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2024-11-06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精选9篇)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1

一、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现状

在现行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中, 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主要通过“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进行的, 只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及增减变动情况。由于高校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的折旧类科目“累计折旧”,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普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一些房屋建筑物已成为危房甚至已拆除;一些设备如电脑等, 早已被性能优良的新产品所取代;一些车辆早已不能行驶等等, 以上这些已无原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仍体现在账面上, 并且价值等同于当年新购买的原始价值。以上所述这些庞大的数字虚增了高校固定资产的总量, 加之高校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非常大, 所以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直接影响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发展战略。

二、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一) 可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

固定资产一旦购入, 必然发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从而使固定资产发生贬值。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的这种价值减少, 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 从而造成账目上的资产有很大部分的“水分”。“征求意见稿”提出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为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分析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二) 可为计算教育成本提供依据

按照现行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在购置时其价值一次性计入支出, 造成购置固定资产的年度期间教育成本较高, 反之较低;在考核各院系或校内各单位效益时, 仅仅核算材料、劳务、办公费等支出成本, 而忽略了固定资产使用成本, 造成项目结算“虚盈实亏”的现象。

(三) 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单独核算其使用成本, 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为固定资产的维修、更新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减少盲目购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达到有效地节约教育经费的效果。

三、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点思考

(一)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征求意见稿”中把高校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是除了文物和陈列品外的固定资产均计提折旧。征求意见稿所述的计提范围较笼统, 高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

“征求意见稿”中的“其他固定资产”未明确是否包含“土地”。因土地通常具有无限使用期, 因而不应对其计提折旧。

“征求意见稿”中图书不计提折旧, 此说法值得商榷。图书从收藏价值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孤本绝版, 此类图书具有类似“文物文化资产”属于继承资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增值, 这类资产不提折旧;另一类是普通图书, 其保存参考价值随时间推移逐步降低, 在日常核算中应计提折旧。

(二)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高校固定资产种类较多, 个体价值及性质千差万别, 不应都采用平均年限法, 应区别各类固定资产的属性采取相应的折旧方法。如房屋建筑物由于使用期较长, 一般不存在过时淘汰和无形损耗问题, 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交通工具功能的丧失不是按使用年限而是行驶里程或吨公里, 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而非耐用型设备 (如计算机等) , 具有使用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无形损耗价值大等特点, 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高校会计制度”应谨慎地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做出统一规定, 在核算期内不得随意更改, 并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三)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

“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高校计提折旧目的是计算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是政府确定拨款“综合定额”和收取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但政府只能分等级、按专业、分地区确定定额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单个学校不具有补偿关系, 折旧费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高校的教育成本本身不具有补偿性质。因此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没有必要, 每半年或一年计提一次即可。

“征求意见稿”中固定资产折旧作如下处理:借记“资产折耗”, 贷记“累计折旧”, 并设置“教学资产折耗”和“科研资产折耗”等明细科目。但具体操作比较困难, 如高校的房屋建筑物 (教室、实验室等) 、实验设备、图书等, 很难区分教学用途还是科研用途, 同样难以区分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大专生使用, 折旧费很难“对象化”。高校将“累计折旧”按固定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更为明晰便捷。

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将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各部门无偿使用固定资产的状况,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并为计算人才培养成本和衡量高校办学效益以及实施稳健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但因高校一直未计提折旧, 如何进行新旧制度的衔接, 制定更为合理的核算方法,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但又必须循序渐进分步骤实施的问题。相信随着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稳步实行, 高校财务制度将更加完善, 从而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2009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这势必会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核算乃至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结合高校会计工作实际, 以“征求意见稿”对该项改革的要求为出发点, 探讨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和核算方法, 并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

参考文献

[1]孙淑芹.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 .

[2]张红.高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及问题讨论[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2) .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2

直线法:又称年限平均法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应该停止计提折旧,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该继续计提折旧。

3、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应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4、期末未分配利润从数量上来说,是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出去的利润后的余额。100+1 000-1 000×10%-1 000×5%-80=870(万元)。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实提,成本核算

自2014年起《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正式实施。由于会计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所以, 新制度创新引入了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虚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开启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新纪元。

一、“虚提”折旧的概念

“虚提”折旧是指初始计量时, 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 并一次性计入“教育事业支出”等支出科目;在预计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确定的残值率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额, 抵减固定资产原值, 贷“累计折旧”;折旧不计入支出, 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这种做法既能满足高校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需要, 又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当前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是教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折旧不计入事业支出, 会导致高校教学成本不完整, 难以对二级单位进行成本控制和开展办学绩效评价。

二、“实提”折旧的困难

引入权责发生制、“实提”折旧费用将是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改革的最终趋势, 但目前仍存在下列困难, 使高校还不能对固定资产采用“实提”折旧政策。

(一) 缺少高校成本核算实施细则

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 应结合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的需要进行明细核算, 但没有具体说明如何设置明细科目。新高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等学校成本核算实施细则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但截至目前, 该实施细则尚未公布, 成本核算缺乏具体操作办法。

(二)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项目建设期限不一致

高校为开展科研课题或实验室建设项目, 需要新购置各类固定资产。建设期限按项目实际进度需要安排, 而折旧年限与项目建设期限有时并不一致, 可能出现项目已建成但固定资产仍在计提折旧的矛盾。

(三) 现有的项目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会计核算体系应该是项目和科目的综合核算, 通过设置项目账, 将所有部门、科研项目、课题和个人等纳入项目管理, 将成本、费用、收入纳入每个项目中, 及时对各项目进行监控。

三、“实提”与“虚提”折旧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 “实提”折旧方案的设计

采用“实提”折旧方式, 即固定资产按购置成本资本化, 在使用寿命内分期计提折旧费用, 并按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9类支出和用途归集折旧费, 同时按项目类型进行辅助核算。

笔者认为, 既能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 又能严格控制各项目资金使用的“实提”折旧方案为:对项目核算采用双余额管理模式, 即每个项目都计算两个余额, 一个是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项目余额, 另一个是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可用资金余额。其中, 项目余额=项目收入-该项目的支出类科目累计发生额。可用资金余额=项目收入-支出类科目累计发生额支付的暂借款- (支付的非流动性资产额度-累计折旧) 。

实际工作中, 学校对项目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应使用项目余额, 而项目负责人可支配使用的项目余额是可用资金余额。

(二) “实提”与“虚提”折旧方式的案例分析

以XX学院为例, 比较“实提”与“虚提”两种方式的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对教学成本核算、部门成本控制和办学绩效评价都非常重要。

2014年1月, XX学院购置办公设备80万元, 教学设备100万元, XX财政专项资金购置专用设备280万元, 详见表1。

单位:万元

1. “实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1) 1月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 2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该业务处理包括科目核算和项目核算两部分。在项目管理模块中按项目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对固定资产和支出进行项目辅助核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按资产类别和用途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2.“虚提”折旧的账务处理

(1) 1月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 2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 两种方式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单位:万元

与原会计制度相比, “实提”与“虚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式不同, 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实提”与“虚提”折旧方式,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是相同的。报表左侧因固定资产净值减少6.74万元, 资产总计减少6.74万元。报表右侧在“实提”方式下, 因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增加3.35万元、非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增加3.39万元, 使本期支出增加6.74万元, 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转共减少6.74万元;在“虚提”方式下, 非流动资产基金减少6.74万元, 两种折旧方式都会导致净资产合计减少6.74万元, 负债和净资产总计减少6.74万元。

收入支出表中, “虚提”折旧对报表的影响与原会计制度相同, 均会使本期支出增加460万元。而“实提”折旧与原会计制度相比, 使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减少276.65万元, 非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减少176.61万元, 本期支出减少453.26万元, 本期结转结余增加453.26万元。

参考文献

[1]肖翔.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5) .

[2]徐琴.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浅探[J].财会通讯, 2013 (12) .

[3]彭晓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袁素琴.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思考[J].财会通讯, 2011 (11) .

[5]张国亮.试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理念[J].山西师大学报, 2014 (4) .

[6]高滢.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从“虚提”到“实提”[J].财会月刊, 2014 (3) .

[7]但成蓉.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13)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介绍 篇4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学 生:

王迪 指导教师: 张娣

: 林业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2016年4月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摘要:折旧是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合理、系统的分摊过程,本文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结合企业所得税进行筹划,最终达到降低税负、减少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现金流出量。

关键词: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所得税影响;分析

前言: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有效选择,能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税收收益。

1概述……………………………………………………………………………… 1 1.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1 1.2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1 1.3固定资产折旧与企业所得税…………………………………………………… 2

2.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素…………………………………3

2.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3 2.2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3 3.实例分析 ………………………………………………………………………4 4.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5 5.总结……………………………………………………………………………7

1.概述

1.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1.2企业所得税的含义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它把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形成了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它克服了原来按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分设税种的种种弊端,真正地贯彻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并为进一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固定资产折旧与企业所得税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因此,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我国会计制度允许使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目前,国家采用比例税制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因此,企业只需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造成的影响。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不同的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即所取得的税收筹划收益如何。加速折旧方法由于前期折旧额大,后期折旧额小,就递延了一部分的所得税款,相当于从国家那里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相比较而言,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是一种有效的节税方法。另外,企业财务制度虽然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了分类规定,但仍有一定的弹性。对没有明确规定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可尽量选择较短的年限,以尽快将固定资产折旧提完,这样就递延了税款。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计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有效选择,能给企业带来一笔较大的税收收益。

2.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2.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不同折旧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每期摊销额不同,影响企业利润大小,进而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下面利用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

2.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估计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

法,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规定折旧年限的60%,即税法允许6年折旧,故所得税汇算时所做调整为5年期折旧与6年期折旧的差额。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006年调增95万元、2007~2010年调增380万元、2011年调减190万元、2012年调减1 425万元,由此对各年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合计节约156.8万元,以2006年为基期,市场利率为10%折现,折现后对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额为77.72万元。

3.2企业未享税收优惠,采用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对企业有利

报批减按6年折旧,因企业折旧年限为5年,故汇算时应予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006年调增95万元,2007年~2010年各年调增380万元,2011年调减190万元,2012年调减1 425万元,对应纳所得税的影响为0,以2006年为基期、市场利率为10%折现,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56.57万元;减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107.15万元;减按年数总和法折旧,折现后应纳所得税额为100.19万元。市场利率为20%时,减少折旧年限、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现后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78.77万元、139.22万元、137.1万元。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地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启发我们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4.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4.1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问题

折旧年限一般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折旧年限容纳了人为成分,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并通过举例说明在不考虑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条件下,如果税率稳定,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企业节税。如果存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如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则企业延长折旧年限可节约更多的税负支出。而在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是有限制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都作了限定。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就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对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规定为: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10~15年;非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为35~45年;简易房的折旧年限为8~10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5

一、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重要性

(一) 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客观真实的信息

在旧的会计制度中, 针对固定资产, 往往不进行相应的折旧, 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没有计算在内, 致使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出现不符, 造成了会计信息失去了其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采用新会计制度, 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折旧, 能够更加系统准确的分摊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能够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反应在会计的账目上, 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二) 能够正确的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旧会计制度规定, 当高等院校增加相应的固定资产时, 根据购入凭证和入库单,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和贷记固定基金科目。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 直接导致了在某一个时期内, 因为购置固定资产而大幅度增加了当年的教育成本, 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折旧, 就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固定资产总量, 违背了收益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如果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折旧, 能够通过比较合理的折旧方法来分摊成本, 可以准确的反应出教育成本, 同时通过固定资产的价值也能够均衡的向着教育成本转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教育成本体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 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在我国, 很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同时购买资产后, 就比较轻视管理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 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闲置和配置不合理, 使用效率低下。高校固定资产往往不考虑成本的核算, 往往是各个部门只考虑自身的需求, 不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资产购入问题。特别是高校的很多高精度的实验器材和仪器, 往往缺少相应人员的专业管理, 直接导致了资产的闲置和资金的严重浪费。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 能够明确资产的使用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盲目购置导致的浪费现象, 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和分类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要根据其性质和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很多损耗, 如无形的和有形的, 这些往往都会导致其功能发生一定的减退, 并且固定资产的价值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 造成固定资产的价值丧失, 最终导致其报废。在新会计制度下, 我国的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规定, 对于文物、动植物、陈列品、档案、图书和以名义金额所进行计量的固定资产部进行折旧外, 其余的固定资产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折旧。针对那些正在使用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 由于季节性等原因, 造成固定资产停止使用或者需要通过修理的固定资产, 也是需要进行折旧的。

(二) 固定资产的分类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 即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通用设备、档案图书、动植物和用具、家具、装具。教育部目前将其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共计分为十六类。目前, 财务部门和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都是将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来进行的核算。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上级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相应信息的需求, 针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核算, 需要参照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的分类标准, 首先要将固定资产中的六大类进行二级科目的设置, 其次, 还需要按照教育部的分类标准进行分为十六类, 并且设置相应的三级明细科目, 力争与资产部门的分类相互一致, 利于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的清理和核算。

(三) 固定资产的年限

在我国的新会计制度中, 针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确定折旧的念想。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 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折旧。针对房屋和建筑物等, 其固定资产的年限按照50年来计算, 而那些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 其折旧的年限要根据其教学、科研等确定, 针对教学类的固定资产,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更新进行对设备的淘汰和更换。专用设备往往是八年, 一般设备为五年, 其余设备都按照十年进行折旧。针对文物、陈列品和动植物等, 不涉及到折旧年限的问题。

(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在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中, 往往采用的是工作量法和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 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中, 对于预计净残值往往是不进行考虑的。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往往是种类繁多, 同时性质也比较复杂, 固定资产的价值往往差别也特别大, 要根据资产的属性来确定其折旧方法。针对房屋等建筑物, 其价值可以在使用期内进行均衡的转移, 往往采用的是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针对那些专门用途和性能的设备, 损耗的程度和工作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需要采用工作量法进行折旧。不同的折旧方法所得出的折旧往往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别, 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谨慎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准备工作

(一) 做好高等院校固定资产清理的基础工作

我国的高等院校固定资产往往是种类繁多、价值高、数额大、分散使用等, 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众多, 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不能够统一, 并且时间的跨度比较大, 是一个时刻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 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折旧前, 需要进行一个全面彻底的清查, 力争建立起完整、详实的固定资产记录。同时, 通过清查, 对固定资产来进行分类, 更好的了解到固定资产的组成情况, 通过核实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占用和使用情况, 并且按照其性能、用途和磨损情况等来确定固定资产尚可以使用年限, 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清查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盘盈和盈亏的固定资产, 要调整其相应的账务, 力争为固定资产的折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按照新会计制度标准来确认固定资产和相应的存货

要按照新会计制度的标准, 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有五百元变为一千元, 专用设备标准有八百元变为一千五百元。因此, 各个高等院校要根据各自对固定资产清查的结果, 按照新标准来对原来的旧账中达到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留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进行管理, 没有达到标准的就要从固定资产管理的科目中划分出去, 要划入到存货科目内, 同时要按照存货管理的制度进行管理。

(三) 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核算

增设相应会计的科目, 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 固定资产需要进行相应的折旧, 就需要增设累计折旧的科目, 来记录和反应出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 力争得出固定资产的净资产, 反应出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情况。对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核算, 需要做如下的处理, 1.执行新会计制度之前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要按照清理核算后固定资产的原价, 将目前的固定资产进行估算折旧, 根据专业人员所评估出来的价值进行折旧。2.对于高等院校按照新的会计制度之后所进行增加的固定资产, 就需要按照当前的会计制度标准的规定, 按照折旧标准来进行折旧。

四、结束语

总之, 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按照新会计制度标准, 对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折旧,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的反应出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净值, 不仅有利于正确的核算出教育的成本, 而且还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出高校的财务信息, 能够不断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增强使用效益, 加强管理, 不断的节约教育经费, 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健康向上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娜.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究—基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 (09) .

[2]顾凯峰.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J].会计师, 2014 (08) .

[3]周小葵.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刍议[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04) .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6

一、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客观真实信息

在旧会计制度中,不计提折旧,账表上只能够看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但是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形成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耗损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通过账面看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更新换代情况。而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能够系统、准确地按月分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计入“累计折旧”科目,使固定资产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在账表上,同时为管理层了解高校资产情况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二)有利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旧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学校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购入的相关凭证,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同时根据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单,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了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由于学校购置了一些新的固定资产从而增加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导致当期事业支出虚增,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原值反映,虚增了资产总额,这样违背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新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的耗费以折旧金额的方式逐月计提,系统分摊这些损耗成本。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必然是高等教育成本计量的重要部分,缺少折旧就会导致教育成本的不完整,也很难对高校办学绩效做出正确的评价。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价值,以折旧金额的方式进行系统分配,计入“累计折旧”,可以使当期的教育成本被准确的呈现出来,固定资产的价值能够均衡、合理地向教育成本转移,这样有利于实现准确、完整的教育成本体系的构建。因此,正确计提和核算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对科学、合理地测算学生总成本和学生平均成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当,出现了固定资产闲置、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低、重复购置等现象,没有对固定资产制定合理的购买计划,为了应付各类教学评估、实验室的评估等一系列检查,盲目地购买固定资产来满足各类指标的需要,而忽视了运行效率和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导致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让各部门真正明确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耗费,有利于改变各部门无偿长期占用固定资产,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各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养护和管理。所以,高校实行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能规避固定资产闲置,合理配置资产,减少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金浪费,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

二、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畴及分类

(一)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畴

高校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只有基于这样的前提,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范围,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损耗,一方面是有形的损耗,另一个方面是无形的损耗。由于受到这些损耗的影响,固定资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退,直到固定资产报废。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明确的范围规定,高校固定资产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都应计提折旧。同时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时能够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因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发生后续支出增加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重新确定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折旧年限

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高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房屋和建筑物;第二类是专用仪器设备;第三类是通用仪器设备;第四类是文物、陈列品、动植物;第五类是图书和档案;第六类是家具、用具及装具。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文物、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不需计提折旧外,剩下的四类可以分别计提折旧。为了方便上级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具体信息的核实,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都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首先,将高校的固定资产按照新会计制度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将其设置为二级科目,然后在将分类好的固定资产按照相关规定分为16类,再将其设置为三级科目,以便用于查看。

新会计制度除了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规定以外,还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规定。新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质来合理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所以,高校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制定统一标准来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果没有采用统一的方法和制度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就会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的可比性。虽然目前没有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可以参照《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设备折旧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通用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新会计制度规定,对不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必考虑折旧年限。

(三)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平均分摊到其使用年限中,它适用于各期损耗平稳、起伏不大的固定资产。工作量法是以实际工作量作为基础计算各期的折旧额,它适用于各期使用程度不均衡的固定资产。因此,应根据固定资产的特有性质,按照其具体的属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折旧方法。比如房屋和构筑物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长,并且使用价值可以在使用期限内进行均衡的转移,适合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对具有专门性能和用途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其损耗程度是按工作量来衡量的,每期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均衡,适合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根据会计一贯性的原则,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了,就不得随意变更。同时,在有关会计报表附注中将折旧的计提状况、数额及计提方法等,应当详细地予以特别揭示,以便于不同高校之间加以比较。由于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繁多,单价波动范围大,固定资计提折旧不计入高校支出,而是直接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三、计提折旧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固定资产的统计清理工作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比较繁多、使用时间不同、价值比较高等特征,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以及管护部门的职能并不相同,而且工作时间并不统一,所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基于这样的特征,在核算高校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之前,应该将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归类,为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按新标准区分固定资产和存货

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了,通用设备由原来的500元以上提高到了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由原来的800元以上提高到了1500元以上。所以,高校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统计清理的结果,根据新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核实原来账目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原来账目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达到标准,应该将这些固定资产继续留在原来科目之下,但是如果原来账目中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新规定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应该将这相应的余额转入到新帐中的“存货”科目,然后按照存货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将原帐中的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帐中的“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

1、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

新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首先需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这样可以清楚地记录和反应出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这个科目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分类情况来设计二级科目,在“累计折旧”科目下设置新会计制度中规定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家具用具装具四类。

2、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账务处理

实际工作中,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月末对折旧业务进行处理:首先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计算出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据此进行账务处理。其中:本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方法为:本月应计提折旧额=上月折旧额+上月增加折旧额–上月减少折旧额。根据本月应计提折旧额编制转账凭证入账: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四、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面临的困难

由于在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前,高校从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高校新会计制度在2014年1月1日起实施,高校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可以说是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高校的会计工作者要从旧的核算思维和习惯中转变过来,对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保证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将固定资产先分类再核算折旧,梳理原值,得出净值,这一系列的工作做起来是非常艰巨和复杂的,工作量非常大。另外,按月计提折旧,周期短,时间紧,加上计提折旧的年限规定还不明确的情况下,难免会让会计人员产生消极情绪。所以,在较短时间里实施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高校目前并没有开始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五、结束语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反应固定资产的客观真实信息,有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统计和核算,有利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促进高校的教育、科研事业能够平稳、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彤彤,闫大波,王颖.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与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2]赵冬梅.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这就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08

[3]王琳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浅析[J].财务会计,2014;07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7

(一)能够将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出来

旧高校财务制度中并没有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从固定资产购入至报废整个会计核算期间都是按照购入原值进行体现的,但学校购入固定资产之后的损耗却是必然发生的,如果不进行计提折旧就会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增,难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新制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固定资产“虚提”折旧,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加大资产总额波动幅度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而且还可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有利于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出来。

(二)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育成本

旧高校财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购入的会计处理为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验收时则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做就会使高校某个会计期间的教育成本大幅增加,无法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进行划分。新制度则对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进行成本分摊,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能够合理地转移到各个会计期间的教育成本中去。

(三)能够促进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配置混乱等现象严重。新制度中引入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能够被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一些部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配置混乱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了高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存在的不足

(一)没有对高校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进行确定

我国高校在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后对预计使用年限确定仍然较为混乱,制度中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硬性规定,只是提出了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进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认,这样一来对高校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

(二)没有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新制度中虽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实务中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的不同,使得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缺乏相应的指导性原则。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明细科目设置混乱

虽然新制度中已经对高校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设置提出了要求,要求财务部门按照对应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或用途进行设置,但仍然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明细科目的设置进行进一步完善。以累计折旧科目的设置为例,一些高校在累计折旧科目下属科目设置过程中没有进行分类,笼统地将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建筑物等划到一起进行折旧,这样不利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固定资产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特点,以往的高校会计电算化按月计提折旧模式已经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核算。同时,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建立了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实现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管理相对接,二者难以即时实现信息数据交换,无法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对于我国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的一些建议

(一)结合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分类分项确定

高校财务部门应当分别建立固定资产目录,并结合固定资产的性质以及使用情况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第一,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高校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使用频率并充分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等因素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第二,建筑物。我国高校由于每年招生情况的不同,经常会存在着建筑物扩建改建的现象,对此,高校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将建筑物计提折旧定为40-50年;第三,土地。高校应当充分掌握新制度中的内容将这类资产不进行折旧年限的确定;第四,陈列品等其他固定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此类物品都不存在报废、损坏等情况,高校可以不进行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高校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具有针对性,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诸如建筑物、功能变化稳定行政后勤设备等进行计提折旧;也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对更新较快的教学、科研专用设备进行计提折旧,准确全面地反映加速折旧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分类折旧和个别折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特殊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避免一刀切,控制和防范费用核算源头误差的产生。

(三)规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明细科目的设置情况

高校应当对自身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科目的设置进行规范,要结合自身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对应明细账的设置,以达到清楚地反映高校各类各种固定资产的净值余额的目的;同时,高校财务部门还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科目的下属科目进行分类设置,将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建筑物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区分设置,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准确、全面地会计信息。

(四)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应当加大对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投资力度,对自身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升级,实现财务部门当月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能够通过会计核算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智能凭证,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精细化核算,而且还能够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负荷,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彤彤,闫大波,王颖.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与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篇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4]7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一条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第二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而第四条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从上述规定可见,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与相关固定资产,可享受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也可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那么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税利有何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

二、不同折旧方法下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前扣除

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寿命期内来看,不管选用什么折旧方法,其折旧总额与总税负不会改变,但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看,加速折旧改变了所得税负担的时间分布。具体表现为纳税时间延迟,税负前轻后重,改善了企业前期的流动资金,盘活了企业的现金流,相当于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让企业前期有更宽裕的现金运用在经营成本上。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企业是有利好的影响,下面举例说明。

例:某企业2014年12月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一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40万元(不考虑其他的税费),企业2015年1月会计上按照折旧年限10年(税法上机械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亦为10年),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残值率为5%,资金利润率为10%。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的税前扣除以及对企业利益的影响分析如下。

1. 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上例中会计上按10年计提折旧,税法上可按6年计提折旧。前者每年计提折旧22.8万元(240×95%÷10),而后者每年计算折旧38万元(240×95%÷6),前6年每年纳税调减15.2万元,后4年每年相应的纳税调增22.8万元 (纳税调整见表1)。

缩短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利益,可以通过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计算得出(可从年金现值系数表与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系数)。

时间价值=15.2×25%×(P/A,10%,6)-22.8×25%×(P A,10%,4)×(P/S,10%,6)=3.8×4.355 3-5.7×3.169 9× 0.564 5=6.35(万元)

也就是说,该企业享受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获得6.35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6.35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2.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减去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期间,将固定资产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上例中,年折旧率=2÷10×100%=20%。为便于计算比较,均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对比计算后如下表2(现值系数从利率为10%的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

从表2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获得4.72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了财政为企业提供一笔1年期的本该支付4.72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3. 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为便于计算比较,仍以年折旧额为计算依据,则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额与会计折旧年限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计算对比如下表3(复利现值系数与表2相同):

从表3可见,该企业如果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没有享受时可以多获得4.94万元的时间价值利益,或者说,相当于获得财政为企业提供了一笔10年期的本该支付4.94万元利息而不需支付的无息贷款。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计算可以得出,选择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的税收优惠对企业最为划算,它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其次是选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在三个折旧方法中,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最小。因为最低折旧年限与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以,企业在享受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要注意选择。

参考文献

李明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N].海峡财经导报,2014-10-15.

周庆海,万希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J].财会月刊,2011(23).

张宇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浅析[J].财会通讯,2009(22).

曹明雪,钟骏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篇9

国内大多学者就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也进行了探讨, 主要关于不同折旧方法对应纳税额和利润的影响, 加速折旧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等方面[4]。例如:沈肇章 (2001) 的研究表明, 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相比, 更能使税收负担得以递延, 节税效果更好;类似的, 章国荣, 王如峰, 朱海娟 (2009) 等学者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5]。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6]。固定资产可为企业带来利益流入, 也会产生相应的损耗, 因此, 按照谨慎性原则, 企业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CAS4) 的规定, 企业目前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然而, 当前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而并未认真考虑自身的经营特点, 其中有些企业并不适用年限平均法, 从而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因此, 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本文将对目前主要使用的四种折旧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1) 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 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后均衡地摊配到各期, 即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下, 无论固定资产如何使用, 它在各个会计期间的使用强度较为均衡, 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 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 并且各期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7]。

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00%=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年限平均法优点:计提和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程序简便明了, 原理浅显易懂。大多企业采用此方法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8]。

缺点: (1) 忽略了折现因素, 未考虑不同年限下的固定资产对各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影响差异: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较高, 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利益;而在其使用后期, 由于磨损陈旧等原因, 带来的经济利益会逐渐减少。即固定资产会随着其使用年限的增加, 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会逐渐减少[9]。 (2) 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 修理费越来越多, 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 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2)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依据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受其使用程度影响, 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 所以可以弥补直线法只重使用时间, 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10]。

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价× (1-残值率) /该项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年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

工作量法优点:按照实际使用过程工作量及磨损程度计算, 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程度和价值损耗程度, 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企业经营成果紧密联系起来[11]。

缺点: (1) 与直线法类似。在工作量法下, 随着计提的折旧额会随着工作量变动而变动, 但其每一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均相等, 存在着与年限平均法相同的弊端。而且, 若固定资产闲置就不计提折旧, 忽略了固定资产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无形损耗[12]。 (2) 工作量法下, 设备的损耗会导致修理和维修费用递增, 操作效率或收入递减。

工作量法适用于企业价值较高的大型精密机床、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设备[13]。

3)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逐渐减少, 从而相对加快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 以便使固定资产成本加快地得到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前提下, 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到期前两年的折旧额, 由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平均分配确定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14]。其基本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x当期期初固定资产净值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适用范围是预计使用年限少于6年的固定资产, 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下, 加速折旧的预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6年, 因此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适用。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主要是应用加速折旧的思想, 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 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 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 分母代表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15]。

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的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该方法每一期的计提基数是相同的, 但是每一期的折旧率却是递减的, 因此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在它使用的前期计入成本费用之中[16]。

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算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 折旧率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 依次计算的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年数总和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 (1) 由于技术进步, 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2) 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17]。

4) 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建议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企业在选择相应的方法时应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采用适合自身运营情况的折旧方法, 可以很好地调整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1) 盈利企业。在企业不断盈利的情况下, 企业应考虑使用加速折旧法, 可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 通过成本费用的前移, 可使会计利润后移, 从而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

(2) 非盈利企业。企业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加快资产成本的回收, 但仍应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主, 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 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19]。

(3) 固定资产价值高的企业。对于具有大型仪器和运输设备的大规模企业, 固定资产每期的折旧额通常与其工作量成正比, 因此, 选择工作量法更能体现固定资产使用的具体情况。

(4) 固定资产较少且价值低的企业。对于固定资产较少且价值不高, 使用情况比较均衡的小规模企业, 每期的折旧额并不高,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因此可选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本文围绕固定资产展开, 简单阐述了固定资产及折旧方法的概念, 分析了四种方法特点, 并针对不同情况的企业选择折旧方法提出了个人建议。然而, 本文也存在许多不足, 对于各个折旧方法, 本文只进行了简单剖析, 并未深入探讨, 对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没有作详细论述。本文只从会计的角度探讨固定资产折旧, 对税法及其他准则提及较少。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固定资产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 本文通过对折旧方法的简述, 分析其对企业的不同影响,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

参考文献

[1]李壮志.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J].企业家天地, 2012.

[2]袁国栋.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6.

[3]曲云.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及启示[J].实务与操作, 2012.

[4]陈丽霞.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究[J].经济论坛, 2013.

[5]沈肇章.税收筹划应正确运用加速折旧[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上一篇:多媒体处理器下一篇:山地核桃