否决制”, 每一项考核内容都会影响到乡镇干部的升迁和调动。在这种“压力型”考核机制下, 乡镇政府为了完成这些“看得见”的政绩任务, 不断地挖空心思、想办法, 不顾自身财力、条件, 通过大量举债的理性行为, 大搞政绩工程。而对于形成的“看不见”的债务, 丢在一边, 视而不见。这种只“埋头”政绩工程, 不管债务增长的行为, 使债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债务。

(三) 乡镇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是乡镇债务形成的前提

1994年的分税制, 将财力上收中央, 中央财政一年比一年稳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央财政蒸蒸日上, 省级财政稳稳当当, 市级财政步步为营, 县级财政哭爹喊娘, 乡镇财政要饭逃荒。”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现行的财政体制下的很多弊端, 也反映农村税费改革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境。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政府主要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过日子。一般性转移支付额度基本不变, 专项性转移支付的额度根据一定的参数进行计算, 每年都在递增, 人为操作因素多, 难以排除拨款随意性的嫌疑, 造成乡镇政府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找门子, 跑关系”要钱方面, 致使县乡政府对上级财政依赖性很强, 靠争补助、要资金过日子, 导致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淡漠, 挖潜增收、勤俭节支的理财行为颓废, 如果要不来钱跑不下资金, 自上项目就靠“关系”借贷筹措资金来建设, 必然形成债务。

(四) 县级财力有限, 配套资金不到位

国家为了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的现状, 以项目的形式下达专项资金, 要求当地政府必须按规定配套一定份额的资金, 兴修农田设施, 解决群众吃水等问题。但由于县乡财力十分有限, 连日常运行都难以做到, 配套资金根本无法到位, 直接造成项目开始实施就有资金缺口, 形成了事实欠账。县乡既要按项目要求的标准、质量严格实施, 又要考虑在配套资金不能落实的情况下完成项目实施任务, 这样势必形成负债。国家的初衷是好的, 要求地方配套, 这样做真正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日积月累, 项目上的欠账也会使乡镇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

二、乡镇债务的类型

目前, 根据债务形成的原因归类, 乡镇债务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民生型的债务:一般是为了改善农村基本条件;解决群众“吃、住、行”难的问题, 如修水、架电、修路、建学校等形成的直接关乎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债务。 (2) 政绩型的债务:一些领导为了体现任职期间的“政绩”, 不顾自身财力的现状, 搞一些与老百姓无关的政绩工程, 如建设乡镇办公大楼, 在农民自家院子围墙外搞“文化墙”, 或者统一施工、统一模式给农家院落换头门等等, 这些资金一般都由乡镇政府来解决。 (3) 政令型的债务:这种债务的形成往往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达, 就是乡镇政府无条件接受上级分配的任务。如栽植一些不符合当地气候、湿温、生长环境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完成这样的任务, 往往是无条件、无资金的, 乡镇政府就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予以扶持, 当农民种植的这些经济作物无销路的时候却没有人出面帮助推销。最终, 没有给农民带来任何收益, 用老百姓的话说“白白浪费了一年土地”, 乡镇政府的资金也打了水漂。相反, 农民期盼种植的, 他们不扶持, 农民不愿种的他们却强迫种植, 结果背上了债务。债, 当然要乡镇政府承担。

三、化解乡镇债务的具体措施

债务使乡镇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也损害了乡镇政府的形象, 使乡镇政府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失去了公信力, 减弱了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影响经济的发展。沉重的债务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 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解决好乡镇债务的化解工作。

(一) 因地制宜, 采取措施, 防止新的债务再度发生

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 真正领悟“发展”的实质内含。统筹谋划,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以现有财力、条件, 确定经济发展方向, 循序渐进的推动辖区内各项事业的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好需要发展和资金短缺的矛盾, 不能只是为了形式上的发展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要始终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 不能单纯的为了“面子”, 为了“政绩”而盲目开设工程。要依据财力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 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相对而言, 不举债就是减少乡镇债务, 也是偿还债务的一种方式。

(二) 加强管理, 建立乡镇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乡镇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制定一套能够真正反映主要经济指标和债务额度控制核算表, 每月计算分析, 如果超出负债限额, 及时给乡镇领导打招呼, 用这种经常提醒的方式, 阻止乡镇政府无序的借贷行为, 从而减少乡镇债务的发生。

(三) 挖掘潜力, 精打细算, 安排专项资金偿还乡镇债务

债务形成是不争的事实, 有的已经是历史上的旧账。在乡镇政府没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 县级财政要痛下决心制定硬措施进行偿还。具体就是根据锁定的债务额度, 县级财政从当年的超收中, 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乡镇债务, 要坚信只要偿还债务的步伐不停, 债务的额度会越来越少的道理。对于已经偿还了的债务, 县农业综合改革办公室要指定专人造册登记, 负责债务的销账工作。

(四) 债权债务置换, 以债转贷, 消除债务

认真清理债权, 详细造册登记, 对原始记录清楚的债权, 加大清收力度;对有些债务确实收不回来, 采取相互志愿的方法, 用乡镇债权置换乡镇债务, 即:用同等数额的乡镇债权抵顶乡镇债务, 置换到第三方手里, 三方意见一致签订协议, 减少乡镇债务。

(五) 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制度, 规范乡镇财政财务行为

由县级财政部门制定统一的乡镇政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体制, 对于乡镇使用的资金全面实行集中核算制, 从严控制行政经费支出, 坚决杜绝“跑、冒、滴、漏”, 将压缩下来的资金用于归还乡镇债务。

(六) 健全激励机制, 确保乡镇偿还债务的积极性

债务的形成 篇7

一、村债务现状

苍南县776个行政村, 8967个村民小组, 农业户数31.56万户, 农业人口116.80万人。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县村级债务总额为71504.64万元, 涉及村数659个行政村, 村平均负债92.15万元, 农业人均负债0.61万元。纵观债务的分布, 主要是由于村兴办公益事业、盲目建设村企业、垫交农业税费、兴办教育、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等举债或欠款历年累计而成。

1. 从来源来看, 全县债务71504.

64万元, 其中个人借款5703.83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8%;应付款项50442.70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70.5%;应付工资233.40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0.3%;长期借款1350.90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2%;专项应付款13320.32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18.6%;其他应付款453.49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0.6%。

2. 从借款的用途来看:

(1) 用于兴办公益事业2487.62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3.49%; (2)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443.62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27.19%; (3) 用于农村义务教育51.46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0.07%; (4) 用于农户垫交农业税费15.95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0.02%; (5) 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建设1990.93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2.78%; (6) 其他原因47515.06万元占债务总额的66.45%。

二、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

1. 盲目贷款上项目办企业产生债务。

经调查个别村由于缺乏对市场调研论证, 急于求成通过农村信用社贷款及民间举债兴办企业, 多数企业创办后, 由于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 又因经营管理不善, 财务管理混乱等原因而导致企业上马后不久就停产关闭, 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和浪费, 因此形成的沉重村债一直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桎梏。

2. 举办公益事业增加债务。

公益事业建设主要包括村康庄公路建设、农电改造、水利工程、修桥等集体公益设施。由于当时一些公益事业急待要办, 向上争取资金又比较困难, 只能自筹和向农民集资来落实。农民集资数量有限, 大部分资金缺口只有通过借款来解决造成债务。

3. 财务管理制度不严形成债务。

有的村除上级扶持的项目资金外基本上无任何收入来源, 而村级支出却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 使得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年收不抵支负债加重, 甚至连村干部工资、村级正常开支都难以保证。加上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或制度执行不严, 村干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挥霍浪费集体资产而形成债务。

4. 兴办教育事业形成债务。

义务教育实行县级经费统筹安排, 而县财政相对紧张, 便将任务下压, 给村级集体形成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在1994年后扩建或重建了村小学校舍, 同时, 又支付教师工资而形成债务。但随着农村税费的改革, “一事一议”实行上限控制, “三提五统”被取消、学校多个收费项目被取消, 向学生摊派收费的行为被制止, 所欠债务不能被化解遗留的债务。

5. 村集体垫付税费产生债务。

国家免征“农业税”之前, 各村代乡镇向农户征收的税费种类繁多, 由于农户拖欠不交等原因, 每年都有一些缺口。乡镇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 想方设法借款垫交下欠的税费, 而后又无法收回, 形成村负债。

6. 沉重的利息负担产生债务。

利息负担, 主要源自村民间借贷和金融部门贷款引起, 年利率一般在8%至15%之间不等, 最高的在20%左右, 且每年换据结息, 息转本, 本生息, 基本上是五至八年债务本金翻一番。

7. 盲目投资搞建设产生债务。

少数村盲目攀比, 违背国家禁令, 兴建村委办公楼等非生产性建筑投资过大, 超过自身承受力, 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债务。

三、村债务带来的影响

1. 严重影响着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

村干部向农民借款时, 均有村干部在还款时间、利息等方面做了相关承诺, 但由于偿债资金不落实, 无法兑现还款计划, 致使村干部的威信和信誉下降, 村干部说话无人信, 干事无人应, 有的债权人因生病、子女上学到村委会讨债, 村无钱给付, 致使债权人轻则乱喊乱骂, 怨声载道, 重则锁门封屋, 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

2. 严重影响着村组织的正常运转。

由于债务过重, 一部分村干部为集体垫支了日常费用, 多年来没有领取过工资, 手中握的只是欠条, 难以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少数村级组织在税改前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难以正常运转。

3. 严重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

一些基层干部由于乡村组织欠他们的钱, 他们对政府怨声载道, 不相信政府, 根本不认真工作, 反而散布反面言论, 政府因无钱兑现欠款, 很难对其进行调整, 导致村级组织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村里大事小事无人过问。

4. 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

由于偿债资金不落实, 加剧了债权人与村基层组织的矛盾, 有的债权人结队到村干部家中催要欠款, 甚至因债务纠纷而发生矛盾冲突,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不稳定问题。

5. 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由于债务较大, 资金没着落, 农村教育、敬老、公路、水利设施的维修等公益性事业无力兴办, 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程度, 干部威信下降, 正常工作难以开展, 即使用国家专项资金进行建设, 债权人不是阻工索债, 就是上访, 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化解村债务的对策及建议

1. 全面清理核实、锁定债务数额。

一是摸清底数。要对2001年前欠的旧账, 2001年至今形成的新债, 分两个时期进行全面核实, 分类清理。二是严格审核。要组织审计专班对村级负债进行认真审核, 逐项核实认定, 锁定债务数额。对不合法的债务, 根据相关政策不予认可, 乡镇村认定不了的, 报县农经、审计、监察部门认定。三是明确责任。根据村级负债形成的原因, 明确债务偿还的责任, 确定村级是否承担偿还责任。搞好村级债务全面清理, 要提高镇村干部的认识, 切实把债务清理、化解旧债、制止新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改变新官不理旧账的错误理念, 把化解旧债、防止新债列入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来考核。

2. 严格执行政策, 制止产生新债。

一是正确对待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不能盲目攀比, 更不得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各村在安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 应充分考虑村级的承受能力和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不得违背农民意愿, 不得让村级负债搞建设。二是加强财务管理, 堵塞开支漏洞。强化镇级监管,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财务混乱;严格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所有开支都要有经手人、民主理财小组、主管财务的负责人签字或盖章才能入账报销;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加强民主监管;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3. 积极落实债权, 待机回收还债。

根据调查的情况看, 村级债权额是债务额的6.5%, 如果处理得当, 也是化解债务的较好措施之一。村级债权主要是农户欠交的税费款。此项欠款, 有的村已与欠交户核实、签字, 也有的村至今只有欠交往来明细账, 没有欠交户签字。这需要认真清理核实, 让农户认可签字。由于目前农户还比较困难, 有的还未脱贫, 待经济发展、欠款农户脱贫致富后, 有偿还能力了, 他们的欠交款还应收回。

4. 盘活资产、结对抵冲还债。

村级组织对所拥有的闲置房屋、资产、机动地、林地、堰塘、水利设施、“四荒地”等资源, 按程序讨论、报批后, 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 合理估价, 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 综合开发利用, 盘活存量资产, 筹集资金还贷。对村组织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三角债, 村组织应积极与债权、债务人沟通协调, 三方在认可的基础上, 债务与债权人自愿结对, 协商互抵, 将村组织所欠债务进行转化, 这样既化解了镇村债务, 又解决了部分尾欠问题。

5. 转移偿债义务化债。

通过对乡镇企业的改组改制, 一方面把公办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转移偿债义务;另一方面对资不抵债的企业, 实行破产改制, 资产重组,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通过各种途径核销减债和削减高息, 以消除债务压力。

6.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化债能力。

要因地制宜,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 通过招商引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各级财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要尽可能为村集体经济“输血”, 支持村集体开展产业结构调整, 兴办企业,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创造还款条件。

7. 出台政策豁免财政周转金、核销金融机构贷款。

各级财政周转金大多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村投放资金大部分已经成为呆账, 无法收回, 建议省财政对周转金予以豁免。金融机构贷款长期无法收回的贷款同样如此, 建议有关部门考虑村债务的压力, 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核销。

8. 明确工作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

我国高校债务形成原因研究 篇8

一、政府方面

1. 高校扩招是高校负债的基本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严重不足,1998年,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仅为1.7%,而美国为3 2%,日本为21%,韩国为12%,就连印度也超过我国,为3%。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公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规定。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连续大规模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人,1999年达到160万人,此后每年的招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直到2011年招生人数达到675万人,是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之多。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在近十几年间迅速的增加,在这种强劲的发展态势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就显得严重不足了,许多高校出现了校园拥挤、教室紧张、教学设备不足、教师缺乏、食宿条件低劣等现象。各个高校不得不想办法向外扩张,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

2. 政府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不能满足扩招的需要

各个高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高校发展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支撑与政府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直至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66%。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平均的财政性教育投入为7%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9%左右。近年来,虽然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稳步增长,但这种增长速度跟不上高校招生扩张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 997年国家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是306亿元,2008年增长为2004亿元,增长的幅度看起来很大。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在校生人数也由317万人增长到2021万人。结果是,大学从国家获得的教育经费,按在校生总人数平均计算,仅仅从9600元增加到9900元。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实际生均拨款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下降了。因此高校建设普遍面临比较大的资金缺口,而依靠贷款融资正好是解决这个资金缺口的最好办法。许多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面对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开始走上了以贷款求发展的道路。

3. 政府政策导向高等教育转变投资方式,引导高校走“银企合作”之路。

在1999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一规定直接允许了高等学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教育部[2001]33号文件《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以上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高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的政策支撑,各个高校纷纷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审计署在清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时给出了确切的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且借新还旧的比率超过50%,每年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问题。

二、高校方面

1. 扩招后的建设经费严重不足,高校陷入债务危机。

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后,高校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到2004年,全国高校校舍面积增加了3.2亿平方米,毛入学率也从1998年的9.8%提升到2008年的23%。截至201 1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8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学生越来越多,那么势必就得增加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资金又大都来自贷款,疯狂之后迎来的则是还债的高峰期。一方面扩招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的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评估标准进一步上调。这些都是导致高校不断借债,最终陷入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

2. 高校进行教学评估,需要大量资金。

我国自1994年开始普通高校试点评估,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2004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这些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年进书量、生均占地面积、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数量等一系列指标。教育部每年对高校进行一次检查,以上指标凡有一项不达标的,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量,有两项以上指标不达标的,暂停该高校的招生。这样就迫使各高校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增加教学投入,有的高校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仪器设备以达到以上的指标。这项工作极大的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教学投入,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由于评估过于频繁,所以也对高校负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高校筹资渠道单一,只能依靠银行贷款。

一方面是高校扩张中基本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是教育部的教学评估需要高校增加教学投入,高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高校的收入一般只有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这两部分,虽然也有高校在校办企业、科研项目、设备租赁、技术转让、社会捐赠等方面有一定的收入,但这对于正处在扩张期高校建设的实际需要来说,这些收入的规模还是偏小。相对于校办企业、社会捐赠这些融资途径来说,银行贷款简洁、有效,而且国家政策支持,所以各个高校开始使用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渠道。

三、银行方面

1. 政府政策引导走“银企合作”之路。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学生公寓等高等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内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公寓等高等学校后勤服务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就河南省来说,2000年2月,原省物价局、省教委、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以及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信贷资金加快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豫教财字[2000]11号),明确提出了利用信贷资金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努力利用信贷资金促进我省高校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这种来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引导在高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的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高校成为银行的低风险优质客户。

在高校大规模扩张而引发各高校贷款强劲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教育产业既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又有政府的担保和支持,偿还贷款不存在任何问题。商业银行普遍有学校贷款、政府买单的想法,缺乏风险意识。而事实上高校是个特殊的法人机构,我国目前尚没有有关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破产的相关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没有对高校的破产做出相应的制度规定。所以,对于银行来说,高等院校无疑是一个几乎不存在破产清算的低风险优质客户,银行用相对较低的风险和高质量的信贷增量来缓解银行的“存差”,同时通过与各个高校的合作,还可以发展高素质的教师和大学生成为银行未来的优质客户群。

3.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管理困难,加大了资金风险评估难度。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对高校的资金监控难。由于政府要求高校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政策,高校的一切收支都统一在财政结算账户中进行,各个高校在各商业银行中的账户资金余额很少,银行根本无法监控高校的收支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银行很难预测出高校的现金流量,很难对高校真实的财务能力做出判断,加大了信贷资金风险评估的难度。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高校、银行三方的“合作”导致高校债务风险的产生,既像是不谋而合,又像是有计划的一拍即合。归根结底,三方均处在一条利益链上,政府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拉升了GDP;高校扩大了招生,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银行找到了优质客户,发展了贷款业务。正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造就了高等学校的巨额债务。

摘要:我国高等学校的债务问题是近些年来社会上普遍热议的问题,热议的原因,是由于高等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这个问题已不简单地是高校内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分别从政府、高校、银行三个角度对我国高校扩张中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给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债务,原因

参考文献

[1]曹娟娟.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制度成因及控制对策[J].会计之友,2010,(10).

[2]谷文林.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及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6).

上一篇:初中生合唱训练下一篇:装饰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