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债务(共8篇)
共同债务 篇1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 离婚是一项复杂的民事法律行为, 它会引起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的变更和终止。财产关系中, 不仅会涉及到夫妻之间的财产纠纷, 还经常会涉及到第三人与夫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其中离婚时夫妻的对外债务纠纷更是颇有争议, 较难处理的问题。“离婚只表明婚姻共同体的解体, 不是免除债务的理由, 债的效力不受债务人离婚的影响。”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离婚时, 必须妥善解决债务的清偿问题。对于该问题, 我国婚姻法第41条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即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 由夫妻共同偿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第23条规定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第24条规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 以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是个人债务的除外。仅凭这几条法条, 我们无法确定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是什么;无法明确具体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无法明确被确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具体如何清偿。所以, 有必要在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二、如何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我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可见, 对于共同债务夫妻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 对外都有偿还的义务。而对于夫妻的个人负债则没有共同偿还的义务。在此, 认定债务的性质———共同债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 如何区分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指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所负债务, 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履行法定义务、必要的交往应酬, 基于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等所负之债。认定共同债务的标准有:1.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2.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而对于何谓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a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 只要有合意, 不论债务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 均视为共同债务;b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的利益, 只要确实分享了债务的利益, 不论夫妻事先或事后有无举债的合意, 均应认定为共同债务。
夫妻个人债务指夫妻一方因无关婚姻家庭共同生活或依法约定为个人所负担的债务。对个人债务, 夫妻另一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无为对方偿还的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 下列债务属个人债务: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但以逃避义务为目的的不算。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关系的亲朋所付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 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4.一方因个人实施违法行为所负的债务。5.一方为满足私欲而挥霍所负的债务。
(二) 如何区分夫妻共同债务和家庭共同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42条的规定, 家庭共同债务, 除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生活所需而引起的共同债务外, 家庭成员共同从事个体经营、农村承包经营, 或虽以其中一人登记, 但以家庭共有财产投资、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员共享的, 由此引发的债务亦是家庭共同债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 如果查实夫妻双方或一方所欠的债务属于家庭共同债务, 应由其他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 则该项债务不能与离婚案件一并处理, 应中止离婚的审理, 另案析出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份额, 再并案处理。
(三)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经营性债务算不算共同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43条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 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 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所以总的来说,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从事合法经营活动, 造成亏损引起的债务, 不论是一方经营, 还是双方共同经营, 均按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引起的债务, 若是夫妻共同参与的, 或一方明知其配偶从事非法经营却不表示反对的, 应认定为共同债务。配偶另一方确实不知道或者事先知道已表示反对的, 则应按非法经营一方的个人债务来处理。
(四) 分居期间一方所负的债务是否为共同债务
我认为, 在夫妻分居期间, 一方若是因为解决基本的生计或是为了尽法定的义务, 而非为非法的活动而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的共同债务, 由双方承担连带责任。理由主要是:1.分居并不代表离婚, 夫妻间的婚姻关系还是受法律保护的。也应该算夫妻关系的存续期间。2.婚姻法42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分居期间, 一方为个人基本生活或为尽法定的义务所欠的债务, 对方也有清偿的义务。当然, 在分居期间, 一方为了个人挥霍, 或者是违法行为所负的债务不应是共同债务。
三、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
从理论上分析出哪些债务是共同债务还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夫妻双方举债的合意是否存在, 没有举债合意的债务是否为夫妻双方带来了共同的利益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都是要靠举证来证明的。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离婚诉讼中夫妻个人债务和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问题。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没有就该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因此, 对该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由主张个人债务的非举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由主张是共同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现实中的债务问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 简单的说由主张个人债务的一方或是由主张共同债务的一方举证都是不科学的, 片面的。在这个问题上, 我看到的一本书上的观点很值得参考, 作者认为可以分五种情况具体分析:
1.以夫妻一方名义举债, 举债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 另一方否认的, 由主张是共同债务的一方举证。
2.以夫妻一方名义举债, 举债一方主张是另一方的个人债务, 另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的, 由主张是夫妻另一方的个人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3.以夫妻一方名义举债, 夫妻双方互相主张是对方的个人债务的, 双方都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
4.夫妻双方共同名义举债, 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 另一方主张是个人债务的, 由主张是个人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5.夫妻共同名义举债, 夫妻双方互相主张是对方的个人债务的, 双方都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双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都无法对主张的事实进行认定, 则应退定位共同债务。
总结起来:1.在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上很关键的一点是要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比如, 在以夫妻名义共同举债的情况下, 要求主张是个人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若不能举证, 则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时, 由夫妻双方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样更有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2.在以一方名义举债的情况下, 要保护非举债一方的利益, 要求举债一方举证, 否则就认定为举债人的个人债务。这样的举证责任的分配的方式, 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四、夫妻共同债务具体应如何清偿
在司法实践中, 确定了一项或者几项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之后,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共同债务具体应该如何清偿。我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是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夫妻共同债务为法定连带债务, 债权人对于夫妻一方或双方可以同时或先后请求全部或部分给付, 夫妻双方的连带债务不因离婚而消灭。具体说来:
1.离婚时, 双方有共同财产的, 对于已届清偿期的共同债务应该首先由共同财产清偿。共同财产清偿后剩下的部分由夫妻双方分割。
2.双方的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 或者财产是归各自所有的, 或者是双方离婚时, 债务还未到期, 双方或一方不愿意提前清偿的, 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债务比例。但对外双方还是承担连带责任。当一方清偿了所有债务或是清偿的部分超过了约定的份额时, 可以向另一方要求追偿。
3.当方就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协议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 可以让双方按一定的比例承担, 也可以让经济实力较强的一方承担全部债务或是大部分债务。当然, 法院的判决也不改变夫妻共同债务的对外连带性。
总结起来, 出于对债权人的保护, 夫妻双方都对债务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 这对于债权人债权利益的实现十分重要。
归根结底, 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首先我们要遵守的是意思自治原则, 如果对于共同债务的各方面问题, 夫妻间已有了明确有效的约定, 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我们就应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当夫妻双方产生争议时, 我们才需要用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解决问题, 平息纠纷, 而在运用法律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的原则时:1.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2.理解、保护夫妻中的弱势一方。
摘要:现实生活中, 夫妻离婚时的对外债务纠纷是十分常见的问题。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离婚时, 必须妥善解决债务的清偿问题。对于夫妻的共同债务由夫妻对外承担连带责任。首先, 认定共同债务十分重要。认定共同债务的标准有:1.债务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2.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而对于何谓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a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 b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的利益。其次, 要明确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是1.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2.在以一方名义举债的情况下, 要保护非举债一方的利益。第三, 要明确共同债务的具体清偿问题。按婚姻法的规定, 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键词:认定共同债务,举证责任,清偿办法
参考文献
[1]蒋月, 何丽新.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4 (1) :191, 156.
[2]李丽.婚姻法事务远离评析.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3-9 (1) :312, 311.
[3]蔡福华.夫妻财产纠纷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1 (1) :229, 231.
共同债务 篇2
婚姻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研究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那又该如何开展呢?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交易活动中,与外界经常性地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特别是近年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消费意识的变化,信用消费、分期付款的兴起,使夫妻向外举债成为常事,数额也有很大增长,导致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另外离婚案件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债务问题,对债务问题的处理也是离婚案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如何界定和确认夫妻共同债务,进而确定如何承担共同债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离婚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第三人,即债权人的债权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然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得个人的债权债务关系牵涉到家庭时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到底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应向谁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家庭财产不仅数量、种类日益增多,而且范围已突破了传统的有形财产界限;人们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日益提高;投资理财观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司法实践中,离婚时一方虚构巨额债务,分居期间恶意举债等问题的.解决很棘手,原有的法律在解决日益复杂的情况面前己经疲态初现,特别是我国目前在夫妻共同债务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情况时法官常常感觉不好处理,缺乏依据,从而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尴尬局面的出现,这不仅有损于法律的公正、公平的形象,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应对这一新形势带来的问题,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41 条,以及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间题的解释(二)》第24条(下称第24条)便应运而生。这些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护,但其深度不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夫妻债务问题的立法问题。不少法官甚至尽可能避开第24条的规定判决, 以求实质正义。而在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上,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令人困惑的判例, 这也使得来自于社会、理论界、司法界的质疑也愈来愈多。
因此深入研究夫妻债务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夫妻债务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夫妻债务规定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权利意识的增强影响着我国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不仅关系到夫妻双方利益,还关系到市场交易安全问题,因此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认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夫妻共同债务在立法层面的不足和司法实践中各地标准不一,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其次,着眼于案例焦点问题,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理论依据、举证责任、标准、范围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评析审视;最后,分析现行婚姻法对夫妻共同债务清偿问题有关规定的立法缺陷, 结合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完善夫妻共同债务清偿问题的立法建议,以期更有利于处理夫妻共同债务问题。其中夫妻共同债务标准及范围认定、制度研究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本文主要以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及民法理论为依据,在典型案例启示下,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比较域外法律规范和研究成果,引用相关研究数据进行说理论述,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夫妻共同债务问题。
写作框架
引言
第一章 典型案例介绍
一、案情介绍
二、案件争议的焦点
第二章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问题分析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涵义、性质和认定意义
二、夫妻共同债务的法理依据和举证责任
三、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的标准和范围
第三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制度反思
一、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二、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立法缺陷
三、域外制度的借鉴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思考
一、实体法上的对策和建议
二、程序法上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浅析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篇3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日常家事代理权
一、夫妻共同债务概述
(一)概念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了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其主要是基于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判断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应以债务形成时间和原因以及夫妻双方是否共享债务所带来的利益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二)特征
1.原因复杂性
夫妻共同债务的产生大致上来源于下列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保证家庭日常生活所承担的债务,主要包括为满足家庭成员最基础的物质生活需求所承担的债务、为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精神需求以及家庭成员或本人发展所须承担的债务;其次是为共同的生产經营所负的债务;再次是因违反法律的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债务;最后就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其他债务。
2.产生时间的多重性
学术界大多数观点认为夫妻共同债务仅仅产生于婚姻关系存续阶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姻缔结前和终结之后都有可能产生。例如在婚姻关系缔结前为结婚所做的许多准备活动而产生的花费都应当归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欠债务。在婚姻关系终结之后,因处理原有共同财产而产生的评估费、过户费等费用,也应当归于其中。由此可见,把发生时间当作判断是否属于夫妻双方所欠债款的唯一依据,是不科学的。
3.承担责任的连带性
夫妻共同债务在性质上属于连带债务,也就是说,当任何一方有可执行财产时都有清偿夫妻共同债务的义务,债务清偿后,夫妻再协商分割债务的份额,承担债务的份额多少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代为清偿全部债务的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部分债务。
二、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的两种标准
(一)用于共同生活
我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婚姻关系终结时,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偿还为共同生活所欠的债款。这一条文体现了配偶各方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独立的人格权。这一标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配偶各方是否具有举证合意,如有共同的积极的意思表示,则不管最后所得利润归属于哪一方,都应该由双方一起承担;其次则是夫妻是否分享了该债务所产生的孳息。即债务的发生并不是夫妻二人的共同愿望,但是债务发生后,另一方并没有表示明确的反对,相反还分享了由此带来的利息,这种情形也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二)推定规则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对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推定规则作出了规定。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夫妻另一方(指非实际实施借款行为的一方)能够举证证明债权与债务人(指实际实施借款为的一方)已经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二是,夫妻另一方能够举证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且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对维护交易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初期,夫妻双方往往由于夫妻感情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忠实,不可能预见未来的离婚,更不可能虑及离婚时债务的分担问题。所以,平常就在主观上不愿意,在客观上也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自己所借、所欠、以及经营风险可能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的相关证据。一旦提起离婚诉讼,另一方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就致使夫妻共同债务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债务之间的划分界限模糊,出现了举证难的问题。现下实行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设定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推定规则”标准。该标准更加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在司法实践中也对法官的裁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事实上某笔债务不是用于共同生活,适用推定规则就违背了客观事实,将非举债一方配偶置于不利地位,侵犯其财产权益,从而造成审判结果的实质不公平。
四、完善和建议
(一)设置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日常家事代理权,起源于罗马法,它是指夫妻一方在因家庭日常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的法律行为时,享有代理配偶他方的权利。但在我国《婚姻法》中并没有将这一制度列入其中,而是通过司法解释间接认可了此项制度,如此一来,使得夫妻共同债务缺乏有力的法律手段支撑,致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所以,应当将其纳入我国《婚姻法》中,能更有效的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二)设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
大多数司法实践中,由于配偶双方财产的归属为夫妻内部的规定,外部的人很难了解这一事实,夫妻一方要对债权人知道婚姻关系内部财产的具体归属承担举证责任就会存在很大阻碍。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困境,可以设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一方面可以保护配偶双方的利益,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真正的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知情权。
(三)完善举证责任分配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一方进行举证,但现实情况中,夫妻对于共同债务的责任归属确实有证明能力,但除了证明归属外还要使第三人有理由相信,一般情况下第三人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多半不会配合这种举证。这样一来,不但增大司法系统的处理难度,还使债务人的公平受到了损害。所以,应该完善这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应将债权人证明自己有理由相信也纳入其中。
参考文献:
[1]朱乐平.浅议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问题[J].新乡学位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0-41.
[2]李蕊.论夫妻共同债务[D].西南政法大学,2007.
[3]姜冬梅.论夫妻债务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共同债务 篇4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
在执行中应否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要弄清执行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婚姻法》第41条规定, “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 夫妻共同债务是夫或妻一方或双方为了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具体意见》规定: (1) 夫妻双方约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债务, 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 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擅自资助与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 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独立筹资从事经营活动的, 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 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除此之外, 均为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婚姻法》第17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 (二) 》第12条、第14条的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 (1) 工资、奖金; (2) 生产、经营的受益; (3) 知识产权的受益; (4) 继承或赠与的财产, 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包括:1)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2)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3)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明确了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置权。《婚姻法》第18条, 明确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 (1) 一方的婚前财产; (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除当事人约定外, 夫妻婚前的个人财产不再随着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自动转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19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 夫或妻一方对外所欠的债务, 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 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二、清偿对外债务与夫妻处分共同财产的冲突
夫妻处分共同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其约定或法院判决、调解均不得对抗债权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双方如无特别约定, 夫妻财产适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这种连带清偿责任, 不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之间的约定无效, 否则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 夫妻之间离婚时对财产的分割, 只能对彼此内部有效, 不能向外对抗其他债权人。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在执行程序中, 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原则上适用上述规定, 但是, 对于夫妻之间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 其约定仅仅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即使法院的离婚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确定了当事人就共同债务的处理约定的, 也不能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权利主张。这点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第18条中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当事人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离婚判决, 就财产分割的处理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但不能对抗其他债权人。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 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 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债权人要求执行夫妻中的任何一方, 只要能够证明该债务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 且不为法律禁止的行为即可, 至于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被执行人负举证责任。
三、夫妻共同财产执行的具体径路
1. 法院判决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责任的, 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2. 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夫妻一方承担责任, 分别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1)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 执行夫妻共同财产。 (2) 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仅执行负履行义务一方的财产。
3. 生效法律文书只确定一方承担责任, 但按照《婚姻法》
个人债务,夫妻共同财产承担 篇5
1、《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这条规定透露了两个信息,第一该财产约定只是对内有效,对外无约束力,第二即若第三人不知此财产约定,则在第三人眼中夫妻财产仍是共同财产,个人负债应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丈夫治病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篇6
日照小利通过qq咨询
智富律师解答: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分手也不能这样啊。《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作为夫妻,不论任何一方出现事故,另一方应当然地负有帮助和扶助的义务,你表哥的侵权行为不是主观故意的行为,那么他因过失致人伤害所欠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温馨提示:
夫妻双方的扶养义务和接受扶养的权利是平等的。有扶养能力的一方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特别是在对方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夫妻一方因交通事故所负的赔偿责任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共同债务 篇7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日常家事代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夫妻举债购买大额消费品、负债经营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些债务是认定为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 不仅涉及对夫妻独立人格的尊重及其财产权的保护, 更体现出对债权人合法权益和交易安全的关注。因此,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41条对此加以规定, 但由于该条规定比较抽象, 在法律适用上极不易操作。而后出台的《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二) 》 (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 第24条基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对此作出了补充性规定。但由于该条规定与《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不一致,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 是独立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4条, 还是将其与《婚姻法》第41条结合适用产生较大分歧意见, 而且, 立法在认定夫妻债务的性质时对有关举证责任尚无明确规定, 因此对离婚时夫妻债务性质认定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就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 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 “夫妻共同债务, 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出于为共同生活的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债务。” (1) 还有学者认为“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所负债务。” (2)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见夫妻共同债务具有以下特征:1.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 包括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2.须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即双方结婚之日起至离婚时止的期间内。
(二)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时间标准加用途标准。首先, 夫妻共同债务应是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 如《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3条规定:“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 其次, 要看“是否直接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直接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形成之债, 为夫妻共同债务, 反之, 为夫妻个人债务。例如《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 对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可采两个标准:一是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一是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 (4) 笔者认为, 夫妻共同生活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维持夫妻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二是因夫妻共同经营需要所负的债务。凡是因夫妻或家庭共同利益所形成的债务, 如无特别约定, 都是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 日常家事代理权规则。家事代理权指夫妻因日常家庭事务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互为代理的权利。被代理人须对代理方从事日常家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 承担连带责任。我国1950年、1980年两部《婚姻法》以及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都未规定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 (5) 但是2001年的《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一) 》 (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 第17条第1款规定:“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 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间接地承认了夫妻互有日常家事代理权。日常家事代理制度极大地扩张夫妻双方的意思自治能力, 促进经济交往, 对于及时合理地解决纠纷, 保护善意第三人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依法成立家事代理权的情形下, 一方举债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对重大事务而言, 只有在另一方己经概括授权的情况下, 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否则, 只能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第三, 其他代理规则。基于夫妻一方的代理行为所形成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 可包括三个方面:一为家事代理, 如上所述;二是意定代理或授权代理。指根据夫妻一方的意思表示或授权而产生的代理行为。又包括概括授权和具体授权, 夫妻一方因他方授权进行代理所产生的债务, 应为夫妻共同债务。在现实生活中, 非日常生活需要的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种类和模式越来越多, 如果第三人都要等待夫妻一方征求另一方的意见后才能与之交易的话, 肯定会影响交易效率。法律允许夫妻一方概括授予另一方配偶共同财产管理权, 该方配偶单方实施的交易行为视为经过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其所产生的债务, 应为夫妻共同债务;三是表见代理。《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第2款规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 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 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 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夫妻之间的表见代理, 就是夫妻一方滥用家事代理权或超越家事代理权而又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 以个人或双方名义进行举债或进行其他民事活动, 第三人有理由确信其行为在日常家务范围内或有理由确信是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 另一方不得对抗第三人, 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一种制度。 (6)
第四, 推定规则。《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 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可以看出,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 无论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均为夫妻共同债务。如不能提供已约定为个人债务的证明, 或是即使有约定财产归夫妻各自所有, 只要不能提供债权人知道该约定财产制的证明, 均应推定为共同债务。因为有《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4条的明文规定, 推定规则成为目前司法界普遍适用的规则。
二、现行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的缺陷
首先,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所有债务若均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合法的婚姻关系给夫妻一方带来的财产风险就明显大于同居关系, 立法的价值导向错误;其次, “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何为“明确”, 没有法律界定。债务人的配偶若不知举债事实, 其又如何能证明债务人与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且债权人又有多大可能会与债务人作此约定;第三, 约定财产制是夫妻间的内部约定, 债务人的配偶如何能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第四, 司法解释只规定了两种例外情形, 完全排斥其他明显不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其他证据情形, 具有扩大日常家事代理权之嫌, 极易诱发夫或妻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伪造债务多分财产的道德风险。
(一) 过于偏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夫妻债务制度的制定应该考虑夫妻的平等和交易的安全。《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4条在夫妻个人利益与债权人利益之间进行利益衡量, 最终选择了保护交易安全, 体现了对债权人的过度保护和对配偶的不信任。只要借钱给已婚的债务人, 不论用途, 不论恶意善意, 只要没有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声明对债务人夫妻的财产制一无所知, 法院将奉送法定连带保证人一名。 (7) 一般而言, 债权人比债务人的配偶对所发生的债务有更多的掌控权, 其完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易危险的发生, 例如可选择资信好的交易对象, 或是在交易之前对债务人进行审查等。
(二) 举证责任分配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原则是分配举证责任的最高法律原则。《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规定的推定规则免除了债权人证明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 这也许是考虑到债权人不太可能了解到夫妻间的约定以及借款的去向, 由控制证据的夫妻一方举证比让债权人举证更为合理。但这样的处理过于表面化。根据推定规则, 债权人无须证明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债务人的配偶要免除责任则须证明:第一, 债务系个人债务, 或夫妻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第二, 债权人明知。而《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确定的推定规则的关键证据应是“债权人明知”, 该证据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和结果。即使债务人配偶能够证明债务系个人债务或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 但是只要债权人坚称不知情, 作为连债务发生都不知晓的债务人配偶要想证明“债权人明知”几乎不可能。即便勉强举证, 其不仅要负担较高的诉讼成本, 而且证据也不太可能达到充分。并且, 这种举证一般需要债务人的配合, 而此类案件大多发生于夫妻感情破裂或离婚的情况下, 债务人配合的可能性很小。可见, 推定规则的举证责任分配对债务人配偶而言是不公正的。 (8)
(三) 容易引发恶意举债或虚构债务的道德风险
之所以会屡次发生债务人为满足个人挥霍而肆意举债或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制造债务, 损害债务人的配偶财产利益的情形, 是因为能令债务人配偶免除责任的证据几乎全部由债务人和债权人掌控。虽然法律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方可少分或不分。但其前提是必须证明恶意串通行为的存在, 但债务人的配偶很难做到这点。在当前离婚率持续走高的情势下, 一旦法律无力惩处恶意行为, 它就会作为有效方法被竞相仿效, 造成社会诚信缺失, 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9)
三、对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的完善
(一) 对日常家事代理权进行规定, 并分配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举证责任
应完善我国的夫妻日常家事代理制度。《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对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范围规定过于粗略, 应在立法中明确概念, 并将日常家事代理权同夫妻事务中的重大事务代理权明确区别开来。夫妻一方明显超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范围进行巨额举债属于夫妻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务, 只有基于夫妻双方合意 (包括共同在欠条、合同书上签字、夫妻一方授权等) , 方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夫或妻一方能够证明夫妻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明显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或确实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应按夫妻个人债务处理, 但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夫或妻的举债行为没有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的除外。应将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夫妻一方, 因为夫妻最清楚日常家事代理范围, 是否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 夫妻相对债权人具有较强的举证能力, 夫妻身份关系形成的表见代理关系也决定将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外部债权人并不妥当。
(二) 建立夫妻债务认可制度
现行《婚姻法》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但夫妻财产约定属于夫妻双方内部的约定, 除非明确告知第三人, 否则第三人很难了解夫妻是否进行了约定。《婚姻法解释 (一) 》将第三人是否知道夫妻之间财产约定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夫妻一方, 符合“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但是要证明第三人具有“明知”的主观认识过于苛求, 应当辅以相应的制度。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发生的大额债务比如经营性债务, 由夫妻双方共同签字认可的方可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虽未共同签字, 另一方事后予以追认或有证据证实该债务由夫妻共同生活所使用的除外。 (10)
四、有关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建议
关于夫妻债务的性质认定, 不妨将《婚姻法》第41条修改、完善如下:离婚时, 原夫妻以一方个人名义或夫妻名义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或基于夫妻双方合意所负的债务, 属夫妻共同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夫或妻一方能够证明夫妻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明显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或确实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应按夫妻个人债务处理, 但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夫或妻的举债行为没有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围的除外。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 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债务; (2) 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债务; (3) 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且债权人也知晓的债务, 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4) 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5) 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 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 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6) 夫妻一方明显超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范围且未取得双方合意所负的债务, 但债权人有理由相信债务并未超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范围或已取得双方合意的除外; (7) 债权人明知夫妻双方分居而仍然向一方借款的, 原则上应认定为债务人的个人债务, 但债务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日常生活需要、教育子女需要或夫妻另一方分享了该债务之利益的除外; (8) 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在夫妻共同财产的事务管理中如何在维护婚姻共同体以及夫妻各方的利益与保障第三方交易安全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 找到各方当事人权利的边界, 应该是夫妻债务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①马原《:新婚姻法条文释义》,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版, 第309页。
②蒋月《:夫妻的权利与义务》,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06页。
③④该解释第23条同时规定:“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笔者对这一规定存有疑问:首先, 婚前债务并不存在夫妻表见代理的情形, 认定为共同债务理由不充分;其次, 夫妻婚前财产为个人财产, 如购买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商品房等, 房子是个人财产, 但债务却是共同债务, 对另一方配偶不公平。
⑤之前我国司法实践对日常家事代理权基本持否定态度,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89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 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 一般认定无效。”
⑥汪家乾、王礼仁:《适用<婚姻法解释 (二) >第24条的前提条件——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理论回应》, 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的新问题与新展望》,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88页。
⑦朱凡:《我国夫妻债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 (2007年卷) , 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9页。
⑧唐雨虹《: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的缺陷及重构——<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4条之检讨》, 载《行政与法》, 2008年第7期, 第109页。
⑨同12, 第110页。
共同债务 篇8
在丈夫华某的朋友眼中,他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哥们儿,谁有事找他都会尽力帮忙。但有时却帮过了头,让我也跟着吃了不少亏。去年冬,他大学时的一个同学来到我们家中,说是做生意被人骗了,现在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当时家里也没有钱,而且这个同学和我丈夫多年没有来往,所以我不同意丈夫给他借钱。但是,华某却不听我的劝阻,向邻居借了1600元钱并明确说是资助他。最近,我与华某因为感情不和,双方同意离婚,在分割财产时,华某提出要共同偿还资助同学所负的那笔债务。对此,我坚决不同意,可华某又说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都是共同债务,如果我不一起偿还他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夫妻一方资助他人所负的债务也要共同偿还吗?
小琳
小琳朋友:
你不用为此而担心,如果华某要起诉让他去,他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也就是花去了诉讼费用又赢不了官司。因为有些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下的债务不是共同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对此明确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扶养、赡养义务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扶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共同债务】推荐阅读: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及处理09-23
离婚财产纠纷如何认定共同债务12-10
1月18日起,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双方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2018最新司法解释)11-26
债务风险12-15
债务审计07-17
债务经营06-08
企业债务06-15
农村债务06-19
债务契约06-25
债权债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