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值法

2024-09-21

资产价值法(精选9篇)

资产价值法 篇1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示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 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确定其金额。期末, 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公允价值变动及合并处理时, 其账面价值需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但是从数个会计期间来看, 资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不能直观、全面地反映其价值变动的轨迹, 账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清晰明了,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认为, 使用数轴法图解资产的期末计量, 有利于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计量有一个总体认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及出售, 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两个同属损益类的科目。前者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益, 该部分损益属于企业未实现损益;后者反映该项资产处置时造成的损益变动, 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应纳税所得额。

例1:A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支付价款1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 每股10元, 共10 000股, A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万元。2010年3月31日,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万元。2010年4月30日, A公司以市价每股1.4元将该股票全部售出。数轴法图解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如图1所示:

该数轴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走势: (1) 2009年11月底,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为A点10万元。 (2) 2009年末,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账面价值为B点11万元,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AB段1万元,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1万元, 投资收益为0。 (3) 2010年3月底,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C点13万元,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BC段2万元, 投资收益为0。 (4) 2010年4月底, 确认投资收益为AD段4万元。

账务处理: (1) 2009年11月购置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贷:银行存款10。 (2) 2009年12月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3) 期末结转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贷:本年利润1。 (4) 2010年3月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5) 2010年4月底, 借:银行存款14;贷:交易性金融资13, 投资收益1。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贷:投资收益3。 (6) 2010年期末结转损益, 借:投资收益4;贷:本年利润4。借:本年利润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AB段) 。

账务处理中值得注意的是, 2010年期末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AB段) ”, 有观点认为该分录应做于2010年期初, 将2009年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笔者认为, 这样做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确认”概念。2009年已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末进行损益结转后又在下一年年初立即予以冲销, 该账务处理欠缺依据, 只有在出现会计差错更正等特殊情况时才有类似的处理。

二、应用实际利率法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

首先,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计量属性并无“摊余成本”这一项, 摊余成本计量中使用了实际利率法, 说明“摊余成本”从属于“现值”这一计量属性。其次, 在理论上, 摊余成本是“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的结果, 但在计算顺序上, 是先根据已减值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现值, 然后倒推出减值准备。最后, “摊销进度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没有体现实际利率法也就是按“年复利”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同时也没有指出“实际利息”和“票面利息”之间的关系, 也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之间的关系。

例2:2008年初, A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5年期甲公司债券, 本金1 100万元,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支付价款961万元 (含交易费用5万元) 。甲公司每年1月3日按票面利率3%支付上年利息, 5年后支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经计算, 实际内含利率为6%。数轴法图解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两年的价值运动如图2所示:

该数轴反映了这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两年的账面价值的走势: (1) A点代表初始实际投资了961万元本金。 (2) 一年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年计算利息AB段57.66万元 (961×6%) , 将利息加至本金后投资的账面价值达到B点1 018.66万元。由于甲公司支付了33万元的利息, 该项投资的价值减记至C点即985.66万元。 (3) 同理, 第二年经计算得到D点1 044.8万元和E点1 011.8万元。

账务处理: (1) 2008年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100;贷:银行存款96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9。 (2) 2008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33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4.66;贷:投资收益57.66。 (3) 以后年度的账务处理同理进行。

三、合并报表情况下内部销售商品

在内部销售的商品存在跌价的情况下, 连续编制数年合并财务报表时, 商品销售业务抵销分录繁多, 很难把握商品价值运动的轨迹。使用数轴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例3:乙公司是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2007~2009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销售商品事项如下:

(1) 2007年,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台, 每台售价5万元, 价款已收存银行。A产品每台成本3万元, 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 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40台, 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7年末, 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 因市价下跌, 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280万元。乙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

(2) 2008年, 乙公司对外售出A产品30台, 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8年末, 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 因市价持续下跌, 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00万元。

2007年, A产品单位价值的变动如图3所示: (1) 其历史成本为A点3万元, 销售至乙公司后价值变动至B点5万元。 (2) 年末有60台A产品未对外销售, 编制存货抵销分录后单位价值回到A点3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20;贷:存货120[60× (5-3) ]。 (3) 年末A产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4/3万元, 乙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万元后价值运动至D点8/3万元。由于单位可变现净值14/3万元高于历史成本3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价值最终回到A点3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20[60× (5-14/3) ];贷:资产减值损失20。

2008年, A产品单位价值的变动如图4所示: (1) 其历史成本为A点3万元, 销售至乙公司后价值变动至B点5万元。 (2) 年末有30台A产品未对外销售, 编制存货抵销分录后单位价值回到A点3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60;贷:存货60[30× (5-3) ]。 (3) 年末A产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0/3万元, 乙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万元后, 单位产品价值运动至D点4/3万元。由于单位可变现净值10/3万元高于历史成本3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价值最终回到A点3万元, 抵销分录中存货跌价准备累计发生额为借方50万元 (5/3×3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借: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四、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期末, 资产根据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如果出现减值因素, 或减值因素消失的, 应计提减值准备或转回减值准备。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如图5所示:

减值准备转回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 (1)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 (2)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可以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的资产。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 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五、结束语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 如果说“价值就像长河在企业内部流转, 会计科目就像是长河中的计量器, 对价值运动进行连续记录、观测” (易庭源, 1990) , 那么以数轴法图解资产的计量, 就是对价值长河的一个重要河流主干进行测绘的过程。

资产价值法 篇2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68―05

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由于是2003年修宪和2007年《物权法》颁布实施之后的新法,加之处于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正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的当口,因此其出台的背景、时机与内容颇引人注目。

党的“十六大”以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也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特别是国资委成立以来,注重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然而,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依然缺位,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制基础不完备、不坚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还没有真正做到“三统一、三结合”等等。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加快制定和出台《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做出明确和规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举措。此外,《公司法》的修订和《物权法》的通过为《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要求同时尽快制定国有资产法,以落实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护国有资产权益;在物权法出台后,这一要求便更加迫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国有资产法》应运而生。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后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法》针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监管的基本原则,健全了监管的体制机制,对关系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包括企业改制、资产评估转让等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环节,规定了严格的监管程序和要求。

(一)力堵国有资产流失“黑洞”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是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法律措施。

在我国,国有资产分布广泛,既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又有行政事业性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比重高,市场化取向也最为明确。基于自然的传承、历史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政权的更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及国有资本的飞速发展,我国聚集了巨大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财富。据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国有企业11.5万户,资产总额35.5万亿元。仅中央企业一级,除国资委监管的146户外,还有财政部负责监管的金融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的其他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以前对国有资产和财富的管理更多依赖的是行政方式和政策治理,制度性缺漏较多,行政性决策的随意性较强,管理体制不完善,加上处于社会与经济的转型期,各种侵吞、侵害国有资产及其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与依法治国的需要极不相符。在实践中,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增减资本、发行债券、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担保、国有资产转让以及大额捐赠、利润分配、申请破产等事项是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环节。如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进行国有资产评估,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投资、违规贷款,擅自用企业国有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有的国有资产转让程序不公正、不公开、不透明、不竞价,少数人收受贿赂,侵吞国有资产等。

如何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作了专章规定,并从企业改制、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和国有资产转让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约束。国家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金,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券人的权益。“严防‘暗箱操作’,公开、公平、公正”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核心原则。对于曾经引起热议的管理层收购(mbo)问题,该法明文规定,可以向企业的高管或近亲属,或这些人所有或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的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上述人员或企业应与其他受让参与者平等竞买,转让方应如实披露有关信息。“企业国有资产法”还规定了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个层面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

(二)界定了国资委作为“干净”出资人的法律地位

在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作了专章规定,按照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不同企业类型,规定了政府授权的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主要内容、方式和责任等,从法律制度上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地位,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承担维护出资人权益责任的问题。

该法明确界定了国资委作为“干净”出资人的法律地位,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其他有关部门、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企业章程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其委派的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应当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委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目前,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主要是各地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国资委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明文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即“管人、管事、管预算”。2003年8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之后,在省辖的11个设区市级人民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省政府国资委成立以来,将发 挥出资人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同推进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分布战线收缩,产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增强,国企活力释放,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全省经济贡献度明显加大。据统计,从2000~2007年,河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从8 399家减少至3 019家,但实现利润从亏损2亿元提高到盈利188亿元,国有资产总额从4 034亿元增加至5 042亿元。国有资本集中于钢铁、煤炭、医药化工等优势领域,国有经济对全省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提高,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精锐之师”。

作为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新举措,河北省国有控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成立。这是将企业国有产权公开转让和竞价交易用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次探索,标志着国资委正在由单纯企业监管向运营国有资本方向转变。河北省国资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快推进资产重组、开展资本运营、化解金融风险、活化资金融通、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在处置河北证券、重组财达证券债务中,该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由河北省国有控股公司、唐钢集团增资扩股进入财达证券,使其取得了规范类券商资格。另一方面,经过大力协调,促成财达证券以8 100万元的价格受让河北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实现了平稳交接和良性过渡。接受河北证券证券类资产后,财达证券营业部由原16家增加到45家,服务部由原来的25家增加到51家,经纪业务规模跻身全国中等以上券商行列,2007年实现利润8亿元,成为河北省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该公司还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着力点,适时推进钢铁、煤炭产业整合。根据省委、省政府“226”战略部署,谋划组建南、北两大钢铁集团,将大集团战略的实施有机融入“一线两厢”区域布局中。由原唐钢、承钢、宣钢组建了北部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形成了2 000万t的产能,跻身全国钢铁产业第一阵营,对全省乃至全国钢铁产业战略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煤炭产业整合上,成功组建了河北金牛能源集团。2006年该集团拥有邢台、邯郸、张家口、井陉、山西寿阳等多个矿区,煤炭产量达到1 500万t,“十一五”末将达2 500万t,销售收入150亿元,已经和正在对全省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三)国家出资企业享有经营自主权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出资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

(四)国有企业应实行民主管理

为防止企业高管“一言堂”,《企业国有资产法》还规定,国家出资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法律还规定,国家出资企业中应当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业职工的,还应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五)严格界定了国家出资企业及其管理者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包括企业全部注册资本均为国有资本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非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也包括企业注册资本中包含部分国有资本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企业国有资产法规范的重点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

由于企业管理者直接负责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关系重大。按照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不同企业类型,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有关事项在第四章作了规定。该法规定:国企高管不得随意进行三类兼职。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六)国企主要负责人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法律规定,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不得侵占、挪用企业资产,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不得有其他侵害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国家建立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其任命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其薪酬标准及奖惩。明确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将终身不得担任企业高管。法律还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免或者建议任免的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范围以及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河北省政府国资委成立后,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作为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国地方国资系统制定出台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并在2004年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进行了试运行,为2005年正式推出业绩考核制度奠定了基础。2005年河北省政府国资委与22户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签订了经营业绩责任书。此后,河北省政府国资委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正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这标志着河北省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上,突出了出资人对资本经营效率和资本经营回报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有利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和反映企业不同经营特点的分类指标;在权利义务关系处理上,突出了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明确了企业负责人应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切实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外,还启动了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使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七)正式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如何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这三大预算是近年来政策界和学术界讨论颇多的问题,而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则是预算制度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对国有资本收益实行预算管理,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家作为出资人取得的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依照预算法的规定,并参照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该法在第六章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原则、编制和批准程序等作了原则规定。同时,考虑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在试点,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该法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此外,在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要兼顾历史、区分行业差异,即在确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比例时,要综合考虑国家初期投入规模、企业经营情况及垄断性或竞争性等行业特点,以达到兼顾企业间公平的目的。

(八)明确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在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

产权市场特有的阳光化平台、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规则、善于发现投资人和产权价值的特点都有利于国有资产的进场交易。行政事业性和资源类国有资产早已出现在产权市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经营性国有资产也同样需要通过进场竞价发现价格,通过竞争实现价值在市场上的确认,以实现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资产转让原则。

目前,河北省已建立起以省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主市场)、以其他10个市为节点(分市场),覆盖全省的区域性产权市场体系,按照统一监管制度、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鉴证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了信息系统、监控系统和交易系统,形成了运行规范、覆盖广泛的产权市场网络。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产权市场服务功能,河北省还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和资源中心,开发了“河北产权网”,创建了网上产权信息数据库,为河北省产权市场提供了高效畅通的信息支撑系统。截至2006年9月,全省累计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 921个,交易金额330.94亿元,盘活国有资产存量735.25亿元。据《中国产权市场年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产权交易金额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排名全国第四。目前,河北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国有产权重组和有序流动的重要枢纽。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后续修订空间

尽管《企业国有资产法》对近30年国企改革开放实践进行了总结,但由于其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瑕疵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立法范围偏窄、国资委的“小国资委”定位、对大量需改革的政府部门担任出资人角色的认可、国资监管职能归属不清晰、企业高管薪酬具体规定的缺乏、对交易无效行为的认定、境外国资监管的空白以及立法过于原则化等均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今后制定更加广义的《国有资产法》奠定基础。

(一)“小国资法”的立法范围

国有资产范围很广,有一种划分方法将国有资产大体分为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而这三类国有资产在功能和监管方式等方面有较大不同,都纳入一部“大而全”的法律全面调整,立法难度会大大增加。

从立法迫切性看,目前对行政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已有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加以规范;有关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属及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除物权法外,已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水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的专门法律调整;而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中迫切需要专门立法的问题突出,各方面对国有资产的关注,也主要是集中在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于是立法机关决定,先制定一部适用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即企业国有资产的法律,并最终定名为“企业国有资产法”。因此,这部企业国有资产法还不是完整的国有资产法,它仅规范了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和资源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并没有包括其中,适用范围不大,只是一部完整、全面的《国有资产法》的前奏,随后全国人大将进一步研究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立法。

(二)为“金融国资委”成立留下了端口

鉴于巨额金融资产在国有资产中的比例,金融国有资产监管的必要性不容忽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雷曼兄弟的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投资控股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彰显了国有金融资产统一监管的重要性。而目前现有相关证券、期货、商业银行、基金等金融类企业法律法规,均未明确对金融国资的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也属于企业国资法调整的范围。但由于金融业经营的是资金,具有比较强的外部性,因而在附则中提出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分属不同监管部门,这对控制金融风险非常不利,应尽快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金融国资委,以很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

(三)国资监管职能归属有待进一步清晰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在第七章中又特别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由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监督等构成。因此,该法未明示剥离国资委现有的行政监督职能,委托人、出资人、经营人、监管人、司法人五方面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

(四)企业高管薪酬未作规定

资产价值法 篇3

一、以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时, 应该充分考虑递延所得税问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在企业改制、股权转让、合并分立、增资扩股等等企业重组过程中, 都要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在以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时, 要对企业现有资产、负债重新作价, 以确定企业重组前的净资产价值, 为企业重组提供作价依据。资产、负债的重新作价, 很可能出现增值、减值变化, 且这种变化必然导致企业重组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发生相应变化, 但有时却不会改变其“计税基础”。其结果,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出现暂时性差异。如果资产评估师不对这些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失公允。

对于企业重组过程中的企业所得税问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资产评估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字 (1997) 77号]、《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国税发 (1998) 97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 59号]等等文件。前两份文件中直接明确规定:企业重组中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不能计提折旧, 或不能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后一文件则与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 明确规定了企业重组后有关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如果重组后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 评估机构在以企业重组为目的的企业价值评估中未考虑递延所得税问题, 必然损害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给重组后的企业经营留下课税方面的风险, 同时也给评估机构留下经营风险。

二、需要评估的递延所得税事项

1. 资产评估增值。

对企业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增值部分, 不能在重组后的交易中作所得税税前扣除 (计提折旧或计入成本) , 是因为这种增值是重组前的原产权所有人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获得的资产增值收益。因此, 这种增值会增加企业重组后资产的账面价值, 却不会相应增加资产的计税基础。在评估过程中就要计算一项因资产评估增值影响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作为资产评估增值的减项, 使原产权所有人承担相应的所得税税负, 以避免将这一所得税负担转嫁给企业重组后的资产受让人。

下面举例说明这一问题。某公司原注册资本300万元, 账面净资产500万元。为扩大经营, 决定增加新股东, 使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为公平处理新老股东的权益, 公司委托评估机构对公司的企业价值做了评估。假如公司原有资产和负债中其他资产、负债均无增减变化, 只有一幢房屋建筑原账面价值400万元, 评估值为600万元, 评估增值200万元。评估增值部分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但不能增加其计税基础, 此后多交的所得税税金50万元 (税率按25%计算, 下同) , 应由老股东承担。因此, 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评估后企业净资产为650万元。新股东投资1350万元, 使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

2. 资产评估减值。

资产评估减值是原产权所有人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种损失是可以抵减原产权所有人的所得税负担的, 这一所得税利益构成了原产权所有人的权益, 应作价转让给受让人。从所得税法规上讲, 这种减值会减少企业重组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却不会相应减少资产的计税基础, 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评估师要评估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作为资产评估减值的减项, 避免这一权益转移给企业重组后的受让人。

例如, 某企业评估时核销一笔坏账损失 (比如说100万元) , 这种损失, 在符合核销条件的情况下, 经税务机关批准, 可以税前扣除。在企业重组的时点上, 评估确定的账面价值为零, 计税基础100万元, 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评估师应计提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般情况下,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应采取“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导致的资产减值, 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时才能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 能取得满足税务机关核销坏账损失的证据; (2) 未来会计期间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对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这需要评估师结合收集到的证据、被评估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合理判断。

3. 负债评估增加。

企业重组的资产评估中, 可能出现因或有事项而计算“应计负债”的问题。比如根据近期的产品销售情况和销售条件中的“三包”条款, 预计退换、维修产品的成本、费用300万元, 评估确认一项“应计负债”300万元, 其计税基础为零,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 评估师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

4. 在法定弥补期限内的未弥补亏损。

企业重组后, 对此前业已存在的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 可以继续弥补, 由此而获得所得税利益。对这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篇4

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度

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

主义扫清了道路。c.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法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文献《人权宣言》,1804年哪里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

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

意义: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

建统治,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

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美国:1776年7月4日(后为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

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了。1787年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

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意义:a.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b.确立了比

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

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1)原因相同: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要求

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

(1)原因: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

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

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革命途径不同: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和议会改革等渐进、温

和的途径。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颁布宪法来推进民主化进程。法国通过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运动,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

(5)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

资产价值法 篇5

关键词:国有资产,转让,评估,交易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立法有两次明显的转折,其一是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其二便是2008年10月28日通过,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前者伴随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起到了划分职权、明确监管的作用;后者则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巩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成果。

从规范国有产权转让的角度看,《企业国有资产法》区别于《公司法》和《物权法》之处在于其没有对现存的相关制度、条例、规章等进行较大的更改,而是以法律的形式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办法予以确认。即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办法制度化、法律化,其中包含着一些意义重大的创新点,为后续细则的出台打造了一些空间。

一、国有资产定义

《暂行条例》定义的企业国有资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二是投资形成的权益,三是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这个定义,既包括具体资产,也包括股权,还可包括非股权形态的权益。《国资法》所称的“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个定义可以近似地理解为股权,根据这一条文限定,企业国有资产在法律意义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由国家作为主体以各种形式对企业的出资形成的;二是由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出资企业所享有的一种权益。这部法律规定的国有资产是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的资产收益并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和选择企业管理者等股东权利,而不是指国家出资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和动产。

但是国家对企业出资形成的权益是有延伸的,这种延伸可分成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国家出资企业以出资人身份对外投资形成的权益,对于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权益的延伸。如果国家出资企业转让对外投资,虽然不会涉及国家出资的投资关系,但国家出资企业因转让投资所产生的损益而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动,也必然会使作为国家出资人的权益受到直接影响,转让投资权益价值的高低直接在出资企业当期的损益报表中体现出来,因而也直接关系到履行国家出资职责机构的投资收益。因此国家出资企业转让对外投资形成的权益也是一种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其转让也应当按照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规定执行。这是国家出资企业作为股东转让被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主体是国家出资企业,客体是被投资企业的国有股东权益。第二层是国家出资企业转让本身占有的资产,即除对外投资以外的其他法人财产的转让。也应当按照国资法的规定通过产权市场进行。上述两层含义的转让行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规范出资企业章程予以管理。

另外,笔者认为企业改制也是国有资产转让行为之一,《企业国有资产法》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创新,就是明确定义了“企业改制”,仅含三种情形: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二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公司改为国有控股公司或非国有控股公司;三是国有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控股公司。除此之外,不影响控股地位的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均不属于“企业改制”。该法定义“企业改制”当然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加强对涉及控股地位等国有股权转让的监管,同时弱化对不涉及控股地位等国有股权转让的监管。但这一点在该法中并没有明文支持,有待后续规定的进一步明确。而《暂行条例》未明确定义企业改制。

对于次级企业监管的弱化,则早在2003年国资委3号文中就有了体现。该文规定,所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需要同级国资部门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可见,对于企业转让其间接持有的国有股权,一般来说不再需要行政审批,而只需要作为其股东的一级国有企业同意即可。

二、国有资产转让批准

3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国有资产,致使国家对该企业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这里涉及到国资部门直接监管企业的层级问题,但法律并没有规定。

在目前阶段,国有资产转让的批准主体包括各级监管部门和所出资企业,即一级企业。其中,对于各级政府直接出资的一级国有企业,由该级政府的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对于其间接持股的次级企业,由该一级企业批准,而不再由国资监管机构直接审批。当然,符合特定条件的还需要报同级政府批准。

注重以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护,可以算是《企业国有资产法》又一个较突出的特点和创新了,其第十七条第二款便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该法的第三十四条和四十条规定,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合并、分离、解散、申请破产等,以及企业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做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做出指示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这表明,涉及国有企业分立、合并、解散、破产、改制等重大行为的,政府审批行为在时间上先于股东大会决议。而在此之前的各项文件均无此规定,相反,3号文甚至要求政府审批的报批文件中就包括公司内部决议文件。

对于政府审批这个环节在整个程序时间节点上的变动,实质上体现了对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的重视和维护,有效防止了因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造成对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的干预和破坏。这也与该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吻合: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三、国有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基础工作,通过提供客观价值标准的方式防止国有资产的贱卖,是从交易价格角度保护国有资产的有效方法。实践中,一般将经过评估并经认可或核准的价格作为交易价格的依据,当交易低于评估价格90%的时候,必须暂停交易,待获得原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交易。

《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一是第四十七条从企业性质方面作了规定,即“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合并、分立、改制、转让重大财产,以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但对参股企业所列上述情形未作明确规定。二是第五十五条从行为形式上作了规定,即“依法将国家对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的除外)”,“应当以依法评估的、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认可或者有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核准的价格为依据,合理确定最低转让价格。”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国有资产转让行为的,无论是否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均要进行资产评估。现行12号令中规定“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或其下属独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产权)置换和无偿划转”可以不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这也是符合《企业国有资产法》精神的,因为上述行为并不发生国有产权的最终转让。

四、国有资产转让公开交易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国有资产转让的方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国有资产转让,按照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公开、公平、公正地运用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实现市场化交易,已经成为法定的程序和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企业国有资产法》还是上述其他文件,均要求公开交易,但在特殊情况和履行特别的批准程序下,允许协议转让。2006年《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列出了允许协议转让的条件: (1) 关系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转让后仍保持国有控股; (2) 如果转让行为发生在所出资企业内部,则转让方和受让方应为所出资企业或其全资、绝对控股企业。

但是实践中,符合了上述两个条件之一,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协议方式转让,还需要“按照转让方的隶属关系,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地方企业由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所以在转让国有产权的实践中,仍然要以公开市场交易为原则,以协议转让为例外,因为审批部门对协议转让的批准非常谨慎。

五、国有资产转让的关联交易及法律责任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可以向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或者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的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上述人员或者企业参与受让的,应当与其他受让参与者平等竞买;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披露有关信息;相关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参与转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各项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无论谁参与受让国有资产,都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八章第七十二条明确指出:“在涉及关联方交易、国有资产转让等交易活动中,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该交易行为无效。”这一规定从根本上保证了国有资产交易的追查制度,即便是已经完成交易的项目也要接受审查,并且一旦出现问题则视为无效。

参考文献

[1].郑淑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2].杨景宇, 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3].帅长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手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固定资产绩效折旧法探讨 篇6

由于生产活动不断进行, 固定资产时刻经受着磨损和褪化, 只有对其进行连续不断地补偿才能维持和保障固定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 即维持和保障固定资产的绩效水平。补偿形式有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两种形式。固定资产补偿数量是否适合, 对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发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果固定资产补偿在量上小于固定资产老化, 固定资产将因得不到适时和足量的维修而带病运转, 或者得不到适时的接替更新而低效率运行, 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到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固定资产补偿在量上大于资产老化, 表面上维护了该项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发挥, 但实际上造成了对其他固定资产补偿不足的损害。同时, 过度的维护、修理与超额的价值补偿不可能使绩效能力等比例增加, 进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增加成本, 降低经济效益。根据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功能/成本) , 当功能与成本匹配时, 产生的价值最大, 即经济效益最大。消耗一定量的成本必然会产生当量的功能, 而生产一定的功能也必定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必要成本, 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匹配的关系。当功能的成本耗费量高于其必要成本量时, 价值较低;而一定量成本产生的功能低于其当量功能时, 价值也较低。固定资产的绩效相当于价值工程理论中“功能”的概念, 补偿则相当于“成本”的概念, 因此, 绩效与补偿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匹配关系, 只有为固定资产绩效所支付的成本“正好”的时候, 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绩效折旧思想的提出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提出绩效折旧思想要达到的总体目的是:使会计中的价值补偿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日常绩效水平, 从而发挥补偿的最大效用。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折旧费用的合理分配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老化、技术性能下降等给予的价值补偿, 而绩效指标最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 因此, 理应按照绩效状态来弥补固定资产的损耗。实际上, 按照绩效状态来披露折旧费用的会计信息, 不仅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度, 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只要固定资产仍在使用, 就不会停止折旧的提取, 不会出现一些资产折旧额已经提取完, 机器设备仍在运转的情况。二是促使企业减少零效资产在企业的滞留。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资产视为零绩效资产, 管理者不应再增加对其价值补偿。由于技术更新加快, 许多机器设备购买回来还没有使用到期就面临淘汰, 这些资产虽未达到使用年限但却达到了经济年限, 如果再继续使用将不再经济, 因此, 企业应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尽快加以处理, 以减少零效资产在企业的滞留, 增加企业不必要的日常管理费用。

三、绩效折旧法与会计折旧法的比较

目前会计折旧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法和工作量法。这三种折旧方法都属于静态折旧法, 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绩效这一动态指标, 即折旧金额中未反映出固定资产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年限平均法可以说是对此没有加以任何考虑;加速折旧法也是在一个预计不变的寿命期间内安排的“先快后慢”的折旧速度, 而且折旧速度更是由人为的数学方法确定, 而不是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发挥的经济效用, 即绩效来调整;工作量法中的工作量虽然是绩效的一种体现, 但是该方法却预计了一个静态的工作总量, 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日后工作总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绩效折旧法则避免了这些常用折旧法的缺陷, 它是一种动态的折旧方法。该方法按照固定资产在每年实际发挥的经济效益来安排折旧费用的计提, 让补偿与耗费相配比, 体现出折旧的最大价值。

四、绩效折旧方法的运用

绩效折旧方法的一个总体思路是修正目前的静态折旧方法, 使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真实的使用过程。具体方法为:

首先,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按照固定资产原价 (历史成本) 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来确定。

其次,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年限是计提折旧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只有弄清计划折旧额究竟应当在多长的时间内提取, 才能知道每年应当提取多少折旧, 分摊多少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现以固定资产的长期使用状况为基础, 逐年修正固定资产的剩余折旧年限, 当剩余折旧年限达到零时, 折旧过程结束, 由此确定的折旧年限为绩效折旧年限。

绩效折旧年限考虑到固定资产因投入资本性支出后导致的资产物理机能增加, 延长了使用寿命, 因此可按“绩效调整系数”来修正折旧年限, 使之更接近真实的状况。固定资产绩效折旧年限的修正模型如下:

式中, T为修正后折旧年限, N为修正前折旧年限, μ为绩效调整系数。

第三, 具体运用绩效折旧的方法。本文采用的绩效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某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10000元的设备, 预计到期无残值, 使用寿命为5年。笔者选取传统的年限折旧法与绩效折旧法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 该设备的使用年限在修正前为固定的5年, 但是通过修正后, 设备的使用年限各年都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良好的维护和大修, 甚至改良、更换了局部零件使得设备比预期的寿命要长。同时, 设备到第7年, 剩余折旧年限为负值, 此时不能再往下计提折旧了, 于是设备的绩效折旧年限应为6年, 这比管理规定的5年延长了1年。显然, 运用绩效折旧法测算出来的设备寿命更接近真实的使用年限。

然后, 对比分析设备修正前后的折旧率和每年的折旧金额。

注:1894*是由原值10000元与前5年折旧总额倒挤而来。

根据公式 (2) 和公式 (3) 计算的结果如表2。经过对比可以看到, 修正后的年折旧额和年折旧率发生了变化。年折旧额不再是固定的2000元, 折旧率也不再是不变的20%, 而表现出初期折旧较高, 随后有所下降, 然后又反弹升高的过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设备在生产运作中过程中经历了大修维护, 提高或延长了机器的效能, 使得设备的剩余使用年限表现出“先低后高再转低”的状态, 于是按绩效折旧法计算出来的年折旧额就出现了“先高后低再转高”的现象。

绩效折旧法是比较贴近固定资产真实使用状态的一种折旧方法, 其原理较为简单, 但是绩效调整系数μ不容易确定, 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每年的若干项绩效指标 (比如负荷量、可靠度、寿命状态、机组等级等等) 综合计算得出。因此, 要运用好这一折旧法关键在于企业要实施固定资产的绩效管理, 认真做好各项状态指标的记录, 只有这样才可能将这一方法有效地运用下去。

参考文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分析 篇7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应用

国际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经历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我国借鉴了国际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结合我国国情和会计准则实施状况, 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建立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的所得税会计体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 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及作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 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税款, 体现核算的直接性。其核算原则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即该企业预期收回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 如果能使未来税款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从会计角度应纳税结果金额, 除有限的特例外, 则要求企业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这里的特例是指某些在初始确认时, 其账面价值不同于其初始税基的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可直接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中得出, 并能反映出其产生的根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在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地评价和预测其价值, 这是典型的经济利润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 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因此, 该方法是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 然后倒挤出利润表当期所得税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法处理所得税顺序从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倒推利润表中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 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应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合并列表, 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也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这种处理方法就可以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

1.会计处理步骤

新所得税准则区别于原所得税会计的核心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关键是分析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业务会计处理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二,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第三,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第四,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2.具体运用范例

(1)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甲企业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 即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所得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2)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可抵扣亏损, 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A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500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所得税税率为30%, 则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500×3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150元。

(4)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应将期末累计数列入资产负债表, 将所得税费用列入利润表, 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 二是按照上述规定计算的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本期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本期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发生额-本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发生额) ×税率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浅析 篇8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 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 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税款, 体现核算的直接性。其核算原则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即该企业预期收回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 如果能使未来税款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从会计角度应纳税结果金额, 除有限的特例外, 则要求企业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不一致。这里的特例是指某些在初始确认时, 其账面价值不同于其初始税基的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可直接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比较中得出, 并能反映出其产生的根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 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在报告日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其价值, 这是典型的经济利润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 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因此, 该方法是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 然后倒挤出利润表当期所得税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款+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法处理所得税顺序从资产负债表中项目倒推利润表中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 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应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合并列表, 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也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这种处理方法就可以清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新所得税准则区别于原所得税会计的核心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关键是分析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业务会计处理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二,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第三,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第四,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

(一)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甲企业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 即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所得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例:某企业将应计产品保修费用800元确认为一项负债, 该费用直到支付赔偿时才能在计税时抵扣, 则该负债计税基础为零。

(二)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可抵扣亏损, 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A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500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又如B公司期末一批存货, 成本为2000万元, 按照存货准则规定, 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1500万元, 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2000万元, 其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 两者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A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取得时按照会计规定及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均为20000元, 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8年, 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及计税时均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则甲企业2008年末,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10=18000 (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0-20000÷8=17500 (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500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所得税税率为30%, 则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500×3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15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150元。

又A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费用800元确认为一项负债, 该费用直到支付赔偿时才能在计税时抵扣, 税率30%。则该负债计税基础为零,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800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800×30%=24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240-0=240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240元。

(四)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在报表中予以列示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应将期末累计数列入资产负债表, 将所得税费用列入利润表, 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 二是按照上述规定计算的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本期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本期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发生额-本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发生额) ×税率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收益。

资产价值法 篇9

(一)概念

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变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债务法是按预计转会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

(二)两者的相同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核算方法都是“债务法”,都确认递延项目,在税率发生变动时,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都要进行调整。

(三)两者的不同点

第一,侧重点和内涵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观”下定义收益,注重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是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其计算过程为: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倒挤出损益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损益表债务法在“收入费用观”下定义收益,注重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侧重于从收入或费用的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一定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差异。其计算过程为: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

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收益×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额,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第二,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分类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差异划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损益表债务法下差异划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在资产负债表内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一个期间产生而在以后一个或多个期间转回的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但暂时性差异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周延性广于时间性差异。

第三,递延税款的调整对象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对期末负债和资产的调整,损益表债务法是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第四,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设置的科目有“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递减的未来应税利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由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各类递延所得税负债。

损益表债务法所设置的科目有“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

[例]A企业2005年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为30%,2005—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都是600万元。2004年购入一台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3年,预计残值为零。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现分别按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

单位:万元

根据表1, 2005年~2007年各年会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根据表2, 2005年~2007年各年会计处理如下:

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了企业利用所得税准则进行会计造假。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优点

(一)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更简单,能更全面反映经济事实,包含了损益表债务法所有的优点,又有损益表债务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所以, 现在的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的会计制度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 我国新所得税准则规定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从而使我国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更好地与国际惯例趋同, 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较符合可比性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递延法、应付税款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企业可以从中任选一种。这样选择余地较大,使得企业之间的可比性非常缺乏。把所有企业统一规范,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符合可比性原则,有利于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比较。

(三)能够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注重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既包括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范围比时间性差异广泛得多。另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门处理和披露,提供的信息更加详实,更加明确,易于理解。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最大的优点。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了世界潮流,适应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推进了我国会计国际化。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定位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可行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造,企业合并重组的事项不断出现,市场经济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跨国经营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事项日益频繁。这些都会引发大量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产生。新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也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旱田节水灌溉技术下一篇:甲状腺结节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