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债务

2024-06-19

农村债务(精选12篇)

农村债务 篇1

一、农村集体债务形成原因

农村集体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普九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村推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硬性达标,而上级配套资金十分有限,大部分资金依靠村组自筹。“普九”验收的强大压力,迫使村集体大量向农户集资和向金融机构借贷。不少地方村级债务总额中,“普九”债务占有较大比例。(2)企业债。也就是村集体兴办企业亏损形成的债务。20世纪80年代初,受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影响,有条件的村和没有条件的村,都把发展村办企业作为脱贫致富的出路,部分村集体在无资金、缺技术、少人才的情况下,对项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盲目靠借贷和集资兴办企业,加之政企不分、经济关系不清、摊派过多、经营管理不善、体制不顺、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信息不灵、借贷渠道不畅等众多因素,大部分村办企业都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企业亏损以致于资不抵债形成债务。(3)税费债。就是村集体为完成各项税费和集资任务形成的债务。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户的负担项目非常多,除农业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还有各种集资摊派。农民由于收入低,加上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得当,工作能力不强,做群众工作不细,导致部分农户对村干部工作不满,不愿交和拒交各项有关税费。同时,农村外出人员不断增加,这些人员长期在外,村干部管不到也管不了,部分人“吃水忘了挖井人”,再加之有些承包户素质低,义务观念淡薄,上缴难到位。村集体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只有向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完成各项税费任务,长此以往形成了农户欠集体,集体欠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的“三角债”。(4)事业债。就是村级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近年来,村集体为了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争取上级资金,村村修路、打井、绿化村庄、阵地建设等大办公益事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上级资金即使争取到了也非常有限。有些村没有量力而行,超前办事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在农村落地开花,各级政府也加大了修建村级公路的力度。修路为民,上级虽有大量资金投入,但实际建设资金远高于上级投入的资金,缺口部分的资金最终就转化成了新的村级债务。(5)利息债。就是村级债务利息形成的债务。目前,村级债务中,银行贷款和私人高利贷,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债务负担沉重的村,东挪西借的债务每天都在产生利息,也就是说每天就在产生新的债务。村级债务呈现出不减就增的局面。

二、化解农村集体债务的对策

其一,防范村级新增债务。具体而言:一是夯实农村民主基础。即建立健全村级债务管理制度。建立村组债务台账,并由专人负责,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化解转移到事前管理上来,建立健全村级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农村预决算制度。年初,各村要根据当地的预计可支配收入编制费用支出预算方案,并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通过,交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定备案。年中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控制预算外开支,实现村级收支平衡,防止新增债务。三是规范农村行政行为。对基层政府的行为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观点,把基层政府的职能界定在行使国家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内。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安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开发项目时,必须足额安排资金,不得留有资金缺口,不得要求村级安排项目配套资金。四是严格政策,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做到“五个严禁”,即严禁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严禁举债用于村级支出;严禁超出规定订阅报刊;严禁超村级定额补助标准发放报酬补贴;严禁村集体以任何名义从金融机构贷款或为企业提供担保。同时实行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

其二,化解村级债务的途径。具体而言:一是剥离减债。就是将村级债务总额中的“普九”债务剥离出来,转为乡镇政府债务,从而减少村级债务总额。村级为“普九”达标而形成的债务,是村集体为国家垫付的财政性资金。地方政府应承担“普九”债务。地方政府一方面是“普九”债务的承担者,同时又是化解“普九”债务的责任主体。二是帮扶还债。就是国家出台政策帮助扶持村集体偿还债务。对于确属举债建设农村公益项目所欠债务,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要求,加大对村级资金的投入。中央、省级财政视情况逐年安排转移支付进行补偿,应允许利用国家扶农、补农资金偿还相应的债务。国家应对扶持农业的款项进行适当调整,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扶持农业专项资金的一个重点来对待。三是划拨转债。在农村债务规模总额中,有一部分是发展乡镇企业或村组企事业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企事业仍然在运行。有的虽然已转产,但仍然利用原有的房屋、土地等,针对这种情况,地方党政府要做企业继承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其承担债务,并办理相关财务手续,签订偿还协议。四是清欠还债。对于农村债权的清收工作,应区别情况,按照不同的债权类型分别征收。五是停息降债。目前村级债务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与私人高利贷,上级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加强引导与协调,促成债务双方还本免息或停息挂账。首先是停高息降债。对于村级借欠的高利贷,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可从借贷之日起,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同档利率,由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确认后统一换据,过去已付息的高出部分,可以用于抵冲本金。其次是免息降债。各地可制定一系列优先偿债政策,对于欠外单位或个人的借款不要息的优先偿还。避免村级债务不减就增的不利局面。六是拍卖偿债。首先是拍卖闲置资产。要在搞好村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闲置资产进行拍卖,将拍卖资金用于还债。其次是拍卖资源。对现有的荒出、荒湖、荒滩、水面、果园、机动地等集体资源,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公开拍卖、租赁、承包、卖断经营权,所得收入用于偿还债务。

(编辑余俊娟)

农村债务 篇2

《山西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三年六月八日

山西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农 农改〔2012〕3号)精神,2013年要全面完成全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为做好全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保证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连续性,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二)基本原则。

谁举债谁负责。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责任主体是县级政府。该项工作由省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市级政府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公开透明。所有清理核实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都要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凡公示无异议且经过审计确认的债务,采取统一的政策进行化解。

审计锁定。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对所有需要偿还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计认定并锁定债权人后才能偿还。

先化解后补助。为调动地方化债的积极性,中央、省级财政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实行先化解后补助的办法,对已化解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给予适当补助。对未在规定期限完成化解任务,不予奖补或相应扣减奖补资金。

直接支付。偿付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偿债资金由县级财政从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到债权人的银行账户(或“一卡通”)中,不得经过任何中间环节。

二、化债范围及工作目标

(一)化债范围及内容。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范围是指2005年12月31日前发生的,截至2013年1月1日尚未偿还的,乡村干部等个人以及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等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应对干部考核而替村民垫交农业税等税费形成的“上清下不清”债务,包括垫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含烟叶税)及其附加以及乡统筹、村提留等形成的债务,不包括垫交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各种集资、乱收费等形成的债务。

国有农场(包括农垦农场、监狱农场、劳教农场、小三场等)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当地化债范围。

(二)工作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的工作部署,在全面总结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上半年全面启动全省清理核实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启动试点县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并于年底全面完成全省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化解工作,同时建立制止产生新的乡村债务的有效机制。

三、主要政策

(一)关于“白条”等票据不规范债务问题。在发生债务时已作为原始凭证入账,且有当事人双方及相关证人等签字确认的白条欠据或其他不规范票据,经过公示无异议的确认为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账簿没有原始记载,且公示有异议的,不予以确认。对于数额较大的债务,视为可疑类债务,进行重点核查、审计。对为骗取偿债资金而伪造票据和做假账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关于债务计算利息的问题。对于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所形成的债务,要按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对于向乡村干部等个人借款所形成的债务,凡借款合同利率低于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的,要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凡借款合同利率高于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的,要按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按照“分段计算、息不转本、利不转利”的原则,利息时间的计算应从借款发生日开始,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已支付的利息应从利息总额或本金中扣除。债务责任主体要从相关金融机构获取按规定计算的利息额,并由金融机构签章,作为债务利息举证材料。

(三)关于向金融机构借款垫交税费的问题。对于以个人或乡镇政府、村集体等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垫交税费的,经债权债务双方沟通协商,金融机构可按相关规定开展债务重组或自主减免表外欠息等工作,乡村应根据债务重组或表外欠息减免协议等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四)关于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的问题。在垫交税费债务化解后,解除垫交税费的债权人与欠交税费农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债权人变更为县、乡政府,农户欠交税费继续挂账处理。

四、资金来源及资金管理

(一)资金来源。采取以县为主、分级负担、各级安排筹集偿债资金的办法。各地在筹措化债资金过程中,不得借新债还旧债。

1.中央和省级奖补。中央财政采取“因素法”,对我省进行专项补助,补助资金于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化解后支付。省级财政通过预算安排专项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补助资金。

2.市级财政支持。在中央和省安排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要按当地垫交税费债务总额的一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支持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要加大对债务额大、财政困难县的支持力度,尽可能减

少县级财政承担的比例,确保圆满完成化解任务。

3.县级政府筹措。县级政府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多方筹集偿债资金,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中央、省、市财政给予的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补助资金;二是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筹集化债资金;三是通过统筹有关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化债资金;四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助的资金;五是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补助结余资金;六是在本着债权人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减息降债、协商减债等办法,多策并举积极化解债务。

(二)偿债资金管理。为保证偿债资金安全、规范、合理、科学使用,各级安排和统筹的偿债资金统一归集到县级财政的特设专户,专款专用、分账核算。除偿还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外,不得挤占、挪用。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在县级财政特设专户中支付用于非偿还垫交税费债务的资金。化债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具体参照《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晋财库〔2009〕26号)执行。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

印发《山西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逐级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启动全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同时,各市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订本地实施方案。

(二)清理核实。

1.乡村清查。各行政村要成立由村主要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清查小组,具体负责本村的清查工作。各村清查小组要以会计账簿记录为基础,逐笔核查登记,并整理相关原始单据,分别由债务人和债权人确认债务债权情况。对确认的债权债务情况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审核。在此基础上,村清查小组汇总本村债务情况,连同相关单据统一上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负责本级垫交税费的清查,要组织财政所、地税所、农经站等对债务进行审核确认,并上报县级化债机构。

2.县级全面审计。县级政府要统一组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地税、农业、审计、监察、金融等部门,可先对乡(镇)上报垫交税费债务进行全面的核实,要逐笔清理核实原始单据,严格审核,剔除不实债务。县级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根据全省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工作要求,对上报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对应的乡(镇)、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群众提出异议的债务,化债机构要认真调查核实;对审核后没有异议的债务进行锁定。县级政府要对全县债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市级协调、督促检查并汇总上报数据。市级政府要做好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认真做好本市债务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

4.省级审核确认。省级化债机构对各县的债务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并组织审计抽查,抽查面不少于债权人总数的40%。对查出虚报债务的县要给予处罚。省级审核之后对各县的债务数据予以确认。

5.及时上报下达债务数据。县级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后,要按照“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监管系统”的统一要求,据实填报债务项目情况表,及时将数据上报市级化债机构;市级化债机构对各县债务数据复审后进行汇总报省级化债机构;省级化债机构根据省审计厅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债务进行确认,并通过“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监管系统”及时将本省确认的数据上报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同时下达省级确认的数据到各市县。

(三)全面化解。

1.对确认的债务进行再公示。县级化债机构对省级确认的债务在相应的乡(镇)、村进行再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债务发生的时间、用途、数额、债权人、债务人、举报电话和受理部门,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群众有异议或有举报的债务,要及时停止化解。

2.直接支付化债销号。所有的偿债资金直接支付到债权人、严禁直接用现金或支票兑付。实行化债销号制度,化债机构要与财政国库部门及时交换化债资金支付信息,逐笔登记债务偿还信息,并依托“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监管系统”,做到偿还一笔、登记一笔、销号一笔。已销号的债务要及时通知有关乡村,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重要意义,把化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明确目标任务,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及时解决化解债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层层落实责任,省与各市签订责任状,各市也要与所属各县(市、区)签订责任状,确保政策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得力。

为加强对全省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的领导,我省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高建民任组长,副省长郭迎光任副组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成员为成员的省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化债领导组),全面负责全省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及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厅长任办公室主任,省审计厅厅长、省农业厅厅长、省监察厅厅长、省地税局局长、省财政厅分管副厅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组织协调全省乡村垫交税费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二)明确责任,密切协作。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由各级化债领导组统一领导,领导组办

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实施、政策业务指导及信息的上报和联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牵头协调工作,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及时拨付化债补助资金;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对上报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进行审计;农业部门和税务部门配合做好债务的清理、核实和锁定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加强监督及对违纪行为的查处;人行、银监局等部门负责有关金融政策的执行和有关债务行为性质的认定。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把握政策宣传口径,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化债工作平稳运行。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级化债领导组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普查、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要公布咨询和举报电话,建立健全群众信访查处、反馈制度。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对因不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而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和套取化债资金、造成资金损失等行为,除追回资金外,还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农村债务 篇3

在25日召开的全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牵头人、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为支持地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60亿元,明后两年还将增加资金安排,并根据各地的化债进度,对地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给予补助。为进步稳定农民负担,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近日出台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今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化解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长效机制。谢旭人指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地区。对未在规定期限内化解的债务不予补助。中央对地方的补助资金,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校数、办学成本和财政困难程度等客观因素分配确定,不与实际发生的债务额挂钩,体现了“债多不多补、债少不少补、早还不少补、晚还不多补”的激励约束机制。

謝旭人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保证偿债资金落实到位,打足预算,不留缺口。他同时强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试点地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将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杜绝还“糊涂债”、“水分债”、“人情债”和借新债还旧债等问题,切实把好事做好、做实、做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农村债务 篇4

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根本, 规范村级账务管理, 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也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目前, 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农村财务工作处理得好, 有利于农村其他各种问题的解决, 现存农村财务工作中, 债务化解问题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相对落后和保守的农村财务处理方式与思维, 严重制约了各种问题的解决, 现在, 摆在我们面前的, 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村级账务处理问题, 而是由此引起的一连串连锁问题, 已经表现在农村经济、财务、法制等各个方面。

村级债务问题的来源,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一因素所致, 有历史遗留的一面, 也有现存因素的一面;有村干部责任所致的一面, 也有村民做法不当所致的一面;有村集体自身因素的一面, 也有上级部门不当行为的一面。现在, 这些问题都比较突出, 解决得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局。着实解决这些问题, 从多方面入手, 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有效化解农村债务的建议性措施

在我国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大趋势下, 我们应该做好各项农村财务工作, 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村级债务问题, 但由于各级村干部、村级财会人员思想上的不重视, 一些错误、过时的做法依然存在, 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就少了真正、有效的行动者, 少了很多可依靠的力量, 应该在村干部、村财会人员方面加大力度。本文针对种种问题, 对村级财务化解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一) 转变认识, 积极对待

农村债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大程度在于人们认识上的根本性错误, 不仅仅是村级干部和村财会人员、还有广大的村民群众。由于村级账务透明度不高, 而村干部的观念中, 化解债务是整个村集体的事, 不是个人的事, 解决得好, 对自己没有确实利益, 解决的不好, 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不良影响, 村级债务由此积累变大了。对于广大村民群众, 根本就没有参与村级债务化解的意识, 村级债务化解是村干部、村会计的事, 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参与, 缺少监督的氛围使得村级债务化解越来越难。因此,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搞一些村级财务教育下乡宣传活动, 定期举行培训和再教育, 转变村干部、村会计和村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二) 转变做法, 提高效率

村级债务化解中, 最常见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以村集体资产和信誉为担保, 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 借新债还旧债, 年年借债, 年年还债的恶性循环导致村级债务越来越多, 越来越严重, 解决起来越来越困难, 针对这一状况, 必须改变做法, 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化解。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力更生, 依靠本村集体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发展本村集体的集体经济, 为村集体注入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增强自身的偿债能力, 积极探寻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优势, 搞一些新兴的村实体经济, 鼓励高效益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 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 依靠帮助, 内外结合

村级债务的化解是一个多方面的结果, 并不单单是村干部、村会计的事, 因为村级债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有历史的遗留, 也有现时的原因;有村干部、村会计的原因, 也有村民群众、上级财政的原因, 所有这些的融合, 决定了有效地村级债务化解, 必须依靠各方面的条件, 以集体干部, 财会人员牵头, 积极调动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村集体内部的偿债能力, 同时, 积极取得上级财政的帮助, 包括限额财政拨款和政策方针的引导, 杜绝上级财政不合理的扣款、减款和不拨款现象, 保证村集体得到应有的上级财政拨款支持。

(四) 业绩考核, 加强监督

把村级债化解纳入到村干部的业绩考核中, 同时, 加强对村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素质的考评, 不单单是能把财务做清楚, 做准确, 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也应作为一种业务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加强考核, 才能让村干部, 村会计加大对村级债务化解的认识, 有利于上级财政和广大村民群众的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纠正错误的做法。

(五) 完善交接, 落实责任

村级债务的解决,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形成也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 以前遗留的所有债务归结到现任村干部头上, 有失公平, 严重影响现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滋生再遗留思想, 村干部、村会计调离时, 没有一个完善的交接手续, 没有完全查清各项债务, 在以后发现时, 难以有效归责。所以, 应完善交接手续, 前任须明确向后任交代各项资产与债务, 合理分配化解任务, 把债务化解挂到前任的考核中, 不能真的一走了之, 把所有难题留给后人处理。

总之, 要真正的解决村级债务,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也并非靠某一人之力能够完成, 村级债务的形成, 有着种种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原因, 本文从村干部、村会计、村民群众、上级部门等多个因素为切入点, 紧紧围绕长久以来村级债务形成的根源, 提出一些能够切实可行的建议, 旨在能为当前我国解决村级债务提供帮助。

摘要:农村债务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较大数额的村级债务, 这些村级债务的存在,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福利的提高, 本文浅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债务的基本情况及成因, 并从现实出发, 提出一些关于有效化解村级债务的建议。

农村债务 篇5

一、调查组织

县政协第六届四次会议之后,我镇立即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就本次调查的组织和操作方法进行了专题研究、周密部署。接着,由乡政协联工委牵头,抽调财税、农经、教育等有关部门的人员成立了调查小组,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调研。

调研小组采取数据统计与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认真搞好资料搜集、数据摸底、汇总分析等数据统计工作,一方面通过走访和座谈,广泛听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镇村两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基本保证了调查数据的准确真实与情况意见的客观全面。

二、基本情况

鸭田镇地处隆回极北,毗邻新化,下辖26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2.6万,农业人口7760户,耕地总面积1.72万亩,土多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村经济十分落后,村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尤其近几年来因受“地下六合彩”冲击,经济发展停滞,农村经济更为萧条。

通过调查,全镇历年累计农村税费尾欠金额高达64.6万元,其中农业税尾欠金额30.4万元,乡统筹尾欠金额12.1万元,村提留尾欠金额5.9万元,公路集资尾欠金额3.3万元,教育集资尾欠金额10.3万元,其他各类尾欠金额2.6万元。全镇30.4万元农业税尾欠中,税改前尾欠金额4.6万元,税改后尾欠金额25.8万元,全镇农业税尾欠实欠国库4.3万元,上清下未清尾欠金额26.1万元。

调查结果显示,全镇农村税费尾欠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尾欠总额大。全镇农村税费尾欠金额村平1.17万元,最多的渭溪村达5.35万元;户平110元,最多的户达856元。

二是尾欠范围广。全镇7760户农业人口中,存在农村税费尾欠的就有4172户,占53.8%,欠农业税的有3331户,欠乡统筹的有1364户,欠村提留的的有775户,欠公路集资的有324户,欠教育集资的有1023户,其他尾欠211户。

三是形成尾欠的原因复杂。既有主观恶意欠缴的因素,也有部分政策性的因素,还有因为村组班子配备不齐或者因为干部素质低下,各种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了农业税收任务完成的。

由于各类尾欠太多,造成村级财务和镇财政负债累累。调查数据显示,全镇26个村负债总额达36.3万元,镇财政负债358.1万元,其中包括基金会上级注入资金159.7万元,学校危房改造33.6万元,公共基础建设7.6万元,财政周转金25.7万元,垫交财税收入25万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成因分析

(一)农村税费尾欠形成的原因:

1、经济困难无力上缴。我镇域属丘陵,人多地少,以农村自然经济为主体,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状况落后。全镇26个村的农田多属山地、高垄田,灌溉条件差,主要靠天吃饭。农民人均收入低,2004仅人平970元,部分家庭完成各种上缴任务确属困难。从调查情况分析,尾欠农税的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在全镇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占到68%-75%,与当地农户平均生活水平相同的占到19%-27%。

2、无人在家无法收缴。本地经济落后,外出务工成为多数家庭的经济支撑,许多家庭全家外出无人在家,导致各项税费无从收缴。这种情况的尾欠达578户,尾欠金额6.1万元,占总额的19.7%。

3、思想落后有意拒缴。由于历年收缴各村、各组之间的收缴进度不一,导致互相攀比,而一些思想落后的农户更是抱徘徊观望态度,借口推迟,加上近几年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国家政策变化幅度大,部分农户更期待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故意拖延。

(二)镇村两级债务形成的原因:

1、农业税入库上清下未清。农业税尾欠是责任制下放到户后的衍生物,有欠国库的,更多是欠集体的。近年来,各乡镇、村组在农业税征收期间,为保证入库进度,完成入库任务,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挪款垫缴、上清下不清的现象。就我们鸭田镇来说,这种情况形成的债务就有29.6万元,26个村都存在垫交农业税的情况,垫交最多的鸭田村历年累计达2.9万元。垫付资金来源渠道不一,有用上级拨款收入的,有用村干部工资的,有贷款的。

2、公益事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负债累累。近几年,我镇公益事业投入较大:学校危房改造,集资办校,村级公路建设,城区改造,街道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等等,自筹资金无法到位,多靠东挪西借,形成债务比重较大。

四、引发问

免征农业税后留下的历史尾欠以及镇村两级的债务包袱,客观上必然形成一些难题与矛盾,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镇村债务难化解。前些年由于建校、修路、办企业等兴办公益事业以及财务管理混乱,村集体债务庞大。全镇26个村就有20个村有债务,总额达23万元,平均每村近0.9万元。尽管有的村通过拍卖资产等途径

化解了一部分,但现在村级仅有的经济来源就是转移支付,而这笔资金相当少,连村组干部的工资都难兑付,更谈不上化解债务了。据调查,由于农户欠缴的税款无法征收,村级为维持正常运转,只能依靠借款。再加上借(贷)款利息不断增长,致使村级不良债务继续呈上升趋势。乡村债务如何化解,这一问题形成时间长,涉及面广,成因复杂,数额巨大。免征农业税后,化解乡村债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是公益事业难开展。村级集体收入在税费改革前主要来源是向农民征收的三项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税费改革后主要来源是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税免征后,村级集体收入几近空白,这样,村级道路维修、沟渠修整等公益事业兴办的资金来源只有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这笔钱如果修了路,就修不了沟渠,其它的公益事业更难办。因此,现在我镇各村虽然采取了精简干部、限款订阅报刊、取消招待和压缩开支等一系列节支措施,但由于收入渠道窄,村级运转较过去更为困难。

三是税费尾欠难清缴。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年年入不敷出,维持运转尚感捉襟见肘,更无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农民群众的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增加了征收税款的难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些农户因遗留问题没得到解决而拒绝缴纳税款;也有些全家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应承担的税额无法征收;还有一些特困户和老人单独立户的家庭,无力缴纳税款。

四是村干队伍难稳定。农业税免征前,基层干部工资和中小学教育必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收入,大部分实际上来自农业税。农业税免征后,兑付工资和支付办公经费必然给县、乡两级财政增加了难度。财政的转移支付政策是解决农业税取消后基层运转困难的一种手段,但目前转移支付在操作上很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苦乐不均。由于村干部报酬低,工作难度大,村里的年轻人和有文化的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不愿意当村组干部,致使现任村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难以担负起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

此外,免征农业税后农村遇到的问题还有:土地纠纷问题。种地收益增加,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农村出现了抢田耕种现象,土地纠纷增多,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困难加大,难以形成种植大户,农业综合开发难度加大;农民负担反弹问题。为防止乡镇以其他名目加重农民负担,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高压线机制已经十分迫切;村级经费和五保户供养经费的保障问题。免征农业税后,原来由农业税附加提供的村级组织运转和五保户供养经费改由预算内安排,资金供应的性质由集体资金变为财政资金。在新的机制建立中无章可循,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五、几点建议

对于这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在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供上级参考。

一是区分不同情况,出台具体政策。上级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处理农村税费尾欠和镇村两级债务的具体政策和可操作办法。首先是对农村税费尾欠和镇村两级债务进行彻底清查清理,明确债权债务;其次是适当划转有关债务,确属兴办公益事业的债务转入县以上政府承担,县以上政府无力承担的,省级以上政府应给予适当解决;再次是制订统一的清收政策,以便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具体操作;最后是增加对乡村两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镇、村干部工资、公用活动经费纳入县级财政统筹,解决基层的经费困难,保证镇、村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人管事,确保正常运转。

二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偿还能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还款能力和意识,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是解决农村税费尾欠和镇村两级债务的治本之策。加强基础组织建设,积极吸纳农村致富能人、个体工商户、外出打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增强协调、化解矛盾化解的能力。

三是加强债务化解,严防新增债务。镇村两级可采取盘活闲置资产等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偿还、化解现有债务;同时进一步加大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防债务反弹。

四是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清欠力度。尾欠久拖不清,势必挫伤那些按时足额缴纳的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积极作好清欠工作。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前发生的农村税费尾欠,要登记造册,暂缓清收,以后再作处理。对改革后新发生的尾欠,特别是基金会欠款和财政周转金借款,不符合减免条件的,要督促其制订还款计划,依法逐步清收,以说服教育和解决实际困难为主,搞好各方面的服务,促使遗留问题尽快解决;对极个别完全有能力又恶意不缴者,应首先约谈,约谈无效的,要采取强制措施。

改革是为了发展,改革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相关的问题和矛盾,看到问题,正视问题,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思路和做法。我们相信,有上级的正确决策,有广大农民的热情支持,有相关部门的扎实工作,一定能够解决免征农业税后遗留下的历史尾欠以及镇村两级的债务包袱问题,及时避免和化解因此带来的一些难题。

鸭田镇政协联工委

农村债务 篇6

关键词:几笔债权;共同债务;个人债务;认定

一、案情

2013年1月17日,被告蒋某向原告王某出具借条一份,借款金额为80万元,借款从2013年1月17日开始,至2013年2月归还,每月按月息支付4%,逾期不还一切责任都由借款人负责。2013年4月23日,被告蒋某、李某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借款金额为3万元,借期一个月。2013年6月13日,被告蒋某又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借款金额为50万元。同时查明,被告蒋某与被告李某系夫妻,三笔借款均发生在被告蒋某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故原告起诉,要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共同返还借款133万元,支付利息32万元(以80万元为本,按年利率20%计算两年),并由两被告负担本案的诉讼费。

二、审判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約定的,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现原告王某要求被告蒋某返还借款133万元,并支付利息32万元(以80万元借款为本,按年利率20%计算两年),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李某在3万元的借条上作为借款人签字,是共同借款人,现原告要求被告李某共同返还借款3万元,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认为80万元、50万元借款系夫妻共同债务,但两笔借款金额均超过了一方日常生活所需,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该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经营所需,且被告李某亦未在事后对债务进行追认,故本院不认定80万元、50万元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对原告要求被告李某共同返还借款80万元、50万元,支付利息32万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最终判决:一、被告蒋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返还原告王某借款人民币130万元,支付利息32万元;二、被告蒋某、李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共同返还原告王某借款人民币3万元;三、驳回原告王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9650元,由被告蒋某负担19300元,被告李某负担350元。一审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现该案已生效。

三、评析

债权人就同一债务人的多笔债权主张权利,如果债权人就各笔债权单独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就会相对简单、容易些,但有的债权人为了节约诉讼成本,往往会就夫妻双方的、夫或妻一方的多笔债权在一个案件中向夫妻共同主张权利,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实践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就几笔债权一并主张权利,因有的债权的相对债务人可能为夫妻双方,有的债权的相对债务人仅为夫或妻一方,因此建议作为债权人的原告先就一并起诉几笔债权的案件撤诉,再就各笔债权分别起诉,如果是夫妻共同的债务的,债权人起诉夫妻双方;如果是夫或妻一方的债务的,债权人仅起诉夫或妻一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既然作为债权人的原告已就多笔债权在同一案件中主张权利,虽然可能涉及某笔债权的债务人为夫妻双方,某笔债权的债务人为夫或妻一方,但考虑到方便当事人诉讼和节约司法资源,可以在一个案件中分别列项予以判明。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就第一种观点,虽然法院相对更容易处理,当事人愿意撤诉,重新就几笔债权单独起诉当然更好,但也有些案件的当事人并不愿意撤诉,其认为无论几笔债权中其中有一、二笔只有夫或妻一方签名,但几笔债务都是夫妻的共同债务,故要求法院就几笔债权判决由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所以此时作为法官的我们,必须硬着头皮对此类案件作出处理。但笔者也同时认为,夫妻共同债务形成应基于夫妻身份关系。因为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只能处理一笔债权债务关系,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当事人就几笔债权一并主张权利时,如果查明的某笔债务的债务人是夫妻共同的,则判决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如果查明的某笔债务是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则判决夫或妻一方承担还款责任,在判决主文中可以就查明的事实分别列项予以判处,这样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这既能方便当事人的诉讼,也符合法律规定的初衷。

参考文献:

[1]丁巧仁.《民商事案件裁判方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第1版。

作者简介:

丁国芳(1976~),女,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滨海人民法庭审判员,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农村债务 篇7

一、甘肃农村债务现状

按照《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当中指出:要将2006年1月1日作为界限,进行全面清查,将债务数额锁定。对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防止出现新农村债务的政策方针,此次调研将2006年以前农村债务作为调查主要对象。通过调查数据表明,由地理分布角度看,尤其城乡面貌有巨大变化,发展快地方债务更多[1]。河西高台、肃州两县下属两个村镇,其债务总额便已积累至5281.41万元,而乡均是1452.66万元,村平均是1189.53万元;在中部位置靖远县一个村镇,当地债务总额为399.39万,乡级为47.32万,村级为351.09万元;而陇东地方西峰、徽县与秦安五个乡镇,其债务总额已高达1776.37万左右,乡均为247.28万左右,而村均为108.21万元左右。通过调查不难看出,2006年之前乡村两级的财务管理严重缺少规范性,同时会计账务比较混乱,断头账、本本账与包包账等情况严峻。2006年前农村债务进行重点清查同时,针对2006年之后新增债务同样也予以清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2006年之后农村债务上升快速。秦安县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可得,在2006年前此县农村债务是8419.21万左右,而在2006年到2010年,新增农村债务已经高达1.26亿元左右,新增债务额度至2006年初前1.5倍左右。根据2013年甘肃省农办针对30个村调查结果,仅2010年到2012年三年,调查农村新增债务就已到8368万左右,当中乡镇有7162万左右,占据比例为约85%,村级为1197万元左右,占据比例为不到15%;而乡村负债是266万左右,村平均负债为47万元左右。只有4个镇、6个村未有新增债务,其它乡村都或多或少有部分债务,并且连年上涨。而到2016年1月1日,甘肃农村债务累积已经至3.28亿元左右[2]。

二、甘肃农村债务成因

有学者指出村级组织对外借款为其收不抵支直接后果,因此由村级组织支出或收入角度探索借款成因便显得理所当然。同时大批研究也由债务资金的用途探索债务成因。在债务使用方面包含有村庄支出各方面内容,比如税费垫交、公益或义务教育等[3]。而本文观点则是上述内容与其归类为农村债务成因,不如把它说成农村债务表现形式,这样反而更恰当。有些专家由制度设计方面着手,对农村债务成因加以深入探讨。而本文也同时认为,当前造成甘肃农村债务现状也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上级政府和村组织责任划分相关问题;其二,行政体制与财税制度方面看,对问题追根溯源。

(一)上级和自身责任学说

很多研究都更加偏向各级政府责任问题。有学者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波动,如农村基金合作组织与乡镇企业先扬后抑情况,就使得基层蒙受很多损失,进而导致巨额债务生成。温铁军等向全国人大呈交有关化解农村基层债务代表提案,同样是持此观点,他同时指出中国村债大部分责任是需要各级政府担负的。另外村级组织纪律松散,造成贪污腐败行为,也是构成农村债务一个主要成因[4]。也有的学者由农村组织的内部入手,探究农村债务成因,比如他们认为农民的行动能力造成国家不同地方农村债务不一样。

(二)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责任学说

可以说当前公共财政在农村投入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为农村很多问题形成根源,也被视作农村债务形成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虽说农村税改后上层政府加大对乡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但是对税费负面效应却没办法全部消除。税改客观而言又导致债务偿还遇到困难。最近几年几项专家学者所做的实证研究,也同样证实相关配套机制为农村负债连年上涨主要原因。压力体制即行政层级被领导与领导关系机制导致事权下移情况,某些学者指出该情况也是农村债务的一个主要成因。打个比方,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各类达标升级项目,特别是普六、普九,让村组织担负了大量债务。从农村债务成因分析来看,很多原因还停留在经验描述上。同时很多观点是针对农村很多问题普遍解释,可以说对农村债务研究不够深入。有些研究虽说结合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但采取数据仍然为简单结构研究,某些观点还缺少严格验证。总体上来看,现如今针对农村债务成因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需要加强。

三、甘肃农村债务的影响

甘肃农村债务问题引发社会各方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数额过大,明显超过农村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因此已有研究更加重视农村债务构成不利影响,政策方面也大部分指的是对农村债务有效限制。当前,农村债务给甘肃构成消极影响主要如下:首先,对村庄影响。集体资产很多是被用作还债,缺少累积,对于村集体的经济平稳发展构成极大阻碍,这势必会影响到公共服务与产品投入。当前可以说集体经济的力量不够强大,这也意味着它会十分依赖于上级政府,而村庄的公共事业也更多要靠外部干涉,村委会缺乏自治能力。其次,对甘肃农村地区影响。大批债务被欠着不还,导致甘肃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十分不理想,特别是在信用社这些金融机构发展方面构成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使得甘肃农村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多年时间使得甘肃农村债务债权关系复杂,同时使干群关系也更加恶化,给社会冲突矛盾提供了滋生土壤,对甘肃农村社会稳定性也构成极大威胁。

再次,对农民构成影响。缺少偿还能力前提下,甘肃农村负债对农民也构成了极大影响,使得甘肃农民负担存在加重可能,对税改成果构成侵蚀。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工作与农村债务重压下,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会一点点消失殆尽,或者引发债务冲突。原因是初期村干部因为借款困难,或者想要取得高回报,可能对村组织主动贷款。而当前债权没办法收回来,导致村干部利益与农民利益相互捆绑,也很有可能导致村干部对于村组织某些事物自由决策权加大,进一步对村民利益构成侵犯。需要注意以上很多影响是以往专家学者经验之谈,某些结论是本文根据特定前提推算正确的,但是还有更多因素本文可能没有考虑到,而且这种影响也是在动态变化的,因而相关人员在未来还是需要做更为深入的研究的[5]。

四、甘肃农村债务有效化解策略

(一)转变理念认真对待

当前甘肃农村债务没能有效化解,某些方面来看是因为相关人员认知上存在根本错误,不但村干部与财务人员,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等对甘肃农村债务相关内容持有观念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村账务不够透明,村干部理念当中,对债务的化解为村集体事情,而并非个人事情,如果得到妥善解决,自己不会得到更多利益,而如果没能妥善解决,对于自己也不会有丝毫消极影响,这也就导致了甘肃农村债务越积越多。对甘肃众多村民而言,参与化解农村债务意识没有形成,他们把债务化解看作村会计与村干部的事,自己也没能力解决,相应监督体系不完善也让甘肃农村债务化解困难重重。所以,要着重注意宣传工作,多下乡做些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定期培训与再教育,从而更新村会计、村干部与村民思想理念。

(二)内外合作解决问题

当前甘肃农村债务化解为多方面结果,而并非是某些个别村干部的事情,原因是甘肃农村债务为复杂问题,存在历史遗留,也存在当前原因,全部这些融合,对有效化解甘肃农村债务有决定性作用,因而要依赖各方面条件,相关财务人员与集体干部带头,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集体内部偿债能力加强,另外积极获取上级财政扶持,包含政策方针引导与财政不科学扣款,确保村集体应有上级拨款扶持。

(三)将责任机制落实到位

对于甘肃农村债务解决,并非是一时片刻之事,因为其形成也属于长久累积过程,如果以往存留债务都归当前村干部解决,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对现任干部的工作热情也会给予严重打击,生成再遗留观念。而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当村会计、村干部离职时,交接手续不够完善,对各项债务的清查也不够彻底,如果以后发现了,也很难把责任落实到位,追究当事人责任[6]。因此,要对交接手续严格完善,对于前任要对下任交代清楚各种债务和资产,对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化解,也要将债务化解同前任业绩考评相挂钩,不可以不负责任将全部难题遗留后人解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调查与分析,本文以为甘肃农村债务具有管理杂乱无章、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波及范围比较广泛及数额庞大等特点,同时表现出连年上涨态势,这对农村经济社会持续有效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将农村债务积极稳妥化解掉,防止农村债务快速上涨,是目前为止农村基本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总而言之,想要把甘肃农村债务真正有效化解掉,并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也不是单凭一己之力便能够实现的,农村债务形成,历史成因众多,当然也包括现实原因,本文从多角度入手,紧密围绕长时间农村债务追根溯源,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化解策略,希望可以给目前甘肃以及全国化解农村债务问题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莉青.农村债权、债务成因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工程,2012,02:106-111.

[2]文宏,丁东铭.我国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分析---基于对五省六市乡镇基层干部的抽样调查[J].农村经济,2012,06:125-129.

[3]史耀疆,杨小磊.乡村债务现状、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5省101个村的调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1:75-80.

[4]成涛林.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42:46-52.

[5]续竞秦,张林秀,罗仁福.乡镇债务的现状、体制成因及其治理---基于税费改革后对5省50个乡镇的调查[J].现代经济探讨,2010,01:60-63.

农村债务 篇8

盲目投资上项目办企业举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大力鼓励村级兴办企业, 一些村出于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初衷, 在缺乏资金、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盲目向银行贷款、民间借款投资办企业, 由于管理不善、市场优势不强, 致使投资失败, 使村级背上高额的债务。兴办公益事业举债。为了搞好村级公益事业, 建设规范化村屯, 改造村内环境, 一些村超出经济承受能力, 靠举债兴办建校、修路、架电等公益事业。

税费收缴不利而举债。由于农业税费收缴力度不够、农户拖欠税费现象普遍, 村集体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税费收缴任务, 直接高息借款垫付上交税费, 由此形成新的债务。收不抵支, 加重村级负担。税费改革前, 由于大部分村集体收入来源逐年减少, 而村级支出不断上升, 使得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加重, 连村干部工资和正常的办公支出也难以保证。为保证村级正常运转, 只得靠举债度日, 而随后的利息负担使村集体经济运转出现恶性循环。竞赛达标欠债。种类繁多的各级达标升级活动也是增加村级债务的重要原因。财务管理出现疏漏生债。一些村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 未能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招待费超支、公款购置设备, 甚至虚列支出、侵占公款、导致村级入不敷出, 只有靠举债维持运转。高息借贷债务增加。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 不能及时还款, 导致息转本, 利滚利, 村级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 化债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思想不统一, 干部群众的认识不到位。对于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各村情况差异较大,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村级领导干部信心不足, 难以积极开展工作;其次村级存在负债属普遍现象, 村级领导干部及群众已习以为常, 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再次多数村集体债务较大, 对象复杂, 很难短时间内全部解决, 干部群众出现为难情绪, 缺乏主动性。

历史遗留问题多, 债务化解工作难度大。农村村级债务由来已久, 结构复杂, 与农村财务管理及农民负担等工作交织在一起, 因此, 债权债务的摸底核定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在多年的化解村级债务工作中, 各地多次组织对村级债务进行核定清理,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常常清理不彻底, 核定不准确, 化解不明显。

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化债缺乏资金。目前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 集体资产和资源几近匮乏, 通过发包资源、变卖资产筹措资金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的有限。

3 走出误区, 寻找化债新途径

走出“山穷水尽”误区, 寻找“柳暗花明”出路。

虽然实行税费改革后, 大部分传统的偿债方式失灵, 但一些传统偿债方式仍存在挖潜空间。

提高村级债权清收力度, 扩大偿债资金来源。现阶段村级债权中农户欠款普遍达到了债务总额的一半, 要解决债务问题向内部农户清欠是主要突破口。应加强对农户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对为农户垫付款项和应交未交承包款等情况的催收力度使其及时归还, 如确实有困难的, 可按实际情况制定还款计划, 分期归还, 属于减免范围、对象的, 张榜公布, 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减免。

合理重组, 清理“三角债”, 实现债权债务的有效化转。

村级经济往来范围较为规则, 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从这一特点入手, 通过债权债务重组方式, 将村级债务变成民间往来。在做好工作、自愿协商的前提下, 以积极稳妥推进为原则, 动员债权债务人自愿结对互抵, 严格办理划转手续, 冲销集体欠债额度。

规范财务帐户, 核销呆死、挂帐债务。目前在村级财务帐户中普遍存在各主帐户, 即无法确定债权 (务) 人和临时项目帐户, 首先应区分帐户性质, 对债权 (务) 单位 (人) 已经撤销、债权人主动放弃追索的债务或确实无法回收的, 应按财务管理规定程序予以核销, 不再偿还和清偿。对于村级因公益事业建设和业务往来而产生的临时挂帐帐户, 应按帐务处理原则和规定程序予以处理、核销。走出“就债论债”的误区, 全方位提高化债能力, 杜绝新债发生。

村级债务的化解工作不单是村级资金往来关系问题, 更多的是置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背景下, 体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与村务管理的过程。

盘活资产, 挖掘资源。将村委会的闲置资产, 如闲置房屋、农机具等核实存量, 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写出标底, 以公开竞标拍卖、承租承包等形式出让;对村自有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清理, 对明显不合理的承包合同审定、废除, 重新竞价发包, 实行中长期一次性承包;对村级自有荒山、林地、河滩地的使用权、经营权,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竞价拍卖, 对以前签订的低价承包合同要重新审核、认定, 确实不合理的予以废止、重新发包;村集体收取的现金一律还债。

加强财务管理、节支增效。对村级集体资金实行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 切实发挥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作用, 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制度, 严格审批程序, 进一步规范村干部报酬, 严格控制村组干部的职数, 精简超编人员, 大力推行村干部兼组长;压缩报刊费、电话费、差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项目, 坚决控制不合理支出;对村集体债权、债务、资产及资源全面锁定, 增加村级财务公开的力度和透明度, 严防各类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做到政策倾斜, 做好政府扶持。一是切实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确保村组织的正常运转。目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除支付村干部工资及日常办公支出外, 所剩余资金不足, 所以适当增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 将为村级债务的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多予少取”。对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相关政策要认真执行, 努力为村级债务化解提供条件。三是“多方化援”。政府要适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减轻村级经济负担。

建立村级债务化解基金。基金管理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管理模式, 化解村级债务可以通过建立化解基金的方式加以解决。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乡、村级债务化解基金, 由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管理, 专户专款专用, 当村级须动用化解基金偿还债务时, 经乡镇批准, 报区县农村经济管理站化解债务办公室备案后使用。村级化解债务基金来源可从以下渠道筹集:村集体收入提取, 违纪、违规资金, 各种扶持资金等。

狠抓班子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近看化解村级债务, 远看村级经济发展, 村组班子队伍建设都是关健问题。在强调重德才、重政绩、重民意前提下, 在乡村能人中科学选拔懂经营、会管理、能带头致富的人才进入村级班子。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逐步实行村干部工资结构制, 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4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保证化债工作有序进行

加强领导, 长抓不懈, 保持化债工作的连续性。

把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作为一把手责任工程来抓。将此项纳入党委中心和重点工作, 建立一系列的领导责任制, 各乡镇、村相应成立化债工程领导小组, 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 明确责任、分解任务,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要对村级实行一定的奖罚原则, 进行年末考核奖惩的依据, 加大推进减债工程的力度。

扩大宣传, 依靠群众, 适时依法启动村级债务的清理。针对部分群众对化债工作存在的误解, 加大化解村级债务的目的和方法的宣传, 提高广大农户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化解心中顾虑。特别是要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对欠债农户的引导工作。把乡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此项工作的前提, 通过各种会议加大对村干部的说服教育, 统一思想认识, 增强他们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的主动性, 适时地、依法地开展好化债工作。

5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完善化解工作的新机制。

村级债务的化解工作不单纯是村级组织的工作, 有关工作部门要协助化债, 在全社会形成化债工作的新合力。

首先是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认真组织, 做好村级债权债务的摸底工作, 核实基数, 研究措施, 加强指导与督查, 保证化解债务工作的有力进行。

其次把是化债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 涉农职能部门和金融部门, 要各司其职, 努力深化服务意识, 积极支持村级建设, 加大农村建设资金的贷款数额, 适当降低涉农建设项目审批标准, 积极支持和参与化解村组债务工作。

摘要:长期以来, 村级债务额过大一直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课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切实加强领导,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积极稳妥地开展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对理顺农村经济关系, 规范村级经济秩序, 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农村债务 篇9

1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中存在的问题

1.1 如何确定清理化解债务的范围

按照中央政策规定, 清理化解债务的范围仅指农村“普九”债务。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 县与县“普九”达标验收的时间最多相差14年。最早的于1994年就达标验收, 少数县至今没有完成“两基”达标任务。在这种情况下, “普九”达标早的学校, 国家验收标准低, 总投入小, 形成的“普九”债务也少。而在“普九”任务完成后, 这些地方为加快基础教育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 在修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债务。而“普九”达标晚的学校, 国家验收标准高, 投入大, 形成的债务也多。如果仅仅化解“普九”债务, 那些“普九”达标迟的学校就可能一次性解决所有债务, 而“普九”达标早的学校则只能解决小部分债务, 出现“达标早吃亏、达标迟占便宜”的情况, 势必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1.2 如何确定清理化解债务的对象

按照中央政策规定, 清理化解中小学教育债务的对象仅限定在农村, 不含县城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 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 各地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出发, 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力度普遍较大, 农村中小学撤并比例超过了20%, 加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 部分农村学校撤消后被归并或新建在县城郊区。如果严格按行政区域划分, 归并后的学校将被划出农村中小学范畴, 相应形成的债务也无法纳入清理化解范围。由于这些学校同样承担着农村“普九”任务, 仅因地域不同而其债务得不到有效化解, 将会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势必影响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的积极性。

1.3 如何认定完全中学形成的债务

我省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受生源和办学条件限制, 当前仍然存在一所学校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 即完全中学的情况。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 按规定必须将其形成的债务排除在清理化解范围之外。但由于完全中学承担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 学校教育资源和设施存在高中生和初中生共享的情况, 将其债务简单纳入或排除在清理核实范围之外, 都不尽合理。

1.4 如何认定“白条子”债务

由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 办学条件较差, 过去乡村学校特别是村一级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 账务资料不健全, “白条子”现象较为普遍。有许多学校的债务, 是由学校对工程业主开出的大量欠条组成, 而且大多数“白条子”没有在账上反映, 只保存在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工程业主手里。如果从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角度考虑, 不予认定这部分债务, 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实际债务被排除在这次清理化解的范围之外, 损害债权人的切身利益。但如果仅凭“白条子”简单认定这部分债务, 又会给部分学校弄虚作假、谎报债务提供了条件。

1.5 如何认定高息形成的债务

由于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对贷款条件的限制较为严格, 凭借乡村学校的资信状况, 很难从这些专业银行得到贷款。为了搞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只有通过当地信用社融资。而这些信用社的同期贷款利率, 均高于法定基准利率。因此在这些学校的债务构成中, 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高息债务,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滚越大。

2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的途径选择

2.1 财力向下倾斜, 科学分配资金

在债务锁定后, 如何有效化解, 就成为一项刚性任务, 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有效化解债务, 科学合理地分配好偿债资金将是关键性因素。为此, 我省以中央奖补办法为总体框架, 充分结合甘肃实际, 依据各地债务总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校数和财政困难程度等客观因素, 分县计算确定对各地的化债补助资金数额。其中, 将全省化债补助资金分为化解“普九”债务补助资金和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补助资金两部分。对各地的“普九”债务, 按照省级锁定的数额予以全额补助, 保证了我省于2008年当年就能全额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化解工作。对各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综合考虑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总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校数和财政困难程度, 按因素法制定统一公式, 进行计算分配。充分地体现了“财力向下倾斜”的原则, 统筹考虑了地方的承受能力, 从而切实保证了债务的有效化解。

2.2 实行集中支付, 确保资金落实

为了保证各级偿债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债权人手中, 制定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偿债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 规定偿债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专款专用, 分账核算。各地在偿债过程中采用债权人申请和偿债资金支付审核的方式, 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 将化债资金从县级财政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债权人。即债权人持有效证件并提供本人账户 (存折) , 向偿债主管部门提交偿债申请。偿债主管部门根据债务台账, 认真审核债权人资格及其申请偿债金额, 及时批复债权人申请, 并对债权人申请进行备案。偿债主管部门将批复后的债权人申请送财政国库部门, 由财政国库部门直接将偿债资金从县级“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拨付到债权人的银行 (或信用社) 账号或存折。同时, 通过实行偿债销号制度, 做到偿还一笔、登记一笔、销号一笔。已销号的债务, 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及时通知教育主管部门及债务人单位, 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 有效地防止了化债资金被截留挪用的现象,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债仅人的利益, 也是全省化债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2.3 督察贯彻始终, 及时解决问题

为切实维护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我省抽调财政、教育、农牧等部门的干部在全省开展了巡回督察, 就近、就地、就快解决债务审计核实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一些重大问题, 明确统一了政策界限, 妥善解决了突出问题, 保证了全省债务审计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在全省审计核实工作基本结束后, 我省又针对部分县区因工作衔接不够、基层账务资料缺失等因素造成真实债务未能被会计师事务所认定的情况, 分类提出了妥善的解决办法。其中, 对因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疏忽, 将债务类型划分错误, 导致县 (区) 债务被核减的, 相应核增该县 (区) 债务;对因县 (区) 工作疏忽造成债务漏报和未及时提供账证资料的, 重新聘请会计师事务所, 组织债务重审, 最终以实际审定数额核增债务;对因账证资料严重缺失, 账务记载断续不全, 导致审计认定债务数额明显偏少的民族地区县 (区) , 不再组织债务重审或核增债务数额, 参照邻近县 (区) 债务水平, 按其申报债务的40%, 适当补助偿债资金, 由其自主开展化债工作。这些措施, 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 有效地解决了债务认定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为全省合理锁定债务并顺利进入债务化解阶段铺平了道路。

2.4 委托中介审计, 公正核实债务

化解债务, 准确核实认定债务是关键。由于以前清理核实债务时, 还没有“上级财政通过奖补资金化解”这一前提, 而且都是以地方自查统计、上级抽查为主的方式进行, 基层对化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 上报数据的随意性较大, 少报或瞒报债务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了“上级奖补”这一前提, 各地实际债务势必会全部显现, 个别地方甚至还可能出现虚报和多报的情况。考虑到这一因素, 为了避免还“糊涂债”和“水分债”, 采取了“统一政策口径、一竿子插到底”清理核实方式, 由省税改办组织, 公开招聘会计师事务所, 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进行审计核实, 以确保全省“普九”债务底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定了规模大、资信好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这次审计工作任务, 明确了清理核实工作的方式方法、时间安排、相关内容和工作要求, 明确了债务清理核实中需要严格把握的政策口径、注意事项和相关责任。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 严格依据省级制定的债务具体认定条件, 采取直接证据和旁证资料相结合的认定办法, 通过审核原始资料、实地调查、追溯查证、债务公示等方式, 最大限度地体现审核认定债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大可能地避免水分债务和虚假债务。

2.5 充分估计难度, 周密安排部署

债务形成时间长, 涉及面广, 原始凭证不完整, “白条子”债务普遍, 是我省农村“普九”债务的显著特点。债务形成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底, 前后达15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 县与县“普九”达标验收的时间最多相差14年。债权债务对象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村中小学、各金融机构、建筑单位、教学设备供应单位以及工程业主、教师和学生家长等个人, 加之过去大部分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账务不健全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因素给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 我省确定了“清理、核实、认定、锁定、化解”五步走的工作思路, 提出了全省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目标、原则和年度计划, 明确了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范围和内容, 提出了抓好落实的各项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 确保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开展。

3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中的主要启示

3.1 政府重视是前提

甘肃省各级财政普遍困难, 这是客观实际。但省委省政府对彻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决心是坚定的, 态度是明确的。在2007年重庆会议上中央明确了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后, 甘肃省委省政府一方面积极向中央汇报, 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另一方面从财力上给予化债工作重点支持。即使是在遭受“5.12”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因素严重影响的困难情况下, 仍然决定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省化债工作,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正因为有了省委省政府的精心部署和充分的资金保障, 各级地方政府的化债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 全省化债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3.2 核实债务是关键

我省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对乡村两级债务做过多次全省范围内的摸底调查, 但由于基层对政策口径的把握和对化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产生变化, 调查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准确核实债务的底数, 才能保证化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 通过深入调研, 制定了债务认定的六大项21条政策措施, 分别就如何认定“白条子”债务、完全中学债务、跨年度在建工程债务、个人名义贷款债务、学校征用土地债务、地方财政部门贷款和部分县 (区) 世行贷款项目债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比如:对于完全中学形成的债务, 按初中部学生人数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认定;对于“白条子”债务, 以是否在发生债务时已作为原始凭证入账为依据, 予以认可或否定, 其中对村级学校形成的数额小于1万元的予以认定;对跨2005年度的在建工程债务, 按该项目当年的形象工程进度来核定债务;对以个人名义贷款形成的债务, 只要能证明债务真实且资金确实是用于学校建设的, 予以认可;对学校征用土地形成的债务, 以是否经过土地部门批准为依据, 确定是否纳入清理认定范围;对地方财政部门贷款和部分县 (区) 世行贷款项目形成的债务, 一律划归到本次清理核实债务工作的范围之外。有效解决了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和政策界限临界点的问题, 为最终合理准确地核实锁定债务扫清了障碍。

3.3 明确责任是基础

出于对清理化债工作复杂性的基本认识, 在全省化债试点方案中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相关责任。比如在明确“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规划, 市级政府负责督促检查, 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要发挥统筹管理作用, 对上报债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明确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审计, 尊重事实, 注重证据, 并对审计债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负责;明确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 成立综改办、财政、教育、农业、审计、监察、金融等部门参加, 政府有关领导牵头的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领导机构。实践证明, 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有了各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 才最终保证了化债工作积极、稳妥、有效地进行。

3.4 统筹兼顾是核心

如果说准确合理地核实债务底数是化债工作的关键, 那么如何确保核实的债务有效地化解就是核心。虽然我省各级财政状况较过去相比有了较大改善, 财政实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各种刚性支出也相应加大, 能用于偿债的资金十分有限。既要保证债务“核得准”, 更要保证债务“化得掉”。基于这种考虑, 在制定偿债资金补助办法时, 充分体现了“财力向下倾斜”的原则, 统筹兼顾了地方的承受能力, 通过对分配因素所占权重的相应调整, 尽量让一些财政困难的县 (区) 少配套, 甚至不配套, 切实减轻地方财政的资金配套压力。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 县 (区) 配套的偿债资金只占到全省偿债资金总额的13%, 成为全省化债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最根本、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

农村债务 篇10

1村级债务现状

1.村级债务非常普遍

目前,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依然是改革攻坚克难中难啃的骨头。即使是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例如种粮直补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政策倾斜, 各地村委会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资金断层。这时村委会就会向金融机构举借债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与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 依然普遍。

2.村级债务类别多、涉及面广

现有的村级债务不仅有向银行的抵押贷款, 也有借村干部的名义向银行的信用贷款, 还有向农业资金互助社的借款、向村民募集的资金等。这些村级债务涉及到的主体包含村民、村干部、当地银行、乡镇政府机构。

3.村级账册不健全, 债务不清晰

我国大部分村委会并未形成健全的村级治理机制, 村级财务管理更是一团乱麻。大部分村委会并不单独建账册, 而是委托乡镇一级农办来核算具体财务。村委会根据自己的需要, 一些债务没能如实反映, 很难从财务报表上看出村级债务的真实规模。

2村级债务的不良后果

适度的债务有助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但是债务规模过度, 则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严重时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1.削弱村委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当需要村民自己集资搞建设时, 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在为政府买单, 而不愿出钱出力。村委会账务不公开, 村民不明高额村级债务产生的原因, 就会萌生村干部贪污的想法, 对村委会丧失信心, 这就激化了村民与干部、与政府之间的对立。

2.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常年累月积攒的村级债务久久得不到化解, 村干部有了新规划、新想法, 却苦于没有资金, 在工作中无法施展拳脚。上级考核时, 高垒的债台也必然影响考核业绩, 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村官队伍中。

3.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级经济发展离不开上级拨款, 当村委会资金难以收支平衡时, 就会寄希望于乡镇一级的财政补助, 希望能筹集到更多的拨款来为村级债务买单, 这无疑会增加乡镇政府的经济压力。融资不到位, 拨款就不及时, 经济也就搞不上去。

3村级债务为何会陷入困境?

1.经济薄弱, 收不抵支

一方面缺乏外援:乡镇政府每年给下属村委会的拨款都只能在预算范围内, 该预算是经过上级部门严格审批之后才执行的, 额度极为有限。另一方面缺少内生动力:当我们走入一个乡村, 映入眼帘的除了整葺一新的道路和房屋, 还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而原本属于他们的农田却无人耕耘, 村子的经济发展必然落后, 一旦遇到资金问题就会出现债务。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

乡镇政府会给村委会下达的订报纸、放置健身器材、居民房外墙出新、公厕改造等任务, 为争创美丽乡村建设而造桥、造路。这些工程都决定了村委会财务支出的刚性, 但是这些财政压力又不能转嫁到农民头上, 就只能向金融机构举借高额债务, 改良农村规划,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一旦债务到期没法还款或者还利息, 不仅影响村委会的征信记录, 甚至使得村委会债务陷入恶性循环。

3.村委会财务人员不能合理理财导致收不抵支

村委会成员的学历普遍不高, 甚至能识字就可以当选。村委会的会计在任职前也没有严格要求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 更没有理财的意识。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普遍混乱, 超标招待、超标用车比比皆是, 当遇到资金问题时, 只会“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地到乡镇政府去游说讨拨款, 而不是想办法盘活村委会资金, 使得源头不断有“活水”来。

4如何带引村级债务治理工作走出当前困境?

1.从源头上控制, 将村级债务的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低水平

举债必有风险, 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 是预防村级债务扩大化、恶性化的重点。在借债时, 村委会负责人要严格审批制度, 即使是良性债务也不能任由其发展。必要时可以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 构建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村级债务风险动态预警系统, 设定风险警戒线, 以实现对村级债务的实时动态监控。

2.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现有的村务公开制度, 只是公开了村委会的日常事务, 力度还不够。公开村级财务可以有效的接受村民的监督, 接受舆论大众的监督, 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既保证村民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也可以发挥外部监督的约束作用。

3.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建议引入外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参与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 以加大对村干部的外部监督强度。同时, 在选择审计事务所的过程中, 要保证审计的工作质量, 防止沦为新的形象工程。

4.加强对村委会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指导

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集中地面向所辖区域村委会的财务人员开展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免费公开培训, 使其能胜任村委会的理财工作, 让一切有利于村委会创收的资金充分涌流, 开创新的资金“源头”。

参考文献

[1]陈东平, 褚保金.我国村级债务成因辨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 (2)

[2]陈东平, 王海员.村级债务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2 (9)

[3]贺雪峰.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刻不容缓[J].农村金融研究.2015 (11)

[4]吕洪波、张溪.当前村级债务化解难的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1 (9)

农村债务 篇11

艾瑞克是来华投资的富商,在当地很有影响,此案涉及金额巨大,又是跨国债务纠纷,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它的审理,竟牵出了一段年龄相差27岁的跨国忘年婚外恋情……

酒会巧遇,年轻美眉邂逅异国大老板

“秦琴,今天加通置业要举办一场业务洽谈酒会,大股东艾瑞克将亲自到场,你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把这个项目给我拿下。”2010年7月的一天,秦琴一早上班就接到了经理的通知。

秦琴19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工人家庭。2008年8月,大学毕业的她来到南通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加通置业是南通一家著名房地产开发公司,大股东艾瑞克是加拿大一个大财团的董事,出手阔绰。对于这样的金牌客户,经理自然不会放过。

下午4点,妆容适宜的秦琴自然地挽着经理的胳膊,游走在酒会的人群之中。她嘴角微微上扬,展现出一副标准的淑女笑容。这一圈下来,不由得面部肌肉僵硬。看经理与他的几个熟人一边喝酒一边聊个没完,秦琴便借故上卫生间,走出了会场,借机让自己放松一下。

可能是刚才站得太久,当她走到酒会门外的台阶时,高跟鞋一脚踩空,脚踝传来一阵巨疼。秦琴明白是脚崴了,她眼含泪花蹲下身子查看伤情。就在这时,一双略带凉意的手握住了她的脚腕:“小姐,慢慢起来走两步试试,看看有没有伤到骨头。”

对方不太准确的汉语,将错愕和巨疼中的秦琴惊醒,她一抬头就对上了一双清澈碧蓝的深眸,赶紧垂下了眼帘。秦琴依言试走了两步,果然只是扭了一下,并无大碍。她赶紧向那位男士道谢,红晕将她那张俏脸衬托得愈发动人。

回到酒会,经理一见到她就埋怨她跑哪去了,說艾瑞克已经来了,可不要让别的公司抢占了先机。秦琴赶紧跟着焦急的经理来到艾瑞克面前,一看竟然是刚才门口遇见的那个男子,她不禁愣住了。在秦琴的眼里,50多岁的艾瑞克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的头发梳得十分整齐,说着一口不太标准但很柔和的普通话,显得非常绅士儒雅。

就在她愣神的时候,艾瑞克已经走到了她的跟前,玩笑似的说:“秦小姐,你如此漂亮,完全不需要高跟鞋来衬托,你应该让自己享受更多的自由。”知道他说的是刚才在门口的那一段巧遇,秦琴不觉有点心醉神迷。

一周后,秦琴的公司顺利地拿到了加通的广告项目,而且秦琴也成为了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跨国热恋,忘年之交干柴烈火

艾瑞克果真出手很阔绰,但他对项目的要求也高到极致。从创意到方案定稿,秦琴与艾瑞克交涉不下百余次,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地被否决。直到最后一次,艾瑞克拿着100多页纸的方案,认真地看了几个小时,一旁坐着的秦琴跟随着他的神态变化忽而紧张,忽而放松,直到他终于抬起头来,表情郑重地想要开口时,秦琴再也受不了这份近乎苛刻的较真儿,她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艾瑞克先生,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极致了,如果您还是不满意,那只有请您另觅贤才。”

艾瑞克一脸讶异,秦琴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冲动感到后悔。

“看来我真的把美丽的秦小姐给惹火了,其实我想说的是秦小姐的方案perfact,非常完美!秦小姐,希望我们接下来合作愉快。我很喜欢看到这样真性情的秦小姐,非常可爱。”艾瑞克伸出手和秦琴握了握,指尖传递的凉意让身处盛夏的秦琴感到无比的清爽、舒畅。

接下来的工作很顺利,因新楼盘即将推出,秦琴这边发布会的现场布置更是如火如荼。有时,晚上12点艾瑞克经过现场,还能看到秦琴在那儿沉着指挥布展。看着这个充满自信、工作游刃有余的中国姑娘,艾瑞克眼角充满笑意。

这场在南通地产界盛况空前的项目发布会非常成功,发布会结束后,艾瑞克请工作人员一起去酒吧狂欢庆祝。这一天恰逢秦琴生日,早有准备的艾瑞克像变魔术般地捧着生日蛋糕和一大束鲜花来到秦琴的面前,令秦琴惊喜不已。

不知不觉已是凌晨一点,大伙儿逐渐散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最后只剩下了秦琴和艾瑞克。喝多了的两人都不敢开车,便沿着街道慢慢散步。朦胧的月光拉长了两人的身影,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一种莫名的情愫在两人心中快速地滋长。

此后,艾瑞克向秦琴展开了火热的攻势。每到周末,艾瑞克就开着自己那辆漂亮的黑色奔驰轿车,把她带到郊外的一些高级娱乐会所游玩。不久后,秦琴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这个认识不久、大她27岁、已有妻室的外国男人。

这以后,艾瑞克对秦琴百般体贴宠爱,但决口不提婚事。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随着年岁的增长,看着身边的好姐妹一个个嫁人生子,秦琴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一次次向艾瑞克逼婚,艾瑞克每次都笑着满口答应,但事后却迟迟不见任何动静。

一次,艾瑞克被逼急了,开玩笑地给秦琴写了一份离婚保证书:如果他不和妻子离婚,就将他在加通置业的51%的股份转至秦琴名下。

看着秦琴当宝贝似的将保证书认真收好,艾瑞克更是觉得她单纯可爱。可是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份保证书没有兑现,让他和秦琴从此走上了陌路。

1500万元是借款还是赠与

2011年春节,艾瑞克以男朋友的身份陪秦琴回老家过年。家里来了个外国朋友,秦琴的亲朋好友都借故过来看热闹,而艾瑞克的风趣幽默更是让大家欢声笑语不断。

得知艾瑞克的身家后,秦琴的舅舅动了心思。他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最近资金周转困难,便想通过秦琴问艾瑞克借点钱。秦琴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立马就答应了。

艾瑞克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和秦琴的舅舅进行短暂的交流之后,他确定秦琴的舅舅不适合做生意,这钱肯定是好借不好还。但看到秦琴充满期待的眼神,艾瑞克还是答应了,他的想法很单纯,就当作是对秦琴在经济上的一点补偿吧。

nlc202309021126

果然如艾瑞克所料,秦琴舅舅的生意一直没有好转,而见艾瑞克这么大方,他也渐渐明白了秦琴和艾瑞克的特殊关系,于是他再三地通过秦琴向艾瑞克借钱。虽然秦琴觉得舅舅频频借钱有点不合理,但无法拒绝舅舅的请求,只能一次次地向艾瑞克施压。这让艾瑞克觉得秦琴有点不理性,不再是过去那个单纯可爱的女孩,为此两人开始争吵起来。

2011年5月,秦琴的舅舅以成立典当行需要验资为由,再次向艾瑞克借款1500万元,承诺2个月后一定归还。秦琴也一再向艾瑞克保证这是最后一次,看着秦琴渴望的眼神,身心俱疲的艾瑞克最终还是同意了。五一长假过后,他将1500万元汇至秦琴的银行账号。

大笔资金的划出,仿佛也把艾瑞克对秦琴所有的宠爱都耗尽了。艾瑞克的离婚还是遥遥无期,相反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艾瑞克往加拿大的家里打电话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实在忍受不了的秦琴在一次大吵后,离开了艾瑞克,也离开了南通。

2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秦琴联系不上,而她舅舅也没有依约还款。艾瑞克多次向秦琴的舅舅催款,却得不到正面回应。最后秦琴的舅舅被逼急了,竟然拿当初艾瑞克给秦琴写的保证书说事,认为艾瑞克没有依约离婚,那艾瑞克在加通公司的51%的股份就应该归秦琴所有,合计有1800万元,这么说来,艾瑞克还欠秦琴300万元。

见秦琴的舅舅如此胡搅蛮缠,而秦琴又不见踪影,艾瑞克有种受骗的感觉,无法忍受的他一纸诉状将秦琴告上了法庭,他要见到秦琴,当面问个明白。

然而法庭上秦琴并没有出现,只找了个代理人出庭。代理人拿出秦琴和艾瑞克在一起时的亲昵照片和那份离婚保证书,想以此来证明1500万元是基于两人特殊关系的赠与。

看着代理人拿出的一份份证据,都是他和秦琴比较私密的物品,艾瑞克突然觉得过去的这段忘年恋很是荒唐。想到远在加拿大的妻子,那个为家庭操劳了一辈子的女人,艾瑞克再也不想对秦琴留情,于是赶忙向法庭提交了汇款单据、与秦琴舅舅金钱往来的相关记录、电话录音等诸多证据,请求法院支持他的诉求。

恩断义绝,跨国债务谁来偿还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艾瑞克提供1500万元汇款凭证等证据,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而秦琴主张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这1500万元是艾瑞克赠送给她的。结合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法院作出如下分析:首先,结合艾瑞克的起诉陈述及秦琴委托代理人的庭审陈述,艾瑞克汇款给秦琴1500万元,双方并无异议。艾瑞克亦举出汇款凭证予以证明该事实。其次,基于双方存在特殊关系,艾瑞克关于未让秦琴出具借据或形成书面借款合同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第三,书面承诺仅涉及股份赠与问题,且承诺以艾瑞克是否离婚作为前提条件,有违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同时也存在损害艾瑞克配偶一方合法权益的情形,该承诺不具有合法性。客觀上,双方也未办理股权过户手续,实际并未履行该承诺。故该承诺与案涉1500万元不能形成必然联系,秦琴以此主张1500万元也属赠与性质,法院难以采信。第四,秦琴提供的一组照片,仅能反映双方关系密切的程度,不能得出案涉1500万元系艾瑞克赠送给秦琴的结论。

鉴于涉及数额较大,且艾瑞克和秦琴双方关系相对特殊的情况,法院多次要求并且书面通知秦琴本人到庭陈述相关事实,但秦琴一直没有到庭配合法院查明相关事实,因此,从法律的角度上讲,秦琴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法院综合双方的证据认定,艾瑞克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明显优于秦琴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法院据此认定双方的借贷关系依法成立,秦琴因此负有返还艾瑞克1500万元借款的义务。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借货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因为这笔钱并没有约定利息,法院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持了艾瑞克的诉讼请求。

2012年9月14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秦琴应当返还艾瑞克1500万元借款,并给付1500万元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息。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农村债务 篇12

1 乡村债务的特点

1.1 债务时间跨度长

从调查情况来看, L街道乡村债务的产生始于上世纪80年代, 90年代因大力提倡发展集体企业、设立农村基金会, 乡村债务随之大量产生。进入本世纪以来, 随着农村一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乡村债务有所增加。L街道乡村债务偿还期限1年以内的有11721.36万元, 共2452笔, 占债务总额的34%;1~5年的有16164.22万元, 共936笔, 占债务总额的47%;5年以上的有6255.51万元, 共593笔, 占债务总额的19%。

1.2 债务形成原因多

分析归纳L街道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 有因投入义务教育、水电路等公益事业的公共性债务;有开办农村合作基金会、新办集体企业等政策性债务;有垫缴“三提五统”税费、借贷应付达标升级活动等财政体制性债务;也有公款接待、村组干部待遇等管理性债务。L街道公益性债务32079.54万元, 共计4288笔, 占债务总额的94%;经营性债务1626.77万元, 共计163笔, 占债务总额的5%;其它债务448.61万元, 共计227笔, 占债务总额的1%。

1.3 债务关系复杂

从调查情况来看, 乡、村、组三级都不同程度存在债务问题, 且债务关系复杂。既有集体欠国家、个人的, 也有个人欠国家、集体的;有上级欠下级的配套资金, 也有下级应缴上级的管理费用等。L街道向金融机构贷款欠债11144.06万元, 共297笔;向单位借款欠债3338.31万元, 共114笔;向个人借款欠债808.49万元, 共97笔;欠单位债务6868.76万元, 共324笔;欠个人债务9615.41万元, 共3254笔;欠原基金会610.43万元, 共36笔;其它渠道欠债1755.64万元, 共167笔。

2 债务形成原因

2.1 兴办公益事业、“普九”形成的债务

如文明生态村建设、百村经济振兴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人畜饮水等, 除上级支持一部分外, 乡镇自筹部分只有靠借贷, 形成新债。另外, 农村“普九”义务教育建设, 点多面广, 要求标准高, 财政投入不足, 乡村经济又无来源, 除向银行贷款外, 还拖欠了施工单位大量工程款。

2.2 调整产业结构和新办集体企业形成的债务

为投资一些行业部门安排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或按照有关发展集体企业的要求, 乡村在无资金、技术、管理的情况下, 盲目借贷, 后因多种原因, 导致项目失败或企业倒闭, 无力偿还形成债务。

2.3 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形成的债务

村组作为一级基层政权组织, 其正常运转需要一定行政成本, 由于多数村组无集体经济收入, 村组干部只得依靠借贷来维持运转, 无力偿还形成债务。

2.4 缴纳“三提五统”形成债务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 一些村组干部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借贷垫缴完成“三提五统”费用任务, 税费改革以后, 因该政策停止执行, 不能再收, 无力偿还形成债务。

3 化解债务的建议

3.1 充分认识化解乡村债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乡村债务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任其蔓延, 不仅会拖垮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重街道财政及农民负担, 加大金融风险, 而且会扰乱农村经济秩序, 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向农民收费的口子被堵死, 农村债务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 税费改革的成果将付之东流。我们要充分认识化债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 树立“减负就是增收, 还债就是政绩”的意识, 把化解乡村两级债务列入各级党政岗位目标管理考核。

3.2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监管, 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避免或减少新债发生是确保乡村债务得到有效化解的一个重要关口。一边化解旧的债务, 一边新的债务发生, 乡村债务永远化解不了。因此,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机制, 实行乡村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 避免或减少新债发生。

(1) 加强监督, 防止新债发生。继续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 坚持村级财务乡级管理制度, 建立村级财务管理约束机制, 坚决杜绝村级组织任意借贷、担保, 村组干部随意请客、送礼, 对违纪、违规的人员要坚决从严处理, 属个人行为形成的新债务, 由当事人负责, 与村级组织无关。

(2) 强化管理, 杜绝新债发生。当前化解乡村债务的关键是锁定旧债, 制止新债, 明确责任, 分类处理, 逐步化解。因此, 要建立健全规范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债的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 严禁公益事业超前发展, 严禁一切不必要的达标升级活动, 严禁一切面向乡、村的摊派行为。

3.3 采取对乡村组织“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当前, 搞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农民医保等都是好事, 但不应该再要求欠发达地区乡村支付配套资金。应结合乡镇机构改革, 解决乡村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问题, 明确哪些是属于乡村组织的事务, 哪些不属于乡村事务。建议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搞乡村建设时, 应明确要求对欠发达地区乡村不得配套“钓鱼”资金。

3.4 发展经济, 增收降债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是化解乡村债务和避免今后再发生新债的根本性措施。区级以上政府应根据当地资源和产业情况, 通过市场考察, 科学论证, 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集体经济。要给基层项目、资金、政策, 加强监管, 增强基层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只有集体积累多了, 才有能力偿还债务, 也才能减少新债发生。

3.5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帮扶还债

建议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重点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对于确属建设农村公益项目如建盖学校、乡村文化体育卫生建设、乡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建设等所欠债务, 应由中央、省级财政视情况逐年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补偿;中央财政应设立一定数量的化债专项资金, 制定化债考核奖励办法, 鼓励乡村化解债务。应允许利用国家扶农、补农资金偿还相应的债务, 国家应对扶持农业的款项进行适当调整, 把化解乡村债务作为扶持农业专项资金的一个重点来对待。

3.6 建立制度约束机制, 加强乡村债务管理

一是把乡村债务管理作为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及乡村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行法人及主管领导责任制, 有效遏制债务增加, 规范乡村债务管理。二是把债务问题作为考核县、乡领导干部和村组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制”, 对脱离实际, 违反政策规定, 举债营造“政绩”的干部, 既不能提拔重用, 也不得让其留下债务异地任职。三是坚决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乡、村干部离任前, 首先要对其在任期的债权债务进行审计, 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其能否继续推荐为选举候选人以及升迁的主要依据, 对任期内债务大量增加的干部坚决不予使用;对任职期内积极化解债务, 债务明显下降的干部应优先考虑任用。四是实行债务责任追究制, 对凡是以个人名义给集体贷款盲目兴办公益事业的, 其所形成的债务, 由当事人负责, 村集体不承担任何责任。

参考文献

[1]吕洪波, 张溪, 当前村级债务化解难的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 2011, (9) .

[2]魏瑞环, 赵密霞, “普九”债务现状、成因及化解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 2011, (09) .

[3]崔晓敏, 张晓晨, 浅析村级债务的成因及化解方式[J].农业经济, 2007, (3) .

[4]张仲琦, 曹春玲, 村级债务化解的灵武纪实[J].农村财务会计, 2011, (5) .

[5]董馥丽, 浅析村级债务化解与防范[J].才智, 2011, (03) .

上一篇:政策推行下一篇: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