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共8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注册评估师 第三章 评估机构
第四章 评估委托与报告使用 第五章 行政监管 第六章 自律组织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草案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测算资产价值的专业服务行为。
资产评估业务包括不动产评估、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和其他经济权益的评估。
第三条 委托人需要确定评估对象价值时,可以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和公共利益,并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依法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条 注册评估师执业,应当加入评估机构。
注册评估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评估机构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
第五条 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评估准则。
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依法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评估行为和评估结果。
第六条 国务院建立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负责协调和指导资产评估行业发展。
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框架下,负责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本辖区负责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负责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并接受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注册评估师
第七条 注册评估师是指依法取得资格,经过执业注册并从事评估业务的专业人员。
第八条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定注册评估师专业类别。第九条 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组织实施。
第十条 具有高等院校专科以上学历的自然人,可以申请参加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完成经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可以免试相关科目。
参加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人员,取得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 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执业注册,不得以注册评估师名义执业。
注册评估师的执业注册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持有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具有两年以上在评估机构相应评估专业实践经验的,可以向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申请执业注册。
对于申请执业注册的人员,受理申请的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应当准予注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未逾五年的,过失犯罪除外;
(三)在从事评估、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中因违法行为而受行政处罚未逾两年的;
(四)被开除公职未逾两年的;
(五)被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资格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情形的。
第十三条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应当自收到申请人报送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准予注册的,颁发由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并报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不予注册的,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已取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办理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注销手续:
(一)不符合本法规定执业注册条件被准予注册的;
(二)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
(三)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除过失犯罪外,受刑事处罚的。
依照第一款规定被注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在符合本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下可以重新申请执业注册。
第十五条 注册评估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执业,签署评估报告;
(二)执业中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要求委托人提供相关的法律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为执行公允的评估程序提供必要的协助;
(三)依照有关规定,向相关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组织查阅执业所需的文件、权属证明和资料;
(四)拒绝委托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对评估结果的授意;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十六条 注册评估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接受行业管理,维护行业声誉;
(二)遵守评估准则和有关标准,勤勉谨慎执业;
(三)按完成规定的后续教育学时;
(四)对执业中使用的有关文件、证明、资料采取必要措施确信其合理性;
(五)对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七条 注册评估师与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业。
第十八条 注册评估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个人名义接受委托执业;
(二)同时在两个以上评估机构执业;
(三)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执业;
(四)在法律规定的禁止期间内,买卖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财产;
(五)收受、索要或者变相收受、索要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利用执业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六)签署虚假评估报告;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评估机构
第十九条 评估机构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依法设立并从事评估业务的专业机构。
第二十条 设立评估机构,应当依法采用合伙或者公司形式。
第二十一条 设立评估机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二十二条 评估机构执业不受地域和行业限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三条 评估机构应当依法执业,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保证评估报告的客观、真实、合理。
评估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检查,如实提供评估档案以及相关情况。
评估报告经注册评估师签名并加盖评估机构公章后正式生效,评估机构及注册评估师对评估报告依法承担责任。
评估机构对于评估档案的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十五年。第二十四条 评估机构执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委托人收取费用。第二十五条 委托人拒绝提供执行评估业务所需的文件、证明和相关资料的,评估机构有权中止履行合同。
第二十六条 委托人要求出具虚假评估报告或者有其他干预评估结果情形时,评估机构有权终止履行合同。
第二十七条 评估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或者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执业;
(三)以恶性压价、支付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四)对自身能力虚假宣传;
(五)受理与评估对象、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评估业务;
(六)分别接受利益冲突双方的委托,针对同一评估对象执业;
(七)出具虚假评估报告;
(八)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办理职业责任保险。评估机构可以建立执业风险基金。
第四章 评估委托与报告使用
第二十九条 委托人是指委托评估机构提供评估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十条 委托人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有权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执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或者干预委托人自主选择评估机构。依据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进行评估的,应当依法采用公开方式选择评估机构。
委托人应当与评估机构签订委托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一条 委托人有权要求与评估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注册评估师回避。第三十二条 委托人对评估报告存有异议的,可以要求评估机构解释。
委托人认为注册评估师或者评估机构存在违法执业行为时,可以向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或者行业自律组织投诉举报。
第三十三条 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向评估机构支付费用,不得向评估机构收受、索要或者变相收受、索要回扣。
委托人不得串通、唆使评估机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
第三十四条 委托人应当对所提供的法律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三十五条 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使用评估报告。
第五章 行政监管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履行下列职责:
(一)设定注册评估师专业类别;
(二)制定统一的评估基本准则,包括执业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三)制定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办法;
(四)制定注册评估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评估机构资质管理办法;
(五)制定注册评估师后续教育管理办法;
(六)制定评估机构职业责任保险和执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七)协调处理影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制定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的规章制度;
(二)组织制定具体的评估执业准则和有关标准;
(三)实施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市场准入管理;
(四)监督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
(五)监督管理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执业情况;
(六)依法对违法评估行为实施处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本辖区履行第一款第三、四、五、六、七项职责。
第三十八条 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不得对评估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资质进行不合理限制,不得对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跨地区、跨行业执业设置行政障碍。
国家机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不得与评估机构存在任何人员或者资金关联。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评估机构招揽业务。第三十九条 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依法对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实施监督检查。实施监督检查后,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监督检查报告。监督检查报告能够满足其他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其他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四十条 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
第六章 自律组织
第四十一条 资产评估行业应当设立全国性自律组织。地方性自律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设立。
资产评估行业地方性自律组织接受全国性自律组织的指导。第四十二条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由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社团法人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 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应当加入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享有章程规定的权利,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四条 加入资产评估行业地方性自律组织的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同时也是全国性自律组织的会员。
第四十五条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障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二)制定会员自律管理办法,对会员进行自律管理;
(三)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评估准则和有关标准;
(四)组织实施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
(五)组织开展会员后续教育;
(六)建立会员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七)受理对会员的投诉举报,受理会员的申诉,调解会员执业纠纷;
(八)监督检查会员执业行为,按照规定给予奖惩;
(九)受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当事人委托组织鉴定评估报告;
(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或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注册评估师违反本法第四条或者在执业中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或者有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注册评估师在执业中有本法第十八条第六项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评估机构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或者有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评估机构执业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条 评估机构有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七项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评估机构执业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给委托人和其他相关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评估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评估机构履行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注册评估师追偿。
因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造成损失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造成损失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评估报告交付合同约定的报告使用人满十年丧失。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违反本法第三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条第二款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委托人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由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对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境外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评估机构或者执业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五十七条 国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职评估机构。公职评估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 国务院应当依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篇2
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增加能源供应, 改善能源结构, 保障能源安全,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 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 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 报国务院批准。
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 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 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统一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第二章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
第六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 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制定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 调查结果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汇总。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调查结果应当公布;但是,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第七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能源需求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 制定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 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并予公布。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前款规定的总量目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实际状况, 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各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 并予公布。
第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状况, 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有利于促进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实现的相关规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依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 编制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并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规划应当公布;但是,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
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的, 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 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 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安排。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实施进度、配套电网建设、服务体系和保障措施等。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进行科学论证。
第三章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
第十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制定、公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第十一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并网技术标准和其他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国家标准。
对前款规定的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技术要求,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并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 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 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
第四章推广与应用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 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
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 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 应当依法通过招标确定被许可人。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 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确定在规划期内应当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 制定电网企业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办法, 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在年度中督促落实。
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 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 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
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电网建设, 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范围, 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 完善电网运行管理, 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 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第十五条 国家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 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 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 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 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
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 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
对已建成的建筑物, 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 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型风能、小型水能等技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第五章价格管理与费用补偿
第十九条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 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 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上网电价应当公布。
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实行招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 按照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是, 不得高于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同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水平。
第二十条 电网企业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确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 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 由在全国范围对销售电量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偿。
第二十一条 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 可以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 并从销售电价中回收。
第二十二条 国家投资或者补贴建设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的销售电价, 执行同一地区分类销售电价, 其合理的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部分, 依照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补偿。
第二十三条 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热力和燃气的价格, 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 根据价格管理权限确定。
第六章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
第二十四条 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年度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用于补偿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差额费用, 并用于支持以下事项:
(一)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
(二) 农村、牧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
(三) 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
(四) 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五) 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
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电网企业不能通过销售电价回收的, 可以申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助。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能源、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 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七条 电力企业应当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关资料, 并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电力监管机构进行检查时, 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其他秘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中, 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 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 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 电网企业未按照规定完成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 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并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不准许符合入网技术标准的燃气、热力入网, 造成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并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以燃气、热力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 石油销售企业未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造成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以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 生物质能, 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
(二) 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 是指不与电网连接的单独运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三) 能源作物, 是指经专门种植, 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四) 生物液体燃料, 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甲醇、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
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原载: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oc/xin wen/2009-12/26/content 1538199.htm)
能源知识
什么是可燃冰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测算资产价值的专业服务行为。
资产评估业务包括不动产评估、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和其他经济权益的评估。
第三条委托人需要确定评估对象价值时,可以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和公共利益,并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依法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条注册评估师执业,应当加入评估机构。
注册评估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评估机构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
第五条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评估准则。
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依法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评估行为和评估结果。
第六条国务院建立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负责协调和指导资产评估行业发展。
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框架下,负责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本辖区负责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负责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并接受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注册评估师
第七条注册评估师是指依法取得资格,经过执业注册并从事评估业务的专业人员。
第八条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定注册评估师专业类别。
第九条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组织实施。
第十条具有高等院校专科以上学历的自然人,可以申请参加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完成经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可以免试相关科目。
参加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人员,取得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执业注册,不得以注册评估师名义执业。
注册评估师的执业注册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持有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具有两年以上在评估机构相应评估专业实践经验的,可以向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申请执业注册。
对于申请执业注册的人员,受理申请的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应当准予注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未逾五年的,过失犯罪除外;
(三)在从事评估、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中因违法行为而受行政处罚未逾两年的;
(四)被开除公职未逾两年的;
(五)被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资格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情形的。
第十三条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应当自收到申请人报送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准予注册的,颁发由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并报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不予注册的,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已取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办理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注销手续:
(一)不符合本法规定执业注册条件被准予注册的;
(二)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
(三)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除过失犯罪外,受刑事处罚的。
依照第一款规定被注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在符合本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下可以重新申请执业注册。
第十五条注册评估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执业,签署评估报告;
(二)执业中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要求委托人提供相关的法律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为执行公允的评估程序提供必要的协助;
(三)依照有关规定,向相关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组织查阅执业所需的文件、权属证明和资料;
(四)拒绝委托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对评估结果的授意;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六条注册评估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接受行业管理,维护行业声誉;
(二)遵守评估准则和有关标准,勤勉谨慎执业;
(三)按年度完成规定的后续教育学时;
(四)对执业中使用的有关文件、证明、资料采取必要措施确信其合理性;
(五)对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七条注册评估师与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业。
第十八条注册评估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个人名义接受委托执业;
(二)同时在两个以上评估机构执业;
(三)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执业;
(四)在法律规定的禁止期间内,买卖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财产;
(五)收受、索要或者变相收受、索要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利用执业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六)签署虚假评估报告;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评估机构
第十九条评估机构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依法设立并从事评估业务的专业机构。
第二十条设立评估机构,应当依法采用合伙或者公司形式。
第二十一条设立评估机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二十二条评估机构执业不受地域和行业限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评估机构应当依法执业,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保证评估报告的客观、真实、合理。
评估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检查,如实提供评估档案以及相关情况。
评估报告经注册评估师签名并加盖评估机构公章后正式生效,评估机构及注册评估师对评估报告依法承担责任。
评估机构对于评估档案的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十五年。
第二十四条评估机构执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委托人收取费用。
第二十五条委托人拒绝提供执行评估业务所需的文件、证明和相关资料的,评估机构有权中止履行合同。
第二十六条委托人要求出具虚假评估报告或者有其他干预评估结果情形时,评估机构有权终止履行合同。
第二十七条评估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或者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执业;
(三)以恶性压价、支付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四)对自身能力虚假宣传;
(五)受理与评估对象、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评估业务;
(六)分别接受利益冲突双方的委托,针对同一评估对象执业;
(七)出具虚假评估报告;
(八)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评估机构应当办理职业责任保险。评估机构可以建立执业风险基金。
第四章 评估委托与报告使用
第二十九条委托人是指委托评估机构提供评估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十条委托人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有权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执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或者干预委托人自主选择评估机构。
依据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进行评估的,应当依法采用公开方式选择评估机构。
委托人应当与评估机构签订委托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一条委托人有权要求与评估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注册评估师回避。
第三十二条委托人对评估报告存有异议的,可以要求评估机构解释。
委托人认为注册评估师或者评估机构存在违法执业行为时,可以向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或者行业自律组织投诉举报。
第三十三条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向评估机构支付费用,不得向评估机构收受、索要或者变相收受、索要回扣。
委托人不得串通、唆使评估机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
第三十四条委托人应当对所提供的法律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三十五条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使用评估报告。
第五章 行政监管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履行下列职责:
(一)设定注册评估师专业类别;
(二)制定统一的评估基本准则,包括执业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三)制定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办法;
(四)制定注册评估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评估机构资质管理办法;
(五)制定注册评估师后续教育管理办法;
(六)制定评估机构职业责任保险和执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七)协调处理影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七条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制定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的规章制度;
(二)组织制定具体的评估执业准则和有关标准;
(三)实施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市场准入管理;
(四)监督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
(五)监督管理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执业情况;
(六)依法对违法评估行为实施处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本辖区履行第一款第三、四、五、六、七项职责。
第三十八条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不得对评估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资质进行不合理限制,不得对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跨地区、跨行业执业设置行政障碍。
国家机关、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不得与评估机构存在任何人员或者资金关联。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评估机构招揽业务。
第三十九条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依法对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实施监督检查。实施监督检查后,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监督检查报告。监督检查报告能够满足其他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其他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四十条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
第六章 自律组织
第四十一条资产评估行业应当设立全国性自律组织。地方性自律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设立。
资产评估行业地方性自律组织接受全国性自律组织的指导。
第四十二条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由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社团法人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应当加入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享有章程规定的权利,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四条加入资产评估行业地方性自律组织的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同时也是全国性自律组织的会员。
第四十五条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障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二)制定会员自律管理办法,对会员进行自律管理;
(三)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评估准则和有关标准;
(四)组织实施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
(五)组织开展会员后续教育;
(六)建立会员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七)受理对会员的投诉举报,受理会员的申诉,调解会员执业纠纷;
(八)监督检查会员执业行为,按照规定给予奖惩;
(九)受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当事人委托组织鉴定评估报告;
(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或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注册评估师违反本法第四条或者在执业中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或者有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注册评估师在执业中有本法第十八条第六项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评估机构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或者有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评估机构执业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评估机构有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七项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评估机构执业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给委托人和其他相关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评估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评估机构履行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注册评估师追偿。
因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造成损失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注册评估师违法执业造成损失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评估报告交付合同约定的报告使用人满十年丧失。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违反本法第三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条第二款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委托人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由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对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境外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评估机构或者执业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五十七条国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职评估机构。公职评估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国务院应当依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五十九条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慈善法 篇4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以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
第四条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慈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八条 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第九条 慈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
(四)有组织章程;
(五)有必要的财产;
(六)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本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不予认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登记或者认定期限的,报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章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和住所;
(二)组织形式;
(三)宗旨和活动范围;
(四)财产来源及构成;
(五)决策、执行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六)内部监督机制;
(七)财产管理使用制度;
(八)项目管理制度;
(九)终止情形及终止后的清算办法;
(十)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开展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三)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出现章程规定的终止情形的;
(二)因分立、合并需要终止的;
(三)连续二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
(四)依法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慈善组织终止,应当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应当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三十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告。不成立清算组或者清算组不履行职责的,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章程未规定的,由民政部门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慈善组织清算结束后,应当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告。
第十九条 慈善组织依法成立行业组织。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第二十条 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二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慈善组织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第二十四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
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第二十六条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第二十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第二十八条 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定向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应当在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的范围内进行,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项。
第二十九条 开展定向募捐,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方式。
第三十条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开展救助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第三十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三十二条 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
第三十三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 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第三十六条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八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九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
第四十条 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第四十一条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第四十二条 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 国有企业实施慈善捐赠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四十四条 本法所称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设立慈善信托、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未按照前款规定将相关文件报民政部门备案的,不享受税收优惠。
第四十六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
第四十七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托人。变更后的受托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日内,将变更情况报原备案的民政部门重新备案。
第四十八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应当按照信托目的,恪尽职守,履行诚信、谨慎管理的义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根据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信托事务处理情况、信托财产管理使用情况。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其备案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九条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
信托监察人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信托监察人发现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应当向委托人报告,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慈善信托的设立、信托财产的管理、信托当事人、信托的终止和清算等事项,本章未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五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包括:
(一)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财产;
(二)募集的财产;
(三)其他合法财产。
第五十二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
第五十三条 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第五十四条 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慈善组织的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投资。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慈善组织投资的企业兼职或者领取报酬。
前款规定事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慈善组织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确需变更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第五十六条 慈善组织应当合理设计慈善项目,优化实施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慈善财产使用效益。
慈善组织应当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五十七条 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第五十八条 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第五十九条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受益人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慈善财产的用途、数额和使用方式等内容。
受益人应当珍惜慈善资助,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受益人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
第六十条 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百分之七十;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况下,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制定。
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六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服务,是指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志愿无偿服务以及其他非营利服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
第六十二条 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
第六十三条 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第六十四条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志愿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
第六十五条 慈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实名登记,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根据志愿者的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第六十六条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
第六十七条 志愿者接受慈善组织安排参与慈善服务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
第六十八条 慈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
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下列慈善信息:
(一)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二)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四)具有出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五)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
(六)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
(七)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开展检查、评估的结果;
(八)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七十一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第七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第七十三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第七十四条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募得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第七十五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向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提供慈善需求信息,为慈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七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慈善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十九条 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八十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境外捐赠用于慈善活动的物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八十一条 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八十二条 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十三条 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第八十四条 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第八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第八十六条 国家为慈善事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提供融资和结算等金融服务。
第八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依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
第八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第八十九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第九十条 经受益人同意,捐赠人对其捐赠的慈善项目可以冠名纪念,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批准的,从其规定。
第九十一条 国家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
第九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慈善组织,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慈善组织的住所和慈善活动发生地进行现场检查;
(二)要求慈善组织作出说明,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向与慈善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与监督管理有关的情况;
(四)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查询慈善组织的金融账户;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检查人员或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第九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九十六条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第九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国家鼓励公众、媒体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对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以及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一)未按照慈善宗旨开展活动的;
(二)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三)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或者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的。
第九十九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一)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造成慈善财产损失的;
(二)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的;
(三)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
(四)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或者管理费用的标准违反本法第六十条规定的;
(五)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六)未依法报送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或者报备募捐方案的;
(七)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慈善组织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予以处罚。
慈善组织有前两款规定的情形,经依法处理后一年内再出现前款规定的情形,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条 慈善组织有本法第九十八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
(二)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的;
(三)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
(四)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居民生活的。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验证义务的,由其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一百零二条 慈善组织不依法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不依法向志愿者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或者不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
第一百零三条 慈善组织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由税务机关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零四条 慈善组织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由有关机关依法查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零五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的;
(二)未按照规定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或者向社会公开的。
第一百零六条 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过错造成受益人、第三人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追偿。
志愿者在参与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过错受到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慈善组织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零七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第一百零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
(五)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一百零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一十条 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
第一百一十一条 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开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篇5
包括:一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二是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三是进出境技术监控措施。
四、《行政强制法》的适用范围。(括对社会公众的一般教育,但主要针对前者。
(五)禁止谋利原则的内容。(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三、查封、扣押财物的保管和处理。(达。
三、中止执行。(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就执行的内容和方式达成协议,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的制度。
(二)执行和解的法定规则。
1、执行和解的形式是达成执行协议。
2、执行协议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执行协议的内容:一是约定被执行人分阶段履行义务;二是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
4、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否则,行政机关可以单方恢复强制执行。
七、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一般规则。(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将查封、扣押的财物、划拨的存款、汇款和拍卖、依法处理所得款项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据为己有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65、66、67、68条)
1、金融机构违反冻结、划拨规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执行款项未划入规定账户,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违反《行政强制法》规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本章要点:了解行政强制期限的计算、授权组织实施行政强制的规定,以及行政强制法的生效日期。
一、关于期限的计算方法。(第69条)
十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二、授权组织实施行政强制的规定。(第70条)
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强制,适用《行政强制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
三、《行政强制法》的施行日期。(第7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全文 篇6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申请、签发和管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权益,促进对外交往,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故意损毁或者非法扣押护照。
第三条 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
护照由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向外国政府推介。
第四条 普通护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
外交护照由外交部签发。
公务护照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
第五条 公民因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普通护照。
第六条 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近期免冠照片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国家工作人员因本法第五条规定的原因出境申请普通护照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签发普通护照;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签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公民因合理紧急事由请求加急办理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办理。
第七条 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签发地点和签发机关。
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
普通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规定。
第八条 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和外交信使持用外交护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联合国、联合国专门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工作的中国政府派出的职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持用公务护照。
前两款规定之外的公民出国执行公务的,由其工作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向外交部门提出申请,由外交部门根据需要签发外交护照或者公务护照。
第九条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签发范围、签发办法、有效期以及公务护照的具体类别,由外交部规定。
第十条 护照持有人所持护照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护照签发机关申请护照变更加注。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持有人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护照:
(一)护照有效期即将届满的;
(二)护照签证页即将使用完毕的;
(三)护照损毁不能使用的;
(四)护照遗失或者被盗的;
(五)有正当理由需要换发或者补发护照的其他情形。
护照持有人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在国内,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在国外,由本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回国后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的,由本人向暂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换发或者补发,按照外交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护照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
护照的防伪性能参照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护照签发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三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十四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自其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护照:
(一)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的护照。
案件当事人拒不交出护照的,前款规定的国家机关可以提请护照签发机关宣布案件当事人的护照作废。
第十六条 护照持有人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者护照遗失、被盗等情形,由护照签发机关宣布该护照作废。
伪造、变造、骗取或者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的护照无效。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的,由护照签发机关收缴护照或者宣布护照作废;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或者出售护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护照及其印制设备由公安机关收缴。
第十九条 持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护照或者冒用他人护照出入国(边)境的,由公安机关依照出境入境管理的法律规定予以处罚;非法护照由公安机关收缴。
第二十条 护照签发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护照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签发的;
(三)超出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费用的;
(四)向申请人索取或者收受贿赂的;
(五)泄露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一条 普通护照由公安部规定式样并监制;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由外交部规定式样并监制。
第二十二条 护照签发机关可以收取护照的工本费、加注费。收取的工本费和加注费上缴国库。
护照工本费和加注费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公布。
第二十三条 短期出国的公民在国外发生护照遗失、被盗或者损毁不能使用等情形,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第二十四条 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或者参加边境旅游等情形,可以向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
第二十五条 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向交通部委托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
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应用问题探究 篇7
因为无形资产的较强排他性和独创性特点, 使多个无形资产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是以在评估无形资产时, 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符合条件的参照物, 所以无形资产的市场相对狭小, 缺乏可比交易实例, 交易频率低, 交易价格特殊。而运用市场法的前提则需要有一个充分活跃的公开市场, 同时要有可比的资产和频繁的交易活动, 最重要的是要能在交易市场上搜集到大量的可比指标和技术参数。故采用市场法评估无形资产受到很大的局限, 不被广泛使用。
又因为无形资产的不完整性, 资本费用承担的弱对应性以及成本的象征性, 使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难以取得, 且其贬值因素也难以测算。而成本法评估的基本思路便是对被估资产成本的重置, 并扣除所出现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后净值的测算。所以成本法也难以成为评估无形资产的主要方法。
无形资产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其效益性, 无形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较长期间内连续产生经济效益。而收益法的基本思路即是对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估测。这里所指的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估测, 包含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见和测算并能用货币计量以及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见和测算并用货币计量。这样就使无形资产的评估本质上是对其超额收益的度量, 按照评估对象预期收益来评估评估无形资产价值, 容易被资产交易使用方和社会各界接受。所以, 目前公认收益法是无形资产评估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方法。
2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2.1 收益法的内涵
收益是指一定限期内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净值。收益法是指对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的测算来评价资产价值的方法。在评估无形资产时, 收益法采用折现手段来处理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把无形资产的预期生产流与获利能力作为评估标准来判断评估对象的价值。
2.2 收益法的适用范围
被估无形资产已经在公开市场中放入并产生或具有预期收益的能力;被估无形资产必须在一个较长周期内能够持续获得预期收益;能够用货币计量被估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的风险等因素。这里所指的风险等因素包含的内容有: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科技风险等宏观风险以及研发风险、财务风险等微观风险, 这些风险体现在投资报酬率即折现率中。
2.3 收益法的基本公式
P———评估值;
n———年序号;
i———收益年期;
r———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Ri———未来第i年的预期收益。
2.4 基本参数
2.4.1 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是指被估资产正常情况下所能得到的额外收获。无形资产的收益通常不能单独产生, 而是与其他载体协同产生效益, 所以, 如果一个或多个无形资产与其相关联的资产的共同收益是可以分割的, 共同受益与企业集体收益对比后有余额, 这个残余收益就被称为超额收益。
2.4.2 折现率
指将未来的预期获得回报通过计算换成现在价值的比率。一般来说, 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比,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体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不稳定以及无形资产难以保护中。目前, 国内无形资产在法律制度和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这些因素导致无形资产的流动面临的风险比有形资产高。而这些风险通常在折现率中展现出来, 风险性强, 投资收益高, 其折现率较高。
2.4.3 收益期限
即为无形资产的“寿命限期”, 是能够超额获利所持续的时间。
3 收益法运用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
3.1 无形资产超额收益测算困难
第一, 无形资产具有附着性, 其不存在具体物质形态, 必须附着于一定的实物载体才可以展现出其影响力。例如, 土地使用权、商标权、版权。其一般不会独自产生收益, 而是与其他有实体形态的资产配合产生收益。是以, 在无形资产评估时, 需要将其与其他资产相分离, 圈定出属于无形资产独自产生的超额收益。这种分离与界定通常比较困难, 处理不好则会低估或高估无形资产的收益, 降低评估价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第二, 存在多元化因素影响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包括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首先是现实因素, 表现为无形资产自身使用寿命、产权的转让等;其次是潜在因素, 无形资产评估需要法律保护, 有一定的宏观和微观风险, 受市场状况制约等。因而其超额收益受到这些因素的阻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故而难以测算。
3.2 收益期限及估测困难
首先, 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不像有形资产不会受到法律条文或者合同条款的影响, 其法定有效期限在注册时被法律所规定。例如, 专利法、著作权法、特许经营协议。
其次, 无形资产使用中签订的商业合同往往也会规定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 例如, 转让价格协议、抵押贷款协议、租赁合同等。
再次, 相同无形资产同时具有法令条文中限定的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协议中规定的受益年限, 而二者很可能并不相同。而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 有效期限可从法律或合同中确定, 这就使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成为另一难题。需要注意的是, 当今社会环境变化速度很快, 无形资产的升级替换也会加快, 使其寿命期限减短, 是以会呈现出无形资产现实受益年限比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短的情形, 更加不可忽略这一问题。
4 收益法应用问题的解决手段
4.1 超额收益的测算
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测算是评估无形资产的实质问题, 只有将无形资产的收益与其他资产的收益分隔开来, 只圈定出属于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部分, 才能够准确评估出无形资产价格。在此把超额收益的测算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即直接测算法、差额法、利润分成率法。
4.1.1 直接测算法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因其自身优势而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 需求大, 销售量高, 从而使企业收获超出正常范围的超额收益。而这种价值表现在提高企业产品价格增加收入或者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费用。是以, 采取直接测算法将无形资产划分为收入增加型和费用节省型。直接计量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收益增加。
(1) 收入增加型 (即价格、售量的变化) 。
(1) 价格变化, 销售量不变, 单位成本不变。
基本公式:R= (P2-P1) *Q* (1-T)
P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单位成品价格;
P2———使用无形资产后单位成品价格;
Q———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2) 销量变化。
基本公式:R= (Q2-Q1) * (P-C) * (1-T)
Q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的销售量;
Q2———使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量;
P———单位成品价格;
C———产品单位成本;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2) 费用节省型。
基本公式:R= (C2-C1) *Q* (1-T)
C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产品单位成本;
C2———使用无形资产后产品单位成本;
Q———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4.1.2 差额法 (间接法)
无形资产的取得通常是企业自创或者是转让方式, 其中, 如果一个企业自创了一项无形资产, 它就不用租用该资产, 无需支付转让使用费。是以, 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即是评估无形资产转让费。例如,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与特许经营权的让渡。
基本公式:超额利润等于经营利润扣除资产总额与行业平均资产乘积后的净值。
4.1.3 利润分成率法
上述两种方式固然量化了无形资产的收益, 却无法将无形资产与相关联其他资产分开, 单独计算只属于无形资产的收益, 而分成法则可以从无形资产获得的总收益中抽出属于无形资产的那部分收益, 即在无形资产收益与总收益之间进行分摊。
基本公式:超额收益等于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分成的乘积率, 亦等于销售利润与销售利润分成率的乘积;
销售收入分成率等于销售利润分成率与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销售利润分成率等于销售收入分成率比上销售利润率。
由此可见, 利润分成率的计算成为估测超额收益的关键。通常分为两种方法:约当投资分成法与边际比率法。
(1) 边际比率法是将使用无形资产后新增的利润现值总额比上使用无形资产后利润总额现值总额求出利润分成率。
(2) 约当投资分成法是将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比上购置方约当投资量与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总额求出利润分成率。
4.2 收益期限的确定
无形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客观上也必定会有一些损耗, 而这些损耗并不能像有形资产那样通过各种有形贬值测算出来, 其则是体现在无形资产现实收益限期很大程度上和法定收益期有所偏差, 是以要合理确定无形资产实际收益期限, 应按照以下三条来判断:若是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 可以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若是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 商业合同和企业申请书中有规定受益年限的, 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确定;若是法律和商业合同、企业申请书中都没有规定的, 按估计收益限期判断。
5 收益法应用举例
甲企业为生产制造企业, 为了使企业生产的A种产品更新升级获得更高利润, 拟从乙企业通过转让方式获得一项专利权C, 使用C专利权后使产品升级换代并在市场中销售量大幅提高, 且销售价格也随之上涨, 与此同时成本也略有增加。已知该专利的重置成本为200万, 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为6000万, 成本利润率为13%。该企业年实际生产能力为25万件, 每件生产成本为100元, 预计未来四年的市场出售价格分别为150元、160元、130元和130元, 第五至八年的售价保持在120元。其折现率为15%, 所得税税率为33%。
现委托评估机构评估C专利的所有权转让价值, 且拟选取利润分成法计算该专利的价值。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12月31日。
经机构调查人员核实, 该专利是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2003年1月1为申请日, 2004年1月1日获得审批, 该专利尚未允许第三方使用, 专利权原所有人也不曾使用且上述分析均切合现实情况。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试确定该专利使用权的利润分成率以及该专利转让价值的估计。
(1) 约当投资量的计算: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200* (1+400%) =1000 (万元)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6000* (1+13%) =6780 (万元)
(2) 利润分成率的计算: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100%=1000/ (6780+1000) *100%=12.85%
(3) 剩余收益期的计算:
按我国专利法规定,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 自申请日开始计算收益期。
无形资产剩余收益期=10-5-1=4 (年)
(4) 实施专利后超额收益的计算:
第一年 (150-100) *25* (1-33%) =837.5 (万元)
第二年 (160-100) *25* (1-33%) =1005 (万元)
第三年=第四年 (130-100) *25* (1-33%) =502.5 (万元)
第五至八年不在法律保护期内, 因而不计算超额收益。
(5) 该专利的转让价值:
此案例按照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把握了收益法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超额收益与收益期限的确定, 从而通过折现计算出无形资产的现值。在收益期限的确定中考虑了合同规定的有效期以及实际剩余使用寿命;超额收益则严格按照利润分成率法测算, 体现了收益法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际评估中, 评估人员还要关注因市场波动、政策变更、技术更新和资产收益水平的变化而影响折现率的变化情况, 以此才能科学地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高建来, 张浩.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 2009, (10) .
[2]欧阳文晋.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创新论坛, 2012, (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篇8
《反家暴法》有五大亮点:
亮点一:明确了家庭暴力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明确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也适用。
该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该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亮点二:强调预防为主,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特殊保护等五项原则。
《反家暴法》明确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五项原则。即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原则;共同责任原则;预防为主,教育矫治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特殊保护的原则;尊重受害人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原则。
特殊保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非常重要。
亮点三:强制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就是说,向公安机关报案是上述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亮点四:告诫制度。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对于家庭暴力情节轻微,够不上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同时还明确了告诫书的证据作用。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亮点五: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反家暴法》除强调预防为主外,一个很大亮点就是专章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明确“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跟以前的做法不同的是,《反家庭暴力法》明确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再依附其他诉讼,可以单独申请。
有通常保护令,有紧急保护令;保护令内容有禁止家暴、禁止骚扰、禁止跟踪、禁止接触、责令迁出等,还有其他措施。
(本刊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推荐阅读:
法律知识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0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试题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概述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1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05-14
中华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心得体会0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政府信息公开办法201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