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困生的形成(精选12篇)
预防学困生的形成 篇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和其他学生相比较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但学习效率相对不高, 在学习上不能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农村初中, 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有些学生整天不是看物理书就是做物理题, 在学习上下了不少工夫, 但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不高, 这就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恐惧感, 有时会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他们对于物理知识学习彻底放弃。本人认为, 要想转化学困生, 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农村中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基本的自然科学学科, 从我们自身来说, 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比如人为什么会在地上自由自在地行走, 而在外太空却漂浮在空中;船儿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中;水滴滴在高温的铁板上为什么变成水蒸气等等。从国家的发展角度来说, 为什么我国许多大型的造车集团要和国外合作……就是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和人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从心里重视物理知识使他们明白物理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让他们明白祖国的强大要靠他们去实现。当然, 其他学科也不能忽视。
二、努力激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有些教师尤其是在农村, 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知道把学生当成“填充”知识的“容器”,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试问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吗?当然不能!要想预防物理学困生的出现就必须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于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当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作为教师我们也要转变观念,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进行教学, 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让他们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 然后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这些就能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是预防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基础。
三、帮助农村中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由于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 他们一旦在学习上出现心理问题, 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 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这跟我们学生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家长都是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们的知识水平也是有限的, 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 久而久之, 学习的信心就会降低甚至缺失, 这也是造成物理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 必须关心每一位学生, 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肯定和赞扬, 少一些埋怨、否定和批评。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 使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 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 这样也就从根本上预防了物理学困生的出现。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我们不难发现, 在农村中学好多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下了不少工夫, 但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仍不能得心应手,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们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但要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能力, 更要具有耐心的工作态度, 努力培养每一位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样我们的教与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避免了物理学困生的形成。
五、要不断地提升我们农村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农村初中教学环境客观因素和我们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 也是我们物理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完善自身物理知识的体系, 完美我们的教学艺术, 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地爱戴我们的老师, 继而转化成学习知识的动力。
总之, 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 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 发现问题并及时地给予解决, 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预防学困生的形成 篇2
木乐一中莫启平
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身体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以至于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达到国家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本文从对学困生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和教师、家长的反馈意见的调查分析,由此基本摸清了“学困生”的类型和转化对策。
一.学困生的类型。
1.智力欠缺型。有一部分学生智力发展低于同龄其他学生平均水平,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他们愿学、乐学,但结果往往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其他的学生多,而成绩却远远不如他们,在学习上处于持续困难的状态。如由于历史知识有众多的人物、时间、地点需要记忆,因此,对所学知识感到模糊,男生所占比例较大。另外,还有少数综合性缺陷所造成的学困生,比例较小。
2.性格问题型学困生。这类学生多是由于性格原因造成的,他们中或自卑、孤僻、悲观,或敌对、暴躁、冲动。前者多表现为性格内向、敏感、成绩差,女生为多;后者大多是双差生,逃学、不听讲、不交作业、不守纪律、与老师关系敌对,男生中占有相当的数量,而目前女生人数也呈上升趋势。
3.无良好习惯型学困生。现在的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庭教育薄弱,长辈溺爱使得一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他们怕苦、怕累、怕难、贪玩、依赖性强,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有任何困难
就找家长和老师,从而养成不愿动脑,稍微做不来的或抄或空白或等老师讲。然而到了中学,学科作业一多,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学困生。
4.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疾病、家庭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交友不当或学校周围环境差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5.缺乏动力型学困生。此类学生头脑灵活,只是于学习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引起学习困难。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过程中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婺远,眼高手低;有的不求甚解,马虎从事。尤其此类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和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力。
二、减少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学科史,或有趣的学科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尽情地“欣赏”。
2.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远离学困。
3.加强学法指导。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学科也有积极性,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学科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学科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对这样的学困生应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4.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应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5.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特长和闪光点,教师要捕捉学困生的光闪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6.加强家庭、学校的联系,构建德育网络化。学校、家庭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影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认真地分析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可能的。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因素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40-01
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来加以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并思考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时刻做到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个体, 尊重个体差异。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就英语学困生形成因素试做以下探讨。
一、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因素理论依据
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主要从学困生的心理过程、认知技能与方式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等展开。而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也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者主要是从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设为理论,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
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
2、性格。所有的文献几乎都一致表明,那些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
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研究者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另外也有从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来研究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方法的。
二、英语学困生的影响因素
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有学校环境因素有家庭因素还有学生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在这三者中被大家公认为影响更为突出。
1、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因素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内的教和学以及课堂外的学习氛围。
首先我们谈谈课堂内的教学影响因素,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组织而形成,所以首要的因素是教师,根据调查发现,同一地区同一次考试城区重点中学的不及格率为20%,而农村中学高达50%左右,这主要是城区中学教学管理抓得紧,另外教师比起农村教师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种观摩课、评优课和各种进修培训得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和提高,学困生相对少一些。其次影响因素是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评价,如果学生感受到的评价大多是否定的、批评的、指责的评价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受打击,逐渐发展出胆小、自卑等心理特征,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勇气,渐渐沦为英语学困生。最后是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和评价标准,一个学习氛围浓郁的班级,学生们身上体现的是积极进取、团结互助,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大家既跟同学比较,也跟自己比较,两者中更注重自己进步的取得,即和自己比较,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标准也更倾向于进步的取得。
2、家庭因素。首先是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也是形成英语学困生的原因,如粗暴式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厌学,放任型的教育容易养成孩子的懒惰、学习意志薄弱以及其他不良的个性品质。其次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更容易沦为学困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实现了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孩子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社会需求,在学生时期即体现为努力学习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单亲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导致教育功能的缺失,他们时常感受到来自家庭的不安全感和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孤独感,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诱惑的诱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沦为学困生。
3、学生个人因素。这一点也是大部分认为的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个人因素(智力正常的个体)可以分为学习策略和情感因素,首先谈谈由于学习策略的缺失而引起的学困生,老师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学习也很认真,课堂认真听作业按时完成,但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提不起来,如果我们和这部分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只是蛮干,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所以学习策略和方法在某些地方不同于其他学科,因而成绩总不理想。很多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密切,另外情感因素还包括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等等。
总之,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最后都集中到学生个体身上表现出来。
试论“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4
一般中小学校都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所占比例虽小, 但影响较大。一般来讲, “学困生”学习困难或者品行不良, 或者这两方面俱备。所以, “学困生”有类:学习学困生、品行学困生和学品学困生。
“学习学困生”往往智力被动或智力低下, 性格有缺陷, 学业基础差,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良或者生活方面有问题等, 结果造成学业拖延, 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学习很用功, 但效率不高, 成绩总是上不去。
“品行学困生”常常违反道德准则或者违规违纪, 影响课堂或者影响组织与管理, 欺侮同学或者顶撞老师, 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这类学生的品行具有表面性:情绪激动, 易走极端, 以自我为中心, 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品行学困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学习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希望值, 再加上家长的责骂、老师的冷漠、同学的鄙视, 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缺少了关爱, 没有了鼓励, 从而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 同家长唱反调, 和老师对着干。有的由于家长的溺爱, 便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品行。有些“留守儿童”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便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惯。有的是因为教育、教学或管理方法不当, 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对立情绪。
“学品学困生”既不能完成学业要求, 又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有的是因为智力被动或智力低下, 性格有缺陷;有的是因为家长溺爱、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外出打工而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有的是因为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困生”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期盼爱心、渴望尊重、需要信任、喜欢活动等;也有很多闪光点, 比如热爱劳动、维护集体、荣誉感强、重情重义等。因此, 转化“学困生”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二、学困生的转化
(一) 富有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核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的确, 师爱无私, 师爱无边, 只有满腔热情地去呵护他们, 才能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正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规定的:“热爱学生, 就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如果你喜欢学生, 学生就会喜欢你, 就会接受你的教育, 正是“亲其师信其道”的体现。
(二) 平等尊重是转化“学困生”的情感要求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 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双困生在感情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他们在心理上渴望老师平等的尊重。因此, 尊重双困生, 是双困生人格上最起码的要求。天底下“人”最大, 任何人都有尊重别人的义务和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 “不尊重他人, 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尊”。
(三) 充分信任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 对人的信任, 形象点说, 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教师对“双困生”给以适度的热情和信任, 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能使“爱抚、温存的翅膀”飞得更高!一般情况下, “双困生”学习缺乏信心, 容易“破罐子破摔”。如果教师从信任出发, 对他们的一小点进步热情鼓励, 一定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 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老师信任, 尤其是“双困生”。
(四) 自我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指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育者如果能帮助“双困生”找到他们人生的坐标, 激起他们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 那么转化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动力。当他们通过努力实现了目标, 千万不能随意加码, 而是要求他们慢慢地做到更好。越来越好, 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来越大。
(五) 发现闪光点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优生有自己的缺点, “双困生”也有自己的优点。“双困生”的优点常常被缺点所掩盖, 不易被老师发现。《学记》有句名言:“教育也,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学生的优点, 克服孩子身上的缺点, 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老师不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他们就自甘沉沦, 以致不可救药。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做一个鼓励的表情、打一个关怀的手势、说一句激励的话语, 他就会激动不已, 内在的积极因素就会调动起来。所以, 如果老师欣赏“双困生”的闪光点, 就可以拯救一个学生, 就可以燃烧他们以后的生命, 昔日的丑小鸭就会变成白天鹅。
(六) 用不同的方法转化不同的“学困生”
“学困生”统归一个“困”字, 但形成的原因不同, 表现各异。因此, 转化“学困生”要有针对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叫因材施教。”针对各类“双困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捕捉教育点, 来“动心忍性”。比如, 对勤奋学习而成绩不佳的, 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就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对性格暴躁而通情达理的, 发现重情重义的长处, 就教育他们如何化解矛盾。对脾气倔强而要求不严的, 发现他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 就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争强好胜”也会获得成功……这样做, 比班级笼统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好得多。
有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如果‘双困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 那么, 只要我们倍加爱护, 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 散发芬芳。”
参考文献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措施 篇5
一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困生自身原因
农村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有少部分初中生才能升入高中继续就读,大多数学困生升学无望,抱着认为读书无用的心态,不如到城里打工实惠,无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与主观能动性,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复习,久而久之养成上课依赖教师,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甚至违反纪律,作业照抄,应付教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学困生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家长的责备和同学的鄙视,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
2.教师原因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矫正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农村教师中,部分教师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考什么就教什么,课外拓展的内容较少,教学过程变得枯燥,致使学困生更没有兴趣。在一个是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设计难度过高,学困生为了完成,抄袭成了家常便饭,只注重班级优秀生,而忽略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致使他们产生心理偏差,有时当学生犯了错误后,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不良手段在农村教育中仍然存在,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充分说明农村教师的传统教学与当前的“新课改”仍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3家庭因素
尤其是农村家长科学文化知识较低,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在思想上认为教育只是教师的事,平时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并且相当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与教师、学生的沟通,忽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样造成学生有机可乘,养成在家无人管,在校欺骗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沦为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而负有一定社会义务和责任的人,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主要通过对学生施加某些教育影响而产生。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困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通常,学困生的自尊心比较脆弱,不能受刺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更渴望教师对自己“以诚相待”。因为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受冷落的共同心理,所以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例如:在上课时一位学困生举手发言,问题回答错误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说:“这位同学发言很积极,希望其他同学都能向他学习积极发言,问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学困生脆弱的心灵,又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能更好的继续下去。
2.提升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确立和谐发展思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拓宽师生沟通渠道,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温馨场景,呈现出互相了解,理解的局面,教师应注重情感关怀,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们,正确看待其过错、进步和转变;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进行赏识教育,让学困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教师要做有心人,尽可能多地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困生在展现自我时克服自卑,重新树立信心,教学中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使学困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完成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教师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对学困生的鼓励、赏识,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辅以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对改变其学习状态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课外的辅导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点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根据教材系统性强的特点,学困生有了知识缺陷,就必须及时查漏补缺,课外辅导可以解决课堂教学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课外辅导也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外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有针对部分学困生小组辅导,有针对个别学困生个别辅导,辅导内容包括给学困生解答疑难,指导他们完成课外作业,每次辅导要有针对性,以解决一两个问题为主,防止随意性,平时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教学:
(1)上课提问多采取层次化,如简单口述,背诵,多给机会板演等;
(2)在作业布置上也采取层次化,给学困生布置一些相对简单的、基本的练习题。
(3)课下多辅导,以优带困,内容主要以基础,概念性为主。主要加强这部分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
5、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好带差”活动,整合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组织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回校第一时间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每次布置要背的内容都要求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背诵,这样就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后会让优等生督促学困生改正,并要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遇到困难时优等生就会及时帮忙,使学困生能顺利地改正好作业,保持了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3.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首先,家长应该多关心、照顾孩子,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帮助和关心,给他们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地与其交流,针对其情况,指导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督促他们检查自己的目标实现情况,以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家校沟通不畅,会给学困生的预防与矫治带来困难,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责无旁贷。教师积极与家长接触、沟通,使部分家长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对子女的重要影响,经过教师的努力,一些原本对孩子已完全丧失信心的学困生家长恢复了信心,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为教师了解、转化学困生情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更多的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学会了科学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成败,正确客观地要求孩子。
预防学困生的形成 篇6
内部原因分为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学生学习困难与心理因素紧密切相关。科学工作者经过多项研究证实,学生学习困难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专家们经过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水平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造成儿童的学习动力不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兴趣低下,出现厌学现象。情绪容易波动,出现易怒现象,或意志消沉,打不起精神来,自控能力低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己管不了自己。
生理因素一般是指儿童在出生时由于疾病或其他伤病,造成人脑损伤或其他的智力轻度障碍。各种科学研究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是由于小脑发展迟缓造成的,小脑控制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会导致各类的学习障碍,造成学习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遗传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种原因。如儿童的父辈、母亲家族有遗传性疾病造成的学习困难的。当然也有后天发育迟缓适成的,身心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如乳牙脱落得慢、走路说话迟缓滞后、身体发育慢个子特别矮小等;感知器官相关功能的发育或先天有缺陷,以及运动系统协调能力差。身体疾病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儿童体弱多病,不能正常上课或经常性缺课,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理所当然会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老实小动作特别多,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存在注意缺陷,也会造成学习困难。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外部原因就是儿童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家庭环境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这种情况大多都是因为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住在祖父或外祖父家中的。使儿童从小就没有得到自己父母的爱抚,或说不能长期得到父母的关爱,特别是缺乏母爱。而长辈们又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感觉到孩子可怜对孩子又过于溺爱。这些儿童在幼年时期(未上学前)就没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在儿童最初的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庭就没有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及相关的教育方式。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偏执任性,不易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家中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不合群更不愿意同别人合作。面对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有明显的不适应,至使他们产生厌恶学习情绪。
家庭教育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也会产生“学困生”。个别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及孩子的思想,处处以自己的意识代替孩子的想法,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能不能接受自作主张,揠苗助长,违背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特点盲目对孩子进行教育,常常以当时孩子不能理解的学习内容强加给他们,使孩子产生了无法接受知识,认为自己愚笨或者自己根本就不行的想法。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营养与代谢也会使儿童学习困难产生“学困生”,近些科学研究表明,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膳食不合理,会使儿童发育过程中营养不平衡也会可影响智力发育。好多年前我们就知道碘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锂元素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学习。而铁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做了比较细致具体的了解,我们要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为了找到相应的策略措施。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使我们体会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分析原因找到切入点进行转化教育。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想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掌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转化的基础,一般要经过观察、询问、家访调查走访、发现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发现掌握“学困生”的成因后,就要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为人师者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爱心才是真正地化解学生心理因素情感良药。要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有力的措施,努力做到及时地转化和提前预防。
加强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怕冷落剌激和别人的看不起,做为老师首先要给他们的就是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分层设立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先设立容易实现短期目标,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标设计要具体得体,容易实现。这样才能树立起信心,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新旧知识要紧密结合,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在方法上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家长和教师要及时沟通,保持联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急于求成,目标过高或不恰当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增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7
1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 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 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 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 读书被动, 无自觉性。数学学困生表现在学习中有困难, 看书不懂, 答题不会, 他们怕数学, 烦数学。越不想学, 成绩就越差, 越差就越不想学, 从而在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涂改分数, 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经常发生。
2)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见概念。公式、定理, 不看课本, 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 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 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3) 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 不复习, 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 马虎应付, 遇难不究, 抄袭了事, 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 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 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 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 或死搬硬套, 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4) 学习数学缺乏毅力:数学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坚强的毅力, 他们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倾向。他们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情绪不稳定, 听课注意力不集中, 在学习中怕思考, 怕动笔。其结果是态度消极, 敷衍应付, 成绩下落。他们还缺乏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良好学习品质, 而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 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 久而久之, 先是厌恶, 而后放弃, 为了要应付考试, 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 硬着头皮去学, 死读死记不求甚解, 或干脆放弃不学, 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 阻碍了学困生学习和进步。因此, 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 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 不能坚持学习。因此,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发现闪光点, 诱发好奇心, 实施尝试教育。虽然多数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 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都希望能学好, 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有所发现, 例如我班有一名同学, 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有一次, 我在讲以四边形为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时, 他在上完课后也给老师写到:计算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甚至是任意的不规则多边形不也可用分割法来计算吗?他敢于猜想、发现就是他学习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 变成知识的火花, 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 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引起注意加以肯定, 给予表扬, 因为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语言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 使他们终生难忘。
3) 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 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 当他们有所成绩时, 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 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他们接受教师, 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 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 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 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积极性就无从谈起。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难易程度, 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 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 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 要放低要求,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谆谆诱导的方法, 从起点开始, 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 让他们逐步提高。
2) 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都较弱, 往往要进行分析, 专门设计进行训练。以记忆能力为例, 学困生一般记忆能力并不差, 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的直觉性保持能力较差, 对数学问题的类型和模式记忆较差。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 知识系统顺口化等多种有效手段。学困生往往综合思维能力差, 他们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运算还是会的, 针对这一特点, 在讲解较复杂的计算和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 要尽力深入浅出, 化繁为简, 分散难点, 把综合题解剖成若干简单的小问题, 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学困生的学习负担, 把难于理解的问题变成可以掌握的知识, 而且可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水平。
4 认真把好考试关, 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 培养他们的信心, 让他们尝到甜头,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 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 让他们有成就感, 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 努力向上, 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目的。
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 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途径 篇8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 内部因素。
(1)学习要求不同。进入初中,不论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小学课程相比,初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理论性增强。小学不少知识仅要求做初步的了解,强调直观形象,而初中则要做本质、动态、定量的研究,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强。第二,知识量增大。各学科不仅难度增大,知识内容的“量”、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第三,综合性增强。(2)学习方法不当。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们并没有意识到初中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的这些变化,仍沿用学习小学课程的方法来学习初中课程,因而常常感到摸不着门道,上课时,似乎是已经听懂了,可一做起作业来,又觉得不怎么清楚,题型一变就不知该从何下手,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因而担忧、恐慌、焦虑。(3)缺乏有规律的生活。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同学盲目地采取疲劳战术,通过减少文体活动,占用课间休息,甚至用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强度,由于身心过度疲劳,大脑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调节,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这些现象对于住宿学生而言,显得尤为突出。(4)自我期望值过高,抗挫能力差。进入初中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班级中多数都成绩优秀、出类拔萃,部分学生过于顺利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抗挫能力比一般的人更差。进入初中后,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他们自己,对未来更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谁都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这种期望本身就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这种过高的期望与自身的学习不尽如人意现状形成的反差,他们内心受到的冲击,精神受到的打击,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都比一般的人更大。
2. 外部因素。
(1)学校因素。全年级有31%的学困生对就读的学校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班风、学风、校风差,周边治安环境不良。(2)教师因素。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上没有因材施教,忽视课外辅导,导致部分学生没能听懂,作业难以完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3)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刚到初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确实让他们大开眼界,兴趣爱好广泛,如男生爱好体育、台球、影视、上网游戏等;女生喜爱音乐、舞蹈、影视等。有的还加入不良“帮派”,与社会不良人员来往,沾染社会恶习,导致思想复杂,无心向学。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引起学习成绩下降,最后逐渐对学习文化失去兴趣,反过来又加深了不良行为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学困生也就随之出现了。(4)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如酗酒、赌博、父母不和等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家庭不和谐或家庭离异、残缺,使学生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和欢乐,因而产生痛苦、彷徨和自卑心理,不求上进,逐渐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几个途径
1. 对学困生要做到“三清”、“四定”、“五必问”。
“三清”即形成劣迹的表现清楚、形成的原因清楚、家庭情况和社会交往清楚。“四定”即定期开会、定期家访、定期谈话、定期达标。“五必访”:①有了成绩必访,学生取得成绩时及时鼓励;②有了问题必访,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寻找出问题的原因,与家长密切配合,联合帮教;③出现反复必访,查明原因,找准症结,有的放矢进行帮教;④旷课必访,查明情况,耐心帮教,抓反复,反复抓;⑤身体不佳必访,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老师的爱,以便更有利于转化。
2. 密切学校与社会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社会既是育人的大环境,也是一个大染缸。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此,在节假日里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动态对青少年的影响,提出具体的教育和防范措施,对一些有劣迹和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要设卡登记,跟踪教育。寒暑假里,学校要与居委会、派出所联系,做好对学生的检查、监督、评价工作。假期结束后,居委会要对学生统一填写假期活动考评表,家长签字后上交学校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依据。
3. 做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
如何减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 篇9
一、夯实课前准备, 考虑学生学情
1. 全面理解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本教材教什么, 学生要掌握什么知识;认真细读教参与课标, 了解教学的重难点。
2.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课时, 整合教材。
每位教师都应该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要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易于操作、并体现三维。例如我设计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目标是: (1)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 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1. 优化课堂管理,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另外, 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 作为教师, 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维护学生的自尊, 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2. 优化教学教法,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1) 要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还实行奖励制度, 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要优化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这种新颖的手段, 给学生展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 从而改变学生心目中数学的形象定位。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做好课后诊断, 及时复习巩固
1. 学习诊断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课前的各种作业布置与检查,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教的活动。
要想有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就必须讲究作业布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要抓住学生常错、易错知识点的具体情况进行知识的诊断与分析。
2. 及时反馈, 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巩固。
有的放矢, 就是指复习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误区、重难点、疑点来设计。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同时, 题目的设计要新颖, 具有开放性, 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让他们多思考, 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四、反思教学方法, 积累教学经验
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 以“做数学”、以贴近生活动实际来进行教学。所以我们要跟进时代的脚步,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学习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而且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反思, 另外再配合自己学生情况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自己用小研究的表格推导出各种三角形的面积, 然后汇总, 小结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由于我当初目标设计过高、难度过大, 要让中等水平及之下的学生用小研究的表格写出来是不可能的, 只能让学生们去说。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可见, 课后的及时反思与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有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致困因素的形成。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措施 篇10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素质,成因,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的形成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 就是在班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孩子, 而智力却正常, 他们在课堂上会自由散漫, 课下会生龙活虎, 却从不会按时上交作业。这些孩子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教育。那么, “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 这是孩子本身、家庭与教师三者导致的结果。
(一) 学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学困生”, 他往往会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不如班里别的孩子, 过分的放大了自己的缺点, 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困生”经常会对班级事务产生一定阻碍, 别的孩子也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害怕他们, 不肯与其交朋友, 不会给其太多的言语、行动帮助, 就算他们有信心改正之前的错误, 也不会给予太多鼓励与信任, 结果往往使“学困生”产生了心理对抗。
(二) 家庭的不良教育。
1. 父母平时工作的压力, 对孩子照顾欠佳。现今社会, 很多父母都花精力赚钱养家, 而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可老人对孩子存在的溺爱往往很多, 他们并不能对孩子严格管理, 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听之任之。这样一来, 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管教而越发增长了。
2. 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 从孩子呱呱落地, 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行会直接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本身素质就比较低, 不能很好的为孩子做好教育引导, 却又对孩子望子成龙, 期望值过高, 让孩子必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 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 而对自己的行为却不加约束, 如赌博、喝酒, 这看在孩子眼里, 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三) “学困生”的表现。
1. 心理感到自卑、矛盾。
不管哪一个孩子, 从入学开始就想成为老师眼中的“红人”。当然, “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想让老师多关注些, 多给一些鼓励, 多一些爱。因此, 往往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可是对于他们出格的事情, 教师往往感到心力交瘁, 而成绩的一次次退步, 也让老师愈加烦扰, 于是, 不管是老师, 还是班级同学, 总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反感, 而他们自己也越来越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内心其实很简单, 想博得老师同学的好感, 所以会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自己, 怕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心理的矛盾成了“学困生”最大的特点之一。
2. 思想品德不高。
“学困生”的表面看起来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他们对生活, 对学习, 没有长期的目标, 真是过一天算一天, 赖了今天的作业, 少了明天的作业。有的孩子还缺乏该有的爱心, 班级事务好像与他毫无关系, 少了该有的责任感。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一) 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 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每一个孩子把老师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 老师的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触动到他。因此, 对待这些特殊的“学困生”, 教师更应该给予像朋友般的态度, 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爱, 用爱去感化他们, 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老师的温暖。转化“学困生”, 教师是一剂强心针,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在转化过程中, 发现“学困生”身上存在的亮点, 对于转化工作有着很大的好处。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做教师的要引导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学困生”自己会经常认为他无可救药, 任何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 其实不然, 他们往往也有着其他孩子的心理——爱表扬, 希望被接受。哪个孩子不想被老师所喜爱呢?他的亮点是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发现, 精心呵护的呀!
(三) 多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学困生”都大同小异, 他们经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学生的排斥, 认为他们什么都做不好, 久而久之, 他们自己也认为失败是平常事了。自卑感越来越重。想要转化, 就得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让自卑远离, 让他们看清自己和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 自己也能得到肯定与信任。
“学困生”的转化,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努力准备, 多给他们爱, 多给他们机会。那么, “孤雁”就会即将回家!
参考文献
[1]张军霞.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J].小学教学参考.2008.
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心理因素 篇11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出现是因为他们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不够主动,贪玩不爱学习,逆反心理强等等。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困生同样也具有其独特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学习策略都存在着差异与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强于记忆,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长于推理,有的学生富于比较,而有的学生勤于练习。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记、背,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学生学语法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所以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与普通人相比慢一些;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甚至不愿意学而放弃这门课程;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不愿开口,往往模仿能力差,缺乏和同学的合作精神;也许是他们在接受英语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焦虑或者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发音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又或许是他们的耐挫力不够,面对英语学习上的挫折,无法正确面对,选择逃避。以上等等都可能会成为学困生形成和产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在面对学困生时就要因人而异,多从他们的个体心理因素出发,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经过我的认真观察与记录,发现个别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是因为他们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对于教师的指点和别人的指正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而且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也不太差,但是因为个性过于张扬导致众人侧目,逐渐被教师和其他学生疏远,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也慢慢地一落千丈,终于一蹶不振,成了比较特殊的一类英语学困生。
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学困生的一些独特的见解,从他们独特的视角认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有可能不符合教师预定的要求,但却是基于学困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尊重、理解、适度地认可学生的这种见解,并为他们提供独特的表现机会,就可能会激发学困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潜能。此外我们英语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了解相关的心理认知规律,用顺乎其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滋润他们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潜在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教学中注意要循序渐进,目标适中。 针对英语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提出的转化目标一定要适度。本着使之“跳一跳”就能获得成功的教育原则,教师可以采取 “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小到大,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个别学困生确实存在学习认知障碍,记忆力差,理解力弱,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应该放低对他们的要求,放缓进度。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理解力的差异对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牛津英语的Reading部分,有时候由于课文较长,学困生很难再靠预习这个途径来解决他们在上课时所遇到的困难了。我的做法是把这部分的难度降低,比如,我提示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或者提前出示预习目标与要求。如果预习效果还不太理想,可以参看课后配套的补充习题。通过这些办法,分解了Reading部分的难度,提出了一些低层次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学困生力所能及的。
教师还要善于抓反复,帮助英语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困生健康的人格、品质与情操,唤起他们内在的潜伏的学习因素,促进其思维发展,从而把这些优质资源内化为学困生的学习品质与自觉意识。
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篇12
一、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 学校方面。新 课改实施以来, 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仍然没有引起个别学校的足够重视, 在现行高考“指挥棒”的体制下,一些学校仍然将分数作为衡 量教育质 量的唯一 标准。这使得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方面。 (1)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少,学生只会配合,不会主动思考,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矫正,慢慢变成学困生。(2) 不同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需求不一样, 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 不同的教 学手段 ,进而加快学生间的两极分化, 产生学困生。 (3)作业就是任务,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 他们认为完成作业就是万事大吉, 致使作业不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辅导。
3.学生方面。 (1)受智力因 素影响。一些学生的记忆力不好,逻辑思维能力差,理解过于片面,无法形成正确的语文图像; 一些学生想象单调, 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 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形象;一些学生知识应用效果差。 (2)受非智力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 学习主动性很差;一些学生自控力不强,在课堂上容易受外界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学生没有学习方法,只懂得课堂上听课,课后完成家庭作业,预习、复习、归纳和总结等学习方法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去注意,影响语文知识的掌握。
二、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
1. 构建和谐的师 生关系是 重要条件。兴趣、动机、好奇心及情感是学生 智力发展 的重要因 素 ,而这些因素的好坏, 与教师选择哪种教学手 段有着重 要的联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具体来讲,教师要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与学生沟通不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 而是朋友和知音的关系。拉近师生关系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一起玩游戏,一起讨论问题,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进行情感交流等。俗话说“爱屋 及乌”,学生对教 师的情感如果转移到课堂上, 就会以饱满的热情, 百倍的自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 教学方法 的选择 ,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 经常运用表扬、鼓励等方法,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产生良好的学习效应。
2.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是 基本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的, 而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可以一改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 而是让学生到自然或社会上寻求启示。这样,学生既能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 又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可以看出,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 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 ”的现代教学理念 ,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与 教育水平 ;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创新为基点,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索模式; 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争取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增强,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能达到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一些学 困生虽然 有学习的 兴趣 ,也肯下功夫苦学, 但就是学不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不急于让他们接受新知识, 多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等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学习知识就会轻松很多。大多学困生对教师有畏惧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低人一等。对此, 教师要多走近学困生, 经常与他们沟通, 了解他们的学习障碍, 及时辅导、纠正,使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有支撑点,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预防学困生的形成】推荐阅读:
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05-17
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05-22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06-06
浅析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及其转化措施10-20
雷暴的形成与预防11-14
机械故障的形成和预防09-20
建筑屋面防水卷材气泡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10-09
学困生的教育06-04
学困生的转变08-06
语文学困生的转化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