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2024-09-29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共9篇)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1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原有的相关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在资产期末的计量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扩大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范围, 二是把一部分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归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 第二类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非流动资产, 二是流动资产及相关的金融资产。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归纳, 以利于对资产的期末计量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应用。

一、企业非流动资产的期末计量

1、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包括的内容:

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包括①对于子公司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性房地产、⑨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④生产性生物资产、⑤无形资产、⑥商誉等。

2、非流动资产的期末计价的相关规定:

非流动资产的期末计量主要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 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 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金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这两种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 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企业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 原则上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 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确定。

3、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1)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 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 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 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二者的相同点是都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者的区别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要计提摊销,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 但每年不管存不存在减值迹象, 都要经过减值测试, 表明已经减值的, 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3) 长期股权投资, 分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营联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前者应将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 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比较的差额, 后者应当将资产负债表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 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 经减值测试后, 确定发生的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 商誉, 商誉因不计提摊销, 所以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表明已经发生减值的, 应当将商誉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在建工程, 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与以上非流动资产相同, 不再赘述。

4、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特点: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但是遇到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资产交易方式换出, 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情况, 同时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二、企业流动资产及相关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1、企业的流动及金融资产包括的内容:

企业的流动资产及金融资产包括: (1) 存货 (2)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 (3) 应收款项 (4) 持有至到期投资 (5) 贷款等。

2、期末计价及账务处理。

(1) 存货:

在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 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价值恢复转回时:

(2)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价减值的, 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冲减多提的坏账准备时分录相反。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以后又收回时, 应当按照实际收回金额增加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

计提坏账准备时,

冲减多提的坏账准备时,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以后又收回时,

(3)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 应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减值时, 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记入当期损益。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已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提减值准备时,

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时,

(4) 贷款: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 应对贷款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继计量, 其发生减值时, 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价值已恢复,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时,

转回贷款减值损失时,

(5) 外币金融资产。

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 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期折成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该项金额小于相关外币金额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3、流动资产与有关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核算的特点:

与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核算相比, 流动资产与金融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 当有客观证据表明其资产价值已经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 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都能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期末计价。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包括的内容: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 生物资产及油气资产等。这些资产虽然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但在核算上有区别, 有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有的则计入所有者权益。

(1)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取得金融资产时计入成本

资产负债表日, 其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资产负债表日, 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相反分录

直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相同。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该可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其核算如下:

①、取得时:

②、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③、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④、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 按应减计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 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继计量的,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①资产负债表日,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②资产负债表日,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做相反记录。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期末计量的特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期末计价分为两种, 一是对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 一般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不存在减值损失的核算。二是少数资产,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损益作为资本公积, 以其变动金额调整权益, 但当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下降时, 应确认减值损失。

总之, 本文列示了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不同的资产期末计价的方法, 和原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呈现三点变化:第一, 在资产的计价方法上, 由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使信息的相关性更强, 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第二, 资产减值损失的列示不同, 把原来按不同资产的性质分别作为管理费用 (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 (长、短期投资及委托贷款减值损失) 核算的, 改为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外, 其余资产减值损失都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简化了核算, 体现了重要性原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持有期内不仅核算减值损失, 还核算升值的利得, 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反映。第三, 资产减值损失可否转回的处理不同。新准则规定, 非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 出发点是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而迅速改善财务状况, 粉饰其经营业绩, 同时, 也使财务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流动资产和相关金融资产减值可以转回, 但不能高于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2016年7月1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32号),首次从定义、产权转让、交易统一进行了规范,与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相比,《办法》就国有资产交易方式、增资扩股与资产转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明确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包括企业产权转让、增资及资产转让《办法》第3条规定,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包括:(1)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转让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权益的行为(以下称企业产权转让);(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增加资本的行为(以下称企业增资),政府以增加资本金方式对国家出资企业的投入除外;(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的重大资产转让行为(以下称企业资产转让)。

2明确增资及资产转让应当进场交易《办法》第2条规定,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同时,《办法》第39条明确了企业增资通过产权交易机构网站对外披露信息公开征集投资方的,信息公告时间不得少于40个工作日,并明确了信息披露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第48条明确了企业一定金额的实物资产转让,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履行相应决策程序后,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此外,《办法》第45条、第46条分别就非公开协议方式增资予以明确规定。其中,第45条规定:如下情形,经国资委审批,可以采取非公开协议方式进行增资。(1)因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需要,由特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参与增资;(2)因国家出资企业与特定投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或利益共同体需要,由该投资方参与国家出资企业或其子企业增资。第46条规定:以下情形经国家出资企业审议决策,可以采取非公开协议方式进行增资。(1)国家出资企业直接或指定其控股、实际控制的其他子企业参与增资;(2)企业债权转为股权;(3)企业原股东增资。

同时,《办法》第48规定,涉及国家出资企业内部或特定行业的资产转让,确需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实际控制企业之间非公开转让的,由转让方逐级报国家出资企业审核批准。3首次提出了增资扩股的审批权限、交易流程及定价原则《办法》第34条规定,国家出资企业的增资,由国资委审批。因增资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所出资企业控股权的,须由国资委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第35条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增资行为。其中,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子企业的增资行为,须由国家出资企业报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增资企业为多家国有股东共同持股的企业,由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国有股东负责履行相关批准程序;各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相同的,由相关股东协商后确定其中一家股东负责履行相关批准程序。

《办法》第36条、第37条、第38条等明确规定,企业增资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制定增资方案、明确募集资金金额、用途、投资方应具备的条件、选择标准和遴选方式等。增资应由增资企业按照企业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决策,形成书面决议。增资企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和资产评估。《办法》第38条同时规定,以下情形可可以依据评估报告或最近一期审计报告确定企业资本及股权比例:(1)增资企业原股东同比例增资的;(2)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国家出资企业增资的;(3)国有控股或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对其独资子企业增资的;(4)增资企业和投资方均为国有独资或国有全资企业的。

同时,《办法》第43条规定,投资方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应当经增资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同意,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投资方的出资金额。

4首次明确转让方为多家国有股东共同持股的企业的产权转让审批权限《办法》第8条明确定,转让方为多家国有股东共同持股的企业,由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国有股东负责履行相关批准程序;各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相同的,由相关股东协商后确定其中一家股东负责履行相关批准程序。

5明确国有资产交易信息预披露和正式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对外披露资产交易信息《办法》首次明确提出,国有资产交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度安排,采取信息预披露和正式披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产权交易机构网站分阶段对外披露资产交易信息,公开征集受让方。其中,产权转让的正式披露信息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增资的正式披露信息时间不得少于40个工作日。

6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增资应当对产权转让方案或增资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办法》明确规定,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国家出资企业审议决策采取非公开协议方式的企业产权转让行为、增资行为时,应当审核有关产权转让行为或增资行为的法律意见书。60文亦明确规定,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也明确提出,决定或批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应当审查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3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摊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每个企业都在千方百计的提升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而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特殊资产项目上,并且这些特殊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更好地规范企业这些特殊资产项目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财政部在2006年对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进行了大范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本文将从无形资产的定义、规范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几个方面阐述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无形资产定义的变化

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商誉,同时又规定“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这样在内容表述上前后矛盾,概念不够清晰。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新准则中主要强调了它的可辨认性,以后所有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资产,不再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并把商誉排除在外。

二、无形资产准则规范范围的变化

旧准则只规定“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

新准则更加明确了无形资产准则适用范围,即适用于除下列三项特殊情况之外的所有无形资产:

1.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2.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3.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三、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变化

1.新、旧准则在外购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方法上基本一致,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但新准则还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明确规定了外购无形资产的价值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确认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付款期间内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为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新准则取消了原准则中“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部分”,统一规定为“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入账,所确认的初始成本与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3.新准则对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处理进行了修订,将其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所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条件的可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为此,新准则增加了“研发支出”这一会计科目,企业在研究开发阶段的全部支出,首先应在“研发支出”中归集,期末按是否应予资本化再分别结转到“管理费用”和“无形资产”中去。而旧准则则将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一律费用化处理。

4.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而旧准则只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新准则更强调资产的公允价值观念。

5.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而旧准则是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成本入账。

四、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变化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和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而产生的相关问题。新准则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区分开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其取得当月在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其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摊销方法有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但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也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如专利权)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其摊销费用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计入该产品的制造费用。而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除非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的,或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的,可以预计无形资产的残值。而旧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残值一律为零。

新准则在会计核算上也采用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相类似的做法,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来核算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不再通过冲减无形资产成本来反映。这样“无形资产”科目真实反应了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旦提取就不允许转回,而旧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的。新准则这一规定将极大地遏止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的行为。

不难看出,新准则不仅从定义上、范围上对无形资产做了修订,更是从会计核算上对无形资产做了完善和补充。它不仅重新修改了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外购无形资产引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部分研究开发费用可予资本化的观念,还增加了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明确了无形资产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有残值的观念,使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更完备、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转让,评估,交易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立法有两次明显的转折,其一是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其二便是2008年10月28日通过,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前者伴随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起到了划分职权、明确监管的作用;后者则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巩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成果。

从规范国有产权转让的角度看,《企业国有资产法》区别于《公司法》和《物权法》之处在于其没有对现存的相关制度、条例、规章等进行较大的更改,而是以法律的形式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办法予以确认。即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办法制度化、法律化,其中包含着一些意义重大的创新点,为后续细则的出台打造了一些空间。

一、国有资产定义

《暂行条例》定义的企业国有资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二是投资形成的权益,三是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这个定义,既包括具体资产,也包括股权,还可包括非股权形态的权益。《国资法》所称的“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个定义可以近似地理解为股权,根据这一条文限定,企业国有资产在法律意义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由国家作为主体以各种形式对企业的出资形成的;二是由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出资企业所享有的一种权益。这部法律规定的国有资产是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的资产收益并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和选择企业管理者等股东权利,而不是指国家出资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和动产。

但是国家对企业出资形成的权益是有延伸的,这种延伸可分成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国家出资企业以出资人身份对外投资形成的权益,对于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权益的延伸。如果国家出资企业转让对外投资,虽然不会涉及国家出资的投资关系,但国家出资企业因转让投资所产生的损益而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动,也必然会使作为国家出资人的权益受到直接影响,转让投资权益价值的高低直接在出资企业当期的损益报表中体现出来,因而也直接关系到履行国家出资职责机构的投资收益。因此国家出资企业转让对外投资形成的权益也是一种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其转让也应当按照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规定执行。这是国家出资企业作为股东转让被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主体是国家出资企业,客体是被投资企业的国有股东权益。第二层是国家出资企业转让本身占有的资产,即除对外投资以外的其他法人财产的转让。也应当按照国资法的规定通过产权市场进行。上述两层含义的转让行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规范出资企业章程予以管理。

另外,笔者认为企业改制也是国有资产转让行为之一,《企业国有资产法》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创新,就是明确定义了“企业改制”,仅含三种情形: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二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公司改为国有控股公司或非国有控股公司;三是国有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控股公司。除此之外,不影响控股地位的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均不属于“企业改制”。该法定义“企业改制”当然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加强对涉及控股地位等国有股权转让的监管,同时弱化对不涉及控股地位等国有股权转让的监管。但这一点在该法中并没有明文支持,有待后续规定的进一步明确。而《暂行条例》未明确定义企业改制。

对于次级企业监管的弱化,则早在2003年国资委3号文中就有了体现。该文规定,所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需要同级国资部门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可见,对于企业转让其间接持有的国有股权,一般来说不再需要行政审批,而只需要作为其股东的一级国有企业同意即可。

二、国有资产转让批准

3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国有资产,致使国家对该企业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这里涉及到国资部门直接监管企业的层级问题,但法律并没有规定。

在目前阶段,国有资产转让的批准主体包括各级监管部门和所出资企业,即一级企业。其中,对于各级政府直接出资的一级国有企业,由该级政府的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对于其间接持股的次级企业,由该一级企业批准,而不再由国资监管机构直接审批。当然,符合特定条件的还需要报同级政府批准。

注重以完善公司治理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护,可以算是《企业国有资产法》又一个较突出的特点和创新了,其第十七条第二款便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该法的第三十四条和四十条规定,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合并、分离、解散、申请破产等,以及企业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做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做出指示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这表明,涉及国有企业分立、合并、解散、破产、改制等重大行为的,政府审批行为在时间上先于股东大会决议。而在此之前的各项文件均无此规定,相反,3号文甚至要求政府审批的报批文件中就包括公司内部决议文件。

对于政府审批这个环节在整个程序时间节点上的变动,实质上体现了对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的重视和维护,有效防止了因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造成对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的干预和破坏。这也与该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吻合: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三、国有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基础工作,通过提供客观价值标准的方式防止国有资产的贱卖,是从交易价格角度保护国有资产的有效方法。实践中,一般将经过评估并经认可或核准的价格作为交易价格的依据,当交易低于评估价格90%的时候,必须暂停交易,待获得原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交易。

《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一是第四十七条从企业性质方面作了规定,即“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合并、分立、改制、转让重大财产,以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但对参股企业所列上述情形未作明确规定。二是第五十五条从行为形式上作了规定,即“依法将国家对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的除外)”,“应当以依法评估的、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认可或者有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核准的价格为依据,合理确定最低转让价格。”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国有资产转让行为的,无论是否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均要进行资产评估。现行12号令中规定“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或其下属独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产权)置换和无偿划转”可以不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这也是符合《企业国有资产法》精神的,因为上述行为并不发生国有产权的最终转让。

四、国有资产转让公开交易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国有资产转让的方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国有资产转让,按照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公开、公平、公正地运用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实现市场化交易,已经成为法定的程序和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企业国有资产法》还是上述其他文件,均要求公开交易,但在特殊情况和履行特别的批准程序下,允许协议转让。2006年《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列出了允许协议转让的条件: (1) 关系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转让后仍保持国有控股; (2) 如果转让行为发生在所出资企业内部,则转让方和受让方应为所出资企业或其全资、绝对控股企业。

但是实践中,符合了上述两个条件之一,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协议方式转让,还需要“按照转让方的隶属关系,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地方企业由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所以在转让国有产权的实践中,仍然要以公开市场交易为原则,以协议转让为例外,因为审批部门对协议转让的批准非常谨慎。

五、国有资产转让的关联交易及法律责任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可以向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或者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的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上述人员或者企业参与受让的,应当与其他受让参与者平等竞买;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披露有关信息;相关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参与转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各项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无论谁参与受让国有资产,都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八章第七十二条明确指出:“在涉及关联方交易、国有资产转让等交易活动中,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该交易行为无效。”这一规定从根本上保证了国有资产交易的追查制度,即便是已经完成交易的项目也要接受审查,并且一旦出现问题则视为无效。

参考文献

[1].郑淑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2].杨景宇, 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3].帅长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手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5

(共10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A4、A5、B6、A7、A8、B9、A10、C11、D12、C13、D14、C15、B16、C17、A18、A19、D20、C21、D22、C23、B24、B25、A26、A27、A28、D29、A30、B31、B32、C33、C34、D35、D36、B37、A38、B39、A40、A41、D42、C43、C44、B45、A46、D47、C48、A49、A50、A51、B52、B53、A54、B55、D56、D57、D58、A59、C60、B

二、多项选择题

61、ABCD62、ABC63、CD64、ACD65、ABCD66、ABCD67、AB68、ABCD 69、ABCD70、ABCD71、ACD72、ABC73、ABCD74、ABCD75、ABCD76、ABCD77、ABCD78、ABCDE79、ABC80、BC

三、判断题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6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政权的基础,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也是人民享有权益的公共财富。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的办法来管理、运用国有资产,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必然要求抓紧研究企业国有资产法,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办法制度化、法律化,依照法律的规定把国有资产管理好、运用好、保护好,把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好、维护好。

(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但也应该认识到,由于以前对国有资产和财富的管理更多依赖行政的方式和政策的治理,制度性漏洞较多,行政性决策的随意性较强,管理体制不完善,且处于社会与经济的转型期,各种侵吞、侵害国有资产及其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及依法治国的需要极不相符。如何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保障企业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有法可依,国有资产的管理步入法制新时代。

(三)贯彻落实《物权法》的要求

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实施了《公司法》和《物权法》,为公司治理和物权保护提供一般意义的法律保护模式。而《企业国有资产法》则是上述两法的拓展和延续,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国有资产的物权保护两个方面,提供了相对特殊的保护措施。所以该法承担着与前述两法有效衔接的责任。《物权法》着眼于物权的一般性,强调对抽象权利主题的一体保护,无法针对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做出量体裁衣的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颁布《企业国有资产法》,落实《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特点

(一)全面涵盖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一般划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对于行政事业性资产,其管理可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矿产、水、土地、森林等资源性资产,一般都有专门的单行法进行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包括金融企业国资在内的各类企业国资都适用本法规定,同时又考虑金融资产的特殊性,使其与现有企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类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对金融企业监管的特别规定相衔接。这样安排出于两点考虑:其一、巨额金融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容忽视。其二,目前,金融风险不仅影响虚拟经济还影响实体经济,危及国家经济安全。而我国的现状是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这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把游离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外的金融资产纳入本法,为以后出现统一的金融国有资产出资人留下空间。

(二)清晰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明确出资人责任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国有资产只履行管理职能却不能承担所有者责任,造成所有者实际缺位和淡化。《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其他部门、机构,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资产管理的“出资人缺位”现象。《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即所谓的“管人、管事、管预算”。同时,在公司治理环节,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需委派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议,并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委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的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履行出资人职能对所出资企业的监管,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并不矛盾。另一方面,对国资委重新进行了定位,只作为出资人,其监督职能被剥离了。这就打破了以前用部门监管作为主概念的法律关系,为厘清委托人、出资人、经营人、监管人、司法人关系打下法理基础。

(三)完善国企高管管理机制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除制度缺失、管理不严外,更重要的是“人为”。确保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选好人、管好人,成为企业国资法的一大亮点。《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国家出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对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安排的要求较为苛刻,一旦任选,被选者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国有资本控股和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对宽松,只要求不允许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原则上,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此外,为考核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绩效,本法设立了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考核两项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其任命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对企业管理者的奖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任命的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薪酬标准。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接受依法进行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四)构建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实践中,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增减资本、发行债券、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担保、国有资产转让以及大额捐赠、利润分配、申请破产等事项,不仅与出资人权益关系重大,也是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环节。企业国有资产法不仅对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进行了规定,明确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限和审批程序,还从企业改制、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和国有资产转让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约束。如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改制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准确界定和核实资产,客观、公正的额确定资产的价值。第五十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独立、客观、公正的对受托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第五十四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管理层收购问题,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向企业的高管或近亲属,或这些人所有或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的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上述人员或企业应与其他受让参与者平等竞买,转让方应如实披漏有关信息。第五十四条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俩个以上的,转让应该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而这也是国家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产权交易所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企业国有资产法还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个层面,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制度体系。

(五)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取得的下列国有资本收入,以及下列收入的支出,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其他国有资本收入。第六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向财政部门提出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国有资本经营的收益属于国家,而不是属于国资委这一出资人。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调整和规范国家出资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企业国有资产法》要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工作,特别是:(1)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尤其是关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制度这些关系法律能否有效实施的具体制度的法规规章。(2)及时清理现行的法规规章,对与《企业国有资产法》不一致的规定应当修改或予以废止。(3)对《企业国有资产法》而言,应宣传其制度亮点,充分发挥其制度效应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其制度缺陷如立法范围偏窄、对大量需改革的政府部门担任出资人角色的认可、国资监管职能归属不清晰、企业高管薪酬具体规定的缺乏、对交易无效行为的认定、境外国资监管的空白以及立法过于原则化,则可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三、县级国有资产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

县级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实处是摆在县级国有资产部门的重要课题。结合我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抓大放小、优化国有企业结构。

2000年底我县国有企业62户,其中小企业54户、中型企业4户、申请破产企业4户。几年来,我们对小企业实行了改制、租赁、承包,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2009年底国有企业户数9户,其中大中型企业6户、小企业3户。企业户数少了但国有资产总额成倍增加,2000年底企业国有资产净值1.48亿,2009年底企业国有资产净值达到9.65亿,增长6.5倍。

(二)明确县级国有资产部门的出资人地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前,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不明确,有的认为企业主管部门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也有的认为企业主管部门和县级国有资产部门都是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造成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后明确了县级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为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县级国有资产部门依法承担出资人的责任,对企业负责人按规定程序任免,对企业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了企业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严格考核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我们对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制定了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绩效评价制度,聘请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考核企业进行业绩考核。对完成年度绩效目标的三家企业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年度绩效目标的两家企业的领导班子降薪,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亮黄牌,对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免职并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通过上述措施有效的激发了企业负责人干事创业、加强企业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的六家企业2009年底国有资产净值较2008年增长21.7%。

(四)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我们对国有企业全部成立了工会组织,坚持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依法选举职工代表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采取各种形式听取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建议,对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给予职工一定的奖励。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工资分配方式、对外投资、租赁、企业改制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采取上述措施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劳动效率提高,企业干群关系和谐。

摘要:《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由行政管理年代迈向依法治理的崭新历史时期。《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是《公司法》和《物权法》的拓展和延续。《企业国有资产法》具有全面涵盖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晰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明确出资人责任,完善国企高管管理机制,构建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特点。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记者 王晓欣;企业国有资产法: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N];金融时报;2008年

[2]、记者 孙燕 通讯员 袁歆;认真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N];济宁日报;2009年

新企业所得税法税前扣除项目解读 篇7

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与原内资条例和外资税法相比, 该条较完整地体现了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 即真实性、相关性和合理性。实施条例第27条对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进行了原则性的解释。

真实性原则是指除税法规定的加计扣除费用外, 任何费用, 除非确属已经实际发生, 否则申报扣除就可能被认定为偷税行为。企业申报扣除的任何费用必须能提供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足够和适当凭据。足够和适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 必须提供发票的, 发票就是适当的凭据;可以自制凭证的, 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等就是适当的凭据;境外购货, 如果没有境外发票, 进口报关单也是适当凭据。足够与否依赖于税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企业的诚信度高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企业只要提供工资费用分配表、雇员名册、劳动合同及领取工资的签单等, 就足够证明工资费用的真实性。但如果是一个有多次偷税记录的企业, 税务机关可能还会实际抽查一定数量的雇员核实是否确有其人。企业在申报扣除费用时不需同时提供证明真实性的资料, 但是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要求, 企业必须提供证明真实性的足够和适当的凭据。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可扣除费用必须与取得的应税收入直接相关。具体判断必须从费用发生的根源和性质上分析, 而不是费用支出的结果。比如, 企业交际费支出很难判断是企业老板个人支出还是为企业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支出, 则按60%的比例进行税前扣除。相关的费用还包括汽车费用支出和个人电话费的支出须进一步明确。

合理性原则是指费用必须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计算和分配的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如果费用的发生既是为了经营目的, 又是为了投资者个人目的;既与经营活动有关, 又与非经营活动有关, 就必须进行合理分配。

二、关于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

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 准予扣除。对合理的判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 职工与企业之间存在任职或受雇关系, 职工实际提供了服务, 且职工取得的工资与所提供的服务密切相关。所谓任职或受雇关系, 一般是指所有连续性的服务关系, 提供服务的职工主要或大部分来自于任职企业, 并且这种收入基本代表了提供服务人员的劳动。需要注意的是, 连续性的服务并不排除临时工的使用, 服务的连续性应足以提供劳动的确定计时或计件工资。

另一方面, 报酬在总额数量上合理, 从理论上说, 决定工资数量合理性的唯一尺度是市场的工资水平, 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1. 职工提供的劳动包括岗位责任的性质, 工作时间, 工作质量、数量和复杂程度, 工作条件。

2. 与其他职工的比较, 包括通行的总的市场情况, 可比工资, 职员与所有者的关系, 职员的能力、企业某一特定经营场所的生活条件, 职工工作经历和教育情况, 职员提供劳动的利润水平, 是否有其他职员执行同一职责等。

3. 投资者的分配和所有权, 包括企业过去股息和工资方面的政策, 职员的工资同该职员所持股权份额之比例。一是防止企业主要股东或主要股东的亲属以工资名义分配利润, 因为股息分配不得在税前扣除。二是防止企业高层经理人员不适当地为自己开高工资。

三、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1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之所以没有规定广告费据实扣除, 是因为广告是形成企业自创商誉的重要活动, 广告费的支出其受益期间也往往不局限在当期, 对当期广告支出作适当限制也符合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原则。但实际操作中, 有些问题还须综合考虑, 如某些行业的广告费为非法支出, 是不能税前扣除的, 按照我国《广告法》的规定,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因此, 烟草广告相应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

四、关于企业间管理费的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 在法人所得税的框架内,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 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既然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不需要独立计算纳税, 那么其向总机构支付的管理费也不得扣除, 因为汇总计算的结果是分支机构管理费支出与总机构管理费收入的自动抵销。

在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 法人之间这种并无实际交易的支付, 一般应视同捐赠。在有投资关系的情况下, 应当推定为股息分配, 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但如果总机构向其法人分支机构实际提供了管理服务, 并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其法人分支机构收取劳务收入性质的管理费, 那么法人分支机构向其总机构购买管理服务所支付的劳务成本性质的管理费可以在税前扣除。

若总机构与法人分支机构之间的管理交易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总机构或者法人分支机构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 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特别纳税调整。

五、准备金的扣除

实施条例第55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第7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是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也就是说, 企业提取的各项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 原则上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虑到金融企业, 特别是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风险投资和其他具有特殊风险的金融工具, 经营风险高, 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较大, 各国在所得税处理上一般都允许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在税前扣除。因此,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拟在部门规章中对金融企业的准备金的税前扣除问题作出专门规定。除此之外, 一般行业提取的各类准备金 (包括坏账准备) 不允许税前扣除。

六、是否所有预提费用都不能在税前列支

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 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属于当期应当以与之相关的经济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为判断依据。如果企业有收入费用实际已经发生的适当凭据 (例如合同) , 则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当期确认收入和费用。

如某公司, 2008年12月预提的办公室租金, 于下一年度3月支付并取得发票, 该公司办公室租金有租赁合同, 租赁行为已经发生, 产生的租金支出应当在租赁当期确认, 预提的租金费用可在2008年税前列支。其他预提费用根据上述原则来判断。

可见, 企业在年度申报纳税时,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 属于当期应该扣除, 但由于没有付款, 暂时未取得发票的也可在税前扣除。

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汇兑损益如何处理

条例第39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中属于向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

例如, 公司董事会作出利润分配决议时, 汇率为10元人民币兑换1欧元, 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000万元人民币, 董事会决定分配此10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并根据当时汇率约定为100万欧元。实际支付时, 汇率已经变成10.5元人民币兑换1欧元, 企业实际支付1050万元人民币, 发生汇兑损失人民币50万元, 这部分汇兑损失不能税前扣除, 应进行纳税调整。

八、高管人员的境外考查、培训费是否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财建[2006]317号) 的规定,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 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 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 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参考文献

[1].尹磊.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收入项目和相关问题.政策导航, 2008 (5)

[2].刘磊.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详解, 中国税务, 2008 (1)

[3].尹磊, 魏钢.新企业所得税法之税收优惠解读 (上) .政策导航, 2008 (10)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8

资产初始计量是指取得资产时确认其入账价值。根据资产取得方式不同,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初始计量产生差异的程度不同。通过购买、自行建造取得的资产其入账价值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基本一致, 而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资产,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初始入账价值规定有较大的差异。

1、购买、自行建造取得资产的初始计量差异分析购买、自行建造取得的资产, 其入账价值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产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借款购建存货上。会计准则规定, 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下也可以资本化, 计入存货成本;而企业所得税法仅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企业所得税法允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比会计准则规定要窄。对于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销售的大型机械设备 (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建造或生产过程, 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 , 会计准则规定在符合条件下可以将借款费用资本化, 而所得税法不允许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借款购建存货的入账价值,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产生了差异。

2、其他途径取得资产初始计量差异分析

(1)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 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 可归属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等初始直接费用, 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资产。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反之, 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二、资产价值转移差异分析

1、固定资产折旧差异分析。在不考虑减值的情况下, 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折旧年限以及折旧方法有关。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等方面存在差异。

(1) 折旧范围。会计准则规定, 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 企业应当对其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2) 折旧方法。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 准予扣除。在所得税优惠条款中, 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一定条件,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差异分析

资产减值准则和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共同规定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除了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外, 其余资产发生的减值均由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该准则规定,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因企业会计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每年都应当进行测试) , 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 应进行减值测试。准则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形, 当存在减值迹象时, 应当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四、投资业务差异分析

1、长期股权投资差异分析

(1) 初始投资时账面差额的处理差异分析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企业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分别情况处理: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 投资所得处理差异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所得分为股息性所得和处置所得两部分。股息性所得指持有期间从被投资单位取得的股息红利, 处置所得指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所得收入高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在成本法下, 当被投资单位分派股利时, 投资企业才确认股息性所得。在权益法下, 投资方在每个会计年度末, 按应享有的或应分担的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不论被投资单位分配的股利是投资前产生的, 还是投资后产生的;也不论企业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 只要被投资单位分派股利, 都应作为当期所得。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实施会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 进而影响应纳所得税额。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以节税为目的, 依照税法的具体要求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事先安排和运筹, 使企业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 合法地减轻税收负担, 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在一个企业中, 特别是生产型企业, 固定资产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及折旧方法的选择对所得税额的多少有重大的影响。那么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制度下, 企业如何利用固定资产的核算来进行税收筹划呢?笔者从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有效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固定资产取得时的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并使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 如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 也有间接发生的, 如应分摊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今天的固定资产就是明天的成本和费用,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会影响到以后的折旧, 从而影响到成本和费用及应纳税所得额。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来节约纳税成本, 进而达到合理避税和理财的目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 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 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 准予扣除。又规定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 若在有关资产购建期发生的借款费用, 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扣, 这就为企业所得税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生产经营的需要, 会考虑购建固定资产, 其中对外借款是购建固定资产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因此, 企业在进行借款筹资时, 可根据其借款利息对所得税的影响考虑将借款利息资本化或费用化, 使企业获得税收收益, 最终决定所借款项的用途。 (1) 若在正常纳税期间, 企业计划购建固定资产, 企业货币资金不足, 需专门借入款项购建。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可以考虑将其他用途的资金 (如计划用来购买原材料的资金) 用来购建固定资产, 避免借入专门款项, 再从外借入款项来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这样, 企业就可以将借款费用在税前扣除, 从而减少当期应纳税额。例如, 企业计划在2008年期间新建一栋办公楼需1000万元, 办公楼于2008年1月1日开工, 年底完工。假定企业于2007年12月1日从银行获得两年期贷款500万元, 贷款利息率为6%.则:2008年的应计利息=500×6%=30万元。 (2) 若不采用上述方法, 企业为新建办公楼专门借入500万元, 30万元的利息应该资本化, 不能抵减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若采用上述方法, 30万可以税前扣除, 2008年应纳税额将减少30×25%=7.5万元, 相当于从国家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 (3) 若在免税期间, 企业在借款时应说明其用途, 尽量将所借款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使借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增加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从而减少以后各期的应纳税款, 这样就可以避免白白浪费掉一笔可扣除费用。

2. 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 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收入, 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 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 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 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 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可以根据税法允许的范围和企业的纳税期来确定应税收入的期间, 如果在正常的纳税期, 企业将固定资产捐赠收入均匀计入5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可以推迟税款的缴纳, 以获得时间价值;如果在免税期, 企业应该将固定资产捐赠收入一次性计入当期所得, 以避免递延到正常纳税期后为此缴纳税款。

3. 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时, 同时也可能购进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否单独计价、纳税应事先测算, 正确判断, 寻求税收收益。《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30条规定:“纳税人购买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软件, 未单独计价的, 应并入计算机硬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单独计价的软件, 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因有此规定, 企业在购买计算机硬件时, 其所附带的软件, 是单独计价、还是合并计价, 应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孰长、孰短考虑, 另外, 还需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预计残值;而无形资产摊销一般是摊完为止, 企业应该在购买前加以测算, 然后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税收筹划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税收筹划, 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税收筹划的影响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 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在成本中分摊, 以调节每年应纳税额, 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 因而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因此, 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将影响到成本的大小,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 最终影响企业税负的轻重。由于在折旧方法上存有差异, 这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时,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法律规定。企业减轻税负必须以不违背法律和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因此, 在进行折旧方法选择时必须充分了解现行法律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逐渐损耗 (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准予扣除。同时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可在实行新税法的当年, 对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损耗较大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 增加税前扣除, 以减少所得税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 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 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 由纳税人提出申请, 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 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因此企业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企业的折旧方法做出抉择。而超出法律规定选择的折旧方法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节税收益, 相反还可能因其行为违背法律规定而使企业遭受诸如罚款的损失。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按现行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样如果存在通货膨胀, 则企业按成本收回的实际购买力无疑已大大贬值, 无法按现行的市价进行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重置。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既可以使企业加快投资的回收速度, 又可以使企业的折旧速度加快, 有利于前期的折旧成本获得更多的税收规避额, 而且对企业来说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仍可为企业服务, 却没有占用资金, 这项秘密资金的存在给企业未来的经营亏损提供了避难所, 也给经营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一定要按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的方法、年限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从表面上看, 在固定资产价值固定的情况下, 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折旧方法, 也无论折旧年限多长, 计算提取的折旧总额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 使不同时点上的同一单位资金的价值含量不等值。所以, 企业在比较各种不同的折旧方法带来的税收收益时, 必须先将企业在折旧年限内计提的折旧按当时的资本市场利率进行贴现后, 计算出各种折旧方法下在规定折旧年限内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的现值总和及税收规避额现值总和, 再比较各种折旧方法下的折旧现值总和及折旧税收规避额现值总和, 并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税收规避额现值的折旧方法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折旧年限的影响。现行财务制度和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均给予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就十分明确地规定了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20—25年等等, 这样, 企业便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情况下, 在企业创办初期且享有减免税优惠待遇时, 企业可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将计提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计入成本, 从而获取“节税”的税收收益。但对一般性企业, 即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来说, 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 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 前期利润后移, 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但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时, 最长的折旧年限通常不得超过财务制度规定的最长折旧年限。最短的折旧年限则在考虑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例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二十五条指出, 除另有规定者外,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当企业确定的折旧年限不符合上述规定时,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 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计算。因此, 企业在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税收筹划时, 也要考虑这些相关的限制因素,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上一篇:并联工作台下一篇:道尔顿制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