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2024-10-06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精选9篇)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实质性差异,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提出建议,以期对广大财会工作者有所裨益。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的差异分析

(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资产/负债观”,它以资产负债表为财务报表重心而强调全面收益,是经济学上的收益观,要求收益的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通过对期末资产进行计量来求得一定时间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而收益表债务法则是以“收入/费用观”为理论基础的,它以利润表作为财务报表的重心而强调当期收益,是会计学上的收益观,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

(二)核算注重的对象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注重的对象是暂时性差异,它侧重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和原因,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是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累计影响额,能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而收益表债务法核算注重的对象则是时间性差异,它侧重从收入和费用的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形成和转回,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内存在的此类差异,是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本期影响额,它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无法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三)重点规范的主角确认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引起企业承担所得税义务的增加,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将该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确认为一项负债,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引起企业未来纳税义务的减少,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减少,形成一项所得税利益,将该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确认为一项资产,即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还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一项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分别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严格地遵循了“资产/负债观”的理论宗旨,不仅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资产、负债的定义,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现金流量,而且还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而收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将它们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视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确认为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和贷项,且确认的是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以抵销后的净额揭示。“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列为“递延税款借项”,代表预付税款,贷方余额列为“递延税款贷项”,代表应付税款,“递延税款”项目在这里更多地是扮演起差额平衡作用的角色,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

(四)核算的基本程序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其次计算出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再次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分别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最后计算出利润表中的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而收益表债务法核算的基本程序是:首先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其次是计算确认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最后根据本期所得税费用与本期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额,倒挤出本期产生的递延税款,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推出利润表中的项目,收益表债务法从利润表中的项目倒推出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

(五)会计信息的揭示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并且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分开列示,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单独反映,可以完整、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还明确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诸如“所得税费用(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等七项有关信息。而收益表债务法采用“递延税款”的概念,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一个独立项目,以资产和负债抵销后的净额反映,但它混淆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因为抵销后的递延税款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二、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建议

(一)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在实务操作中仍然关注永久性差异项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虽然未提及永久性差异,但这并不表示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就没有永久性差异了,永久性差异照样存在。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且永久性差异无论在任何会计期间,税法是不允许抵扣的。因此,我们建议在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实务操作中,除了重点计算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外,还必须正确确定本期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资产、负债时,由于口径不同、标准不同所产生的永久性差异,不能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混淆。但应注意,永久性差异的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因而,它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确定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企业的所得税。

(二)增强“计税基础”的可操作性,正确合理地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计税基础”的具体操作规范,这使得广大财会工作者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无所适从。为此,我们建议应着手制定新所得税法下企业带有共性的资产、负债的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即未来可抵税的金额)的具体操作指南,以便企业财会工作者正确合理地计算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同时要求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准备好大量的所得税备查簿,登记每一项资产的初始成本、负债的初始价值以及已税前扣除的金额等基本数据。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区分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在财务报表上列示,以提高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不同引起的;有的是由于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不同引起的,将它们都作为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在报表上列示是不合理的,而且混淆了不同资产、负债对未来财务状况的不同影响,容易引起决策上的失误。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应借鉴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关做法,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分为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同属于流动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相互抵销后在报表中列报;而同属于非流动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可以相互抵销后在报表中列报;但属于流动性项目与属于非流动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则不可以进行抵销后列报。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类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和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影响。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应设置备抵调整账户进行计价核算,以便真实地反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价值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价值复核。如果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会计科目中并未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为使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当时的实际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可靠,我们建议,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备抵调整账户,对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进行具体、明细的计价核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收益表债务法相比,更符合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更能满足我国目前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只有不断丰富、补充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整个会计工作服务。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2

因此,在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首先掌握“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后计量“所得税费用”。

一、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此外,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稅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1:某公司2006年末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000万元,会计上按直线法已提折旧为20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800万元,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税法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应计提折旧额为250万元,即固定资产将来可抵扣的金额(计税基础)为750万元(1000-250)。因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万元与计税基础750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为5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下:

例2:某公司2006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存货在出售时按历史成本可以抵税1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因此,存货账面价值90万元与计税基础100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为1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下: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在估计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正常生产经营所得外,还应考虑将于未来期间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应税金额等因素。

例3:某公司2006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万元。假设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10×33%=3.3(万元)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除明确规定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所得税费用。

例4:某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20万元,其中原始投资成本为200万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为22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为200万元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20×33%=6.6(万元)

三、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1.当期所得税的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假定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未发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确认的当期所得税和所得税负债为33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为: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对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分别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企业经营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应税所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以及在不同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一般不存在差别。某些情况下,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应注意:

(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即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2)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3)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四、 所得税费用的计量

企业在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组成。但应注意: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有三个步骤:

1.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所得税率

2.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

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3.计算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5、某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33%。2006年度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料如下: 2006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10万元。2006年11月,公司购入交易性证券,入账价值为40万元;年末按公允价值计价为55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2006年12月末,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成本5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按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抵扣。假设2006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0。除上述事项外,公司不存在其他与所得税计算缴纳相关的事项,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而且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2006年应交所得税、确认2006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2006年所得税费用如下:

(1)计算应交所得税

本年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110— 交易性证券收益15 +预计保修费用5)×33%=33(万元)

(2)确认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①交易性证券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15×33%=4.95(万元)

②预计负债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5×33%=1.65(万元)

(3)计算所得税费用

2006年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3+(4.95 —0)—(1.65—0)=36.3 (万元)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3

1. 概念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是把本期由时间性差异导致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在所得税税率变更时, 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并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金额, 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简单比较可以看出, 两者都涉及所得税的跨期摊配问题, 都需要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核算的差异不同, 损益表债务法核算的是时间性差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是暂时性差异。

2. 核算的差异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从收入和费用的会计确认标准与税法确认标准的差异出发, 核算对象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法与会计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所反映的是当期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与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出发, 核算对象是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强调差异的内容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所反映的是累计差异。此外, 暂时性差异比时间性差异的范围更广泛, 它不仅包括所有的时间性差异, 还包括其他暂时性差异。

3. 对收益的理解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侧重利润表, 基于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 强调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认为“收益=收入-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资产负债表, 基于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认为收益是所有者财富的增加,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所有者新投入资本+本期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财务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其价值。

4. 使用的递延概念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使用“递延税款”一个概念, 其账面余额在借方表示预付税款, 称为“递延所得税借项”, 其账面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税款, 称为“递延所得税贷项”。损益表债务法用“递延税款”一个概念同时反映“递延所得税借项”和“递延所得税贷项”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项目, 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 这就混淆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概念, 将“递延税款”的含义大大扩展, 并且更具现实意义。

5. 所得税费用核算程序比较。

损益表债务法依据利润表, 从收入与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规定差异入手来确认时间性差异, 并将这些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做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其计算方法是: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然后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因此,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直接确认,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是间接确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表, 从资产与负债项目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入手来确认暂时性差异。其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资产和负债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累计暂时性差异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当期应交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期初差额, 倒挤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是: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此,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直接确认,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间接确认。

二、实务比较

某公司2×05年年底购入一台设备, 该设备原值75 000元。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折旧年限8年, 而税法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折旧年限5年, 设备无残值。假设该公司每年税前会计利润为50 000元,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表1、表2给出了两种处理方法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过程, 两种处理方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的情况除外) , 但是所得税费用的核算程序不尽相同。损益表债务法是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 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先计算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 然后结合当期应交所得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递延所得税项目比损益表债务法下的递延税款更具有现实意义。

单位:元

注: (1) “-”代表贷方; (2) 2008年的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50 000×25%- (15 625+10 625) × (33%-25%) =10 400。

单位:元

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此外,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处理损益表债务法无法处理的其他暂时性差异, 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会计信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迄今为止四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中最为科学的一种, 也因此被国际会计准则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摘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虽然同属于债务法, 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务两个角度出发, 通过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两种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以期对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现行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关键词: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4

弃置债务;会计准则;确认;计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23-0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资本市场开始也关注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环保业绩。我国环保法规陆续出台,企业面临的境保护压力和资产弃置成本日益加大。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要求石油天然气行业核算弃置费用,为企业通过逐步建立支付储备,承担资产弃置引发的环境恢复义务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我国有关弃置费用的会计准则对于其他行业是否也需要核算弃置费用则没有明确提及,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之间对于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不仅影响了企业履行资产弃置义务的能力,还影响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弃置费用的规范比较分散,对资产弃置义务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分别由固定资产、石油天然气和或有事项等具体准则规范,不便于企业全面系统的执行会计准则。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在制定专门的资产弃置会计准则的同时,扩大资产弃置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增强企业承担资产弃置义务能力,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一、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的确认

一项债务的确认既要符合债务的定义,还要符合债务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确认的前提是要有弃置义务的存在,同时还要具备可计量的条件。

1.资产弃置债务确认的依据

资产弃置债务的确认要以资产弃置义务的存在为条件。根据资产弃置义务的来源,资产弃置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1)法定的资产弃置义务

法定的资产弃置义务是指企业在弃置固定资产时,依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履行拆移、填埋、清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例如,1953美国《外陆架土地法》和1958年《日内瓦公海条约》要求“任何要废弃的或不再使用的安装设施必须整体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资源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产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用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10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4)应用指南规定: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2)推定的资产弃置义务

推定的资产弃置义务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企业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开承诺承担的固定资产弃置义务。例如,“中石油”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处于人口密集地区的特定井,在弃置时采取的加盖或封堵措施。目前我国环保法律和制度尚不是十分完善,依靠法律要求确认弃置债务的范围还比较狭窄,企业主动承诺环保义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确认条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9月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备抵、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IAS37)规定,当某项义务是由于过去事项而存在,与企业未来的活动无关时,该义务就应该被确认为一项备抵。IAS37将备抵解释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IAS37规定只有在下列条件满足时才能确认一项备抵:a.企业因过去的事项而承担了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b.履行该义务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c.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CAS4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CAS27)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CAS13)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如果资产弃置义务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应当作为或有负债处理,不能确认为弃置费用。

二、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的计量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弃置债务均采用资本化模式,对与资产弃置债务对应的资产弃置费用资本化为固定资产成本。

1.资产弃置债务的初始计量

按照FASl43的规定,资产弃置费用资本化的金额为未来弃置义务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其折现率为对该资产弃置债务进行初始确认时有效的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

IAS37要求:“确认的备抵金额应该是对在资产负债表日清偿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因此在计量备抵的时候,企业必须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货币的时间价值是重要的,企业还应对备抵折现”。

CAS27规定,企业在初次计量弃置费用时,应按照CAS13的规定进行合理的估计,确定弃置费用的最佳估计数,利用现值技术,采取合理的折现率将预计期末发生的弃置费用予以贴现并资本化,同时确认“预计负债”。

2.资产弃置债务后续计量

IAS37要求,在每一期资产负债表日都应对备抵进行复查,并进行调整使之能反映目前最合理的估计。如果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再可能流出企业以清偿义务时,则应将备抵转回。

FASl43规定,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会计主体要确认每个期间的负债金额变化,包括:(1)时间的推移。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资产弃置债务的变化,应增加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同时作为一项增加费用在损益表里予以列示。(2)对原来估计的未折现现金流量的年限或金额的修正。对于金额增加的修正,应按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金额减少的修正,则按最初负债被确认时存在的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企业还应当在其后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弃置费用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表外披露。如政策法规变化、通胀因素等。

3.资产弃置债务的分摊

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将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和相应的预计负债。计入成本的金额作为固定资产成本的组成部分计提折旧。另外,每期需根据预计负债的余额计提利息,在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贴现率)计算每一期的利息费用,确认财务费用的同时增加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这样未来发生的弃置费用,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分,通过两种渠道在资产持有期间计入损益,本金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通过计提折旧计人损益;预计负债每期计提的利息,通过财务费用计入损益。

三、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改进建议

1.扩展弃置债务准则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的压力日益增加,各种环保法规已经明文要求企业承担资产弃置义务。例如,对于煤炭开采企业而言,当煤井达到经济开采极限时,需要封堵煤井,拆除地面设施,并且必须根据相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恢复自然环境的原貌。因而,固定资产弃置义务是诸如煤炭企业等采掘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资产弃置准则是以固定资产弃置是否会对环境或生态产生污染或损害为判断标准,而不是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损害为标准。只要企业固定资产弃置受环保法规约束,或者承担推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义务,就具备核算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条件,不应当将其局限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而且资产弃置债务具有准备性质,通过弃置债务的核算,可以将与其对应的费用支出前移,抵减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经营利润,增强未来承担资产弃置义务的现金支付能力。

2.制定单独弃置费用准则

根据英美等国法律,固定资产弃置义务大都集中于几个对环境有较大潜在威胁的特殊行业,包括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资产弃置要受国际公约的约束。因此,资产弃置债务属于特定行业的会计事项,可以借鉴SFAS143的相关做法,通过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弃置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进行明确的规范,而不是将其分散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之中,以便为企业进行资产弃置会计核算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1]冷平生.论资产弃置会计的国际比较[J].财务与金融年,2008,(06).

[2]姜峰.资产弃置费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10).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5

(一) 所得税会计的概念及处理方法

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所得税会计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理论和方法 (1) 。因为我国有关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在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 在计算所得税时, 由于会计和税法对收益和纳税所得计算的目的不同, 使得同一企业在同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因为要依据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其差异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应税所得, 所以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 ,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所得税准则》明确规定我国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上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依据暂时性差异, 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为着眼点, 计算因会计计量标准和税法计量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此确认所得税费用, 反映的是累计差异, 而并不是当期差异。在财政部颁布《所得税准则》之前,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债务法 (这里的债务法通常是指损益表债务法, 以下均称损益表债务法) 。损益表债务法是依据时间性差异, 以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 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存在的时间性差异, 并将这种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反映的是当期差异。

(二)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国际上现行的会计准则IAS 12规定, 企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核算所得税, 禁止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所得税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 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标准的差异不断扩大, 也使其朝着各自独立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 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上, 我国一直沿用的是1994年6月29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中所规定的方法, 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在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企业可根据本身具体情况, 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择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由于《暂行规定》中所规定的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及损益表债务法在企业会计实务中, 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均已经无法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使各个企业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也无法恰当地评价和预测企业报告日的财务状况, 因此, 针对这一现状,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 也为了使我国企业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上也有一种统一、规范的方法,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所得税准则》明确规定, 我国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使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以适应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形势。自《所得税准则》颁布以来, 国内一些学者就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唐胜明 (2006)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能反映企业将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 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更科学合理, 更符合财务会计原则的要求” (2) ;沈银萱, 张志凤 (2006) 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损益表债务法的基础上, 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另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3)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放弃以前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 从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核算企业的所得税, 从而使我国各企业在会计信息上更具可比性, 在处理方法上也能更好地规范与统一, 使所得税的核算更接近实质, 反映的税赋信息与决策更相关, 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趋同。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为着眼点, 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此处的暂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差额, 并不是当期的差额, 因此, 只能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影响额视为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 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 并将这种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而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本期所得税费用。《所得税准则》在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上摒弃了其他的方法, 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了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 , 现对两种处理方法作一比较。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相同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是债务法中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两者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理论基础都是业主权益理论, 相应地认为所得税的属性是费用而非利益分配;都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递延所得税款都代表未来应收或应付的所得税。

1. 两种方法理论基础相同

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都是业主权益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是企业业主 (所有者) 权益的增加, 费用则是企业在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中企业业主权益的减少, 而当收入大于费用时所形成的净收益直接归企业业主所有。按此观点, 对企业收益的计量是对企业业主权益的计量, 而所得税的收益属于国家, 并不属于业主, 因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均认为所得税的属性是费用而非收益分配 (5) 。

2. 两种方法均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

无论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还是采用损益表债务法, 在核算由于时间性差异或暂时性差异对原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 在会计报表中都是作为未来应承担的一项债务或代表未来应收的一项资产, 能真实地反映其对实际纳税的影响。所以不管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还是损益表债务法, 对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的处理都比较科学合理, 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3. 两种方法均代表着未来应付或应收的所得税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下, 递延税款金额能很好地反映企业与纳税有关的实际情况, 借方余额都反映企业按现行税率已计提的应由未来分摊的所得税资产;贷方余额能够反映企业按现行税率已负担而由未来支付的所得税债务。其所反映的都是企业未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 都能使资产负债上的递延税款数额更加富有资产、负债的意义, 其余额与企业当前和未来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有关, 更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

(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不同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虽然存在着相同之处, 但也存在许多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的是暂时性差异, 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为着眼点来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而损益表债务法强调的是从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的角度来分析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如对收益的理解不同, 所使用的递延概念和依据不同,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等存在着不同。

1. 两种方法对收益的理解不同

损益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 认为首先应考虑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的用直接确认, 从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 其侧重于损益表, 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为了计算净收益, 就需要汇集包括在税前会计利润中的所有收入和费用对所得税所产生的影响, 并以收入、费用的形式将其列示在损益表中。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观来定义收益, 其侧重于资产负债表, 并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从而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 其被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 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 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 (6) 。这便要求收益的定性与定量都要服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定义收益, 采取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在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评价并提高其预测价值。我国过去在对企业的评价上一般强调利润指标, 核算观念更多地侧重于收入费用观,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 收入费用观逐步被较为科学的资产负债观所取代。

2. 两种方法科目设置和依据不同

损益表债务法使用了“递延税款”的概念, 所依据的是时间性差异。所谓时间性差异就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 所反映的是当期的差异。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收税款, 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反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了暂时性差异, 所谓暂时性差异就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 强调差异的内容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所反映的是累计差异 (7) , 其采用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 将递延税款的外延大大扩展。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对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按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未来应税利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方反映确认的是各类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反映当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回转时, 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以及税率变动或者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余额反映尚未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企业由于应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方反映的是确认的各类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反映当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应税暂时性差异情况发生回转时, 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以及税率变动或者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余额反映尚未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8) 。在资产负债表中, 应该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区别开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使用的暂时性差异概念同损益表债务法所使用的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是包含关系, 暂时性差异包含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 但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非时间性差异。由此看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使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比损益表债务法所使用的“递延税款”更具现实意义, 其反映的是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

3. 两种方法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核算不同

(1) 核算基础不同

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 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9) 。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 损益表债务法是以损益表为基础, 侧重时间性差异, 强调的是因收入或费用项目在税法和会计上归属于不同期间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其确认方法采用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额来确认, 注重的是差异的形成与差异的转回。将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看作资产负债表的一项资产或负债, 由此核算递延税款, 计算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 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如企业在筹建中所发生的开办费3万元, 会计一次性转入本期损益, 而税法要求分期摊销, 归属本期的费用为1万元, 则存在2万元的时间性差异待以后转回。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与负债的确认出发, 暂时性差异强调了在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税基 (计税时应归属于该资产或者负债的金额) 之间的差额。具体地讲, 一项资产的税基是指按照税法的规定, 该项资产在销售或使用时, 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在税前列支的金额。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为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账面价值, 如果未来税款的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的结果, 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是从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例如, 企业存货总额为360万元, 当年计提了72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所以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88万元, 但由于该存货未来作为成本或费用在税前列支的金额为360万元, 即存货的税基为360万元, 因此有72万元的暂时性差异产生。一项负债的税基是其账面金额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例如, 企业预提下年度流动资金借款利息4万元, 则预提费用的账面价值为4万元。由于这4万元的预提费用在下一年实际支付利息时才可税前列支, 所以该项流动负债的税基为0 (4万元账面金额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税前列支的金额4万元) , 此时, 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万元。由此可见, 暂时性差异的确认方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上一项资产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税基之间的差额来确认, 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使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余额更富有实际意义。

(2) 核算基础的范围不同

前面已提出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时间性差异出发,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暂时性差异为依据。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核算的范围是不同的, 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 而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时间性差异, 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 其主要包括的非时间性差异有: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没有向母公司分配全部利润的;重估资产而在计税时不予调整的;购买企业合并的购买成本, 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 而在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作为报告企业整体组成部分的国外经营主体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以历史汇率折算的;资产和负债初始确认的账面金额不同于其初始计税基础的等非时间性差异 (10) , 所以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核算的范围更加广泛。

(3) 核算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费用观为确定理论, 以暂时性差异为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首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然后由此倒轧计算得出。若非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纳税影响, 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主要有:

公式1: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而损益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处理大家都已熟悉, 此处不再作详细介绍, 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主要有:

公式2:当期所得税费用=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递延税款。

以下分别比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步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步骤:

首先, 根据税法规定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计入“应交税金———所得税”。

公式3: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和纳税调整减少额均是由于会计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的口径不同而产生的) 。

其次, 根据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不同, 来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再次, 根据应纳税或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来计算确定并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最后, 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来调整所得税费用。

公式4:当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损益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步骤:

首先, 根据税法规定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即计算各年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制度在折旧方法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额及对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同公式3。

其次, 确认各年的所得税费用。

最后, 计算各年的应交所得税, 计算公式同公式2。

现列举实例来比较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在核算程序上的不同之处。

某企业2000年12月29日购入价值30万元的设备, 预计可以用5年, 无残值。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而税法上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所得税税率为30%, 从2003年开始将所得税税率调整为20%, 假定该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10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 (此处只讨论税率由高变低时发生导致纳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的暂时性差异) 。各年份的会计分录比较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通过对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其比较结果见表2 (计算过程略) 。

单位:万元

同时,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对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也不相同。我国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5年, 旧制度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 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 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现举例比较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对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某企业在2001年至2004年间每年的应税收益分别为:-100万元、20万元、60万元、70万元, 适用税率始终为20%, 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相关比较见表3 (计算过程略) 。

单位:万元

通过上述实例比较可以看出, 在税率变动时,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处理是按照变动后的新税率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而损益表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时还要对已经入账的时间性差异进行调整, 即税率变动会对递延所得税款产生影响。两种方法在会计分录的核算过程中存在着差异,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其最后对差异的调整结果是相同的, 只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为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账面价值, 如果未来税款的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的结果, 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是从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使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日更富有实际意义。同时, 在企业发生亏损弥补时, 《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在期末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果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利润可供抵扣, 应当减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即对可能实现的当期所得税利益予以确认, 这既反映了经营亏损抵后实际产生的所得税利益, 又比较谨慎, 同时也再次说明了我国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上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然性。

4. 在确定财务报表项目的程序时方向相反

确定财务报表项目时,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资产负债表项目是直接确认, 损益表项目是间接确认, 即首先计算得出期末递延所得税, 然后再倒挤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损益表债务法则侧重于时间性差异的处理, 其损益表项目直接确认, 资产负债表项目间接确认, 即首先计算得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间的差额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相比而言, 以损益表债务法为主的方法只注重时间性差异, 而不考虑其他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和揭示的差异的范围也较小, 不能恰当地评价和预测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 且计算工作量也较大, 会计人员实务操作也存在难度。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损益表债务法的基础上, 对差异的处理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无论从理论上的合理性还是从实践上的适用性来看, 其都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也更加有利于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对比。

三、结论及启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我国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已经成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目标。通过比较, 可以了解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损益表债务法的基础上, 对差异的处理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更能反映企业将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 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也更加科学合理, 更符合财务会计原则的要求。另外,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不仅包括时间性差异, 而且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 其内容更加广泛。

笔者认为,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利于使我国企业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具有一种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方法, 也可以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科学, 使用性强, 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高速向前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造等行为出现, 这必然引起许多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发生, 为了迎合这一变化发展, 并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改变我国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原有的不统一的状况, 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这将能增强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分门别类地处理与披露, 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 选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是我国现实会计体系发展的趋势, 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的必然要求。

摘要:近年来, 我国不断颁布有关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 使得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由于我国所得税会计规范互不协调, 企业在会计实务中, 各种会计处理方法 (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债务法) 均有使用, 致使许多企业的报表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 带来盈余操纵的问题。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 便于各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对比, 有必要选择一种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从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现状出发, 研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 并重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比较, 分析、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科学性, 进而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然性。

关键词: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参考文献

[1]陈亮.新企业会计准则解析[J].会计之友, 2006 (9) :77-78.

[2]黄燕铭.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J].财会月刊:会计, 2006 (6) .

[3]盖地.所得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4]尹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J].财会月刊:会计, 2006 (10) .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6]张月玲.解析《所得税会计准则》[J].会计之友, 2006 (9) .

[7]李新.关于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新旧比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7 (2) .

[8]庄恩岳.中外会计准则比较[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9]李勇.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影响以及与税法的协调[J].会计之友, 2007 (6) .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6

一、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差异

(一)概念不同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所有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其特点是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对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不单独核算,与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也就是不管税前会计利润是多少,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均应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再按应税所得计算本期应交纳所得税,并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差额扣除纳税调整增加额与纳税调整减少额(也就是应付税款法中所说的永久性差异)后再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也就是对暂时性差异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在时间上与应付税款法相比存在提前或推后的不同。

(二)所得税费用的内容构成不同

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构成就是本期应交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由三部分构成:1.本期应交所得税;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3.由于所得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即: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发生额。但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三)两者的核算基础不同

应付税款法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处理。收付实现制规定只有实际已经收到的收入或相关费用已经实际支付,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企业只要也只有产生了纳税义务,就实际需要交纳所得税,而交纳所得税具有刚性,说明现金流出已经发生,企业理应也只能将当期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处理。按照会计准则应作为收入或费用但实际款项并未收到或支付的交易或事项,也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所得税是对当期收入扣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后的收益征收的一种税,是企业取得收益的一种费用。因此,在确认收入或费用同时,就必然会对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产生影响,并在会计核算上对该部分进行会计反映。

(四)关于弥补亏损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不同

在应付税款法下,制度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对于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在出现亏损当期及全部弥补之前不确认所得税收益。而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确认当期所得税收益。

(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影响不同

在应付税款法下,对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要与永久性差异一样处理,即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但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对暂时性差异是采取提前或推后确认所得税费用。

二、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同点

(一)对永久性差异处理方法一致

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

永久性差异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因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例如在会计核算中应确认收入但在税法上不要求纳税,如企业投资国家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又如会计上确认为费用,但税法上不允许扣除。如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再如会计准则和税法两者对费用都允许扣除,但税法对其扣除有限额规定,超过限额部分应予纳税。如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等。这些差异在本期发生后,不可能在以后各会计期间再一次性或分批转回。这种差异在应付税款法下被称为永久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则被称为纳税调整增加额与纳税调整减少额。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不可转回性,也就是说该差异并未使企业发生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或不得抵减交纳所得税义务。因此,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都是用税前会计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或纳税调整增加额与纳税调整减少额)作为应税所得,并据此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对该差异所形成的应纳所得税额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抵扣所得税费用处理。

暂时性差异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间不同,在当期调增(或调减)应税所得,在以后的经营期间内又会转回,从而再调减(或调增)转回期间的应税所得。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此差异所形成的应纳所得税是否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有根本的不同。

(二)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相同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核算计算出的税前会计利润,必须再按照税法规定的确认口径与确认时间对部分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计算得出应税所得,并按法定所得税率计算出当期应纳所得税额。而对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所形成的应纳所得税是否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是会计核算的问题,而与其应纳所得税额无关。因此,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确定的应税所得是相同的,所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也是相同的。

(三)在企业存续期内应纳所得税总额是相同的,净利润总额也是一致的

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企业每年的应纳所得税额是没有影响的,同样各年交纳的所得税总额也是一致的。而对于每年的净利润来说,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会影响各年的所得税费用,但因为这些差异是暂时性的,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回,也就是说两种方法在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时间上不一致。但随着差异的转回,使各年所得税费用总额达到一致。例如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且该差异在可预见未来能够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如果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该差异所形成的应纳所得税不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先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对于应付税款法来说是增加了当年净利润。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年度,再从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并确认为所得税费用,从而减少转回年度的净利润。所以,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采用应付税款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存续期内的应税所得总额、应纳所得税总额及净利润总额是相同的。

三、结论

(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能更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不考虑纳税调整增加额和减少额(即永久性差异)时,在当期经营期末如果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说明当期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虽然不在当期交纳所得税,但需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交纳所得税。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对该差异所形成的应交所得税先确认所得税费用,并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处理,代表企业未来应交所得税款的义务。而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形成的应纳所得税,在当期先不确认所得税费用,而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代表预付未来所得税款的资产。相对于应付税款法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言,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真正所拥有的预期会给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及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更好地体现企业核算过程中配比原则及会计信息客观性和谨慎性的质量要求,从而更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及损益状况,并通过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组成情况及所得税费用的主要构成项目,使信息使用者能全面深入地阅读理解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趋势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正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对所得税费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法,理应成为所有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同时,我国未上市的企业正在加速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强化内部管理,严格风险控制,完善治理结构。在此背景下,尚未上市的公司也只有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才能满足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

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 篇7

一、实例资料

宏兴公司于2012年1月设立,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12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 000万元, 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 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 2012年1月1日, 宏兴公司以916.25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900万元, 票面年利率为5%, 实际年利率为4%, 到期日为2014年12月31日。宏兴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 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 2012年12月31日, 宏兴公司对新华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60万元, 该项投资于2012年4月1日取得, 取得时成本为1 500万元 (税法认定的取得成本也为1 500万元) , 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012年持有期间除确认投资收益外, 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事项。假定宏兴公司与新华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相同。宏兴公司没有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

(3) 2012年4月8日, 宏兴公司外购一幢写字楼并立即对外出租形成投资性房地产, 该写字楼取得时成本为4 200万元, 宏兴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2年12月31日, 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 5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 该写字楼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按25年计提折旧, 不考虑净残值。

(4) 2012年7月, 宏兴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明达公司股票, 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取得时成本为6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650万元, 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所有者权益, 持有期间股票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 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待处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 按销售合同规定, 宏兴公司承诺对销售的M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宏兴公司2012年销售的M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180万元, 已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税法规定, 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宏兴公司2012年实际发生售后服务支出3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 假定预计未来期间宏兴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2) 宏兴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除上述事项外, 宏兴公司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 计算确定宏兴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12年12月31日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2) 计算宏兴公司201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3) 编制宏兴公司2012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二、核算的关键程序解析

从上述实例资料可知, 宏兴公司2012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涉及到所得税会计问题, 而宏兴公司的所得税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 因此, 我们当且应当弄清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一些关键程序。现分别解析如下:

关键程序之一:计算确定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注重的对象, 它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不同可划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两项差异应当分别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 逐一计算其期末账面价值与期末计税基础, 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来确定资产、负债在本期是否产生暂时性差异。

对于本例, 宏兴公司2012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

(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年末账面价值=916.25× (1+4%) =952.90 (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年末计税基础=952.90 (万元) [因税法规定, 国债的利息收入36.65万元 (916.25×4%) 免税, 即可以抵税, 符合资产计税基础的定义]。上述两者相等, 所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本年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需注意的是, 国债利息收入36.65万元是一项永久性差异。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年末账面价值=1 500+160=1 660 (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的年末计税基础=1 500 (万元) 。1 660万元>1 500万元, 所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在本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0万元, 但因宏兴公司没有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计划, 故此项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 投资性房地产的年末账面价值=4 500 (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的年末计税基础=4 200-4 200÷25×8÷12=4 088 (万元) 。4 500万元>4 088万元, 所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本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12万元。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年末账面价值=650 (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年末计税基础=600 (万元) 。650万元>600万元, 所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本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但由于此项差异50万元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 按税法规定是不计入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需待处置时再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 预计负债的年末账面价值=180-30=150 (万元) ;预计负债的年末计税基础=150-150=0 (因税法规定, 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150万元>0万元, 所以该项预计负债在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

关键程序之二: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

企业在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时, 首先应在当期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对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 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产生的差异, 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 进行调增或调减处理, 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税前会计利润+税法规定的调增金额-税法规定的调减金额-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其中, 税法规定调增金额的项目有: (1) 永久性差异 (即会计核算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一些支出、罚款、罚金、滞纳金及损失等) ; (2) 本期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法规定调减金额的项目有: (1) 永久性差异 (如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 ; (2) 本期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指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即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资金。

对于本例:

(1) 宏兴公司201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4 000-36.65-160-412+150=3 541.35 (万元)

(2) 宏兴公司2012年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3 541.35×25%≈885.34 (万元)

关键程序之三: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差额的差额, 即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发生额的差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以及企业合并中的所得税影响。用公式表示如下:

递延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当期发生额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来 (预期清偿该负债) 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 (预期收回该资产) 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一般情况下, 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差额, 为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它应当在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 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反之, 为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收益, 它应当在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 抵减当期所得税费用。

对于本例, 宏兴公司2012年递延所得税的计算确定如下:

(1)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412+50) ×25%=115.50 (万元)

(2)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50×25%=37.50 (万元)

由于宏兴公司于2012年1月才设立, 故无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因此可得递延所得税=115.50-37.50=78 (万元) 。

关键程序之四: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

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后, 会计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两者之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增加额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减少额 (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增加额)

上述的“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的两个公式其实质是相同的。因为第一个公式的第一个括号内两者之差若为正数, 则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增加额, 若为负数, 则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减少额;第二个括号内两者之差若为正数, 则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增加额, 若为负数, 则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减少额。

对于本例:

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 宏兴公司2012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在本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 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0万元 (50×25%) 时, 不是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 以体现企业的损益, 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项目。因此可得宏兴公司2012年计算确定的所得税费用=885.34+412×25%-37.50=950.84 (万元) ≠885.34+78。

综合上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四个关键程序, 我们可编制宏兴公司2012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单位:万元) :

三、结束语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推广应用, 虽然对广大财会人员来说难度较大, 但我们只要解除旧的方法的束缚, 更新观念, 扎实地学习好所得税会计准则, 并掌握其精髓, 突破上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四个关键程序, 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实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敏主编.所得税会计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小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 篇8

所得税会计方法经历了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发展演变。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选择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反映内容更全面, 方法更科学。本文就此法作一些探析, 以期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理论, 来协调好会计与税法的关系。

众所周知, 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 企业重组、合并现象大量出现, 资产重估越来越频繁, 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数额将越来越大, 从而必将对所得税会计产生重大影响。就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情况看, 由于应付税款法已受到严峻挑战, 很多企业已经或正试图从应付税款法过渡到纳税影响会计法。而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 对递延法和债务法 (主要为利润表债务法) 均有使用, 从而造成了不一致, 使得许多企业的报表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因而, 选择一种 (或一组) 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但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能兼顾所有的会计报表及报表要素, 所以本论文拟在借鉴当今世界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展研究的成果、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 进行了评价, 在结合我国企业面临的会计环境基础上, 研究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企业合并中、在资产减值、在投资等中的应用, 以期增加企业报表的可比性, 提高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信息质量。

企业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目前, 就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意见不一, 大多数国家采用债务法;少数国家采用递延法;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可接受的递延法;法国、日本采用合并报表中的递延法或债务法。在债务法的具体应用上,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所得税分摊的程度上, 国际会计准则是允许全部分摊和部分分摊。

一、关于所得税会计的产生

美国会计界在20世纪初, 伴随着“第16项宪法修正案”和所得税会计的初始运作, 偏重于所得税实务问题的研究。直到1944年, 美国会计协会中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23号公告是第一个建议对实际发生的应付所得税进行期内和跨期分配的权威性会计公告。

二、关于所得税的性质

在所得税会计研究中, 对所得税性质问题的研究是第一位的。关于所得税的性质有“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之争。到1966年, 所得税是费用的观点在美国占绝对统治地位;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广大专家学者支持所得税是利润分配的观点, 但目前, 认为把所得税作为企业的费用支出处理, 更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同时也便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三、关于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宜采用应付税款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两种方法, 待条件具备时, 再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国外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己经比较成熟。从国际上所得税会计的变革中可以看出,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经历了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多种方法并存到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过程。且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大的成效。

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于1992年2月发布了SEAS No.109《所得税会计》, 明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唯一可以采用的。

2、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C) 在1985年5月对第15号标准会计惯例《递延税款会计》进行了修订, 在修订后的公告中规定递延税款应按债务法计算, 明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唯一可以采用的。

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6年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12号—所得税会计》, 此项准则明确禁止采用递延法, 并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4、

我国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暂行规定》中, 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中任意选择。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新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准则, 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浅析 篇9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 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税款, 体现核算的直接性。其核算原则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即该企业预期收回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 如果能使未来税款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从会计角度应纳税结果金额, 除有限的特例外, 则要求企业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这里的特例是指某些在初始确认时, 其账面价值不同于其初始税基的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可直接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中得出, 并能反映出其产生的根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在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其价值, 这是典型的经济利润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 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因此, 该方法是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 然后倒挤出利润表当期所得税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法处理所得税顺序从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倒推利润表中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 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应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合并列表, 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也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这种处理方法就可以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新所得税准则区别于原所得税会计的核心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关键是分析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业务会计处理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二,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第三,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第四,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

(一)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甲企业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 即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所得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例:某企业将应计产品保修费用800元确认为一项负债, 该费用直到支付赔偿时才能在计税时抵扣, 则该负债计税基础为零。

(二)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可抵扣亏损, 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A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500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又如B公司期末一批存货, 成本为2000万元, 按照存货准则规定, 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1500万元, 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2000万元, 其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两者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A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500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所得税税率为30%, 则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500×3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150元。

又A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费用800元确认为一项负债, 该费用直到支付赔偿时才能在计税时抵扣, 税率30%。则该负债计税基础为零,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800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800×30%=24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240-0=24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240元。

(四)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应将期末累计数列入资产负债表, 将所得税费用列入利润表, 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 二是按照上述规定计算的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本期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本期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发生额-本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发生额) ×税率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

上一篇:情态因素下一篇:资本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