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共10篇)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1
一、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弊端
正常来说,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或是活动所必须拥有的基础物质条件, 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获得的。在事业单位资产结构中, 固定资产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多事业单位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去计较成本, 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计提折旧, 良好充足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财务问题, 从而造成了事业单位管理效率欠缺。
(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实施在我国现行的相关准则中拥有着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少、增加、报废损毁、盈亏、盘盈等应做出相关处理, 固定资产要按照取得时候的成本计价。这种条例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法直接表现出其实际价值, 只单单记载了其报废或是清理时固定资产的损耗。不但如此, 步入新时代后, 电子产业发展迅速, 已经被人们所普遍应用, 事业单位同样购进大量的电子办公产品。电子产品的价值相对较高, 但是因其贬值速度也非同一般, 由于事业单位并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折旧准备, 这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位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造成了资产虚设的现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价值差距非常大, 严重的不符, 因而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
(二) 不利于成本以及收入的统计和配比
指定的某个对象或是某个会计期间获得的收如以及在获得收入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 (也就是成本) 相对比, 就是配比的基本原则了, 其中准确的计算出所获得的净损效益配比的根本目的。事业单位离不开日常经营活动。但是, 在进行经营活动时, 很难做到不损耗固定资产。事业单位拥有独特性, 与一般的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 两者之间的折旧计算方式也大有不同, 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 这使固定资产的损耗无法再日常的核算中清楚的表现出来。长期下来, 事业单位低估了在进行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成本, 利润虚长, 与实际不符, 从而也就无法正确的在会计记录中体现出正确的收入统计以及配比。
二、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政府拨款是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 这导致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记载中缺少固定资产的正确价值, 多为现金收付, 难以确定固定资产具体的损耗情况, 也就无法真正的反映出事业单位所拥有固定资产的正确价值。不但如此, 在相关的会计准则中, 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出明文的规定, 更加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维护。
在我国事业单位中, 绩效考核内容并不包括固定资产的相关考核以及惩处, 这种情况导致各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成本过高, 甚至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遏制, 进而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也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超标、固定资产限闲置、无偿出借、低价出租、配置豪华等一系列的现象。同时, 在事业单位中, 固定资产处置方式随意、频频报废的现象也在逐年增长,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 这些原因都是事业单位未曾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事业单位逐渐失去了对于固定资产的控制力, 更是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浪费, 资产逐年流失。
实际上, 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 即使进行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也缺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无法良好的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造成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后果, 经过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点情况。
(一) 不健全的会计制度
唯有在健全的发生制以及配比的原则下进行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才能完全的显现出折旧的含义。但是, 现今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部分是预算作为管理单位, 对于会计的相关制度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度。长期以来, 事业单位无法保证两者达成一致, 也就无法实现收付实现制的确定支出, 更是无法统一其责权。
(二) 固定资产归属难以区分
一般来讲, 事业单位对于事业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要分开进行单独的核算, 并且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其使用年限进行科学的计提折旧。可是,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 对于经营活动以及事业活动的固定资产一直难以区分, 很难进行分别核算。按照税法, 事业单位应该在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在税前进行扣除, 固定资产进行修购的金额是不能够减少事业单位的纳税所得额度。
(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用缺乏广泛性
准确计算出企业在经营活动时消耗的成本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为主要的目的, 早现今的事业单位中, 很大一部分都并未进行有效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 并且对于科学成本核算的思想也过于淡薄。相对于经营类企业, 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意义也并不是很突出。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计入事业的支出, 就无法良好的体现出管理作用, 唯有将固定资产平均分配到其他的活动以及产品中去, 才能实现其补偿的意义。因此, 不进行有效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就会影响日常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有效方式
(一) 科学评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
一般来说, 固定资产的损耗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分成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其中, 因为自然力对固定资产造成磨损等现象称之为有形损耗, 有形损耗容易发现, 也容易确认, 是一种能够直观看到的物质损耗。计算公式大致为:固定资产年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净残值) /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而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提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做造成固定资产的更换以及贬值, 即为无形损耗, 其中还包含因为技术的更新, 有能力生产出拥有更高科技含量以及能多功能的新型设备, 导致原有的器械使用率降低, 在物理寿命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的寿命降低, 严重的甚至导致其直接淘汰, 对于这种无形损耗, 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式就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法。
(二) 制定合理的计提折旧年限
事业单位在进行计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时, 要考虑多种因素, 其中包括折旧计提模式的选择、折旧金额以及折旧年限等多个方面。折旧的方式一般分为四种: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平均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平均法以及工作量法属于直线法, 而另外的两种则是属于加速折旧法。科学的应用以上方式能够更新更快的进行折旧计算。同时, 对于确定使用年限, 要站在职业的角度来看待, 并依据固定资产未来的使用状况以及使用方式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以及判断。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情况, 以求提高事业单位财政情况管理效率。现实中, 大部分事业单位并不曾设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模式, 因此需要继续改正、正确认识到其作用, 不断地进行尝试分析与探究, 建立起高质量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文献
[1]王栋一, 杨华.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3) .
[2]李爱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J].交通财会, 2009, (4) .
[3]徐莹, 徐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研究[J].经济师, 2014, (9) .
[4]李敏.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2
某公司从2014年1月至6月对生产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在此期间不进行生产作业,那么我公司这段时期生产车间中固定资产是否应该在账务中作暂停使用处理,从而对这些资产不计提折旧?
提问回复如下:更新改造的支出如果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就需要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在更新改造完成后再转入固定资产,重新确定折旧年限和净残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增多,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固定资产等没有及时进行折旧处理,造成资金浪费现象过于严重。对此,通过开展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优化资金的合理配置,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合理确认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与其他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组织机构,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借助财政拨付提供的,比如事业经费购买、专项资金购买以及从某企业中获得捐赠等方式。会计记账的科目种类也比较多样化,有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等,此外还可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单位如需购买一些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时,需向地方财政部门申请,征得同意后,财政部门会直接将所需资金打入单位,用以购买所需的设备材料。这点也充分表明了事业单位的经费自主处理能力受限,针对此种情况事业单位可不计提折旧。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可按照单位自身的性质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固定资产适当提高折旧标准。比如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所使用到的一些固定资产像教学仪器或者相关实验器材等,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再加之产品地损耗高而且更新速度快,只有提高折旧标准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所以,可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单位价值两个层面去综合权衡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二、科学设置固定资产会计科目
要确保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质量满足相关要求,作为工作人员应科学设置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在原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内容,这样一方面可对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进行实时调整;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者及时了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以便对存在不当的地方及时加以改进。在折旧中,应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有一全面的了解,而且折旧的支出情况主要由使用者全权负责,这样可确保收入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协调。考虑到固定资产需要反映出原值,因此可按照累计折旧的数量,直接从账户的借方余额中扣除,获取到贷方余额的净值。此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算中,还应对其在使用中税额等的变动情况进行掌握,已做出科学的评价。
三、选择合适的计提折旧方法与折旧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采取的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平均年限法;二是工作量法;三是加速折旧法。按照当前新型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建筑物、一些专用设备像电脑等。在计提折旧中,首先应了解这种资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其次选择恰当的折旧方式进行计算。建筑物这种类型的资产,由于是固定不动的,在折旧方式的选择上主要采取的是平均年限法进行计算;对于车辆等大型设备来说,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使用,主要采取工作量法进行综合权衡;其他设备比如电脑、打印机等,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些设备在使用中各项性能等也会降低,再加之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采取加速折旧法较为恰当。按照设备的特征选取行之有效的折旧方法,能够提高计提折旧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在折旧率的选择上,除了要根据工作特征进行分析外,还应综合权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对于一般性的设备,考虑到这种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不高,若将其购买的较多,势必会加大事业单位地资金支出,而且后期折旧费率也比较高,因此相关人员应做好此类设备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流失率,提高其使用效率,为事业单位节省一定的成本。
四、加强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一是强化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若故步自封,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则很难胜任该项工作,因此财政部门应重视财务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比如可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到单位为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单位内部也应定期组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比如学习财务管理制度,给财务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注重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因此应对资产管理人员开展一定的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实现对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有利于收入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此各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规定,不断改进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为我国事业单位地长久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伟霞.议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J].经营管理者,2016,(05):315.
[2]叶钦海.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上的区别[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5):15-17.
作者简介: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探讨 篇4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弊端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由财政拨款购置的, 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以及其他管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 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 不提折旧。而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活动开展。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降低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1、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规定,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 只对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盘盈盘亏、报废损毁等做出相关的处理, 固定资产核算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核算。这就导致除了固定资产的清理与报废之外,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一直不会改变, 只反映历史成本, 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与实际价值。特别是当电子化办公普及之后, 电子产品类的固定资产比重大幅增加。伴随着通货膨胀与科技进步, 电子产品相较于其他固定资产的贬值速度也是惊人的。但是由于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 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公允价值之间存在着大幅度的差异, 形成了虚增资产的现象,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致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2、使得事业单位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经营状况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个科目全额入账。在会计核算中, 折旧作为一个资产类的调整账户, 清楚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与当前状况, 便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与更新进行决策。而与大多数单位都采取根据固定资产分类, 分项对固定资产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采取简单记账操作, 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记录简单, 核算困难, 进一步加大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监管的难度, 使得事业单位决策层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
3、不利于收入与成本相配比
配比原则要求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 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 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必然会造成固定资产的耗损, 而与一般制造企业将固定资产耗损通过折旧计入成本的方法不同, 由于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耗损不能在成本核算中得到体现, 显然会导致事业单位成本低估, 利润虚增, 违背了收入与成本相配比的原则, 无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成本。
4、不利于事业单位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为政府拨款, 加之会计准则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没有严格的规定, 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记录多为记录现金流的收付, 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也难以衡量固定资产的耗损状况, 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
此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记录并不与各部门绩效考核挂钩, 使得购置成本高甚至重复购置的情况屡禁不止, 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造成固定资产超标、豪华配置, 固定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挪为私人使用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意味着固定资产随意报废、随意处置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这将会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导致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力降低,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财政资金浪费。
5、违背了现代会计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其使用上具有明显的盈利特征, 但是在会计核算上却采取非盈利方式核算, 这显然是违背了现代会计准则要求的。现实情况中, 由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同时购入的固定资产耗损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对于同时购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则其无论何时、无论损耗程度如何, 账面价值都是相同的, 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二、我国事业单位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中面临的问题
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但是现实中, 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对拥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从多方面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健全
在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下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才能够完全体现折旧的意义, 而现阶段, 我国事业单位大多是预算管理单位, 会计制度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在这样的会计制度下要求事业单位保持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相一致, 那么就无法统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定的支出。
2、事业单位事业活动与经营活动固定资产难以区分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对经营活动和事业活动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事业活动用固定资产按照预算管理体制规定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 经营用固定资产则需按照其使用年限分期计提折旧。但是一般事业与经营公用的一项固定资产难以区分造成核算困难。另一方面, 在涉税问题上, 税法规定事业单位可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允许税前扣除, 修购基金不能冲减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不区分事业用固定资产与经营用固定资产, 一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仅会导致重复列支, 而且会减少事业单位因为经营活动而承担的所得税。税法支持权责发生制, 但是事业单位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 若为此单门进行账务调整又会增加额外的核算成本, 必然会增加核算的复杂性。
3、事业单位不进行成本核算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整地计算企业在经营期间所耗用的成本, 而事业单位, 由于其并不进行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思想淡薄,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相对于经营企业也并不突出。如果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是简单的计入事业支出, 则其管理作用并未得到体现, 只有把固定资产分配到各期间或是各产品、活动中去, 补偿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因此, 是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成本核算工作是否开展有着密切关系。
三、事业单位应怎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长期的折旧计提缺失导致许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无法正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此, 我们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做出如下建议, 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合理计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减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合理确定计提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用的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等。事业单位持有的固定资产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处理范围与方法, 所以在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中, 应仿照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对所持有的、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进行确认, 然后采取分类折旧的折旧方式, 将物理特征相似、使用年限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划为一类, 根据行业平均水平或是单位根据自身计算得到折旧率, 分别计提折旧。
2、准确评估固定资产损耗
固定资产损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因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固定资产物质磨损称为有形损耗, 是一种看得见的物质损失, 易发现也相对容易确认。计算公式一般为:固定资产年有形损耗= (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 /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而另一种损耗方式, 即无形损耗是指由于生产方式改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造成的原有固定资产相对贬值, 或是由于采用新技术, 生产出功能更好科技含量更高的机器设备, 使得原有的固定资产使用变得相对不经济, 导致固定资产虽然物理寿命不变但是实际使用寿命降低, 甚至提前淘汰。
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时候, 不仅要关注有形损耗, 更要关注这种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因为现阶段, 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 电子产品等高科技用品所占比例日益提高, 这类固定资产更新快, 易贬值, 无形损耗比有形损耗所占比重更大。针对此类现象, 事业单位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合理确定折旧计提方法与计提年限
对已经划分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计算, 还需要考虑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折旧总额与折旧年限的计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折旧方法一般包括四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前两种属于直线法, 而后两种属于加速折旧法。直线法下, 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相同, 而加速折旧法折旧额则以一定的比例递减。直线法计简便, 但是不适用于如电子产品等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大型设备, 更新较快的特殊固定资产等为了缩短回收期, 应采用加速折旧法。使用年限的确定要运用职业判断, 根据固定资产在未来存续期间的使用状况与行业判断综合考虑确定。
总之, 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种会计核算方式违背了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也暴露出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的许多不足。尤其是经营性事业单位, 缺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得单位内部核算无法进行同比、环比比较, 不能有效地考核单位实际的经营绩效, 不利于长远发展。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是内外部发展的共同需求, 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改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促进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地发展。
摘要:由于事业单位经营的非营利性, 而且资金来源多为国家拨款, 大多数事业单位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急剧攀升, 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日益体现。本文具体分析了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弊端, 并对之后事业单位如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出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文献
[1]边琤:从折旧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商业, 2011 (18) .
[2]路文秀: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提折旧问题的几点讨论[J].现代商业, 2011 (15)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5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
提折旧的必要性及记账方法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 李树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也将行政事业单位向市
(四)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成本的核算
场经济转型,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使用的过程,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贬值。如果对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会使资产的价值存在差异,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从而导致资产流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记账方法。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必要性 记账方法
计提折旧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传
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不计提给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很多弊 端,给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会计处理 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事业单位提供流动资金和分配的条件,同 时,也为企业单位的的决策者提供财务数据来进行经济的分析方向,进 而做出相应的决策方案。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会计处理精准 有效的进行,才能保证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 计提折旧势在必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一)为会计处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使用的时 间越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差值越大。但是,在当前的 会计处理制度中,只有在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价 值的表现和管理,没有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进行评估 和整理,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报表不能真实和准确的反映出当时固定 资产的价值。所以,为了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行政 事业单位应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法 对其进行评估和核算。
(二)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提供补偿,有利于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和
改造
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定中,是利用固定资产的收 入多少来提供固定资产的修缮基金的。如果收入多时,提供的修缮基 金就越多。反之,收入少时,提供的修缮基金就越少。所以,在不同的 时期对固定资产提供的修缮基金也是不同的,修缮的基金数量不固定 给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 提折旧以后,可以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进行弥补,同时可以提供对固
定资产进行更新的资金,可以及时其更新和改造。
(三)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受单位制度的约束,与行政 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考核绩效无关,所以,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没有 起到相应的重视程度,对固定资产也没有妥善的管理,导致行政事业单 位的固定资产闲置,或者进行低价出租和无偿出借的情况存在,使固定 资产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甚至影响到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对固定 资产进行计提折旧,一方面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和 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可以明确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避免了部分单位对 应注销固定资产不进行账务处理的现象发生,保证了固定资产在市场 中的安全性。
固定资产的价值受其使用时间的长短影响的。在其使用的过程 中,会出现磨损和消耗。如果对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使得这种磨 损不能在事业单位的成本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单位整体的运 行成本,不能真实的区分即期支出和长期支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
利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记账方法
(一)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对固定资产 进行计提折旧的。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和数量;进行平均 划分,再进行计提折旧。根据我国会计处理准则,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 以根据工作量作为固定资产评估和核算的标准依据。运用这种方法对 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可以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损耗的价 值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资金进行有效的补 充。这种记账方法一般适用于收益不稳定的固定资产中。具体可以通 过工作的时间进行折旧,即:固定资产工作小时折旧数额等于固定资产
原账面值和工作总小时两者的相除值。
(二)年限评价法
年限平均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已经使用年数期限进行价值的计提折
旧。把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成几个时间段,再把总体的计提折 旧的价值平摊到这几个时间段中进行计提。这种计提折旧的方法是行 政事业单位运用最为广泛和简单的方法,一般都使用在固定资产每个 阶段使用状况比较一致的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通过该 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和资产的特性来决定的。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运用也较广泛,但是它的精准性不高,计算的数据也不是十分准确。所 以,在使用该方法时,相关部门必须确定固定资产在其中几个时间段中 的收益和维修费用是相同的,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对其中的资金进行严 格的管理和把握。
(三)增加会计科目
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中,应当增加相关会计核 算方面的科目内容,为资产的计提折旧核算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增 加的这方面的内容只用于总体核算中,不对明细类别进行核算,对固定 资产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并形成相关的数据记录报表,为以后的固定
资产计提提供基础资料的依据。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 门必须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 时的管理和价值核算。所以,计提折旧作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 方法,既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可以为固定资
产的评估提供有利的条件,促进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斐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
与财务,2014(01)
[2]徐群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核算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
Money China 财经界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6
一、明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视同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以其折旧的方式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价值去, 并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收回, 最终转化为货币形态, 从而将这笔资金再投入到更先进、技术性更强的设备中, 保证单位的再生产能力, 促进单位的良性发展。
对于企业来讲, 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其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 其使用价值和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减少, 这就需要企业采用计提折旧的方式, 将这部分消耗的价值分次计入成本, 并随着产品价值的实现而转化为货币资金, 到固定资产报废时, 就可以用这笔货币资金进行固定资产重置, 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持续发展, 因此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但对于主要承担公益服务任务的事业单位来说, 它的固定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1.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分布于行政管理、科研、文教卫生等非生产领域, 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作用在于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效益。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后形成的损耗, 不可能从固定资产使用结果中获得补偿, 其补偿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特别是在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下, 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纳入政府采购计划, 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或集中支付的方式, 由财政全额支付, 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无法通过单位自身创收实现价值的转移和补偿, 也不需要单位采用计提折旧的方式来取得固定资产重置所需资金, 因此本人认为:对于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应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理方式一致, 不计提折旧;对于财政核补和用经营性收入事业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 与企业的处理方式一致, 这样既符合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也与会计法中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吻合。
二、对于有经营性收入的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
现行的事业单位按经费来源方式不同, 分为财政核拨、财政核补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性质的不同决定了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 个人认为, 对于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应该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应地, 其购入的固定资产也应该计提折旧。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固定资产的成本摊销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 而应该是其使用期限。为了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 应当按照平均年限法或年限总和法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通过计提折旧, 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了本单位在一个时期内提供产品和服务所耗资源的成本, 并能更好地将成本与绩效成果进行合理的配比, 有利于加强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的责任, 有利于促进全面的绩效管理。
(一) 经营性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
1.经营性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仅无法适应这类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 也不符合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购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往往与现时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甚远, 导致单位财务状况的严重不实。这与新一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的目标格格不入。
2.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其使用上具有明显的经济特性, 而其会计核算却是非经济特性, 这就违背了现代会计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主体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依据。事实也告诉我们, 同时购入和使用的某种固定资产, 因使用环境不同, 其用于不同事业单位实际环境下的固定资产的损耗, 也是完全不同的。在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的核算方法下, 同时购入和使用的固定资产, 如投影仪, 不论用于公益类的事业单位, 还是用于经营性事业单位, 其经济损耗都是一致, 即账面价值都一样。这实际上违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
(二) 经营性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好处
首先, 对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计提折旧, 有利于建立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会发生磨损和价值损耗, 计提折旧后, 为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提供补偿, 并为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提供资金来源。
其次,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有利于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使得单位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 及时进行报废和更新处理, 减少账实不符的现象。
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新时期经济的需要, 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通过计提折旧, 定时的反映资产的使用情况, 分清责任, 加强管理和使用。正确的反映各个时期经费的开支, 确认经营收入和支出, 更好的考核, 控制经费开支, 有效合理地利用自有资金。
三、加强对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 目前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资产日常管理不严格。
表现为固定资产账户与实物不相符, 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如有的单位对上级拨入的、接受捐赠的设备不计入固定资产, 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已报废或遗失, 但仍挂在账上未及时处理;有的单位之间互换固定资产, 因没有及时办理必要的手续而未进行账务处理, 单位内部也存在因使用人改变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难以保证其延续性和系统性。
2. 固定资产的采购具有随意性。
单位固定资产采购按照单位的各自的需求提出采购计划, 报经财政等相关部门审核后进行采购, 自行填报采购计划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单位之间调剂使用固定资产的现象较少, 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
3.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账务处理不规范。
根据现行固定资产的定义因理解不一致, 可能对同一笔业务入账口径和入账时间的处理就有所不同, 如:办公用具、网络建设费、软件系统、移动硬盘等业务是否作为固定资产, 往往出现不同的账务处理。此外, 在验收时, 按内部控制的规定, 固定资产购买后, 应由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共同参与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 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单、登记固定资产账簿。但在实际操作中, 固定资产购入后只能使用部门单独的验收, 缺乏规范的交接手续。
(二) 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及对策
1.
加强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工作, 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并加以实施和落实。
2.合理地配置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配置, 禁止盲目购买。
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做好资产的调剂, 物尽其用, 避免闲置浪费, 用最少的资产占用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
3.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登记保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目、卡片登记制度, 不论通过任何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 都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存量、分布及增减情况, 并对其进行编号, 做到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在进行岗位交换时, 要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 进行卡、账、物的核对。
4. 优化固定资产的调剂作用。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掌握各行政事业单位存量的资产, 对于需要新购或新建的固定资产, 应该尽量从现在的资产中调剂, 以此提高资产的配置效率。
5. 加强固定资产在购置、使用和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7
一、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客观真实信息
在旧会计制度中,不计提折旧,账表上只能够看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但是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形成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耗损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通过账面看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更新换代情况。而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能够系统、准确地按月分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计入“累计折旧”科目,使固定资产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在账表上,同时为管理层了解高校资产情况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二)有利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旧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学校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购入的相关凭证,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同时根据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单,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了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由于学校购置了一些新的固定资产从而增加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导致当期事业支出虚增,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原值反映,虚增了资产总额,这样违背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新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的耗费以折旧金额的方式逐月计提,系统分摊这些损耗成本。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必然是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重要部分,缺少折旧就会导致教育成本的不完整,也很难对高校办学绩效做出正确的评价。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价值,以折旧金额的方式进行系统分配,计入“累计折旧”,可以使当期的教育成本被准确的呈现出来,固定资产的价值能够均衡、合理地向教育成本转移,这样有利于实现准确、完整的教育成本体系的构建。因此,正确计提和核算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对科学、合理地测算学生总成本和学生平均成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当,出现了固定资产闲置、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低、重复购置等现象,没有对固定资产制定合理的购买计划,为了应付各类教学评估、实验室的评估等一系列检查,盲目地购买固定资产来满足各类指标的需要,而忽视了运行效率和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导致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让各部门真正明确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耗费,有利于改变各部门无偿长期占用固定资产,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各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养护和管理。所以,高校实行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能规避固定资产闲置,合理配置资产,减少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金浪费,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
二、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畴及分类
(一)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畴
高校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只有基于这样的前提,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范围,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损耗,一方面是有形的损耗,另一个方面是无形的损耗。由于受到这些损耗的影响,固定资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退,直到固定资产报废。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明确的范围规定,高校固定资产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都应计提折旧。同时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时能够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因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发生后续支出增加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重新确定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折旧年限
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高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房屋和建筑物;第二类是专用仪器设备;第三类是通用仪器设备;第四类是文物、陈列品、动植物;第五类是图书和档案;第六类是家具、用具及装具。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文物、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不需计提折旧外,剩下的四类可以分别计提折旧。为了方便上级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具体信息的核实,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都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首先,将高校的固定资产按照新会计制度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将其设置为二级科目,然后在将分类好的固定资产按照相关规定分为16类,再将其设置为三级科目,以便用于查看。
新会计制度除了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规定以外,还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规定。新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质来合理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所以,高校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制定统一标准来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果没有采用统一的方法和制度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就会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的可比性。虽然目前没有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可以参照《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设备折旧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通用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新会计制度规定,对不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必考虑折旧年限。
(三)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平均分摊到其使用年限中,它适用于各期损耗平稳、起伏不大的固定资产。工作量法是以实际工作量作为基础计算各期的折旧额,它适用于各期使用程度不均衡的固定资产。因此,应根据固定资产的特有性质,按照其具体的属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折旧方法。比如房屋和构筑物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长,并且使用价值可以在使用期限内进行均衡的转移,适合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对具有专门性能和用途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其损耗程度是按工作量来衡量的,每期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均衡,适合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根据会计一贯性的原则,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了,就不得随意变更。同时,在有关会计报表附注中将折旧的计提状况、数额及计提方法等,应当详细地予以特别揭示,以便于不同高校之间加以比较。由于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繁多,单价波动范围大,固定资计提折旧不计入高校支出,而是直接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三、计提折旧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固定资产的统计清理工作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比较繁多、使用时间不同、价值比较高等特征,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以及管护部门的职能并不相同,而且工作时间并不统一,所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基于这样的特征,在核算高校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之前,应该将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归类,为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按新标准区分固定资产和存货
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了,通用设备由原来的500元以上提高到了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由原来的800元以上提高到了1500元以上。所以,高校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统计清理的结果,根据新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核实原来账目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原来账目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达到标准,应该将这些固定资产继续留在原来科目之下,但是如果原来账目中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新规定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应该将这相应的余额转入到新帐中的“存货”科目,然后按照存货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将原帐中的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帐中的“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
1、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
新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首先需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这样可以清楚地记录和反应出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这个科目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分类情况来设计二级科目,在“累计折旧”科目下设置新会计制度中规定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家具用具装具四类。
2、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账务处理
实际工作中,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月末对折旧业务进行处理:首先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计算出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据此进行账务处理。其中:本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方法为:本月应计提折旧额=上月折旧额+上月增加折旧额–上月减少折旧额。根据本月应计提折旧额编制转账凭证入账: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四、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面临的困难
由于在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前,高校从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高校新会计制度在2014年1月1日起实施,高校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可以说是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高校的会计工作者要从旧的核算思维和习惯中转变过来,对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保证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将固定资产先分类再核算折旧,梳理原值,得出净值,这一系列的工作做起来是非常艰巨和复杂的,工作量非常大。另外,按月计提折旧,周期短,时间紧,加上计提折旧的年限规定还不明确的情况下,难免会让会计人员产生消极情绪。所以,在较短时间里实施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高校目前并没有开始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五、结束语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反应固定资产的客观真实信息,有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统计和核算,有利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促进高校的教育、科研事业能够平稳、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彤彤,闫大波,王颖.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与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2]赵冬梅.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这就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08
[3]王琳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浅析[J].财务会计,2014;07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8
一、现行弊端
(一)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真实
由于不健全的会计财务规定, 使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中, 对固定资产的反映和监督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两方面内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从使用到结束寿命的期间, 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价值都没有变化, 始终是以初始价值保存在账面价值中。基于常识, 我们都会知道, 由于时间和自然气候等原因, 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合乎常理的 (1) , 但在账面价值上, 固定资产却一直保持初始价值, 也就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资产和净资产总价值增加, 同时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并且, 固定资产的损坏需要维修费用, 重复计算,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
(二) 违背会计核算原则
事业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计量工作中违背了会计核算原则中实质大于形式并要求事业单位应按照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计量、确认和生成财务会计报告这一重要原则。固定资产在被不同事业单位购入使用时, 由于单位内工作方式的不同所以设备用途也有所不同, 导致固定资产的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程度也是有差异的。现阶段事业单位全部按照同一会计准则和组织形式, 所以固定资产都没有计提折旧,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同事业单位中同一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完全一样, 会计核算中账面价值也一致, 并没有真正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核算原则。
(三) 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中没有进行计提折旧就直接计入会计成本核算中, 并且固定资产自始至终都保持初始账面价值, 对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情况不能进行有效考核。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管理松懈等现象, 只注重于向上级反映支出, 要求拨款, 但不注重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形成浪费使用的局面 (2) 。甚至有的事业单位还将本单位内闲置的一些资产进行出租、出借等进行营利, 给本单位内职工发放奖金和福利, 造成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利益化, 严重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对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原值随着时间变化越来越少, 与账面原值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一旦发生损坏、丢失、报废等问题时, 会计核算中也只能按照初始价值对固定资产重新计入, 并没有反映出发生的实际损失, 责任没有具体落实, 相关人员就没有提高重视程度, 影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 妨碍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必定会有所损耗, 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则能补偿其损耗价值, 并且也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提供经济来源。财务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有一定要求, 是按照事业单位收入的一定比例来对维修和更新费用进行提取而实现的。其缺点就在于, 单位收入多则多提, 收入少则少提, 影响了修购资金提取的稳定性, 缺少可靠依据, 也影响事业单位内的资金流动和固定资产损耗价值补偿机制的完善, 从而影响固定资产修购工作的高效实施。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时, 应做到实事求是, 对单位内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 并按照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损益方式, 对固定资产的寿命和净残值进行科学合理地核算。可采用简单的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也可采用寿命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方法。对本月内增加的固定资产, 于下月计提折旧, 本月内减少的固定资产, 应在本月进行计提折旧。单位在对固定资产和计提折旧方法进行确认后, 应向主管部门或者相应的财政部门进行报批, 并且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特殊情况下, 应当说明理由, 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 (3) 。
三、结语
现行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 很多不足已经显现, 所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后, 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损失 (4) , 从而积累固定资产更新资金, 确保内部成本核算及时准确。坚持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的会计准则, 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内的固定资产情况, 有利于事业单位更长远的发展。
注释
1李爱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J].交通财会, 2011, (8) , 第33-36页.
2王栋一, 杨华.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13) , 第20-22页.
3吴亚炳, 刘伯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J].会计师, 2012, (16) , 第47-48页.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9
[例]甲企业2006年12月自行建造生产线, 已竣工交付使用, 但未办理结算, 共发生成本58万元,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预计使用寿命10年, 处置时估计发生处置费用2万元, 没有残值。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2006年12月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2007年该生产线计提折旧的处置:
2008年6月对该生产线进行结算, 总结算价为77万元, 则:
以后年度计提折旧的方式均与2009年相同。
笔者认为, 在没有办理竣工结算前, 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入账并计提折旧, 其估计金额同最后的实际结算金额肯定会有所差别, 而估计金额的准确性来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果会计人员将估计金额提高, 而最后结算金额少于估计金额, 定会造成结算之前的期间利润偏低;如果会计人员将估计金额降低, 而最后结算金额高于估计金额, 定会造成结算之前的期间利润偏高。采用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 则会由于估计金额的不准确影响到结算以后会计利润的准确性。如果将“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改为“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并按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且规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暂估入账价值与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的实际入账价值差额大于10%为会计差错 (10%只是笔者想法, 差额比例值得商榷) ”。另外需考虑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暂估入账价值是否加上到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时将发生的现金流出, 这样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暂估入账价值与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时的实际入账金额差额就会比较小, 对相应会计期间的利润影响也会较小, 从而对企业利用其调整会计期间的利润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基于上述观点, 上例的会计处理则为:
2006年12月的会计处理:
2007年该生产线计提折旧的处置:
2008年6月结算价与暂估价的差额为17万元 (77-60) , 比例为22.08% (17/77) , 超出了10%, 属于会计差错, 应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假定不考虑所得税, 则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应提折旧费为115500元[770000÷ (10×12) ×18], 与按暂估价值的折旧相差25500元 (115500-90000) , 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以后年度计提折旧的方式均与2009年相同。
通过上述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到, 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办理竣工结算后的折旧方式采用会计差错更正的方式进行调整更符合配比原则, 且使企业各年度的利润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篇10
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 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 (例如彩票中奖) 等等情况分别纳税。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 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 即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 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并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 但这种费用是先期已经发生的支出, 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期内体现。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不仅可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 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和所得税税负。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一) 折旧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估计有差异的, 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 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企业所得税法实麓条例》第六十条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限定。分别为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电子设备3年。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 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税法限定了最低折旧年限, 在不低于最低年限的范围内授予企业确定折旧年限的自主权;而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预计资产的使用寿命, 但必须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作为会计估计, 企业合理预计资产使用寿命。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 可操控性很强。因此.会计折旧年限的估计不可避免地会与税法折旧产生差异。
(二) 折旧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重大改变的, 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 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 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税法规定允许企业直线法计算折旧。给予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权是有条件的, 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报税务机关备案后才可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预计资产的折旧方法。税法及准则对折旧方法规范的不一致, 必定导致折旧摊销金额暂时性差异。
(三) 资金时间价值
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一般情况下是既定的, 不论估计折旧年限的长短、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折旧摊销的金额是固定的。在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 看起来对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和税金的影响很小。但是, 如果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企业会因为估计的折旧年限, 选择的折旧方法的不同, 而获取不同的收益。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对所得税的影响
(一) 企业会计采用折旧方法与税务折旧准予扣除要求完全一致
若企业采用折旧方法与税务处理要求完全一致, 即:除了满足《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可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外, 其余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那么, 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 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准予扣除。此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所得税》的要求,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因而, 会计上不用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 在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由于不存在折旧准予扣除而未扣除的项目存在, 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方面, 也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相反, 若企业在减免期内盈利, 采用加速折旧法, 则会使企业将可以作为利润的部分作为折旧费扣除了, 从而没能使这部分利润享受减免优惠, 反而加重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二) 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选择
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固定资产可另速折旧的范围加以了限定, 满足要求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双税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若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并在申报纳税时, 对条例《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 此时,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大于计税基础, 会计上应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 在核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 不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若企业在减免期内盈利, 申报采用加速折旧法, 则会加重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三) 企业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申报纳税时未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若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并在申报纳税时, 对条例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未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必然就放弃了满足条件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机会, 在此情况下,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石不存在差异, 因而, 会计上不用确认相关的递延秘得税负债或递交国书延所得税资产.虽然, 无论采用保种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总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即都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但由于加速折旧法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 后期少提折旧, 这样, 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扣除的折旧额较多。正因为如此, 若企业不属于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减免期内, 采用加速折旧法将使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 进而减少企业的应纳所得税。由于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 前期少缴了企业所得税, 就意味着少支出了资金利息, 因而, 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将使企业减少支出。可见, 若企业不属于所得税减免期时, 若放弃采用加速折旧法, 实际上是放弃了享受延期纳税所带来的货币时间价值, 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角度来看, 对企业节支是不利的。当然, 若企业在所得税减免期内盈利, 放弃采用加速折旧法, 则可以增大享受所得税减免的利润总额, 从而可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首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所得税的相关定义进行探讨, 并分析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最后探讨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 随着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会越来越完善, 这样不仅可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 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和所得税税负。
摘要:如何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和所得税税负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所得税的相关定义进行探讨, 并分析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最后探讨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对所得税的影响。
关键词:所得税,固定资产
参考文献
[1]徐汉峰.《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所得税影响研究》,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5
[2]方连更.《固定资产公允折旧额的确定》, 会计之友, 2010.12
[3]黄文贵.《谈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准则和税法的差异》,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8
[4]李建宾.《固定资产匀减速折旧法》,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3
[5]刘向荣.《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有关问题的探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1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推荐阅读: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11-06
固定资产的折旧规则05-15
固定资产折旧及例题06-06
最新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09-06
暂估的固定资产能否继续提取折旧06-02
会计法规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处理12-02
湖北省内审师《内部审计基础》:固定资产折旧审计方法适用性分析考试试题08-22
固定加速折旧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