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2024-09-06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共7篇)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1

为探讨重症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及相关分析, 提高重症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对收治的9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8例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38例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最低为16分, 最高为45分, 平均25.3分;其中男21例, 女17例, 最小年龄59岁, 最大年龄73岁, 平均年龄65.3岁;其中1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13例患者合并冠心病, 1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病时间: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时间最短为入院3 d, 最长为入院128 d, 平均32.8 d;其中14例患者为入院14 d以内, 6例患者为入院15~30 d内, 18例患者入院30 d后。

1.2 方法

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 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后应先以主治医生多年临床经验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然后以患者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依据, 给予患者敏感性抗生素治疗, 同时合理的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2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3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38.78%, 给予其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15例患者死亡, 其死亡率为39.47%;其中6例患者是由医院获得性肺炎引起的死亡, 5例患者是由脑功能衰竭引起的死亡, 4例患者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痰培养结果表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因素, 其可能和患者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导致患者机体菌群失调有关。同时重症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但对碳青霉素稀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3 讨论

重症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该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 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的攀升。同时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消退, 抵抗力下降, 且多数患者伴有意识障碍, 加之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及侵入性治疗的影响, 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相关研究表明, 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为13%~25%, 其死亡率为11%~15%[2]。本组9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38例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占38.78%, 而38例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经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15例患者死亡, 其死亡率为39.47%, 这就说明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普通脑卒中患者。因此, 及时探讨导致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 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及患者的死亡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消退, 且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 使得其抵抗力逐渐下降,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因此, 在患者器官切开、交叉感染、机械通气、鼻饲管留置等治疗期间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H2受体拮抗剂及抗生素等使用不当同样也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因素[3]。因此, 在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针对性治疗及基础护理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视, 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此外, 还要加强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视, 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的目的。

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性时往往不具备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 且患者多伴有急性感染性中毒症状, 比如意识障碍、心率加快、精神状态差、呕吐等, 因此, 极易导致误诊现象发生。这就要求主治医生必须准确的掌握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及易感因素, 对可疑患者则进行CT检查、中性粒细胞、胸片、痰培养、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 如果需要还可给予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理学及病原菌检查。本次研究表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因素, 可能和患者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导致患者机体菌群失调有关。同时本次研究也表明重症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但对碳青霉素稀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这就说明重症脑卒中患者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现象, 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则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华.重症监护病房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7 (9) :112-113.

[2]陈晶.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标准化治疗的临床研究.医学信息, 2013, 9 (11) :329-330.

[3]谢碧瑶.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及护理.当代医学, 2010, 4 (2) :198-200.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 其中男50例, 女38例, 年龄为45~79岁, 平均 (65.3±1.4) 岁;所有患者均经颅脑MRI与CT检查, 且根据第四届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应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缺血性脑卒中47例, 出血性脑卒中41例。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脑卒中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 主要从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口腔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道护理与心理护理等方面展开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HAP发生例数、发生时间与发生率进行记录。HAP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1999年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草案) 》中相应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患病前患者无气喘、咯痰与咳嗽等肺部感染症状, 同时不属于感染潜伏期;在入院48 h后出现气喘、咯痰与咳嗽等肺部表现, 肺部有典型干湿性湿啰音表现, 可伴随发热症状;经胸部平片检查发现存在典型的炎性改变。

1.4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 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 组内计数数据展开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44例患者中共10例出现HAP, HAP发生时间为 (81.2±21.3) h, 发生率为22.73%;观察组44例患者中共4例出现HAP, HAP发生时间为 (125.6±22.5) h, 发生率为9.09%.对比可知, 观察组患者H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HAP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 老年人群是其好发人群。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脑卒中发病率呈进一步增高趋势。脑卒中患者通常具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其自身免疫能力较差, 在脑卒中后常有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与肢体瘫痪等现象, 需长期卧床并接受插管、辅助呼吸等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侵袭性操作时, 误吸、呼吸机应用和气管插管等因素致使其发生HAP的几率大幅增高,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 将HAP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我院在为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 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 主要措施如下: (1) 环境护理。确保重症监护室内通风良好, 保持室内整洁, 控制室温为22~24℃, 室内湿度不低于60%。用消毒液对室内物品及地面进行定时擦拭, 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严格消毒与检测, 禁止其他有传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到病房中。 (2) 心理护理。意识清醒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常会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 患者常会出现悲伤、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 对治疗及预后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展开经常性沟通,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因气管插管无法用言语表达情绪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通过肢体语言、目光等给予安慰和鼓励, 通过写字板、卡片等为患者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 (3) 体位护理。重症脑卒中患者因吞咽困难与意识障碍, 容易出现误吸现象, 而合理的体位摆放可有效避免误吸。护理人员应抬高床头约30°角, 协助意识障碍患者取侧卧位, 对有焦虑躁动患者给予适当肢体约束, 避免意外拔管事件发生。 (4) 口腔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口腔卫生教育, 促使患者保健意识得以提高, 对口腔清洁有充分重视。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 则需每日为其展开2次口腔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仔细观察口腔黏膜改变情况, 据此对漱口液进行合理选择。 (5) 呼吸道护理。痰液积聚可导致HAP发生率大幅提高, 因此有效清除痰液, 为患者提供充分的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可用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与体位引流等方法促使痰液排出, 对意识清醒者鼓励其通过有效咳嗽排出气道中分泌物。对于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 应对吸痰时机准确把握, 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吸痰给患者气管粘膜造成损伤。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护理工作时, 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特别是在展开有创操作时更需贯彻无菌操作原则, 对所用器械进行严格消毒与灭菌, 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在该组研究中, 通过有效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H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HAP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积极、精心护理干预, 可促使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减低, 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对患者预后可予以有效改善。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HAP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积极、精心护理干预, 可促使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减低, 对患者预后可予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精心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杜福文, 林晖, 黄丽华, 等.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8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35 (4) :379-380.

[2]李茉莉, 潘频华, 胡成平.呼吸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8 (3) :251-252.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 (干预前) 我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09年1月—2010年12月 (干预后) 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2组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给予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01年版) [2]。临床诊断: (1) 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 肺部出现湿啰音, 并有下列情况之一:a) 发热;b) 白细胞总数和 (或)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 并有病原学改变或胸部X线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 符合下述6条之一即可作出诊断。a)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2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b) 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 cfu/mL;c) 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d) 经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 cfu/mL;e) 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f) 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判断。

1.3 护理干预措施

(1) 无禁忌证, 床头抬高30°, 在喂水、进食或鼻饲时更应特别注意保持该体位, 防止食物反流、呕吐造成误吸, 尽量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 (2) 及时吸痰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切勿频繁吸痰, 吸痰过程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吸痰管限一次性使用。 (3)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采用盐水棉球或2%氯已定漱口液, 用量适当。 (4) 气管切开者伤口局部应及时换药, 保持清洁、干燥, 注意观察有无感染迹象;保持患者气道湿化, 湿化液均匀缓慢滴入;套管口以无菌湿纱布覆盖, 及时更换;内套管4 h~6 h清洁、煮沸消毒1次。 (5) 做好基础护理, 建立床头翻身登记卡, 认真执行翻身、有效叩背制度, 至少每2 h 1次;听诊双肺呼吸音, 认为有痰时采取叩击胸壁法, 可使黏附在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和脱落, 以利痰液排出[3]。 (6) 雾化吸入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 雾化完毕后检查患者口腔, 如有过多液体留存应立即清除。雾化吸入器管路一用一清洁消毒。 (7) 各项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8) 病室保持空气新鲜, 每日开窗通风2~3次, 每次1 h, 必要时或低温天气可使用循环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 每日2次, 每次1 h;病室地面每日湿式清洁消毒2次。 (9) 严格执行陪护和探视制度, 减少人流量, 保持空气洁净度。 (10) 加强对家属及探视人员的卫生宣教。

1.4 发病率及满意度统计分析

分析并记录2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例数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例数, 计算发病率及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100%, 见表1。

例 (%)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影响预后, 危及生命[4]。医院获得性肺炎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病死率高, 因此对于外科治疗与护理服务要求较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物品消毒灭菌与使用、无菌观念、患者基础护理、病室环境卫生和陪护人员宣教等医院感染管理, 尽量控制、减少侵入性操作, 严格认真执行各项相关护理措施, 并及时检查评价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 是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关键环节。针对关键环节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工作之中, 可以有效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 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让患者家属满意, 优化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梅, 毛秀英, 俞英英, 等.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循证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6) :2313-23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2001-10-12.

[3]屈波, 陈玉娥, 孔丹, 等.88例颈髓损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6) :1196-1197.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N-ICU 201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65例HAP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32~88岁,平均(69.5±12.3)岁。全部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疾病,N-ICU住院时间均≥5 d,在N-ICU住院期间凡是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均给予小残余量喂养(每4 h测胃残余量1次,每次残余量≤100 m L),所有患者床头抬高≥30°;排除标准:(1)长期居住护理院或疗养院;(2)家庭输液治疗;(3)患免疫抑制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4)30 d内长期接受透析治疗。

1.2 HAP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均符合下列条件者为HAP:入院48 h后发病;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伴有下列1条以上:(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4)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参考痰液连续2次培养出相同的病原菌生长作为细菌学诊断依据。

1.3 标本采集

HAP患者晨起留痰前用生理盐水漱口后咳痰至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或使用无菌痰液收集器收集后立即送检。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病原菌构成

共检出病原菌395株,病原菌检出结果见表1。

2.2 病原菌耐药情况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见表2,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见表3。

2.3 HAP的预后

65例HAP患者中死亡28例,死亡率为43.1%。

3 讨论

结果显示,本院N-ICU的H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0%,其中列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38.5%)、铜绿假单胞菌(27.8%)和肺炎克雷伯菌(10.1%)。与部分文献报道的HAP的病原菌分布不同,这说明不同医院和科室,尤其是不同疾病及不同的治疗方式,HAP的病原菌分布谱不同[2]。鲍曼不动杆菌居第1位,与近年来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逐渐成为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相一致。主要由于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及人的肠道、呼吸道、皮肤,甚至存在于医护人员的手上,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此外,鲍曼不动杆菌为长期住ICU患者的口咽部定殖菌,当患者机体免疫力减低时、呕吐或留置鼻胃管均可以引起内源性感染[2,3]。

结果还提示,多数细菌对常用抗感染药物具有天然耐药的特性,如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的耐药率达88.2%~100.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除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一定敏感性外,对其他抗菌药物显示了高度耐药性。N-ICU是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集中的区域,这部分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往往合并多脏器衰竭,由于特殊病理生理状态和侵入性诊断及治疗手段等的应用,导致这些患者中HAP发病率高,耐药菌株多[1,5]。

从表2和表3看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达95%~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烷、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100%,故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掌握所在医院、科室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实行优化性的经验性治疗,待病原菌明确后再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予以调整[6]。

总之,N-ICU内HAP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病原菌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严峻。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HAP的发生十分重要。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控制HAP的危险因素;(2)早期进行标本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3)重视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加强N-ICU耐药菌株的监测,谨慎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9月~2012年2月医院N-ICU符合HAP的患者65例,对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65例HAP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4.0%),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3.2%)和真菌(2.8%);革兰阴性杆菌中前3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显示高度敏感性。结论 该院N-ICU的HAP主要病原菌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关键词: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

参考文献

[1]付永勇,林雄,叶韩镯.内科综合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98-200.[1]FU YY,LIN X,YE HZ.Clinical analysis of 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ard[J].Chinese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0,20(2):198-200.Chinese

[2]方向群.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70-271.[2]FANG XQ.Clinical research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about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Chinese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0,20(2):270-271.Chinese

[3]徐沙丽,李中明.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6-37.[3]XU SL,LI ZM.Clinical research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mentia[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0,20(1):36-37.Chinese

[4]WU LQ,MINAWAER HJ,WU Y,et al.Retrospectively analysisof prognostic factors impacting the older patients with severe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Medicine,2013,23(4):75-78.Chinese

[5]刘玉春,陈日炳,朱继辉,等.普通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46-2547.[5]LIU YC,CHEN RB,ZHU JH,et al.Analysis of culture resultsacquired pneumonia pathogens in general hospital[J].Chinese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9,19(19):2546-2547.Chinese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2天以上的525例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24例,女201例。年龄18~89岁,平均58.8岁。脑出血3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脑梗死111例(大面积脑梗12例)。气管插管256例,气管切开129例,机械通气242例。

1.2 方法

对脑血管病患者住院资料逐一审查、核对、进行回顾性调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以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标准为依据[1]。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数据采用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25例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有72例,感染率为13.71%,死亡8例,死亡率为11.1%。

患者痰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89株,其中G-菌62例占69.66%,鲍曼不动杆菌22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肺炎克雷伯菌13株,大肠埃希菌8株。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株。白色念株菌1株。

2.2 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使用呼吸机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明显高于年龄轻、脑梗死、未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使用呼吸机患者。见表1。

注:各因素组间比较,P均<0.053讨论

3.1 本组研究中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13.71%,与丁立东[2]等报道的相近。

其病死率为11.1%,死亡率高,说明医院获得性肺炎危害性大,严重影响脑血管病患者预后,需注意防治。

3.2 本组研究中,高龄、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轻、脑梗死患者。

这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且大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COPD、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据黄建跃、杨小峰报道[3],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无基础疾病的3.213倍。脑出血患者总体病情较脑梗死患者重,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重,咳嗽、吞咽反应差,反流及误吸机率大,肺部感染风险高。

3.3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最常见。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屏障破坏,气管导管气囊周围滞留分泌物容易淤积和下漏,加之吸痰操作损伤呼吸道黏膜,使肺部感染率明显增高。研究报道,连续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比未使用者高6~7倍[4]。

3.4 重症监护病房脑血管病医院获得性肺炎防治策略:

(1)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正确规范洗手[5]。(2)加强呼吸道管理,协助患者排痰,防止误吸。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3)提高患者免疫力,控制基础疾病。(4)建立有效细菌监测系统,尽早并反复多次行痰培养及药敏检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经验用药。(5)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6]。但在给予肠内营养时应注意防止腹胀、呕吐、腹泻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6)尽早康复训练,尤其是吞咽功能训练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环节。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5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72例,(13.71%),死亡8例(11.1%)。G-致病菌占69.66%。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明显高于年龄轻、脑梗死、未行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致病菌以G-为主。高龄、脑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其常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

[2]丁立东,王颖.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2010,23(1):67-69.

[3]黄建跃,杨小峰.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6):584-586.

[4]吴小红.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95.

[5]王力红,马文晖,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与防控策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10:610-613.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入住本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男42例,女27例,年龄(64.2±7.3)岁,其中痰培养细菌阳性者118例。患者基础疾病为严重创伤12例、外科术后7例、脑血管病16例、COPD等内科疾病34例。其中气管插管47例、气管切开12例、机械通气52例。

1.2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患者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咯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热;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3]。

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无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指导漱口后留痰。已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内吸痰取痰标本,所有标本通过镜检筛选。痰液标本行常规革兰染色,将痰标本中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和中性粒细胞>25个者为合格痰标本,争取标本在10min内送实验室。合格的痰标本接种于培养基,细菌学诊断应该为下呼吸道分泌物连续2次分离出相同的细菌。

1.4 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常规分离的细菌培养临床标本经珠海Bact-IST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细菌鉴定到种。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标准(2008年版)进行判断。质控菌株为ATCC 3个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药物敏感试验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判定结果,试剂盒由珠海黑马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相对数用率、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及构成比

69例N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培养出细菌11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9株、构成比为83.89%,革兰氏阳性菌19株、构成比为16.11%。各种病原菌分布见表1。

2.2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

%

分离出的细菌均做耐药性分析,绝大多数为耐药菌,且其中有些为多重耐药菌。见表2、3。

3 讨论

NP是ICU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国内外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和低蛋白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4,5]。这是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多数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和吞咽反射能力丧失,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其中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因此,患者必须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这样就使气管与外环境直接沟通,破坏了呼吸道屏障,进一步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损伤气道上皮导致炎症反应。FAGON等报道人工机械通气的时间每延长1 d,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将增加1.00%[6]。GRAVEN等也证实延长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增加[7]。另外,处于昏迷状态的危重患者胃蠕动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胃内容物潴留和反流,误吸的可能性增加;加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使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单元,除了年龄和基础病变等因素,其他如环境因素、特殊诊疗操作容易导致感染的许多环节是可以改善和避免的。此外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预防控制对策包括:(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病房,进人病区应穿隔离衣、换专用鞋,限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2)侵人性操作给细菌创造了人侵门户,必须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必须加强对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环节管理;(3)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意识和技能加强培训;(4)加强对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普及更新,强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根据药敏用药,严格掌握疗程,严禁滥用及频繁换药;(5)加强各项护理措施;(6)加强对患者使用后医疗废弃物品的管理[8]。

NP其细菌学分布依照不同的地区、医院、病区及收治对象、感染途径、诊断取材技术、抗生素使用等而有所差异。明确当地的NP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对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的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第3代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泛应用[9],出现了相应的耐药菌株,而细菌ESBLs的产生是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10]。ICU患者多为重症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更为普遍,则更易产生耐药菌株,因此预防和控制耐药菌在ICU的发生和传播尤为重要。

本结果显示,在我院ICU病房NP患者感染细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构成比高达83.89%,革兰氏阳性菌构成比为16.10%。革兰氏阴性菌中占优势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NP患者中检出的细菌无论是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均不同程度表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尤其是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已高达50.00%以上,加入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明显提高。产ESBLs的G-杆菌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增高,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多数G-杆菌都表现出中到高度的多重耐药。此外,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第3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可抑制G-杆菌使G+菌过度生长,且随着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增加,G+菌过度生长更为严重,其MRSA检出率随之升高。本研究中,检出的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就有7株MRSA,高达70.00%。MRSA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使细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减低,同时由于基因间的协调作用产生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因此,MRSA往往呈现多重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笔者认为应用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严重NP感染者宜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动态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对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LIU JC,JU X,YU LY.Clinical analysis of86cases suffered from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0,10(3):186

[2]ZHANG LP,SHENG ZB,CAO MY.Clinical analysis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in68case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6,16(13):20462047.Chinese

[3]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oso-comial infection diagnostic standard[J].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01,81(5):314320.Chinese

[4]GUO YY,CHEN MZ,SUN W,et a1.Risk factors of nosoco-mail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J].Clinical Misdiagno-sis and Mistherapy,2005,12(18):858859.Chinese

[5]YUAN YM,JI ZP,GU P.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on Noso-comail Infection in ICU[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5,15(11):12471249.Chinese

[6]FAGON IY,CHASTRE J,DOMA Y,et al.Nosocomial pneum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ventilation.Prospeetire analysis of52episodes with use of apmtected specimen brush and quantitative culture techniques[J].Am Rev Respir Dis,1989,139(4):877884.

[7]GRAVEN DE,KUNEHES LM,LIEHTENBERG DA,et a1.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fatality in medical and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Arch Intern Med,1988,148(5):11611168.

[8]WANG CT,JIN CJ,WANG Y,et a1.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nosocomail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J].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7,16(3):275278.Chinese

[9]ZHOU LS,YANG JH.Curative effect of ceftazidime in treating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4,14(17):106107.Chinese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SCAP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 均符合诊断标准[2]。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和对照组 (34例) , 治疗组36例中, 男15例, 女21例;年龄45~80岁, 平均 (64.1±14.0) 岁;平均发病时间 (2.5±1.2) d。对照组34例中, 男15例, 女19例;年龄48~83 (平均67.5±11.7) 岁;平均发病时间 (3.1±1.5)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如祛痰、吸氧、抗生素治疗 (第二, 三代头孢, 阿奇霉素) , 必要时给予能量补充及其它对症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沐舒坦针剂30 mg, bid, 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两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中IL-6、IL-10的含量;治疗前后注意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及呼吸、体温情况, 听诊肺部呼吸音的变化, 患者治疗前后均做药敏试验和痰菌培养, 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胸部CT和肝肾功能各1次, 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判标准[2]

(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呼吸规律、体温正常、无明显咳嗽及咳痰, 肺部呼吸音清, 无干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和病原菌清除;显效:咳嗽咳痰明显好转, 体温正常, 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水平;进步:体温, 呼吸及咳嗽咳痰情况好转但不明显, 上述4项中≥1项未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 h病情未改善或有加重。总有效率 (%) = (痊愈例数+显效病例数) /总病例数×100%。 (2) 细菌学评价分为五级评定, 分别为完全清除, 部分清除, 未清除, 替换, 再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3.5%) , 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IL-6、IL-10水平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IL-6水平下降, IL-10水平上升,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沐舒坦具有促进排除并分解呼吸道粘性分泌物特性, 并能有效稀释痰液, 使气管分泌物易被纤毛排除的作用[3], 能有效刺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促进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 增加肺泡巨噬细胞磷脂胆碱的含量, 影响组织磷脂代谢;沐舒坦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时, 能增加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 在肺组织中的浓度, 提高疗效[4]。研究采用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SCAP,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3.5%) , 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SCAP临床疗效好。

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毒素或刺激后会释放出大量炎性介质, 炎性反应过于强烈失控时, 炎性反应介质形成瀑布式效应。IL-6主要由单核细胞在IL-1, TNF等诱导下产生[5]。IL-6的水平可以反映肺炎的严重度, 有强烈致炎活性, 能导致B细胞释放抗体、使细胞毒T细胞分化, 刺激中性粒细胞促进血栓形成, 促使肝脏组织产生急性相蛋白[6]。IL-10能通过增加肺部毛细血管血流量, 改善肺脏微循环损伤, 抑制促凝反应, 阻断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OFR及NO, 因此具有保护肺脏的作用。因此, 密切监测患者IL-6和IL-10的变化对于估价病情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价值。研究表明,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IL-6水平下降, IL-10水平上升,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沐舒坦静脉滴注能降低SCAP患者血清中促炎介质IL-6的水平, 并提高抗炎介质IL-10的含量。

综上所述, 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SCAP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 调节炎性介质的促炎与抗炎的平衡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梅建华, 周云芳, 吴正春, 等.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 19 (2) :20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10) :651.

[3]王华, 陈艳波, 张孔.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21) :2392.

[4]师海波, 王克林.临床最新药物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487.

[5]徐小宝.头孢哌酮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 2008, 14 (3) :353.

上一篇:篮球课堂教学下一篇:素质形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