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形成的理论(共12篇)
价值形成的理论 篇1
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根据中国具体国情, 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党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小康列入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 新世纪之初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又提出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实践表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康”一词的由来
“小康”一词, 不是源于西方, 而是源于中国,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没有“小康”一词, 在经典的经济学或社会学论著中, 也不会将“小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阐述、来运用。“小康”一词流传于四川民间社会, 流传于中国民间社会, 是中国老百姓对一种已达温饱但不富裕的安乐生活状态的描述, 甚至可以形象化地描述为每餐几菜几汤。这一概念被邓小平同志引用, 最易为中国老百姓所感知, 也最能激发中国老百姓的热情。这一词语甚至用英文很难翻译, 通常译为“welloff”、“comfortable”, 表示“好了”, 即“小康”是一种“好了”的状态、“舒适”的状态。而且, 邓小平同志使用“小康”一词, 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中国传统儒学词汇来译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众所周知, 小康思想和大同思想, 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篇中, 指出的是社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儒家认为, 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 其中“升平世”和“太平世”就相当于“小康”和“大同”的阶段, 是两种前后相继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 在阐述他的民族主义时, 不仅反对一个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 主张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 同心协力, “使中国进入世界第一文明大国”, 而且进一步提出世界人类各民族共“致”大同, 说“我五大族种……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 则大同盛轨, 岂难致乎?”孙中山的世界大同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和旧中国, 由于社会制度所决定, 不仅无法实现“大同”世界, 甚至“小康”社会也未达到。毛泽东同志曾借用“大同”一词来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邓小平同志对“小康”的定义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次大会之后, 邓小平不断总结中国历史上对实现现代化急于求成的惨痛教训, 特别是在访问了日本、美国之后, 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促使邓小平对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新的定位。1979年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 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 我姑且用个新说法, 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两天之后,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重申并简洁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1979年3月30日,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再次郑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概念。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说法”实际上降低了20世纪末要达到的现代化标准。那么, 这种20世纪末的“中国式现代化”又是怎样的状况呢?后来, 邓小平用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来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蓝图。1979年12月6日, 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首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 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 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同年12月29日, 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时又重申这一思想。在1981年4月14日, 邓小平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的访华团谈话时, 还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 他说:“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到, 在本世纪末, 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 日子可以过。”这明显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而且在这次讲话中, 他又指出:“经过我们努力, 设想十年翻一番, 两个十年翻两番, 就是人均达到国民生产总值1 000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 看来达到1 000美元也不容易, 比如说八百、九百, 就是八百, 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在这里邓小平初步规定了小康目标的经济指标, 并提出了分两个十年分步实施的设想。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充分肯定了这个设想。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从1981年至20世纪末的二十年, 争取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小康战略目标和具体步骤。
三、对“小康”定义的丰富和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再用十年的时间, 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这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达到小康水平, 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 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提出, 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 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1995年, 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提前完成;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 “总量”和“人均”都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 由此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提前完成第一步战略目标, 顺利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 这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他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 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在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 达到总体小康以后, 第三步应该怎么走?邓小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步骤, 但他告诫后人, “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 “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 “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在达到总体小康后, 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如何部署?
2002年11月,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明确了21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0年, 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大台阶, 为后十年大发展打好基础;到2020年, 力争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 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十六大以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这些新要求, 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连续性, 又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更加突出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方向更加具体、发展蓝图更加清晰。
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至今, 我们已经走过多年不懈奋斗的历程, 我们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经历了从“建成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进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目前, 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还有十年, 距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四十年的时间, 还需要继续努力奋斗。“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理论观点,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决策, 是我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探究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康”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高伯文.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1) .
[3]吕书正.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J].宁夏党校学报, 2000, (1) .
价值形成的理论 篇2
班级:日语082姓名:高越学号:2008083007指导老师:吴艳玲
内容梗概:
在本节知识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定义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正文:
一:邓小平理论的定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据有关资料的解释,邓小平理论也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他们的说法不同,但是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后边会给大家讲解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底是什么关系。)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总结起来共有四点)
1.历史前提: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国内:中国的经验教训来看,1957年后由于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做出了过分的反映,政治上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上急于求成,急于过度导致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而文化大革命运动,又彻底地暴露了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弊端。
国际:苏联模式中,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共有经济,政治上又政部分,政企部分。其实苏联和东欧的解体直接原因是政治上的动荡,而根本原因在于延误改革,严重脱离人民,丧失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2.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生了重大的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时代主题的转变又成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3.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思,必然进一步深入到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反思,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从苏联学来的。邓小平理论最大的成果就是改革开放。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4.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还有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么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这一点上来看它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所以说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体现大会上的各种报告和讲话中的,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提出理论命题的阶段(1978年-1982年)
1978年,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
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构建理论轮廓的阶段(1982年-1987年)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叙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些观点就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1987年-1992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92年-1997年)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郑重的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四: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 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1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
继亚当·斯密之后,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z)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和《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1960年,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i②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加里.S.贝克尔(Ga ry.S.Becker)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罗默的模型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kiK,Xi)
其中,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ki为i厂商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X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K=ΣKi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罗默作了进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即对于给定Xi,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那么,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趋向于无穷大,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这个模型是扩散的,因此,不存在均衡解。第二,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逻辑的结论是,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8.2卢卡斯的模型1988年,卢卡斯(R.Lucas)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t)=h(t)δ[1-u(t)]。
式中h(t)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h(t)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1-u(t)]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则h(t)=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t)=0,则h(t)按δ的速度增长;即h(t)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将对能力(ability)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中,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在传统资本理论中,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一资本同质性,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简单而言,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称为人力资本。
4.3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丹尼森,1987)。显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经济学。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少数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本质来讲,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4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 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 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 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 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1]”
继亚当·斯密之后, 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 “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2]。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 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 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 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3]
综上所述,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ltz) 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 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962) 。1960年, 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 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 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投资的结果, 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 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 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5]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 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 (Gary.S.Be cke r)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 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 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人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 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 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 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 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 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 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 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 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分工的细化, 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 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 (ki, K, xi)
其中, 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 ki为i厂商n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i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 罗默作了i进=1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 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 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 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 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 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即对于给定xi, 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 那么, 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 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 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 趋向于无穷大, 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 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 这个模型是扩散的, 因此, 不存在均衡解。第二, 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 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 逻辑的结论是, 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 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2 卢卡斯的模型
1988年, 卢卡斯 (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 (t) =h (t) δ[1-u (t) ]。
式中h (t) 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 h’ (t) 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 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 [1—u (t) ]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 则h’ (t) =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 (t) =0, 则h (t) 按δ的速度增长, 即h’ (t) 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 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 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 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 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 将对能力 (ability) 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
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 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 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在他们的理论中, 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 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 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 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在传统资本理论中, 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 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 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 简单而言, 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 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 称为人力资本。
4.3 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 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 (丹尼森, 1987) 。显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 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经济学。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 有少数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 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本质来讲, 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 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 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4.5 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 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 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作纯消费, 而应该看作生产性投资, 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 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 也不会与教育的其它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 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 产权问题的研究, 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摘要: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着重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流派。在理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主线演变的同时, 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1964.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57—258.
[2]Mill John.1969.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P.187.
[3]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20, London, P.229.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篇5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
1.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理论基础——马列、毛的基本原理
(3)历史根据——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4)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阶段:13届3中全会—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2)第二阶段:十二大—十三大,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第三阶段:十三大—十四大,正式形成阶段
(4)第四阶段:十四大—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二、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解放思想:①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具体领域的统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断发展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基本路线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步骤:①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
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为基本国策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分配方式(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内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基本国策
十、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3)正确处理党纪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1)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3)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4)依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2.领导核心:共党
(1)共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2)共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3)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三的形成历史条件:理论基础:马列、毛、邓
历史根据: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
(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
(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二、三的科学内涵
1.三的深刻含义
(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
(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的集中体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三的本质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3.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提出
(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2.3.4.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涵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成或经济体制
2.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
递市场信息
2.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
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
3.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4.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5.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企业
(1)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居民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市场和市场体系
1.市场的构成要素:①市场主体;②市场客体;③价格;④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⑤市场竞争
2.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培育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信息市场
3.健全市场机制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使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按劳分配的作用
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参与分配取得收入
2.按经营风险分配:经营主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其对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正确决策而得到收入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形式
4.直接的劳动收入分配:①个体经济;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劳动
5.按资历分配
6.来自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的个人收入分配:离退休金、公费医疗、奖学金、物价补贴、养老金、军人转业或退役费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3.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
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
1.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活动
2.目标:①经济稳定增长;②经济结构优化;③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⑤社会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
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国土资源
(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水资源
(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
(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3.矿产资源
4.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5.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海洋资源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
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
四、宗教概况
五、我国的综合国力
1.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
2.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3.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
4.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 403平方公里
2.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1.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
2.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四、重庆的综合实力
1.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3.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
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6
关键词 西方 现代性 理论 形成 发展
一、西方现代性理论形成
自启蒙运动到19世纪中叶,为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形成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马克思等。这一阶段是现代性理论的逐步形成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点燃了人的理性之光,成为现代自由精神的源头。法国大革命则把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和口号传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人们感受和经历了传统社会和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学者们开始思考这种社会转型给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意义和问题。人们把追求个人权利、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做为构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并加以思考和论证。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深刻地认识到所处时代现实生存状态中人的自由的缺失。在《社会契约论》中,他把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概括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却无不处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他人主人的人,只不过比他人更是奴隶。”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他也大声疾呼:“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平等。”他主张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契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卢梭的平等契约思想被认为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100年后诞生生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同样把追求人类的自由解放之路做为自己毕生的求索目标。虽然在他卷帙浩繁的著述中,马克思并没有把现代性作为一种概念或范式运用于他的社会形态和发展理论,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洞见、对于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探寻,正是在为人类找到一条实现现代性的有效途径。马克思关于人类实现自由的学说,是对启蒙思想家们的自由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把能给人真正带来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自由的画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与启蒙思想家们相比,马克思开出的人类实现现代性的处方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启蒙思想家们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的天赋自由,是现代自由制度的根本基础,因而私有财产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启蒙思想家们对现代社会制度的设计是私有制下三权分离的代议制度,而马克思对人类未来自由制度的设计则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制度。启蒙思想家们的自由理想种子在马克思这里得到成长壮大,并开出了另类的、奇异的果实。
二、西方现代性理论发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马克斯·韦伯等。在这一阶段,社会分工和分化加速发展,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现代理性精神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和全面发展。有学者称这一阶段为“盛现代化阶段”。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历史性事件,使人类现代性的追寻道路变得更加复杂不拘。学术界开始重点探讨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发展动力以及矛盾冲突的根源等。涂尔干继承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传统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学说,创立了“社会学主义”。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有机体:“它也是具有其自身外形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本身,它是一种特殊的主体(subject)”。涂尔干把不同文明程度的社会比做不同等级的生物体。他认为,像生物体的进化一样,不同文明等级的社会也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他提出社会由低级的社会向高级的文明社会发展的观点,并系统论述了分工、文明化、分化、整合等理论和观点。如对于社会分工产生的根本原因,他明确指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涂尔干对低级社会和高级(文明)社会的划分,为后来现代性理论中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概念提供了依据。同时,他提出的分工、分化、整合等概念也为后来的结构功能论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个时期对现代性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另一位思想家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被公认为这一阶段现代性研究的集大成者。与马克思一样,韦伯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弗里安德评价道:韦伯“对于整个世界的社会学家,以及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包括反对他的那些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韦伯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都涉及到现代性的问题。影响最大的研究成果表现在:对理性化、宗教文化的现代作用、官僚制、个人自由、民主政体等的研究和探索。理性化作为现代社会的属性和样态的概括,贯穿在韦伯的全部研究活动中。他借助理性化这一概念来揭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经济与社会》中,他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也称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按照韦伯的解释就是:“谁若根据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来作为他的行动的取向,而且同时既把手段与目的,也把目的与附带后果,以及最后把各种可能的目的相比较,作出合乎理性的权衡,这就是目的合理性的行为:也就是说,既不是情绪的(尤其不是感情的),也不是传统的。”所谓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合乎理性的,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简单地说,工具理性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技等手段达到眼前近期利益的价值取向,而价值理性则侧重于实现与眼前利益无关的长远目标或信仰的价值取向。韦伯把现代性理解为工具理性的扩张。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与社会》中,韦伯把理性在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具体呈现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人的理性化,即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精神,重视现实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并通过精确计算与谋划来实现,而且敬业节俭、提倡宗教禁欲;二是经济组织的理性化,即在企业经营中,通过产权明晰、成本核算、自由劳动、专业分工等手段来不断地扩大资本和获利空间;三是行政法律的理性化,即实行集权官僚化管理和现代文官制度,建立代议制;四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管理中。按照韦伯的理性化理论,现实的、工具理性的(功利主义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相应科学技术手段,构成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就是现代性在当代社会的具体表现。但从价值理性方面判断,韦伯也认识到了现代性的消极、负面作用及蕴藏的危机。比如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和苏联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官僚对工人生产资料和劳动果实的剥夺等,韦伯均指出其不合理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史系博士研究生,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教育促进主流价值人性的形成 篇7
关键词:教育思想,人性论,善恶
一、教育对人性的假设
首先确定人性是什么?人性即人开始认识自身后提出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 而无论对人性持何种观点都会有其局限性。同时人性应该是怎样的?也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有学者认为人性有不同的规定性。将人与“物”、“动物”和“神”相区分, 将人性与“物性”、“兽性”和“神性”相对应, 形成了人性规定的复杂系统。从根源上说, 人性论同任何理论一样, 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都是实践的产物, 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在不同的参照系下, 一种人性论是否正确, 不是取决于它产生之时被多少人接受, 而是取决于后来实践的检验。因此, 凡是实践证明正确的人性论必普遍被人接受, 凡是实践证明错误的人性论必然被人抛弃。然而, 从古至今的人性论, 都不可能绝对正确, 它们作为人对人性的认识, 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总是含有正确和错误的成分。因此, 中外历史上的种种人性理论, 总是有其历史价值。
教育对人性的假设认为, 人有受教育的可能, 即相信人性无论是怎样的, 通过教育都是可以改变或引导的, 所以教育在人性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西方教育思想中教育与人性的关系, 以期对我国教育理论对人发展的意义有一定启发。
二、西方教育思想中的人性论
纵观西方教育思想史, 每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的理论, 都建立在对人性思考的基础上, 并试图通过教育来形成完美人性。
(一) 人性有先天的不变的存在因素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人的天性白板说。他认为人性天生是无善无恶的, 什么都没有, 人性是由后天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塑造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因此提出绅士教育。即按照教育和社会的要求将人培养为各方面都优秀的“绅士”。教育的作用就是创造或塑造人性。
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认为, 人性具有先天的善性。这种善性即人的自然性, 如动物一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就必然具有自然的规律性, 这种天性是教育无法改变的, 如爱弥儿一样。在对他的教育过程中, 卢梭大多采取尊重爱弥儿的天性加以引导, 因为社会中的不良因素会影响人先天的自然性, 所以教育对人性的作用就是引导人的善性发展, 降低社会不良因素对人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也属于这一类型。认为自我存在是世界存在的本质, 人们认识的主要对象是“自我存在”, 教育是一种自我的生成, 他们认为人具有先天发展的潜能, 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的, 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潜能的存在, 即所谓自我的存在。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是激发和促进人的潜能的生成和发展, 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以上思想观点都认为人性中先天的存在某一元素, 这种元素说认为这些后天无法改变的元素没有所谓的善恶对错, 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塑造, 引导和激发这些人性中的元素, 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二) 人性有先天的缺陷和不足
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中世纪的教育思想家奥古斯丁的思想, 认为人天生具有原罪。这种原罪决定了人性先天的缺陷和不足, 这些不足会导致恶果, 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因此提出了要压制人的欲望。教育在人性中的作用就是运用一定的宗教教义思想, 压制人天性中的原罪, 弥补人性中的不足。
19世纪德国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基于人性恶的教育管理论, 就体现了人性有先天的缺陷与不足这一观点。认为儿童天性中有一种盲目烈性的种子, 这种“烈性”是人性中的不足, 会导致儿童不遵守秩序和规则。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制定规则和创造一种秩序, 来规范儿童的行为, 教育主要起着引导和规范人的天性的作用。
以上观点认为人性具有先天的缺陷和不足, 这些是与生俱来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弥补、规范或压制这些不足, 以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 人性先天有不同的组成, 其中一些部分是重要的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杰出哲学家都认为人性包含有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如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发展,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人的三种灵魂说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些对人性的层次分析表明, 三杰都认为人性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 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的理性, 开创了理性主义教育思想, 将发展人的理性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即发展人的理性, 促进人性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理性”的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继承了三杰的古典思想认为世界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实在。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把握其真实性, 人的理性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教育是完善人性永恒不变的活动, 认为人性中的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理性。
古罗马的思想家昆体良认为人具有天资和禀赋, 通过后天教育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强调雄辩术的重要性。重视德和演说技术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都是人的天资禀赋, 教育的作用就是积极地促进人天资的发展。
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性中的智慧最重要, 人天生具有接受教育的智慧, 这些智慧是人人都拥有的, 因此人人都能接受教育。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教育思想, 他认为人的天性就是人人都拥有智慧, 而教育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也同样认为人性中存在的某一部分是人发展不可或缺的成分, 而那就是理智。强调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训练人的理智, 以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就是促进理智的发展。
以上观点都认为, 人性中存在某些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理性、理智、智慧等。这些组成是人发展的重要元素, 并且对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引导这些因素的发展。
(四) 人性是在后天社会中形成的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提出互动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在后天人与人的互动中形成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十分重要, 在互动中儿童产生的经验也十分重要。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顺应儿童的经验兴趣,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形成儿童的兴趣和天性。教育在其中起辅助和工具的作用。
从以上不同教育家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发展出的理论体系, 可以看出, 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观点是基于不同的人性论提出的, 没有对人性的理解, 就不会有深刻的教育思想产生。
三、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一) 教育对先天之性的引导、弥补和塑造
人性论将婴儿和白痴排除在“人性主体”之外后, 自然就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人, 即作为人性主体的人, 是具有生长人性物质基础的人;所谓人性, 也就是具有生长人性物质基础的人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不具有生长人性物质基础的人所具有的属性, 不应归为人性。除婴儿和白痴外, 所有正常人的所欲、所能、所为, 就可论善恶了。
人是否有先天的善恶, 缺陷,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因为这是无从考证的。本文认为人并无先天的善恶和评判善恶的标准, 而是存在一种先天的天赋和潜能, 这些是教育应该关注和发展的, 可能人天生会有一种趋于“好”或“坏”的倾向, 但这是教育无法改变的, 就像是先天遗传的疾病或性格一样, 医学的治疗和教导只能使其得到改善, 而要想彻底地按照一个标准来塑造人是不现实的, 因此对于先天具有的东西的教育只能有选择地引导、改善或发扬。而缺少教育这一社会工具, 人性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因此, 教育无论是对善的、恶的或者其他任何人性论下的人, 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 教育对后天之性的生成、创造和训练
教育是“种”下一切后天人性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社会规范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是非论、善恶论的教育, 也就是是非、善恶、美丑、荣耻等观念的教育, 其结果是形成人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历史上的所有教育, 总是以反映该社会的主流社会关系及要求为己任的。因此, 每一社会历史阶段都有其主流价值观, 每一社会的教育都必然要以灌输主流价值观念为己任。所以, 人性是善恶并存的。人在出生以后就开始接受教育。错误的恶的教育种下恶根。正确的善的教育种下善根。而所谓正确与错误的教育, 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标准的, 教育就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促进主导价值观人性的形成。因此, 阶级社会的是非、善恶、美丑教育既不可能绝对善, 也不可能绝对恶, 教育内容总是善恶并存的, 总是复杂多样的, 因此人性在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下也是复杂多样的。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出版社, 200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宋剑, 扈中平.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4]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农林产品营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林产品营销的产生阶段,也是市场营销学产生的阶段。在该阶段,农林产品营销主要形式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渠道,中间商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许多学者将这个时期的农林产品营销学表达为“The Marketing of Farm Products”即译为“农林产品运销学”。农林产品营销的初创阶段以大学开设营销课程,编写教材最为瞩目。1903年,美国学者本杰明·H·希巴德在观察到农民总是以很低的价格销售产品,但同样的产品在被转售后价格却提高了很多后,他对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之后几年在高校组织了“农林产品合作市场营销”的课程的讲学。至此有关农林产品市场营销的研究得到深入。而农林产品市场营销的早期论著是1916年韦尔德(Weld.L.D.H)编写的《农林产品的市场营销》(Marketing of Farm Product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以市场营销为命题的著作。1921年希巴德出版了《农林产品市场营销学》,西奥多·麦克林写成《有效的农业市场营销》,之后考米什出版《农林产品的合作市场营销》。
2 农林产品营销理论的发展阶段
农林产品的营销理论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而丰富。受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营销活动在西方企业中迅速普及,市场营销理论体系基本确立。1931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成立,标志着市场营销的研究已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共同重视的社会化活动。1920年代到1940年代是市场营销的职能研究热潮。
伴随这一浪潮,1932年,克拉克(Fred E.Clark)和韦尔德(Weld.L.D.H)合著《农林产品市场营销》一书,全面深入论述美国农林产品市场营销,指出市场营销系统的目标是“使产品从种植者那里顺利地转移到使用者手中”。农林产品营销从营销职能的角度考虑,是集中、储存、融资、承担风险、标准化、销售和运输7种市场营销职能的过程。1942年,克拉克又主张销售是创造需求。从对销售职能解释的演变中,人们能够找到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轨迹: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由卖方向买方转移。以前的农林产品营销方式,显然带有生产主导性,生产者缺乏市场驾驭能力。通过创造需求,中间商通过其市场能力优势使过剩的农林产品实现市场交换。由于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对中间商的选择和培养,因此,在该时期许多人把农林产品营销等同于农林产品推销学。
1950年代末,麦卡锡(J.Mc Carth)提出了以利润为目的的经典4Ps理论,这一理论取代了此前的各种营销组合理论,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这一时期,在农林产品市场交换中已占主导地位的中间商,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由于受到中间商的盘剥,生产者往往得不到农林产品在市场交换中的平均利润。为了抵制这种盘剥,农民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生产者联合体,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垂直一体化渠道系统,使农林产品营销延伸到生产领域。在这个以生产为导向型的农林产品营销阶段,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农林产品营销渠道上,目的是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渠道效率,使生产者的农林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农林产品营销活动从消费领域开始,形成了以顾客导向为特征的营销观念,使农林产品营销的研究延伸到消费领域,农林产品生产已不再是营销活动中的主要问题,顾客的需求,尤其是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使农林产品营销活动必须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和终点。随着市场营销的实践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的需求,对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系统化,1990年,美国劳特伯恩教授提出了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营销的4C理论。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理论进人了分化和扩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营销方法与理念的创新,并随着营销领域的深化和拓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86年,营销专家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将麦卡锡的4P组合理论扩展为6P再到10P组合理论,科特勒构思的“大市场营销理论”将市场营销组合从战术营销转向战略营销。1990年代后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Don.E.Schuitz)在《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以竞争为导向的4Rs营销新理论。1980年代到20世纪末,农林产品营销也从过去传统的营销系统发展到整合的营销系统。农林产品营销中的各成员间的关系由原来各自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竞争关系整合为农林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的服务目标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渠道成员间的各种合作关系。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农业联合体逐渐成为农林产品营销的主体。质量营销、差异化营销、生态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服务营销、战略营销、合作营销等等日益成为农林产品营销策略大家庭中的成员。农林产品营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营销理论必将根据实践呈现出新的特点。
3 农林产品营销在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段时期内农林产品流通的统购统销,以及国外(农林产品)营销理论引入的滞后,我国农林产品市场营销也经历了一个从无营销到现代营销理论初步应用的发展过程。随着农林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农林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因农业科技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的丰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农林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林产品生产和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林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当前,从农林产品本身、营销的渠道、营销的工具来看,农林产品营销的发展主流方向是品牌营销、超市营销和网络营销。
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林产品品种的改良与更新,农林产品品牌营销的研究与应用倍受关注,“一村一品”的农林产品发展模式成为各地农业发展的必备策略。农林产品品牌营销以农林产品的消费者需求市场为主导,以优质农林产品为主体,创建优质农林产品形象良好的品牌,以获取更高售价和更大的销量,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在农林产品品牌经营战略中,培育和推出农林产品品牌,同时以安全农林产品、绿色农林产品等概念营销推动品牌的认知度,对于新阶段农林产品市场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国外超市的发展起步早,更为规范,对我国农林产品超市营销的研究是很好的借鉴。农林产品进入超市,可以提高其附加值,使质量效益得到体现,品牌优势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农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超市是农林产品质量安全的“晴雨表”,超市对农林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规格、包装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将促进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从而整体推动农林产品的质量建设。同时,农林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营销渠道的缩短,减少了农林产品的营销环节,有效提高了组织化程度,规避生产和市场风险,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我国超市发展的缓慢,以及“农改超”陷入困境,对于农林产品超市营销的探讨将深入进行。
国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农林产品网络营销在国外应用更为广泛。电子网络为农林产品营销手段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农林产品流通进程、交易环节和交易费用发生质的变化,形成全新的营销和商务模式。对于易腐易烂的季节性农林产品,通过网络营销,可以赢得时间,指导和调节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4 农林产品营销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以农林产品生产为中心,到以农林产品本身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发展到顾客需求导向和关系营销的观念,农林产品营销的发展伴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展,研究领域的扩展,结合我国农林产品的供求现状和营销环境,运用现代营销学理论,结合各种营销策略,我国农林产品营销理论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在微观层面上,首先是生产者对产品策略的理论变革。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产品品牌策略仍然是主流,由于农林产品市场近乎完全的竞争市场,以及消费者对健康、保健的要求,农林产品生态营销、差异化营销、质量营销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电子商务作为在农林产品营销中沟通顾客、生产者、经销商等关系主体的载体,在更加依赖信息“互联网”装备的未来使网络营销在今后更加风头强劲。
在中观层面上,首先是营销渠道策略的变革。交通通讯条件的便利、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促成农林产品渠道结构短化,仓储、保鲜、物流、超市、企业等关联部门的参与使得农林产品营销将更加注重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建立关联与合作伙伴关系,农林产品的合作营销将成为营销理念的新亮点。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关于国际市场的营销方法在农林产品营销国际化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期货市场营销,外贸出口营销等已经成为加入WTO下积极拓展农林产品营销渠道。
在宏观层面上,农林产品营销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科研单位、农户、企业和政府的密切配合,促进农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融为一体,用创新思维解决营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学术界对农林产品营销的系统研究将从“节点”和“线”的研究,转而更多的关注对整个系统的“网络”工程的研究。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同有几十年营销经验的国外农业直接竞争,这就迫使中国的农业界和学术界更多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在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下,“适应不同需求情况采取不同市场营销对策”(菲利普·科特勒)。
摘要:农林产品营销理论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而丰富。分析农林产品营销在西方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农林产品营销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指出我国农林产品营销理论在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林产品营销,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剑,李崇光.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8-20.
[2]李会太,何青,张文杰.美国市场营销发展的七次浪潮[J].经济管理,2002(5):85-87.
[3]晁钢令.市场营销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郭国庆,刘凤军,王晓东.市场营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资本形成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9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 投资又如何形成一定的资本, 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作是“资本形成”。生产资源的典型特征是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因此, 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从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一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地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既是投入量又是产出量。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中, 资本的形成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潜在的总产出增长率越高, 资本形成的多少不仅代表着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也代表着未来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这里的资本形成指的是“净资本形成”, 或者说是“净投资”。所谓“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就是指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之后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真正发生作用的就是净投资。
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 G=S/K, 其中资本—产出比K (代表着投资效率) 被假定为不变。在假定K不变的前提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就是储蓄率S。在这个模型中, 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因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储蓄率就代表着投资率或者是资本形成率, 因此, 资本的形成就成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十八世纪, 古典经济学家就认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而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因此,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本形成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要点是:要想获得任何成功机会的话, 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水平。罗森斯坦—罗丹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人口众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劳动力严重剩余并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资本形成规模小, 要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只能发展工业, 实现工业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工业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工业化, 应该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的推进资本投资, 此时的资本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这个最低的限度水平就是经济“起飞”的临界值。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把经济从贫困落后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实现工业化,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阶段, 而实现投资的前提则是资本的有效形成, 所以, 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斯托研究的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变。罗斯托认为, 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他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起飞的三个先决条件, 其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达到10%以上的净投资率, 可以看出, 资本形成是实现起飞的首要条件。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资本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转移收入控制权, 这其中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是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其二是引进外资。第二种途径是把部门利润重新转化为投资, 这其中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出口部门的外汇收入换回国外的生产性资料。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并鼓励他们再投资。很显然, 罗斯托也认为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率,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 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而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的缺乏。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关系。从供给方面分析: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很低, 储蓄能力就小;低储蓄率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得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经济增长率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分析:在发展中国家,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很小, 对投资的引诱很低;投资的低引诱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并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低生产率;低生产率最后又导致经济的低增长和低收入。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 最后得出了资本缺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结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与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 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的形成问题, 进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的“陷阱”, 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才能走出“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引诱不足和资本缺乏, 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的缺乏。所以,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面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资本的形成率,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3、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 Y=C+I+G+X-M, Y=C+S+T,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 I表示国内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 S表示国民储蓄, T表示税收, 结合上述两式得到M-X=I-S (假设G=T) , 即外汇缺口等于储蓄缺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该国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而吸引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如果在外来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受制于该国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 从而阻碍该国经济的发展。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同样说明了资本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资本的缺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 篇10
一、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理论的世界背景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针对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出现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并且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所得出来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
马克思早年对东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当然也离不开西方先哲研究成就之地基。但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者,他从来不把目光限制在欧洲大部分国家,而是放眼全世界。1848年欧洲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革命的重心正从西方国家转移到东方国家。在这种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马克思也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他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东方社会。马克思从各个方面仔细研究了东方社会,并分析了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从而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下,东方社会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有一个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对东方社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包括:1、19世纪40年代为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 其代表作主要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知之甚少的时期。这时马克思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 必然会形成东方社会从属于西方社会的局面;2、19世纪50到60年代为中期阶段,这时马克思开始逐渐对东方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东方社会理论初步形成并且开始获得独立的意义;3、1871年到1883年为晚期阶段,这时马克思基本完成了东方社会理论并且开创了这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初步考察
马克思在伦敦研究经济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此时马克思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许多著作,并且了解了俄国、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状况。1850到1853年期间,马克思读了詹·密尔《英属印度史》、《政治经济学原理》,理·琼斯《政治经济学导论》,亚·斯密《国富论》,贝尔尼埃《大莫卧儿帝国最新革命史》等著作。并受到贝尔尼埃的影响,认为东方社会没有土地私有制。马克思首次使用“亚洲式社会”概念是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他指出:“一方面,印度人民也像所有东方各国的人民一样,把他们的农业和商业所凭借的主要条件即大规模公共工程交给政府去管,另一方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由于这两种,所以从很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1】但是,此时马克思还没有正式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到50年代末,马克思在 (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 中,把以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普遍存在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形式,统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关于社会分期问题的三个阶段
在《 (1857年—1858年) 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分期的问题,他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式归纳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生产方式和日耳曼生产方式。在这三种原始土地所有制形态中亚细亚形态在财产公有性以及个人对公社的从属性来看是最强的,其次为古代形态,最弱的则为日耳曼形态。
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所有制形态》一节中,马克思提出了以前未曾提出的“亚细亚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等概念,并且将亚细亚生产方式置于社会发展的序列,并将其置于序列首位。“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以一种否定的态度来讨论并研究了亚细亚生产方式, 并且认为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与西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并存的。强调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对东方社会的实际存在的考察
在1873年到1883年,马克思先后读了摩尔根《古代社会》、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和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以及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等著作后,并对这些著作作了详细的摘要并且成为了“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专门研究并回答了东方社会的村社的历史、现状以及性质和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他通过对俄国公社土地公有制的研究提出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髓及其核心思想:即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这一伟大构想。
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实现这一跨越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跨越需要的社会条件,并在其晚年阶段提出了这个伟大的设想。进一步丰富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内容,并且突破了他早期关于落后的东方社会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道路的结论。从而完善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艳, 《世界历史和东方社会理论》,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第13卷第2期
[2]、张云飞,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意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年9月, 第11卷, 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2005.83
社会秩序形成期的有限舆论价值 篇11
“人肉搜索”这个特有网络名词诞生的时间并不久,所受到的争议却越来越大。一方面它是来自网民的自发行为,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难以被法律界定的行为。隐私在这种搜索面前,是不会得到尊重的。虽然徐州市的地方法规有相应的规范,但是显然执行起来不会那样简单。现在从法律角度去分析,可能还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笔者认为,这个时机的到来应该取决于我们对这种搜索行为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公义的发育程度。
可以说,“人肉搜索”是在一个暂时的过渡状态,在网络协同便利与传统隐私权观念合力下的产物。事实上,作为当前有效的一种监督力量,“人肉搜索”有它存在的根基,也有它重要的作用。
首先来看传统的隐私权。通常在一个村子里面,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诸如住址、亲戚、偏好等等,都是公开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基于传统的区域社群里有利于互相监督与互相保护。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社群圈子里面的人不会用这些信息进行相互间的欺诈,相反会给予很实际的互相支持。由于获得了充分的对方的信息,就可以便利地进行事务委托与被委托。几千年来,这个传统的隐私权观念应该说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目前的商业社会里,再加上网络时代的特殊传播方式,这个隐私权透过不同的方式在其他社群圈子里传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传播的信息大部分被用于商业利益所驱使的活动,数字化的载体为这种传播提供了更低的成本,与古老的口口相传方式不可同日而语。隐私的暴露越来越成为当事人的包袱,所以我们都将它当作一个重大的权利项目去保护。这自然是一个不轻松的事情。
再看当前的人肉搜索主体,应该说,目前被搜索的主体集中在危害了公义、伤害了公德、侵占了公利的这些人群。在正常的法律与公德审判渠道,难以快速地对这些人进行处置,甚至是根本无法撼动。“人肉搜索”所呈现的资讯其实并不难以获取,它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特的舆论价值。透过网络进行收集,并能串联起来,以形成足以有说服力的证据体系,就产生了舆论价值。这些搜索本身所带来的信息又会迅速地在其他媒体上进行传播,舆论价值在进一步放大,那么事实就必须以真相袒露在公众面前,不管是贪官的贪赃细节,还是社会事件的本来面目,都会以越来越高的透明度呈现出来。这样,必将催生出与事实匹配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惩戒措施,等等。
然而,事情到此还远远没有结束。作为一种独立的舆论价值的存在,我们肯定“人肉搜索”的贡献,它是当前情况下的社会监督、法律规范方面的有益补充。由于网络协同的便利,自然会带出当事人的其他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情绪所渲染,从而危害到一个健康的秩序,就产生了许多新的风险:比如,超越了搜索发起人的初衷,将当事人的非关隐私暴露出来;再如,别有用心的人会有计划地策划一些搜索活动,形成对当事人的特别伤害。
由于“人肉搜索”在驱动后的不可控制性,造成了它的公义价值往往会小于驱动者的设计;另外一个方面,也造成了行政资源的被动使用,所出台的措施虽能解一时之困,但是难以进行长效设计,从而为社会秩序的形成带来新的负面因素。
可以预见,人肉搜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对它的有效约束只能是在边界的界定上。然而这个界定又不是法律框架里能够定义的,舆论监督与隐私的公开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或许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如何构造与网络社会相得益彰的个人信息披露秩序,确实不是单单从“人肉搜索”所引发的思考所能解决的。
为什么说“人肉搜索”具有社会秩序形成期的有限舆论价值?因为它还没有发育到足以进入主流秩序机制的圈子里面。
价值形成的理论 篇12
近年来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不符合信息披露规则和交易规则等原因, 最终导致被停牌甚至被勒令退市。截至2011年11月30日, 美国股市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的中概企业总数达46家。由于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问题不断, 而这些中概股大多是由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因而引发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简称PCAOB) 对中国审计公司的关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11月22日致信PCAOB主席, 建议PCAOB应对美国无法检查的中国审计公司暂停注册或撤销注册, 禁止其为美国上市的公司提供审计报告, 直到美国检查人员获准评估这些审计机构的工作。目前美国官方尚未针对该建议作出决议, 一旦该建议被采纳, 约100家在PCAOB注册并从事着审计业务的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审计公司将失去其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美国PCAOB此举虽然有排斥中国审计公司介入美国市场的意图, 但中国审计公司其审计质量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质疑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面对美国监管机构随时可能颁发的“封杀令”, 如何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再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De Angelo (1981) 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和报告客户会计系统的重大错报、漏报的联合概率”。以该定义为依据, Anthony和Paul (1999) 认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是审计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其中能否侦测出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属于执业能力问题, 而发现问题之后能否对外报告则属于审计独立性问题。由此, 我们认为审计质量具有双重维度, 即真实的审计质量和市场及利益相关者所感知的审计质量。前者是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 可用审计师监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能力来衡量;后者则是从信息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角度出发, 可用审计师声誉来衡量, 体现了市场对审计师的认可程度。进一步地, 双重维度可视为从审计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定义审计质量, 双方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从而对审计质量赋予了不同的经济含义。对于审计需求方来说, 由于审计师监督能力的难以衡量性, 信息使用者会依赖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先验概率, 这将直接导致审计质量需求取决于声誉维度;而对于审计供给方来说, 在既定的审计声誉下, 提供何种程度的监督则主要取决于竞争策略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这时声誉一方面能够产生激励效应, 强化审计师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动机, 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利用声誉信息的机会主义乃至共谋行为, 导致声誉与质量背离的可能性。因此审计质量决定因素的研究需要关注审计质量的不同维度并着眼于供需双方的利益取向和行为方式。此外, 由于审计师行为受到其潜在法律责任以及其他处罚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取决于审计师所处的制度环境, 也就是说, 审计师必须遵循法律、准则、规范以及监管等制度以承担其法定的审计义务, 因而制度环境是审计质量分析框架中的基础性要素。我国审计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的产物, 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和司法部门在审计制度的发展变革中对审计质量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保证作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法律法规、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 但仍然存在着法制化监管不严、行业自律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从而影响到独立审计质量的监管效率和效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尽管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不可比性而难以对其进行判断, 但由其形成机制可知, 审计质量受到事务所 (审计师) 审计业务供给、被审计单位审计质量需求以及审计制度环境这三个层面的共同影响, 任何一个层面中的不同因素都有可能对最终的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 供给、需求和制度环境通过不同路径影响着审计质量。
二、基于供给方视角的审计质量影响分析
(一) 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
关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的探讨, 学术界主要形成了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对于事务所来说, 接手一家新客户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启动成本, 而后续年份的审计成本则会低于第一年的准备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 审计师为获取客户的签约权, 可能会以低于第一年审计成本的价格来“低价揽客”, 所期待的是能够持续保有客户, 在以后年度的审计中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 当审计师发现客户存在舞弊行为时, 可能会屈从于被审单位终断聘约、更换事务所的压力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但是一旦市场发现事务所的“欺骗行为”, 将会导致其失去更多的现在和潜在的客户。对于大规模的事务所而言, 由于其客户较多, 来自每一客户的审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小。如果因为某一个客户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而受到惩罚, 会极其严重地影响到多年在审计市场上累积下来的声誉, 使得大量的客户流失, 其遭受的机会成本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小规模的事务所。因此与小所相比, 声誉的存在能够很好的抑制大所的机会主义行为, 抵制来自客户的压力, 在权衡收益和机会成本后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 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提高审计质量, 这就是声誉理论。审计委托人通过对审计师的聘请, 一方面可通过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对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进行确认和揭弊查错, 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另一方面还可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审计师, 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 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 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 这就是“深口袋”理论。在“深口袋”理论下, 事务所规模不仅意味着单个客户的重要性程度, 还意味着事务所拥有的财富的多少。事务所规模越大, 其财富越多, 面临诉讼时被要求的赔偿金额也越多。为了规避这一风险, 大所要想获得审计市场的行业平均利润, 在审计收费一定的情况下, 存在更高的动力来发表公允的审计意见, 提供较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以上两种理论都说明了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正向相关性。国外学者从审计独立性 (De Angelo, 1982) 、发现管理当局的错报 (Watts and Zimmerman, 1981) 、审计收费 (Francis and Wilson, 1988) 、法律诉讼 (St.Pierre and Anderson, 1984) 等角度的研究均表明, 事务所规模越大, 审计质量越高。以上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外审计市场的, 这些国家 (尤其是美国) 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供给由沉重的法律风险和高昂的诉讼成本来保证。但是在我国却存在削弱事务所规模积极影响审计质量的诸多因素:首先, 我国证券市场是新兴市场, 上市公司的数量有限, 但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却相对较多, 供大于求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所有者对审计意见的发表具有主导作用。而上市公司出于各种需要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 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其次, 虽然我国法律允许投资公众对审计师的过失行为提起诉讼, 但提起诉讼的多项限制条件、过高的诉讼成本以及较低的赔偿责任, 使审计师被提起诉讼的概率降低, 面临的法律风险偏低。最后, 我国审计市场是在政府的管制下形成的, 政府对“四大”的“偏爱”导致“国际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入乡随俗”地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以上原因的综合作用结果就是, 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是复杂的, 不能一概而论。相关经验证据也表明, 大所有可能会在中国审计市场继续保持其执业能力, 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 (王鹏、王咏梅, 2006) , 也有可能为适应中国审计市场需要而被“本土化”, 降低审计质量 (刘运国等, 2006) 。
(二) 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
从美国《萨班斯—奥克斯来法案》颁布以来, 关于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的证券机构强制性要求审计师轮换, 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国。2003年我国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 要求2004年起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至少5年轮换一次。各国之所以强调审计师轮换, 主要是认为审计任期的延长会导致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和事务所相互勾结, 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事实上审计任期长是否会损害审计质量尚未有定论。根据De Angelo (1981) 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 审计质量由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决定, 同样, 审计任期也通过这两个方面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从专业胜任能力方面来看, 审计任期的延长能够使审计师对被审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内部控制状况、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更好地了解, 以便其在审计过程中有重点、有依据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 提高审计效率, 保证审计质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审计任期越长, 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实施的审计程序越容易被固化, 在执业过程中也难保持执业的谨慎性。从独立性方面来看, 如果管理当局有影响审计报告结果的意愿时, 审计的独立性有可能受到威胁。前面已提到, 事务所初期与客户缔结合同时的启动成本非常高, 为了争取客户甚至有可能会以低于启动成本的价格进行“低价揽客”, 并期待在后续年份的审计中赚取利润。因此审计师在审计初期考虑到较高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即便审计时发现错报, 审计意见的发表也容易受管理当局的影响。随着审计任期的增长, 管理当局的这种影响力也逐渐减少, 审计人员越能保持其执业的独立性, 因此较长的审计任期有利于维护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但是较长的审计任期又会使审计师与客户建立“私人情谊”, 对客户产生经济依赖, 他们在执业过程中会过分相信被审单位的“真实情况”、过分关心被审单位的利益, 在无意间使自身的独立性及客观性受损, 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上理论分析显示审计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是多样化的, 国内外经验数据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Geiger和Raghunandan (2002) 以美国证券市场上1996年至1998年间破产的公司为样本, 对这些公司破产前的审计质量与审计任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审计任期越短, 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越大。陈信元和夏立军 (2006) 认为过短或过长的任期都会对审计质量产生损害, 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当审计任期小于6年时, 审计任期的增加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当审计任期超过6年时, 审计任期的增加会降低审计质量。
(三) 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
行业专长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对某一行业的信息优势。审计师行业专长是审计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 因此行业专长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1998年, AICPA将行业专长列为影响CPA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审计准则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以足以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具备了行业专门的知识, 审计师可以首先进行被审客户的筛选, 尽量避免与高风险的审计客户打交道。在制定审计计划阶段, 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专门知识, 可以有效评估客户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识别客户的特殊固有风险、确定计划的检查风险及搜集、综合审计证据、有效地控制检查风险以确定客户会计报表真实、公允性的技能, 从而有助于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在审计实施阶段, 掌握行业知识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性复核, 有重点、有依据地搜集和鉴别审计证据。在审计结束出具审计报告阶段, 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客户会计估计和财务呈报的合理性, 减少客户运用会计准则上的偏差, 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工作整个程序的每一步都证明了行业专长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因此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具有正向关系 (Kwon, 1996, Krishnan, 2003;Robert et al., 2007) 。在成熟的审计市场中, 事务所把培养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作为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策略。近年来, 尽管我国鼓励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方式做大做强, 审计市场的集中度逐年提高, 但资本市场并未成熟, 这成为我国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提高审计质量的障碍。首先,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资格、新股定价等都保有明显的政府痕迹, 上市公司的审计需求是针对政府而言的, 并非自发需求, 同时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企业不会选择质量高的事务所, 事务所方面也没有了培养具备行业专门知识的审计师的动力。其次,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 业务分布地域分割现象严重, 特定地域内的客户资源有限,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 (张立民、管劲松, 2004) , 也就更谈不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在当前的我国, 即便事务所具备了行业专门化能力, 也会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独立性不高、行业内经济依赖度较高以及专业化程度有限等原因导致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的积极作用表现不明显 (蔡春、鲜文铎, 2007) 。
(四) 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
“安然事件”的爆发, 安达信等世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了质疑, 这导致了美国对会计师事务所一系列新的改革。中国银广厦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 不断引起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作用的关注。事务所组织形式是否与审计质量相关?何种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应当采用何种组织形式?纵观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各国的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四种类型。国外审计学者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并无专门研究, 对于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层面进行考察。我国《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用两种基本形式, 即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 (简称有限责任所) 。因此有学者指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太少, 阻碍了中小企业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要求, 是导致我国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 (安广实, 2011) 。大多数国内学者都提倡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该形式可以解决有限责任制在风险约束机制方面的缺陷, 从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李四能 (2008) 提出在我国现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应该选择“以有限责任合伙制为主体、以普通合伙制为补充”的模式, 才能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市场新格局。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没有直接相关性, 原红旗和李海建 (2003) 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意见的主要是公司本身的财务特征,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没有对审计意见产生明显影响。
三、基于需求方视角的审计质量影响分析
(一) 审计需求理论
从审计质量的需求方来看, 对事务所的选择体现了公司内部即财务信息提供者对审计质量的需求。目前关于审计需求的理论有代理需求理论、信息假说、信号假说、保险假说等。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是在Jensen和Meckling (1976) 所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该理论下, 独立审计被认是一项能够实现监督、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代理冲突越严重, 公司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也就越强, 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也就越强。信息假说认为审计担任着降低信息风险、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职责, 为公司、投资者个人及整个资本市场带来效益。信号假说将独立审计看成是一种缓解企业内部人员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节约融资成本的制度安排。审计作为一种信号, 能够帮助市场区分出高质量与低质量的公司。保险假说认为, 在管理层披露责任日益增长的环境下,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担保机制, 既可以转移披露责任, 又可以承担诉讼风险。这些理论中,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审计需求解释理论中的主流理论。根据代理冲突涉及的主体不同, 现代企业主要存在两类不同的代理冲突, 分别称为第一类代理冲突和第二类代理冲突。第一类代理冲通常发生在股权高度分散的英美等国, 是由公司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冲突;第二类代理冲突发生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东亚等国 (包括中国) ,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实施掠夺而产生的冲突。
(二) 第一类代理冲突与审计质量需求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Jensen和Meckling紧紧围绕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企业价值进行讨论。他们认为, 当经理人拥有全部股权时, 他需要对自己低效或无效的经营负责, 当公司发展壮大对外融资时, 不完全持股会使得他们有“偷懒”的动机。在完善有效的资本市场下, 外部投资者能够预见企业内部的代理冲突, 降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代理冲突所导致的价值损失将全部由企业的内部人承担。因而委托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公司更有动机通过引入外部监督来缓解内部代理冲突, 提升企业价值, 且这种动机会随着冲突的加剧而增强。外部审计的需求应运而生。不同程度的代理冲突产生不同的审计质量需求, 当前研究主要以公司的特征来反映代理冲突严重程度, 研究其对审计需求的影响。这些公司特征包括企业规模、负债水平、成长性、管理层持股等。研究结论也呈现基本的一致性:公司规模越大、负债水平越高 (Chow, 1982) 、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 (Tauringana and Clarke, 2002) , 企业的代理冲突越高, 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三) 第二类代理冲突与审计质量需求
第一类代理冲突与审计需求的研究是以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高度发达的英美等国为背景的,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东亚等国更可能出现的是第二类代理冲突。这类代理问题在新兴资本市场尤其严重, 因为新兴市场中保护中小股东的治理机制非常不健全。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 发展时间短, 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法律和司法体系不健全, 股权高度集中, 控制权市场基本不存在, 存在人为的市场分割。同时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 国家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中国资本市场非常普遍, 这样导致政府过多地参与到资本市场, 干预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可以说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使大股东的利益几乎不会受到其他股东的约束和挑战, 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的事件频频发生,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非常严重。因此, 分析中国的代理冲突与审计需求的问题将围绕两条思路展开:首先, 控股股东是否会有高质量审计需求, 试图通过购买外部独立审计服务来缓解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其次, 作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 政府在审计师选择方面是否起着积极作用?代理成本影响公司选择不同质量审计师的前提是, 证券市场是竞争性的、有效的。只有在此情况下代理成本才会由代理人承担, 代理人才有选择接受高质量的审计以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而在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 代理人并不会因为利己行为而要承担与之相匹配的成本, 其通过高质量审计等手段来约束自己行为的动力也就不强。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 投资者法律保护薄弱, 在我国公司治理中, 内部治理结构失衡, 外部治理结构失效, 缺乏对公司管理当局的产权约束。加上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国有资本投资主体缺位, 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缺乏对高质量独立审计的需求。同时, 在不成熟的审计市场, 大规模事务所的地位并不稳定 (在供给方面已讨论) , 很多时候并不能向外界传达恰当的“信号”。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第一类代理冲突下代理成本对审计需求的结论在我国并不适用, 我国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Backman, 1999;夏立军、陈信元, 2004;李明辉, 2006) 。但是, 近几年我国审计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事务所脱钩改制以及外资所的引入, 我国审计市场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双层代理冲突越发严重, 这使得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存在潜在的需求。因此相关研究认为代理冲突越严重, 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越强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 2006) 。在我国实行独立审计的所有企业中, 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 政府成了审计服务的最大需求者, 这与西方国家审计客户主要是政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不同。对于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由于政府不是其决策风险和收益的直接承担者, 在监督评价经营者方面的消极性会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代理冲突加剧, 代理成本较高。因而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会产生高质量的审计需求 (王艳艳, 2007) 。
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的审计质量影响分析
(一) 法律环境与审计质量
La Porta (1998) 等经济学家和法律学家将法律引入了公司治理领域, 指出不同国家的《公司法》或者《商法》对外部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 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股权结构和融资模式, 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或者说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审计质量又会产生影响, 因此, 在考虑审计质量因素时, 还有必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政策及治理环境的影响。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实现基本职能的手段是获取审计证据, 对照审计标准, 得出审计结论, 表达审计意见。健全的法制环境能鼓励、支持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保护审计人员的权益, 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准则规范、法律标准明确、法制程度较高的地区审计质量越高 (T.J.Wong, 2000;Kwon, 2007) 。国内的研究证据也表明, 事务所可能根据被审单位所处地区的法制水平相机决定审计质量 (刘峰, 2007) 。从“老三案”、“新三案”到银广厦事件, 我国会计职业界越来越关注审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然而, 法律风险构成的三个方面:诉讼资格、诉讼门槛和诉讼收益表明我国会计职业界所承受的法律风险极低。从诉讼资格上看, 在2001年底之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不具备起诉注册会计师行为失当的法律资格。2002年后尽管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受理和审理因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市场上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 但是严格的四项前置条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风险问题。同时我国“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也将诉讼门槛抬高。最后“退一赔一” (即最高不超过审计收费的若干倍) 的赔偿制度使得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环境下, 即便会计师事务所被起诉并败诉, 其赔偿责任也远远低于国外同行。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审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也会很低。因此我国低风险的法律制度环境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总体偏低 (刘峰、许菲, 2002) 。
(二) 监管环境与审计质量
审计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提高会计的信息含量, 因此审计师能否把他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所有的信息准确地浓缩在审计报告里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有些信息对第三方来说是无法验证的。审计师在他的职业判断中有两种信息类型:一类是可以观察并可验证的, 我们称之为客观信息;另一类是可观察可推测但不可验证的或较难验证的, 只能以一种主观的方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信息, 我们称之为主观信息。为保证审计师更好地进行职业判断, 把与客户利益有关的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都传递给市场和投资者, 监管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监管环境是有效的独立审计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有效的独立审计市场则可以进一步通过竞争和淘汰机制, 督促和激励审计师不断地提高其执业质量。因此适度的审计监管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Michael Firth and Raymond M.K.Wong, 2005)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的产物, 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和司法部门在该制度的发展变革中对审计质量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证作用。政府监管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如制定准则、实施行政处罚等。研究发现, 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情况下, 作为审计师应对监管的一种策略, 政府监管关注的领域, 审计质量较高, 而非关注领域的审计质量则较低。因此良好的监管能够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刘亚莉, 2006) 。
五、结论与展望
【价值形成的理论】推荐阅读: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简单概述08-15
马克思的价值创造理论06-17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07-18
音乐的形成06-27
压力的形成08-08
形成的原因09-01
债务的形成10-11
价值创造理论06-07
综合价值理论09-20
积极理论价值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