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处理

2024-08-10

折旧处理(通用10篇)

折旧处理 篇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精神,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创业创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文);《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文)做出了具体的说明,规定了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政策的企业和固定资产的范围,并根据不同情况,明确企业可以采取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采取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进行处理。由此带来税法与会计处理的差异,本文在此进行探讨。

一、固定资产一次性折旧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处理

根据财税〔2014〕75号文,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举例说明税务与财务的处理差异:一家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14年12月购入100台单位价值为4000元的固定资产,合计40万元。按照财税〔2014〕75号文,该40万元可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一次性全额扣除,但是企业按照5年的折旧年限进行分期计提折旧(为讨论方便起见,不考虑残值)。会计与税务的差异见表1:

假如该公司每年未纳税调整的利润总额都是100万元,在2014年,40万元可以全部一次性税前扣除,作为纳税调减项目,为企业减少了当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假如无其他调整事项)。公司当年度少纳税,以后年度多纳税,相当于取得了递延纳税的好处。2014年应纳税所得额=100-40=60万元,应纳所得税额=60*25%=1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40*25%=10万元。

2014年会计处理:

(单位:万元)

2015年应纳税所得额=100+8=108万元,应纳所得税额=108*25%=27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8*25%=2万元。会计处理:

同理,2016年至2019年的会计处理如下:

2016年会计处理:

2017年会计处理:

2018年会计处理:

2019年会计处理:

由上可见,该企业2014-2019年共缴纳企业所得税=15+27*5=150万元。若没有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公司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每年应纳所得税均为25万元,2014-2019年共缴纳企业所得税150万元。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为公司取得了前期少缴纳税款的好处。

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根据财税〔2014〕7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文专门设计了相关的纳税调整表。公司在2015年进行201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填写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因2015年至2019年税法折旧已经计提完,所以这几年不再填写该表。公司每年还应填报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表1中会计与税法各年的折旧额应分别填入A105080第2列和第6列。这些数据还应同时填入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1行,并计算调整额。

二、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时应纳税额的差异处理

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

例如,某公司2014年12月购入用于研发的设备,价值为220万元,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时5年,公司根据税法的要求,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按3年计提折旧。该设备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每年计提折旧=(220-10)/5=42万元,税法上折旧=(220-10)/3=70万元。

假设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25%,年度未调整利润总额为100万元,不存在除上述资产缩短折旧年限带来的折旧差异外的其他调整事项。

分析:税法允许公司资产加速折旧,也就是说,税法给了企业前期少交税的好处。那么企业就存在递延所得税负债。

(单位:万元)

2015年应纳税所得额=100-28=72万元,应纳所得税额=72*25%=18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8*25%=7万元。会计处理:

2016年,公司累计暂时性差异为56万元,上年末有28万元的暂时性差异,那么本期只需要确认28万元的暂时性差异就可以了。会计处理:

同理,2017年会计处理为:2017年会计处理:

2018年,公司累计暂时性差异为42万元,比2017年底的84万元少42万元,公司本期应转回42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负债=42*25%=10.5万元。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100+42=142万元,应纳所得税额=142*25%=35.5万元,会计处理为:

同理2019年的会计处理: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时的差异处理

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折旧方法已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某公司2014年12月购进不含税价260万元的机械器具一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和税法均按5年计提折旧,残值为10万元。会计上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差异见表3。

(单位:万元)

假设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25%,年度未调整利润总额为100万元,不存在除上述资产因为加速折旧带来的折旧差异外的其他调整事项。税法上允许企业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相当于企业获得了所得税款的递延。

2015年应纳税所得额=100-54=46万元,应纳所得税额=46*25%=11.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54*25%=13.5万元。会计处理:

2016年底,公司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66.4万元,应补提递延所得税负债=(66.4-54)*25%=3.1万元,2016年应纳税所得额=100-12.4=87.6万元,会计处理为:

2017年底,公司暂时性差异余额为53.84万元,应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56万元,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3.14万元,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12.56=112.56万元,会计处理为:

根据上述分析,2018年会计处理为:

2019年会计处理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公司应纳税款总额一样,但公司前期少缴纳税款,取得了递延纳税的好处。

折旧处理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新《医院会计制度》;科教自筹配套资金

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全国公立医院正式实施,它比旧的医院会计制度有了较大的改进:最突出的变化即增设、细化了会计科目;部分业务的账务处理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完善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真实反映了医院资产的价值,严格规定了各类成本费用的范围、界限,实现了核算口径的统一,使得医院各类收支核算能够遵循“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原则”,从而更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和核算的需要。但是新制度中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表述不够明晰,使得实际操作中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医院核算不一致,随意性大,缺乏统一要求和规则,造成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公允性,笔者就医院自筹科教配套资金购置用于科教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介绍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科教自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折旧账务处理的相关规定

旧《医院会计制度》只是按固定资产原值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并没有通过“累计折旧”抵减固定资产价值,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以原值列示,引起医院资产虚增,同时修购基金直接补充了净资产,也引起净资产的虚增,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会计科目“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规定除图书外,所有固定资产均提折旧,并区别固定资产购置时的资金来源提取折旧:将医院财政补助、科教收入以外的资金(主要是医疗收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医疗成本,有利于完善医疗成本核算范围和夯实医疗成本数据,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对财政补助及科教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医疗成本,既可以更好的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又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财政项目收支及结余进行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待冲基金,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在财政资金补贴、科教项目资金所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净值。提取折旧时的账务处理:借记:医疗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医院自筹及其他资金部分)、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部分);贷记:累计折旧。制度还规定医疗成本核算范围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还包括使用财政基本补助发生的归属于医疗业务成本的支出;医院开展科研、教学项目使用自筹配套资金发生的支出,以及医院开展不与本制度规定的特定项目“项目”相关的医疗辅助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相关人员经费、专用材料、资产折旧(摊销)费等费用。

二、目前医院使用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账务处理方法及差异分析

(1)账务处理方法。一是借记:待冲基金;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下,认为科教自筹配套资金是医院用于购置科研、教学活动的,视同科教项目资金,提取折旧时冲减待冲基金。二是借记:医疗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虽然将计提的折旧计入医疗成本,但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核算开展医疗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三是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研教育费;贷记;累计折旧。此方法将累计折旧计入医疗成本的其他费用下的科研教育费。(2)三种账务处理方法差异分析。第一种方法:把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全部计入待冲基金,操作上虽然简单,但由于科教自筹配套资金究其来源本质上还是医院医疗收费,因此违反了“除科教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外即(医疗收费)购置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应计入医疗成本”的规定,因此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能计入待冲基金。第二种方法: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配套资金部分,虽然计入了医疗成本,但计入的二级科目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核算医疗活动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并不能反映医院开展科研、教学活动配套资金的支出。第三种方法:科研教学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配套资金部分,不仅计入了医疗成本下的二级科目其他费用,还计入二级明细科目科研教学支出,制度规定:“其他费用”明细科目下,按照本科目的核算内容,参照《政府收支分类》中的“经济支出分类”相关科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

三、进一步完善账务处理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由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医院科研、教学自筹配套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所以以上三种方法普遍存在。笔者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就医院科研、教学配套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何正确归集、反应医院对科研、教学的投入,提出初步设想,供大家探讨。具体操作如下: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XX项目;贷记:银行存款。每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XX项目、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课题结束时,如固定资产折旧未提完。一是转为医疗活动继续使用:借记:医疗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二是转为医院其他医疗辅助科研、教学活动使用: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实验室、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贷记:累计折旧。三是没继续使用价值,将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加速折旧:借记:医疗成本—其他费用—科教费用(医院自筹配套资金部分)—XX项目、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科教收入部分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额);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四、医疗机构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要求。以上提出的科教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的完善措施,需要医疗机构规范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加强固定资产基础规范管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卡,固定资产明细账中应详细登记每项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资金、其他资金和自有资金的金额及所占比例。其次,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要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实现医院的业务支出与相关收入相互配比,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医院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完整反应医院的财务状况。

总之,新医院会计制度是新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其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疗机构应该结合制度和实际情况正确进行账务处理,实现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以真实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这对于夯实医院资产提升其价值有着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美玲.试析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J].卫生经济研究.2011(12)

折旧处理 篇3

在会计处理上,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 企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 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同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在税务处理上, 税法不允许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由此产生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永久性差异, 在每年计算应交所得税时, 应调增当期税前会计利润。

2. 固定资产折旧时间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得计提折旧, 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当月仍计提折旧, 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 不论能否继续使用, 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也不再补提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 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 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在税务处理上, 企业应当从固定资产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计提折旧, 不符合税法的确定性原则, 不得税前扣除, 应进行纳税调整;必须在办理竣工决算后, 再按实际成本确定其计税基础, 计提折旧并在税前扣除。

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 应考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修理, 以及有形、无形损耗等相关因素。因此会计上折旧年限的估计, 应当按以下方式进行设定:一是使用时间;二是工作时间、时效;三是生产产品产量。

在税务处理上, 税法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房屋、建筑物为2 0年;火车、轮船、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 0年;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 工具等为5年等等。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 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在税务处理上, 税法规定除了某些特例, 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外, 一般只允许企业按照直线法计算提取的折旧, 才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5计提减值准备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 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计价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计量, 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而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在计提折旧时, 应当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或折旧额, 对于已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 不再计提折旧。因此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影响折旧额的计提, 从而会对会计利润产生影响。

在税务处理上, 企业各项资产计价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不允许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不得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不允许企业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只有在实际处置固定资产时, 方可计算确认当期损益。

6 预计净残值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 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在税务处理上,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对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进行了明确, 即:“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 不得变更。”

摘要: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规定的不同, 使得固定资产折旧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产生差异。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税务处理

参考文献

[1]安建华, 张旋.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个问题[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2, (3) .

[2]杨锦娟.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J].陕西审计, 2004, (1) .

[3]王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J].决策探索, 2006, (5) .

寻找“折旧”背后的商机 篇4

一二居为热点

据调查统计显示,43.7%的客户购房是用来居住,56.3%的客户购房是用来投资。其中36.8%的客户购房目的是做长期投资,而19.5%的客户买二手房是用来做短期投资。

一般而言,长期投资即购买二手房后用于出租,可以采用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以租金还月供,以房养房;短期投资即看中拟购房的增值空间,购买后借机出手赚取差额。

但是无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在投资二手房的过程中,房屋的户型、地段最关键。

根据调查,租房的人大多是外地来的打工一族,价格在600至2000元/月的中低档住宅仍是租赁市场的抢手类型。从不同居室的供求比例分析来看,一二居室仍然是租赁热点,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还难以得到缓解。所以,如果购买普通二手房用于出租,那么最好还是购买大一居室。房屋带有简单装修的最佳,投资客就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装修上,即买即租,以达到尽快实现收益的目的。

另外,投资型住宅的地段因素也尤为重要,在白领比较聚集的区域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一居室的需求格外旺盛。如果投资客没有时间料理出租事宜,也可以委托中介公司代理出租。

如果投资公寓用来租赁,所对应的租住人群主要是外企金领、商界成功人士以及外籍人士等,那么就要注重公寓周边的商业配套、娱乐环境等因素,如酒吧、咖啡厅、大型购物场所、高档超市等的分布状况。购买二手中高档公寓用来投资,一定要注重其价格因素。其现价至少应低于原售价的10%,这样靠其租金收益才有望获利。

房产年龄需注重

不管是长期投资也好,还是短期投资也罢,选择旺租区域,中、小户型,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良好的房产去投资是明智之举,但是房龄问题往往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

房屋作为不动产,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即使原有的房屋实物形态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受到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的双重作用,房屋的内在价值也应该会逐年降低。

从整个房产市场来看,近年来土地升值幅度基本要高于房子的折旧率,在房价一路攀升的情况下,很少有购房者会理性地去考虑房屋折旧的问题。“市场专业人士认为,一般5至10年的房屋价值是最高的,因为整个小区配套设施、绿化、居住氛围逐渐形成需要5至7年的时间;而10年之后,房屋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但很多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从一些登记房源信息统计显示,同样地段的二手房,同样层次的装修条件,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报价与90年代建的二手房报价几乎一样。

例如同样是位于安贞里区域的两套二手房源信息,一套建成于1987年左右,建筑面积58.4平方米,普通装修,报价63.8万元,相当于10925元/平米;而一套建成于1996年,建筑面积58平方米,普通装修,报价也是63.8万元,相当于11000元/平米。建成年代早了9年,如果按折旧率5%计算,单价应相差300至350元左右,而这两套二手房挂牌单价却仅仅相差75元/平米。很明显,众多的出售者只考虑地段,如果同一位置、面积相近,其价格就应该差不多,对房龄价差并没有形成认识。

折旧处理 篇5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按照企业的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处理需要以成本量为依据,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计量。在对入账价值进行分析和明确的过程中, 主要是按照固定资产获得方式之间的差异来进行,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外购固定资产。从外购固定资产上看, 其成本主要包括各类税费, 购买固定资产时的价款以及固定资产进入可使用状态之间的相关费用, 包括安装费用、运输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等等。 (2) 自建的固定资产。所谓的自建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在没有达到使用状态时需要支出的各类费用之和。 (3) 工作人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和明确时, 应该将各种费用考虑到其中, 提升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投资的固定资产。如果是投资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投资协议和合同需要进行明确地规定, 并且对价格进行计量。

对于税务处理来说, 企业在计税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购固定资产, 支付中的税费往往会作为主要的依据纳入到计税基础当中来, 如果固定资产不处于使用状态, 就需要以其他费用作为支撑。 (2) 自建的固定资产, 在竣工前期的自建固定资产结算可以被看做是计税基础。 (3) 固定资产中如果有通过投资和捐款等方式获得, 其计税基础的计算就应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从以上二者的差异上可以看出, 会计处理主要以现值作为主要的处理依据, 而税务处理就是支付的价款来进行计算。另外, 会计处理中的固定资产主要是以合同价来进行计量, 税务处理往往是将公允价值看做是计税的基础。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和界定之间的差异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含义和概念进行了明确地规定, 其中对固定资产的性质, 获得方式等都有所涉及。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确, 往往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 工作人员要合理地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成本量。第二, 固定资产所固有的经济利益应该流入到企业中。在税务法则中, 对固定资产也进行了规定, 其中固定资产必须是非货币性资产, 其中包括机械、建筑物以及其他和企业生产相关联的各类工具等等。

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税法准则, 都没有明确地规定价值判断标准。税务处理中对固定资产的阐述和会计处理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税法中并不会对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加强重视, 从这一点上看, 其和会计处理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三、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

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出现折旧现象是一种必然选择。企业的税法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 不仅计税价值不同, 账面价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会计处理方面看, 具体的规定如下:

1.对于折旧的固定资产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是达到预期还没有进行结算的资产, 第二是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固定资产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折旧时, 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和条款来进行。

2.对于无法计提折旧的资产来说, 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是即将进入到报废状态的资产类型, 第二是已经有计提折旧历史的固定资产, 第三是待出售的固定资产类型, 第四是计价入账的土地类型。

从税务处理方面上看, 仅仅采用的是排除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确。一些固定资产类型无法纳入到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其中包括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还没有运用的固定资产等等。

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开始时间的差异

从会计护理方面上看, 企业所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比较多, 企业要将本身的经济效益作为选择折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的折旧方式除了总和法、直线法之外还包括工作量法等等。从税务处理方面上看,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受到了相对比较严格地限制, 根据相关的规定, 如果采用直线法来进行折旧, 允许扣除现象的存在。如果是稳定程度较差的固定资产, 选择折旧的方式还应该考虑到余额情况。

折旧方式和折旧时间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如下:

会计处理:折旧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供选择性, 企业的自主选择性是比较突出的特点, 折旧开始的时间主要是以资产完工的月份为主, 计提从次月开始。税务处理:对于折旧方式来说, 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有些折旧方式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固定资产而言。因此, 折旧开始的时间和计提的时间也不同, 差异比较明显。

五、不同折旧方式对企业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 会对纳税企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 不同的折旧方式产生不同的固定资产价格补偿和实物补偿, 可以产生价格节税机会;其次, 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 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不同的折旧方式造成年折旧提取额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利润额抵减的程度, 因而会造成纳税的中缺乏有力的依据, 同时也为一些投机行为提供了机会。

六、结语

所得税会计研究是对会计理论的完善, 是企业日常会计处理过程的补充。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相对独立的情况下,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了所得税会计存在的前提。目前,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与国际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所以如何完善和发展所得税会计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应该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 对所得税会计理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研究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差异[J].黄山学院学报, 2011 (3) .

[2]张俊清.论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J].会计之友, 2011 (7) .

[3]王春儿.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认识[J].会计之友, 2011 (10) .

折旧处理 篇6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一)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从购入直到报废整个期间, 在任何条件下, 都是通过固定资产的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的数值。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 随着时间向前推移,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随着时间不断向前推移, 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损耗, 比如, 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等,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类固定资产的淘汰周期在逐渐缩短, 如果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那么几年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则会严重不符, 这样虚增了资产与净资产的总量, 从而促使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 报表使用者则无法通过会计信息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资产与净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

(二)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 有利于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日常经济业务和经营活动, 经常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损耗。企业主要是根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计入成本, 从而固定资产的损耗能够通过成本核算体现出来。由于事业单位一般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从而降低了成本, 虚增了盈余, 无法正确地反映事业单位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固定资产实际消耗的费用开支, 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也阻碍了政府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有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现行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事业收入以及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 将其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维修、养护以及采购的一部分资金。如果完全使用修购基金支付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 则修购基金则完全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实际事业收入以及经营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这种做法会造成单位收入多时, 提取的修购基金则多, 收入少时提取的修购基金则少, 导致修购基金的金额的不稳定。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思路和方法

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时, 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减值准备。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 单位基本都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经济贡献状况,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较多, 比如, 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以及年数总和法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 结合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具体特征, 对单位的固定资产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同时, 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处理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 选择恰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和折旧年限, 并且确定了合理的折旧方式之后, 不能随意进行更改。有的事业单位的房屋建筑物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 这类一般是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对于交通工具占据比例较大的事业单位, 可以使用工作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中, 技术性设备和专用性设备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因此, 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方式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 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 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以及特征, 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使用寿命以及经济贡献情况, 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分类, 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如果是单位账面价值比较小, 但是批量较大的同类固定资产, 可以根据时间相近的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确定合适的折旧年限, 精确地计算该批次固定资产每月应该计提的折旧数额;如果是单位账面价值较大且具备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固定资产, 则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相近的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分类, 再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对于单位账面价值非常大, 特别是房屋建筑物, 或者是对事业发展的经济有很大贡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 应该严格按照单个资产计提折旧。

三、如何加强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管理的监督

财政部门应该起带头作用, 主动组织制订一些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或者是规范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购置的文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有关制度和标准, 规范固定资产的技术认证、折旧核算以及实物管理等。 (1) 有关的财政部门需要积极组织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 制定合理的专用设备技术参数, 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使用年数以及技术鉴定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 然后由事业单位的所在行业的部门主管执行, 对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2) 应该在事业单位执行新的会计制度之前, 积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工作, 将需要从账务上核销的固定资产及时按照有关的程序进行核销, 保证单位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需要建立在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身份和性质转变的基础上, 不断改革传统的预算管理机制, 避免修购基金单一账户核算的混乱。从本质上看, 需要明确地区别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

参考文献

折旧处理 篇7

关键词:U872,总账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不平衡

目前,国内高校对用友U872固定资产业务的研究较多。比如陈小红(2010)指出,在处理本月固定资产减少业务时,出现了系统提示不能进行该操作的问题;高建立、陈小明、马建萍(2011)指出,用友U872 软件的固定资产子系统生成固定资产减少凭证时,要手动修改“累计折旧”科目的借方金额,否则将出现固定资产子系统与总账系统对账结果不平的现象;蒋纯丽(2013)指出,固定资产减少时,系统生成凭证上的“累计折旧”科目金额有误;薛梅、温希波(2014)提出了固定资产系统期末业务处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思路;张自广(2015)指出,在处理固定资产减少和原始卡片相关业务时,累计折旧存在金额错误的情况;周丽(2015)提出了用友U872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中出现的两个问题。

上述各位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思路一般有三种:一是从后台SQL修改相关数据,使得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平衡;二是在总账子系统中做一张凭证使得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平衡;三是修改固定资产卡片折旧金额,删除相关的凭证。

笔者认为以上思路的可操作性都不强。从后台修改数据库只能解决固定资产折旧这一问题,至于其他问题则难以通过这种方法解决。修改相关凭证可能会使学生误认为任课老师在找托词掩饰自己对该软件的掌握程度。所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对用友U872 软件的研究,通过举例说明解决总账子系统与固定资产子系统不平衡问题的办法。

一、操作员分工设置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对操作员分工随意的现象。如:让账套主管制单,让出纳填制付款凭证和收款凭证等。操作员的科学分工,不仅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不相容职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需要。科学的操作员分工不但可以形成互相合作的流水程序,而且可以形成严谨的查错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员分工应如表1所示。

二、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期初余额的勾稽验证

例:江苏顺风公司在2013 年6 月1 日,拥有一套办公用房,初始价值为678400 元,累计折旧为270610 元。该办公用房使用期限为50 年,每个月计提折旧778.23 元。为使操作流程简单易懂,假设账套主管只启用用友U872 的总账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

参考步骤:首先,账套主管登录企业应用平台,进入总账子系统的期初余额窗口,录入“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期初余额。其次,资产管理员注册登录企业应用平台,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原始卡片录入窗口,录入该固定资产的编号、原值、累计折旧金额、使用日期和使用部门等相关资料。最后,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1所示)。

图1 中,固定资产账套原值和累计折旧为固定资产子系统中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金额;账务账套原值和累计折旧为总账子系统中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累计折旧期初余额。

三、资产增加时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的勾稽验证

接上例,2013 年6 月10 日,江苏顺风公司财务部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5000元。不考虑增值税。

参考步骤:资产管理员登录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卡片”→“资产增加”,进入固定资产卡片页面,填写上述增加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使用部门等资料;然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弹出批量制单窗口,输入相关实验资料后(如图2 所示),点击“制单”,弹出填制凭证窗口,填写相关实验内容,点击“保存”后退出。需注意的是,该张凭证在固定资产子系统产生后将传递到总账子系统中。由于该张凭证是付款凭证,所以需要出纳登录总账子系统,点击“凭证”→“出纳签字”,执行签字后,由账套主管进入总账系统执行审核。最后,总账会计进入总账系统执行记账。

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时,由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系统自动计提本月资产折旧。此时,点击“处理”→“折旧清单”,出现如图3所示页面。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当月增加的资产不计提折旧。图3中,系统所提折旧仅为办公楼6月份折旧额,所以总账子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总额应该是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本月所购笔记本原值之和,而累计折旧金额则是总账子系统中办公楼累计折旧额加本月办公楼折旧额。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然后分别由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执行审核凭证、凭证记账、结转损益(当月分摊到管理费用中的累计折旧)等流程。最后,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4所示。

图4 中,6 月底固定资产原值(683400 元)为期初余额(678400元)与本期购入固定资产原值(5000元)之和;累计折旧金额(271388.33元)为累计折旧期初余额(270610.00元)和本期办公楼折旧额(778.23 元)之和。可见,在上述流程下能解决在增加资产时,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套和财务账套的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金额不平的问题。

四、资产减少时账务账套和固定资产账套的勾稽验证

接上例,2013 年7 月10 日,由于使用不当,该笔记本损坏。经公司讨论决定,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损坏笔记本作报废处理。此项报废业务发生清理费用150 元,清理收入100元。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照提折旧。

参考步骤: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系统自动计提本月折旧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生成转账凭证。填制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用778.23,管理费用——折旧费用81.67;贷:累计折旧859.9。

对上述凭证进行审核、记账、转账生成等相关步骤后,由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如图5所示。

图5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为6月底(7月初)账套中累计折旧金额(271388.23 元)加上7 月计提的办公楼折旧(778.23元)与笔记本电脑7月折旧(81.67元)之和。固定资产账套和账务账套原值一致,固定资产账套累计折旧和账务账套累计折旧金额一致。可见,在上述流程下能解决在减少资产时,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套和账务账套的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金额不平的问题。

五、资产减少折旧后续账务处理流程

接上例,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点击“卡片”→“资产减少”,弹出“资产减少”窗口,“减少方式”输入“报废”,“清理收入”输入金额“100.00”,“清理费用”输入金额“150.00”;点击“增加”,弹出“所选卡片已经减少成功”信息提示。然后,点击“处理”→“批量制单”,生成转账凭证。填制会计分录:借:累计折旧81.67,固定资产清理4918.33;贷:固定资产5000。

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分别对该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然后资产管理员点击“处理”→“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6所示。

图6中,固定资产原值(678400元)为6月底(7月初)资产原值(683400元)减去7月报废资产原值(5000元)所得;累计折旧金额(272166.46 元)为6 月底(7 月初)累计折旧金额(272248.13元)减去报废计提的折旧额(81.67元)所得。

总账会计进入总账子系统,对于发生的清理费用,填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50;贷:库存现金150。对于发生的清理收入,填制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1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同时,按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将总账子系统中报废的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应填制会计分录:借:累计折旧81.67;贷:固定资产清理81.67。最后,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值,填制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4886.66;贷:固定资产清理4886.66。

账套主管和总账会计对上述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资产管理员进入固定资产子系统执行对账,弹出“与账务对账结果”窗口,如图7所示。

对图7 的分析说明如下:办公楼原值为678400 元,累计折旧为270610 元。每个月办公楼应计提折旧金额为778.23元,在6 月和7 月两个月计提折旧,总共应计提折旧1556.46元。总账子系统累计折旧期初余额270610元与两个月累计折旧之和272166.46元,与图7所示实验结果一致。

六、结语

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在用友U872 软件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处理时,不需要从后台修改数据库数据,也不需要人为做一张凭证调整累计折旧金额,只要理解、掌握固定资产子系统期初余额录入流程、固定资产增加流程、固定资产减少流程、计提折旧流程、凭证生成流程,以及固定资产子系统和总账子系统之间的凭证对应关系,就可以避免账务账套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账套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陈小红.用友ERP-U872财务系统应用疑难解析[J].财会月刊,2010(35).

高建立,陈小明,马丽萍.用友ERP-U872环境下固定资产减少业务之处理[J].财会月刊,2011(10).

张文福.用友U872累计折旧处理改进[J].财会月刊,2014(9).

薛梅,温希波.固定资产系统期末处理业务难点[J].财会月刊,2014(17).

张自广.用友U872固定资产系统累计折旧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

折旧处理 篇8

一、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影响概述

在新制度的影响下,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从原来的基本核算方式到现在的复杂核算方式, 当然在继续拧核算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的事业的单位的发展机会, 使得事业单位对国家的资金需求率降低, 较少的对国家资金的占有, 使得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己自足, 为国库提供了更多的使用资金。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会计制度的改革, 使得以前比较形式化的会计处理方式更具科学性和使用性, 并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提高了对资金的利用率, 使得这个事业的单位的发展融入了市场经济中, 不在脱离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参与了市场的竞争, 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的固定的资本和商业的价值, 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金为社会的发展进行服务。

二、年初“固定资产”要素新旧制度的衔接方法

从今年开始, 我国实行性了新的会计法的过程中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准则等等, 这些都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保障。这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方式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因为以往的计算方式已经根深蒂固,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对企业的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新制度的促进了会计制度的改革, 固定资产折算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企业的固定资产中的一部分会作为一种有形的资产形式存在, 也这种有形的资产并不算入企业今年的整体资产利润中, 但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中的一部分, 这也就给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人员的审核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 要剔除这一部分有形的资产, 但是在整体的核算中要加进去。

1. 账项调整。

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要注意对会计核算项目的调整, 这主要关系到事业单位以后的资金管理和经济发展, 方便我国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账面调整注意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进行调整, 调整的各个项目之间也都是互有联系的, 涉及到项目资金的使用以及资金的转账等问题, 所以需要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人员尤其注意。

(1) 对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转为“存货”, 账务处理为:借“存货———种类 (或规格、报告地点) ”、贷“固定资产———类别 (或项目、使用部门) ”, 同时, 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2) 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 (新) ”、贷“固定资产 (旧) ”。

(3) 把原账中“固定基金”账户余额———次全部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户, 账务处理为: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2. 新旧制度衔接时需注意的事项。

在制度下的企业资产评估方式, 注意分为两个阶段在2013年之前的所有资金评估方式都可以按照以往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计算, 但是2013年以后的资金评估方式就必须按照规定的资产评估方式进行核算, 所以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 在以后的资产核算以及资产折旧评估中必须要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 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 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三、2013年新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在新制度的大环境下, 为了做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工作, 就需要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式进行调整。2013年以后的资产评估主要根据我国的新制度对事业单位财政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核算, 就会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流失, 降低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资金比例, 从而也增加了我国国库的负担, 所以为了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 必须要严格按照新制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进行计算。下面本文就提出几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明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均计提折旧。

2. 考虑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在新制度下要考虑到几点影响固定资产核算的因素。这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事业单位的级别构成。级别比较高的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折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 所以必须在新会计法以及我国规定的事业单位财政制度下进行资产的折旧工作, 这也决定了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方向。如果是建立比较久的事业单位, 在进行资产折旧过程中要考虑到该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 不能盲目的照搬现代化方式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 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才能保证事业的单位的发展有足够的资本, 同时也可以降低对我国国库的资金消耗。

3. 遵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政策。

计提折旧的政策主要有:一是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 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二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 均不再计提折旧, 应当继续使用, 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三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四是发生后续支出致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的, 重新计算折旧金额。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影响的介绍, 分析了新制度下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具体方法, 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从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整体性上看, 新制度的出台为为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保证, 并降低了事业单位对国家资金的依赖, 从而也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China’sForeignTrade.2011 (20)

[2]刘雪琴.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 (20)

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 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所得税

1 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为增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24日主持召开的第6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方案。此方案通过提供“无息贷款”给相关企业减轻税负,提高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

此后,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4]75 号);同年 11 月 14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4号),这两个文件对有关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细化。11 月 17 日,國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4号的详细解读。2014 年 11 月 21 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就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答记者问,对实操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析。

财税 [2014]75 号第一条规定,对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而第四条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从上述规定可知,相关企业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选择按不低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也可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那么选择哪种折旧方法对企业最有利呢?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从固定资产的整个折旧过程来看,不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和各年影响应交所得税现金流量之和都是相等的,但是加速折旧下,成本费用前移,会计利润后移,应纳税所得额呈递增趋势,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得到延迟,这相当于从政府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例如:一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2014年1月1日以后购买了一台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入账价值330万,该设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残值率为0%,市场利率为10%,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折旧额如表1,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a直线法(10年)相比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如表2,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a直线法(10年)相比对所得税影响额的现值详见表3。

根据表1、2可以看出,该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该资产的折旧总额都是330万元,对所得税的影响总额都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缩短折旧年限和采取加速折旧法前期抵扣的折旧额多,前期可以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期需要多缴纳所得税。

根据表3,将前期额外获得的资金和后期多缴纳的税金折现可以看出,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额法分别相当于该企业从政府获得了一笔本该支付9.19万元、5.61万元、7.14万元利息的10年期贷款。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不同折旧方法对所得税影响额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缩短折旧年限法对企业最有利,年数总额法次之,最后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由于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以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企业在所得税减免期,企业选择了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来看所抵扣所得税的金额不如直线法多,并不能减轻税负。

如果企业前五年有亏损,选择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后导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将不能弥补以前年度的损失,反而增加的税收负担。

综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在面对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认真的分析,关注其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从总局把握,结合自身的经营目标,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2014.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

[3]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解读,2014.

折旧处理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4]7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一条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而第四条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从上述规定可见,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与相关固定资产,可享受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也可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那么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税利有何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

二、不同折旧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前扣除

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内来看,不管选用什么折旧方法,其折旧总额与总税负不会改变,但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看,加速折旧改变了所得税负担的时间分布。具体表现为纳税时间延迟,税负前轻后重,改善了企业前期的流动资金,盘活了企业的现金流,相当于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让企业前期有更宽裕的现金运用在经营成本上。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企业是有利好的影响,下面举例说明。

例:某企业2014年12月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一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40万元(不考虑其他的税费),企业2015年1月会计上按照折旧年限10年(税法上机械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亦为10年),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残值率为5%,资金利润率为10%。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的税前扣除以及对企业利益的影响分析如下。

1. 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上例中会计上按10年计提折旧,税法上可按6年计提折旧。前者每年计提折旧22.8万元(240×95%÷10),而后者每年计算折旧38万元(240×95%÷6),前6年每年纳税调减15.2万元,后4年每年相应的纳税调增22.8万元 (纳税调整见表1)。

缩短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利益,可以通过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计算得出(可从年金现值系数表与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系数)。

时间价值=15.2×25%×(P/A,10%,6)-22.8×25%×(P A,10%,4)×(P/S,10%,6)=3.8×4.355 3-5.7×3.169 9× 0.564 5=6.35(万元)

也就是说,该企业享受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获得6.35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6.35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2.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减去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期间,将固定资产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上例中,年折旧率=2÷10×100%=20%。为便于计算比较,均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对比计算后如下表2(现值系数从利率为10%的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

从表2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获得4.72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年期的本该支付4.72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3. 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为便于计算比较,仍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对比如下表3(复利现值系数与表2相同):

从表3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多获得4.94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4.94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计算可以得出,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的税收优惠对企业最为划算,它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其次是选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在三个折旧方法中,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小。因为最低折旧年限与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以,企业在享受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要注意选择。

参考文献

李明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N].海峡财经导报,2014-10-15.

周庆海,万希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J].财会月刊,2011(23).

张宇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浅析[J].财会通讯,2009(22).

曹明雪,钟骏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

上一篇:空气调节方式下一篇:规模猪场的防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