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024-10-14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精选9篇)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也成为了中学美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但是, 不少中学还没有彻底改变旧的美术及美术教育观念, 教育还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这样的学校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吗?

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 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出发, 了解学生, 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 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而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的前提是有学习美术的动机和需求,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养性”———注重培养激发学生人性中美的天性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 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 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 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 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 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组织教学中艰难的第一步,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 他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以美代劳, 美中有乐, 陶冶情操。

二、“造境”———创设艺术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校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过程中, 不仅要有必要的教学硬件, 还要有高雅的艺术氛围, 创设具有创意的教室环境, 让学生走进教室就像走进了艺术殿堂, 置身于美妙的环境中感受浓浓的艺术气氛, 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 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 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 一一展示给学生, 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 学生也跃跃欲试,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 需要的材料, 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 一个良好的范例, 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 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三、“感悟”———利用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校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 让学生走到舞台的前端。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 这样闭门造车, 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 学生必须有实际的体验, 认真地观察才行,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 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 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 去抒发。如我校举办18届校园运动会, 运动会的标志不是由美术老师来设计, 而是由学校向全体学生进行征集, 设立入围和选用等奖项并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资金或物质奖励。这样一来, 美术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成功体验,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了, 绘画能力就提高了, 自然学习兴趣更浓了。同时, 时时给他们提供关注和参与的机会, 如中小学动漫比赛、中学书法比赛与举办每学年度校园艺术节。

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情, 也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这些鲜活的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拓展”———引导学生认识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用途、作用

许多人将美术单纯地理解为绘画, 学习美术将来只能走画家一条路, 找工作局限性很大。事实上, 美术的分类很多, 除从事的专业绘画外, 还有广告设计、家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培养美术兴趣, 将来专业地去学习一门技艺, 同样能很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如果从事其他行业, 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 会让你在工作中得到重用。

总之,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 没有欣赏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国民素质教育。”使我们明白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 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

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潜能, 是学生能够成功的重要基础。

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个会意的微笑, 一句赞扬的话, 都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产生成功的信心和希望, 为他们新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 从学生名册中随意地挑出部分学生的名字, 并对老师说, 根据他们的研究判断, 这些学生天资聪慧, 能在学习上有大的进步, 将来会有大出息。几个月后, 年终考试成绩表明, 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竟高出其他学生好几分, 为什么随意点出的学生的成绩会明显上升呢?一个主要原因是, 老师们受到专家们的“权威性判断”的影响, 相信这些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巨大潜能, 又对这些学生加以影响, 他们赋予了这些学生以较高的期望, 他们不但以语言, 还以“鼓励的眼神”和“向他前倾的体态”等来“明示”“暗示”这些学生、“你们比旁人聪明”“这个难题你能解答出来, 你再想一想”, 这一切都会使这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动脑思考, 努力学习, 因而受到不断的、更加多的鼓励。

第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中, 师生有了互动, 但是如果学生总是经受着失败的打击, 他不可能保持学习的兴趣!所以, 课堂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中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保证各组成员具有层次性、互补性, 增强其互帮互学、有效互动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小组学习讨论过后, 教师要通过问题检测每组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要预设好难易不同, 有梯度的问题, 小组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 安排不同的组员进行回答, 每人回答一题, 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按照每组回答问题的程度进行积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人都积极努力学习, 希望给小组加分, 其他组员也都积极热情地帮助有问题的组员。组内关系平等、和谐。

第三, 了解学生基础, 推行成功评价。

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 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中, 评价的基本原则不是甄别与选拔, 而是激励、诊断和促进。

总之,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 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到学习的快乐。

摘要: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 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课堂是实施成功教育最主要的舞台, 让学生在笑声、幽默和竞争的氛围中进行分享性学习, 这种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会激励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以获取成功。

关键词:成功体验,兴趣,快乐,分享性学习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1999.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2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愉悦

湖北省恩施市鸭子塘小学:覃章寿(445000)

【内容摘要】:在习作讲评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成功喜悦。享受习作的快乐,才是习作教学的根本所在!本文从教师到学生,从师评到学生评,最后修改等方面陈述了一些简单的做法。

【关键词】:成功的愉悦习作讲评教师评价集体评价习作起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是一种重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特别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和智慧展现出来,以得到它人的赞许、尊重和认可,来享受成功的喜悦。

习作讲评就可以给学生带来这种无法比拟的成功喜悦。下面就如何在习作讲评中让学生展示成功,享受快乐的点滴做法谈点个人看法:

一、教师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在学生根据单元习作要求以及教师的习作指导,完成习作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习作内容,进行初步评价,给每个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提出修改的意见,让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如在进行《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的习作训练时,我对一个学生的习作《我的爸爸》一文的初评:“读了你的文章,老师也感受到了你的爸爸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不仅勤劳,又疼爱子女,这就是父爱,父爱给了你鼓励,让你懂得了如何去关爱。文中人物刻画细腻感人,用词也比较准确。但如果你选择的事例更加典型,部分语句更加精炼一些,就更好了。”学生根据我的提示,作了进一步的修改,成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了。因此,教师的初评,对学生习作的成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集体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集体评价是习作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实际上也是习作讲评课。它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的亮点,得到成功的体验。

1、诵读优秀习作,体验成功。诵读优秀习作,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如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习作最精彩的地方地哪里?值得修改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在听、思中学会了赏析,学会了审美,也学会了怎样去找出自己习作中的精彩与不足。更能取他人之长,来补已之短。无形之中助推了学生的进步。

2、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找出自己习作中的亮点,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这时教

师与学生成为了欣赏家。学生在找到自己习作中的最得意的段落和句子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和肯定,给学生以鼓励。这样就注重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师总评,为下次习作起航。学生在教师初评和集体评的基础上,修改了自己的习作,然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二次习作进行二次评价,给学生下次习作指明方向。这时教师的评语应统筹全文,激励为主。如:在你的笔下,家乡是多么美丽啊!老师从你的作文中看到了那深蓝的天空,看到了金黄的稻田、南飞的北雁和那飘零的黄叶,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与神奇。我多么想对家乡说:家乡啊,你使学生的作文多么优美呀!又如: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你平时肯定爱看作文书,才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希望能读到你更优美的佳作„„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习作的快乐,才是习作教学的根本所在!

附优秀习作两篇:

乡村的四季

我住在乡村,我喜欢乡村四季的变化。

如果你穿行在路上,一定会被连绵起伏的青山所迷住,那满山遍野开着的野花,香气袭人。溪水哗哗地流着,那声音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水中戏耍。

春天来了,风吹在脸上、手上,凉飕飕的,还略带几分寒意,在不经意间,桃花红了,一阵风吹过,桃花花瓣像一对对翩翩起舞的红蝶,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春天真像一位温柔的大姐姐。

夏天好似一个可爱的娃娃,整天笑呵呵的。但有时他也会不高兴,一会儿,大雨倾盆,让你来不及撑开雨伞,便全身被淋了个透心凉;一会儿,火红的太阳又不知疲倦的挂在天上,知了不停的鸣叫,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连花草也耷拉着脑袋,被热得个无精打采。

秋天到了,桔树上结满了红艳艳的桔子,如果你打这里路过,顺手摘上一个解暑,那可是比喝上一杯浓茶还要清爽呢!热情好客的农家人不会把你当作小偷,相反还会往你的手心里塞上几个。是啊!秋天把自己的果实无私的献给人们,像一位热情的大哥哥。

冬天,雪静静的下着,谁也没有发觉,四周白茫茫的一片。那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像仙女一般。往远处看,山伯伯和树伯伯都披上了银装,好一幅冬天雪景图!

是啊,乡村四季,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它自己崭新的一页。

我的爸爸

我有一个十分令我敬佩的人,他就是我的老爸。老爸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对似月牙般的眉毛,一有不高兴的事让他操心的话,老爸就会眉头紧锁,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爸爸的白头发一根一根的冒出来,绉纹也增加了不少。爸爸爱留八字胡,在嘴与鼻子的夹角间,显得特别帅气。

爸爸是两面派,那严厉的样子,常常引我发笑,可是,爸爸在教育我的时候,惹都不能惹的!因为爸爸很凶,会打人的。如果有什么事儿逗爸爸笑了,那“爱笑纹”就立刻出现在爸爸的眼角。显得是那样的平易近人。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我就想爸爸再年轻个十年八年的!

我记忆最深的是我八岁生日那天。爸爸回家了,显然爸爸忘记了我的生日。爸爸的心情十分不好,一回家,倒头便睡。我想让爸爸开心一下之后,给我讲讲作业。可我在旁边老是说这说那,爸爸脸一沉,我感觉到情况不妙,就住嘴了。

我想还是按计划行事,我把作业拿来了,只有厚着脸皮说我不会,爸爸立刻拿起作业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起来,爸爸似乎一下子就活跃了许多,我十分开心。接着我故意翻到一篇有小红生日的地方,让爸爸看做对了没有,爸爸一下子愣住了,对我说:“晓娟,不是我忘记了你的生日,而是来不急给你买生日礼物,我明天补办给你,好吗?”我摇摇头说:“不用了,今天我过了个最高兴快乐的生日,您已经给了我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呀!”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其实,我的爸爸是一个平凡的人,和所有人的爸爸一样。

电子邮箱:q19590728.2007@163.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恩施市鸭子塘小学

让成功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获得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体验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习成绩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原因是学生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以及初中知识难度的加大等多方面原因。因而出现了学困生逐渐增多的现象。作为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发展,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深入研究学困生心理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立足課堂,重拾自尊与自信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相较于其他学科,学困生学习语文是比较“容易”的,没有知识上连贯与系统积累的要求。语文水平的提高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提高途径是多方面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是母语学习,很多时候懂了以后向好转化。识字、书写的基础要求在小学阶段已基本具备,一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来使学生重拾自信和自尊。如在课堂上,一些简单的不用经过深层思考的问题,可以请学困生回答,回答完毕后要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多采用肯定的语言。因为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延伸至其他学科建立学习的信心,最终达到脱困的目标,当然这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阶段的。

二、夯实基础,提高学习的能力

学困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抓不住知识的要领,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学中要想办法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性,努力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对学困生进行“感知——理解——记忆” 的认识过程进行强化,尤其是对一些容易混淆字词的区别、重点语句的理解、写作技巧的点拨等方面。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结果,就要经常给他们查缺补漏、纠错等,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活动。如可以选编与学困生能力相适应的练习进行辅导,这样不仅给绝大多数学生以提醒,还强化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变得系统化、结构化。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后,为了反馈差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区别“嘱”与“属”、“壁”与“璧”的训练,理解“胜状”、“大观”这些词语的含义,重点训练“以”、“开”等字的理解,不求全解,只求简单落实,让学困生的“缺、漏、错”逐渐减少。这样,学习的知识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转化与提升。

三、挖掘潜能,善于发掘学生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时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有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喜欢讲话,做小动作。我没有嫌弃这位学生,而是和他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关系拉近了,上课他慢慢听话了,学习态度也端正多了。他有潜力可发掘,上课就多注意他,课后帮他补习。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老师,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你的课,我做小动作,只不过想让你注意罢了。”天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想让老师注意的孩子,被老师狠狠的摁住,从中下等滑到差生,乃至辍学。这样的老师也包括我。老师们,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我们不要鄙视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要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学困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抚慰与震撼。

四、体验成功,引发学习语文兴趣

成功的学习总会带来愉快的感觉,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莫过于听、说、读、写。而写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综合,写的本身就融合了听、说、读。当然,对于学困生而言,我们要把要求放到最低。如开始可以写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或天气状况,然后可以对身边的人、事做简单的描述和记录,甚至对电视剧进行评论,最后逐步地提高要求等等。这两种养成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定会受益匪浅。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教师若再不失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开展活动,巩固兴趣。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语文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小作家评比等。特别注意要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当然,学困生要养成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有很多,如细心观察、关注生活、阅读积累等。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最基本的学课文该有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循循善诱,需要老师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让语文课堂给学困生获得成功学习的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宏飞.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2(4).

[2]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瞿葆奎,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篇4

一、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上,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少一些暗示、干预,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 并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 在体验“再创造”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例如, 教学《确定位置》时, 我创设情境, 以召开家长会为契机引入,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向家长介绍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同学们是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有的画图, 有的文字介绍……在汇报交流中, 学生发现, 只有“第几组, 第几个”这种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 并且比较清楚、简洁。当老师设疑, 能否只用5秒就可以写出一个人的位置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 在讨论探究中发现了“数对”。这样教学, 因为问题接近学生生活,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自主探究出来的, 所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再创造”。

二、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可见, 动手操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每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都应充分运用直观手段, 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让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的活动当中, 进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例如,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 我只提供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和一张白纸, 让学生借助合适的材料自主探究, 想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然后汇报、展示成果。他们有的在白纸上剪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画出了一个相应的长方形, 找到长方形与三角之间的关系, 推导出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验证这个公式是否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时, 有的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沿高剪开与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给三角形画了一条高, 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把每一个小三角形分别看成相应长方形的一半, 最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 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很少, 学生少了一份依赖, 多了一份思考, 思维强度非常高。

三、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并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并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二) 》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老师带领25人乘车去春游, 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 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怎样派车最合理?请在小组内商讨派车方案。解答这样的题, 学生的兴趣十足, 情绪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 学生学得轻松, 会在学习活动中不时地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5

关心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三大支撑点之一。人们公认“文学是人学”,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从一定角度看,更是人学。理念与情感,从来就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两个基本的主观原动力,而要理解历史,当然离不开对每一个重大历史活动这两个主观原动力的认识与体察,包括隐藏在主观动机后面的客观影响。同时学习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活动,作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和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列宁深刻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完整地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对历史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定位。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内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三,学生与教师相互的情感状态,这三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都很重要。本文主要从第一和第二个方面着重探讨。尽管传统的教育很重视教师与学生间情感因素的作用,津津乐道“亲其师,重其道”。但是,师道尊严的古代师生关系和我们今天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毕竟是有根本区别的。一

对历史学习的情感和价值定位,是指从一开始就重视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争取成功的比较强烈的愿望和追求,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升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从学科学习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主张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有所创造”。无数的事实说明,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你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热情是一种魔力,是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早期教育和天才》)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宗教和科学》《爱因斯坦文集》)

怎样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新课程的强烈兴趣和热情?首先要看到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比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这是他们开始新的学习的基础和宝贵资源,应当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教师应该尽可能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富有成效的初始教育。这里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精心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回答,以大体了解以往在历史学习方面的大致情况,同时和学生作适当的个别谈话,以作稍微深入具体的了解。这里面,肯定可以发现一些对历史学习有特别强烈兴趣和爱好的学生,他们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且是特别宝贵的资源,在学习目的教育中他们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性,这一点,我将在后面作具体说明。第二,影响学生对一个学科的情感与兴趣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恐怕不外乎:教师的人格、学识、教学经验与方法策略;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节课的课程学习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很好地兼顾以上因素。首先,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大胆表达他们学习历史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如果这两种类型的学生能够展开一场遭遇战式的辩论,那就太好了,思想火花的撞击正是激发真理和智慧的强磁场啊。最后再由教师富有激情和哲理的加以引导总结:这里,最重要的是不应当否定对历史学习持消极看法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他们可能是比较片面、肤浅的认识中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肯定他们思维的成果。在这样的平等而和谐的思想交流中引导他们懂得:历史 1

是人生的百科全书,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是一道道风景线,从而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到:科学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崇高的情操,可以启迪智慧,可以取得大量间接经验;同时,历史也是一门富有情趣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得到这么多的收益和乐趣,所以有无数的理由去学好它,而没有一条理由去否定学习它。可能会有个别学生一时不能完全接受老师的观点,这时教师不应该强求,人的思想认识是不可能通过高压而强行灌输的。人的动机是既有功利性也有非功利性的,我认为教师在学习目的教育中,功利性目的是无法回避的也回避不了,关键在于定位和引导。比如说,高中历史学习状况将决定我们能否参加高考,对选择文科的学生来说,还决定你高考成绩的层次,你能上什么样的学校。这你能回避吗?现代社会不排斥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合理合法的实现。回避显而易见的东西,只能使学生感到你的虚伪。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的,因为,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以社会整体利益和实现为基础的,所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切实同时也合乎逻辑的教育,显然不是简单呆板的说教,学生是能够或者是乐于接受的,我认为,追求这种有效性的教育或者教育的最大效率,正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上好第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为以后长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上好”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有初步的理解和认可,对学科学习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情感倾向。第一节课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不能不充分重视“第一节课效应”。

能够激发起学生初步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要保持和升华这种热情更重要也更困难。长久的热情需要学习中的成功来激励和巩固,为此,教师要重视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点、鼓励个性化学习、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和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当然各个学生成功的内涵和层次是有差别的。同样重要的是,教师要带着强烈的精品意识,精心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们对历史课程内容的感悟。不同的教育理念对此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教育注重知识,前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关注能力,现在看来都有局限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就比较科学、全面,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知识、能力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的。“感情可以使一个人高尚,但是真正人的感情不能离开思想而存在。感情来自思想;思想滋润感情,感情寓于思想之中。”(苏·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可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这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行动的准则,也就没有活动的能力”(法·埃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从三个维度或者层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要求:一是从个人成长角度,从历史学习中全面吸取一切美好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形成比较全面的良好素质;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从培养世界意识的角度理解认识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接受和吸收基于理解,从一定的角度看,人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从根本上看,是在不断解决社会发展遭遇的问题中形成的。要理解就应该从根本开始。这个根本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人的动机、思想、行为、习惯和制度。当然,人的动机思想对历史发展有反作用。二是任何社会制

度、思想、政策,重大事件,都是人的意愿情感施行于活动的结果。要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感染力,就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中处处感受到人的作用,人的情感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从物中、事中、制度中处处见人。比如,汉朝反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为什么能够屡建奇功,英勇无比,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古代雅典的梭伦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以国家为己任,果断实行改革?认识历史人物不仅要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要应用有一定生动具体细节的史实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体验,觉得历史人物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亲可敬的,从而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深刻全面地认识不同时代人们对历史发展道路所作出的不同选择。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历史,历史只能变得枯燥乏味,不可思议,这是历史的悲哀;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变成了机器式的木偶,这是对历史的糟蹋,也是对充满生命力的学生的情感的冷酷和漠视。

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的智力和全面素质发展有巨大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指出:“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蓬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从学科学习来说,学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的关键性因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显然,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才能有这种“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如何才能形成这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有比较高尚的人格:为人正派。这种正派对学生来说,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公正对待学生,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和情感不可能没有差异,但是,教师要善于理智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明显的亲疏差别,这应该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相处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艺术之一。第二,现代教育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发展是多元化的,不能只用单一的、狭隘的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是很严重的:它会扼杀被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学生的信心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在历史上,就有不少杰出人物在小学、中学都表现平常,他们中间就有人受到老师的某种程度的伤害,影响到他们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这是教师应当深深引以为戒的。第三,教师在学科上的造诣、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对教师评价和信任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稍微有点经验的老师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第四,教师,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要和年轻而充满朝气、求知欲旺盛、乐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融洽相处,需要努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当然这绝不是指《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式的疯疯癫癫。首先教师不要对学生自我封闭,要乐于与学生交往;其次,教师对新事物要多了解,积极接受和尝试健康的新事物,不难设想,一个教师如果不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接受新事物,对学生脱口而出的许多新词语都不知所云,你怎么能和学生很好沟通融洽相处?学生怎么能对你有亲切感乃至敬重你?我对此就有切身体会,我由于注意到向上述方面努力,课堂上也好,平时也好,交谈中,学生就会忘记彼此之间年龄的差别,学生都亲切地称呼我为郭大侠,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谈心交流。第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融洽的师生感情大大有助于对学生的管理和严格要求,而恰当合理的严格要求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也反映出一个教师是非分明的正直品格,应该相信,无数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此不仅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当然,这里重要的不仅是要严格管理,还要善于严格管理。教育中的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这里不展开,我在只是特别强调一点:管理不能脱离或者超越学生的现实,尤其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结束语

教育是一门爱的科学和艺术,没有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爱,就没有教育。要在教育中给学生以充分而美好的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教师要富于爱和奉献精神,把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铭刻在心,以科学态度和满腔激情把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融洽的情感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教学的现实性

◎ 金丽

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重庆教育科学院历史教育研究专家龚奇柱教授着重指出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好理念的前瞻性,规划的超前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的关系”,确实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历史学科为例,新课标强调:“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2)在信息传输中,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在教学模式上,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对学生的态度,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这是非常前瞻性的理论。因为自十四、十五世纪至今,人类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神性—人性—理性—全球性的进化轨迹。特别是十七世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普遍接受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还发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进步”等呐喊。人们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为社会发展构造理想的蓝图。这意味着人类开始进入了理性为自然立法、为道德立法、为社会立法的时代,即我们称为现代化时代。

在科技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理论也开始了现代化之路。主要表现在目的观、课程和教学观、教师观上。第一,“教育要面向未来,为了培养人。”从黑格尔的塑造具有普遍心灵的“理性人”、赫尔巴特的培养“有道德的人”、到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等,都是以“未来人”、“理性人”为前途的。第二,以“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为标志,科学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在泰罗强调绩效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泰勒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即泰勒原理。各门学科也都开始追求学科本身的体系,从本学科的角度把握世界的本质,追求各自领域的知识体系内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第三,教学开始考虑序列与次序,依靠量化的手段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表现在教学上,追求统一的方式方法;在学习方式上,追求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中心和权威。第四,教师成为科学、理性和真理的代言人。

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日见端倪。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发生的革命、战争、混乱以及政治、外交中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道德的沦丧、道德标准的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加深,使得崇尚理性和秩序的启蒙运动失去了感召力。虽然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越来越成为杀人的机器,并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类资源的逐渐枯竭。反思、批判理性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崛起,理性更是各种哲学流派反思、批判的对象。从德里达的“解构”,到福柯的“人是近代的一个发明”;从利奥塔拒绝宏大叙事的“向总体性开战”,到罗蒂新实用主义的“后哲学文化”,宣布“哲学的终结”,“主体性的黄昏”。

教育理论深受哲学的影响。自杜威以来的百年,西方形成了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中的理性、主体性问题进行批判和解构。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是反对教育中的规律、理性和主体性,拒绝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

表的传统教育观采取了激进的彻底否定态度,倡导知识的相对主义,历史的虚无主义。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第八轮教育改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从课程改革入手,带动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改革;第二个特点是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凸现;第三个特点是新课程为动态生成的课程,它需要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具体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历史学科为例,其依据的理论有:“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切入,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心理学重在教学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关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学科教学法则侧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综合表现为: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景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反对接受式学习;反对教师的权威,反对教师的主体性;这些都是前瞻性的理论,反映了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无疑对纠正我们教育界目前存在的弊端十分有益。

具有历史思维的人都明确,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目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最大国情就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落后与发展同在。“如何使我国低水平、不全面、发展极不平衡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当前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因为“后现代化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也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化,就离不开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离不开理性。我国的主导性思维样式在本质上仍旧是经验代理理性、情感关系大于法律和契约。理性、自由、科学和主体精神还远没有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来,仍然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

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大瓶颈在于高考评价体系,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只要现存的高考制度不变,基础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无效劳动,得不到社会、家长的理解,更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自江苏省高考单独命题后,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根据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对历史学科的考试方式,62.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20.6%的同学认为“基本上不能反映”,80%的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应该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

而且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还显示:75.7%的学生反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有课堂提问,但没有讨论课”;52%的学生希望“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只有35.1%的学生希望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希望“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以及“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诵这些重点”的学生分别占3.7%和9%。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6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19-02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侧重认知而忽视实践体验和情感渗透,常常导致教学空洞苍白,缺乏实效。笔者认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关键在于重视和开展体验学习,促成感悟内化。“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的核心理念之一,“课标”将其列为应予重视的四种学习方式之首(见课标“实施建议”(五))。因此,教师应将体验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对直觉情感体验的认识

丰富的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许多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忠诚正直等),总是伴随着情感体验而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对其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认同倾向,才会自觉接受。道德情感体验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直觉情感体验、想象性情感体验和伦理性情感体验三种类型。本文拟从“直觉情感体验”这一角度,探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学习的规律,以便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在情感体验中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实现对道德准绳的感悟认同和内化,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直觉,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映。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这是直觉体验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过不少的直觉体验的经历,尽管这样的体验难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暂时性、情景性,但它是学生内在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主题,认真研究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德育目标,寻找二者的情感连接点(触动点),紧扣连接点创设情境,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将学生的体验学习引入对道德信念、价值观念的领悟、认同和内化之中。

二、寻找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直觉情感体验的连接点

我们不妨以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案例)为基础,梳理、提炼出直觉情感体验连接点的特征及其作用规律。笔者试从对其他教师的大量经验材料的分析中选择几种较为典型的直觉性情感体验连接点,简析于下,以便求教于同行。

(一)感动

感动,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影响而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强烈触动人的情绪的某种因素进入人的内心,直接获得人的赞许、认同、喜爱、尊崇等。因此,感动无疑是催生直觉情感体验的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让我们同行》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消防官兵们在严重损毁的北川县曲山小学进行救援时,一个队员听到废墟的一角传来微弱的求救声。他立刻大声呼唤队友们赶来抢救。救援队员们带着撬棍、铁锹、大锤、液压组合破拆器等工具赶到传出声音的废墟前,好不容易在重重紧压的预制板和残砖乱石中撑开了一条缝隙。他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淌血,躺在几具孩子的尸体上。救援队长大声喊道:“孩子,你不要害怕。你要沉住气,我们来救你了!”然而,没想到孩子却说:“叔叔,我不要紧,先救他们吧。”队长说:“我们先把你弄出去吧!”孩子坚持说:“他们就在旁边的,请先救他们吧!我坚持得住!”孩子的话让救援队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救援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部获救,男孩才最后一个被救出废墟。

深深的感动令孩子们哽咽,课堂一时间陷入静默之中。危急时刻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孩子们的心田留下了不灭的火种。

这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展示足以感动学生、激起学生内心波澜的典型材料,是引发学生直觉情感体验的关键。

(二)震撼

震撼,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强烈冲击而发生的心灵上的震动。震撼的心理效应是持久的,难以忘怀的,因此它对人的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念等有深刻而有力的影响。

案例2: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用多媒体展示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人们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关押曼德拉的27年中,白人统治者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他的妻子和孩子被驱逐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孩子们常常只能在地上睡觉,有3个孩子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后来,曼德拉在国际声援下获释出狱。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曼德拉说他为这么多尊贵客人的到来而感到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年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方人员的到场。看着76岁的曼德拉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名看守致敬,人们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曼德拉宽宏博大的胸襟,让那些实施了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的白人无地自容。当时,白人非常惊恐,担心会遭受黑人的无情报复。所以,当曼德拉宣布将把南非建设成为不同种族和平共处的“彩虹之国”时,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曼德拉的事迹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同样震撼了听闻这个故事的每一个学生。他的博大胸怀和宽容精神将成为良好品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孕育。在这里,我们看到本课的德育目标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交融相织,极大地强化了本课的教育效果。

(三)困境

学生身处某种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困境中,会自然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意识到朋友、友谊和真诚的帮助的可贵。据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组织对抗性的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让学生亲历某种程度的“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心体验,学会珍视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等,珍视每一份真实的感情和帮助。也可以选用典型材料,带领学生进入虚拟困境之中,触动他们对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的渴望。

案例3:一位教师教学四上三单元《你是我的好朋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在沙漠中一位孤独的行者默默跋涉的图片。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以下情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沙漠中行走,一天、两天、三天,茫茫沙海,渺无人烟。目的地是那么遥远,没有可以说话的人,看不见任何一个活动的生物。也不知道携带的水和粮食是否能够支撑他到达终点。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此刻,这个旅行者最希望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大家讨论后认为,孤独旅行者最渴望的是朋友,有了朋友他便不会那样孤独、寂寞和无助。接着,伴随着《找朋友》的歌声,教师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与他同桌。学生由此产生了两种情感体验(没有朋友的孤独感和拥有朋友的愉悦感),并自发地产生了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

在学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最后再进行拓展,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天,此刻坐在你身边的你的朋友就像图片中的旅行者那样,在沙漠中孤独前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才能帮助他顺利到达终点?请你们相互把对方看作沙漠中的孤独旅行者,讨论一下各自最需要什么,以及各自能够做到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交谈和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朋友”的内涵和友谊的认识,增加了同学、朋友之间的信赖。这样,师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德育目标。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看到,要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直觉情感体验,还依赖于具体、真实、富有刺激感的生活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获取典型材料,并依靠这些材料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直觉情感体验。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7

一、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差异,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性格、兴趣、能力、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分成高、中、低 (或A、B、C) 三个层次。这样要做到教师心中有数, 但不宜公开,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差异, 其次对目标进行分层

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在教学中, 教师依据这个原则,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对C、B、A三个层次学生通过“压纲缩本”“达纲靠本”“达纲拓本”, 使他们在知识方面分别达到三个目标:基础目标 (指紧扣大纲和教材, 全体学生都得掌握的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 ;中等目标 (指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掌握的较简单的综合运用) ;较高目标 (指优秀生才能掌握的较复杂的综合运用) 。如《雨中》一课, 教师在充分、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习体会社会新风尚, 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急匆匆”等词语, 学习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这两个要求与课后题目有密切联系, 要求全班同学掌握;学会本课新词, 用“急匆匆”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四个要求, 笔者进行了分层设计, 如C类生只要求说完整句, 读通课文, B类生则要求说具体些,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A类生则要求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这篇课文的故事。

三、面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 再次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的目的, 如学习《飞夺泸定桥》这课时, 教师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红军是怎样和敌人抢夺时间的;红军又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 学生不断学习, 认识也会不断变化, 思维也会根据理解的变化, 重新组织认识, 在这样接连不断的“重线”中, 便有了对课文内容“顿悟”的发生, 从而领悟课文的旨要, 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互相交流, 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交流时的闪光点,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的方法。如在学习《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不断完善, 最后形成一条主线:远看刘家峡水电站——登上坝顶——进入机电房——走出电机房。这种以参观的先后顺序为主线的阅读模式, 就形成了“参观游记”这类文章中的一种阅读方法, 可以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

要想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分合有致、动静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方面, 对C层次学生“教”重于学, 即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 使学生获取知识, 再适当地加以学法指导。对A层次的学生则“学”重于“教”, 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 多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时可引着走、放开走。如在教学《李时珍》时, 笔者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给第四自然段分层。着重引导C类学生分层, 先帮助他们弄清段意再分层, 并在C类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让A、B类学生说出分层的依据, 再引导C类学生复述分层的依据。这种分合有致的教学方法,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四、依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 最后对作业练习进行分层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8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展示丰富的地理知识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地理课堂,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大大丰富了地理知识。但是,我们只有制作出卓有成效的课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件制作的方式有很多,通常所用的方法都是PPT形式。其实为了展示出动画的效果,我们往往还会使用Flash工具协助教学,教学效果很理想。很多学校安装了白板,这又为教学插上了一双翅膀,课件的制作变得更为轻松和简单,因为在电子白板中都储存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动画图库等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及其白板的运用大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我们必须注意,不能单单为了吸引注意力而故弄玄虚,摆出花架子,没有实际的内容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而应该表现自然松弛有度。图片及动画效果既要与课文的内容相一致,又不能完全是地理教材的翻版,必须能够发人深省,与教材融会贯通。设计时要考虑到多媒体教学的特征,要有思路有创新,相对于传统教学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在讲述“宇 宙中的地 球”这一内 容时 ,为了强化 课堂教学 效果,课件设计既要准确又要能够突出重点,不仅要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宇宙空间的美丽,而且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重点突出宇宙中地球的空间位置,这样的展示除了能让学生领会本课的知识内容外,还能够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本上的文字叙述显得死板单调, 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字时未免显得有些单调,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课本上的文字一般不能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 而多媒体及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教学信息极为丰富,让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了满足, 课本上的文字叙述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空前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改观。例如:在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主要内容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几乎没有列举事例,也没有图片,以说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文字资料,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如果利用多媒体及白板技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让课堂新授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形象, 就能改变这一现状。在课件制作时,先收集一些图片或影像资料,反映出环境被破坏前后的具体情况。课堂教学时通过图片的出示或视频的播放,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当学生通过画面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比任何文字叙述都强得多。

三、可以突出重点与难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很多地理知识点比较抽象, 而且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往往费尽口舌,花费了大量时间,甚至在黑板上画图或利用教学挂图及教学模型都不能让学生透彻理解。教师绞尽脑汁学生依然感触不深,掌握不了知识的精髓,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烦心理。很明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在这样抽象的问题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突出重难点,需改变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的普及,多媒体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 它能够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形式, 恰如其分地把抽象知识变成具体内容, 调动学生多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本来再三强调都不能讲清楚的知识点,以图片声音或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有效实现重难点突破,讲读精炼,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这一内容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教学的重难点,仅凭语言讲解师生都会感到困惑, 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产生立体效果,讲述的内容全凭学生想象。学生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不会很突出。但如果在教学时能利用地理素材制作出Flash课件,效果就会明显改善。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能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构建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指导观察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这样抽象的知识就变得形象具体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都变得容易多了。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及在教学当中的运用, 使得文字图片的呈现变得异常简便, 甚至动画视频和声音的处理都易如反掌,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 体现直观教学的原则,易于被学生接受,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这一技术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地理方面的知识, 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讲述全球变暖现象时,通过课件制作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张放大的漫画《地球出汗了》,以幽默的方式告诉学生地球变暖了,然后,展示一张地球平均气温的变化的表格,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又比如在讲述“酸雨的危害”时,以Flash形式出示一幅工厂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的图画,紧接着开始降雨,雨水落在树木上,树木变得枯萎,落在庄稼上,庄稼萎缩枯死。也可以在平时注意积累, 用相机拍摄一些反映当地环境遭受污染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 学生通过这些信息深刻认识到环保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威胁我们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环境迫在眉睫。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质成长的关键时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应该从这时候抓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对环保问题的忧患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作文教学 篇9

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生怕写作文的僵局,就要积极为学生写作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我国曾有快乐作文、情境作文等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西方国家也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把写作作为改进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学生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作文条条框框的限制,将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不拘形式、不拘字数、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创新就能成为自觉行为,写作就能成为学生纵横驰骋,放飞心灵的自由大地。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就,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自主合作,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部分

倡导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部分,就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定”切合他们的实际水平、所能达到的写作目标,以便激发他们写作的自觉性。诸如文体、材料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等,不作统一要求,不提统一标准,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口”。

引生活之东,做真情文章。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主动关心社会人生,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现代生活,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办法。如学生习作片断:早自习铃声刚响,我也成了“惊弓之鸟”;晚自习,我也学着享受“寂寞”。天啦,那些词汇语法修辞怎么那样生疏?那些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怎么那么拗口?那些力学电学热学有完设完?那些基础题巩固题拔高题有头没头?噢,还是足球场上潇洒!还是游戏机前浪漫!还是录相厅里精彩!此段心语文字思路清晰,简洁明了,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变化。

当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部分时,学生的真情实感就会自然而然流于笔端。如: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的公仆丰碑;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再如:母亲是桥。是带领我们走向生命的桥。从一个特殊的细胞,到一个完整的生命,母亲用她的躯体、营养,为我们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走过这座桥,我们便走向生命,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走向生活的起点、命运的开端。又如: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时,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走沙漠、听张爱玲讲30年代旧上海的故事;我总会陶醉,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这些都是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所得。再如:我们班谦谦君子37人,姣姣淑女17人。在这“37”和“17”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要是哪个男生擅闯“禁区”,就会被男同胞挤眉弄眼,甚至眨眼间就会炒出一则“爆炸新闻”,给你侃出一段比函数还复杂的关系。这样风趣、幽默的语言就特别鲜活。

二、以人为本,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学生师教、学生学都围绕着考试。忽略引导观察生活,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扼杀学生个性的同时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荡然无存。有资料显示。中学生喜欢写作文的仅占15%,而害怕写作文的却达到61.2%,作文教学于是陷入困境。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效果。以人为本,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成长融合起来,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使他们能畅所欲言感知的生活,从普通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真知灼见;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示。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唤回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从课内走向课外,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语文学习中捕捉写作灵感。走向大自然,观潮起潮落;听泉水叮咚:登峰峦众山;辨鸟语虫鸣;闻细雨缠绵……根据写作内容,寻找写作素材。春天让学生与春天约会山花烂漫,夏天让学生体验天气多变,秋天让学生探访天高云淡,冬天让学生感悟踏雪的浪漫。同一所校园、同一个花坛,一年四季每时每刻大自然都会赋予它不同的变化;同一个教室,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戏”;同一个家庭,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现代媒体的运用,更能于屏幕中穿越时光隧道,知过去、游未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这些都能使学生文思泉涌。当学生拥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便有不吐不快之感,急于下笔成文、释放胸中块垒,作文也就成了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在写作之初,老师需认真引导,把学生扶上路。如古人所言:“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引导者。一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拟出开放型的作文题目。清人郑板桥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教师掌握要领,提高命题技巧很重要。如:给出一个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目进行写作;给一个“母题”,如《路》,学生可以据此确定有关“子题”写作。如《一条路的变迁》、《××路的故事》、《路就在脚下》等。再如“新”,这个话题,在老师的相机引导下,学生能拟出《当惊世界殊》《老马不识途》《焕然一新环城路》《校园内外展新姿》《天下谁人又识君》等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作文题。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训练思维的开阔性、周密性。如面对《保险与冒险》的作文题,分析题目时,可反对抱残守缺的保险思想,提倡积极进取的冒险精神;也可看到保险的可贵性、冒险的危险性,反对误入武夫莽汉简单蛮干式的冒险歧途,提倡走尊重科学的保险之路。这样深挖题目内涵,论理自然就会透彻严密,收到振耳发聩之效。如此作文,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生活。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就癌

刘锡庆教授把写作过程揭示为是写作主体的一种“物——意——文”的综合、转换过程。就是说,写作过程是主体如何发现“物”——如何将“物”转换成“意”——如何将“意”形成“文”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要在写作前注意学生是怎样观察搜集材料、捕捉生活中亮点、热点和冰点的;写作中要注意立意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写作后的修改,注意与他人分享、交流等。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文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回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真正提高,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既体现为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为思维品质的提高;更体现为创造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质量的提升,都将产生重要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具体做法为:一是让学生建立自由的创作交流组织。二是教师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教师要鼓励并容忍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有位学生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希望老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针对不同学生作不同的评价指导;同一学生不同阶段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进步。教师首先应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者,对学生多加鼓励,评价时评分恰当,分数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只要是好文章,或尽管还有同题但已很好地达到本次写作要求的文章都可给高分。评语要具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修改。另外,要与学生共同评鉴,对学生作文,每次可选出进步较快的1-2篇让全班学生仔细阅读,发表意见,找其中的优缺点以资借鉴。教师尽可能多吸收学生的意见。让写作者和评价者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避免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作文的唯一标准,既要让学生从评价中得知自己的不足,更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作文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在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论文下一篇: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