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2024-07-29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共7篇)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1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以下简称《准则》) 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但该规定未对内部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形成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合并抵销做出规范。

一、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间相关项目的抵销处理

(一) 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集团内部企业将其自产的产品 (为此种情况说明) 出售给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时, 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 这一交易属于集团内部资产的调拨, 必须将销售企业所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与购买企业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金额予以抵销。抵销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 贷记“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

(二) 固定资产多 (少) 提折旧额的抵销

购入企业按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生产成本, 计提的折旧额中包含了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 因此必须将多 (少) 计提的折旧额予以抵销,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记“管理费用”, 少计提折旧额时作相反抵销分录。

(三)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期末经减值测试已发生减值的, 购入企业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但站在企业集团角度看, 该固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要进行分析判断:若从整个企业集团看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 应将计提的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相应的部分予以抵销;若从整个企业集团看固定资产已发生减值, 已减值部分不予抵销。具体抵销处理有两种情况:第一,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小于或等于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账面余值, 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数额为内部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第二,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大于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的账面余值, 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数额不能超过固定资产原值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的账面余值, 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本期计提数额) ”,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四) 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抵销

企业内部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购入企业确认暂时性差异并由此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 应将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予以抵销。借记“所得税费用 (本期产生的可抵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 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记“所得税费用 (本期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

[例1]2007年1月1日, A公司 (母公司) 以800000元价格 (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费用) 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B公司 (子公司) , 产品的销售成本为600000元, 销售毛利润为20%。B公司购入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 并按800000元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会计折旧年限为8年, 税法折旧年限为10年, 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零。B公司所得税率为25% (为了简化处理, 2007年度按12个月计提折旧) 。2007年12月31日经资产减值测试, 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30000元, 预计使用寿命7年。A公司2007年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处理如下:

B公司本期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多提折旧额= (800000-600000) /8=25000 (元)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000-800000/8) -630000=70000 (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000-800000/8-70000=630000 (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800000-800000/10=720000 (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20000-630000=90000 (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90000×25%=22500 (元)

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账面余值= (800000-600000) - (800000-600000) /8=175000 (元)

B公司本年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00元小于当年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账面余值175000元, 应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全部抵销, 同时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A公司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1) 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同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2) 本期多计提折旧额的抵销

(3) 本期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4)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

上例中, 若B公司本年计提减值准备180000元, 本年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账面余值175000元, 超过部分5000元 (180000-175000) 不能抵销, 因企业集团的资产已发生减值。

二、以后期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抵销处理

(一) 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

企业集团上期“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 应为本期“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但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 以此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一会计期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之间会产生差额。为此,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必须将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以前期间累计多摊销的金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具体处理为: (1) 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调整, 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2) 以前期间累计多提折旧额的调整,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3) 以前期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 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4) 以前期间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调整, 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二) 本期固定资产相关项目的合并抵销处理

首先,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本期仍然进行摊销, 为此, 必须将本期多计提的折旧额予以抵销;其次, 期末经减值测试固定资产仍继续减值, 则须将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由此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经测试固定资产不再减值, 其暂时性差异发生相反变化应将回转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再次, 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折旧期限产生的差异 (或回转) 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抵销。具体处理为: (1) 本期多计提折旧额的抵销,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记“管理费用”; (2) 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 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本期计提数额) ”,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3) 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抵销, 借记“所得税费用”, 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作相反抵销分录) ”, 或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记“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作相反会计分录) ”。

[例2]沿例1, 2008年12月31日, B公司经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未再发生减值。A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处理为:

B公司本期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多计提折旧额= (原价中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累计多计提折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尚可作用年限=[ (800000-600000) - (800000-600000) /8-70000) ]/7=15000 (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000- (800000/8-63000/7) -70000=540000 (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800000-800000/10×2=640000 (元)

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40000-540000=100000 (元)

本期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00-90000=10000 (元)

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25%=2500 (元)

A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如下:

(1) 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调整

(2) 以前期间累计多提折旧额的调整

(3) 以前期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

(4) 以前期间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

(5) 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抵销

(6) 本期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抵销

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都会涉及到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和本期相关项目的抵销处理, 但以前年度多提折旧额的抵销和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抵销金额不同。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届满时, 购买企业内部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已不复存在, 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也转化成已实现利润, 但必须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若固定资产清理当年, 企业仍在使用并继续摊销, 其金额中包含了多计提的折旧额, 也必须将多摊销的金额抵销, 同时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的金额。其抵销处理是将“固定资产———累计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用“营业外收入”代替即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20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合并报表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销 篇2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一方发生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购销业务。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见表1。

无论哪种类型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 并不是真正的销售,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必须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上述四种类型中, 第三、四种类型的交易极少发生, 一般不予考虑。第二种类型的交易一般情况下不经常发生, 发生时如果数额不大,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可以不进行抵销处理, 但如果数额较大时, 则必须进行抵销处理。交易发生当期的抵销分录为:按购买企业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 贷记“固定资产——原价”项目, 同时按购买企业当期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部分计提的折旧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 贷记“管理费用”项目。第一种类型的交易发生得较为频繁, 也最有代表性, 因此本文拟对第一种类型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技巧进行探讨。

二、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第一年, 抵销处理分为两步:一是按销售企业的销售收入借记“营业收入”项目, 按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贷记“营业成本”项目, 按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记“固定资产——原价”项目;二是按购买企业当期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部分计提的折旧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 贷记“管理费用”等项目。

以后各期抵销时, 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抵销上期对本期的影响, 抵销时只需将上一期抵销分录中的利润表项目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替代, 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变, 原因是抵销分录只为编制合并报表而用, 并不记入账簿, 不改变个别报表;二是抵销本期多提折旧。固定资产清理期间抵销时, 由于固定资产清理后, “固定资产——原价”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都已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最终转入“营业外支出 (或营业外收入) ”项目, 因此, 抵销时只需将清理当期按以上原则做的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支出 (或营业外收入) ”项目替代即可。

[例1]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4年1月1日甲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乙公司, 产品的成本为100万元, 售价为l50万元, 增值税率为l7%, 乙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用于管理部门。假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 没有残值, 乙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为简化起见, 假定20×4年全年提取折旧。乙公司另行支付运杂费5万元。抵销处理如下:

20×4年 (第一年) :

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交易的时间会影响第 (2) 个抵销分录的编制。假设固定资产交易发生在20×4年6月, 则从7月份开始计提折旧, 第一年只需抵销6个月的折旧5万元;另外, 固定资产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和增值税不影响抵销。

假设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超期使用, 至20×9年仍未清理, 则20×5年至20×9年 (即第二年至第六年) 抵销时, 根据前述抵销技巧, 编制抵销分录如表2。

单位:万元

注:20×5年的分录 (3) 是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替代20×4年分录 (1) 中的利润表项目得来的, 分录 (4) 是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替代20×4年分录 (2) 中的利润表项目得来的, 分录 (5) 是抵销当年多提的折旧。以后各年度依此类推。

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固定资产20×7年清理 (即在第四年使用期未满时提前清理) , 用“营业外支出 (或营业外收入) ”替换表2中20×7年抵销分录 (3) (4) (5) 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 得出抵销分录如下:

第二种情况:假设固定资产20×8年清理 (即在第五年使用期届满时清理) , 替换20×8年抵销分录 (3) (4) (5) 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后, 借贷相抵, 三笔抵销分录合并为一笔:

三、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第一年, 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个别报表角度看,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减值准备分别为多少, 二是从集团角度考虑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计提减值准备分别为多少, 两者比较后得出应抵销多少。以后各期抵销时, 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抵销上期对本期的影响, 抵销时只需将上一期抵销分录中的利润表项目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替代, 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变;二是抵销本期多提折旧;三是计算并抵销本期多提或多冲销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例2]承例1, 假设20×4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130万元, 95万元, 75万元, 三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分录分析编制过程如表3。

单位:万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20×4年末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分录有三个:例1中的抵销分录 (1) (2) 加上本例中的抵销分录 (10) 。

[例3]承例2, 假设20×4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5万元, 20×5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5万元, 则20×5年末有关抵销分录如下:

首先, 抵销上期对本期的影响, 将20×4年三个相关抵销分录中的利润表项目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替代, 资产负债表项目不变, 可以得出如下三个抵销分录:

其次, 抵销20×5年多提的折旧:20×5年个别报表上计提的折旧为23.75万元[ (150-150÷5-25) ÷4], 从集团角度应计提的折旧为20万元[ (100-100÷5-0) ÷4], 因此, 应抵销固定资产20×5年多提的折旧3.75万元, 抵销分录如下:

再次, 计算并抵销20×5年多提或多冲销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见表4。

单位:万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抵销分录如下:

其他情况及以后年度的抵销依此类推。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3

针对集团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成员企业(销售方)在销售时在其个别报表中确定损益,成员企业(购买方)在其个别报表中按照买价确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购买方按照新的买价来计提折旧。在编制集团的合并报表时,集团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抵销集团内部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即抵销虚增原价和多提的折旧(或者调增虚减原价和少提的折旧)。该抵销处理涉及固定资产交易当期、持有期间及清理期间。

本文将结合案例,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固定资产交易当期及持有期间相关抵销处理进行解析。通过对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购买方个别报表中各年的数据(此项固定资产在个别报表中的原价、累计折旧及其净值)与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计算的此项固定资产各年数据(此项固定资产在集团整体应有的原价、累计折旧及其净值)的比较,以集团整体数据为基础,抵销个别报表虚增(或者虚减)原价及多提(或者少提)折旧。由于固定资产清理阶段的抵销处理比较综合且复杂,本文按照“还原—替换—抵销合并”的思路,将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推导分析,具体包括:清理期间年初虚增原价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原价的转回;清理期间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年初虚增折旧的转回;清理年度本期多提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本年多提折旧的转回。

二、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销原理推导

针对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销账务处理,大多教材是以分录形式呈现的: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营业外收入”项目;按以前会计期间因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多计提累计折旧的数额,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将本期因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这些会计分录需要通过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理解,未能较好地解释其业务内涵。本文以“还原—替换—抵销合并”的思路来推导清理期间的抵销原理。

1.“还原”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时处置方个别报表中原始账务处理。

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处置时,处置方在个别报表中,按处置时的经济利益流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的贷方,同时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出,即将“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项目转入“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的借方。若是处置净收益,净收益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余额,当固定资产处置完毕时将净收益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借方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的贷方。若是处置净损失,净损失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方余额,然后把净损失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2. 清理时期处置方个别报表“替换”后新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只是固定资产处置期间的一个过渡性账户,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最终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处置净损失最终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固定资产处置结束后,此账户没有余额。以处置净收益为例,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经济利益流入(处置收入)可以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减少,经济利益流出)可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借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转出,经济利益流出,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借方。累计折旧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少,以前期间计提的累计折旧余额从“累计折旧”账户借方转出,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所以,可以用“营业外收入”账户代替“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表1详细地描述了处置方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原始会计分录及替换后的会计分录,两种账务处理的实质含义是一样的。

3. 编制清理年度集团内部抵销合并分录。

清理期间的合并抵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清理期间年初虚增原价的抵销和处置方多转销原价的转回;清理期间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转回;清理期间本期多提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本年多提累计折旧的转回。

(1)清理期间年初虚增原价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原价的转回。在编制清理年度合并报表的年初数据时,需要抵销处置方个别报表年初固定资产虚增的原价;处置方企业清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时按照其内部交易时的购买价格转销原价,所以在填写合并报表的年末数据时,需要转回多转销的原价。

(2)清理期间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转回。在编制清理年度合并报表的年初数据时,不仅需要抵销固定资产虚增的原价,还需要抵销清理期间虚增的累计折旧年初余额。处置方企业清理固定资产时转销的累计折旧是清理期期末的累计折旧,等于清理期间本年年初累计折旧额与本年提取的累计折旧额之和。在填写合并报表年末数据时,需要转回多转销的累计折旧,包括清理期间年初累计折旧和清理期间本年计提的累计折旧。本部分解析转回多转销的清理期间年初累计折旧。

(3)清理期间本年多提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本年多提折旧的转回。在编制清理年度合并报表年初数据时,年初虚增的原价及年初虚增累折旧需要抵销,在编制清理年度合并报表年末数据时,本年处置方多提的累计折旧也需要抵销。处置方企业清理固定资产时转销的累计折旧是清理期期末的累计折旧,等于清理期间本年年初累计折旧额加本年提取的累计折旧,本部分解析转回多转销的清理期间本年多提的累计折旧。具体分录见表2。

三、案例解析

例1:X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甲企业与乙企业进行固定资产交易,2×11年1月1日,甲企业将自己生产的A产品销售给乙企业。A产品的成本为1000万元,售价为1200万元。乙企业购入后将该资产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4年,预计无净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购买方乙企业以新的买价120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按照1200万元为基础计提折旧。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固定资产应按照原来在销售方(甲企业)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作为原价并以此为基础计提折旧。表3的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购买方(乙企业)和集团整体中此项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及其净值的差异。

单位:万元

1. 交易当期及持有期间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根据表3的数据,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交易当年(2×11年)需要将乙企业个别报表中虚增的原价200万元抵销,同时抵销甲企业虚增的当年收益。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2×12~2×14年)同样需要将乙企业个别报表中虚增的原价200万元抵销,同时抵销甲企业年初的未分配利润(见表4)。

单位:万元

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固定资产应以1000万元为基础计提折旧。乙企业以1200万元的原价作为基础计提折旧,每年要多提折旧50万元,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每年多提的累计折旧50万元冲销,同时冲销多计的管理费用50万元。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2×12~2×14年),需要将乙企业年初多提的折旧冲销,同时调增乙企业因为以前年度多提折旧而减少的年初未分配利润。2×12年乙企业年初累计折旧余额为250万元,2×12年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其年初累计折旧余额为200万元,所以2×12年年初应冲销乙企业多提的累计折旧50万元,同时调整乙企业因为以前年度多提折旧而减少的未分配利润,即调增乙企业2×12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50万元。其他年度原理相同,详见表5。

单位:万元

通过比较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购买方个别报表中各年的数据与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计算的此项固定资产的各年数据,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把虚增的数据抵销,这样有利于理解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交易当期及持有期间的抵销处理。对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交易当期及持有期间抵销处理的理解是进行清理期间抵销处理的前提。

2. 清理期间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1)处置方(乙企业)个别报表“还原”并“替换”后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时的账务处理。乙企业在处置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时经济利益的流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的贷方(处置时收到的银行存款等经济利益的流入,在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时,不用考虑此部分经济利益的流入,因为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已流出集团,由集团外部人承担),处置时经济利益的流出(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记入“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的借方,处置净收益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余额。处置完毕后,将净收益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结转净收益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若乙企业清理期间发生在不同年度,表6描述了“替换”后的乙企业转销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单位:万元

(2)编制清理期间集团内部抵销合并分录。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分为三个部分:清理期间乙企业个别报表年初虚增原价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原价的转回;清理期间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转回;清理期间本期多提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本年多提折旧的转回。

第一部分:清理期间乙企业个别报表年初虚增原价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原价的转回。

若清理时间是2×11年年底,在2×11年年初时甲企业个别报表中确认营业利润200万元,乙企业个别报表固定资产原价虚增了200万元,故予以抵销,其抵销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1200;贷:营业成本1000,固定资产原价200。当乙企业处置该项固定资产时,借:营业外收入1200;贷:固定资产原价1200。从集团角度看此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多转销了200万元,故予以抵销,转回乙企业多转销的原值分录为:借:固定资产原价200;贷:营业外收入200。将两个抵销分录合并,借:营业收入1200;贷:营业成本1000,营业外收入200。

若清理时间是2×12年年底,2×12年年初甲企业在个别报表中确认集团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200万元,乙企业个别报表固定资产原价虚增了200万元,故予以抵销,其抵销分录如下: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00;贷:固定资产原价200。当乙企业处置该项固定资产时,将固定资产原值1200万元转销,多转销了200万元,故予以转回:借:固定资产原价200;贷:营业外收入200。将两个抵销分录合并,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0;贷:营业外收入200。其他年度原理一致,详见表7。

第二部分:清理期间年初虚增累计折旧额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年初虚增累计折旧的转回。

若清理时间是2×11年年底,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发生在2×11年年初,则2×11年年初无累计折旧余额,不用抵销。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若清理时间是2×12年年底,抵销2×12年以前年度(2×11年)乙企业多提的累计折旧50万元,其抵销分录为: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0。当乙企业处置该项固定资产时,转销2×12年年初的累计折旧300万元,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00;贷:营业外收入300。乙企业多转销2×12年年初累计折旧50万元,故予以转回,其分录为:借:营业外收入50;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0。将两个分录合并,借:营业外收入5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0。其他年度的会计处理原理一致,详见表8。

第三部分:清理期间本年多提折旧的抵销和处置时多转销本年多提折旧的转回。

若清理时间是2×11年年底,乙企业计提的折旧额为300万元(1200/4),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应计提的折旧额为250万元(1000/4),故将多提的折旧50万元予以抵销,其抵销分录为: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0;贷:管理费用50。当乙企业处置该项固定资产时,多转销了本年计提的折旧50万元,故予以抵销,其抵销分录为:借:营业外收入50;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0。将两个抵销分录合并,借:营业外收入50;贷:管理费用50。其他年度原理相同,详见表9。2×14年年度以后,已提足折旧,不再计提折旧,也就没有抵销本期多提折旧及转回多转销折旧了。

本文通过对比集团整体数据与个别报表数据,分析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交易当期及持有期间的合并抵销账务处理。针对清理期间合并抵销的综合性及复杂性,通过“还原—替换”个别报表的账务处理,清晰展示处置方处置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的实质数据。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首先抵销个别报表年初虚增的原价、年初虚增累计折旧及本年多提的累计折旧,然后转回处置方个别报表多转销的原价和累计折旧,最后把“抵销原价及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与“转回处置方多转销的原价和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合并,将清理期间抵销账务处理分为三个部分(年初虚增的原价、年初虚增累计折旧及本年多提累计折旧的“抵销—合并”)来推导分析。

摘要: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涉及交易当期、持有期间和清理期间,清理期间抵销处理较综合且复杂。本文结合案例,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解析抵销分录,采用“还原—替换—抵销合并”的思路,将清理期间分为三个部分来推导其抵销原理。

关键词: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还原—替换—抵销合并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4

[例1]某集团内母公司2008年12月出售一台全新设备给其子公司, 售价为120万元, 成本为96万元。子公司购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资产, 使用年限为3年, 不考虑净残值,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与税法规定一致) 。2009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 设备发生减值, 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8万元。2011年12月设备报废, 清理费用2000元。两公司所得税率为25%, 不考虑其他因素。2009年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1) 抵销交易产生的内部利润24万元 (120-96)

(2) 抵销当年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8万元 (120/3-96/3)

(3) 抵销个别报表多提的减值准备:个别报表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2万元[ (120-40) -68], 但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68万元却高于合并报表按原始成本计算的账面价值64万元 (96-32) , 对合并整体来说没有发生减值, 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应将个别报表计提的减值准备全部予以抵销。

(4) 应补充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个别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万元{[ (120-40) - (120-40-12) ]×25%};合并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4万元{[ (120-40) - (96-32) ]×25%};应补充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万元 (4-3) 。

如果上例中设备在期末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 合并抵销的金额应为个别报表计提的减值准备20万元与合并报表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万元的差额16万元。另外, 由于合并报表抵销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与个别报表的账面价值相等, 个别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就是合并报表应确认的金额, 不需抵销。

在固定资产连续使用年度, 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应根据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重新计算折旧额, 因此,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要重新计算应抵销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进行相应的抵销处理。

[例2]沿例1, 2010年母公司应作如下合并抵销分录:

(1) 抵销交易产生的内部利润:同例1

(2) 抵销当年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分录同例1, 金额为2万元[ (120-40-12) /2-96/3]

(3) 抵销以前年度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

(4) 抵销个别报表以前年度多提的减值准备

(5) 当年应补充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个别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5万元{[ (120-40-40) - (120-40—34-12) ]×25%};合并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2万元{[ (120-40-40) - (96-32-32) ]×25%};当年应补充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0.5万元 (2-1.5) 。

固定资产报废年度, 在个别报表中, 由于固定资产随着报废其账面价值全部注销, 因此, 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 内部利润、减值准备的抵销不能记入“固定资产”项目, 而应将清理净损益记入营业外收支项目, 并转回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3]沿用上述资料, 由于子公司对该电子设备报废清理的结果是净损失0.2万元 (120-40-34-34-12+0.2) , 对此, 母公司在编制2011年度的合并报表时, 应作抵销分录:

(1) 抵销交易产生的内部利润

(2) 抵销当年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2万元 (120-40-34-12-96/3)

(3) 抵销以前年度计提折旧包含的内部利润

(4) 抵销个别报表以前年度多提的减值准备

(5) 转回补充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5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抵销分录

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 各个子公司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商品销售、固定资产交易以及无形资产转让、债权债务往来以及相互投融资等活动统称为内部交易。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发生的一方公司购买另一方公司的资产 ( 可以是存货也可以是固定资产) 用作固定资产使用或一方公司购买另一方公司的固定资产用作其他资产使用的购销业务。

1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类型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按照销售企业销售商品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集团内企业将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继续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第二种类型是集团内企业将自身生产的或自身所拥有的存货销售给集团内其他企业用做固定资产使用; 第三种类型是集团内企业将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存货使用; 第四种类型是指集团内企业将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用做投资性房地产使用, 这种类型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少见, 本文不做专门阐述。

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将自身生产的存货销售给企业集团内部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对于销售企业来讲, 应按照内部销售价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计算出内部销售利润并在其个别利润表中进行反映; 而从购进企业的角度来看, 其实际支付的价款都计入了固定资产的原价并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加以列示。但从整个企业集团公司来看, 该项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也可视作通过在建工程自建固定资产, 这样它就不能产生利润, 而能够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也只能是其建造成本。所以, 从整个企业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看,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必须将销售该存货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一并抵销; 同时, 购买企业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销售企业确认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也应当予以抵销。

2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对于购买企业而言, 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 从集团公司内部其他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仍然是以原价列示的, 而其原价当中仍然包含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而对于销售企业来说, 在销售固定资产当期的个别利润表中已经确认了该项交易实现的销售利润, 并且作为本期净利润而结转到以后的会计期间。这就表明, 在销售企业以后各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均包括有以前会计期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所确认的内部利润。因此, 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一方面要把购买企业使用的该固定资产原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同时要将销售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数额予以抵销。

[例] 20 × 2年11月M公司将其生产的成本为500000元的设备以800000元的价格销售给其子公司Z公司。Z公司购买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 按照800000元的原价入账, 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0。

M公司因该项交易在当期确认了主营业务收入800000元,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500000元, 计算出销售利润300000元, 而从企业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看这300000元为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应当将M公司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8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以及购买企业Z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中包含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30万元加以抵销。

编制抵销分录为:

下一年度及至以后各年度 ( 合计5年)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编制抵销分录为:

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3000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000

3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一般情况下,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以, 在进行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会计抵销分录时, 还必须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的抵销处理。

3. 1新购入并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当期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除了将该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以外, 如果购买企业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折旧, 折旧费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由于购买企业是以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作为原价计提折旧, 取得成本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在相同的使用寿命下, 各期计提的折旧费要大于 ( 或小于, 下同) 不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时计提的折旧费, 因此还必须将当期多计提 ( 或少计提, 下同) 的折旧额从该固定资产当期计提的折旧费中予以抵销。其抵销处理程序如下:

[例] 仍以前例, 假设该项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这种情况下, Z公司每年计提折旧额为16万元 ( 800000 ÷5, 净产值为0) , 而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看, 该项固定资产每年应提折旧额为10万元 ( 500000 ÷ 5) , 则每年多提折旧6万元, 即管理费用每年多列支6万元。 使用当年由于按规定应计提一个月 ( 12月) 的固定资产折旧, 所以20 ×2年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该年度多提的折旧费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 累计折旧5000, 贷: 管理费用5000 ( 60000 ÷12) 。

3. 2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用期间的抵销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 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仍然以其原价在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其原价中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因此必须将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予以抵销; 相应地, 销售企业以前会计期间由于该内部交易实现销售利润, 形成销售当期的净利润的一部分并结转到以后会计期间, 在其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 由此必须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项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即按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300000, 贷: 固定资产原价300000。

其次, 对于该固定资产在以前会计期间计提折旧而形成的期初累计折旧, 由于将以前会计期间按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原价为依据而多计提折旧的抵销, 借: 累计折旧60000,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60000。

最后, 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本期仍然计提了折旧, 由于多计提折旧导致本期有关资产或费用项目增加并形成累计折旧, 为此, 一方面必须将本期多计提折旧而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的金额予以抵销; 另一方面将本期多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累计折旧额予以抵销。即按本期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折旧额, 借: 累计折旧60000, 贷: 管理费用60000。

3. 3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的抵销

对于销售企业来说, 因该内部交易实现的利润, 作为期初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结转到以后的会计期间, 直到购买企业对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为止。从购买企业来说, 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期间, 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表现为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 该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减去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及有关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则在其个别利润表中以营业外收入 ( 或营业外支出) 项目列示。

在这种情况下, 购买企业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复存在, 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内的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已全部转移到用其加工的产品价值或各期损益中去了, 因此不存在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问题。

3. 3. 1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正常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 随着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届满, 其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也转化为已实现利润。但是, 由于销售企业因该内部交易所实现的利润, 作为期初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结转到购买企业对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为止, 为此, 必须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其次, 在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 如果仍计提了折旧, 本期计提的折旧费中仍然包含多计提的折旧额, 因此需要将多计提的折旧额予以抵销。

[例] 仍以前例, 假定上述设备试用期满予以报废。 Z公司需要将本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予以抵销, 并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60000, 贷: 管理费用60000。

3. 3. 2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超期使用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 在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前的会计期间, 该固定资产仍然按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原价及计提的累计折旧, 在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销售企业因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所实现的利润, 作为期初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结转到购买企业对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因此, 需要将该固定资产原价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其次, 由于在该固定资产使用期满的会计期间仍然需要计提折旧, 本期计提折旧中仍然包含有多计提的折旧, 因此需要将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予以抵销, 并调整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3. 3. 3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 购买企业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复存在, 因此不存在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问题, 但由于固定资产提前报废, 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随着清理而成为实现的损益。对于销售企业来说, 因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所实现的利润, 作为期初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结转到购买企业对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为此, 必须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其次, 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进行清理的会计期间仍须计提折旧, 本期计提折旧中仍然包含有多计提的折旧, 因此需要将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予以抵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6

借: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固定资产企业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固定资产企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值 (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借:累计折旧 (当年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例1]母公司2006年2月2日从其拥有80%股份的子公司购入固定资产 (子公司作为存货销售) , 售价120万元, 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30%, 母公司支付货款120万元、增值税20.4万元、运杂费1万元、保险费0.6万元、调试安装费8万元, 于2006年5月20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母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该固定资产用于行政管理, 使用年限3年, 净残值率4% (内部利润抵销不包括净残值) 。要求:

(1) 计算母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2) 计算母公司每月应计提的折旧。

(3) 编制1999年抵销分录。

处理如下:

(1) 母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20+20.4+1+0.6+8=150 (万元) 。

(2) 母公司每月应计提的折旧=150× (1-4%) ÷ (3×12) =4 (万元) 。

(3) 抵销分录:

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对每月多提折旧无影响。从另一角度来看, 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均支付给集团公司外的单位或企业, 根据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也不应予以抵销。

每月多提折旧=内部销售毛利÷ (年数×12) 。本例中每月多提折旧=120×30%÷ (3×12) =1 (万元) 。

二、固定资产使用期的抵销

[例2]续前例, 要求:编制2007、2008年度的抵销分录。

2007年:

三、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清理时的抵销

(一) 正常使用期

(二) 在用期满清理

由于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存在, 故资产负债表账已不能使用了, 因此用营业外收支来替换。

[例3]2005年12月母公司将成本24 0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 并于当年底投入使用。母公司的售价为30 000元, 子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无残值, 使用期限3年, 期满报废。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四、固定资产超期使用的抵销

(一) 正常使用期

(二) 超龄使用

实际上超龄使用期满报废不须编制抵销分录。原因有三:第一, 固定资产已清理, 不存在内部销售毛利的抵销问题;第二, 超龄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不存在当期多提折旧的抵销问题;第三, 固定资产已清理, 不存在以前年度多提折旧的抵销问题。

五、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抵销

(一) 正常使用期

(二) 提前报废

当固定资产清理为净收益时用“营业外收入”项目, 为净损失时用“营业外支出”项目。

[例4]2004年12月母公司将成本7 0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 并于当年底投入使用。母公司的售价为10 000元, 子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无残值, 使用期限5年, 2008年末提前报废, 清理净收入1 500元。要求:编制2008年的抵销分录。

2008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固定资产和无资产抵销 篇7

本文针对上述四类事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之规定并结合实例, 对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及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析。

一、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当期的抵销处理

例:子公司2008年1月1日将账面价值为50万元的存货以6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母公司作为管理性固定资产使用。母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5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0。假设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2008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 且2008年底母公司为该固定资产计提了5万元的减值准备, 母、子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计税基础等于内部售价。母公司在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针对该项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应作如下处理:

1.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借:营业收入60;贷:营业成本50, 固定资产———原价10。

此时, 固定资产在企业集团中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 而其计税基础为母公司初始确认时的入账价值60万元, 两者之间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所以, 应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所得税项目。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所得税费用2.5。

2.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资产减值的抵销。

期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为55万元, 因此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计提了减值损失5万元;从企业集团的角度考虑则无需计提减值, 因为在企业集团中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 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销个别财务报表中多计提的5万元减值损失。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跌价准备5;贷:资产减值损失5。

此时, 买方母公司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 产生暂时性差异5万元,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之规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 (5×25%) 。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 不应计提减值 (50<55) , 当然也就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即应抵销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1.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3.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折旧额的抵销。

期末该项固定资产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折旧11万元[ (60-5) /5];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 只需计提10万元 (50/5) 的折旧, 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销个别报表中多计提的1万元折旧。借:累计折旧1;贷:管理费用1。

本期母公司当年扣除的累计折旧为11万元, 但从企业集团角度来看, 累计折旧应为10万元, 此时累计折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1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则调整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0.25。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1.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由于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仍然以原价在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因此, 必须将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予以抵销;相应地, 销售企业以前会计期间由于该内部交易实现销售利润, 形成销售当期的净利润的一部分并结转到以后会计期间, 在其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 也必须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沿用上例, 母公司编制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为: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0;贷:固定资产———原价1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

2.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资产减值的抵销。

对于该固定资产在以前会计期间计提减值而形成的期初固定资产跌价准备金额应予以抵销, 相应地, 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必须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仍以上题为例, 假定母公司2009年该固定资产未发生进一步减值, 则母公司编制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应予抵销的固定资产减值的分录为: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跌价准备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3.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折旧的抵销。

对于该固定资产在以前会计期间计提折旧而形成的期初累计折旧, 由于将以前会计期间按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原价为依据而多计提折旧的抵销, 一方面, 必须按照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期初累计折旧;另一方面, 由于以前会计期间累计折旧抵销而影响到期初未分配利润, 因此, 还必须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同时调整其所得税的影响。仍以上题为例, 2009年的抵销及调整分录为: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贷:未分配利润———年初1。借:未分配利润———年初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0.25。

同时, 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本期 (2009年) 仍然计提了折旧, 由于多计提折旧导致本期有关资产或费用项目增加并形成累计折旧。为此, 一方面, 必须将本期多计提折旧而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的金额予以抵销, 另一方面应将本期多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累计折旧额予以抵销。即:借:累计折旧1;贷:管理费用1。借:所得税费用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0.25。

第三年至第五年的抵销及所得税处理与第二年 (2009年) 类似。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示例对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及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析, 以期对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和所得税处理的理解及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所得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现代化武警下一篇:构建新型网络安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