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体验(共11篇)
获得体验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 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获得一些体验。”“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 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为此, 教师应创设开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 感性认识丰富, 易于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也容易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上,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少一些暗示、干预,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 并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 在体验“再创造”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例如, 教学《确定位置》时, 我创设情境, 以召开家长会为契机引入,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向家长介绍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同学们是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有的画图, 有的文字介绍……在汇报交流中, 学生发现, 只有“第几组, 第几个”这种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 并且比较清楚、简洁。当老师设疑, 能否只用5秒就可以写出一个人的位置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 在讨论探究中发现了“数对”。这样教学, 因为问题接近学生生活,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自主探究出来的, 所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再创造”。
二、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可见, 动手操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每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都应充分运用直观手段, 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让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的活动当中, 进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例如,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 我只提供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和一张白纸, 让学生借助合适的材料自主探究, 想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然后汇报、展示成果。他们有的在白纸上剪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画出了一个相应的长方形, 找到长方形与三角之间的关系, 推导出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验证这个公式是否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时, 有的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沿高剪开与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给三角形画了一条高, 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把每一个小三角形分别看成相应长方形的一半, 最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 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很少, 学生少了一份依赖, 多了一份思考, 思维强度非常高。
三、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并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并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二) 》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老师带领25人乘车去春游, 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 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怎样派车最合理?请在小组内商讨派车方案。解答这样的题, 学生的兴趣十足, 情绪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 学生学得轻松, 会在学习活动中不时地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月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我们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数学, 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获得体验 篇2
最初接触“精准教学”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跟“高效课堂”异曲同工。但又觉得一个新理论的提出一定有它独特的价值,所以我便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学习,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下面结合我们组的阅读教学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觉得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树立单元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审视我们的单元课文,不难发现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我们可以抓住精读课文中的一篇重点讲解。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把它看成一个“例”,利用精读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以文带文,以文导文,进行单元主题阅读,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比如,我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时,是这样导入单元学习的:
谜语导入,引出“单元导读”。
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本书的名字,我的谜面是:书中无一字,处处有学问。书上无作者,人人是作者。有谁知道这个谜语的,这本书名字叫什么?(谜底:生活)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组关于生活的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7,默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单元主题和学习方法)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首先有了单元学习的意识。再次,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在这里就是个“例”。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精读课文,品细节。
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读课文,品细节,抓言行。
1、看来,同学们很好的把握了课文内容,那么在钓鱼到放鱼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别急,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如果课文里有合适的词句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它画出来。(学生读课文)
找到答案了吗?谁来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你能试着读出孩子的语气吗? A、学生试读。
B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一部分,注意读出大家体会到的这种心情。
3、文中“我”的心情还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读)(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4、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时,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
过渡:尽管“我”很伤心和无奈,但父亲坚持要我把鱼放掉。我们来读读课文,读出父亲的坚定和“我”的依依不舍。
A、学生读。B、师生评读。的确不错,“我”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是那样的无奈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里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谈读书体会,去理解作者的感情,与课文内容在感情上能够得到共鸣,从而深刻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3、我无奈、委屈,依依不舍,为什么父亲却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生读课文相关内容)
4、什么是开放捕捞鲈鱼时间?为什么在这之前就不能捕捞呢?哪位同学给同学们展示一下查阅到的资料。(小组汇报交流)
小结:是啊,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物种都是因为人类没有节制地捕杀而绝种的呀,确实应该遵守捕捞规则。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当爸爸让我把鱼放掉时,我却难以接受。为什么?
(通过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问题,即以读带说,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悟哲理,修品行。
1、同学们体会到了作者当年放掉大鲈鱼时的那份无奈和沮丧,可是,在三十四年后,作者却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启示,作者的启示是什么?(生读文: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结合上下文(也就是结合钓鱼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理解。
2、这一部分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自读,静静地思考:画——尝试体会。展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文中后一个“鱼”,为什么加上了引号?指的是什么?(2)和这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能指生活中的哪些事?(在学校、家庭、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
是呀,这些都是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道理我们都懂,然而面对这些诱惑的时候应怎样去做,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正因为作者从小受到了父亲的严格教育,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钓鱼这件小事中获得了启示,这就是生活这本“书”给予我们的馈赠。并且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学生们在这样的自主阅读中既收获了知识又习得了方法。接下来的课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珍珠鸟》。老师只做个引领者。
让成功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获得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体验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习成绩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原因是学生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以及初中知识难度的加大等多方面原因。因而出现了学困生逐渐增多的现象。作为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发展,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深入研究学困生心理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立足課堂,重拾自尊与自信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相较于其他学科,学困生学习语文是比较“容易”的,没有知识上连贯与系统积累的要求。语文水平的提高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提高途径是多方面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是母语学习,很多时候懂了以后向好转化。识字、书写的基础要求在小学阶段已基本具备,一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来使学生重拾自信和自尊。如在课堂上,一些简单的不用经过深层思考的问题,可以请学困生回答,回答完毕后要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多采用肯定的语言。因为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延伸至其他学科建立学习的信心,最终达到脱困的目标,当然这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阶段的。
二、夯实基础,提高学习的能力
学困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抓不住知识的要领,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学中要想办法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性,努力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对学困生进行“感知——理解——记忆” 的认识过程进行强化,尤其是对一些容易混淆字词的区别、重点语句的理解、写作技巧的点拨等方面。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结果,就要经常给他们查缺补漏、纠错等,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活动。如可以选编与学困生能力相适应的练习进行辅导,这样不仅给绝大多数学生以提醒,还强化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变得系统化、结构化。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后,为了反馈差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区别“嘱”与“属”、“壁”与“璧”的训练,理解“胜状”、“大观”这些词语的含义,重点训练“以”、“开”等字的理解,不求全解,只求简单落实,让学困生的“缺、漏、错”逐渐减少。这样,学习的知识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转化与提升。
三、挖掘潜能,善于发掘学生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时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有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喜欢讲话,做小动作。我没有嫌弃这位学生,而是和他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关系拉近了,上课他慢慢听话了,学习态度也端正多了。他有潜力可发掘,上课就多注意他,课后帮他补习。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老师,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你的课,我做小动作,只不过想让你注意罢了。”天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想让老师注意的孩子,被老师狠狠的摁住,从中下等滑到差生,乃至辍学。这样的老师也包括我。老师们,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我们不要鄙视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要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学困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抚慰与震撼。
四、体验成功,引发学习语文兴趣
成功的学习总会带来愉快的感觉,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莫过于听、说、读、写。而写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综合,写的本身就融合了听、说、读。当然,对于学困生而言,我们要把要求放到最低。如开始可以写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或天气状况,然后可以对身边的人、事做简单的描述和记录,甚至对电视剧进行评论,最后逐步地提高要求等等。这两种养成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定会受益匪浅。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教师若再不失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开展活动,巩固兴趣。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语文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小作家评比等。特别注意要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当然,学困生要养成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有很多,如细心观察、关注生活、阅读积累等。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最基本的学课文该有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循循善诱,需要老师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让语文课堂给学困生获得成功学习的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宏飞.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2(4).
[2]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瞿葆奎,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获得体验 篇4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职业体验是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的正向体验。从形式上讲, 教师的职业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 而是基于教师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 既有认知的成分, 也有情感的成分。就认知成分而言, 其职业体验是将自己运用教育智慧、进行教育创新的成果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或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时而产生的优势体验。教师的这种优势体验越强烈, 成就感就越强, 成就需要的满足程度就越大, 职业幸福感就越强烈。就情感成分而言, 其职业体验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里运用教育智慧, 进行教育创新的活动过程中即时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内容上讲, 教师的职业体验包括实践经验的体验、科学知识的体验和教育艺术的体验。在教师群体中, 无论是未曾接触过教育科学的教师、受过职前教育的师范生还是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教师, 因为不能有效地创造出个人理论智慧中介, 依然在进行实践经验的体验, 即使在那些创造了骄人的教育和教学业绩的教师群体中间, 多数人也还是凭借着经验进行教育创新活动的。所以对实践经验的体验就成为教师职业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知识的体验则是教师把教育科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纳入到自身理论与实践成长起来的智慧的体验。而教育艺术的体验是在科学知识体验层次之上的教育教学智慧的体验, 是一种教育和教学最高境界的体验[1]。
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 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教师积极的正向职业体验, 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也有利于教师获得幸福体验, 增强幸福意识, 发展幸福能力, 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然而目前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积极的正向职业体验严重缺失, 已成为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体验缺位。
受“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的传统教学过程本质观的影响, 教师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囿于“特殊认识过程”的思维框架,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 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很少思考或关注教学中人的因素, 尤其是人的生命活动, 忘记了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丰富情感的发展中的个体, 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自身是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体的存在, 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活动完全缺位, “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与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2. 教学欲望匮乏。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工作疲惫、社会角色造成的内心冲突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 引起教师的职业疲倦, 直接导致教师厌教, 失去教学欲望。要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维持生计或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 日复一日机械重复, 缺乏新意, 导致教学能力退化, 教学的灵性和活力磨灭, 成为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创造性的知识“搬运工”, 难以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要么整天为履行职责而忙忙碌碌地工作, 把教师职业看成一种“异己的存在”[2], 无法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 找不到从事该职业的快乐和幸福, 甚至把每天的工作看成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失去了对教学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
3. 乐教状态不佳。
以教为乐, 享受教学是教师进行积极的正向体验的基本途径。然而, 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前始终难以保持乐教状态。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加班加点, 搞疲劳战, 单凭苦干搞教学, 试图以苦教引导学生苦学、苦考。不可否认, 苦磨出来的学生, 可能会获得比较高的分数, 但是往往无后劲, 日后也难有作为。一些教师牢骚满腹, 抱怨自怜, 常拿学生撒气。“授课者是些没有给自己找到职业乐趣的不幸的人, 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他们也使孩子成了不幸的孩子。”[3]可以说, 这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已经失去了起码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无法感受职业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和美好意蕴。
4. 教学创新乏力。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法运用的创新和教学活动的优化过程中会体验到双重快乐, 即在体验和享受学生进步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也会体验和享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快乐。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知识授受为主、注重灌输方法、问题意识较弱、创新实践环节落实不力和分数至上的考试评价等问题, 导致教学创新活动受阻, 表现出低效性或寡效性特征。这种缺乏创新的教学活动, 不仅使学生背着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 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而且使教师丧失了教学创新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当然也得不到教学创新成果带来的成就感, 通向职业幸福之路的大门被关闭了。
5. 人文关怀淡薄。
叶澜教授在谈及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和新型教师培养时强调, 教师是直面生命、需要生命关怀的职业, 只有做一个自主的、真正的、智慧的、积极向上的人时, 才会去关注、培养他的学生。教师是一个整体发展的人, 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还包括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教师自身成长相关的因素的发展, 即作为一个“整体教师”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 刚性化的管理制度、单一化的评价体系、频繁的过分竞争、有限的沟通交流、紧张的人际关系等问题依然存在。教师管理中缺乏人本理念、缺少人文关怀, 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和实践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体验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疲惫、心理上的焦虑和幸福感的流失。
二、消除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的对策
消除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 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正向体验, 引领教师走向职业幸福之路, 应从认识、工作和机制三个层面入手。
1. 转变认识, 树立职业体验是职业幸福感的内在要素的理念。
牢固树立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先导性条件这一理念。对教师而言, 应摆脱“特殊认识论”的教学本质观的束缚, 从生命的层次,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 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确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而且是师生进行生命体验的过程的教学本质观。对学生而言, 应确立学习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体验生命, 共同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共同成长和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的学习观。对教学管理者而言, 应确立柔性化、人本化和生活化的管理观。
2. 强化体验, 保持乐观向上和享受教学的工作心态。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拥有一种乐观向上和享受教学的心态, 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积极的正向体验。首先, 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平凡工作充满热爱之情, 开展“快乐的一天”活动, 怀着渴望到校, 带着乐趣工作。其次, 构建智慧与智慧碰撞、心灵与心灵接纳、情感与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思想碰撞的愉悦, 在付出与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再次, 要懂得享受教学, 把学生的成长和他们的真情回报当成最大的快乐。第四, 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五, 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 能悦纳自己, 也能为他人所悦纳。
3. 创新机制, 构建宽松和谐和共同发展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进行职业体验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在教师管理上, 建立人性化的参与式管理机制, 讲究教师管理艺术, 实行集体民主决议, 关注教师的需求, 维护教师的权益, 尊重教师的知情权, 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使教师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制度建设上, 建立人性化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建设机制, 从有利于教师主动成长出发, 制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激励制度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 鼓励教师敢为人先、积极进取, 确保教师的劳动得到相应的回报。在环境建设上, 建立宽松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环境建设机制, 建设以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教师文化, 营造“仁者爱人”和有序公正的环境氛围, 搭建教师施展才华的教学科研平台, 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融洽和谐、尊重个性、公平竞争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体验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境界.江西教育科研, 2003 (10) .
[2]叶澜等.教师角色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获得体验 篇5
当然,对于爱好网站制作和程序修改的朋友来说,博客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练手场所,比如我的时尚流行博客http://.cn,一来是为练习网站界面美化,二来是为享受编程的乐趣,三来对自己臆想的SEO方式进行测试,总之,做的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
独立博客好处如此之多,我在我的博客优化中,感受到了一些传统博客程序的一些缺陷,并尝试了一些个性化的方式改善,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如今的传统博客程序,比较拘泥于博客的形式,首页所展现的信息量相当有限。
朋友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现在几种主流的博客,主页基本上只展现了二十篇左右的文章,并且不分栏目,只以时间排序。这对新站来说无所谓,但对于信息量庞大的老博客来说,就对用户体验度不高了,不太容易在首页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降低了用户的忠诚度,对PV也不利。
各位不妨尝试结合一下一些资讯类网站,在首页将文章分类展现,并且增加首页展示的文章数量。当然,这也有个弊端,如果更新量太小的话,首页快照可能会受影响。
第二,博客的收录量有限,从而导致流量不大。
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是平民,也没有在哪个领域混出来名儿来。所以博客粉丝在下就没敢奢望过。那么博客流量只能靠搜索引擎,而收录量也是流量重要的一方面。而我们写博客,一天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三篇估计也得耗费你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如此算来,就算是百分百被收录,一个月也就90篇。
那么如何增加收录量呢,我采用了文章自动生成的方法。在博客里单独增加一个目录,通过关键词搜索,将相关内容整合成一个搜索结果的页面,并静态化。并且在首页将这些新页面展现出来。
第三,留言板及评论,不太方便。
细心的朋友或许都发现了,现在很多独立博客程序,留言都不太方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了防止机器人恶意留言,加大了验证码的干扰,有时候,连肉眼都分辨不了;二是必填项过多,有时候,网友只是想发表一句感受,要填写那么多的内容,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所以我的博客里,增加了默认留言昵称,并且把验证码的干扰值降低了。
尽管做博客很累,特别是想做个好博客,又得天天写内容,又得发外链,还得用上软文推广。但是,如果勤加思索,会发现其乐趣无穷。希望站长们,能和我一道,发现独立博客更多乐趣。
获得体验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活动 体验 感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突破了以往的编排模式,不以某一篇课文为中心,而是以活动体验课的形式,将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目标科学而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改以往枯燥的说教及单向的知识传递,以真实的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产生真切感受。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感情投入,用心思考,真情感悟,从而在学习上获得感悟的基点,激发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内在动力。
一、通过感性体验还原生活,丰富学生情感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让语文学习深入到生活之中,学生才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事实的确如此,教学时当课文适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结合生活场景,将其再现,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内心真实情感。这时教师应做好组织者的工作,为学生还原生活场景创造适当条件。以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为了体会海伦·凯勒的感受,教学中就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会盲人生活的不易。可以让学生自觉地闭上眼睛,默写一首诗或者听写课文中的某一段话。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可随着默写或听写的内容增多,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把握,教室由原来的唧唧喳喳而变得寂静无声了,因为手、笔、格子和字之间已经无法控制了,睁开眼睛后看到的内容已经足够让他们长吁短叹了。还可以做一个课堂游戏,用事先准备好的布条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在教室里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如在教室里走一圈,回到讲台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姓名。这样在还原生活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二、通过不同活动体验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文章的主题不是作者一个人确立的,而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苏教版高语在编写上开放性很强,在进行活动体验时就会获得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在选择体验时就存在丰富多样性的特征,而且不同专题也可以采取不一样的体验方式,甚至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多种体验方式可供选择,还可以综合多种方式进行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走进语言现场》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音乐等方式为学生的演讲和辩论活动进行场景设计,在别样的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无限魅力,获得学习的动力源泉。比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让学生蒙上或闭上眼睛走路或写字,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及生活的不便,从而更加体会到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在学习《老王》时可以让在学生反复朗读领悟并模仿文章中主人公的行为动作及心理感受,获得更细腻深刻的体验。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
三、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课堂,促进深度对话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应体现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特征。以往的阅读教学都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切分析都是围绕作者的原意进行探究的。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个性,很难表达出读者的思想情感。因此,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从读者已经存在的阅读经验和情感出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感受,从而建构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情感教学。以教学《项链》为例,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从文章的情节及人物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情感。但现在很多教师已经更进一步,从构建个性化的课堂入手,促进学生和文章进行深度对话,构建出新的课堂结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富有个性,而且有新意有深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当时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人们的妇女观,从而对马蒂尔德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层面,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甚至有学生将《项链》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灰姑娘”模式的情节相比较,对人物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精彩高效。
四、通过活动体验的开展,获得知识与能力
活动体验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获得对课文更全面的理解和消化。活动开展过程本身也是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师应分析研究并掌握教学各环节在开展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相关因素。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以极浓厚的兴趣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遇到的困惑给予适当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比如在《祝福》教学中祥林嫂死在除夕之夜,平添了几分悲哀。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以进行假设:假如祥林嫂没有死,而且离开了婆婆的家,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学生会立刻增添几分兴趣,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之中,体验是深刻的,也是真实的。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了新认识,与文章中原有的思想观点并不冲突,相反更是一种升华和飞跃,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获得新的体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达到活动体验的最终目的。
总之,完美的人生需要更多体验和感悟。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感悟,成为语文学习中的生命活力。语文学习更应不断扩大,在书本之外,在生活中找寻体验和感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彭爱平.体验活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2(09).
[2]琴仙.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2013(06).
获得体验 篇7
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 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出发, 了解学生, 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 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而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的前提是有学习美术的动机和需求,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养性”———注重培养激发学生人性中美的天性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 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 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 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 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 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组织教学中艰难的第一步,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 他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以美代劳, 美中有乐, 陶冶情操。
二、“造境”———创设艺术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校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过程中, 不仅要有必要的教学硬件, 还要有高雅的艺术氛围, 创设具有创意的教室环境, 让学生走进教室就像走进了艺术殿堂, 置身于美妙的环境中感受浓浓的艺术气氛, 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 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 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 一一展示给学生, 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 学生也跃跃欲试,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 需要的材料, 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 一个良好的范例, 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 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三、“感悟”———利用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校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 让学生走到舞台的前端。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 这样闭门造车, 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 学生必须有实际的体验, 认真地观察才行,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 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 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 去抒发。如我校举办18届校园运动会, 运动会的标志不是由美术老师来设计, 而是由学校向全体学生进行征集, 设立入围和选用等奖项并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资金或物质奖励。这样一来, 美术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成功体验,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了, 绘画能力就提高了, 自然学习兴趣更浓了。同时, 时时给他们提供关注和参与的机会, 如中小学动漫比赛、中学书法比赛与举办每学年度校园艺术节。
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情, 也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这些鲜活的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拓展”———引导学生认识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用途、作用
许多人将美术单纯地理解为绘画, 学习美术将来只能走画家一条路, 找工作局限性很大。事实上, 美术的分类很多, 除从事的专业绘画外, 还有广告设计、家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培养美术兴趣, 将来专业地去学习一门技艺, 同样能很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如果从事其他行业, 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 会让你在工作中得到重用。
总之,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 没有欣赏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国民素质教育。”使我们明白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 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
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潜能, 是学生能够成功的重要基础。
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个会意的微笑, 一句赞扬的话, 都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产生成功的信心和希望, 为他们新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 从学生名册中随意地挑出部分学生的名字, 并对老师说, 根据他们的研究判断, 这些学生天资聪慧, 能在学习上有大的进步, 将来会有大出息。几个月后, 年终考试成绩表明, 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竟高出其他学生好几分, 为什么随意点出的学生的成绩会明显上升呢?一个主要原因是, 老师们受到专家们的“权威性判断”的影响, 相信这些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巨大潜能, 又对这些学生加以影响, 他们赋予了这些学生以较高的期望, 他们不但以语言, 还以“鼓励的眼神”和“向他前倾的体态”等来“明示”“暗示”这些学生、“你们比旁人聪明”“这个难题你能解答出来, 你再想一想”, 这一切都会使这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动脑思考, 努力学习, 因而受到不断的、更加多的鼓励。
第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中, 师生有了互动, 但是如果学生总是经受着失败的打击, 他不可能保持学习的兴趣!所以, 课堂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中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保证各组成员具有层次性、互补性, 增强其互帮互学、有效互动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小组学习讨论过后, 教师要通过问题检测每组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要预设好难易不同, 有梯度的问题, 小组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 安排不同的组员进行回答, 每人回答一题, 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按照每组回答问题的程度进行积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人都积极努力学习, 希望给小组加分, 其他组员也都积极热情地帮助有问题的组员。组内关系平等、和谐。
第三, 了解学生基础, 推行成功评价。
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 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中, 评价的基本原则不是甄别与选拔, 而是激励、诊断和促进。
总之,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 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到学习的快乐。
摘要: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 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课堂是实施成功教育最主要的舞台, 让学生在笑声、幽默和竞争的氛围中进行分享性学习, 这种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会激励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以获取成功。
关键词:成功体验,兴趣,快乐,分享性学习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获得体验 篇8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将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教师及其设计制作的课件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一、“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在让学生习得概念的过程中, “概念获得”模式不是把概念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概念。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怎样用“概念获得”模式来设计教学呢?
“概念获得”教学案例
我在讲《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 就是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1. 提供例证。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铁熔化成铁水、灯泡发光、纸张撕碎、纸张燃烧、木炭燃烧五种变化, 并出示以下表格, 问:“大家能不能根据这张表格分别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 分析例证。
要求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证进行比较, 发现从变化的现象看二者都可以有颜色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发光发热现象, 但是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来看, 却是正好相反。
3. 获得概念的验证。
检验方式就是让学生从提供的例证以外寻找与概念同一的未加标记的例证。例如, 有同学假设:“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如铁生锈。”这样, 她的假设与实证相符, 我们就可以说, 假设得到支持。
4. 指导学生验证, 修正假设后, 命名概念, 重述定义。
问: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物质变化后是否有别的物质生成?所以,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5. 运用概念。
在学生获得化学变化的概念之后, 要求学生运用这个概念。我选择了四个不加标记的例证, 要求学生做出判断。
例证:1.酒精的挥发;2.酒精燃烧;3.食物腐败;4.气球爆炸。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概念本质属性判断:例证1属于物理变化, 2属于化学变化, 3属于化学变化, 4属于物理变化。但在4上, 发生争议, 有的同学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但是少数同学认为气球爆炸是因为内外的气压差较大引起的气球外壳的破裂, 属于物理变化。
通过争议, 学生们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学会了比较, 并能深入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并提升了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
二、“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组成
通过上面的案例, 我们知道“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通常由下面几个阶段组成:例证的确认、假设的提出与确认、概念的命名、概念的应用还有概念获得的反思。
1. 例证的确认。
“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第一例证应该相对详细和明确, 其目的不在于迷惑学生, 而应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基本属性的确认。在例证确认阶段应该考虑以下问题:教师选择使用哪些例证?例证是否有助于该概念的建立?课上是否提出足够数量的例证?
如让学生在获得“氧化物”的概念时, 我呈现的正反例证是:
呈现正反例证, 是为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
2. 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在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己构建对概念的理解, 为此, 学生应该确认概念的一般属性。例证的确认与假设的提出是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学生对例证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对照, 以及随后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
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随着各种假设的出现增加新的验证, 以帮助学生在分析足够数量例证的基础上, 通过基于自身的积极思考的讨论, 识别出概念的所有属性, 并据此排除先前生成的伪假设。
通常, 伪假设常常产生于学生可利用的例证不足的早期阶段, 而且伪假设的形成是上述循环过程的结果。
如我在让学生获得“氧化反应”概念时, 学生开始给出了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的伪假设。通过增加了“氢气+氧化铜加热铜+水”的例证, 引导学生给出新的假设。
3. 概念的命名。
在概念命名的过程中, 学生如果没有给出正确的概念名称的话, 课堂上应给予足够的时间, 并且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概念命名。在此阶段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1) 是否要求学生作出清晰的定义? (2) 是否要求对所确认的每一个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
4. 概念的应用。
在概念的应用阶段, 我们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他们可以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基于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作出精确的描述。对本质的属性和非本质的属性加以区分。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掌握概念的程度。
对概念的应用阶段的评价, 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 学生是否能独立地借助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 (2) 学生是否能识别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3) 通过学习, 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5. 对概念获得反思。
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不再是教师直截了当地将概念的名称和定义教给学生, 而是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质量、教与学的思维策略的应用以及与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相联系的结果———概念的真正获得。
三、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我们在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时, 应尽量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重视学生对概念的主动获得。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概念的学习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呆板的接受性学习, 缺少思维的训练,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是否接受知识进而内化, 教师也不清楚。“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主动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从而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掌握概念是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基本条件。与成人的思维不同, 学生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具体到一般, 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所以, 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也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如在教学“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 按照教材是先教概念, 再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应先和学生分析过程, 通过列表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 然后在比较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归纳出相关的概念。
从教学效果看, 学生除了自主、准确地概括出概念外, 更重要的是, 对概念的获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主动归纳得出。因此, 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是深刻而持久的。
2.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应采用“概念获得”模式。
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教学, 通常会比常规的教法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只选择重点和难点的概念进行这种方式的教学。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 教师往往是通过反复讲解、举例说明、大量作业、多轮复习、几番操练等手段来达到巩固和全面提高的目的。这种教学形式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总量并不见得少, 如果全面、辩证地来看时间问题, “概念获得”模式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还少些, 效率更高些。
综上所述, “概念获得”模式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概念, 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 采用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化学教学应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教学。在教学中, 应显现出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等。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主动参与, 通过操作和实践, 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 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 使学生既增长知识, 又锻炼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概念获得,正反例证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主编
获得体验 篇9
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是在教育部旨在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中被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大学体验式英语教学是目前国内英语教育专家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体验哲学, 还是体验式二语习得, 均是近年兴起的, 这为进一步研究开启了大门, 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时间较短, 但是却有助于大学英语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 说, 读, 写, 译等综合技能, 从而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 获得语言习得。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基础和概念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 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主张的“干中学” (leaning by doing) 概括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的共同特征。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 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 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 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 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最近的理论发展是认知语言学即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里的运用, 它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中心、习得和学得、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是在引入认知科学后, 在外语教学领域提出的新的教学原则。由于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边学边用”[3], 这符合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因此, 体验式教学目前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
三、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本文以体验式英语教学为基础, 通过对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中介语、迁移现象, 从构建体验式二语习得理论和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方面进行研究。
1.构建体验式二语习得理论。近年对体验哲学的研究和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倍增, 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未成气候, 相关理论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 构建体验式二语习得理论正是值得研究的最大亮点之一。
2.体验哲学与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受到内部 (如年龄、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策略等) 和外部因素 (如语言输入、语言接触等) 的影响, 因此如何从体验的角度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便是不可少的研究内容。
3.体验哲学对中介语的解释力。中介语是二语习得时都要经过的中介语的研究对认识二语习得的本质和对一些“错误的语言现象”的态度都至关重要。因此, 从体验哲学入手分析综合中介语现象便尤为必要了。
4.体验哲学视角下的语言迁移。二语习得过程中, 母语的正负迁移比率直接决定着学习者能否顺利过渡到目的语。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已不鲜见,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实践分析, 以期减少羁绊, 我山之石, 亦可攻玉。
5.从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和语用层面对体验式二语习得做细致的研究。语言的各个层面是研究语言时必不可少的。为其细, 方可精。
四、研究的必要性
我们所推行的体验式教学时以加强学生对自助式学习的学习能力。具体而言,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 学习者将会掌握到学习知识的真谛也就是将所有外界知识转化为学习者本身具备知识的转化能力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于语言类教学来说时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现如今, 在外语类教学过程当中应用该种教学模式的非常多。同时, 很多研究学者也正式对此建立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教学研究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体验式教学非将语言类学习所必需的三大环节, 也就是听、看、做这三个重要方面进行综合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学习者通过体验的模式获得了丰富的体验类知识, 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无法忘却的体验。所以说,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语言习得。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中, 实验、数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范式的著作和成果较多 (文秋芳王立非, 2004;裘晶, 2006) 。这些研究丰富和支持了二语习得相关理论, 但在一定意义上, 也成了制约二语习得研究的瓶颈。而将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体验式学习与二语习得相结合的新研究方法的探讨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突破瓶颈、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
此外, 由于体验式外语学习更加切合语言的本质, 它的提出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流于片面的外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体验式二语习得的特点就是从语言的体验性本质出发, 以相应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各种语言体验因素, 目的在于顺应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需求, 以实现最为理想的二语习得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庆炎, 胡壮麟, 桂诗春等.关注《大学体验英语》[J].中国大学教育, 2003, (8)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语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5) 。
[3]孔庆炎, 胡壮麟, 桂诗春, 等.关注《大学体验英语》[J].中国大学教育, 2003, (8) .
获得体验 篇10
一、更新思维方式,以跳绳运动为体育特色抓手
(一)分析实情,选择跳绳运动项目
广州市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在学校体育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阻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前些年,由于体育教师缺编较为严重,尤其是小学,由其他学科转岗来任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不少。这些转岗而来的教师,很多体育项目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缺少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了解体育学科、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理论。由于转岗专业培训的滞后,他们大多不知如何选择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即使是上岗前进行培训,也解决不了他们技术缺失的问题,再加上学校场地、器材等存在的问题,很难期待这些转岗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能给学生什么技能的传授与教学指导。为此,广州市选择跳绳运动项目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学校体育特色的抓手,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跳绳不受上述因素影响,任何人、任何场地都能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二是任何条件的学校都能开展跳绳活动,便于全市统一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跳绳是发展体能素质最简便有效的项目之一,并能较好地推进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二)更新思维,思考推进活动策略
体育是发展人身体的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体育以体育课程实施为中心,以体育课堂教学为重点,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形成学校体育三维立体空间。其中,课堂教学需要传承体育文化,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认知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在体育课堂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基础之上,结合学生个体的实情,进行应用与拓展,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身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运动竞赛主要是满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多样化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方式,让普通学生与有运动天才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体育过程,学校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形成体育的合力,才能让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活动高效开展。
(三)确立抓手,设计行动操作方式
跳绳作为一个身体运动项目,如何在学校体育中进行推动,并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需要设计跳绳推动的操作方式,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校体育特色抓手。1.将跳绳列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育与健康》各年级评价必测项目;2.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价,每年的广州市和各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比,将跳绳是否列入活动内容作为必备条件之一;3.作为初中毕业生毕业体育考试自选项目之一,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由必考项目和自选项目组成,2013年开始跳绳列为五个自选项目之一,2013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41%,2014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48%,2015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52%。在此基础之上,各校每周要安排1节体育课进行跳绳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校本跳绳教材,并制订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各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必须安排跳绳,包括单人跳、双人跳、小组跳等多种方式的跳法。广州市编排了初级绳舞操和高级绳舞操供各校使用,并提出“跳出健康,跳出团队,跳出活力,跳出创新”的理念。
二、明确动力因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
(一)明确动因,维持可持续性发展
跳绳作为一项非常普通的身体运动项目,如何让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形成特殊的记忆,使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应该明确能使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身体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应用能力的形成,提升身体运动的能力。“人类进行身体运动的权力是天赋的,对身体运动的需求是刚性的,是为满足基本生存和延续的恒久性需求”[1]。因此,在进行跳绳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竞赛活动时,需要考虑在学生身体运动原始需要的基础上,将跳绳作为一个教学活动载体,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学生原始的身体运动本能需要强化成驱使跳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让学生进行跳绳运动时身体的练习行为规范、运动认知高效、心理感受良好,即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
(二)制订策略,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由于高校没有跳绳运动的课程学习,体育教师对跳绳认知有限,为此,2012年6月8日在沙涌小学首次举办了各区体育教师跳绳骨干培训活动,由“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跳绳优秀教练员”、“全国跳绳优秀裁判员”卢耿弟老师和“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东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麦维根校长担任主讲,之后,每年各区教研室都组织本区跳绳培训活动,以提高体育教师跳绳技能,丰富体育教师跳绳教学方略。
为更好地推进普及工作和跳绳水平的提高,广州市积极组织开展校际交流和区域交流,要求既有学校跳绳队之间的交流,也有跳绳趣味活动的交流,还有跳绳大课间的交流。同时,进行跳绳运动项目的推广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到从化区开展送教活动,以跳绳课堂教学为主题,推动边远地区学校跳绳运动的开展;二是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组织沙涌小学和七星小学跳绳队到相关区和学校进行表演。
(三)建立保障,跳绳运动深入人心
为保障跳绳运动项目在学校中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广州市主要出台了三条措施:一是建立跳绳传统项目学校评选与认定机制。如,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与体育局联合开展跳绳传统项目学校的评选,有5所学校被评为2013-2015年度广州市跳绳传统项目学校。二是举办广州市中小学跳绳比赛。自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广州市中小学跳绳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三是召开“跳绳运动项目推广展示现场会”。如,2012年1月11日在荔湾区鹤洞小学举行了广州市小学跳绳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场会,并将其作为常规运作机制保持下来。
三、进行技能分层,使学生按照自身本源发展个性
(一)技能分层,熟知跳绳运动细节
跳绳作为一种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教材内容,一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项目,一个学生身体发展的活动载体,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跳绳运动技能分成“动作符号学习、运动逻辑学习、应用意义学习”[2]。在跳绳运动技能的动作符号学习阶段,主要是将各种跳绳的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作为动作符号,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动作技能;然后,按照“基本跳”、“步伐跳”、“花样跳”、“合作跳”等运动逻辑,组合不同的跳绳动作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跳绳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跳绳运动的健身、竞赛、娱乐知识和规则,形成相应的跳绳运动练习组合,再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并结合自身的身体锻炼行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运动竞赛等应用性活动形成跳绳应用技能。因此,在跳绳运动项目的推进活动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或是运动竞赛的训练,都要针对学生的个体运动能力差异,分成“基础型”、“提高型”、“攀峰型”等进行。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特长
依据跳绳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跳绳运动项目。以“基础型”普及性跳绳运动为中心,将跳绳运动项目课程化,较好地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这种普及性的教学活动由学校体育教师完成。对于“提高型”、“攀峰型”的学生,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依托社会资源,使学校与社会更好地结合。如,举办体育教师跳绳培训班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深入开展跳绳运动的需求,还要依托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跳绳专业机构的力量,合力推进校园跳绳运动,为此,成立于2013年3月的“广州跳之健体育文化推广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团队力量,提出“推广校园跳绳100所学校”的目标,目前已与10个区的94所中小学校合作推广跳绳运动,帮助学校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大课间跳绳活动、编写跳绳校本教材、训练学校跳绳队等,有效促进了广州市学校跳绳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学生发展,形成区域体育特色
广州市自2012年开始提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活动,各校选择一个项目作为本校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并以跳绳为实验项目,以“五个一”工作模式组织实施。“五个一”工作模式:每班每周一节跳绳课,每周一次跳绳为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月一次校内跳绳比赛,每学期一次跳绳嘉年华活动,每学年一次跳绳文化节。以普及为目的,营造浓厚的校园跳绳氛围,打造体育特色学校,从而形成学校品牌项目,永久传承。
通过上述工作和五年来的努力,涌现了一批效果显著的学校:番禺区沙涌小学、从化区希贤小学、花都区赤坭圩小学、花都区北兴小学、天河区柯木塱小学、黄埔区汤村小学、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越秀区八一实验学校、越秀区七株榕小学、花都区云山学校、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等,最为突出的代表是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
鉴于广州市尤其是花都区在普及推广学生跳绳运动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年1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授予花都区“全国跳绳示范区”称号,并宣布由花都区承办2016年全国跳绳锦标赛,这是对广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莫大鼓励和鞭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发展新理念[J].体育学刊,2011(1):8-13.
获得体验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19-02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侧重认知而忽视实践体验和情感渗透,常常导致教学空洞苍白,缺乏实效。笔者认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关键在于重视和开展体验学习,促成感悟内化。“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的核心理念之一,“课标”将其列为应予重视的四种学习方式之首(见课标“实施建议”(五))。因此,教师应将体验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对直觉情感体验的认识
丰富的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许多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忠诚正直等),总是伴随着情感体验而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对其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认同倾向,才会自觉接受。道德情感体验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直觉情感体验、想象性情感体验和伦理性情感体验三种类型。本文拟从“直觉情感体验”这一角度,探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学习的规律,以便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在情感体验中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实现对道德准绳的感悟认同和内化,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直觉,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映。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这是直觉体验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过不少的直觉体验的经历,尽管这样的体验难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暂时性、情景性,但它是学生内在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主题,认真研究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德育目标,寻找二者的情感连接点(触动点),紧扣连接点创设情境,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将学生的体验学习引入对道德信念、价值观念的领悟、认同和内化之中。
二、寻找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直觉情感体验的连接点
我们不妨以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案例)为基础,梳理、提炼出直觉情感体验连接点的特征及其作用规律。笔者试从对其他教师的大量经验材料的分析中选择几种较为典型的直觉性情感体验连接点,简析于下,以便求教于同行。
(一)感动
感动,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影响而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强烈触动人的情绪的某种因素进入人的内心,直接获得人的赞许、认同、喜爱、尊崇等。因此,感动无疑是催生直觉情感体验的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让我们同行》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消防官兵们在严重损毁的北川县曲山小学进行救援时,一个队员听到废墟的一角传来微弱的求救声。他立刻大声呼唤队友们赶来抢救。救援队员们带着撬棍、铁锹、大锤、液压组合破拆器等工具赶到传出声音的废墟前,好不容易在重重紧压的预制板和残砖乱石中撑开了一条缝隙。他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淌血,躺在几具孩子的尸体上。救援队长大声喊道:“孩子,你不要害怕。你要沉住气,我们来救你了!”然而,没想到孩子却说:“叔叔,我不要紧,先救他们吧。”队长说:“我们先把你弄出去吧!”孩子坚持说:“他们就在旁边的,请先救他们吧!我坚持得住!”孩子的话让救援队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救援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部获救,男孩才最后一个被救出废墟。
深深的感动令孩子们哽咽,课堂一时间陷入静默之中。危急时刻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孩子们的心田留下了不灭的火种。
这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展示足以感动学生、激起学生内心波澜的典型材料,是引发学生直觉情感体验的关键。
(二)震撼
震撼,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强烈冲击而发生的心灵上的震动。震撼的心理效应是持久的,难以忘怀的,因此它对人的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念等有深刻而有力的影响。
案例2: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用多媒体展示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人们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关押曼德拉的27年中,白人统治者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他的妻子和孩子被驱逐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孩子们常常只能在地上睡觉,有3个孩子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后来,曼德拉在国际声援下获释出狱。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曼德拉说他为这么多尊贵客人的到来而感到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年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方人员的到场。看着76岁的曼德拉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名看守致敬,人们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曼德拉宽宏博大的胸襟,让那些实施了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的白人无地自容。当时,白人非常惊恐,担心会遭受黑人的无情报复。所以,当曼德拉宣布将把南非建设成为不同种族和平共处的“彩虹之国”时,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曼德拉的事迹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同样震撼了听闻这个故事的每一个学生。他的博大胸怀和宽容精神将成为良好品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孕育。在这里,我们看到本课的德育目标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交融相织,极大地强化了本课的教育效果。
(三)困境
学生身处某种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困境中,会自然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意识到朋友、友谊和真诚的帮助的可贵。据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组织对抗性的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让学生亲历某种程度的“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心体验,学会珍视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等,珍视每一份真实的感情和帮助。也可以选用典型材料,带领学生进入虚拟困境之中,触动他们对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的渴望。
案例3:一位教师教学四上三单元《你是我的好朋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在沙漠中一位孤独的行者默默跋涉的图片。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以下情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沙漠中行走,一天、两天、三天,茫茫沙海,渺无人烟。目的地是那么遥远,没有可以说话的人,看不见任何一个活动的生物。也不知道携带的水和粮食是否能够支撑他到达终点。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此刻,这个旅行者最希望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大家讨论后认为,孤独旅行者最渴望的是朋友,有了朋友他便不会那样孤独、寂寞和无助。接着,伴随着《找朋友》的歌声,教师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与他同桌。学生由此产生了两种情感体验(没有朋友的孤独感和拥有朋友的愉悦感),并自发地产生了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
在学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最后再进行拓展,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天,此刻坐在你身边的你的朋友就像图片中的旅行者那样,在沙漠中孤独前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才能帮助他顺利到达终点?请你们相互把对方看作沙漠中的孤独旅行者,讨论一下各自最需要什么,以及各自能够做到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交谈和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朋友”的内涵和友谊的认识,增加了同学、朋友之间的信赖。这样,师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德育目标。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看到,要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直觉情感体验,还依赖于具体、真实、富有刺激感的生活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获取典型材料,并依靠这些材料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直觉情感体验。
【获得体验】推荐阅读: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10-14
在体验中获得自主发展10-13
运用游戏形式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快乐10-22
职业获得10-19
职业地位获得09-24
怎样获得知识论文07-30
获得优秀团队感言06-20
增进群众获得感06-27
获得奖学金感言08-30
社区获得性肺炎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