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形成(共7篇)
压力的形成 篇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特殊群体, 长期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肩负着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重任, 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致使高校辅导员感觉工作繁杂, 工作强度、压力较大, 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对辅导员工作热情的降低, 对工作的价值感降低, 对个人发展越加迷茫。高校辅导员的压力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 分析其压力形成的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调适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特殊的职业, 也是高校教师中最为特殊的群体, 这是由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决定的, 辅导员的职业压力是自身的感受, 造成这种压力感受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1.1 制度及管理层面因素分析
(1) 辅导员身份和角色的演变提出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
高校辅导员可以追溯到中共军事院校的政治指导员, 从1952年起的大部分时间内, 高校政治辅导员都是作为政工干部存在的,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变化, 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开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慢慢列入了教师队伍,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 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 应列入教师编制,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这些文件表明, 辅导员的身份正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变化, 由单一的政工干部向着教师、干部双重身份在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政治辅导员”到“辅导员”的变化,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里品质等的教育引导, 资助、就业、维稳方面的知道服务工作, 班集体、党支部的组织建设等”。高校辅导员角色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向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三重角色。身份角色的变化拓宽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范围, 直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 辅导员逐渐向职业化、专业化、精深化深入发展, 这对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加高标准, 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否有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这给辅导员工作胜任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 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和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认识的缺乏, 导致辅导员在各个高校, 特别是地方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比较混乱, 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设置, 辅导员专业背景多数与辅导员工作不相匹配, 同时, 高校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 让辅导员整体产生了价值怀疑感和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 在辅导员深层次管理上, 高校并没有完备的辅导员有效流动机制、培训机制、晋升机制、进修机制, 高校管理层忽视或者不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致使辅导员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产生质疑, 辅导员总需要为自己的前途发展而担忧, 同时这也造成了辅导员无序流动非常大, 也对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报酬及福利制度的不完善是另外一个因素。辅导员报酬及福利在高校教师队伍里相对较低, 让辅导员感受到精力投入与报酬和福利是不成比例的, 造成辅导员心里落差相对较大, 导致辅导员队伍工作积极性丧失和优秀人才逐渐流失。
1.2 辅导员工作特点层面因素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高校辅导员必须承受着比其他教师或者其他类型工作更大的压力。
(1) 高校辅导员工作角色的相互冲突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多重角色, 而这些工作角色有时是相互矛盾, 甚至是相互抵触的。首先, 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着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团支部及各种其他学生组织的直接负责人, 在党团工作及学生活动中起领导作用, 而作为教育者, 辅导员必须时时刻刻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给予学生生活、成长、发展服务,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地提供帮助, 严格意义上来说, 领导者和服务者并没有冲突, 甚至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但是, 在众多的学生工作中, 领导者和服务者在工作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是存在着对立。辅导员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应该以一种或者多种什么样的“姿态”和角色进入, 这给辅导员带来了心理难题。
其次,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政策落实到学生层面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学生管理中, 是作为学校最高管理层的政策执行者而存在的, 必须站在学校的立场执行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让学校的发展同学生的发展更好的统一, 然而, 辅导员也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 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必要的帮助, 辅导员也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利益,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学校政策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可是在具体执行相关政策的时候, 学生是不能够即刻地、显性地感受到学校政策所带来的长远发展利益, 学生可能会对学校的某些政策产生反感甚至抵触,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往往会与学校的政策和制度有时会发生矛盾, 结果导致不管学生是否理解的要执行, 因而致使辅导员处于两难境地”。
(2) 工作琐碎, 个人空间、时间受到限制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 实际是一个“万精油”, 负责几乎是除开教学以外的所有工作, 包括党团建设、干部培养, 学生生活、学习、心理, 评优评奖, 寝室工作, 以及学生的各种信息表格统计等, 繁杂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与学生有关的所有事情都是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还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学生中的突发事件。同时由于辅导员在高校工作中处于实际多重领导的局面, 导致辅导员不得不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协调, 还得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关系, 这些导致了辅导员陷入繁杂事务的漩涡, 给辅导员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
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辅导员的生活处于无规律状态, 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辅导员几乎整天都处于工作状态, 几乎丧失个人的时间, 没有时间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同时, 受到空间地域的限制, 辅导员几乎是办公室、学生公寓、家里三点一线, 以至于同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很少, 甚至会影响辅导员的正常家庭生活。总而言之, 辅导员的工作特点造成了辅导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
1.3 个人因素:工作成就感低, 致使个人价值受到质疑
高校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 琐碎重复, 学生工作的成果很难即时的、显性的得以体现, 或者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政策的延缓性、效果的迟效性导致辅导员的劳动成果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成果, 达到工作成效。“一个人的价值不仅表现为生命本身的存在, 更体现为在生命存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所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很难被理解和接受, 或者说辅导员很难将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让社会明显地感受到, 从而一部分人认为辅导员干的都是鸡毛蒜皮, 无关痛痒的事儿, 导致辅导员降低了自身职业兴趣, 也很难从事琐碎、成效不突出的工作中获得价值认同感, 甚至形成职业倦怠。这也是辅导员队伍表现出很大不稳定性, 出现转岗、调动、辞职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调适策略
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高校的重视, 辅导员工作压力的缓解得从制度、管理、辅导员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
2.1 完善制度, 科学管理,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1) 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和教育环境的变化,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政策和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这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也是使高校学生工作更加有效率的保障。
首先建立合理的、系统的辅导员聘任、培训、激励、晋升机制, 这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一方面可以让辅导员向着职业、专业精深发展, 另一方面, 合理的晋升机制和流动机制可以让辅导员队伍有序规范的发展, 也让辅导员不担忧发展前景, 增强辅导员岗位职业认同感;其次, 就是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辅导员在高校实际工作中, 存在多重领导, 职责不明的情况, 让辅导员来回奔波于各个职能部门, 事务繁琐, 很大程度上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只有明确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排辅导员工作, 才是减轻辅导员工作量的根本途径。
(2) 规范高校辅导员工资福利制度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工资相对处于低水平,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高校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 确定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同级别其他专任教师的收入水平, 同时为辅导员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平台, 这不仅可以缓解辅导员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 同时也增强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2.2 加强培训, 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新的时代, 新的教育要求, 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艰难与复杂, 对辅导员思想、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辅导员朝着专业、精深发展。一方面, 高校应该更多的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且专业对口的人才进入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 有计划地安排在岗辅导员在职培训,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 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知识与技巧, 对辅导员进行新思维、新技能的培训, 辅导员的培训方式应该是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 实事求是, 避免“走过场”。同时, 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使得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以此缓解辅导员因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而诱发的职业压力。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缓解职业压力
辅导员在实际高校工作中, 最直接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甚至与学生家庭的关系。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中,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既是领导者、也是服务者, 既是学校政策执行者、又是学生利益维护者, “辅导员在很多时候还要将不同的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 常常会遇到两个角色同时提出两种相反期望, 带来大量的行为上的、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故而辅导员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可以使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变得容易, 同时, 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可以使辅导员获得幸福感和价值认同感。辅导员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在言行上审慎, 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 同时要不断地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创新沟通交流的方式, 如网络平台、信息平台,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 获得学生的信赖,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下, 辅导员可以增强工作成就感, 有效减少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昌华.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19-120.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24号令) [Z].中国教育报, 2006.8.1
[4]王胡英, 黄核成.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演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报, 2012 (04)
[5]刘林.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02)
[6]刘, 马世超.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结构探索、特点及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06)
[7]杨清刚, 郑祥福.高校教师"去倦怠"研究—以辅导员为例[J].江淮论坛, 2012 (02)
压力的形成 篇2
摘要:身心压力的倍增,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人际关系,使自己越加孤独,进而会让自己变得抑郁,忧郁,甚至会患上抑郁症。本文分析了身心压力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压力缓解的五个具体措施,以让大家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迎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关键词:身心压力、原因分析、缓解措施
一、压力的来源
压力就是心中有一个预期要做的事情,而自己要不就是被分散了精力,要不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实现不了预期的愿望。也可能是客观的大环境变化左右了事情的发展,而不能如愿。
压力的形成包括两个因素和一个过程。第一个因素就是自己的预期,第二个因素就是实际的结果。过程就是行动,一系列的行动是不是实现了预期?压力是随时间而来的,过程就是时间轴上延续出现的各种事情。巨大压力就是实际的情况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觉得自己被摧毁了,或者彻底放弃了愿望,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
压力源一:来自父母的期待。比如有出息,要不就是幸福,具体一点,早点结婚啊,要不就是早点生娃,要不就是早点买房。请大家罗列一个清单,看看来自父母的期待有哪些?然后就是来自配偶的期待,配偶的期待变化性较大,多数情况也比较隐晦,不直接说出来。来自父母的,来自配偶的期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抽象,宏观;不明说,总是暗示给你。
压力源二:来自上级和同事。同事期待你最好比较差,上级期待你最好要完成业绩,不过也不能太强了,显得有超过他自己的可能。这个压力一个方面就是没有上限,完成业绩越高越好,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能抢功。
压力源三:来自外界的,比如朋友圈,媒体新闻等。朋友圈晒的美食、美景,炫耀的豪车,豪宅,昂贵的奢侈品等,都会不知不觉建立自己的一个虚拟期待。另外,一些激情的鸡汤,成功的梦想,成功学的学说,盲目地耗尽自己的毅力,都容易潜移默化地形成内心较高期待。
那么,你认识自己压力的来源了吗?
二、压力的`缓解
1.不同的计划模式
一是目标模式:确定一个时间段要达到的目标,并用这个目标来激发自己。压力也来自这个。
二是时间模式:平摊到我们每天需要的时间做一个具体的事情,不设定时间段达到的目标,不问结果如何,仅仅是操作而已,达到计划好的时间就可以了。
三是任务模式:也是不问结果的,也没有中长期目标,就是约定一个动作,每天重复一个定下来的量。比如每天跑步3公里,即属于任务模式。
四是环节模式: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针对每一个小目标,制定出完成这个目标的环节。
找到自己面对的一个压力,看看能否转换计划模式?以便淡化最终目标,以及较大的期待。
转化模式后,需要三种有利的环境辅助你进行这样的解压动作:
一是人际环境:就是找到支持你这么做的人,或者找到都有类似想法的人,彼此结伴,交流。
二是文化环境:主动屏蔽一些干扰源,比如微信中消极人的言论、炫耀的人的言论等,并主动分享自己眼前已经完成的实现了的事情所得到的结果,不断强化积极的、健康的、迎接未来的那种生活态度。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形成文化氛围,自己发出的信息对别人形成文化氛围,我们要主动创造对我们有利的文化氛围。
三是心态环境: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分数多少的比较、业绩高低的比较、物质拥有的比较都容易造成人心中无形的期待,渐渐提高了自己的期待值。竞争来自心态,如果不去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的昨天比较,与自己上一次去比较。这样比较的话,做模式2,模式3的长处就发挥出来了。与自己走过的脚印比较,更加稳健,更加厚重,更加扎实,更加有力。
2.建立合理的期待
一是来自父母的期待调整。找时间创造和谐的气氛后,写出自己认为对方对自己的期待,并逐一核实。让对方明确这些期待的时限是多少?获得这些信息后,自己权衡,评估一下,完成这些期待会影响到自己对自己发展的哪些期待?会占用多长时间?多少资源?自己想清楚后,再次创造宽松氛围,与配偶坐下展示给配偶,或者父母,看看自己眼前这些期待,共同协商哪个放到第一,要结合自己眼前的能力,自己现有的资源等。一旦达成共识,就开始运用时间模式,任务模式,并不断对父母、配偶进行阶段性汇报,分享,保持彼此对各自进度的充分了解和知情,并随时能够提供支援。
二是来自同事和上级的期待调整。与同事相处要充分示弱,让同事重复了解自己的处境,以及学习的心态。而对上级,要充分地表达自己一直在努力,不断在学习的行为,要报告自己的阶段性变化,并请教上级给一些具体的评价。以上这些都需要书面交流,白纸黑字,用心认真,长期坚持,能够让同事,上级形成对你客观的期待,从而压力下降。
3.长期目标阶段化
压力与目标大小有关,目标实际上就是心中的期待,一旦你设定了一个要完成的目标,就是期待自己能够完成的。随着时间的临近,压力加大,那是觉得离实现目标越来越远了。
面对人生的压力,你有三个思考的方向:拆解为阶段量化目标;降低目标或者拉长周期,让眼前生活轻松,从不同的方式接近目标。
人生的目标可以用钱来衡量,也可以用职位衡量。也可以用心态衡量,也可以用自己眼前生活的状态来衡量。不是用别人当镜子,以上所有目标,不用把看别人多么出色变成自己的目标,还是要看多数的别人情况,来形成自己的情况,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能力现状。同时,你打算如何放松自己呢?增加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的乐趣呢?盯着一个目标时间太久了,眼睛就花了,对实现目标也是不利的。扩大一些视野,看看人生还有哪些风景错过了?
4.建立比较的标杆
我们很多的压力,其实是与他人比较而导致的。要不要与人比较?如果可以与人比较,应该与哪类人进行比较?
乘坐一辆车,其中的人可以通过看到的窗外的物体,感知自己车辆的速度。如果乘坐飞机,看不到外界物体了,无法知道自己的速度。人生也类似,要有参考比较的对象。
然而,人们在小的时候,常常有很多兴趣。父母经常拿这些兴趣与最高水平进行比较,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渐渐消失了。如果每人跑步都与世界冠军比较,人就不会努力去跑步了。如果人们绘画都与毕加索比较,也就没有新的画家出现了。很多从小的才能都是被与最高水平进行比较而扼杀的。对自己感受到的压力也是类似,采用哪种参考对象,才能够给人以信心行动起来?我认为合适的比较对象是那些处于中等位置偏上的人就可以了。
5.情绪宣泄缓压力
压力本身给人带来的是精神方面的困扰,随之带来的就是情绪的波动:高峰,低谷,瞬间上下,肾上腺素分泌,导致激动,激情,激怒等失控状态。情绪,需要发泄掉。
人们平时突然做出周围的人认为不太合理的事情,其实就是情绪失控的表现了。如果自己觉得容易发脾气,实际上就是宣泄失控,没有对自己情绪宣泄进行规划。作为理性人,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发泄掉:恰当地选择好:发泄的方式、发泄的环境、发泄的对象和相应的后果防范。比较平和的方式就是消遣,比如找人打牌,或者看电影、读书等,都是比较缓和的方式来缓解自己。宣泄前,要充分设想后果,如果对人宣泄,要提前告知,自己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提前多天就预告,发作后,自己平静下来后,要及时做出解释,抚慰不太理解你的周围的人。
三、结语
所有的解法都是在创造一个环境,让自己回归自己客观的处境,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现状,并制定切实的计划模式,用一个中长期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形成现实的、可以看得到进步的、阶梯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青.新生代管理因你而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
中小板:宏观面仍对后市形成压力 篇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刚公布的今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虽然存在一定的季节因素影响,但却是近9个月以来最低点,预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的可能性有所加大。这一先行指标是个信号,可能使市场投资者对随后即将陆续公布的5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产生了低于预期的忧虑。
从行业角度分析,PMI低于50%的行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说明以上行业下滑迹象相对更为明显。预计未来PMI仍将有可能进一步回落,将会在50%的临界点徘徊。另一方面,从行业产的成品库存分析,目前库存处于高位的行业主要是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等。而5月份环比库存增加比较明显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只有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的5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最大,分别约下降1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但这是在前期库存过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库存目前仍然较高。如果从库存总量来看,原材料库存仍在高位,近期的价格回落将会继续引导去库存化。
从近期数据和经济层面来看,总需求的增长放缓趋势有可能还会延续,如果从紧的货币政策未来不会继续收缩,那二季度就有可能是全年股市表现最差的季度。从历史数据来看,如果6月份的新订单指数继续下滑,而CPI继续保持高位的话,6月份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会加大。目前,金砖国家的通胀率都相当高,巴西央行为了应对,经过3次加息后,基准利率已达到了12%;印度的加息力度更大,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已连续加息9次。中国虽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4次加息,且每月都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但至今还没达到控制通胀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认为,目前的宏观经济正是处于宏观调控的过程,在调控目标还未实现的背景下,政府是不可能轻易放松的,毕竟通胀是全球都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在开始阶段严控,那未来对经济的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在宏观数据仍未有效好转前,A股市场也预计难以有所表现。
在当前通胀压力和紧缩预期无明显改变下,市场是较难出现流动性明显好转局面。5月PMI 放缓已被市场充分预期,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下滑程度仍然谨慎,在6月中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及调控来临之际,对市场影响将偏负面。由于板块估值分化严重,高估值板块和个股仍具调整空间,继续轻仓谨慎,暂时回避还未止跌的调整。
压力的形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6例, 男, 45例, 女61例, 年龄40岁~75岁。术前检查排除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禁忌证。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20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15例, 全膝关节置换25例,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15例,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内固定2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采用韩国大星产业出产的DL-2002B型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可同时连接两个套筒, 同时对两个肢体进行治疗。压力范围是25~220 mm Hg, 额定电压AC220V/50 Hz。有A、B两种治疗模式, A模式:功能侧重对肢体按摩;B模式:对静脉、淋巴回流效果好于A模式。一般选用B模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间断充气, 分别对踝部、小腿和大腿产生压力, 使下肢血流速度增加, 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 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2) 手术前1 d行常规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手术前1 d停用抗凝剂。对照组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刻进行患肢主动功能锻炼, 8 h~12 h后使用低分子肝素2 000 U, 以后4 100 U/d, 连用7 d~14 d后停药。试验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 于麻醉作用消失后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余治疗方案相同。2组患者均在术后3 d~5 d复查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治疗原理是四阶段空气波压力通过扩张、压缩血管肌肉, 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 并达到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以辅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同时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有报道[1]称间断充气加压泵辅助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良好, 同时对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 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IPC) 用于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 2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 试验组应用IPC, 2次/d, 30 min/次, 10 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IPC。对2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PC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IPC能有效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DVT, 且安全舒适、经济实用。
关键词:长期卧床,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参考文献
压力的形成 篇5
库车坳陷异常压力十分发育,根据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和声波时差曲线的变化特征,把该坳陷纵向压力结构划分为5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压力带:正常压力带、第一压力过渡带、第一超压带、第二压力过渡带和第二超压带.各压力过渡带压力梯度明显超过静水压力带和超压带,具有高声波时差的特征,在地质上基本都是区域性盖层;在超压带中,气藏的`剩余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坳陷内主要圈闭实测剩余压力与盖层厚度、构造挤压强度、烃源岩排烃强度、埋藏深度的变化(埋藏和剥蚀)等地质因素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构造挤压和流体充注是目前库车坳陷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膏盐盖层的厚度对超压的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 者:柳广弟 王雅星 Liu Guangdi Wang Yaxing 作者单位: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刊 名:天然气工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NATURAL GAS INDUSTRY 年,卷(期):2006 26(9) 分类号:P61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异常高压 盖层 构造挤压 排烃★ 青春痘的形成原因
★ 法治社会形成原因及模式简论
★ 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原因?
★ 基于小学生角度分析心理问题形成原因论文
★ 数字式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 丰龙风并检查孔抽水试验异常及原因分析
★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与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压力的形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病人, 男66例, 女59例;年龄52岁~88岁, 平均68.5岁;合并高血压6例, 心脑血管疾病16例, 糖尿病12例, 类风湿关节炎5例, 强直性脊柱炎5例, 无合并症81例。
1.2 治疗方法
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均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前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好各项治疗参数。将病人患肢用一次性垫巾包裹好, 然后将患肢放于套筒中, 紧密闭合拉链, 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漏气影响疗效。患肢有合并其他伤口时, 在调节参数时, 以伤口为中心, 将伤口上下的一节段压力调整为零, 以免在治疗的同时破坏其他伤口的愈合。遵医嘱调节各个节段的压力, 待病人感觉可以耐受后, 方能离开。每日治疗2次, 每次30 min。
1.3 结果
本组1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2 护理
2.1 术前指导
术前宣教, 要求病人戒烟酒, 在围术期内忌吃生冷饮食。宜食用含有高蛋白, 以优质蛋白为佳, 动物性蛋白 (禽、畜、瘦肉、鱼、蛋、奶) +大豆蛋白 (黄豆、黑豆) 等食物。用简便的语言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目的、意义及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 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2.2 术后康复训练
每一种功能锻炼都不是马上就有明显的疗效。因此, 术后训练应按时间顺序, 分阶段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2]。包括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活动、臀肌收缩运动、髌骨推移训练、直腿抬高等。运动时间:每日2次或3次, 每次15 min~20 min。
2.2.1 术后1
d~3 d 主要的康复内容是让病人有持之以恒的心态, 坚持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①股四头肌训练:让病人平卧, 患肢外展30度保持中立位, 尽量伸直, 保持大腿肌肉收缩5 s, 然后再放松。②踝关节跖屈、背伸, 旋转活动。③臀肌收缩运动:卧位伸直腿, 臀部收缩, 保持10 s再放松。④髌骨推移训练:用拇指及食指、中指分别放于髌骨外侧缘及内侧缘, 推动髌骨上、下、左、右旋转。
2.2.2 术后4
d~7 d 主要的康复内容是加强功能锻炼。①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 将腿缓缓抬高, 足跟离床20 cm, 保持5 s。②屈髋屈膝运动:屈髋小于45°。③抬臀运动:仰卧位, 双手支撑身体, 抬高臀部10 cm, 保持5 s~10 s。④下床活动, 练习上下楼:上楼时健腿练习与院外指导密不可分;肌力、关节运动范围及体觉的恢复先上, 患腿后上, 拐杖随后或同时;下楼时拐杖先下, 患腿随训练同等重要, 应同时进行;肌力与关节范围训练时, 主动训后, 健腿最后[3], 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
2.2.3 其他
每日用温水浸泡双下肢, 行向心性肌肉按摩。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注射, 有文献报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 一般情况下, 不在下肢穿刺[4]。或者保证一次性成功, 避免损伤患肢血管。每日在固定的部位测量患肢的周径, 并做标记, 更加清楚地了解周径的变化。
3 讨论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能使病人更快的康复, 但由于康复过程需要卧床的时间比较久, 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通过客观因素对血管进行一系列的被动活动, 使血管扩张、收缩, 对肌肉进行按摩, 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5,6,7,8]。本组病人中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说明在常规锻炼、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提高警惕, 锲而不舍的深入研究, 满足每一位病人的个性化需求, 为病人后期的康复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常规预防方法的同时, 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观察其效果。[结果]本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常规方法与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使用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参考文献
[1]吕厚山, 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 1999, 19 (3) :155.
[2]孙桂春, 王翠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4) :341-342.
[3]张翠芬, 张霞, 陈玉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6) :90-91.
[4]辛绍伟, 马学萍, 张蕾, 等.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4) :1292.
[5]蒋群花.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2) :84-85.
[6]赵娟.微创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2) :36-37.
[7]卫秋燕, 刘旭丽.老年病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1) :56-57.
压力的形成 篇7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江苏某高校辅导员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 调查方法采取整体抽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42份, 有效率达94.7%。调查对象中, 男性有64人, 占45.1%, 女性有78人, 占54.9%。30岁以下有85人, 占59.9%, 30岁及以上57人, 占40.1%。未婚者66人, 占46.5%, 已婚者76人, 占53.5%。本科以下学历37人, 占26.1%, 硕士以上学历105人, 占73.9%。讲师以下职称42人, 占29.6%, 讲师以上职称100人, 占70.4%。工作4年以下44人, 占31%, 四年以上98人, 占69%。
本次调查使用的《江苏某高校辅导员压力调查表》是自主编制,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2.调查对象压力现状:压力表现、工作状态、自身感受等。3.调查对象压力产生的原因:家庭婚姻、个人能力、收入水平、工作强度、学校管理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江苏某高校辅导员压力现状
1. 辅导员压力总体情况浅析
从表1可看出, 在江苏某高校被调查的142名辅导员中, 无压力感的人数为0人, 感到压力适中的有26人, 两项共占总人数的18.17%;觉得压力较大或者很大的有116人, 占总人数的81.83%, 而这中间感到压力较大的人有80人, 占总人数的56.08%。综上所述, 被抽样调查的辅导员中有八成以上感到压力较大, 还有约三成的辅导员感到压力很大。即使按照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不同分项进行统计分析, 每个分项都得出80%左右的辅导员压力较大或者很大。
2. 辅导员的压力情况分析
分析表1可以得出:“年龄较大、未婚、学历高、无职称、工作年限长”的辅导员相对来说感到压力比较大。感到压力较大或者很大的辅导员之中, 30岁及以上的辅导员有47人, 占83.4%, 高出30岁以下2.2%;研究生学历有91人, 占86.6%, 高出本科及以下12.5%;未婚有56人, 占85.5%, 比已婚者高出4.7%;职称在讲师以下的有34人, 占84.2%, 低于讲师以上职称0.1%;工作4年及以上的有85人, 占85.8%, 高出4年以下10.1%。
(二) 当前江苏某高校辅导员压力产生原因
1. 外部压力
(1) 辅导员工作负荷方面压力分析
工作负荷的压力给辅导员带来的是身体的疲惫。根据相关调查数据, 江苏某高校每位辅导员所辅导的学生人数大多在300人以上, 更有个别辅导员要辅导的学生人数多达400人以上。辅导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比较多, 一般包括:团组织活动指导、学生心理教育、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生党建活动、招生工作, 当前辅导员工作的普遍状况是: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就是辅导员的事情。辅导员加班的比例高达80%以上, 平均每日打电话数达20个左右, 更能说明辅导员工作的负荷压力之大。
(2) 辅导员所在学校管理方面压力分析
该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过细且责任追究较大, 这两点导致辅导员产生压力。学校没有专门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指标, 这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工作特殊性表现在成果无形性, 工作难以量化, 考核指标的权重很难准确把握等方面。江苏某高校把学生奖惩情况与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给辅导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3) 辅导员家庭经济方面压力分析
让辅导员安心工作就需要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 但是大多数辅导员工作年限短、职称低、收入水平低, 在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研究表明, 59.7%的辅导员承担经济压力大, 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房产, 婚姻有较大压力的占1/4以上。
2. 内部压力
(1) 辅导员个人能力方面压力分析
新时代的辅导员每天都会面临着新问题, 辅导员如果一日不学习, 就会在事业上不如意。在调查研究中, 辅导员最大的工作困难是对学生的心理与安全教育, 同意此观点的人数101人, 占71%;紧接着排在第二位的是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 同意此观点人数有72人, 占总人数的50.7%;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同意此观点人数为87人, 占61.3%。辅导员对这三项工作的压力之大, 也间接反映了学生难教育、难就业、难管理的现状。与男性辅导员相比, 女性辅导员抗压能力高于男性辅导员。工作年限短的辅导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富有激情, 但是他们自身缺乏经验, 能力胜任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
(2) 辅导员职业前景压力分析
研究表明, 职业前景对于辅导员来说压力最大。参与问卷调查的142名辅导员中, 有85.8%的辅导员认同职业前景是给他们带来压力的一个因素。这些辅导员中缺乏职业目标、职业成就以及职业方向, 对辅导员工作有动摇后悔想法的占三成多, 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的超过三成, 工作无成就感占比也较高。调查显示:江苏某高校辅导员处于非职业化、边缘化状态, 致使辅导员对职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因此使得辅导员们感到较大的压力。
三、高校辅导员压力的化解策略
通过对在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 其结果显示辅导员的压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和个人压力。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辅导员都认为自己缺少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并且认为高校缺乏详细的辅导员培养计划。此外,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也加剧了高校的内部竞争, 辅导员的压力也急剧增加, 在工作中遇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职责不清。
(一) 增强辅导员的外部支持
1. 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高校应该把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也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在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与辅导员评估制度时, 要切实的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减轻辅导员的精神负担。为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内容应该包括辅导员的家庭、工作、身体和观察等各个方面的资料, 便于及时了解辅导员的心理状况与变化, 并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诊断和调适。
2. 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供各类政策支持
建立有关辅导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工作待遇等方面的保障制度, 制定针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审制度, 适当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 满足辅导员适当的政治待遇要求, 使辅导员能够看到自己未来职业岗位上的前景, 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实现心理的平衡。
3. 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培养和发展机制
建立相应的辅导员职业心理维护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制度上为辅导员在经济、政治、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待遇提供有力的保障, 从而增加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 通过长效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建立职业资格制度, 实行行业准入制度, 确保辅导员素质。严格选聘标准, 强化选聘程序, 确保辅导员质量。
(二) 增强个体减压技能
1. 加强理论学习和品德修养
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提高自我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贯彻能力, 把真理与人格的力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自己能够成为为人师表、具有美德、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和求真务实的人, 搭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用自身的知识为学生指点迷津, 树立自信心, 克服失落感和自卑感等不良的情绪心理。
2. 改变平时工作方法
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改善工作方法, 积极总结工作中的各项经验,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讲究高效技术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发挥学生组织干部的中坚与骨干力量, 减轻自身工作负荷, 发掘学生的亮点, 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观能动性。通过统一的高效经验信息分享平台, 共同探讨出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工作经验。
3. 注重自我提升
高效辅导员应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 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长、中、短期目标, 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依据帕瑞托原理, 依据击破性和首要性, 将每日的工作进行分类, 优化每天工作时间, 以及提高沟通技能, 和睦人际, 愉悦交往, 增强自身抗压应对能力, 减少由于不及时沟通而产生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丁敢真, 廖梅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以浙江师范大学辅导员调查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2]黄文浩.高校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专职辅导员基本状况调查的结果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6) .
[3]陈秋燕.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泉州三所高校的调查[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05) .
[4]孙舒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
[5]余欢平.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策略[J].科技信息, 2009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