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精选10篇)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1
何谓“学困生”?向来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 所谓“学困生”, 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 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 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 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 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必须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给予补救或矫治。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 注意力不集中, 善于机械记忆, 不善语言思维, 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 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 思维上有惰性。造成学困生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 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社会上甚嚣尘上, 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包括一部分家长认为既然“毕业即失业”, 那么用功读书考大学已经没用, 不合时宜了。学校也不是一片真空, 这种消极错误的思想也从社会上传到了校园里, 高中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可塑性非常强, 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甚至家长“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下, 一部分本来在初中学习就不积极的学生学习态度更为消极, 在这种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下, 一部分学生久而久之进入到了学困生行列。
(2) 信息时代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 大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是一把双刃剑, 在提供大量信息, 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大量的不良信息。一部分高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意志薄弱, 不能抵抗网络游戏及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带来的诱惑, 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疯狂地玩游戏, 浏览不良信息, 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荒废了学业。
(3) 教师方面原因。新课标虽然已经推行很长时间了, 但有一部分教师尚未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型过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老师往往以知识的主动者和掌握者而存在, 学生为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提问少, 教师满堂灌, 课堂成为了教师的天下, 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授课方式很容易导致课堂一片死气沉沉, 一部分学生犯困是必然的。
一部分教师满足于将教材上的知识点罗列清楚。这是教师的一个任务, 但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学活动中,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逻辑条理、语言清晰, 重点难点明确, 记忆把握等等。应该说, 这些是教师教学必备的、基础的。
另一部分教师虽然教学方式很新颖, 但自身知识储备不够, 在授课和评讲练习时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久而久之不能服众, 进而影响了在学生中的威信, 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互动, 一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积极, 作业敷衍了事, 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也使一部分本来想积极向上的学生沦为学困生。
(4) 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家长素质差,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聚众赌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对学生缺少关爱) , 对学生无形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正是上述原因的存在, 加上周围对他们的消极评价形成一种消极暗示, 使学困生出现自学能力差, 依赖性强, 不善应变, 不诚实, 不爱学习, 自暴自弃, 意志薄弱, 学习不专心。
学困生的存在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必须要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缓解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造成一种良性的社会环境, 使“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思想不攻自破;另外国家的相应部门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接受知识能力。
(2) 学校和教师方面:积极开展一些符合高中生年龄的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 积极主动地研究新课标, 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定期给自己充电以满足学生需要,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 不搞一刀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困生往往被边缘化了, 长期缺少关爱和重视, 因此心理上容易造成自暴自弃。
(3) 从教师角度。学生在学习阶段主要接触的是一些现象性的东西。很多东西不系统、不全面。高中阶段个学科的特点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 而要挖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不能不从总体上去把握问题, 然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原由的简单的教学方法, 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讲清楚, 而是在教学中, 充分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实现从给答案转向到给问题, 或组织学生提问题, 解决问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自己首先要成为对问题的感兴趣者和对问题解决的高手。因此教师要勤于思考, 勤于研究, 勤于学习, 勤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多的付出, 更多的劳动, 更多的汗水。如果教师满足于教书, 自身懒于提问和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和任何体验, 也就无从向学生提出问题, 或是提出问题, 也是停留于表面。这些现象说到底, 归结于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因此, 教师加强责任意识举足轻重。
教师的广博度和敏感度至关重要。教师对社会和现实问题要保持广泛的关注, 自身在知识的积累上要广博, 在捕捉信息上要有敏感性, 对一些问题不应成为过眼烟云, 而应成为深入思考的起点。而要做到这些, 教师不能简单地坐而论道, 而要接触社会和世界。
教师也不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授者, 重要的是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 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原有知识的特点与局限, 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现知识中的问题, 进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突破。没有这一方面的训练, 学生只能做到被动地接受知识, 其透视问题和把握问题能力和习惯不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建立,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要随着社会的要求而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改变原有的简单的教学方法, 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讲清楚, 而且要在教学中, 充分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实现从给答案转向到给问题, 或组织学生提问题, 解决问题上来。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调动学生多方面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亲其师, 信其道”,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 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 认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及时把握学困生的动向, 做好他们的沟通工作, 及时地完成贫困生的转化。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2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来源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地鼓励和赞赏学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该课程。”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得到赏识、尊重的渴望和需求它的推广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世界上利用赏识教育的第一人是卡尔威特。他的儿子威特在小的时候反应很迟钝。可是卡尔威特并没有觉得很沮丧,相反,他坚信通过适当的教育可以成才,而且采用激励、赞赏的方法,对儿子实施早期教育。最后,通过卡尔威特的努力,威特5岁时就记住了3万多个单词,他在8岁的时候就能用六国语言交流,9岁步入大学的殿堂,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时年仅14岁,两年后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这充分说明的赏识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意义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起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坚定地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放在教育工作的重点,始终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首要位置。
1.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孩子的先天禀赋和聪明才智差不多基本相同,但到最后的成就会大不相同。这说明成功并不取决于先天的天赋,而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尤其取决于赏识教育。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往往比较大,常常表现出自卑、自责,无所适存,这时候急需要帮助、安慰。在成绩考砸或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说让学生泄气的话,相反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水平和能力深信不疑;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挫折在所难免。
2.赏识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心理学研究发现,自信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开始,是行为的原动力。赏识教育就是要捕捉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加以赞美,使学生感到教师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3.赏识教育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只要我们真心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帮助学生,用自己宽光的胸怀,无私的博爱来赏识学生,相信他“真行”、“真棒”,那么,学生定会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情愿配合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尊重、理解学生
教师的爱和尊重是他们进步的起点。要对他们以鼓励为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像对待优秀生那样对待后进生,激励后进生体会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对于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就会进一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需要用真诚去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理解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己,教师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为人师尊的架子,不要把赏识变成“赏赐”。教师应该像朋友般真诚,似同学般平等,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更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让师生能很好的进行交流。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关爱学生
赏识的本质是爱,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强者和成功者。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通过赏识的方式来点亮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当学生听到老师真心的表扬及对自己的关爱,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感动,使学生乐于学习,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见鼓励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总会对学困生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赏识常常成了优等生的专利,对学困生来说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导致学困生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强,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就必须先要尊重、理解、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情况,给予足够的关心,多表扬他们,尽量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并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一个成功的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放大、肯定其闪光点,加以赞赏和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认同、被重视的感觉,这样就能学困生给心理上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关于高中政治学困生的实证研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政治;政治学困生;实证研究
高中的政治在我们国家是一门很有效用的教育中学生的课程,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国家人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认识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的一门课程。同时,这也是对中学生在思想政治上进行教育的一个主要的阵地,能使得他们树立良好的政治道路,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但是,却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政治时有很大的困难,导致他们对这门功课兴趣很低,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本文就从实际研究得到的知识来对高中的政治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实证的研究,以得到恰当的资料。
一、学困生的情况
1.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学困生主要说那些学生的智力是一般的状态,但是在进行学习是所采用的手段等很多地方是不科学的,因此造成学生在听课、说话、读题目以及进行举一反三等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很低,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对学习有心理障碍,不知道怎么学习的学生。
2.对政治课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多少兴趣。有人在高中的尖子班做过调查,得出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对高中的政治没有兴趣,然而选择的原因是学习其他课程更加困难,没有办法才选择的。这样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看不懂书上的内容,不会做题,听不懂教师的讲课,导致毅力不够的学生对继续学习政治有种害怕感,对学习产生讨厌,使得学生越来越不想学习,只是成绩变得更加差,因此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模式。
3.对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动力不够。学习动力是学生们对课程产生很大力量去认真坚持学习的一种自内而产生的力量。学习政治动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对该课程和与之相关的都失去相应的兴趣。这种表现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对自己学习政治课是否一定要去学习产生怀疑;第二种是学习政治可对自己以后是否有用;第三种是自己学习上的重要目标不在政治这门科目上,因此在学习时采取的方式没有很积极,导致学得很苦恼;第四种是自身有想法去学习,但是没有相应的能力。这些人对于学习高中政治抱有一种很没有关系的态度,动力也就难以产生。
4.对参与该课的学习思维不高。政治学困生普遍情况下对学生过程、学习时的活动情况不怎么有兴趣,对于教师教的内容也没有很完整的归纳,只对得到的答案有兴趣。班上总有十来人在政治课时,永远不参加课上的问题回答,不和同学们进行商讨,下课后也不去问教师自己不懂的地方。而且在教师讲解题目时一味的只追求答案,不认真地听教师的讲解,也不去思考解题过程,不会用实际生活中的政治情况来与学到的知识进行结合和评论。这样的学习状况当然使得学习成绩越来越低,使得学生成为学困生。
二、解决的方案或者是措施
1.教师用自己对学生的爱来加强沟通。无论什么地方,爱都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并且可以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加大。那么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亲切感,和学生们之间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该课的学习紧张情绪和担心教师会批评的担忧感。教师要对亲近就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和他们进行交流,使得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用心,慢慢的解开他们的心结,使他们恢复对政治学习的乐趣。还有就是要多表扬他们的优点,给他们信心去学习和努力开发他们的潜力。
2.加强学习困难的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兴趣。这些学生并不是天生智力有缺陷,而是在很多方面产生了不合理的想法才走入了误区。因此可以先从让他们找回对学习的兴趣开始,来使得他们逐渐转化。那么在课堂时,教师应该多找些活跃课堂的活动,并且与现在的社会相联系的政治情景来加大学困生的兴趣。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或者是组织学生们去看一些新闻或时事报告等,以此来加强他们的乐趣。而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来加强对政治的兴趣,还可以努力做题,并且寻找一些科学性的解题技巧,这样也可以提升兴趣。
三、结语
学生们成为学困生并不是一日之间形成的,那么想要解决也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对高中政治困难学习的学生的实证考察后,可以再详细的分析结果后,采取相应的方式来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障碍。鉴于本人学识有限,并且实际得到的资料不足,不可能所有的方面都涉及到,但是仍然希望各位学者能当做参考之用。
参考文献
1 李亚芳.高中政治学困生的课堂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0(11)
2 魏霞.高中政治学困生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学习导刊,2013(9)
3 黄禄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界,2011(16)
4 胡晓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学习能力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9)
5 罗咏然.转化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7)
关于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篇4
关键词:转化策略,高中英语,学困生
现在农村普通高中入学率的增加, 使得新生素质下降, 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 要转化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 就必须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即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引导他们取长补短, 经常创造机会, 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我, 巩固学习成果。
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的大量存在, 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而有些学校无长远打算, 师资力量薄弱, 造成老师工作压力相当大, 甚至被领导和学生逼得焦头烂额, 束手无策, 严重地挫伤老师的心灵, 感到“路漫漫何时到头, 莽苍苍苦海何处是岸”。 我在英语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经验, 愿与大家分享。
具体做法可把学生分成三类: (1) 智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听说读写各方面明显处于同龄人的下风, 反应比平常人慢, 学习成绩明显落后, 跟不上同年级学生的智力水准。所以, 这部分学生要达到正常的教学要求, 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倍的努力和督促。 (2) 智力水平比较正常, 但是在听说读写和记忆理解等感官方面存在差异,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样付出超常努力和汗水才能跟上。 (3) 智力水平正常, 各种感官正常,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是由于某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使他们放弃学习动机, 放慢或中断学习过程, 造成自己初中基础没打好等原因, 导致自己现在学习跟不上。对这些学生, 只要学习动机明显, 意志坚韧, 他们是能够迎头赶上的。
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 他们形成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一学英语就发困, 要使他们学习不困, 或者发展成为不学才困, 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学习差, 常常对自己失去自信, 失去成功的希望, 俗话说“哀莫大过于心死”, 他们从心底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 很可能进一步堕落, 产生厌学情绪, 最终在上学的大军中掉队。 所以, 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要培养这些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自己微小的成功, 老师要经常鼓励, 使他们在体会成功的时候培养自信心, 一个人的自信心是他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 有些学生虽然英语学习落后, 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可能在某一个学科中取得优异成绩, 虽然有时进步很微小, 但做教师的要及时发现, 及时予以表扬, 尽可能地不说他们的缺点, 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积极努力地营造一个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激励和表扬声中逐渐地产生努力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经过这样的表扬和鼓励, 学生肯定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善于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为他们的进步继续努力
有的学生虽然英语成绩不大理想, 但是在其他方面不见得也是落后的。 他们很可能是劳动课上标兵, 文艺演出时的能手, 抑或学校运动会上的健将, 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 更要擅长发掘他们的亮点, 并且及时必要地在公共场合大力表扬, 善于积极地运用他们的优点彰显和弥补他们的不足, 想尽一切办法发现他们的一个个优点, 进行必要的引导, 使他们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转移到英语学习上, 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想, 一个精力充沛的热血青年学生很容易被激发出学习英语的热忱, 只要认真发现, 大胆地帮助学生, 学生就会理解。 在学校每次大型活动前,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 但我永远和本班学生在一起, 努力和恰当地动员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
三、经常创造机会, 展现学生自己, 巩固学习成果
当我们使这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了一点学习兴趣时,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而要及时地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及时地加以引导, 乘胜追击, 扩大战果。 我采用的方法是, 可以把他们和英语学习好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 让他们在学习好的学生的帮助下, 共同提高, 一起进步。 或者让他们帮助英语学习更困难的学生, 这样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巩固了已取得的学习成果。 这样, 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 对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不容懈怠的任务, 我们英语教师更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要用真心的爱去帮助他们, 使之树立能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捕捉他们的亮点, 使之转化成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以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真正轻松起来。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著.赵中建, 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5
关键词:学困生;积极性;学习技巧
学困生是高中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应当被足够重视,以使他们轻松处理好学习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进而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的学习效果。
一、学困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略显复杂,有的高中生是因为小学初中阶段语文科目基础知识薄弱,无法接受高中语文的学习内容;另外由于受到自身理解水平的局限,导致学习效果不够明显;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负面情绪,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科目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造成语文成绩较差。综合几种情况来说,在高中阶段语文科目学习中,学困生的主要类型有基础知识薄弱型、学习能力不足型以及情绪负面消极型三类主要表现形式。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对学困生进行思想及情感上的引导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大部分的学困生情绪尚未稳定,学习兴趣不足,心存畏难怕苦思想。想要对学困生实施转化策略,应当从思想和情感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摆脱学习中的负面情绪,积极融入语文课程的学习行动中。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温暖的教学气氛,使每一个高中生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此的教学氛围对于引导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消除学困生心中的焦虑,使其以轻松自如的心态学习语文课程。其次,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不管他们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在思想上遭遇困境,教师都要给予最真心的关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经常表扬学困生,激发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潜力,对他们的进步和认真都加以夸赞,加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困生打好知识基础
大部分的学困生是因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而形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使其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补上之前学习阶段过程中落下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测验,掌握学生过去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考试内容应当包括语文常识、语法、字词、段落阅读等,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发现他们在语文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后,教师应当针对具体的问题制订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学困生薄弱的知识环节上有针对地予以辅导。比如有的学困生语文常识错误率较高的,应当要求他们将尝试的内容系统化,并制作成小纸片随身携带以便及时复习。有的学困生阅读能力较差,教师则应以小组的形式让他们深入探讨做题的技巧性。
3.指導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点注重对学困生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学困生能够随时回忆起语文课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并对其进行技巧上的引导。另外,结合学习时的反馈进行方法指导,使其有针对性地提高语文成绩。如果学困生是在古文学习时存在障碍,那么,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五步训练法。第一步是分段背诵古文的内容,在背诵之前需要将古文的内容及层次理解清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步是提问法,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充分的预习,罗列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提出,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回答问题,锻炼学困生的思考能力;第三步是语意联想推断方法,使学生掌握通过联系文章的上文和下文来推断文章中心思想,帮助其解决文字难以理解的问题,降低学困生翻译古文的难度;第五步则是积累归纳法,这部分要求其可能在平时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积累与记忆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困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学困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之后,学习的障碍将会减轻许多,特别是教师对于语文语法及古文阅读等部分的方法指导,可以使其迅速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有效地帮助其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对于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需要对这类特殊群体进行深刻、彻底的研究,正确认识学困生的成因及表现特征,有目的性地对其进行转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转化的任务,提高其高中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爽.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措施[J].考试周刊,2011(29).
[2]胡胜利.中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J].心理学报,2013(3).
[3]文海山.如何培养语文学困生的语文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1(8).
[4]巢卫媛.对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88).
[5]张凤华.学困生的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2.
作者简介:尼玛伟色(1979.03—),女,藏族,就职于:拉萨市北京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6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1. 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
相较于初中阶段, 高中物理无论是在难度还是抽象性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些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 往往没能快速适应物理学科知识的变化, 在学习方法方面依然沿用初中阶段的思想方法, 使得物理学习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久而久之逐渐进入了“学困生”行列.
2. 学生自身原因
在物理“学困生”中, 有一些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成绩才开始落后的学生, 而更多的则是一些本身基础就不太好, 从初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就被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 这些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3].
3. 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 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虽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学生自身因素, 又有环境因素, 但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绝不容忽视的. 一些教师往往只把视线放在一些成绩较好和成绩中等的学生身上, 而很多的“学困生”则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导致学生一旦成绩落后就很难再一次跟上来, 从而逐渐沦为“学困生”, 被教师“打入冷宫”, 无法脱身.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1. 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虽然物理学科看起来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 但只要教师教的有技巧, 一样能够让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 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上, “注入式”教育模式往往是最常见的模式, 教师通过知识注入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虽然这样的方式在短期内看起来有一定的效果, 但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约学生的思维能力, 尤其是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 这种“注入式”教育只能加剧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反感. 因此, 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手段和技巧活跃单一枯燥的物理课堂, 例如,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 像是讨论式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等, 教师也可以引进一些新颖的教学工具, 如, 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 这样不但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声色俱佳”, 提高物理课堂的吸引力, 同时, 在直观的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 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也会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2. 从心理上帮助学生重塑信心
教师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 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学困生”重塑信心.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 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 用眼神和表情鼓励学生主动作答, 甚至是直接点名, 一旦学生取得进步, 要毫不吝惜的给予夸奖, 引导学生跟自己比赛, 进行纵向比较, 让他们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 在不断地关怀下慢慢地帮助学生重建早已坍塌的自信, 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打好心理基础.
3. 适当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 “学困生”都很难跟上教师正常的上课进度, 尤其是物理这样的学科, 既然被划分到“学困生”的行列, 这些学生即使想要学习, 可能已经出现了完全听不懂课的状况了. 因此, 教师要想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必须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制定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给“学困生”设置一些要求较低的学习目标, 在讲课的时候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听课反应, 实在跟不上, 教师可以考虑给他们做一些课外辅导, 单独布置一份作业, 另外还要引导“学困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听课难度. 总之, 就是要将“学困生”与一般的学生进行分层, 采取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对于教师来说,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无疑是最为艰巨的, 但是作为教师, 不能因为任务艰巨就不去努力, 教师要秉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 把“学困生”也同样视为宝贵的资源, 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困难, 让“学困生”也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杜华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胡燕, 唐日新, 徐德淼.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2) .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7
一、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个 人原因
(1)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很多学困生缺乏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部分学生对语文比较有感情,但是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 (3)有的在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方法上有偏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4)语文学习见效慢,部分学生对语文不重视。
2.学 校原因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要求学校不准过多的考试, 不准排名,不准分快慢班。实际上许多高中每个月都会组织学生考试,老师不排名但都要公布学生分数。反复失败的体验使学困生失去自信。分班让学困生更可能放任自流,加重学习困难。
3.家庭环境因素
大多数学困生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使他们无法尽心学习。二是期望值太高,让孩子永远没有成功感,产生厌学心理。三是不少家长终日只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缺乏家庭的教育与监督,使其形成学习惰性。
4.语 文基础因素
(1)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 知识漏洞多。 (2)有的学生从小依赖电脑,到高中,很多学生不会读拼音,不会加声调,书写很差。
二、自我效能感与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关系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此后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一直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过4种信息源发展的。它们是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我国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较少且较晚,1988年路海东等人对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班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获得了显著提高。可见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果实验的方法得当,那么对语文学困生的作用将更大。
三、教师促进高中语文学困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途径
语文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利用自己是教育者这个特殊的身份,积极地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有莫大帮助。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1.师德。教育家加里宁说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会对德高望重非常敬重,“亲其师,信其道”。
2.关爱。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认为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 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语文学困生本来就自卑,老师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和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3.公 平 。 语文教师不能歧视学困生 ,表达见解的机会要一视同仁。
4.平和。 语文的特点是长期积累,当学困生进步缓慢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沉得住气,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让他们重拾信心。
(二 )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达到教育目的的原动力。
1.善于引导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影视有浓厚兴趣的特点, 利用电教、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在“窥一斑”的基础上,激发“知全豹”的欲望。
2.教学方式 、手段灵活多样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自由选择的作业 :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推荐作业,根据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一些分量或难度不同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做。这样使学困生不感到有负担,充分调动积极性。
4.发挥集体作用 : 语文教师可以成立一个语文学困生小班,进行分组,让学习基础相同或相近的同学展开语文方面的学习竞争,让学生树立要学习语文的意识。
(三 )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 。
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1.制 订学习计划:语文教师结合学困生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帮他们打好基础。
2.定 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 :学困生大多意志薄弱 ,这时老师要勤检查,加强督促。
(四 )多鼓励 ,树榜样 。
1.多鼓励 :班杜拉认为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鼓励让学困生看见自己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供合理的榜样 ,使学困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某种学习活动中取得了成功,获得了有效的替代性经验,就提高了学业自我效能感。
(五 )改变评价标准 ,给学困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困生的世外桃源, 语文教师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层次化,学生的品质、文字的书写、文章的好坏都可以作为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民主氛围。
(六 )家校联系 ,培养学生积极勇敢的性格 。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8
一、学困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差
学困生平时不爱学习,因此一些语文固定词语和句子还有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导致在运用中无法使用。语文基础知识主要表现在字词、修辞、古代和近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写作等等相关的知识。学困生对于这些有一定的掌握,但是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比方说在字词这方面,不会读和不会写的字还有很多,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3500字。在写作方面,由于平时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导致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词语可以用,导致生搬硬造的现象频发。所以,有的学困生根本不写作业,即使偶尔写作业也是字迹模糊,错别字一大堆,平时考试成绩低于平均分。
学习知识基础差的学困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学困生没有积累知识的意识。没有完全意识到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第二,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一般过多地强调小组合作和讨论,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困生缺乏学习的环境。基础知识的积累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的积累, 很多家庭不注重营造读书氛围,没有让小孩养成从小读书的习惯。第四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语文这门学科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没有系统性,如果语文教师不总结,那么学困生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
( 二) 学困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一门的学科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语文也不例外。学困生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分散,走神好动,听课效率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学生没有运用正确学习方法的意识。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生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他们不知道人的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毕竟不同的记忆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记忆维持的时间更长。第二,语文教师没有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于学困生的关注较少。第三,家长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很多家长都认为,语文是母语,已经有先天优势,不需要再过多的关注。
( 三) 学困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因素的原因造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丧失的学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学困生没有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没有必要,只是浪费时间,所以根本学习不到语文的精髓。第二,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枯燥无味,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有一些教师专业知识不牢固,学生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第三,家庭教育中不重视语文教育。过度地强调数理化。
二、针对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 一) 教师层面对学困生进行关注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所有的学生,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考虑教学的合理性。学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长期积累的,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学困生面临的困境无法解决。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照抄照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在优等生和学困生差异较大的班级,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师计划时,必须要进行分层教学,既兼顾优等生的提升,又照顾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 二) 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 语文教师向学困生灌输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主观上有这个意识, 然后在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加有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授有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学困生在背诵诗词时,一般都是死记硬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指导学生分阶段地背诵,并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及时复习,达到最佳的记忆状态。
其次,提高家长对语文学习的关注,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很多高中学生的家长对于高中学生寄予很多的希望,造成学生很多的压力。家长一直有偏向于数理化的学科,对于语文不加重视。所以,学困生的学习环境就较差,因此,家长必须要给学困生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照顾,才能让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动力,在学校更好地学习。
最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意识。高中生已经基本上都接近成年的年纪,所以他们的思想已经成熟,已经有很多的想法并且拥有一定的责任感。所以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树立一种“为自己学习”的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 学困生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高中生已经可以明辨是非,对于教师出现的一些错误,学生应该主动向教师反映,而不是不信任教师,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得不偿失。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语文素养,让学生信服,喜欢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该过难或者过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困难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学习不当的结果。针对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争取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同时,语文教师也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来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加快,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一类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另一类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学困生的现状,以及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分析和如何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于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推动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9
在一次培训中, 有幸听到一位教师的报告:“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报告上他一边讲, 一边展示有关图片。当大屏幕上出现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时, 大家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那个画面中最显眼的是一朵盛开的红荷花, 旁边还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教师说:“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朵鲜艳的花上, 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花苞。其实, 过几天这个花苞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来。这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 很少去关注后进生。即使关注, 也是嫌它怎么还不开花———人家都开了, 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 我就把你给掰开!”他的幽默赢来了满堂掌声和笑声。“如果硬把它给掰开, 它不但开得不鲜艳, 而且, 还会很快就枯萎。而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花开, 这就是‘花苞心态’。”细细品味这些话, 回首自己十八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我深有体会。
古人云:“人之相交, 贵在交心。”所以, 教师要放下架子,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 听听学生的心声, 听听他们的想法, 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 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他, 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浓眉大眼, 乌黑光亮的头发, 细长高挑的个子, 这个帅小伙就是我们班的王义凯同学。
王义凯是一位家住山区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 我一步步伴随着他走到现在, 看着他从一个幼小无知的孩童成长成一位青涩的花季少年。他的一点一滴的改变, 我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一直以来, 他就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 但是由于学习内容简单, 他又善于动脑, 成绩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我也没有过分的批评过他。但是这次, 我刚走进教室。“老师, 王义凯的作业没有完成。”他的同桌站起来说。我便询问组长:“怎么不汇报?”组长说:“老师, 我说了, 你让他补, 可是他还是没有完成。”一听这话, 我的火“腾”的一下冒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一连好几天没有完成作业了。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并督促他补完作业。他什么话也没说就坐下了, 但后来我发现他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于是, 我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家长。星期五他的妈妈来接他时, 通过和他妈妈的谈话, 我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2011年, 我校办了寄宿制, 山区的孩子都来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 成为了住宿生。他的妈妈见同村的孩子都住校了, 就让他也去住校。但孩子十分恋家, 初次离开父母的怀抱,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他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上课没精神, 课后也静不下心来学习, 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慢慢地, 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他的妈妈还告诉我:“孩子在家睡觉时, 都抱着毛毛熊。到了学校, 他害怕同学笑话他, 不好意思再抱着毛毛熊睡觉。”我知道后, 让王义凯妈妈把毛毛熊抱到学校, 并告诉他:“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只要有了毛毛熊的陪伴, 你每天晚上就能安心地睡觉了, 这有什么?”同时, 我让他妈妈在每周的星期三来看他一次, 陪他聊聊天, 让他能安心学习。结果他妈妈才来了一、两次, 王义凯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精神振作了, 上课也爱发言了。后来, 即使妈妈不来看他, 他也已经适应了生活环境, 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去了。慢慢地, 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像王义凯这样的学生是个特例, 他较贪玩, 学习上不爱下工夫, 但是他喜欢看书, 善于动脑, 他写作文时很用心。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一幅漫画, 画面上是一个木头人正在砍伐树木, 要求学生根据漫画, 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下面就是他写作中的一段:“一个美丽的春天又来了, 小动物们非常快乐, 他们在森林中跑来跑去。就在这时, ‘嘟嘟’声打破了森林的寂静, 动物们纷纷躲了起来, 从远方开来了一辆车……”怎么样, 是不是写的很出色呢?
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精彩的瞬间, 关键在于我们要在最合适的时候, 用最恰当的方式, 牵着他们的手, 帮助他们绽放自己的风采。同时, 我们也要学着欣赏美, 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在这种欣赏的姿势、欣赏的表情面前, 学生就是那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再给学生缔造成长的精彩中, 我们也把自己带进了幸福的教育“天堂”。
在我们班还有一位学生, 她的情况与王义凯相反。她叫苏小丽, 是四年级的时候, 从山区转到我们班的。四年级刚来时, 她的语文成绩只有二十几分。经过我的了解, 发现她智力偏弱, 理解能力较差, 反应也比其他学生迟钝。但我从未嫌弃过她。在和她聊天时, 我经常去鼓励她。她对我说:“老师, 我笨得很, 把你教的没学会。”我说:“没关系, 只要你努力, 一步一个脚印, 慢慢来, 这次考二十几分, 下次努力考三十几分, 下下次考四十几分, 那么, 到六年级毕业时, 你就能考及格了, 你觉得能行吗?”她偏着头, 想了想, 说:“行。”
从那天开始, 每天放学, 当别的住校生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 她一个人在教室里认真地写作业。我还告诉她, 其他的题目不会做没关系, 生字总能写会。于是, 她就使劲的记生字、写生字,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上学期期末她竟考了55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的, 没有做不到的。
我还发现, 她是一个能说会道但是缺乏自信的孩子。就在前几天, 我发现她的作业没交,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 我不会写。”我想起, 当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 我布置了作业: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 再写下来。我问她:“与朋友送别时你会怎么说?”她说:“可是我不敢写。”我说:“有什么不敢的, 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说的, 你就怎么写。”后来, 她把作业交上了, 是这样写的:鲁迅说:“闰土哥, 你走了还有谁会教我捕鸟?你这一走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 但是, 我相信我们还会见面的。”闰土说:“虽然时间很短暂, 但我会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同时, 我还布置了仿写闰土的外貌描写。她是这样写的:“她, 就是郗睿 (我们的班长) , 胖胖的身材, 皮肤很白, 这使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更加耀眼, 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扎得整整齐齐, 活像一个小公主。”她的进步令我很吃惊, 没想到花儿在这不经意中正在慢慢地绽放, 而我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亲眼目睹了这朵花绽放的过程, 真是太幸福了。
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 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 而是在积蓄能量, 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花朵花苞, 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 那一段不美?”用如此心态去倾听生命中花开的声音, 那么我们的孩子都会取得成功。让我们拾起赏识教育, 相信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能学会的, 只是迟早的问题, 对于迟者要更加关心爱护, 而不是责骂批评, 他们的点滴进步要更加关注,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如此一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 篇10
【关键词】 语文学困生 成因分析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12-02
今年6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最新发布了《2015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今年高考状元“阴盛阳衰”态势依然持续,男生状元比例再创7年新低。这与高考科目设置中语言类偏多,利于女生特长发挥不无关系。当大家惊讶于高考内容的影响造成的性别差异时,而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师,却深切感受到城乡差异、校际差异让普通高中学生在“公平、公正”的高考面前的绝望。
从事农村教育的高中老师都明白,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成绩差是由家庭经济条件,地区发展水平,城乡差异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并不都是因为贪玩或厌学。高考的公平、公正让城乡学生必须面对同一张试卷,其实从一出生,在教育上应该说她们和城里的孩子就不是同一起跑线。现在高考竞争模式下的农村高中语文学科,学困生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科。
一、农村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据有人对高考成绩群体性差异进行研究,发现高考成绩表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一致性关系。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师资、设备、文化氛围等条件的差异,导致这些学生无论在知识面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普通中学学生的奋发向上的动力受到抑制,普通中学更多地依赖于勤于应试的培养方式,在高层次能力的培养上则相对不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对学生开拓创新、灵活应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适应高考改革的过程,人数众多的普通中学和农村学生更显弱势。当然,除城乡差异外,导致产生语文学困生还有以下一些因素:
1.家庭环境及社会因素
通过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家长在外打工,家庭条件不太好,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也不高,没有心愿也没有更多的财力来做孩子的教育投资。同时,由于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和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并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更不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语文阅读本应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一般课堂上要以精读为主,教师得引导学生细读慢品、探究规律,可有些地区为了发行自己的教材和教辅用书,强行要求学校一学期教上几本书,还要用考试来加以约束,结果迫使师生只好疲于奔命来完成教学任务。而长期浮光掠影式的教学使师生都养成了浮躁的阅读心态,这对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要升学率、只抓应试教育、只算平均分和升学率,自然很难重视语文教学。还有,在高考的压力下,有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校领导严禁学生读课外书,强迫学生机械重复地进行各种考试式的训练,显然,这样的教育环境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最为不利的。再有,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经常光顾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再加上不良文艺作品的消极影响,很难对阅读经典作品产生兴趣,导致学生更加厌弃语文学习,成为语文学困生。
2. 学生层面的因素
一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少学困生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认为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兴趣和动力。二是学生语文基础差。学生在各科知识学习过程中确实存在差异,如有人语文学习能力强,有人数学学习能力强等。语文学科具有积淀性和实践性强、感性思维要求更高和在社会上应用更广泛等特点,教学中若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就有可能造成教学的“少慢差费”。由小学、初中直到高中,语文知识一直在欠债中度过,到了高中面对能力要求的提高,更加束手无策。
3. 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因素
部分学校采取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美育,有些学校甚至在教学时只重视相对易于得高分的数理科目,而轻视难以夺取高分的语文学科。实践证明,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拼时间的疲劳战,题海战术,对语文学习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和扭曲的学生观也是学困生难以转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平均分,将教学精力主要放在反复默写上,而对阅读和写作等“慢功夫”项目不愿投入太多时间。部分教师放弃了学困生,没有耐心对他们进行细致的指导,时间长了,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便越积越多,最终变成语文学困生。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在寻求学困生转化对策时,也必须“综合诊断、辨证施治”。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大潮中,这些语文学困生需要被教师、学校乃至家庭、社会的关注,他们的自身价值需要被唤醒,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二、农村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转化一名学困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更重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村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这一群体,每一位农村高中语文教师都应以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探寻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关注语文的“人文性”,提升学困生的人文素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语文的基本特点。但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的力主工具性,有的偏向人文性。应该说,语文学科在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上,比其它学科更具优势。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2. 加强随笔写作,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我校作为随笔写作省级实验校,一直把随笔写作与转化语文学困生结合起来。一般的写作教学,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而随笔写作给学生一种自由的写作,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写作。教师不规定具体写作内容、技法要求和文章体裁,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写作。
3.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主体,提高学困生自我转化能力
语文培养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就必须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就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给学生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
4. “天天故事会”,推进经典阅读,提高学困生的文学素养
对于如何学好语文,吕淑湘给出这样的答案: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阅读能开启人的智慧、激发人的灵感、拓展人的思维。学会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我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外或阅读时相互把阅读的经典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同学传播,每周由语文老师组织经典阅读讨论会。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夯实语文知识,拓宽眼界,而且有力地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其终身发展终身幸福打下基础。
5. 搭建活动平台,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显得丰富多彩,富于生活情趣。然而,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语文课竟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可有可无的一门课,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而有效的语文实践就要靠语文活动的合理安排。办手抄报、出黑板报、参加文学社、朗诵、演讲、辩论赛、调查报告等这些活动都和语文相关,我们就把这些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分步有序开展,不断提升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
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贯穿整个高中教育的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坚信,行动甚于心动,只要找准原因,改进方法,因材施教,长期坚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由自卑变为自信,以提升语文能力为抓手,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旨归,就一定能变学困生为学优生,进而大面积提高农村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症状分析及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201302335)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差生心理与教育》.钟启泉教授编著,2003年.
[2]《学业不良心理学研究》.沈烈敏教授纺著,2008年.
[3]《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李献林,张淑清合著,2008年.
[4]《转变学困生个案研究》.戚秋芬编撰,2011年.
【关于学困生的高中语文】推荐阅读:
关于数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08-08
关于贫困生摸底调查的报告11-07
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06-12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08-29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辅导11-22
关于贫困生认定工作(2011)范文11-09
语文学困生的转化06-14
关于贫困生申请书200字05-17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06-28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