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折旧

2024-09-14

资产折旧(通用12篇)

资产折旧 篇1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4]7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一条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而第四条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从上述规定可见,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与相关固定资产,可享受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也可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那么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税利有何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

二、不同折旧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前扣除

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内来看,不管选用什么折旧方法,其折旧总额与总税负不会改变,但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看,加速折旧改变了所得税负担的时间分布。具体表现为纳税时间延迟,税负前轻后重,改善了企业前期的流动资金,盘活了企业的现金流,相当于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让企业前期有更宽裕的现金运用在经营成本上。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企业是有利好的影响,下面举例说明。

例:某企业2014年12月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一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40万元(不考虑其他的税费),企业2015年1月会计上按照折旧年限10年(税法上机械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亦为10年),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残值率为5%,资金利润率为10%。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的税前扣除以及对企业利益的影响分析如下。

1. 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上例中会计上按10年计提折旧,税法上可按6年计提折旧。前者每年计提折旧22.8万元(240×95%÷10),而后者每年计算折旧38万元(240×95%÷6),前6年每年纳税调减15.2万元,后4年每年相应的纳税调增22.8万元 (纳税调整见表1)。

缩短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利益,可以通过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计算得出(可从年金现值系数表与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系数)。

时间价值=15.2×25%×(P/A,10%,6)-22.8×25%×(P A,10%,4)×(P/S,10%,6)=3.8×4.355 3-5.7×3.169 9× 0.564 5=6.35(万元)

也就是说,该企业享受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获得6.35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6.35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2.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减去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期间,将固定资产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上例中,年折旧率=2÷10×100%=20%。为便于计算比较,均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对比计算后如下表2(现值系数从利率为10%的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

从表2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获得4.72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年期的本该支付4.72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3. 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为便于计算比较,仍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对比如下表3(复利现值系数与表2相同):

从表3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多获得4.94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4.94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计算可以得出,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的税收优惠对企业最为划算,它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其次是选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在三个折旧方法中,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小。因为最低折旧年限与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以,企业在享受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要注意选择。

参考文献

李明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N].海峡财经导报,2014-10-15.

周庆海,万希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J].财会月刊,2011(23).

张宇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浅析[J].财会通讯,2009(22).

曹明雪,钟骏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

张东霞.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企业纳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33).

资产折旧 篇2

直线法:又称年限平均法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应该停止计提折旧,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该继续计提折旧。

3、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应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4、期末未分配利润从数量上来说,是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出去的利润后的余额。100+1 000-1 000×10%-1 000×5%-80=870(万元)。

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所得税

1 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为增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24日主持召开的第6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方案。此方案通过提供“无息贷款”给相关企业减轻税负,提高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

此后,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4]75 号);同年 11 月 14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4号),这两个文件对有关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细化。11 月 17 日,國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4号的详细解读。2014 年 11 月 21 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就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答记者问,对实操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析。

财税 [2014]75 号第一条规定,对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而第四条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从上述规定可知,相关企业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选择按不低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也可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那么选择哪种折旧方法对企业最有利呢?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从固定资产的整个折旧过程来看,不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和各年影响应交所得税现金流量之和都是相等的,但是加速折旧下,成本费用前移,会计利润后移,应纳税所得额呈递增趋势,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得到延迟,这相当于从政府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例如:一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2014年1月1日以后购买了一台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入账价值330万,该设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残值率为0%,市场利率为10%,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折旧额如表1,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a直线法(10年)相比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如表2,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a直线法(10年)相比对所得税影响额的现值详见表3。

根据表1、2可以看出,该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该资产的折旧总额都是330万元,对所得税的影响总额都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缩短折旧年限和采取加速折旧法前期抵扣的折旧额多,前期可以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期需要多缴纳所得税。

根据表3,将前期额外获得的资金和后期多缴纳的税金折现可以看出,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额法分别相当于该企业从政府获得了一笔本该支付9.19万元、5.61万元、7.14万元利息的10年期贷款。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不同折旧方法对所得税影响额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缩短折旧年限法对企业最有利,年数总额法次之,最后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由于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以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企业在所得税减免期,企业选择了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来看所抵扣所得税的金额不如直线法多,并不能减轻税负。

如果企业前五年有亏损,选择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后导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将不能弥补以前年度的损失,反而增加的税收负担。

综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在面对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认真的分析,关注其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从总局把握,结合自身的经营目标,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2014.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

[3]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解读,2014.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篇4

国内大多学者就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也进行了探讨, 主要关于不同折旧方法对应纳税额和利润的影响, 加速折旧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等方面[4]。例如:沈肇章 (2001) 的研究表明, 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相比, 更能使税收负担得以递延, 节税效果更好;类似的, 章国荣, 王如峰, 朱海娟 (2009) 等学者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5]。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6]。固定资产可为企业带来利益流入, 也会产生相应的损耗, 因此, 按照谨慎性原则, 企业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CAS4) 的规定, 企业目前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然而, 当前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而并未认真考虑自身的经营特点, 其中有些企业并不适用年限平均法, 从而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因此, 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本文将对目前主要使用的四种折旧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1) 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 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后均衡地摊配到各期, 即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下, 无论固定资产如何使用, 它在各个会计期间的使用强度较为均衡, 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 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 并且各期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7]。

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00%=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年限平均法优点:计提和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程序简便明了, 原理浅显易懂。大多企业采用此方法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8]。

缺点: (1) 忽略了折现因素, 未考虑不同年限下的固定资产对各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影响差异: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较高, 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利益;而在其使用后期, 由于磨损陈旧等原因, 带来的经济利益会逐渐减少。即固定资产会随着其使用年限的增加, 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会逐渐减少[9]。 (2) 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 修理费越来越多, 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 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2)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依据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受其使用程度影响, 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 所以可以弥补直线法只重使用时间, 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10]。

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价× (1-残值率) /该项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年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

工作量法优点:按照实际使用过程工作量及磨损程度计算, 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程度和价值损耗程度, 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企业经营成果紧密联系起来[11]。

缺点: (1) 与直线法类似。在工作量法下, 随着计提的折旧额会随着工作量变动而变动, 但其每一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均相等, 存在着与年限平均法相同的弊端。而且, 若固定资产闲置就不计提折旧, 忽略了固定资产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无形损耗[12]。 (2) 工作量法下, 设备的损耗会导致修理和维修费用递增, 操作效率或收入递减。

工作量法适用于企业价值较高的大型精密机床、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设备[13]。

3)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从而相对加快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 以便使固定资产成本加快地得到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前提下, 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到期前两年的折旧额, 由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平均分配确定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14]。其基本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x当期期初固定资产净值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适用范围是预计使用年限少于6年的固定资产, 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下, 加速折旧的预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6年, 因此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适用。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主要是应用加速折旧的思想, 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 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 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 分母代表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15]。

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的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该方法每一期的计提基数是相同的, 但是每一期的折旧率却是递减的, 因此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在它使用的前期计入成本费用之中[16]。

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算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 折旧率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 依次计算的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年数总和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 (1) 由于技术进步, 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2) 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17]。

4) 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建议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企业在选择相应的方法时应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采用适合自身运营情况的折旧方法, 可以很好地调整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1) 盈利企业。在企业不断盈利的情况下, 企业应考虑使用加速折旧法, 可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 通过成本费用的前移, 可使会计利润后移, 从而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

(2) 非盈利企业。企业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加快资产成本的回收, 但仍应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主, 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 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19]。

(3) 固定资产价值高的企业。对于具有大型仪器和运输设备的大规模企业, 固定资产每期的折旧额通常与其工作量成正比, 因此, 选择工作量法更能体现固定资产使用的具体情况。

(4) 固定资产较少且价值低的企业。对于固定资产较少且价值不高, 使用情况比较均衡的小规模企业, 每期的折旧额并不高,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因此可选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本文围绕固定资产展开, 简单阐述了固定资产及折旧方法的概念, 分析了四种方法特点, 并针对不同情况的企业选择折旧方法提出了个人建议。然而, 本文也存在许多不足, 对于各个折旧方法, 本文只进行了简单剖析, 并未深入探讨, 对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没有作详细论述。本文只从会计的角度探讨固定资产折旧, 对税法及其他准则提及较少。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固定资产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 本文通过对折旧方法的简述, 分析其对企业的不同影响,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

参考文献

[1]李壮志.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J].企业家天地, 2012.

[2]袁国栋.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6.

[3]曲云.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及启示[J].实务与操作, 2012.

[4]陈丽霞.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究[J].经济论坛, 2013.

[5]沈肇章.税收筹划应正确运用加速折旧[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介绍 篇5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学 生:

王迪 指导教师: 张娣

: 林业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2016年4月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摘要:折旧是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合理、系统的分摊过程,本文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结合企业所得税进行筹划,最终达到降低税负、减少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现金流出量。

关键词: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所得税影响;分析

前言: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有效选择,能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税收收益。

1概述……………………………………………………………………………… 1 1.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1 1.2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1 1.3固定资产折旧与企业所得税…………………………………………………… 2

2.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素…………………………………3

2.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3 2.2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3 3.实例分析 ………………………………………………………………………4 4.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5 5.总结……………………………………………………………………………7

1.概述

1.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1.2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它把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形成了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它克服了原来按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分设税种的种种弊端,真正地贯彻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并为进一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固定资产折旧与企业所得税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因此,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我国会计制度允许使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目前,国家采用比例税制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因此,企业只需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造成的影响。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即所取得的税收筹划收益如何。加速折旧方法由于前期折旧额大,后期折旧额小,就递延了一部分的所得税款,相当于从国家那里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相比较而言,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是一种有效的节税方法。另外,企业财务制度虽然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了分类规定,但仍有一定的弹性。对没有明确规定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可尽量选择较短的年限,以尽快将固定资产折旧提完,这样就递延了税款。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有效选择,能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税收收益。

2.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2.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不同折旧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每期摊销额不同,影响企业利润大小,进而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下面利用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

2.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估计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

法,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规定折旧年限的60%,即税法允许6年折旧,故所得税汇算时所做调整为5年期折旧与6年期折旧的差额。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006年调增95万元、2007~2010年调增380万元、2011年调减190万元、2012年调减1 425万元,由此对各年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合计节约156.8万元,以2006年为基期,市场利率为10%折现,折现后对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额为77.72万元。

3.2企业未享税收优惠,采用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对企业有利

报批减按6年折旧,因企业折旧年限为5年,故汇算时应予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006年调增95万元,2007年~2010年各年调增380万元,2011年调减190万元,2012年调减1 425万元,对应纳所得税的影响为0,以2006年为基期、市场利率为10%折现,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56.57万元;减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107.15万元;减按年数总和法折旧,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100.19万元。市场利率为20%时,减少折旧年限、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现后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78.77万元、139.22万元、137.1万元。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地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启发我们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4.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4.1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问题

折旧年限一般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折旧年限容纳了人为成分,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并通过举例说明在不考虑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条件下,如果税率稳定,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企业节税。如果存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如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则企业延长折旧年限可节约更多的税负支出。而在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是有限制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都作了限定。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就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对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规定为: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10~15年;非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35~45年;简易房的折旧年限为8~10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企业会计;探讨

前言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人们质疑。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

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唯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做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运用,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很大冲击,它将引发许多新会计问题。

1.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折旧

1.1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1.2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1.3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影响因素

(1)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2)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4)净殘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净残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得出。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意义

2.1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1)直线法

直线法,属于平均年限法的一种,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DDB):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2.2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差异

从静态角度看,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都是要补偿的,对企业利润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动态角度看,不同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是有早晚之分,在计提折旧期间,由于各种方法下不同年份的折旧额有差别,对企业各年份的利润会造成影响。

2.3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2)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

3.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弊端

(1)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点上来计算未来应该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额,其实质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以现行发生的投资成本分摊到以后各期。显然,这在根本上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使得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计少,导致期末利润虚增。

(2)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固定资产以现行折旧方式分摊完成后,其每年的折旧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其更新的需要,也就更谈不上购买替代其生产的先进设备。因此,每次固定资产的更新就变成了企业自由资金的减少。

4.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建议

(1)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着重大差异,则应相应调整折旧年限,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相应改变折旧方法,企业应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

(2)定期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数

现行制度以原始价值作为折旧计提基数,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所计提的折旧额,只能做到账面价值上的补偿。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按照重置价值来逐项分析及计算,重新确定部分资产的折旧额。

(3)修改计价

改变折旧计提基数以后,对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问题的问题也应随之而改变,按现行成本计价,就要对固定资产的原价进行调整,以便与计提折旧基数一致。在物价上涨期间,不至于发生由于计提折旧额问题而导致的虚盈实亏现象。

小结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能够被科学、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准确的计提折旧额,则该种方法就是合理、科学的。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上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能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描述,同时也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何雪峰.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吉林:百科论坛,2009,8.

[2]张建峰.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科技广场,2009,7.

[3]陈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计提的会计处理.财会信报,2007,6.

[4]周庆海.万希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财会月刊,2011.

资产折旧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市场经济,加速折旧

现行会计制度中, 关于折旧方法有若干规定。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权。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 船舶工业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 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可见, 制度中的折旧方法仍然以平均年限法为基础, 而仅允许某些 (类) 特殊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且选择加速折旧法须经批准。这种规定, 在目前需要大力, 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似可商榷。这里, 让我们先看一看制度中涉及的几种折旧方法。

一、制度中涉及的几种折旧方法的比较

(一)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该项固定资产带来的使用收益在其使用期内的每个期间都是相等的。或者说, 该项固定资产每期全部使用收益所耗用的资产的价值都是相等的。因此, 平均年限法下每期折旧额的计算也就是将其可折旧成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平均分摊。其公式为:

平均年限法简单、合理、系统化。它特别适用于资产在各个期间内使用程序基本相同的情况。但是, 平均年限法显然有两个不足之处:1、如果该项资产已明显过时, 则可能产生一项不正常的摊销费用;2、每个单位时间分摊的折旧额都是一致的, 因此也就没有考虑到该项资产的真实使用或是该项固定资产投产后的产量。

(二) 产量法。

产量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应折旧资产在获取收入方面的每期收益与各该期间资产的产出量直接相关。它把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价值与预计产出量相联系。其公式为:

产量法适用于资产产量的计算是切实可行的情况。同时, 该资产对该主体的经济效用将随着生产使用而非随着时间流逝而降低。此外, 当不同期间对资产使用程度存在着重大差别时, 还可使收入与费用取得更切实际的配比。显然, 产量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的第二个不足, 但仍然无法克服平均年限法的第一个不足。

(三)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该项资产在其使用前期所带来的收益往往比在其使用后期所带来的收益多, 所以, 根据配比原则, 资产使用前期所应分摊的折旧费用也应较多, 制度中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年数总和法。

在这种方法下, 是将固定资产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价值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 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其公式为: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 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 因此, 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现行制度规定,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应当再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都被认为是“合理和系统”的折旧方法。其合理性在于:对固定资产来说, 应当认为在他们使用寿命的早期较之晚期能提供更大的效益。这对在使用寿命早期就具有较多的技术陈旧因素, 或者在后期要进行更多的维修才能保持其效用的设备项目尤为合适。在这两种方法下算出的折旧额所呈现的递减趋势, 正体现了资产效益的递减趋势。同时, 这也正好克服了直线法的第一个不足。至于系统性在于:这些逐年递减的折旧额仍具有规律性。在年数总和法下, 它是个等差级数,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它是个等比级数。它们之所以称为加速折旧法是与直线法对比而言的。这两种方法的早期折旧额大于后期折旧额, 从这个角度讲, 折旧的速度被加速了。

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加速折旧的得失分析

(一) 从折旧的目的考虑。

折旧的目的在于按照一种系统和合理的方式, 把固定资产减去残值 (如果存在) 后的价值在该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期间内进行分配。其中, 合理是指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大体符合资产的效用损耗等情况。而固定资产 (尤其是设备) 的效用损耗, 除了使用中的有形损耗外, 无形损耗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 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 它们的无形损耗已成为确定折旧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 采用加速折旧可以减少旧技术淘汰时发生的损失, 有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 促进企业经济更快的发展。

(二) 从促进利润平均化的角度考虑。

当我们在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间内同时将资产的维修费用考虑进去时, 平均年限法还存在一个问题, 即:平均年限法下的折旧是将一定的成本均衡地分配在资产有效使用期间内的每一个时间单位。当我们把折旧费用与维修费用合并考虑时, 就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些时间单位内, 资产的年使用成本 (折旧费用+维修费用) 不断提高而资产的效用却呈下降的趋势。这样, 在资产使用初期生产的产品将比在资产使用后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较少的资产使用成本。在加速折旧法下, 资产使用初期较多的折旧费用加上较少的维修大致相平, 而使利润保持稳定, 不致因费用变化过大而出现波动。

(三) 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角度考虑。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属资本支出决策。而在资本支出决策中着重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 即货币时间价值。就是要尽可能使投入的资金能尽快回收, 以使其再投入, 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从而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与之相适应, 要正确考虑该固定资产的现金流量, 包括该项资产投产后形成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其中, 现金流入除该固定资产投产后每年可取得的净收益外, 还包括该项资产投资的收回。而营业上的现金净流入量就等于定期损益计算所确定的净收益加上折旧。其中, 折旧用以表明固定资产在建成投产后, 通过每年计提折旧转化为现金流入, 即投资回收。采用加速折旧法后, 在资产使用前期负担较多的折旧费用, 也就加速了投资的回收, 从而刺激企业投资决策, 努力发展生产。

(四) 从税收角度考虑。

在资产使用前期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费用比平均年限法多, 这就使得企业的纳税义务在资产使用前期相对减少, 即递延税收, 而实质上, 这就相当于使企业从国家财政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例: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4%, 该企业年利润 (含折旧) 如表所示。该企业所得税适用33%的比例税率。下面分别运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计算企业每年的应纳所得税额。

由本表可见, 虽然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的量是一致的, 均为73590元。但是, 第1年, 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少, 年数总和法次之, 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多。总之, 运用加速折旧法, 开头二、三年可以少纳税, 把较多税款延迟到以后年份缴纳, 相当于从政府那里取得一笔无息贷款。这对一些新办企业初期缓解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是很有利的。利用递延税收, 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对国家而言, 恰恰相反。企业获得税收递延后, 当期的应交所得税额就会相应减少, 于是, 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因此减少。短期内, 这对国家显然是不利的。可是,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把眼光放得远一些, 由于企业能利用这笔资金继续发展生产, 那就有可能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增长有所加快。到时, 国家的财政收入相应地也必然增多。简言之, 对国家财政收入而言, 企业获得递延税收后产生的反馈作用将超过其减少所得税的影响。

(五) 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得失分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上看,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 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因此, 为了使企业尽快成为市场的主体, 国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优惠、倾斜政策, 以鼓励企业自身尽快发展, 而放手允许使用加速折旧法, 应成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之一。如前所述, 国家虽然从局部上暂时牺牲了一些财政收入, 但是, 企业则可能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这对早日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无疑是很有利的, 从长远上看, 对国家亦是有利的。所以, 国家应当支持。再者, 就资产的整个有效使用期间而言, 早些年份被递延的税收, 可在后些年份内重新收回。所以, 国家大可不必担心被递延的税项会流失。

而且,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国家的政策也是可以变更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国家又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改变政策, 采用更有利经济发展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2]《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3]《中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期限 篇8

★在线专家: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分析 篇9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方法。首先预计固定资产总的工作量, 确定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 从而根据每期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算该期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二) 年限平均法

又称直线法, 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将应计折旧额进行平均的分摊,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前 (n-2) 年的折旧额是在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 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 后两年的折旧额用平均的方法来计算。

前 (n-2) 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每期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每期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额

后两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起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四)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分析

【例1】某企业投入使用一套机器设备, 原值500万元, 预计净残值5万元, 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总工作量为15000小时, 从投产开始每年的实际工作量分别为2500小时、3500小时、3000小时、4000小时和2000小时, 请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单位:万元

【例2】某企业投入使用一套机器设备, 原值500万元, 预计净残值5万元, 使用年限为5年, 分别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

单位:万元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工作量来确定折旧额的, 多工作多折旧, 少工作少折旧, 简单实用, 考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 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只考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 也就是有形损耗, 未考虑无形损耗, 前后各期都采用一致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不合理。工作量法适合于使用状况不稳定, 季节性较明显的固定资产, 比如:大型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

(二) 年限平均法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应用广泛, 该方法的缺点是忽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违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未考虑无形损耗。年限平均法适用于使用状况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 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 在后期消耗较少, 为此, 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 后期少提折旧, 从而相对加速折旧。需要说明的是, 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 这只是一般情况。在残值率较高或没有残值的情况下, 就不会是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 通用的判断标准为当某一年按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大于等于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 从这一年开始就采用直线法。

加速折旧法考虑了在固定资产投入前期是新技术, 没磨损则后续支出少, 所做贡献大, 因此应多提折旧额;相反, 后期所做贡献小, 则少提折旧额, 同时还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加速折旧法适用于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固定资产。

三、几点建议

(一) 预计净残值率的确定至关重要

净残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应计提折旧总额大小, 从而影响每期折旧额。很多企业笼统地将净残值率定为5%或者10%, 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应结合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和未来寿命到期的市场价值加以综合考虑。

(二) 折旧方法的选择应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结合

固定资产折旧的目的就是如实将固定资产的损耗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因此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及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都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折旧方法。

(三) 加速折旧法在经济上具有必要性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析 篇10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 只是这种费用没有在计提时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 属非付现成本。固定资产价值是以固定资产折旧方式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 并随着产品价值的实现从销售收入收回, 最终转化为货币形态。企业可以利用这笔变现的资金购买技术性强、效率高的设备以便企业再投入, 保证企业的再生产能力, 促使企业资金良性循环, 进而促进企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 固定资产的损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为了正确评估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 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过程中应考虑到一些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条件。

(一) 后续支出因素的影响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更新改造支出、维修费用等后续支出, 这些因素与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第一,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与更新改造及维修程度有直接关系, 对维持固定资产正常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完工并使得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第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维修可能只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而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重复计提。

(二)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时, 表明此项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 随着使用与磨合继而发生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维修, 使得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同时,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具有不确定性, 它的长短取决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维修是否发生在最适当的时机, 例如, 汽车或飞机按其预计行驶里程估计使用寿命, 当其行驶里程数达到某个数值时应立即对其实施保养及维修, 若不及时保养维修则很有可能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这也说明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维修做不合理的削减会导致固定资产不能达到预计使用年限, 进而导致当期所需计提的折旧费用相应的增加。

(三) 折旧方法的选择

企业折旧方法不同, 折旧额相差很大。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 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线法, 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 增加了加速折旧法, 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 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 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 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 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上述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 应按照规定程序, 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

常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 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从而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 可以使企业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 平均年限法

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各种必要的估计 (包括预期使用年限) 都是以相当确定的预计为前提。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 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 因此, 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 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 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 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 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 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同时也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 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一般是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数量平均计算折旧额。实际上, 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延伸和补充。工作量法虽然是按照实际使用过程的磨损程度计算, 并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使用程度, 把折旧费用与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但是固定资产的工作总量是难以可靠估计的, 也没有考虑到更新改造支出和维修费用的递增, 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是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 其特点是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折旧多, 使用后期提取折旧逐年递减。其中,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的折旧率是固定不变的, 而计提折旧的基数随固定资产的净值是逐年变小的, 因此计提的折旧额是逐年递减的;年数总和法折旧率是逐年降低的, 而计提折旧的基数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计提折旧额也是逐年递减的。

(四) 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条件

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条件有:1、在折旧率不变时固定资产的净值逐年减少;2、当工作效率降低时引起其他业务费用的增加;3、固定资产价值降低速度变化较大, 初期下降速度快, 后期下降速度较平缓;4、即使初期和后期的折旧基数相同, 其折旧率也不同, 因而初期折旧额要比后期大;5、更新改造支出及维修费用的递增;6、现金收入逐年降低;7、存在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建议

不同折旧方法除了对企业当期纳税有所影响外, 还对当期的现金流量、企业利润和市场价值等也有直接影响, 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长远发展规划。常用的四种折旧方法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笔者有以下两点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建议。第一, 以会计年度末的市场价值来重新计量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 同时重新分摊当期的折旧费, 这样可以规避折旧的不确定性, 也更能准确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第二, 采用折中的分配方法, 即对于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仍可按计提减值准备前的原值计提折旧, 在年末对每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 对减值准备的数额作相应调整, 并相应调整当期分摊的折旧费。若按这两种方法计提折旧, 则无需每年调整折旧及作纳税调整, 更不会出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过其账面净值的情形。

综上所述, 固定资产折旧是对资产流转损耗的计量, 准确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成本与利润, 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并运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确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 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规模, 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 实现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埃尔登.会计理论 (第2版) .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2000.

[2]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孔玉生, 任永平.财务会计学.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1.

[4]张建峰.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科技广场, 2009 (6) .

[5]刘卓明.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百科论坛, 2009.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有形损耗;无形损耗

本文从我国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理论指导,并且提供合理的折旧方法的选择。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将购买固定资产时产生的资金流出合理的根据固定资产的寿命以及贡献分摊到整个固定资产使用周期中去。

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下三点:

固定资产的特性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3-20年不等,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当通过折旧将其使用价值分摊到相应的会计区间内。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效用呈递减趋势。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一般而言,因其损耗对维护其正常使用状态的费用支出需要应逐年递增,故折旧也应当遵循此原则,加速折旧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固定资产又具有特殊性,每一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又根据其特性而不同。在企业中,财务部门在遵循财务制度的同时,也要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如生产部门做好沟通,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情况能够合理的进行估算,合理的反映在会计报表当中。

折旧方法与企业财务利益

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报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会比较合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将固定资产的摊销尽量提前完成,体现了会计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在一些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型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还可以帮助其合理减轻税。故在遵循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选择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的效益有利。但是,在能够合理正确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企业还是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尽量使固定资产的折旧体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过程。这才是我们讨论固定资产折旧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折旧方法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减轻税负,使得现金流更好的得到控制,但采用加速折旧法会影响利润表,导致较低的净收益,如果是一个长期使用直线折旧法的大型公司,并且不考虑现金流对其的影响,那么使用加速折旧法,势必会对于利润表有所应先,尤其是开始的几年,管理者会看到以利润为基础的一些财务指标受加速折旧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利润看起来没有有使用直线折旧法多,如果企业比较侧重于利润表现,则应该慎重使用加速折旧方法。另外,一些国际性大企业的财务报表将需要披露给股东,或者与其他同行业做利润比较分析,如果因为折旧方法而使得企业的利润表产生影响,那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表现则会得不偿失。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时候,在遵循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一定要权衡孰轻孰重,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案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固定资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为零或者为可处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线折旧法,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在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时,企业需要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并且根据会计法以及政策的要求结合自身企业的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折旧方法的具体计算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二)固定资产损耗的确认与计量

在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后,我们来研究下固定资产的损耗形式。固定资产的损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物质因素和经济因素。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首先是由使用引起的。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化学反应等会使精度、效率逐渐降低,最终退废。其次是由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如钢铁部件会生锈,木料会腐朽,橡胶轮带、传送带会自然老化,这种情况在使用或不使用时都会发生。机器闲置不用往往比使用时的磨损还要大,因使用时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小的修理,闲置时则任其自然侵蚀。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贬值。一是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由于科技创新,机器设备更新换代,使用原有机器效率变低,不经济,不得不提前报废,更换新的设备。

(三)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

2014年9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基数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会议指出,要用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改革方法,完善现行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传统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高质量,增强效率,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折旧并不仅仅只考虑企业本身的情况,更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在各个行业都在快速更新的今天,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明显乘下降趋势,虽然在纵向影响企业的利润计算,但是在横向上,对于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基本相当的。如何让企业在相同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不为固定资产折旧所影响,反而利用固定资产给自身带来优势。这不仅仅需要企业的财务提出公允具有实用价值的会计信息,更加需要决策者根据会计信息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案。在全自动化日益成熟的今天,这一课题的研究尤为迫切。更加需要更多的企业投入精力与人力,重视固定资产的折旧的管理。在许多一流管理的企业,在创造高效的生产力的同时,这一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体系与思想早已融入企业模式中,在中国,我们更应当学习并且加以利用。

固定资产随着办公生产自动化的趋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更应当遵循中国的会计制度,并且学习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在准确的计量会计信息的同时,完善管理,提高生产力。体现会计计量与管理的效用。(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机化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简析(一)[N],财会信报,2007年6月

[2]方芳.对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析,经济研究导刊[J].2011年第17期.124-12

[3]王研.现行折旧制度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焦作大学学报[J].2006年.14

[4]郭继宏.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J].国际商务财会,2007,(04)

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探讨 篇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币值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是难以避免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币值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向下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成长期的必然规律。币值的变化已打破了会计上“币值不变”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仍按购置时的价值做折旧极限的方法,已明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致使某些企业表面上盈余实质上亏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企业的设备老化和陈旧、新技术难以应用、产品无法推陈出新、还债能力低下,其后果是部分企业逐渐衰亡,同时也拖慢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改变目前币值变化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存在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坚持使用加速折旧法,尽可能的提前筹备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以抵减币值变化带来的损失;二是在原有折旧的基础上,企业按销售盈利计提部分折旧,以补足币值变化和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购置带来的压力。现就生产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做一探讨。

正常情况下,生产型企业固定资产损耗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产品产出的多少,如果将固定资产折旧糅合在产量上则较为合理,因此,企业可在原有折旧的基础上再按产品销售额提取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其具体方法如下:

1、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与双倍直线法折旧率相乘,从而计算出当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或=年折旧额÷1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的年初,必须预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将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最后两年内平均摊销。

例1:某设备一台,原价2000000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80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各年折旧如下表:

表中第9、1 0两年各年的折旧额为(335544.40-80000)÷2=127772.16(元)

2、按企业固定资产的总价值,计算出其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再根据预计的全年产品计划销售价格和计划销售量换算出折旧费与产品计划销售额的比率。此比率一经确定,不论币值变化与否和产品销售量是否完成计划,都按当期产品销售额乘以确定的比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直至固定资产有增减变化时再作调整,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额=当期产品销售额×基期比率

基期比率=【(固定资产总原值-当期已提折旧)÷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基期全年产品销售额

基期年销售额=基期年销售量×计划单价

基期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基期固定资产总原值÷∑【(各固定资产总原值-各固定资产总残值)÷各使用年限】

例2、企业产品销售量为15万件,销售单价为100元/件。

(1)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比率为多少?

(2)年末,该企业全年实际产品销售量比计划扩大5%,销售单价增长了2%,全年应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多少?

解:(1)基期加权使用年限=基期固定资产总原值÷∑【(各固定资产总原值-各固定资产总残值)÷各使用年限】=200÷【(200-8)÷10】=10年

基期年销售额=基期年销售量×计划单价

=15×100

=1500(万元)

基期比率=【(固定资产总原值-当期已提折旧)÷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基期全年产品销售额=【(200-40)÷10】÷1500=1.067%

(2)全年实现销售额=1500×(1+5%)×(1+2%)

=1605(万元)

全年应提折旧费=全年实现销售额×基期比率

=1605×1.067%

=17.13(万元)

3、两种方式下,企业全年应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为:40+17.13=56.13(万元)

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必须以市场为依归才能有生命力,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越高,说明其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则相应该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越多,设备更新换代的能力就越强。

上一篇:听读结合论文下一篇:AD采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