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形成的规律

2024-09-06

素质形成的规律(精选12篇)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1

规律亦称“法则”, 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对于素质形成有到底无规律可言, 目前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主要有这样几个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认为素质的形成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 另有人则认为素质形成的随机性较大;第二种认为素质形成主要却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另有人则认为素质形成主要是客观环境和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第三种认为素质形成的结果是由先天因素所决定的, 另有人则认为素质形成是后天教育和培养的产物。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形成的规律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但对素质形成的片面理解是他们共同的缺陷, 导致对形成规律认识的盲目性。

事实上, 素质形成虽然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但还是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的;素质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众多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素质形成是以先天因素为基础的, 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 基于以上的认识, 我认为素质形成主要具有如下规律。

一、综合互动规律

这一规律是通过对素质形成的内外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得出的, 是指环境、教育、遗传和主观能动在素质形成过程中相互综合、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从横向上看, 素质形成是环境、教育、遗传和个人主观能动四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其中环境和教育是素质形成的外因, 主观能动则是内因, 个人主观能动是更为重要的内因, 在素质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环境、教育、遗传、主观能动四因素不仅各自对素质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而且它们在素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不停地相互发生, 产生互动。这些互动主要有环境与教育互动, 环境与主观能动互动, 教育与主观能动互动。由于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 而且不能主动对其它因素产生影响, 其它因素对其影响也很少, 因而在互动作用中可以忽略。

1. 环境因素与教育因素互动。

环境因素与教育因素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环境因素对教育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次是教育因素对环境因素的反作用。环境因素对教育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表现在:环境因素制约和影响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因素对环境因素的反作用, 表现在教育者不仅可以改造环境, 而且可以干预和调节环境因素对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教育因素本身的任务就是调节、营造素质形成发展的环境, 促进环境中积极因素去影响素质的形成发展, 避免消极因素对素质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它告诉我们, 教育者既要认识环境因素对素质形成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又要善于改善、调节和营造教育环境, 发挥教育因素对素质形成发展的主导作用。

2. 教育因素与主观能动因素的互动。

教育因素与主观能动因素的互动, 一方面是教育因素对主观能动因素的形成、发展产生的影响作用。首先是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的形成发展产生主导作用, 因为主观能动因素本身就是个体原有素质环境中的促进新的素质形成发展的倾向性成分;其次是教育因素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教育, 进一步影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是主观能动因素对教育因素的反作用。首先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可以影响教育者, 甚至教育教育者;其次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可以影响教育内容, 是因为教育内容要适应社会对个体素质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素质状况;最后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能影响教育方法。

3. 环境因素与主观能动因素的互动。

环境因素与主观能动因素的互动, 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的主现能动因素的影响制约作用, 因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本身就是由环境因素制约决定的素质的组织部分。另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因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可以选择和改造环境因素。这一规律告诉我们,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不仅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而且能选择和改造对其产生制约和影响的环境。

二、发展适应规律

发展适应规律是从素质形成的纵向上分析得出的, 是指素质形成要与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规律。首先, 素质的形成与其身心发展是相适应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属于人的心理范畴。素质形成当然是以其身心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 是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个体素质发展的程度。其次, 素质的形成与其社会实践是相适应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人的成长成熟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 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刻, 从而使人接触到的影响其素质形成发展的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不断变化发展, 不断促进素质的形成。当前的素质状态又是影响其新的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即主观能动因素。所以,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左右和影响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关键, 也可以说个体是通过其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素质形成发展的, 而不同广度和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人的素质形成发展的水平。因此, 素质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实践活动是相适应的。

三、渐进反复规律

渐进反复规律是对素质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总结, 是指个体素质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反复的动态过程。由于素质形成的过程要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些是积极的, 有些则是消极的, 由于个体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素质形成呈现出渐进反复的规律特点。首先, 素质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素质形成不可能有“突变”或者“飞跃”情况的出现。从外部环境看, 素质形成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下进行的, 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尤其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影响, 它使得个体素质是渐进形成的;在内部, 个体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能力的提高,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是需要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素质作为组成个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同样如此。其次, 素质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影响素质形成的因素中许多是消极的, 这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素质的正常形成, 甚至导致个体素质的倒退。消极的影响因素是不可能消除的, 它将长期地存在于素质形成的全过程之中, 可以说素质就是在这种正反两面的影响中反复形成的。

四、需求牵引规律

事实证明, 人的素质形成的重要根源是要满足需求。这里讲的需求主要包含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各个方面, 具体为个体为了适应社会而必须要备的各种素质和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必须具备的素质。需求的牵引是促使素质形成的动力和源泉, 没有需求的牵引, 素质形成就会变得盲目和随意, 缺乏明确的导向。需求牵引规律赋予了素质形成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素质形成的不同阶段, 有着不同的需求, 正是对这些不同需求的满足才不断促使素质的形成。

五、内外转化规律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素质形成的内化机制决定了素质形成的内外转化规律。素质是在内化机制的保障下形成的, 内外转化规律则是内化机制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体现。素质是“外显”与“内隐”的统一, 素质形成的过程将获得的知识和习得的能力不断内化形成品质, 又通过修养、气质等表现出来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内化”和“外显”是素质形成最为基本的两个过程,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此阶段。内外转化规律是对素质形成过程的高度总结, 是素质形成的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任顺元.素质教育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8.

[2]胡深.素质论[M].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0.

[3]梁红.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内化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2.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2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家庭状况规定晚上睡觉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最好不要超过10点),并把它作为一项家庭制度,当然,这项规定并不是针对孩子一个人的,而是全家人都必须遵守的。当孩子对家长“软磨硬泡”要求晚睡时,家长应该果断地否决,让孩子知道家规是不可违反的。

达人经验分享:

有段时间,孩子做完作业后总要玩很长时间,玩到兴头上,让他睡觉,他只是嘴上答应,并不执行。这样早上自然成了起床困难户。那段时间,听老师反映:孩子不但上课没精神,而且上课经常打瞌睡。为此,我制定了一项家规:所有人晚上9:30必须上床睡觉。

开始几天,到时间后,孩子不想睡觉便软磨硬泡:“妈妈,我再玩一会儿行吗?就5分钟。”这时,我严肃地告诉他:“不行,一分钟也不行,这是家规,爸爸、妈妈不会违反,同样你也不能。”请求被否,孩子只好乖乖去睡觉。

一段时间,孩子学“聪明”了,放学后,不先做作业了,而是先玩,什么时候玩痛快了才去做作业。他以为写作业可以成为晚睡的正当理由,但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一次到了睡觉的`时间,但是他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他理直气壮地说:“妈妈,我的作业还没写完。”这时候,我坚决地说:“不行,作业没写完,明天早上提早半个小时起来写。现在必须睡觉。”

孩子哭闹不休,可是我没有妥协。有了这样的教训,孩子再也不耍什么花招了。渐渐地习惯就养成了。

大部分孩子的自我约束力都比较弱,所以家长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原则,规矩定好了就不能改。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也非常重要。切记,家规是全家人一起都要遵循的,而不是为了约束孩子。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篇3

一、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是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缺乏理性认识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快就能灵活掌握物理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这样的情景:磁悬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我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物理过程、重现问题涉及的情境而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加速度”物理情境,引导深化学生的思维,再经过进一步的反复、强化后,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这些概念引入过程的考查比定义本身的考查更多,要求也更高。另外,在记住和理解了物理概念后,我们也要对每一个概念所用单位的读法、写法、符号、物理含义、大小换算等进行全面的了解。

二、讨论和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一般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形成的概念很可能是错误的或不确切的。例如仅凭推车车动、停推车止的直觉就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往往是根深所以。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它,理解的知识,例如一直到学 习“左手定则”时,还误将大姆指表示的力的方向为导体运动的方向。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抽象的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作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且能使他们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发展。

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正确掌握概念和规律。怎样才能顺利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呢?

(一)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表明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正确理解。

(二)运用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一方面,一方面要用典型的例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讨论。深化活学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 处理 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对口连。在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在向学生介绍有关材料后,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而由自己包办代替,甚至简单地“搬出”结论,并要学生“记住”。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或者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还处于“分离”状态,认识并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三、加強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强化练习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此环节,我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了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运用自如念,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采取对比练习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起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大不相同,一般来说,把握不同概念质的规定性,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的规定性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探讨欧洲书业形成的客观规律 篇4

一、欧洲文字载体的演变, 为书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这是一种书写在泥板上的文字。据说, 最初, 楔形文字是神庙里书记员的特有技艺, 用来记录契约、合同书、公文、法律条文等, 但不久, 就被商人作为记账的手段, 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于是, 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便被不断的复制、流传, 可是, 泥板作为文字载体是十分脆弱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 泥板文献的受损程度极其惊人, 几乎很难完整的保留下来, 并且不易携带、运输, 无法大面积、长时间的传播, 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很大。于是, 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文字载体, 出现了石碑。后来, 人们又将文字写在木头、玉石、贝壳上, 直到出现了最早的纸——莎草纸, 人类才看到了真正适合做文字载体的书写材料。

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其原料是纸莎草的茎。他们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 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 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 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 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 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 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 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 再用石头等重物压 (现在一般用机器压制) , 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莎草纸作为当时最适宜的书写材料, 很快便在欧洲国家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载体, 是纯植物纤维, 不可折叠, 书写时易破, 时间久了, 还会出现粘连的情况, 更严重的是水分挥发完之后, 莎草纸往往如同干枯的树叶一样一碰就碎, 其文献的损坏非常严重。欧洲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丰富, 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文献史料的重要性, 于是, 莎草纸被渐渐地淘汰了, 在欧洲国家又出现了更适合做文字载体的纸张——羊皮纸。

羊皮纸是用兽皮打磨制作而成的, 它韧性好, 可随意折叠, 体积小方便携带, 保存时间长。于是, 羊皮纸被作为欧洲最好的文字载体, 盛行多年。直到, 我国的蔡伦纸传入欧洲。欧洲人对蔡伦纸的接纳速度非常之快, 它不仅克服了羊皮纸昂贵的缺陷, 而且几乎继承了羊皮纸的所有优点, 这种文字载体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资源。于是, 蔡伦纸在欧洲很快被作为文字载体大量流传。

二、欧洲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促使书业开始诞生

由于书籍制作程序复杂及欧洲的统治制度, 能接触到书籍的仅限于国王、贵族、教会人士等极少数人。在欧洲国家, 基督教会出于使后世受益的诚心, 开始在修道院进行教育活动, 讲授内容多为神学与法学。这一举措, 引来许许多多求知欲旺盛的学生, 不畏长途跋涉到修道院追求知识。渐渐地, 相当数量的教授与学生被凝聚在一起, 并按照学术范围, 相互联合, 形成了一些象征性的学院, 于是, 最早期的大学诞生了。大学的兴建是西欧教育开始突破教会垄断专制, 面向世俗化的重大变革。而且, 不断繁荣起来的大学, 取代了局限于神学解释和宗教典籍整理的修道院的地位, 成为中世纪西欧知识先进、思想活跃的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与此同时, 教育范围延伸到医学、几何、算数、天文、自然科学、哲学、手工技术等诸多领域, 这样便引发了人们对书籍的空前需求。这皆与欧洲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与追求紧密相关。

大学的周围成为书籍流通的主要市场, 欧洲早期的书业也初步形成了规模。由于手工抄写耗费时间长、制作工程复杂、纸张价格昂贵等原因, 显得极为珍贵, 只有祭祀、国王、教会人士、贵族阶层才能阅读得到, 书籍只在很少的一部分人手中流通, 欧洲书业虽已诞生, 但只是雏形, 并未形成较大规模, 未对欧洲的每一个角落产生较大影响。

三、欧洲对印刷机械的不断创新, 使欧洲书业的形成得以确立

在这里, 有必要提出什么是书业。所谓书业, 是指人类运用印刷或电子技术, 将文字、图画等稿件复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提供给众多读者所从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常性的文化传播产业。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图书复制活动达到一定规模, 所生产的出版物具有商品价值。

欧洲中世纪, 书业虽已诞生, 但由于手工抄写种种弊端, 如:不可避免的误差、抄写速度慢、造纸制作工程复杂等等, 使书籍并未真正成为大众产品, 从而得以扩散与发展。于是, 便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印刷机械化的热潮。自1440年, 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活字机械印刷术以来, 欧洲的机械化印刷术持续创新。随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印刷机械便大量出现, 并被不断地改进着、创新着。1798年, 法国人罗伯特发明了长网造纸机, 并将他的专业带到了英国, 作了进一步改进, 于1803年展出了第一台造纸机。德国人柯尼斯在机械师弗里德里希·鲍尔的帮助下于1812年发明了高速印刷机。1814年柯尼斯又发明了双面印刷机。之后, 德国人戈特罗普·克勒尔于1844年发明了用刨碎的木材造纸的技术, 改变了用破布造纸产量不高的局面, 为书籍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欧洲书业, 使我看到了客观规律的无限力量。欧洲书业得以形成的同时, 许多东西也在不断地被替代、被淘汰, 就比如抄写手这一行业已不复存在。人们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新事物的同时, 与之并驾齐驱的客观规律也在以一定的方式发挥着作用, 从而诞生新的产业。其实,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 总是在无限循环着。或许, 在数字网络十分发达的欧洲, 其书业也在悄然进行着变化, 一种新的、人类无法预知的产业正在酝酿之中。

期待着21世纪的欧洲书业, 会为世界书业的改变带来新的气息。

摘要: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一提到欧洲, 就意味着发达与先进, 因为欧洲国家在诸多方面总是会领先于亚洲国家。图书行业, 最早也是在欧洲成熟起来的。本文对欧洲书业形成的客观规律, 做出了一些探讨与总结之后认为, 之所以书业最早成熟于欧洲, 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第一, 欧洲文字载体的演变, 为书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 欧洲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促使书业开始诞生;第三, 欧洲对印刷机械的不断创新, 使欧洲书业的形成得以确立。

关键词:欧洲书业,客观规律,文字载体,知识,印刷机械

参考文献

[1]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6.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5

高中通用技术《识图与制图》说课稿

课 题: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综合性强的学科。他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美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现行省编高中劳技城市版的《识图与制图》便与数学、物理及美术有诸多联系。《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一节便是《识图与制图》的第一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制图的一些基本规定及绘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和正投影与视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了将物体大小完全表达清楚,本节安排了三视图的内容。三视图与前面所学的正投影法有紧密的联系,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质是正投影法。三视图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是表达一个立体物(机体)形状大小的基本方法,后面将要学的剖视图、零件图等内容都是三视图做基础的,故本节教学在第一章及整个机械制图学习中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严格按制图标准画图,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增强学生间相互帮助、协调工作的能力。端正实践操作态度。

2、身心健康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注意眼、手、脑的协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

3、审美情趣目标: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造美,注意操作环境美,追求模型制作美。

4、基础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能运用三视图知识结合立体图看懂物体(机体)的三视图。

5、操作技能目标:

能根据三视图及立体图,灵活运用切、挖、锯等方式制作立体模型。

三、说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三视图的形成及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与物体对应的方位关系。

2、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立体图看懂三视图。

3、教育结合点:

通过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两人合作做模型,增强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并培养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

4、教法选用:

根据本节课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揭示其形成本质。运用练习法巩固所教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操作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解决问题。

5、学法指导:

A、仔细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及教师的实物演示,体会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B、积极思考:随教师讲解及演示、思考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体会其实质。

C、认真归纳,大胆实践:积极配合教师活动,认真归纳大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理论。

四、说教学思路

1、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安排和教学进程,在此次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制图的基本规定,掌握了绘图工具及用品的正确使用,学习了正投影法及视图,了解正投影法的基本特征和视图的概念与特点,而对如何科学而概括地表达物体(机体)的准确形状与大小,还有待本次的学习。前面视图及正投影法对本课的学习有极大的铺垫作用,非常利于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

2、教学安排:

A、本节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并进行看立体图、补画三视图的作图练习。第二课时,则根据立体图与三视图,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强化三视图的相关知识。

B、学生实践操作采用两人一组,自行合理分工,共同创制模型,让集体智慧得以发挥,协作精神得以体现,进一步提高创制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识图与制图教案

教 者:马学品

单 位:长沙市雅礼中学

课 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能正确运用三视图知识结合主体图看懂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三视图的位置、投影及方位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主体图看懂三视圈。

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体纸盒棋型。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主体纸盒,如果现在要仿造一个一模一样的纸盒。那你必然要进一步了解其构成因素及具体尺寸。然后根据其各个构成因素的形状及尺寸,才能创出这样一个一模一样的`纸盒。为了方便表现,我们通常用平面图来表现立体物的特征并标注尺寸。这是一个立体的纸盒,我们能不能用平面的形式将其准确的表示出来呢?可以!看,这不就变成平面了吗?(出示纸盒展开图)那像这样一个多面体能不能用平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当然可以!(出示多面体展开图),这不就成平面了吗!你们看看,这是不是太麻烦、太复杂了呢?如果换成这样一个无法展开的实心的机体我们能不能展开图形而简洁明了的表现立体物体的构成关系呢?可以!这便是运用机械制图学中的三视图来表达!(出示课题)

二、复习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关正投影的知识。

(课件展示:正投影的三个投影特;①真实性、②类似性、③积聚性)

由于正投影法投影具有三个特性,我们用正投影法的一个投影是不能将物体的构成关系表达清楚的,(课件演示不同物体的相同投影)我们同时从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投影。又会怎样呢?瞧,这相对于前面一个投影来说,大大增强了我们认识物体的准确性。但,仅靠这种投影图还是只能表现物体的外部轮廓,而对物体的内部构成却没有准确表现。为了改变这种不足,机械制图学中又引入了“视图”这一概念,所谓视图,就是以我们观察者的视线作为互相平行的投影线,将物体运用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反殃物体内外部构成关系的平面图。如,这样的物体,其视图便是这样的。(课件展示)细心的同学便会发现,这样三个不同物体的视图都是一样的。可见,一个视图,是不能准确表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那如何才能准确表现物体的准确形状太小呢?这便得学习三视图。

三、新授

1、三视图的形成

何谓三视图呢?

首先,我仍应构建一个能概括而科学反映物体投影特性的三投影面体系。这个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和相交的平面构成,我们分别称之必正面(用“V”表示),水平面(用“H”表示),侧面(用“W”表示)。

构建好三投影面体系后,我们将要表现的物体置于这个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由前往后向正面投影画视图;由左向右侧面投影画视图,由上往下画视图。这样,便分别得到正面上的主视图,侧面的左视图,水平面上的俯视图。然后移开物体,隐起投影线,便得到三个位于不同平面的三视图。但,这样不便于平面表现,于是,我们再将这个三投影面体系,分别绕OX及OZ投影轴展开。这样原来处于不同平面的三个平面视图便展现在现在了一个平面上。我们隐起投影轴。便得到了物体这样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我们称之为三视图。教师辅以实物模型再次演示,强化知识。

2、三视图间的关系

〈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A、主视图保持不动

B、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

C、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结合课件教学)

〈2〉、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A、主、俯视图长对正

B、主、左视图高平齐

C、左、俯视图宽相等

〈3〉、三视图的方位关系(结合课件,分析、标注、学生思考)

A、主视图表上下左右方位

B、俯视图表前后左右方位

C、左视图表上下左右方位

〈4〉、三视图的关系

包括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及方位关系

3、三视图实例

(课件展示,拓宽学生知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知识)

四、三视图实例练习

(课件展示,课堂联系内容、教那引导、学生思考、自绘三视图、课堂解答)

五、知识小结

实践活动部分:(第二课时完成)

一、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课件(六个方向展开式)

引导学生分析立体物和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强化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作模型(见p12页)

1、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及要求

2、指导学生准备好工具材料并强调安全操作

3、引导学生分析三视图找出每个视图所表示的不同平面

4、指导学生按三视图,分别画出十个面形状并标上尺寸

5、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模型制作

三、学生思考:

若换用厚泡沫获板材,该如何作出符合形状及尺寸的模型呢?

四、学生换用泡沫板结合P12页三视图和立体图灵活运用切、挖、锯等方式,作一实心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快捷的做好符合要求的实心模型呢?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三视图整合成立体图的过程。)

五、教学小结:

作业评优及操作现场的清理。

1、知识小结:

2、结合作业评优:指出本次课的操作成功与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成功之处给与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并不断超越自我,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操作现场的清理。这一过程在劳技教学中显得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事虽小意义却很大,故万不可忽视。

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 篇6

自然现象千变万化,物理问题错综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存在各种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的是本质必然的联系;有的是非本质偶然的联系;也有的实际上是完全无关的东西。非本质的联系虽然也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但是,它们是片面的、不稳定的或者偶然的。从表面看来,有时甚至是反面歪曲的表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质联系往往是比较单一的,而非本质联系常常是丰富多样的。而且我们知道,不论是本质联系还是非本质联系,对我们的感官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其中刺激强的往往掩盖着弱的,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情况。这样就常常给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来掌握事物的本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因而就要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把事物的本质暴露出来,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

一、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我们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要重视感性认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特别重要的是,在每一个概念和规律所包含大量的事例中,有的本质联系比较明显,有的非本质联系却很强烈。为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教师就必须从有关概念和规律所包含的大量事例中,精选那些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难以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规律。

例如进行惯性的实验时,如果用图a的实验,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小车的木块向前倾倒。学生往往这么想,这是因为木块本来就有向前“倾倒”的趋势的。这显然是被小车放在斜面上这一非本质的“假象”所迷惑了,而图b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师必须谨慎而细心地选择有关的典型事例,并加以恰当地组织,才能使学生在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较顺利地理解它们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从具体感性材料出发,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有关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对相应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就可能越深刻。因此,教师除在教学时要精先典型事例外,还要教育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实验、参观等,围绕某些问题,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反复印证,使他们的认识日益充实丰富和深刻。

二、使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根本

物理概念是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是以精辟的思维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对概念下定义一般最好在适当的时候才提出来,而不要在学生对领会某一概念还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搬出来,叫学生机械地背诵定义,以致形成一切从定义出发的错误思想方法。不应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经过“科学的抽象”得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要求他们着重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例如,在两个物体相互碰撞的问题中,动量守恒,但动能不一定守恒。如果以此作为一个结论来记忆,而不在加深理解上花功夫,那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引导学生动量和动能这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运动的任何变化,仅与外力作用有关。因此,在任何碰撞问题中,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即使有动量的相互交换,总动量始终是守恒的。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任何物理变化中,总能量是守恒的。在一般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形变,即两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均会增加,或发热变成热能,在这种情况下,动能当然不会守恒。只有在弹性碰撞中,物体的形变在碰撞过程中能够完全恢复,动能才守恒。当学生对碰撞问题经过这样的理解后,那就不仅会记住结论,而且还可能进一步灵活运用了。

三、在科学抽象中,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科学抽象”中,要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把感性材料中有联系的和毫无联系的因素,把重要的、典型的东西和次要的、非典型的东西,把深刻的东西和表面的东西,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仔细区别,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四、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阶段性

认识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的本质到较为深刻的本质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在教学中对物理现象、过程的本质揭露得越深刻,就越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质,而不致被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例如,在热学中,当学生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内能、温度压强等物理概念,并从本质上把握了这些内容后,对热学中各个物理过程就理解得更深刻了对热学中的各种计算也就更有把握了。不过教师应注意,揭露本质到怎样的深度,要受到教材的深广度和学生智力发展的制约,是有一定阶段性的。一般来说,实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往往只能够揭露那些比较初级的本质;高中学生已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就可能揭露比较深刻的本质。例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在初中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只指出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在高中则不公讲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推导出了洛仑兹力的公式。这就是说,在物理教学中,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一次能讲深、讲透、讲全的,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

当然要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除了上面的讨论外,还要让学生在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地过程中不断加深,不但从定性方面而且从定量方面对物理概念与定律用其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因此,精选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是很重要的。

总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应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抽象”来概括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再后要使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最后还要使学生在运用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与定量方面不断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篇7

(一)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进行惯性教学时,如果只举木块、汽车等固体为例,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在稍隔一段时间后再去问学生:“水、空气是否有惯性!”很多学生往往答不出来。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实验和事例来说明。再如,摩擦力的概念,不少学生有这样的错误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它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果教学中只做作用力拉物体一类实验,或只列举一类事例,不仅不能纠正学生的上述错误认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强化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一些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确实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并阻碍物体的运动。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才把阻碍相对运动和阻碍运动相混。要纠正学生思想上的这种错误概念,单靠强调“阻碍相对运动”这些词语是无济于事的。最好补充人走路的例子,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促进”他的运动,这就与“摩擦力总是同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矛盾。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他们的头脑中的片面认识就会发展成为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

(二)重视科学抽象,使学生的理解经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列宁说过:“认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反映,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里所说的“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就是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等抽象思维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里加工。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在向学生介绍有关材料后,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而由自己包办代替,甚至简单地“搬出”结论,并要学生“记住”。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或者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还处于“分离”状态,认识并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抽象的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作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且能使他们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的根本

一般来说,教学中学生对有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得出结论后,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为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着重理解其物理意义。

1.要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表述,再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这使学生对有关的概念获得明确、完整的认识是必要的。应注意的是,用文字表述概念要适时。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定阶段和方法,因此对概念下定义,需在学生对有关的物理问题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他们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他们,然后再加以解释和说明。否则,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完全是空洞的东西。这种做法颠倒了认识事物的顺序,不仅不可能使学生知道概念是怎么来的,还会使他们产生“头脑制造概念”的错误的想法。

2.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应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将其“返回”到具体的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对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例如学过惯性后,可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此物体下落后会落到原来的抛处点吗?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引起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通过争论,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就会深入一步了。

3.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起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大不相同,如温度和热量、热量和内能的区别。对于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的根据是物理概念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一般来说,把握不同概念质的规定性,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的规定性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8

1 竞技状态的定义

马特维也夫最早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的台阶上,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1]。普拉托诺夫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达到最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2]。延烽指出,“竞技状态即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3]。徐本力认为,“竞技状态是指赛前为参加比赛所需要的,由较高训练程度所形成的高水平运动状态[4]。叶羽则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参与竞技的过程中身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阶段性的综合状态”[5]。熊焰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而最佳竞技状态则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备状态”[6]。刘建和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动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

哈雷把运动员的状态锁定在训练上,提出了“训练状态”和“最佳训练状态”[7]。博姆帕不仅提出了“竞技状态”,也重点提出了“最佳竞技状态”。他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向最佳竞技状态发展的基础,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把“竞技状态”和“最佳竞技状态”同归于“训练状态”之下的[8]。阿纳托尼·博达丘克对竞技状态是以“最佳竞技状态”来定义,即指“身体、技术、心理以及战术上最适宜的准备状态”,比赛中的成绩是运动员的根本状态,在训练中的成绩只是运动员训练中的实施性状态[9]。

以上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众说纷纭;归纳为:(1)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2)达到最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3)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4)高水平运动状态;(5)一种阶段性的综合状态准备与现实状态最适宜的运动状态

2 问题的提出与明确

第一,竞技状态是高水平或创造优异成绩的状态还是训练状态?若是达到最高水平或创造优异成绩的状态,那么群众性竞技状态就不是竞技状态了吗?

第二、竞技状态究竟是指“准备状态”、“现实状态”、“赛后状态”?还是三者兼有之?或者直接就是“运动状态”?

第三,竞技状态的定义中是否应当加入“最佳”、“最适宜的”、“高水平的”之类的形容词?从汉语的表达习惯看,“竞技状态”是个中性词,“竞技”对“状态”的修饰是“性质”的限定,而不是“程度”的限定。在实践中也是如此,训练、比赛的前、中、后期,运动员,教练员都有对状态的自我描述和他人描述。所以“状态”是“很好”、“还可以”、“一般”、“较差”等几种大致的分类。笔者认为应慎用“最佳”,如果只有“最佳竞技状态”才能称为竞技状态,那么,处于其他情况的状态又该怎么称呼?

第四,从广义上,竞技概念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训练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竞技”是“指向性”的限定,即所说状态是对于运动员竞技而言的,是指运动员参加竞赛活动,当然也应该包括训练活动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准备状况和状态,它可以有不同程度高低之分。无论是与竞技能力获得与表现过程相对应,还是从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身体变化来分析判断,应该说竞技状态即是“训练状态”也是“比赛状态”,发展竞技状态的过程具有时相性的特点,依次交替三个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竞技状态保持和暂时消失。从过程上就有“训练状态”、“赛前状态”或“临赛状态”、“赛中状态”和“赛后状态”之分。实际工作中,人们较多的是关注于赛前状态,并且极容易将赛前状态与竞技状态混用。

综上所述,竞技状态就是指运动员通过相应的训练所形成的一种阶段性的运动状态。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

3 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就是要使运动员在主要比赛时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和相对应的最优异的运动成绩,训练计划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与科学调控而进行的。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程度差异,分为“最佳竞技状态”、“一般竞技状态”、“较差竞技状态”和“很差竞技状态”四种,赛前各区段竞技状态标准分别为达到上年最高成绩的以上

96.5%和95%以下[10]。这表明最佳竞技状态是指为在比赛中创造最优异运动成绩所需要的第一区段的竞技状态,一般可以保持1.5~2.5个月。达到第一区段中的最高水平,是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这一最佳竞技状态优秀运动员可以保持7~10天,但是儿童和少年运动员一般分别只能保持3~5天和5~7天[11]。因而,比赛只有正好处在此时间区间里,运动员才能创造出最好的运动成绩。在中短期赛前训练中的最后一周前,一定要将最佳竞技状态的最高水平基本上激发出来,也就是重大比赛必须在最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出现后的1周左右时间范围内,否则就不可能在重大比赛中出现最好的运动成绩。

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决定竞技状态的各种基础竞技能力的训练,初步形成竞技状态。该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前一段为“形成竞技状态前提条件阶段”,属训练基础阶段,着重打好体能、技能、素质、心理和精神等竞技能力的基础。后一段为“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在多年训练中,在该阶段的后期可出现一些较好的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但绝不能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运动成绩。第二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该阶段也分为两个小阶段,前一段为“进一步提高竞技状态阶段”,这一阶段专项训练所占的比重较大,加强专项心理训练,训练中比赛占有越来越大的地位,专项练习的强度提高。后一阶段为“最高、保持竞技状态”,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把获得的竞技状态在比赛中表现出来,身体训练具有比赛特点,技战术针对比赛进行,专项心理训练针对比赛进行调整,完整练习的比重增大。第三阶段为“竞技状态暂时消失阶段”。该阶段中竞技状态暂时消失,运动员进入调整、休息阶段,并为进入下一次竞技状态周期做好准备。

4 竞技状态的构成因素及在早期训练中的表现

竞技状态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稳定类因素”,主要是指运动员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心理潜能方面的状态。由于这些竞技能力都是通过较长时间形成的,因而相对说较为稳定,不易消失,即使几天甚至几周不训练,也不会有明显的、大幅度下降。另一类是“不稳定类因素”,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精神和思想状态。这种能力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迅速变化对临赛前竞技状态及短期和瞬时竞技状态的形成与调控影响很大。这两类因素虽有不同,但却紧密相关。只有在这两方面因素都处于较高水平时,运动员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而这两类因素所涉及的竞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间正是早期训练阶段。如果在早期训练阶段不能保证必要的训练时间,那么到优秀运动员阶段,就无法为竞技状态的形成和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竞技状态的水平及其稳定性的关键,还在于早期训练阶段的基础打得是否扎实,是否达到巩固的动力定型

参考文献

[1]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理论[M].姚颂平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459

[2]弗.纳.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271

[3]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69

[4]徐本力.关于竞技状态最优调控原则体系的初步构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2):25-27

[5]叶羽.论竞技状态[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02-105

[6]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128-129

[7]哈雷.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M].郑再新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71

[8]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36

[9]阿.博达丘克.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J].金玉译.浙江体育科学,1995,10(4):55-57

[10]图.德.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9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规律,教育引导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将个体的感性的职业价值认知, 内化为个体的职业价值认同, 经由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进而提升为个体职业价值观的过程。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必须准确把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阶段, 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1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1.1 职业价值理解

职业价值理解是指医学生用自己的职业价值结构去领会外来信息对职业的评价, 从而使其转化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认知。医学生对职业价值的理解不仅是为了获取有效和有利的职业价值信息, 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自己未来职业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当医学生在社会整体职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规约下理解了某种或某类职业的价值后, 就会把这种职业价值作为自己职业价值活动的目标, 并在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地、以实际的行动去追求。职业价值理解可以帮助医学生深切地感知、把握外来职业价值信息和职业价值评价, 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1.2 职业价值认同

心理学家Niemi认为, 职业价值认同是职业人的自我概念, 人们在长期从事某职业活动的过程中, 对职业的性质、内容、价值、个人意义等熟知和认同的情况下形成, 是人们尽职做好工作、达成团体目标的心理基础, 也是自我意识在其职业领域中逐渐发展的过程[1]。Antonek等人则认为, 职业价值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对职业的自我反思与理解而形成的[2]。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趋向来看, 职业价值认同是其在职业价值理解的基础上, 对职业形成的肯定性评价, 是一种对职业价值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与遵从。医学生一旦形成了对某种职业价值的认同, 就会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贯穿自己的职业价值认同, 并在具体的职业生活中保持与职业价值规范的一致。

1.3 职业价值选择

职业价值选择是医学生在对社会职业价值规范基本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目标要求, 遵从自己的职业价值标准和内在尺度, 自觉地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效益及其对选择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 进行综合的分析、权衡、比较与取舍的行为过程。医学生职业价值的选择, 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与考虑:一是个人基本情况的认识, 包括认知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社会关系等;二是个人的基本职业价值取向, 包括职业的社会地位、职业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职业地域及生活环境等。

1.4 职业价值整合

职业价值整合实质上就是缓解个体与社会总体的职业价值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价值理念及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主体价值与利益实现的过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医学生的职业价值选择也必定会表现出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冲突, 职业价值选择和职业价值评价难免会走入两难选择的困境。总体来看, 当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念变化中的冲突性, 主要体现为积极、先进的职业价值观念与落后、消极的职业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前者是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相适应的, 也为大部分医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后者是一种唯利是图、个人至上、享乐主义式的职业价值观念, 是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相背离的。医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社会整体的价值要求, 从个体发展的全局出发, 将纳入个体价值体系的各方面职业价值加以调整、修正、更新、补充和完善, 使个体职业价值体系中的各种职业价值兼容并存, 既不背离社会整体的价值规范, 也满足个体的职业价值诉求, 使个体的职业价值在总体上获得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实现。

1.5 职业体验———职业价值强化

职业体验即医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来认识和了解职业, 是医学生通过到真实的职业环境, 参加真实的职场活动或劳动, 体验职业和工作的实际情况, 并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相联系, 以加深职业理解和认同。具体来说, 职业体验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一是通过职业体验, 可以加深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 培养医学生乐业、敬业、爱业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品质;二是加速医学生职业价值认知的进程, 使医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 修正职业发展的方向, 增加职业工作的稳定性;三是通过职业体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 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使其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2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建立是伴随着专业认知、社会实践以及临床见习与实习的逐步推进而实现的。因而,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从模糊的认知到清晰的定位并最终形成, 是在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渐次完成的。

2.1 大学一年级———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与初步认知阶段

医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 其职业价值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与社会的职业现实存有较大差距。随着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逐渐适应, 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将所学专业与其对应的职业相联系、相比较, 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判断和选择。职业判断和选择是医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就业的领域与范围、职业的种类与性质的挑选与确定, 它是医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重要行为, 也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随着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开设, 医学生开始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 尝试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因而, 医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努力向符合职业要求的方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2.2 大学二、三年级———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随着对专业学习的深入, 医学生的专业认知更为明晰, 独立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 不再完全依赖父母而开始独立计划自己的职业, 会更加主动地思考自己的职业和未来人生, 对生活和社会有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初步形成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念。可以说, 医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 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较为娴熟, 也开始关注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整体的就业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 在这一时期, 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以稳定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2.3 大学四、五年级———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反馈与调节阶段

在进入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后, 医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职业生涯中的各种问题会及时而准确地反馈到自己的职业价值体系。真实的职业体验一方面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使医学生更加慎重地定位和选择自己的职业。此外, 医学生进入大学五年级后, 除了更加深入地进行实习外, 还要进行毕业设计, 参加求职应聘, 这一时期, 他们的经历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会更加客观地看待职业和评价自我, 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职业预期和求职行为, 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断地进行整合和修正, 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3 加强教育培养, 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1 通过“两课”教学, 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杂糅并处, 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的价值理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们对职业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两课”教学可以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医学生学会从思想上、理论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医学生通过系统的“两课”学习, 能够正确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真正懂得人生意义和价值取向, 进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形成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基本认知和初步合理的规划, 这对于医学生择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通过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的教学,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本质上在于“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和内心世界, 重视人的感情、意志、道德和良心, 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3]。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也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广阔性和丰富性, 它本身就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精神, 能够直接影响和濡染医学生的情绪、情操、情感、情趣以及人格等。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医学生培养成精神充盈、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人格完善的社会发展建设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只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对医学生加强人生价值的引导, 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 维系其人格的完整, 从而摆脱荣誉、地位和财富的庸俗观念, 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

3.3 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医学伦理学以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质为教学目的, 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医德素质, 不仅是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也是医学伦理学教学需要特别强化的一项重要职责。因而, 通过医学伦理学教学, 能使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医学伦理规范, 促进医学生医德修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 通过医学伦理教学, 引导医学生将医学伦理学的价值理论转化为临床伦理规范, 对临床实践发挥导向作用和对不道德的医疗进行警示与惩戒, 并最终在临床实践中将医学伦理规范内化为医德人格。

3.4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医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4]。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医学生分析所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使其对所学专业及职业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医学生了解职业环境,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而做出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价值诉求等相匹配的科学的职业选择, 并帮助医学生树立实际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使他们能够根据阶段性目标的任务和相应的要求, 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步骤和措施, 使医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职业实践, 挖掘自身的潜能, 构建适于职业发展的能力结构。

3.5 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 加深医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校内教育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 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深化医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知。对医学生来说, 通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社会实践调查———医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深入医疗卫生机构, 通过参观、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 了解医疗卫生职业的状况, 了解从业者对医疗卫生职业的评价与感受, 从而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提供借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 医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地区, 通过测量血压、验血型、推拿按摩等活动或通过为困难群众进行疾病问诊、送药上门等医疗卫生服务, 了解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 还可以通过与群众的交流, 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改善人民群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偏见。更重要的是, 通过实践活动, 使医学生了解当前基本的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 加深了对职业价值的认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而有助于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Shida S, Sekine R, Mochizuki Y, et al.Study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nurse (InJapanese) [J].Annual report of university of Shizuoka Hamamatsu College, 2000, 13 (2) :13-19.

[2]Waterman AS, Waterman CK.Factors related to vocational identity afterextensive work experie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6, 61 (3) :336-340.

[3]李文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论[M].银川:阳光出版社, 2011.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10

新兴产业是新建立的或是重新塑形的产业,它的出现原因包括科技创新、新的顾客需求、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或是因为社会与经济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是服务具备开创新事业的机会(Bouldeville,1996)[1]。相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有些学者突出其“战略性”,强调其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朱瑞博,2010;施平和郑江淮,2010;华文,2010)[2,3,4]。也有学者强调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的生产领域,也正是因为其创新性突出,因此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的成长期阶段(黄南,2008)[5]。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甚为广泛,经济学上探讨产业新形成及发展的理论散布在经济学发展史中。马克斯在“资本论”一书所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指出了产业发展、成长和衰退的规律。古典经济学之父Adam Smith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衍生,新企业会不断出现,所以,经济中产业的兴起也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Vernon(1966)[6]等研究所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Greiner(1972)[7]等所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也对产业的兴衰规律进行了探讨。日本著名经济学者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雁形理论”则客观地描述了日本国内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与过程,期后经赤松要、小岛清和山泽逸平等学者进一步扩展,使得“雁行形态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兴起与发展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此外,熊彼特所开创的创新理论、诺斯等的制度变迁理论、波特的竞争理论等都对新产业的兴起做了分析。

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客观规律。目前,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中国风能设备产业和多晶硅光伏太阳能产业,产业的迅速膨胀成为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却在产业发展初期或成长阶段就出现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现象,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结果。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激励加资金软约束,使得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发生变化。政府本意是想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或成长阶段实现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越,但结果却背道而驰,反而形成产业初期发展即过剩、追逐短期利益、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局面。从这点上看,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产业发展依旧没有摆脱传统产业发展“扶持发展—快速膨胀—产能过剩—综合治理”与“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路径。这种政策导向体现出的是对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偏差,以及更为复杂和严峻的产业规划和产业体系构造等政策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成长中,处于发育期的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都是全新的,充分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形成阶段相匹配,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培育和发展。

1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新兴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主要经历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成长和成熟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形成阶段

新兴产业是在业已存在的产业基础上,伴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出现的。在产业形成阶段的特征是:在某个学科领域,基础科学获得突破后,应用前景受到关注,应用技术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产品开始得到应用,市场得以初步开发,但技术还不成熟,技术路线有多种选择,主流产品和商业模式还未形成,金融资本开始进入。

在这个阶段,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及产业后进国家,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和推动更加重要。

1.2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提高,新技术体系和新基础设施伴随强劲的投资与市场增长带动下逐步建立起来。进入产业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共性技术进行后续的应用研究及商业开发,技术和市场风险都进一步降低,厂商进一步改善产品性能和工艺,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阶段,政府要减少对产业直接投资,但是仍需要通过政策工具,为产业发展提供竞争环境。

1.3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产业技术已经成熟(标志是出现“主导设计”),基本上不再有重大创新;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已经被产业中的主要企业掌握;市场走向成熟,潜力被不断挖掘,细分市场成为主要开发方向。

这个阶段的产业发展以大企业为主,以使资源的集中度更高。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和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政策工具主要在反垄断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2正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若干规律性特征

新兴产业相对于旧产业来说,是在业已存在的产业基础上,伴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出现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新方向,是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初长阶段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战略性”、“创新性”和“带动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个从形成到成长再到支柱地位逐步确立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动态的、渐进的,有新兴产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2.1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从表1可以看出,新兴产业源于科学的重要发现,然后经过技术发明、形成产品,再走向产业化。科学发现的成果是以公共知识的形态表现的,但研究者群体所具备的能力和未以论文形式发表的知识(特别是缄默知识)仍然有利于后期的产业化,从而使其所在的国家受益;有些产业,对科学发现的依赖度很高,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化链条较短,其科学突破的产业意义更大,如生物科技。如果说,总体上科学突破对产业优势有限的话,那么,科学发现之后的技术发明则对掌握产业核心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科学发现能力,特别是随后的技术发明能力对获得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产业化能力对构建新兴产业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从新兴产业发展史来看,科学原理大都首先由欧美发达国家科学家提出,但技术发明的产品化、产业化不少是由日本等国家来完成的,这似乎与上述特征相矛盾。

科学和原创性技术的发展都需要长期积累,这一点,欧美国家已然处于领先优势。但是科技实力转变为经济实力的关键是将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并进而形成产业。如表1所示,论基础研究与发明能力,日本不如美国,但是日本也有自己的强项,即实用技术开发能力和精密加工制造能力强,将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的经验积累十分丰富。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出自美国的RCA公司,但是首先将这项技术变为商品并投入大量生产的是日本。此外,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发现光伏效应,而日本公司却率先将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由此可见,日本有较强的实用技术开发能力,对引进的

科学技术能结合本国的实际实行国产化方针,通过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分解、研制,求得个别改良,综合改造创新,创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使新产品物美、价廉、耐用,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这意味着,若不能取得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优势,但具有后续开发能力优势,仍有取胜的机会。

2.3新兴产业的早期技术路线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发展的探索性或不确定性、技术更新快且往往具有颠覆性(钟清流,2010)[8]。新兴产业的早期技术处于探索阶段,多条技术路线并存,表2列举了几个产业技术路线示例,经过技术竞争和市场筛选,才逐步形成主流技术路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不仅对研究能力和投入能力要求高,而且技术路线的选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的特征十分突出。

这意味着,若想取得核心技术优势,不仅要建立探索性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必须承担高投入、高风险。

2.4国际新兴产业基本沿着“欧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路径转移

由于各国技术能力、经济发展阶段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新兴产业不可能在各个国家同步形成和发展,而存在明显的时间差。这一规律性特征已被归纳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较为典型的新兴产业发展时间序列是:欧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例如,微电子产业发源于美国,日本发挥二次开发优势和精密制造优势,较快取得产业优势,随后,韩国和中国台湾进入并取得相当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产业,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也开始向外转移已经丧失成本优势的新技术产业,如台湾地区的芯片技术向更高层次升级,已有技术和生产线迅速贬值和过剩,开始大量向内陆转移。

上述规律性特征给我国提出了两个挑战:一是能否打破这一规律的制约,真正与先行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二是在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下,如何缩短路径,实现一定程度的跨越。

2.5发达国家占据新兴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处于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

基于上述第一个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在科学发现上首先取得突破,获得第一个优势;基于第二个特征,日本等国家获得相对优势;基于第三个特征,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的局限,继续处于劣势;基于第四个特征,后发国家只能在产业走向成熟后进入。如果以上特征都得到真实体现,那么,第五个特征就必然显现:后发国家只能占领价值链低端,这也确实为世界产业演进史所证实了的。

3启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启示和建议。

3.1科学突破有所为

我们要争取在科学发现上有所作为,特别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学领域要力争有所突破。首先,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有重点地部署科学攻关,高强度投入,集中优势人力资源,以求取得重大成果;其次,为自由探索提供广阔空间,在财力、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吸纳全球优秀科学人才,掌握技术新动态,保证研究的前沿性。

3.2产业技术早开发

是否掌握产业早期技术是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产业早期技术的状况,大大加强开发力度。第一,在国家层次上,“高举高打”,选择投入大、风险大、前景不甚明朗但产业意义重大的领域,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力攻关;第二,在企业层次上,大力发展基于科学发现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要发挥行业领军性企业的作用,国家给与指导和支持;第三,培育产业早期技术开发土壤,调动广大的民营企业、民间机构的积极性,国家予以鼓励和支持;第四,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优秀人才;第五,创新风险承担机制,解决产业早期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过大、外溢性突出因而企业不愿开放的难题。

3.3产业路径求超越

传统的跟随性追赶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要求,要寻找和创造新的途径。可能的策略有:第一,实施“越轨创新”战略,利用“广义轨道”,从技术组织、业务组合、商业模式创新轨道中发掘、创造“轨道”超越机会;第二,利用中国巨大市场的筹码,与国际具有技术优势的机构、企业合作,取得国际产业前沿和领先地位;第三,培育和创造新需求,包括军事需求(这往往是领先的、高端的需求,对引发后续需求有重要意义),为引领和拉动产业提供动力。

3.4产业化能力大提升

日本的经验表明,产业化能力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而产业化能力恰恰是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瓶颈。产业化能力决不仅仅是生产能力,而是从原始技术开始的产业发展的系统能力。为改变我国产业化能力滞后的局面,建议:第一,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第二,加强产业配套能力,改变产业间相互隔绝的状况,建设产业配套机制;第三,引导、支持产业联盟的发展,为产业配套提供支持;第四,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为新兴产业提供先进、可靠的装备保障,以免受制于人。

3.5价值链高端奋力争

产业链各环节的要素结构在不断变化,从而使全球产业链呈现动态的组合与创新。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国家或企业有可能随着知识密集要素的培育、竞争优势的发挥跃升到产业链高端,依靠领先的技术以及对终端市场的控制把其他国家的企业纳入自己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而原来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国家或企业也有可能丧失原有的优势,下滑到产业链低端,成为别国企业的"生产车间"。产业链的这种动态组合与创新是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特点及高端要素的能动作用决定的,也为产业劣势国家寻求、拥有产业优势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Bouldeville,J R.Problem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M].Edinburgh:Edinburgh Unversity Press,1996.

[2]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3]施平,郑江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思路[J].贵州社会科学,2010(12):36-39.

[4]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12-15.

[5]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5):31-34.

[6]Vernon,Raymond,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190-207.

[7]Larry Greine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 grow[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2,50:37-46.

素质形成的规律 篇11

在开放中带来的是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理念,同时不可避免的是西方文化的入侵。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对外来生物没有防御能力,同样的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便有不可阻挡之势,“文化安全”已成为国人忧心之事。

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几年提出的保护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寻找中华元素,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做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把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使命而交给了每一个炎黄子孙。

对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中华元素的研究还刚开始,从理论上建立表述体系,是我们进一步实施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本文试就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文化品格和基本构成作初步的分析。

中华元素的形成规律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文化元素则是传统文化或者文化遗产的基础构件和象征符号。

和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一样,中华元素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

文化并不存在于作为本体的经济形式之外,从史前文化到农耕文化到工业文化,文化都依托着一定的经济形式。在社会进步中,经济形式的任何变异和演化,都会导致文化的相应变异和演化。

作为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中最稳定部分,中华元素的形成过程反映为积累性和变异性的统一。

中华元素的积累性

每一代人都会在继承前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内容,这是文化的积累性。

中华元素积累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经济进步而引起的需求的增多,科技发展而导致的生产能力的提升,异族或异域文化的流入而造成的审美意识的变化,都会使文化出现积累。

中华元素积累的形式可以是内涵型的也可以是外延型的。

内涵型的中华元素积累是在原有的中华元素内部增加内容。中国式园林的窗棂是中国建筑的象征符号,是典型的中华元素。我们已无从考证最早的窗棂出现干何时,但可以确定的是,经过一代代民间工匠的创造,窗棂从式样图案到制作工艺都是在不断丰富、积累着的。

外延型的积累是增加中华元素的种类和内容。旗袍被视为中国女性的国服,是中国服饰的象征,这个典型的中华元素原来是满族妇女着装,仅仅是在近代上海经过改造,尤其是引入西方服饰理念才改造完成的。这个中华元素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产生、积累过程。

中华元素的变异性

中华元素出现或形成后,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发生变异或者蜕化、消退等状况。

作为文化元素,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而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技术进步,外来文化的影响,审美意识的更新都会对之发生影响。

和积累性一致的是,中华元素的变异性也表现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型的变异表现为某一中华元素的外壳没有变化,但其内容发生变化,作了更新、替换、减退或其它变异。玉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元素,玉器从史前社会的巫神祭祀玉,到夏商周三代演化为代表王权的礼玉,再到汉唐以来更新为佩带的饰玉,在造型、纹饰、用途上都发生了变异。作为中华元素外壳的玉器还在,但其内容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外延型的变异表现为某一中华元素的消失或改变。文化现象的内容,都会因时过镜迁失去存在理由而消亡。从唐五代就开始出现的妇女裹足,流行了一千多年,这是中国农耕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而形成的社会现象。这种扭曲文化现象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失了。小脚在一百年以前也曾被外国人当作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也算得上是“中华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些文化现象,我们已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是非标准来对之作出评判,从而否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曾经是中华元素的身份

在文化的积累性和变异性的双重作用下,有些内容出现了,有些内容淘汰了,但也有些是相对稳定并延续至今的,这就构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华元素的基本内容。

中华元素的文化品格

作为传统文化的构件和符号的中华元素,是在被人们认同中确定的,和整体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整体上的中国文化遗产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文化品格。

1中华元素的固化性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文化是不断流变着的,受不同时代经济水平的制约,文化形态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史前文化中的许多习俗今天看来是残忍、不人道和不可思议的,但对于人类衍生的一定阶段是必需的。

在人类文化中,也有些并不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作为人类生存的共同法则而流传下来,这是一些被“固化”了的文化,成为文化中稳定的部分,中华元素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千百年来能传承至今的被固化了的内容。

具固化性特征的中华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在产生之初可能有很大不同,但其基本表征还是被维持着。

“过年”的理念和习俗是非常典型的中华元素。每年冬春之交的“年”是农耕社会的遗存。经过不断的变异,旧时代繁缛的仪式大多被遗忘或简化了,但其基本内容如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拜年、舞龙灯、过元宵等还在沿袭着,并“固化”到不会再抛弃的程度。

2中华元素的标识性

千百年积累的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海,庞大到任何人都无法全部认识和熟知的程度。被称得上或被世人接受的中华元素的内容,必须具备标识性的特征。

中华元素的标识性具有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在同一文化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其二是在不同文化系统中具有特殊性。

中华元素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具有代表性——中国文化系统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浩如烟海,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是普通的不具有标识性特征的,只有个别的内容是具有标识性的,一看便知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从饮食来看,中国人的主食、副食、饮料不计其数,但只有除夕的水饺、元宵的圆子,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望便知是中国式的,是公认的中华元素。

中华元素在世界文化系统中具有特殊性——各国文化系统中有不少内容是共同的,作为中华元素就应在世界文化系统中具有特殊标识,即是中国式的,也就是说,不应包括那些各地区、各国家共有的成份。世界各国的文化系统的区别,在于其各自地理环境、经济模式、风物人情的不同,都有着代表本国或本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元素,如美国的牛仔服和可口可乐、苏格兰的格子裙、日本的和服和樱花等等,一望便知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要素。

中国的文化系统中有许多内容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独特元素。新石器时代开始,遍及中国南北的史前文化中都出现了龙的造型,经历代的衍化发展,形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龙的形象,讲到龙,就会联想到中国,使“龙”成为中华元素中最突出的代表。

3中华元素的正面性

人类历史上遗存下来的文化是不可能全部保存下来的,随着

社会和自然的变化,很多东西都自行消失了。在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中,也不是能全部继承和光大的。

传统文化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基础,有着正面的、积极的和健康的内容,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和颓废的内容。

多少年来,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出于猎奇的心理,将留辫子、拿烟枪视为中国人的形象,从他们眼中来看,这就是唯一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昆然是荒唐和不符合事实的。

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如何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选出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中华元素,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传统及文化进行鉴别的标准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传统的道德和是非标准,可以是中国人的审美观,可以是中国人的心理需求,也可以是法律规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社会上看到的,流行的中华元素的内容反映的都是忠孝礼义内容,真善美的内容,吉祥喜庆的内容等。逢年过节的大红灯笼,中国结,花灯,锣鼓等等都是中国式的文化元素。2008年北奥运会的开幕式和一系列活动中展示的正是这些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中华元素。

中华元素的基本构成

中华元素是个复杂的集合体。出自不同的理解,都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项内容命名为中华元素,中华元素这样一个约定俗成且无严格科学定义的概念,内涵上的不确定性必然带来外延上的宽泛性。

中华元素是个文化范畴,但其内容又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构成。

1物质文化方面的中华元素

从文化元素角度看,物质文化泛指表现文化的实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如建筑、器物、艺术品及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痕迹等。这些物质文化方面的中国元素如经常被人们提到万里长城、中国式园林、中国刺绣、明式家俱、中国陶瓷、蓝印花布、中国菜点等。

另一类中华元素的物质文化的内容是自然物,但经人类长期接触、使用或观赏,被赋于了文化意义。如花卉中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孤傲的梅花、象征清幽的兰花、象征品格的松柏等。看到这些植物的图景或装饰,联想到的就是它们的象征意义,这样就使之成为文化的表现外壳。

2精神文化方面的中华元素

文化在精神方面包括思想、意识、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从文化元素的层面看,主要反映为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

道德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道德层面建立了博大的体系,对不同人群的行为规范都提出了道德标准,以维护社会秩序。如忠孝、礼义谦耻、尊老爱幼等都具有中国式文化的特征。

价值观——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在农耕文化,商品经济来充分发育的结果,使价值观更带有东方式的朴素。从孔子开始就“罕言利”,提倡轻财重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固有一死,或重干泰山或轻于鸿毛”,“不饮盗泉,不息恶术”,等,对财产、对人生、对名誉地位都有一整套的要求。

审美观——长期农耕社会的经济环境,使中国人在审美的价值取向上更注重务实、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中国年画中的五子登科、无锡泥人的“大阿福”是农耕时代对人口增长需求的反映。带有喜庆色彩的红色灯笼、红色中国结、红色彩球,都是对生活红火的向往。

在中国文化的审美观中另一部份内容是文人的品格反映,寒江独钓、高山流水、青灯黄卷、茅舍孤舟都是文人画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反映了他们的孤骄的心理和审美意识,是一种典型的中华元素。

3制度文化方面的中华元素

文化的制度层面包括节庆、风俗、民规等内容。这些制度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地域色彩。这些方面反映的中华元素如:

节庆——中国的传统节庆如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都有相应的仪式、庆典。

风俗——风俗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些做法,如立春吃春饼、夏至吃蛋、七月初七乞巧、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等。

民规——某一家族、某一社区、某一村落在长期生活有一些民问自发订出的规矩,来维护公众利益,如:农村中用水的一些规定,街区洒扫的规定,婚丧喜庆的规定等。

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播种期、密度试验

试验于2008~2009年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9年4~9月平均气温19.9℃,4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2℃,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3.8℃,年降雨量351 mm,4~9月总日照时数1 528 h,土壤为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

供试品种选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油用向日葵品种:NK6,试验设播种期、密度两个因素。播种期的处理水平为: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和6月4日,密度的处理水平为4.5、6.0和7.5万株·hm-2,小区行长7 m,10行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播种采用人工开沟点播,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225 kg·hm-2,现蕾前追施尿素150 kg·hm-2。

1.1.2 品种试验

选用4个不同含油率的油用向日葵品种:P16、P27、P45、P77,均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提供。试验小区面积20 m2,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225 kg·hm-2,现蕾前追施尿素150 kg·hm-2。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籽粒发育及品质形成调查从开花后开始,选取开花一致的花盘挂牌,标明日期,每个小区每5 d取样3盘,每盘取中部籽粒300粒称量鲜重、干重。烘干时,将样品置烘箱中105℃烘干0.5 h,而后于80℃下烘干至恒重,样品保留供品质测定。

1.2.2 测定方法

将烘干后的样品通过粉碎,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用GB/T 5512-2008检测粗脂肪(干基)含量,用GB/T 17337-1998检测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用向日葵籽粒品质形成规律

2.1.1 粗脂肪形成特点

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动态符合S型生长曲线(见图1),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籽粒品质积累方程(见表1),不同品种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差异不大,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0~22 d,开花后30~40 d,粗脂肪含量趋于稳定,达到最高值。高油品种(P45)最大积累速率3.517%·d-1大于其它3个低油品种,最大速率期间积累量也相应地大于低油品种。所以生产上要加强开花后10~22 d的田间管理,以利于粗脂肪的形成。

2.1.2 亚油酸、油酸积累特点

油葵籽粒中亚油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65%~70%,从开花至花后10 d左右缓慢增长,10 d后含量有所下降,至花后20 d下降至最低点,以后缓慢上升。而油酸含量变化与亚油酸含量正好相反,油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20%~26%,从开花至花后10 d左右缓慢下降,10 d后含量有所增加,至花后20 d左右上升至最高点,以后缓慢下降。高油品种(P45)亚油酸含量从开花后20 d至成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而油酸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品种(见图2、图3、图4)。

2.1.3 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积累特点

油葵籽粒中亚麻酸含量随着开花至灌浆成熟,呈递减趋势,至成熟时,油葵籽粒中亚麻酸含量已经检测不到。从开花至花后5 d左右,亚麻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5%~10%,开花5 d以后,籽粒中亚麻酸含量一直下降,至花后20 d左右下降至0.5%,花后25 d左右下降为0(见图5)。

棕榈酸含量也同亚麻酸类似,开花至成熟,含量逐渐减少,从开花至花后5~10 d,棕榈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11%~28.4%,开花10 d以后,籽粒中棕榈酸含量一直下降,至花后20 d左右下降缓慢,含量约占粗脂肪的7%,花后25~40 d趋于稳定,略有下降,成熟时,油葵籽粒中棕榈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6%(见图6)。

硬脂酸含量与亚麻酸、棕榈酸含量变化略有不同,从开花至花后15 d左右,硬脂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花后15 d,硬脂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4.5%~6.0%,花后15~35 d,籽粒中硬脂酸含量一直缓慢下降,至花后35~40 d左右,含量趋于稳定,约占粗脂肪的2.90%~3.98%(见图7)。

高油品种(P45)棕榈酸含量高于其它品种,而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大。

2.2 不同栽培条件下油葵籽粒品质形成特点及调控

2.2.1 不同播种期籽粒粗脂肪形成特点

不同播种期籽粒粗脂肪的形成有所不同[2],对不同播种期粗脂肪积累动态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籽粒品质积累方程(见图8,表2),不同播种期水平都表现出开花后11~21 d粗脂肪积累速率最快,花后30~40 d总体趋于稳定,但30~35 d粗脂肪含量都有所减少,5月15日播种的粗脂肪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从46.8%下降到43.4%,花后40 d,5月5日和5月25日播种的粗脂肪含量继续减少,5月15日和6月4日播种的粗脂肪含量增加,增加至48.2%和48.8%,高于5月5日和5月25日播种期的粗脂肪含量。

5月25日播种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为花后13 d,早于其它播种期2 d,持续时间为9 d,较其它播种期长2 d,最大积累速率2.631%·d-1,低于其它播种期水平,最大速率期间积累量为23.679%,与5月5日播种期水平积累量基本持平,高于5月15日和6月4日播种期水平。5月5日播种的粗脂肪含量最大积累速率较大,为3.381%·d-1,较其它播种期的高14.3%~28.5%,开花后20~35 d,籽粒粗脂肪含量一直高于其它播种期水平,花后30 d粗脂肪含量达最大值50.2%,此后开始下降,花后40 d粗脂肪含量下降至47.7%,低于5月15日和6月4日播种期水平。

2.2.2 不同播种期籽粒亚油酸形成特点

对不同播种期籽粒亚油酸积累特点进行分析,5月25日和6月4日播种的亚油酸含量明显高于5月5日和5月15日播种的,从花后30 d至成熟,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亚油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4日播种的亚油酸含量最高,占粗脂肪的71.3%(见图9)。

2.2.3 不同密度条件籽粒粗脂肪形成特点

对不同密度条件籽粒粗脂肪积累动态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籽粒品质积累方程,不同密度水平都表现出开花后10~25 d粗脂肪积累速率较快,在10~18 d积累最

快,花后25~40 d总体趋于稳定,但花后30~35 d粗脂肪含量都有所减少,这与不同播种期水平的结果一致;花后40 d,6.0万株·hm2密度水平继续减少,减少至47.2%;4.5万株·hm-2和7.5万株·hm-2密度水平较花后35 d显著增加,增加至48.6%和48.4%(见图10)。

6.0万株/hm2密度水平,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为花后13 d,晚于其它密度1 d,持续时间为7 d,较其它密度长1 d,最大积累速率3.608%·d-1,最大速率期间积累量为25.256%,大于其它密度水平。花后30 d粗脂肪含量达最大值49%,但花后30~40 d粗脂肪含量又一直减少,至花后40 d,6.0万株·hm-2密度水平减少至47.2%,低于另外两个密度水平(见表3)。

2.2.4 不同密度籽粒亚油酸形成特点

不同密度水平亚油酸积累略有不同,从花后25~40 d,6.0万株·hm-2密度水平亚油酸含量略高于4.5万株·hm-2和7.5万株·hm-2密度水平,至花后40 d,亚油酸含量占粗脂肪的65.2%(见图11)。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特点

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动态符合S型积累曲线,可以用Logistic方程反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0~22 d。高油品种(P45)最大积累速率大于其它3个低油品种,最大速率期间积累量也相应地大于低油品种。所以生产上要加强开花后10~25 d的田间管理,以利于粗脂肪的形成。

3.1.2 籽粒脂肪酸积累特点

油葵籽粒中亚油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花后20 d下降至最低点,以后缓慢上升。而油酸含量变化与亚油酸含量正好相反,先减后增,花后20 d左右上升至最高点,以后缓慢下降。油葵籽粒中亚麻酸含量呈递减趋势,花后25 d左右下降为0。棕榈酸含量也逐渐减少,成熟时,油葵籽粒中棕榈酸含量约占粗脂肪的6%。硬脂酸含量与亚麻酸、棕榈酸含量变化略有不同,呈先增后减趋势,至花后35~40 d,含量趋于稳定,约占粗脂肪的2.90%~3.98%。高油品种(P45)棕榈酸含量高于其它品种,而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大。

3.1.3 不同播种期籽粒粗脂肪及亚油酸形成特点

不同播种期籽粒粗脂肪积累都表现出开花后11~21 d积累速率最快,5月5日播种期水平最大积累速率较大,为3.381%·d-1,花后20~35 d,籽粒粗脂肪含量一直高于其它播种期水平,花后30 d粗脂肪含量达最大值50.2%后开始下降,花后40 d粗脂肪含量下降至47.7%。5月15日播种期水平花后30 d粗脂肪含量为46.8%,花后35 d下降至43.4%,花后40 d增加至48.2%,和6月4日播种期基本持平,高于5月5日和5月25日播种期水平。

从开花后30 d至成熟,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亚油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4日播种期水平亚油酸含量最高,占粗脂肪的71.3%。

3.1.4 不同密度条件籽粒粗脂肪及亚油酸形成特点

不同密度水平在开花后10~18 d粗脂肪积累速率度最快,6.0万株·hm-2密度水平,花后30 d粗脂肪含量达最大值后开始下降,至花后40 d减少至47.2%。4.5万和7.5万株·hm-2密度水平花后40 d较35 d显著增加,增加至48.6%和48.4%。

不同密度水平亚油酸积累略有不同,从花后25~40 d,6.0万株·hm-2密度水平亚油酸含量略高于4.5万和7.5万株·hm-2密度水平,至花后40 d,亚油酸含量占粗脂肪的65.2%。

3.2 讨论

品质形成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对品质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4,5,6,7],需要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该研究得出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0~22 d,所以为提高籽实含油率必须加强开花后10~22 d的田间管理。

摘要:为了明确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的规律,设品种、播种期、密度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因素对油用向日葵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0~22 d;籽粒中亚油酸含量从开花~花后10 d缓慢增长,10~20 d有所下降,以后缓慢上升,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亚油酸含量占粗脂肪的比例不断增加,而油酸含量变化与亚油酸含量正好相反;亚麻酸含量呈递减趋势,花后20 d左右下降至0.5%,花后25 d左右下降为0。棕榈酸含量也呈递减趋势,硬脂酸含量从开花至花后15 d左右,呈上升趋势,花后15~35 d,缓慢下降。高油品种(P45)棕榈酸含量高于其它品种,而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大。

关键词:油用向日葵,品质,规律

参考文献

[1]安玉麟.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1-4.

[2]崔良基,董钻,梁国战,等.不同播期和不同肥力条件下向日葵干物质形成和物质分配对杂交种产量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2,22(5):280-284.

[3]邓力群,刘兆普,沈其荣,等.不同施氮水平对滨海盐土上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2(6):24-28.

[4]张君,张润生,张胜,等.锌肥对向日葵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1):189-193.

[5]谭桂茄,白宝璋,乔春责,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元素对向日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料,1994,16(2):62-63.

[6]季静,王军军,王萍,等.油用向日葵含油量的遗传分析[J].作物杂志,2000(4):10-11.

上一篇: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下一篇:地下室太阳能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